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2024-10-09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1

摘要:语文教学的功能就是在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中完成的。立足文本, 强化语言训练;立足文本, 挖掘人文内涵, 采取多种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使学生在激发情感, 树立价值观的同时也提升了语文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三维目标,以情为导,以法为径

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看, 语文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人社会生存的必需条件, 掌握学习方法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必要基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必备要求。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基石作用, 也是另外两个维度的目标实现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扎实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 真正理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化, 还要具备现代语文读、写、听、说、思考、创造等能力, 这是语文的基本任务, 也是语文首先必须要重视的方面。但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依托方法过程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 背景介绍 (设置铺垫身临其境)

背景介绍, 顾名思义就是介绍文本背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 可以介绍相关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 日军紧逼革命根据地晋察冀。在这样的背景介绍下, 教师渲染了气氛, 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文, 从而能很好地体会到文本的内涵。

(二) 导语感染 (以情感人激发求知)

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一段好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 会像诗眼一样, 成会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如教《镜泊湖奇观》时, 可以这样导入:祖国, 一提到这个神圣的字眼, 崇敬、热爱的感情就会充盈我们的胸际, 就会奔腾欲出,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 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 有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歌颂过她, 多少画家描绘过她, 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镜泊湖奇观》……这样, 以情激情, 激起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满腔热情, 学习的效果, 不言而喻。

(三) 温故知新 (找准切入注重衔接)

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 情感迁移, 极有实用价值。如, 在教学《观潮》一课可以这样导入:

师: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描写我们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课文, 谁能说说都有哪些课文?

学生:《美丽的小兴安岭》、《五彩池》……

师:这些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们祖国的山美、水美、景更美……

师: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有关描写我国山水美的课文《观潮》。

简洁的对话, 唤起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愿望, 同时也为我们祖国有如此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感到骄傲。

二、潜心会文感真情

(一) 朗读体验 (自主感知批文入情)

朗读体验对学生披文入情, 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思想感情, 并融情及物, 陶冶情操也有很大帮助。课文教学中以读贯穿始终可以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读中体验文章情感, 放飞自己的激情。如教学《生命最后的要求》焦裕禄“每当肝疼发作, 他就采取‘压迫止疼法’。他在办公室里坐一把藤椅, 肝疼的时候, 就随手拿一件硬东西, 一头顶着肝部, 一头顶在藤椅右边的扶手上。”时,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动词“顶”, 能用其他词代替吗?为什么?说明什么?同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 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自主地去感知理解、体验领悟。

(二) 模拟表演 (供给舞台演中理解)

要想让学生准确深入地感知美、判断美甚至探索美, 给学生创造舞台, 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不愧为一种好方法、好途径。

如在教学《饭钱》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学生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刻画了一个乐于助人、机智善良的阿凡提形象, 还有狡猾贪婪的巴依和认钱不认理、以权欺人的卡子。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学生通过说说演演, 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 学生也在模拟表演中提高了能力, 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主旨。

(三) 情境渲染 (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情境渲染指在教学环节中创设某种情景或氛围, 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 在体验中驱动思维。

例如, 语文课《鸟的天堂》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 体验鸟多、树茂的情景, 启迪学生理解课文, 不仅训练了形象思维能力, 而且有对鸟的天堂的向往之情。这样的情景感染, 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

三、绕梁不散未了情

(一) 练习升华 (加深理解熏陶情感)

如在教《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 在读完课文后,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

师:课文读到这儿结束了, 但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心里话, 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说出来。 (出示练习题)

( ) 的奇石真 ( ) 呀, 有 ( ) , 有 ( ) , 还有 ( ) ……我最喜欢 ( ) , 多么想 ( ) !

一个练习题, 训练学生我口说我心, 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倾吐了内心的感受, 抒发真情实感。融情于语文训练, 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二) 拓展延伸 (由文及实意犹未尽)

结合教学内容, 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去探究, 不仅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同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如《烟台的海》一文讲完后, 教师出示家乡海滨的图景, 指导学生课后去了解。这样的拓展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是活生生的教育素材。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过:“语文课程既教做人, 又教学习语文;学生既学做人, 又学语文。”语文教学的功能就是在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中完成的。立足文本, 强化语言训练;立足文本, 挖掘人文内涵, 采取多种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使学生在激发情感, 树立价值观的同时也提升了语文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2

内容提要:“三维目标”是在信息飞跃发展、科技高速进步、世界各国文化剧烈交流与碰撞、经济全球化趋势空前加强的以知识的推进和人文精神不断地被深层挖掘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及青少年个性发展规律提出的最具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目标。语文作为教育的母体课程,它的教学目标及过程的完成是最能集中地体现“三维目标”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使命的。本文将从“三维目标”提出的依据、特点、科学内涵及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进行探讨,以期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字:三维目标、人文性、特点、科学内涵 正文: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时代变革、我国的教育现状及我国语文教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代变革是“三维”教学最根本的推动力。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各国民主政治的滞后、文化生产的乏力、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以政治的民主带动经济的腾飞、以教育的发展推进文化的繁荣、以国民素质的提高带动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三大变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烈的精神呼唤。而这其中教育的改革是最前沿的也是最紧迫的。因为经济和科技的腾飞猛进都是通过教育生产出的高端人才为主力来完成的。

