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意识流

2024-10-20

非意识流(精选7篇)

非意识流 篇1

1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高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要求》确定“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高厅[2007]3号:30) ”。

从《要求》可以看出,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地球村”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要把生活在多元文化社会里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培养成具备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应采取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增强其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

2 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 (毕继万, 1991:72) 。具备跨文化意识意味着能够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 文化制约着个体的行为和观念, 同时能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现象、特征及异域文化差异。

H.D.Brown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 两者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一旦将两者分开, 它们就失去了各自的意义。习得第二种语言就是习得第二种文化” (2000:177-178) 。这意味着世界上不可能有脱离文化 (内容) 单独存在的纯粹语言形式, 也不可能有脱离语言形式的单独存在的文化 (内容) 。也就是说, 只要交际者在运用语言表达, 他/她总是在使用语言表述某一种或某几种文化 (文秋芳, 2016:4) 。由此可见,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注重融入文化信息, 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

3 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探讨

然而, 虽然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迫切和必要的内容, 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仍以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为重点, 文化知识通常只是作为背景知识添加到教学内容中讲解, 而没有包含在语言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中。这种方式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和体验异域文化差异, 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 形成交际障碍。笔者根据前人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 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文化敏感性。

(1)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

文化教学应当是指有目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而不是无意识、非意识的学习行为 (林娟娟, 2006:33)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外语教学起着关键作用, 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如果教师仍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集中于语法、词汇、篇章的记忆和理解, 文化知识只需作为背景知识介绍即可的话, 那么这对于学生今后在千变万化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进行交流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语言教学者应该转变传统的语言教学理念, 重视文化素养教育。在教授一门课之前,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学科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结合理论介绍和技能提高, 在把某个领域作为一种“学” (如“跨文化交际学”) 的理论介绍得系统完整的同时力图使学生掌握与某个群体的成员交流的适宜性原则和具体方式 (高一虹, 2008:59) 。

笔者所教的大学英语班级多为国际贸易、经济学专业学生, 因为学生毕业后发展领域范围很广, 在一学期内将跨文化的知识框架搭建完善不太现实, 因而笔者更注重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交际技能的提高, 在教学中更倾向传授语言与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透过文化表层现象了解隐形文化的能力, 用多元视角来看世界, 从而在不断变化的跨文化情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2) 文化材料选择的针对性

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学生语言输入的来源, 也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 更具体体现了教学目标和内容。现阶段笔者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及视听说教程, 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都兼顾了文化习得方面的内容, 对目的语的文化特点有所反映。但也由于这些有关目的语民族文化的知识广泛而又复杂, 学生要在关注教材语言信息的同时重视文化视点, 真正融语言与文化学习为一体还是很难。因此, 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交际学等后续选修课程系统介绍文化现象及差异对于传统的综合英语及视听说教学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此外, 在教学中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专题学术报告、报刊、文学、影视作品等有关异域民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内容作为补充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后续文化课程结合这些精选的材料, 对文化模式差异有更深的了解, 从而进一步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

(3) 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演进过程, 可以概括为“兼并”、“融合”、“综合”、“互动”四种模式 (陈申, 2000:74) 。其中多元文化互动模式在90年代才问世, 但因其观点新颖, 独树一帜, 在国内外语言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倡导多元文化互动模式的代表人物是Claire Kramsch教授。她认为:“教授一种语言就是教怎样塑造一堂课的上下文:这堂课既是单独的个体学习事件, 又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教学场景, 每个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活动的目的, 对话的课题, 语气、模式、互动的规范以及各种任务的类别都统统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外语而塑造上下文的各种途径将决定学生被允许探讨、发现和交流的那些意义。越是能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潜在意义, 他们的学习机会就越加丰富 (Kramsch, 1999:67) 。”由此可见, Kramsch主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创设不同的文化场景, 和学生以不同角色交际对话, 进行文化互动。

这种多元文化互动模式拓宽了外语教师对语言文化教学的视野, 但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且通常都是大班教学, 受制于学生人数较多, 教师要与每个学生开展文化互动不易做到。因此, 笔者认为可利用小组交际互动的方式教学, 课堂可模拟或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 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用交谈、角色扮演等形式融入交际情景中去, 教师作为交际一方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这种把实际交际场合搬进课堂、创设情景的双向交际法有利于学生以多元化的眼光看问题, 发现文化差异和规则,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敏感和认识。

(4)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跨文化教学对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由于本身尚未掌握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 也没有接受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等原因, 其自身跨文化意识薄弱。基于此, 大学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 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自主学习、游历目的语国家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理论素养, 增加对文化冲突、异域文化差异等现象的察觉力和实践经验。此外, 大学英语教师在关注文化教学的同时应重视文化研究, 做到教学与研究并重, 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蕴涵, 丰富目的语国家隐性文化知识, 使自己能客观理解、洞察以及扬弃目的语文化。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师还应深入学习和研究母语文化, 使自身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翻译, 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 通过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 培养学生用多元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增加对于不同文化模式的容忍度, 避免产生消极的文化定势和文化偏见。

