篮球专修课程

2024-05-13

篮球专修课程(精选7篇)

篮球专修课程 篇1

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篮球教学更强调的是技能的学习,在体育专业中虽然学生对篮球都很喜爱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法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跟不上教学的现象,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1 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一种具体化措施,主要是落实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分层教学法是学生的知识基础、非智力因素以及智力因素都具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措施,促使学生达到不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1]。采用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其次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将学生分层教学,教师对每一个层次选取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大大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教学。同时采用分层教学还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水平开展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分层教学的使用务必要做到工作周密、操作稳妥,教师要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教师在分组前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有的学生特别要强什么都想做到最好,但是限于自身素质的影响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没有做好相关解释就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尤其是被分到教学开展较慢的小组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时候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无法安心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对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就是分层教学实施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的配备更应该选择业务能力强、富有经验的教师,尤其是对所谓的“慢班”更要配备优秀的教师[2]。

2 对篮球专修课程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篮球专修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分类,只有准确的确定好学生的技能水平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 1采用技能测试的方法了解学生的篮球技能基础

对学生分组是采取分层教学的基础,分组既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主观了解上,还要重视对学生各项客观指标的达标情况。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前,应该通过大体的观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篮球技能水平做大体的了解,然后可以设置一些测试项目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技能基础,比如:学生的投篮准确率、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学生的灵活度等都可以作为测试的项目。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学生在篮球方面的技能水平,为实行分层教学奠定基础。

2.1.1通过对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掌握进行层次的划分

为了保证分层的公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项目中技术动作掌握的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可以统一设置篮球技术测试项目,也可以举行一场篮球赛,邀请多名篮球专业教师作为评判者,保证分层的科学性[3]。

2.1.2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

身体素质是影响学生接受篮球技能,提高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分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篮球学习目标,设置的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测试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还充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4]。

2 . 2分层教学在篮球专修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实行分层教学首先需要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试验选取的是咸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和2011级篮球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注明两组研究对象整体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水平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其中2010级篮球专修学生为对照组,2011级篮球专修组为实验组。在2010级篮球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2011级篮球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整个实验时间持续一年。

2.2.1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2011级篮球专修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这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篮球技能的接受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甲组要优于乙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如甲组篮球技术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好,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多变化, 采用综合技能。而对于乙组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的较为简单一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乙组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掌握简单的篮球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多练习、慢慢的变化,这样甲乙两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2.2.2教学方法的实施

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前的准备、教学活动的执行以及教学活动的评价。备课是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授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针对分层后的甲、乙两组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保护乙组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借用甲组的优势让他们在教学中充当教师的助手,为其他学生做各种示范动作,这样既可以提升甲组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为乙组进行学习做好示范作用。

根据每一个小组的实际情况明确练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动作指导,对于学生错误较多的动作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讲授的方法。在持续一年的训练时间内教师要对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对篮球技能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状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篮球专修课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增加甲、乙两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切磋沟通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途径。

2.2.3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为了保证分层教学实践效果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可信性,结果的测试要选取在相同的环境,测试的项目统一为定点投篮、往返跑运球。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利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对篮球技能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分析结果如表1。

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甲组学生在优秀人数和表现良好人数所占百分比都要优于乙组,两组学生在为期一年的训练中都有进步,但是甲组的学生更胜于乙组,从而得出结论在篮球专修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这说明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具有巩固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地采用分层教学法。

3 结语

综合以上陈述在篮球专修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落实了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讨分层教学方法,使得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彰显大的用途。

摘要: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在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水平方面都会存在一些影响,这些差异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在篮球专修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技能基础开展各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训练效果。如何在篮球专修课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获得最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篮球专修课程,分层教学,实践探究

篮球专修课程 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技能训练,实践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唯一的师范专业,是体育师资培养的主要基地,承载着我国体育教育师资健康发展的重任。多年以来,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忽略了对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规范操作等环节。由此导致了社会普遍反映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当前,尽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全部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但是绝大多数仍旧从事与体育学与训练有关的工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既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也是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篮球课是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内容。篮球专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篮球普修之后,选择继续深入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全面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课程,在国内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该课程。在以往的篮球专修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教学技能训练仅限于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掌握的教学技能少,运用的机会更少,因此,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就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存在机遇,把学生的就业适应,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一部分,积极探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为实现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化提高学生技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根据实践研究需要,在重庆三峡学院2011级和2012级篮球专修班教学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有关篮球专修教学、教学技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该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与教育教学专家、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获取他们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之间衔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目的,为该文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1.2.3 教学实验法

实验过程:在篮球专修教学的3个学期中,每学期实施教学技能培养,第一学期进行制订教学文件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编写教案;第二学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训练,学生先组织准备活动教学,熟悉后进行专项技术教学;第三学期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和提高,学生在随机抽取教学内容进行完整教学实践,其次外出到万州区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实习。每学期技能培养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重庆三峡学院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地,地区体育以篮球项目最为普及。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已为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其中篮球专修学生在地区中小学篮球教学训练及区域篮球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开设在第4至第6学期,共256学时。