我国的教育现状是“三维”教学得以提出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功利主义导致的“标本皆失”、监督疏松导致的“文凭造假”、知识为本导致的“精神缺失”、教本(教师和教材)至上导致的认知僵死等等一系列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疲乏无力最露骨的现状。改革教育弊端已经迫在眉睫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和呼声。“三维目标”就是在这样的呼声中产生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语文教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为“三维目标”的提出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是纵观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规律便不难看出,“社会本位主义”和“追求知识系统性”的价值偏向和知识观把语文教学推向了完全失衡的境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被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强化而且被推到了极点,人文性成了隐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无法现身的可怜虫。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的推进,甚至出现了“工具论”和“人文性”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人文性成了语文教学再也无法绕开的话题并且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情感与价值”这一维度的提出正式人文性被重新发现并受到重视的最有力的证明。

新课标下“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为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其所呈现的新特点不仅把人文性推向了最为璀璨夺目的亮点,更传达出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召唤。

首先是本体意识的觉醒。新课标“打破并推翻了以教学为中心涵盖课程的传统教学观,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1]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言语教学不能孤立于课程理念的设计之外而独立发挥作用。言语教学必须关注语文学科的性质,性人文性出发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培养及技巧形成结合起来。

其次是语文课程现代一时的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容的应材施教、因地制宜,和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使得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它不仅要求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与社会主流相一致却又具有自己独立的个人观点的情感与价值判断.同时还要求催发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总言之,要把学生素养成健全的人.“三维目标”即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教学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教学维度。三者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学要实现这三个维度就必须理解它们的科学内涵机器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学科基础知识指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学科基本技能指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和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这三个维度在语文教学中作用虽各不相同:“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方法是桥梁,态度情感价值观是升华”[2].

首先知识技能是基础。作为其它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母课,而“知识与能力”又是基础的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任务,也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前提,因为对其它学科的认识有赖于对文字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桥梁。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以间接经验为主,前人智慧的结晶通过教材和其它相关书籍呈现在他们面前并通过教师的指引被吸取。其与直接经验相比更容易忘却,因而方法的的生成及掌握、过程的理解与认知都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汲取并当知识达到一定的积累时所生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它是连接第一维度和第三维度的桥梁,通过它,语文教学的其它两个维度得以连接并完成内部的逻辑转换。

再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情感是包含动机、兴趣、品格等在内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态度及价值观不仅涵盖了道德因素的全部内容而且涵盖了一个人对社会的认可程度和责任认同。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三维度,它是语文的封顶,是最中心的东西。它是知识通过方法转换的文化因素和人的精神的高度升华。也就是说它是知识内化的最终实现。

三个维度没有主次之分,也无隶属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识而忽略方法的传授及情感的升华。新课标要求三者有机统一,同步进行,这不仅是人文性的突破更是教学“去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更为民主的一种体现。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呢?笔者通过自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探讨,最终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希望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坚持学文与做人相结合,在学习中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学习是把粗糙的人性不断细化不断刷选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的过程。初中生是充满激情、渴望表现、热情洋溢却又情绪多变。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抓住他们表达的欲望,是他们的激情不止冷却下去,从而培养他们的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首先,教师要发挥集体的育人功能也即良好班风带来的内化功能,要让每一个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自发的认同并自觉地在集体中不断地去除自己人性中粗糙甚至恶劣的那部分,留下那部分善的人性化的成分;其次,以教材为主板,以课堂资源为辅助,对关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方面的文章,教师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使他们每个人都能表达出自己对这些人和事的评价及认可程度;再次要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要千篇一律,一条绳子丈量到底,要做到量体裁衣,坚持学文与塑造人格相结合。

二、坚持发掘潜在智力与掌握知识相结合。潜在智力亦即潜藏在学生内心而有待发掘的创造性思维。初中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是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能否发掘出他们潜在的智力,不仅关系到其掌握知识的效率更影响其人生目标的合理设置。首先作为教师要摘下教师的中心的光环把课堂还原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还原意味着把课堂的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如此他们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就有了保证。教师要抓住能够生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比如在讲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视觉和听觉的真实体验来还原文本中存在以及潜在的画面,使学生在对牛郎织女银河相遇的想象中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如此学生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首诗而且也将他们潜在的智力发掘了出来。

三、以主动激发兴趣,以方法内化知识。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被动的学习只能激起学习者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厌恶情绪。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主动激发兴趣必须做到三点:

一、充分挖掘课堂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二、开展周期“生活和人生”的讨论;

三、推荐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只有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除了主动性的培养,方法的传授也不可缺少。学习一篇课文,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的方法,不能仅仅只是这一课的学习。比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完全由意象组成的诗,它通过对意象的选择和合理组合将一个天涯游子无限的落寞与孤独刻画的淋漓尽致。那么在讲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意境鲜明的诗歌以及它的步骤。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这类诗的鉴赏方法,那么像曹操的《观沧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即使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也能自己去分析这两首诗了。

四、把怀疑的权利毫无保留地交给学生,让教材和教师走下权威的殿堂。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质疑教材权威和老师权威的权利。这是针对传统教育僵死的知识传授的打破和反叛。情感的升华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渗透中得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在以情感为主线的质疑与认可中得以实现。知识要活,就要赋予被怀疑的权利,自古伟大的真理都是建立在对原有认知的批判与质疑中前进和产生的。哥白尼能够发现提出“太阳中心说”来自他对“地心说”的质疑和批判。所以要赋予学生以质疑的权利。比如《观沧海》这篇课文注解对“澹澹”一词的解释是:水波荡漾的样子。学生提出质疑:“荡漾是形容湖波的,用来形容浩森广阔的大海有失偏颇,况且曹操的这首诗是气势雄浑如同浪涛涌动,用荡漾来解释澹澹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质疑不仅是对一个词语的质疑,它更反映出质疑的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精神所在。

