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阶段

2024-05-12

教学实施阶段(精选12篇)

教学实施阶段 篇1

学生一进入三年级,普遍感到写作文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从写话到写段,字数要求有所增加;从直白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语言表达要求有所提高。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只有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习作时才有话可写。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杨梅的资料图片,对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状态有一个直观了解,对杨梅的色彩、形态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掌握了描写水果的方法。到了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水果的外形、色泽,品尝其味道等。如是本地的水果,告诉学生若知道它的花期和花的样子,可以写在文章开头。此时动笔,学生就不会觉得困难了。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学会了观察,习作时也有话可写。以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逐步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例如在让学生创编童话故事时,教师可先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如扫地机、机器人、蓝精灵、扫帚、簸箕、清洁工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故事。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想象更加充实、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想象力得到激发。此时,学生的兴趣正浓,教师可再出示几组图片,请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组进行创编。这样,学生提高了写作兴趣,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提高学生的积累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年级学生词汇匮乏,大多学生又缺乏自觉性,教师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促使他们增加语言的储备量。为此,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一词、一句、一诗诵读活动:可根据情况提前告知学生积累哪一方面的内容,然后利用候课的三五分钟让学生开火车诵读展示,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应及时表扬,以鼓起学生的比劲和兴趣。每周开展一次专项的擂台赛,评出几名周之星;每月开展一次月比赛,评出月之星。每月还可让学生做一次专项的手抄报,然后选出一半学生作品张贴在班级墙壁上,给多数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样,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互相学习,更能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作文才能生动起来。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习作后面写出运用了哪些积累素材,让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感觉。

四、淡化学生的习作概念

可把作文课上成活动课或与其他学科结合。习作前让学生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观察、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尽情地玩玩、看看、说说,进行口头交流,教师趁机指导写作。如在上综合实践课“缝沙包”时,学生学会缝制后,语文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说说刚才是怎样缝沙包的,并引导学生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再让学生用笔记下自己缝沙包的过程,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学生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感受特别深,再加上教师的精心指导,写作就变得更加轻松。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写作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其说话、作文言之有物、兴趣盎然,从而真正感受到“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

此外,教师要善于用“下水文”让学生照猫画虎,模仿写作思路,将范文的开头、结尾及过渡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总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寻找习作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利用一切资源服务于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乐写、会写。

教学实施阶段 篇2

指导思想

确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施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

现状分析:我校近几年从总体上来看体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学校办学条件无任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2、学校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

3、学生的生源状况:学生来源面广,一般认为他们小学数学学习情况不平衡,一进入初中数学就会出现严重分化,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成绩大幅下降,容易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不良后果,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校数学教学处在不同版本教材教材交替使用期,增加了老师明确教学内容、目标、训练等把握的难度。

2、学生学习基础较低,学习素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给我们老师教学带来巨大困难。

3、由教师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影响,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

4、与我们学生的实际想贴切的学习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训练效果不够理想。初一阶段;

重点目标: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落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实施计划:

1、认真组织好初初中数学衔接教学,夯实基础,提升数学学习基点。

2、提高课堂组织教学与课内外作业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从学习的各个环节引导关注学习效果,重点包括课堂听课效果、积极思考效果、独立完成作业效果、自主学习效果。

4、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点包括教学大纲学习、教学目标的制定、情景创设、问题设计、例题精选、语言板书等。

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准确、合理确定教学起点,确实实现夯实基础、提升起点的教学目标。衔接教学要达到两个中心目标,一是基础知识的衔接、补充,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特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2、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进行第一项教学任务是小学初中数学衔接教学,在完成衔接内容教学的同时,必须重点关注对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形成,先从语言表达、书面表达及思维品质等基本素养开始,进一步到主动思考、独立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3、加强备课组教师间的交流活动,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发挥集体的力量精心备课,确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教学目标的定位,避免起点、要求过高的现象发生。

4、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初一的教学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应该把组织课堂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对一部分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听课效率低、精力不够集中、学习主动性差及思维素养不高的学生给予关注,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课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初二阶段

重点目标: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为主线,强化学生主体性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施计划:

1、提前进行大纲、教材进行研究,根据新精神调整好教学目标。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3、提高课内外训练质量,探索训练体系,降低学生的遗忘率。具体措施:

1、本届初二是第一次采用人教版教材,备课组应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组要发挥集体作用,多学习、多讨论、多交流、多研究,明确学年、章节、单元、各节及各知识点的要求。

2、初二阶段在数学学习的突出地位要明确,相对于初一来说,在初一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初二应该强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

