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行为

2024-07-27

下意识行为(共11篇)

下意识行为 篇1

有位艺术家在观看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时,感到地面仿佛在震颤,以大卫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有位画家在欣赏陆俨少的作品时,忽然产生想哭的冲动,对方怎么能画出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来?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不禁长跪不起,泪流满面……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活动时,常常情绪会忽然爆发,不可遏制。很多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也有这种强烈的表现:有的孩子会涨红脸捂住眼睛,有的孩子会哑然失笑,有的孩子会从凳子上摔下来……孩子们对这种行为也难以解释,却又屡屡发生,为什么?这就是审美活动带来的“下意识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把下意识解释为“潜意识”;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下意识行为可以表现为直觉、习惯性动作、生理反应,或者盲目从众行为等等。它是儿童美术教学的一种契机。

直觉———直达“看”的智慧

看的直觉往往表现为一种下意识反应,例如看到雪地里的一滩狗尿,“朋友”认为很恶心,列宾却赞叹不已:“这是一滩多么美丽的琥珀色啊!”这种感觉被称为直觉,是美术活动的基调。它既是一种初步的模糊的印象,又直达智慧的深层,从而使艺术家产生创作的灵感。由于这种直觉的快速、隐蔽,是人性的直接反应,常常为师生双方所遮蔽或忽略。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让学生闪现直觉,并且捕捉它,让它回归到意识层面,产生积极的教学意义。

例如在人美版第十册《5让色彩动起来》这一课的教学中,最困难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色彩的“动”,这是一种直感,需要学生的瞬间印象,如果反复观察分析,这种运动的感觉可能会从此消失,不再回来。该怎么办呢?我直接出示了安德烈·德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让学生说说对这幅画中的色彩有什么感受?(我强调学生可以随意说)这时有一位学生激动地说,他感觉到河流好像变成道路,道路变得像河流,向远方伸展。这样的回答让很多同学听得云里雾里,有的小调皮甚至不耐烦起来,指责这位同学不知所云。我一时也没听懂。他的感受中发现了色彩的运动感吗?一定有,一定有,一定会在哪个词中表现出来。突然,我找到了。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大胆而脱俗的想象,接着说这位同学讲得最多的是“变得”两个字,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那是因为画面给人以一种运动感。”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然后我再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分析色彩对比形成的节奏。这时,一些同学频频点头,一些同学双目凝视陷入沉思……大家接受了这种比较抽象的观点。

海伦·辛普森曾经说过,“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美术教育也是如此,需要通过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而直觉是孩子心理最直接、真实的反应,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规律,才能“看”到艺术的本质所在。

开小差———“旁逸”行为的相关性

有时孩子们开小差,是对“正规”学习行为的厌倦、旁逸和逃避,两者相距不远,甚至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时教者把它斥之为“反教育”行为,会局限学生的学习“视阈”,降低学习的有效性。相反,把它吸纳为有联系的“教育”行为,能够拓展孩子学习的领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人美版第十二册《12卡通画的今昔》一课时,在分析了卡通画的制作方法后,让各小组讨论合作的题材。这时我发现小H正向其他女组员秀肌肉,而小女孩们不服气,也曲起了手臂相互比赛。我走了过去,问你们设计的内容是什么?孩子们一时语塞。我说,其实你们可以把内容设计为“大力水手”。我捉住小H的手臂,将弯曲肱二头肌的动作分解成四步,“看,这就是‘位移’的设计方法!”我又夸张地示意小H逐渐鼓起肌肉,“看,这就是‘变形’的设计方法!”同学们大笑起来,“哇!真的耶!我们就画‘大力水手’!”孩子们十分兴奋,投入到了创作的活动中。经过了15分钟的制作,孩子们设计的作品在展示中,以幽默的创意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肯定,被评为最佳作业。我想,这就是“旁逸行为”赋予了这件作品的独特魅力吧。

附属动作———通达孩子心底的秘密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像一架显微镜,艺术家用它揭示自己心灵的秘密,向所有的人显示出人们共有的秘密。”儿童的艺术学习也是对心理秘密的探索。然而秘密总是会被掩藏,藏久了,藏深了,也就离遗忘不远了。当然,秘密总会透过一些微小的细节反映出来,附属动作就承担着秘密传递者的角色。例如:看到人体作品,一些男生会发出“”的不堪之声。看到心仪之作,又会同时发出“哇”的赞美声。在画想象的图形时,眼珠通常会朝向右上方……有时这些附属动作会比语言传达的信息更加准确,更加真实。教育者读懂了这些语言,就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田。

例如我在教学江苏版五年级美术教材《非洲雕刻》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让学生欣赏非洲雕刻作品,说说自己的态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声音懒散、拖沓,身体晃动,神情不以为意。我知道这不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如果大家拥有这样的非洲雕刻,愿意用它来装饰自己的家吗?”我问。“不愿意!”几个同学当下就喊了起来,小脸涨得通红。“为什么?”我问。“这些非洲雕刻太流氓(下流) 了,别人来做客的话,会怎么想……”同学们哄笑起来,那爆发的笑声分明是学生内心想法冲破障碍后流露出的快感。“哪些地方很流氓?”我故意装糊涂。学生涨红了脸,支支吾吾,求助的目光望着我,那意思分明是在说 , 这叫我怎 么说嘛?那些地方怎么好意思说出来呢?我知道书本的审美观和学生的审美 观有了距离,孩子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于是我让学生组成两队,围绕“非洲雕 塑是否流氓?”展开论证。持正方观点 的孩子认为,这是非洲生活条件的真实再现,是非洲人民审美思想的表现。持反方观点的孩子认为,非洲雕塑中存在着一些不雅的裸体作品。双方都没有把对方说服。我想,非洲雕塑作品中既存在着“珍宝”,也有“糟粕”,孩子们的欣赏“点到为止”就可以了。“非洲雕刻是否流氓”,它的答案可能是无 解的 , 但是,针对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寻,我们走进了心灵深处,也找到了我们观念中的一些“不健康”,将它晾晒出来,能起到“杀毒”的作用。而不是屈从于书本的观点,教师的定义。口头辉煌无比,心底阴暗潮湿,这才是最要不得的。

盲从行为———把集体无意识行为作为一种教育契机

盲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例如高年级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会因为前面一位同学采取沉默的姿态,后面一位同学会不假思索采取“跟随”战术,乃至教师连叫三四个同学,大家都默不做声。这时,未必同学们是不会回答,而是在盲目跟从。如果我们改变一下策略,要求孩子们面对不会回答的问题时必须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好!”那么效果就会截然相反。原因在于后者在促使自己进行反思,而不是断然拒绝。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9~11岁的儿童处于党群年龄阶段,会产生盲目跟从的行为。而这反映了孩子社会交往理性的不成熟,需要我们教师从中唤醒它。

