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实验教学

2024-09-10

自然实验教学(精选12篇)

自然实验教学 篇1

【教材简说】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中的重要一课。课文讲述了作者到加拉巴哥岛进行生物考察, 因不知情帮助幼龟“侦察兵”下海, 导致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的故事。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 要知道违背自然规律的严重后果, 不能好心干坏事。文题中的“道”就是启示、规律, 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可借本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借助故事叙述, 揭示启示规律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自学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大意, 能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得到启迪。

3.学习文章的表述方式, 学习如何在叙述故事中揭示启示、规律。

4.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产生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识题触“道”

师: (板书课题) 请大家读读课题, 这个题目有点文言的味道, 请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生:大自然的道理。

师:好。这个“道”除了理解为道理, 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启发、启示、启迪、秘密……

师:这个单元就是“大自然的启示”, 开篇第一课《自然之道》很有代表性。请大家回忆, 平常父母、老师会怎样给大家讲道理呢?

生:一直讲, 有些唠唠叨叨的。

师:讲道理的方法很多, 唠叨是最差的一种。老子通过著述, 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孔子通过和学生对话, 给后世留下了《论语》;庄子通过讲寓言故事, 为我们留下了《庄子》。本文作者伯罗蒙赛尔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经历的故事让大家自己去体悟。你觉得, 要让读者从故事中归纳总结出道理, 对撰写故事本身有什么要求呢?

生1:故事要真实, 要有意思。

生2:要感人。

生3:要把故事讲清楚, 要有意义。

生4:最好还要含蓄一些, 不要像有些同学写作文时拼命地喊口号, 或者在结尾的时候集中写几句所谓的“道理”。

师:说得好。不管怎么样, 写清故事, 让别人读懂故事, 这是首要的, 关键的。 (板书:写清故事)

【评析:开篇不俗!以“道”入课, 缘“道”究文。让学生通过读题并结合言语表达的原有水平, 简单接触“道”, 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无意间提及的《道德经》《论语》《庄子》, 皆为“文以载道”之极品, 顺手捎带, 妥帖自然。更为重要的是, 教学一开始, 教师即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将话题指向“文”如何“载道”, 旗帜鲜明地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盘托出, 直接聚焦于故事“怎么写”, 而不是故事“怎么读”。】

二、读文寻“道”

1. 初读, 归纳故事大意。

师: (幻灯出示:海滩幼龟侦查嘲鸫啄食愚不可及) 请大家读读这些带生字的词。

(生读词)

师: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 用上这些词, 说说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海滩上一只幼龟先出来侦查, “我们”害怕嘲鸫啄食幼龟, 就把它送到大海中, 导致大量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被吃掉, “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师:很好, 这就是用关键词帮助我们归纳课文内容。你自己也能在读课文的时候画出一些关键词, 之后借助它们的提示来归纳课文内容。请和同桌相互说一说你们归纳的故事大意。

(生试说)

师:我们看见一些会读书的人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圈画, 作批注。今后我们也要慢慢养成这样动笔阅读的习惯。今天我们就学会一个很具体的方法——圈画出关键词帮助我们掌握课文内容。关键词没有固定, 因人而异。谁圈画了不同的关键词?

生:我圈画了本课中一组四个字的成语:踌躇不前, 若无其事,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自然之道。

师:真不错, 只要看到这些词就基本上能说出故事大意了, 而且都是四个字的词语, 积累后也能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一举两得。要想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了解故事大意就是第一步。恭喜, 你们做到啦!

【评析:既是识字教学, 又是词汇积累;既是策略渗透, 又是迁移运用。整体感知环节, 将积累、运用与阅读策略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简洁、高效。】

2. 再读, 寻找载“道”的重点段落语句。

师: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 你觉得哪些自然段中隐藏着“道”呢?这些段落有个特点, 就是并不一味讲故事, 而是有些语句比较直截了当地讲到了自然之道。

生1:第四自然段, 很明显地讲到了自然之道。

生2:第八自然段好像也讲到自然之道。

师:很可贵的发现。故事内容只是个骨架, 要想打动读者, 给人启发, 还要靠语言, 要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多注重语句的表达, 接下来请一起关注文中值得咀嚼的言语表达的细节吧。 (板书:关注细节)

【评析:既观照整体, 又关注细节。故事, 要有骨架, 更要有血肉;故事最精彩之处, 必定是作者“载道”之匠心所在。何老师显然深谙此“道”, 因此在感知整体之后, 让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精彩的细节上。更值得称道的是, 关注的不是情节细节, 而是言语表达细节, 接续了开课提出的教学目标——始终关注“载道”。巧妙地渗透了写作要义, 让学生体会细节之于故事的重要性。】

三、入文悟“道”

1. 研读第四自然段。

师: (幻灯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 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 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 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第四自然段中确实直接说了“道”, 就在对话中, 我们先来读读吧, 男生读导游的话, 女生读“我们”的话, 注意括号中的提示语, 读出对话时的语气。

【幻灯出示:

(焦急地) “你得想想办法啊!”

(若无其事地) “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 就是这样的。”

(呼喊) “不能见死不救”】

(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请女生代表说说“我们”为什么这么着急, 甚至要呼喊。

生:因为一只嘲鸫正用尖嘴啄幼龟“侦察兵”的头, 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原来你是出于拯救幼龟的爱心啊。男生呢?派代表说说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

生:自然之道啊, 就应该是这样的。它被吃了就能救更多的海龟。

师:可是你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想法, 还是极不情愿地抱起海龟朝大海走去?

生:大家说我见死不救, 我是怕大家误解, 也怕丢面子。

2. 接读第八自然段。

师:看看大家的好心, 究竟带来什么结果呢? (幻灯出示:不一会儿, 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 发出欢乐的叫声, 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 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 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生:结果海龟死得更多, 伤亡惨重。

师:这是向导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起读读, 仍旧请大家注意提示情感的词语。【幻灯出示: (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 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生读句子)

师:这样的结果让你有什么感触?