“三维目标”的实现是当下人文性在教育领域内的精神召唤,它们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不可偏废其一。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师“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使其积淀成为人的最深厚、最基本的东西”[3];需要家庭和社会以他们“为了下一代”的责任去影响学生;更需要学习者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去浇灌文化艺术这块肥沃的土壤。

参考资料: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3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从语文素养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能增强目标意识和有利于提升教育理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 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 “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适当的情境的创设必能促进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情境创设从着眼儿童发展的高度组织进行,把训练语言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发展思维,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

二、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自己的任务。

3、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三)教学过程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情境出现时,教师要伴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的效应。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以促进三维目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有时把各种情境创设的方法灵活地有机地有主次地相结合。具体实践情况如下:

1、《山行》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美景,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杜牧把深秋的景物写得充满生气,明快、美丽,尤其体现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上。因此,我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放在这两句的学习上。在学生了解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后,我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进行深一层的挖掘,以实物创设情境,体会这两句诗的意境。然后,教师再引导——我们看到的只是几片枫叶,假若像诗人看到的那样,漫山遍野都是如此艳丽的红叶,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美的意境,说说感受,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两句诗的优美意境,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热爱,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虽是萧条、凄凉的深秋,但诗人却仍然把景物写得充满生机,清秀迷人,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2、《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碟,把静、清、绿的桂林的水,奇、秀、险的桂林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让学生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你看到的桂林的山、水是怎么样的。说的时候,展开想象,加以具体的描绘,让学生在交谈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然后,回到课文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段落,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评议朗读情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得以升华。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西湖的“绿” 》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课文写了几处的绿,每处的绿有什么特点?2、作者用了那么多的“绿”,阅读时我们为什么不会觉得重复?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要信息;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

1、注重科学、明确的课堂评价,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注重科学。科学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应该如此。对小学生来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课堂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在他们出现错误时,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引导学生去获取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注重明确。现在的教育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为了尊重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中的一些知识性错误、不良的价值倾向,盲目地给予表扬。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明显地违背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注重明确,就是对于学生的进步,要明确地提出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明确地指出应该努力的方向。老师的评价只有不流于空洞,不失之泛滥,只有适时、适当、具体、切实,才能起到对学生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2、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落实“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三维目标改进语文教学 篇4

一、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

1. 知识与能力的内涵。

语文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阅读总量的提高、阅读方法的运用, 进一步提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应彻底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方法, 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践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语文实践, 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学习语文与运用语文的方法, 让学生摸索出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 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从而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那种简单重复、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表达的是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课文内容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把握教学思路

在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 知识与能力是核心, 同时也是其他两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基础, 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但是没有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无从谈起,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是无法得到体现, 而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只能回到课改前的状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很重要的, 没有这一目标, 语文教学将失去其所体现的人文性, 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因此, 三维目标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简单叠加,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教师要以知识为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 教师要以知识技能为基础,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 进一步实施好新课改,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细化三维目标, 重视目标的运用

要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并将三维目标运用到语文课堂中, 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实际, 细化、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 (1) 紧扣教材, 引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 (2) 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对知识的运用。 (3)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并把握好教学速度, 合理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 (4) 抓好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对学习方法的运用, 对情感的体验和对兴趣的培养。 (5) 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教学评价模式, 以确保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5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从语文的角度说,就是不管如何改变,目标一致,教学上根式如此。新课程,新理念,不变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经常在听课时发现课堂教学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这就是在导入新课之后,教师随即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这种模式正在语文教学领域中迅速推广,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它改变了原先的那种漫无目的的、随心所欲的、收效甚微的教学状况。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在当今教育迅速变革,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理念不断出新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应该重视“三维立体生成”。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内容。所谓“注重内容”是重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一句话,就是读懂课文,理解中心。阅读课文,其本质就是理解内容,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只有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那种不注重课文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知识教学上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重点。每篇讲读课文之前,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许多教师一味求全,惟恐遗漏了其中之一,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我想这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围绕含蓄的定义--“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融汇进具体的描述中,让读者去回味”--展开讨论。找到了突破口后,分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重点部分要不遗余力,而其他几条,学生也会豁然开朗的。

三、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才算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生,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还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定与变的问题。我们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一堂课,都应该有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围绕教学目标分别加以实施,减少随意性。但是这些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各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变动,有时进行局部调整,有时甚至要从总体上调整。例如,要求学生正确翻译文言文时,发现他们连文章也读不通顺,这就需要改变目标,加强朗读训练。再如,根据中考的要求,语文学科突出了人文性,我们也应该随之而调整阅读目标,重点应放在突出人文思想的名家名篇上。总之,只有定变有方,才能使语文教学不断的发展。

莫让语文三维目标“围困”教学 篇6

师:文章为什么以“背影”为题?

生:因为背影是文章的写作线索。

师:是因为父亲的背影感人至深,最能够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文中哪一次写背影最详细?

生:望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师: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一个难忘的背影,一个凝聚着父爱的背影。为什么背影凝聚着父亲的深情呢?使用了哪些动词呢?

生:蹒跚、探、爬、攀、缩等。

师:从这些动词中,可以深切体会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呵护之情。除了动作描写,还写了什么呢?

生:衣着。

师:父亲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呢?

生:父亲穿着很朴素。

师:父亲穿着不好,儿子却穿着紫毛大衣。这是鲜明对比,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溢于言表。儿子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反应呢?

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师:你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父爱的伟大呢?

