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新闻性论文(精选9篇)
非新闻性论文 篇1
随着大众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媒介素养已然成为衡量人们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 许多高校已经将媒介素养训练列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协作会上, 专家建议我国中小学和大学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1]这一建议引起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 也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一、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的瓶颈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和积极干预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的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 分别指向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层面、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2]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具体的实践中, 由于受到新闻专业成熟的教学体系的影响, 在面向非新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三个瓶颈因素的制约。
第一, 缺乏针对性的教材。目前的新闻课程教材多数是面向新闻学专业的, 并没有直接面向其他专业新闻学课程使用的教材, 这些教材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教材是在完整的新闻学课程体系下编写的, 每一门课程的教材与其他课程的教材具有明显的分工, 这就使得新闻学课程教材理论深度有余而知识面不足。由于目前高校的各专业在不断压缩课时, 非新闻专业为新闻理论课程提供的课时也较少, 一般在32学时至64学时之间,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课时, 还要使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完成必要的新闻素养训练, 这就对新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课程地位也不同, 但是常常课时相同, 任课教师相同, 教材相同, 这就容易使用相同的教学文件, 在课程教学中不进行区分。
第二, 师资教学转型困难。由于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 一些高校在非新闻专业的新闻课程与新闻专业的新闻课程教学中存在共用师资的现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包括课程教学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之间形成合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和其他课程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对每一门课程都有着一定的预期, 但是具体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时,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脱节, 使得一些课程常常未能按照初衷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形之下, 非新闻专业的新闻课程可能无法实现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既浪费了课时, 又消解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谨性。
第三,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随着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 高校里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存在课时不足的现象。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 第八学期几乎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双选就业填满, 剩下的七个学期既要完成公共课 (英语、思政、体育、计算机、各高校特色课程) 教学, 还要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 此外还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了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 各专业都在不断削减专业课课时, 在此情形下, 能够分配给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就少之又少, 非新闻专业开设新闻课程时课时得不到保障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的原则
新闻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 由新闻史、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三部分组成, 新闻学专业需要开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在内的一大批课程。但是对于非新闻专业来说, 新闻类课程的课时十分有限, 要想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新闻素养教育, 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对新闻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
媒介素养训练具有系统性, 这并非一门新闻课程所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需要将新闻学理论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结合起来, 选取最为重要和最为实用的知识作为授课内容。同时, 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也要结合起来, 体现媒介素养对于专业学习的实用性。比如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不应该只是以规划教材的内容框架进行课程教学, 而是应该将新闻与广告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 《新闻学概论》在必要的新闻理论之外, 需要加入新闻采访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对于非新闻专业学生来说,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应该结合起来, 这样既可以避免理论学习的无趣, 又可以增强新闻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新闻课程内容的庞杂和新闻课时之间的矛盾, 需要通过对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进行精挑细选来实现, 面对非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课程, 并不是面面俱到的, 也不要求具有深度和广度, 以适用和实用为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体现服务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针对具体专业的特点, 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新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广告学专业的新闻课程要把媒介运作、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新闻与广告的融合和界限等方面作为课程教学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闻课程要强调新闻采写和新闻策划能力, 财经类专业要强调财经新闻业务知识, 体育专业则要强调体育新闻、体育解说等具有专业特点的知识。而对于理工类专业, 则要强调基本的媒介素养, 即媒介的运行规律、媒介的基本特征、媒介的功能和效果等方面。
三、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的连接点
按照前面说的, 在非新闻专业开设的新闻课程, 将已有的教材和成熟的知识体系打破, 容易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也就是容易使得知识点的讲解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失去了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衔接, 学生在接受起来将更加困难。因此,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需要寻求将知识点进行重新连接的线索。
新闻课程的案例教学得到了许多高校的青睐。按照知识
DONGNAN CHUABO学术平台———新闻教育
点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选取的案例是小案例,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只剖析案例中涉及到的一个知识点, 往往缺乏对案例的深入剖析, 案例是印证知识点的。在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案例教学展现的是大案例, 也就是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新闻热点选取案例, 将整个案例作为讨论对象, 将其中涉及到的所有新闻理论甚至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挖掘出来, 让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掌握看似零散的知识点。
案例的选择需要结合开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需要精挑细选, 找到最为适合课程教学需要的案例, 并对案例的难度进行充分的定位, 使学生在解读案例时做到层层深入,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并且要重视学生主体功能的开发。另外, 由于新闻课程的特点, 需要及时对案例进行更新, 除非非常典型的案例, 一般不能使用陈旧案例。
案例作为知识点的一个连接, 虽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穿插连缀, 但是整个课程仍然缺乏必要的理论逻辑的支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课程教学的首尾专门拿出一定的课时对知识点目录进行梳理, 这样就可以避免案例教学带来的弊端。
面向非新闻专业学生开设新闻课程, 已经成为了当前许多高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举措。但是, 开设课程只是大学生媒介素养训练的第一步, 如何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打破完整的新闻课程教学体系, 在实用性和辅助性的原则下筛选知识点, 根据开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知识体系, 利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可行性路径。
摘要:随着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些非新闻专业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新闻课程。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教学转型困难和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等原因,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内容整合存在一定困难。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内容整合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融合性原则和服务性原则。在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案例教学是重要的连接点。
关键词:新闻教学,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
参考文献
[1]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基本思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62-65.[1]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基本思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62-65.
[2]徐占品, 迟晓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东南传播, 2011 (4) :98-100.[2]徐占品, 迟晓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东南传播, 2011 (4) :98-100.