2 . 1 学生选择篮球专项的基本情况

受地区体育传统的影响,选择篮球专项的人数比其他专项多,2011级篮球专选班人数达43人,2012级多达65人。由于两个年级学生进校之前接受过篮球专项训练的人数少,运动经历和运动水平相差不大。学生选择篮球专项的动机与就业意愿基本一致,绝大数学生选择的动机是为了学习、提高篮球技术和立志当一名篮球教师或教练;同时,在就业意愿方面,绝大多数专选学生意愿选择当一名体育老师。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教学中,紧抓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前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 . 2 篮球专修课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与措施

2.2.1 技能训练内容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训练来实现,同时教学实践作为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联系的纽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技能培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篮球专修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制订教学文件、教学方法实践和教学技能综合运用3个部分,具体如表1。

其中,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编写教案属于制订教学文件,这部分内容理论性特别强,需要学生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才能完成。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环节则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形成。

2.2.2 技能训练措施

(1)指导学生制订篮球教学文件。

体育专业学生长期参与体育技能训练和室外活动,他们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但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好动恶静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忽视理论学习,动笔写东西更加困难。同时,以前没有重视该项工作,学生除了教案,其余的教学文件知之甚少,制定教学文件时空白。在第四学期,集中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制订教学文件,在教学文件制订过程中,教案是重点。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放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

具措施为:老师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初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老师给每一位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再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文件。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阅读专业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同时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对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刻,一些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如:学生在教学目标中往往把学段甚至超学段目标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出现层次混乱;把讲解法和示范法教学合并为讲解示范法。

(2)课堂教学实践技能训练。

体育课堂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口令、讲解、示范、教学组织队形安排与调动、发现和纠正错误,以及课堂管理等。

具体措施为:在第五学期,学生按照整队集合——徒手体操教学——体育游戏教学——教学讲评的顺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给定时间为25 min。在训练初期,学生在口令节奏、动作示范、讲解和队伍调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比如,集合队伍时位置选择、场地利用和避开干扰、阳光等方面问题突出;讲解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动作示范时示范面、示范位置、距离选择不当。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学生实训结束,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细心观察能力,同时进行了教学评价训练。

(3)篮球教学技能提高和实践运用。

学生的教学技能形成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全面的综合训练,才行形成稳定的教学技能,毕竟体育术科教学随时都会遇到各种新情况。在该阶段重点是进行体育技术教学课基本部分的实践训练。

具体措施为:学生每次上课时用15 min阅读教材中指定的技术动作方法、教学训练建议,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该技术教学。这种形式的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克服在同行面前教学的胆怯心理,尤其是篮球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胆怯心理更严重。通过训练,学生在技术动作讲解顺序、技巧和教学组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为了进一步检验训练效果,先后派学生到就近的小学进行体育教学,效果明显。

2 . 3 篮球专修课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对后期学习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情况计入课程学习的总成绩,评价内容及分值见表2。

2 . 4 篮球专修课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面临的问题

在篮球专修课教学中实施教学技能训练面临的问题有:(1)课时量不足。256学时的专修课时相比其他体育专业院校篮球专修课时差距明显(专业院校最低432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实现学时的技能训练难度大。(2)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在学习中重视篮球技战术学习,对技能学习热情不够,对社会需求与在校学习之间联系的认识不到位,训练时需要经常性地做思想工作,直接影响学习进度。(3)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储备不够,面对技能训练中提出的要求很难实现。

3 结语

(1)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是体育专业中开设最普遍,选择人数最多的一个项目,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体育教学技能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利于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中实施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主要从制订教学文件、教学技能及综合运用几个环节着手,同时在课堂外搭建实践实习平台,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

篮球专修课程 篇3

篮球比赛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在篮球规则的约束下进行。 在比赛中篮球裁判根据篮球竞赛规程和规则,对参赛双方运动员(队)在比赛中的行为和动作,作出合理的判罚,从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没有篮球裁判的参与,就没有正式的篮球比赛,高水平的比赛必须要与高水平的裁判员相适应。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北京四所高校的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的大量文献以及各种关于篮球裁判的书籍教材。

(2)访谈法:观察、调查以及和篮球裁判方面的专家交流。 作为撰写论文的资料之一。

2、高校篮球裁判员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访谈发现,有的学生对学习篮球裁判的目的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放低对自己的要求,缺乏成为优秀裁判员的理想。思想上的轻视导致行为的懈怠,仅靠课上的学习,课余时间复习裁判知识的时间很少,学习不能持之以恒,造成知识的遗忘生疏。

2.2、篮球裁判课课时不足

篮球专修教学中由于大纲规定的规则与裁判法部分时数有限仅占教学时数的5%。 课时数的相对较少会影响教学效果。 造成学生对裁判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刻,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执法比赛的机会。

2.3、学生实践机会较少

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必须将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量积累实战经验,根据普通高校目前的情况,统一安排裁判实践的机会较少,并且机会分部不均,容易造成两级分化现象。