生:悲伤, 难过, 后悔……

师:原来, 这就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故事。到此, 你们应该能明白文章所说的自然之道是什么了吧。

生:优胜劣汰, 让生物自己求生,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师:假如我们早就知道这一“道”, 你会怎么说, 怎么做?请先介绍你所代表的身份。

生1:我是游客, 我不会让向导抱海龟进大海。

生2:我是考察团的科学家, 我会静静观察。

生3:我是游客, 我不会讽刺向导。

生4:我是向导, 我不会做那件蠢事, 不会管别人怎么说。

……

师:说得好。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道”就有“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怠”。人类只有顺其自然, 不要刻意而为。违背了自然之道, 是要受到惩罚的。即使你是出于好意, 即使你是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尊严, 也会得来恶果。大自然遵循着既定的法则, 这是谁也更改不了的, 这就是“道”的力量。

【评析:此环节的教学, 教师紧扣“载道”重点段, 通过分角色朗读, 批文入情, 引导学生走进故事, 水到渠成地让学生领悟“道”, 难点化解如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在朗读过程中, 始终关注提示语, 揣摩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心情变化, 此即关注“言语细节”。】

3. 品读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师:大家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体会, 全凭作者的描写。为了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请大家自由读读对这个惨痛过程的描述吧, 但愿这样悲怆的记忆, 那个血色的黄昏能为我们敲响警钟。请自由读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师:作者有意识地详细描写这个不堪回忆的悲惨过程, 就是为了给我们留下深深的记忆。请找一找, 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过目不忘, 给你心灵带来深深的震撼。也许是一个词、一句话或是一段经历。

生1:“鱼贯而出”“成千上万”这些词说明了海龟数量多, 之后死得也很多, 太惨了!

生2:“愚不可及”“蠢事”, 这两个词直接说出了作者后悔的心情, 没有人用这样的词形容自己, 除非是后悔到了极点。

生3:我还从第七自然段中对向导和“我们”抢救海龟的动作描写, 如“气喘吁吁”“赶紧”“迅速”中体会到, “我们”越是着急, 就说明海龟的损失越大。

师: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请大家看看这些地方, 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描写方法。

(幻灯出示:淤黄昏的海岛, 阳光仍很明媚。于不一会儿, 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 发出欢乐的叫声, 响彻云霄。)

你觉得, 为什么在这么惨烈的情况下, 作者还要描写阳光的明媚和欢乐的叫声?请对比读一读这些语句。

(幻灯出示:淤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 无遮无拦, 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 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 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于这时, 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生:这些描写更加衬托出海龟死亡的悲惨事实。

师:读到这里, 你心情如何?

生:更加悲痛、失望、难过……

师:有什么感受想要说一说吗?

生1: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生2:我们实在太愚蠢了。

生3:是我们杀害了海龟啊。

……

师:是啊, 这就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从反面衬托。看来作者是个写作高手, 一正一反对比着写, 为的就是给你一些刺激, 让你有所启发。《论语》中说:“不愤不启。”要想获得启示, 就要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 情感调动起来, 看来作者借助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做到了。今后我们也要注意在描述事件过程时, 要做好细节描写, 激情激思, 让读者有所触动。 (板书:激情, 激思)

【评析:本环节教学引导学生从果探因, 研读细节。在情感、情绪被充分调动、激活的情况下, 学生自悟其“道”, 不需教师生硬说“道”。同时学生也从教学过程中逐步了解感受了作者用故事、用精彩的细节揭示道理的写作要义。内容理解和形式揣摩无缝对接, 教学实现了双效。】

四、出文说“道”

1. 就“道”说“道”。

师:请你结合本课的学习, 说说你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生1:自然之道就是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道理, 不能更改。

生2:要顺其自然。

师:说说你了解的和自然之道有关的真实故事, 可以是顺其道获得发展, 也可以是背其道遭到恶果。

生: (略) 。

2. 迁移文“道”。

师:说说看, 如何借用这些真实的或自己虚构的故事, 让读者也能从中受益, 明白道理呢?

生1:要讲清楚故事。

生2:要注意故事细节, 这些细节的地方要讲得有声有色。比如写写对话、心理活动。

生3:还可以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写。

生4:我觉得也要适当总结一下。

生5:我同意, 但是我也提醒大家, 总结的时候不要说得太生硬, 要像本文中向导说的那样, 点到为止就好了。

【评析:本环节属于总结归纳、迁移运用。从学生的发言中能感觉到他们学有小成, 阅读能为写作服务, 目标指向写作并初步达成。如第二课时, 教师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练写故事, 那么指向写作的教学目标, 就能更好地达到。】

总评:

如果我们把何捷老师的这节阅读课当做“故事”来读, 那么, 此课也一定承载着何老师心中的“语文之道”。窃以为, 何老师这节课, 至少藏着如下“语文之道”。

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本质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清晰而科学的界定, 它告诉我们, 语文教学的最终指向, 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

长期以来, 广大一线教师将“理解语言文字”当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 我们的语文课, 往往太多地围绕课文内容, 热衷于“十万个为什么”式的问答。这样的课, 正如王晓春老师说的“教者跟着作者跑”。阅读教学的面貌, 长期难有真正的突破。对此, 何捷老师有清醒的认识, 他认为:“‘写作本位’就是‘人本位’, 语文教学之目的就是养护儿童言语生命, 使儿童能通过言语表达展现自我本色, 通过言说来证明自己差别与其他个体的真实存在。因为言语表达与人的生命血脉相连, 所以我们的教学当以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为本。‘写作本位阅读教学’观照下的备课, 教学都应力求做到‘目标指向写作, 让阅读与写作在同一点上双重聚焦。’……让学生更为深入体验文本的写作秘妙, 解读文本中蕴藏的写作密码。”

注重语文实践, 何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 实在难能可贵。这一教学主张富有前瞻性, 与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谋而合。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 何老师才得以在教学中大胆取舍、举重若轻。

教学中, 他始终围绕“文”是如何“载道”的这一核心目标, 迤逦而行。入课伊始, 即提出研究“怎么写”的教学目标。继而, 沿着“整体感受、关注细节——朗读体验、缘文悟‘道’——就‘道’说‘道’, 迁移悟‘道’”的思路, 将研究“怎么写”进行到底。一节“写作本位观”下的阅读课, 就这样鲜活地呈现于我们的面前。

二、“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自然之道》是小语教材中比较出色的一篇文章。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 情景交融, 耐人寻味, 富于阅读的张力。教学中, 可开掘的点很多。

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很多教师往往会纠结不已, 无从取舍。看看这段, 好, 看看那段, 也好, 于是从头到尾, 蜻蜓点水地将课文过一遍, 教学目标多而杂。究其根源, 是教师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 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何捷老师他没有面面俱到, 而是大刀阔斧地取舍。他将“学习文章的表述方式, 学习如何在叙述故事中揭示启示、规律”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 整个过程酣畅饱满。其余跟目标无关的点, 他一概忍痛割爱。这样的割爱, 需要勇气, 更需要智慧。