例如我在教学人美版美术第十二册《10用各种材料来制版》一课前,发现许多孩子备用的材料都是临时采摘下来的叶子。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第九届全国美展版画金奖作品《黑白祭———浙江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千年巨杉被非法盗伐纪实》。我指着画面白底上一个硕大的黑色圆形,问,“这是什么?”没人说!“这是一棵千年银杉的树桩,树干被偷盗了。看到这幅画你们感到震撼吗?”几位同学摇头,接着几乎全班同学都摇头了,还有些同学脸带微笑,神情漠然,似乎在宣告着他们的个性和自由。“作者没有对这件作品进行传统的制版处理,可却获得了美展大奖,这是为什么?”还是没人说,似乎这与他们很遥远。我克制着怒火说,“那我就来讲一个故事吧!毕加索在法国展出名画《格尔尼卡》,一位德国纳粹看后,对毕加索说,‘这是你的杰作吗?’‘不!’毕加索说,‘这是你们的杰作!’今天,有很多同学都从树上采摘了鲜活的树叶,都对一棵千年古杉被盗伐无动于衷。我突然有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棵古树在之前的九百年间能够安然无恙,而在今天却被砍伐了呢?这里面没有联系吗?老师担心,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指着被破坏的环境说———‘这是你们的杰作!’”听到这里,许多同学的神情变得凝重了,散漫的表情不见了,一些孩子低下了头。“那么,这件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又问。几位同学犹豫地举起了手,说“保护环境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前不久我看到过一则新闻,海南植物园最后一棵千年黄花梨树遭到砍伐,据说这种古树在当地已经绝迹了。”……孩子们陷入了沉默。“为什么它能获得金奖呢?”我问道。“因为,这件作品是对我们全社会的呼吁,所以很有力量。”孩子们答道。我点了点头,从孩子们的语言中,表情中,我感到集体的盲从正在慢慢融化,正义的理性正在渐渐醒来。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冰山显露的一小部分,潜意识是埋藏的大部分。教育不应该完全是有意识行为,回到潜意识,能够找到意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这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契机。

教育行为的审美意识 篇2

凡看过世纪巨片《铁达尼号》的人们,无不为男女主角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为优美委婉的乐曲而动情,同时更被对死亡威胁而神态自若全情投入直到生命终刻的乐手们所感染。生命如此可贵,而美的力量却如此强大。

凡现场看过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那几十个孩子用心去“倾诉”得泪流满面时,也会不知不觉地落下泪花。

这就是美!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艺术的美以及人性的美。

这就是美的现实、美的感染、美的创造及美的价值。

我们都在赞叹美,感觉美,欣赏美以及一生都在追求美。学会审美是人最高的精神境界。

教育人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富有时代精神,勇于登攀和创造,热爱生活和热爱生命的人。既懂做人,又会求知,既能健体,又会赏美。德智体美劳,是一首协和的变奏交响曲——育人五重。但如偏离了曲调的旋律,就会奏出不和谐的乐曲,不但不能给予人以美感,更使人厌烦音乐之本。

然而,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有没有深思过:育人何尝不是这样?

当我们只把教鞭指向分数的时候,当我们在对学生大声叫喊如何做人而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做人的时候,当我们告诉学生的世界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是在培养人还是在糟蹋人,是在传授真理还是散播“伪知识”,是在激发学生的灵感还是在抹杀其创造性。

时代的高速运转,已容不下我们半点“虚伪”与“制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人生而艺术。”我想,我们更需要有艺术的人生。

一、教人求真,用真情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世界

求真,首先表现为人对生命的“存在”“非存在”的比较意识,存在“为真”,而非存在“为假”。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追求真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分清是与非、虚幻和实在。

其次,让学生形成“饮水思源”,追求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的习惯。学生都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而回答现实中无穷无尽“为什么”的脑力劳动、知识的探索就是科学的研究。科学就是人们追寻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的思想性活动。追寻科学就是探索真理的过程。

面对着要担负起祖国民族未来命运的求知者,我们是教会他们如何应变,还是教会他们探索求知的方法,答案显然是后者。

教人求真,前提是教者先会做真人,用真情。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真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获得知识和经验,逐渐在现实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做人为善,让真爱铺满学生幼嫩的心灵

求善,表现为人对自己行为的适度或恰当的反思。思的終极目标是让人们以尊重人性为主体,与行为、品质和道德构成规范的、体现和谐的社会大系统。

不言而喻,教人为善,就是要与人为善,要不断地优化和反思教学的过程和育人的手段。教育存在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功利主义短期行为。毫无疑问,这是违背人的成长和求知规律之举,肯定事与愿违,同时会影响学生一生的价值取向,后患无穷;这也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愚弄,不尊重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实际来进行“改造”活动,并非善举。

追求至善,首先要以真爱为前提。用真爱构建出人与世界、人与人生的协调关系,追求人格的完美、人格的魅力,体现为那种热爱生命、崇高的追求与思想行为意志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大系统中,教育更应以一种友善之举去激励学生脆弱的心。

三、创造为美,创造美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

现实社会中,除了需探索真的、善的东西,更主要的是追求美的东西。

真的、善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的,同时,美的东西也是真的、善的,可以说美的价值是最大的,比前两者都要大。

可以说,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改造这个世界,其最终目的是要使这个世界更加完美,让人与世界更加和谐。

美以创造为核心,而创造是推动世界和人发展的唯一动力,没有创造的生命及事物没有审美可言。传授学生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积累和经验去探索世界,一步步前进,以获得成功。这就是创造的价值和美的理念。美的创造是以追求生命不断完美的物的“美化”和“改造”,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和最高境界的追求。我们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其前提当然是我们要使用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

下意识行为 篇3

1 下意识行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下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直接转变为意识的东西, 比如, 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想法和恐惧, 原始冲动和本能等,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 但它们并没有消失, 而在下意识中积极活动。下意识行为是人不自觉的行为趋向, 它虽然无形, 力量却极不容小视。例如, 当你衣服上沾有灰尘时, 你会下意识地用手拍掉, 而“拍”这个小动作就是我们用来解决衣服脏的这个表现。正是有了“小动作”挡在隐需求之前, 使得用户本身和设计师都无法轻易将其辨识。下意识行为融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人们无需作出特定思考, 不会产生由复杂心理活动而带来的疲劳感, 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

产品设计是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件或工具的过程, 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载体, 以美好的形式表达出来。简单地理解, 就是通过使用产品解决矛盾达到平衡, 起到和谐的目的。每个产品不是孤立的, 而是存在与一个交互系统之中的, 它由人 (People) 、人的行为 (Activity) 、产品使用时的场景 (Context) 和产品中运用的技术 (Technology) 以及最终完成的产品 (Product) 这五个基本元素组成。从表面上看, 人的行为在意识的掌控之中完成。实际上, 下意识才是最终主宰了人的精神。唐纳德·A·诺曼在他的《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多数人类行为是下意识的, 自身不会主动察觉到。在我们日常与产品接触的过程中, 相对于目标明确的功能性操作行为而言, 下意识行为是基于本能而发生的, 并且无意中也与产品产生了“交互”。比如说路边有一个铁栏杆, 在等车的人将未喝完的牛奶放在了栏杆上。这个栏杆存在是为了起到分隔、导向的作用, 那为什么会被人利用来放置牛奶?因为这个栏杆的方形和这个牛奶盒的底座形状一样, 人们很自然地把两个物品产生了联系。还有一个例子, 比如小朋友在玩电动游戏的时候, 会跟随画面里面的人物身体开始前后倾斜和左右移动, 而这些行为并不是他的脑海下达了指令需要跟着游戏而活动, 他只是下意识地把游戏中的人物和自己相联系, 通过这些小动作而获得游戏的真实感, 并增强游戏的娱乐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比如走路、吃东西, 这些细微平凡的举动都是一种去搜索价值的连续的行为。