生:是的。

【思考】这是《背影》课堂教学实录片段,从这段师生互动对话中,我们能够清晰体会到教师的用心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普遍回应,学生没有感动,情感教育当然是无效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引导功利化有关。

一、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硬性规定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对课堂教学目标

设定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硬性制订了“三维”目标,为完成这些目标,肯定要引导学生向目标靠拢。结果很可能就像上面教學片断那样,教师生拉硬拽,学生依然无动于衷,教与学失衡,教学效果如何能够体现出来呢?

《背影》教学目标设计时,须要掌握作者、作品、字词等知识,也要学习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等方法,还要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教师面对众多学习要求,须要有筛选意识,毕竟课堂容量有限,要求一节课解决所有问题也不现实,不妨将有些教学目标隐身处理,不作为公开任务去完成,却可以贯彻于施教行动中。如多种描写方法学习,只要有学习机会,都可以作为学习目标对待,且不用单独列出。如果教师有主动意识,提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就成为可能。

二、 “三维”教学情感目标是“软”任务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能单独展开,任何割裂式情感态

度培养,都属于无力说教,学生并不买账。如上面教师一味灌输情感教育,而学生并没有受到触动一样。《背影》课堂教学中将情感渗透作为教学目标是无可非议的,这的确是一个教学重点。但是,情感目标有自身特点,其时效周期长,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就能够明了父爱内涵,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而且情感目标达成衡量标准不好确定,评估准确度不易掌握。对于这样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有长远目光,不纠结一事一时。如果像上面那样,教师急功近利式地设定教学目标,结果可想而知。

三、 “三维”教学目标主体是学生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学目标设计是让学生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教学目

标又称为学习目标。既然学生是教学目标主体,教师是客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客体位置要摆正。教师随意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或者直接给出问题答案,都属于越俎代庖行为。学生得不到锻炼,教学目标达成自然是伪结论,如上面师生对话中,教师替学生思维,直接点出思想结果,学生处于被动的不接受状态,教学效果如何体现呢?

《背影》是描写父爱的典范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何让学生思想受到触动,这是教学目标设计时要重点考量的问题,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贴近方向。在具体操作中,如果不能让学生有感而发,只是教师反复强调情感渗透,无异于隔靴瘙痒。要给学生思考、感悟启示,留足思维活动时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文本父爱描写的体验中,形成情感认知,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才是具有高价值度的。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关系 篇7

中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说,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几乎可以说无人不晓。然而, 专门对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细致界定和阐释的论著却很少, 从而导致目前仍有许多语文老师对“三维目标”内涵把握不准, 实施步入误区, 很难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因此, 有必要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关系做些探讨, 以利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中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种“时代要求”的主要体现之一:新课程确立起了新的知识观。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技能不再是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 它具有不确定性, 它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 课程改革的目标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 课改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知识技能观念的转型必然导致课程目标的重建。语文新课标借鉴世界各国母语课标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 综合国内外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课程目标。这三个维度也正好可以涵盖语文新课程关于“语文素养”的总要求。

首先,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语文新课标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解决了以前语文课单纯传授知识而不注重育人的倾向, 这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其次,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 提出了“过程与方法”, 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知识学习的过程, 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再次, 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 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的理解也不限于过去所理解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赋予了诸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新的含义。总之,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提出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符合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 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 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二.中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解析

中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 “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目标, “过程和方法”是过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指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而言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关于知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认为, 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在这三类知识中, 陈述性知识属于认知的、静止的知识, 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 而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 它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但这类知识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 甚至几乎没有, 策略性知识是最高境界的知识, 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养成。1958年,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又把人类大脑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明确知识即能意会也能言传的知识, 默会知识即能意会却不能言传的知识, 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语感。

技能是指对知识和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 技能的学习可分为模仿、学会、熟练、技巧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所必须的技能, 又要培养他们的能力。就目前而言, 语文技能和能力到底包括哪些, 还没有权威的说法, 就义务教育新课标看主要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就普通高中课标看, 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力发展基础上的阅读和欣赏、表达与口语交际两大点, 具体说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五方面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依然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双基”的内涵要以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为取向, 而不能仅以学科需要和发展来定位, 要目中有人而不是目中只有书。所以, 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确定, 需要我们广大语文老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 从学生如何读文章、如何写文章, 如何有效交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等方面来开发语文知识, 重新审查整理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或者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 分析出那些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属于程序性的知识和默会的知识并作为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 然后依据义务教育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标对语文能力的规定,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课文特点确定出课堂培养的“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指对所选择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应用。“知识能力目标”确定后, 要实现目标, 就需要一个过程, 在具体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方法。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必须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能力产生的过程中去, 让学生去探究, 去实践, 去体验。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 是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教学, “知识与能力”也是外在于学生不被学生完全理解并应用的。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所以, 只有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的实践, “知识与能力”才能被学习主体———学生———同化, 顺应并建构, 才能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反思, 批判与应用。因此, “过程目标”是活动实践本位的, 是因人而异, 个性化的, 也是综合动态的。

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 所以,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根据选文功能 (王荣生教授的分类) 运用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比如, 对“定篇”, 课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是“形式———内容———形式”, 也可以是“整体———局部———整体”;对“例文”可以采用“阅读感知——理性分析———原型定向———原型操练———原型内化”的过程;对“样本”可以像“非指示性教学”的流程那样来进行:激趣 (一导) ———自读———定向———引导 (二导) ———研读———交流———引导 (三导) ———反省———拓展;对“用件”, 教学过程只需进行筛选性阅读即可, 即把要“用”的东西重点读一下, 然后据此进行其他语文学习活动。至于方法, 于漪老师认为, “老师不仅要研究教的方法, 更要研究学的方法, 教法和学法相互沟通, 就能够教在点子上。”

新课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 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他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从纵向上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他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实现了三者的真正统一, 语文课程才算真正完成了知识观的转型。

