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求创新(精选11篇)
作文教学求创新 篇1
新课标非常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习题教学, 因此,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 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是:怎样通过习题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和大家交流。
一、注重引申, 拓展创新
课本中的习题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教师只要求学生就题解题, 收获不大, 充其量不过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习题加以联想、延拓,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争取做一题、得一串、收一片, 就能有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1【苏科版八上数学P148例2】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 已知一根弹簧自身的长度为bcm, 且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g, 弹簧长度增加kcm, 试写出弹簧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已知这根弹簧挂10g物体时的长度为11cm, 挂30g物体时的长度为15cm, 试确定弹簧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本例探究完成后, 教师应及时提出原教材中没有的新问题进行延拓:
(1) 如果这根弹簧最多能挂200g的物体, 那么你能说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吗?
弹簧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你能说出y的取值范围吗?
(2) 如果撇开实际意义, 只告诉我们“y是x的一次函数, 且x=10时, y=11;x=30时, y=15”, 那么怎样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呢?【由此引入“待定系数法”】
(3) 大家能总结一下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吗?
这样及时延拓, 既增强了课本习题的活力, 又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2【苏科版八上数学P101T`2】如图1, 在△PAB中, 点C, D在边AB上, PC=PD=CD, ∠APB=120°, △APC与△PBD相似吗?为什么?
分析:由条件易知∠A+∠APC=∠PCD=60°, ∠BPD+∠APC=120°-60°=60°, 从而∠A=∠BPD, 同理∠APC=∠B, 故△APC∽△PBD。
解完该题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如下拓展:如果将条件改为“如图2, 在△PAB中, 点C, D在边AB上, PC=PD, ∠CPD=30°, ∠APB=105°”,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若设PC=PD=1, AC=x, BD=y, 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这里, 只是把原题中的“等边三角形”换成了“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学生联想到原题的解题思路就很容易得到∠A+∠APC=∠PCD=75°, ∠BPD+∠APC=105°-30°=75°, 从而∠A=∠BPD同理∠APC=∠B, 故△APC∽△PBD, 再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x。
二、逆向联想、求逆创新
逆向思维能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掌握得更清楚、更深刻, 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许多数学知识都有可逆的结构, 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与方法的逆用, 特别是在习题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把具有逆反关系的习题放在一起, 或引导学生探究习题的逆命题, 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4.已知:xm=3, xn=7, 求x3m-2n的值。
分析:本题逆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即可。
例5.填空: (1) 1、0、-1的立方根分别是____。
(2)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 这个数是____。
分析:这是两个具有逆反关系的问题, 如果分开让学生做, 那么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完成第 (2) 题。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 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 (2) 与 (1) 的逆反关系而正确地完成第 (2) 题。
三、变换角度、求异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6【苏科版九上数学P19】已知:如图, 在正方形ABCD中, E是BC的中点, 点F在CD上, ∠FAE=∠BAE。求证:AF=BC+FC。
证法一: (截长法) 如图1, 在AF上截取AG, 使AG=AB, 连接EG、EF, 易证△AGE≌△ABE (SAS) , 可得∠AGE=∠B=90°, EG=EB, 由于EC=EB, 所以EG=EC, 故Rt△EGF≌Rt△ECF (HL) , 所以FG=FC, 从而AF=AG+FG=AB+FC=BC+FC。
证法二:如图2, 延长AB到点H, 使AH=AF, 连接EH、EF, 显然△AHE≌△AFE (SAS) , 可得EH=EF, 故Rt△EBH≌Rt△ECF (HL) , 所以BH=FC, 从而AF=AH=AB+BH=BC+FC。
证法三: (补短法) 如图3, 分别延长AE、DC相交于点K, 显然△KCE≌△ABE (ASA) , 所以KC=AB, ∠K=∠BAE=∠FAE, 从而AF=KF=KC+FC=AB+FC=BC+FC。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探求一题多解不是目的, 不是提供的解法越多越好, 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总结, 在多解的类比中发现合理的、简捷的解法, 获得经验, 形成技能,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摘要:在数学习题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本习题进行深入研究,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去类比、联想、延拓, 从中发现一些新的成果, 争取做一题、得一串、收一片, 在单向、正向思维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向、逆向思维,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习题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实践
作文教学求创新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光阴荏苒,转瞬一年,一年来在区教育局以及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和关爱下,根据中学实际,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做简单汇报:
一、加强管理,提高素质
总书记指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实干兴教,所以我牢记自己的使命,作为领头雁,我在工作中,致力于改革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深度。进一步树立并强化领导班子的“七个意识” :一是责任意识。;二是管理意识。三是公仆意识。四是创新意识。五是发展意识。六是和谐意识。七是奉献意识。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我首先做到,经过强化队伍建设,校领导集体充满活力,保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职责清晰又能团结一致,呈现勤奋廉洁、奋发向上的工作局面。
二、健全制度,狠抓常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好的教育思想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约束、规范和管理。教务处、政教处相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人不管人,制度管
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视觉决定高低,细节决定成败,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凡是影响教学成绩的任何因素,我们都齐抓共管,务求于细,务求于实。每学期教科研组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听课笔记、教学反思、读书笔记及学生作业检查两次以上,并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挂钩。务必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都落实的。因此,今年中考,我校又以骄人成绩,再度铸就了某某中学的辉煌。
三、学生管理,面面俱到
1、纪律教育。通过班会活动讨论、升旗讲话引导、处理违纪事故、家校及时联系等形式或活动进行纪律教育,使学生遵规守纪,以遵守校纪班规为荣,以违规乱纪为耻。
2、卫生教育。政教处每天定时检查,并公布结果,保证了全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保证了学校以整洁的面貌示人。
3、品德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升旗讲话,贯穿品德教育;主题班会,讨论品德话题;课间活动,展示个性特长;校园广播、文化长廊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教育学生品端行正,诚信做人。
4、安全教育。我们始终把学生的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日常安全检查、周一安全大查、开学安全演练、请假电话联系家长、领导24小时值夜,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学生安全。
四、关注师生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首先是以教师为本,只有教师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