2 下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壁挂式CD播放器, 超简约造型没有任何多余的配件和华丽的装饰, 让人一目了然。CD播放器借鉴排气扇的外形, 只要放上CD, 拉下垂绳, 发出咔哒一声, 一小段停顿后, 悦耳的音乐就如空气一样从小孔中倾泻而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的就像打开排气扇一样, 使人都会惊讶于这个巧妙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更多考虑的是人们的怀旧心理, 过去的电灯多为拉绳开关, 许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过反复拉动开关让电灯不断地开闭的经历。而精妙之处是不仅体现在那根作为开关的拉绳, 还包括了那刻意设计的咔哒声响和一小段停顿。正是这段空白的效果, 给了使用者一个勾起回忆重温过去的时间, 对其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奇妙体验 (如图1所示) 。

好的设计不一定具有抢眼的外观、华丽的装饰、创新的结构, 而是在某些细节之处能够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便利。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多雨的季节, 出行时我们习惯带一把伞, 走累了, 伞又可以充当起拐杖的角色, 但是此时如果我们手里拎着较多东西, 就只能把伞夹在腋下, 而这时只要在伞的弯钩处再设计一个凹槽, 这样伞把就多了一个功能———悬挂袋子 (如图2所示) 。

ALESSI的童趣化家用产品系列的理念就来源于“顾客的认知模式还在沿用童年时代的印象”这一判断, 并在产品设计中强调童年及与之相关的想象。阿莱西的代表设计师斯蒂凡诺·乔凡诺尼 (Stefano Giovannoni) 的设计风格总带有戏谑性的童真与幽默。这位身兼建筑师和设计师双重身份的大师, 别具一格地以童趣、幽默、充满明快色彩的设计风格成为最受欢迎的设计师, 也实践着他自己“产品是生活的情感与记忆”的设计哲学。而在和ALESSI合作的140多款作品中, Stefano开始大量以彩色塑料进行创作, 透过不断地实验, 突破一般塑料的极限, 让作品不受材料限制, 对卡通、科幻小说、神话着迷的他, 富有创造力的用塑料创造出色彩缤纷、可爱幽默的金刚系列、魔法兔子牙签桶、小豆苗马桶刷、木偶面具漏斗等等系列作品, 充满快乐情绪的生活美学和戏谑性童真, 对追求速度效率的现代人来说, 散发着如呼吸新鲜空气一般的吸引力。大量运用典型的儿童符号, 创造了一种有趣的游戏风格, 迎合了世纪末青年文化市场中对低价位和情感符号的渴望。阿莱西的设计使人的心理与商品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

消费者通过产品形态中的象征性符号要素及其组合产生一定的联想, 这类联想的内容往往是间接的、隐含的,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准确理解和体会这种象征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必须借助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由一系列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产品的内涵和信息就是产品表现出来的下意识 (如图3、图4所示) 。

3 下意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如果企业要问消费者需要什么, 那么企业永远处于落后的竞争状态。企业只有积极地预测人们未来的需求和喜好, 从而“破译”这些元素, 并很好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去, 才能赢得市场。而产品使用者使用产品过程中不经意的行为就是我们捕捉设计灵感的源泉。预测人们未来的需求的最好方法, 就是善于发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隐性行为, 并通过设计手段将其具象化, 利用一个实际的载体把它呈现出来。

譬如说, 当客户想要设计师为其设计一款新产品, 当客户被问到想把新产品设计成什么形态时, 客户往往无法把准确的形态描述出来, 可能只提出几个模糊的需要。要做到完全贴合客户需要的目的, 就要求设计师善于发现客户的个人使用习惯。客户的语言表述与最初需求可能会产生差异, 但是客户的下意识行为能最直观展示客户的使用习惯, 那是一种“不说话”的直白沟通方式。设计师捕捉到客户这一下意识行为信息后, 可借以指导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活动。为什么人们看到一些产品时会有独特的共鸣和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这是因为这个产品承载的设计理念恰好迎合了客户自身的下意识行为。

虽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下意识行为, 但在人与人之间的下意识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对待特定用户, 还是要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进行下意识行为艺术化处理。下意识行为会体现人的潜在心理或生理需求, 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和研究用户行为来发现行为背后的各种诉求。产品设计中运用的一些元素, 以及特定的文化符号组合能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和思想认同, 从而引发共鸣、获得亲切感。此外, 产品设计中的某些特征符号又会与某些特定的社会现象等发生内在关联, 引发观者有关社会意义的深刻思考。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一些元素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做叠加, 应该对这种表达进行深度提升, 即指导并联合客户进入预先设计中的产品试用阶段, 进而完成思维交错方法中的思维导图绘制, 这是一种沟通的好方法。产品情感反馈的表达应该是“自然”而发的, 既不应该做作也不应该给用户增添麻烦, 而是要带来新奇和快乐。要让消费者有一种这个产品“理所当然”就该长这个样子的心理感受, 弱化设计师的“刻意”行为, 而只是产品内涵的自然流露。

4结语

设计必须根据社会公众的需要, 随时考虑社会公众的下意识。优秀的设计之所以被一致认可, 除了它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外, 更多的是它与消费者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就源于消费者的下意识。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涵着无数的设计切入点, 并不是只有创造出新奇的才能博人眼球, 获得肯定, 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设计师唯有倾听社会大众的心声, 缜密细致地探索人类的下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为主要设计对象, 才能真正做到为了用户而做设计。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世国.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3]王受之.世界设计现代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4]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调查 篇4

王方

一、研究目的国家虽然提倡建设型社会,但在我们身边,水、电、粮食、纸张等的学浪费现象却时有发生。本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究竟与节约型社会有多大差距?家居生活怎样才能有效节约呢?这些就是本次活动的目的。

二、研究范围

选择1个代表性的普通居民小区,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研究内容

(1)调查目前市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究竟真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否协调,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空间存在哪些问题。

(2)家里应怎样才能节约?从哪些方面来节能?怎样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四、研究方法

采用采访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

五、预期成果

下意识行为 篇5

但在课堂上展示高考例文之后,随后学生的仿写却都不如人意。两个仿写练习,一个是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中的一个句子:“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让学生仿写“不是……而是……;也不是……而是……”,尽管学生有明确的仿写意识,但就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另一句是孙梨的《黄鹂》中的句子“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学生也不能仿写出类似的句子。

课后评课,有的教师认为能唤起学生的仿写意识就是成功的教学,也有教师认为仅唤醒学生的意识是不够的,课堂教学还必须让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

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唤醒学生意识”还是不行的,重点要落在如何引起学生行为的变化上。

(一)任何教学目标设定都要归结到学生的行为变化。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明确学生已有的教育经验是什么,我们还需要提供哪些特定的教育经验,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育目标。我们在课堂上列举了大量高考一类文,提供了相关的教育经验,如果这些教育经验不能引发学生的行为变化,那也只是劳而无功的教学。况且,不指出具体方法,只提出目标,是不大可能富有成效的。“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泰勒的话具体地阐释了这一点。

(二)“唤起意识”只是触动思维,只有引起学生行为变化才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思想”到“能力”这是一个巨大程度的飞跃。