三.中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

“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 “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一维, 如直线是一维的, 平面是二维的, 普通空间是三维的。” (《现代汉语词典》)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 也不是交叉的, 它们是一体三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关系。余文森说,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而不是三种目标, 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

首先, “三维目标”虽然是三个维度, 但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核心指向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 缺失任一维度, 都会使发展受损, 一体三维的目标只有整合, 才能实现人的最优发展, 全面发展。

其次, “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 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 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 “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中, 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 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 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 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 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再次, “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对语文教学而言, 每堂课“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并非是等值的, 具体教学时应根据情况有所侧重。其中, “知识与能力”是核心, 是其他两维的载体, 也是语文区别于其他科目的标志, 应该作为语文课的首要目标和核心目标;在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时候, 必须考虑“过程与方法”的最优化,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运用一定的“过程与方法”达成“知识与能力”的时候, 一定也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相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只是课文不同, 学生对象不同, 三者所占比重应该有所不同。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8

一、备课中确立教学目标

通过上研究课、学习讲座、学习教改文章后,我们对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关系等几个关系初步达成了共识。

1. 整合分解教学目标

整是“整理”,合是“组合”,整合三维目标就是把三个维度的目标按照最佳方式组合成一个有机结构的系统。深入解读文本、整体把握三个维度的目标是设计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备课时,首先要整理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怜”、“柴扉”、“小扣”、“屐齿”等词语和诗句,能有感情背诵、朗读、默写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研究层面上,可以把三维目标拆开来思考,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的逐渐分解有利于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分解目标只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关键是把分解后的目标整合起来,整合的目标有利于结构化和整体化。如《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一课的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两首古诗的对比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美景的情怀。

在目标表述上虽然没有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明显的提示语,但每一条目标都很好地把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从疏通意思到体悟古诗意味,挖掘古诗意蕴,逐层递进,为课堂教学达到三维目标奠定了基础。

2. 教学流程设计注重多维

随着学段的升高,课文篇幅逐渐加长,内容越来越复杂,教学需要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和几个相对集中而又独立的板块,把必要的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要素聚集在板块中,整体推进教学。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维度都可以作一条主线,可根据学习内容选择一个维度作为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顺藤摸瓜的效果。

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渗透其中。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珍珠鸟》一课,以语言学习为主线展开教学。第一板块:“理解语言”,整体阅读,你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你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悟到的?第二板块:“品味语言”,《百科全书》中介绍尾蓬松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比较、感受语言风格的不同,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第三板:积累语言,拓展阅读,阅读有关小动物的文章,摘录喜欢的语句。

以过程和方法为主线,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渗透其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一能力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展开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以下教学: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二读课文,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去的季节,把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三读课文,写几句小兴安岭的旅游宣传广告,在读、说、写的文艺节目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喜爱小兴安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线,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有机渗透其中。课文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交流场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二、练习设计要体现综合性

练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巩固语文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减少单一性的语文练习,增强综合性语文学习,尽可能地集多项训练功能于一题,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检查《月光曲》一课的听写,教师可分为三步进行:首先,听“贝多芬”,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贝多芬资料;其次,听写“盲姑娘、蜡烛、琴键”三个生字;再次,听写“清幽”一词,让学生根据字典中的解释,确定“清幽”一词中“幽“的意思;最后,让学生选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大意。通过听写练习,把字形的掌握、方法的指导、字意的理解、词语的运用及对主人公的认识有机地统整在一起。

形式的综合性。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后,让学生自选课外练习,抄写诗歌并给诗配一幅简笔画,或搜集其他送别诗并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进行送别诗的比较研究等,将诗歌的背诵与美术、表演等融合为一体。又如,在教学《九色鹿》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后,让他们排演课本剧,学生对人物把握得非常到位,学生从表演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进行了教学。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克隆之谜》《梦圆飞天》《火星与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组课文时,我以“科技之光”为主题,让学生用8开纸做了一份手抄报。使我惊喜的是学生收集资料之全,版面设计之美,令我刮目相看。以手抄报形式进行课后巩固练习,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又培养了语文应用能力。上网查询,或去图书室查阅资料,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且使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

三、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教师仍然追问:“他回答得对不对啊?”学生则齐答:“对。”由此可见,只有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观念,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得到积累。如学习《将相和》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此时,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献计献策,互相帮助。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整合

现代语文教学理念是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将改变过去只是将学生培养成应试工具的错误理念和教学方法, 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整合到一起, 让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三维目标整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1. 中国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诉求。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的规定, 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把关注学生“整体的人”发展为课程首要目标, 让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 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力图实现三者的有机整合,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语文课程性质的具体要求。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语文课程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不是简单的应试能力。

3. 顺应高考改革的需要。

虽说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高考, 但在目前条件下, 高考仍是衡量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来, 高考语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 都要求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实际上体现的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所以, 这也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注意实现上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二、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关于三维目标整合存在的问题

1. 对“知识与能力”的处理经常处于两个极端。

一方面, 尽管多年来,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声很高,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 更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 不少老师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还是不得不以考试大纲为指挥棒, 仍然只重视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常只是老师备课本上应付学校检查的摆设而已;另一个极端是一些教师不知道知识能力是基础, 是学习过程, 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结果是一讲课程改革就否认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过于讲究热闹的探究式教学, 讲究教学过程的花样, 结果知识与能力却又被架空。