这节课, 给我们以这样的启发:语文教师, 一定要善于取舍。教师要抓住语文学习的大目标, 不忘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教学。涉及具体的课文时, 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紧紧围绕“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根据文本的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 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做到集中简洁。只有目标集中简洁, 教学才能做到简约而丰满。“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当然, 目标集中, 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就一定单调。在教学预设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多功能性, 尽力做到“以一当十”, 努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慧意玲珑。是谓“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三、“简约, 并不简单”

何捷老师的课, 是很简单的。你看不到精美的课件、煽情的音乐、优美的导读。一切都是那么质朴, 朴实得就像一节家常课。

但是, 我们分明从这表面的简单, 领略到一种丰富的“不简单”。整节课, “言近”而“旨远”, “辞约”而“旨丰”。这节课, 从目标的制订到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 尽可能地简洁, 学生有了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生生对话, 师生对话, 学生与教材编者的对话, 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从课录看, 简单的设计, 生成了不简单的课堂。何老师深知, “精简”之后, 板块少了, 头绪少了, 内容集中了, 那么指向教学核心目标的板块就可以精雕细刻, 重锤敲打, 教学也由此走向了丰满。

问道于自然, 问道于语文。语文之道, 各尽其妙;运用之道, 存乎一心。

自然实验教学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新课程理念等指导下遵循实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抓住良好机遇,狠抓实验工作管理,全面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协调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继续发扬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坚持“管、用”结合,明确主管领导、实验员和任课教师的职责,力争把本期应做的实验都做完,把我校的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二、工作计划

1、在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规范存放实验仪器,建立相关帐卡和表册,切实开展我校实验教学工作,坚持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管理好、使用好实验器材,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组织实验员和实验教学任课教师学习相关规则和管理制度,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3、实验员管理好配备到校的实验仪器,不得遗失、损坏,经常保养,及时维修,使用率必须在95%以上,完好率必须在95%以上。

4、凡因管理和使用不当,谁造成损失,谁照价赔偿。

5、学校分管领导严格验收上级部门分配的或自己购买的实验仪器,逐一核对、清理、入库。

6、建立学校教学仪器明细帐,以便于查找、清点。管理有序,防止仪器遗失。领取仪器后及时上帐,仪器报损或调走后及时下帐,使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7、建立资产卡,加强实验仪器的定位,存放具有科学性,方便使用。

8、定期向学校汇报实验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经验,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9、加强保管室规则学习,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盗,确保学校实验财产的安全。

10、坚持实验仪器借还制度、损失赔偿制度、仪器清点移交制度,力争实验仪器的完好率95%以上。

11、认真填写各类表册,按时上交学校审核。实验课任课老师对实验报告要全批全改,期中期末要有实验考试。定期开展实验教研活动。

12、督促实验课任老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力争使我校的实验开出率在95%以上。

13、坚持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经常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优良行为习惯。

自然实验教学 篇3

以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区域差异。

设计思想

必修3是在必修1讲述自然地理和必修2讲述人文地理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册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往往是前面两册书中所学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的应用,如本节课“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就是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运用综合法,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种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同时重视区域差异的把握。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三大自然区区内的整体性和区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分析任何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三大自然区不同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的参与热情,因此应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运用板图、图像和精美的课件设计,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优效性。另外,可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探究课堂。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心理特点设计问题情境,铺设适当的台阶,以利于学生合作探究,但要避免跨度太大造成的学生思维障碍。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创造性,要有让学生惊喜的东西。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学会欣赏自我,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提供适宜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健康成长的沃土。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归纳、总结、比较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培养学生读图、思考、应用能力,注重地理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的训练,养成准确全面获取图文信息的学习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勇于表达、交流、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问题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地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学活动设计

复习回顾:

(1)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有哪些规律?

设计意图:这些原理与规律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且学习已近一年,复习应稍多花费些时间。

一、自主探究: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出示“中国空白轮廓图”,同时给出学生活动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6年,中国成立了自然区划委员会,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任副院长,进行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差异,把全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域。

学生活动:

(1)自主探究,尝试在空白图上画出中国三大自然区。

(2)学生展示成果,并说出划分依据。

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给出了七八种设计方案,并阐述了自己的设计依据。

设计意图: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与我国地形、气候(如三级阶梯、400mm等降水量线)等知识密切相关,又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原因相关,综合性强,由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创设浓郁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出示“中国三大自然区”图:要求学生看看专家的意见,对比自己的划分方法,有哪些不同?

面对专家给出的方案,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答案与专家相同或相近,感觉特自豪,有的学生答案差异较大,急着找原因。

教师因势利导:专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在不同回答的基础上,用幻灯展示中国三级阶梯和中国年降水量图,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完成下列填空:

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决定区域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地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过渡:三大区之间的自然差异明显,但在每个自然区内部则表现出相似的地理特征。请同学们读书,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三大自然区内部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二、合作探究: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特征

1、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生活动:

(1)独立思考: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三大自然区内部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2)合作探究:由各小组组长主持,讨论交流个人所得,合作学习。教师对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过程实施有效地指导和控制。

(3)成果展示:

东部季风区

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天然植被:森林和森林草原-森林土壤

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大部分为外流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深居大陆,气候干旱-植被:草原、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分含量高

第二级阶梯,降水少-风力作用地貌,河流少,内流区,成水湖

青藏高寒区

高寒气候-寒冻荒漠广布-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

“中华水塔”、湖泊众多、冰川广布

2、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差异的比较

学生归纳完成:对照课本表1-1-1“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落实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5个方面来进行。

设计意图:先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分析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特征,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种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再通过列表比较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五大要素(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在一定的地域内,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要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师: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每个自然区内部存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吗?