高考一类文优美语句的展示,仅仅是设置了一种教学情境,这种情境只是激发了学生“跃跃欲试”的仿写意识,这种意识要转化为行为,还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经验。课例中学生仿写的失败,就是学生缺乏相应的行为经验,无法获取实践这种行为的满足感的表现,因此课堂活动效果低下,教学反响可谓寥寥。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时机,自己率先垂范,多写几个仿写句子,或发动学生集体仿写来引发学生的行为,那么教学效果定会大为不同。

(三)未能引发学生行为变化,是因为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学生目前的行为水平。

教学行为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还要关注教学对象,如果忽视了教学对象,那也只是“只教书,不教人”,断不会取得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目前的水平,布置的问题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现状为出发点”,使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果教学目标是学生目前做不到,甚至是教师也做不到的,教学就不可能达到有效的效果。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有效的组织准则,考虑教学过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地、连续地练习这些技能,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基本的学习写作能力。如果教学仅只是“唤起意识”,而不“引发学生行为发生变化”,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与新课改的主体论是相背甚远的。

良好行为习惯从自律意识开始 篇6

一、小学生自律意识水平基本状况调查

所谓自律, 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通过自己要求自己, 自觉地遵章守纪, 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这个概念来看, 自律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严谨的德育问题。然而,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群体, 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要将这样一个严肃而严谨的话题放到这个天真活泼的群体里, 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 找到恰当的方式, 培养低段小学生自律意识, 引导他们自觉自律。怎样既培养孩子们自律意识和能力, 又不抹杀他们的天性呢?近年来, 我就在班级德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的高效性上做了一些实践性研究, 最终得出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律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最终实现孩子自主管理。因此, 在一二年级提出了“如何实现小学生自律”的研究课题, 并与一二年级的班主任们共同探索实践。在两年前, 我在学校一二年级组织了一次调查, 组织了500多位家长和700多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 在学习习惯方面能自律的占70%, 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能自律的确占67%, 安全文明习惯方面的自律只占51%。问卷结果反映出小学生的自律意识总体比较差。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 也反映出小学生自律意识整体水平不高。归结起来, 小学生自律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自律意识很淡薄, 不知道自我约束。二是由于外部因素影响, 学生行为养成的一些自觉行为容易反弹。三是某些方面由于被忽略而缺乏约束, 朝着不可知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生自律意识问题原因的分析

从小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来看,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符合他们这个阶段的特点的。作为教育者, 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找准问题, 分析自律问题的表象与根源, 培养其自律意识, 教育引导孩子们自觉自律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1.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是自律意识差的根源。

小学生心智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 情感与心智不协调统一。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一切言行都源自自己的兴趣, 对新鲜事物的探究从欲望。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充满热情和激情, 易于接受, 但其情感极易受外界影响, 情绪不稳定, 不感兴趣的东西避而远之。由于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 如果对错误的东西感兴趣, 他们也会凭自己的兴趣去接触和感知事物。因此, 对于小学生来说, 自律的概念是十分淡薄的, 甚至没有这个概念。

2. 外部约束的局限性导致自律效果反弹。

对于小学生的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约束他们的言行, 希望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这些外部的约束都是外因, 学生的成长主要还是要内因起作用, 外部约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 但由于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不成熟, 自我控制能力弱, 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然不会一蹴而就, 会有不断的反弹, 进步, 再反弹, 再进步的循环往复过程。

3. 社会环境致使小学生某些行为习惯受掩盖被忽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单纯, 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断加强。由于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无论是学者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显然不能渗透到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学生的某些的行为习惯会被掩盖, 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盲区。这些被遗忘的东西如果任其发展, 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成长, 这其中有好的习惯, 也不乏坏毛病的滋生。而这些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完全无法自律的。

三、对小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

根据小学生心里成长特点和自律意识水平, 本人在教育实践中作了一些实践探索,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把自律的内容加载到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 只有他们喜欢的东西才乐于接受。比如:我们在一二年级中开展了我唱儿歌促成长的活动, 用儿歌组织教学, 规范低年级学生言行, 还根据《民心佳园学校一日常规》, 《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与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创编班级公约儿歌, 这些儿歌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如上学歌:“红领巾, 胸前系, 背上书包上学去, 进校门, 鞠个躬, 老师同学早上好”。儿歌内容言简意赅, 儿童一读就懂, 就这样用儿歌将各种行为规范制度扎根在孩子的心中, 他们明确知道在学校什么时段该做什么事, 该怎么去做。在教育实践中, 通过在德育课、班会课上诵读, 或开展诵读比赛, 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将公约制度记在了心中, 从而自觉地规范行为。

2. 激发兴趣, 让爱好催化自律的种子。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是非观没有定型, 兴趣爱好也没有固定, 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爱好是引导他们形成自律意识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学生大课间成长队列时, 我采用了兴趣激发约束纪律的办法。各班在班课间操中分别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 做自己喜欢的课间运动,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争先恐后地做花样表演。如:对于班上列队时老是有同学不能自律, 班上有个同学就提出:“谁在列队过程中不自律, 就取消玩课间操的资格”。这一招约束办法果然奏效, 同学们在出操过程中全程相互监督, 进而实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学生一句不经意的“玩课间操”, 展现出他们对课间自选运动的极大兴趣。正是有了这样的兴趣, 他们在其中不自觉地找到了相互监督与自我约束的平衡点, 对班队纪律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班级自我管理小窍门怎能不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呢?再比如, 课间打闹是所有小学低段管理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老大难问题, 不乏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这一现象, 引导本班学生成立了各种棋类兴趣小组, 经典童话小组、走迷宫小组、自创室内小游戏小组等。每到课间, 学生自三个一群, 五个一伙, 在棋盘上展现智慧、在童话里神往想象、在走出迷宫后体验胜利、在自创小游戏里不断创新升级。从此, 课间打闹的同学骤然减少, 班上气氛和谐多了。课间文明休息自律在不知不觉间得以养成。

3. 榜样激励, 让自律的幼苗健康生长。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 榜样就是学习的标杆, 崇拜的对象。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要注重正确树立和挖掘榜样。首先从我做起, 教师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次, 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在班级教室墙上布置荣誉上墙, 让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登上榜单, 也让第一个同学都有机会登上榜单。我班通过建立班级荣誉墙和每日光荣榜, 每月群星璀璨评比栏激发学生人人争当榜样, 从而实现自律能力再上新台阶。三是注重在教材中寻找那些榜样。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优秀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具有高尚的灵魂, 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的同时, 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让每个孩子制作一张座右铭选择一个名人偶像作为自已人生追求目标, 更是要在班级选出一个自已学习的偶像作为自已要超越的偶像, 从而实现良好的班级正能量风气。

4. 家校互动, 实现自觉自律遍地开花。

家校互动是学校、老师、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是家长最希望了解的, 而他们在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也是老师和学校迫切希望掌握的。因此, 家校互动就是搭建在学校和每个学生家庭之间的一座桥梁。在近年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常常利用校讯通、班级QQ群、家长会、家访将班级公约、学校一日常规、班级培养目标、班级事务向家长们公开, 让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班级建设和孩子成长规划, 让每个孩子真正的“做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实现自律遍地开花。同时,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 家长也随时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一天天成长。最让人欣慰的是小学生们在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成了联系家校之间的小主人, 他们的自律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

