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状况

2024-10-23

从业状况(精选8篇)

从业状况 篇1

农村发展, 人力资源是关键要素。当前农村实际从业人员出现“高龄化”、“女性化”趋势, 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进步。为切实了解农村从业人员现状, 笔者以黄冈市为例, 调研该市农村实际从业人员状况, 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在考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时, 依据农业统计指标界定, 农村劳动力是指处于劳动力年龄阶段内的全部乡村人口数。该指标表明农村拥有适龄劳动力的数量, 不论该人员是否参加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内, 但不包括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但实际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乡村从业人口是指乡村人口中参加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数。该指标反映农村中实际从业人员状况, 包括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的劳动者, 不包括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但没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 因此可能大于农村劳动力数, 也可能小于农村劳动力数。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参加农、林、牧、渔业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数量。该指标表明在农业生产一线实际人员的数量。不包括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劳动者, 可能大于农村劳动力数, 也可能小于农村劳动力数。据以上指标内涵, 我们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着重考察乡村从业人员状况能较好地反映乡村实际从业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 现辖11个县市区、1.74万平方公里、740万人口, 其中农业人口为560万, 是一个农业大市。本课题组通过分层随机抽样, 抽取了黄冈市11个县 (市、区) 的57个村作为调研样本,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半结构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研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乡村从业人员就业分布状况;二是乡村实际从业人员素质状况;三是调研农村青年农业从业意愿。本次调研发放问卷660份, 收回有效问卷545份, 涉及个体成员2 017人。为了便于研究乡村人口从业情况, 在这里, 我们将545户2 017人中, 剔除507名各级各类在校生和159名未从业者, 余下1 351人则为农户家庭中的从业人员。

一、乡村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 乡村从业人员实际从业状况

乡村从业人员有的常年在乡村从业, 从事农村第一产业, 也有的从事农村第二、三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有的利用农闲时节在外打工, 还有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从大的方面来分, 可将乡村从员人员分为两大类, 一类人员是完全在本村或所属乡镇管理区域内从业, 即常年在本地从业人员。另一类是在外务工人员, 即在本村及所属乡镇行政管理区域以外区域从业。为了便于统计分析, 根据在外打工时间不同可分为:常年在外务工 (一年中在外务工达6个月以上) 、季节性在外务工 (一年中1—6个月在外打工人员) 。这样分析可以清楚了解乡村从业人员的实际从业状况。具体情况 (见表1) 。

单位:人

从表1可看出, 在乡村从业人员中, 44.3%的人员是常年在乡村从业, 这部分人员是当前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是在乡村直接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0.8%, 季节性务工者占4.9%。由此可见, 在乡村人口中有55.7%的人员在外打工, 其中常年打工人员占到了1/2, 打工成为乡村人员的主要从业方式。

(二) 乡村从业人员素质状况

针对1 351名乡村从业人员, 我们统计了他们的年龄、性别和学历教育情况, 具体数据 (见下页表2) 。

1. 乡村从业人员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分布上看, 常年在本地从业人员即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员, 年龄多为29~60岁, 这年龄段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7%。599人中有45人超过60岁, 非适龄人员在本地从业人员中也占很高比例, 占到7.4%, 而转移劳动力在外务工人员中, 除季节性务工有两人超过60岁外, 常年在外务工中没有一人超过60岁。可见在农村, 超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也呈现一定规律, 常年务工人员中以青年为主, 16~28岁的青年占到46.4%;季节性务工人员中年人员比例较高, 占到50%。由此可见, 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 劳动力年龄越小, 一年中外出务工时间越长。将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与在外务工人员相比较, 在外务工人员中99.3%的为适龄劳动力, 在外务工青年占青年劳动力总数的96.8%, 而只有3.2%青年常年在本地从业, 绝大多数青年不在农村本地从业。

单位:人、%

2. 乡村从业人员性别结构。

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中, 女性偏多, 占到58%。外出务工人员中, 以男性偏多, 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男性为58.9%, 其比例与常年在本地务工人员性别结构刚好相反。季节性务工人员中男性比例更高。从性别结构上看, 农业实际从业者女性偏多, 而在外务工人员中男性偏多。

