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功能(精选10篇)
人文功能 篇1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人文性”两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 还应进一步激化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这就充分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实用功能、塑造功能、发展功能以及感染功能。
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决定了它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基础学科。从本质上说, 思想道德品质又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深入挖掘新教材的人文资源,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对学生进行各种层次的品德教育,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一、课文阅读分析,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形成和发展品德的基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往往是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 经常地、大量地进行阅读分析, 不仅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品德教育, 使学生掌握的道德观念更清晰, 获得的道德概念印象更深刻,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 逐步臻于道德上的成熟。
要实践这一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 逐步学会思考, 学会读书。为此, 新教材增加了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领袖的文章, 增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使新时期语文教育增加了实效。比如, 现、当代的文章, 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谈中国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鱼化石》、王力的《辣椒》、余光中的《乡愁》、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老舍《断魂枪》、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余秋雨的《道士塔》等。这些课文令人耳目一新, 对于发展学生道德认识, 培养人文精神, 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借助影视媒体, 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逐渐认识、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道德准则, 并把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 当他们能够满足自身道德需要时, 就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这是促使其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及时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反映课文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 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又能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不断升华。例如, 针对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关于亲情的文章, 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世界名著《母女情深》、《手足情未了》;第二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 与之相应的有反映鲁迅少年时代生产的影片《风雨故园》;与第四单元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匹配的有同名动画片和德国故事片, 与《寓言三则》匹配的有伊索寓言动画《狮子和蚊子》等;第五单元的《扁鹊见蔡桓公》、第六单元的《木兰诗》, 则可分别配以电影《神医扁鹊》和迪斯尼动画片。电影电视以其独有的图文并茂的特点和优势, 倍受学生欢迎和喜爱, 也最容易使他们受到感染和教育, 这种形象化、视觉化的以情动人的作用与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道德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的磨炼, 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它具有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语文教学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一定的情境, 以相应的情境教育学生, 让他们在生动的场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教育, 有助于发展其道德意志。
新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指导思想, 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情境, 如口语交际、案例操作、情境感受、欣赏评价、探索创意等,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炼意志。同时, 应重视故事会、朗诵会、课本剧等教学形式的采用, 让学生充分地表现、思考、交流, 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文知识, 形成道德意志。如教《一定要争气》, 课文讲童第周怎样发愤学习, 克服困难, 别人不敢做的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 他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 反复实践, 终于做成功了, 为国争了光。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 想象童第周克服困难的场景, 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磨炼自己的意志力。
四、协同导行, 培养学生道德习惯
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意识的表现, 是衡量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要实现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 必须协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可引进课堂教学, 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语文与生活同在。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多样化等特点, 新教材的写作教学要特别关注报告、总结、传记、读后感、科技说明文、小论文等实用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鼓励他们讲真话、说实话、写心里话, 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当然, 语文课渗透道德行为教育要以学生实际生活和21世纪的社会需要为依据, 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来进行。我的做法是:结合《向沙漠进军》等课文, 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结合《死海不死》等课文, 渗透科学精神教育;结合《统筹方法》等课文, 渗透创新精神教育;结合《记一辆纺车》等课文, 渗透勤俭伦理教育;结合《杨修之死》等课文, 渗透合作精神教育;结合《多收了三五斗》等课文, 渗透公平守信伦理教育。
实践证明, 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在教育影响下, 在实践活动中, 通过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断矛盾统一的过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 语文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 对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激发道德情感, 发展道德意志,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习惯, 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文功能 篇2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以人文精神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实践途径。
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人格完善、价值趋向以及促进学生的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往往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以人文精神为特质,通过环境熏陶,着眼精神建设,达到情感与心理之间的共融与互换,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发挥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耳熏目染,把人文精神贯穿于和谐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种显性为主的文化。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
在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要善于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我国古代的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使学生获超然世外之感,在万籁俱寂之中悟通皈真”。现代教育更加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师生人文精神养育中的作用,不仅注重校址的选择,而且积极地把自然环境创设成为理想教育场所。高大的.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宽敞明亮的教室、清洁卫生的校道、精致的雕塑,与绿树、草坪、园林小品相互村托,形成错落有致、协调一致的景观。师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人文教化,耳懦目染,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2层层深入,把人文精神深化于和谐校园的精神文化培育中
和谐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而且具有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富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代代相传下来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时刻发生着影响和作用。
富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决不只是意味着挂几个标语,喊几个口号,它是一个学校多少年文化的积淀,精神的凝聚,灵魂的磨砺。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人文精神养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形式校园文化活动层层深入来丰富校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各类社团,运用讲座、报告、展览、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校园内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可以通过各种比赛、欣赏、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进而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创设宣传橱窗定期开设专栏,利用图片文字,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等形式,制约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另外,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灌输的力度,立足文化育人,力求使人文精神在精神文化培育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而确保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以人为本,把人文精神熔铸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体系中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一种管理行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把人文精神熔铸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体系中。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首先是人,一切要以人本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管理对象(无论是教师或者学生)首先是人,我们的管理也要符合和满足人的特性发展需要。
