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行为

2024-10-03

意识行为(共11篇)

意识行为 篇1

引言

安全管理的成效不仅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维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 有时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存亡。近几年来, 研究院技术服务部在生产中坚持以人为本, 紧抓生产安全管理, 保证了各项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让安全生产的理念在员工心中扎根

1、人的思想意识指导具体行为

生产任务是员工来完成的, 员工是生产任务的具体执行者, 安全理念来自他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最终决定他的实际行为。人的思想意识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这也往往导致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就像一个具备安全完成作业能力的员工, 如果思想麻痹, 缺乏正确的安全态度, 那么在生产作业中也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2、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管理者首先作为员工个体, 他必须自身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其次, 管理者要在生产中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并在对生产安全管理时, 首先从自身工作找问题, 纠正管理中的不当行为, 避免在员工心中建立负面影响。

3、员工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

有些员工认为自己对于工作环境、操作工艺非常熟悉, 肯定不会出事, 生产中就很随意, 操作规程任意更改, 殊不知在特定的环境加上偶然的因素, 生产事故就会发生了。因此, 要让员工自觉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 时刻记得自己所承担的安全责任, 严守操作规程, 就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4、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 但它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是巨大的, 对企业管理、生产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麻痹与麻烦同姓, 侥幸与不幸同名, 研究院的科研文化中安全理念充分诠释了麻痹、侥幸心理是安全的最大敌人。我们通过安全文化的引领, 影响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 构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以文化的力量保障安全的生产。

二、加强现场管理, 巩固安全生产

1、各项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有效约束。

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经理安全工作职责》、《副经理安全工作职责》、《安全员安全工作职责》、《班组长安全工作职责》、《员工安全工作职责》明确了各岗位承担的安全责任, 用制度规范了各岗位的安全行为, 将每个人的工作都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2、规范管理生产设备

生产的设备设施是员工从事安全生产活动的主要依靠, 如管理不善, 不仅影响生产进度, 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发生事故, 而完善的设备设施管理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1) 依据运转要求, 建立《技术服务部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 加强设备的管理, 规范设备的使用。

(2) 每台设备都制定了相应操作规程及安全防范要点, 悬挂在设备上方, 对危险部位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 时时提醒操作人员按章操作。

(3)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台账, 详细记录设备相关信息。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状态。

(4) 当生产情况发生变化时, 及时修改完善各项制度, 力争使设备管理更符合实际的要求。

3、用先进技术为安全生产助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成熟, 我们还逐步更新、淘汰一些老旧及存在设计或使用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艺, 采用先进可靠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来代替, 从客观上逐渐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4、积极改善生产现场安全条件

生产现场安全设施的投入, 也直接影响生产中的安全。一些小的企业、小的生产作坊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这和他们在生产中只追求经济利益, 而忽视现场管理及安全投入是分不开的, 现场的小投入必埋下安全的大隐患。几年来, 技术服务部在现场环境改善上下了很大功夫、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对生产现场进行了全面安全改造。生产车间重新装修并加装排风换气系统, 改造老旧电路, 按工艺、工序衔接重新安排生产设备布局, 让工作流程更加顺畅。规范了“材料区”、“成品区”、“半成品区”和“废品区”四个区域, 改变了过去生产现场的“脏、乱、差”问题, 极大改善了生产现场的环境, 营造了良好的现场生产氛围。现场合理的空间布局, 有条不紊、整齐美观的生产环境, 不仅给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便利, 而且给员工心理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既提高了生产效率, 还促使职工养成了良好的安全卫生习惯。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1、帮助员工克服来自个人及家庭上的不安定因素

个人及家庭的一些事情往往给员工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影响, 员工工作时就不能处在最佳状态, 容易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我们通过党支部、工会开展工作, 解决员工实际困难, 尽量给员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让他们以舒畅的心情从事各项生产。

2、合理分解员工在工作任务上的压力

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时间紧迫也会给员工在生产操作时带来压力, 使之被迫采取一些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 在安排任务时, 管理人员就要结合具体情况, 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 使每名员工的工作任务控制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3、通过培训在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上做文章

操作技能不熟, 操作方法不当也是造成生产中事故发生的一大根源。鉴于此, 我们加强对员工安全技能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操作技术的培训。

(1) 通过大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操作技能竞赛”、“导师带徒”、“员工经验交流”等活动, 提高员工专业技术、安全技能, 为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保证。

(2) 通过现场观察与沟通, 发现员工出现的情绪松动和麻痹思想, 及时组织安全宣传教育, 开展安全经验分享, 事故案例分析等活动, 激发大家做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从思想源头筑起安全生产防范的大堤。

四、结论

只有在生产中重视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依靠扎实有效的安全管理, 我们就能遏制住事故的发生, 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 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均,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1

[2]祁有红,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新华出版社, 2010.5

强化创新意识转变教育行为 篇2

一、转变学校的教育行为

有学者说:教育是生长,是一种“慢养”的过程,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智慧。教育不是塑造,不能采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不能急功近利。这很有道理。学校是土壤,是农田,应该为孩子们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和营养。学校不是工厂,不是生产标准件的地方,不能只追求GDP。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谁也没有权力让孩子们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家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孩子们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用心地聆听花开的声音,无拘无束地挥洒青春的热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要具有人文情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放眼孩子的幸福未来,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所以,我们要真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要规划和把握好学生成长的路线,贯彻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思路。要实施良好的养成教育,要以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为抓手,追求学生学习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多方面发展,让人人都有优点、闪光点,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能多方面成功,把培养学生成功心理、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开展适合学生成长的活动,持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类节庆活动。要在创新中不断变革,各种教育行为转变的中心目的是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和品质。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增强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心,转变教师职业的倦怠感觉,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源泉,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确实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务实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相反,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敷衍了事,机械地教学,形式主义地工作,甚至投机取巧,那么“教书育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育方案,再严厉的管理措施也将于事无补。所以,教师要对教师职业心存热爱之心,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事业,而非职业。教师要有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去完成自身所肩负的使命。

