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英语教学(精选12篇)
交际英语教学 篇1
口语交际成为当代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重视口语训练, 规范学生口头语言, 让学生会说话并善于与他人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口语交际能力, 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 增强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关键, 激发欲望是目的, 在教学中, 可采用游戏、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融于阅读教学之中, 如学完《迷人的张家界》一课, 可请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人间仙境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使学生的兴趣与课堂融为一体。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又让他们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与实效性。
二、创设情景, 开展实践
学生在课堂获得口语交际的技巧有局限性, 教师多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好如演讲、朗诵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真实场景, 当好“主演员”。如教学《介绍自己的学校》, 让学生收集整理好有关自己学校的资料与信息, 再组织学生游览校园, 每到一处让学生对其介绍, 老师见其有一定困难时可点拨, 这样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口语交际贵在实践。只要我们循循善诱,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仿真环境, 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三、利用资源, 拓宽渠道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多阵地的过程。让学生能听说和评议, 才能达到口语交际课的真正目的。如让学生给家人讲讲当天的收获;周末带孩子去游玩, 让孩子讲述在游玩时的见闻, 既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又能打开了孩子的心灵之窗, 还培养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 口语交际的训练天地十分广阔, 在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家庭与孩子面对面的口语交际,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 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也是作为当代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摘要:为增强口语交际应用,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中研究与探讨新方法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
参考文献
王云娟.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问题透析[J].语文知识, 2013 (02) .
交际英语教学 篇2
然而,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些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内容。学生不愿参与,教师轻视忽略,听说漫无际涯,活动不见效果。这些现象,仅归因于“观念、心理”等是不够的,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问题: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任务不清楚。口语交际教学分布在课内的课文教学和单元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各自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各个方面的单项活动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我们从这些问题切入,基于这些问题来认识:怎样在交际活动中实施口语交际教学?
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分布在课文教学、单元教学和课外的实践活动中,三个方面的口语交际教学任务应该各有侧重、互相配合。下面我们分别说明:
一、课堂专项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课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随课文进行的,是课文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配合,其任务受制于课文内容。单元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专项活动,虽与单元的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互相配合,但应该有其专项的任务。
(一)系统规划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系统地规划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应该是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是能够而且需要分解的。课堂专项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控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可以侧重于理性指导。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工作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理性地认识:口语交际的目标问题、内容问题和方法问题。
在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系统地规划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对于初中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应该联系实际,具体地分解和整合。分解出各学年、各学期、各单元及至每节课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整合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统一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可以把这些分解和整合过的目标,分布到各自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和口语交际训练中,制订出各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计划和每节课(每次活动)的教案。在每次的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活动教学和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中,一步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
例如初中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是: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和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这些目标中包含着常识(如“耐心专注地倾听”)、规律(如“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方法技巧(如“自信、负责地表达”),还包含着其他多方面的知识,例如礼仪、态势语、语境、音高、音强、语调、语速、修辞格等。这些常识、规律、方法技巧及其它多方面的知识,能够继续分解,例如“耐心专注地倾听”可以分解为不左顾右盼,不随意插话等,修辞格可以分解为比喻、拟人等。
理性地认识和分析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口语交际教学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实践活动也需要常识、规律、方法技巧及其它多方面的知识支撑和理性指导。如果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分析,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口语交际的常识、规律、方法技巧及其他多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就会导致目标的认识模糊,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就会失于笼统,学就会坠入朦胧,教学就会显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必然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做好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指导
做好口语交际教学的话题指导,是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专项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教学需要有一定的话题。这些话题可以由教师根据训练计划拟定,也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自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各版本语文教科书,凡单元设置的专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均围绕一定的话题。例如:
“自我介绍与提问” “ 采访任课老师” “说家乡” “说特征” “猜同学” “讲故事,评故事” “交谈学习体会” “古诗文朗诵” “推选奥运会吉祥物” “自荐担当志愿者” “童话故事接龙” “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 “交流科技信息” “给编创人员出点子” “模拟旅游咨询,当一回小记者 ” “交流格言 ”“开一次头脑风暴会” “‘小院士’”科普讲座” “古诗漫谈” “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 “我有一个梦想” “话说我家” “我看‘闻鸡起舞’” “交流对联” “青春畅谈” “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 “漫谈电视剧” “从‘愚公移山’谈起” “谈名人效应” “漫谈音乐的魅力” “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 “ 你相信商业广告吗?” “趣谈中学生活” “谈二十年后的家乡” “时事聚集” “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 ” “模拟争辩,开一次辩论会”。
从总体上看,上面的话题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例如,采访任课老师,说家乡,猜同学,交谈学习体会,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话说我家,趣谈中学生活,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等,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选取材料,学生有话可说。其二,重在搭建平台,创设情景。例如,模拟旅游咨询,当一回小记者,“小院士”科普讲座,模拟争辩,开一次辩论会,谈谈名人效应,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谈二十年后的家乡,等等,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景,搭建了口语交际的平台。
其三,体现了综合性。例如,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漫谈音乐的魅力,你相信商业广告吗,等等,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其四,对于口语交际的常识、规律、方法技巧及其他多方面的知识的指导不够重视。当然,口语交际教学不能进行纯知识的讲解和训练,真正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应当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但是,具有了口语交际的常识、规律、方法技巧及其他多方面的知识,才能理性地认识口语交际教学,保障口语交际教学的优质高效。
有了明确的话题,学生的口语交际才能确定主题,明确目标;才能根据目标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组织口语交际的活动过程。这样,口语交际才不会失去交际主旨,变成漫无边际的神侃闲聊,才能学有所得。
二、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
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侧重于理性指导,教师系统规划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做好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口语交际的目标问题、内容问题、方法问题。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则应该将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其主要任务侧重于在实践中把握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和口语交际的方法。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 先看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有:学校口语交际训练,家庭口语交际训练,社会口语交际训练,网络口语交际训练。其一,学校口语交际训练。