非新闻性论文 篇2
就电视台的节目而言,新闻节目对文件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在实际运行中,在网络化的制播环境下,除了存储体的安全影响外,实际上众多的网络故障也是造成网络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因素,例如:网络堵塞、交换机故障、病毒、数据库故障、核心服务器故障等等,上述这些因素远不是备份一个存储体可以解决的,配置两个存储体完全解决不了上述的网络故障。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提供一个与传统备份存储体不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全网的备份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能不仅仅解决存储体故障,还能一举解决网络故障带来的所有问题。在系统设计上,所有的业务都在网络主存储体和本地进行双备份,关键数据在备份存储体中在备份一份。因此不论出现任何网络故障,只要将工作模式有网络切换到单机工作模式,就可以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行。如果出现单机故障,则由于网络存在备份,也不会造成业务上的中断和影响。由于中心主存储体和单机存储体实现了所有数据的双备份,关键数据又再备份存储体进行了第三备份,同时备份方式为分散型备份,因此安全级别有进一步提高。多个分散备份和主备存储相较两个集中存储,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将大为降低。
本地+双网络相结合的安全解决方案,也就是所有的本地工作站都实现本地存储使用,中心存储体和本机存储体实现冗余备份。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单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网络化的实时备份存储又完全能实现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以及关键数据的多重备份,其特点如下:
(1)全网备份安全解决方案的可用性设计
①节目上载同时本地和主存储同时写入,关键数据根据策略同时存储在备份存储一份。
②采用后台的资源同步策略,用户可以在任何工作站进行节目制作,资源(故事板、素材、CG字幕文件)自动从网络同步。
③支持工作站本地低码率素材编辑,网络高码率素材打包。
④对于全业务备份下的单机本地资源设计合理的资源管理策略。
⑤一键切换:网络编辑模式和本地编辑模式切换简单、快速,保证新闻制作业务不间断工作。
(2)全网备份解决方案的策略化配置实现
支持通过策略配置,可以完全满足电视台的需求。产品化配策略配置的方式,保证软件今后的升级和维护性。目前支持的主要策略配置如下:
①本地网络编辑优先级的设置,编辑时可以依据策略优先读取本地或者优先读取网络资源。
②实现素材资源部分同步策略,可以网络存储高低码流,本地单机存储低码流,降低本地存储压力;或者本地网络采取双高码流的存储方式。
③支持是否启用全网备份解决方案,使用这套软件也可以采用现有的解决方式,即不采用全网的备份解决方案。
④支持采用双存储体的解决方案,这套软件不仅支持本地和网络的读取模式,也支持双存储体的解决方案。
此次设计,需配置两台网络存储体,一台作为主存储体,而另一台对媒体数据实现备份存储。合理配置各栏目主备存储所占用的空间位置,一方面可以实现备份存储,保证数据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容量不均衡的问题,使存储访问顺畅无停顿。普通栏目的数据直接存储在主存储体和本地硬盘上。重点栏目的数据除了存储在主存储体和本地硬盘以外,同时再保存在备份存储体上一份。重点栏目读取时,首先从主路径读取;如果主路径不可读时,还可以从备路径读取数据,且零延时切换,做到了数据存储的安全。因为不是所有栏目都需要备份,所以解决了台内原有备存储体容量较小的问题,在保障关键数据安全的同时节省了建设成本。
在存储系统中,对其性能影响最大的组件通常是磁盘驱动器,因为内存的响应时间在纳秒级以上,但磁盘的响应时间却在微秒级范围内。而我们要使用的xRAID技术是NETGEAR创新的RAID技术,它允许自动化的卷管理和扩充,允许在扩充容量的情况下不影响原来数据,使用户可以轻松任意地实现从一个硬盘向未来4个硬盘的扩充,而无须掌握专门的RAID组合知识和重新组合数据。xRAID的安全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全业务支持
本技术全面应用于安全要求高的系统,如新闻制播、综合制作、文件化备播、演播室播出系统等。
(2)镜像功能
①同步镜像:将两路文件实时写入文件系统,保证两路文件实时的同步备份。
②异步镜像:将一路文件实时写入文件系统,将写入文件以异步迁移的方式迁移到备份存储。
(3)恢复功能
①发生数据写故障时,自动在数据库中记录标识位数据恢复操作。
②打开网络管理控制台,启动数据恢复。
③软件先找到具备系统标识位的数据记录。
④进行实体文件的记录比较,然后进行恢复。
⑤系统逐条比较逐条恢复。
⑥支持任意时间启动和停止。
(4)灵活策略定制功能
①可以对以上的策略进行组合,生成针对不同用户,不同栏目,不同频道的策略定制化。
②对于不同流程节点采用不用级别安全策略。
③在同一个系统中不同栏目、用户使用不同的安全策略。
④对于同一用户而言,不同项目、资源使用不同的媒体内容安全策略。
⑤对不同时间策略的适配。
⑥对不同存储条件下,采用同步/异步镜像模式策略。
新闻标题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解析 篇3
【关键词】新闻标题 非范畴化
一、概述
刘正光教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语言非范畴化的学者。在2003年,他在外语教学及研究上发表的文章《Vi+NP的非范畴化》首次把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带进国内语言学研究领域。什么是语言非范畴化?刘正光教授(2006)从2个层面对其定义说明。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在特定的情况下,非范畴化是范畴化语言体逐渐丧失其范畴化特征的过程。范畴化语言体在非范畴化之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新旧范畴之间有一个模糊的中间范畴。因此,语言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在范畴,自由范畴体以及动态范畴之间的模糊地带。从概念角度看,语言非范畴化是一种思想的创新和认知过程,它不仅是人类概念活动持续发展和概念系统不断丰富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人类认知思维创新引起的语言创新认知机制。
二、名词非范畴化
语义上名词原型指待一种特定事物,但是本文作者通过对新闻标题的语料收集发现,大量的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其它词性。无论这些名词的用法是暂时还是固定的,它们都反映着同样的事实:通常,在特定情况下,原型成员逐渐丧失在原型范畴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并处在重新范畴前的一个不稳定的中间地带。这意味着在前范畴和新范畴中间不稳定的灰色地带,它们开始进入,它们失去了原始范畴的一些典型特征,同时又得到了新范畴的一些特征,这一过程就叫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可以使新闻标题的语言更加简洁,新颖和生动,既满足了新闻标题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这一要求,也紧紧抓住读者的猎奇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竞争性。
(1)名词词义非范畴化作后缀。语义的抽象和归纳使名词的原型范畴丧失典型特征,可能从旧范畴转移到新范畴。因此,非范畴化成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词语在语义归纳后逐渐应用到不同的语境中,其语义的明确特征就渐渐消失如:
当孩子成了“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百度百科)“族”在新华字典中的主要解释有4点:1)亲属,泛指同姓之亲:家族;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3)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4)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部族。(新华字典)然而在“低头族”一词中,“族”在“地理上”“历史上”及“血缘关系上”的本质特征已经丧失,只留下了“他们有某种共性”的一般概念。这群人可以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民族。只要他们有某种共性,他们就属于相同的“族”,如“啃老族”“蚁族”“月光族”“候鸟族”等。“族”失去了原始的语义特征,现在只是一个形容有着相同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的人们的词。
(2)名词形容词化和“副词+名词”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副词+名词”结构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语法上,人们经常用做““副词+形容词””搭配,副词一般修饰形容词如“很漂亮”,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词性发生转移,由原来的名词范畴转移到形容词范畴,因此许多学者把这一现象定义为名词非范畴化如:
1)很广州 很家常
2)瑞安:最成功因为最内地
3)这个元旦很“文化”
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广州”“内地”及“文化”都丧失了原始名词性指称涵义,他们不再被形容词修饰,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这导致其作为名词的一些特征被抛弃,它们在语法上不是形容词,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这就是名词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形容词化现象。 “副词+名词”结构对前置修饰语副词有着严格限制,除了少数表示程度的副词如“很”“最”“非常”可以修饰名词完成名词的非范畴化。
(3)名词动词化。从语言学视角看,当一个名词用作动词,也就意味着削弱了它作为名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而增强它作为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如:
1)今天,你低碳了吗
2)“雷”伤了群众信任
“低碳”在语义和句法学上词性定义为名词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在此新闻标题中“低碳”表示选择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名词性特征丧失了,动词性特征得到体现。“雷”在字典的释义是名词,一种自然想象。在这里“雷”表示人们感觉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当某事的发生超出他们的想象。 “雷”的一部分本质特征由于人们特殊情感需要被舍弃,只保留了它的隐喻涵义动词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事的震惊之情。
(4)名词副词化。在新闻标题中还出现了很多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现象,既名词具有了副词的功能,这就是名词非范畴化过程中的副词化现象。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的语言系统也要不断的更新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语言的非范畴化必不可少,在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03.
