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英语教学

2024-06-08

高职会计英语教学(共12篇)

高职会计英语教学 篇1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教育并非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的教育。高职会计专业应当重视会计英语教学工作,为学生日后提升学历层次、提高专业技术资格、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谋求良好就业岗位奠定基础,为会计行业培养国际经济体系新格局下的优秀会计人才,促进我国会计市场的对外开放及我国会计国际化。

一、树立合理教学目标

本课程(高职会计英语)是在学生具有一定英语和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用英语系统讲授西方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能以英语掌握会计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掌握我国与西方会计在核算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专业英语文章的能力,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用英语进行基本账务处理的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具备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的目的。

二、注重教师选拔和培养

1. 教学态度方面。

对会计英语教学工作有热情有激情,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个性化的会计英语教学环境。

2. 业务能力方面。

以具有会计和英语双学历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为首选,努力做到以标准的发音、贴切的词句和正确的语法来表现会计专业知识。若只具有会计类学历,则大学英语应具备六级以上水平,且口语表达能力要强;若只具有英语相关学历,则会计单科专业知识应具备会计师资格以上水平。要避免教师因自身专业知识不够全面,而导致教学中在会计与英语之间厚此薄彼。

3. 学习能力方面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更新的会计专业知识。

要努力争取各种学习、交流、继续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去外企财务部门实习与出国实地学习、进修的机会,加强校企合作,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三、认真分析教学对象

开课前应对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大学英语》等相关课程的成绩进行统计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若学生人数按成绩呈现近似“U”型的分布,即成绩分布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则适合采用分班授课方式,制定差别化的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这既利于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也有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从最基础的内容扎实学起,不至于起点太高一开始就丧失学习兴趣,并同时按一定成绩标准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班级之间流动。若学生人数按成绩呈现近似“n”型的分布,即正态分布,则应以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为主,制定统一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

四、科学采纳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1.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传递信息的工具、设备或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在教学中尤其是练习与复习课堂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尤其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极大的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同时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直接,针对学生的接受情况可对授课内容、方式等做灵活地把握,对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很有帮助。另外,还可利用手机、电话、电子邮箱、QQ群等通讯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课后联系,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课后学习及时答疑解惑,另外还可加强与学生情感方面的交流。因此,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师生课堂内外的密切联系,都将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条件。

2. 教学方法

根据英语及会计课程的各自教学特点,采用适用于会计英语的教学方法。

(1)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如讲授、归纳、对比等。运用这类方法时,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此时师生的语言交流侧重于单一方向,即从教师到学生。这在教授主要专业知识难点、传授学习经验和总结规律性要点时都较为适用。

(2)师生互动的方法。如提问、讨论、同伴教学、对话、演讲、听力测试等。此时,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认知领域较高水平的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和所有情感领域的学习尤其有效。

(3)个体化的学习方法。这类方法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速度,有规则地、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学习进程,比如进行会计英语核算练习和应用文写作。

(4)实践教学法。要以会计职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主要方式如:展示会计英语凭证、账册、报表等直观教具,组织现场参观学习,角色扮演,对外企的账务处理进行实验室实务模拟练习等。这类方法区别于上述三类方法的唯一特征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或带有刺激性的场所参与实际工作,可用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总之,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方法,教育者在选择时都应避免机械化和程序化,不应片面地认为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哪一种方法是最差的,盲目追求某种潮流或时尚,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个体差异、教授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等综合情况,依据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适时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和调配。

五、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

分值应依据教学目标在各种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方面做合理分布,以考勤、读、说、听、写、做等多角度、客观、全方位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且分值还应在整个学习期间做合理的分解,体现考评的动态性与连续性,避免以期末一次考试“一锤定音”。

总之,高职会计英语除了对教育者及学习者都提出了英语与会计方面的双重要求以外,更对动手操作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教与学的难度自然都要大,但只要合理选择教学起点,科学采纳、组合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动态地客观评价,那么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值得期待。

高职会计英语教学 篇2

关键词:会计;实训;情景

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依赖于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

1高职基于工作情景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真实的工作情景缺失

基于工作情景的实践教学应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和条件,只有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景中,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真实的锻炼和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环节单一,教学环境更是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会计模拟的实训室,但是实训室的配置远远没有达到仿真的要求。

其中很多会计资料也都是虚拟的,与真实的工作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来认识各种会计资料,比如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第一手的会计资料,缺少实务操作的经验。

1.2会计岗位分工的实践教学缺失

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一般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往来结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总账报表等。

而目前高职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偏重于对某一个岗位的讲解,而忽视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实际上会计工作内容多而繁杂,学生以后工作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过度关注某一个岗位而忽视其他,学生在走向了真实的工作岗位后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1.3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分离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手工模拟实训,二是会计电算化操作。

其中手工模拟实训是基础,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熟练的掌握了手工账,电算化工作做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由于手工实训内容多而且繁琐,需要填制大量的凭证、账簿和报表,因此手工账逐渐受到冷落。

熟不知,手工账是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

2基于工作情景的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实现

2.1构建以工作情景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经费相对较少,对一些软件和硬件投入不足,使实践教学没有和真实的工作情景接轨。

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增大硬件软件各种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善实训室的虚拟环境,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

2.2加强会计岗位分工的实践教学

在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实行的都是岗位分工责任制,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彼此牵制,互相监督。

但在我们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环节中,对岗位分工责任制贯彻的不到位,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造成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只有按照岗位分工责任制来开展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模拟学习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岗位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2.3加大手工账实训教学环节

大多数企业目前都通过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但是手工实训仍然非常的重要,学生通过手工账的实训,对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会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实际中会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有益。

所以在实训环节,教师应该强调手工账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认真的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在此基础上登记账簿和编报表,手工实训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2.4建立与会计实践环节相适应的企业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与当地企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一批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去实习,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当中的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给学生讲解企业发生的各项真实业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秀华.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9.