1.经验交流。组织口语交际高手,安排适当的时间,让他们到各班作巡回演讲和示范,交流口语交际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2.口语竞赛。根据具体情况先确定竞赛形式、竞赛主题、竞赛成员,活动结束后进行评比,保持活动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3.故事接续。一般由语文教师编拟一个故事的开头,也可从最近故事报刊中选取一个开头,或者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故事开端。故事开篇拟出后,还要集体讨论故事接续的顺序,明确要求。各小组编出后续故事,即派代表进行讲述。接着全班讨论,根据故事的可信度、合理性、与故事开篇的吻合程度,特别是故事讲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评出可以往下接续的最佳故事。各班编制的故事可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也可在校广播站播放。
4.文史对照。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进程的课文,学生把两种学科的文本对照起来学习和讲述,提高文本解读的质量,提升口语交际的水平。
5.课堂表演。课本剧表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不少学生都会在故事性较强的散文中选取底本,进行创新性改编。剧本语言的艺术性、表演的效果等项要全面评价,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情境下口语交际的本领。其二,家庭口语交际训练。
1.培训家长。学校需要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参与孩子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家长的口语交际水平与口语交际教学的配合能力。
2.选择话题。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孩子喜欢的、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利的内容,作为每天口语交际的话题。营造氛围。营造独特的、适合口语交际的氛围。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口语交际。在恰当的口语交际氛围中,围绕预设的话题展开口语交际。要防止跑题、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4.相互评价。既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有孩子对家长的评价。需要始终保持平等的态度,虚心听取意见,体会成功的乐趣。
5.制作录音。可以准备录音工具,例如录音机、录音笔等,录音作为以后反思提高之用。6.课堂展示。经过同意,家庭口语交际活动录音可以交给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经过选择剪辑,可将录音在课堂上展示。
7.举办大赛。学校在各班级家庭录音的基础上,选出一些优胜家庭,邀家长到校,参加学校举办的家庭口语大赛。其三,社会口语交际训练。
1.邀请示范表演。学校或班级,可邀请当地文化艺术界名流来校进行表演,特别是相声、双簧、小品、说书、戏剧等对学生口语影响很大。演员的言语表达能力,以及眉目神态、举手投足,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都是一种成功的示范。
2.参与各种座谈。参与各种座谈会,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常有语言修养较高者出席座谈会,他们幽默机智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参与活动策划。社会各界的每项活动大多需要经过精心策划,而策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口语交际的过程。策划者的思维特点、想象能力和说服艺术,在策划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参与策划,是学习和实践口语交际的大好机会。
4.参加演出活动。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大有益处。学校可以邀请文艺界名人来校指导学生自编自演,使更多人得到锻炼。目前各校开展的课本剧表演,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其四,网络口语交际训练。
搜索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互联网是知识海洋,学生可以在互联网找到他们需要的口语交际相关信息。例如,“中国播音网”上的《语言表达艺术与技巧》《动听声音的一些技巧》《60分钟练声方案》等。此外,网络还有很强的搜索功能,学生在口语交际上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搜索。
将文艺作品视频引进教学。将相声、双簧、小品、说书、戏剧、电影、电视剧视频引进教学,不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同样,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通过相声、双簧、小品、说书、戏剧、电影、电视剧视频的引入,学生口语模仿水平的提高就能落到实处。
充分利用常见的聊天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使人际交往的距离大大缩短,文字聊天,音频聊天,直至各种视频聊天工具的出现,互联网不断更新着人际交往的手段,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口语交际。目前,网上视频聊天已成为人们口语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为课堂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 我们再看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有:模仿法,改错法,表演法,对话法,演讲法,接龙法,点拨法,等。其一,模仿法。
口语交际教学应该重视模仿。模仿就是指人们根据他人(榜样)的口语交际方式进行仿效的过程。口语交际作为实践性课程,实施模仿法训练是十分有效的。毋庸置疑,最初阶段的口语交际学习是“哑哑学语”。从学习过程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模仿可分为机械模仿、半机械模仿(也叫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应当顺应规律,实现由机械模仿,到再造性模仿,直到进入创造性模仿。具体操作过程为:选定文本→选择“榜样”(教师,学生,电子产品等)→看听体会→行为模仿→自我表达→录音对比→反思改进。其二,改错法。
口语交际教学中故意显示错误,指导学生发现口语交际中的错误,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认识错误产生的背景,获得纠正错误的方法,探寻口语交际的规律等。错误包括知识错误、语言错误、行为错误、思维错误等,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探寻对策。具体操作过程为:发现错误→认识背景→分析原因→纠正错误→归纳方法。其三,表演法。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的话题要求,教师或师生共同选择某一生活场景、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如小品、小话剧、相声、双簧、快板、戏曲等);学生在课余时间编剧,扮演角色排练;课堂内小组轮流表演,在角色表演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学生自评互评,发表颁奖词与得奖感言。具体操作过程为:明确口语交际训练目标要求→师生选择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在课余时间编剧和排练→在表演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自评互评发表颁奖得奖感言。其四,对话法。
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对话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电脑的对话。讨论法是对话法的一种。对话法与讨论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教师或师生共同确定话题→确定合适的对话小组→小组成员对话→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同学质疑→小组集体解答→主持人或教师点评→就对话过程、内容、观点自由发表看法。其五,演讲法。
演讲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观点交锋,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口语交际水平。辩论是演讲的一种。演讲与辩论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布置演讲或辩论的场地,营造竞赛的氛围→教师或师生共同拟定或学生自主选择演讲题目或论辩题目→演讲且评出演讲优胜者→小组成员之间辩论且评出最佳辩手或最佳辩论小组→反思总结。
其六,接龙法。接龙法有成语接龙、故事接龙、诗词接龙等。接龙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教师或师生共同选择接龙的方向、方式,小组接龙应确定龙首,擂台接龙应先确定擂主,按要求接龙或攻擂,教师总结并为胜利者颁奖。其七,点拨法。
浅析英语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 篇3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大家知道,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了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出不少的学生,他们精通语法规则,却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得以引进,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它是针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语言能力通常是指语言规则内在化的体系,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言运用,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从开始就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
三、注意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交际文化涉及面非常广,从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之间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用这些话直译成英语问候英美人。英美人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的邀请。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
2.称呼。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比如:小孩子对爷爷奶奶直呼其名,或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 、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要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3.寒暄。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状况。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
4.赞扬。当英美国家的人向中国人表示赞扬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赞扬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
5.禁忌语和体态语言。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英语教学与交际 篇4
一、交际的定义
泰勒等人在Communication书中对交际下此概念:The process of receivingstimulation interpreting them(assigningmeanings to them)through our centralnervous system. 即:交际是通过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接收理解并确认各种外界刺激的过程。英语教学自始至终是个活动过程。英语教学如果离开了交际,那便失去了教学的全部含义。在哲学范畴里,过程是以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为前提,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过程,否认过程也就否认了物质运动运动,英语教学其实就是学习英语的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过程。
二、交际法教学
近年来,教育部门提出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教学中以教师讲解和示范为主,其结果是应试教育使英语学习者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hristopherCard和Henry就是针对这一情况创立了交际法。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以发展交际能力为目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交际法的核心是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能用到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在不同的场合能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交际法所强调的不是语言如何完善优美与精确,而是具体语言的不同场合的得心应手的使用能力。它的主要特点如以下几个方面:
(1)它的教学目的是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所用到所学的语言知识与不同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流。
(2)交际法强调课堂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角,教师的教针对学生的学,应该发挥课堂民主,让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3)交际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和合理性,忽略了语言的精确性。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比如李阳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疯狂激励,对此李阳先生的解释是:“疯狂”是百分百地投入!忘我,忘物,忘时!排除一切杂念,克服胆怯,树立信心!打破传统,突破极限,淋漓尽致地挑战自己的潜能。李阳还有一句名言:“游泳是游出来的,钢琴是弹出来的,汽车是开出来的,语言是说出来的!”只有脱口而出,才能锻炼嘴巴、解放嘴巴,才算是真正地学习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目的。
(4)交际法重视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的学习,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学生对交际法的配合在交际教学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逐渐提高交际能力。例如,笔者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Presentation、Discussion和Warming up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互评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在Comprehending中学生对Reading的理解能力,参与程度,是否善于提问,善于与他人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及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根据学生之间的评价,给出评价等级,同时还鼓励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在Presentation中的表现找出自身的优缺点并加以点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并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评价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语言学习者。实践证明:交际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堂模式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教学与学习的反复交际过程。从这层面上说,交际就是英语教学的实质,假使没有了师生间的频繁的交际活动,英语教学即不存在。
三、教学交际的特点
1. 师生关系相辅相成
首先,师生是个持续稳定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教学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一方面受到教育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也受到师生双方心理活动的制约。这种稳定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双方一般无选择的余地,教师不能逃避学生,学生也须面对教师。其次,师生交际的心理相容性高于普通的日常人际之情。交际的内容涉及人性、品格、知识等。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倘若注意到师生交往的特点,既有助于我们课堂中的交际,让教学更富有成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只有把教与学有机结合,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才能成就有效课堂。但是在当前有些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误解了新课程理念,误导了课堂教学的走向,违背了“教”与“学”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
例如,有些教师只强调教,忽视学,把教师的主导变成主宰,一节课讲到底,学生只能成为被动接受的对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思想。也有些课,却只过于强调学,忽视了教,单纯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完全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导自演,把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课,教师成为观众,这种没有教师参与却只有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最终只能在吵闹中收场,无功而返。所以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时,勿忘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2. 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上师生利用形体语言相互影响,表达彼此的思想,以对方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活动,提问时,教师看着学生的眼睛说话,他们就不会产生“人在屋檐下”“被冷落”的感觉,而会时时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关心自己,倍感师生间的温暖和爱意。同时,教师的一个有意识的手势动作,一个有意识的表情甚至走动,都会给学生一个感觉,让他们意识到教师走近了他们的生活,同他们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或身体正对侧向,甚至走向他们,又会使学生感到他们与老师同在课堂,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得体举止都可以成为教学的有力交际方式。
3.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定向
(1)交际能力的形成。人类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生活,在生理调节的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属于经验范畴,是个体经验的系统化。交际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技能,在交际活动中起自我调节的作用。交际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知识具有完成活动的定向功能,技能却是完成活动的方式。
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知识和技能只是形成能力的前提,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成能力,还要把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概括化、系统化。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有效针对性的训练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准确、适度、适时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参与实践,在学习中不断将知识技能概括化、系统化,促进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交际能力的定向。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观念和信念以及行为习惯,形成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迎接未来世纪高度“科学化,专业化,技术化,信息化”的严峻挑战。
交际英语教学 篇5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锻炼学生运用、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适时使用班班通。
2、课前指导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各组的设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1、利用班班通,观看本单元4篇课文中的科学幻想故事动画片。《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的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宇宙上的特殊乘客》,从中你们懂得了什么?
2、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拿着手机给朋友或亲人通话的时候或者、通过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已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威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了解到20世纪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许多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摆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成就,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
3、说说有关奇思妙想的小故事或小发明,4、谈一谈你的奇思妙想,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介绍,如边画边讲、边演示边讲,把奇思妙想讲清楚。
5、畅所欲言。
(1)小组交流,选出代表。
(2)派代表介绍。(当代表介绍完后,请同学评价,例如可以说自己的建议,师相机评价:你的奇思妙想真有趣。如有些代表介绍同一物体的,可让他们一起说,或互为补充。)
(3)评选最佳一位。
6、师小结:
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当然,也许我们的想法有些幼稚,也许不太科学,但谁又能说今天这些妙想不会是明天的伟大创造呢?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想象插上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吧!
7、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未知世界,了解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8、教学反思
英语交际法教学初探 篇6
一、交际法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体系
交际法教学博采语言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社会文化理论等众家之长,从各派理论中汲取养分,不排斥任何其它具体的教学措施的使用,并将沉默法、暗示法、语言沉浸法、全身反应法和群体语言学习法等具体方法归纳其中。因此,交际法教学不是具体的某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体系,它的目标是培养交际能力。交际法教学摈弃了传统教学法只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反复强调句型操练、语法分析、句子分析,而轻视语言运用的能力,情景会话少、交际练习少的缺点。交际法教学体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即为交际运用而学习语言。
交际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生成转换语言学,即注重观察和分析“语言运用”,更重视研究“语言能力”。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在语言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学习者身上,即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大脑里的“语言习得机制”。因此,交际法应以语言的表意功能为纲,通过接触,模仿范例和自由表达思想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交际法不再引导学生进行孤立的句型操练,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因而学生在运用语言时,更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由于交际法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体系,包容了诸多理论,又兼收了各种教学法精华,因此它并不严格限定采用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或课堂操作程序。这就是交际法教学有别于其它教学法的地方,也是它自身独有的魅力所在。
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可理解为预备性的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怎么理解这一表述呢?它与交际能力有何区别呢?