了关怀,感受到了幸福,他们才会把这些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才能以尊重唤醒尊重,以关怀点燃关怀,以幸福塑造幸福。我们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参加教研活动。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教师职称问题、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教师家里有事了,在工作上首先给予考虑,教师生病住院,我率领领导班子成员带上慰问品,去医院探望,及时兑现中小考奖金,绝不拖欠教师一分钱,时时刻刻把教师利益放在首位。和谐的氛围,使教师的心劲十足,干劲十足
学校餐厅问题是多年来难以调和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我校餐厅一直对外承包,学校管理力度、强度有时候就难以达到,导致有学生偷偷在外就餐,一不安全,二不卫生,家长颇有意见,所以从去年暑假开学开始,学校餐厅由学校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求学生吃饱吃好稳定人心,平时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且荤素搭配,尽量让学生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五、拓展生源,谋求发展
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学校,我们想招到凤毛麟角的尖子生,真是难于上青天,我们就靠三类苗结一类果的教学质量,以及全体教师的埋头苦干,取得社会的认可,赢得家长信任,来拓展我们的生源,是我校在惨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今年我校初一招生非常可观,三班开齐,真叫人感到欣慰。
一年来,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清醒的认识到:我校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绩,是我们全体教师鼎力支持和通力协作的结果,这里
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认识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非常不容易,机遇与挑战并存,期望和困难同在,我坚信:有教育局、中心校的关心支持,有广大教职工的不懈努力,我校教育一定会稳步发展,再铸辉煌。
某某中学 某某某 2013.11.务本求实 谋发展 团结奋进 铸辉煌
马某某
——履职报告
作文教学求创新 篇3
关键词:探索 创新 突破 写生
美术是一种艺术创作,他需要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可以说,这一精神和能力是关系学生一生的艺术发展,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求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一、深刻理解有关概念的内涵
关于“创新”,其内涵很丰富,1.自主性,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2.推陈出新,摆脱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3.具备一种能力,不局限于旧有模式,流畅、变通和独特的处理艺术创作中的问题。4.不断有新的理念或作品产生。
创新精神:是不甘守旧、刻意求新、不惧艰辛、志在变革的勇气和毅力。
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产生新的非凡设想的能力、善于发现和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本质上就是人重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师必须首先更新思想,在教学中不断科学的渗透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才会有创新进步的源泉,如果教师因循守旧,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呢?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应该首先具备全新的人格特征和学习观,与此同时,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
二、探索与创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美术,也讲天分,但高中美术教学更讲勤奋,而学生在勤奋的探索中求创新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核心指导精神。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格,在此基础上,更有利于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
美术学习讲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是需要独特的表现形式的,而这种独特性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不断的体现出来。理论研究指出:“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所谓创新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更多地表现为想象,包括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丰富性等。”形象思维又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所具有的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特征是创造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教学就需要这种精神去理解作品,并且,学生自己也要以此作为创作的精神依据。美术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应该高于现实生活,作者通过自己对素材独特的解读和表现,从而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物用美术的形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期间融合的手法更是离不开这种创新精神的指引和召唤。高山大川等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创造物;人化自然是人类巧夺天工、奇思妙想的智慧结晶;美好的社会万千物质更是人类科学思维和艺术构想的产物。美术学习所接触的内容无不与汲取大自然造物的营养和人类的创新精神、创造实践有关,因此美术学习即使对中学生抑或是学前儿童,也是一种程度不等的接受人类创新精神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的活动。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大胆的探索创新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需要先把握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和创造里的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恰当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换言之,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得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盲目而被动,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1.扎实基本功
扎实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理论这些基本功,是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些基础,探索和创新便没有依托,便无法可持续性的进行。
2.大胆走出课堂
大胆走出课堂,在写生课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将自然风物转化成艺术形式,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这样的写生活动是学生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写生活动中,关键是调动学生独特的思想和个性表达,教师重在启发学生们为表现同一种素材而表现出的不同创新思维的表达。这不能求全责备,不能整齐划一,不能搞一刀切,它取决于学生头脑中闪现的灵感,主观的感受,内心不同的情感表达。写生过程中,就是锻炼学生的艺术手法的艺术感染力,技巧的娴熟表达,最终创造出富有个性形象鲜明的艺术形象。
3.举行学生工艺绘画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就同一题材,举行不同工艺不同艺术手法的工艺、绘画等活动的作品展览。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利于激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去创新。当然教师要把评价机制放宽,不能过于苛刻,这只能打击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的活动,是学生个体艺术思想和艺术手法的自我突破,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突破自己的快乐,面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一种平时难以感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作文教学求创新 篇4
一、教学设计“精益求精”, 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从教学理念、内容到教学方法、措施,都要提高针对性成效。
(1)教学设计要广泛搜集资料。历 史教学中蕴含的信息量较大,时间跨度较广,因此,教师在开展每一课的教学之前,都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横向拓宽。如在教学“贞观之治”内容时,教师应当针对“贞观之治”之前和“贞观之治”之中的不同阶段,对国家综合国力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搜集对比, 便于学生进行直观比较, 以此提高对“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意义的深刻认识。
(2)教学设计要结合社会生活。以史为鉴,知历史而见未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教学“科举制的创立”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前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以及公务员考试制度等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举制的形成、受益者、弊端局限性等,提高对教材的理解效果。
(3)教学设计要兼顾学生特点。初 中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兼顾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兼顾学生求知欲望强、参与欲望浓的思想发展实际,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环节、组织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