[2]刘春华.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英语 创新创业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一、会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会计英语已经作为一门普通的专业课程纳入教学。众所周知,会计英语包含了两个非常专业的领域,是一门打通会计专业和英语专业的交叉型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的典型课程,非常符合国家提倡的创新改革方向。因此分析和剖析目前会计英语教和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搭建会计英语的教学新体系,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边讲边记”的单一教学模式,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教的多,学的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弱化。会计英语是一门跨专业的融合性学科,课程难度本身就比较大,如果不能优化教学方法,长期采用这种单一的“翻译式教学”,难于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对会计英语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二是在教学安排上混班或大班上课;三是安排在传统教室授课,老师的教学手段只能是“课件+粉笔+黑板”,由于缺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每一堂课可以传授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案例和互动无法完成。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缺乏吸引力,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2.教学内容概念讲的多,运用讲的少。很多会计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会计专业的术语为主,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到现金流量表,逐个讲授会计科目、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英文表达形式,基本上是一堂“翻译课”。而会计英语教学目标最为核心的是教育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英语处理会计问题,如何使用英语披露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这恰恰是会计英语教学中的短板。

当然有个较为客观的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会计英语的任课老师力量薄弱,而且本身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水平也较为有限,这在一定程度束缚和限制会计英语的教学向广度和深度方向扩展。

3.学生基础水平较差,教学效果不明显。这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生源结构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即使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能够完全达到师生互动,实现全英文教学都有些困难,更何况会计英语课堂叠加了大量会计专业术语,难度确实比较大,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将会计英语作为考查课,使得学生认为这门课的重要性并不高。此外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很难进入外企或合资企业工作,用到会计英语的机会不多,没有必要那么重视。以上因素造成会计英语教学效果非常差,一般课程结束后,能够基本掌握会计英语术语并适当加以运用的学生比例不超过30%。

二、服务于“创新创业”的会计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基于以上会计英语教和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和总结,提出如下合理化改革建议:

1.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1)教学方法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会计英语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大学英语,也不同于一般的会计专业,课程难度较大,而且一般学校安排的课时也不多,对学生而已,如果英语基础或者会计基础差一点,都难于跟上教学节奏。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交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经过5年教学实践,总结如下教学方式较为有效:

一是案例讨论法:精心编写案例,将需要讲解的会计术语和会计分录全面的融入到案例中,由浅入深设计启发式问题,然后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小组评分—总结回顾,把学生的思维融入到案例中,实施参与式教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情景模拟法:完全模拟外企工作场景,将需要讲解的术语和运用完全融入到“情景剧”中。例如可以设计两名学生或两个小组分别扮演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用英语完成银行日记账的核对工作,为了增加对话的难度,可以增加出错环节,训练学生如何纠正。这样可以让学生实际感受到在外企实际工作岗位如何使用英语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

上述两种方式可以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将会计英语中难于记忆、理解和运用的专业词汇通过案例或情景等方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容易记忆和吸收。其他教学办法,例如制作信息卡片、小组PK赛、会计英语术语接龙等,只要设计合理,形式新颖,符合90后学生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均可尝试和使用

(2)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有关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容易产生视觉和听觉疲惫,接受新知识的效率和效果会明显大打折扣。

各高职院校应该在会计英语课堂逐步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图片、声音、甚至视频整合起来,不断刺激和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会计英语实践中的很多运用场景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合,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此外,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能够彻底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2.优化教学内容,专业内容与创新思维培养并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点,且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考虑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特点,可以考虑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一是从内容体系上,适时优化教学内容,以企业实际运用的会计英语范畴为蓝本,编排教学内容,适当打破教材固有的体系框架,突出实用性特点。

二是从内容安排上,尝试将概念教学变为运用教学,可考虑如下三步法讲授课程内容:首先将会计科目按照属性分类,每一类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设计成具体的某一案例、情景或对话;然后课堂上采用分组的方式,将案例分配到每一小组,让每个同学查阅并读懂案例,先由小组内同学互讲互评,然后小组间互讲互评,并把案例成果共享;最后在下次课相互交换课题,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有案例涉及的会计科目。

三是鼓励任课教师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参与研究和实践的兴趣,多讲“为什么”,少讲“是什么”,多用启发式教学,少用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因材施教,注重实效。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英语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可以在授课之前,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会计专业水平做个基本的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适时优化调整,分散课程难点,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实用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实课堂,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会计英语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和学的过程中均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应从顶层设计入手,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大胆创新和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Tom Hutchinson,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覃忠,王玮,王袢,陆小华,孙浩军.整合思维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4]朱超.谈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J].中国成人教,2004(1).

[5]林詹花.高职会计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6]李海红.实用会计英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高职会计英语教学初探 篇4

一、会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的不明, 课程定位不清

在教授会计英语课程时没有弄清楚真正的教学目的和课程定位, 上课只是完成对课程翻译的讲授, 带领学生练习一下专业术语, 将专业英语课程当成基础英语来讲解, 错误地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单词的学习上, 混淆了专业英语学习与基础英语学习的目标。

2. 课堂教学缺乏特色, 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 会计英语在教学上基本采用课堂讲授方式, 侧重于专业术语的解释、课文内容的翻译, 以及句型和语法结构的分析, 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少。

3. 学生水平较差, 学习劲头不足

职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学生对基础英语的学习没什么兴趣, 更不用说枯燥难懂的专业英语了, 再加上会计专业英语教材难度上升幅度比较大, 很多学生上课听不懂, 学着困难, 还有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 认为与会计实际工作联系不大, 学了无用。

4. 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英语教师

《会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外语, 有着会计专业知识与英语相结合的特殊性。因此, 从事这门课教学的教师, 既要懂会计专业知识, 又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二、解决会计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 制定目标与实际相结合