华北师范大学张秉中教授认为:交际能力就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张教授将交际能力概括以下四个特征: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话语能力。由此可见交际能力的要求是很高,是语言学习者奋斗的目标。国内绝大多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真实的自然交际情景,大多数的课堂活动都是有组织、有准备,缺乏信息差距,在教师指导下的语言操练,而不是即兴的交际。初中英语教学实际的质量与交际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将义务教育大纲的英语教学目的,规定为培养交际能力,这个要求就太高了,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可理解为预备性的交际能力。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在教师设置的尽可能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训练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培养交际能力创造条件,打下初步基础。义务教育大纲提出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体现了最新的外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体现了义务教育作为公民的基础教育的精神,客观地提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目标——一个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学校可以达到的目标。
三、创设情景是实施交际法教学的基本条件
在以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为宗旨的外语教学中,情景语言应先于语景语言而出现。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的利用实物、图片、电教设备、动作表演及学生真实心理等,精心设计与实际相关的问题,创设较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采用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简单的情景描述等形式,促进交际双方相互理解,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加快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在提供情景语言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语景语言,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联系,使交际内容逐步从简单的描述向较复杂的综合表达过渡,丰富学生的交际内容,为使语言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创造有力条件。这是交际法教学的一个基本条件。
四、交际法教学的主导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的设计,是依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即认知理解——模仿操练——复用活用——交际运用这个过程来安排的;加之课堂语言操练的密度大,学生有充分语言实践的机会,降低了学习难度,易于完成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交际能力的转化。
上述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高。整个过程是学生逐步脱离由教师或录音带完全控制到部分控制,直至完全不受控制的过程,因此应设计三种不同形式的训练:
机械性操练——完全由老师指导进行,如重复、替换句型。
意义性操练——主要靠老师,插入老师假设的情景,如看图叙述有关内容。
交际性操练——不受老师控制,学生自由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
在教学中,要有机地处理好这三种操练形式的自然过渡,但应把教学重点放在高层次的交际性操练上。
交际英语教学 篇7
交际法: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对转换生成语法创始人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于1971年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理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 (Linguistic competence) , 社会语言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 篇章能力 (discourse competence) 和对应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 。这些能力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韩礼德 (M.A.K.Halliday) 的功能理论和Wilkins意念说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交际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
二、交际教学法在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活动, 二人活动或分角色活动、对话、专题讨论等, 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活动, 始终把学生当作语言实践的主体, 教师起着组织、启发、评判和归纳的作用。交际法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和创造的环境,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力和语感, 利于增强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力和创造能力。交际法注重教学材料要源自现实生活, 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 取材范围广泛、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科技、经贸等各个方面。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语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各种场合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都是很有利的。
三、交际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习者自身素质的差异妨碍交际活动正常进行。交际法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进行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但由于学习者语言基础的差异, 学习动因的差异, 学生认知水平和智力准备 (intellectual readiness) 的差异, 学生的情感因素、个性差异等, 都严重妨碍交际法顺利进行, 影响教学的顺利展开。
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与其他教学法相比, 交际法更强调教师自身的素质。而我国目前教师的情况是, 多数教师是土生土长的, 甚至可能未曾跟native speakers说过话, 往往不能胜任课堂交际活动顾问和组织者的角色, 及不利于造成“逼真”的交际环境, 特别是课堂气氛, 如若勉强行事, 常会捉襟见肘。
它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 从而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知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面, 除非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驾驭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 他才能真正获得使用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 交际法教学中, 师生间的伙伴关系尤其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别时刻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能够熟练运用与掌握这门语言的强方, 而学生则是刚入门或处于学习这门语言的弱方, 互动与交际因而严重受阻。教师从单一的教师传授角色转换为学生的伙伴, 去辅助、引导学生, 与其共同探讨, 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将课堂变成他们学习、认识操练与运用语言的实践场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退位于辅导者, 促使学生与其共同负起教学的责任, 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在课堂实际教学中, 其工作的重点是组织、激发、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交际互动课堂
学生为主体的交际互动课堂, 教师成为伙伴与辅助服务者, 也意味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改变, 教学活动不再由教师单向传授组成, 因而教学的准备活动也随之改变。课堂活动及活动形式的取舍与选择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如何能最有效地完成来进行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 吃透教材, 领会教学意图, 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所在。如果是提高听力, 学生的活动应该是听, 而实际能力的提高则应通过唤醒交际意愿、创造实际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等来实现。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必须对课堂组织形式做出选择, 是一对一, 还是小组进行, 是独立完成, 还是全班共同探讨。而且, 教师的课堂用语、学习任务的设计、提问方式、何时介入、怎样评估学生、下达意图是否明确等, 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结论
广大音体美大学英语教育者应不断研究推广交际法,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交际法教学的倡导,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方面, 还必须落实运用到教学课堂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将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去。教师要明确交际法的基本准则,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
[2]辛斌:《交际式语言教学:问题与思考》,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
[3]金国芬:《交际能力与交际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 (1) 。
[4]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 。
[5]顾芸英:《交际能力与语用学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 (3) 。
浅谈英语交际教学 篇8
关键词:交际,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学习者的交际需要这一主题已逐渐为我国的英语教育者所熟悉和接受。