社区居民维权意识与行为研究 篇7

关键词:社区居民,维权意识,行为

社区居民维权事件发展的路径大致是, 社区居民就某一问题与该社区物业公司或开发商发生纠纷, 随后进行调解, 若调解无效, 诉诸法律手段或以其他手段解决。此类事件属于群体事件, 涉及社区居民、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公司, 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主体, 被广泛关注。

一、影响居民维权意识的现实因素

(一) 成本与收益的博弈

一般来说, 判断是否发生维权行为的标准是, 一个行为是否违法, 或是否侵犯到合法权益。现实中, 成本和收益的博弈成为判断的标准。如果个体认为成本大于收益, 就不会发生维权;反之, 则会产生维权行为。这反映了现阶段维权的普遍特点, 即应急性。只有当严重危害自身基本权利时, 出于自保的目的, 才不得不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固式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中, 遇事要忍, 要尽可能地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当遇到纠纷时, 总是先自己解决, 害怕“麻烦”, 或碍于情面, 不愿意将事情交由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解决。此外, 中国民间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等说法, 这体现了中国人不愿意做领头羊, 不愿意做首先提出意见的人, 总是喜欢藏在人群中, 扮演大众角色的性格特征。

(三) 侵权行为的辨识

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是否要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标准应是一种常识, 而非某一群体的特有能力。就如同陪审团制度一样, 正常的成年公民都有能力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常识对是否有罪做出判断。同理, 一个正常的成年公民都能对某一行为是否侵害自身利益做出基本判断。这属于基本法律素质的范围, 是社区居民应具备的一般能力。

二、社区居民维权的主要行为模式

当社区居民具备了维权意识时, 就会相应产生维权行为。

(一) 理性维权行为

当维权案件当事人具备了上述条件时, 就易引发社区居民维权的行为。其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 与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进行直接协商。但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 物业公司绝大部分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子公司, 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直接的利益关系和所属关系。其次, 通过居委会、街道等组织出面协商。这些组织多为政府机构, 本身不具备协商的法定资格, 协商的成效不是很理想。最后, 采用法律手段维权。

法律手段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 成本高, 见效时间长且效果具有不可预期性, 但却是最文明和理性的方式。在现代社会环境中, 只有理性、温和的方式才是取得博弈胜利的最佳方式。

在社区居民维权过程中, 除法律手段, 还可采用公共关系手段。一方面是利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维权事件中, 政府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在政府允许的框架内解决问题, 才是上策。社区居民应寻求各种途径“争取房地产开发商利益集团以外的国家部分的支持”, 迫使政府不得不承认其合法性, 实现维权的“合法”化, 达到维权目的。另一方面是利用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社区居民通过向媒体“爆料”, 制造社会效应, 扩大舆论影响, 给对方施加压力, 逼迫其不得不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向社区居民妥协。

当产生维权行为时, 社区居民会极力寻求一条体制内的“合法”路径对自身的合法权利进行维护。通过各种方向的尝试, 慢慢将维权路径“格式化”和“制度化”, 由准法律途径走向规范化的法律模式。

(二) 社区居民的非理性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的行为, 意味着参与其中的个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能力, 由理性转为非理性。此时, 如果某人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很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局面, 或是群起而攻之的状况。做出这两种行为反应与参与个人的思考无关, 只与群体当时的心态有关。一个人很难做出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如在政府门前示威, 但一群人就很容易做出这样的行为。只要有一个人首先提出这样的建议, 大家就会一呼百应, 做出聚众滋事等扰乱社会秩序的非理性行为。通过对维权成功案例的分析, 得出在社区居民与开发商博弈的过程中, 理性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而非理性的从众行为, 自然会很大程度地提高败诉的可能性。

(三) 社区居民的“搭便车”行为

抱着随大流的心态参与诉讼的社区居民, 不会对公共利益的诉求投放较多的精力。他们总是认为, 反正有人牵头, 有人比他们还急, 有人替他们争取利益。所以, 他们不会百分百地关注事件的发展, 尽自己的力量争取诉讼的胜利。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很明显地表现出, 社区居民对于维权的渴望并不是十分强烈。在诉讼过程中, 他们很少参与决策过程, 他们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能力也没有等到相应的提高。此外, “搭便车”行为的出现, 也会影响主要公共事务参与者的热情, 看到一旁总是有不劳而获的人存在, 他们还会扮演那个跑前跑后的“店小二”的角色吗?

三、社区居民维权的培养机制

当前, 社区居民的维权意识和行为都还处于萌芽状态, 在与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的博弈过程中, 仍旧处于弱势地位, 归其原因, 是社区居民手中掌握的各种资源相对薄弱, 维权意识和行为处于被动阶段, 法律支持远远不够。因此, 在培育社区居民维权意识与行为时应着重考虑。

(一) 社区居民

首先要增强社区居民的维权意识, 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 造成的后果就是推诿可能成为自身行动“负担”的义务。其次要提高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意识, 特别是社区居民中的精英, 要充分利用其在知识资源、人脉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再次要做到理性面对维权事件, 采取克制心态, 沟通和利用各方资源, 对博弈结果进行合理预期。最后要在参与中学习维权。

(二) 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

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 在合理合法地区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 应承担社会责任, 遵守社会道德, 尽量避免“权钱”交易, 避免采用打击报复的形式等。作为现代服务行业, 物业管理公司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是合同关系, 因此物业公司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三) 政府

首先, 要明确政府维权职责, 特别是对媒体的影响要保持中立。其次, 要正视社区居民维权行为的作用, 积极引导社区居民采用理性的方式与开发商对话, 合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再次, 要进一步完善维护社区居民权利的各项法律制度。最后, 政府应该注意策略。对于合作性社区居民维权, 采用吸纳的方式, 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协作。对于对抗性社区居民, 要深入内部, 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循序渐进地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在社区居民维权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居民维权意识的提高, 还体会到了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各个利益集团的参与, 影响着博弈结果。就这一问题, 我们应给予更多关注, 进一步探寻社区居民维权意识与行为的培育机制。

参考文献

[1]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J].文史哲, 2003 (3) .

[2]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J].社会学研究, 2005.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篇8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 也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 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教师在幼儿教学中, 应该注重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 这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分享规则

没有规矩, 无以成方圆。教师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之前, 应制定分享规则, 一方面指导幼儿进行分享, 一方面保障分享者的权利, 约束被分享者的不好行为。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分享规则。

(一) 文明分享规则

幼儿园的各种资源有限, 无法充分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 因此, 有时教师会要求幼儿从家带一两件玩具或其他物品到园, 在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时, 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等。制定文明分享规则的目的在于, 要求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不能随意毁坏。若毁坏了, 被分享者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

(二) 礼貌分享规则

幼儿看到同伴在玩玩具, 也想要和他一起玩, 应礼貌地向拥有者发出请求。例如:“我能一起玩你的玩具吗? ”不玩的时候, 应礼貌地表示感谢, 例如:“我玩得很高兴, 谢谢你。”

(三) 平等分享规则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明明, 我们是好朋友, 我们一起玩这个飞机吧! ”“你不是我的好朋友, 我不和你玩! ”对于只愿和要好的同伴分享的幼儿, 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会与其他同伴共同分享。比如,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 你非常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这个玩具, 是不是? 别人想和你一起玩, 怎么办?你不同意, 他是不是很失落呢? 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 你会不会很高兴? 别人不愿意把玩具给你玩, 你会不会失落呢? 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 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四) 轮流分享规则

