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投资

2024-07-27

对俄投资(通用4篇)

对俄投资 篇1

近年来,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高层互访的频繁进行, 以及一系列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文件的签署,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额不断攀升, 尤其是在俄投资规模和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 由以前传统的农业种植、森林采伐领域的投资逐渐转向了矿产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木材加工、畜牧养殖等领域。虽然在俄投资项目前景广阔, 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这样才能使项目进行得更顺利、更富有成效。

一、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基本情况

目前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企业达到856家, 投资额为29.35亿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额为23.4亿美元, 投资主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对俄合作地区, 如黑河、绥芬河、东宁对俄投资地区主要为毗邻的远东地区, 如滨海边区、哈巴边区、犹太自治州;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农业种植和养殖等。2011年上半年, 黑龙江省新增对俄境外投资企业22家, 投资额1.25亿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额1.02亿美元, 同比增长9.6%。

二、黑龙江省企业对俄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 政策多变带来的风险

以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重点领域森林采伐为例, 自21世纪初以来, 黑龙江省各口岸原木进口量不断增长, 投资于对俄森林采伐领域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好景不长, 自2006年起俄罗斯政府对原木出口关税进行了调整。2006年3月24日俄罗斯政府颁布命令, 将原木、未加工锯材的出口关税由6.5%、不低于每立方米2.5欧元提高到不低于每立方米4欧元。新关税在该命令公布之日起两个月后施行, 自2006年4月7日起对碎杂木也征收了同等出口关税。从2007年7月起, 俄罗斯将原木的出口关税税率提高到20%、不低于每立方米10欧元;从2008年4月起, 出口关税税率提高至25%、不低于每立方米15欧元;从2009年1月起, 原木出口关税税率提高至80%、不低于每立方米50欧元。虽然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俄罗斯政府推迟了实施原木出口关税不低于每立方米50欧元的政策, 但此前连续进行的关税政策调整, 使得不少单一的森林采伐型投资企业猝不及防, 原木销售利润大幅减少, 而被迫纷纷调整投资思路, 采取以大幅增加木材加工领域投资的方式应对俄方的政策调整。

(二) 不利的舆论导向引起的风险

近年来, 中俄两国之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还是民间交往都在不断发展, 中国投资者为俄罗斯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俄罗斯大部分民众对此持欢迎态度, 但“中国威胁论”、“黄祸论”等声音不断喧嚣尘上。2006年8月初, 针对中国计划在俄罗斯租赁100万公顷森林的消息, 俄罗斯《独立报》在头版曾三次刊发相关文章, 从《百万公顷的友谊》到《中国人已经到了乌拉尔》, 这种关注程度是该报近年来绝无仅有的。而俄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则组织中国问题圆桌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是否会给俄罗斯带来威胁展开了深入探讨。“俄罗斯之声电台”在访谈节目《特别关注》中也邀请俄专家对中国问题进行分析。俄TVC电视台在8月11日的辩论节目《人民想知道》中请到了俄国家杜马 (议会下院) 议员和专家学者在节目中分为正反两方, 就中国问题进行激烈辩论。

这些舆论导向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有些地方开始大规模削减中国劳工配额, 极大影响了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力度。如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的俄罗斯阿穆尔州2010年就以“本地不缺劳动力”为由大量削减中国劳工配额, 此举很快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据俄《共青团真理报》报道, 当地的菜价目前已上涨两倍, 2011年很可能会涨得更高。报道称, 这与阿穆尔州将外来劳工配额削减九成有关。因为随着外来劳工、特别是中国劳工的减少, 当地农场不得不雇用本地居民, 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当地媒体此前报道称, 阿穆尔州对外联系部门做出决定, 将从事农业工作的外国劳工配额减少至原来的1/10, 并表示采取削减措施的原因是本地区大多数经济领域都不缺少人手。当地农业部门却表示, 这与来自中国的农民滥用土地有关。这一政策给黑龙江省的农业投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所需劳务人员被大量削减导致所租赁的土地无人耕种, 购买的农业机械设备闲置田间, 收获的粮食无法进行深加工。为了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 有的企业被迫通过商务或者旅游的方式派出劳务人员, 可却又常常因劳务人员工作手续不合法而受到重罚, 有的劳务人员甚至被遣返回国。