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就是要将人文精神熔铸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文管体系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要努力做到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善于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和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和制订有关政策时,教育者要多作换位思考,善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同时要虚心地听取学生的反映,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校园管理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李西建:《重塑人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版
[2]杨建华等著:《现代教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3]傅道春主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美术教学人文性功能的价值取向 篇3
一、美术教学的人文性转变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是一种分享人类经验的特殊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但是,美术在经验的表达上能趋于精微,它能以一种再造的环境和气氛,唤起人们更为微妙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语言文字所不及的。换言之,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
然而,在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美术学科向来是被作为技能类学科看待的,在这种教育思想统治下的美术教学自然也是固守传统技法的教学观,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3]。一言蔽之,技能性美术教学的特点就是通过技能技巧的手段达到画得像的目的,这并非美术教学的真谛。“美”与“术”是同一概念的两个方面,“术”指的是技巧、技法等属于技能性的东西,而“美”属于意识、情感、趣味等审美观念范畴,它是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素养。“美”与“术”在教学中不可分离、两者应是同时兼施,“美”“术”相济,寓“美”于“术”,以“美”导“术”,在传授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予他们艺术的享受。
二、人文性的涵义及内容
人文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词汇。我国的《易经》早已把“人文”和“天文”分开说[4],就是人与文化,人是文化中的人。但人也是个体的,相互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人的文化依次而分为个人的文化和人类的文化。就人文性的来源看,人文性就是人性,而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人文性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5]。人文精神,就是审视人生,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的精神要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美术课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地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练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因此,美术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及美术家的个性。美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三、人文性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
社会呼唤全人格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将更重视人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科技教育解决的是生产力的进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文教育解决的是人的价值、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问题。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是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黄济先生将21世纪的人才概括为“一个现代化的未来的人,不但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造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高尚的品质,有广阔的眼界和胸怀,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主体性高度弘扬的新人。”[6]这是21世纪的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是新的人才观。
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Multi-cultural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主张。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让学生具有在历史和文化情境中对作品进行讨论、解释、研究的能力,从而解读人类伟大的成就[7]。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新理念,笔者认为,这与“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的理念异曲同工,皆主张美术教育要和潜在的文化内涵、人文价值相联系,这也是世界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四、人文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第一,多元化渗透教育,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美、爱等人文特征都会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既要渗透各国家、各民族地域艺术风格的多样式,又要注重吸收多元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价值资源。所谓美术教学多元文化渗透就是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多元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拓宽艺术视野,加深艺术理解,最终培养对“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精神[8]。因此,我们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这样才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第二,美术学习绝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与其他各学科积极配合。当然,课程的综合化并不是指音乐、美术、语文等各学科机械叠加拼凑一起,而是讲究学科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学科教学之间相辅相成,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其次,作为美术教师在专业美术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艺术教育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真正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而努力。如果在教学中糅合一些文学因素,注重学科的整合,会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理解作品的意境,增强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想象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第四,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一种认识的飞跃,一种观念的破除和更新,必然会引起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变革。美术教学以一种人文性的文化学习为理念的指导,美术课的教学重点就不只是美术技巧的学习和鉴赏,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被鉴赏的美术作品的人文背景,研究其社会意义,揭示其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人文性是全新的美术教育理念,符合世界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通过技巧的表现层面去揭示深层次、潜在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运用现代资源和教学手段,渗透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90-1995)(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迅.论美术教学功能转变的价值取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4] 朱张.易经译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 毕卫东.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
[6] 覃玉华.解读美术新《课程标准》之人文性.http://www.pep.com.cn/ms/jszx/kcbz/kbjd/200408/t20040830_120251.htm.
[7] Consortium of National Arts Education Associations: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By the United Statesof America,1994.
[8] 王胜彩.如何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教学.安徽文学,2009(1).
人文功能 篇4
一、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入历史教学目标中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知识、能力、情感作为教学的三大目标,而三者之中,又以知识、能力目标为主,教学中虽然也涉及情感目标,但往往多是空洞无物不切实际的说教。因此,历史教师首要的工作应该是充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备课时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目标。
二、认真发掘教材,营造积极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
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中包含有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感受具体的人文情怀,从而学会做人,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营造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立足历史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公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能够让学生体验美好人生、激发学生积极心理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要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要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辫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组织学生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让学生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等,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要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学校、社会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立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是以形象为先导,以情感为中介的教育,情感性是美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功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不仅本身体现了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向善的情操,寓教育于审美愉悦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文功能 篇5
关键词:图书馆;育人功能;人文环境;人文关怀;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49-02