教师的责任心就是“先正己,后教人”。“正己”是责任感的前提,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小至办公桌上一本书的放置、一个小粉笔头的处理,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和言语,都会影响学生。所以,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转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学生在学校缺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对学生终身来说,我们的学生不缺学习,缺的是养成教育,严重一些说是教养。我们很清楚,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千差万别,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养成教育、家庭习惯比较差,随意吃东西、随意丢垃圾自认为正常。再者,目前社会比较复杂,各种低俗文化,因监管不力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一些因素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养成教育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克服德育工作简单化和片面化、德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我们要从点滴抓起,转变独生子女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不良现象,使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从学生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对我们基层教师而言,我觉得,今后一定要从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出发,转变观念,继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传授者”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能够为我所用地灵活的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舍,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验出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

课堂上,老师还要转变以知识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展迟缓、学业成绩不良、有严重缺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甚至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体罚、不训斥、不冷落、不羞辱、不嘲笑、不当众批评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愉悦感。尽可能地赏识每一位学生。有区别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就同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策略,而不能一把尺子、一个模子、一视同仁。

良好行为习惯从自律意识开始 篇3

一、小学生自律意识水平基本状况调查

所谓自律, 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通过自己要求自己, 自觉地遵章守纪, 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这个概念来看, 自律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严谨的德育问题。然而,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群体, 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要将这样一个严肃而严谨的话题放到这个天真活泼的群体里, 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 找到恰当的方式, 培养低段小学生自律意识, 引导他们自觉自律。怎样既培养孩子们自律意识和能力, 又不抹杀他们的天性呢?近年来, 我就在班级德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的高效性上做了一些实践性研究, 最终得出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律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最终实现孩子自主管理。因此, 在一二年级提出了“如何实现小学生自律”的研究课题, 并与一二年级的班主任们共同探索实践。在两年前, 我在学校一二年级组织了一次调查, 组织了500多位家长和700多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 在学习习惯方面能自律的占70%, 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能自律的确占67%, 安全文明习惯方面的自律只占51%。问卷结果反映出小学生的自律意识总体比较差。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 也反映出小学生自律意识整体水平不高。归结起来, 小学生自律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自律意识很淡薄, 不知道自我约束。二是由于外部因素影响, 学生行为养成的一些自觉行为容易反弹。三是某些方面由于被忽略而缺乏约束, 朝着不可知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生自律意识问题原因的分析

从小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来看,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符合他们这个阶段的特点的。作为教育者, 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找准问题, 分析自律问题的表象与根源, 培养其自律意识, 教育引导孩子们自觉自律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1.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是自律意识差的根源。

小学生心智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 情感与心智不协调统一。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一切言行都源自自己的兴趣, 对新鲜事物的探究从欲望。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充满热情和激情, 易于接受, 但其情感极易受外界影响, 情绪不稳定, 不感兴趣的东西避而远之。由于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 如果对错误的东西感兴趣, 他们也会凭自己的兴趣去接触和感知事物。因此, 对于小学生来说, 自律的概念是十分淡薄的, 甚至没有这个概念。

2. 外部约束的局限性导致自律效果反弹。

对于小学生的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约束他们的言行, 希望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这些外部的约束都是外因, 学生的成长主要还是要内因起作用, 外部约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 但由于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不成熟, 自我控制能力弱, 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然不会一蹴而就, 会有不断的反弹, 进步, 再反弹, 再进步的循环往复过程。

3. 社会环境致使小学生某些行为习惯受掩盖被忽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单纯, 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断加强。由于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无论是学者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显然不能渗透到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学生的某些的行为习惯会被掩盖, 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盲区。这些被遗忘的东西如果任其发展, 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成长, 这其中有好的习惯, 也不乏坏毛病的滋生。而这些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完全无法自律的。

三、对小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

根据小学生心里成长特点和自律意识水平, 本人在教育实践中作了一些实践探索,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把自律的内容加载到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 只有他们喜欢的东西才乐于接受。比如:我们在一二年级中开展了我唱儿歌促成长的活动, 用儿歌组织教学, 规范低年级学生言行, 还根据《民心佳园学校一日常规》, 《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与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创编班级公约儿歌, 这些儿歌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如上学歌:“红领巾, 胸前系, 背上书包上学去, 进校门, 鞠个躬, 老师同学早上好”。儿歌内容言简意赅, 儿童一读就懂, 就这样用儿歌将各种行为规范制度扎根在孩子的心中, 他们明确知道在学校什么时段该做什么事, 该怎么去做。在教育实践中, 通过在德育课、班会课上诵读, 或开展诵读比赛, 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将公约制度记在了心中, 从而自觉地规范行为。