“子非鱼子非我”与新闻的客观性 篇4
两位先哲以其睿智的辩才在为自己辩论, 同时他们智慧的言辩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你就是你, 我就是我。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外物, 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会怎么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一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 这种越俎代庖的事情常常发生。如:
(1) 某电视台第四套《现场》栏目中的《百姓摄影师》 (22:45播出) 2004年4月25日播出了“占道摆摊, 老鼠怕猫”新闻 (声音) :某先生来到了位于福州市郊新建的某新村。在这个小区门口, 一溜的地摊正沿路摆着, 骑车的走路的, 连小狗都忍不住要往这儿凑凑热闹。这里除了有卖菜的、卖早点的, 居然还有卖被单的, 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集贸市场。周围的居民说, 这儿每天都这样热闹, 他们觉得很方便。只是时不时地有城管来赶人, 这样在他们家门前经常上演猫抓老鼠的游戏……
(2) 《出海口·闽南星期三》2003年12月24日第7版登载了《永春发现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慰问品”》新闻, 其开头如下:本报讯笔者近日在永春县离休干部某同志的家中发现了一批50年前“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的慰问品, 以及一封写给毛主席的感谢信。这些藏品保存完整, 十分珍贵。
(3) 《石狮日报》2003年第5版登了一则新闻《母婴双双命丧黄泉, 谁之过》, 是这样开头的:一个简易搭盖的小诊所, 却成了新生命的“诞生地”, 是他们看到世界的第一眼。
(4)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5日有一则新闻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本报讯湖南商学院特色理论教研室主任某某最近好开心:他和他的11名两科任教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估中, 得到了同学们给的平均94分的高分。
新闻报道写作有自己的规律。“要使报纸完成自己的使命, 必须承认它具有职务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 即承认它是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1) 。这种内在规律的内涵很广, 概而言之, 就是必须客观、真实、公正、全面。
客观性强调的是, 尽可能排除外界对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干扰, 提倡中立的立场, 在报道事实时, 做到不偏不倚, 客观地叙述事实, 严格用事实说话, 避免主观倾向, 尽量做到西方记者所说的“藏舌头”。上述数例, 其不足之处, 就是没有把舌头藏住。像“连小狗都忍不住要往这儿凑凑热闹”、“这些藏品保存完整, 十分珍贵”、“……是他们看到世界的第一眼”、“湖南商学院特色理论教研室主任某某最近好开心”等这些句子, 都带有记者很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 有“子非鱼子非我”之嫌, 与客观性原则相抵触。
新闻报道写作是一个主客观相交融的过程, 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绝对客观性是难以做到的, 新闻报道总是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主观性的。这一点是中外新闻界都明确坚持的。如胡乔木先生就认为:“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往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 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和写作》中也认为新闻会有一定的主观性。他说:“新闻, 显然是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的, 而选择是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事情。”一涉及选择, 自己就离不开“把关人”的主观性和倾向性。但是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生命,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应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叙述方法的不同特点, 力求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 避免主观意识的干扰。
文学是十分讲究叙述方法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文学叙事分为“纯叙事”和“完美模仿”两种对立的叙事方式。在他看来, “纯叙事”是诗人“以自己的名义讲话, 而不想使我们相信讲话的不是他”;“完美模仿”指的是“他 (诗人) 竭力造成不是他在讲话的错觉”。影响所及, 现代小说叙述理论也有“讲述”“展示”之分。“讲述”时必有一个叙述者存在于文本中, 向读者传达信息, 叙述者要介入叙事;“展示”却不同, 叙事者不介入叙事, 立显客观, 意图由读者自己去体会。
新闻报道与文学一样, 离不开叙述。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使新闻报道在叙述时, 要更多地采用“完美模仿”和“展示”, 以避免主观性。当然, 这种“完美模仿”和“展示”有新闻学自己的术语。赛佛林及小詹姆斯在其合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引用别人的观点指出, 人们有三种陈述方式——报道、推论、判断。
推论“是在已知情况的基础上陈述未知情况的说法”。“对别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是一种推论。”“他一定有6.2英尺高, 可能是站在什么东西上。”“说攻击者‘可能站在什么东西上’, 就是推论。” (3) 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的却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并作为事实来报道。新闻界把这种现象叫作“合理想象”。这样看来, “合理想象”是推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例 (1) 中的“连小狗都忍不住要往这儿凑凑热闹”、例 (3) 中的“……是他们看到世界的第一眼”就是犯了“合理想象”之忌。
判断是“对一次事件、一个人或者一件物或赞同或不赞同的表达。例如, 学生经常用‘了不起’或者‘糟极了’来形容老师”。例 (2) 中“这些藏品保存完整, 十分珍贵”、例 (4) 中“湖南商学院特色理论教研室主任某某最近好开心”等例子就是记者自己的主观判断。因为这些藏品珍贵与否, 应该由文物部门的专家来鉴定;老师开心与否,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可见, 推论、判断这两种叙述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带有个人的主观情感、价值观念, 带有个人的倾向性甚至是偏见。这和新闻报道写作所要求的客观性原则是相悖的, 在实践中也容易受人以柄, 容易招致新闻官司。
(5) 《新闻知讯》2002年第10期登有一篇题为《要学会如何避免新闻官司》的文章, 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宜昌日报》有一则消息, 报道贪官时使用了“蛀虫”一词, 被贪官告到法院。当事人认为, 报纸使用“蛀虫”、“硕鼠”词汇, 贬低、丑化了当事人, 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了侵害, 给当事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精神痛苦, 要求判令《宜昌日报》在同一版面为原告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6)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年5月2日转载了《北京青年报》的《女张二江案法院告诫媒体的疑问》, 其中提到这样的事实:湖北襄樊一家媒体把因受贿犯罪的某市某女性领导比喻为“女张二江”, 结果这位女同志在狱中对该媒体提起诉讼, 并胜诉。
(5) (6) 两例中, “蛀虫”、“硕鼠”、“女张二江”等的使用, 就属于判断陈述, 给了贪官可乘之机。
但报道这一陈述方法就不同了。“报道”类似于文学叙事中的“完美模仿”和“展示”。西方记者经常采用“报道”叙述方式, 以求新闻的客观性。如20世纪60年代西方记者报道苏联的一则消息中有这样的话:
(7) 赫鲁晓夫昨日深夜派人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水晶棺中抬出, 烧成灰烬。赫鲁晓夫在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时候, 在党的会议上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上面的报道只是在客观冷静地叙述, 但其义自见。报道“是一种可以证实的说法, 它排除推论和判断”。如“北加利弗里亚州连勒姆市昨晚最低温度是华氏47度” (4) , 其中的时间、地点等各要素均可以查证。“报道”这一叙述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事实, 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各种要素均能经得起查对和验证, 记者不发表任何个人的观点, 让事实本身来说话, 让读者自己从新闻事实中体会其中的实质, 因此, 上述数例, 若以报道的方式来陈述,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新闻的客观性。
