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2024-06-11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精选12篇)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1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其实,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本质就是交际。所以, 英语教学中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提高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新教材内容以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以对话形式为主, 图文并茂, 便于在实际和设想的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为交际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再者,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 我们英语教师要提高认识, 努力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及多种教学方法, 给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的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

二、创设情境

俗话说, 入情入境, 感人心扉。英语口语交际也需要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创设情境, 为教学创造条件。情景对话是人们在特定情景中交流思想的一种言语行动。教材中有许多话题, 如购物 (Shopping) 、打电话 (Making telephones) 、看病 (Seeing the doctor) 、谈论天气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等。如果在教学这些词汇的时候, 让学生机械地背诵, 会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知识, 并且锻炼交际能力

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情境, 我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 甚至不惜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原版片。人的大脑有两个语言贮存库, 一个库装词、短语、句子, 另一个装语法。人在口语交际时, 词句库可以很流利地出来, 而语法库需要较多的时间。特别是学习非母语语言, 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原版片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原滋原味学习英语。

三、开展活动

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提高。以下活动有利于营造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大胆、主动发表意见, 改变原有的汉语的思维习惯, 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使他们用英语思维来表达, 提高实际交际的能力。

1. 课前汇报。

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爱面子, 讲英语时信心不足, 怕出错, 怕被人笑话。因此, 英语教师应特别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交际环境, 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帮助学生消除害羞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这种训练一般在课前几分钟进行, 每天值日生做交流, 值日生汇报, 其他学生倾听。每个学生就都有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说值日情况, 可以说新闻, 可以表演, 可以讲故事, 可以表达情感。演讲内容可以根据教学进度, 有序地安排, 鼓励展示个人特长, 勇敢秀出自己。

2. 师生交流。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提前设置问题, 在课堂上提问, 学生再回答。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 多提一些有新意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让学生大胆地用英语回答。并且给学生鼓励和表扬,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 角色扮演。

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使用, 运用不同的方式去操练英语口语, 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交换角色表演来训练学生对英语交际语言的掌握。交换角色表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尝试, 而不拘泥于一种表演模式。在英语教学这个开放式的课堂里, 学生的角色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在多样中体会到变化, 体会到不同的人使用语言的不同的特点、差异。角色表演给学生提供了口语训练的真实场景, 改变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 让英语语言学习变得有活力。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灵活自由地表演, 强化所学知识, 让学生真正提高在交际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如在教学生“How are you?”这个内容后, 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对话, 在对话中使用所学过的交际用语, 又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内容, 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人或者四人的小组, 扮演角色, 模仿练习, 这样人人都获得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组成员的群体中, 表演者就会无拘无束地自由表演, 有效地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可以投入到学生中的活动中去, 发挥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个体性差异, 会有某些胆小的学生不敢表演, 从而影响活动的效果。教师就要善于引导, 克服这种现象。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活动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教师的激情、详细周密的指导、明确的场景设置和角色分配、确定学生已经掌握在活动交流中所要用到的词汇等等。

4. 小组活动。

新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学英语, 可以把学生按兴趣分成小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在学完新课后给学生一些与课文或阅读材料相关的话题,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训练, 这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活跃思维。

学习策略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学习水平来分, 可以分为优秀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后进生的学习策略。根据使用的领域不同, 可以分为相关词汇的学习策略、语法的学习策略、写作的学习策略等。

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而且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思想, 使学生能在走入社会后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 更可以和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2

2012-04-26 16:12:19| 分类: 心得体会|举报|字号 订阅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学习体

在未进行《智慧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策略》学习之前,我在上口语交际时,一般先让学生课前准备、组织一下所需材料,课堂上学生按要求根据准备的材料进行交流,然后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愿意主动交流的学生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参与交流的学生交流内容简单,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而自己也总是埋怨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很少考虑自身问题,通过这次《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以往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由于对口语交际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和深入,再加之自己教学方法简单,是导致口语交际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首先,自认为口语交际在授课的课堂上,只要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并且在听、说方面积极参与,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在发展,实际上是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通过这次反复的学习、对照,才知道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口语交际是在真实的交际状态下发展听和说的能力。所有的口语交际,都直接指向交际的目的及功能上,即使是独白式的表达,也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为了谋求某种理解和沟通,是为了达到与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所包含的,绝不仅仅是听说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包含着丰富的交际技巧、交际方法、交际策略、交际心理等因素。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交际无从谈起;但是只会听说,也不一定真正能达到交际效果。要想成功交际,还要考虑交际对象,考虑语言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后者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平时口语交际教学中,自己既没有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也没有让学生明白自己进行交际的目的,因而就没有交际的的欲望,因此交际也就变成被动的说话课,学生交际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冷淡也就不足为奇。其次,在口语交际课中,我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真正的口语交际其重要的标志就是交际者之间、不同发言者之间的语言有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在交际活动中应该由学生完成,但是这种内在的联系在交际活动中我大都通过自己来实现。如在一些独白性的话题中,学生讲述完毕,我就会就会提出:“有谁想向他提问题?”有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又会向另一学生问:“你怎么回答他的这个问题?”„„我总是不自觉地把双边关系变成多边关系,一切交际的因素都要在我这里进行中转。在我的主导下,已剥夺了学生主体地位,本应是学生面向大家,将全班同学作为交际对象的当众口语表达,而我让学生将自己作为交际对象,让学生讲给我一个人听,将课堂变成了回答问题式的口语表达,从而影响了学生交际思维的发展的事实上,使交际状态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实际的实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尽量不要当“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