三、拓展探究:自然区内部的差异

学生观察、分析三大自然区的地图,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三大自然区内部的差异分别是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垂直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纬度地带性差异-热量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经度地带性差异-水分

青藏高寒区-垂直差异-垂直地带性差异-水热

小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差异无处不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5个方面,其中气候和地形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组竞赛:说出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以说出最多者为胜。

教师引导学生对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如学生列举的旱地和水田属于耕地,耕地是人文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

《敬畏自然》教学实录 篇4

《敬畏自然》这篇课文出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等。我们知道,人类对自然的情感,有古老的原始敬畏,也有当下情境里的科学、理性的敬畏。这篇散文具有现代情怀,作者试图从观念上影响现代人对自然的态度。《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的关系。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告诫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极富意韵,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结合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对本文的教学我选择默读法、圈点勾画法、情境引导法、讨论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从而认识自然、爱护自然。

[教学实施]

师:我们曾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宣传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本文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分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教师板书课题,并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学生集体朗读学习目标。)

师:下面大家针对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开始自学,10分钟后看谁对课文内容掌握得比较准确。

(学生埋头自学,边读边进行批注。)

师:自学时间到,下面我们做几道检测题,来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

师:大家先独立思考,觉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做,并对有疑惑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

师:大家做得都很认真,下面我请个别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判。

……

师:看来大家对词语的掌握很准确,下面再来讲一讲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请想想本文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1:本文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够具体,哪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生2:本文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应该宣称要“征服自然”,而应该“敬畏自然”。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出我们要“敬畏自然”,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呢?文章又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享?

生3:敬畏自然就是对大自然要尊敬。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的回答准确吗?

生4:他只说对了“敬”的意思,没说“畏”的意思。

师:那么,哪位同学能更准确地解释一下呢?

生5:“敬畏自然”就是对自然既要尊敬又要畏惧,也就是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本文作者通过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

师:这位同学的理解很准确。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有哪些?

生6: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不错,大家找得很准确,正是这一段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观点。那么,联系课文内容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生7: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

师:这位同学说得虽然对但不够具体,哪位同学再来具体谈谈?

生8:因为人类常常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所以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只有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师:这位同学谈得很具体也很准确,下面我们再进一步探讨:作者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生9:人类与自然都是地球的一部分,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

师:说得很好,还有同学要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10:人类与自然都是地球的一部分,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内容都有了深入理解,那么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家有哪些想法?请举例说明。

生11: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比如,要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减少污水、废气的排放等。

师:这位同学举例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办法具体可行,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谈一谈。

生12: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如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木、不踩踏小草等。

师:刚才两位同学谈得都很好,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万物机体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生13:我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不该肆意破坏环境,捕杀动物,由于人类的自私,现在已有许多物种灭绝,这将直接威胁我们的生活。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理解很深刻。哪位同学再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14:我认为人类就是万物之灵,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如,山谷变成平地,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还有南水北调等等,这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美好家园。人类用智慧征服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如今我们人类可以上天入地。

师: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特,人类确实做了许多伟大的事,哪人类真的是万物之灵吗?

生15: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人类与自然都是地球的一部分,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不是万物之灵,人类如果肆意破坏自然,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比如,前不久发生的玉树地震,就夺走了2000多人的生命,而人类却束手无策。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敬畏自然》教学反思 篇5

议论性文章的学习一般说来比较枯燥,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本文学习中,让学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段作者没有开门见山或者用直接点题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认识摆了出来:人类要征服自然,把要证明的观点放在了最后:人类要敬畏自然,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论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并且板书了以上的主要内容,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的思考,在思考过后,请同学来谈。为了更好的学习本文,多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读中,学生感悟到文字的严密性,道理的深刻性,对敬畏自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学习之初,就有预习,更是齐读了两遍,还有在自读中思考问题。多读仍是学习语文的法宝。

文章是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谈起,首先作者明确他的态度,在课文用“殊不知”这个词语表明自己反对这种观点的态度,接着课文从三个方面逐层推进的,首先指出人类智慧在自然面前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这个方面的议论是通过四点来完成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空间在整个宇宙中只是很少的一点点,人类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人类对地球的挖掘有可能成为人类自身的陷阱,宇宙空间中可能存在着智慧等。如此说来,人类面对自然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话说到这里,文章水到渠成的谈到了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让课堂教学回归自然 篇6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加怀念已离我们远去的教育大师。他们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没有约定俗成的授课方式,但每一次教学都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就像是在霓虹闪烁下的都市,充满喧嚣、浮躁、功利、刻板。每一次教育改革的初衷都很好,但结果却往往流于形式,因为看似多样的教学形式一旦被限定就会背离初衷。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看,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过于刻板的形式会导致“剧本化”教学。因此,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好的效果,就只有让课堂教学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应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授课内容,把自己的个性思维注入即将传授的知识中,而不应一味地花大量时间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应尽情发挥精神和思想,使自己的个性思维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而得到充分展示,而不应时时关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教师应该把先进的教学设备视为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是师生心灵与智慧的碰撞,而不是人与机器的交流。现如今,新的教育形式层出不穷,但很多却被刻板化,如课堂探究、课堂讨论等。对于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教师要进行具体分析,合理使用教学形式,而不能逢课必究,逢究必论。其实,探究这种形式并不是不好,而是探究的形式太刻板了。探究是对知识的追问,若拘于形式,就会约束思维的发散。因此,只有当教育真正地面向生活、贴近生活,并使学生真正地走近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为没有一种教育理论适用于所有学科,没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学生。对于人类而言,永远都处于探究过程中,因而任何教育形式的限定都只是思维停滞的表现。

回归自然应充分释放人格魅力。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智慧的撞击中才能迸发,而在狭隘封闭的空间里只能熄灭。因此,教育改革应该为教师人格魅力的释放提供机会和空间。如果急于求成,只注重华丽的形式,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现如今的中国教育形式,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代的创新。但是这些形式中哪一种更为适用,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及目标的达成来判断和选择。不管什么形式,只要能使教师尽情发挥激情和智慧,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就是好的形式。反之,如果只能使教师照本宣科,忽视情感流露和心灵沟通,就算形式再新颖、再现代,那也是无效的、必须摒弃的。

回归自然应追求简约、有效。古人云:“大道至简。”课堂教学要以最简洁的形式触发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便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用的知识,以最近的起点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一味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很可能会使学生思维停滞、迷失方向、背离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因此,追求课堂效率大可不必把课堂搞得像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简约也能有效率。

一个自然段教学的亮点 篇7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对于这个自然段的教学,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用最短的句子概括本段的两层意思。学生读后这样概括:“这一段先写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后写海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在此基础上,师生进一步讨论。

师:概括是为了抓住主要内容。读书要学会概括。但是请你们想想,如果写文章的人只是概括写“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瑰丽无比”,其他什么也不写,你们满意不满意?为什么?