二、 教学手段 “与时俱 进”,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
教学手段的改进,尤其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历史课堂教学。
(1) 运用信息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当前,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丰富,也为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了较好的素材。教师可以选取影视作品中相关内容作为补充信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教师可以选取《火烧圆明园》中的一些片段作为教学补充信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
(2) 运用信息手段补充背景信息。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 其有着深刻的前因后果,教师在教学历史时应当前后连贯,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事件。如教学“戊戌变法”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前夕中国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官府与民众关系以及面临的外部局 势等,通过这些信息的补充,让学生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了解到“戊戌变法”失败的必然性,对学生增强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具有较好的帮助。
(3) 运用信息手段强化思想教育。如教学“难忘九一八”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选取抗日战争中一些经典的场景作为教学补充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的英勇,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前钓鱼岛领土纠纷的内容,运用视频向学生展示我国海军以及海警编队对钓鱼岛区域行使主权巡航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国力的强盛为主权的领土完整提供了钢铁保障,有效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了思想教育成效。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灵活,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历史,也同时提升了历史教学成效。
(1)开展启发教学。教师在历史教 学中不能局限于单纯地灌输讲授,而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将思考的主体变为学生, 教师不再进行直接地传授答案,而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设置梯度问题、 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启发,帮助学生提高重难点突破的效果,让学生带着探究的兴奋、成功的满足,一步步深入到历史学习之中,获取学习成果。
(2)采取形象教学。历史教学中的 一些知识点记忆较为困难,教师可以采取形象化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例如,为了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记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教师可以用“肥猪赛大象”“萝卜胜南瓜”这样的形象比喻,让学生加深对“左倾”思想泛滥、“浮夸风”的记忆。再比如, “甲午战争”是1894年爆发的 , 其发生年代是“一把就死”,“戊戌变法”的时代是1898年,用谐音可以记忆为“要发就发”, 学生对于这样的形象记忆印象非常深刻,能够提高记忆效果。
(3)开展错位教学。教师在历史教 学中,可以在适当的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如在复习环节或是主题活动环节,教师可以将教学指挥棒交给学生,在经过事先准备的情况下,由学生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这样的新颖模式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以创新求卓越 篇5
2012—2014年信息消费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至2017年移动网民将达7.5亿(如下图)。这些数字都表明,移动互联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也隐藏着巨大的潜力,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力度,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4G时代,中国移动无论是传统的电信业务或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移动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形式,提出战略转型策略:从语音经营为主向流量经营为主转变,从拓展通信业务向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和信息消费转变,从移动通信经营向全业务经营转变。而促进转变的只有创新这条路,以创新求卓越,深入推动技术体系、运营体制、激励机制、经营模式及管理水平与公司战略方向及发展要求同步适应、相互匹配。
颠覆性创新理论
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根据创新所发生的客观环境定义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延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延续性创新一般是指改善产品性能或完善产品功能的创新,一般延续性创新技术很少会导致领先企业的失败。而颠覆性创新则是指发端于非主流的低端市场或新市场,经过不断发展,最终削弱主流市场产品竞争力的创新。显然,所谓颠覆性创新,其基本过程就是基于新概念或技术的新应用,以新产品或新服务替代传统产品或服务,并在相关领域产生革命性变革,从而带来新的领域性增长。
颠覆性创新能力的塑造
中国移动已走过16年风雨,正是克里斯坦森教授所定义的“管理卓越的大企业”。而这也正是中国移动所要担忧的,因为现在正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革命——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巨头在保持通信领域持续性创新的同时必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到颠覆性创新,将竞争对手颠覆,而不是被竞争对手颠覆。
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种种特征,中国移动的确做了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一是在智能管道方面,将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和流量的单价,延长流量使用周期,同时还向用户提供流量分享,流量提醒,引导客户升级等举措,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使用;二是在开放平台方面,中国移动志在打造一个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平台,能够实现对资源的灵活调用,资源的统一配置,功能充分的共享,用户体验一致的平台;三是在特色业务方面,中国移动提出全新的商业主品牌“和”,具有五大特点:满足基本通信需求的和沟通、提供生活服务的“和”生活、聚合海量娱乐服务资源的“和”娱乐、向智慧家庭整体解决方案的“和”家庭、为企业提供的“和”商务;四是在友好界面方面,在定制终端中内置受客户欢迎的自有业务和第三方业务,充分发挥网络、业务、研发及与专业公司的协同作用,提供更为友好的终端和业务界面,切实给客户带来最佳体验。中国移动正全力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管理体系,例如中国移动内部已相继成立终端公司、物联网公司、电子商务中心、物流中心、在线服务中心等专业化运营机构,涵盖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流”的特性: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
颠覆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克里斯坦森认为影响一个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因素有三个:资源的专用性、决策流程和价值观。以上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组织结构、观念意识和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障碍。
资源的专用性。在资源分配上,中国移动受到各方的制约,但是中国移动必须拥抱移动互联网,面对股东、消费者及产业链合作者在资源方面的制约,中国移动要以敢于碰壁的气魄以及睿智包容的态度冲出牢笼和枷锁。一是建立双能组织结构,也就是在保持原有通信主流业务的同时成立带来新的增长点的移动互联网机构。这样的组织机构可以保证新业务在不同的单元或团队中进行探索和开发,避免出现了新业务在原有组织模式下开展时资源投入的不平衡问题。二是实现云平台和大数据的互通。在云计算领域,中国移动是天然的云计算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拥有发展云计算最基础、最核心的资源——数据中心与网络资源。在大数据领域,中国移动是海量宝贵的用户大数据的拥有者。仅仅移动用户数一项就已达到了8亿,庞大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财富。“云+大数据”成为中国移动走出“电信模式”和“平台模式”,迈入“互联网模式”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移动谋求产业突破的重要助力。
决策流程。流程是为某一具体工作而设计的,当企业按照流程来执行该项工作时,它会很有效。传统运营商的决策体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的最大障碍。中国移动长期以来形成的层级森严、流程冗长、程序繁杂的决策流程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格格不入,待一项创新性成果经过层层审批可以落地实施的时候,但却发现市场早已被占据了。一是管理扁平化,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首先,继续开展管理集中化和组织扁平化工作,但基础工作是要统一员工价值观,否则任何不被大多数员工认同的改革终会走向灭亡。其次,上层管理主动参与、主动调查、主动为一线提供支撑,实现对基层“输血”。再次,打破部门壁垒,加强协同发展,使颠覆性创新在每一个步骤都能顺利进行下去。二是完善创新体系,为超越创新困境奠定基础。根据创新文化形成的六大因素,在每个团队成立创新机构,制定创新奖励机制,给予资金支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提高激发团队创新激情,开展创新人才阶梯建设,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增强创新成果的复用性,容许创新失败,肯定创新贡献,而且要真正建立一套创新价值评估流程。