(三) 生命财产安全缺乏保障的风险

在俄境内发生多起危及我在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事件, 如2010年黑龙江省在俄最大的投资企业兴邦国际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驻当地的负责人遇害;滨海边疆区查处向我方走私木材大案期间, 暴力对待我方工作人员, 对我员工造成极大伤害。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投资热情。

三、对俄投资风险的对策

(一) 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变化, 做好应对准备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企业应首先弄清楚投资领域是否属于俄限制外国人投资的领域, 并注意俄罗斯政策的多变性。企业决策人, 尤其是投资于资源开发领域的企业管理者, 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对俄罗斯国家政策的解读能力, 详细了解所投资领域的所有相关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需要聘请俄当地的法律顾问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咨询, 以便从思想、资金、产业格局调整等方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以应对俄罗斯国家政策的突然调整,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俄政府提高原木关税, 旨在保护林业的发展, 减少原木出口数量, 增加深加工产品数量, 提高林产品价格, 以取得更大创汇额及增加税收, 更好地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黑龙江省森林采伐投资企业应认真对待这项政策, 顺势而为, 在俄投资建立加工生产线, 提高半成品的产量。

(二) 严格遵守俄罗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为保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获得俄罗斯政府和当地居民的认可, 黑龙江省投资企业应严格遵守俄罗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如林业采伐企业应避免乱砍乱伐、盗采盗伐, 农业种植企业应避免过量使用农药, 按要求及时缴纳各项税款等, 同时可适当参与当地的慈善和公益事业。另外, 企业应为聘请的劳务人员办理正规的工作手续, 避免触犯俄罗斯有关移民法律法规, 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行前培训, 改变一些人不懂礼貌、衣着邋遢、随地吐痰、吸烟、高声喧哗等不遵守俄罗斯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准则的不文明行为,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低调行事

黑龙江省投资企业应加强对外派人员的安全教育, 提高个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外尽量避免单独出行, 避免携带大量现金, 避免在公共场合露富。对于从事敏感性 (石油、矿产资源开发等) 行业的投资企业应避免过高的曝光率, 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高层互访的频繁进行, 以及一系列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文件的签署,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领域不断拓展。但企业在实施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俄罗斯政策多变、“中国威胁论”等不利舆论导向引发的政策变动及在外人员生命财产缺乏安全保障等投资风险。为保障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合作的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者应认真研究俄罗斯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密切关注俄方政策变化, 做好应对工作。企业应遵守俄罗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做守法企业, 教育各类派出人员做守法公民,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避免生命财产受损。

关键词:黑龙江省,对俄投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俄出口原木关税政策调整将加大中国木材进口贸易风险[EB/OL].http://www.hljciq.gov.cn, 2006-06-02.

[2]出租森林引争议俄罗斯对中国话题展开讨论[EB/OL].http://www.china.com.cn, 2006-08-17.

[3]夏焕新.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思路与对策[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2) .

[4]对于俄罗斯原木出口政策的调整变化[EB/OL].http://www.bmlink.com, 2006-10-27.

浅析黑龙江省对俄投资问题及对策 篇2

在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 我国对俄贸易额连创新高, 投资合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09年、2010年我国对俄罗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分别为4.13亿美元和5.94亿美元。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9年1—12月, 按照累计投资金额计算, 俄罗斯共吸引外资819亿美元, 其中我国为97亿美元, 占11.8%, 是俄罗斯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地。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开始于1988年,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 对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但近些年对俄投资却停滞不前, 2009年全省新批对俄投资协议额只有8.7亿美元, 整个“十一五”时期, 经国家批准全省在俄罗斯注册的企业累计达到264个, 总投资额为24.45亿美元。与日韩等并不具备地缘优势的国家还有差距, 甚至在全国对俄投资中也榜上无名, 这与其全国对俄经贸桥头堡和枢纽站的身份仍有一定差距。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 投资主要集中在远东和外贝加尔边疆区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和外贝加尔边疆区。2009年, 全省新增81家对俄投资企业中, 滨海边境区27家、哈巴罗夫斯克19家、阿穆尔州14家、犹太自治州9家、外贝加尔边疆区5家、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萨哈林州和伊尔库茨克州均为2家、车里雅宾斯克1家。