第三、自己口语交际评价的导向不正确

在口语交际课中,自己的评价只是满足于评价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只是评价谁“说得好”,而忽视了交际的最终意图和交际效果等评价,因为在这之前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就谈不上正确的评价了。而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评价中除关注“说得好”外,还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实际效果的怎么样,关注是否实现了交际的意图,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得体。评价时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如:在讨论、辩论类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是否尊重他人的观点,是否使用恰当的语气,是否有真诚的态度,都应该是口语交际评价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要通过我们老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成为有礼貌的、懂礼仪、讲文明的新型公民。

另外,评价还要关注全体。在评价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要关注全体,追求机会均等,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在口语交际课上也应该尽量避免。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向,都应该致力于所有儿童的发展,致力于所有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的学习,让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中高年级口语交际的教材编排特点,更明确了其教学的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自主交流→→→围绕话题→→→拓展运用,明确话题 探究方法 互动交流 提升能力;并且将教学基本程序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解,让我们印象上课。

反思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与中高年级的稍许不同,他们分别是:

情景体验→→→尝试表达→→→围绕话题→→→拓展运用

明确话题 探究方法 互动交流 提升能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来,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与中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就在开始的两步不同:低年级学生开始是情景体验,明确交际话题,进而尝试着进行口语表达;通过低年级阶段教学与学习,学生与教师对口语交际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与理解,接下来继续进行,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创设情境,而不是通过老师的引导与体验了,三四步更是轻车熟路了。关键是我们沿着策略更好的开展与应用了。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要选择好话题,一是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三是要学生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如能符合以上三点要求,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用这样的话题让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自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激发兴趣。一般说来,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或与成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2、重视听说训练。听说训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要想达到良好的口语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听说训练。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领会主要内容,才能针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见解清楚明白地说出来。

3.教给方法,鼓励为主。学生饶有兴趣地说,但不一定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还必须教给方法,使教师有指导地说与学生自由地说交替进行。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处处都能指点学生说话,真正实现“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生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能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习作水平与技能的质变。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3

一、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

大部分中职生英语基础知识不牢固,在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中存在难点,英语语言交际困难。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拘泥于发音模仿和死记硬背式学习,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际的听说训练,实际使用的机会很少,导致其英语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提高缓慢。交际教学法能够满足多元化英语教学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二、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交际教学法鼓励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口语表达,为学生提供轻松的语言运用环境。笔者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程度,尝试采取全英语教学模式,将交际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创设英语模拟情景、进行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1.加强听力训练,采取全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语言交流工具,具有词汇量大、逻辑性强的特点,在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力练习机会。中职生在几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英语素养,为全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全英语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听力练习机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实施英语课全英语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进行课堂语言训练,将英语教学语言恰当准确、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英语给学生讲一段小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用英语打招呼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用英语讲述学习内容、向学生提问以及评价学生行为等,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以此提高学生语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英语语言情境,提高表达能力

运用交际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置英语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设置中的人物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其运用英语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模拟真实环境下人们应有的交流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英语交通法规的时候可以交警处理违障驾驶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交警和司机的对话中掌握表达技巧。

A: Good afternoon, officer.

B: Your drivers license and registration, please.

A: Here you go.

B: Do you know why I pulled you over?

A: I have no idea. All of a sudden I heard your siren.

B: You rolled through that stop sign back there.

A: But I stopped!

B: No, you didnt. You slowed down, but you didnt come to a full stop.

A: Well, nobody else does, so why should I?

B: Thats not the attitude of a good driver.

A: But I am a good driver. Ive never had a ticket in my life.

B: Well, youve got one now. Here. Have a nice day.