2. 激发兴趣, 让爱好催化自律的种子。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是非观没有定型, 兴趣爱好也没有固定, 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爱好是引导他们形成自律意识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学生大课间成长队列时, 我采用了兴趣激发约束纪律的办法。各班在班课间操中分别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 做自己喜欢的课间运动,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争先恐后地做花样表演。如:对于班上列队时老是有同学不能自律, 班上有个同学就提出:“谁在列队过程中不自律, 就取消玩课间操的资格”。这一招约束办法果然奏效, 同学们在出操过程中全程相互监督, 进而实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学生一句不经意的“玩课间操”, 展现出他们对课间自选运动的极大兴趣。正是有了这样的兴趣, 他们在其中不自觉地找到了相互监督与自我约束的平衡点, 对班队纪律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班级自我管理小窍门怎能不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呢?再比如, 课间打闹是所有小学低段管理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老大难问题, 不乏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这一现象, 引导本班学生成立了各种棋类兴趣小组, 经典童话小组、走迷宫小组、自创室内小游戏小组等。每到课间, 学生自三个一群, 五个一伙, 在棋盘上展现智慧、在童话里神往想象、在走出迷宫后体验胜利、在自创小游戏里不断创新升级。从此, 课间打闹的同学骤然减少, 班上气氛和谐多了。课间文明休息自律在不知不觉间得以养成。

3. 榜样激励, 让自律的幼苗健康生长。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 榜样就是学习的标杆, 崇拜的对象。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要注重正确树立和挖掘榜样。首先从我做起, 教师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次, 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在班级教室墙上布置荣誉上墙, 让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登上榜单, 也让第一个同学都有机会登上榜单。我班通过建立班级荣誉墙和每日光荣榜, 每月群星璀璨评比栏激发学生人人争当榜样, 从而实现自律能力再上新台阶。三是注重在教材中寻找那些榜样。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优秀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具有高尚的灵魂, 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的同时, 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让每个孩子制作一张座右铭选择一个名人偶像作为自已人生追求目标, 更是要在班级选出一个自已学习的偶像作为自已要超越的偶像, 从而实现良好的班级正能量风气。

4. 家校互动, 实现自觉自律遍地开花。

家校互动是学校、老师、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是家长最希望了解的, 而他们在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也是老师和学校迫切希望掌握的。因此, 家校互动就是搭建在学校和每个学生家庭之间的一座桥梁。在近年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常常利用校讯通、班级QQ群、家长会、家访将班级公约、学校一日常规、班级培养目标、班级事务向家长们公开, 让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班级建设和孩子成长规划, 让每个孩子真正的“做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实现自律遍地开花。同时,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 家长也随时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一天天成长。最让人欣慰的是小学生们在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成了联系家校之间的小主人, 他们的自律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调查 篇4

王方

一、研究目的国家虽然提倡建设型社会,但在我们身边,水、电、粮食、纸张等的学浪费现象却时有发生。本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究竟与节约型社会有多大差距?家居生活怎样才能有效节约呢?这些就是本次活动的目的。

二、研究范围

选择1个代表性的普通居民小区,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研究内容

(1)调查目前市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究竟真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否协调,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空间存在哪些问题。

(2)家里应怎样才能节约?从哪些方面来节能?怎样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四、研究方法

采用采访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

五、预期成果

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篇5

关键词:品德教育  分享  谦让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226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分享与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幼儿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那在我们成人的引导下,幼儿是否真正理解分享与谦让的道理呢?他们真正做到主动、自发地与人分享、谦让了吗?

现象描述一:

起床后,生活老师拿来了午点:小西红柿。老师请小值日生去为大家端午点,我发现这几个孩子走到桌子旁边都没有很快端走,而是仔细端详着盘子里的西红柿,之后拿走了装着相对较大的西红柿的盘子,同時很快地放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才去端其他盘子,给本组的小朋友发。我不免有些疑惑,难道孩子们还不懂得相互谦让、共同分享吗?于是我让孩子们想想《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他们背诵《分糖果》的儿歌,唱《李小多分果果》的歌曲,进而提问:“如果这里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你拿哪一个?”结果孩子们都回答的很好:“大的留给别人,小的我自己吃。”

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陷入了思考。孩子们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已经初步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用行动表达时却正好相反。如何在社会领域中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关爱、体验分享和谦让带来的快乐的良好环境,从而避免单一呆板的说教,让幼儿经历从认知、理解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考虑的问题。

现象描述二:

依然是刚才的案例,生活老师看到几个小值日生自己把大的西红柿端走了,就对他们说:“你们谁愿意当谦让的孩子啊?把大的给旁边的小朋友吃吧。”几个孩子看了看老师,撅着嘴很不情愿地和旁边的小朋友互换了盘子。类似的案例在幼儿园中经常发生,比如当两个孩子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时,教师总是会帮助弱小一点的孩子,“你懂的谦让,你让给他玩吧”“你比她大,你让着点她”。每当这时候,得到教师帮助的幼儿似乎就是个胜利者,而那个被教师夸奖为懂得谦让的孩子则觉得很委屈,很不情愿。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总在想: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发自幼儿的内心呢?教师的谦让教育是否过于简单了呢?在提倡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同时,教师忽略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应该具有的自行决定的权利。当孩子的年龄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教师不恰当的引导,可能会让孩子压抑自我,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更多地在意别人的感受,缺乏自信和自我意识。

现象描述三:

小班幼儿西西带来了好吃的糖块,老师夸奖她懂事,有了好吃的愿意与别人分享,她很开心,于是就给小朋友们发糖吃。可是发到最后,却发现都给了小朋友,自己一块都没有吃到,老师说:“没事的,你是懂事的好孩子,让其他小朋友吃吧。”西西点了点头,可是看到小朋友都在吃糖,她撇撇嘴忍不住委屈地哭了。这个案例引人深思,其实刚开始她还是很愿意与小伙伴分享的,可是没想到发到最后自己一个也没有,她很难过。因为从物质上讲,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可是现在确是大家分享,自己没有。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年幼的孩子来说,理解分享的意义并做到愿意分享和谦让是很难的,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的品德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懂得分享行为有哪些。分享行为包括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比如现象描述二中:当幼儿还不懂得同伴间玩玩具需要遵守规则(大家一起玩)时,在老师的被迫下,被动地与其他幼儿产生分享行为。这样的“分享”会使一方愉快,另一方愁。而诱发分享行为是在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却又在道德认识水平低的情况下,产生利他行为。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我在班里开展了“周末玩具城”活动。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们会自发地出现一些分享或拒绝分享的行为,每当有这样的教育契机,我都会及时引导幼儿展开交流、讨论活动,以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