(1) 教学目标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会计英语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特点是集会计与英语于一体。会计英语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第一, 掌握会计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 能熟练书写、运用这些术语;第二, 了解英语环境下会计基本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 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计分析;第三, 能对英语资料进行正确翻译, 为学习国际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奠定基础。

(2) 明确专业英语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有效贯彻实施。教师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目的具体化, 将最终教学目的进行细分, 即为每一堂课设置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的, 以及达到该目的所采用的方法, 让学生在上课时知道在该堂课要掌握的内容, 以及如何来掌握这些内容。在教师讲解完后, 给学生一点时间总结该堂课的内容, 然后进入能力训练环节。通过能力训练, 完成该堂课的教学目的。

2. 重视实际操作,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 学习会计专业英语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学会如何用英语来处理实际会计业务, 这就需要恰到好处地组织会计业务训练。训练应贯穿教学内容的全过程, 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应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工作, 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又能对中西方会计实务处理的异同之处有深刻的理解, 专业知识得到巩固。

3.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 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方法。一开始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在用人单位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认识到这门课程在将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

(2) 加大信息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教师对专业背景知识的补充介绍, 有利于学生对英文文献中复杂语句的准确理解, 激发其学习兴趣。

(3)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案例进行讨论。改变一贯的单一讲授方式,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 加强师资建设, 培养能够承担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解决会计英语课程教师短缺问题, 一方面需要引进既懂英语、又懂财会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从校内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进修英语知识或安排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学习会计知识, 这样才能为会计英语的教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秦赤军.高职会计英语教学的探究.商场现代化, 2008, 16[1]秦赤军.高职会计英语教学的探究.商场现代化, 2008, 16

[2]王建芬.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教育与职业, 2011, 14[2]王建芬.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教育与职业, 2011, 14

[3]唐浩.谈我国会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科技传播, 2009, 08[3]唐浩.谈我国会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科技传播, 2009, 08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探究论文 篇5

2.1辅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在高职会计专业中主要讲授有关会计专业的相关学科,了解会计的工作内容,学会从理论上处理会计工作时的相关事务。但在不进行实践操作的情况下,无法真正的拥有一个专业会计的工作能力,无法应用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技巧,更无法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去。所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学的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在理解上由难变易,更好的把握一个高职会计的工作要领。

2.2提升高职会计的应用能力

上文已述,实践教学是一切工作技能、技巧、应用能力的`基础,实际上,实践教学不仅可以确保高职会计掌握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高职会计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是工作技巧的考验,是应用能力的锻炼。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明确自己专业技能水平,并熟悉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即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自我完善;考验自己的工作技巧,把书本上的专业技巧恰当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熟悉在掌握不同的工作内容中不同的以应用技巧。如此一来,便可提升应用能力,契合了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为高职会计从业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3整合会计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执业能力相关措施

上文已述,高职会计的实践教学对高职会计的学习与工作生涯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学校要给予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整合实践教学的体系,切实提高高职会计的执业能力。以下是对整合措施的具体分析。

3.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纳入新的实践内容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都只停留在实习阶段,实习固然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可以切实提高高职会计的执业能力,但实习不是唯一的实践教学途径,还要包括各种实训与课堂模拟实践等。不断的融入实践的新想法、新元素,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整合实践教学做好铺垫。

3.2课堂模拟实践

所谓的课堂模拟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的思想,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实践教学中的一种,在学习理论知识过后“,趁热打铁”模拟实践教学环境,加深印象,铺垫基础。

3.3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一般会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实训。所谓的实训主要包括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且单项实训是综合实训的基础,但不论哪种实训方式,都是加强对会计岗位工作内容、流程、基本技能技巧的熟悉与掌握。

(1)单项实训内容概述。单项实训侧重与基础实训,训练各种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其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础实训、点钞与传票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审计实训等。以下是对其实训内容的具体讨论。会计基础实训主要以熟悉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基础内容为主,例如各种会计报表与账页的格式、内容、用途;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账簿的启用、建立、登记、更正、结账、对账等。成本会计实训以熟悉成本计算为主,掌握制造业的成本费用账户设置原则,了解具体的计算程序。点钞与传票实训主要以训练点钞的指法与基本技能为主,学会使用点钞机、验钞仪等,还要掌握键盘录入的指法,运用小键盘进行各种运算等。审计实训主要以训练审计能力为主,掌握审计的程序、方法、技术,审计证据与审计质量等。财务管理实训主要以训练财务管理能力为主,掌握资金筹集方式,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控制方法、考核方法、分析方法等。

(2)综合实训的内容概述。所谓的综合实训就是在单项实训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训练,集合了各个单项训练的应用能力,整体把握会计执业要领。不仅可以提高执业能力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其主要包括会计分岗实训与会计综合实训。所谓的会计分岗实训是指将相关的会计人员分散为若干个岗位,一人一个岗位或者多人一个岗位,使一个岗位间的多个会计或岗位与岗位间的会计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除此之外,分岗实训要求学生要熟悉制造业的生产特点,产品流程,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及相关的税法和银行结算规定,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会计核算流程、分配会计用品等,有利于提高了执业能力。另外一种综合实训方式为会计综合实训,与分岗实训不同的是,会计综合实训需要将不同岗位集中于一人身上即所谓的多岗一人,一人需要完成多项工作内容,熟悉不同的基础知识、流程与技能等。这样一来,全面的提高了高职会计的综合执业素质,有效的强化了执业能力。

3.4实习

高职教育成本会计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成本会计;实际工作;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17-01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为使会计专业适应新会计准则目标,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本文着重围绕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必要性及途径进行详细的阐述,以解决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脱钩现象。

