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精选12篇)
篮球 篇1
一、篮球意识的定义
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 根据场上情况, 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定支配自己, 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和。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 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 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熟悉与行动的能力, 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练习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 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经验。意识越强的运动员, 其应变能力越强。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 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变化之中。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练习, 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易于接受新事物, 善于模拟, 但目的性不明确, 轻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 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 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因此, 意识的培养不能靠自然形成, 必须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严格要求。篮球运动的意识培养与练习应注重三个方面:正确应用各项基本技术的意识;战术配合意识;参加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
二、篮球基本功及基本技术运用意识的培养与练习
1. 基本技术练习与篮球意识练习相结合。
在基本技术练习中, 不是独立地练
习技术动作, 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 把基本技术练习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功的练习符合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基本功练习时, 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练。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但单一技术练习不能拉得过长, 要根据比赛规律逐步过度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练习。练习时要多假设情况, 不断地提出问题, 设置障碍, 使之形成条件反射, 一上场就随时观察场上情况, 提早分析估计变化情况, 提高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结合队员模拟体会动作的机会, 使之消化理解, 在队员对整个动作有了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与综合练习, 并多次重复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在练习中教练员不断地适时地对动作进行口头和形体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如:防守练习中经常强调“耳胸相齐”这一防守术, 再通过观察优秀队员的防守姿态, 使队员在防对手突破时保持低重心的概念, 而重心过高和竖立状态则经常被对手轻易突破。
2. 观察能力是篮球运动员不可缺少
的基本功, 是篮球意识的前提, 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加强篮球运动员的视野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运动员必须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空间、方位和距离, 要求运动员能准确判定迅速变化的各种关系, 才有可能确定运动方向, 采取有效动作。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 头脑不清, 场上运动盲目, 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战术的动用受到限制。因此, 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练习和比赛, 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积极思维, 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 有意识地进入角色, 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 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练习时应注重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的练习, 重点是观察场上的全面移动情况。
3. 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场上是瞬息万变的, 这就要求运动员针对变化作出较快的反应, 否则就会犹豫不决, 反应迟钝贻误战机, 教练要设法通过各种变化信号来刺激以及采取多变的对抗条件进行练习, 以提高队员的快速反应能力。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 就必须迅速洞察情况变化, 预见下一个可能出现的动作, 准确性地判断和迅速改变自己的行动, 使进攻或防守有较大的突破性, 出其不意, 防其不备, 打对手措手不及。同时, 对场上主客观情况的变化, 也需要迅速采取应变手段, 随时改变进攻和防守战术。
4. 整体合作意识的练习与培养。篮球运动是一项有较强集体性的运动, 它要求每个参与者在场上都必须做到齐心
协力, 密切配合。篮球运动的教学过程也要求教师建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个队伍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 队员之间首先要学会的是相互合作。在青少年群体合作、交往过程中心理倾向的实质是体现在相互的“信任”上, 开始对群体的信任发展到同学之间的友谊, 增强了交流、了解的机会, 更加认识了群体合作的力量;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合作意识。作为一个队来讲就是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 以及统一的奋斗目标。整体意识的培养与练习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通过教育和诱导, 使队员明确为谁打球, 为什么打球, 球队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应该作一个怎么样的队员。让队员树立起热爱集体、热爱篮球事业, 形成努力拼博, 勇于胜利的整体意识。
三、篮球运动的战术配合意识培养和练习
篮球运动是一个多人合作的比赛项目,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通过一定的战术, 发挥全队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运动员参加比赛, 是培养战术配合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通过比赛可使队员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有正确的分析能力, 能识破对方队的意图, 加强本队队员之间的默契, 以使已掌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能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篮球运动不论在练习和比赛中, 战术的运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 使队员不仅能按照预定战术行动, 而且要使队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要结合实际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理论知识, 指导和启发队员善于观察判定, 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篮球的战术配合意识按照篮球运动员的临场表现, 主要有:1、传、接球意识。比赛中随时预备接同伴传来的球, 接球后传给有机会的同伴。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2、投篮意识。接同伴传球后, 要根据防守者的情况, 及时把握好投篮时机。3、突破意识。当接到球后若对方防守站位较近, 没有投篮机会, 则突破上蓝或分球, 给同伴创造机会。4、跑动掩护意识。当你无球时, 主动给同伴做掩护, 创造进攻的机会。5、防快攻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由攻转守的节奏上积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 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 并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6、协同配合防守意识。指运动员既要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 又有与同伴协同组成关门、交、换、抢过、保护、夹击、围守、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7、抢篮板球意识。是一种艺术而巧妙的顽强的拼搏意识。运动员一旦建立起牢固的抢篮板球意识, 就能在比赛中以极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机智地争夺篮板球。除结合整体意识和正确运用技术的练习外,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运动员参加比赛, 是培养战术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通过比赛可使队员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有正确的分析能力, 能识破对方队的意图, 加强本队队员之间的默契, 以使已把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能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
四、参加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的培养
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篮球思想意识。对于一个球队来讲, 整个球队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 以及统一的奋斗目标;对于个体篮球运动员来说, 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自我要求。意识的形成都是以相应的某些知识作为基础。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少年运动员的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少年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 可以使用概念, 通过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 达到对事物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但具体形象思维在少年期仍占有一定地位, 为此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 应尽可能的在比赛和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人的意识是旁人不能直接看到的, 却必然从自身的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运动员的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也必须从比赛的战术行动中表现出来。运动员篮球思想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把握和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中, 为了正确地动用技术、战术, 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就必须头脑清楚, 目的明确, 有的放矢。力求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性。
2. 行动的预见性。
比赛双方对抗激烈, 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 就必须洞察情况变化, 预见未来发展, 预备好多种应付办法。
3. 判断的准确性。比赛场上正确的
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定, 判定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定的基础上。
4. 行动的应变性。
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 往往要改变自己的行动, 使进攻或防守有较大的突破性, 出其不意, 防其不备, 打对手措手不及。同时, 对场上主客观情况的变化, 也需要迅速采取应变手段, 随时改变进攻和防守战术。例如: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严时, 应注重防守动作不易太大, 以免犯规;如裁判的判罚尺度松时, 则可大胆贴上防守, 动作也可以大一些, 限制对方的行动。
5. 动作的隐蔽性。
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 争取主动和优势, 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 (假动作或隐蔽动作) 去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定, 以造成其错觉, 而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 以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每次练习中, 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实施练习过程中, 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要害环节等, 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使他们明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职责的具体要求, 同时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 正确解决, 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的意识问题是篮球教学、练习中的一项复杂、重要的内容。应在教学练习的基础上, 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练习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 通过看、学、讲、练等手段, 达到提高篮球意识的目的。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篮球》体育系通用教材人民出版社1978[2].《运动心理学》体育系通用教材[1]《篮球》体育系通用教材人民出版社1978[2].《运动心理学》体育系通用教材
[3]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 (9) .[3]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 (9) .
[4]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 .[4]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 .