学生要想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接受人文素质教育锤炼自身品格,加强自身修养,使自身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这要求学校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在目前所处的环境内产生对所能接触到的人人的深刻的认识和对人的终极的关怀。学校图书馆是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好场所。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图书馆都采取封闭式管理,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唱独脚戏。不让学生直接进入藏书室借书,更谈不上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有人描写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守着三尺柜台,愿者来之悉听尊便。”造成学生不了解图书室的藏书资源,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为自己服务。所以新时期的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改革一切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做法,创造一个以读者为核心,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营造图书馆的人文环境,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优雅的图书馆周围环境,另一方面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情绪。图书室内部除了布局合理,窗明几净外,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必须设法把图书室布置得富有艺术色采,能激发读者的求知欲,能给读者美的享受。如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色彩秀丽的图画,张贴一些名言警句等;还可以在书架上用不同的美术构图作为艺术、体育、自然、地理、动植物、历史等类图书的标志,在阅览桌上放一些充满生机的富有诗意的小盆景等。同时,言为心声,有了广博的知识和相当的思想觉悟,如果缺乏语言修养,仍然不能获得好的服务效果。要求对读者说话有礼貌,客客气气,通情达理。在口气上多采用和蔼商量的语调,切忌生硬。对读者有问必答,主动地为他们排难解忧。不知不觉地,图书馆就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
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把创造美好的人文环境作为自己的职责。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言行来熏陶读者。
二、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开架借阅,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一方面可以解决图书馆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同时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掌握利用图书馆求知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增加同学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增加了学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付出劳动的理解,形成了读者与图书馆员互相尊重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解的局面。培养他们以大局为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集体观念,使他们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奉献精神和热爱公益事业的主人翁精神。
三、图书馆实行“无偿服务”,显现对学生人文关怀
有些中小学图书馆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仿效公共图书馆实行有偿服务。学生们办理借书证要缴费,借书要收保证金,逾期不还要罚款等。这样做一方面把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堵在了图书馆的门外,使他们得不到图书馆的服务,另一方面让学生们认为学校图书馆也是以盈利为目的,有偿服务既缺乏人文关怀,也不符合中小学图书馆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职能。所以中小学图书馆应实行“无偿服务”,让所有的学生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让他们在阅读和良好的环境的感染中实现精神的自我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图书馆成为每个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重要场所。
四、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服务,提高对学生人文关怀
当前一些中小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压力过大,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据调查我国青少年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7%。所以全国中小学应利用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服务。让有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摆脱,走上身心健康的成才之路。
图书的教化作用古今中外都有证明。如西汉刘向指出:“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治愚。”1989年,美国专家赖尔登和威尔逊经过实验分析也得出结论说图书治疗是有效的,特别表现在增强自信、改善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上。
在中小学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服务就是在图书馆管理员中培养出一批阅疗医师,与班主任和家长配合,向一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优秀书籍。让他们通过阅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有专家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从流浪儿成长为伟大文学家的高尔基就这样讲到书籍对他的精神启蒙:“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态度时,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这些书籍像给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帮助我高飞在腐臭的泥沼上,要是没有它们,我也许会在泥沼里淹死,被愚蠢和平庸所憋死。”青少年时期是人道德品质的奠基时期,可塑性很大,我们一定要用先进的文化、优良的传统、高尚的道德去影响他们,去熏陶他们,帮助他们塑造美好的心灵。心灵世界的教育最为复杂,它可以通过课堂上人文学科的教育来获得。但还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对课外阅读的作用当代作者毕淑敏形象地描述说:“很多伟大而智慧的人已经睡去,在书中,他们微笑着醒来。”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其实就是在和人类历史上思想与知识的巨人进行对话,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最终将这些思想文化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火炬:好书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重要媒介,它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阅读者的个性与品格。
但是在当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由于受到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不少学生沉迷于言情武侠、网络小说中,讲求短而快,寻求刺激,名著读得很少,巴金说过:“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当然也会做出腐蚀心灵的坏事。”因此把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垃圾”文学引导到经典文学作品上来,就显得很有必要。
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努力做好书刊推荐工作,与班主任及课任教师联系,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倾向,及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书刊,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结合团队活动,组织读书评书,写读书心得,开展演讲会等等。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如何需要选择书刊,如何根据用科学方法阅读,用优秀文化陶冶孩子的心灵,让书香充溢校园。让学生们读书读出一种胸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总之,中小学应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加强图书馆的管理,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让中小学图书馆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陈云恺,素质教育思想中的人性教育因素,中小学教育2003 9.
[2]冯静仪,用经典文学滋润学生,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 1.
[3]习万球,论图书馆的人文教育功能,图书馆论坛 2003 6.
人文功能 篇6
一、初中历史教学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就初中学生来说, 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传授的人文社科知识, 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文教育氛围来实现。在充满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的学习环境当中, 学生通过接受和学习相应的人文知识, 可以真正帮助自身将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修养建立起来, 进而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初中学生接受和学习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借助于讲授历史知识, 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必要的历史价值观建立起来, 并且能够促使他们立足于历史的角度, 全面且客观地看待问题, 进而使学生切身地领悟到人与社会、自然以及其他群体、个体的关系, 帮助学生在相关历史知识的把握中, 逐渐地养成正确的黑白是非辨别能力, 并且实现良好情操的培养及陶冶。这样, 在长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便能够通过历史知识对自身健全的人格进行不断的塑造, 进而将深厚的人文素养培养起来。
近年来, 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 现代人们的心灵状态却逐步趋于空虚。对初中学生来说, 由于自身人文素养不高,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 他们无法正确看待自身的抑郁及烦躁, 也无法立足于自身的素养, 将这些问题有效及时地解决。所以,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尽快地将历史认知态度加以构建, 使他们能够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正确地加以看待, 从而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
二、初中历史教学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明确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出人文教育功能, 由此可见, 历史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但是,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中, 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 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制约。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究发挥历史教学人文教育功能的途径, 以便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1. 加强历史教学与时政的结合
历史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历史教学与时政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比如, 在对海峡两岸的内容进行学习时, 教师可以与当前的时政进行联系,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加以培养。再比如, 目前的钓鱼岛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爆发, 而日本于1895年由内阁会议决定, 对外界声称钓鱼岛属于“无主地”, 随后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将“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全部割让给日本。然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开罗宣言》明确提出日本应当把钓鱼岛的所属权切实地交还给中国。由此可见,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领土神圣不容侵犯。通过历史学科知识与时政的结合, 学生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爱国情怀, 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文素养。