一、《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必要性

1、《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色彩都表现得相当明显。这直接导致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化,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更与工作过程脱轨。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过分强调成本核算中各种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对大量的数据计算。但是,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与报告流程却无法形成感性认识.影响了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2、《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手段与实际工作过程脱节

目前,成本会计教师理论课教学仍习惯于用注入式、灌输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这样,造成了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而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来反映。这些繁杂的图表在黑板上难以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要面对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和产品成本的计算,还要对如何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是我们平时在成本会计教学中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3、《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有待改进

目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评价主体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二是评价的目的,主要以考察学生的不足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评价形式单一。四是评价的内容枯燥。

二、《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途径

1、以企业为背景,共同编制高质量的实训教材

要保证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保证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首先必须有一套适用的实训资料。好的实训资料应当具备仿真性、全面性、典型性和规范性。仿真性要求会计模拟实习主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各项业务和数据由实际业务提炼加工而成。全面性要求实训中的经济业务类型应涵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全部内容。典型性要求实训的经济业务应当经过认真挑选,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规范性要求学生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及最后的会计凭证的装订整理成册全部按实际工作中的要求规范化操作。整理实训资料时,要选择那些效益好,会计核算比较规范,在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收集资料的对象。而且搜集的资料必须全面、连续、系统,同时还要保证教材及时更新,杜绝内容陈旧的问题。

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业合作

由于成本核算的特殊性,要想真正理解成本核算程序,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这就需要借助校外实习或者通过观摩录像片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也可以加大实训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真实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室。在印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时,注意其格式、联次、色泽等尽可能与实际工作中一致。改变实训形式单一的现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训形式。如可以组织学生在成本会计实训室中模拟企业的成本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成本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成本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的厌倦情绪,又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增强对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感性认识。

3、改变成本会计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本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设置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新的见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在课堂上模拟实践(假账真做)。然后分章节实训时,直接采用企业的真实资料,真账真做。最后到工厂顶岗实习。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述案例情况,学生讨论之后形成分析报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的目的。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减少照本宣科的枯燥感,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企业具体案例的分析,还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达到教学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教师选取案例要慎重,所选的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师徒制教学法:通过这种模式既能使老师傅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好地传承下来,又能促进新手快速成长。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由老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还可由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带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更好实现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

参考文献:

[1] 蔡月鹏.《关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高职会计英语教学 篇7

1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教育模式, 仍以“重理论、轻实践”为主

高职院校现存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科书为依据, 注重基础会计理论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按部就班地以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为主要内容讲授课本知识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 缺少为巩固基础会计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大量课程实践环节, 使学生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无法与会计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等到课程全部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基础会计学习后, 竟对整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先后顺序不清楚。学生往往学到后面忘了前面、眼高手低, 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1.2 缺乏一定的会计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会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高职院校会计的师资力量相对其他学科来讲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专职教师多, 兼职教师少;中低级职称的人数多, 高级职称的人数少。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只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知识, 从来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工作, 普遍缺乏实践操作经历。在实训教学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论知识, 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 而往往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操作又有一定的差异性, 使得指导教师的解释脱离实践, 缺乏权威性。由于目前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局限, 从而造成会计教师在观念上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教学的方法。

1.3 缺乏运用会计模拟实验室、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将基本理论融会贯穿在实际的业务中, 高职院校基本上设置了会计模拟实验室, 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 (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 以及简单的报表) , 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所有的手工记账模拟实践。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利用率过低, 主要原因是安排的课时少、实验教材和设备落后、实践指导教师缺乏或知识单一等, 无法真正发挥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作用。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仍习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要重要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手段己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迫切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适应不断更新的会计内容。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正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可引进或组织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课件, 对于难以表达清楚的基本理论、方法可利用计算机的幻灯片形式进行辅助讲解, 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 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由于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专项经费不足, 设备不齐全, 高职院校真正投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很少。

2 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树立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并重的发展教学观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应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进一步转变会计教学观念, 牢固树立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 并将其落实到会计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真正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 使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于会计教材、课堂教学、课后训练及教学考核的全过程, 努力扭转长期以来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会计理论, 轻会计实践的局面。在基础会计教学中, 学生通过会计模拟实践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 将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 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2.2 推广案例教学, 加强模拟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于基础会计学一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的案例导入, 启发来掌握各个知识点。如“复式记帐法的运用”一章学习内容多, 就讲清每个帐户的核算内容和用法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果讲解在不结合实际, 会使教学内容枯燥, 很难取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讲这部分内容可通过疑问来引出问题, 指导学生经过讨论来解决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对于学生适应实际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而会计模拟教学是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进度, 分章节组织模拟实习, 边讲边练, 讲练结合。通过实践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各会计核算程序中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会计方法、会计原则的认识。使学生们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其师资应该是双师型教师, 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注重教师的职业培训, 既要求教师具备精通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基础知识, 又具备极强的实践性知识及施教能力。首先加强青年教师的高学历教育和脱产进修学习, 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鼓励他们加强对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 探讨会计教学的方法。同时, 在教学手段上还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开发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多媒体课件,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 以真正缩短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距离。

其次安排教师要定期到基层参加社会实践, 寒暑假集训、社会兼职等业务实习, 从而掌握会计重要岗位的实际工作, 在专业能力上与会计实际工作要保持一致, 以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综上所述, 要体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优势, 只有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 学生才会真正从中受益, 巩固理论知识, 掌握实践技能。这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的实现, 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薇.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 (15) .

[2]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3 (12) .

[3]李利.财经职业教育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 .

[4]付黎军.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5) .