[5]陆国萍, 周志仙.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5]陆国萍, 周志仙.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
[6]葛永利, 《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体育教学》-2003 (1) [6]葛永利, 《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体育教学》-2003 (1)
[7]刘军利, 《体育游戏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探讨》《体育教学》2003 (1) [7]刘军利, 《体育游戏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探讨》《体育教学》2003 (1)
篮球 篇2
授课日期:2004.10.26 授课班级:二(2)班 人数:48人 教学内容:梦幻篮球 教学设计与构思
我校是苏州市篮球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在学生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篮球特色优势,将篮球运动引入课堂,进一步开发校本教材,并且进行大胆实践,创设出了“篮球夏令营”、“篮球锻炼超市”等主题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本节课我采用篮球来进行活动,力求老教材玩出新“花样”。课的开始部分,我加强了课堂常规教学,用“一切行动听指挥”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接着,教师通过语言导入,情景展示,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在“篮球锻炼超市”中进行自我锻炼。紧接着,让学生在“训练场”通过“顶牛”等篮球游戏,学会与他人合作;引领学生“激情重扣”,充分展示自我。在“竞赛场”鼓励学生大胆“投篮”,学习技术;创设“龙在行动”的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课的结束部分,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音乐背景的渲染下带领学生学会意念放松。整个教学过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并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时间、练习难度、练习伙伴的权力,真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水平一)
1、通过各种篮球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跃情绪 10ˊ
(一)课堂常规:师生见面问好,成四列队形
(二)队列练习:“一切行动听指挥”:原地踏步行进间走
(三)健身房:
(1)创设情景,语言导入:介绍篮球明星:姚明、王治郅等(2)争当未来之星
学生练习:以教师的口令为准,“一声哨”为一人练习,“二声哨”为二人练习,以此类推。组织形式:自由分散——自由组合
教师主导:语言提示、参与练习、鼓励创新 学生主体:思维活跃,用多种形式参与练习练习时间:4ˊ——5ˊ
二、创设学习情景、展现自我 24ˊ
(一)训练场:
(1)传球游戏:领头同学与其他同学相隔3M面对面站立,学习传球。组织形式:分成四组——2人组合 教师主导:组织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相互鼓励与配合 练习时间:来回一次,作评价,再来一次。(2)顶牛:(夹球)两人一组,头顶头,中间夹球:行进5M来回 组织同上,练习一次
(二)激情重扣
1、激情再现:教师示范;
2、热情参与:学生练习;
3、适时鼓励,及时点评。
组织形式:成四列横队,分别站于篮球架周围 教师主导: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实施 学生主体:完成扣篮动作,充分展现自我 练习时间:4ˊ
(三)竞赛场:投篮比赛
方法:学生成四路纵队站立,第一个学生在规定地,手持篮球进行单手或双手投篮,以投中为胜。
重难点:投得准、两人配合协调
教师主导:讲解方法,强调动作重难点,组织竞赛,点评得失 学生主体:相互合作学习,参加练习与竞赛,交流体会,自评优缺 练习时间:2ˊ——3ˊ 练习次数:2
(四)龙在行动:(团队合作)
每组学生成纵队站立,前后学生之间夹球一个,令下,整个小组同时出发,行进8M 先到为胜。注意:球不能丢,否则为失败。
三、休闲一刻、恢复身心6ˊ(播放轻松音乐)
1、休闲场:意念放松
方法:分四个小组,围成“ZQXX”字样坐下,在音乐伴奏下,在教师的提示下,做简单动作入静,轻松完成
重点:精神放松,愉悦身心
教师主导:边讲边示范,要求学生精神放松 学生主体:在音乐伴奏下,动作舒展,精神愉悦
2、颁奖仪式,师生交流
评比优胜,师生交流体会,教师进行鼓励与表扬
3、师生再见、解散
练习密度:35%-45% 愉悦度:愉悦;合作:较好
场地、器材:操场;每人小篮球一个,模拟篮球圈10个;小篮球架4个;录音机一台;其他活动器材若干。
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卫培明
一、说“指导思想”;
本课在体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功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观点。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用游戏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达到玩中学,学中玩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教学目标:(水平一)
1、通过各种篮球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破:
篮球技术有;运球、传球、投(扣)篮等技术,本节课上,让学生掌握各种运球、传球、投篮方法是教学重点,其中提高学生投篮命中率是教学难点。3.05米标准篮球架、框,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都有畏惧感,更何况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如何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练习的最佳点,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兴趣,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我试着自行设计篮球架、框,降低技术要求,将呼拉圈代替篮圈,用绳将一排呼拉圈固定在空中,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扣篮需求,用升降篮球架,满足学生的投篮需求。
三、“学情分析”;
我校是苏州市篮球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在学生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篮球特色优势,将篮球运动引入课堂,进一步开发校本教材,并且进行大胆实践,创设出了“篮球夏令营”、“篮球锻炼超市”等主题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二年级小朋友在初步掌握篮球的一般运球、传球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他们的投篮技术。整个教学过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并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时间、练习难度、练习伙伴的权力,真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准备”:(教学器材、场地布置)
本课教学,师生人手一个篮球,以确保练习密度和小学生的练习兴趣。我用绳将一排呼拉圈固定在空中,代替篮圈,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创设情景,用录音机一台播放或活泼的音乐、或节奏感强的音乐、或轻松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模拟篮球明星、各色标志物,以及升降篮球架和学生拼成的“ZQXX”的图案、字形,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是准备部分,我采用情景导入、活跃情绪(10ˊ)首先是课堂常规(成四列横队), 在队列练习时,我们进行三面转法先进间走,教师口令,学生练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品质。
紧接着,教师通过语言导入,情景展示,介绍篮球明星:姚明、王治郅等,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拥有梦想,在“篮球锻炼超市”中进行自我锻炼,争当未来之星。让他们自主选择,熟悉球性,练习拍、运、传球等技术,活跃身心,活动关节,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第二部分是“创设学习环境 展现自我”(24ˊ)
在基本部分,我安排了四块教学内容:训练场、激情重扣、竞赛场、龙在行动(团队合作)。在训练场,我带领学生进行传球游戏,让学生两两之间进行面对面传球,以及运球等游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掌握篮的技术;
引领学生“激情重扣”,充分展示自我。我选用了高度为1.2~1.3米的球架,引导学生扣筐,让学生自我选择、自由发挥。
紧接着,引领学生进行投篮练习,而是让学生愉快地、自由地投篮,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投篮中摸索、探究,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练习完一次后,我安排学生分层次练习,即优秀学生可以到标准篮球架进行投篮练习。同时邀请班上2~3名优秀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从而达到自我展示的满足感。
篮球比赛特别注重团体合作,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我设计了“龙在行动”的游戏,四组学生成纵队站立,前后学生之间夹球一个,令下,整个小组同时出发,行进8M以龙尾先到为胜。注意:球不能丢,否则为失败。
最后部分是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休闲一刻、恢复身心”。(6ˊ)在课的结束部分,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音乐背景的渲染下,学会意念放松。让学生愉悦身心,逐渐放松心情。
要比赛,就要有结果,我用颁奖仪式作为课堂小结。教师组织组内交流、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发奖,激励学生。
最后,师生道别,宣布下课;
六、说“教学效果”:通过教学,预计95%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同学们将学得开心、愉悦,积极成功。
练习密度:约45%;平均心率:约125次/分
刍议篮球产业化与篮球市场 篇3
摘 要 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更多商业化的因素被融合进来。篮球产业化与篮球市场化是我国和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必然。本文依托职业篮球运动的内涵与特点,论述了篮球产业与产业化、篮球市场与市场化、篮球产品目标市场,从而更加透彻地分析当前篮球运动发展的大形势,更好地推进篮球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职业篮球 产业化 市场化
纵观世界体育运动史,各个运动项目的实践证明,实行俱乐部制,将运动项目推向市场走职业化的道路,是推动该项目发展和提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途径。100多年来,篮球运动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实行俱乐部制,走职业化的道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一、职业篮球的含义
所谓职业篮球是指以把篮球作为谋生手段的高水平运动员为主体,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俱乐部为基本组织形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利用高水平篮球竞技为商品,参与社会商业活动与社会文化活动,在获得经济收入同时,满足人们精神享受需要的一种竞技体育运动[1]。
二、职业篮球的特点
(一)以篮球为职业
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竞技运动是他们的工作,其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有偿观赏价值的高水平比赛的同时获得高额报酬,训练、比赛是其本职工作。运动员在训练中最大限度挖掘人体潜力,运用一切手段提高运动技术,特点是训练负荷大,训练条件好,严格要求,有明确的指标。
(二)以企业形式运作
职业俱乐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用现代的企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独立,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三)以表演为商品
体育产业的特点是运动员以技术表演为商品,用运动员的技术作为表现手法,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美国的职业篮球每年的表演都在几千场,用表演作为商品,换取大量的金钱。没有比赛,或是商品没有人观看,就没有收入。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他们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战术风格。
(四)以特殊的竞赛规则和赛制
职业篮球的竞赛规则往往有自己的特殊规则,实行特殊的赛制。如美国的NBA实行的赛季制,并且比赛的规则有许多地方不同于国际篮联颁布的《篮球规则》。
(五)以俱乐部形式为管理模式