此外, 高校外语学院建立教师跨文化知识长效培训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跨文化系列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完善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 提高跨文化理论素养, 增加自身对文化冲突、异域文化差异等现象的察觉力和实践经验, 更新教学理念, 将语言知识点的灌输转变为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4 结语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互动的形势下, 大学英语教学在目标、观念、模式、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非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同时应当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也应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实施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如前所述, 转变文化教学理念,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材料, 重视语言文化教学模式以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对于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增强文化敏感性有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摘要: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互动的形势下, 大学英语教学在目标、观念、内容、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越来越倾向于从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文化素养培育。为把非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及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应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增强其文化敏感性。该文探讨了跨文化意识的内涵, 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关键因素和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th edn) [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2000:177-178.

[2]Kramsch Claire.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67.

[3]毕继万.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5) :72-76.

[4]陈申.Kramsch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1) :74-80.

[5]高一虹.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外语教育, 2008 (2) :59-68.

[6]教高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7 (11) :30-33.

[7]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4) :31-33, 58.

[8]文秋芳.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 :1-7.

非意识流 篇2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哈贝马斯的观点及其合理性与非合理性

哈贝马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并不是简单地复述前辈的“社会批判理论”,而是沿着马尔库塞“工艺的合理性是新意识形态的内核”的思路,提出“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观点,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哈贝马斯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其非合理性的`一面.把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观点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阐述出来,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作 者:刘景良 作者单位:衡阳市委党校,湖南,衡阳,421001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5(4)分类号:N02关键词:哈贝马斯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 合理性 非合理性

非意识流 篇3

关键词: 非舞蹈专业    青少年    舞蹈意识

在这个科技和物质快速发展的时代,精神的东西,比如艺术、文化,其发展总体上来说还是很缓慢。人们都在忙着挣钱,忙着花钱,忙着享受物质,精神上的深度和宽度不仅没有得到长足的补充修炼,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倒退的趋势。

古代专门的艺术事业的从业者不仅数量少,而且内容和形式较单一,舞蹈有驱魔辟邪、祈求福气、取悦上位者和划分阶级等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以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傲立于世,舞蹈的内容、形式、功能都更多元更复杂,成为一门异彩纷呈的艺术。

可是由于舞蹈艺术对学习者身体能力和思想领悟力的都有较高的要求,很多人对舞蹈不解,更因为教授途径较传统和单一,大众对舞蹈的接触比较少,对舞蹈的内涵、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阻碍了对舞蹈学习的前进,模糊了舞蹈意识,使舞蹈事业的壮大和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困难,带来了阻碍,今天简单谈谈如何提高以非舞蹈专业青少年为主的大众舞蹈意识。

一、舞之不知

即舞蹈看不懂。

舞蹈的编创源头很多,可以根据历史记载、著作、传说、自我感受、想象等。有时候编创者会对自己某一瞬间的生活感受进行创作,把情绪扩大,对情绪进行渲染,只简单地表达一个情绪、一个瞬间,而舞蹈动作并不含具体的实际意义,只是跟随感觉变化发展。这个时候需要的是领悟力,是对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情绪的细细品味体会,慢慢积累出来的领悟力,既可以通过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对舞蹈进行赏析,又可以通过对整个舞蹈的气氛感觉体会舞蹈的情感表达。我们暂且把这种对一点情绪发展出来的舞蹈,称之为“点”,点理解了,下来就是内容结构上稍微复杂一点的“线”,线,除了情绪情感还有了一些情节,在情节上的“读取”就是对平时生活动作的积累了,舞蹈源自于生活,舞蹈动作自然也是,舞蹈动作就是将生活中的自然动作进行选用、加工、升华、延伸、衍生,所以只要常常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自然动作,通过联想和思维的发散,对舞蹈里动作的涵义、表达内容会变得容易理解。“面”是对“点”和“线”的综合运用、融合展现。“面”的展现一般来说是舞剧,或者是一系列舞蹈组合,会有角色,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情感和情节,甚至同一个角色也会包含许多情感和情节的变化。“面”较之前文中的两者更大气更磅礴,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复杂,这就是综合能力的展现。