2. 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环境往往对人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影响深刻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以及灵魂当中, 进而对人的一生发挥出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当逐渐对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渗透, 尽可能将历史教学的功利性淡化, 对学生实施和谐轻松的历史教育, 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比如, 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的讲授中,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讲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侵华的英勇抵抗以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等, 从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将浓厚的爱国情境氛围构建起来, 在此氛围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切身地融入历史事件中, 引起学生与历史英雄人物的共鸣, 并且增厚爱国情感及抵抗侵略的决心, 从而帮助学生将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起来。
3. 重视历史教材中人文素材的挖掘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且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众所周知, 我国有着尤为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追溯中, 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都是充满智慧且勇敢勤劳的, 虽然在秦始皇时期有着相对较低的劳动生产水平, 然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自身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 将世界第八大奇迹创造出来;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非常辉煌的壮举。我国的这些历史均充分表明, 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过人的智慧, 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 这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热情便能够被激发出来。与此同时, 世界历史中也涵盖着诸多人文素材, 比如弗里茨·哈伯曾这名德国科学家, 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将氨制造出来, 并且以此为基础将含氮的肥料研制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由此弗里茨·哈伯曾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 在巨大的权力面前, 他却并未选择造福于人类, 而是为了追逐权力, 在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研制化学武器, 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十分惨重的灾难。由该历史人物可知, 人文素养能够决定一个人是流芳千古还是被世人唾弃。通过历史素材的学习, 实施深刻的人文教育, 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从而形成正确的精神导向及价值观。
人文功能 篇7
一、高校军事课的人文特征
在我国高校, 人文教育主渠道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同时, 非人文知识的传授同样具有人文教育功能。根据我国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006 年修订版) 之规定, 我国高校的军事课包括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课, 这两门课程都是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的。
1. 军事技能课的人文特征
军事技能课是目前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军事技能课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军事技能课主要包括军队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通过军事技能课使大学生了解掌握三大条令的基本内容和队列动作基本要领, 了解掌握手中武器装备、技术器材工作原理及性能, 熟悉相应的战斗动作等。除此之外, 军事技能课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性, 养成良好军人作风,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军事技能课中, 学生可以得到成功的欢乐, 失败的痛苦等全方位的情感体验, 学生们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能得到极大的锻炼。
2. 军事理论课的人文特征
相对于军事技能课, 军事理论课的人文特征表现更为突出。首先,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五大部分, 即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这五部分中, 每一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人文特征。例如, 中国国防中的国防历史, 军事思想中的不同思想流派, 战略环境中战略思想, 军事高技术中的科学哲学与战争哲学, 信息化战争中的战争形态与国防意识转变等, 这些内容都是以人文的视角深层次挖掘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其次,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强的人文教育特点。军事理论课思想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者要带领学生对人类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反思, 反思利益冲突、宗教冲突、族群冲突、价值观念冲突等。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历史事件, 然后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事件本质, 再对事件进行反思和评析, 最终对历史事件形成新的认知, 通过这一过程, 在反思的基础上, 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用这种“提出—分析—反思—形成观念”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远比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有效得多。最后, 贯穿军事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思想需要深层次的人文解读。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核心思想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 爱国主义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延续到大学教育。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本质是一致的, 但显然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具有更高的层次。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教育。以人文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深层次的爱国主义, 更容易帮助学生确立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
二、高校军事课的人文教育功能
正是由于人文教育是如此重要, 也由于军事课自身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 因此高校军事课也具有很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
1. 心理层面:人格健全, 思想独立
健全人格包含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高校军事课, 主要是军事技能课, 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身体 (生理) 基础。同时军事课为学生提供的心理锻炼、意志品质培养、独立的思想的养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军事技能课中, 通过各种艰苦的训练, 磨砺大学生个人品质;通过各种任务的设定, 锤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种竞赛, 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等。在军事理论课中, 通过学习军事思想, 奠定了学生的思想基础;通过学习战略环境, 引领学生自主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通过学习信息化战争, 让学生在驾驭所学知识基础上, 探讨信息化战争对人本身和国家本身带来的挑战。
此外, 军事课的教学内容中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全部领域。如此宽广的知识面, 对丰富学生头脑, 完善知识结构, 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都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
2. 认识层面:反思能力
军事课在传递知识的同时, 一定要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 这种反思能力是建立在思想独立的基础上, 以批判精神为指导, 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剖析, 进而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历史是一部教科书, 人类的历史从一定角度讲, 就是一部战争史。以史为鉴, 学习人类的战争史, 不是简单地记住它, 而是要学会反思。军事课中, 对战争史、军事思想涵盖古今的评析, 对种类繁多的军事理论横跨东西的对比论证, 无不是在引导学生反思战争与人、战争与社会、战争与国家、战争与民族的关系。通过学习, 学生对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国家的本质、战争的本质都有一个新的、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让学生体味到人生之苦、社会之复杂、国家之忧患、战争之危险, 使学生珍爱生命、尊重他人、肩负起社会责任、承担起历史使命。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同时运用反思能力进一步加深理论学习。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与文化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 在反思人类历史和反思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不断追求真理。
3. 道德、审美层面:信仰教育
当今社会信仰缺失早已成为共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主义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受到冲击。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 只凭功利之心存活于世, 那不能算作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信仰, 就没有自我价值可言, 被大部分人接受的社会价值,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 也不具有任何约束力。军事课和政治课是高校信仰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平台。军事课的信仰教育功能能够很好地屏蔽西方意识形态下的个人主义思潮, 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关于人的存在、精神、价值、意义、情感等“终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要对国家和民族担负起历史责任, 个人价值的最大意义不是单纯的自我实现, 而是在国家和民族的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在建立起集体主义信仰的基础上, 探讨个人情感、历史意识、国家观念、哲学思想、审美心理等深层次命题, 将人的生活由自然的现实层面提升到审美的理想层面。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 通过对历史事物的人文角度认知, 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精神家园, 形成一个学生能在其中找到真正自我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高校的军事课说到底, 是在进行思想教育, 在进行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 的同时, 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拓展军事课的教育领域, 人文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对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原则的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反作用力。优秀的传统和人文精神是成为一个真正强国的基本潜质。正如杨叔子院士那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先进技术, 一打就垮;同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没有优秀传统, 没有人文精神, 不打自垮。”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把战争看成是一门艺术, 既然是艺术, 就应该从人文的视角去理解、去揣摩。高校的军事课本身有学科全领域覆盖的这样一个特点, 它的教育功能自然也是全方位的。在当今高校人文教育急需加强的大背景下, 军事课以其自身的特点, 可以成为高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军事课的人文教育功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
[2]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4) .