3、普通高校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措施

篮球裁判工作是体力与脑力活动的结合,是裁判员控制管理能力的体现。 普通高校篮球专修的学生普遍的对裁判规则理解不深刻,裁判基本功不扎实,缺乏临场经验,比赛中常常出现跑位不及时、手势不规范、漏判错判较多的现象,无法胜任篮球裁判的工作。

3.1、理论学习阶段

理论学习是是篮球裁判的重要基础。 因此,应该利用篮球普修课进行引导,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裁判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自律自发学习裁判知识。

根据篮球专修学生具有一定基础,接受能力强的特点,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办法,教师课上讲授重点部分,布置课后作业,学生相互提问、相互督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定期考核理论知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2、理论和实践初步结合阶段

当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理论知识之后,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初步结合的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裁判基本功。通过教学比赛,在实战中巩固裁判员的基本功,力争做到跑位准确及时,鸣哨果断响亮,手势准确优美,显示出一名专业裁判员应有的素质。

3.3、实践提高阶段

正如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会得到认可一样,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同样需要实战的检验才会得到承认。 篮球运动速度快、变化多、对抗激烈,特别是一些重大比赛,观众、队员、教练员的表现都会对裁判的判罚有着不同程度影响。 对裁判员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1)利用学校的各种篮球比赛积累实践经验。

一名合格的裁判除了精通规则,更主要的是掌握临场裁判员的执法技能和临场的应变能力。 通过学校和院系的篮球比赛,积极参与比赛的组织、编排、执法等一些列管理工作。在实践方法上可以采用教师指导、老带新、好带差的组合,相互观摩、相互评价。结合赛前准备、赛后总结等方式,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2)温故知新加深对规则理解。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再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能够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理解。此时不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对规则有了自己的理解认识。这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论修养,使学生对裁判工作有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他们向更深的领域学习。

(3)严格等级考试,加强后续教育。

随着我国职业篮球的发展,各种篮球赛事增多,对裁判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篮球裁判考级方面,程序还不够正规,把关不够严格。因此,必须严格篮球裁判等级考试的流程,对那些切实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相应的裁判证书。

4、结论

篮球专修课程 篇4

篮球裁判能力是篮球专修学生必备的专项技能之一, 具备良好的篮球裁判能力, 不仅能够参与高水平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为自己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裁判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也能够拓展自己的就业能力, 适应更多用人单位的需要。另外, 本研究对体育院校如何进一步改造原有篮球课程, 建立科学的篮球裁判能力培养体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裁判教学改革。调查对象: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09级3班22人, 运动训练专业2010级3班20人, 全国体院院校担任专修课的篮球教师20人, 全国体院系统担任篮球专修课的篮球裁判专家10人 (国际级裁判3人, 国家A级裁判3人, 国家级裁判4人)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收集与教学系统设计有关的书籍、文章和著作, 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结合篮球裁判教学的特点, 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2.2 问卷调查法

向沈阳体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2009级和2010级学生 (共42人) 发放问卷, 篮球专项教师20人发放问卷, 向篮球裁判专家 (共10人) 发放问卷。共发放72份问卷, 回收72份, 有效问卷72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1.2.3 实验法

2009级专修1班学生为对照组, 2010级专修1班为实验组。2009级1班使用教学改革前的教学大纲, 2010级1班使用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大纲。

1.2.4 专家访谈法

通过现场访谈全国体院系统担任篮球专修课的国家级以上的篮球裁判方面有关专家, 了解目前体育院校篮球裁判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 寻求改革的方向。筛选研究指标, 指导研究方向。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改革前篮球裁判教学出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 (见表1) 我们发现, 2009级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评价都不高, 说明我们在篮球裁判能力培养上没有达到大纲所提到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什么占用了大量的学时而学生的裁判能力确如此差强人意。从对影响裁判能力培养因素我们发现, 学生临场实践少、理论知识薄弱、基本功训练少、缺乏老师指导、对裁判不敢兴趣以及考核不严格是影响裁判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见表2) 。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到学生大多喜爱打球, 一到教学比赛大家都打比赛, 只有个别的几个学生吹哨, 因此临场裁判的总是那几个学生, 因此大部分的学生的临场实践较少。学生在篮球裁判理论知识薄弱, 一方面说明理论讲授的效果较差, 几个班在一个场地进行理论讲授, 多数学生不能专心听讲, 师生缺乏互动, 因此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 学生为通过篮球裁判等级考试紧靠死记硬背篮球规则, 对规则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不能够深入的理解规则和裁判法。篮球专项学生裁判员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说明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裁判实习时, 教师不能及时总结, 指出学生的问题, 也是学生裁判能力提高慢的主要原因。

2.2 篮球裁判教学内容的改革

所谓篮球裁判能力, 是指组织竞赛, 胜任篮球比赛临场裁判工作, 掌握篮球规则并依据规则精神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正确执法, 解决各种比赛问题的能力。