3. 乡村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和学历层次。

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 学历为小学及文盲的比例占到24.2%, 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中, 小学及文盲人员比例只占14.4%。从横向比较来看, 乡村从业人员中, 63.3%的小学及文盲是在农村本地从业, 而在外务工者中, 小学及文盲人员比例较低, 只有占数量的30.5%的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从受教育年限统计来看, 农村本地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9年, 季节性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 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可见在外务工人员受教育年限明显多于在本地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中, 具有大专学历以上者较少, 599人中, 只有2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调查中, 在乡村工作的599人, 只有65人受过相关技能培训, 也就是说90%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由此可见, 滞留在乡村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普遍较少、学历较低, 接受培训少。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以上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中,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其年龄结构不合理, 中老年比例偏高;性别结构中女性偏多;受教育年限也偏低, 学历以小学及以下为主。与在外务工的劳动力相比, 而转移人员适龄劳动力较多, 性别结构中男性较多, 学历层次以初中为主。可见转移出去的是农村中的优势资源, 而滞留在乡村工作的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缺乏, 难以满足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 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建设新农村,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建设者, 因此必须要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让更多的优质人才留在农村从事农村的建设。

1.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宏观层面上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 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城乡间劳动所得势差减小, 优质劳动力资源才会自由流动, 而不会出现当前一边倒倾向。

2.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 完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 实施覆盖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 增强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

3.制定培育和留住农村人才的政策措施, 留住高素质人才。对滞留在农村的劳动者实施培训, 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国家出台政策, 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使他们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新生力量。有些地区在实施大学生当村官工程, 有些地区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这些工作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实践。

摘要:通过对黄冈市乡村从业人员的从业状况、从业人员素质及收入状况的实证调查, 得出乡村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结论, 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农村对人才吸引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敏英.韩国农业后备劳动力的培养和政策[J].世界农业, 2000, (1) .

[2]胡津浦.农民工:艰难的新市民之路[J].人力资源, 2005, (7) .

从业状况 篇2

(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

2、I202-2)审核关系

1、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2、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其他从业平均人员人数

3、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

5、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000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0007、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10008、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其他从业平均人员人数*1000

即1=5+6+78=9+10+1112=13+18+1913=14+15+16+17

20=12/8*100021=13/9*100022=18/10*1000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桂F301表)审核关系

1、单位数≥12、从业人员报告期平均人数≥13、本期收入合计≥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

4、本期支出合计≥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5、商品和服务支出≥取暖费(降温费)+劳务费+差旅费+出国费+工会经费+福利费

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退职(役)费

7、本期收支结余=上年结余+本期收入合计-本期支出合计

(三)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桂F401)审核关系

1、从业人员报告期平均人数≥12、固定资产原价>本期固定资产折旧

3、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

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6、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7、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

9、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税金+利息支出

(四)服务业个体经营户财务状况调查表(桂F501表)审核关系

1、从业人员报告期平均人数≥12、从业人员报告期平均人数≥外雇人员

从业状况 篇3

一、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一, 从政策上, 浙江省政府自觉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发展较快且基础厚实, 加上浙江文化资源深厚, 发展影视产业有很好的基础条件。1999年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2003年6月, 浙江和广东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同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拟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和试点部门、试点城市改革方案。影视产业作为整个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 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口。2004年《关于加快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影视企业主体资质准入条件、改革国有影视制作经营机构、拓宽影视业的投资渠道、培育交易市场、影视人才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在2005年7月《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和2006年7月《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的两大文件中影视产业都被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8年7月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 (2008-2012) 》提出重视影视创作, 做大做强国有影视机构, 提升民营影视机构创作生产水平, 培养优秀影视创作团队, 支持影视基地建设, 努力使浙江省影视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 从影视运营主体看, 一部分是国有影视机构, 主要是电视台;另一部分是民营影视公司。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局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 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 广播电视台66座, 广播、电视年播出能力分别达到63.75万小时和59.34万小时, 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104套和111套。全省乡镇和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5.8%和87.4%, 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接近900万户, 入户率达到60%, 全省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37%和98.84%, 居全国前列。