2. 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维度时, 过分注重探究式教学。

为响应课改需要, 不少一线教师不遗余力的使用探究法实施课堂教学, 整堂课显得非常热闹。但我们认为, 探究式学习固然非常重要, 但并非所有的语文课程都适用于探究性教学, 即使适合运用探究性教学的课程也因课程内容和特点不同, 对探究式教学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如果以讲究“过程与方法”之名动辄就让学生们分组探究、合作讨论, 实际上教学效果不一定就好。

3. 将三维目标进行机械的分割或是机械地整全。

三维目标从三个维度解构教学目标, 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但笔者却发现存在两个片面倾向:一是有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尽管分门别类的将三个维度目标罗列在教案上, 但实际上三个维度目标名不副实、彼此重叠、纠缠不清。对具体内容根本对不上号, 只是将教学设计贴上了三维目标的标签而已;二是一些教师为整合而整合, 基本不顾具体的教学内容, 每堂课都在“费尽心机”整合三维目标。

三、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策略选择

1.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整合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引导着课堂教学的运作过程, 对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目标归纳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其实都渗透了上述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文本, 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教参的有关提示, 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和认知特点、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需要将这三个维度整合入教学目标中。三维目标的体现要全面、科学, 而且还要从特定的内容出发, 做到有所侧重、有所突出。

2. 在教学过程中, 落实三维目标整合。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 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问题, 我们认为, 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的整合, 语文教师必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要或者多启发诱导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或者多创造机会,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或者多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3. 在课堂评价时, 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我们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情况, 又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所以, 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学管理者要改变目前的多侧重测试结果, 片面依靠数据来说明教学教程的做法。这种做法导致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 偏重于训练学生对教材知识记忆的熟练程度, 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必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 我们在语文教学评价时,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 有的学校采用了语文学习档案资料、成长记录袋和表现性测试三类评价方法, 我们认为是可以借鉴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李亦菲.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10

1、语文习题课教学现状

目前课堂教材教学中, 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落实普遍比较重视, 与之相比, 习题课的教学却相差甚远。从习题课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 单纯注重知识、技能一维目标的情况依然普遍, 忽略或简化学习过程, 缺少学生体验和学生参与的情况依然存在, 单向、机械地灌输知识的教学倾向依然普遍, 将习题课教学目标的定位等同于训练学生“双基”的现象仍然非常突出。有的习题课程教学中虽然也强调过程和方法, 但更多的是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而非语文学科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因此, 笔者认为基于三维目标的初中语文习题课的相关教学问题, 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

2、新课程标准赋予习题课程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育语感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 课程目标针对性地制定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度设计, 这三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和核心, 它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在此基础上才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这就客观要求教学实践环节中, 需要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并非将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 应该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二、新课程背景下习题课承载的教学功能

1、巩固与深化语文教材

上海师范大学谢利民教授认为, 三维目标的内涵就是要求教师完成由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的转型, 这是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根本性转化。语文习题课程也必然遵从和顺应这一转变。在实际操作当中, 教师应该以显性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夯实基础, 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的运用之中。习题课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一环, 更要彰显三维目标的纵向的整体性、横向的协调性、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特点。因为学生在新授课上, 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 但在理解上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 并不是一次课就能很清楚、很全面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实质。只有通过习题课, 在教师的例题示范下, 辅以适当的习题训练, 学生才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理解和深入挖掘。

2、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由于受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深度, 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 习题课可以及时有效地纠正这类问题。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第一维目标, 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习题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过程与方法是第二维目标, 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 (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 和具体的学习方式 (发现式、小组式、交往式) 。该部分的习题教学应该注重吸收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 例如古代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重视启发教育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第三维目标, 其内容涵盖了传统思想教育的精华、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等。因此, 习题教学中, 应强调给予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 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读懂作品、读懂作者、读懂老师, 真正体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习题的遴选与编写的原则

习题教学的关键是精心挑选习题, 如何选择习题, 这是值得持续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好的习题, 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中, 其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应该具有可测性, 其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应该具备可见性, 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应该具有可悟性。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本文认为习题的遴选与编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知识与能力培养优先的原则

习题教学过程中, 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抓住主要矛盾, 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不可过多, 必须有所侧重。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优先培养知识与能力, 因为“知识与能力”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更是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能力”基础的学生, 会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这是有悖于学生学习规律的;其次, 习题的选择要从教材内容和学情出发, 要实事求是, 不必盲目地赶时髦。当然, 也要避免重新落入单纯强调“双基”练习的窠臼。

2、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 普遍存在接触范围小、知识储备少、社会阅历浅的局限, 因此, 中学语文习题的选编要坚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原则。源于生活, 有利于学生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按照这个原则, 笔者习题中选编了《背影》一文, 教学中根据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明确地提出如下问题: (1) 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2) 学习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刻画; (3) 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 (4) 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 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 (5) 通过品味本文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步步由浅入深、成功营造情感体验, 使学生对该课的理解与感悟由一维平面上升到三维立体。

3、创设情感性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其他教学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在习题课程的教学中, 积极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 以唤醒学生知觉表象, 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从而愉悦性情, 陶冶情操, 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还以习题《背影》为例, 笔者首先提出三个问题: (1) 作者为什么说是“祸不单行”; (2) 找出文中表现父爱的语句; (3) 找出文中‘我’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语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父亲还账, 变卖典质;丧事用钱, 只好再借”等家境的“惨淡”, 引导学生对“祸不单行”的理解逐步深化。接着进一步创设“我”为何反复写父亲“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穿着, 让学生体会运用反复手法, 可以有效发挥铺垫、烘托情感氛围等作用;在创设“车站送别”一节, 引导学生推敲和琢磨父子双方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 这样通过对所选习题的情感性创设, 顺利实现了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细致解读和对语言文字品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既掌握了重点词、表达方式、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从看似平淡的文字中感悟出所蕴含的父子深情, 不着痕迹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4、有利于语言训练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题海战术不再吃香, 填鸭教学遭遇批判, 取而代之的是用有限的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开始敢于质疑和大胆评议, 初步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 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死气沉沉的局面。与此同时, 课堂浮躁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也逐渐凸显出来, 语言训练的弱化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 这在学生平时作文和中考作文中都有集中反映。最基础的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的课堂是很虚的, 这种浮躁作风理应受到批评和纠正。