运动员是为俱乐部打球,一旦与俱乐部签约,俱乐部对运动员拥有所有权。俱乐部与运动员是契约关系,俱乐部的利益受法律保护。
三、篮球产业与产业化
(一)篮球产业
篮球产业是生产篮球运动服务产品的一群人、—批组织(单位、企业)合在一起组成的篮球行业[2]。它是以篮球运动的发展为生存依托,开发篮球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功能,通过篮球实现其资本增值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再生产的经济实体。
(二)篮球产业化
篮球产业化是一种动态的运行机制,是指办篮球活动应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行政方式运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按产业经营方式运作的转变。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篮球产业化必然要求“篮球活动市场化,篮球组织俱乐部化,篮球实体企业化,篮球消费投资化”。
四、篮球市场与市场化
(一)篮球市场
篮球市场是篮球运动服务产品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是这种交换关系的总和[3]。它是以篮球竞赛表演为主体,以职业篮球为典范,以盈利为目的,以篮球培训、中介等活动参与的各种篮球交换关系的集合。篮球市场是根据需求与供给法则,在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供给和需求形成的篮球市场均衡是通过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如果篮球没有占领市场,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职业化也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应当引进经济杠杆的调节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篮球的发展和运动员的成长创造外部条件。
(二)篮城市场化
篮球市场化是篮球商业化的突出表现,其前提是篮球运动员(队)竞技水平的精湛程度[4]。篮球的市场化,必须利用自身的影响,同企业或篮球产品相结合。其实现途径如下:
1.提高篮球运动员(队)的精湛技术、本项目的全球影响力及观众的参与程度。
2.通过世界大赛,特别是奥运会来推动篮球的市场化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
3.出售电视转播权。
4.企业赞助与广告收入。
5.其它收入(例如;门票收入、发放商务许可证、出让特许权、吸收民间捐款、发售比赛和纪念邮票)。
6.发行篮球股票、债券、彩票等。
7.篮球服装、运动器材。
五、篮球产品目标市场
(一)篮球市场细分概念
篮球市场细分又称为篮球市场分割或是篮球市场划分等,它是指企业或某一个机构根据人们对篮球运动产品的差异性,选择—定的标准将整个消费群体分割为若干个子消费群,以选择和确定篮球运动产品目标市场的活动,用俗语来说就是分门别类。
(二)篮球运动产品的市场定位
篮球运动产品的市场定位,就是指开发篮球市场的企业或某一个机构,为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寻求和确定最佳位置而设计品牌形象、产品和经营特色的活动。美国广告经理J.特劳特和S.瑞维金非常精炼地指出:“营销的终极战场是消费者的心灵,你知道得越多越有效。”因此,根据市场细分方法,确定目标顾客进行市场定位。
通过了解篮球产品目标市场,应根据不同的篮球市场情况进行不同的营销运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军,梁徐静.全球化视域下中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67-69.
[2] 陈雄.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篮球产业化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2012(2):90-93.
[3] 赵国华.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管理模式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1):55-57.
校园篮球——篮球运动本质的回归 篇4
1 辨证统一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1.1 主要特征不同
竞技篮球运动以先进的理论与训练方法指导,有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依托,有专业的教练员、运动员、服务人员为支撑,以提高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为主要目的,具有明显的竞技性、专业性和商业性。群众篮球运动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游戏和娱乐篮球为形式,具有明显的健身性和娱乐性。
1.2 表现形式不同
竞技篮球运动以系统的训练、周密的组织、统一的规则、规范的场地、精确的时间、严格的人数限制、完整的机构,比赛双方在场上通过空间和地面的对抗,进行身体、智力和心理的综合较量,以胜负为最终结果的表现形式。
群众篮球运动不受时间、人数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以篮球为媒介的体育活动。如目前开展较好的“耐克杯三对三”和“肯德基三对三”比赛;以及自发组织的“一攻一防”练习,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等,甚至在总参与人数不为偶数时,可以根据双方实力进行“三对四”等形式的活动。在群众篮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地方,如:大学校园、社区体育场等,经常可以见到一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为三个或四个队轮换进行“三对三”或“四对四”的“打擂台”活动,以约定的进球个数为限,当一个队的总进球数达到设定值,对手下台,另一队上擂台挑战。这种自发的群众篮球运动可以没有裁判,没有时间限制,但比赛很激烈,往往有许多的观众。其随意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大众参与性是群众篮球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1.3 相互补充,共同构成篮球运动新内涵
竞技篮球运动和群众篮球运动的分化,丰富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内涵和外延。竞技篮球运动秉承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更高、更快、更强。它在内外因的作用下向着更高的竞技水平,更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更加合理的竞赛方式的方向发展,挑战着人类的极限。但竞技水平越高,距离全民参与就越远,人们只能高山仰止。群众篮球运动因为它自身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群众篮球运动普遍存在基本技术不规范、战术简单粗糙、规则落后等现象。二者结合,构成了符合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较为合理而全面的篮球运动新的内涵。
1.4 普及提高,互为依存
诚如体育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篮球运动是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目标与必然结果,为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提供引导与帮助;群众篮球运动是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为竞技篮球运动发现、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竞技篮球运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走近大众,走近民生,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篮球运动,最终选择篮球运动为自己的健身方式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竞技篮球运动要为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带动、支持的作用。群众篮球运动要积极推广普及篮球运动,积极学习竞技篮球运动先进的理论与技战术,提高群众篮球运动水平。
2 分化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
2.1 时代的发展使篮球运动分化成为必然
一方面,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理论和科技支持不断加强,训练手段与方法不断改进,加之商业化的运作客观上要求篮球运动必须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和观赏性。竞技篮球运动已经不能和群众篮球运动共用一套理论,一种组织方式;另一种发展模式了。另一方面,利用篮球运动健身的广大群众,不能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完成许多高难度组合技术,也没必要非常规范地掌握各种基本技术。群众篮球运动的参与者只需要掌握一定的篮球技术和战术,能在业余时间利用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就足够了。要求与目的的不同,使篮球运动的分化成为必然。
2.2 群众篮球运动的出现是篮球运动真义之回归与体现
体育起源于游戏,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运动的初衷也是如此。在当时,他只是希望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规则,开展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游戏。其健身和娱乐功能既是篮球运动发明时的唯一目的,也是贯穿篮球运动发展过程始终的一项重要功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篮球运动的健身功能重新被重视和利用起来。篮球运动起源于游戏,必将回归于游戏,初始于健身,也必将回归于健身。
2.3 篮球运动的分化趋势符合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人的需要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同时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人们的物质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总是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体育运动做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做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一方面,专项技术和战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竞技体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提高身体素质、技术难度、开发新战术、不断地提高竞技能力、增强技艺性、观赏性以满足商业运作的需要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体育运动项目要不断适应人们健身活动的需要,具有技术难度底、可操作性强、娱乐性强、易于开展的特点。如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已经开始向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两个方向发展;再如足球运动已经试行五人制足球;排球运动有了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娱乐性相对较强的活动形式。因此,篮球运动的分化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和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3 两个方向,共同发展,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竞技篮球运动将更具有竞技体育特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训练方法的不断改进,规则的不断修订,竞技篮球运动的理论支持体系和运动训练机制、竞赛组织方式更为健全和完善。将使竞技篮球运动具有更高的技艺性、观赏性。
3.2 群众篮球运动将更加普及,技战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加强,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应加强对体育理论知识和自我医务监督知识的宣传,加大投入,群众篮球运动必将更为普及,参与人数将越来越多,在提高国民体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技战术水平也将逐渐提高。
3.3 分化明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现代篮球运动的分化趋势将更为明显。两个发展方向必将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与支撑技术。同时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群众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群众基础,竞技篮球运动必将带动群众篮球运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黄汉生.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武洛生.2004年规则修改对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1282-1283.