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 民营“影视浙军”正在迅速的壮大。浙江省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 一直把影视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新增长点。目前全省已拥有1个全国影视产业实验区、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教学研究基地。截至2009年2月, 浙江省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的机构442家, 其中民营企业397家, 占90%。全省影视公司总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的12亿上升到20亿元, 其中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48家。2009年上半年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现有入区企业达到293家, 入区企业影视制作总投资金额达5亿多元, 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二、浙江影视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北京电视节目发展论坛上华谊兄弟集团总裁在总结华谊这几年取得成绩时说电视剧制作人才是第一突破口。浙江省是影视产业发展重镇, 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据统计现有浙江省国有广播电视电影在编从业人员粗略估计约2.5万人左右。从民营影视发展看, 就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而言, 截至2009年3月, 全国已有276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带动了当地各类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创造了2万余个就业岗位。横店以影视基地为基础, 以吸引剧组为起点, 筑巢引凤, 从2004年至今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 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 (集) , 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达380多万人次。按照工作的性质, 影视业人才可以划分为影视创作和影视市场管理两大类。影视创作类人员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术 (包括服、化、道) 、录音, 等等;影视管理人员包括:影视企业管理者、影视政府部门管理者、监制、制片人、发行人等等。表1以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两大招聘网站2009年8月11日浙江站为考察对象, 对影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在考察众多公司所需职位中, 编导类依旧在市场上需求量最大。因为在这两大网站上发布职位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处于刚刚成立阶段或者是公司发展期, 公司需要大量的采编人员从事内容创作。但是相对于整个采编队伍来说, 采编人员还是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本文把制作类人才也归入编导类, 因为采编、后期制作两种职位同属于影视节目生产制作, 所以归于同一类别。第二类需求量大的演艺类, 演艺类属于变动比较大的一类职位, 而且需求具有临时性, 从人员需求发布上看所需的量比较大。还有一类是营销类, 这一类职位主要是开发市场, 所需的人员多, 对其能力的要求也高, 符合现今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策划类岗位而言, 这一类人员的需求职位相对较低, 基本是策划和文案两种职位, 在浙江市场上策划人才的求职方式主要不是依赖于网络渠道, 更多的是业内人士的引荐。管理类人才需求要求比较高, 主要在工作年限和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在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增多, 市场需要一批既懂得影视生产规律又懂得影视产品市场管理阶层。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企业, 这一批人才将带领浙江影视产业发展, 也成为浙江影视产业崛起的关键。相关各个职位的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设置制片管理专业, 专门培养影视管理人才, 为了跟上影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动漫产业发展, 学校专门设立动画学院, 另外设立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课程设置上重点在影视专业课程上, 侧重技术层面的学习。学生满足于技术技巧上的要求, 即通常所说的“匠人”。非影视专业课程, 像美学、艺术学这样的艺术类学生的基础课没有得到重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

三、浙江影视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浙江影视产业发展迅速, 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外, 浙江影视教育提供人才支持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中国的影视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影视高等教育。在浙江不仅有浙江传媒学院这样专门培养影视人才的高等学府, 还有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都设有新闻传媒类专业, 这些院校每年为整个浙江省影视产业输送大批人才。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 调查浙江影视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的两所专门培养广播电视人才高等学府, 浙江传媒学院创建于1978年, 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 专业性很强。学校现有教学单位8个, 共有专业36个。学校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8个二级学院, 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动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等3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8800人。在浙江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都能看到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背影, 浙江传媒学院成为浙江各大影视机构输送影视人才的摇篮。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学特点是:以广播电视制作专业为主体, 兼顾艺术创作与科研。学院所设置的课程是按照电视制作各个职能部门——导、表、美、录、摄、制——进行规划, 加上播音学院的播音主持人专业, 在专业设置上与电视台生产流程上职位设置是一一对应。从发展的倾向上看, 艺术类专业占主导。在管理这一块高, 这就使相应专业学生的根基很浅、视野狭窄。特别是管理学院的学生, 根本不具有高级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素养。从培养的角度来说, 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势必成为以后职业发展一种障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 重视理论的教学, 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创意能力不强。尤其是每年大规模的招生, 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够, 大班授课, 师生互动性差。因为是艺术类招生, 英语水平大多不高, 艺术类学生CET-4考试通过率很低。在当今市场发展趋势, 影视人才都面临市场残酷的挑战, 影视人才要求熟悉影视产业生产规律, 熟悉市场, 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浙江传媒学院专业性强, 在影视行业居全国前列, 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分限制学生的发展道路, 阻碍学生专业的发展, 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浙江影视产业人才教育上, 其他院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的专业性强, 特色明显, 办学的实力强, 浙江其他的专业院校就逊色一些, 这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要解决的难题是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培养足, 实践能力差, 上手慢。

四、总结

从业状况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度参加预防性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 694人, 年龄16~55岁, 男性1 249人, 女性2 445人。