3、初二的教学内容板块性比较突出,大章节内容不仅难度较大,灵活性强。一直以来我们学生对初二学习内容的遗忘率非常高,不仅严重影响初二学习效果,同时极大降低了将来初三总复习的起点。所以我们在初二教学总不仅要扎实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同时要在平时练习、测试中进行滚动有效训练,构建好初二滚动训练体系。初三阶段

重点目标: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学生主动性学习素养的培养,围绕中考大纲和中考复习计划,分层落实各级目标,力争取得良好成绩。实施计划:

1、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初考复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制定切合新初三学生的中考复习计划。

2、认真研究中考大纲,理清主次,梳理知识,分析试题,为中考复习做好准备。

3、以备课组为核心,全面准备好复习教材,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具体措施:

1、初三备课组全体教师首先进行学习和研究活动,认真研究近几年我市中考数学试题,了解初考试题特点和方向。准确把握知识点、能力目标要求。为制定复习计划做好必要准备。

2、认真总结我们三年来初三复习的经验和教训,在进一步完善复习过程的同时,针对一些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

3、认真组织初三摸底考试,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知识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学习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为在初考复习当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素质、学习能力等问题综合能力培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教学实施阶段 篇3

一、准备阶段

1.教师的准备

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如下准备:第一,掌握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做教学准备前,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并透彻分析所选案例中运用的主要知识点;第二,掌握教学重点。学生易错之处所涉及的知识点正是教学重点;第三,提出思考题。思考题最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2.教学实施的准备

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就是拟定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

3.学生的准备

学生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第一,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仔细分析该题涉及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在讨论中提出不同的观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技能;第二,能够得出概括性的认识和结论。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思考诸如“这个题目到底涉及了哪些知识点”“哪里容易出现错误”之类的问题,并总结自己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

4.小组讨论的准备

小组讨论的准备工作包括:第一,每个组员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第二,每个组员都要做好讨论前的心理准备。小组讨论能给每位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第三,每个组员应做好与他人合作的准备。小组讨论为每位同学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能共享其他同学的学习资源;第四,每个组员应做好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反馈的准备。

二、数学课堂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的,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去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1.组织教学阶段

教师应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这样就不必占用课堂时间来做课前组织工作。课前的组织工作主要包括让学生振奋起精神,控制好情绪,端正好态度,做好上课的准备。

2.案例分析前的热身活动阶段

在教学前,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课堂活动安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一阶段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教师宣布上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第三,教师引入案例,让学生结合题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3.案例分析阶段

(1)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应摒弃“教师讲,学生抄,学生背”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启发式、开放式的案例教学,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课堂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积极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勇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还要把听与学、看与学、问与学、思与学、记与学、说与学等学习方法运用到讨论中来。

(2)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掌握案例中将要涉及的基础知识,在上课前翻阅有关资料,总结和归纳涉及的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气氛。在讨论不断深入,学生的见解和想法不断涌现时,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评判学生的想法,并促使学生与自己达成共识,以减少分歧。但实际上,这样做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反而会影响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破坏活跃的学习气氛。所以,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少发言,教师讲得越少,学生就越能畅所欲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全面分析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引导他们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汲取新的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同他人合作。

总之,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当裁判,而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小组总结和布置作业

在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小组总结。为巩固案例分析的结果,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题。

教学实施阶段 篇4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分阶段,整体感知,细读品味,意境探究

阅读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动态的、开放的建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 对文本的探究是不可能一次性就能探究尽的, 应是在层层深化、反复探究、多次玩味的过程中生成的。实施批注的选取角度很多, 不同的选取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批注效果。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感悟的时候, 应指导学生针对文本进行螺旋式的、分阶段的不断探究, 这是对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与贯彻。本文试以分阶段为切入点, 谈谈如何进行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