概言之, 实现新闻的客观性, 至少一方面要深入实际, 从生活中得到大量真实的材料, 一方面在新闻报道写作中要尽量用“报道”这一陈述方法, 用事实说话, 力戒推论、判断。否则, 不小心就会陷入“子非鱼子非我”的尴尬之中。
参考文献
[1]姚福申:《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胡乔木谈新闻出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如何写好“非事件”新闻 篇5
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 而是由许多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 并有鲜明主题的新闻。有人又叫它资料性新闻。由于它不是新近发生的事, 新闻性本来就不强, 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 下面, 就如何写好非事件性新闻, 本人谈一谈个人浅见。
第一要正确地认识采写非事件新闻的利与弊。非事件新闻在内容选择、表现方法上都与事件新闻有着不同的特点。首先在传播目的上, 非事件性新闻有着明确的主观性。也就是说, 非事件新闻不以记录某个事件为满足, 而是以注重事物渐变过程中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其次是作者的主观介入, 倾向性明确。非事件性新闻一般都具有一定分析、研究色彩, 通常要有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深度。因此它的指导性往往要通过明显的倾向性来体现。在对大量有关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中, 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观点毫无隐晦地表达出来, 以此达到指导工作的目的。
通过非事件新闻的特点, 应看到非事件性新闻有利的一面, 就是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 不受一时一地的限制;写作形式与表达方式有着更多的灵活性, 这样记者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己的才智去弥补它的不足。非事件新闻不足的一面是, 它把不是或不全是新闻的事实, 写成新闻。通过了解认识非事件新闻的利与弊,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新闻写作效果。
第二要精心提炼, 铸成重大而新颖的新闻主题。这一点是写非事件性新闻成败的关键所在。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鲜性, 不完全表现在时间要素上, 主要表现在内容特别是主题的确立上。主题是否重要而鲜明, 就成为它能否成为新闻的至关重要一环。选择新闻主题, 要看它与读者的关系, 选择中要注意反映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因为读者是新闻传播的对象, 主题是否新颖和主要, 首先取决于它与读者的关系。选择新闻主题, 还要看它与实际工作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新闻主题是否新鲜、重要, 往往还决定于新闻是否抓住了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矛盾, 凡是新闻主题能够解决或回答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就会成为重要新闻。
第三要细心寻找新闻根据。新闻根据即是新闻事实中最敏感、最突出、最新鲜的部分。它含着较强的时效性与连结新闻主题重要性的双重信息。它是新闻发布的依据和契机。理想的新闻根据应有时效性与重要性的双重要求。对于已经失去新闻根据的旧闻或是新闻根据不显著的非事件新闻, 就必须细心地寻找, 使之重新获得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新鲜而重要的事实, 采用“以新带旧”的办法, 把背景材料和其它相关的材料带出来, 才能给人以新鲜感, 才能避免非事件性新闻时效性不强的弊端。要善于在采写中把问题提炼出来, 把故事提炼出来。有些非事件性新闻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平静的状态, 就像平静的湖水, 但平静中往往有危机、有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 有时反映在多个地方、多个事件上。把问题提炼出来, 就会一石击起千层浪, 立刻成为受众关注的“事件”, 从而使非事件性新闻具备了新闻由头。例如某报的一篇新闻《荒山托举希望》, 用900亩荒山被改造的成果为新闻根据, 由这一壮举引出改造者艰苦创业的一个又一个情节和事实, 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由此可见, 非事件性新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因果性, 它的时间跨度较长, 新闻事实的时效性本身就不强, 写作时细心地找出一个新闻根据, 就十分必要。
第四要寻找非事件新闻报道的时间依据, 这是非事件性新闻写作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事件性新闻由头主要解决好报道的价值依据;而非事件性新闻由头主要解决好报道的时间依据。事件性新闻解决“为什么要报道此事”;非事件性新闻解决“为什么要在现在报道此事”。非事件性新闻没有明显的新闻由头, 记者可以报道的时间为依据进行导入, 借此发挥, 将此事放入一个广泛的、纵横交错的背景下来展示;也可以找同类事实中最近者, 因为非事件性新闻是多事一报式的, 所报道的“多事”往往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发生的, 为了体现时间的新近, 通常选同类事实中一个最近发生者入手。
第五要注意分析, 向深层次开掘。非事件性新闻, 要写得新颖、动人, 还要注意分析, 向深层次思考。所谓分析, 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把所反映的主题如实地在对事物的分析过程中展现出来。所谓开掘, 就是眼睛不能只盯在眼前的事物上, 就事论事, 要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 深究其实质。真正把事件或问题分析透了, 让读者看到人所未言才会有“新意”, 才能吸引读者。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篇6
与事件不同, 它们往往没有明确的主体, 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 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但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反映现实, 在更广阔的领域发现和提出问题, 从而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舆论引导作用。
非事件性新闻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题意识”, 改变只关注已知事件, 被动采访的做法, 主动去采写尚未构成事件的社会问题, 这样也有利于拓展新的报道领域。
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 要求记者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将其变化, 其问题性、新闻性, 明显地揭示出来, 摆在观众面前, 而且要将散在的事加以概括和集中, 将具体的数字量化。比如,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的一篇名为《家务活不轻松》的报道是这样写的:“家庭主妇的家务活是最繁重的一种活计, 据统计, 一个要照顾两个孩子和丈夫的妇女, 每年要刷1.3万个盘子, 8000把刀叉, 3000次锅, 一个家庭主妇要搬动和归置的餐具, 算下来每年有5吨重。”主妇的家务劳动看上去微不足道, 然而, 这篇文章通过总体的量化, 却让人清楚地认识到家务活是如此的繁重。
非事件性新闻可以采取两种报道形式:综述型报道和微缩型报道。
1.“微缩型报道”, 就是以点带面, 所谓的见人见事, 通过关注一个简单的对象, 记者可以把复杂、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形象的例子。这种报道形式的关键, 在于采访对象的选择, 要具有代表性, 本身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2.“综述型报道”, 是不局限于某一单一的对象, 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比如, 像反映“免农业税对于当地经济和农民心理的影响”, 就可以选择一个村子或乡镇进行报道, 这样能够让作者有最大的报道空间, 挖出好故事的可能性也更大, 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角度, 将采访所得的各种元素综合运用, 而且还能让故事节奏变快, 有更多新闻的味道。
如何选取报道角度, 同样是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非事件性报道更需要新颖的报道角度, 在开始采访之前或者报道之中, 你都要考虑你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感觉, 如果你对故事的主要方面, 或者发展情况感到可笑、怀疑, 或者愤怒的话, 试着明确是什么因素导致你产生了这种感觉, 跟着你的感觉走, 记住你对它们的分析, 因为这些感觉将很可能把你的报道和写作引入你没有预料到的新领域。
在采访之前, 我们对这个报道都会有一定的设想和计划, 在具体采访过程中, 一方面, 要想方设法去寻找能够证明预想的材料;另一方面, 要重视与前期预想相反的证据, 因为很可能好的故事就藏在事先没有想到的地方。
选取好角度, 在新闻写作中, 更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 稿件的写作, 要体现出速度感。尽可能使用短句, 最理想的句子是:主语 (主语+动词) , 后面带动一连串的宾语和从句, 这样的句子能够用最小的空间传达更多的信息。比如:“运用他精确无情的逻辑, 工程师告诉人们地下水与河流主干道是连通的, 胡乱抽取地下水将减少河流的流量, 那样新墨西哥州就无法履行它同德克萨斯州的法律义务, 因为两州共有的河流, 这样要不了多久, 为了满足德克萨斯州的水供给, 盆地居民的用水将被中断, 让新兴城镇计划破碎。”