价值观念。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各级员工进行重要决策时所依据的标准。然而,以过时的标准来评判现在的事物是极其不妥的做法。首先看一下几乎所有企业和个人认可但并不正确的几个价值观念: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念,真的使很多巨型企业成了寇;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导致企业没有预见市场发展的能力;清晰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发展战略再清晰也抵不过市场的瞬息万变。一是调整“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念需要创新者一定要自信。哈克斯坦森教授在《创新者的窘境》里列举了很多小企业在颠覆性创新领域中摸爬滚打最终走出创新窘境迎来创新企业的春天的例子,而当这些小企业正在艰难地破茧而出时,很多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却在观望,他们的退缩心态是导致他们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所以要进行颠覆性创新,必须要有自信,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反对和批评的意见,能把各种意见整合在一起,做出更好的产品来。二是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扎实的理论是提高预见能力的基础。管理层制订计划或实施行动时,往往都会以头脑中既有的思维模式为基础,并且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局限,他们经常使用错误的理论。所以,各级管理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深入的总结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将科学合理的预想变成现实。三是不要热衷于战略论,行动永远比计划更重要。在“看不见的大陆”这只无形之手的操控之下,以往的战略论都已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永远牢记,比战略更重要的是行动,要以利他的动机给客户一个与众不同的体验,提高其快乐指数。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青海公司)
作文教学求创新 篇6
一、以生活为写作泉源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的衣食住行可以说是无忧无虑。但是,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人的感悟能力似乎下降了,更确切地说,因为太幸福,所以学生们对痛苦、感动等方面的感受能力下降了。感受不到痛苦,当然也不认为自己幸福。在写作文的时候,让他们想想曾经受过的感动,似乎很难。在很多人眼里,父母也不很辛苦,对子女的爱就显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波澜。
人最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感受力,写作同样如此。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爱,感受亲情、友情,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比如,班里有的同学家庭贫困,勤俭节约。可以让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怎么想。有的学生成长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缺乏关爱。这时可以让家庭完整的学生换位思考,如果家庭出现裂痕,会有什么感受,会出现什么情况。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学生做换位思考相对比较容易,观察、对比、反思过程中,感悟生活,对人和事的认识都不断深化,写作文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同时也促进了班集体内部的理解与和谐。
二、以思维求创新
古人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对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得出不一样的认识,这种情况在作文审题中也很常见,这就给我们拓展写作思路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比如,某同学写了一篇作文,核心材料是一个体育运动员从默默无闻到蜚声世界的过程,她拟定的主题是“奋斗可以成才”,写得比较成功。后来我指导她换个角度来审视这个材料,除了奋斗,我们还可以从中挖掘出什么闪光点来,学生经过换角度思考,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生不能轻易放弃,需要坚持。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教师再提示她换角度思考,她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着力点:自信、自我激励是人生路上前进的巨大动力。然后,她按照这些观点,在同一材料下写了三篇不同的作文,每一篇都有新意。她的写作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三、以仿写提升布局谋篇和驾驭文字能力
仿写是写作能力较低的人比较适用的练习写作的好方法,在小学和初中作文中采用的比较多,笔者在作文指导实践中,对仿写格外重视,我把它分为两大类:一是片段仿写,如景物仿写、行为仿写、肖像仿写、心理仿写等;二是整体仿写,即按照原文的整体结构进行仿写。片段仿写,重在让学生感受被仿写文段的文采,看描写的精细与别致,生动与传神。并力求在写作中再现。整体仿写则重在让学生观察文章的布局谋篇、层次构思、叙述脉络,从整体、宏观上把握原文,并通过借鉴,用在自己的写作上,以便达到布局谋篇合理的效果。
四、词句拓展,练习想象与描写
词句拓展练习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好方法。针对学生记叙描写时语言干瘪,字数较少、篇幅不够的问题,笔者经常采用词句拓展练习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驾驭文字的水平。这一练习也是由易到难逐步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首先给出一个词语,比如,教师先给出“蓝天”一词,然后学生任意修饰,第一位学生给出“蓝天上飘着白云”,第二位学生可以接着添加内容“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第三位学生说:“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像是蓝色的绸缎上点缀着一朵朵白色的花儿。”第四位同学可以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延伸,这样由一个词语逐渐拓展成句子、句群,直到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第二种方法是教师给出(或者由几个学生随机给出)几个词语,这些词语本身之间在内涵和外延之间要有足够大的距离,然后让学生用句子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表达句群。如:教师曾经给出四个词语———铅笔、环境、高楼、女孩,第一个学生说:“一个城市的女孩儿说过这样一句话。”后边的学生接过来说:“一只小小的铅笔也和环境保护有关系。”第三个同学则解释道:“因为铅笔是木头做的,做铅笔需要砍伐森林。”第四个同学又接着说:“我们如果节约使用铅笔,就等于是保护森林。”……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圆满完成了这个词语拓展练习,成为了一个小作文。
以上几种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过的几种方法,实践表明,经过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文时一般不再为写不够字数而发愁,整体布局谋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很多同学渐渐喜欢上了作文课,还有些同学的作品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这些成就也有力地支撑了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以生活为写作泉源;以思维求创新;以仿写提升布局谋篇和驾驭文字能力;词句拓展,练习想象与描写四方面来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与时俱进求发展提高素养求创新 篇7
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信息时代, 谁把握了信息技术、把握了教育现代化, 谁就能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由其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多年沿袭下来的“一个课本一张嘴, 外加满身粉笔灰”的授课模式也在慢慢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教师因此能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信息素养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二)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新世纪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 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三)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的要求