根据专家对篮球裁判能力培养内容的指标进行筛选, 确定篮球规则、裁判基本功、记录台工作、二人制裁判法、三人制裁判法、执裁技巧、理论与临场考核、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篮球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是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见表3)

教改后的裁判教学内容增加了裁判基本功的内容、执裁技巧、篮球裁判员的心理和篮球裁判员的职业道德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提高学生篮球裁判水平的重要内容, 裁判基本功是发展学生裁判能力的基础, 掌握执裁技巧是提高篮球裁判水平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执裁心理是提高篮球裁判水平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篮球裁判的首要环节。这些内容的增加是篮球裁判教学的有益补充。

2.3 篮球裁判教学的改革

2.3.1 篮球规则教学的改革

2.3.1.1 增加了篮球规则解释的内容

篮球规则解释是篮球规则的重要补充文件, 篮球规则解释中有许多规则中不能涵盖的案例, 教改前没有把篮球规则解释放进篮球规则的教学当中, 只是对其中的案例进行了讲解, 这样的篮球规则教学是不完整的。教改后, 把篮球规则解释融入到篮球竞赛规则的讲解中, 提升了篮球规则教学的深度,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规则。

2.3.1.2 篮球规则教学中增加了视频教学

教改后的篮球规则教学增加了视频教学, 视频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国际篮联的裁判员学习指导光盘卷1、卷2、卷3、卷4、卷5;国际篮联规则统一光盘;以及篮球比赛中的违例、犯规、管理等案例的剪辑视频。这些视频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起来更直观, 能更快地正确理解规则。

2.3.1.3 篮球规则教学中运用专题案例教学法

教改前, 在篮球规则教学中, 多采用集中在理论课堂讲授篮球规则, 受场地的限制, 在举例中只能通过语言描述来举例,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改后,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视频教学, 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 将篮球规则化整为零, 在裁判实践教学中, 在球场中就某一专题, 例如手部犯规、带球走等专题做示范, 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能够直观的、近距离的理解规则, 教学效果非常好。

2.3.2 裁判基本功教学改革

2.3.2.1 裁判基本功的教学内容

篮球裁判员的基本功指的是篮球裁判员从事篮球裁判工作中必须要做一些最基础的专门技术动作。根据专家的调查, 篮球基本功包括抛球、鸣哨、基本手势、基本姿势与跑动、基本落位与移动、选位、移动与观察、宣判与管理程序7个方面。 (见表4)

2.3.2.2 篮球裁判基本功实践教学的目标

全面掌握篮球裁判所必备的移动、选位、观察和身体准备的方法。全面掌握三人裁判法的选位、移动、轮转、换位和观察, 并能熟练的运用在比赛中。裁判员达到国际篮联所要求的执裁标准手势和标准宣判程序。逐步提高裁判员执裁时的气质表现, 逐步提高裁判员执裁时的职业素质和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

2.3.2.3 篮球裁判基本功教学的手段

教改前, 篮球裁判基本功没有列为篮球裁判教学的重要内容。教改后, 增加了篮球裁判基本功的学时。几乎每个学期都安排了篮球裁判基本功的内容。篮球裁判基本功的教学主要以专门课教学和在专修教学准备部分中安排裁判基本功的内容。篮球裁判基本功的内容安排是根据不同学期的裁判教学的重点来进行安排, 如第二学期的基本功教学安排基本手势、与二人制裁判法相关的移动和选位方面的基本功练习。

2.3.3 篮球裁判法与执裁技巧的教学改革

2.3.3.1 二人制裁判法的教学改革

教改后, 二人制裁判法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赛前程序、宣判程序包括得分程序、跳球程序、违例宣判程序、犯规宣判程序、罚球程序、暂停与替换程序。区域分工包括线的分工、半场区域分工。全场紧逼, 同时鸣哨的配合, 追踪裁判的职责和执裁技巧、前导裁判的职责和执裁技巧, 前导追踪裁判的执裁原则, 前导裁判的执裁原则。

教改后, 二人制裁判法实践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宣判程序、赛前程序, 熟练掌握线的分工、熟练掌握半场区域分工, 能较熟练地掌握运用规则的一般原理判罚场上出现的违例和犯规, 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裁判法的执裁原则和技巧明确职责分工在场上移动观察, 三分的配合。

2.3.3.2 三人制裁判法的教学内容

教改后, 三人制裁判法实践教学内容:赛前程序、宣判程序包括得分程序、跳球程序、违例宣判程序、犯规宣判程序、罚球程序、暂停与替换程序。轮转、转换、大三角、小三角的转换, 区域分工包括线的分工、半场区域分工。全场紧逼, 同时鸣哨的配合, 追踪裁判的职责和执裁技巧、前导裁判的职责和执裁技巧, 中央裁判的职责和执裁技巧。三分的配合。

教改后, 三人制裁判法培养目标:能熟练掌握宣判程序、赛前程序, 熟练掌握线的分工、熟练掌握半场区域分工, 能熟练掌握运用规则的一般原理判罚场上出现的违例和犯规, 熟练的掌握运用裁判法的执裁原则和技巧明确职责分工在场上移动观察。