反观课堂, 三维目标下仍然不能忽视和漠视语言训练这些基础的东西, 不能只为追求表象的热闹而忽略了本质的朴实。在当今网络时代, 更应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注重其情感体验, 从而更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激发、潜力的挖掘和人格的健全。因此, 将是否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训练作为习题编排的原则, 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

[2]丁红梅、靳文军:《新课程实施中三维目标达成的解读与反思》, 《宁夏教育科研》, 2008 (2) 。

[3]刘泰丰:《中国古典名著精品》,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年。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11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细化分解,合理组合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方向,对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而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而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学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的,这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这既可以说是对过去语文教学弊端反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然而,在深入课堂之后,就明显感觉到,在具体的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中,对三维目标的表述却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如教学《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首先要理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正确理解“中断”“潋滟”“空蒙”等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能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2)过程和方法——有感情朗读古诗,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为此对《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从而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二、教学流程设计:多维推进,板块聚合

相对“知识和能力”目标来说,“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隐性的,是不可量化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落实时显得难以把握。“三维目标不是三个板块,而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事实也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何将消极变成积极,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可能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自己的习惯。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了以下的教学:第一板块,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二板块,二读课文,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到小兴安岭去的季节,把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第三板块,三读课文,写几句小兴安岭的旅游宣传广告语。在读、说、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喜爱小兴安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语文练习设计:减少单一,加强综合

长期以来,语文练习设计上比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形式单一,机械重复,整齐划一,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忽略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练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新课程下的练习题设计一定要注意: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过程和方法的展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设计时可以侧重于某个维度来设计,也可以综合两个或三个维度来设计。打破传统题型的约束,不拘泥于形式,在语文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坚持语文课程理念,整合三维目标,有效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多元化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达成和谐统一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西马小学)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论文 篇12

一、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与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

1.课堂教学诊断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诊断, 从诊断主体的不同、诊断重点的差异、诊断视角的选择等方面, 学者给出了很多定义。美国学者克拉克和斯塔尔提出:“教师看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精确地找到这个困难是什么, 并发现产生这个困难的原因, 这就是诊断。诊断之后的教学必须纠正错误的东西或补足缺乏的东西, 没有诊断, 教学就没有方向。”[1]张伟明确指出“课堂诊断一般是指诊断者通过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看 (师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活动、表现、情感、态度) 、听 (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交流发言和由此反映出的思维状况) 、问 (了解教师的执教意图与学生的内心感受) 等手段, 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探究与发现执教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特色, 并发现与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2]上面两个定义是典型的从不同诊断主体出发作的定义, 但在强调教学主体性的今天, 教师理应成为教学诊断的主体, 唯有如此, 教学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所以,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诊断即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前、中、后, 都能敏锐地发觉与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真实出现的问题, 进而分析问题成因, 做出改进方案并实施的能力, 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使学生和教师学会自我诊断是教师的一种自发、主动行为。

2.三维目标的内涵

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仅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要求, 更是对个体成长、能力获得与发展的一种指向, 一个人的发展必须具备这三方面才是全面的发展, 否则就是片面的发展, 一种能力的获得如果缺少一方面, 就是一种残缺的能力。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 犹如一座房子的根基, 地基不牢, 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过程与方法是我们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我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自己内心所获得的体验, 酸、甜、苦、辣, 开心、兴奋、沮丧、困惑等都是, 有时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 有时是妨碍我们前进的阻力, 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中, 我们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越多, 深入学习下去的动力就越强。

三维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下图1表示, 即在每一次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中,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要作为两翼贯穿其中, 这样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才不会是惰性的。过程与方法保证知识与技能在人的发展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人的思维不会僵硬;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保证人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能够永葆活力与动力。

3.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既是教学目标, 又是学习目标;既是教学指向, 又是学习指向。它告诉我们构成个人发展的每一种知识与技能都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贯穿, 才是真正的获得, 否则就是假性获得。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整个教学起着“把脉”作用, 其构建若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 能帮助教师形成真正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 教师还能体验三维目标的价值, 在以后教学中, 会更加主动、灵活地用三维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诊断。

二、三维目标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构建

三维目标中, 知识与技能是一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因此, 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先从课堂教学诊断的知识与技能开始。

1.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诊断的基础———认识诊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需要教师具备各种知识才能敏锐地发觉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上, 相关研究发现, 专家教师与一般教师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不仅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深层理解, 而且知道如何按照自己教学对象的需要把学科知识展现出来。基于此, 笔者把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建构的知识与技能分为一般课堂教学诊断知识和具体学科课堂教学诊断知识两部分。