二、舞之误之

即对舞蹈的误解,以为舞蹈就是技术活或者体力活,技术技巧好就说明这个舞蹈好,学舞蹈会长不高又或者学舞蹈可以减肥,舞蹈就是搔首弄姿、故作姿态等诸如此类的误解或者是误区。下面我将一一进行简单的解答。其一,舞蹈既不是技术活又不是体力活,舞蹈不是杂技,也不是体育,但舞蹈确实包含一些杂技和体育的技巧和力量,而这些技术技巧和力量仅仅是为表达情感而做的辅助。舞蹈的终极目的仍然是传情达意。舞蹈中有三大分支: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和竞技性舞蹈又叫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包括健美操、啦啦操、国际标准舞等,注重力与美,而即便是体育舞蹈也有情感内容在其中,只是情感的多少有所不同,却不可动摇舞蹈是一门传情达意的艺术这一定义。其二,舞蹈是身体的艺术,以身体作为表达和承载的工具,所以直接影响身体形态和骨骼的生长变化。“因为学了舞蹈所以长不高”,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因为长不高才能学舞蹈。并不是“学舞蹈”导致人“长不高”,而是“学舞蹈”就要挑选“长得不高”的人。从生理角度看,个子高的人协调性不如个子低的,身体柔韧度也不如个子低的,从物理角度看,个子高的人运动速度比个子低的人慢,同样的动作,个子高的比个子低的人做起来费劲也费时。从视觉上说,过高的人会有笨重感。当我们说一个人适合学舞蹈的时候,看的不仅是身高和比例,比例比身高更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长一小”,长,要脖子长,胳膊长,腿长,小,则是脸小。舞蹈学习的时间久了,肌肉也就会随之变化,但并不是平常说的减肥。因为大量的运动身体长期肌肉收紧,所以看起来像是“瘦了”,事实上只是肌肉更紧实,线条更优美,轮廓更清晰有型,肉是没有减少,可是看起来更苗条,体质也好。其三,舞蹈的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字——“表达”。所以搔首弄姿也好,故作姿态也好,都是为了表达。也许是为了讽刺一个人的可怜,也许是为了表现一个人的落寞,又或者是为了体现其他角色的端庄,舞蹈切不可断章取义,正如所有的艺术一样,完整的才能明白所表达的。

然后是基础知识的混淆,常常把流行舞当做现代舞,又把当代舞和现代舞分不清楚,芭蕾舞都是穿着足尖鞋的。

“当代舞”主要指的是广泛吸收而又不拘一格地运用中国传统舞蹈素材和外来艺术素材进行的创作和表演。这种舞种的作品主要反映我国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的精神风貌,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大多鲜明欢快,体现大众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它反对古典芭蕾舞的因循守旧、脱离生活、追求技术、形式主义,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中僵硬的程序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追求自然的抒发人类真实的、自我的情感,强调舞蹈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特点。虽然这个舞蹈派别在时间上来推算还是一个新生儿,但是厚积薄发,这种舞蹈理念得到许多乃至无数舞蹈者的喜爱和追随。

流行舞,则是由欧美发展至全球的最为青少年所喜爱的舞蹈,节奏欢快,力量十足,也具有一定炫技的内容,其分支有霹雳舞、爵士、机械舞等。

简单地从形式上区分的话,一般来说,当代舞的人数较多,选用音乐大多是通俗歌曲,舞者身姿优美,着装华美。现代舞则多为单人舞,选用音乐无歌词节奏缓慢,或是简单地表达一个意境、一种情绪,舞者身形飘逸,着装宽松,不拘小节。流行舞的人数就较灵活,单人多人都较常见,音乐节奏欢快紧凑基本上都是流行音乐,舞者所穿的服装具有鲜明的个性,较前卫。

芭蕾舞分为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在古典芭蕾中,女舞者要穿着足尖鞋立起脚尖为观众表演,而男舞者则是不需要的。现代芭蕾则是根据舞者自己的意愿选择是穿软底的两头芭蕾鞋还是硬底的足尖鞋。

三、舞之独之

认为舞蹈是一个人的事情。

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舞蹈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习舞蹈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而且常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学舞蹈是一件可以塑造人格和性格的事情,在付出中学会忍耐,在疲累时懂得坚持,在疼痛时懂得坚强;学舞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会有优美的身形,会有很多朋友,也可以在舞蹈上征服观众。

舞蹈关系着舞蹈者的身体,联系着周围人的情感,潜在地改变着身边人对舞蹈的认知,默默地推动着大众的舞蹈意识。舞蹈可以强身健体,改变一个人的体格,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吃一点苦,受到一些疲累是不可避免的,不付出怎么可能有回报?而在这吃苦受累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意志力渐渐地得到锻炼,不管舞蹈最終有没有学成,做起其他的事情多了几分韧劲。舞蹈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大家一起流汗,一起流泪,一起进步,一起欢声笑语,一起收获付出后的成果,慢慢地一群人的情感就这样凝结在一起。舞蹈是需要展示的,不管是为了告诉别人自我的情感,还是为了博得大家的笑容和掌声,舞蹈总是一门要表现的艺术。当大家看到你的舞姿,情绪被你感染,心绪被你牵动,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给周围的人带来惊喜,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有幸你是一位拥有舞蹈天赋的人,学习的状况又渐入佳境,相信舞蹈带给你的快乐你一定已经尝试过,为什么不把它推广开来,让大家都乐在其中呢?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写这篇文章的,希望让更多的人体会和领悟舞蹈带所来的快乐和幸福,感受它的魅力,得到它、拥有它、享受它。