其次, 用词要具体。要审视自己所运用的每一个词, 找到更加准确的词语和句子, 具体的名词能够让故事变得更清晰, 具体的动词能够增加活力和表达的深度, 但是要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不要刻意的修饰。
再次, 重要元素要逐渐深入, 反复强调。要做到这一点, 在做采访计划的时候就应该选择不同的角度, 寻找一定数量的现象、引语和事例, 写作时把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 一次只提供一小部分, 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他不仅仅可以被说服, 而且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故事中去, 因为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证据, 让你的报道更有说服力。
同时稿件的写作, 要体现出发生的连动性, 要有动感。最理想的动感是让报道按照:发生———影响———反作用的结构顺序自然发展。发生———某件事情开始, 可能非常具体, 也可能是一种微妙的潮流, 也可能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随着事情的发展, 它开始给人、地方和机构带来具体的影响, 可能是好的, 也可能是不好的。反作用———随着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强大, 那些被影响的对象, 可能试图延缓、中止、扭转、减轻或者推进这些影响, 取决于他们从影响中获利还是受害。另外一种类型的动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最常见的一种, 是对立元素轮番出现, 形成交锋的动感, 要不断地调整观众的注意力, 它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在故事的采访阶段找到这些对立的元素, 才能在后面的写作中运用这些元素。
非新闻性论文 篇7
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包括《朝闻天下》、《新闻30分》在内的新闻节目纷纷进行改头换面。人们注意到, 除了黄金时段的《新闻联播》之外, 非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几乎也都有了变化。并且在这一番动作之后, 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就给地方电视台非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做出了榜样、指明了方向:早、午间新闻要想提高收视率, 必须创新。
地方台非黄金时段电视新闻节目现状
我国的早间新闻是从1993年央视的《东方时空》节目创立之后开始风靡全国各大电视台的。但是综观我国地方台早间新闻节目, 大部分还停留在联播型的路子上, 如江西卫视《新闻早报》、云南卫视《早间新闻》、河北卫视《今晨播报》等, 完全是早间版的《新闻联播》;有的是沿袭了央视《东方时空》杂志模式, 如陕西卫视《早间特快》、湖北卫视《新闻早班车》、四川卫视《早间时空》等, 板块虽多, 但大多是昨日新闻回顾加上一些生活服务资讯。 (2) 所以现在大多数地方台的早间新闻,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缺乏创新, 自然也没有活力。
自从央视《新闻30分》打开了午间新闻的市场后, 各地方台才从中找到了午间新闻栏目的思路, 纷纷争相效仿, 建立了自己的午间新闻节目。但是, 很多地方媒体到现在甚至都没有独立的午间新闻, 重复早新闻或者前一天的晚新闻成了填补午新闻空缺的权宜之计。而如今在晚间时段、早间时段相继得到开发之后, 午间新闻节目的制作才逐渐受到各地方电视台的重视。总的来说, 地方台早、午间新闻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上:时效性差。目前地方台早、午间新闻节目的一个普遍弱点便是不够“快”。当天发生的新闻在所有新闻中所占的比率过小, 有时竟拿昨天甚至是几天前的新闻来“充数”。非黄金时段的新闻题材本来就应该锁定在当天凌晨到中午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 若是脱离了这个范围, 夹杂在各种晚间新闻之间将备受打击。时间一长, 必将丧失自己的观众群体, 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形式上:一味地模仿。央视的新闻模式已在人们的心中牢牢地烙下了印记, 很多地方新闻在制作之初总要走“大”、“全”、“泛”的老路。其实, 若地方观众想要接收的是国内外大事, 几乎毫无疑问地都会选择权威性更大的中央电视台。所以, 一味地模仿并不是地方早、午间新闻节目的根本出路。
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要做出色的新闻, 好的制作团队、精良的设备、栏目的策划包装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 这些都建立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但地方台早、午间新闻往往都陷入了一个“资金短缺—效果差—资金更缺”的怪圈。
西方国家非黄金时段电视新闻节目的经验
早间新闻节目的鼻祖, 毫无疑问是美国。1952年, 美国NBC首家推出了第一个杂志型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今天》 (Today) , 该节目强调新闻敏感性, 形式较为轻松活泼。两年后 (1954年) , CBS也推出了早间新闻节目《早晨》 (Morning) , 以报道严肃新闻为主。1975年, ABC推出新闻与娱乐相混合的《早安, 美国》 (Good Morning America) , 美国三大电视网早间新闻节目的竞争也就此拉开帷幕。 (3) 事实上, 西方电视媒体一直在探索早间新闻节目的定位, 如节目内容是以新闻报道为主, 还是以服务性和娱乐性较强的“软”性新闻信息为主, 节目如何吸引观众, 用什么样的主持人、以什么风格主持才能激活早间新闻节目等。这些无疑都给中国地方台新闻节目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在西方, 早间节目和晚间节目的制作都有相当长的历史, 所以对我国媒体也起到了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 西方媒体对午间新闻的关注和现成经验却很少, 这也造成了我国在午间新闻这块领地上先天性的经验不足。
地方台非黄金时段新闻节目的出路
其实撇开一些硬件条件不谈, 地方台是可以借鉴西方和央视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些经验的。但是, 地方台在借鉴的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优、劣势, 发挥自身的特色, 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
走专业化、个性化之路。麦奎尔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媒介变革对受众造成的影响。一方面, 由于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再加上利用相同内容开发不同市场的结果, 使得媒介产业在某些层面扩展了受众的数量。另一方面, 由于媒介渠道多样化和专门化, 实际受众正处于分化之中, 组成人数较少并且更为同质化的受众越来越多。 (4) 其实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转化的。现有的央视《第一时间》、《朝闻天下》等早间新闻节目, 《新闻30分》、《全球资讯榜》等午间新闻节目以其权威性、时效性和丰富性吸引了众多观众。在这个时候, 地方台如果一味地模仿央视, 无疑是和央视共同瓜分一块大蛋糕, 虽然此类节目整体的受众可能增加, 但是实际上使得受众产生了分化, 而地方台又不具备央视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 最后惨败的一定是地方台。所以地方台非黄金时段新闻要提高收视率, 就必须另辟蹊径, 找到自己的受众群, 与央视新闻打“错位战”。但是“错位战”不是指简单的时间错位, 更是指一种特色经营, 关键是要做到具有能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性。比如在操作的时候, 可以打破原有的模式, 加强节目的“专一性”, 突出某一类型的新闻。只有在一个方面做专做精, 才能吸引相应的目标观众, 并形成固定的收视群体。在这一方面, 很多地方台的早间新闻做得就比较好, 比如北京卫视《北京你早》的财经报道, 上海卫视《上海早晨》的国际动态新闻报道等。另外, 还可以在新闻的加工整理上下工夫, 挖掘新闻事件的另一面, 以独家的视角和精到的评析来吸引观众。 (5) 在电视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走专业化和个性化路子才是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之道。
注重主持人“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主持人的语言符号在新闻节目中的使用就不用多说了, 容易被忽略的或者说能形成节目特色的是非语言符号的使用。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 而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 在人际传播中, 人们所得到的35%的信息量是语言符号传播的, 而其余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 (6) 由此可以看出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重要性。如今, 电视新闻越来越民生化, 地方台要想创新、做出自己的风格, 主持人也应该与时俱进, 不能再是严肃、庄重的老调调。在这方面, 早、午间新闻应该多向晚间新闻学习。比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光头孟非”,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比于其他节目的主持人, 孟非采取更为亲民的策略, 眼神真挚, 有自己独特的姿态, 放下架子“说新闻”,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地方台非黄金时段新闻想要创新, 主持人的风格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如果主持人的体态语, 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态等, 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气场的话, 势必能够给早、午间新闻带来不一样的面貌。观众可能因为主持人的独特性或者亲切感, 而深刻地记得一档节目, 从而不断地关注它。