这种情景对话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课堂英语游戏,增添交流乐趣

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开展英语游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在游戏中达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教师可以在完成一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后,设置益智性、趣味性的游戏来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完成问句语法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连锁提问的游戏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状况,以增添课堂趣味。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来竞赛,甲组第一人问乙组第一人问题(如Have you been living here?),乙组第一人回答后立即问甲组第二人另一个问题(如Can you spell you name?)。甲组第二人回答后立即问乙组第二人第三个问题(如 Isnt she very intelligent?)。这样依次进行,直到两组学生全都问答过。提问或回答出错要扣分,运用高级提问句式加分,得分多的小组获胜,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交际教学法重视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功能,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学习效率。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4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笔者在调查过程之中了解到,当前不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所以不过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害怕表达。他们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没有信心,不敢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勇敢的用英语进行交流。小学生虽然刚刚接触英语有可能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表达不当、发音不标准等,但是其实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在教师的鼓励和学生的相互帮助之下,学生是可以完美的解决好这些问题的。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口语交际的学习,帮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真正重要的是要用于改正错误。教师要注意进入到学生的内心身处,帮助学生打消对口语交际学习的恐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做到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即便是学生一点点很小的进步教师也应该及时的指出并表扬学生。当前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恐惧心理不少都是因为教师没有及时的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对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尤其是对一些对教师的反应比较铭感的同学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包涵着特殊的意义,有时候教师的一个不满意的表情就可能让学生不安好久。因此教师应该多用鼓励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尽量避免用消极的态度和学生交流。举个例子来讲,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应该对学生说“Good、 come on 、wonderful、you are clever!”等以鼓励学生,就算是学生回答错误了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尝试再回答。比如说用“Try again.”“Don’t be nervous.”来鼓励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一点挫折丧失英语学习的热情。其次,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去。不少学生对英语抱有畏惧心理,其实这是不对的,语言的对话交流应该是轻松和和谐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之中有意识的使用特定的语言和动作等以调节课堂气氛。比如说这样一个笑话就能够很好的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另外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应该使用肢体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单词的含义、用一些表演诠释段落的意思。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对来说英语学习的学习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热情的话,那么学生难免会开小差、走神等。但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慎重的决定教学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发现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从这方面着手往往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比如说笔者在教学的时候会将英语歌曲引入到教学之中,因为歌曲的旋律性和节奏性比较强,学生接触起来比较容易并且理解和感受也会更加的深刻,因此笔者会请音乐老师帮忙将一些重点和难点以歌曲的形式变现出来。另外通过教学生唱英文歌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和锻炼口语。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因此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英语口语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锻炼机会。英语是一门语言,而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性的运用这门语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间比较少, 因此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会有意识的提高口语交流训练的比重,比如一些比较简单的意思笔者会有意识的用英语表达,而学生不明白的地方笔者也会尽量用英语进行解释。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笔者也会要求他们尽可能的用英语,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缓解,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却存在有一些问题, 希望广大教师对此给予积极的重视并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5

我国高校在交际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交际教学法走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英语教学法.它强调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以真实可靠的教学材料为内容,以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下的活动为手段.在全球化时代已经进入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交际教学法显得更加格外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所以它进入了几乎每一个层次英语教学的课堂.但在近些年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

作 者:康有金 沈庆丰 KANG You-jin SHEN Qing-feng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刊 名: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8(2)分类号:H319.3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存在的问题 应对策略构想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全国各所小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把语文改革的关注点和焦点都放在语文教学内容改变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但是,传统语文教学基本是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和掌握,往往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考查基本不受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培养的意义

目前,许多小学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做法不仅体现出“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更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将来负责的宗旨,同时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社会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口语教学提出了总目标及具体要求,如在课堂上耐心专注地倾听,并且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实现这些目标为目的,对传统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实施。

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限制和束缚,不利于学生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满足新教育实验的需要。

新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双语口才训练,其中具体要求是:重视学生口才和交际能力培养,学会说话,学会交际,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此,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时刻,各学校语文教师应把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突破传统教学思想与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忽视。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方法很多,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水平,有深入探究和改进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意识,不断改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创设交际情境,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情况给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良好的心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害羞心理、自闭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障碍让一些学生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心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并且注重培养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交流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发言;2.营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障碍,敢于在他人面前发言。3.教师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成为交际和课堂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培养学生说话兴趣和参与课堂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说话训练的自觉性和提高说话能力的自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就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教师创设相关情境,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眼前有真实的情境,有了真切的感受,才会有表达的欲望。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如教学《岳阳楼记》这课时,将洞庭湖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或是风和日丽、春和景明或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景物一目了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景物描绘一下,口语交际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2.利用课文表演创设情境。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课文尤为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朗读课文后把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权利放给学生。比如,学习《核舟记》和《范进中举》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主持人和策划者,带领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表演,互相评议、取长补短。学生把核舟上苏、黄、佛印的神情表演得非常到位,把范进的疯态演绎得恰到好处。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充分表达所感所想,体验到说话的成功与喜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冬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

[2]纪丽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4):91-91.

[3]陈月婷.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速读旬刊,2016(1).

谈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策略 篇7

一、精心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平台

不仅学生要准备,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深入到学生中,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譬如:二(上)语文教材“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小动物”的图文资料;活动方式包括询问、阅读、收看影视、网上查询等;然后以记忆、剪贴、绘画、抄写等形式,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

二、教会学生学会倾听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之外,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听一个句子时,要抓住句子主干;听一段话时,要抓住段落的主要意思;听较长的几段话时,要抓住每段的主旨,然后加以概括综合,归纳出整体的大意。在高年级听的教学中,如果结合听记、听写、听说训练,则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会学生学会说

“说”的教学与“听”的教学可谓逆向互补。也就是说,在训练学生“说”时,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如何说能让听者听懂,迅速打动听者。在听的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首先抓住主旨来“听”,在说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紧扣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提纲挈领,然后想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想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纲举目张、通顺流畅。如果说话之前对要讲的观点不明确,游移不定,那么所说的内容必然阻塞不畅达。在表达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音等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凸显层次美、变化美、个性美。