即便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舞蹈,误解舞蹈,曲解舞蹈。虽然这给舞蹈的推广带来一些小麻烦,但这并不能阻止舞蹈的发展。从人类感情说,没有比舞蹈更能满足人类宣泄情感欲望的方式。在舞蹈中酣畅淋漓,无疑又给人类带来快乐。尽管误解误区仍存在,但愿我们能为消除它们献一份力,让舞蹈的快乐感染每一个人。

非意识流 篇4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在这时期,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已初步形成, 却尚未定型, 可以说, 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体现出两个特点: (1) 对人生意义有着初步的理解, 但不稳定; (2) 对人生和世界的评价有着明显的个性色彩, 表现出他们对现实的不同态度、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等个性倾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将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性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青年初期“四观”的形成是复杂的, 它一方面受到年龄上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更主要的是受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因此, 处于此关键期的学生们更需要拥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在现实社会中, 我们都共同面临着非主流意识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二、非主流意识文化对大学生的负影响

这几年来, 随着开放环境下经济建设的深入, 作为快餐式的非主流意识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某些需要。它通过电视、电影、磁带、碟片、报刊、广告牌和互联网络等现代传媒,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社会一部分的校园, 不可避免地, 非主流意识文化也已广泛地进入。

这就意味着, 目前校园中的文化生态环境已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同时意味着学校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非主流意识文化所传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之间形成了对立。由此造成了校园内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分离。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也给学校培养“四有”人才的目标任务带来了挑战。这种负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对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造成了冲击。

在非主流意识文化中, 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都被以各种非现实的方式加以表现。各种皇宫秘史不断被“戏说”, 各种富商白领周旋于高档宾馆、娱乐场所的镜头充斥银屏, 而真实的社会矛盾却被掩盖了, 用梦境代替了对社会现实、民族忧患和人类历史的理性认识, 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江泽民指出:“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 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 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轨迹。” (江泽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878页) 但是, 传统教育由于其主题的严肃和形式的相对呆板, 更谈不上娱乐性, 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难以主动参与。而非主流意识文化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回归, 使现代人一反那种过分沉重的政治中心和伦理本位的生存状态, 并由自在自发的或异化被动的生存方式向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方式提升 (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302页) 。所以青年学生更愿意追求轻松闲适的流行文化而摒弃和排斥抽象、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将对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产生消极影响。

2. 对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造成冲击。

非主流意识文化宣扬的是人生如梦, 游戏人生, 号召及时行乐, 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 “过把瘾就死”。这种享乐主义强调的满足仅仅是生理和心理的低级需要, 而青年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等高级需要却受到抑制, 这与培育“四有新人”的我国教育目标形成了尖锐的冲突。流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 其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是商品。为了促进文化商品的消费, 非主流意识文化总是通过各种缤纷的形象和华丽的包装, 竭力刺激人们的欲望需要, 不断向人们推销消费至上的理念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的解放和躯体的解放, 快乐原则和市场化在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结合, 把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当做正当的选择广泛传播开来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302页)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极为容易地吞食着青年的心灵。青年学生沉湎于平庸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之中, 以暂时逃避日常生活的责任及单调乏味的学习、工作。一些研究表明, 消费意识在新一代青少年的意识结构中, 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他们的购买行为已经再清楚不过地体现了其消费举动背后所暗含着的意念, 即“快乐无罪, 花钱有理;好好时尚, 天天向上”。 (田方萌、杨长征:《近5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 《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学校德育所推崇的核心思想———崇高精神、艰苦奋斗、榜样的力量, 几乎被消解殆尽。

3. 对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造成冲击。

非主流意识文化中所描绘的一个个血腥的场面, 无非体现一个原理:暴力出英雄, 演绎出一个庸俗的社会法则:弱肉强食, 以暴易暴;或者着力渲染个人的随心所欲, 很少考虑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把爱情演绎成三角恋、婚外情;把娱乐置于非道德基础之上, 排斥和消融着某些崇高的道德信念和理想, 使青年学生在毫无抵抗状态下, 不知不觉中接受它所倡导的观点, 从而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虽然在非主流意识文化中并不缺少道德观念, 但因为道德教化并不是其终极目标, 所以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经常只是作为流行文化的装饰。相反, 对暴力、色情、虚无感、幻灭感的表现在非主流意识文化作品中大量存在, 并且神秘主义倾向和封建迷信思潮泛滥, 明显不利于青年学生的道德完善。同时, 非主流意识文化反规范的倾向, 冲击传统德育一再坚守的道德规范, 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同变得困难, 道义约束趋于松弛;人们追求从非主流意识文化中带来的刺激, 从而导致面对现实的道德冷漠。