人文功能 篇8
一语言“工具论”背后的原因剖析
语言一直都被定义为是一种交际的手段、沟通的途径、交流的工具, 这种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 语言工具论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从历史上来说, 过去大规模的外语教育都脱离不了工具主义的影响, 经常是为殖民主义、军事扩张、宗教信仰或者科技传播服务的。有的学者在论述外语教学的性质时, 明确地亮出观点, 认为外语教育就应该是工具性的。这一领域国际著名专家Richards甚至主张外语教师把语言教学与所教语言的文化割裂开来, 把语言纯粹当作一种工具进行教学[1]。蔡基刚也认为当前英语教学最突出而又常被忽略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凸显不够[2]。人们过分强调外语教育的工具性, 主要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收到了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现代生活片刻也离不开各种机械和工具, 实用主义工具论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于是语言也被定义为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工具理性”不断膨胀, 这是人类走向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化所产生的必然弊端, 并导致现代社会的人类受困于工具理性的铁牢中, 无法解脱与自拔[3]。
二加强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意义
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以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和奥尔波特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马斯洛认为, 科学教育具有人文价值, 但要使人的情感生活与智力生活不被割裂, 必须培养人格。这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psychology) 为基础的“人本化教育”并不反对科学教育, 而是提倡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强调科学的分析、高度的责任感, 在实现社会价值的情况下实现个人价值。从70 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 加强人文学科对人的教养作用, 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之人。而且近年来, 世界各国研究者对外语课程的价值也逐渐有了共识, 认为外语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以外, 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形成跨文化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重申“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全球化背景下, 英语教学既要满足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又要满足学生能够面向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 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是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为了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功能,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人文价值。大学英语教材知识内容涵盖面很广, 在选材上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 突出题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体现了科学人文理念,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精华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The Soul of a Champion: A Letter to Michael Jordan》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实现梦想, 课文通过介绍乔丹的成长经历以及获得这些成就的精神动力来激励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和找到精神动力的源泉, 从而实现梦想。美国人崇尚拓荒精神, 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 尤其崇拜孤胆英雄, 即一个人单枪匹马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乔丹正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每每在比赛最后时刻投中关键球使球队反败为胜的孤胆英雄, 这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是分不开的。另外运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从无名小卒到扬名立万, 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 这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乔丹就是这样一个美国梦的成功典范, 他受万人景仰, 同时也点燃了无数想出人投地的人的希望。总之, 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 是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人文素养培育资源, 增强资源的利用效果, 能有利推动“以文教化”的效果。
第二, 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学作品的了解, 对于国内外文化精粹的理解, 都会影响到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影响到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判断力。因此,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对东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行为规范均要有所涉猎, 要勤于钻研、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要有深刻的把握, 举一反三, 旁征博引, 以自身的人文理解和感悟去引导和启迪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能力去感染学生, 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教师健康的人格魅力是强大的吸引人的教育力量, 对学生起着熏陶、示范作用。正如孟子所言“止于至善”应是教育者始终不渝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第三, 必须强调传统中国文化以及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对比。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材中绝大部分语料以英美社会主流文化为内容或背景, 与我国本土文化有关的语料实属罕见。该取向客观上使母语文化处于一种被压制的地位。学生因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 容易对英美文化的认同超越对我国文化的认同, 会出现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如果对这一现象缺乏认识和防范, 外语就会使本族语言和文化逐渐居于弱势, 终至灭绝。语言灭绝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或转化, 也能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消失[4]。英语课堂应注重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 使学生汲取不同文化中的精华。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平等、民主, 以法治为中心, 崇尚竞争和个人独立。英语教程中与此相关的文化内涵很多, 如American dream (美国梦) , democratic society (民主社会) , responsibility (责任) , vi-sion (远见) , determination (恒心) , initiative (首创精神) , self-respect (自尊) , self-reliance (自立) , self-control (自控力) , self-sufficiency (自足) , civilization (文明) , optimism (乐观) , conscience (良心) , virtue (品德) , truth (真) , beauty (美) , integrity (诚实) , wisdom (智慧) , philosophical (达观) , mental well-being (心理健康) , individuality (个性) , independence (独立) , freedom (自由) , liberty (自由) 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的内涵, 但对西方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消极文化要警惕。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以家庭为本位, 以伦理为中心。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核心是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和谐、兼容包并、安土乐天、慎独自爱。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和生活实际, 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做出判断和思考, 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成长为既不媚外、亦不自大、具有大度的人文情感的人。
总之,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因素。英语课堂不仅是在传授语言知识, 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和一种思维。只有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才能汇通中西之学, 培育博雅之士。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服务的理念, 要大力挖掘英语教学资源的人文价值, 尤其是教材资源和教师资源, 发挥英语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 形成一种人文环境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自信和意志;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怀疑和批评的探索精神, 使他们重新端正学习态度, 消解其学习和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样就能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领悟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逐步了解西方国家的制度、伦理价值、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内容, 从而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结构, 增强文化敏感性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 2010 (6) :33-40.