利用“鱼缸概念”的创意, 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说到争夺观众, 就不得不提起非常有名的“鱼缸概念”。1994年, 《今天》节目率先在纽约洛克菲勒广场建造了开放式的玻璃结构演播室, 新的演播室不但利于行人一睹主持人的风采, 看清演播室内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 以及节目的进展情况, 也可以使演播室内的摄像机透过玻璃幕墙录下并播出围观游人的行为举动。 (7) NBC的这种做法可谓先声夺人、独领风骚, 所以《今天》节目收视率的强劲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根据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 电视被划分为冷媒介, 冷媒介作为低清晰度的媒介, 提供的信息较少, 明确度和完备度较低, 因而需要观众积极参与, 发挥想象力, 努力填补电视在传播中留下的许多空白和“回旋余地”。
地方电视台完全可以抓住电视媒介集“视”、“听”于一体的这一特性, 来促进与观众的互动, 从而提升观众对节目的依赖性, 最终提高收视率。由于电视新闻的制作和录制等过程离大众的生活比较远, 会给大众带来比较想参与或者一窥究竟的意向。那么, 地方台可以利用观众求趣和参与的心理, 利用冷媒介的一些特征来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从而提高收视率。
“鱼缸概念”其中的创意是可以被我国地方台非黄金时段新闻类节目学习和采用的。例如如今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为电视新闻节目提供了更多的与观众交流的方式:受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为节目提供新闻线索, 发短信登论坛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甚至包括设置一些有奖问答。然而这些还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 要真正地使节目与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挂上钩, 还得让新闻报道的质量说话。报道的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相关后, 才会得到老百姓的主动关注, 收视率自然就上来了。
抓住普遍的受众心理, 大胆开辟节目类型。在媒介的意义生产系统中, 斯图尔特·霍尔 (Stuart Hall) 提出了著名的编码与解码模式。他提出“偏好解读”的概念, 意思是说电视信息是一个夹带多重意义的文本,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8) 因此, 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 制作人不可能也不能将一些主观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受众。每位观众都处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中, 有不同的身份、种族、文化、受教育程度等, 他们的解读方式也都会不一样。地方台非黄金时段新闻节目要想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收视率, 就必须主动出击, 寻找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一些普遍心理。而电视新闻调查评论节目善于“吊观众胃口”, 使观众产生好奇心, 是地方台非黄金时段新闻节目在运作时一个较好的选择。同时, 这种节目形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央视、省级的同时段新闻节目的内容撞车。然而很多人觉得早上、中午的新闻时间很宝贵, 不适合做访谈性或者评论性新闻, 其实这也未必。因为这种报道形式能够充分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和知晓权, 所以深受读者喜爱。 (9) 而且在我国, 这种类型的新闻节目大多在晚间黄金时段呈现, 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台的《直播南京》等节目。如今地方电视台非黄金时段涉及这种形式的新闻节目还不多, 如果能创新性地开辟这块市场并好好运作, 相信早、午间新闻的收视率会有所提高。
摘要: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往往一味地模仿央视的模式, 还未找到自己的发展思路, 所以“非黄金时段”早、午间新闻的收视率不甚理想, 现状堪忧。如何使得地方台早、午间新闻节目找到自己的发展思路、提高收视率, 是摆在众多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借鉴西方和央视的经验, 早、午间新闻要想摆脱现状, 必须做出创新。
关键词:“非黄金时段”,地方台电视新闻,创新
参考文献
[1][9]陈国钦、夏光富:《电视节目形态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73页, 第109~110页。
[2]包敬周、姚怀彬、李堃:《小议早间新闻的发展》,《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7]张秋艳:《美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透视——美国三大电视网早间新闻节目特色及背景分析》, 《现代传播》, 2002 (2) 。
[4]麦奎尔著, 崔保国、李琨译:《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345页。
[5]李京芳:《论地方台午间电视新闻栏目发展趋势》,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S3期。
[6]田中阳:《大众传播学理论》, 岳麓书社, 2002年版, 第146~147页。
试谈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挖掘 篇8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事件性新闻而言的, 是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发生的新闻事实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非事件性新闻没有明确的时间性, 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典型、突出, 时效性要求不是很强。
非事件新闻的报道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新闻报道工作之中。搞好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工作, 对于提高地方党报的报道质量非常重要。
搞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要善于捕捉生产生活的小事, 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小题材。新闻蕴藏于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之中, 我们的记者只有更多地走进基层、关注生活, 善于抓住生产生活中的热点, 才能更好地挖掘有价值的非事件性新闻。七台河日报社近几年相继开展了“百名记者三走进———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基层, 看发展”、“新春走基层”、“记者走基层”等大型采访活动, 刊发了数百篇以小见大、现场感强、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稿件, 拍摄了许多鲜活、生动的新闻图片, 较好地反映了基层的生产生活,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称赞。今年年初, 我们的记者得知二四勘探队钻井工人短缺, 一些青年人不愿到野外吃苦的情况, 于是记者深入到野外钻机采访, 对一些青年钻工在钻机一线愉快工作、健康成长的事实进行了报道, 产生了较好的引导作用。通过“三走进”、“走基层”等有效形式, 促进了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实现了“三贴进”。我们认为, 这些形式是搞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是要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善于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 小题材也能反映大主题。无论新闻稿件还是新闻图片都是如此, 这是我们的共识。当年谢海龙的一幅特写摄影作品《大眼睛》, 掀起了一股关注贫困儿童、失学少年的热潮,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8年, 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个村庄, 发现村中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 通过深入采访, 得知这个村免收所有学生的学费, 这在当时是件新鲜事, 于是采写了《百余村娃免费上学》, 这则新闻稿, 通过一个侧面, 反映了这个村党支部重视教育的重大主题。我们要善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身边小事、小人物中蕴涵着的有价值的新闻, 善于捕捉大事件中的小人物, 小人物中的大背景。从小处着手, 不是无病呻吟, 而是要从大处着眼, 心中要掌握全局, 立足点要高, 要有的放矢, 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要手中有“长焦”, 心中有“广角”。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