4. 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造成冲击。

无产阶级价值观的基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其基本特征是集体主义。而非主流意识文化以各种方式, 暗示、诱导和宣扬的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 把娱乐、享受与道德、理性相对立。如把施暴者混同英雄, 把个人欲望混同于人类普遍的理想, 把感官刺激混同于精神享受, 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价值判断混乱。非主流意识文化以一种强烈的同质化力量单面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大众文化的流水线上, 模仿是绝对的, 而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模仿的努力所取代。游走于大众文化之途的流行文化也概莫能外。一旦有人捏造一种流行的东西并且加以大肆宣扬, 那么它就会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致使文化的创新性受到排斥, 导致文化发展中经常生产无创造性的同样产品, 人们处在一种共时性之中。可以说非主流意识文化正是通过为大众提供共享的文化而成功地在一个范围内塑造了一股潮流、一种时尚、一种环境、一个氛围, 成功地塑造着大众同一种兴趣、喜好和口味。这种齐一化已成为非主流意识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 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大众的需求、思想和行为被齐一化了, 模式化以千篇一律、了无新意抹杀了文化的创新精神, 抑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使文化成为维持现状、甘于平庸生活的保守力量, 成功地把青年学生塑造成一群依赖的、被动的价值认知和取向单一的文化接受者。文化本来是想象的天地, 这一领域一旦被流行文化的非理性所占据, 不仅文化的生产者, 而且文化的传播者和享用者都成为了工具。齐一化的非主流意识文化消灭了文化作品本应具有的思想的丰富性和价值的多样性, 它力图通过对个性的扼杀消除一切否定性、批判性和对立性等, 造就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单面特征。在视听文化与商业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青少年, 对非主流意识文化、感性生活和物质利益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心理。他们对非主流意识文化大胆追求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缺乏继承的力量。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也使一代青少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侵蚀。毫无疑问, 在这种剧烈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 旧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受到普遍怀疑而失去权威性, 遭到了遗弃, 而新的观念和规范尚未建立。外来的一些价值观引起了一些人的倾慕, 而传统的、主流的价值观念与之发生一定的冲突又引起人们的反感;市场经济唤醒了人们的物欲和贪念, 许多腐朽的东西又死灰复燃;以往人们所尊崇的一些精神价值和信念受到了冲击, 理想在现实面前失去了力量显得苍白无力。这种价值观念的断裂是任何社会转型期都会遇到的。它所带来的混乱和无序状态使任何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会感到焦虑, 甚至痛心疾首。非主流意识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明建设构成严峻的挑战。

三、矫正和对策

面对挑战, 我们无法回避。面对非主流意识文化无孔不入的渗透, 教育者应积极地思考对策。德育教育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 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这里, 仅从学校德育教育这一角度, 针对非主流意识文化的冲击, 谈谈可以采取的对策。

首先, 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切实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使学校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培养出身心协调, 个性和社会性统一, 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技能的新时期人才。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 为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高尚志趣情操的培养。在这种“重分轻道”的教育模式中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乏应有的“免疫力”。

素质教育应分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指人在精神、意识上的特征和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能保证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有良好的适应性。人文素质是指构成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基本文化修养, 是人的社会文化素质中的最基本的部分。毛泽东说过: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 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就是一个纯粹的人。素质教育抓上去了, 就培养了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就可以本着“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原则, 分清是非, 学为我用。

其次, 深化德育工作。在深化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 在方法和观念上, 把德育从传统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形式多样化, 方法丰富化, 变说教为寓教于乐, 最终达到以乐施教。第二方面, 在任务和内容上, 要摒弃各学科各自为政之局面, 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中, 立体式开展。特别注意把德育和美育、艺术教育相结合。非主流意识文化主要是通过感性层面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生影响, 特别是对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深, 而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情感的教育, 正是通过以审美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 促进学生的知觉、想象、情感和直觉创造力的发展, 并形成较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第三方面, 还应建立适应发展的管理体制, 转变管理观念。在管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不应只把学生仅仅看做是单一的教育对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客体要通过主体起作用。要牢固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校校园文化。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精神、宽容精神、超功利精神等;人文精神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等。我国高等学校要造就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应该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型人才。高等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同时, 必须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为大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挥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要将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 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和讲座, 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最后, 应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性和科学性。要广泛开展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新颖的科技创新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有计划、分类别地开展主题学术报告, 邀请学校内部有名的教师或专家, 以及校外著名的专家和学者, 通过学术报告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学识, 开阔他们的视野;最为重要的是启迪他们的人生, 学会做人做事。总之, 根据学校特点, 采用丰富的形式, 加强课外文化的建设,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不可否认, 非主流意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自有它存在的价值, 但是人们不应该抛弃历经百年沧桑的文化而盲目地跟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因为只有那些厚重的经典才能提高我们的修养;只有经过历史筛选的经典, 才能把历史上一切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他们。生活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年代, 我们只有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具体问题, 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改造, 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才能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总之, 无论是对传统文化还是对非主流意识文化, 我们都因本着扬弃的原则, 既克服又保留。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非主流意识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影响了学生“四观”的正确形成。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面对, 及时矫正其影响。

非意识流 篇5

关键词:英语阅读,元认知,非英语专业

元认知指的是人类把自身认知系统当做认知对象,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完成对主体的认知。由元认知的认知、体验以及监控组成,组成元认知的三部分之间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和制约。阅读是人类进行认知活动的一种特殊行为,阅读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阅读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有现有知识背景的参与和应用,需要读者结合上下文作相应的假设、预测和验证等复杂逻辑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元认知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阅读时,需要读者将阅读的过程当作意识对象,并加以控制,必要时通过使用合理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但现阶段,在英语教学当中,还不够重视元认知意识,对元认知意识的分析研究也不多。

一、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在本研究中,要分析的主要问题有两个: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能否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元认知意识?