一个人如果能自主自愿地与人分享并以此为乐,才算是真正具有了分享行为。教师应注意幼儿自发分享行为的培养,当幼儿发现某一幼儿正在为一玩具而苦苦向另一幼儿借时,他也许有过类似的经历,会主动拿出自己的玩具说:“我和你一起玩我的枪吧”。这时自发分享就会产生其中,此时自发的分享就成为了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

其次,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来说就不太容易接受。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对于较小的幼儿应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为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如我园蒙氏班就是这样开展活动的,利用蒙氏教具少的特点,引导幼儿懂得教具很少,要学会等待,学会轮流做工作,在玩玩具时也一样,学会等待,学会轮流玩,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初探 篇6

关键词:分享,教育干预,家庭,幼儿园

在百度中一搜“幼儿教育”, 会出现如下解释: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会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基础, 所以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这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 对于幼儿阶段的宝宝, 并不是听之任之随其自然发展为好, 相反, 对于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家庭和入园后的教育, 会让宝宝的发展更加合符将来社会的需求, 使宝宝成长为一个更加适应能力强的人。

2~3岁以后的宝宝, 开始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那就是不管是在吃东西也好, 玩玩具也好, 很抗拒别人来分享。口头语“这是我的”挂在嘴边, 甚至出现因为别人动他的东西出现动手推小朋友或是自己大哭的行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妈妈们或是老师们常常会以“小朋友要大方, 不能这么小气”或是“你再这样我就怎样怎样”加以威胁教育。你想, 2-3岁的宝宝哪里会仅凭一句“大方才受欢迎”或是一威胁就改变他在这个年龄阶段特征, 所以, 在日常生活及园内教育中, 家长或是幼儿教师需要把这一项纳为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幼儿的生活中慢慢渗透, 让他明白, 独占是不对的, 分享才是生活的原态。

我们经常可以遇到下面这种情形, “宝宝你吃的什么呀, 可不可以分一点给我吃呀?”大人遇到小宝宝的时候常常弯腰下来跟他开玩笑, 然而当宝宝把手上的食物往你嘴边送的时候, 大人又常常会说“宝宝吃吧, 妈妈不吃。”又或者是在公园里宝宝因为别的小朋友动了自己的推车或是心爱的玩具而把小朋友推倒, 家长马上大声加以制止, 并且批评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在笔者进行留意观察后发现, 10个小朋友中, 至少有9个小朋友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在宝宝刚刚对分享有自己的意愿表达的时候, 愿意分享的时候家长谢绝或是宝宝在“小气”表现的时候, 家长加以批评。其实这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意识到, 这也是宝宝的分享教育的好契机。

当宝宝应你的要求, 把自己正在吃的食物往你这边送的时候, 这是因为宝宝认为这是好吃的东西, 他会认为你是真心的想吃这个东西, 你的拒绝会让宝宝认为, 你这是在“玩”他, 他也会因为你的拒绝而导致自尊心爱损。当宝宝在吃东西的时候, 你再向他要, 他就不会再给了。再加上家长开玩笑的补一句“小气鬼”, 越是这样讲, 宝宝就越会认为自己就是小气鬼, 再也不会分享东西给你吃了。就跟“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当下一次你或者别人再向他要东西的时候, 他也许就会为了保护自己、防止被耍而拒绝与人分享。本来是一个“大方”的孩子, 也由此变成了“小气鬼”。

另一方面, 简单的批评指责, 则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甚至会使他产生抵触心理, 变得越来越“小气”。还有, 家长往往不会顾及在公园里玩的很多人的面, 加以批评制止, 小宝宝也会觉得是妈妈不爱他了, 更爱其它小朋友。因此此时的批评时机上也不对。所以, 面对“小气”的孩子, 不能简单地批评, 而要通过各种方法, 向他逐步表现和传达分享的行为与观念, 让他从分享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这样, 他就会慢慢“大方”起来。

因此, 我们要纠正上述的做法。当宝宝真的送自己的吃的送给你的时候, 不妨蹲下来, 小小的享受一口他的食物, 并且很真诚的跟宝宝说谢谢, 向他传达出一种因为你的分享让我觉得很快乐, 让宝宝有一点成就感。他也会感觉到快乐, 这就是分享带出来的正面力量。从而, 当宝宝再次遇到这种情形, 他就会想到曾经的分享快乐, 至少也不会拒绝得那么干脆了。

而不分场合的加以批评指责, 则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甚至会使他产生抵触心理, 变得越来越“小气”。所以, 面对“小气”的孩子, 不能简单地批评, 而要通过各种方法, 向他逐步表现和传达分享的行为与观念, 让他从分享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这样, 他就会慢慢“大方”起来。因此, 如果一个孩子“小气”, 那不是孩子的问题, 而是大人的教育出了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的教育, 首先要在家庭成员中达成一致, 宝宝的分享这一块需要人人配合, 可以设置如下的情形:

(1) 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 爸爸妈妈以身作则, 有意识的在宝宝面前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宝宝偶尔做出分享行为时, 一定不要谢绝, 要诚恳地接受宝宝的好意, 而且要谢谢宝宝, 让宝宝体验到和大家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从而激励他继续这种行为。