2.3.3.3 裁判法的教学手段的改革

裁判法教学采用年级集中教学和分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年级集中到一个场地上课, 老师先做临场示范, 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解, 然后再分班教学。此法解决了有的班级教师裁判水平低的问题。临场实践教学主要采用班级集中授课法, 对裁判能力进行集中训练。在准备活动进行基本功训练或专题裁判案例分析, 这样可以有效的针对平时在临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讲解, 也可以对裁判的基本功做阶段的培训, 为后面教学的临场实践打好基础。课中教学比赛临场实践, 减少教学比赛由任课教师一人吹哨的情况, 只要有比赛就要有裁判和记录台, 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3.3.4 执裁技巧的教学改革

在裁判教学改革中, 增加了执裁技巧的教学内容。根据对专家的调查和访谈, 执裁的技巧包含以下内容:如何正确判罚违例;如何正确判罚犯规;如何建立良好的执裁感觉;如何掌握身体接触与犯规;如何判罚坏动作、小动作和伤人动作;如何判罚违体犯规;如何管理好球队席;如何正确判罚技术犯规。

执裁技巧的教学主要采用专题形式的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 模拟比赛的场景, 让学生体验如何正确运用执裁技巧, 解决场上的实际问题,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4 记录台的教学改革

记录台教学的内容包括记录员的工作、计时员工作、24s计时员的工作、宣告员工作、助理记录台的工作。

记录台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记录员的工作、计时员工作、24s计时员的工作、宣告员工作、助理记录台的工作方法。

记录台的教学是先进行理论教学, 再进行实践教学。记录台的实践教学是以集中实践教学与分组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旦学生掌握了记录台的工作方法, 记录台的教学就与教学比赛、年级比赛、全院比赛紧密地结合。

2.3.5 篮球裁判教学考核的改革

对年级联赛中学生的临场裁判水平由裁判考核组的老师进行打分, 裁判考核组的老师由国家级以上的篮球裁判员组成。裁判基本功、记录台工作采用抽签口试和临场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

第一学年的考试办法:裁判基本功占裁判总成绩的20%, 临场考核占总成绩的30%, 记录台工作占总成绩的20%, 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第一学年结束后成绩合格的学生, 并担任过年级联赛裁判工作2场以上或班级比赛5场以上的学生通过三级裁判员。

第二学年的考试:裁判基本功占裁判总成绩的10%, 临场考核占总成绩的50%, 记录台工作占总成绩的10%, 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第二学年结束后成绩合格的学生, 并累积担任年级联赛裁判工作5场以上或累积担任班级教学比赛20场以上或参加过院级比赛2场以上的学生通过二级裁判员。

第三学年的考试:考试临场考核占总成绩的60%, 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第三学年结束后经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 莱格尔测试合格且累积担任过院级比赛5场以上的裁判员通过一级裁判员。

2.3.6 裁判实践教学中坚持的原则

2.3.6.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规则精神的准确把握, 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尽可能多的参加裁判临场实习, 提高临场裁判判罚的准确性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并在赛后及时的、有目的地组织讨论, 对执裁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范例进行分析。只有用理论指导临场, 临场又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样才能使裁判综合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2.3.6.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开展直观性教学, 采用多媒体课件、录像资料和录像反馈教学等手段进行教学, 开阔思维和视野,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2.3.6.3 增加临场实践时间的原则

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裁判临场实践, 培养自信心。临场比赛实践是提高学生对比赛的监控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力的方法。

2.3.6.4 及时指导反馈的原则

学生在临场裁判中, 一定要有老师做指导, 这样会让学生少走弯路, 提高教学的效率。及时地指导和反馈会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2.4 运动训练专业篮球裁判教学的总体构建

根据对担任体育院校篮球专业课的篮球国家级以上的篮球裁判员专家的调查和访谈, 对运动训练专业篮球裁判教学总体构建如下所示。

第一学年: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规则解释;较熟练掌握裁判基本功内容;较熟练掌握二人制裁判法;较熟练掌握记录台的工作;能基本掌握运用规则的一般原理判罚场上出现的违例和犯规;能基本掌握运用裁判法的执裁原则和技巧明确职责分工在场上移动观察;参加班级三对三比赛、年级联赛、自发组织校内课余比赛的裁判工作;参加全院篮球比赛的记录台工作;通过三级裁判理论和临场考试, 达到篮球三级裁判员水平。

第二学年:熟练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规则解释;熟练掌握裁判基本功内容;熟练掌握记录台的工作;熟练地掌握三人制裁判方法;能熟练掌握运用规则的一般原理判罚场上出现的违例和犯规;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裁判法的执裁原则和技巧明确职责分工在场上移动观察;参加班级年级联赛、自发组织年级比赛的裁判工作, 参加全院非体专业学生篮球比赛临场裁判和记录台工作。选派优秀的学生参加社会比赛的临场裁判工作。通过二级裁判理论和临场考试, 达到篮球二级裁判员水平。