2.研究对象。本研究中所选的研究对象为105个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其中男生56人,女生49人;实验组52人,对照组53人。对于对照组不作任何干扰,只进行训练前后的英语阅读水平测试。两组使用的英语学习资料都相同,教学进度也一样。每组每周均有2节时长40分钟的英语阅读课,期末时这些学生都将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研究工具。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是英语阅读水平测试和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意识调查问卷。

(1)英语阅读水平测试。为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在进行实验前让两组学生同时接受培训前的英语阅读水平测试,测试内容为4篇阅读理解,涉及的词汇量为2506个,每篇阅读理解大约330字,测试时间为40分钟。阅读策略培训完之后,再组织两个组同时用之前的试题再次测试,比较元认知策略培训是否能够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元认知意识。这是一种可行度较高的实验方法,两次发放的试卷一共105份,收回有效试卷102份,测试有效。将两次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英语阅读试卷总共20道选择题,每对一题得2分,40分满分。

(2)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意识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以O'Malley and Chamot的分类系统为框架,并且参照相关研究成果。问卷一共21道题,主要是调查研究对象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问卷仿照莱克特量表方式,每道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个答案对应的分数为:完全不符合或几乎不符合-1,通常不符合-2,有时符合-3,通常符合-4,非常符合或几乎符合-5。学生要结合自己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平均分≤2.4为策略观念弱,2.5≤平均分≤3.4为策略观念中等,平均分≥3.5为策略观念强。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问卷内容都使用中文进行表达,经过内部一致性方法的检验,结果显示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0.851,符合统计要求。

为了防止测试试卷的内容对元认知训练有影响,只在实验组内展开问卷调查,在培训前,让实验组填写问卷,共发放52份,回收52份,有效问卷52份。使用SPSS11.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1.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由表1可知,接近一半的元认知策略使用的频率很低,“根据所读的内容修正前面的预测制定阅读目标(3.54)”策略使用的频率最高,第二为“根据文章或段落的起始句或结尾句判断主旨或大意(3.51)”。总的来说,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不高,说明接受受试者对于元认知策略的认知意识还不够。

2.培训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元认知意识的有效性。

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培训后,实验组使用以上4个策略的频率有所增加,平均值都超过3.0,“选择注意策略(3.72)”的频率最高,后测的分数均比前测高,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超过0.001,从侧面反应了该培训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元认知意识。

非意识流 篇6

关键词:语体,口语,书面语,非英语专业,语料库

1. 研究背景

语体指人们在交际中根据不同的语境而使用同一语言品种的变体 (朱洪林, 2002) 。口语体在词汇、词组、句式结构上均不同于书面语体。例如“We’ve known that”与“It’s known that”两个结构意思是一样的, 但前者却是在口语中使用较多, 而后者在书面语中出现较多。

掌握不同语体的词汇、语法、语篇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至关重要。然而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词汇和较系统的语法知识, 却遭受着“哑巴英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较低”的尴尬境况,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认识不够 (尚雯雯, 2008) 。由于缺乏语体意识, 大学生在英语口头交际和写作中只单纯地按照单词意思拼接句子, 而忽略了表达的得体性 (appropriateness) , 导致在口语中夹杂很多书面词汇, 而作文中又夹杂着太多口语化词汇, 造成语体错位和语体意义失调, 从而使语言显得不自然、不地道 (赵秀凤、戴卫平, 2003)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讲授正确的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 提高其交际的得体性。然而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重正确性而忽视得体性, 大部分师生对语体的认识往往都是感性的、零碎的 (桂诗春2009) , 语体教学也只是被支离破碎地提及而已。

近年来, 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学生的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例如文秋芳等 (2003;2006) 、赵秀凤和戴卫平 (2003) 、和刘兴兵 (2005) 等利用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存在口语化倾向, 其具体表现包括:1) 超用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2) 过度使用前两个千词, 单词使用单调, 缺乏多样性。吴瑾和邹青 (2009) 利用“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 (SWECCL) ”从词汇密度和词频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中国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在这两个特征上区分度不高。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与语篇的正式程度成正比 (赵秀凤、戴卫平, 2003) , 是英语书面语体的特征之一。目前针对中介语语体特征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英语专业学生, 语料也主要来自各种大型考试, 很难反映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中介语语体特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培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仍需要拓展实证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搜集了同一个班的56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语作文语料和口语语料, 对其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情况和名词化三个参数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体意识,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体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希望了解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语体特征, 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情况和名词化三个参数上,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区分度如何?