[3]刘国强.全球化发展与儒家价值教育的资源[J].教育学报, 2004 (2) .
浅议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教育功能 篇9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不难理解, 《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 对学生学习各学科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设置与讨论, 大学语文的功用, 定位基本趋向统一, 就是着重提高学生基本语文素质、人文素质, 乃至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 积累了不少经验, 也听取了不同专业, 不同背景基础及不同兴趣学生的感言和建议。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在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 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本文以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名家经典作品解读为例, 对大学语文的篇目特色及教学引导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着重从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做一探讨。
一、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和规律, 熟悉作家作品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言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玲琅满目, 各有侧重, 但基本编选标准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按照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来结构。即由古到今, 按朝代顺序的方式。由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只需要遵循教材的正常安排, 通过作品来了解不同的作家, 以及不同的时代, 从而由点到面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和一般规律, 熟悉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作家作品, 进而评价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 文学思潮, 文学流派和作家和作品, 甚而具体区分各个不同时期文体的流变, 如汉赋的演变, 唐诗的分段, 宋词的风格分类等等。通过梳理, 对文学源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作家作品的地位、影响也有深刻了解。最终提高鉴赏、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从而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文学源远流长,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 特别是在文学发展之初, 文学是伴随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一起产生的, 各种艺术门类杂糅, 文学仅仅是其间的一个功能。所以在学习相关作品特别是先秦文学经典时, 可以透过作品本身了解到更多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就曾说过:“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可以多识鸟兽虫鱼之名。”强调了《诗经》对补充人们自然科学知识乃至其他人文知识的重要性。推广来看, 每一部, 每一篇经典作品背后都有大量的文学审美之外的知识可供我们理解, 挖掘。
当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遵循总体识记, 分别对待的方式。从教学总进程上来说, 可以笼统介绍相关文化, 背景知识等。又可以按照因材施教原则, 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比如音乐专业的学生, 则可着重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前赤壁赋》、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等题材文章, 还可以补充一些古代有关音乐的评论等内容;如果面对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 则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王维的《终南别业》等山水田园诗, 还可补充一些古代文人 (同时常常又是画家、书法家, 如苏轼) 的书论、画论;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 如李白诗中的谢眺楼, 辛弃疾词中的赏心亭等……这样一来, 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 相信这样的取舍一定会令学生兴趣大增。对经典美文, 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如同是苏轼的《前赤壁赋》, 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侧重在对语言节奏感、音乐美的把握以及“呜呜然萧声”的赏析与想象;同是《琵琶行》, 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可把重点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千百年来不绝于耳的琵琶曲的“聆听”与感悟上;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对“别时茫茫江浸月”那一种离别情境的理解与构想则又成了他们的重点;而对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 可引导他们由青衫、由琵琶女进而对古代官服、古代官制及教坊制加以识别与认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与热爱, 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天地。
三、专注文本, 对课文进行审美体验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是一门美的课程, 它具有语言美、形象美、韵律美、人性美等多方面的特色。对这种种美的传达、理解、浸润的本身, 就是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因而, 大学语文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大学语文课堂正是需要通过各类型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和感化。
(一) 领略诗词意境之美、韵律之美
中国诗词具有“兴发感动”、抒情言志的独特特征。把握诗词的这一特征, 是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根本所在。中国古代诗人们作诗填词讲究情景交融、创设意境, 诗词的意境之美和韵律之美往往是交融的。如《春江花月夜》, 它遵循一个规律, 即每个意境、思绪用一个韵, 意境或思绪变换, 韵脚也随之改变, 韵脚的选择也很有意味。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感情旋律像小夜曲一样含蓄隽永, 自然平和的文字里蕴涵着热烈、深沉的情感, 诗歌的韵律也相应的扬抑回旋。高低音相间, 平仄交错运用, 一唱三叹, 前呼后应, 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 伴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 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 宛转谐美。这样就使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韵律有了初步了解, 明白古人用韵不单是形式上的考虑, 还与表达的情感、意境有关联。
(二) 体会辞赋声律之美
“赋”作为中国文学独具的文体, 介于诗、文之间, 长短句兼行, 行文时往往韵散相间, 表现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 辞藻华美、笔调夸张。由于文体发展演变及实际使用操作的原因, 今天的绝大多数学生对“赋”的评价都是贬多褒少, 认为是浮夸之风的表现, 将其打入故纸堆的行列。因此对这样的文章, 应该着重分析语言形式之美。如每段第一句的总起概括、长短相间的句式、押韵的方式等, 使学生明白“赋”能很好地体现汉语言自身声律的美感。“赋”在今天的写作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尤其是演说类文稿, 如果对“赋”有所借鉴, 可能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很多优秀的工作报告, 不乏赋体的典型特征, 句式长短结合、适当的押韵等, 由此启发学生在语言表现上汲取古代文赋的精华, 运用于写作中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样讲授之后, 学生对“赋”颇感兴趣, 写作中有意识地在语言形式上仿效, 甚至尝试创作赋体,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写作的质量。
(三) 感悟散文和谐之美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通常来说, 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 或是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 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散文, 却可以自由些, 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文章文笔随意但词词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短小优美, 生动有趣, 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
我国散文特别是古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的审美特征是遵循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文学效应主要表现在节制、平衡的作用上, 正是由于节制, 才创造出如此涵蕴浑厚的醇和之美。散文教学应强调用优秀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情、语言、声律、思想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实现散文“语言文本的感染性教育”, 即通过语言的沟通感染作用, 激发学生生命体验和文化想象、充分理解一种语言所置身其中的复杂历史境遇。与文本对话, 也是与作家心灵撞击的过程, 使学生由作品进而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生存智慧、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哲学思辨等, 通过美文学做真人, 逐步培养起高尚的情操与美好的人格。
四、联系现实, 融汇古今, 推陈出新
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来前人智慧的结晶, 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 特别是古典文学, 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 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从现当代好文章中“由今溯古”, 从古代的经典作品中“自古返今”。尽管像《易经》《老子》《论语》等经典作品, 都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笔下, 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 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 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我们可以通过课文讲解、讨论, 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 培育学生的文学修养、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提高整体的个人修养。