[5]谭联斌.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6]王晓东.对篮球技战术分类体系演进与重构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5(2):50-52.
热爱篮球-篮球的作文450字 篇5
第一次触碰篮球是在四年级,因为跑得快,体育老师就让我试试篮球。我刚开始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拍皮球吗?拍久了还手疼。可当我玩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好像还挺好玩。我投篮可准了!刚开始班里无人是我的对手。
到了五年级,一切都变了。同学们都开始长身体了。我很C,五年级刚开始只有35kg,直到现在体重也只有40kg左右。我没有可怕的身高,没有巨大的手掌,没有强壮的身体素质。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后卫。
我喜欢技术型球员,我想用控球技术和得分能力去证明,没有“身体”也能成为球场“杀器”。
我每天中午都自己独自一人,在操场某一个角落练习运球。我也有“小欧文”之称,因为我的控球技术超过同龄人。在校队,我用中投上篮、三分来得分,我“出手”区域比较广,包括超远距离三分。只要时半场以内,我在任何一个位置都得过分。
篮球带给我一种爽快感,球进入篮网,“刷网”的那种声音我百听不厌。篮球也带给我极为好的耐力,跑一千米都不会感到很累。虽然我没有好天分,但我会用汗水去换来我要的东西。也许大家说我动作花里胡哨,但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只会管自己,打着自己热爱的篮球。
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新篮球观;高校;篮球文化;建设
篮球运动不仅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篮球文化包括参与者的人文精神、开展篮球运动的物质条件以及篮球运动的制度体系3方面,人文精神是篮球文化的精髓所在,物质条件和制度体系是篮球文化的重要保障。其外在的表现是:学校的篮球场地设施设备、学校的篮球运动赛事的举办情况与一些课外的篮球活动等;其内在的表现是:学校形成的体育道德风尚、大学生的运动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与高校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有校内精神文化等。
一、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物质文化建设不够完善,教学模式落后
篮球运动一直是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篮球场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篮球场地显得捉襟见肘。从高校篮球场地的质量来看,主要还是以室外场地为主,其中水泥厂地和塑胶场地各占一部分:篮球馆的数量仍然很少。目前我国体育用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在篮球运动相关器材的供应上已能满足需要。同时,在新篮球观念的影响下,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市场对篮球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篮球文化建设中依旧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不仅很难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利于高校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二)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
篮球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制度文化不合理等问题,制度文化包括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组织机构3方面的文化需求。高校篮球运动主要以篮球教学和篮球课余活动为主,篮球教学通常以专业或者以各院系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外活动以竞技比赛为主,通常有校内和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篮球比赛,校内篮球比赛通常坚持“自行开展”的原则与学校统筹结合的制度,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篮球比赛通常由体育局组办,规模相对较大。其代表为 1998年推出的 cuba联赛。从 1998 年推出首届联赛至今,cuba 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学生体育赛,成为引领我国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由于 cuba 从开始就坚持以 “育人” 为宗旨,宣扬 “我要打篮球,我要上大学” 的理念,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为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精神文化内涵单一,建设不够完善
篮球运动于 1891 年诞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青年会,强调以宗教为主的德、智、体三育教育,其发明者史密斯的最初原动力在于寻找一种学生们喜爱的新的室内运动项目,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根本目的在于教育青年,所以教育是篮球运动的最原始的价值,这一基本价值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始终存在的。另外,篮球运动除了可以增强体魄,体现健身的功效之外,还具有娱乐、启智等作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篮球运动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的问题,对篮球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导致高校篮球文化内涵单一,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加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保证,是篮球运动开展的基石。随着高校大学生的逐年增加,运动场地不能满足需要,加强场地建设是高校的体育工作重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每个高校都建有一个正式的体育馆,为宣传篮球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舞台。总之,加强高校中体育设施场地建设,为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首先需要高校做好上级部门的思想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只有意识到篮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后,才会加大资金投入,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开办各种篮球活动,从活动的剧本中看出篮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另外,高校还应该引导上级主管部门改变拨款形式,使其意识到篮球文化建设其实就是产业文化建设,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挖掘篮球文化建设的特色,转变和更新篮球文化理念
很多高校片面地认为篮球运动只具有强健体魄的功能,忽视了篮球运动娱乐、启智、增强学生集体意识的功效,导致高校篮球文化内涵单一。面对高校篮球文化内涵单一的现状,高校应该深入挖掘篮球文化建设的特色,如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思想现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确定丰富的篮球文化内涵还应该从高校师生的篮球理念着手,转变和更新篮球文化理念需要将传统竞技比赛的理念向娱乐综合型转换,重视篮球运动对学生思想、情感意识的培育作用。
(三)建立完备的高校篮球竞赛制度,使高校篮球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完美得融合
建立完备的高校篮球竞赛制度,不仅仅限于高校校际这样的较高水平的范围,校内同样应建立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秩序鲜明的班际、院(系)际等竞赛制度,或者以一定的周期开展篮球文化周、篮球文化节等,传播篮球文化,以促进高校篮球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开展篮球竞赛期间,举行与篮球相关的比赛,如篮球知识竞赛、篮球动画设计比赛等。开设篮球规则与裁判法讲座,使大学生懂篮球、爱篮球。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篮球文化所蕴含的竞争与合作理念,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结合 HI-HOP,乐队表演等,加强高校篮球的娱乐性、知识性、竞技性,把篮球运动发展为内容丰富,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平台,使高校篮球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完美得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张明良.新时期对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发展研究[J].民风:科学教育,2013(03)
[2]郭一峰.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专业跳投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
高校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训练 篇7
一、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
意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篮球意识从广义上说, 是运动员对篮球的比赛规律的理解和认识。NBA原尼克斯队主教练纳帕特·赖利说:“一个运动员只是为自己获得球才会移动, 他绝不是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如果他同时又会为同伴创造机会, 使全队受益, 才算懂得篮球运动的正真奥秘。”因此, 可以把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 根据场上情况, 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 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和。篮球意识可按队员的临场表现, 分为:
1. 传、接球意识。
比赛中随时准备接同伴传来的球, 接球后传给有机会的同伴。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
2. 投篮意识。
接同伴传球后, 要根据防守者的情况, 及时把握好投篮时机。
3. 突破意识。
当接到球后若对方防守站位较近, 没有投篮机会, 则突破上蓝或分球, 给同伴创造机会。
4. 跑动掩护意识。
当你无球时, 主动给同伴做掩护, 创造进攻的机会。
5. 防快攻意识。
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由攻转守的节奏上积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 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 并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
6. 协同配合防守意识。
指运动员既有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 又有与同伴协同组成关门、交、换、抢过、保护、夹击、围守、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
7. 抢篮板球意识。
是一种艺术而巧妙的顽强的拼搏意识。运动员一旦建立起牢固的抢篮板球意识, 就能在比赛中以极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机智地争夺篮板球。
二.基本技术的训练
基本技术的训练过程也就是动作技巧的形成过程。基本技术是篮球运动员个人技术的最关键一环,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好的战术也是徒劳。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配合球队的合理战术应对比赛中的瞬息万变。基本功的培养与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严格进行的, 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也是一个基本的环节, 队伍里每个人的基础可能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训练时结合自己的特点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训练。比如有的人控球运球能力很差, 那么句要针对性的进行球感的训练。又有人投篮的准确率很差, 那么就要多投篮。还有人持球突破能力很差, 那么就要练习过人突破技术。当然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该打什么位置, 相应的我们应该掌握什么基本技术, 比如中锋在持球突破方面可能要求比较底一点, 但是抢篮板技术以及篮板下的卡位技术就相应的要强化训练。