1.2 方法

抽取静脉血2 m L, 分离血清, 采用ELISA法进行HBV标记物的血清学检测, 试剂为沈阳惠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奥地利博赛2010酶标仪, 博赛洗板机, 按试剂盒中说明书提供方法操作并进行结果判定。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HBsAg检测情况

共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 694人, HBs Ag阳性的309人, 阳性率为8.36%。男性阳性率为10.65% (133/1 249) , 女性阳性率为7.20% (176/2 445) , 男性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4, P<0.01) 。HBs Ag阳性率以26~30岁年龄组为最高, 36~40岁年龄组为最低, 各年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7.12, P>0.05) 。 (表1)

2.2 抗-HBs检测情况

共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 694人, 抗-HBs阳性的1 248人, 阳性率为33.78%。男性阳性率为26.10% (326/1 249) , 女性阳性率为37.70% (922/2 445) , 女性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80, P<0.01) 。年龄分布, 抗-HBs阳性率以26~30岁年龄组为最高, 36~40岁年龄组为最低, 各年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73, P<0.01) 。 (表2)

2.3 不同行业从业人员HBsAg检测情况

HBs Ag阳性率以洗浴业携带率最高为9.54%, 其次为宾招业为8.61%。各行业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93, P>0.05) 。 (表3)

2.4 HBsAg阳性者HBeAg检测情况

309人HBs Ag阳性者中, HBe Ag阳性的102人, 阳性率为33.01%。男性阳性率为33.08%, 女性阳性率为32.95%,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0.05) 。年龄分布, HBe Ag阳性率以31~35岁年龄组为最高, 16~20岁年龄组为最低, 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1, P>0.05) 。 (表4)

2.5 HBV的感染模式

309例HBs Ag阳性者HBV感染模式有7种, 以HBs Ag、抗-HBe、抗-HBc均阳性为主126例, 占40.77%。其中, 男性54例, 占40.60%;女性72例, 占40.91%,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0.05) 。其次, HBs Ag、HBe Ag、抗-HBc均阳性93例, 占30.10%。其中, 男性41例, 占30.83%;女性52例, 占29.54%,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59, P>0.05) 。 (表5)

3 讨论

双辽市2009年度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 Ag阳性率为8.36%, 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0.1%) [1], 高于食品从业人员HBs Ag阳性率 (6.55%) [2]。性别分布, 男性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男性在公共场所行业中多从事采购、社交等公关活动, 又兼多数男性有吸烟、饮酒且互相敬烟、敬酒的不良习惯,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为乙肝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年龄分布, 31岁以下年龄组HBs Ag阳性率偏高, 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 年龄越小对HBV越易感。 (2) 该年龄组体检人数最多, 是公共场所行业的主力军, 他们与外界接触面广而频繁, 密切接触机会多所致。抗-HBs阳性率为33.78%, 男性低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女性在自然界中阳性率较高, 部分人群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得到了自然免疫。HB-s Ag阳性率在各行业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在公共场所中人群分布没有明显的职业特点。HBe Ag阳性是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本次调查从业人员HBe Ag阳性率为33.01%, 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BV感染仍属于中度流行程度。人群免疫抗体水平仅占33.78%, 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占66.22%, 从业人员是重点人群, 应加强监护和管理, 抓好防制措施, 推行服务行业中乙肝疫苗接种, 提高人群免疫力, 防止HBV感染和传播,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

摘要:目的为了解双辽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 为乙肝疾病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12月对双辽市所辖的公共场所所有从业人员采用ELISA法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双辽市2009年度公共场所共有从业人员3694人, HBsAg阳性309人, HBsAg阳性率为8.36%;性别分布, 男性高于女性, 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65% (133/1249) , 女性阳性率为7.20% (176/24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4, P<0.01) 。提示HBV感染仍属于中度流行程度, 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占66.22%。结论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高, 应继续加强卫生监督, 普及乙肝防治知识, 抓好防制措施, 推行服务行业中乙肝疫苗接种, 提高人群免疫力, 防止HBV感染和传播,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

关键词:公共场所,HBV感染,HBsAg,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刘崇柏主编.乙型肝炎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6.