四、充分利用阅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大量的书籍,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将随之提高。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一些好的词汇、句子及表达方式,从而避免学生在说话时出现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而且,从书中学到的一些充满风趣性和幽默感的语言,如俗语、歇后语等还可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课外书上的古今中外的故事,神奇的生物世界,广袤星空的奥秘,等等,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想与其他同学分享读书的收获。此时,他们要把在书中看到的内容复述出来,说给其他人听。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当他的这种分享赢得其他同学的认可与敬佩,甚至是老师的赞许时,又会成为一种动力反过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如:学习《草船借箭》后,了解到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老师可以接着让学生说说诸葛亮其他的神机妙算故事,此时已被课文调起胃口的学生就会有一种迫不及待阅读《三国演义》全书的欲望与冲动。学生通过课堂阅读和平时阅读,做好摘记,既为口语交际打下了基础,又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通过阅读,自然而然地感受了文章的言语形式,体会了语句字里行间的意蕴,不断地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训练。

五、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注重典型示范作用,这是由教学对象决定的。因为初中生阅历浅,语言表达还处于发展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典型示范尤为重要。需要说明的是,示范不一定全由教师承担,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示范。我在平时分析试卷的过程中,对这类的题目让班上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回答,他们的答案有时往往比教师的好,而且其他同学易于接受,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和逼真的优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最直接的镜子,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自己先学会倾听。

六、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与过去的说话训练有所不同,它不仅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主动性和交流的技巧,这种课要求学生说普通话,用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交谈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小学第三册教材中安排了“买文具”的说话主题,教师便可创设买文具情境,用一简易书架把学生的文具摆列其上,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人当售货员,多人当顾客,练习交谈,交谈时要用上“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把自己要说的话讲明白,同学进行评议。学生看到这种场景,都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两个一组,三个一群,把自己带的文具摆在课桌上进行交谈,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训练。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既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效果不显著的过程,老师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采取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因面对大量的读写任务忽视了口语训练, 造成许多小学生只会当聆听者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说话者, 不愿表达交流。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策略

参考文献

[1]蔡高才, 袁光华编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8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有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具备日常交际基本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在各种交际场所中, 能够文明和谐地与人进行沟通, 语言规范, 传递积极美好的交流信息, 倡导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由此可见, 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从目前教育情况看, 一些小学教师偏向书面表达教育, 而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解决策略。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上没有采取新的教育方式, 教学流程俗套落后, 过于重视书面表达, 忽略口语表达, 在口语课上不注意运用技巧, 口语教学逐渐沦为阅读、写字课, 达不到教学目的。

2.2与实际生活脱轨。

口语课上学生愿意交流, 但课外学生不再受限于课堂知识的规定, 往往更多地跟家长进行口语交流, 这样的交流往往不需要运用交际能力与技巧, 没有真正把交际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造成口语教学毫无用武之地。

2.3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语言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教学艺术, 通过实践教学, 深入地将语言使用技巧贯彻到学生思维中, 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领悟口语教学的技巧, 再将技巧运用于生活中[1]。一些教师在口语教学中, 没有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 导致教学方式偏向书面化, 或者通常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作业, 或举行朗诵会、辩论会等固有模式, 无法创新教学方式, 没有激发学生兴趣, 最终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多, 无法突出口语教学特有的“交际性”魅力, 使得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口语锻炼。

3.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学校相关领导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支持。

一些学校的行政部门重视力度不够, 口语教学时间被缩减, 课程无形中被写作和阅读取代, 导致口语教学形同虚设, 导致各种问题相继出现, 教学水平不高。因此, 学校有关领导可以增设口语交际教学课, 设立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小组, 进行学校之间的合作教学, 派遣小学交流生等方式改变现状。

3.2参与实践, 体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话题贴近实际, 让学生想说话, 多说话[2]。比如学生口语课的技能篇“我会做的事”、“我的小本领”;人物篇“我和我身边的人”、“我最喜欢的人”、“我心中的英雄”;事迹篇“我最难忘的事”、“我每天都要做的事”;植物篇“最喜欢的花”、“最强生命力的植物”, 等等。另外, 可以节假日多组织课外活动, 如做好人好事, 参观当地文物馆、慰问退休老人、针对某一社会问题做调查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从生活多方面展开,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发散学生思维,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口语交际的快乐。

3.3转变教学形式, 增强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激起学生表现欲[3]。课上可以模拟多种电视上的情景对话, 如模拟“海绵宝宝”、“光头强”版口语交际场景, 老师适当引导, 使课堂秩序保持稳定, 围绕主题开展, 结束后由各小组评定, 老师反馈。还可以就事论事, 如2008年奥运会 , 神舟飞船的发射 , 高科技的涌现 , 身边的事件如校园事件的发生, 眼保健操的作用, 食堂的排队秩序等, 添加一些图片, 设置背景音乐, 在轻松的氛围下让学生各抒己见, 表情达意, 活跃气氛, 提高学生对口语课的兴趣。

3.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即时性, 为使学生在交际圈内可以更好更快地成长, 可以采用及时成长记录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评价, 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如初级阶段让学生选择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如“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 也可以在倾听他人的讲话后作出适当回应, 补充发表看法, 使沟通顺利进行。评价形式有:学生感兴趣活动的体验记录, 家长对学生的成长记录, 老师同学们的评价记录等。

3.5借鉴国外的教育方法。

可以借鉴国外较先进的方法, 如美国的30秒训练法[4]。要求学生给不同的雇主打电话或留言, 给雇主的留言要清晰准确, 不得随便应付, 在音量上要注意高低适中, 通话不得超过30秒。这样在真实场景下教学, 教学相长, 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而且为顾客提供了一定的服务。

4.结语

笔者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策略, 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梦.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之我见[J].学周刊, 2012, 14 (35) :145-146.