在训练中教练要多指出错误, 相对于每个位置的队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多提出假设性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实战比赛中临危不乱, 冷静的面对比赛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
2.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
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适合篮球比赛中激烈, 快速, 多变的特点, 在快速的对战中要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视觉判断出球的移动, 队员的移动, 以及球的距离等等。因此在训练中我们要加强利用眼睛余光观察的能力, 技术训练过程中要考虑有助于视野扩大的动作, 比如控球的时不看球或者用余光看球, 这样系统长期的训练对我们的观察能力帮助很大。
3.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比赛速度很快,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反应快的特点。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可以进行有关利于反应速度方面的训练, 比如快速跑, 快反应跑等。只有拥有了快速反应能力才能在球场上控制有利局面。
4.个人特长培养
在全面培养和训练基本技术运用的基础上, 根据队员各自的特点, 注意有意识发展其特长的技术动作, 引导他们练出一手或多手“绝招”, 诸如“神投手”、“控球能手”、“快攻的突击手”等等。
三、篮球意识的训练方法
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本人的感受, 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 可以学会;但意识不强, 则很难改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 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 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 头脑不清, 场上运动盲目, 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战术的动用受到限制。因此, 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训练和比赛, 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积极思维, 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 有意识地进入角色, 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 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动态观察能力, 特别是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与衔接。培养运动员用眼睛余光观察的能力。
2. 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
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积累间接经验即是对前人经验的借鉴, 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捷径。积累间接经验, 应注重教练的理论传授, 使理性知识得到升华;阅读前人的经验总结 (有关专业文献、资料) , 从中得到启发;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3. 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 不是独立地练技术动作, 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 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 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4. 战术思维训练。
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 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迅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迅速准确, 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动作。因此, 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 勤于思考, 想练结合。这是激发运动员战术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 对形成和提高篮球意识能力有很大帮助。
5. 注重节奏。
比赛节奏是一种艺术性的配合默契的集体行为。增强队员的节奏意识, 必须使全队思想统一, 使反应和行动产生积极影响。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中, 应对节奏提出明确的要求。
6. 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每次训练中, 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实施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 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使他们明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职责的具体要求, 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 正确解决, 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的意识问题是篮球教学、训练中的一项复杂、重要的内容。应在教学训练的基础上, 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 通过看、学、讲、练等手段, 达到提高篮球意识的目的。
摘要:篮球运动中“篮球意识”训练, 一直是篮球训练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也是提高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章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篮球意识,训练,研究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文献资料法
参考文献
[1]叶国雄, 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3.
[2]樊西宁, 蒋明朗.篮球意识之我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65—67.
[3]樊西宁.体育专业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探索[J].商洛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93—96.
[4]孙民治, 谭朕斌.篮球意识及培养[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 1995, (6) :53—56.
[5]郭永波, 孟文娣.“篮球意识”定义辩析[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 1996, (3) :19.
篮球教学应当注重篮球意识的培养 篇8
篮球普修课教学目前的现实是教学时间短, 教学任务重。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技、战术, 形成较强的篮球意识, 不容易做到。因此, 任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法, 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特点, 因材施教,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
1.传、接球意识。队员在场上控制球时要时刻关注同伴的位置, 随时把球传给机会更好的人, 同时其他队员要时刻准备接球, 做好进攻准备。
2.投篮意识。 要时刻处于合理的攻击位置, 随时准备接球投篮。
3.突破意识。自己在场上控制球时, 要根据防守者的位置做投篮和传球的准备, 当防守人站位较近, 则突破上篮或突破后分球给同伴。
4.无球跑动和掩护意识。场上不持球的队员应该多做无球的跑动创造进攻机会, 并在跑动中多为同伴做无球掩护, 为其制造战机。
5.协作配合的防守意识。场上队员既要积极地运用抢、断、逼、夹、封、堵等个人技术, 又要与同伴密切配合, 用交换防守、围守夹击等战术有效遏制对手。
6.防快攻意识。场上队员在由攻转守时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 相互密切协作, 封住对方的一传, 堵住接应的点, 随机应变处理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
7.抢篮板球 意 识 。 在 场 上 合 理 利 用 身 体 、位 置 等 有 利 因素, 牢固树立拼抢前后场篮板球的意识。
二、篮球意识的基本构成
人的意识是内在的, 要从自身的行动中才能体现。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意识要在篮球场上才能表现出来, 这些意识一般由下列要素构成:
1.发挥技术的目的性。 每一项篮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都有明确的目的。在比赛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自己所掌握的各项技术, 为全队的战术目的服务, 要求运动员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
2.对比赛形势的预见性。篮球比赛对抗激烈, 场上形势瞬息万变, 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 就必须准确观察对手的各种情况, 作出良好的预判, 采取恰当的对策。
3.灵活的应变性。篮球比赛不是程式化的运动, 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 往往要采取多种进攻战术, 以做到出其不意, 使对手疲于应付。在防守时随机应变, 根据对手和场上其他因素的变化, 如裁判员判罚的尺度等, 做出相应的改变。
4.技术动作的欺骗性。在比赛中为了争取主动, 为自己创造好的进攻机会, 要善于运用各种假动作迷惑对手, 为成功地实施本队战术创造有利条件。
三、篮球意识在教学的作用
1.篮球意识的形成表现。对技术动作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思维更加敏捷, 动作更加灵活, 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对动作的理解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篮球意识在技、战术教学和比赛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形成与否, 取决于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学生真正掌握了一项技术再经过实战演练之后, 才能理解它的攻防涵义, 并有助于更牢固地掌握技术。
2.篮球意识对培养学习兴趣具有促进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学习兴趣, 就是他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原动力。教师在篮球技、战术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实际进行有目的的示范和讲解, 明确每一个细节和动作的攻防涵义, 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深刻的印象, 在练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形成正确的攻防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的。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采取更多样、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只有学生在练习中对技、战术感兴趣, 才能更刻苦地练习, 达到掌握技、战术和培养篮球意识的目的。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 才能理解篮球运动的真正精髓, 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3.良好的篮球意识会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篮球的动机是内在的, 它的产生是由于受篮球运动自身魅力的引起的。具有较强的篮球意识, 学生会更加热爱篮球运动, 内在动机更强烈、保持的时间更长久。这样才能在练习中克服困难, 自觉地执行教师的教学指令, 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与培养要渗透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增强意识,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 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有积极影响。
摘要:本文对篮球意识的涵义、作用进行了探讨。篮球意识强, 学生对学习篮球基本技、战术兴趣浓厚, 有持久的学习动机。篮球意识是篮球比赛的精华。重视篮球意识的培养, 是对学生进行篮球文化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篮球意识,基本技,战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3.