(1) 一般课堂教学诊断知识。课堂教学诊断是针对每节课的具体教学, 所以一般课堂教学诊断的知识必然包含一节课的主要成分, 从教学目标制定到教学过程实施再到最后评价, 教师都要有高度的警觉性, 对任何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都要及时进行诊断分析, 并向学生说明诊断的地方, 当堂解决问题, 不能解决的, 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改正。按照文中课堂教学诊断的定义, 一般课堂教学诊断知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课前诊断。首先, 诊断教师教情。教师是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 其自身的教学情况对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重要影响, 所以需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诊断。教情的诊断从教学的组织方面进行,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是否依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教学内容, 目标是否有层次性, 全面与否等;教学内容, 内容安排是否科学严密、逻辑性强, 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重难点是否突出, 教师对知识的教授是否具有科学性、教育性, 对学生的作业布置是否恰当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是否相符, 教学方法是否单一, 是否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学方法是否服从于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 是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是否恰当地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课堂教学在完整的科学教学体系中进行;教学效果, 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的学习效果等。[1]其次, 诊断学生学情。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主体, 也是核心, 必须对其进行诊断, 否则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 只有在教学前,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好的诊断,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学情诊断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思维特征、学习团体以及考试成绩等。第三, 诊断家庭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内容中, 专门提出了对家庭教育的要求, 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重要性。但是现实中, 家庭教育或缺失、或错位, 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很多阻力。所以有必要对家庭教育进行诊断, 包括父母双方的文化水平、家庭阅读量、投入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时间、平时的学习情况、教育孩子的方法、家庭娱乐活动,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教育干涉等。

二是课中。有了课前教情、学情以及家情的诊断, 课中的诊断会顺利很多。课中诊断, 教师就按照课前教情包括的诊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诊断。课堂教学是由课堂主体的不断互动建构生成的, 还会出现很多预设之外的问题, 教师也需及时诊断。

三是课后。课后诊断也是为课堂教学即课中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服务的, 主要从课中实际发展的教情、学情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家情三个方面进行, 但是此时的诊断, 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寻找原因设计解决方案, 然后在下一节课中实施方案, 检查诊断效果。

(2) 具体学科课堂教学诊断知识。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诊断知识是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的高度融合。教师只有对本专业知识有透彻理解,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教学问题, 并用专业知识进行诊断。如数学教师就必须在了解一般课堂教学诊断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 再结合数学学科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比如“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对学生思维发展、理解的深浅有一个很好判断, 所以教师可以根据问题, 进行一系列诊断。而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从阅读质与量的角度进行诊断。总之, 具体学科的教学诊断要求教师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 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累, 为教学诊断服务。

2.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诊断的方法———践行诊断

过程与方法是贯穿知识与技能的一翼, 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唯有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保持能动状态。

(1) 实践改变理念。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走的模式是:灌输理念→教师接受学习→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 教学理念改变或者不变, 然后进入新一轮循环, 如果教学理念没有改变, 继续对教师进行理论灌输、专家讲解、校本培训等。事实上, 这种模式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微乎其微, “穿新鞋走老路”、说一套做一套、嘴上新理念践行旧行为等情况比比皆是就是很好的例证。此种模式的背后是我们先在地认为教师特定教学行为的缺失或偏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缺乏。然而, 教师, 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教龄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并不缺乏那些教学理念, 只是那些教学理念以“缄默知识”的形式存在, 且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 我们必须明确是教师头脑中错误的教学理念导致了教学行为的偏差, 且这些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惯性与惰性, 我们应该从教学实践中去改变, 即:教学实践—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学理念的改变与形成—教学实践,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 具体的诊断方法。维果茨基指出, 儿童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是社会水平, 其次是在个体的水平上。[3]推及到个体的发展也是如此, 因为首先必须有一个输入过程, 个体消化吸收反思, 然后才能输出。因此在课堂教学诊断初期, 教师须依靠外力的帮助, 进行输入, 即“社会水平”上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大学教授进中小学课堂, 听课、评课、诊课, 现场指导;学校组建校级专家诊断团体, 把各年级的优秀骨干教师、退休的老教师、特级教师等组织起来, 进行磨课、听课、评课、诊课, 定期进行集体诊断、汇报;各年级、各学科的老中青教师组建课堂教学诊断团体, 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相结合, 为课堂教学诊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把同科教师中不同特长的教师组合成诊断对子, 形成优势互补, 互相促进;成立校级课堂教学诊断校本研究课题, 把平时在课堂教学诊断中遇到的难题形成一个个课题, 引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4]其次是个体水平上的提高, 有了“社会水平”层面上的帮助, 教师有了诊断意识, 进而会积极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之后,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平时阅读课程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诊断方面的书籍, 保证自己不落后;形成相互交流的习惯, 把自己在教学诊断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与自己的同行交流, 或者与书本、大师交流, 从看书、看文献的过程中寻找答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每个教室配置小型摄像机, 为教师录制微课, 供教师日后进行诊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诊断的动力———推进诊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重要的一翼, 研究表明, 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影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不仅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积极性, 还会影响人际间的交流、沟通和关系的发生、发展。情感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在有的情况下, 则起着消极的破坏作用。因此, 教师在获得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过程中, 需要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样, 教师才会持续推进课堂教学诊断。学校领导层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 而教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教育信仰, 把每一次在诊断中遇到的困难当做前进的动力, 在教学诊断的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 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 是随着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而出现的, 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一种完善, 其形成能进一步推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既是一种教学目标又是一种学习目标, 更是一种学习指向, 从三维目标的视角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构建有很强的现实依据和意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融合构建, 能帮助教师形成扎实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 为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课堂教学诊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前、中、后都能敏锐地发觉与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真实出现的问题, 进而分析问题成因做出改进方案并实施的过程。本文从三维目标的视角出发构建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 即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诊断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诊断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诊断的动力, 以期让教师获得真正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代天真, 李如密.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4) :41-42.

[2]张伟.课堂诊断:贴近教师成长的学校科研[J].基教教育, 2008 (11) :41-41.

[3]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 :12-13.

上一篇: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下一篇:均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