(2) 书籍的力量。很多的家长现在都兴进行早教。不妨为宝宝订阅一两种幼儿教育的期刊杂志。如笔者给宝宝订阅了《婴儿画报》。里面的卡通人物形象早以深入宝宝心中。榜样的力理很大。在阅读以一些分享方面的故事的时候, 家长可以进行一些深入的引导。“乐乐的苹果给了悠悠玩, 悠悠的玩具给了乐乐玩, 他们一起玩得真开心呀!”简单的故事, 然后再提出, 宝宝曾今不对的地方, 慢慢的让宝宝意识到自己在公园里的拒绝行为跟画报里的乐乐悠悠不一样, 从而在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想想乐乐悠悠是怎么做的, 从而有所改善, 久而久之, 会慢慢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 利用一些节假日或是家庭的聚会让宝宝在分享中得到快乐。如宝宝的生日, 和家人或是邀请一些小朋友, 在家长的协助下让宝宝给其它的小朋友送上生日蛋糕, 让宝宝从别人的祝福, 谢谢中得到分享的快乐。或是在家里一起玩玩具, 当然, 有一个小小的要点要注意, 宝宝特别喜欢的玩具要提前收好, 以免出现宝宝因为最爱的东西而拒绝分享。

(4)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爸爸妈妈要从平日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时间, 跟宝宝交流。让宝宝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的爱能使宝宝有安全感。性格的发展上会更健全。

总之, 3岁左右是宝宝分享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父母要抓住这个时期, 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加以引导。比如在宝宝与家人共处时, 、在与小朋友共处时, 要引导他分享食物、玩具等, 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 促进分享行为能力的发展, 更好地获得社会交往的技能。

在入园以后的宝宝, 因为刚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里, 会使他处于自我保护意识, 对自己的物品更加依赖, 或是自己拿到的东西有更强的占有欲望从而出现拒绝分享的情况。针对幼儿教育, 笔者专程向幼儿教师请教过, 在一个小的班级里做的一次数据收集。以一个三十人左右的小小班为例, 拿到玩具就玩, 不愿意给别人玩的占57%;见到玩具就要, 不给他玩的就哭或是告状的占32%;有争抢玩具行为宝宝的达到40%;为了保护自己玩具或是抢玩具而动手推或是打小朋友的宝宝有12%。这些结果表明, 在园的宝宝因为周围出现了更多的分享者而使得更具有自我的保护意识, 分享的意识十分缺乏。

在分享教育的教案中, 可以设置如下目标:

(1) 物质的分享:宝宝们可以一起玩玩具, 从而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2) 精神的分享:乐意帮助小朋友, 或是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感受到快乐。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设置的流程和方法如下:

(1) 与家长良好的沟通, 做好入园与家庭的衔接。了解入园前的宝宝在家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长有无意识的分享教育。

(2) 正面的激励教育。作为教师,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热情的服务每一位小朋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用实际的行动来感染小宝宝。

(3) 设置一些以分享为主题情景剧, 在故事里表达分享与不分享的区别。简单的故事, 如果分享了则很快乐, 如果拒绝分享, 那个宝宝别人也会拒绝他。越是简单的, 越是可以让宝宝能够意识到一些想主推给他的想法。

(4) 设置一些实际分享的活动。如可以每周定一天, 让宝宝们自己带上自己的玩具, 放在一个角落里。每个宝宝都可以去拿一个别人的玩具玩, 从而感受到快乐;或是发起向别人献爱心的活动, 损助山区小宝宝衣物等, 让宝宝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同时也是分享的过程。

(5) 定期的故事会。阅读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 从思想上让宝宝慢慢接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观点。

通过以上的一些强化思想行为的设置, 小小班的小宝宝们虽然还不能分清分享是什么, 但是会渐渐明白, 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的小朋友玩, 被别人感谢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宝宝加入到这一行为中来。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篇7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 也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 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教师在幼儿教学中, 应该注重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 这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分享规则

没有规矩, 无以成方圆。教师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之前, 应制定分享规则, 一方面指导幼儿进行分享, 一方面保障分享者的权利, 约束被分享者的不好行为。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分享规则。

(一) 文明分享规则

幼儿园的各种资源有限, 无法充分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 因此, 有时教师会要求幼儿从家带一两件玩具或其他物品到园, 在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时, 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等。制定文明分享规则的目的在于, 要求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不能随意毁坏。若毁坏了, 被分享者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

(二) 礼貌分享规则

幼儿看到同伴在玩玩具, 也想要和他一起玩, 应礼貌地向拥有者发出请求。例如:“我能一起玩你的玩具吗? ”不玩的时候, 应礼貌地表示感谢, 例如:“我玩得很高兴, 谢谢你。”

(三) 平等分享规则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明明, 我们是好朋友, 我们一起玩这个飞机吧! ”“你不是我的好朋友, 我不和你玩! ”对于只愿和要好的同伴分享的幼儿, 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会与其他同伴共同分享。比如,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 你非常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这个玩具, 是不是? 别人想和你一起玩, 怎么办?你不同意, 他是不是很失落呢? 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 你会不会很高兴? 别人不愿意把玩具给你玩, 你会不会失落呢? 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 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四) 轮流分享规则

玩具有限, 幼儿众多, 难免会出现几个幼儿同时喜欢一个玩具的时候。此时, 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让他们轮流来, 比如由抽签决定先后, 或按座次决定先后等, 总之, 要使幼儿学会轮流分享。

二、营造分享氛围, 激发分享意愿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通力配合。在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 为幼儿营造分享的氛围, 以此激发幼儿的分享意愿。如果幼儿时刻处于分享的氛围中, 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物品、喜怒哀乐与他人分享, 幼儿就会从心底生发出分享的意识。