[2]高鹗.郑於莲.杨友山等.篮球意识定量评定方法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86:6.
[3]黄汉萍.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 1996:18.
从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 篇9
(1)高校的篮球文化不仅包含有强健体魄的内涵,它也是一个大学文化的一种传承。高校篮球文化作为校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正在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所在高校的师生,高校篮球文化更是一种高校文化的载体,篮球文化总共涉及到四方面内容分别是篮球运动的精神和行为文化、制度、物质,是一种有着丰富外延和深刻内涵的文化现象。现在我国提倡体育强国策略,为的就是增强高校学生的体魄,使大学校园更加健康和谐。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和认识能力。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有益身心,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果加强篮球文化建设必能增强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使她们兴致勃勃的增强体质。另外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可以在校园中普及篮球文化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篮球的战术和技法,也使学生对篮球文化有个本质的认识,提高对这项运动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虽不能做到像专业评论员那样步步点到,但至少也可看出一些NBA和CBA的一些门道来,使篮球成为闲暇之余的好伴侣。
(3)有助于释放学生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体育运动在活动筋骨之余使我们的精神压力也有所缓解,这就是为什么在心情不好时运动运动就会轻松的道理,总而言之篮球运动也是学生调节情绪的良方。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协作的运动,只有各个队员的齐心合力才能取得胜利,通过篮球运动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并且感受到集体的友爱、平等、和谐。
(4)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和篮球运动的长远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只有大学生热爱篮球运动并参与篮球运动那篮球事业才能进一步推进。所以只有促进全民篮球文化意识的提高才能使民众对篮球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才能真正将篮球事业发扬光大,才能实现体育强国。
2、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各高校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国高校的经费包括体育指出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资金,所以经费限制导致一些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的薄弱以运动场地狭小和运动器材设备陈旧尤为突出,器材的更新率更是太低。由于连年的高校扩招,造成学生数目增加,体育资源与过度人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篮球教学模式陈旧有待创新。由于当前篮球教学方法的陈旧造成学生的兴趣下降,不能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参与性,从而影响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对高校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3)高校篮球文化内涵单一。很多高校师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仅限于锻炼身体上,并没有对它的精神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所以造成目前篮球文化内涵单一的窘境。而且现在我国的篮球教学也偏重于传授技术,这就忽视了对篮球文化的传播,很难形成篮球文化的良好氛围。
3、加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方法
(1)加大对篮球运动的资金投入。只有在资金投入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加强高校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使篮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才能促进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的建设。如果要想加大对篮球运动的资金投入,就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依靠主管部门的拨款模式,相关部门应该将篮球事业发展为一种产业,努力挖掘其潜在的商业价值,通过各种形式比如举社会性办篮球比赛来筹集篮球运动资金。加强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维护和更新换代率,为顺利开展高校篮球文化活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重新定位高校篮球理念丰富篮球文化的内涵。篮球理念是篮球文化中最主要和最深层次的东西。因此在学校的篮球文化建设中药努力确定好自己的位置,积极建设具有本学校自身特色的篮球文化。对于学生的篮球教育也不该仅仅是传授技能,要使学生对篮球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深刻解读,同时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篮球理念来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3)完善篮球规章制度与机构建设加强篮球教学的课程改革。高校应当加强篮球活动的各项保障法规和条例的建设,保障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同时通过篮球协会、篮球俱乐部的成立,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组织机构建设,为丰富大学生课余篮球活动做贡献。要改变高校篮球教学方法陈旧的现状,就必须结合本校学生的专业和学院状况,积极探索构建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学模式,从而建立起精品的篮球课程,加强高校篮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提升。
4、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头戏。结合本学院的实际不断在在有限的空间内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校园篮球之路是我们的责任,为此不仅要发挥篮球建设的体育功能还要发挥它的文化功能,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体育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篇10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 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 就能在比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 主动地寻找和掌握战机, 采取恰当的对策和行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 克敌制胜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水平的高低, 是衡量球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篮球俱乐部、篮球传统学校的少年篮球运动员。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对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和利用。
(2) 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以及观看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比赛录像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3) 分析归纳法: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特点
(1) 少年时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这主要是因为其接触篮球运动的时间比较短, 并且大多是在课余时间参加训练, 训练的时间与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 技术与战术水平较差。 (2) 少年时期承受挫折与困难的能力较差,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并且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并且受到额外的爱护, 很少参加体力劳动, 遇到困难大多是父母出面解决, 自己很少面对困难。 (3) 缺乏刻苦训练的精神。
2、加强运动员文化和篮球知识的学习
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运动水平的高低, 对提高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接受能力, 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组织措施, 开拓思维, 挖掘潜力, 培养应变力, 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 加强学生的文学写作, 音乐欣赏等等文化课的学习, 强化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篮球专项理论课的学习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意识的重要措施, 对篮球运动规律, 篮球运动的规则, 篮球运动技术, 战术特点与相互制约的规律, 以及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并且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应变的能力。
3、在技术的训练中培养少年篮球意识
(1) 在技术训练中反复熏陶与渗透
一个少年篮球运动员从开始接触篮球活动到参加正式比赛都需要教练员不间断地采取各种途径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 在基础技术训练时就必须进行熏陶, 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抓住技术内容进行运用与应变意识的渗透, 并坚持反复强化, 使运动员逐步形成正确的反射性行动。意识渗透往往是不知不觉、点点滴滴进行积累和加工提炼, 逐渐产生并形成一种正确的“潜意识”,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出许多平时训练中不可想象的高难技术动作, 打出平时训练中未曾练习的巧妙配合。
(2) 在技术训练中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少年篮球意识的门窗, 是形成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因此, 在技术训练初期就必须重视培养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运动员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观察效果的优劣, 视野宽广, 接受各种方向、角度、距离、速度的刺激就愈多, 视野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就愈厚, 反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 篮球意识形成的范围就愈宽广, 球场经验积累就愈丰富。
4、在战术训练中培养少年篮球意识
(1) 掌握战术结构特点及其配合规律
篮球比赛中攻守技术各有其结构特点, 有基本配合规律及战术形式, 而任何一个具体的配合方式, 都具有个性特点和特殊规律。只有掌握战术配合的一般规律, 同时又掌握自己队伍具体战术配合的特殊规律, 才能充分发挥队伍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些队在联防战术配合上队员协防意识强, 配合好;有些队在快攻战术上颇有建树, 在快攻的整个结构中, 充分体现出队及队员特殊的“快”的欲望和强烈的意识;还有些队在紧逼防守上意识特强等等。正是教练员从队伍的实际出发, 树立了一种正确的指导思想, 建立了配合的概念, 形成牢固而清晰的意识, 并持之以恒, 以特殊的手段反复熏陶和磨练而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反映。
(2) 明确战术位置及其职责, 掌握战术行动规律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要求战术配合富于机动性、应变性。随之提出打破战术分位固定化, 消除锋、卫界限, 这无疑是最理想的, 是篮球运动发展中带某种趋势性要求, 少年队伍的发展应力求符合这一要求。实践中上述要求与比赛实际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认为篮球运动今后若干时间内, 打破位置界限, 只能是相对的, 主要是训练中不要把少年运动员过早地固定得太死, 体现掌握全面技术, 攻击位置灵活, 活动范围宽广等方面, 以适应比赛对手的各种制约手段。因此, 打破锋、卫界限并不是不要一定的位置, 根据战术结构及其位置上的要求不同, 结合个人技术、意识、身体等因素, 使运动员明确位置分工及其相互关系, 尽快形成具体战术的位置观念是培养意识的重要环节。在战术训练中应力求做到全队战术行动有明确统一的要求, 既有全队行动准则, 又有不同位置上个人战术的特殊行动标准。