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 使每一位教师既可以是信息的需求者, 又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 能够在互联网上学习讨论、交流信息, 能够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 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增值网络, 并有利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古代到现代, “传道、授业、解惑”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内容的概括。然而到了今天, 教师职业内容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各种情景皆准的教条, 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在不同的情景中, 它们需要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 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 他们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与看法, 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 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即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精心创设新旧知识冲突情景, 展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结构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 使学生产生“认知不平衡”的紧张, 会大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一旦认知不平衡被解除, 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满足感, 会促进学习状态的稳定。这与传统的知识单向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时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做好引导者, 积极完成意义构建, 担当好知识的建构者。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做法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就是要使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 创新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教学结构和模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信息素养的终极体现并非一定是在纯粹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而应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整合”, 即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有所创新, 也就是要提高素养求创新,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创造条件,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如建设校园网络、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 使教师在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出题测试、编制课件和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科组, 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 组织学科教师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策略和模式, 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 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二) 加强引导,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这与教师所教课程、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的爱好习惯的差异有关。为激发教师学信息、用信息的积极性, 学校应经常组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公开课、展示课和研究课, 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年终考核、聘用、评优、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增强教师的学习兴趣, 促进教师主动提高信息素养。
(三) 结合学科,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信息应用, 即应用信息去解决教学中乃至工作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 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着重抓师德与现代化教育理念更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和各科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整合。教师每学期必须上电教展示课。根据各学科的特点,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 注重实践,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 勤于上网阅读, 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 阅读方式的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也就是说, 在不远的将来, 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重视并坚持网络阅读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2. 利用电脑写作, 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电脑上写作, 除了方便于编辑、修改和保存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实现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即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当然, 用电脑写作, 不仅仅是进行顺序文字的写作, 而且包括超文本结构的多媒体写作。经常在电脑上写作 (如教案、试卷、教学总结、电子幻灯片、论文等) 有利于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就感。
3. 利用多媒体上课, 提高信息制作的能力
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 不厌其烦地制作课件, 再用这些课件更好地体现其教学理念, 使一线教师成为课件制作的专家、课件应用的能手, 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中。
4. 利用电脑进行管理, 提高信息管理的能力
只要能用电脑处理的事情, 就要尽可能让电脑来做, 如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统计、电话号码管理、家庭藏书管理等。
今天, 作为新世纪的农村中小学教师, 要与时俱进求发展, 提高素养求创新。勤奋学习, 大胆创新, 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在新世纪的曙光中, 使教育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 才能被广大学生所喜欢、所接受。有了这样一支教师队伍, 我们的国家就大有希望。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 教师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为表现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识的更新, 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信息素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褚芸芸, 杨改学.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4 (4) .
品牌赢市场,创新求发展 篇8
公司总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 拥有德国豪迈设备20余台, 年产厨柜、板式家具近10万套。省内率先开发、使用《大唐宅配厨柜销售设计系统》, 完全实现了产品的订制化生产。
“唐”牌橱柜、板式家具是我公司主营产品之一。产品以高等级的绿色、环保板材为主材, 配以世界知名品牌的五金件组装而成, 经权威机构检测, 甲醛含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该产品连续三次 (2006-2008) 在中国国际家具 (北方) 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并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著名品牌”。公司现为中国家具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家具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厨卫百强企业、橱柜品牌企业10强。
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唐增胜是“泰山橱柜一条街”的主要发起人, “泰安市橱柜业商会”首任会长, 省家协厨专委副主任, 第七届泰安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一、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走以销定产的路子, 迅速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形成了以厨房家具为主, 衣柜、书柜、各类门板为辅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推出了个性化订制生产的加工模式, 实现了市场的细分和差异化, 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及竞争的要求。
二、加大生产投入, 提高企业产能
2007年, 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泰山东部新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品牌运营、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企业管理等工作大大加强, 省内一流的检测实验室, 以及数千平米研发、培训中心相继落成, 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业内独有的厨柜产品敏捷制造系统投入使用, 真正实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产销量、生产规模, 品牌知名度, 美誉度等均步入业内前列。
2009年, 公司在山东泰山工业园区新征地150亩, 建设山东盛唐现代家居整体家居项目。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 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由德国舒乐咨询公司进行工艺规划与设计, 引进世界先进的德国豪迈生产线8条, 设计年产高档家居60万件、板式家具40万件。该项目预计将于7月份投入试运行。项目建成后, 可带动1100人就业, 年增销售收入5亿元, 利税1.1亿元, 公司综合实力将进入国内行业前五名。
三、转变管理方式, 倡导和谐文化
经常组织中高层生产、经营及管理人员集体学习, 外出参加各种研讨及培训, 加强了与社会各届, 知名企业的交流与沟通,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思路。