(二) 投资领域以资源开发项目为主

根据中俄两国国情特别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市场供求情况,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领域拓展到能源、原材料、房地产、加工业和农业等多个方面。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型、出口导向型、高新技术研发型及工程承包劳务出口型产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源开放型项目。2009年, 林业企业为58家, 投资额为74761.01万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额为68485.01万美元;农业合作企业为8家, 投资额为2463.5万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额为2370.4万美元;矿业企业为3家, 投资额为1700万美元, 其中中方投资额为1150万美元。相对而言, 高技术和附加值的投资还比较缺乏、投资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 投资方式以独资、合资为主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企业形式多样, 但独资和合资企业比较多。这些企业主要来源于对俄经贸合作的传统地区, 例如牡丹江、黑河、哈尔滨等市地。近些年, 新增投资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 而且投资项目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2009年, 新增对俄投资企业中投资总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达到13.6%。

二、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优势

(一) 区位优势明显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边境线漫长, 其中界江达2300多公里;拥有25个对俄开放口岸, 其中15个是对俄边境口岸。全省对俄铁路运营里程已达4083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6343公里, 水上航运里程2981公里, 开通对俄国际航线5条。双方合作历史悠久、边境贸易发达、居民往来频繁、文化沟通顺畅。黑龙江省开展对俄经贸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亚太经合组织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日趋成熟也为双方加强投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 经济互补性强

首先, 双方自然资源互补。俄远东地区具有能源、木材、矿产、渔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其次, 产业结构互补。俄罗斯的军事和重工业发达但轻工业和加工业十分薄弱, 而黑龙江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工业门类齐全、加工能力比较强。第三, 人力资源互补。随着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俄罗斯人口年龄结构恶化, 劳动力缺乏问题也越发严重, 而黑龙江省每年富余劳动力较多, 而且成本较低但素质较高, 双方的劳动力输出入既可以解决俄罗斯劳动力匮乏情况, 又可以缓解黑龙江省的就业压力。

(三) 投资政策的先享性

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与俄罗斯各州的合作关系非常友好, 双方领导已经建立起长期会晤机制、定期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得黑龙江省优先享受到俄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同样黑龙江省也是中国境外投资优惠政策的先期使用者。例如, 中国投资者到境外投资必须在通过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后, 才核准向境外支付与投资有关的前期费用。规定支付总额不得超过中方投资额的5%, 最高不得超过50万美元或等值外汇。由于审批环节多, 限制额度低, 制约了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发展。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的建议, 在黑龙江省率先放宽, 只要企业提交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申请或投资意向书后, 就可以向境外支付与境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前期费用。

三、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 投资地区集中且投资环境不佳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俄远东地区和外贝加尔边疆区。这些地区属于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 吸引外资的硬环境并不理想;投资政策不稳定、法律条文多变、行政执法不严格、办事程序繁琐, 吸引外资的软环境也比较差。因此, 对俄投资的困难程度非常大, 投资成本很高。

(二) 投资项目档次过低

黑龙江省把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作为对俄投资合作的工作重点。投资经营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林木、农副产品、海产品的初级加工, 投资档次过低, 缺乏对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投资。

(三) 投资企业及项目规模不大

近些年来, 黑龙江省企业对俄罗斯投资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签订的投资项目金额也不断提高, 但投资的项目金额在中方对俄投资总金额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大型项目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对俄投资大项目如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明珠”住宅小区的建设, 计划投资额达13亿美元、托姆斯克州木材深加工基地的投资总额达4亿美元是由烟台西北林业公司投资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省是中国传统的工业基地, 大型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改革, 需要大量的资金却又融资渠道狭窄, 一直将吸引外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至今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投资的多为并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对俄投资的资金不足问题成为黑龙江省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障碍。

四、扩大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建议

(一) 努力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1.政府部门措施。

首先, 建立高效的服务机构, 为企业及时、准确地提供俄方政策信息;保障企业顺利进入俄罗斯市场, 保护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其次, 继续坚持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角度, 简化对外投资的审批、登记、年审等相关手续, 真正建立起为企业办实事的监督管理体系。第三,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目前,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铁路口岸较少, 同江与哈巴罗夫斯克只一江之隔却要绕行通过绥芬河过境, 既增加费用又浪费时间;黑河大桥、同江大桥已经规划多年, 但仍未动工。应该尽快落实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投资环境。