一、整体感知阶段的批注阅读

教师在进行培养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意识的过程中, 需要首先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意识, 这里并不是说每篇文章都必须通过整体感知这一个步骤。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学生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完整、清晰、直观的感受, 哪怕一篇再长的文本,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学生产生凌乱分散、支离破碎的杂乱感与无措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朗读、默读、自由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获取对文本的宏观感受, 了解本章的主要基调, 进而通过这个主旋律去把握整个文本内容。如, 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上的《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 首先让学生质疑课题, 学生很容易就会提出“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主动去整体把握北大荒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并用双横线把这一特点画出来。虽然仅仅是三年级的学生, 但对他们来说, 不难发现, 在文本的最后一段, 作者深情且炽热地感叹———“啊,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那顺着“美”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文本中圈圈画画找能表现这个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甚至是段落。学生带着这个更深层的问题再读课文, 会迅速锁定文本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到这些段落之后, 学生已经开始由整体文本向特定段落注目了, 而对于特定段落而言, 让学生在三读的情况下, 用横线划出段落的中心句。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第二自然段的“天空一碧如洗”、第三自然段的“小河清澈见底”、第四自然段的“原野热闹非凡”、第五自然段的“大豆摇铃千里金”。从学生的批注中可以看出, 他们通过文本的主旋律把整个文本的脉络抓得很清楚了, 到了此时, 教师就可以分段去感受自然景物美以及北大荒的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色。从自然景物到农作物成熟, 无不透露着北大荒的美。获得这些直观感受之后, 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 带着作者对北大荒秋天的赞美, 读出北大荒的美的特点。

二、细读品味阶段的批注阅读

为了避免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把对文本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感情基调上, 而难以细致深入文本内容, 批注式阅读不仅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也注重对文本做细致深入的探究。所以,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 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文本后, 就应该引导学生细读品味, 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高尔基也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 品味语言可以深层次理解文本, 直入文本深处, 触动作者之情,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进行生命的对话。在这细读品味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 从整体的阅读到局部重点的阅读, 并积极展开联想、挖掘创造力, 实现从整体感知向理性审视的转化。一方面, 通过关键字词来品味。批注文本可通过把握文本的语言来理解文本含义。如在批注韩愈的《春雪》时,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一句中的“都未”足见人们等待春的时间久, 盼春的心情急切。“初”字, 可表达春来了, 人们才看到草芽;“惊”字却表达了诗人看到二月的草芽时的惊讶、惊喜, 虽然仅仅是小小的草芽, 但也足以给人们带来春的气息, 那种盼春之情跃然纸上。“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句中, “却嫌”、“故穿”几字把调皮的白雪描写得活灵活现, 作者认为连白雪都嫌这春姗姗来迟了, 它急不可待地也要作为飞花来点缀春色。这首诗清新淡雅, 学生理解起来并不算困难, 如果教师在引导的时候, 让学生去抓关键词来理解,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所偏重, 感悟起来会更深刻。另一方面, 通过联想与想象来品味。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 使文本获得无穷的张力。这种审美想象既存在于作品之内, 又超越在作品之外。如, 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时, 即使老师把字词都给学生解释通透了, 也借助图片来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了, 但是, 这并没有把诗意的内涵全部覆盖, 诗的意境是无穷的, 这时, 教师就要启发与引导学生,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根据自己的理解, 尽情地去想象, 但这种想象并非是脱离文本的。“湖光秋月两相和”, 月光如水、水映秋月, 如此幽静和谐美妙的景色不是一言两语、更不是一幅图片所能表示得出来的, 这需要学生凝神想象。“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 重点在把有细微波痕的湖面比做了未磨平的镜子,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不光滑平整的镜子, 但学生通过想象水波澹澹的湖面, 便很容易理解未磨平的镜子是什么样子的。“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 堪称神来之笔, 把如此雄奇俊秀的洞庭湖山, 化作了白银盘里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这是一个多么宁静优美的洞庭秋月夜。学生靠想象, 把诗意的张力充分拉伸, 不但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文本,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会有欣然前去的喜爱之情。总之, 学生可选取自己最有感触、最有心得的两三处,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反复玩味。从景物、情感、手法、用词等角度切入, 从对内容的语境理解和对妙处的想象品味两个层面推敲琢磨。

三、意境探究阶段的批注阅读

教学实施阶段 篇5

六、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习与反思(2013年9月——2014年8月)阶段目标:

1.创造、营造学习外地先进中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氛围。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使领导集体在认识和情感上对先进经验真“信”,从而干部在管理层面,教师在教育教学层面展开校本培训。

2.教学方面(1)初步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2)学习并尝试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手段,教学新模式;(3)探讨如何实施“三清”;重视集体备课,反思教学行为的做法。达到理解原理和模式,初步尝试的水平。

3.德育方面

德育内容实行总体设计,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七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开展“争做规范生,学会做人,做合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教育;八年级以道德教育为主,进行人生观、青春期常识和普法教育;九年级以理想、前途教育为主,开展“做合格加特长的毕业生”教育。分年级、年龄、性别,多层次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以“爱父母,学会感恩”、“爱学习,学会思考”、“爱社会,学会责任”主题班会。