玩具有限, 幼儿众多, 难免会出现几个幼儿同时喜欢一个玩具的时候。此时, 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让他们轮流来, 比如由抽签决定先后, 或按座次决定先后等, 总之, 要使幼儿学会轮流分享。

二、营造分享氛围, 激发分享意愿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通力配合。在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 为幼儿营造分享的氛围, 以此激发幼儿的分享意愿。如果幼儿时刻处于分享的氛围中, 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物品、喜怒哀乐与他人分享, 幼儿就会从心底生发出分享的意识。

(一) 营造平等的分享氛围

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长辈觉得,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 绝对不能亏待孩子, 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孩子, 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这就给幼儿一种错觉:好吃的理所应当是我的, 别人绝对不可以乱动。家长要摒弃这种观念, 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 孩子不可以独占食物。家长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讲给幼儿听,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忧伤。渐渐地, 幼儿就会明白情感是需要分享的, 于是会把自己高兴的或伤心的事讲给家长老师同伴听, 让大家分享他的情感。

(二) 创设 “孔融让梨 ”的分享氛围

教师在阅读时间可以给幼儿多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 使谦让、分享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儿的骨髓当中。当幼儿遇到食物不够多, 玩具不够玩的时候, 会主动让出自己的食物或玩具, 或同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食物或玩具。幼儿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时, 会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快乐, 从而爱上分享。

三、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 使幼儿懂得分享是互利的行为

在幼儿看来, 分享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 这是对自己所拥有东西的失去, 因此他们不愿和他人分享。教师和家长应该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 在幼儿分享后, 适时给他们以称赞和鼓励, 并引导他们体会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内心满足感; 在幼儿得到他人的分享时, 引导他们体会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的感动与温暖, 使幼儿明白, 分享不是失去, 而是一种互利。

(二) 给幼儿创造分享的实践机会

家长应多带幼儿出门, 去有同龄幼儿的邻居家、亲戚家做客。去的时候给幼儿带点吃的或一件幼儿喜欢的玩具。做客时, 和主人家的幼儿一起玩耍, 把带去的吃的或玩具与他们分享, 关系融洽, 友谊升温, 幼儿从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幼儿教师 应经常组 织幼儿开 展有趣的活 动 , 使幼儿在 共同活动 , 共同分享 活动的快乐。

(三) 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下意识行为 篇9

生命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我觉得可以从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寻求突破。

学校层面:

1.法规宣讲。学校承担教育职责, 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 防范于未然是职责所在, 更是有效途径。从新生入校到新学期预备周到放假前, 遵循事故发生的季节性和阶段性, 把握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对《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利用升旗仪式就一周来的违纪现象或突发事件做及时通报和处理、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就本学期学生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和期望、可以利用散学式对假期学生角色变换成公民进行警示和提醒等等。利用集会时间开展法规宣讲, 既能够统一思想促成共识, 又能够产生相互提醒监督的效果。

2. 案例分析。在理论宣讲的基础上, 鲜活的案例更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困惑, 比如何谓侵犯, 如何自保, 怎样逃生, 在诸多常见和熟悉的典型案例中, 学生可以迅速找到类似场景产生共鸣, 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多关注社会新闻, 从中收集案例并总结应对办法, 才能传授给学生以增强孩子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当前学生遭遇性侵和暴力伤害等都不容忽视, 通过与他们一同分析罪犯的作案动机和惯用手法, 可以增强警惕性和应变能力。更不用说在突发恶劣环境下, 通过就近寻找安全庇护位置和简易防烟防毒处理来保护自己和挽救他人是何等重要。

3.氛围警示。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段和时段, 学校要根据季节和年龄特点, 利用学校德育阵地, 比如橱窗、墙报、公示牌等位置开设专栏, 图文并茂开展安全教育, 同时也可以利用横幅、警示牌和电子屏等展示警示标语, 起到提醒和威慑作用。比如开学前和学期末, 可以“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学生”为主题布置橱窗和墙报;中高考前夕可以“珍惜生命关注心理健康”提醒学生注意焦虑调节和情绪控制;禁毒日前后可以“拒绝毒品从你我做起”为主题开展黑板报或手抄报评比之类。氛围警示不能一蹴而就, 其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 但是尊重规律, 坚持下来就一定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利用班会、校本课程开设人民防空、交通法规、安全条例等知识的讲授, 汇聚学校教师集体智慧创设趣味游戏、知识竞赛、征文、手抄报等活动提高教学有效和实用, 也可以邀请知名家长进课堂, 与学生一起分享心得与经验, 通过课程设置达到安全教育规范落实的作用。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把心理健康知识和人民防空知识间周安排一节, 落实到班级课表当中, 要保证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民防知识教育教师的课时和教程, 采取大课与小课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5.考核机制。安全责任要与学校和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安全意识和能力要纳入优秀学生评选的重要内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这种跟各自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有可能引起足够重视和广泛实施。安全教育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才能转化为内涵品格, 而机制是保障这一过程的强有力手段。

社会层面:

1.专业指导。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补充, 辖区内的民防指挥部、派出所、交警队、消防中队等职能部门都能够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标准示范。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人员担任学生安全教育的辅导员, 定期来校开展培训活动, 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诸如邀请消防和民防部门现场指导学生在模拟灾害环境下如何逃生, 邀请公安干警和部队学员来校传授学生自保抗敌的格斗技能, 邀请交通民警讲解交通灯和交通标示的辨识等等, 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

2.区域联动。学校要加强与周边街道和社区的联系, 尤其是在寒暑假前夕, 一定要通过与社区的紧密配合, 实现学校和社区的无缝对接, 促进社区担负起对辖区学生居民的监管职责。平时也可加强街道或社区的安保联动, 在开学前、放假前, 包括上学放学等特定时段, 加强周边巡查, 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学校与社区保持良好沟通和长期联系, 可以互派青少年帮教辅导员, 经常开展工作增强熟悉度, 便于掌握学生成长动态, 有针对性的开展援助和引导工作。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关注, 更能帮助学生有效抵制校园内外的不良侵害。

3.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一生的教育场所, 家庭教育实际要比学校教育更加有效和实用, 而这往往是被大众忽视和回避的话题。学校需要通过学校网站和发放《告家长书》;教师需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班级空间或QQ群, 共同来加强校方和家长的沟通联系, 唤醒学生家长的职责意识, 指导家长开展生活中安全教育, 监督落实安全教育效果, 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构建“天罗地网”。学校可以设定校园开放日, 邀请家长到校参观交流, 参与巡视监考等工作, 也可以借用班会时间, 开展家长百科讲坛活动, 还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 建立家校微信公众号, 利用便捷的网络优势, 让家校合作无时无处不在。

另外在学校加强教师管理的前提下, 大胆落实体育课教学、积极开展适度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学生只有在正确指导下开展室外活动, 才能增强体质获得能力提升, 否则在“安全”的伪保护伞下, 学生将保存完美身躯而失去生命的颜色。

谈慈善行为中的责任意识 篇10

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甚至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只有能够承担责任、善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巧等,而是责任——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只有尽到对企业的责任,才能是好员工。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