第三学年:熟练掌握三人制裁判法的宣判程序、赛前程序, 熟练掌握线的分工、熟练掌握半场区域分工, 能熟练的用规则的一般原理判罚场上出现的违例和犯规, 能熟练的掌握运用裁判法的执裁原则和技巧明确职责分工在场上移动观察。参加班级年级联赛、自发组织年级比赛的裁判工作, 参加全院非体专业学生篮球比赛临场裁判和记录台工作。选派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省、行业系统等社会比赛的临场裁判工作。部分学生达到一级裁判员水平。

2.5 教改后裁判教学培养体系的教学效果

从对2009级和2010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参加篮球竞赛活动的调查 (见表5) 我们清楚的发现, 经过新教改后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参与人数、参加人次都超过了上一年级。这说明, 此培养体系是可靠和有效的。

3 结论

(1) 学生临场实践少、理论知识薄弱、基本功训练少、缺乏老师指导、对裁判不敢兴趣以及考核不严格是影响裁判能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2) 篮球规则教学增加了视频教学,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将篮球规则化整为零, 在裁判实践教学中, 对某一专题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效果好。

(3) 培养学生临场执裁能力主要采用班级集中授课和利用准备活动做阶段培训和专题案例分析, 以及与教学比赛和其他比赛相结合的方式。执裁技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如何正确运用执裁技巧, 解决场上的实际问题。

(4) 裁判教学中应注意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原则;增加临场实践时间的原则;及时指导反馈的原则。

(5) 不同年级学生对裁判能力考核的内容和比重不应相同, 学生要通过裁判等级就必须达到班级教学比赛、年级比赛和院级比赛的临场次数的要求, 激发了学生学习裁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3:118-172.

[2]崔鲁祥.篮球竞赛与裁判[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3:100-150.

[3]李杰凯.实用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

[4]杨茂功.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

篮球专修课程 篇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我院体育教育系05级、06级篮球专修学生共2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196人、女4人。年龄在20~24之间,平均年龄为22岁。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2)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对所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损伤部位的调查结果

由表1中可以看出,损伤部位占前三位的分别为腕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三者所占比例均非常高,其次为头部、腰部和脚部。

头部的损伤比例也有45.56%,可见头部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头部的损伤主要是眉间撕裂、鼻梁和嘴的撞伤。腰部主要是腰肌劳损和肌肉拉伤,脚部主要是掌骨的错位或骨折。

(二)损伤类型的调查结果

从表2可知,主要的损伤类型是:扭伤(62.22%)主要发生在膝关节;挫伤(57.22%)主要发生在指腕关节;擦伤(56.67%)主要发生在四肢;拉伤(50.00%)主要是肌肉拉伤;撕裂和骨折错位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均占一成左右。

(三)造成篮球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结果

从表3中可知,造成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足,达到了110例,占61.11%;其次为:场地原因105例,占58.33%;他人犯规104例,占57.78%;,思想不集中103例,占57.22%。此外局部负荷过大、身体素质差、和缺乏自我保护也占很高比例,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伤占28.33%。

(四)损伤后处理方法状况的调查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损伤后的处理情况不容乐观,只有68.89%的学生选择冷敷,57.22%的学生停止活动,有35.56%选择加压包扎,28.33%的学生选择抬高伤肢,还有24.44%的学生选择24小时内就敷上活血化淤药物,其后果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加重伤势。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篮球专修班学生损伤率非常高,损伤部位也很多,主要集中在腕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从解剖学上讲腕指关节的灵活性很大,其稳定性就相对较差,在篮球运动中受到侧向的暴力冲击时均可引起指间的损伤。从技术上讲接球时注意力不集中、抢断球时的技术不正确等均易造成手指直接顶在球上或他人身上造成损伤。

从解剖学上讲在篮球运动中基本站立姿势是膝关节微屈的半蹲,而此时膝关节的韧带、肌肉都较松弛,主要靠髌骨和股四头肌来稳定,膝关节反复屈伸、扭转使髌骨关节面不断产生摩擦、撞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髌骨劳损。从技术上讲运球突然急停跳起投(扣)篮时,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连接;还有当运球突然后转身时,大腿内旋、小腿外旋,这些情况下都很容易造成损伤。

踝关节是韧带扭伤的易发部位,从解剖学角度讲由于外踝比内踝窄且稍靠后方,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窄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中,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中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内翻运动,踝关节显得较不稳定,内翻肌群力量大于外翻肌群,且内侧副韧带比外侧副韧带坚强,这些解剖生理特点很容易导致过度内翻引起损伤。很多学生在身体腾空抢篮板球或起跳后落地踩在他人脚上最容易发生损伤,且人在腾空后,踝关节因其解剖学特点而处于一种“J”字形的自然内翻位,落地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踝关节韧带的扭伤。

参考文献

[1]夏成木,赵兴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2]曾纪荣.高校篮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报,2007.