将和谐思想引入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当中, 开展“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创建活动, 在全体员工中倡导文明, 守纪、诚信、互助,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开展读书、谈心、交友、联谊等健康向上的活动, 建立图书室、台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 员工闲逛、酗酒、滋事等不良行为明显减少, 向心力凝聚力大大增强。
四、完善连锁加盟模式, 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2007年初, 公司明确提出“确保本地、力争省外、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开发指导思想, 力争未来五年内实现省内、全国、海外市场的三级跨越。
积极推进连锁加盟体系建设, 全力打造“大唐宅配”产品营销平台。截止2009年底, 已先后在国内11个省市区设立了128家长驻营销机构, 基本覆盖了中东部所有省份。2008、2009年产品销售收入均在上年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达到了1.1亿元, 全省行业内排名前列。
公司将继续完善连锁加盟模式,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 着力于服务的时效性、精细化, 追求服务工作的超前、超值。不断完善连锁加盟的各项政策, 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消费者及合作伙伴。预计未来三年内, 连锁加盟店数量将达到300家, 基本覆盖所有地级行政区域。
五、重视品牌推广, 塑造良好形象
公司历来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以优质、实用、个性化的产品和高效、真诚的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把“为用户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 努力塑造“大唐宅配”及“唐”牌橱柜产品的良好形象。
积极申请注册“大唐宅配”、“DOTON”、“唐” (篆体) 等商标, 依法保护企业无形资产。开展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工作力度。有选择地参加“中国国际家具 (北方) 展”、“广州建筑装饰博览会”、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等展览, 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加中国家协、省家协举办的行业活动, 加强了与同行业及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沟通。
六、严把质量关, 强化品质管理
公司视质量为生命, 推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领导决策、企业活动一律以质量为中心, 不利于质量的事情坚决不做, 有损于质量的行为立即停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模式,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设专职“质检部”,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控制, 等同采用国家标准, 严格质量奖惩, 完善各种质量记录。制订并实施《厨房家具质量检验规程》, 购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检测设备, 产品出厂前进行全数检验。将质量意识培训纳入培训工作体系, 对设计、生产、技术、质检、计量, 采购相关岗位人员轮流进行质量意识强化培训, 并定期考核。
七、不断创新, 整体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将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工作, 常抓不懈。
思路创新是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前提。公司通过集体学习、外出考察等形式, 组织设计研发、生产技术及中高层管理人员了解政治, 经济形势及政策, 掌握前沿信息, 大胆解放思想, 转变思路及观念, 确保思想、理论能够与时俱进。
设立企业技术中心, 配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专职从事新产品, 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出台奖励政策, 鼓励员工进行技术革新。对在新产品开发工作中有较大贡献或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 给予重金奖励。截止去年年底, 企业共完成技术革新六项, 工艺改进三项, 开发新产品两个, 申报外观设计专利三项, 对推动产品质量上档次、上水平,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都起到了明显作用。
企业设“管理创新奖”, 专门奖励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敢于大胆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自设立以来, 先后有8名同志获得不同额度的奖励, 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 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有了显著提高, 管理效能得到根本改善。
八、以人为本, 强化员工队伍建设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基于这一理念, 公司领导把人才的引进与开发作为企业长期的根本的战略任务来抓。
在人才引进方面, 公司不惜重金, 每年都从各大院校引进营销、设计、管理等专业人才, 充实到关键岗位, 并为其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使人才能够来得了、安得下、留得住。截止2008年底, 在职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56%, 中级以上职称的占近五分之一, 具备各类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占28%, 40岁以下的达92%。
不拘一格选拔和重用人才。在人员使用上, 不问学历看能力, 不讲资格看水平, 不管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身份高低, 凡是有能力、有想法、敢于负责的人员, 一律量才使用, 委以重任。尽可能地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帮助其迅速成长, 为各类人员充分施展才华搭建一个公平而广阔的平台。
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 制订各类人员考评办法并严格推行, 切实创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
重视人才, 关心人才。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创建舒适的生活空间。规划中的新基地集办公室, 公寓楼、职工餐厅、文体中心为一体, 将极大地改善办公, 生活及休息条件, 有利于人才的全面成长。
九、热心公益事业, 履行社会责任
公司始终以生产环保健康的家居产品为使命, 在板材选择上, 一律使用如爱格等知名品牌的环保产品, 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量。产品出厂前全数进行有害气体含量测定, 超标产品一律不得出厂。
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06年4月资助三名学生步入大学校门;2008年5月为驻地村小学安装空调, 改善教学条件;每年重阳节到社区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2008年积极组织对南方雨雪冰冻受灾地区和四川地震灾区进行捐助。设立“企业平安基金”, 专门用于扶持家庭困难、身有伤病的员工及其家属。
在模仿中求创新 篇9
一.言之有物, 实现内容上的创新
我们学生写作文总是在迫不得以时, 才咬着笔杆, 冥思苦想, 最后无奈时间所逼才能草草完成上交。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空洞无物, 记叙文似流水帐, 议论文不知所云, 让人味同嚼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无非有这么两个:一是因为受年龄的限制, 生活经历少, 积累不够丰富;二是因受知识基础、阅读量的限制, 文章内容干瘪, 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所以在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背的前提下, 要指导学生模仿书本课文和作文范文的题材及主题,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 老舍的《想北平》, 韩少功的《我心归去》, 柯灵的《乡土情结》, 曹文轩的《前方》, 从具体的故乡到抽象的精神家园, 作家都进行了阐释, 使学生对“故乡”的理解由肤浅到深刻。在讲授时, 我也适时地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补充引伸, 归纳整理, 为学生以后写作与“故乡”有关的作文打开了思路, 作了充分的准备,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具有厚重的文化气息, 内容才会深刻。在作文评讲时, 我也会提供一些范文, 让学生明确该写什么, 并对类似话题进行比较。只有这样, 才能在模仿中求创新。
二.新颖别致, 实现结构上的多样化
作文结构是作文的核心特征, 是思维表现的过程, 是作文中不可变革或都说变革最小的部分。模仿课文或范文的结构来安排自己文章的篇章结构, 是相当有效的方法。高中课本中有许多经典作品, 谋篇布局合理, 篇章结构优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明暗双线结构和“欧·亨利式”结尾, 《六国论》先总后分的谋篇布局, 《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等, 这些典范之作, 值得学生好好学习和借鉴。曾经有一位学生就运用先破后立的方法成就了一篇高分作文, 遇到这种情况就该好好表扬, 强化学生这种模仿意识。要让好的谋篇布局, 为我所用。写记叙文时避免单一的时间顺序, 多用倒序, 插序, 补叙, 甚至是双线结构。写议论文时避免单一的并列式结构, 多用递进式, 总分式, 对照式等。
另外, 精彩的标题、开头和结尾也都是学生写作时着重模仿的地方。“大家之文, 于文之去路, 不唯能发异光, 而且长留余味”。许多高分作文, 它们的开头和结尾, 都有雕琢凤头、打造豹尾的意识。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样式模仿, 努力实现结构上的创新。
三.生动形象, 实现语言上的丰富性
文字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单位, 文字的合理选择、创新运用体现一个人的写作功底。作家秦牧说过:“文学作品的文字除了要求清晰流畅之外, 还要求优美。文字如果不能给人以美感, 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会大大降低。”语言上的模仿, 就是学生通过对语言范例的熟读、理解、领悟, 从而写出与范例有相同或相近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的语言。在我们的课文中, 有很多精彩的字、词、句、段值得我们模仿学习。在讲授课文的时候, 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字词句, 领悟它们的妙处, 必要时还需背诵, 然后进行一些仿写训练, 效果可能会不错。