学习如何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分阶段有重点地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精神境界等方面的德育教育,达到理解理论,细化各年级各项德育项目标准,提出适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的目标。

制定校本德育纲要,着手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4.校本培训方面学习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打造“名师”品牌。师徒结队,捆绑考核的教师培养模式。达到初步尝试集体备课,部分详备是电子备课并附有课件的目标。

5.管理方面(1)探究如何进行素质化为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估,达到评价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实效,侧重评价学法的指导,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的目标;(2)怎样推行规范、严格、民主的管理,以优质高效的管理,办出优质高效的学校的经验,初步从大德育观修订《教师师德规范》、《班主任工作管理考核细则》,并付诸实施。

6.选好结合点。进行自我反思,找出我校办学经验的传统优势及不足,探讨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和结合点。明确方向,找出差距,尤其是理念的可操作性、务实性较差问题。

7.选好突破口。以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为研究重点。先把数学学科作为研究首选,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新模式为突破口,进行初步研究。落实坚持“四清”的教学管理策略的工作。

8.建立功能更齐全的网站,发辉网站的辅射作用,实现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具体措施:

1.多种形式学习外地的办学经验。领导班子每周一例会抽出一定时间学习。尤其是如何进行素质化为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估;怎样推行规范、严格、民主的管理,以优质高效的管理,办出优质高效的学校的经验。每周五,组织教师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和教学新模式;如何实施“三清”等等。

教学实施阶段 篇6

一、含义解读

“六环节”分层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小组交流—展示评价—导引探究—典题检测—反馈提升。

两年时间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配合课改进程,我们有计划的进行了针对学生、教师、家长的跟踪调查。形式包括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课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课改进程对师生带来的影响,收集教师、家长、学生的良好建议,完善过程、调整步伐、推进课改。

二、调查基本情况

在课改实验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调查,时间跨度为两年,分别于2013年3月、2013年9月、2014年6月、2015年1月进行。每次邀请座谈对象或发出问卷400份,信息反馈回收率92%以上。数据处理四舍五入保留整数,统计如下:

1.学生、教师、家长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了解和认可度。

数据表明,在课改初期,老师们的反对声音很大,对此,学校的策略是:专家引领、典型示范、骨干带动、逐步推进。首先从九大学科选出36名课改实验员到课改先进学校学习交流,聘请课改专家到我校讲学,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同时,邀请山西省忻州一中、太谷二中等兄弟学校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对我校实施结对帮扶,在多方努力下,老师们逐步地转变了教育观念,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大家认识到,课改首先在于观念的改进。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打造优质课堂也就无从谈起。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学校的大力倡导,广大师生和家长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课改,对课改的认识经历了由不了解到了解,由不支持到支持。但广大学生对课改的操作层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质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导学案的质量不高和数量过大、学生分组讨论导致课堂纪律差、学生活动的参与面不广、课堂合作有形无神、自主学习徒有虚名、小组评价冗长拖沓、老师从“满堂讲”到“不敢講”、少数学生过度的展示挤占了宝贵的时间等。

学校及时地将广大师生的建议向有关课改专家通报,再次邀请他们到校“诊疗”课改中的问题,对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调整课改方案,完善管理细则,使课改在摸索中得以前行。

2.教学方式的改变情况。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情况(符合条件的人数比)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情况(符合条件的人数比)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尝试改变学习方式,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逐渐增多。大家逐渐认识到: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必须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有了新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会有新思路、新视角。

课堂教学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挑战。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只有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不拘陈规大胆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教改需要,打造优质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中学、山西省保德县南河沟中学

教学实施阶段 篇7

一、前期准备要充分,措施要得力

1. 模式确定 。 首先 ,确定A、B班 。 班主任和 全体任课教师根据两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接受知识的能力、自身潜力的大小、爆发力程度和平时成绩单排名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编排A、 B班 。 A班的规模先 小后大 ,这样既增强 了A班学生的忧患意识,又为B班学生留有竞争的空间和信心。 与此同时,在A、B两班内,根据学生不同学科的成绩情况,以就近、互助和合作学习为原则, 形成了“人数少、任务轻、易操作和反馈快”的四人小组学习模式。

2. 选择分班 的最佳时机 。 A、B分班的时机选 择非常重要。 分班过早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分班过迟则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我们的实践, 笔者认为最佳时机应选择在初三第二学期开始。 此时,各学科教学内容已基本完成,进入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阶段。此时分班,有利于挖掘潜力,形成新的竞争力。 这样,促使A班的“单科学困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也便于教师辅导。 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和知识断层,从而产动力和决心,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就B班学生而言,无论是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都较之于前一阶段有所改善。 学生在这一阶段树立了新的信心,从头开始查遗补漏、 巩固基础。