高职会计英语教学的探究 篇8

一、改革课堂教学, 转换教学模式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 要减少和防止单纯的讲解式教学, 建立“以学习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进行教学,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会计英语课本词汇教学中, 我们先来看一组词汇:Accounting, Acceleration, Contribute, Recording, Interpreting, Individuals, Enterprise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 这一组词看上去认识两到三个。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 这一组词能认出一个就不错了。而这几个单词仅仅来源于课文中的一句话, 其理解难度可想而知。碰到这种情况, 学生们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则仅仅只把单词字面意思说了一遍, 学生难以记住, 势必加速学生退却情绪的产生。使用认知法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产生。例如我们突破传统的给出发音给出解释给出例句的单词释义法, 不妨把上述单词讲解为:Accounting:count是数数, 计数, 比如数钱, ac前缀是加强的意思, ing表示进行。因此这个单词应该理解为, 强化了的数钱行为, 而且这个行为在不断持续中。Acceleration:ac是加强, cele是滚动, 轮子, ration是速率, 因此这个单词可以理解为:快速滚动的轮子。Contribute则是一起 (con) 把贡品 (tribute) 贡献。Recording是向下记录 (re) 的绳子 (cord) 。Interpreting是交互的 (inter) 预先的 (pre) 活动 (ing) , 也就是要做翻译, 得有交互性。Individuals则是把合起来的人又分开了。Enterprise是进入/建立荣耀、信誉。所以它是企业, 为人谋利。如此解释这些单词时没有具体指明单词的意思。但是它们的意思这样理解下来时又明白无疑, 而且重要的是这种解释从单词本身就体现了单词的含义, 还单词以本来面目。不同的学生在观察、组织、分析, 以及回忆这些词缀拆分信息和经验的时候, 得到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即单词的最终含义, 但他们的思维过程却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阶段实现教学目标, 逐步增强学生信心

对于教学目标, 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特点, 将它分解成各个阶段的重点突破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一种成就感, 不至失去对会计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可以把会计英语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针对学生特点提出的各阶段主要任务如下。一是会做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及简单的财务报表, 主要手段是背诵, 侧重词汇。之所以把它列为第一步, 是为了尽早揭开专业英语的神秘面纱, 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各章节中挑选那些含有较多会计主要原理、术语、会计科目、业务表述的重点段落精讲, 先讲其中的生词, 接着, 由学生试着翻译和分析句子, 并作订正和归纳,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已基本适应了会计英语的学习, 并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业务题的表述句子并不复杂, 学生又有很好的会计原理基础, 自然就可以开始做分录了, 这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 提高了学习兴趣;二是能看懂大部分课文内容, 主要手段是理解, 侧重语法归纳。学生已积累了更多的词汇, 熟读、熟记了更多的段落, 已经可以用英语表达一些财会知识了。在这个基础上, 可增加语法课的次数。对学生在课文中对语法的感性认识给予理性的归纳, 会使语法的理解、掌握、运用取得更好的收效;三是熟读所学课文内容, 主要手段是阅读, 侧重综合能力提高。课上, 可以先让学生较快地通读课文, 然后, 师生共同归纳课文提纲, 再由学生复述其中主要的会计术语、原理, 教师讲解业务处理方法。课下要求学生分步熟读、归纳全书章节。课后, 要通过作业批改,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同学学习会计英语的积极性, 对会计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现代技术, 提高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直接影响着现代外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给现代外语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它的直观、交互、虚拟现实特点给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 使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外语环境部分地成为现实。如使用英文版会计软件显示财务报表和各个总分类账、说明各个总分类账和各个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关系, 老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 告诉学生敲哪个键即可。这样, 老师就既教会了专业英语, 也教会了如何使用英文版会计软件。还可以制作一些教学课件, 如利用Power point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一些幻灯片, 将讲课的章节内容、习题、示意图、会计报表等做成演示文本, 并将其予以美化背景、加载声音和动画, 使文本带着不同声音、不同动画从不同方向飞来, 增强立体感和音像效果。使用这些演示文本既可以加快讲课节奏, 减少板书和画表的时间, 增加课堂信息量, 又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会计英语教学应该更广泛地应用这些手段, 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

四、确立现代考评理念和运用多元化考核标准

首先, 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评理念。以“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指导, 摒弃那种重知识、轻能力, 重检测、轻督导, 以识记书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 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要全面, 应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 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其次, 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 力求客观、准确、科学。科学的考评模式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可考虑取消现有的以期中期末、等级考试论英雄的考核制度, 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考试形式应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真正具备会计英语素养, 能够运用会计英语去进行社会交流和社会实践。

高职教育的宗旨决定其会计英语教学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走一条以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新路。要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应确立学以致用, 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 并以此来调整会计英语教学的目标, 改革会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因此, 作为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师, 我们就要不断进取, 勇于探索, 大胆改革,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闯出一条会计英语教改的新路, 把高职会计英语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外语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1

[2]何青:会计英语情趣教学探讨.中国农村教育, 2004.9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浅谈高职会计教学 篇9

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对会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以技术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尤为重要。按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 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 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 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 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 以双师型教师为教师主体的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1 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会计教学方式单一

在会计教学上, 主要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旧框架, 即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学当中缺乏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能进行积极思考, 从而不能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很被动, 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上完课就将教科书扔一边, 知识点掌握情况也很不乐观, 往往出现学到后面就将前面的知识全部忘光的现象。

1.2 教学内容陈旧,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以来, 会计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开始是“两则”、“两制”颁布实施, 后来又陆续出台了一批新的会计准则和大中型《企业会计制度》及《小企业会计制度》, 2006年2月, 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 从此,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全面接轨和过去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但目前的教材内容还是旧内容, 失去了时效性。

1.3 会计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现代教育逐步引人了幻灯片、电视录像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演示教学, 但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仍然是当前会计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手段, 并且学生特别依赖这种教学手段, 这也是多年教学形成的习惯性模式。这样的教学手段己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适应不断更新的会计内容。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很多情况下会到多媒体和幻灯片, 比如很多票据和凭证, 学生在课本上看不到, 也不理解, 那么在有多媒体的情况下, 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将这些票据和凭证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对这些以后工作中要接触到的票据和凭证做一个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效果要比老师光靠嘴说好很多。