2.投资企业应加强对俄投资环境的了解。

黑龙江省企业在对俄投资之前需要对其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状况进行摸底调查, 搞清楚拟投资项目是否具备俄市场投资的准入条件, 还要注意俄罗斯政策的多变性。对所需设备、劳动力和资金进行仔细测算, 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案。避免由于投资者本身对投资地区投资环境不了解而导致不良后果。

(二) 进一步拓展对俄投资合作领域

黑龙江省应在尽力扩大矿产资源和能源、农业、林业、建筑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基础上, 调整对俄投资合作的领域, 从粗放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向其他领域拓展。与俄罗斯特别是其东部地区相比, 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建材和化工等工业部门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老工业基地也积累了一定的先进工艺、高科技人才, 可以向俄方推介设立高科技企业;也可利用俄方优势技术、技术设备, 依附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创立技术研发中心, 从而提升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的经营档次。

(三) 解决投资中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首先, 加大政府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强化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 争取金融部门在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用证开具数额及流动资产抵押等方面提供支持, 加快建立和完善便捷的结算体系, 相应降低融资门槛, 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其次, 对俄投资额度大、投资期限长的项目, 适当放宽贷款政策, 以降低投资企业的融资压力。第三, 采用多种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 资金不足可以用设备、技术和服务入股;当投资项目超过自身实力时可以与国内其他省份有投资意愿的公司联合, 形成投资集团进行对俄投资。最后,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俄投资项目的前期费用补贴和扩大资金补贴给予范围。

参考文献

[1]夏焕新.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思路与对策[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2) .

[2]李金波.边境地区对俄投资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绥芬河市和东宁县为例[J].西伯利亚研究, 2011 (1) .

[3]封安全.加快黑龙江省对俄林业合作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4) .

[4]陈梁.黑龙江省扩大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的问题、机遇及对策选择[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 011 (3) .

对俄投资 篇3

1.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投资数据现状

佳木斯市近邻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俄罗斯成为佳木斯市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 对俄贸易的迅速发展大大的提高了佳木斯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具体见表1 所示。

自2010 年至2015 年, 佳木斯市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多达72 亿美元, 平均年增速高达35%。其中在2013 年一年, 佳木斯市全市的贸易进出口总值高达34 亿美元, 这其中与俄罗斯这一个国家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0 亿美元, 这一数据占到同期的佳木斯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3.7%。

而这里面佳木斯市对俄罗斯的贸易出口总额已经累积达到了31 亿美元, 而俄罗斯对佳木斯市的出口总额已经累计实现了41 亿美元。六年期间累计实现对俄罗斯贸易的逆差多达10 亿美元, 具体参见表二所示。

2.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成果现状

第一, 佳木斯对俄贸易通商口岸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了对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通道。在水运方面, 建设停泊口岸四十多个。陆路方面, 建设全部的通商口岸公路运输, 方便快捷, 又有第一亚欧大陆桥将佳木斯市与俄罗斯整体链接起来。在航空运输方面, 开通了从佳木斯到俄罗斯多个重要城市的航线。

第二, 加强俄罗斯境内外的园区基地建设。在境内园区建设方面, 重点建设一批对外贸易园区, 推动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开展。境外园区的建设理念传承着现代的管理经营理念, 将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在此, 打造优秀的对外贸易园区基地。例如, 佳木斯市重点打造的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已经形成了大中规模企业53 家, 企业资产总额92 亿人民币, 总投资1.8 亿人民币。累计对外贸易交易总额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

第三, 逐步拓宽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的领域。增加佳木斯市对俄罗斯的贸易投资的领域, 从简单的轻工业加工、纺织品的出口到重工业的制成品。从简单的劳务输出, 到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 从简单的餐饮服务到食品加工工业。从简单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对外贸易, 到工业制成品贸易往来, 加深拓宽佳木斯和俄罗斯的贸易途径和领域。