从业状况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6—2008年市管单位中以食品加工、生产销售、公共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化妆品营销、水源管理及自愿来我中心查体的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数据。

1.2检测方法

(1)HBs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可提供。结果参照GB 17010-1997判定[1]。(2)应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2]。

2结果

2.1 HBsAg阳性率

从2006—2008年检验资料中共整理出有统计价值资料397 385人份,HBsAg阳性5170人。2006年阳性率为1.3%,2007年为1.32%,2008年为1.29%。总阳性率为1.3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74%,女性为1.04%,见表1、表2。

注:χ2=0.368,ν=2,P>0.05。

注:3年男女合计阳性率比较,χ2=355.75,P<0.01。

2.2 HBsAg阳性的行业分布

表3中其他单位指服务行业中不需要办理健康证的单位,其阳性率高于餐饮、食品饮料加工及公共娱乐场所。

2.3 HBsAg阳性的职业分布

表4中在一线工作人员指饮食人员、食品生产加工营销人员、水源管理人员和公共娱乐场所等直接接触顾客或生产产品人员;二线工作人员指各体检单位的后勤供应和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其他人员指服务行业中不需要办理健康证的体检人员,其他人员阳性率高于一、二线工作人员。

注:χ2=457.07,v=3,P<0.01。

注:χ2=383.68,ν=2,P<0.01。

2.4不同年龄的HBsAg阳性率

表5显示,20~3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1.65%,高于其他年龄组;而45岁以上年龄组HBsAg阳性率仅为0.64%。

注:χ2=355.40,ν=3,P<0.01。

2.5不同月份HBsAg阳性分布

从表6可以看出,各月份HBsAg阳性检出率没有高峰出现,各月份阳性率呈散在状态。

3讨论

我市2006—2008年服务行业人员受检人数共397 385人,HBsAg阳性数分别为1543人、1564人,2063人,共5170人。阳性率依次为1.30%、1.32%、1.29%,总阳性率为1.30%。经统计学检验(χ2=0.368,P>0.05),说明2006—2008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体检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而检出率保持相对稳定且略有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我国强化计划免疫及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获得的保护率已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也是卫生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坚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结果。

结果表明,男女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非常明显,这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较女性广泛有关,也与乙型肝炎在人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的结果相一致。

调查统计表明,由于加强了对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卫生知识宣传、培训,其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不办理健康证的其他服务行业。资料显示,服务行业二线工作人员阳性率略高于一线工作人员,考虑可能是他们体检率低,且大部分是2年左右查体1次,提示今后应加强服务行业二线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工作。

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检出率显示,20~3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1.6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χ2=355.4,P<0.01)。这与该年龄组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从业人员基数远远大于其他年龄组有关。45岁以上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这种现象可能系青年感染乙肝病毒后随年龄增长,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受机体免疫机制的影响,其活性逐年降低,使HBsAg转阴,此与有关报道一致[3]。也与该年龄组占整个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很小有关。

各月份HBsAg阳性率未见明显高峰,呈散在状态。

4小结

通过对我市2006—2008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状况分析表明,我市这一人群HBsAg阳性率保持相对稳定且略有下降态势。应做好卫生执法,加强监督管理及卫生知识培训和定期体检,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并做好卫生用品消毒工作是降低HBsAg阳性的重要措施,要求服务行业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提高他们的免疫力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市服务行业从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方法2006—2008年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HBs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HBsAg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共检查397385人,HBsAg总阳性率为1.3%,阳性率略有下降。男性阳性率为1.74%,女性为1.04%,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355.74,P<0.01)。其他服务行业阳性率高于餐饮、食品饮料加工及公共娱乐场所(χ2=457.07,P<0.01);其他服务行业人员阳性率高于一二线工作人员(χ2=383.68,P<0.01);20~3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1.65%,高于其他年龄组;45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最低,仅为0.64%(χ2=355.40,P<0.01)。各月份HBsAg阳性检出率呈散在状态。结论该市3年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调查数据对控制乙肝传播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标准处.传染病控制标准和处理原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00-110.

[2]王广义,薛禾生.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非参数统计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9.