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讲述母子失和, 最后又“遂为母子如初”的故事。既有权利对亲情的异化、斗争, 又有颖考叔“爱其母, 施及庄公”的善举。联系当今的“小皇帝现象”, 探讨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对同学们珍惜亲情做进一步的引导。又如王维的《中南别业》、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前一首作品, 反映的是“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纯任自然, 超然物外;后一首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洒脱。指导学生在了解作家生平、创作心态、意趣之后, 再联系当下, 联系自身, 在面对学习, 人事关系、就业、工作等等压力的时候如何处理、对待?怎样保持一个积极、稳定的心态;怎样既有追求, 又有缓释矛盾、压力的空间等等。从而帮助同学塑造正确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总之,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合理化, 尤其注重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大学教育就应该立足社会, 立足现实, 突出特色, 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更要加强学生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课在这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语文课应从中学语文的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把传播人文思想和传统文化作为其主要的任务。通过课文讲解、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洪, 李瑞山等.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月
[2]王卫东, 那茂菊等.中国语文,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3]赵燕梅.回归自然本色的母语─《大学语文》古典作品教学的思考, 学园, 2010年第6期
[4]张静.大学语文应落实文本本位, 南开学报, 2007年第一期
[5]张彦喆.大学语文教学新思维探索, 北方经贸, 2007年第7期
[6]覃仲生.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的审视与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第19期
人文功能 篇10
一.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
在大学教育中, 人文精神的确立使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区别于工具性的理工学科, 也与相类的其他人文学科有明显的区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质的目标直指的是价值体系。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就是说,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培养人。大学语文体现的是一种文学文化、人伦情怀、人生体验等情怀, 它的人文性教育与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不谋而合, 这也使语文学科承担着一个巨大的育人功能。
(一)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精神家园。高等院校进行人文教育, 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广博知识的熏陶、道德修养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培养, 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 人性境界的提升。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 思想道德内容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 浑然一体, 水乳交融,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 既有审美的享受, 又有道德的陶冶。在文学作品中, 读者可以看到人性中善的一面, 也可以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人文性就是要充分发现人的内心世界, 探索人的个性与情感见;建立超出物欲的精神家园, 用人类文明和现代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 应为他抛弃外在功名富贵而追求内在个人自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而欢呼;当我们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时, 应为中国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良知所震撼, 我们的精神境界亦随之升华;孔子的德政, 孟子的仁政, 庄子的天人合一, 屈原长路漫漫“虽九死而不悔”的求索, 李白千金换美酒的豪爽, 苏轼大江淘尽风流的慨叹……他们对现实的困境, 或有“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意志, 或有“民贵君轻”的社会关怀意识, 或有天地万物平等的生命尊贵观念。在这些文学欣赏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从个人的小圈子里走出来, 暂时忘却世俗的、功利的目的, 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超凡脱俗、高尚纯洁的状态, 从而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升华。因此, 大学语文所讲授的课文是中外古今名家情感的结晶和升华, 是用文学的艺术形式, 以情感育人, 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企及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 以情感人, 使欣赏者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 培养学生独特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二) 大学语文是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途经。中国具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而大学语文正是精选其中的精华、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泛, 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到“五四”新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这些优秀典范之作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贯穿着优秀的民族精神, 都是古今的名流贤达们自己的生活经历, 反映着他们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种种思索和深刻体验认识, 有理想、礼仪、情趣、仁爱之美等等, 集中概括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各个方面。大学生学习这些作品, 就犹如同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上一次次地交流沟通, 体验他们的人格魅力, 从而有助于学习者进行精神上的洗礼, 促使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青年一代的成长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凝聚青年,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对我们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传统文学中, 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塑造, 青年人在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许多很实际的问题, 以感性的形式教孩子如何做人, 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滋润他们的心田。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他们,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以文学的艺术魅力, 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重新铸造学生的灵魂、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
(三) 大学语文是挖掘科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有效方式。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 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定位, 是规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 但是无论是科学研究活动还是科学知识与方法都显现出人性的光辉。无论是知识形态的科学, 还是过程意义上的科学, 都隐含着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精神粮食”。总体来说, 科学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精神发展, 使人具有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 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公平精神与宽容意识, 自由精神与独立意识。大学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高等专业教育, 以科学教育为主, 但受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文素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 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高度分化, 新的科学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又是高度综合, 边缘科学、交叉科学层出不穷,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特别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融对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学语文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增强人的思辨能力, 更好地研究自然科学。在理工科院校,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实用性高度统一的必修课程, 它是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及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表达等六大能力, 以便更好的传播先进的技术成果。同时, 理工科的学生在学习高科技之余, 也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人类社会进步中, 而不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当然,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也不是靠单一学科教育所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途径的系统工程, 利用一切优秀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种有益的社会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知识, 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发展。