二、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便利性的优劣分析

1.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便利性的优势分析

佳木斯市发展对俄贸易投资具有很多的优势, 第一就是最明显的地缘优势。佳木斯市和俄罗斯紧密相邻, 中间仅仅有一条乌苏里江。而且俄罗斯境内有很多紧邻佳木斯市的大型城市, 例如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等, 这给佳木斯市和俄罗斯的相互贸易往来提供了地理区位上的便利条件。这些地理区位优势促进佳木斯市和俄罗斯的经济贸易交往、文化学习交融。

第二, 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资源互补性较强。我国的佳木斯市位于东北最为肥沃的土地之上, 即三江平原上。这里历史上就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大粮仓, 盛产粮食、蔬菜、瓜果。而且这里的畜牧业也较为发达, 农副产品的加工也较为成熟。而这些恰恰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所缺少的东西。这就给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投资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 佳木斯市还有着丰富的劳动资源, 佳木斯全市人口252 万人, 其中18 岁- 35 岁的劳动人口88.35 万, 占总人口比重为38.0%。这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大量的输出到俄罗斯的境内, 解决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 俄罗斯远东地区一直以来都以丰富的矿产资源所著称, 这里有着丰富的铁矿、煤矿、石油资源和木材资源, 而这些资源可以解决佳木斯市轻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所以说, 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相互投资贸易互利和共赢, 互补性极强的。

第三, 通商口岸的优势。佳木斯市是我国重点开发的边境城市, 是东北地区对外的门户所在。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先后陆续的建设了六个国家级的通商口岸, 并且修建了若干条国家级别的快速公路, 直达俄罗斯境内的各大城市。初步的形成了水路、陆路和空运于一体的交通框架。这些为佳木斯市扩大对俄罗斯的贸易投资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

2.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便利性的劣势分析

虽然佳木斯市发展对俄贸易有着诸多的利好形势,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和问题。第一, 佳木斯市缺乏名牌自有产品。相比较内地和东南沿海的工业强市, 佳木斯市的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自主品牌缺乏, 缺乏竞争能力。长期依靠倒运国内其他省市的产品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往来, 并没有注重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 大多数的贸易产品竞争能力不强, 缺乏持久的竞争力。

第二, 佳木斯市对俄贸易环境变幻多端, 不够稳定。俄罗斯是一个政治环境不够稳定的国家, 其与其它国家经常发生的摩擦和对立, 导致所处的国际环境较为孤立。而且, 俄罗斯国内的政策较为多变, 治安环境十分的差, 这些因素导致佳木斯市和俄罗斯贸易投资合作有着很大的风险性。

第三, 两国之间存在的旧市场贸易秩序不利于新贸易合作的开展, 且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在进行经济的转型, 对贸易的协调和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 这就导致了两国贸易存在经营秩序混乱、有着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这些因素为佳木斯市对俄罗斯进一步进行贸易投资埋下了障碍。

三、佳木斯市发展对俄贸易投资的建议

针对佳木斯市对俄贸易的现状和优劣势分析, 作者提出发展对俄贸易投资的建议和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

1.转化固有优势拉动本市经济发展

首先, 针对佳木斯市对俄罗斯贸易投资的优势分析, 要转化自身的固有优势, 积极拉动双边贸易增长, 以达到发展本市的经济目的。充分的发挥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地缘优势, 利用国家政策的扶持, 深化对俄贸易规模, 拓宽对俄贸易的领域, 保持对俄贸易的领先地位。

第二, 继续拓宽与俄罗斯的贸易投资领域, 深化贸易投资渠道, 优化对俄贸易投资渠道。利用当前的优势条件和深厚的市场基础,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拓宽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投资领域, 加大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第三, 加强佳木斯市自有品牌的建设力度, 实施品牌战略, 支持地方产品的创优争先, 扶持打造地方创汇名优品牌。

2.把握时机深入加强对俄贸易投资合作

当前的中国重视与邻国开展贸易合作, 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关系, 已经达到了历史最好的阶段。两国领导人多次亲切的会晤, 对中俄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了新的共识, 为中俄两国今后贸易投资的扩大和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佳木斯市政府应该抓住时机, 利用两国之间的优惠政策, 积极推动当地外贸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升级。

积极开展双边合作的新领域, 加大对俄的旅游、商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重点建设对俄贸易投资的龙头企业, 增加对俄贸易投资的力度。