2.2 语料收集

在大一第一个学期之初, 笔者给新生布置了一篇题为“Food safety”课堂限时作文, 然后把搜集到的语料输入电脑, 并进行了文本清洁和处理, 变成语料处理软件可识别的电子文本, 以便进行检索和分析。这是书面语语料的收集过程。学期末进行口语考试时, 作为考试的一部分,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即兴话题“Should we help others in nee?”, 每个人都有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 然后同时进行录音, 之后对音频文件进行转写、清理等程序, 生成和书面语语料一样的文本。这两个话题都是关于热门社会问题, 都具有议论性质, 可比性较高。

2.3 研究工具

(1) AntConc:检索工具, 用来分析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和名词化使用情况。

(2) Range_GSL_AWL:词汇分析工具, 含三级词汇底表, 用来分析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情况。

(3) 布朗语料库 (Brown Corpus) :布朗大学当代美国英语标准语料库 (Brown University Standard Corpus of Present-Day American English) , 语料内容是1961年出版的美国书面英语, 包括500篇文本。

(4) 英语国家语料库世界版的口语部分 (BNC World Spoken) :该语料库收集了当代英国英语4124篇文本, 其中口语部分占了10%[1]。

3. 结果与讨论

3.1 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表1关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使用情况在不同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 已转换成每万词的标准频率。学生书面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和第二人称代词每万词的使用频率均大大超过Brown语料库的相应数值, 其中第一人称复数的超用情况尤其严重, 甚至是BNC口语语料库的对应数值的4.5倍。在此特征上, 学生的书面语存在严重的口语化倾向。而学生口语语料库与BNC口语语料库相比, 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存在超用现象, 而第二人称代词却存在少用现象。虽然学生书面语语料库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总体使用频率低于学生口语语料库, 但它只有在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的使用频率上低于后者的相应数值, 而其他两个特征值均高于后者的相应数值。

由表1可见, 学生在书面语和口语中, 对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并没有区别对待, 除学生口语语料库的第二人称代词外, 其他特征均严重超用, 且各特征的使用存在不均衡性。总体而言, 第一人称代词的超用现象比第二人称代词严重。

3.2 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情况

不同词频等级的分布可以反应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使用的丰富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 与Brown语料库和BNC口语语料库相比, 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均超用第一个千词, 而第二、三个千词及其他均存在比较严重的少用现象。在前两个千词的使用上, 学生书面语和学生口语区别不大, 由此可见, 学生的词汇量较小, 词汇丰富程度较低, 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均缺乏有效变化。

从词汇层面讲, 学生在书面语和口语上也未做到区别对待, 依然是“我口说我手, 我手写我口”, 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上只能做到简单的意思对等, 词汇使用的得体性无从谈起。

3.3 名词化

名词化可以有效增加语篇词汇密度 (熊淑慧, 2011) 和表述的客观性, 减少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 是区别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特征之一。表3显示, 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在名词化使用频率上相差很小 (分别为134.2/万词、124.8/万词) 。

从以上三个特征的对比分析可见,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语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存在超用现象, 口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又存在少用现象;学生的词汇量较小, 同义词汇掌握不足, 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均严重依赖第一个千词, 多样性较差;名词化的使用未能区分书面语体和口语体, 这也是三个参数均存在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语体意识非常淡薄, 对语言结构的选择仅能考虑到意思层面, 得体性层面无从谈起。这应该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

4. 总结与启示

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他们在这个三个参数的具体特征上存在的超用和少用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汉语思维的影响,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和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交际中多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做主语;学生的词汇量不足, 对词汇缺乏语体方面的认识, 所以在表达时只能从意思上去选择, 就一般而远具体;语体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到实施教学的广大英语教师都很少对语言结构的语体色彩进行区分, 学生自然也很难重视这一方面;语体意识的培养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大学英语面临课时不足, 课下学生缺乏教师指导的困境, 学生自主学习得不到保障;培养语体鉴别和使用能力的教材和训练材料较少, 使得课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无法得到保障 (杨永芳, 2010) 。总之, 学生的语体意识淡薄, 书面语和口语难以区分的原因比较复杂, 本文不再赘述。但大学英语教学忽视语体意识的培养难辞其咎。

所以, 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和口头交际能力, 提高其交际的得体性, 语体意识培养应该尽快被提上日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应该涉及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 鼓励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结构的语体色彩;基础英语教材应增加相关的语体知识, 为语体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课上也应拿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区别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词汇、语法和语篇特点, 让学生对语体知识有系统的理解, 使他们的自主学习有章可依, 尤其是词汇教学方面, 教师应该指引学生注意其是属于正式语体还是非正式语体;学生应注意同义词和近义词的积累, 提高交际过程的得体性。

参考文献

[1]朱洪林.英语写作与语体意识[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2, 3 (1) :48-55.