婴幼儿学习母语时,并不在意语法,最关键的是要别人明白他们表达的意思。一些成年人中的文盲,终生都不会分析句子。相反,他们都可以自如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在起初阶段,新事物在其脑海中几乎是一片空白,随后才有理性的分析。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毫无疑问,在起始阶段,用一种全新的语言与人交谈,这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许许多多的语法错误会随之而来。然而,这些错误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这时,老师应注意只要学生敢于用新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就要大力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中学的一些老师担心,如果不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势必会导致日后不能准确使用这种语言,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对于错误不加纠正,必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但真正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行纠正,至少在初学者模仿阶段时,不断进行纠正是不合时宜的。这在某种程序上会使学生感到失望并丧失信心。只要学生的交际能正常进行,老师就要表扬,就要鼓励。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不断地纠正语法错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感到厌倦,积极性受到挫伤。如果在全体同学面前纠正一位腼腆同学的错误,也许他就永远不会再开口讲英语了。如果一位学生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批满了红错号“×”,他一定会感到沮丧,并会对英语弃而不学。因此,更好的做法是能容忍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不要因为语法上的错误而影响其进行正常交际。一些习惯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中学老师认为,使用该教学法可以体现教学工作的有序性。他可讲完一个语言点再讲另一个语言点,而且可以从简到繁地讲。他可以教、可以练,可以测试,可以把教学推向新的高度,在某种程序上,这种观点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语法翻译法有很大缺陷,它对整体理解和交际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以“After you,madam”为例,如只知道“after”是介词,“you”是代词宾格作“after”的宾语。“After you”是个介词短语,而并不真正理解短语的含义,那么知道这条短语和会分析它又有何用?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有一次,一位担任外语教研组长的英语教师在应邀向带领学生在该校实习的外籍带队教师介绍该校情况时,面对几位美国同仁,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无论那几位外籍教师问什么,她的唯一答语只是“Yes”、“yes”,这使得几位外籍教师起初感到纳闷,继而感到生气。他们不能理解这位教师为什么只会不厌其烦地说“Yes”。这次谈话后,那位教师说,她根本听不懂几位外籍教师的问话。但可以肯定,如果他们把所说的话写下来,她可以分析他们所说的所有句子。另一个例子是一位被认为是称职的英语教师,除了读英语单词和课文外,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只会说汉语。她被认为是位称职教师,只是因为她能按照英语课本清楚地解释语法内容。这种不足,是由于她在上学时就只注重语法规则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许多句子从语法角度上去分析是不对的。但这些语句却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语言的这种特性要求人们不需只重语法而忽视习惯用法。例如句子“他很精神”。在本句中“精神”是名词,“很”是副词。按语法规则分析,名词前不能有副词。本语句的正确说法应是“他很有精神”。然而,当人们讲到“他很精神”时,没人认为它是个错句。这是因为本句是约定俗成的。尽管它的词语搭配是错误的,但却可以被人理解,被人接受。因此,完全按照语法规则去分析和解释某些语言现象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可见,只注重语法就只会浪费时间,而注重交际就会避免上述所讲问题的出现。
通常,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依据的是教材内容及备课教案,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拘泥于教材内容及教案。因为一方面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学生的特点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各地情况适当增补教学材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由于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是动态的,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可能一切按教师事先所设计的那样运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设计都会因为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变化失去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以适应动态多变的课堂。
中学阶段,特别初中阶段,英语教学都比较形象具体,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易于实施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如图片、模型、实物、简笔画等,教师也可以借助手势、动作或面部表情来辅助教学。近几年许多中学添置了完整的电教设备,这也为外语直观教学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直观教学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为英语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合,有助于营造英语交际情境和气氛。学生不用借助翻译就能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thinking in English),增加课堂使用英语的机会。利用直观教学也可以使教学方法及方式多样化,可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器官都参加活动,符合儿童少年的心理学发展规律,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适合于中学生的特点,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在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或设计一些游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既可以参考、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教学游戏,教师也可以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匠心独运地设计出紧扣所授语言材料,又为学生所喜爱的游戏,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所学内容。并且进行了交际训练。
角色表演(role-play)是学生喜爱的另一语言交际训练形式。其基本方法就是将所学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分扮各种角色进行表演。新教材的“情景对话”(situational dialogues)多源于生活,有直观的情景,很适合角色表演。教师可根据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教学要求,或照搬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或根据教学材料设计一些人物和情节让学生去表演。这些表演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以及性格来决定分配给学生的角色。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设置教学情景,进行模拟对话(simulation)训练,内容可以是问候,询问(天气、气候、日期、生活起居),打电话等活动,首先给学生一、二分钟进行准备,然后抽一些学生在全班进行对话示范。
浅析英语教学交际法 篇9
关键词:交际法,英语教学,误区
自70年代以来, 传统教学法日益受到挑战和批评, 由于偏重语法和实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造成了哑巴英语和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成为人们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 从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法———交际法日益流行起来。
一、交际法的定义
本世纪60年代末, 英国一批应用语言学家在对听说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 开始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目的。他们认为, 在语言教学上, 强调掌握交际技能比仅仅掌握语言基本结构要重要很多, 英国语言学家魏尔金斯 (D·Wilkins) 对语言学习者需要理解和表达的交际性意义进行了分析。他于1976年出版了《意念大纲》 (Notiona l Syllabus) , 这对交际法的发展和广为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交际法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有时也称功能法 (Functional Approach) 或意念法 (Notional Approach) 。
交际教学法虽然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而且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已经成功地流行了20多年, 但是许多英语教师和教学工作者并没有完全认识其全貌。很多人在对其认识上有偏差, 或者把它当作不讲语法的听说法, 或者视之为改良的直接法, 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重新界定。
交际教学法是适应一定社会历史的语言交际需要, 在对以往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等语言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吸收的基础上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并于70年代末引入我国外语教学界, 这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强调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 即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用目的语进行得体的交际。它主张教学过程交际化, 着重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际技能, 克服了以往教学法中偏重语言形式、注重语法而忽视交际功能的倾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 减少教师的控制程度。它的产生对第二语言教学, 尤其是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交际法的原则和特点
交际法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一,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一种系统。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 语言结构仅仅反映语言形式, 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包括语法和结构特点, 而且包括语段 (话语) 所显示的功能和交际意义的分类。可见, 交际法特别强调语言的意义, 而不是结构。二,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交际能力;对话要围绕交际性原则来练习, 而不是简单地背诵。三,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变换练习方式, 要从教学的开始就鼓励学生尝试交际, 本国语可根据场合灵活选择使用;阅读与写作可先听说。四, 教师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言;语言可在错误和尝试中学习。五, 流利性和可接受性是教语言的主要目标, 不能一概要求准确性。
交际法有三大特点, 其一:交际教学法的大纲不以语法项目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 而是以功能项目和意念为基础;其二:交际教学法强调教材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语言, 而不是为体现某种语法现象而特意凑合语言;其三:交际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 而不是以老师为主。