篮球专修课程 篇6

裁判员是保证比赛公平、有序、精彩、激烈进行的执法官。师范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学生多数将成为未来的体育教师和基层篮球比赛的组织者与执法者, 担负着篮球最新规则普及推广的重任。篮球比赛效果的好坏, 篮球运动发展的快慢, 都与临场裁判员判罚尺度、判罚技巧分不开。篮球裁判员的心理因素是极为重要的, 直接影响着临场判罚时的“尺度”和其控制比赛的能力。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09、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中的69名篮球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内容的需要, 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17篇相关文献, 同时通过Internet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 搜集关于临场执裁的相关报道21篇,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法

(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 遵循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要求, 设计了《影响篮球临场执裁的调查问卷》, 对所设问题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严格筛选, 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 (效度系数为0.8) 。本次共发放问卷76份, 收回72份, 有效问卷69份, 有效率为90.79%。

为了了解问卷的信度, 采用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 在第一次发放问卷20天后对该人群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 共20份问卷, 两次填答问卷间的相关系数r=0.87, 证明问卷是可信的。

(2) 访谈法

访问该校9名篮球专业教学的教师、8名从事多年篮球裁判工作的教师, 以及担任过篮球裁判工作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3、数理统计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4、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 对搜集的资料和统计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1、篮球专修学生执裁现状研究

根据调查, 担当过裁判的学生中男生53人, 女生16人, 其中大二学生占12.5%、大三学生占57.6、大四学生占29.9%, 对参与裁判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占64.5%。执裁场数在10—20场的占6.7%, 30场以上的占3.8%。没有人参加过省级比赛的裁判工作, 市级比赛裁判人数约为8.2%。

结果表明:担当过篮球裁判的专修学生人数中男生远远多与女生人数;篮球专修学生对篮球裁判有浓厚的兴趣;不同年级的学生担当过裁判的人数也不同, 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 这和进入大学后的学习有关, 低年级以学习技、战术为主, 裁判知识涉及较少。由于裁判知识的欠缺, 参加执裁场数也有限, 由于执裁场数的有限, 学生参加执裁的级别也受到了限制, 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提出较好的方案来提高我们学生的临场执裁能力。

2、影响临场执裁的相关因素分析

(1) 篮球规则、裁判法

篮球竞赛规则是裁判员临场执法的主要依据, 篮球裁判法是裁判员执行规则的方法。裁判员即是篮球比赛中的组织者也是执法者, 这就要求其必须精通篮球竞赛规则, 熟悉篮球裁判法。

现代篮球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抗激烈, 因此赛场上队员之间发生身体接触的现象既繁多又不可避免, 这就要求我们裁判员正确理解运用规则, 分清正当接触和不正当接触, 以及需不需要判罚等等。若此时裁判员对规则理解的不深或机械的话, 势必会影响到判罚的准确性。

调查显示:篮球专修学生对裁判规则与裁判法的理解与掌握整体水平较差, 比较了解的仅占29.8%, 且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对裁判规则与裁判法的理解也逐渐的加强, 故低年级学生不开设裁判法与裁判规则的理论课。随着年级的增高, 学生对篮球的技、战术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裁判法与裁判规则就比较轻松, 掌握的比较准确, 到大四时掌握相对较好。

(2) 自信心

篮球赛场上出现的情况瞬息万变, 若裁判员对裁判规则与裁判法理解与掌握的比较好, 就能及时的判断出是犯规还是违例、是合法接触还是非法接触等等。反之, 因临场经验不足, 不能有效地抓住违例和犯规行为, 轻则影响队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运动员教练员的情绪, 重则可能引起赛场风波, 使比赛失去公正性。访谈的过程中, 有72%的学生裁判员在临场执法时思想包袱过重, 缺乏自信心, 怀疑自己的执裁能力, 怕观众起哄, 怕球队不满。临场中偶尔出现判罚失误时, 情绪马上紧张起来, 进而出现越吹越乱的场面, 由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影响执裁水平的正常发挥。

调查显示:非常有信心去执裁比赛的仅占3.2%, 59.2%的学生没信心。这些数据说明了学生对裁判规则与裁判法的理解与掌握是导致自信心不足的根本原因。

(3) 临场应变能力

篮球裁判员在临场工作中, 临场应变能力差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果, 裁判员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不能排除干扰, 保持心理稳定, 充分发挥执裁水平, 面对场上场下的各种压力和干扰, 更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 正确处理比赛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裁判员缺乏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处理比赛中的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 失误频频。

调查显示:低年级90%以上的学生临场应变能力较差, 总体有25.7%的学生临场应变能力较差, 仅有9.2%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比赛场上出现的问题。

(4) 比赛对抗激烈度

现代篮球比赛是快速、富于竞争、充满激情的竞赛, 为了取胜, 比赛双方在身体、心理、技战术等方面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因此, 对篮球裁判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篮球裁判员正判率的大小, 是衡量篮球裁判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调查显示:对抗激烈程度对学生裁判员的执裁影响非常小的占11.9%, 认为影响非常大的占22.5%。因此, 在执裁实践中要加强比赛的对抗程度, 使学生裁判能够适应这样的比赛节奏, 并且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5) 自我调控能力