从业状况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自2006年临潼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1402名体检登记资料

1.2 方法

HBsAg携带情况采用上海申峰生物制品厂生产的全血乙肝表面抗原(WB-HBsAg)检测试条进行检验。

1.3 诊断标准

按试条说明进行规范操作,结果按说明判定,分为阳性、阴性、无效[2]。

2 结果及分析

2.1 食品及公共场所人业人员HBsAg检测情况

2006年共检查11 402人,HBsAg阳性率为2.06%,其中男性4309人,阳性率为2.90%;女性7093人,阳性率为1.55%。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P<0.01)。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的检出情况

以15~20岁年龄组阳性率较高,41~50岁年龄组较低,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P<0.05),其他年龄组阳性率见表2。

2.3 各年龄组中不同性别的检出情况

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不同,HBsAg阳性检出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的处理,男性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P<0.05),女性各年龄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38.94,P<0.01)。

3 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在我站2006年度体检的11 402名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中,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女性,男性青壮年感染率高于老年[3]。尤其以20岁年龄组最高。这可能与男性人群社交活动频繁,吸烟、酗酒造成肝功能损害有关,极易感染HBV HBV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我国是感染高发区,现有携带者1.2亿人,1~59岁携带率为9.75%,我区携带率低于全国水平,但是作为旅游区,防治任务不可忽视。建议对这部分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干预工作[4]。以提高从业人员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执法部门要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执法力度,对无证上岗人员及单位应按卫生法律法规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新参加工作人员和女性进行健康教育,从源头上切断传播途径,营造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3.

[2]陈鸿,唐荔伟,王淑萍,等.南昌市从业人员HBeAg血清检出报告.中华医药杂志,2003,3(2):172-173.

[3]陈国翠,高凤琴,韩国龙.1997—2000年西安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分析.职业与健康,2002,18(1):82-83.

从业状况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自我站2006—2008年食品、公共场所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资料。

1.2 方法

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全血诊断试剂(胶体金法),诊断试剂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条,操作与结果判定均按说明书进行,有效期内使用。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3年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分析,χ2=49.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χ2=49.28,P<0.01。

2.2 不同性别的HBsAg阳性分布

结果表明,女性HBsAg阳性率略高于男性,二者经统计学分析,χ2=0.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χ2=0.61,P>0.05。

2.3 不同年龄阶段

HBsAg阳性分布不同年龄段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岁~、40岁~、30岁~、50岁~,不同年龄阶段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1)见表3。

注:χ2=65.7,P<0.01。

2.4 HBsAg阳性者在不同职业中的分布

结果表明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化娱乐场所、餐饮业、理发、食品加工、宾馆服务、商场、食品销售。文化娱乐场所阳性率最高,为6.21%;食品销售阳性率最低,为1.69%。不同职业人群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3,P<0.01)。见表4。

注:χ2=82.13,P<0.01。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表1中,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健康检查把HBsAg阳性者调离有关,也与近几年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人群免疫水平有一定提高有关。表2中HBsAg阳性率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是一致的。表3中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与从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多为年轻者,因其流动性大,须不断补充新员工,且新员工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关。表4中文化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且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HBsAg阳性者仍从事直接接触顾客的工作,餐饮服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究其原因与近年经济的迅猛发展,餐饮服务业不断扩大,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不断补充新员工有关。

3.2 措施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虽然血源性传播为主要途径,但HBsAg携带者的唾液等分泌物检出HBsAg的文献早有明确报道[1]。因此,卫生监督人员应加强食品行业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已上岗人员坚持定期体检;对HBsAg阳性者,必须及时调离岗位,切实杜绝带毒者造成乙肝的传播;在易感人群中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卫生监督人员应积极宣传卫生法规及有关知识,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重视,使广大群众能密切配合卫生部门搞好公共卫生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从业状况 篇8

关键词:会展业,从业人员,英语培训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 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贸易、拉动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 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经济为中心的一种新型经济, 具有关联带动效应。成都作为西南交通枢纽, 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 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 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会展行业对会展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宣传推介等能力, 也要能够流利地与国际展会人员进行交流。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行业要求给我们的行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1]。如何使我们的英语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满足会展行业提出的要求, 这给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笔者将对成都地区会展行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状况进行调查, 了解该行业内员工的英语水平和对他们进行的英语培训的满意程度, 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1 调查的范围

本次调查的人员主要是四川省会成都地区会展业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上至部门经理, 下至普通工作人员。由于会展业会带动其他服务行业如旅游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的发展, 业内人员对会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环节相对比较熟悉, 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反馈最能体现业内人士对行业的看法。

2 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次对成都地区会展行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状况进行调查, 了解该行业内员工的英语水平和对他们进行的英语培训的满意程度, 以此来对会展英语的特点和业内对英语人才在要求进行分析来指导高职高专《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

2.1 文化程度数据分析 (见图1)

2.2英语水平数据分析 (见图2)

2.3 口语水平 (见图3)