(四)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有利条件。在学校教学中, 大学语文学科具有形象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 就是展开丰富想象的过程, 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大学语文》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展示了作家们的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思维成果, 汲取他们的思维智慧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 与此同时, 还应该有一种社会批判意识。如鲁迅的杂文, 他的文章形象性很强, 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 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批判色彩, 文风或严峻凛然, 或清新隽永, 或锋芒毕露, 或泼辣犀利, 或意味深长, 多姿多彩不拘一格, 是现代文学中有着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在感受他对事态百相的深刻剖析和对历史文化精辟论述的同时, 我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地品味, 学习他的辩证思维方法, 激发灵感, 激起创造力。在读《阿Q正传》时, 不能不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不能不批评中国人的劣根性和麻木心灵;读小说《药》时, 不能不批评当时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以及华老栓的麻木愚昧。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时时贯穿这种对社会和人生的批评意识, 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能独立自由思考, 恰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 从增强学生人文知识能力出发, 教材内容应该博而精。大学语文重在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人文精神的丰厚, 是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目前, 有很多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大学生, 除主修某一学科外, 几乎有一半学分是靠选修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所获得的。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中, 特别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具体做法包括加强文理兼容、拓宽专业口径、进行通识教育等。“大学语文精选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 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是审美文体, 都有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有辞藻瑰丽、气势开阔的《庄子》, 也有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史记》;有感情奔放的《上邪》, 也有缠绵悱恻的《长恨歌》;有‘大江东去’的豪放, 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有豪放开阔、俊逸潇洒的李白, 也有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杜甫……这些精品力作, 既有大量社会美的浓缩、升华, 亦有大量自然美、人性美的追求、创造。” (2) 因此, 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应该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 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 探求人性的真实。
(二) 从激发学生人文学习兴趣出发, 教学方法要新而实。在当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中, 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及时、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利用大学语文中丰富的情感特质、审美潜能和文化因素, 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 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语言文学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和音响。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 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中, 感受美的形象, 把握美的真谛。例如,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 紧扣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影像资料, 营造美的氛围, 以更好地传达所需的知识信息, 通过感觉、视觉、听觉等通感艺术, 使学生能够展开联想和想象, 从而获得情感的愉悦和美感的陶冶。虽然文学的魅力不是简单的线条和色彩, 而是文字背后的情感、意境和理念, 但是新颖的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 永远不能代替教师的讲授。讲课中, 教师儒雅的风度、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 才是最能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的。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提升审美品位, 启发他们自觉地去正确地欣赏美, 勇敢地追求美, 科学地创造美。但是人文教育绝不是人文知识的教育, 掌握人文知识绝不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 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在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是“用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和谐发展去平衡和消解由于物质主义肆虐带来的人的发展得失与遗憾, 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态势去改变人的生存境域的困惑与窘迫, 将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到一种新的境界” (3) 。
(三)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出发, 教学意义要深而广。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载了很多责任, 我们要切实做好大学语文教学, 通过对它的学习, 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有效地提升, 并使他们的人性内涵更为丰富。如在舒婷的《致橡树》中我们思考现代爱情与独立人格, 在《雷雨》中我们思考人性的复杂与多变, 《范进中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扭曲, 《守财奴》则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异化。我们的语文课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 探求人性的真实。既有对真善美的追求, 又有对假恶臭的揭露, 使学生深刻感受人的性格的多重性, 以此丰富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世界。钱谷融在《论文学是人学》中提出, 文学就是反映人生的。我们在阅读分析文学作品时决不能回避对社会的关注与思索。在现实生活中, 没有那么多的鲜花和掌声, 更多的是荆棘和坎坷, 不幸和苦难, 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生存窘境和精神状况尤其值得每一个有正义感的文学青年关注。同时, 要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来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坚持以德兴校的指导思想,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部分来充实我们的教育内容, 以便使大学生在未来的世界发展的进程中真正掌握人类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是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我国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 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对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历史的产物, 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 历经时间考验, 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 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它凝聚了我们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 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和审美情趣, 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 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炎黄子孙, 是前贤留给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大学语文应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思想成果,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使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注释
1 张兴:《大学人文教育之我见》《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2 孙才妹:《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语文教学中》《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9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