四、结论与建议
1、篮球意识由观察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6种能力构成。
2、篮球意识的形成有独特的规律性对少年篮球运动员, 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篮球意识。
3、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培养要循序渐进, 要体现在技战术的训练中, 并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婧.篮球比赛与心理[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04) .
[2]张怀梅.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及调节[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1) .
[3]李炽梅.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其训练[J].体育师友, 2003 (04) .
[4]宋绮凡.对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技, 2005 (01) .
[5]杨晓红, 徐茂义.浅析篮球运动中的身体接触[J].辽宁体育科技, 2001 (4) .
[6]王为民.试论篮球运动中的身体接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3.
[7]郑朝辉.浅谈篮球运动中的身体接触与冲撞[J].南平石专学报, 2003 (4) .
[8]王国槐, 王光华.浅析篮球比赛内线身体接触与对抗[J].湖北体育科技, 1994 (1) .
篮球游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篮球游戏;作用
篮球运动是一种身体对抗性强、比赛规则成熟的竞技类体育活动,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以华丽的脚步、夸张的动作、灵活的节奏逐渐显示出强大的运动魅力,成为了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最高、课程选修人数最多的运动科目。然而,通过日常课程实践不难看出,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不浓以及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篮球体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提出把与篮球有关的各种体育游戏融入到篮球教学中,寓教于乐,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主动性活动,具有大众普及性和娱乐性的特征。研究表明,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融体力和智力开发于一身,有着鲜明的教学意义。在篮球教学中安排游戏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日常篮球教学中,由于篮球运动技能复杂多变,不易掌握,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还要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篮球技能有所提高。由于多数学生对篮球课上单调、枯燥的重复训练感到乏味,逐渐失去了对篮球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上篮球课。针对这一现象,在篮球课程中适当穿插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很好的调节大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如学生对某项技术动作掌握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安排一种或两种与该技术动作有关联系的游戏来辅助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达到巩固和提高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目的,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其创新能力,使其掌握更多动作技能,
恩格斯曾经指出,科学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是时代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体育教学中游戏辅助教学的做法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当学生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组织一些对有助篮球学习的游戏。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篮球的特点和生活实践中的经历设计游戏,并要求不能重复以前教师所组织的游戏内容,这样做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篮球基本技术技能的积极性,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效果。
由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标准可以看出,这一教学阶段的篮球教学目的旨在通过篮球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其特征价值和乐趣,不过分追求技术细节。篮球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掌握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与技能,对篮球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游戏辅助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看成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共同协作会产生情感的互动,彼此充分信任,相互关怀体贴,在这种友情的滋润下,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篮球游戏教学的组织者——教师
体育游戏之所以有利于篮球教学,使篮球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因为学生对游戏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都希望能在游戏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教师在篮球游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结合篮球的特点和教学任务,设计、编排、组织游戏,在运用时既要注意学生的生理发展,也要注重对其心理品质的教育。另外,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讲解是否清楚、是否生动、是否有鼓动性,游戏的安排是否合理、奖惩是否公正都将直接影响到游戏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游戏安排上要兼顾众人、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游戏比赛就会失去意义,但在奖惩过程中要注意以鼓励为主,避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挫伤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规则讲解时要做到生动有趣、简明扼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到游戏中,亲身体会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此外,教师做示范动作时不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还要预先考虑示范的效果,如在投篮比多游戏中,教师示范投失的错误动作,间接引导说明动作规范、姿势端正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裁判工作在游戏教学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只有严格遵循游戏规则,做到公正、准确,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学生也才能掌握篮球运动要领。一般情况下,教师应直接担任裁判工作,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以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
篮球游戏的互动性、娱乐性较强,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篮球游戏的优势,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在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把体育游戏与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目的。然而篮球教学不能盲目的运用游戏教学法,教师应多方面考虑,做到教学与游戏恰到好处地结合,不能以单纯的游戏代替篮球教学,篮球游戏教学的娱乐性不能作为唯一目的,要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这是由体育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篮球辅助类游戏要体现体育课程标准的教育作用,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形式等有机结合。例如:学生学习篮球基本动作的过程是接受吃苦耐劳的教育过程,这也间接证明了篮球游戏教学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所以在篮球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游戏运用于篮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选择与运用是根据教材的需要进行的,游戏要在保证完成教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才能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活动,要明确主次关系,确立游戏辅助与补充教学的地位。在课堂中安排游戏时既要根据教学目标预先制定课时计划,又要结合当节篮球课所出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身体状况,掌握运动频率及强度来进行,教师可选择安排在一节课开始的准备活动中进行游戏,也可以在课程中穿插运用游戏来提高教学质量。在篮球教学中游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动作掌握基础来进行,针对低年级学生或女生,可安排一些有助提高大脑应激性、动作敏捷性、身体技巧性、趣味性及娱乐性等简单易学的游戏类型,而高年级学生的篮球教学可采用对抗性、忍受性、竞争性的游戏教学。篮球课程教学方案在构思篮球游戏时,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年龄、身体特征、生理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身体素质的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游戏进行辅导性练习。另外,在篮球教学课中还应注意选择篮球游戏教学的运动强度、时间分配问题,体育游戏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年龄大小等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游戏类型、严格制定游戏规则、控制学生参与数量及运动强度等。如果游戏安排过多,便会导致主次颠倒,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反之,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乏味、枯燥,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游戏辅助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适当调整运动时间,这可使篮球教学活动收到良好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篮球教学课程中的课内游戏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体育游戏的的安排与应用要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它是篮球教学课的重要部分。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机能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另外,篮球游戏的选用既要考虑到其本身的质量问题,还要考虑游戏在篮球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以达到游戏互动与课堂实践的双重效应,从而提高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使游戏在篮球课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炎明.教学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刘玉华,李华.浅谈游戏在篮球课中的作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3]吴黎,张朋刚,扬浩然.体育游戏在篮球课教学中的功能与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8(03).