生:我不满意,因为海水到底怎么“瑰丽”看不清楚。

生:我也不满意,因为不具体。

师:我们来看文章是怎样具体进行描写的。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边听边在具体描写的语句上做记号。)

师:后一层是说海面上为什么会有五光十色的不同色彩,是交代原因,可不可以放在这一段的开始说?

生:可以。

师:既然可以,谁能把两层意思搬搬家,看是不是说得通?

(学生在座位上自由地说。)

生:可以这样写:“西沙群岛一带,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海面就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教师夸奖学生说得流畅。)

师:那么,课文为什么不这样写?而偏要把原因写在后边呢?

(学生紧张思考。)

生:海水为什么会这么美丽呢?谁都希望了解这样的问题。这样写,叫人越读越想往下读。

生:到西沙群岛去,是先看到海水的色彩,看了以后才会想到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色彩,这样写有次序。

大家纷纷赞同这样的看法。紧接着教师让两个学生一个读“果”句,一个读“因”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3、4、5、6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比较比较,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然后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小组内讨论。

从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可以看到,这位教师十分注意抓住下面三点进行教学,而这三点也正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笔者认为,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

第一,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研究语言表达。长期以来,阅读课大多是“半面课”,教学的重心总是研究“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表现了什么”或者“说明了什么”。课上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的内容,就是孤立地给学生一些空洞的结论。至于怎样表达才对,怎样表达才好的问题经常被忽略。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体,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如果阅读教学不研究语言的表达方式,而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那与上“思想品德课”和“常识课”有什么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只抓“表达了什么”这半面,更要着力抓住“如何表达”这半面,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这位教师从课文的表达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因文悟道,因道学文,使教学从单纯研究思想内容转移到扎实地研究语言表达,从而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大亮点。

第二,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思维。阅读教学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巴尔扎克说过:“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位教师的寻根刨底的提问,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她选准了突破口,引导学生既研究对不对,又研究好不好。对语言上可以讲通处,深入研究它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学生自然受益匪浅。阅读教学从无思考性的一问一答,转移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提高,这是这段教学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二亮点。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实录 篇8

师: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 (板书:文字)

生:书本上一个个的字就是文字。

师: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石头书上有文字。大自然中, 你认为有哪些文字呢?

生:树的年轮是文字, 告诉我们树的年龄。 (板书:年轮)

生:蜻蜓低低飞, 告诉我们马上要下雨。 (板书:蜻蜓)

生:蚂蚁垒窝, 预示着要下雨。 (板书:蚂蚁)

生:鱼跃出水面, 也说明要下雨了。 (板书:鱼儿)

生:鱼鳞上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板书:鱼鳞)

生:白云飘得高, 明天肯定是晴天。 (板书:白云)

生:繁星满天, 第二天肯定是好天气。 (板书:繁星)

师: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中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平凡的现象, 能让我们推测过去、预知未来, 真是太神奇了。

(点评:在导入部分, 寥寥几句话, 看似随意, 其实用意很深。王老师把文本定位于说明文, 借学过的课文告诉学生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大自然的文字”, 特征是“藏在平凡的事物和现象”中, 能够“推测过去, 预知未来”。当然, 这里还可以进一步引导:“这是一篇说明文, 介绍了大自然中的文字以及作用。说明文有很多表达的方法, 在学习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这样引导, 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维, 关注说明文的表达方式, 为后面环节的教学埋下伏笔。)

环节二:读课文, 练概括

师:大自然中的文字需要你擦亮眼睛, 才能发现。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2~6自然段。

(生读完第2、3自然段)

师:三年级的时候, 我们学过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 现在请你用文中的话, 说说这两段分别讲了哪两种大自然的文字。

生:“古代, 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 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云, 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师: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吗?

生:星星是天书, 云也是天书。

师:十分简洁, 老师奖励你把它写在黑板上。人们是怎样阅读这两种文字的, 谁来简要说说?

生:根据天上星星形成的星座判断东西南北, 比如找到北极星就能判断出北面, 这样水手在海上航行就不会迷失方向。

师:也就是根据星座辨别方向。 (板书:辨别方向)

生:当云山左右有两个尖头的时候, 类似于铁匠的铁砧, 这种砧状云出现了, 就说明要下雷雨。

师:这种云主要给谁提示要下雷雨?

生:飞行员。飞行员看到砧状云要飞远点, 否则会被雷击中的。

师:那么这种云的作用是什么?

生:提示下雨。

生:也是辨别方向, 给飞行员辨别方向, 绕道飞行, 用以躲避危险。

师:第二位同学抓得更准。 (板书:辨别方向)

(生读第4自然段)

师:刚才, 我们认识了两种天上的文字。 (板书:天书) 谁来猜一下, 下文估计会讲什么?

生:地上的文字。

师:我们一起来读第5、6两个自然段, 看看你猜对了没有。

师:这两段文字不像第2、3自然段有关键句。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看看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它们又在向我们讲述什么呢?

生:石灰石和花岗石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石灰石花岗石)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两个自然段, 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段落, 向同桌简单介绍其中一种文字。

生:石灰石这种大自然的文字, 有点像我们学过的石头书里介绍的文字。它是由碎贝壳造成的, 而贝壳是海里的, 所以在城市里挖出石灰石可以证明这片地方过去是海洋。

师:这些石灰石透露的信息有什么作用, 你能像上面“辨别方向”那样概括吗?

生:让我们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土地变化。

师:准确地说, 不是土地变化, 而是地貌变化。我们是不是可以概括成“了解地貌”? (板书:了解地貌)

生:花岗石出现在森林里, 说明它是很久很久以前被冰块搬来的。当时这儿没有森林, 森林是后来长起来的。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地质的变化。

师:让我们为她鼓掌, 她简洁明了地为我们解读了花岗石这个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了解地貌)

(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非常流畅,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的概括非常到位, 教学目标很快达成了。首先,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 文本语言已经内化, 这给概括奠定了基础。其次, 教师给予学生概括的方法, 如中心句概括、迁移概括等。教师提示了方法, 加上适时的引导, 六年级学生概括起来就变得水到渠成了。学生既锻炼了概括的能力, 也为后面“讲顺序, 分类别”环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王老师的板书设计也很精妙, 看着板书, 学生能在脑海里建构起文本的框架, 把握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环节三:讲顺序, 分类别

师:请你自由读第1自然段, 再联系板书, 把大自然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 分别给分册取上书名。

生:分为“天书”和“地书”。第2、3自然段为“天书”, 第5、6自然段为“地书”。

师:同意吗?一致通过。请女生读“天书”, 男生读“地书”, 边读边思考:能不能把第5、6自然段和第2、3自然段交换顺序?也就是先写“地书”再写“天书”, 行吗? (生读)

生:不行。因为第1自然段说“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 再说“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所以要先写“天书”再写“地书”。

生:不行, 因为天在上, 地在下, 一般都是先“天”后“地”。

生:不行, 如果先写“地书”, 那么第4自然段就不搭了。

师:如果非要先写“地书”再写“天书”, 那么第4自然段怎么改?