2 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2.1 强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首先, 充实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队伍, 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工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 使专家的指导更具全面性和针对性。其次,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评教、评学的作用, 使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实现“开门办学、开发办学、开放办学”。最后, 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制定, 提高教学效果, 使会计电算化专业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

2.2 提高师资水平。

在“走出去、请进来、自我提高”的基础上, 挖掘现有的师资潜力, 倡导自我素质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完善。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 向双师型教师过渡。在师资结构上,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超过70%, 尤其是强化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使学生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2.3 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

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办学原则、教学模式, 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写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专业教材和题库, 使之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围绕岗位要求, 从实际应用出发, 编写会计教学丛书。在教学上重点针对技能培养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研究,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4 建好实践基地, 提高使用效率。

目前, 会计电算化专业已建有五个实训与实践基地, 如校内会计模拟室;校外的金蝶公司、上饶市会计事务所、信江会计事务所、上饶客车厂。已建好的实践基地可满足批量学生进行各项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在实践时间安排上, 解决理论教学课时和单位工作时间安排冲突的问题。另外, 基地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应有大幅度的提高, 边学边练结合综合实践, 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 强化技能,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改革考试形式。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将以往习惯的闭卷考试改为笔试、案例、操作、面试、开卷等多种形式, 改革分数分配比例, 对专业技能课, 特别强调实践操作的成绩。

2.6 建立教学保障与评价体系。

为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本专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保障与评价体系, 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制定合理的教学要求标准, 并对教学工作进展与教学效果进行绩效考核, 规范教学工作。另外, 通过“四评”, 即学生测评、教师测评、领导测评、督导测评手段监控教学, 有计划地提高教学质量。

2.7 加大“产学结合”实践深度。

会计电算化专业规划与建设必须与行业、产业、企业结合起来, 面向一个行业, 以点为突破口是确定专业教学模式的前提。在“产学结合”实践中, 立足于“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 就会计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培养要求、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有可操作性的运作方案, 为学院、学生、企业三赢创造条件。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 必须注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 才能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 面向一线的兼用型人才。通过模拟某种真实的企业环境。列举大量的案例提高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的综合素质。S

参考文献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M].漳州: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0.

[2]徐文苑.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王斌.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篇10

1.1 会计英语课程设置和定位不清

在高职院校中会计英语的课程定位不是太明确, 会计英语往往只定位于一门单一的专业英语课程, 没有把专业和英语的运用明确联系一起, 使得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在目前的教学中, 教师教授会计英语课程时大多没有弄清楚教学目的和课程定位, 上课只是像课程翻译, 练习一下专业术语, 将专业英语课程当成英语课一样来讲解, 错误地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在单词或词组的学习上, 从而混淆了专业英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区别。

1.2 教材选择滞后, 缺乏国际性

在进入WTO以后,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 为培养学与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必须把这些新思想、新文化显现在日常的教材中来。遗憾的是, 会计英语方面的绝大多数教材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现行的大多数会计英语教材只是纯粹的中文会计书的翻译本。另外, 高职会计英语课程应该突出“职业”与“技术”的特点, 而目前高职院校所选择的教材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1.3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方法陈旧

高职院校中会计英语师资非常薄弱, 缺乏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很少有既精通会计专业又精通基础英语的教师。因此造成了会计专业好的教师无法让学生用英语来做会计分录、会计报表;基础英语好的教师又不能解释清楚专业术语和会计准则。这就形成了教师糊糊涂涂地教, 学生朦朦胧胧地学, 使得学生在学习完会计英语课程后仍然无法独立用英语做会计报表的情况出现。因此, 我们需要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做到让英语与会计专业很好地融合, 建立一个符合高职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体系, 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

2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相关建议

2.1 定位好会计英语课程安排和发展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掌握国际先进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急需既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熟练掌握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如果高职会计英语课程安排和定位上能够把会计学和英语相结合, 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在开设会计英语课程前, 学生需要学习一部分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基础、国际会计、会计核算等科目。同时学生在学习会计英语课程之前还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 因此高职院校应把会计英语课程开设到二年级, 此时大多学生已经通过了高等学校基础英语能力测试。在课时安排上也应该给予充足的课时, 会计英语已经成为学习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很多专业知识的综合, 覆盖面也较广, 只有保证足够的课时量才能使课程正常有序的进行。

2.2 教材选择要具有全面性和国际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在教材的选用上, 尽可能使用原版教材及配套练习, 保留语言的原汁原味。目前高职院校院校所选教材五花八门, 有些教材内容是由国内中文资料直接译成英语,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便于了学生理解, 但失去了语言上活泼新鲜、浅显易懂的需要。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较大差异, 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也有很大差异, 选用原版教材或者原版英文资料,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尤其在需要阅读英文文献资料或按照资料实际操作时, 很容易就能理解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还需要注重会计知识的扩展。比如一些英文的会计专业资料, 如凭证、上市公司的年报等, 教师通过用实际的案例来丰富教材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让同学们产生兴趣。而大多数国外的会计教材都是由若干的实例组成, 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2.3 加大引进或培训优质双语教师, 督促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引进和培训力度, 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提高会计业务及英语基础的水平, 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尽量采用双语教学,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限制, 全英语教学不符合实际, 因此教师采用英语授课时, 尽量选用符合学生程度的用语并用中文辅助授课。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对会计英语教授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 做到少翻译, 多练习;轻概念, 重术语;会提炼, 懂流程。“少翻译, 多练习”, 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是做简单的翻译, 而是要多实际操作。“轻概念, 重术语”, 指的是在日常教学中, 不需要在概念上多花功夫,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会计术语, 特别是英文的会计术语。教师需要多花功夫在学生的会计专业术语的学习和理解中,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会提炼, 懂流程”, 指的是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会计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提炼归纳公式、图表来代替书中复杂的大段描述内容。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循环流程, 从分析经济业务到登日记账、分类账、过账, 试算平衡, 编制财务报表, 结账这一流程。可以用某一具体公司为例, 让学生了解其某会计期间内全部的资料, 让学生具备用英文处理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会计英语课程的改革应注重于会计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取及拓展会计英语的教学方法, 不断优化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 根据会计行业的具体岗位要求, 结合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对会计英语教学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会计国际化对高职院校培养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结合实际教学实践, 探讨了目前会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陈茜, 朱英.高职会计英语教学困境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 2014 (21) :383.

