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建构

2024-12-08

角色建构(共11篇)

角色建构 篇1

摘要:本文主要以笔者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第一次见面认识该老师,到整一学期正式上课的接触,再到参加课后活动与教师的互动等一系列真实故事,来追述一位教师从一名普通工人自我发展至大学教授的角色转变过程,从而折射出文革后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突破。由于党和政府做出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为创造现在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深深影响21世纪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

关键词:教师,角色,原因,自我

一、故事的开端——教师角色的初步认识

对于符号互动理论者来说,“角色扮演(role taking)”是一个重要概念,其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社会性的,受到与其他人的交往的影响,人类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来认识他们自己的是谁,人们借助于与其他人的人际传播而建立意义。

这个故事从何说起呢?

从2011年9月我刚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说起,9月25日下午两点在3栋教学楼召开文学院新生见面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郑苏淮老师,看上去和蔼可亲,不禁回忆起儿时脑海里圣诞老爷爷的形象。“符号互动论”创始人米德便论证了人的心灵和自我完全是社会的产物,“他强调个体的心灵、自我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取决于他所参与的社会行为”,他认为个体与社会始终是相互作用的。米德在分析自我的基本结构“主我(I)”与“客我(Me)”时,指出“主我”是个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是自我主动性、生物性的一面,“客我”则是自我对他人对自我的期望的内在化,客我作为他人在自我内部的积淀,作为自我的一种参照标准,是一种对自发冲动结构的评价因素,也是自我的正在出现的自我形象的因素之一,所以主我和客我共同构成了一个出现在社会经验中的人。记得在郑苏淮老师的致辞里,教导我们在大学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人生进入新的阶段。最后说了对我们的三大期望,至今记忆犹新:1、做一个健康孝顺的孩子。2、做一位有道德有素质的公民。3、做一个热爱学习,静下心看书的学生。由此,郑苏淮老师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学习进步的种子。

二、故事的发展——恢复高考对教师影响

开学军训结束之后,十月份正式上课,郑苏淮老师正好教我们《文化概论》,是大班授课。记得第一次上课,来了很多旁听的同学,教室里座无虚席。课上郑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学习文化自己参加高考的亲身经历。他说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工农兵大学生也是在那个时期出现。1977年6月文革后,当年国家政府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大多数社会科学家都认为,个人生理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变迁都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其先天的个性特征,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个人成长或生活的环境特征。“人格类型理论”从一幵始就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匹配,霍兰德认为:“一个人做出职业选择的依据就是寻找那些能够满足他或她成长的环境,对自己工作环境知道的越多,个体就更容易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职业的选择应该是慎重的,它反映了这个人的动机、知识、个性和能力。职业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环境而不是一些列相互鼓励的工作项目和技能。

郑老师参加了1977年八月份高考,当时他是位工人。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977年10月份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郑老师说,当年的报考人数约570万,录取人数30万人不到,录取率低至4%~5%。1977年11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了《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参加完高考后,郑老师走上了人民教师这条路。一种职业不仅意味着要有某种特定的形象——社会角色,而且还意味着要有某种特殊的生存方式。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的话,一种职业的选择代表一系列信息:某人的工作动机、对于职业的看法,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认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书认为:“教育比任何时候都处于人和社区发展的关键位置。”教育“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潜力都结晶出丰硕的果实,是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

三、故事的延续——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怀特海认为教育为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逐渐习惯于奇特想法的过程,想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设计新体验的过程,注意新的探险活动会引起什么结果的过程。”大学生教育的意义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与填塞,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转化以及生成。

第二年开春,新学期开始了,晚七点大家一如既往地来到教室上晚自习。这次我们班晚自习举办辩论赛活动,主题为:“女朋友是选年纪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更好?”邀请郑苏淮老师为评委,班长主持,同学们按照正反双方编排座位。由于是班级内部活动,比不上正式辩论赛的语言严谨,但在郑苏淮老师评的过程中,气氛愈发激烈,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室里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最后在活动总结的时候,郑苏淮老师鼓励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辩论很精彩,双方唇枪舌剑,不时闪现亮点,让人会心一笑。今天的辩题虽然看起来不难,在短时间内收集数据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很难,比起我以前参加的正规辩论赛培训,你们更多的具备了生气,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这个简单的课外活动中,郑苏淮老师充分显示了作为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技能更新培训,培养对工作、技能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与学生拉近距离。

现代社会中,个人发展的机遇不仅活跃在个人交往与实践活动的具体领域,而且多发生在人生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时期,如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选择新职业等。郑苏淮老师从下放工人到电视台记者,报社编辑再到中学教师,直至现在的大学文学院的教授。用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现代性术语可以概括为“富有命运特征”的转折时刻,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中他谈到,当一个人生活中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来临时,个体纵观人生感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在众多两难的困境中个人有时候会变得特别敏锐,或许他们会用先前固有的信仰以及用熟悉的行为方式来寻求逃避,但郑苏淮老师他在重大转折时刻会注意到新的需要和新的机遇,拿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对自身要面对的外在条件加以控制,重新改变行为方式或者塑造自我。而这种可贵的精神和品质也深深影响了我们一代代学生,教会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5.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12.