[4]冯愉,曾爱明.体育游戏对篮球教学的辅助作用[J].华章,2009(14).
[5]赵智博.篮球游戏在高等职业学校篮球课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08).
[6]康建荣.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课篮球科目教学中篮球游戏的运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
论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 篇12
1、篮球文化的内涵
从严格意义来讲, 篮球文化从属于体育文化范畴。篮球文化指的是以篮球活动为载体, 通过参与篮球相关活动获得篮球知识、意识和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了关于体育道德观、价值观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篮球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同时, 作为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还包括了制度文化以及象征文化。
在篮球文化的组成中, 物质文化为基础, 主要表现为场地设备等;制度文化为保障, 体现为篮球运动的相关规则, 旨在保障篮球运动的正常进行。象征文化主要指的队旗、队歌等。在某种程度上, 象征文化也可以理解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则是篮球文化的核心。在精神文化中, 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和意识依托于篮球运动本身, 属于低层次的精神文化。通过篮球运动健全人的心理、培育团队观念、拼搏观念、进取观念等则是篮球精神文化的高级表现。
2、高校篮球教学和篮球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观念落后
在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中, 依然秉持传统的技能训练型观念。这种观念直接决定了篮球教学的内容、性质、目的, 将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定位于技能型教学, 旨在传授和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技能, 对篮球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甚至认为篮球文化是一种飘渺的教学内容, 不能通过日常教学完成, 也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一线教师认识到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普及篮球文化, 渗透篮球文化相关知识, 也由于长时期的观念限制, 心有余而力不足。
2.2、教学方式方法缺乏趣味性
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介。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由于技能型教学观念的影响, 篮球理论课时安排较少。篮球理论教学是培育学生篮球文化的基础, 唯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理论, 才会对篮球运动形成客观的认识。此外, 由于课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老师在教学中侧重于“教师教的主体地位”发挥, 对“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教学的趣味性不够, 学生的参与感不强, “填鸭式教学”和“被动学习”较为突出, 也不利于篮球文化的传承。
2.3、组织保障不到位
随着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 各大高校压缩了体育等非核心课程课时。体育课时数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课时数的受限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篮球教学课时紧张。在有限的课时中, 老师只能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技能教学内容, 至于其他内容就无暇顾及。此外, 如学校体育协会、篮球协会等各类学生组织在篮球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所组织的活动侧重于竞技性比赛, 又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对篮球文化的认识。
3、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传承的路径
3.1、要把教育观念的转变作为突破
篮球文化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传承,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是首要任务。传统篮球教学以技能教学为主, 旨在让受教育者拥有一定的技能, “育体”重于“育人”。但是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 篮球运动仅仅是一种爱好而非职业。尤其是在当前终身锻炼的思想下,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篮球运动让大学生掌握一至二项终身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要转变传统篮球教学观念, 一是要坚持篮球教学的“育人”功能, 辅以“育体”。在“育人”和“育体”中, 要改变重体轻人的观念, 在重视基本技能锻炼的基础上, 更要强调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获得全面发展。二是要把多维健康观融入篮球教学。现代意义的健康并不单纯的是身体健康, 而是包含身体、情绪、智力、精神、社交、环境等多维内容。要有多维健康意识, 并且配合篮球文化, 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健康等其他健康维度。三是在教学内容、方法方面, 要把篮球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篮球文化的熏陶。
3.2、创新篮球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观念为基础。 教学观念的改变要求教学方式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以技能教学为核心, 侧重于老师的“教”, 对学生的“学”和“悟”重视不够。老师机械的教, 学生机械的学。因此, 必须要不断创新篮球教学方式方法。一是要适当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和时数。通过理论教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认识, 帮助学生从另一个层面掌握篮球文化。二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综合多种教学手段, 营造“活泼、自由”的教学气氛。比如观看NBA或国家队的比赛, 组织学生分组对抗等,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三是要注重德育、美育、团队精神等在篮球教学中的渗透。篮球文化与德育、美育、团队精神密切相关, 比如尊重他人就涉及德育, 团队配合涉及团队精神。从广泛的篮球文化而言, 涵盖了德育、美育、体育、智育等多种内涵。在篮球教学中注重德育、美育, 有助于学生对篮球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3.3、丰富篮球业余生活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受制于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多方面原因, 学生每周获得的篮球教学时数普遍低于2课时。在一些高校, 甚至不足1课时。单纯依靠教学传承篮球文化是不现实的。从国外篮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来看, 这些国家对大中小学生篮球文化的培育和熏陶主要依靠学生的业余时间, 通过各类业余活动, 让学生不断深化篮球和篮球文化的认识。因此, 必须要注重篮球业余生活的丰富, 可以采取的路径有:一是利用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篮球比赛, 比如学生会、体育协会、篮球协会等社团, 以班级、院系或者学生自发组队等形式举办各类篮球比赛, 或者是进行篮球专业知识竞赛等。同时一些专业性社团还可以利用周末等节假日发放篮球宣传资料, 包括篮球发展史、知名人士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篮球竞技规则等。二是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做讲座、现场指导等。比如可以邀请国家级甚至国际级裁判员讲解竞赛规则和相关的道德要求, 邀请NBA、CBA等球员或教练进行现场示范与交流等。
3.4、优化组织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 高校以及社会力量要做好篮球文化传承的组织保障。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教学大纲等方面结合篮球教学实际, 适当调整教学大纲, 尤其是充实篮球理论知识相关方面的内容。高校则要在场地、师资、安全等方面适当投入, 为篮球教学提供优厚的基础条件。在课时设置方面, 要尽量保证篮球教学课时, 并鼓励学生选修篮球课。 同时, 要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篮球文化传承, 比如赞助CBA球队到高校参加邀请赛, 或者赞助知名球星、教练员到高校进行现场献艺等。通过调动各方面力量, 为篮球教学和篮球文化传承提供最优的组织保障。
总之, 相比于技能锻炼, 高校篮球教学更应重视篮球文化的传承。但是, 当前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还不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结经验, 进一步提升高校篮球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关甄宇.简析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J].运动, 2013, 16.
[2]汤琦.论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20.
[3]李波.论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02.
[4]冯庆.浅析中学体育教育中篮球文化的传承[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8.
[5]陈永兵.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J].青少年体育, 2015, 03.
【篮球】推荐阅读:
小学篮球教案(梦幻篮球)09-23
篮球课教学和篮球活动05-26
篮球比赛作文800字:三人制篮球赛06-16
我国篮球05-10
篮球活动05-26
中学篮球06-05
篮球项目06-12
篮球“跳投”06-18
篮球选项06-18
篮球联赛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