裁判员的篮球比赛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仅取决于裁判员对规则, 裁判法知识掌握理解的情况和临场判罚的技巧, 还取决于运用, 发挥这些知识及技巧的心理状态的稳定性与自我调控能力。

在篮球比赛中常看到, 一些临场经验不足、信心不强的裁判员, 往往在比赛双方比分十分接近, 争夺特别激烈时, 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此时在他们的判罚上就出现胆怯害怕, 谨小慎微, 对一些关键的犯规和违例, 不敢吹不敢判;或是当教练员和队员对裁判员不满时, 容易产生畏惧, 急燥情绪, 结果在判罚和处理一些问题上就会出现片面, 武断的情况, 从而影响了判罚的准确性和执行规则的正确性。

调查显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 能够很好地自我调控的仅占9.8%, 有33.5%的学生在临场裁执裁时, 不能控制好比赛, 跟不上比赛的节奏, 更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担当过篮球裁判的专修学生人数中男生人数远远多与女生;篮球专修学生对篮球裁判有浓厚的兴趣;不同年级的学生担当过裁判的人数也不同, 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参加执裁场数和级别受到裁判员知识掌握的程度影响。

影响裁判员临场执裁的相关因素有:篮球规则和裁判法、自信心、临场应变能力、比赛对抗程度、自我调控能力。

2、建议

第一, 加强裁判法与裁判规则的学习, 并通过考核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裁判法与裁判规则。

第二, 通过教学比赛与临场裁判结合, 不断总结, 不断学习, 提高学生临场应变能力。

第三, 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 建立教学音像资料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丰富和提高学生对裁判工作的感性认识。

第四, 加强与外界联系, 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传勇、王天聪:《高师体育专业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

[2]丁永康:《体院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初探》, 《山西体育科技》, 2006, (8) 。

[3]韩开焱、李亚敬、杨善乾:《篮球裁判初学者的心理状态浅析》, 《百家论坛》, 2006, (6) 。

[4]童锦、纵艳芳:《裁判员的心理素质探析》,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0) 。

篮球专修课程 篇7

篮球专修课课程教学质量高低, 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进步, 社会对篮球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以往篮球课程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培养的基地,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篮球体育教师的重任, 各个高校开设的篮球专修课也应改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1、篮球专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情况

实践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篮球的基本技术, 基本战术, 专项身体素质, 临场指挥与裁判实习等等。理论课要求学生在篮球专业理论上具有较高的水平。让学生能够学到本专业最新理论, 最新的研究成果。

有将近九成学生认为实践课所占比例应该大于理论课。极少数人认为理论课应多与实践课。学生对于技战术水平的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育是否能出色完成教学、训练任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理论知识, 应该把最新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 以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因此, 实践课相对于理论课应该多安排, 但是理论课也不能够减少。

2、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据统计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教学与训练实践重要, 教学与训练实践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过程, 能够把所学的篮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综合运用在训练实践中。因此, 教学与训练实践在课程安排上占多数时间。篮球技术、战术、教学比赛属于实践课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是实施战术的手段, 战术又是技术运用的组织形式。一些基本的, 简单的技术、战术可以在平常的训练、比赛中运用到, 因此, 篮球技术、战术、以及比赛安排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安排。临场指挥与裁判实习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也应在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专修课学生大部分没有经过从小的专业篮球训练, 将来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较少, 因此, 对于专业水平的要求并不高。

对于篮球专修课学生来说, 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认为教学理论与方法重要, 五分之四的学生认为战术理论知识重要, 一半的学生认为技术理论知识重要。科学研究方法、规则与裁判法、竞赛组织工作、教练员专业素养相比较而言占得比重较小, 由此可知, 理论课上学生对于技、战术, 教学理论, 训练理论有较大的兴趣, 应多安排讲解。

此外, 通过访谈一些专家了解到, 专修课课时安排一年课时相对于较少, 专修课学生社会实践缺乏, 专业理论知识较少, 有一少部分同学上课态度不认真, 科研能力差, 大部分同学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一般。

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应该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健康水平和技能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教学内容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专修课中能否更好的、更快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战术能力。

3、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转变原来的体育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 以创新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 积极进行创新性教学,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改革创新, 使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4、教学内容满足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21世纪体育人才的要求, 学校体育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21世纪的体育教育的人才应该具备教学能力、课余训练指导能力、科研能力、竞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自学创新能力、场地器材实施管理能力、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其中每一项都有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从表1可知, 教学与训练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部分。而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创新、交往合作、竞赛组织的能力有所欠缺,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结论与建议

(1) 实践课的课时安排应多于理论课的课时安排。实践课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 而且要通过技战术、身体训练, 使学生基本上掌握篮球教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2) 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教学能力、训练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的培养, 把培养学生其他能力贯穿篮球专修课的全过程;

(3) 在教学中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以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待不同的教学难点, 教师要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王家宏主编.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5.

[2]潘绍伟等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志勇主编.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大师成就大师下一篇:多目标粒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