[2]曹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学周刊, 2012, 18 (32) :200-202.

[3]殷萍.试析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若干思考[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2 (21) :289-290.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9

关键词:高校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中日贸易人员的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同时对于日语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实现高质量的日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本国的文化,还需要去深刻地了解日本的文化,从而更加全面掌握日语的学习与应用。高校在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对日语的听、说、读、写层面,却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以下将针对高校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1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日语教学

1.1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指实现本民族语言与非本民族之间语言交际的能力。跨文化的差异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差异,也包括文化背景方面的差距。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之间相互交流时,其文化差异的表现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在具备很强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对方民族的行为方式、语言特色、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一些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使得自己的话语充分被理解,保证顺利的沟通与交流。

1.2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

在高校日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与把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的主要内容。其中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一个方面要充分尊重对方,具有积极应对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持平等、公平、公正,将彼此的尊重作为交流与互动的前提。因为中日之间存在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以语言也存在很大差异,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集中注意力,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对方的语言特点,在彼此尊重的条件下,达到令人满意的交际效果。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具有深入了解对方本质特征的能力。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能使我们处于有利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需要对对方的民俗风情、自然环境、语言特色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交际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融入对方的语言环境中去。要不断地学习对方先进的文化内涵,充分把握交际对象的本质,在进行友好交流的前提行下,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三个方面是要具有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洞察别人的移情水平。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正是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才会产生文化的本质差异。对此,在交际的过程中,就需要具备环境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具有敏捷的思维与活跃的思想,在交际的过程中可以随机应变。移情水平体现在交际的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处理问题。移情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移情水平高的人通常更为通情达理,常常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反而,对于移情水平低的人,思维往往会受限制,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在沟通交际的过程中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为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根据别人移情水平的高低,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四个方面是在交际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切记盲目判断。跨文化交际过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对方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和意思不够明白的情况,不要盲目地做出肯定性或判断性的回答,避免造成交流过程中误会的产生,给彼此带来不好的印象等一些负面的影响。为此,在交流中要多使用推测、试探性的口吻,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保证对方可以充分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五个方面是要做到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轮换交际方式。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沟通的各方要做到相互配合。当一方在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另一方应该保持安静,注意倾听,必要时可以做好记录的工作。采用轮流交换交际方式,可以让双方都有机会去表达个人看法与聆听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轮流的交换的交际方式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六个方面是在交际的过程中具有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地域、民族的差异,出现沟通交流的意外也是在所难免的。一旦发生意外的情况,出现尴尬的场面,这个时刻就需要双方采用一定的方式来缓和情绪,打破这种局面,促使交流的正常进行。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充分看出,处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急突发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交际双方的交际能力与水平。

2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与模式过于传统

我国普遍高校的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停留在应试教育,过级考试等层面,缺乏必要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的日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能将日语的教与学从语法的学习中分离出来,还是依据听、说、读、写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仍然以牢记发音、语法、词义等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下,高校日语的教学无论从教材的定制上、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模式上都是以对日语的语言能力掌握为重点,从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针对课堂的实际教学环节,学生通常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日语的学习任务,缺乏真正实施跨日语文化交际的基本训练,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2.2师资力量不够完善,教学实践环节少

跨文化交际意识应该也是一种双向的意识,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师,还是文化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在日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然不足,水平普遍不高。一些高等院校虽然已经设置了日语专业课程,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方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日常的日语教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向交际的互动过程,由于一部分日语教师能力的局限性,缺乏出国留学的背景,没有真正体验过日本生活,对日本文化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不能进行地道的口语交流,在授课过程中并非全日语教学,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低,大量的理论教学替代了取代了日语教学的实践环节,涉及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过少。这样就造成了在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成效不显著、不突出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高校日语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日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做好如下几点:

3.1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深刻掌握日本的文化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因素的灌输,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要在师资方面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力度,通过引入日语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来充实师资力量,充分提升高校对学生的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水平。

3.2要做好课程的改革,教材的调整

在课程的改革中紧跟时代的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课程的改革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形成。在日语教材的设计中,应该将日本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开展相关的日语文化交流活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加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在我国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性教育。采用强化实践化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学实践环节,从而达到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学习日语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日语培训项目,如日语演讲比赛、日语作文比赛、日本国情知识竞赛、日语语音模仿比赛、日语书法比赛、日语翻译竞赛等。有意识地参加日语交际活动,加强日语的训练。学校还可以借助第二课堂活动,来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目的。