3. 分班前的动 员工作 。 (1) 动员家长 。 分班前,部分家长会反对这一方案的实施。这些主要是中等层次学生的家长。 他们会担心学生不能进入A班而影响学 生升学 。 所以 ,做好这部分 家长的动 员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应从分班对各层次学生的有利因素入手, 向家长讲清分班分层的目的、方法、授课方式及对学生升学机遇。

(2)动员学生 。 分班后 ,分入A班的学生易 盲目自信。 教师要适时提醒,对A班异常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正确引导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同时引导鼓励分入B班的学生。但是据我们观察,此时B班分班的班级纪律反而好于A班。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内容、放慢进度,尽可能做到学生的知识整合循序渐进。

(3)动员任课 教师 。 分班后 ,任课教师会认 为B班是差班 , 从而疏于 管理 , 任其发展 ; 而只要管好A班即可完成任务。 这种错误认识不仅有违分班分层的初衷,而且也有违教师的良知和责任。分班是基于因材施教而更有效地提升升学的各项指标, 并非放弃一部分学生或牺牲一部分学生。 所以,分班分层前,使全体任课教师有正确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分班分层后的备课、上课

分层,给教师上课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备课任务。 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知识、呈现方式、拔高程度、拓展范围、目标落实上下功夫。 为应对中考,要备考点、备方法,还要根据A、B两层备学情。 我们所要遵循的原则是:

1. A层学生必 须具有扎 实的基础知识 , 没有误区和盲点。做到知识点清楚明了,具有较高的有创新能力和分析处理试题的能力;知识全面、融会贯通。而作为教师,则要更注重方法、技巧的教授, 强化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其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 降低B班要求 , 减少教学课 时的新内容 , 侧重巩固旧知识。 教师则要不厌其烦, 做到多复习、多讲解,多巩固。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力求人人过关。教师要督促学生记好笔记,理解解题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要改善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多鼓励。 在课堂中,给他们一些轻松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在日常管理中,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

三、分班分层后的管理

分班后,要抓好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是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管理在分班后,因学生的变动和班主任的变动,容易出现管理松动、班主任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分班后,班主任要顾全大局,摒弃私心,勇于承担责任,抓好日常管理。 二是抓好课堂管理,这就是各任课教师的责任。 尤其是B班, 要严格而不苛刻;和蔼而不放纵。 时刻关注个体, 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鼓励。 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和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并解决问题。

教学实施阶段 篇8

一、快乐体育教学的概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内容,精心地优化教学设计,构建快乐教学的情境。这里所说的快乐体育教学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出现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它是以学生的偏好为切入点,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情感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和兴趣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相互联系、互相沟通,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快乐体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掌握体育知识、提升运动技能,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目前,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备受学生的青睐,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二、初中体育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作用分析

快乐体育实行的主动学习和兴趣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教育,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与学习的质量。

初中体育开展快乐教学,是教学观念更新的直观体现,转变了以往那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在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开始关注关心和尊重学生,真正实现了和谐课堂,构建了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有益于实现有效教学;快乐体育的实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开发教师资源,快乐教学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精心备课,在此过程中也能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了学生和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还能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习惯,从长远看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体育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对策探究

快乐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学校、班级、体育教师,到学生都要具备新课改的思维,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让快乐和知识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整合。

(1)转变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当下的教育不能不说没有功利性和工具性,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新课改也推进了很多年,但是一些固有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依然存在。初中体育教学也被扣上了这样的帽子,体育运动就是为中考而准备的,很多的学生都认为只要中考体育考试过掉就行,至于其他的就没有过多的考虑。这种功利性我们必须摒弃,要想实现快乐教学,就需要转变这种思想,重新认知体育教学,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健康和发展走进初中体育课堂。新课标下,要把体育课打造成健康课、发展课,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文化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必须给予应有的公平待遇。

(2)创新教学,做到趣味教学。在繁重的学习压力面前,很多的学生已经对体育课有所忽略和轻视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最后一点希望学生也会失去。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在综合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围绕着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选择游戏教学、竞赛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如足球比赛可通过强弱分组、变换人数等方法以提高对抗性和全体学生的兴趣。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重在乐趣,让学生享受运动的过程,这样自然会实现快乐学习了。