生:“我们头上的这片天空, 在会读它的人看来, 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师:脑筋转得可真快。你们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的确, 像课本上这样安排结构比较合适。这样的有意安排, 蕴含了一个写作知识。 (板书:讲顺序)

师:作者的本领不止按顺序写“天书”“地书”这一条, 请看板书, 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在写天书的时候, 都讲辨别方向一类的, 在写地书的时候, 都讲了解地貌一类的, 这也是特意安排的。

师:好一个“特意安排”, 这样的特意安排我们称为分类别。 (板书:分类别)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2~6自然段。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是在“概括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 梳理文本的写作思路, 学习说明文常用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发现“先写‘天书’再写‘地书’”的构思并不困难, 王老师的教学前行了一步, 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先写“地书”再写“天书”, 如果非要交换位置, 那么第4自然段怎么改。这个环节很有用, 让学生学习了文本整体构思的方法, 而下面环节的教学, 这是在渗透段落构思。其实“讲顺序, 分类别, 有选择”的构思方法, 不仅适用于“说明文”, 也适用于其他文体, 能培养学生的“段感”“篇感”, 对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环节四:有选择, 迁写作

(学生读板书:蜻蜓蚂蚁鱼儿鱼鳞 白云繁星)

师:白云飘得高, 明天是晴天;繁星满天, 明天是好天。这些是不是也可以写到课文中去, 这样课文的字数不是多了起来?

生:不可以。因为文章中的“天书”都讲辨别方向一类的, 而我们说的白云、繁星虽然是天书, 但放在课文中不合适, 不是同一类的。

师:你的想法完全正确。写文章, 不是字数越多越好, 而是要根据需要选择好材料。 (板书:有选择)

师:就黑板上给出的一些大自然的文字, 你打算选择哪些材料, 安排写一篇属于你的“大自然的文字”?

生:我选择蜻蜓、蚂蚁, 它们是动物类的, 再选择白云、繁星, 它们是自然景物类的。

生:我选择植物类的树的年轮和动物类的鱼鳞, 它们都是用来判断年龄的。

师:好啊, 课文里的写作知识, 你们活学活用了。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

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我们还应多观察自然, 观察了并能像作者那样写出来, 这才是有学问的人。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与第一部分相呼应, 可以看出, 第一部分中教师的提问和板书非常关键, 再加上环节三“讲顺序, 分类别”的学习之后, 学生领会“有选择”的运思显得水到渠成。当然, 我们也别指望通过一节课的教学, 就能让学生学会精巧的构思。构思能力、构思意识是一个综合体, 需要教师长期地、系统地进行引导, 这也说明,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不是偶尔“指向”一下能起到作用的。)

英语自然拼读教学法的应用 篇9

英语自然拼读法是一套针对儿童学习特点, 适合儿童学习英语语音的注音符号系统和标音方法, 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建立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使学生做到“见词能读, 听音能写”。自然拼读法注重英语单词中, 字母或者是字母组合的拼写和朗读。

二.英语自然拼读法的重要性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自然拼读法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自然拼读法改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时死记硬背的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 这种规则的掌握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自然拼读法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自然拼读法是建立在对英语音标以及音节的研究基础之上而开展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水平。

3.促进小学教育方式多样化

自然拼读法可以完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改进, 促进小学教育方式多样化。教师在开展自然拼读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问题, 在这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会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有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

三.英语自然拼读法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拼读教学

拼读教学是自然拼读法极为重要的内容, 关键性因素就是见词读音。它是培养学生见词读音能力的基础, 如果学生能够流利地拼读单词, 对其日后的阅读和口语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拼读应由两个音的拼读开始, 如is, an, sa等。在小学生熟悉掌握两个音的之后, 开始进行三个音的拼读训练, sat, tap, sit, sin等。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多音节词的拼读。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拼读的机会, 教师可用已学的字母组成单词, 制成海报, 也可将单词印发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拼读。

2.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自然拼读法的主要内容。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 记忆力好, 又有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他们能够很快地掌握字母的发音, 但是若不引导他们将字母与发音的对应规律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运用的话, 就容易遗忘。此外, 只是单纯对小学生开展字母或者单词的教育, 小学生长时间面对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符号, 学习的兴趣也会慢慢地消退。因此, 适时开展阅读教学很有必要。我们这里提到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逐步对小学生开展单词阅读、句子阅读, 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小学生开展教育的一种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阅读应从辨认单词开始, 然后到句子阅读, 再过渡到一些简易故事的阅读。

3.拼写教学

拼写教学是自然拼读法的关键性内容。它主要是教育学生将英语内容的字母或者字母组合将音转变成形的一种教学方式。拼写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听音, 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以先快后慢的语速说出单词, 并且重复几次, 以让小学生掌握如何听懂英语中的音素或音节; (2) 辨音, 英语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辨明并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素; (3) 写音, 当小学生通过练习之后能够较为正确地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素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指导学生把听到的音转变成形, 写下来。

4.字母和字母组合拼读教学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掌握代表英语各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这些字母音可分为两大类:辅音和元音。辅音包括单辅音 (p, d, k…) 、辅音字母组合 (ch, sh, th…) , 元音包括短元音 (a, e, i…) 、长元音 (ai, ee, ie…) 和其他元音 (er, or, 01…) 等。教师在教学前应拟定一个计划, 决定这些字母的教学次序。一般按照先辅音后元音的顺序进行, 因为学生有了汉语拼音的基础, 学习辅音是较为容易的。