三、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 在国内外教学界对交际教学法尚无统一认识, 不同的学者往往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交际教学法原则和模式, 加上此法在引进运用时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强调交际教学法的某些原则而忽视其他原则, 结果导致人们对外语能力的培养和交际教学法的运用产生了一些误解, 英语教学便产生了误区。
(一) 将母语交际能力作为学习外语的标准
一般来说, 人们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所有不同的场合能用外语进行恰当自如交际的能力。但事实上, 即使用母语进行交流, 也不一定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因为我们所掌握的汉语词汇等知识也是有限的;对于一些不熟悉的专业, 更是难以措辞, 有些隔行如隔山之感。可以肯定地说, 世界上任何人的语言能力都是有限的, 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当然由于人们各自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差异、各自的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的经历也不相同。因此, 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会有较大的差别。如果教师错误地认为本族语者有着完善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并由此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外语方面也具有完美的交际能力, 这必定会给外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危害。首先, 不切实际的外语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会催生出来。其次, 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对外语教育就会产生过高的、无法实现的期望值, 继而产生失望、怀疑甚至否认的态度。
(二) 可以忽视语法、语音
产生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在倡导交际教学法的过程中过分地突出了语言运用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认为交际能力不包括语言能力及语言规则, 以交际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不必教授语音、语法等属于语言能力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能力的培养, 它主要强调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 特别是语法教学, 是外语教学的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由此产生了一些诸如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负面效果。于是交际教学法得到运用。为了纠正或回避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不当之处, 交际教学法的交际原则往往被过分强调, 从而致使矫枉过正, 新误区产生。尤其是有些教师刻意强调语言运用的得体性, 结果使得人们误以为交际教学法排斥语言规则的教学。实际上, 尽管专家学者对交际能力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 但有一点却已达成共识, 即交际能力应包括语言能力。交际法从来没有反对对语法的直接关注。语言能力应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因此, 以交际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外语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相反, 若脱离语言基础来教学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 是不可能成功。
(三) 交际教学就是口语教学
基于这种认识, 人们就会认为, 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运用交际教学法, 就必须利用伙伴结对子、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由于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在交际场合的运用和实践, 而初级阶段的外语教学又往往偏重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实践机会, 交际教学法的倡导者们便提出了“减少教师教授时间, 加大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时间”的口号。再加上许多英语教师怕被冠上“传统”的大帽子, 于是一味追求花样翻新的各种口语交际活动, 口语教学成为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的评判标准。这必然会使人们以为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 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书面语的交际能力。因此, 用交际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我们既可以利用小组讨论, 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 以便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各自为阵, 独立地完成阅读、写作等书面语交际任务来达到培养学生的书面语交际能力。
四、对交际法对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探讨
对语言教师来说, 交际教学法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能让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围绕交际法的三个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 如根据课文自编情景对话从上下文中猜测词义解决问题如, 为文章中的人物设计不同的方案解决难题, 并阐述理由填补信息空白学生、各持某条内容的不同信息, 通过相互提问补全各自的空白给小故事以不同的结尾小组辩论, 等等。通过设计各种交际活动,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原本枯燥的课文变得富有意义, 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
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的预期目的有时会打上折扣。一是受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的限制, 语言交际无法顺利进行。二是中国学生多年的学习习惯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 使他们重语法轻口语。如何使交际法更为实用, 更符合中国国情这里有几点值得我们探讨。
(一) 正确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交际法重视语言的意义及在交际过程中的得体性。而学生的词汇量是不足的, 这样势必阻碍他们正确理解和流利表达。同时, 不能正确使用语法结构也影响了语言的得体性。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和一定的语法知识如何能做到流利和得体呢?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孰轻孰重。知名学者李观仪说过:“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语言能力必须建立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三者综合的基础上。”因此, 在基础阶段语言教师仍应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 以达到在交际活动中自由运用语言的目的。
交际教学法强调不以语法为中心, 这是对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的挑战。但并不是说忽视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 而是把语法项目按功能和意念加以整理, 让语法形式服从于语言功能, 也有人称之为“交际教学语法”。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是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而不是语法分析能力。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对语言结构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那么严格。它强调意义, 特别是强调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相互沟通思想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也不鼓励讲授单独的词、词组或句子, 而是把它们放在课文中, 放在特定的语境中, 指导学生学会理解。至于某些语法难点也要结合一定的上下文关系讲解, 而不是脱离特定的语境单独讲解语法知识。
(二) 为交际教英语还是通过交际教英语
交际法的原则是通过交际学英语。它强调在交际中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而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学好了适当的语言知识再进一步运用语言。先学习后交际。我们习惯将重点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上面提到, 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似乎应该是先语言能力, 后交际能力。但是交际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显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能否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我们说, 教无定法。我们可以借鉴情景教学法的做法, 为某项语言技能设计恰当的交际活动。比如, 为某个时态设计具体的应用背景。先学好了语言再开发应用能力未免有点机械化。好的教学法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三) 对待错误的态度
交际教学法给语言教师的角色下了很多定义, 如控制、评估、组织、提词、参与、资源, 等等, 惟独不提纠错。因为在交际法看来出现错误是语言学习中的自然现象。由于课堂上经常有语言活动, 因此学生也会经常出现一些语言错误。但交际法对语言流利性的追求又不允许教师打断、纠错。这种时候, 教师会进退两难。因为中国的英语教师另一个职责是辅导学生通过不允许有语法错误存在的等级考试。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办法:办法一是对不容忽视的语法错误在总结的时候指出, 或让旁听的同学指出;二是在交际活动中尽量追求流利而在书面作业中要求语言准确。
(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交际教学法注重学习主体, 关注学生活动,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课堂活动的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和资源提供者。交际教学法提倡让学生充分参与, 而不是教师们主宰课堂, 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 使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运用语言。交际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积极、认真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课堂上要多采用各种交际活动如语言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复述课文、模拟情景、解决问题等, 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并充当课堂活动的主角。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 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教师对课堂活动要起到适当控制、认真评估、积极组织、及时提示、踊跃参与及提供资源的作用。