[2]田伟若.高职双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黑河学刊, 2011 (2) :160.

[3]张弛.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教改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0) :132.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浅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 教改

一、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之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低级,大多定位于中小企业的基础会计核算岗位、销售票据管理岗位、仓库管理岗位等,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课程安排守旧。教学依既定大纲进行,对会计技能部分不够重视,电算化最多有个会计实训周,学生一知半解,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学校实训设备有限,使一些本应该在实训机房完成的教学项目只能在教室里进行。从师资力量来看,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够,使得专业课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加之近年来又要求学生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教学安排开始配合会计证的考试内容,教学的系统性再次错乱。再加上高职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自觉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散乱,心理素质薄弱,以致于学习效果较差。

二、当前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会计工作实际脱节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类型的多元化社会、企业对于财会从业人员的知识涵盖量、涉及的知识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会计理论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闭门造车,要重视社会、企业对于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变化。同时,要改变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全面的现状。现阶段,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起到实践的真正作用,实践课程中由学生一个人完成建账、根据业务提示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报表的整个过程,实践中不分角色、没有分工,评价体系中也仅仅体现为核算是否正确,完全忽视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会计控制等其他会计职能,而这些,恰恰是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技能。

2、专业课学习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学方式存在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对90后学生进行教学,90 后思维活跃、信息的取得渠道多元化且信息量比較丰富,适合引导型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变化,对于90 后来说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严重扼杀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造成逆反情绪,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不规范的问题。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逐步地向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过渡。但是在目前的专业培养计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要求。学生的学习只局限于几门简单的会计基础课程,这样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的专业素质。

三、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途径

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运作能力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面向一线的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掌握方法论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线,以知识、概念理论为基石,采用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分析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设有关会计教学的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会计业务,注重建立会计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能够广泛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弄清社会对会计高职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提高学生对会计的感受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2、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眼球。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源在于教师对教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的实际表现形式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的灵活合理的控制。可以用于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有以下两种:第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积极地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法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视频,演示会计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法律教育。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超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因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会更深刻,理解的也更加透彻;又如,教师可以请在企业工作的会计工作人员担任助教,在课堂中应用角色扮演法或者案例重现法,请助教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给学生的角色扮演或案例重现以客观的评价。来源于工作实际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强的信服感,通过对助教工作的观察学习,学生也能够更加客观地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强度和工作职责,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3、完善学生培养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我国的高职学校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经验,完善高职会计教学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和实习环节的相关要求,确保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外要制定相关的监督体系。另外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参加能力认证考试,这种考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报销学生的考试报名费用,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指导。并且,学校应该把这些认证资格考试划入培养计划里,给予相应的学分。

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不论是对学生、学校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越来越多。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甚至连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都很难。如果一个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成功地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端的会计人才,那么他就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优势,就能够顺利找到工作。而这样的优势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转变,好的教育总是离不开好的教育体制。对于学校而言,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不仅能够使其得到长远发展,而且能够为社会提供高端的会计人才,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对于社会而言,高职学校若能够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高端会计人才,那么社会就拥有更多的人才,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温蓓 会计之友 2007(5)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析 篇12

1 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及改革构思

1.1 现有课程的弊端

现在的课程体系, 是从学科派生出来。在我国, 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主要是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 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 从而不能从职业本质出发,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职业学校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同时, 我国的课程体系改革本身也存在严重弊端, 一直是知识添加型, 课程改革的处方就是“添汤加料”。这种增加新课、改造老课的做法, 使课程内容越改越多, 原先的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又增添了专业课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呼应等新问题。

从课程设置上看, 我国目前会计专业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知识体系, 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和系统, 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 使高职课程失去特色。目前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课程为主, 通常要占到总学时的70%以上, 而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是在毕业前用两个星期做模拟实习。最后给出半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在校的模拟实习基本上是在做表面文章, 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做上一遍, 而更多的学生就直接将他人做好的作业抄一遍就算了事, 这能提高动手能力吗?再说到单位实习, 目前各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基本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 将学生向社会上一推了事, 虽说要求学生开具实习证明和实习单位意见, 但水分不少, 单位出具假证明、假意见现象严重。通过这种实践,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提高吗?