摘要:英语自然拼读法教学 (Phonics) 最早是一种教授英语本族语儿童识字、拼写和阅读的方法, 其显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从而推广和应用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当中。现今英语自然拼读教学法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现代英语教育中。本文就自然拼读教学法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进行简要的介绍, 并在这个基础上具体介绍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10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 由《“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两篇科普短文组成, 属于略读课文。《“打扫”森林》讲述了德国有个林务官, 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 结果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通过列举生动的实例, 阐述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 有所发明创造。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学会观察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 并从中受到启发, 能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课文通俗易懂, 表现手法独特, 做到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富有童趣,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智慧,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 养成善于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习惯, 形成按照自然界中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大胆想象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森林之歌》片段。

2.启发谈话。看了这段视频, 你喜欢森林吗?森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看看大自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诱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愿望, 把学生思绪带入课文, 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

殃帚腐壤翼略键鲸

(1) 自由读, 指名读, 开火车认字组词。

(2)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近字并组词。

(3) 书写字词。重点指导“腐壤翼”的读音和书写。

(4) 指名读并说说画线的词的词义。

3.简单概述各段的主要内容。

4.朗读交流。

(1) 交流对课文感受最深的语句, 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1:“几年过去了, 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 光秃秃的像一把扫帚, 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感受是:第一, 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 把没叶的橡树和菩提树写得很形象具体, 第二, 橡树和菩提树好悲惨啊, 连树叶都没了。预设2:“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 看起来是脏东西, 其实, 它们腐烂之后, 变成了腐殖质, 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感受是: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是互相需要的。预设3:“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 把野草锄了, 鸟儿飞走了, 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 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吃树叶, 咬树根, 钻树心。”感受是:林务官真可恶, 像这些害虫一样地可恶, 他和害虫都是森林毁灭的罪人。)

(2) 学习了课文, 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要保护好森林, 不乱砍伐树木, 才能保护好森林中的各种鸟类和动物, 才能使害虫得到惩罚和遏制, 少吃树叶、树根和树心, 达到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扫清文字障碍, 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注重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品读课文, 讨论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

(1) 浏览课文第1~3自然段,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不能“打扫”森林, 如果“打扫”了森林, 很多树木会干枯。) (林务官打扫森林后, 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少了, 有些树木干枯了。)

(2) “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提示: (1) “打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扫; (2) 这样的“打扫”是一种毁灭行为, 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

(3) 浏览课文第5~6段。 (1) 默读课文, 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全班交流。 (4) 学习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 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 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内容和思考、交流来理解文本内容, 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领悟文本的内涵, 养成阅读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2.学习《人类的老师》。

(1) 按照学习《“打扫”森林》的学习方法, 学习《人类的老师》。

(2) 讨论问题。 (1) 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 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在课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3) 读了本文后, 你受到什么启发? (“自然界中的事物能给予人启发, 我们要认真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 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 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为人类服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和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或自然中的每一件小事, 立足让学生从书本走向课外, 走向自然。

四、讨论交流, 总结归纳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 《“打扫”森林》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只有保护好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 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2) 《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生物能给人们启示, 科学家可以从自然界中的生物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它们不愧是人类的老师。)

融合自然拼读,提升单词教学 篇11

【关键词】 Phonics 音标教学 单词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44-020

近年来,常听到我们英语教育教研时提到Phonics教学。所谓Phonics教学法,既自然拼读法,也称为原音拼合法,是来源于英国等英语为母语国家适宜儿童的学习方法。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解决单词不会读,无法拼的问题。而国际音标,如同中文的拼音系统,是另外形成的辅助系统,是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习者所服务的。国际音标整个系统完整但规则相对抽象,对非母语系学习者确实相当有帮助。很明显,自然拼读法和音标教学法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对单词的学习与记忆能发挥作用,如果能将两者有效地融合起来,这肯定能大大促进我们的英语单词教学。但何时融合?怎样融合?这必将是我们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为何要融合两者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担负着语言交流交际的功能,我们在开展语言教学时,也应该将“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语言教学的领先位置。而英语单词作为英语语言交流的基础,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单词教学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对英语单词的听说能力培养即重中之重。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我们早已发现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单词,枯燥单调且遗忘率高,怎样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单词学习方法。Phonics教学法和音标教学法正好呼之欲出,极大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更是指明了方向,但基于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想办法将两者融合起来发挥作用。

Phonics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儿童学习特点,适合儿童学习英语语音的注音系统。孩子在熟悉这套规则后,可以依照读音,猜出该词的拼写。做到看词能读,听音会写。学习phonics 之前,孩子需要学会26个字母。知道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发音。之后学习 phonics 语音体系,熟悉58个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熟练运用 phonics 。在掌握了phonics 后,孩子的认字能力会大大提高,能够进行自由阅读。

总的来说,这两者对中国学习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适合学习的年龄段有所不同而已。只掌握音标,会造成现在很多中国孩子都有的碰到生词就无法开口的现象。要知道除了字典,很少有国外书籍或绘本、读本会标注音标哦,无法发音就会严重破坏阅读的流畅性,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只掌握Phonics,会让孩子发现随着学习深入到脱离初级英语范围后,越来越多的单词无法直接用Phonics 拼出,发生和不少欧美人士一样的阅读困难现象。所以,如果能将自然拼读法和音标教学法有效融合起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单词发音规律和方法,那就离“见词能读,听词能写”就不远了。

二、何时要融合两者

自然拼读与音标教学各有利弊, 对于初接触英语的孩子而言, Phonics很明显更适合些。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语言的接受能力各有差异, 如果在幼儿阶段就教授孩子学系统的国际音标, 无疑为拔苗助长而导致事倍功半。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单词教学, 当作所以孩子都没有接受过自然拼读和音标学习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英语教师们可尝试以下阶段来融合两者:

第一阶段: 一、二、三年级先运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进行单词教学。此阶段的孩子还是英语学习的相对空白区, 老师的语言启蒙非常, 良好的语感和自然规律的直观感知也是最强的。 在运用自然拼读Phonics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利用中文拼音的正迁移, 来帮助孩子更快的掌握字母的发音。在这时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自然拼读法学习单词, 帮助他们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 能迅速地将单词甚至词句读出来, 这已经是目标达成了。

第二阶段: 四、五年级可尝试将音标教学Phonetics融入到英语单词教学中。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学习了三年的自然拼读法后, 对字母的发音基本已熟悉, 只是还不知道它们的书写音标形式, 在这时让孩子们接触系统的元音音素、辅音音素的区别和拼读规律的学习也是必要的, 这将是对单词学习的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