[3]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和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

[4]胡荣.社会互动的类型与方式[J].探索,1993年(6).

[5]潘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创新[J].人民教育,2002,(9).

[6]董泽芳.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角色冲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6).

角色建构 篇2

建构主义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哲学理论于20世纪八十年代风靡欧美大陆,随后又蔓延于其他各个学科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是一个主张远离客观主义学习而进行建构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的建构性是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无论是皮亚杰的个体心理建构主义还是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都承认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注重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正如冯格拉塞斯费尔指出的:“知识既不是通过感官也不是通过交流而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并且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在原来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学习的探究、合作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很重视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共同体、共同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新发展区”它们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而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满足后,就会建立新的“发展区”。这种交错的发展中的合作,能够使学生在他们的智能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中达成共同的或高级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解决问题。学生使用探究的方法,运用各种资源,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一个问题结束以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亢奋状态中,学习气氛也是相当的活跃。并且,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个人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合作性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学生们一起回顾、研讨和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他们的知识结构就能够取长补短,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知识得到增长。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人知识建构的质量、深度和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合作,把学生都吸引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互相之间观点的碰撞和摩擦,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

三、学习的社会、情境性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是过分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些知识不但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部分很快会被忘记,而且记住的东西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的,如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经常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或者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能够迅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将会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所学的知识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赋予所学知识以新的意义。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征,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对自己的角色应作出改变。

1.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

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依赖于脑子中的旧知识,旧知识将在课堂上被激活,并被运用到新知识的吸收过程中。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即同化;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即原有经验发生顺应。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吸收是在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旧知识结构在新知识的吸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建构主义很重视探究性的学习,具体到语文老师的教学方面,就是要在课堂上实现问题系列化,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接受。同学们通过调动以往的知识,特别是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知识结构被调动了起来,并且随着问题的解决建立起了新的知识结构。

角色建构 篇3

一、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思想方面的方向性改革

(一)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教师要引导他们,给他们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他们以愉快的心境去获得知识。其次创造性是教学艺术不可缺少的环节。每节课都应有创新和提高,那些常年机械重复教材内容的教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更不用说去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再次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以最大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堂课中,关键要看该堂课的教学设计。

(二)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尽可能不依赖教师或他人的帮助,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的主体能动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现阶段,我国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不善于与人交流,协作意识,因此必须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搜集资料的能力。(2)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3)竞争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会收集资料、学会讨论问题、学会表达观点、学会竞争合作等各种能力。

3.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组互动学习的最大敌人是学生的自我否定,消极自卑,害怕失败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抑制小组中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行为。

二、课堂教学时,模块环环相扣

(一)引导学生学会温故知新。

一节课的复习环节是学习新知识的前奏。因此,教师应精心备课、钻研,拓展教材,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行之有效的,符合学情的导学案,适当引导学生联想运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会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5时,笔者就由第四单元自然导入第五单元话题。因为本单元是继第四单元A charity show之后的又一篇涉及慈善事业的重要单元,它与前一单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模块,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Helping others。这样的方式使复习环节与导入新课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自我预习时能够更有效率。

(二)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作为教师,我们不“制造”学生,也不是让学生单纯的复制我们的课堂。而是,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进行组内质疑探究,引导他们对自己、对世界有更清楚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激发学生提出表明他们自身的认识和自身观点的问题来,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5时,学习了动作片、喜剧片、记录片、恐怖片后,笔者首先引导同学们谈论自己喜爱的电影。“A: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ilm?B: An action movie.”这时,有同学站起来问:“能不能说:A: What film do you like best? B:An action movie.”这也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笔者当时肯定了他的说法,并鼓励他们多联想、多动脑。

(三)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展示。

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往往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5Abilities时,笔者一改以前的小组练习方式,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不同的俱乐部。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学会了与不同的人合作,使全班同学都合作得很融洽,使他们看到合作学习的好处。