交际法向语言教师提出了挑战。交际法使用如何更切合实际教学。取决于语言材料和学习环境, 取决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 更取决于教师对语言活动创造性的设计和对交际法的理解, 因而我们不必过于追求交际法的形式。事实上, 没有一种教学法适合所有的人。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指出“国内外出现的各种外语教学无一不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但更需要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妥善处理好借鉴与继承的关系, 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商平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
【2】章兼中中学英语教学技巧与办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杜诗春记忆和英语学习[J]外语界20033
【4】李予军交际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19912
【5】陈辽坤交际法与中学英语教学[J]现代外语2001
【6】丁炜钱晓玲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
交际英语教学 篇10
原因之一:没有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中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特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心理发展水平, 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 学习方法不相同, 经历和知识技能的基础不相同。他们之中, 有的比较聪明, 但不十分努力;有的学习刻苦认真, 但学习方法不甚对头。有人记忆思维能力虽可以, 但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师如只按中等学生水平采用统一模式施教, 必有大部分学生不适应, 他们听起来乏味, 不感兴趣, 最终导致厌倦, 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形成, 就会不自觉地拒听教师的讲课。
原因之二:课堂教学乏味, 学生兴趣索然
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往往习惯于满堂灌, 大谈语法, 句法。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泛泛之言所占用。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 也缺乏时间说。英语变成了一门专靠死记硬背, 缺乏活学活用的乏味课程。这个缺乏趣味和吸引力的学习过程把他们的兴趣给消灭掉了。而兴趣恰恰是学好这门功课的前提, 兴趣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原因之三:缺乏应有的学说英语的环境
学与用是紧密相联的。无论哪种语言, 只学不用,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大凡每个人, 从哇哇坠地那天起, 无时不受到母语的熏陶。呀呀学语开始, 周围人群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手势, 每一个细小的动作, 都会在这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他 (她) 学说这一语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 当年龄达到五、六岁时, 一般的日常话语, 便能够听得懂、说得出。因此, 努力创设和营造学说这一语言的环境, 不仅要在课堂上, 还要在课后。在一切有人群交往的场所, 要求学生只要开口说话, 就要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去表达你的思想、感情、要求等;并做到尽可能不使用母语。
原因之四:教学内容和教材不实用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井升华认为:“外语教学必须改革, 要向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实用型过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幅员辽阔, 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 教育水平也不平衡。如果采用统一的教材, 统一的教学内容, 势必产生某些地区不适应的局面。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语言的要求有着特定的标准。要想使语言跟上时代的步伐, 让其能够充分展示本时期人类各项活动的具体特征, 就得不断地改编教材, 调整教学内容, 使其最大可能地与之相适应。只有做到这一点, 教学内容和教材才能实用。
下面就如何摒弃“哑巴英语, 聋子英语”所带来的弊端, 而真正实施“快乐教学, 灵活交际”, 培养学生兴趣, 所能达到的几项措施和方法:
一、实施愉快教学是有效地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高尔基说:“不爱孩子, 就不配教育孩子。”愉快教学, 就是通过创设愉悦的育人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书育人思路, 它的实质是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更加有效地贯彻启发式的教育原则。教师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育氛围, 首先必须自己保持愉快的心境, 教师不仅要有一棵爱心、诚心, 还应当保持和培养一颗“童心”, 理解“童趣”。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 面对学生时才能产生亲切感, 形成自身愉快的教学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愉悦感
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 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 它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使学生产生愉悦感, 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 积极主动, 思维机制就会被激活, 新信息就会很快被吸收, 而贮存的信息也容易被提取, 新教材英语就注重了这方面的有效训练。
培养学生的愉悦感有以下主要途径:
1、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间对教学活动的情感又会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挥, 这样, 师生间这种积极情感的体验, 会使教学活动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与学的效果。如教师演员般的生动表演和形象演示, 幽默、风趣的话语, 优美动听的歌声, 优雅得体的举止与教态, 端庄大方的仪表, 丰富的表情, 优美的书法等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引发其愉悦感。
2、充分体现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工具性。
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 明确越有用越要多学, 形成“学用学”的良性循环。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这一本质特点, 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语言教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 不失时机的运用情景教学, 加大学生的语言实际量, 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掌握语言的愉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
现行英语教材, 遵循渐进式阶段侧重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按直接式和循环式进行编排, 内容丰富生动, 符合青少年生理的年龄特征, 容易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 用简笔画来增加知识的密度, 用投影、音响、微机等现代设备来处理一些内容, 这对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四、建立课外兴趣小组, 开辟第二课堂
教学艺术不仅体现在课堂上, 而且也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以巩固课堂知识。我们可以成立英语兴趣小组, 每周活动一次, 通过游戏来完成,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又可以增进学生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克服腼腆等心理障碍;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总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五、组织英语竞赛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热情的有效手段
兴趣的发现是良好的开端, 而兴趣的保持和延伸至关重要。
语言教学活动是交际的活动。交际活动中充满着情感和乐趣。因此, 英语教学活动也就是寓教于乐, 寓情于乐的活动。寓情于乐会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自然, 教师愿教, 学生愿学。寓情于乐是通过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 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友谊, 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 “快乐教学”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 既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负担, 又遵循了教学规律, 教师越教越乐教, 学生越学越愿学。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其乐无穷。
交际英语教学 篇11
一、培养语言技能,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是要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同时,也应该审视当今世界大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着就业时的社会选择。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技能,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的大事。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将来人生的重要意义。其次,对于教师自己来说应该多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的教育理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理论。最后,在教学中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是英语这种语言教学与实践的最大基地。我们的教学蕴含着丰富的跨国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最佳阵地。所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传统与习俗、礼仪与习惯等。这样,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贴切实际,掌握基础英语语言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大学英语教学既要传授基础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交际用语,学会如何沟通、如何谈判等。大学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妨增加一些涉外或跨国实习实训的机会。努力给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氛围,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商务谈判时一位美国官员对中方人员表示赞同:“It's a great idea,Mr. Li,but who's going to put wheels on it?”美国的意思是这个想法挺好,但谁来启动呢?而翻译官却翻译成:美国官员就汽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样,美国人与英国人却很难顺利的沟通。我们知道,美国与英国这两个国家都说的是英语。但是,这这两个国家很多语言表达习惯却不一样。因此,很多时候会造成语义差异,甚至产生歧义。如:“ ground floor”这个词在英国表示“第一层”,而first floor在美国就是“second floor”。其次,东西方人对数字的喜好也不一样。如西方人对数字13不喜爱,原因是“13”这个数字源于一个宗教典故:出卖耶稣的犹大是耶稣的在13日那天告密的。所以,在西方很多国家的电梯摁13层不要写13这样的数字,而是用字母M来表示。因为英文中有26个字母,中间的数字正好是13。