[2]尚雯雯.论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 2008, (2) :271-272.

[3]赵秀凤, 戴卫平.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语体意识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3) :54-57.

[4]桂诗春.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语言学语体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5]文秋芳, 丁言仁, 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268-274.

[6]文秋芳.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口语-笔语词汇的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7) :9-13.

[7]刘兴兵.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 (1) :109-112

[8]吴瑾, 邹青.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体特征研究:词汇密度与词频[J].山东外语教学, 2009, (1) :8-13.

[9]熊淑慧.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3 (2) :126-132.

非意识流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全世界各领域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 这也就意味着跨文化交际也登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跨文化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 可见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的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因此, 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就整个社会而言, 英语专业的人只是极少数。就六盘水师范学院而言, 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全校所占比例极小, 约为7%, 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就占了整个群体的绝大比例。所以, 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更具普遍性。再加之,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 生活背景也不尽相同, 这可以使调查得出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所以, 可以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调查与研究, 说明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研究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因素, 探究如何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

在目前的全球紧密联系的社会环境下, 跨文化意识的研究调查是符合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的, 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跨文化意识, 虽然曾有不少人为之下过定义, 但是目前仍未有准确而严格标准性定义。的确, 由于跨文化意识是一个复杂而牵涉范围较广的概念, 所以在各种领域中的定义也有所侧重或是差异。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 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具有文化“移情”能力以及“文化融入”能力。

2.1 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考虑到各专业与研究课题的相关度,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人文社科类专业, 进行分析研究。专业主要有中文、历史、秘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等。调查对象是从取样专业的大一到大三或大四的学生。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来对这些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 收回有效问卷162份, 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29%。男生所占有效比为36%, 女生占64%。

2.2 调查内容、形式

此次问卷共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自评问卷形式, 第二部开放性问题。

此部分受调者可在相应的数字代码下打钩 (1=非常认同;2=比较认同;3=不确定;4=不太认同;5=非常不认同) 。

Part 2开放性问题:

该部分设有3个问题, 主要围绕了解受调者在跨文化意识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因素, 和受调者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以及平时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几个方面来展开。

2.3 问卷统计方法及结果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四项调查内容中, 受调者在1-5选项中选择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百分比。

结果显示, 70%受调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跨文化意愿。这表明绝大部分人是不排斥和异族人产生交流和交往活动的。他们愿意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分享交流彼此国度的文化。同时, 在尊重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这两个调查内容上, 选择1、2选项的人都在60%左右。这与第二部分问卷结果中, 大部分受调者主要通过现代媒体来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媒体传播速度之快, 信息量之大, 范围之广, 让受调者意识到各国人之间有所不同。尽管如此, 这种意识并不是很系统、完整, 这也是在文化知识储备这个内容上仅有35%的受调者选择了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选项的主因。这说明受调人群中仅有35%平时比较注重去了解外国文化知识, 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绝大多数的人在这一个板块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因此, 即使受调者意识到差异但却无法准确的找到差异点, 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第二部分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 根据受调者给出的答案, 在培养跨文化知识上大部分人给出的途径是通过现代媒体, 比如看外国电影、通过网络搜索、关注相关论坛等去了解有关知识。同时, 绝大部分受调者认为应该通过跨文化知识的增长去促进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的增强。

3 调查结果说明的问题

此次的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 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极速发展, 全世界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次的受调者大都是90后, 他们都是在这种“世界大家庭”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 他们有着较强的跨文化意愿是时代进步的成果。同时, 作为大学生, 生活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的接收能力是强大的。所以, 他们大部分都尊重文化差异也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但是由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剩余6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度有限,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达不到一个较高水平的主因。

受调者在跨文化知识存储这一板块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在于90后虽然成长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下, 但是, 中国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非朝夕之间就能促成的, 自然这一代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所以, 在这种高考这种带有选拔性质的教育模式之下, 学生只能花绝大部分的时间在考试内容上, 去潜心钻研试题, 去仔细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及意图, 成为“考试专家”、“心理学家”。这样一来, 除了那些有对外国文化特别兴趣的少数群体, 多数人平时就很难再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与考试不大相关的外国文化。

过去, 对人们跨文化意识有较大影响的可能是人们的跨文化意愿或是心理因素。与过去相比, 21世纪, 在培养正确跨文化意识过程中, 文化知识的储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知识, 在与异群体交流的过程中, 便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跨文化意识。从哲学角度来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同样地,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只有当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了解, 做出相应的意识反应才能够促进交流。反之, 则起到相反的效果。

摘要:对六盘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调查研究, 同时也说明了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研究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因素, 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促进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Hanvey, R.G.Cross-culture Awareness[M].Cambridge:Newbury House Publisher, 1981.

上一篇:学校文化建设刍论下一篇:学生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