3.4重视师资培训,组建较强的跨文化教学团队

学校还要重视对师资团队的培训与教育,而培养较强的跨文化教学团队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教学,而且还能提高日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来不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素养,以便日后能够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专家以说教式的方法或者实例体验的方式进行讲座和培训,使教师了解和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组建一个较强的跨文化教学团队。

4结语

我国的日语教育政策应该对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本文重点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针对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而为我国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婷.大学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1,3(2):79-81.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障碍,商务英语教学,应对策略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日益增多, 国际商务合作也不断加强, 跨文化交际活动层出不穷。然而,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皆受到社会风俗和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大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 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产生误会和摩擦。因此, 通过商务英语教学活动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分析

世界各国的文化因为历史、地域、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差异, 英汉文化的差异也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及行为方式上, 由此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诸多障碍。

1) 英汉文化差异

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的差异, 各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使得英汉文化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比如中国人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倍加珍惜和重视, 有着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 凡事都讲究长幼尊卑, 甚至在称谓上也表现出很明显的长幼之分。这样就造成汉语中的称谓有很多, 而且划分细腻, 家族里的成员又根据血缘、姻亲的关系划分不同的称谓, 直呼长辈其名的现象一般不会出现。而在西方语言中, “sister”是姐姐、妹妹, “uncle”是叔叔、伯伯、舅父、姨丈等, 对好些人都用这种貌似笼统的称呼。

再从生活习俗上的差异来看, 如果交际双方对彼此的社会背景缺乏了解, 就不能正确理解一些词语所表达的含义, 从而造成误会。例如在汉民族的意识里, “牛”是用于从事农作的动物, 称对方为“牛”, 就有夸赞其任劳任怨的意思, 而英国人在早期是用马耕地, 所以用马表示任劳任怨, 即“work like a horse”。又如西方人认为狗是忠诚的代表, “lucky dog”这个词的意思是幸运儿, 而“dog”在中文中一般表示贬义, 因为诸如此类的差异, 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层出不穷。

2) 价值观念不同

按照中国的传统, 中国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 通常要求做到自我压抑, 奉公守法, 与集体、与领导保持一致。而西方更为注重人性的张扬, 在人性面前一切都退居其次。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中, 人与人之间没有投桃报李一说。他们觉得向朋友赠送礼品只是为了表达感情, 而不是为了满足朋友的需要, 所以对于赠送的礼物一般并不怎么看重礼物的价值。然而, 中国人喜欢倾其所有, 热情好客, 并对于礼品的价值很看重。另外, 西方人大多对于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有严格的区分, 日程安排很紧凑, 时间观念强, 讲究效率, 因而对中国人的“公私不分”难以苟同。

3) 行为方式各异

商务交际的失误通常是因为行为方式的差异所致。中国人彼此见面问好通常说“你在干啥”“你去哪啊”, 诸如此类。英美国家的人们对于这些热情的招呼, 心理反应不是不明所以, 就是不愉快, 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私事, 与别人没多大关系。单单就餐桌礼仪上, 我们就能明显看出东西方行为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人在餐桌上对于喜欢吃的食物, 绝不会隐藏自己的意愿。而中国人的餐饮文化中, 讲究各个方面的礼仪都必须恰到好处, 不至于失了礼数, 更不会过分粗鲁。

4) 约定俗成的交际规约

曾有一个中国企业与一家国外的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业务往来也比较成功。外方公司高层曾派代表访问中国, 我方企业给予特别关注, 参照中国的标准, 在高档饭店宴请代表团, 还为他们准备了价值不菲的特色礼品, 不仅如此, 交流之余还安排他们去有特色的景点游览。然而当我方代表去西方访问该企业时, 我方代表都感觉很不舒服, 怀疑外方是不是有继续合作的诚意, 认为自己不被外方所看重。这是因为, 对方居然用一家私人住宅改造而成的饭店为我方代表团接风洗尘, 并且用餐地点就在会议室, 只是吃了些披萨饼、三明治和果汁之类充当午餐。最后, 对方也只不过是赠送了一件印有该公司标志的T恤衫当作纪念品。

2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2.1 教师角色转变

跨文化交际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接受知识,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从而提升商务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1) 商务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依据

教师角色转变是以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输入假设”理论为理论基础, 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注学习者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以人为本, 主张认知和情感并重, 从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做起,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就如罗杰斯指出的:“真正有益的学习与人所具有天然学习潜能相一致, 只有当所学内容使学习者能主动参与、和学习者具有相关性时, 学习者的智慧和情感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个人经验及自主想象来对信息进行掌握, 自主完成信息的采集及构建知识的过程。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 具有信息量大、关联性强而又风趣等特点, 商务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理论为学习者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们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心理上打消对第二语言的本能性排斥。

2)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商务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学生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教师也不例外, 也应当不断学习, 使自身知识得到更新。只有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才能不断发掘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方式,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师生之间交互性, 可以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教师课前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准备, 事先制订一个具体流程, 包括任务分配、详细规则等,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此外, 还要协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使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可通过网络平台求教于老师, 借教师的参与和帮助来解决问题。