三是要通过外在的表象, 挖掘深层次的主题。要想挖掘深层次的主题, 就要做思辨型记者。思辨型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重在揭示事实内在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 让事实经过理性过滤, 加深报道的思辨色彩, 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俗话说, 新闻是用两条腿跑出来的, 但是我们的记者如果只会用两条腿和一双手, 而不会用大脑, 就不是一名好记者, 肯定不会采写或拍摄到好的新闻作品。七台河是煤炭工业城市,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 因此报道煤矿安全工作成为我们的重要内容。2009年, 本报记者采写了《抗天灾必先治人祸》新闻稿件, 通过例举煤矿事故和各种人为的隐患, 深刻剖析了“人”在煤矿安全中的重要因素, 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获得了省新闻奖二等奖。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也难也不难。说不难, 就是不求质量和效果, 如同写工作总结;说难, 就是要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 有所突破和创新。要搞好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 就要做思辨型的记者, 进行思辨型采访。
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如此, 非事件性新闻摄影也是如此。在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方面, 更要注意把握新闻摄影的三个特征。
一是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不具有新闻价值的图片就谈不上是新闻图片。摄影记者不但要有较高的摄影技术, 还要有一定的新闻功底和新闻敏感性, 只有这样, 才能拍摄到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图片。有些年轻的摄影记者只“会”照相, 对新闻知识知之甚少, 有的连简单的图片说明都写不明白, 这样的摄影记者在非事件性新闻采访中必然手足无措。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同样也是新闻图片的生命。摄影记者要做到所拍摄的图片是真人真事, 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有其真实面貌和特点, 应尽可能地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瞬间形象, 尽可能不要摆拍和电脑制作, 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文字说明要准确, 不能含糊, 更不能随意编造。
三是形象性。新闻图片要用形象说话, 形象不鲜明、生动, 就失去了其作用。当今的媒介, 图片是主角, 所谓“读图时代”就是强调了图片的重要性。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相对事件性新闻的拍摄更加难以把握, 如果不能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其视觉冲击力就会大打折扣。
非事件性新闻蕴藏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 蕴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时每刻。聚焦小题材, 挖掘大主题, 需要新闻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和挖掘, 进而适应不断发展的党的新闻工作和宣传工作。■
非新闻性论文 篇9
读图时代中的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视、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渗入到方方面面, 对平面纸质媒体的影响更是日益彰显。在学界, 大家所热议的主流媒体似乎没有特别的定论, 关于主流媒体的论说也很多。“主流媒体”一词虽然是舶来词, 但是在我国, 它依然与国外的解释有着共通之处, 意味着拥有较大的受众人群, 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 并且有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的新闻媒体。目前较具影响力的是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指出的中国主流媒体的主要分类:
1.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新闻媒体;
2.以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区域性媒体;
3.以各大中城市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城市媒体;
4.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代表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新闻网站。
对于非主流媒体, 在学界也没有绝对的定论, 只有对“非主流”这一词藻有比较中肯的释义:非主流是主流的逆向思维, 指不盲目跟从主流, 另类、个性, 相对于主流超前或者滞后。
从新闻报道方面来看,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最大区别应该是其公信力的不同, 主流媒体应该具有绝对权威的话语权, 当民众从该媒体获得信息时, 内心会有信任感;而非主流媒体则更具有话语的草根性, 当民众对该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解码时, 会进行可信信息的筛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报纸、电视台都属于主流媒体, 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属于非主流媒体。在本文中的主流媒体是指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报纸、电视台, 而非主流媒体是指不具备权威话语权的网络媒体。
美国传播学家曾做过研究试验, 结论是:人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20%来自文字, 30%来自声音, 40%来自图形和图像。可见新闻图片在当今“读图时代”中的重要性, 人们往往通过一张新闻图片即能领会一条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对新闻图片的运用在数量上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在运用新闻图片的题材、内容上也会有所改变。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的相同点
同为新闻媒体,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对于新闻都保持着一定的敏感度, 在新闻图片的使用方面也会表现出共同性:
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关注度相同。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如果发生重大事件, 都会有所关注, 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 这就体现出重大新闻关注度的一致。比如国内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2010年4月的玉树地震以及2010年7月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 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 各大媒体,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都对相关事件进行了报道, 并配以图片。纸质主流媒体会在头版配发图片, 并会在一些版面配发专题图片, 配合文字对重大事件进行全面详细的报道;电视台中播出的图片是电视传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不是重点, 此刻图片的决定性瞬间发挥了巨大优势, 让观众可以在收看动态的新闻报道的同时, 也能观看静态的新闻图片, 感受细节的震撼力;网络媒体可以发挥自身存储容量的优势, 上传多幅相关图片, 增加信息量。