《荷塘月色》的语言清新自然而优美, 特别是第四段对荷叶荷花的描写, 就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神韵和灵动美。俗话说:“人要衣装, 佛要金装”, 语言也要靠各种修辞去装饰。失去这些, 语言就显得平板枯燥、苍白无力, 即使算得上通顺, 也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所以要引导学生模仿文章大家遣词造句的方法, 学会恰当地使用形容词、叠词,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使文章语言鲜活、形象生动、文采飞扬, 并在课后及时进行片断练习。
但是, 模仿不是抄袭, 也不是把别人的文章, 东摘一段, 西摘一段, 凑成一篇文章。“模仿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作文的模仿是对某一篇文章的或主题、或结构、或语言等进行模仿。模仿更不是创造, 因为任何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所以模仿只能作为初学者提高写作能力的阶梯, 千万不能把模仿别人的优秀作文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
服务塑形象 创新求发展 篇10
电力的安全供应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本命脉!方城县电业局积极创新内部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建设,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谋求稳步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用电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辖区内用电户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方城县电业局座落于方城县人民路247号,属国有中二型企业、河南省二级先进企业。担负着全县2542平方公里16个乡镇561个行政村32.41万户,共约113.8万人的生产生活供电任务。近年来,方城县电业局在抓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主动将企业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质量管理,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为辖区内南水北调工程用电、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开展“电力顾问”进企业活动,服务企业安全用电
“方城县电业局的优质服务是一流的,这种服务是超出我们预想的,从申请用电到验收送电整个过程在短短的15天内完成。工程建设期间,为了能让我们早日用上电,电业局多次派出督查组检查工程质量和催促工期。有了他们的优质服务,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早日竣工,为党和国家献礼。”近日,记者随方城县电业局回访组来到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南水北调方城段第九标段项目部,当提及供电服务时,该标段负责人韩吉平如是说。
方城县南水北调总干渠长60.794公里,占全南阳市的三分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经县级中渠线最长的,电力设施拆迁、新建、工程用电建设任务最重的一个县。去年,方城县电业局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拆迁电力线路任务后,迅速成立工程指挥部,不分昼夜施工拆迁、架设线路30余处,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了电力设施拆迁任务。今年初,方城段工程全面开工,该局迅速成立了南水北调用电办公室,专职办理南水北调工程各段的用电问题。当方城段第五标段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提交用电申请,受到了该局的热情接待,以最快的速度办理相关手续。该局抽调精干力量为南水北调勘察现场、制订供电方案、施工安装电力设备、验收送电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截至7月12日,方城县电业局先后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段9个标段安装变压器26台,变压器总容量20000千伏安,架设高压线路17千米,为方城段全面开工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是方城县电业局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方城县电业局倾情服务南水北调工程的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今春以来,方城县电业局始终坚持开展“电力顾问”进企业活动,选拔技术精英进驻企业检查安全用电、制订用电应急预案等。县电业局优质服务受到当地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 创新质量管理体制 集中精力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方城县电业局始终坚持以保证安全生产和电网稳定为抓手,严格执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严把质量关,制定并实施相关制度规定,规范物资管理,严格落实招投标制度,加强对农网升级改造施工现场的新进设备进行验收。设立工程物资专人专账专库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在施工结束时强化检查考核,统一考核验收细则,对每一项施工工艺和标准都进行量化打分,严格把关,定期通报改造情况,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保证工程质量。
110kV裕州变电站肩负着1000KV南阳特高压开关站及二期扩建工程的可靠用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自今年3月10日,方城縣电业局开始对110kV裕州变电站进行综自改造,经过3个多月的加紧施工改造,于7月12日全部完成改造工作。该站综自改造后,将可靠地保证1000KV南阳特高压开关站及二期扩建用电,同时对提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供电可靠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7月10日,在独树镇辛庄台区,方城县电业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据悉,该局今年将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 690万元,新建改造58个台区、10千伏线路96千米,新增变压器14台,容量2100千伏安,改造变压器27台,容量 4245千伏安。低压线路新建及改造 30.1千米,其中机井通电工程新建17个台区,10千伏线路36千米,涉及行政村11个,受益机井79眼,预计受益农田0.71万亩。通过对电网完善工程建设与改造,将加强方城县10千伏电网框架结构和老旧设备升级,使该县电网的建设与新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一致,适应“家电下乡”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要求,满足农民生活用电要求,解决供电中的“卡脖子”现象和老旧设备升级问题。
三、 认真做好“迎峰度夏”工作,确保三夏安全用电
为进一步加大夏季安全生产用电工作的力度,方城县电业局制定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线路设备巡视检查。在做好重要地区、重点线路设备巡视检查、消缺整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农业排灌线路的巡视检查工作。二是以强化配电台区和居民入户漏电保护器管理为重点,通过开展常态检查和定期抽查的方式,确保漏电保护器处于完好状态。三是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的特点,方城县电业局利用宣传车进村入户巡回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小常识,采用农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使安全用电常识宣传进村社、进校园、进地头、进农户、进民心,切实提高农村安全用电意识和使用水平,确保实现夏季用电安全可靠。
为落实好防汛工作,方城县电业局周密部署,明确了检查工作的重点。一是检查防汛组织体系、规章制度、预案、防汛手册制定与责任制落实情况;二是检查各变电站、输配电网电力设施易受洪涝、地质灾害破坏的隐患及整治情况,检查2010年防汛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三是检查防汛物资、抢修队伍的落实情况;检查线路通道、电杆基础、拉线、导线接头等情况。
针对夏季气温高、雨水多、用电事故多发的特点,方城县电业局安全监察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类施工作业现场进行了安全监察,这是该局今年以来第37次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察。为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劳动纪律,该局要求所有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严守铁的纪律,执行标准要有铁的面孔,对发现的违章现场要有铁的处理,严惩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及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工作不扎实的单位和岗位,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导入中求创新 篇11
关键词:导入,传统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一.点的启示:个案带来的思考
(一) 从一节研讨课谈起
曾经去参加一次县级的教学研讨课, 课题是《故都的秋》。那位老师的功底很扎实, 课上的很成功, 尤其是他教学过程中的“导入”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记得他是这样去做的:
导入新课。