(一) 营造平等的分享氛围

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长辈觉得,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 绝对不能亏待孩子, 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孩子, 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这就给幼儿一种错觉:好吃的理所应当是我的, 别人绝对不可以乱动。家长要摒弃这种观念, 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 孩子不可以独占食物。家长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讲给幼儿听,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忧伤。渐渐地, 幼儿就会明白情感是需要分享的, 于是会把自己高兴的或伤心的事讲给家长老师同伴听, 让大家分享他的情感。

(二) 创设 “孔融让梨 ”的分享氛围

教师在阅读时间可以给幼儿多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 使谦让、分享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儿的骨髓当中。当幼儿遇到食物不够多, 玩具不够玩的时候, 会主动让出自己的食物或玩具, 或同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食物或玩具。幼儿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时, 会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快乐, 从而爱上分享。

三、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 使幼儿懂得分享是互利的行为

在幼儿看来, 分享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 这是对自己所拥有东西的失去, 因此他们不愿和他人分享。教师和家长应该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 在幼儿分享后, 适时给他们以称赞和鼓励, 并引导他们体会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内心满足感; 在幼儿得到他人的分享时, 引导他们体会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的感动与温暖, 使幼儿明白, 分享不是失去, 而是一种互利。

(二) 给幼儿创造分享的实践机会

家长应多带幼儿出门, 去有同龄幼儿的邻居家、亲戚家做客。去的时候给幼儿带点吃的或一件幼儿喜欢的玩具。做客时, 和主人家的幼儿一起玩耍, 把带去的吃的或玩具与他们分享, 关系融洽, 友谊升温, 幼儿从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幼儿教师 应经常组 织幼儿开 展有趣的活 动 , 使幼儿在 共同活动 , 共同分享 活动的快乐。

(三) 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意识行为 篇8

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和现状

高职学生网络行为具有普遍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5.13亿, 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3.56亿。作为网络和手机的主要使用者, 笔者通过对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 100%的高职学生都有互联网的使用经验, 37%的高职学生有两年以上的上网经历, 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初中或高中就开始接触网络。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够理想、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 转而通过网络弥补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个性化需求, 上网已成为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高职学生网络行为主要满足非学习需要从使用状况看, 高职学生上网主要涉及游戏、聊天、微博博客或社交类网站, 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基本集中在网络交往和休闲娱乐方面, 既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 也很少有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学习主动性较低, 对于人文思想类论坛、专业技能网站等较高层次的网络使用的能力不足;二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三是极少数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 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色情网站, 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暂时的快乐和尊严。

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法律意识淡薄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网络法律规范不甚了解。不少高职学生表示遭遇过网络侵权行为, 比如个人隐私被随意披露、遭受过网络诈骗、网络聊天时遭受过侵扰等等, 但同时又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承认通过微博或其他方式披露过他人隐私, 聊天时侵扰过他人, 免费下载过受版权保护的音乐和影视作品, 甚至少数学生浏览过色情网站。由此可见,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高职学生只有在自身利益遭受侵害时才会意识到网络行为有可能导致侵权违法,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此仍听之任之。

网络行为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影响

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 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学生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 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 在道德意识和法律约束相对弱化的网络空间, 更易发生失范行为。网络失范行为会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网络行为的多样性导致高职学生法律信仰的不稳定性一个人的信仰一旦形成会相对稳定, 但是也会受到年龄和心理还不够成熟的制约。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他们的法律信仰也处于不稳定状态, 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 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一些糟粕文化的污染, 导致法律信仰被扭曲。传播不实信息, 会不自觉地成为助谣者甚至是造谣者, 近年来发生较多的恶性“人肉搜索”就是典型例子。某些对青年有影响力的社会名人, 其不道德或违法的网络行为会对学生的法律信仰造成不良影响, 如某些明星炒作低俗话题, 不可避免地会侵犯他人权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通过网络传播, 可导致青年学生在追求物质财富时突破法律底线,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大学生创办色情网站、钓鱼网站进行网络诈骗等事件就是证明。此外, 一些大学生在来去自由的网络空间很容易受到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迷惑, 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产生动摇, 对我国一些地区中存在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以偏概全地看待, 否定甚至抛弃法律信仰。这种法律信仰不稳定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网络行为隐匿和自由的特征导致法律观念淡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法律使人产生敬畏之心, 人在从事各种活动时自觉地以法律为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内心存有对承担法律后果的畏惧。但是在网络环境里, 主体的真实身份是隐匿的, 可以自由地进行活动而不必顾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这样因违反规范所承担的风险也大大降低。“在互联网上, 谁也不知道你是谁”就代表着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网上行为规则:不管你以何种面目出现, 你尽可以在网上做任何想做的事。这种自由与责任的不对等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对规则的漠视。大学生利用微博或其他社交网站随意泄露他人隐私, 或进行侮辱他人等网络暴力行为屡见不鲜。网络成为大学生眼中的法律真空地带, 缺乏责任的约束, 既没有他律, 也没有自律, 网络不道德行为或违法行为导致大学生法律观念的淡化。