(四)引导学生学会互动探究。

探究方法需要给予学习者机会,通过给他们出主意和提出问题,探知出新的知识。学习始于独特的学习者,不仅制约着教学内容,还构成了学习的基础。 因为教学是一个过程,所有涉及的步骤必须一一跟上,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

(五)引导学生学会迁徙运用。

小结不仅是对一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更是唤起学生再思考,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的载体。好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例如:在教牛津初中英语8B Uint5Reading(Ⅰ)小结时,笔者叫同桌之间Make a Survey,使同学们不但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复习了上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手段,根据新课改精神,精心备课、钻研,拓展教材,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危机下媒体角色的建构与博弈 篇4

在公共危机发生时, 媒体的角色究竟如何划分?怎样避免媒体角色之间的相互冲突,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建构公共危机下的媒体角色。公共危机下, 媒体角色按照功用角度进行建构, 有以下四种角色:

预警角色。在危机潜伏期, 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发达的信息采集网络, 及时发现危机存在的前兆, 向政府传递潜在危机的信息, 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传播角色。传播是媒体最基本的职能。在公共危机发生时, 媒体传播显得格外重要。危机的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 演变迅速。无论是危机发生前还是危机发生后, 人们都希望从危机传播的最主要渠道——新闻传媒获取各种关于社会危机的信号, 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养成了对媒体的信息依赖。而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 新闻传媒也有责任有义务在危机管理的各阶段向公众提供必要的有关危机的信息。

引导角色。危机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我们可能难以掌握, 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 在危机来临之后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应对, 危机对于人们精神和身体的损害也就可以降到最低限度, 而政府的公信力也在危机中得到提升。②媒体的报道, 对于危机的处理有放大、整合、引导、分流、减弱和稀释的作用。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危机的出现,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媒体影响公众对于危机的看法。

制造角色。媒体为了扩大影响、追求市场发行效果或者电视收视率往往会进行的新闻策划。但是这种策划一旦有了意图上的不良动机, 进入造假的程序, 也就成为虚假报道, 也就是假新闻。假新闻带来的影响是难以预计的, 由于负面新闻是网络传播的“宠儿”, 它的传播效率是惊人的。如果它事关国计民生, 完全可能演化成为一场公共危机, 比如“纸馅包子事件”。

2007年初, 北京台一名记者为了制造轰动效应, 拍摄了所谓“用报纸生产早点包子”的假新闻, 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第二天的《纽约日报》头版报道了此事, 西方很多超级商场为此把中国货品下架, 还引发了西方对中国商品的大讨论, 直接给中国出口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如果说2003年非典时期, 我国对于公共危机的报道还在沿用老的宣传模式。那么到了2008年, 关于危机的报道呈现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的趋势。在明晰媒体角色之间的建构与划分后, 媒体角色之间如何博弈, 怎样避免媒体角色之间的相互冲突,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更为迫切的问题。

媒体的预警角色, 在危机发生时, 已处于无效位置, 因此我们不再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在剩下的三种角色之中, 首先要强化的是媒体的传播角色, 通过媒体做好真实信息的披露。这是在媒体的角色博弈之中优先要保证的。

社会心理学认为, 公众对公共危机认识的诸多不确定性是造成民众恐慌的最根本原因。危机来临之时, 公众最先听到的第一声“呼喊”是非常关键的, 这是心理学上常讲的“占先”原则, 也就是“先入为主”。这个第一印象甚至最后能左右公众对危机的看法。对于重大事件, 政府一定要通过主流媒体先发出声音、发回图像及出版文字, 否则我们就又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哪怕我们不能最先发布, 至少我们应该最先到达现场, 时刻准备向公众传播。在这个问题上, “等待和拖延”相当于对自身危机处理能力的否定。

其次, 在做好信息披露的前提下, 发挥引导角色功能, 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郑重宣告,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社会稳定, 特别是在危机来临时, 维护民心的稳定, 是媒体最为重要的媒体角色功能。如何在保证新闻客观公正的前提下, 又能做到实现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愿望呢?这需要充分实现媒体的引导角色。

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认为, 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体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 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③媒体将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提炼出“大事”, 并且加以重点报道。这些“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并且成为公众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进一步影响着人们对“大事”的判断, 并且影响公众采取的对应行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 从灾情报道、救援情况, 到防疫情况、受灾群众安置, 再到全国救援、心理辅导, 最后到重建家园, 各级媒体通力合作, 分阶段、有步骤, 很好地引导了公众舆论。虽然有些媒体报道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 但是这些报道在整个灾区报道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与正面报道相比微乎其微, 没有成为灾区报道的主流。通过媒体的引导, 让公众在纷繁复杂的事实面前, 即便没有共同的看法, 却可以最终产生共同的想法, 形成了真正的“万众一心”。