所谓的责任意识,是指主体在了解自身角色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把握自身行为及其结果,使之符合社会要求的情感和意愿。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是主体对自身所担负的义务、职责和使命意识,是主体自主自觉地从事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力。具有责任意识的主体应该是自由自觉、自主自律的。他的思想和行为是自愿而非被迫的。责任意识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理性的社会道德行为。

责任意识是个人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人类没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只能倒退不能进步。今天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对和平的追求、节约能源等。这都反映出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责任意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境界。

现代慈善行为,本质是个人、群体或社会组织依据内心的责任意识,自愿地为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或个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志愿服务的一种道德行为。因此现代慈善行为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责任意识是现代慈善行为的伦理动因。

基于责任意识而产生的现代慈善行为具有超功利性、科学理性、持久性等特性。郑功成教授曾指出,现代公共慈善是一种公共行为,捐赠应以慈善组织为中介,使捐赠与受赠分离,从而免除了感恩与求回报的心理。捐赠人和受助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捐赠人在付出时得到愉悦,受助人在接收财物时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实际上,从伦理学研究视角看,这种责任意识集中表现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加强培育社会责任感,才能增强现代慈善责任意识。

如何提高民众的责任意识?

一、提高道德认知,培育道德责任感

(一)要提升道德主体对道德责任的理性认知能力

道德责任主体在理性认知方面的能力,是道德主体承担、践行道德责任的前提条件。只有使道德主体对自身所应担当的道德责任“是什么”有一个明确认知和判断,以及对为什么应当履行或承担此责任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完成道德哲学史上“休谟难题”所说的从“是”向“应当”转变,从而使主体的道德责任意识超越他律性而成为自律的责任感,进而成为促使道德主体自觉践履其道德责任的强大思想动力。

慈善事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慈善事业可以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和危机处理的时候,也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公平理念实现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互助交流与和谐发展;有助于沟通贫富两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贫富阶层心理对抗;有助于挖掘、利用民间财力,减轻政府压力,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不足。慈善事业有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因此社会应做好宣传工作,使人们了解慈善行为的道德本质,认识到发展慈善事业和行使慈善行为的重要性,认识到慈善行为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提升人们的道德认知水平。

(二)提高道德主体践履道德责任的心理能力

道德主体在承担以及履行道德责任的过程中,还需要调动相关的非理性范围所能提供的心理因素。道德责任的价值认同是一种比理性逻辑推演更为宽泛的精神活动。诸如意志、情感、信念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方面。道德主体对于担当道德责任的心理的情感认同,就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和理想社会追求的基础上的,并受理想性追求的信念感召。比如人们在行使慈善行为后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感等。反过来又会更好地促进人们做善事。因此提高道德主体的践履道德责任的心理能力能够深化对道德责任的认知。

二、 陶冶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责任感

(一)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熏陶人们的道德责任情感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情景会产生不同的感情。比如,宣传慈善捐助典型,创造慈善社区等良好的慈善氛围,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履行慈善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同样的道德情感要求,以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笔者最近组织了一次慈善捐赠——给天津职业大学“爱心超市”捐赠10万元。笔者好友,同去参加活动的李文英女士就有感而发,当场表态给“爱心超市”捐赠价值5万元的服装。

(二)锻炼道德意志力,深化道德感情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责任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能力和毅力。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责任的行使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在我国高收入群体中,慈善行为较少,政府对慈善业的行政管辖不到位;某些慈善组织管理人员出现腐败行径,有的人甚至还有仇富心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们慈善行为的实施。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不可能坚定不移的履行慈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锻炼出坚强的道德意志力,才能防止初步形成的道德责任意识退化。这方面的典型是民建慈善协会的广大干部。endprint

三、坚定道德信念,巩固道德责任感

道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些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责任感,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自己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只有人们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形成道德责任意识,只有发自内心的行善才是真正的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当这样的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一)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巩固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的形成表明道德主体确信有关自然和社会的伦理准则、知识见解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反过来,道德行为习惯又是道德观念形成的集中体现。在客观的道德环境作用下,公民主体的道德习惯往往将一些单个行为协同起来,有意识地、自觉地做出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这就反映出道德信念所带有的习惯性特点。因此社会应该多鼓励人们参与慈善活动,是指成为习惯性的道德行为,进而巩固人们的道德观念,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意识。

(二)建立弘扬机制,强化人们的道德信念

道德文化的传播和道德氛围的营造需要实实在在的载体和运作良好的机制支撑。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基于一定的道德信念产生的,只有人们的道德行为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激励,才能使主体的道德信念即责任心得到保护并强化。因此社会应树立慈善典型;肯定并鼓励各种类型的慈善捐赠;给予慈善主体或慈善组织必要的财税支持等。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变迁,社会已经从共同贫穷的时代进入到了一个有贫富差别的时代。社会弱势群体规模日益庞大,而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慈善事业这座桥梁来有效地缓解这一社会矛盾。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树立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是化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矛盾,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据一项统计数据表示,在高收入人群中,慈善行动还是“新闻”,可见我国目前慈善事业的发展非常滞后,慈善事业的发展受慈善意识,慈善组织自身建设,经济、政治、环境从内到外三层因素的影响。从各国的慈善事业的产生、发展、成熟的纵向发展历程来看,慈善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内力重于外力”的倾向,内力是指人们的慈善意识,由思想、道德、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决定,外力是指改善慈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纲要(2006-2010年)》提出的我国发展慈善事业的目标是:慈善文化广泛传播,公民慈善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普遍增强,公民普遍认同并参与慈善事业,慈善潜能得到激发,基本形成慈善事业高尚的社会氛围。总之,慈善事业的发展以慈善行为的发生为前提,这就必然涉及到慈善行为的动因问题——责任意识。

慈善不仅是一项道德事业,更是一项社会事业,不仅需要人们有善良的本性,更需要一份对人们共生共存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慈善理念告诉我们,一个人之所以行善,不是简单地源于个人的同情和做好事的动机,而是个人承担对他人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份外的德行,而是个人自我增加的义务,是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现代慈善行为道德本质具有匿名性、公益性、全民性的特征。慈善展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茫茫人海,素昧平生,面对他人的苦难和不幸,法律没有规定我应去帮助他,那么我要去施以援手,这里起作用的就是一种道德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隐含着这样的前提:作为社会存在物,每个人对他人、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发展所带来风险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1996年起,每当游历祖国的名胜古迹,我都会留下善款,从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到天津荐福观音寺,累计捐赠200万元左右。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那时的行动可以说是刚刚接触慈善事业,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实现意愿。这仅仅是感性认知的一个表现。1999年南开大学80年校庆之际,受到王文俊副校长为代表的校庆办公室感召,我帮助学校制作了校庆纪念碑,放置学校内。活动中,在如何体现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精神的问题上,我们多次研讨,在经过专家设计、论证、老师评议方案等多轮探讨后,最终我们配合学校高质高量地完成工作。同时我还为此次活动进行捐款,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报答母校对我的培养。这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我体会到了纯净身心的愉悦。

在我做慈善的道路上,刚开始是懵懂的,通过初步的慈善行为,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随后,我将这些体会传递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并且通过天津市慈善协会统一开展捐助活动,使得活动更加正规、公开、透明、系统化。