网络时代的英语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学习环境更加自由。学生自主学习, 使其学习内容更加广泛, 然而教师一定要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监督, 商务英语教师需要定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进度, 使之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应有效果。

2.2 从商务角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首先要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要求交际人在商务活动中, 一方面避免民族中心主义, 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衡量对方。一方面要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 并关注各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保持积极理解的态度。

其次要加强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在商务活动中, 最初遇到不同文化产生的心理刺激时, 一时不能适应是正常的。这就要求交际者具备应急能力, 尽快了解误会产生的根源, 并快速适应新的文化, 进而避免冲突或设法缓解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 虽凡事做不到面面俱到, 但最好能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譬如深入了解对方的国情和社会价值观、风俗习惯等, 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因此, 商务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景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营造模拟的商务环境, 使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学会一分为二的去看待每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2.3 让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课堂

笔者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 问卷的题型分为开放型问题与非开放型问题。调查问题的设置包括了五个部分:

其一, 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印象评述。问卷显示:明确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分别占25%和10%。有14%的学生表明不能适应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课堂中自己动手解决教学项目和问题。但从总体看来, 在某种程度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也更能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

其二, 对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作评价。教学效果如何, 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动机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应该与将来职业的相关性以及能否提高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思考。另外, 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动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未来职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二是教学内容有利于相关能力的培养;三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 就不能不学。

其三, 学生课堂任务及项目的参与性。据调查结果来看, 从更深层次上讲, 学生在整个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到了更多有利于实际生活的东西, 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四,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就调查结果显示, 有了极大的提升。相反, 在行动导向教学下大多数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比传统课堂要薄弱得多。

最后一部分的调查是关于学生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评价。这一部分采用开放式的调查方式, 着重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自己理想中的教学方法的看法。从学生对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在本次授课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成功之处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来看, 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比乐于主动掌握知识的学生更排斥行动导向教学, 但还是有更多的学生看到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根据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显示的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感受与看法, 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关注已渐渐从纯理论知识的积累转移到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了。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 行动导向教学法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探讨商务实践工作和熟悉商务谈判流程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实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方面综合发展, 使学生取代老师成为教学的主体。从学习环境上看, 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从教学成果上看, 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发展。当然, 行动导向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不注重系统知识的整体传授, 它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大量的资料并熟悉掌握, 否则就会在课堂中失去主动性, 跟不上整个小组项目的进程。而且有些学生因为不能适应这种超脱于传统教学的课堂, 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时会出现懈怠、依赖其他组员的情况, 甚至互相之间产生矛盾, 不利于自主能力的提高。同时,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实际的环境中锻炼, 商务谈判更是如此。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的模拟并不能展现真实的场景, 反而会让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受到局限, 影响其在未来商务谈判中的临场发挥。

笔者之所以提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主要是想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来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商务英语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交际能力, 还要传授一种与西方人合作、交际的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经济接轨, 带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2.4 学与用相结合

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最早是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学以致用是孔子教人为学的最高目标, 他提出为学的基本步骤是:“由学而得之于心, 由心而发之于言, 由言而见之于用”。这就基本上把为学的目标诠释清楚了。大学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 大多只是浅层次地以传授词汇语法为“己任”, 而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 这本身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学生即使拥有大量的语言知识, 如果难以开口交流, 也不过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以语法教学为例, 一方面, 很多教师都认为语法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另一方面, 在进行英语教学中将语法教学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认为语法知识枯燥乏味。时至今日, 对于“如何教语法”这一问题, 不少英语教育工作者仍感到十分头疼。究其实质, 是没有把语法学习作为交际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务英语学习者来说, 要想真正习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就必须能够较为熟练地驾驭英语语言的语法体系。由此可见,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语法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用语法教学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口头语和书面语。事实上, 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始终相互促进, 前者是指导实践的, 而后者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毫无疑问, 语法知识的获得可以促进交际活动的进行, 使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另外, 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就是一种好办法, 这样可以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 从而培养和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2]Davis.L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1:187-217.

[3]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4) :44-50.

[4]朱慧.商务活动中英文口译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2010 (6) :166, 184.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11

关键词:口语交际;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方法指导

在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情境,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它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情境呢?结合二年级口语交际的内容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抓住语文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很受学生的欢迎,用这些教材内容来创设情境,受到学生的喜爱,效果显著。抓住课本教材,充分利用好课本,这是最基本的做法。

1.角色扮演带入情境

图画包括图片和绘画。它们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最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头戴不同的头饰,装扮不同的动物,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样形式新颖有趣,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会将自己置身于角色中,对于交际交流很有帮助。例如,在《奇妙的动物世界》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动物王国正在举办动物联谊会,各种小动物都来参加,而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作不同的小动物,而联谊会自我介绍当然必不可少,我戴上小猴的头饰以小猴子的角色进行了自我介绍,同时还在角色扮演的时候加上了动作和夸张的表情,孩子们也被不自觉地带入情境之中,接着在角色扮演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要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梳理(分为样子和生活习性两大块)。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同时,又有所感、有所思,从而有所说。