引导之外, 包含疏导。因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性、突发性、敏感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 公众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容易产生障碍, 公众的不良情绪缺乏正常的渠道进行宣泄, 很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升级, 带来恐慌或者暴力意识的张扬, 形成所谓的“民愤”。既然不良情绪无法避免, 传统的对于危机传播的“堵”, 远不如大禹治水式的“疏”。危机面前, 媒体要做的就是让大家有一个合理的渠道进行表达, 帮助政府疏导这些不良情绪, 将危机的危害作用弱化和稀释。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媒体深入采访, 将灾民的需要和呼声及时反馈, 使得政府可以迅速及时地解决灾民的困难, 让公众了解到政府救灾抢险的积极心态, 有效地疏导了灾民的不良情绪。

最后, 在做好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情况下, 要加强对不良媒体的监管, 坚决杜绝制造角色的出现。

帮忙不添乱, 是很多时候政府对于媒体的角色期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虚假报道是新闻工作的大敌。少数新闻从业人员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新闻纪律, 置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于不顾, 捕风捉影, 炒作负面新闻, 甚至胡编乱造虚假新闻, 追逐卖点, 造成不良后果, 带来沉痛教训。假新闻频频出炉, 是传媒从业人员在新闻业不正当竞争、畸形的利益驱动之下, 过于注重自身市场角色的恶果。为了追求“卖点”, 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 少数媒体放弃新闻三级审查制度, 给假新闻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公众被蒙骗的同时, 造假者获得了丰厚的稿费, 传媒则赚足了眼球。从“纸馅包子”事件中, 我们不难看出, 制造角色会产生原本不存在的公共危机, 或者加重公共危机的破坏效果, 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因此, 要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 用法律做武器, 确保新闻真实准确。

在媒体角色的博弈中, 处于优先地位的是传播角色的实现。只有保障公众对于危机的知情权, 才可能实现对于公众舆情的引导。对于公众的引导, 要审时度势, 并且顺水推舟;同时彻底杜绝制造角色的出现。特别是为了引导而进行的带有欺骗性质的“误导”。

在公共危机来临时, 政府的第一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稳定, 以避免更大危机的出现。因此由于担心新闻报道引发公众恐慌情绪, 是导致媒体失位或者媒体失语的重要原因。保证新闻的准确及时、杜绝假新闻的出现是不是就会使得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愿望落空呢?答案是否定的。新闻的客观和公正, 是媒体必须维护的功能和职责。不能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媒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 导致公信力的缺失。而且, 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正常, 不是说要采取“瞒报、缓报、不报”这样的策略。社会稳定也可以是让公众充分了解危机情况、疏导不良情绪后, 再次确立的社会稳定。这种稳定才是真正的社会稳定。

公共危机作为政府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在危机出现后无一不希望把危机的影响减小到最低。但是公共危机作为大众最为关心的新闻事件, 有极强的新闻卖点。正所谓,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深入分析公共危机下的媒体角色博弈状况, 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角色平衡, 就能避免因为角色之间的冲突造成的媒体失位和失语的情况, 有效发挥媒体对于公共危机造成危害的释放作用, 更快、更好地促进公共危机的解除。

参考文献

①浦树柔:《公共安全:一年丧生20万》, 《瞭望新闻周刊》, 2004 (8) 。

②龚霁:《公共危机中政府作用启示录》, 《中国青年报》, 2007年8月20日。

角色建构 篇5

摘要:

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女性地位日渐提高,社会对女性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告传播,越来越多的广告开始将目光看向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这也反过来推动女性媒介角色的变化,两者的影响是相互的。本文将以新媒体广告传播为背景,以宝洁系列广告为例,浅析广告传播中社会关怀对推动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女性主体意识 社会关怀

1.广告传播中女性媒介角色的变化

一直以来,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总是处在一种被男性审视的视角下,女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更像是附属于男性的物品。在受欢迎的广告中,无一例外女性形象都是美丽的,性感的,带有极强的观赏性质和性标签。就连广告界著名的“3B”(Beauty、Beast、Baby)原则都带着明显的消费女性的色彩,即女性不仅被当作广告创意中的一个元素,更是被当作用来促销的手段,做为独立主体的女性的个性、气质和思想等无疑都是被抹杀的,只剩下一个模糊的符号。

法国社会评论学家罗兰巴特认为,处在社会普通层面消费者会被各种各样大众传播媒介所引导甚至支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Ibert Bandura)“观察学习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行为就学会一些比较复杂的行为,而不用切身实践,亲力亲为。但这种替代性的学习是要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它必然受到各个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个体生理,心理认如上的影响。