加强高职学生网络行为中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法律意识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 法律意识培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底线。换言之, 对一个缺乏起码法律意识的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再好也是无效的。所以,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据网络行为的特点和高职学生主体的特征, 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 对劳动者进行法律素质的教育, 不仅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 更有利于国家的政治进步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样, 对于个体来说, 要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首先就要懂得社会运行规则, 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 也就是要学会用法律调整自己的行为, 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 还应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这也是落实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事实证明, 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如此, 高职学生的表现尤其突出。毋庸讳言, 高职学生大多文化课分数较低, 接受法制教育的悟性也就较差, 因此高职院校更需要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学生进校后, 其课程设置安排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培训, 人文社科类课程很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 上好这门课, 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该课程的法律部分内容繁杂却叙述简单, 一般都是泛泛而谈, 不涉及具体法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绝对不是向学生灌输许多的法律专业知识, 而是向学生传授一种法律精神,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所以, 不能把法律专业知识利用这门政治基础课灌输给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 高职院校的这门课往往以“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 教师更多的是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照本宣科, 进行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 教学方法的死板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难以奏效。对此, 可以将社会上、网络上的热点法律事件作为课程关注的重点, 对“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现象进行讨论, 形成民主、自由的氛围, 同时坚持健康的导向,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看法, 既能更有效地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同时也能减少此类现象在学生中的发生概率。

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1) 树立全院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理念, 学院的主要政工部门如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图文信息中心和各系部要注重在网上网下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建立以校园BBS、网络博客群、QQ群、校园短信平台等为载体的立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优化网络内容设计与板块建设, 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 建立使学生感兴趣、对学生有帮助的网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阵地。 (2) 建立网络辅导员制度, 网络辅导员要将网络作为载体, 有效利用微博、微信、QQ、人人网等大学生最关注和感兴趣的网络社交平台, 开展“单对单、点对面”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牢牢抓住当代大学生的新思想、新动态, 在与受教育者相互平等的交流中发挥主导优势,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充分发挥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要注重从学生骨干中选拔网络舆论领头人, 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教育力量, 鼓励他们参与到学校的网络管理中, 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监管和引导。同时可以更及时地将学生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给学校, 使学校与学生更密切地联系起来。还可以与教师网络管理团队一起监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既发挥学生自我开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 形成学生成长的新路径, 又可以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参考文献

[1]张海平, 谢丽辉, 钟广池.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教育机制的创新[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1 (8) .

[2]邱刚, 高霞.网络社会与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4) .

[3]宾平.思政课堂教学中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0 (3) .

[4]祝虹, 甘文华.网络失范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 (11) .

[5]张俊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 2011 (8) .

浅析中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 篇9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 而中学生是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 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因此, 培养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未来的环保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环保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独对环保意识进行分析讨论, 如:白丽娟等指出要让地理课堂走进自然, 走进社会, 让同学们切身参与环保;包文华强调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的穿插环保知等。而就中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的较少。因此, 本文从环保认知水平、环保行为、环保意识的培养三个维度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 希望其结果和结论能够为环保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研究思路

1、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自编了“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设计5道选择题:三个维度分别是:第一、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 意在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环保意识与行为, 主要了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参与环保的实际行动;第三、环保知识的获得及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主要了解学生获得环保知识的途径和自觉程度、对环保教育的态度等。

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以湘钢一中、湘钢二中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学业层次上, 分高中、初中两个大层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30份, 回收416份, 其中有效问卷406份, 在有效问卷中, 初中学生205名, 高中学生201名, 各占约50%。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环保认知水平分析

环保认知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或判断以及个体对环保与个人相互关系的评价。本部分的调查总分为5分, 0到5分分别表示个体在环保认知水平方面的差异, 得分越高, 表示环保认知水平越高。通过问卷统计, 可以得出中学生环保知识认知水平情况一览表:

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来看, 中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整体较高, 对环保知识掌握较好。而高中生的环保认知水平又要高于初中生, 这是由于高中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各个科目的知识都必须涉猎, 而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的局限, 以及社会实践的缺乏, 环保认知水平较低。

另外, 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 人口对环保的态度与环保的关系密切, 选择“人口对环保的态度”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密切的学生占到了近90%。可见, 环保教育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中学生环保行为分析

环保行为是指个体在实践过程中,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举止行动, 环保行为是环保意识的具体体现。调查结果表明:在环保思想觉悟方面, 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对环保问题比较有责任感, 其中有约80% 的人认为环自己对环保有兴趣, 愿意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但是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 高中学生经常绕行以避免践踏草坪或绿地的仅有22%, 明显低于初中学生平均65% 的比例;而经常重复使用塑料袋的比例只有40%, 也低于初中中学生的平均水平63%。 (具体情况参见下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环境保护行为方面对自己并不是十分严格, 因此, 在加强环保教育的同时, 还应该采取措施强化环保行为。

3、学生环保知识的获得及其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 中学生对于环保教育有着极高的热情, 在调查中有94% 的学生, 表示会积极响应或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在谈到自己如何获得环保知识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的环保知识首先来自于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 其次才是通过学校课程获得;而中学生则表示自己的环保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课程, 其次是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中学生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课程学习上, 用闲余时间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环保知识的机会较少。

然而, 环保教育单独依靠学校课程是行不通的,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很少的学生乐意接受书籍传授或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环保知识。大部分学生乐意接受活动参与式环保教育, 并认为环保公益活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四、建议

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学生的环保教育, 我们提出以下4点建议:

第一, 明确中学环保教育目的。中学阶段环保教育以扩大学生的环保知识面, 构建合理的环保认知结构为目的。只有拥有丰富的环保知识、正确的环保态度, 中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保护环境。

第二, 强化环保行为的引导。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中学阶段主要通过树立环保标兵等, 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同时开展广泛的环保教育宣传, 使环保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 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环保教育模式。只有学生乐意接受, 环保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书本教育, 创新环保教育模式。如中学生环保教育可以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可以与春游相结合, 可以开设环保主题班会等等, 丰富中学阶段环保教育方式。