2.组织表演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选择最贴近生活、最接近生活场景的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积极地参与,并且利用丰富的活动和形式来呈现不同的情境和画面,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

表演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比较强烈,夸张生动的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符合自身的特点和形象。同时还表演可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印象和感触,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和道理。如,在教学《奇妙的动物世界》时,在教师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我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学生都加入了自己对于某种动物的理解,同时教师在一旁有倾向性地指导,学生把小猫的可爱、狮子的凶猛和猴子的机智灵活都表现的惟妙惟肖。通过这样的表演,孩子的说话欲望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各种语言能力也有所提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二、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方法指导,带入角色

日常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学生在生活中与老师、与家长、与同学之间的相处都是很自然的。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情境的设置一定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入情入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敢于开口,积极说话,提高训练的效果和质量。不仅如此,教师有意地设置一些好人好事的情境,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教学《奇妙的动物世界》时,我利用头饰创设了一個动物联谊会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讨论介绍方法,接着进行角色扮演介绍自己,在介绍时运用了不同形式的介绍,比如同桌介绍、小组介绍、全班介绍等,这样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就有了方向,在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时,学生的感悟就更深刻。

2.模拟场景,情感升华

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形式的新颖程度不同,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变换新颖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善于模仿,喜欢表现,在教学中运用转换学习角色的方法,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表现欲,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动物世界》时,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讲一讲与动物之间的小故事的情境,首先我引导孩子们在动物王国的情境中互相介绍,接着给他们讲了我与动物之间的小故事,和大家交流了讲述故事在表达上要注意的几点,接着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与小动物的合影站在了台前与大家交流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样讲述的孩子就一下子回到了照片的故事里,而聆听的孩子则根据讲述者的语言加上照片上的画面进入到故事里展开了无限的想象,同时形成自己内心的感受。

英语教学中交际策略 篇12

1 在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培育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教师应不断渗透西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指导学生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口语会话的特点, 结合交际双方的目的和关, 结合社会行为的模式和文化背景等因素来处理对话话。其中, 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大学生中西文化的意识。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交际功能模式, 英语国家的交际功模式, 如打招呼、问候、介绍、请求、询问、提议、致谢、道歉禁忌、委婉语对英语国家人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然而, 在我国,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由于传统理念的差异, 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西方文不一样的现象, 这些现象甚至可能是与西方文化相反的。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培育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更多的情景, 灵活选择和综应用pairwork, simulation等方式, 组织模拟训练, 引导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西文化知识, 反复进行练习, 争取脱口而出。还可以利用讲座、游戏、活动方式来促进英语文化与英教学的结合。

2 要求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

课外阅读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 又是扩大知识面的必要途径。教师可指导学生适当地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简单的西方名著或经典散文, 人物传记等等的外文正版, 使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原汁原味地感受西方传统文化知识。另外, 在平时英语报刊杂志的阅读中, 教师也要提醒学生主动发掘和积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知识。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阅读中体会到英语的美妙之处, 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无穷乐趣。另外因为文化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而且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 新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也在不断产生, 大学外语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媒体、网络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去了解、探究这些新的文化背景知识, 同时将这些新的知识同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我们都知道, 交际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的简单相加, 而且是大量实践的结果。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 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 更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以多种形式进行操练、巩固提高, 应用英语进行中西文化相关的交际。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种价值观念的接纳、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转换教学观念, 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为语言文化并重的模式, 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更具有时效性。

3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与西方文化知识相结合

当前大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大多是介绍外国文化的文章, 很少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章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意鼓励学生联系实际, 将中国文化中的对应部分加以归纳总结, 扩大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例如, 在“大学英语教程”第一册中, 出现了介绍西方圣诞节的一篇文章:“Christmas”。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总结一下和西方传统圣诞节所对应的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 并比较一下他们的由来、时间、庆祝方式、食物和节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然后, 教师可以布置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课下任务。经过准备后, 在下一次课上, 学生们表现非常活跃。他们用英语依次介绍了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和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而且, 他们举一反三, 自主地比较了中国的七夕和西方的情人节, 讲述了动人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 中国的传统习俗也得到了一次全面的复习。

4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 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 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 在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例如, 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 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 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 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 以示听者的认真和说话者的尊重, 但是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因此, 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注意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进行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之前, 教师要提高双重文化能力。双重理解能力, 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 他要求英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使英语教学更接近本土文化, 更远离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是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传译, 传译者要架起跨文化的桥梁, 必须精通两种文化, 并具备双语交际能力, 只精通一种文化、一种语言, 是无法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因此, 身为一线大学英语教师, 我们要努力成为“会通中西”的老师。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应用熟练的英文口语进行研究。所以,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了解自己的文化, 研究自己的文化, 传授中国文化并且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Byram, M.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and Culture[M].Clevedon, UK:Multilingual Matters, 1994.

[2]Samovar, L.A., Porter, R.E.&Stefani, L.A.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Seollon, Ron.&Seollon, Suzanne Wo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上一篇:研究型毕业设计课题论文下一篇:劳务派遣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