3.把握方向完善对俄贸易投资的各领域建设

第一, 加快和完善口岸通道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转化职能, 加快对俄贸易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的提高对外贸易口岸的货物吞吐能力, 加强通商口岸的周边环境建设, 积极改善水路运输的配送效率。

第二, 积极的建立健全对俄贸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增强对外贸易相关部门的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加强海关、税务、金融服务部门、商务信息部门和外贸企业之间的联动性, 使得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困难, 能够顺利的化解。提高企业对外贸易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性。

第三, 积极维护中俄之间的良好贸易的大环境。作为政府部门首先应该代表对外贸易的企业和人员多与俄罗斯方面进行协商和碰面, 以期达到双边合作的友好共识和良好的贸易环境。作为对外贸易企业应该积极加强与俄罗斯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改善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 加深双方的合作, 拓宽贸易合作的规模, 合法经营, 遵守双边的法律法规, 维护双方之间的良好合作信誉, 努力维护中俄之间合作的大环境。作为对外贸易的从业者和劳务人员, 应该积极遵守双方的法律制度, 遵纪守法, 维护本国人民的形象, 积极学习俄罗斯的文化和知识, 以便更好的从事对外贸易的工作。

四、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投资的现状, 总结和分析对俄贸易投资便利性的优劣性问题,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以更好地促进佳木斯市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 更广视野的全面扩大和深化双方务实合作, 扩大相互开放, 深化利益交融, 拓展欧亚共同经济空间, 带动整个中俄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滨.黑龙江对俄贸易状况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3, (1) .

[2]郑治.黑龙江对俄贸易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 2009, (13) .

[3]宋要武.透析中俄边贸障碍, 加速合作战略升级[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4, (1) .

对俄投资 篇4

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覆盖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两个行政区所属区、县 (市) , 重点规划建设滨绥铁路、绥满公路 (哈尔滨市至绥芬河段) 沿线两侧地区的对俄贸易加工区。

(一) 规划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根据国家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战略的总体部署, 抓住机遇, 立足龙江、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及环太平洋地区, 以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为支撑, 以边境口岸为节点, 以内陆市县为依托, 以创新发展各类园区为手段, 全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加工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 形成口岸、临岸地区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成为带动、支撑全省对外开放的先导区。

(二) 发展机遇和优势

哈牡绥东区域在全省乃至全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处于前沿地带, 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牵动作用。建设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 充分体现完善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沿边开放优势, 通过中心城市与沿边开放地区的互动合作, 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既是牡丹江市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也充分彰显了牡丹江市对俄经贸合作的特色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具有的独特优势。

1. 区位优势

哈牡绥东区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形成了相互支撑、各具特色的两大经济区域。哈尔滨市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 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 是国家惟一的一类内陆口岸, 是中国东北北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之间里程最短的大陆桥枢纽, 是我国距离俄罗斯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最近的特大中心城市。牡丹江市地处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中段, 滨绥、图佳铁路交汇于此, 作为亚欧大陆桥上的国际通道城市和陆海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在黑龙江、东北乃至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辐射面广、开放度高、自由度大的优势。

2. 口岸通道优势

哈尔滨市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 也是国家开发建设最早的老工业基地城市, 拥有水运、航空和铁路货运3个国家一类口岸, 年综合过货能力750万吨, 过客能力120万人次。牡丹江市口岸设施比较完备, 区域内拥有绥芬河铁路、公路, 东宁公路和牡丹江航空港4个国家一类口岸, 滨绥铁路与俄罗斯铁路相连, 铁路、公路、航空交汇于此, 年综合过货能力1200万吨, 过客能力200万人次。绥芬河口岸是全省25个口岸中惟一的铁路口岸, 东宁口岸是全省公路口岸中过货量最大的口岸, 牡丹江航空港是全省第二大国际航空港。牡丹江市域内有1条国道主干道与俄罗斯公路相接, 3条省道与国道主干线相交汇连接, 成为东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滨绥铁路、301国道贯穿哈尔滨市区及部分县 (市) 和牡丹江市全境, 并通过绥芬河、东宁口岸直达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欧洲腹地, 通过陆海联运大通道经由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远东港口可直达我国南方各港口以及日本、韩国、朝鲜和北美各港口, 是黑龙江省和我国东北部内陆地区通向东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出海口。