用健康的性意识防范“出格”行为 篇10

性兴趣产生一般在9~14岁,此时正值女孩子的乳房、卵巢、子宫开始发育和出现月经初潮;男孩正值睾丸、阴茎开始增长和精子生成,出现首次射精。出于对身体变化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孩子们开始关注有关性方面的事,渴望得到性知识,并且对异性身体变化也产生兴趣。这是性生理发育的必然产物,也是正常的、合理的。它有助于破除性神秘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促进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开放环境中,怎样帮助孩子们从正确渠道获得性知识呢?怎样抵御外界不良刺激呢?这只有从建立健康性意识着手,才能避免孩子出现各种“过分”或“出格”的行为。为此,家长和老师在做好表率作用的同时,要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习性知识。与其让孩子们私自寻找或秘密阅读各种有关性的书刊,倒不如在教师与家长指导下让孩子学习科学的性知识。目前含有性知识的读物、影视、录像不少,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水平选择适合的内容。可以由他们自己学习,也可以由教师和家长讲解,或与孩子一起讨论。

尊重男女生交往。异性交往与友谊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能对个性发展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形成。因此,要尊重孩子之间的异性交往,同时指导他们交往的礼仪与方式。还要帮助孩子们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既不能把男女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更不能认为异性之间只有爱情而没有友谊。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理解,异性之间的友谊才能维持与发展。

培养自制力。自制力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之一,它表现为能够用理智驾驭情感与欲望。进入青春期后,常有一种性萌动的体验。它常常是性本能的冲动,人是可以通过意志去节制这种本能冲动的。因此,要教育孩子学会克制冲动,凡遇到想做而暂时不该做的事,特别要注意克制,防止冲动行为的发生。

承德高校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分析 篇11

1. 体育锻炼内容多元化

大学生的锻炼内容主要包括慢跑, 体育器材, 健身卡。这其中不仅包括功能性锻炼, 也包括实用性锻炼。尤其是功能性锻炼,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前提下, 大学生更多地追求精神享受, 这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精神活动内容其占有比率为49%。体育功能性锻炼与体育实用性在体育生活意识中, 所占的比重分别是79%和71%。

2.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结构分析

通过对承德市大学生调查得出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法一致, 最多的参与体育结构的是自己喜爱的体育高达56.3%女生也达到43.2%, 其次是伴随喜爱的运动的场地的选择男生达到了49.6%女生32.2%, 第三是体育器材。男生排在第四位的体育锻炼是购买体育报刊音像占26.2%、女生是有偿体育辅导活动占29.7%, 男生排在第五位的是有偿体育辅导活动占26.6%、女生是购买体育报刊音像占13.2%。

二、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心理分析

1. 大学生体育意识动机多元化

体育锻炼的实质就是满足运动者自身的某种需要。体育锻炼意识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大学生的体育动机将健身、娱乐、审美意识、社会体育、运动性能的比较表明。

男生对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感兴趣, 占20%, 高于女生, 这跟男、女性对运动想法、态度、思想有关, 这些特征表现出男生把运动锻炼作为增强体魄显示个人魅力的形式;女大学生对健体的兴趣相对男生较低。

2. 大学生体育心理分析

健康需求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 这两个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 取决于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意识, 为桥梁健康体育。当前有相当部份的大学生已具有杰出的体育意识, 并有自愿的体育运动活动。

调查显示, 50%的学生非常同意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的观点, 这在承德市高校学生对运动积极的态度很重要。对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有64%的学生持肯定态度, 对学校有偿体育辅导活动的学生也达62%。以上意识的表现体现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心理态度, 为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了解。

三、大学生体育运动活动的差异性分析

1.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同年级和专业间的差异

不同的专业的平均身体活动水平有显著差异, 一年级刚入学, 相对更科学和技术, 艺术, 体育, 艺术学生在体育上有比较大的投资, 他们偏重于实用, 主要体育运动项目是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 二年级, 由于有一年级的运动作为基础, 加上功课课外活动的增加, 体育锻炼的时间先对于一年级的时候大大缩水, 到了三年级, 体育意识的增强, 锻炼层次有所提高, 新增各类体育用品及参加健身培训, 此时运动时间大大增加。四年级, 由于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又有了充分的时间运动, 无论从运动装备上还是在其他体育方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对体育锻炼也有了新的认识。

2. 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水平与家庭的关系

通过考察体现,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提供, 而家庭经济状况又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水平, 这是客观事实, 但并非彻底成正比关系。

3.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地域差异

这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其次是城市学生体育锻炼的总体高于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运动能力相对较低, 从而限制了农村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4.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性别差异

男大学生的实用行锻炼明显高于女生。主要原因一是女生意识低, 但男生在体育项目集中在球类, 女生喜欢艺术体操项目, 在日常生活中男孩更喜欢购买运动服装因为体育服装代表了青春。女生在服饰上对运动服饰就不怎么感兴趣。

综上所述, 目前河北省承德市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意识具有一定的了解, 对所调查的男女大学生情况得知, 影响承德市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体育意识的培养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能够归其两大点:学业课时沉重、对体育意识的了解不准确, 其次的影响包括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 学校对体育方面的宣传、教导力度不够, 学校对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学校要对学生体育理解态度进行完整的改善, 要解决上述问题还需学校、社会、学生自身的努力的配合, 还要所需一定的时间,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意识思想还是盲目的, 只有正确的理解体育的含义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摘要: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咨询, 以解析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认知状态, 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建设正确的体育观, 激励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引导学生进行健康体育, 让学生明确自我锻炼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对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 2006, (5) :94-96.

[2]牛岭, 毛岩峰.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2, (1) :364-367.

[3]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205-207.

[4]潘丽玲.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J].云南体育大学学报, 2004, (5) :200-201.

上一篇:整体化护理干预下一篇: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