(3)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都是灌输式和被动式的教学,至于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一点话语权,他们能做的就是服从与模仿,这也是导致很多的学生厌恶体育课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快乐教学,就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并且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偏好为切入点,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加快速跑环境中,可以设定救护、抗洪救灾等情景模式,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把传统的技术学习中的痛苦变为精神上的快乐,使学生在精神上的乐趣中锻炼能力。

教学实施阶段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实践策略

近年来, 英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英语教学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将知识点的教学和国外文化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 让学生对应于英语的学习不仅限于应试的模式, 而是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学习。在教学中应该将西方的人文背景, 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逐渐渗透进来, 根据合适的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能够有效的运用英语, 掌握地道的英语技能, 同时还能够对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实现英语的跨文化教学。

一、跨文化教学的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 要以学习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内容, 让学生介绍的文化背景要和学习的知识相结合, 内容上密切联系, 根据一些主流文化进行介绍, 突出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在一些日常用品的表达方面还有日常用语方面, 按照实用性的原则, 介绍一些在生活实际应用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

2. 阶段性原则。

跨文化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进行, 循序渐进的方式, 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英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是相当广泛的,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便于学生的接受。由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 在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说跨文化教学要遵循阶段性的原则。

3. 对比性的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 找出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因为学生大多数习惯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汉语思维的方式, 在英语的学习和表达中就会很容易出现错误, 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语言的不同, 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二者的不同之处清楚的展现出来,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文化。

4. 实践性原则。

跨文化的英语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实践体验相结合, 学生需要参与到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来。在教学中要结合听、说、读、写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或扥体验, 掌握英语知识, 学会运用和表达, 建立跨文化学习的意识。

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1. 跨文化教训与词汇教学。

词汇时语言组成的基础,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熟练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可能会在一些词汇的含义方面有所不同。学生如果根据自身的理解去学习可能会造成语言运用不当, 语义理解不当, 在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些词汇学生知识理解表面上的意思, 由于文化背景了解的少, 所以对于词汇的隐身含义理解的不是很到位。比如:“dog”这个单词学生一般只了解它的表面意思是狗的意思, 在汉语的理解当中都会赋予狗一些具有贬义的表达, 例如“狗腿子”, “走狗”等不是很好的词汇, 但是在英语表达中“a lucky dog”却是“幸运儿”的意思, 这两个单词在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也会在英语表达中闹出笑话。所以说加强学生的词汇跨文化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跨文化教学与语法教学。

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导致在语法表达的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学生比较容易受到母语语法的影响, 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 一般都是采用将接收到指令转化为汉语思维模式, 然后按照汉语再进行英语翻译, 这样的方式导致在英语语法的表达上很容易出现错误。比如:“你先走”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就会翻译成“you go first”的形式, 但是真正地道的英语表达其实是“after you”, 二者在语法表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以文化背景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 还有就是让学生在课下多阅读一些英语文章, 感受一下正宗的英语语法表达的形式, 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小说等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 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

3. 跨文化英语教学与听力、口语教学。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 也要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听力教学中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的问题造成对于一些表达的不理解, 或者是按照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解答。在口语表达中也是如此, 学生对于东西方文化了解的不够清楚, 所以很容易造成表达的错误。在一些风俗习惯方面, 东西方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对于数字来说中国人普遍认为4是不太吉利的数字, 但是在西方13却是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听力中的误会, 比如:在听力中听到“I am the apple of my mother’s eye”学生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 往往只是摄取了“apple”这一重点词汇,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 学生只明白那是苹果的意思, 造成语义理解不清。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听力口语练习, 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的课程,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看一些视频或是收听一些录音的形式来进行训练,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 可以在一些西方节日的时候举办主题晚会, 学生以此为话题进行交流, 适时的进行跨文化听力和口语的练习。

教学实施阶段 篇10

烹饪营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过于独立目前, 不少实践教学的环节互相独立, 导致培养的学生对每一实践环节都明白, 但却不懂得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从而失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意义。例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分析实践环节与食谱制定实践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有了营养价值分析能力, 才懂得食谱食物的确定, 而学生往往不具备在食谱制定时运用营养价值分析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手段不够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烹饪营养领域使用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 如计算机、多媒体等。但是烹饪营养学实践教学还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例如, 在教学中, “营养食谱的制定”部分内容多采用计算法, 计算过程复杂。而计算机编制食谱比较精确, 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食谱制定方法, 但在实践教学中还没有普遍使用。

实践教学技能性不够强《烹饪营养学》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都有侧重的实践技能训练, 或者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或者是提高动手能力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技能掌握情况, 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 致使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就无从下手, 失去实践教学的意义。