在2003至2004年间,在我的老师陈学奇同志引导下,天津南开大学侯自新校长,天津南开中学康岫岩校长成立“侯康校长基金”,我一次性捐赠人民币30万元。主要用于以南开中学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奖励,校园必备设备的采买,困难教师的支助。

坚持身体力行,持续的开展慈善活动,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为社会贡献力量。2003年5月,在张元龙副主任的感召下,我积极参加天津市工商联合会发起的“思源博爱基金”的捐赠活动,并代表企业捐赠了200万元,整个基金共获捐赠241万元,32家企业创下了当时天津捐款数额最大的善举。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里氏8.0级,是中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巨大。我当时就职于上海市政府直属企业上海上实集团,发动群众,组织员工捐款200余万元,为灾区的同胞送去一份温暖,点燃他们心中的那团希望之火。

在慈善捐助的道路上,发展总是不平衡的,道路总是曲折的。2011年出现的“郭美美事件”,使得公众对慈善事业产生了一些误会。其实,就我个人10年来与天津慈善协会的合作中,从未出现专款不专用的情况。因此要正确对待慈善事业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endprint

2011年,作为政协河西区常委、民主党派的一员,我发动民主党派会员成立民建河西慈善基金。这是我以个人名义第一次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参与慈善事业,也是民主党派中第一个成立慈善基金的组织。为天津的教育事业、社会公益救助、民建会员提供困难救助。去年首次捐款从应届高中毕业考入一本的天津贫困家庭中的孩子,选取了50人,每人资助4000元。鼓励他们品学兼优,奋发图强。剩余部分作为其他教育事业建设。基金成立仅两年,捐款总额达到50万元,首期捐款20万元。

这次活动不但体现了民主党派的慈善责任意识,更鼓励贫困生好好学习,勇攀高峰,回报社会。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体现榜样力量。

自此次活动之后,我深刻感觉到,若想把慈善事业做大做长久,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办法及系统化的操作流程。为此,我与天津市慈善协会商议,从此次活动开始,制定慈善基金的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并成立慈善基金qq群,进行常态化管理。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树立慈善意识,责任在肩,拥有爱心,2010年我与大学同学安红军两家人商量,每年让孩子拿出1万元压岁钱,并发动了12个家庭成立了“正觉慈善基金”。该基金规模200余万元,目前已对外捐赠21万元。每年去全国贫困县,对应中小学捐赠100名优秀的贫困生,补贴生活、学习所需。同时用于贫困山区学校教师的补贴,鼓励其工作,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2012年10月,南开大学管理学系1988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中,在同学间成立了南开大学管理学系1988级同学慈善基金。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基金纲领——“奖优”、“济难”、“互助”。即奖励南开大学商学院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救济南开大学身患疾病,仍坚持读书的莘莘学子;帮助家庭中发生重大变故的管理系1988级的同学;对于其他特殊情况确需捐助的。持续20年,总金额不低于200万。这支基金得到了全体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10月份一个月就收到了46名同学捐赠的15.9万元现金。这次捐款活动,不但将同学们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让20年的友情生根发芽,永远绽放青春的花朵。

2012年11月,由天津中华职教社牵线搭桥,通过天津慈善协会,作为民建河西会员,我为天津职业大学爱心超市提供10万元,用于超市日常的管理和经营。这个超市是为在校贫困生免费提供日常的生活所需用品,减轻他们生活负担而设立的。

至此,我的慈善事业之路已经越走越长,越走越宽。看到一张张童真的面孔,却经历着同龄人不曾有的艰苦和困难,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得到了我们的资助,他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坚强,在前进的道路上,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从事慈善事业这10多年来,一次次捐助,收到了许多孩子们优秀的成绩单和勤工俭学的消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们得到了帮助,学会了生活的本领,我感到非常欣慰,阳光和温暖包围着我。这也是推动我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的力量。

浅析中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 篇11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 而中学生是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 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因此, 培养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未来的环保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环保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独对环保意识进行分析讨论, 如:白丽娟等指出要让地理课堂走进自然, 走进社会, 让同学们切身参与环保;包文华强调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的穿插环保知等。而就中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的较少。因此, 本文从环保认知水平、环保行为、环保意识的培养三个维度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 希望其结果和结论能够为环保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研究思路

1、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自编了“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设计5道选择题:三个维度分别是:第一、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 意在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环保意识与行为, 主要了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参与环保的实际行动;第三、环保知识的获得及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主要了解学生获得环保知识的途径和自觉程度、对环保教育的态度等。

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以湘钢一中、湘钢二中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学业层次上, 分高中、初中两个大层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30份, 回收416份, 其中有效问卷406份, 在有效问卷中, 初中学生205名, 高中学生201名, 各占约50%。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环保认知水平分析

环保认知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或判断以及个体对环保与个人相互关系的评价。本部分的调查总分为5分, 0到5分分别表示个体在环保认知水平方面的差异, 得分越高, 表示环保认知水平越高。通过问卷统计, 可以得出中学生环保知识认知水平情况一览表:

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来看, 中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整体较高, 对环保知识掌握较好。而高中生的环保认知水平又要高于初中生, 这是由于高中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各个科目的知识都必须涉猎, 而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的局限, 以及社会实践的缺乏, 环保认知水平较低。

另外, 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 人口对环保的态度与环保的关系密切, 选择“人口对环保的态度”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密切的学生占到了近90%。可见, 环保教育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中学生环保行为分析

环保行为是指个体在实践过程中,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举止行动, 环保行为是环保意识的具体体现。调查结果表明:在环保思想觉悟方面, 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对环保问题比较有责任感, 其中有约80% 的人认为环自己对环保有兴趣, 愿意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但是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 高中学生经常绕行以避免践踏草坪或绿地的仅有22%, 明显低于初中学生平均65% 的比例;而经常重复使用塑料袋的比例只有40%, 也低于初中中学生的平均水平63%。 (具体情况参见下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环境保护行为方面对自己并不是十分严格, 因此, 在加强环保教育的同时, 还应该采取措施强化环保行为。

3、学生环保知识的获得及其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 中学生对于环保教育有着极高的热情, 在调查中有94% 的学生, 表示会积极响应或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在谈到自己如何获得环保知识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的环保知识首先来自于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 其次才是通过学校课程获得;而中学生则表示自己的环保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课程, 其次是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中学生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课程学习上, 用闲余时间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环保知识的机会较少。

然而, 环保教育单独依靠学校课程是行不通的,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很少的学生乐意接受书籍传授或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环保知识。大部分学生乐意接受活动参与式环保教育, 并认为环保公益活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四、建议

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学生的环保教育, 我们提出以下4点建议:

第一, 明确中学环保教育目的。中学阶段环保教育以扩大学生的环保知识面, 构建合理的环保认知结构为目的。只有拥有丰富的环保知识、正确的环保态度, 中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保护环境。

第二, 强化环保行为的引导。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中学阶段主要通过树立环保标兵等, 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同时开展广泛的环保教育宣传, 使环保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 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环保教育模式。只有学生乐意接受, 环保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书本教育, 创新环保教育模式。如中学生环保教育可以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可以与春游相结合, 可以开设环保主题班会等等, 丰富中学阶段环保教育方式。

上一篇:对俄投资下一篇:营销者的新媒体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