3. 园区建设优势

哈尔滨、牡丹江两市拥有5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 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3个境外工业园区。园区建设规模、产业集聚程度、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环境、未来发展潜力等在全省首屈一指, 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各类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对俄贸易和投资合作为特色的加工基地。

4. 产业发展优势

哈尔滨市产业基础雄厚, 是我国著名的“动力之乡”和国家重点打造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机电、医药、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牡丹江市工业初步形成了以木材加工、能源、汽车配套、造纸、石油化工、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医药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两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度逐年提高, 中介、担保、保险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哈洽会”、“木业博览会”、“镜泊湖旅游节”、“中国名优商品展销会”等会展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5. 对俄经贸合作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哈尔滨市、牡丹江市积极发展与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各州区的友好关系, 地方政府和部门间建立了协作互动机制。2008年, 两市对俄进出口贸易共完成60.7亿美元, 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对俄贸易总额的26.5%和54.9%。截至2008年, 两市累计批准对俄投资项目43个, 对俄投资4.9亿美元, 分别占全省的22.4%、35.8%。对俄投资主要领域为轻工、纺织、家用电器、机械电子、服装加工等行业, 近年来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房地产开发等项目逐渐成为对俄投资的热点, 投资额度开始增大。

(三) 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发展现状

2008年末, 牡丹江市着力打造的“301对俄产业带”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以后, 牡丹江市按照省里提出打造“5个中心”的要求, 对加工区未来发展做了更为详尽的规划, 拉开了加工区发展的空间框架。牡丹江市对加工区所辖的7个开发区进一步整合, 理顺了加工区的体制和机制, 从管理方面为加工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同时, 加工区里的各大开发区及3个境外园区都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功能, 增强加工区集聚企业、承接项目、吸引投资的能力。各相关部门纷纷以加工区建设为切入点, 发挥加工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 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专题招商, 争取一批中省直企业、国内行业龙头和大型民营企业到加工区投资考察, 吸引了一大批项目入驻。特别是一批超亿元项目的入驻, 对加工区产业集群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及带动作用。2008年以来, 新入驻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项目达66个,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目前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内的项目已达到463个, 这标志着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境外园区是牡丹江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并在境外成功运作的一种模式, 带动了半成品加工制造产业向牡丹江市转移, 促进境外、境内产业集聚和联动发展, 推动了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建设。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 境外园区在规避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对牡丹江发展对俄经贸产业的影响

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深入, 哈牡绥东地区的区位优势越发显现、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前景十分美好。牡丹江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扩大对外合作, 着力把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打造成全省、全国提升沿边开放的先导区和中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示范区。

(一) 有助于中俄产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进行对接

长期以来, 中俄贸易主要是轻工、食品、机电等产品, 中俄贸易额度难以有较大突破。面向未来的中俄经贸合作重点, 应该着重放在资源、能源、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这完全符合中俄两国的切身利益和发展需求。牡丹江市在对俄经贸实践中, 不断探索拓展对俄经贸领域和品种, 与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俄原木、原油、钢铁等进口量逐年递增, 牡丹江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地, 绥芬河口岸还成为黑龙江省的首个重油进口口岸。2008年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梅德韦杰夫总统与胡锦涛主席达成协议, 加速两国能源合作步伐。2009年6月, 两国又确立了今后能源合作的三项原则, 第一是全面长远的原则, 全面包括石油、天然气、核能、电力、煤炭、金融在内的能源领域全方位合作, 以及能源勘探开发、深加工、销售等深度合作, 长远是指向前看,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第二是市场原则, 即按照国际市场通行的做法推动两国能源合作。第三是互利共赢、彼此照顾对方的原则。可见, 中俄能源等战略合作的大幕正在拉开。如果国家能够确定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成为全国提升对俄开放的重点地区, 牡丹江市就可以获得中石油、国家电力等国家级大企业的支持和介入, 在对俄能源等更广泛领域合作上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二) 有助于推动跨国经贸物流合作