认同感相同。关乎民族荣誉感、人民利益方面的新闻,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在新闻图片使用上的认同感是相同的, 即具有一致的情感方向。虽然报道的方式甚至权威性不同, 但是民族荣誉感、人民利益是最容易唤起内心深处同根性的敏感内容, 一旦有相关内容的报道, 情感方向不会有太大偏差。比如在几次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保持高度的情感一致性, 在使用图片时, 尽量选择能维护民族利益的新闻图片。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的不同点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虽然拥有共同点, 但是它们的差异也确实存在,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数量的不同。由于版面和播出时间的限制, 主流媒体中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与非主流的网络媒体相比, 对同种新闻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最大的区别是数量的不同。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 只能选择少量相关新闻事件图片中最具震撼力、最具内涵价值的图片, 而网络媒体却可以一次性发布很多相关图片, 也许这些新闻图片不是幅幅都精彩绝伦, 不是幅幅都称得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 但即使是简单的纪实性图片, 没有任何构图、用光方面的考究, 人们也会欣然接受这种新闻图片。特别是读者感兴趣的新闻, 甚至有的新闻图片较为模糊, 但人们依然会感受到新闻的真实力量。作为网络媒体, 专门的图片新闻报道吸引了更多受众的目光, 通过数量优势传播新闻中的有效信息。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 网络上先后出现了有关日本大地震的图片专题报道, 印象深刻的是网易新闻中心的图片报道, 按时间顺序报道近一个月的日本大地震。只要网民每天点击这些新闻图片, 就能直观地看到每天发生在日本灾区的情况。比如日本首相菅直人考察灾区, 东京电力公司的高层前去避难所道歉, 还有日本当地的民众排队接受辐射检测等。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只需要一幅幅新闻图片, 就能让人们了解那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大量新闻图片的集中使用, 是主流纸质媒体以及广播电视无法做到的。
内容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狭义的新闻角度的不同和广义的新闻内容的不同。
首先是狭义上同一新闻角度的不同。主流媒体会选择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新闻进行报道, 在新闻图片的使用上自然也会体现把关人的思想。这就会让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趋于统一性、单一性, 甚至翻看不同的报纸或者收看不同的电视节目, 都会发现相同的新闻图片出现在报刊或者电视屏幕上。比如某条新闻是新华社统一配稿、统一配图, 那么读者所看到的新闻图片就没有任何差别, 主流媒体优先服从上级命令, 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性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就有所不同, 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或者不正规, 在网络媒体中同一新闻也可能存在多种角度的新闻图片。比如主流媒体就某一新闻事件仅仅配发了一张新闻图片, 但是网络上也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关新闻图片。网络的发达已经让人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在网上搜索信息的习惯, 一篇新闻事件的报道, 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到成千上万的相关消息, 而新闻图片又充斥其中, 于是新闻图片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比如对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和王振义两位院士的报道, 主流媒体可能使用新闻图片的内容比较局限, 但是网络媒体会涉及两位院士更多角度的图片, 甚至儿时、家人的图片也会出现。
其次是广义上新闻内容的不同。主流媒体对新闻的报道非常局限, 涉及的内容也没有非主流媒体涉及的广泛。主流媒体只会对大众最关心、最需要知道、最需要了解的新闻进行报道, 包括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政、社会生活热点、社会发展的难点、备受社会关注的敏感点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并且本国的新闻报道居多。而非主流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可能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且包容性极强, 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都可以进行传播。新闻内容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新闻图片使用的不同, 互联网的特性让非主流媒体在信息多样化传播中显现出优势,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包括新闻图片。人们基本上可以从主流媒体上获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重大新闻事件的相关报道, 而关乎自己休闲、娱乐、服务方面的新闻信息, 从非主流媒体上获得的信息会更多更全面。
图片来源的不同。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对新闻图片使用的来源也有所区别。主流媒体多由专职摄影记者进行图片的拍摄, 即使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 也是具有新闻敏感性以及对美学有天赋的文字记者、编辑进行现场的拍摄, 或者就是图片编辑在可靠的图片库中进行新闻图片的选择、购买。而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的来源门槛较低, 非专业摄影记者也能任意上传新闻图片。比如2010年7月28日南京发生爆炸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发生后, 主流媒体中出现的新闻图片数量不多, 而非主流媒体网络上则有非常多的图片。这些图片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或者路过此地的路人对新闻现场进行的拍摄, 甚至有些人是拿手机进行的拍摄, 画面谈不上精致, 但是因为真实、及时, 也让关注此事的人们视为有价值的新闻图片。
记者队伍的专业性不同。有些重大新闻事件, 只有具备资格的记者才能进入现场, 那么所获取的新闻图片是独家的, 图片质量也会相对较高。而非主流媒体在面对这种情况时, 更多的是进行转载或者由民间提供新闻图片, 那么不论从质量还是时效上会相对落后于主流媒体。
真实程度的不同。一般而言, 主流媒体对新闻图片的使用非常严格, 因为真实乃新闻之本。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有两个层面:一是事实真实, 二是总体真实。事实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摄影必须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原则, 拍摄记录的是存在于同一时空中的新闻对象。总体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捕捉记录呈现在眼前的典型瞬间, 新闻图片反映的应该符合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要求新闻摄影从业人员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 做到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
时效性的不同。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由于自身特点的缘故, 在新闻图片使用的时效性方面也有所差别。主流媒体中报纸、电视对新闻的传播都需要一个过程, 采集、编辑、审核、出版、播报, 需要有严格的把关人制度进行操作。而非主流媒体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往往大家还没有从报纸、电视上得到消息时, 便可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消息。最常见的如腾讯QQ与微博, 只要大家在网上开启腾讯QQ或微博, 有一些新闻信息, 比如哪儿发生了地震、哪儿发生了一件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 都会在第一时间弹出窗口进行简单的新闻报道。而对此新闻具体、深入的报道可能要过一定的时间在报纸、电视上才有所呈现。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把关人的缺失, 大众在网络上进行新闻图片传播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也使得一些新闻图片会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见诸网络, 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使用上的不同之处多于相同之处, 这并不说明偏重于哪类, 哪类就是绝对正确的发展趋势。这仅仅说明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缺点。两者如何能互补, 对新闻图片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提升, 是我们共同期待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 《中国记者》, 2004 (1) 。
[2].赵克强:《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 《新闻知识》, 200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