第三阶段: 六年级的孩子应该可以尝试看音标读单词, 或看词能读, 听词能写。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单词教学中, 最希望能达到的目标。

三、怎样融合两者

自然拼读法和音标教学在我们的英语单词教学中如此重要, 要有效地开展必须得讲究方式与方法。在实践过程中, 我常用这些方法来融合两者。

1.引导直拼单词,少拼读字母

我们以前在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时, 一般都习惯性地让孩子拼读单词字母, 这种机械性的记忆方式记得快, 忘得也快, 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感觉英语学习越来越枯燥无味。在运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后, 孩子突然发现原来英语单词还可以这样背, 这样来记忆显然也轻松多了。

2.与课本内容E部分相结合

深港朗文版英语教材的E部分内容设计就是学习字母的发音。在处理E部分教学内容时,我们通常做法是单独用一节课来进行教学,或者只让学生听和模仿光盘里的发音、单词和poem等,一带而过。这种方式虽便于操作,却失之灵活.所以我在备单元课时, 会将E部分的内容融合到A部分新单词的教学中, 有时会在学习了A部分后及时结合E部分的字母发音来巩固下新单词的学习与记忆, 实践证明, 这样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新词的学习。

3.引入故事,解开音标之谜

将故事教学引进音标教学中, 这似乎是件新鲜事。在音标教学和Phonics教学中, 我大胆地尝试利用战争故事来解开音标之谜。在深港朗文版第八册第八单元的E部分教学中, 本次的内容是学习字母a发/З/. 之前学习的a都是以发 / /和/ei/为多, 为了给学生来一次总结,在备课过程中, 我突发奇想, 可否通过一个故事将a的三种发音规律自然地带出来呢? 以下为故事的三个片段:

战争故事之一: 先将26个字母分成两队, 一为小部队a, e, i, o, u等5个元音字母, 另为大部队21个辅音字母,两队交战, 很不幸的a被字母f 和t包围起来了, 此时可怜的a 只能大声地呼救而发出/ /音fat, 然后引导孩子举出更多的例子。

战争故事之二: 大小两只部队继续交战, 被包围的a这时有救兵赶来了, 没错, 正是同伙e. 援兵e来了后, 字母a可以大胆地发回它的本音/ei/了, 但因为援兵e是悄悄地来救援, 所以e就不出声了。列举单词make后, 孩子一下子就想到一连串的单词如take, cake, late, face, name, race, date, Kate等等。

战争故事之三: 大战继续, 但字母a实在太累, 寡不敌众, 最终掉在单词之尾了, 如banana, camera, Linda, panda等, 此时,可怜的a只能轻轻地发出轻读音/З/.

战争故事的引入, 让单词和字母, 以及音标教学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被瞬间点燃了, 枯燥的语音教学在轻松的故事情境中愉快的贯穿。

让科学实验回归自然的尝试 篇12

一、回归自然, 激活实验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 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 让学生走出教室, 回归自然, 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事, 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科学的素养。

如《光和影》一课是以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为重点内容的, 虽然学生们对影子并不陌生, 但是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观察。如果在室内讲, 无论怎么讲, 学生也不会明白。因此, 我把这节课安排在课外进行。首先, 我在室内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在玩过之后写一个以《我了解的影子》为题的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是: (1) 你走到什么地方开始发现自己的影子了?为什么在这儿会有影子? (2) 影子在什么方向?影子方向会改变吗?怎样才能改变影子的方向呢? (3) 你会变化自己的影子吗? (4) 你能踩到别人的影子吗?带着这些任务, 学生来到了操场。在操场上, 你踩踩我的影子, 我踩踩你的影子,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 并且学生之间还不时地进行交流。他们玩累了, 就回到教室拿出自己的笔, 完成了报告。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当中, 让他们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述, 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就发现了新知识, 在实验中提升了科学概念。

二、回归自然, 促进主动实验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探究学习时, 实验室中能给学生提供的探究材料是单一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经过“加工”和“处理”过的, 学生从中能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获得更多、更广、更丰富的科学知识, 老师的眼光要放远一点, 步子要迈大一点, 把手放开一点, 大胆让学生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在大自然中有更多更广的、原汁原味的、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些都是学校实验室所不具备的, 学生从大自然课堂中获取的知识也是课本所不能比拟的。

科学来源于自然, 自然中也孕集着科学。在大自然中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 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单凭实验室里面的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还会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 久而久之, 会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失去兴趣。因此, 要带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大自然, 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然, 探究自然。如在教学《植物的叶》的观察时, 学生对植物的叶都很熟悉, 上课时如果老师只是把有限的几片树叶带到教室中, 让学生去观察, 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 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把“书中的植物的叶”和“大自然中的植物的叶”隔断, 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实验室”, 学生在大自然这个“实验室”中更会全身投入, 更会细心观察, 更能积极动手、潜心思考, 真正实现了“兴趣、知识、生活、能力、社会”的有机结合, 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

三、回归自然, 提高探究能力

上课不是科学课的开始, 下课也不是科学课的结束。课本是教材, 大自然是教材, 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和探究不能被教室的四面墙壁所隔离, 科学无处不在, 也不应该被学校的大门所封闭, 我们要带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自然, 走进村庄和家庭, 走进网络, 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为他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 给他们插上科学的翅膀, 让他们在科学的天空自由翱翔。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校外, 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 有时它很有可能就从你的眼皮底下溜过, 从你的指间滑过, 能不能抓住它, 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它了。作为科学老师, 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记得有次课间, 一位学生跑来问我:丢纸飞机时, 有的纸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好几圈, 而有的却像丢石头一样, 只会往下掉?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我非常欣喜, 但我没有回答, 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 成立了“纸飞机的奥秘”探索队, 让学生像大科学家一样去探索纸飞机会飞的奥秘。许多同学都做了自己的纸飞机, 并以“谁的纸飞机最能飞”自行展开了多次大比拼, 学生们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首先, 纸飞机的机翼形状很重要, 包括飞机的翼展, 机翼的后掠角度, 机翼的上反角度等;其次, 就是整个飞机的重心要在合理的位置上, 飞机飞行的区域的空气流通要相对稳定, 否则飞机会不稳定;最后, 飞机的重量要尽量地轻, 当然还要保持飞机的强度, 这样飞机才能稳定地在空中飞行。可见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 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活的,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生活了, 这样把科学实验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对科学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上一篇: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下一篇:长三角银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