“三位四阶段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烹饪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烹饪营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和设计创新技能,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以《烹饪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为根据, 确立《烹饪营养学》课程的“三位四阶段循环”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场所分为三个位置, 分别是课堂分散式实践教学、校内综合式实践教学、校外体验式实践教学, 形成初级阶段、提高阶段、发展阶段和反思深化阶段, 联系“三位四阶段”的纽带则是“循环”, 即三个位置、四个阶段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互相联系的。

课堂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分散式授课, 结合理论知识进行, 主要场所是课堂,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演示、实验、案例、项目设计、试验、调查、评价、参观等。例如, 理论知识“食物消化”部分内容, 结合消化系统模型演示进行教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则采用测定食物的某一营养素含量的方式来进行;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则采用案例分析及设计某一特殊人群食谱的方式来进行等等。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使学生获得一般的通用性实践知识, 并具备从事餐饮业所需的基本实践知识和素质。课堂分散式实践教学是初级阶段。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指综合式实践教学。通过分散式实践教学之后, 学生掌握了一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在理论知识学习结束的基础上进行校内综合式实践教学, 主要场所是校内实训室, 包括营养化验室、烹调示范室、烹调实训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培训、毕业设计、综合实验、综合试验等。例如, 为某一人配制带量食谱, 则会涉及综合膳食调查、食谱设计、菜肴营养成分分析、烹调室实习烹制、膳食评价等实践教学方法。通过综合实践教学, 模拟实习操作,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为校外实践打下基础, 校内综合实践教学是提高阶段。

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指体验式实践教学。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实践, 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够模拟实际操作, 但是将校内所进行的实践内容运用到社会上情况如何, 就需要进行校外体验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实习单位, 如酒店餐厅、酒店厨房、企事业单位食堂、居民社区等。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指导、评价、检查等。通过校外体验实践教学, 学生可亲身感受社会实践内容, 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校外体验实践则是发展阶段。

校外体验实践结束后, 学生对课堂、校内、校外三个实践教学阶段进行反思, 从而进入反思深化阶段。将体验实践的过程进行总结, 之后再进行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 将实践逐步提升到更高层次, 如此循环, 从而形成循环实践教学体系。例如, 校内营养餐的制作这个综合实验会运用到食物营养价值分析、营养食谱制定两个分散实验, 营养膳食调查校外体验式实践又会运用到校内营养餐的制作这个综合实验。这样, 学生在从校内营养餐的制作, 到校外营养膳食调查体验实践中, 会将食物营养价值分析、营养食谱制定两个分散实验涉及的知识总结, 总结深化后的知识又会再运用到校内营养餐的制作和校外营养膳食调查中 (实践不止进行一次, 校内营养餐的制作和校外营养膳食调查要进行两次甚至多次) 。

由此可以看出, “三位四阶段循环”实践教学体系中, 课堂、校内、校外三个场所, 初级、提高、发展、反思深化四个阶段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互相联系、层层递进的。

综合以上分析, 烹饪营养学课程的“三位四阶段循环”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三位四阶段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社会调研到企事业单位、社区或学校进行调研, 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 根据企事业单位、社区或学校的需要情况, 初步达成实习意向。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社会调研结果和实践教学目标, 围绕课程培养目标确定课时分配, 实践课时至少占教学总课时的40%。如《烹饪营养学》课程的总课时为116课时, 调整实践课时为48课时, 占总学时的41.3%。为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 根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 整合实践项目和内容, 制定实践指导书。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 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实验, 选择接近生产实际的内容, 以避免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然后, 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实践教学, 并进行实践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都对最终实践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 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尤其是指导教师, 要做好实践教学管理和监督。

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进行评价制定一套合理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并主要根据学生、教师、学校、企事业单位四方反馈, 对实践学教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通过实践教学方案实施, 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加强学生的烹饪营养、营养配餐、营养教育等基本技能知识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改变原来实践教学环节互相独立的局面,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摘要:《烹饪营养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烹饪营养教学中, 实践教学过度依附理论教学, 不注重实践教学, 不利于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构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 重在应用型技术训练的烹饪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烹饪营养学,三位四阶段循环,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孔维功, 黄艳, 李丽荣.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J].科技信息, 2006 (1) :101.

[2]郝敏.创建《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双轨三线制”实践教学体系[J].会计之友, 2006 (7) :70-71.

[3]刘素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 2005 (3) :37-39.

[4]杜淑琴.浅谈高职烹饪营养学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 2010 (11) :84-85

[5]郑玉荣.高等护理院校营养学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7 (29) :125-126.