2.4 英语培训的必要性 (见图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会展业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实际英语水平并不高, 而他们对英语培训的需求却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培训老师往往是统一备课, 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料选择, 很多员工认为培训内容一直不能反映出他们水平的差别, 同时培训的方式太过单一, 因而使得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员工不重视培训, 而基础差的员工在学习时又跟不上节奏, 最终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成都这样一个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且将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的目标作为本地的发展规划的城市来说, 从业人员的素质, 尤其是英语水平尚不能满足成都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 成都尤其加大了对会展行业的投资力度, 将会展业作为拉动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 对从业人员进行英语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 会展英语语言特点

会展英语是一种应用语言, 具有用词准确、结构严谨、格式规范的特点。因其主要涉及商务领域, 故属于商务活动实践锻炼课程[2]。对学生的培养, 老师首先应当根据会展英语的特点来对课程的教学进行设计。

3.1 会展英语涉及面广

会展行业牵涉面广。作为“朝阳产业”, 会展业的发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展业能带动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 如酒店业、旅游业、运输业和物流业等。因此, 会展业里的语言交流势必也会有这些产业的参与。那么, 它的语言里就融入了酒店英语、旅游英语、交通英语等。展会人员应该对这些行业的语言有相当的掌握, 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须对自己行业内的英语交流有足够的了解。

3.2 语体委婉、得体

会展行业应属于商务领域里的一个分支, 它的展会流程涉及很多商务方面的知识, 如接待和送别、产品介绍、市场推广、广告设计等。商务英语讲究说话的委婉和礼节, 同时也要求能阐明个人的观点[3]。因此在语言里, 多使用礼貌性的词汇, 如I regret to tell you, I would like you to, 或是I am afraid。

4 对行业英语培训的建议

从对会展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调查结果以及成都未来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对人员的英语的培训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要有效地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 却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实行奖惩制度, 调动积极性, 提高其学习热情

从调查结果来看, 这些企业的培训在后期会进行考核, 但是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 单纯从分数的角度来定成绩, 不能有效衡量培训效果。其实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不仅从卷面来考察, 也可以从口语交流、听力的角度进行考核。同时, 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也应考虑采用不同的试题或不同的评分等级来衡量其学习效果。比如大专以上员工的英语要达到90分, 那么中专及同等学历的员工则可以80分为线, 而初中文化水平的员工则可以采用60分。和学校学生的考核一样, 企业的英语培训也可以从多方面来考察, 比如从他们的考试表现、平时上课的积极程度和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来考察。

设置奖励及处罚制度, 给予考核优秀的员工一定的物质或金钱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 则取消其评选优秀员工或先进员工的资格, 或扣除其当月一定奖金数量, 这也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一种方法。

4.2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丰富培训内容

从调查中得知, 由于会展业带动多行业的发展, 因此不同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应该对自己行业的专业英语有一定的了解, 并能进行交流。但是, 目前的英语培训基本都是单一的讲授法, 这样的教学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如果能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例如情景模拟教学法, 让员工在模拟环境中多开口交流, 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法, 让他们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进行培训。

此外, 丰富的教学内容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员工,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大专以上的水平, 那么老师可以选择相对有点难度、且句子较长的句型来进行教学, 尽可能地把专业英语与日常英语结合使用, 融会贯通, 可以和外宾进行较深入的交流;但是对于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水平的员工而言, 老师则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日常交流。

4.3 偏重实践, 重在学习提高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模拟教学法以外, 员工学习效果的体现不能仅仅局限于分数和学习表现, 他们的学习效果得从实际操作来看。员工的学习是否达到了上级指定的目标, 以及他们的学习是否能够产生长期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他们的实际表现来衡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 对他们的考量可以不同方式进行。

初高中水平的员工一般从初级英语学起, 他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培训基本能掌握日常用到的英语单词及句子, 能够记住专业英语里的相关单词, 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时常提醒并考核他们对基本词汇的学习效果。而对于大专以上的员工的要求则须更高。他们的考核应着重在能否与外宾进行较深层次的交流。因此可以实际场景为背景, 由高层领导来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面对面的考核。

只有作好会展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员工英语培训, 才能为成都市会展业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才能确保成都“国际会展名城”目标的实现。同时, 只有通过英语培训, 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 留住优秀的员工,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纯记.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6) :35.

[2]刘利民, 王敏杰.专业英语合作教学模式探讨——以会展英语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7) :43.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的态势语下一篇:城市地下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