中俄跨境陆海联运通道的开通, 不仅开辟了黑龙江省新的出海口, 而且推动了俄远东南部港口群的发展, 对于促进国内的南北沟通以及密切对俄合作关系、增进东北亚各国间的紧密联系、发展与欧美各国的经贸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物流成本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俄罗斯远东港口恰恰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一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通过国家外交渠道妥善解决大通道运行中俄方船只受限、中方船只单向运输及粮食禁运等制约难题, 加强中俄物流合作, 近距离可以服务全省及中俄合作战略物资南运, 促进南联北开;中距离可以扩大与韩、日、蒙古等周边国家的合作, 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远距离可以拓展与欧美国家的合作, 构建贯通全球的国际经贸物流体系。由此, 将赋予牡丹江这个沿边地区乃至整个黑龙江省以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空间。

(三) 有助于扩大对俄农业合作, 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安全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牡丹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积温在2600度至2700度之间, 生态环境优良, 是我国重点黑土区和农作物高产区。与牡丹江市毗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纬度更低, 不仅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而且土地富足肥沃, 是牡丹江市土地面积的近4倍, 尤其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农业相对落后, 农副产品对进口依赖性较大, 在俄从事农业开发很受欢迎。牡丹江市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 提出要在境外“再造一个牡丹江农业”的目标, 目前已在俄境内租赁土地200余万亩。如果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 制定鼓励境外垦田的政策措施, 高层协调扩大农技人员劳务配额、简化出入境手续, 建立农业生产、加工、运输等领域合作的长效机制, 将会带动牡丹江市及国内各地更多的涉农企业和农民到俄罗斯从事种养业, 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可以在参与国际农业合作的过程中, 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 创造更多的农副产品, 满足两国边民的食品需求。

(四) 有助于推动人文交流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不仅要靠两国元首的重视, 更需要两国人民的共同推动, 尤其是两国边境地区, 更应当是当先锋、扮主角。哈牡绥东地区与毗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山水相连, 两国人民之间有着百余年的交往历史, 哈尔滨曾经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亚特兰蒂斯”, 绥芬河是中俄开展经贸活动的“百年口岸”和中苏交往的“红色通道”, 曾经苏联红军与牡丹江军民携手浴血奋战,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以来, 牡丹江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友谊日益深化, 人员交往频繁,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伙伴。要呼吁国家在把哈牡绥东地区作为提升对俄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先行区的同时, 也作为深化中俄传统友谊、建立和谐稳定边民关系的重点地区, 积极主动地在其中发挥作用, 努力成为中俄地区友好相处、推动合作发展的典范。

三、进一步发挥对俄贸易加工区的带动作用的对策

依托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 牡丹江市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做大产业基地。重点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 完善资源能源进口仓储、配套加工等设施, 做大俄罗斯市场需求较大的家电电子、轻纺、服装鞋帽、建材、食品等产品及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重油、电力、木材、钢材等资源的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搭建广阔平台。围绕增强商贸、旅游在沿边开放中的牵动作用, 争取高层协商解决双方边民进入互市贸易区免签证及异地办理一次性护照等问题, 促进绥芬河、东宁边境互市贸易区健康发展, 做大“木博会”、“黑木耳节”、“中国名优产品展销会”等会展服务品牌, 打造北国风光游、中俄边境游、中俄韩跨国游热点区域和集散中心。畅通经贸通道。完善合作机制, 确保陆海联运通道常态运输, 拓展与东北亚各国的空中航线, 搞好纳霍德卡物流码头建设, 加快牡绥高速公路和牡绥、哈牡城际电气化铁路建设, 推进“东边道”铁路建设, 构建方便快捷的跨区域、跨国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保税功能。按照国际化标准, 加快绥芬河口岸综合保税区建设, 完善保税加工、保税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 构建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特殊监管区域。注重人文交流。通过举办友好交流活动、开辟跨国旅游精品线路等途径, 广泛开展与俄、韩、日等国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人文交流, 把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打造成东北亚各国间友好相处、互利互惠、和谐共融的窗口。

参考文献

[1]王志纲.牡丹江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策划[R].北京:王志纲工作室, 2007.

[2]黑龙江省商务厅.哈牡绥东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商务厅, 2009.

[3]李润明等主编.牡丹江发展对俄经贸对策思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114-117.

上一篇:虚拟财产的保护方向下一篇:下意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