[6]李娟, 马利, 李承跃.高职院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0 (2) :81-83.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篇11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业主方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文章分析了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实施阶段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82-0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变得日益重要而迫切,文章认为,业主在造价控制这方面的事物管理和控制应该始终保持在第一的角度。结合控制论和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文章从本职工作的角度和实践的经验出发,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才能在施工阶段合理布局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到达节约、合理、实用的目标。

1立项决策阶段

作为第一阶段,立项决策的时候,业主方要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各种准备工作上,尽量避免后期有大的改动甚或放弃项目建设。在这一阶段,业主方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综合己方资源和实力,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未来趋势预测等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项目的各个维度的工作。在做好可行性评估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预算,这要考虑到上涨系数和不可测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设计阶段

在立项阶段后,业主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设计上的造价管理主要考虑两个因素:技术和经济。从经验和文章所在公司项目建设数据上看,设计的好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至少占到60%,因为它的优劣对具体施工费用的多少和工期的长短有着根本的影响,也直接决定着投入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数量。

3施工阶段

在具体的工程施工阶段,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工程整体的规划和每个阶段的工作量也已经分配完成,施工的招标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也都签订,所以这个阶段的造价管理的控制主要是在整个执行上对前期策划和预算的贯彻,否则前期的工作无论多完美都将毫无意义。工程投资的效益究竟如何,关键看这一阶段的控制。因此,业主方在具体每阶段的施工中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把重点放在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浪费、坚决执行前期规划。具体来说,业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①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最主要的是材料价格的控制,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品种价格不一,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②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应尽是提前实现这种类型变更,以免更大的损失。为此,建设单位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③严格现场签证管理,衬里掌握工程造价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综上所述,文章认为,无论是立项还是设计,在一个项目建设的整个阶段,都要时时有控制资源的经济头脑。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市场上的重要信息从而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世昌.工程造价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篇12

一般来说, 建设工程都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单件性、固定性等特征, 使得建设工程的造价复杂多变, 因此, 业主方对其管理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建设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下面我仅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及一些设想,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谈谈业主方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1. 立项决策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业主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 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 合理确定建设规模。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 在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 编制的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 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 (如材料价格上涨系数)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在这一方面, 我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现建有经浙江省科技厅认定的“浙江省江山有机胺及C1化学研究开发中心”及中试实验车间, 由该中心编制的现已成功实施的“3.2万t/a有机胺技术项目”, “9MW热电联产项目”, “1万t/a精甲醇项目”的投资估算, 均起到了有效控制工程实际投资的作用。

2. 设计阶段

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 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相结合上。据经验分析,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5%以上, 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 直接决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少。据统计, 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 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10%, 甚至可达10%~20%。在市场经济下, 要做到设计经济合理, 除了业主方的积极配合, 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设计院除了从内部着手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观念外, 作为业主方, 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求改变现普遍存在的设计粗糙的局面。

2.1 积极推行设计招投标 (包括设计方案竞标) 。

目前, 设计单位凭关系、靠情面承揽设计任务的情况还不少, 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设计深度不够, 不能适应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 尤其不能满足现在建设工程无标底施工招投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设计个性及变更频繁, 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2.2 合同约束。

严格设计合同条款, 不能仅限于标准的设计合同格式, 根据本人工作经验, 对于设计合同, 在技术条款上, 尤其是石油化工装置设计合同, 非常有必要增加工艺专业“管道单线图”, 以期满足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在经济条款上, 应增加设计变更防止信誉差的施工单位混入投标单位之列。

2.3 合理低价中标。

业主方对项目的“合理低价”应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目前, 正推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无标底招投标”, 我认为对于业主方来说, 并不能把它理解为真正的“没有标底”, 业主对自己要上的项目, 其建安工程造价成本价应随时掌握好。

3. 施工阶段

在工程施工阶段, 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 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 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据统计, 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 (即工程投资) 的可能性只有5%~10%,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 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 因此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 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杜绝投资浪费。

3.1 加强本单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 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 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3.2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 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 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等。如何减少设计变更, 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设计标准, 增加建设内容,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 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 或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其次, 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 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 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另外, 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 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3.3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性, 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甚至给业主方带来不少经济损失, 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首先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 不仅做到“随做随签”, 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 工程签证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都必须清晰。如:阀门J41W-1.6-DN100与J41W-1.6P-DN100只是一个字母之差, 材料价格则相差十倍以上。

(2) 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

(3) 签证的内容不能超过应签证的范围。

4. 结语

上一篇:实践活动创新下一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