三、遵守交际准则,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定的交际规则。社会学研究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动物,其行为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行为与交际的准则的对立统一的。东西方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且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礼貌、习惯、行为、语言等各个方面。这在中学阶段学生已初步了解到这方面的差异。而在大学英语中,已经深入到了像文体、修辞、语体等更为深层次内容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渗透关于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理解西方人的文化心理,从而在交际过程中遵守其交际准则。应该说大学英语课本中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编写的更多,这是中学教科书中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的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大学英语》中的“The Present”时,在西方长辈看望晚辈也会送一个礼物。一位母亲准备给女儿礼物是“a little clock,with clear black numbers”。这样的礼物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中国人忌讳给别人送“钟”,尤其是长辈不能给晚辈“送终”,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多与外国人交流,只有语言的交流才能更加深的解外国文化。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跨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在交际中才能收获成功。例如:世界各国在不同文化背景对时间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民间谚语:如美国是Time is money;西班牙:跑得快死得快;巴西:五点时就会说正好2:14;法国:超前则太早,落后则太迟。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谚语,就会产生笑话,甚至造成误解。世界各国的人们对颜色也存在喜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意义也不相同。如巴西不喜欢棕黄色(brown)他们认为棕黄色是凶丧之色;法国人因为憎恨纳粹而讨厌dark green;我国人把红色当作是吉祥之色而喜欢红色(red)。不同文化下礼节与礼仪也不一样,如中国人用握手表示友好;西方人通常是拥抱或亲吻;在日本与韩国等东南亚人一般用鞠躬表示尊重与友好。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学英语课堂交际教学 篇12
交际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其一,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其二,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其三, 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 还包括功能范畴。交际法原则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语境化
语境化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同一形式可能有多种功能, 多种形式也可能只有一种功能。因此, 教学活动应以话语在语境中能实现的功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以便学习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需要, 真正培养使用语言的能力。
传统的词汇教学把单词作为孤立的语言单位来进行教学, 即先拼读单词的发音, 再解释词的意义, 罗列词的用法, 最后进行造句练习。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且容易遗忘, 更不利于学生理解和灵活使用新学的词汇。如学生会背单词“see”, 知道中文是“看”的意思, 结果碰到“看书”、“看电视”、“看黑板”都用“see”。正确的用法应该是“read books”、“watch TV”、“look at the blackboard”。如果把词汇语境化, 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词汇, 就能使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牢固地记忆, 还能自如地使用。
同一句型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功能。
如 (1) -What do you do, young man
-I’m a teacher in a middle school.
(2)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 evening
-I usually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V.
对话 (1) 中“What do you do”表示对职业的询问, 对话 (2) 中的“What do you do”则表示询问做什么事。
反之,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种功能也可用多种句型来完成。
如: (1) come here.
(2) Would you mind coming here
(3) Could you please come here
这三个句子均表示要求或请求别人过来, 句子 (1) 是命令或要求, 用于长辈对晚辈, 上级对下级, 或熟人、朋友之间;句子 (2) 一般用于不太熟悉的生人或正式场合;句子 (3) 是一种请求, 语气委婉, 是带有礼貌、尊重的语气提请求。
所以句型教学中语境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在真实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第二、交际化
语言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 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这意味着语言课堂应该排斥机械训练, 尽量创造较为自然的言语交际条件, 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在交际化教学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 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或照搬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 或根据教学材料设计一些人物和情节让学生去表演。这些表演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以及性格来决定分配给学生的角色。另外,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设置教学情景, 进行模拟对话训练。内容可以是问候, 询问 (天气、气候、日期、生活起居) , 打电话等活动, 在开展这些课堂交际训练活动时, 教师应运用可行的管理手段予以纠正。特别是在小组和全班活动中, 教师应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做到放得开, 收得拢, 既热烈活泼又井然有序。
第三、直观性
中学阶段, 特别是初中阶段, 英语教学都比较形象具体, 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易于实施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 如图片、模型、实物、简笔画等, 教师也可以借助手势、动作、面部表情来辅助教学。近几年许多学校添置了电教设备, 这也为外语直观教学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直观教学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 为英语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是的交际场合, 有助于营造英语交际情境和气氛。如教名词时可以拿实物来进行教学。再如教形容词, 可以拿两把长短不一的尺子, 两个大小不同的盒子也可以叫两个高矮不同的同学, 进行比较, 并进行充分的练习。
第四、灵活性
新教材试新大纲所规定的交际教学的具体体现, 它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 不再单纯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而是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 既考虑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 也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因素, 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 教师应该吃透教材, 深刻理解体会教材不同语言材料的内在联系, 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 才能依据教材内容有效地组织好教学, 在课堂上创造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教师切忌照本宣科, 拘泥于教材内容和教案。因为一方面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学生特点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教师需要根据各地情况适当增补教学材料,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 由于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是动态的, 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不可能一切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那样运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设计都会因为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变化失去作用。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 以适应动态多变的课堂。
第五、多样化
初中生爱说、爱动、善于模仿, 记忆力强, 有竞争意识和表现欲, 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适合于初中生的特点, 以便于学生边学边练, 学用结合, 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 教师课利用或设计一些游戏进行语言教学, 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例如, 学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型, 可以用学过的动词在一些卡片上写些“指令, 如“eat”、“swim”、“plant a tree”、“put on a jacket”等等, 请学生上前来任意抽一张, 照上面所写“指令“做个哑剧动作, 同时发问“What am I doing?”其他学生进行猜测, “He is eating.”“He is swimming”,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所学内容, 并且进行了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