1.2 改革构思

1.2.1 改革教学内容

在普通高等教育会计学教学中, 主要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会计核算方法, 重在知识和理论, 枯燥抽象, 与实践相脱节, 学生学完以后, 无法掌握会计的实际运作方式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动手能力差。而高职教育的重点恰恰是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实际运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的教学紧扣职业能力需求, 推行以会计工作步骤为主线, 以模拟企业为依托, 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教学实践为纽带, 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合, 教、学、做、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进行调整。在简要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复式记账的方法后, 可以一套模拟账务资料为例, 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 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循环步骤, 讲述会计期初的各种初始设置工作、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期末会计资料加工及前后会计期间的衔接方法, 将各类具体会计核算方法融入各操作步骤中, 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应在何时、做何事及如何操作的账务处理能力, 实现学习理论知识与掌握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

1.2.2创新教学方式

(1) 以事例引出概念。

例如, 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 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 指导学生完成建账过程。一个企业要开展会计工作, 首先必须建账,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期初设置, 其主要内容是设置企业所需的各类账簿并将相关初始资料登记到账簿中, 为日常处理作好必要的准备, 在此我们就引出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 以及“划分会计科目和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建账”等相关理论, 在此基础上介绍建账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模拟资料进行期初设置。完成期初设置后, 即可对日常发生的各类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2) 以日常处理引出核算方法。

当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 首先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会计凭证, 在此引出关于会计凭证的相关理论知识, 讲授各类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取得或填制何种原始凭证, 以及如何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指导学生根据模拟资料处理相关的会计凭证。然后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接着介绍各类账页格式的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错账的更正方法, 以及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分类账的程序, 并由此引出账务处理程序的相关理论知识, 如:“日常业务处理——会计凭证”、“日常业务处理——账簿登记”, 以及各类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的登记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模拟资料按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来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3) 以期末处理引出会计循环。

在会计期末, 必须在日常处理的基础上对会计资料进一步加工, 并在对账无误的基础上进行结账, 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外报送各利益关系人所需的会计信息。首先介绍期末账务处理的内容和程序, 包括账项调整、成本计算与结转、结转损益确认本期财务成果等;然后介绍期末对账的内容和方法, 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从而引出财产清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最后介绍各类账簿期末结账的内容和方法, 实现上下会计期间的衔接。同时, 指导学生根据模拟资料以及前期处理结果作出期末处理, 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财务会计报告”等各项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在一个会计循环各步骤中的综合运用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经过改革, 会计学教学内容的重心已从由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 转变为以实际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为中心, 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2 采用“学训结合”的教学方式

会计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提出了“学训结合, 相互促动”的教学思路。也就是说, 在学习完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复式记账的方法后, 采用课程实训的方式, 让学生根据一套模拟账务资料, 采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实训材料, 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循环步骤,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设置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务处理、对账、结账, 直至编制出会计报表为止的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全部操作, 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实训过程, 让学生边学边做、学以致用, 边做边学、融会贯通, 从而对会计工作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以实际工作步骤为主线

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取, 还是教学内容的组织, 始终围绕实际会计工作的步骤及内容, 以实际工作流程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顺序, 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 融入实际工作需求中, 既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 同时又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2 工作任务的真实性

课程实训中提交给学生的模拟企业资料是以来自于实践一线的案例为基础, 精心组织挑选的, 要求学生完成从建账、日常凭证账簿处理到期末处理、报送会计信息, 并顺利过渡到下一会计期间为止的各项工作, 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完全相同, 因此通过该任务的完成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真实地反映了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

2.3 课程实践的仿真性

努力提高课程实践的仿真性, 力求实现教学实践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包括:

(1) 创建真实的工作情境, 课程实践所处的会计实训室按企业会计部门形式布置, 把课堂变成虚拟企业会计部门的办公场所, 在课程实践中采用真实的账证单表资料, 能够从市场购买的如各类账簿报表等直接购入, 对无法购买的如销售发票、支票等按实物形式自行印制模拟单证。从而给学生建立起仿真的工作场景, 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工作情境。

(2) 突出课程内容实践性, 按企业真实的运作模式组织会计核算流程, 课堂所采用的与企业实际运用的会计方法、技能保持一致。例如对原材料出库业务, 在传统教学中, 会直接根据领料单或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相关账簿, 从理论角度来讲是完善的, 但不具备实际操作性, 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吻合。我们在教学中则会分析此类业务的特殊性, 要求学生采用根据领料单直接登记明细分类账, 月末对领料单分类汇总后编制材料发出汇总表, 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并据以登记除原材料以外的其他明细账及总分类账的处理流程, 这一处理方式与企业实际做法是一致的。

(3) 按实际会计工作方式展开课程实践, 还会计工作真实原貌。传统的会计教学中, 一般会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提出日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 并在期末对会计数据的加工阶段详细地描述处理业务内容, 往往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误导, 因为实际工作中, 日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以原始凭证来表达的, 而在会计期末对会计数据的再加工, 则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 在课程实践中, 我们对这两个环节都按实际工作情况加以调整, 日常处理阶段以原始凭证方式向学生提供业务资料, 学生通过原始凭证来解读业务内容并进行必要的后继处理。在期末处理阶段, 要求学生根据模拟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前期实践结果, 自主分析判断处理。

2.4 教、学、做、练相结合

前已述及, 在本课程教学中将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 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会计工作, 针对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入相关知识, 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 通过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 为了操作而学习知识, 从而将教、学、做、练有机地结合, 突出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

2.5 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和行业动态

在教学中密切关注我国会计改革的最新动态, 及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并与河南省财政局会计处、开封市国税局、地税局、外汇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积极的联系, 河南地区各单位会计核算将相关要求的变化, 实时体现在课程教学中, 以保证教学内容实时反映实际工作的变化。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一方面克服了会计教学抽象、枯燥的缺陷, 将理论教学形象化、具体化,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差距, 学生在课程中训练的就是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所运用的,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 符合职业教育注重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达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3 结 语

综上所述, 高职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 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边做边学, 手、眼、脑并用, 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作为会计专业, 实践课至少占1/2。同时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结合, 达到看不出某节课究竟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的教学改革正在向这个方向推进。

摘要: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与此相应的, 高职会计学课程应调整教学重点, 重构课程体系;采用“学训结合”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改革,会计凭证

参考文献

[1]肖俊.高职《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 2008 (9) :201-203.

[2]毕金星.《会计学原理》教学现状及改进建议[J].经济师, 2004 (12) :96-98.

[3]张艳萍.会计学与实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反思下一篇:骨科内固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