当秋天来临之际, 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 写秋状秋名篇迭出。 (多媒体显示相关材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 秋声不可听”杨素《赠薛播州》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媒体展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 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 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这些佳句和名篇, 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 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 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大体而言, 古人多哀秋怨秋, 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 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篇章, 他会怎样独运匠心, 另辟蹊径, 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下课之后, 在钦佩那位老师娴熟的教学之余, 我又总觉的有很多的感慨。思考, 玩味之后, 才发现我最欣赏的那堂课的“导入”部分也是我最值得深思的部分。这是很典型的“诗词导入”模式, 也是最佳的“情境导入”模式, 甚至可以说是最经典传统的语文教学导入模式。精彩有余却总觉无什创新, 更可以说还有点弊端。其一, 教者虽有言:“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 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篇章, 他会怎样独运匠心, 另辟蹊径, 才不落窠臼呢?”实际上却是在未进行文本研读就已经让学生的思维悄然落入老师创设的“情境”陷阱中, 早已经是落入故有的“窠臼”中, 让学生带着“有色眼睛”去研读文本了。其二, 这样的导入看似离文本主旨很近, 实则绕了很大的弯路, 导入略嫌拖沓繁冗。
有了这一番思索认识之后,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该如何从故有的模式中走出来, 翻出点新的花样, 也来创新一把, 成为我苦苦思索的问题。
(二) 亲身体验获得的认知
机会终于来了, 在苏教版必修二模块教学中, 上到一篇经典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 看了很多教案、课件, 都无非是以“红楼故事”为导入, 再以林黛玉进贾府的先后为顺序, 以书中的“处处留心, 时时在意”为突破进行教学。总觉得不过尔尔, 没有什么新意。而学生却很期待此篇文章老师能上的“有嚼劲”。便很想来一点新的东西, 激起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又去找了很多别的教案和相关资料来研读, 觉得也还是大同小异, 创新该从何入手呢?忽然, 想起以往自己注重的教学过程中“导入”部分, 如今何不就乘此机会从“导入”中入手去创新一把, “一石激起千层浪”, 把好此关, 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很快我就从课文的预习提示中得到启发, 为何不能来一个“四疑” (设疑、激疑、析疑、解疑) 教学法。在导入中先为学生“设疑”, 激起其解疑释惑的动力呢?打定主意, 便立即着手进行。
先设定本课的讲习目的, 然后设定教学过程。在预读《红楼梦》的情况下, 教师提示并肯定:鲁迅先生说:“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作品。自从它行世以来, 就不知被多少读者迷恋。课文所选的第三回就初步展示了《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技巧, 从而把学生的学习方位加以确认。在设疑的基础上, 请同学读课文的预习提示。读完后, 引导学生注意本段的叙述顺序, 发现问题:原来,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原来是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
本篇课文虽然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 但也重点交待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相会二人细腻而微妙的感情关系。可以说, 整个《红梦楼》中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发展能否一帆风顺, 从这一回里就看出来了。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一点, 那么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描写来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这一教学任务就完成了。问题摆出来了, 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
这一创新设计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一点:在保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 打破教学的程式化常规, 通过逆向切入, 给学生以创新的思维模式训练。
二.面的获得:关于“创新教育”几点偶得
很多时候, 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你的教案如何工整, 完备, 如何精密, 这仅仅做到了“知己”, 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 可能是非常死板的一堂课;相反, 看似毫无准备的一堂课, 由于把握住了“文本灵魂”, 可能境界飞升。我总认为把握住了一堂课的灵魂, 也就把握住了“创新”的钥匙。而要把握住这把“创新的钥匙”, 除了教师要有深厚的功底外, 更多时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
(一) 创新需要教师一定要有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 重视求新、求变, 不固步自封。创新精神, 是建立在创新意识上的一种巨大的创新活动。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明说:“搞发明创造的首要‘秘诀’, 就是认为创造发明并不难。”这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在学习上, 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 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创新精神是教师具有创新能力的第一要素。
(二) 创新需要教师突破文本研读的泛概念化。所谓泛概念化, 就是用一种模式去观照文本, 更多地从背景、创作意图等等, 从思想上去规范文本, 从一种神圣而伟大的情操去操作。研读诗歌要看有没有象征, 有象征要看什么意象象征美好的事物, 什么意象象征丑恶的社会现象;研读散文要靠近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读小说要发现赞美了什么, 鞭挞了什么。《故都的秋》要套上传统对秋的界定;《荷塘月色》要加上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表现的生命活力要解成对蓬勃革命活动的赞美。《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学文本的这种研读方式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解释体系, 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 它把学生与文本隔开, 它取代了文本, 取代了活生生的人的体验, 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的过程, 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的贫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这样的文本研读方式, 不仅学生深受其害, 教师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可见, 教师对文本研读泛概念化的突破是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必须跨越的第一大障碍!
(三) 创新要求教师一定要张
扬个性, 重视课堂教学中迸发的“灵感”。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就是教师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采取具有突变性措施所取得的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来看, 它是一种突破性的创新活动。它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人类创新性思维活动, 开辟一个全新的世界。有一位教师, 在分析《祝福》一课中的祥林嫂形象时, 有同学突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已经嫁给了贺老六, 可人们为什么不叫她贺六嫂?”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大家都不认为是一个问题。可是, 这位教师从学生的提问联想到了祥林嫂改嫁时在花轿中、拜堂时的一系列举动;顿时感到, 祥林嫂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 而在于精神上遭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以至于她身受其害而又不知其害。人们在她再嫁后仍称她为祥林嫂, 从表面上看是人们的一种习惯, 而这“习惯”已深深地印上封建礼教思想意识的烙印, 暗示着人们只承认她是“祥林嫂”, 所谓“一女不配二夫”。教师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又让学生们在祥林嫂称呼问题上展开了深入讨论, 使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向纵深发展了。由于教师的灵感作用, 学生们也随之达到了顿开茅塞的境界。
可见, 合理应用课堂教学中迸发的“灵感”是教师具有创新能力的最高体现!
三.结语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 在这里我只是作了一些努力, 但我的认识也许是肤浅的, 我的探索也才刚刚起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指出:在一个新世界性社会将在阵痛中诞生的时候, 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处于人和社区发展的关键位置,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面对新的世纪, 语文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 但我将以更大的热情, 更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创新教育, 为新世纪培养更加优秀的创造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汕头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4]钱梦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症与对策》, 《中学语文》1998年第4期。
【作文教学求创新】推荐阅读:
作文创新教学11-04
尝试创新作文教学08-21
浅谈作文创新教学08-30
初中语文创新作文教学10-16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05-14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创新06-12
作文教学创新的价值06-15
小学作文的创新教学06-17
作文教学与创新训练06-27
作文教学的创新思维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