传统化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女性因为容貌不佳不受男性欢迎而苦恼,然而在用了某某化妆品之后,外表变得美丽,男性追求者变多,女性因此得到满足;可以看出,广告传播中影射女性变美只是为了取悦男性,她的价值是依附于男性的,带有很强的两性不平等思想。女权运动的崛起使得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元化,与以往那些柔弱的家庭主妇不同,越来越多的成功职业女性形象开始出现,这个时候广告人也开始意识到,女性是非常具有购买力的人群,就算是家庭主妇,也掌握着家庭支出的财政大权。为此,广告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个性鲜明,独立自信的职场女性。

2.广告传播中的社会性与女性媒介形象解读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单一的商业目的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传播追求,因为他们目标不仅是眼前所及的利益,更是企业发展对于社会的价值与贡献,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广告传播中向着社会关怀(如公益广告)的方向发展。一个好的社会关怀的广告,不仅能让企业实现商业目的,也能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从而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

同时,每个人存在于社会中,除了有各自独特的性格之外,更带着一种社会性格。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中提到,人的社会性格是动态的,是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的,而且会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很多女性一出生,这个世界就已经是既定的模样,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都是摆在那里,无法被改变的,她们也无法选择,她们只能被迫接受。

好比每个女孩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主体性与独立性,但随着她们渐渐长大,“社会期待”会教导她们如何迎合整个社会的审美与主流价值观,规训她们成为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

在“社会期待”下女性的个性与想法都会被逐渐抹杀,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则扮演着投射社会价值观的角色,对女性的引导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著名的文化批评家詹姆逊认为,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去。广告创意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媒介形象解读有很大的作用,推动女性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崛起也是广告传播的社会关怀形式。为此,许多优秀的影响深远的广告运动开始出现,如多芬的“真实之美”系列广告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2004年,多芬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3200多名18-64岁女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百分之二的女性认为自己是美丽的,大多数却觉得自己相貌平平。于是多芬推出了“多芬真实之美”运动,让普通的女性上镜成为广告模特,颠覆传统思想里对美的定义,帮助每个女性能认识到自己的美丽,让她们重拾自信。

3.广告传播中女性媒介形象与女性主体意识建构——以“宝洁”广告为例

10年之后,宝洁在多芬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2014年夏天,宝洁旗TAlways卫生巾推出“Like A Girl”广告,成功吸引大众的眼球与热议,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改变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与价值观念,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Like A Girl”广告旨在消弭社会对于年轻女性的传统刻板的印象。作为第一个在美国超级碗上播出的女性卫生巾广告,它一经推出就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不仅在YouTube上点击超过850万,而且还获得了戛纳国际创意节的最佳公关类大奖。在“LikeA Girl”获得巨大成功后,宝洁又在15年推出了第二波广告“Girls Are Unstoppable”。“Like A Girl”品牌战略是以翔实的大数据分析作为基础,前期宝洁公司先前对英美3000多名年轻女性进行了“青春期自信心理状况”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女孩儿是缺乏自信的,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儿(53%),在社会中她们备受限制因此变得十分消极(60%),有更多的女孩儿认为社会总是会给她们贴上形形色色的标签,告诉她们女孩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88%)。

宝洁这则广告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找了一些还没有经历青春期的小女孩和其他男女两个对照组,对他们进行了一些访问,呼吁大家改变认知,像个女孩的后面不一定只能带上那些代表弱势的形容词,我们也可以像个女孩一样“勇敢”,“坚强”,“自信”。改变社会给她们某种规训与限制,她们被迫活在这种限制之下,久而久之,这种限制就被内化,进而主宰着她们的行为与思想。在“Like A Girl”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宝洁又接着推出了“Girls Are Unstoppable”,同样以纪录片的形式,找了100多位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女性,问她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受到过怎样的限制,并鼓励她们勇敢地撕掉这个社会贴在她们身上的弱势标签,鼓励她们发现真我,张扬个性。

宝洁这一系列广告对女性媒介形象的构建有着极大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析:

(1)构建女性话语权。构建女性话语权是推进大众媒介中女性主体意识构建的第一步。“Like A Girl”系列广告颠覆了传统广告中女性处于边缘位置的情况,让女性成为主角,让女性出来说话。女性完全摆脱了社会规训对他们的束缚,勇敢站出来喊出新声,这无疑是对构建健康平等的女性话语权环境的一大推动。(2)打开女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的崛起就是要打破矮化女性,压制女性的境况,为女性争取一个完整的视角。宝洁的这一系列广告引导女性去健康,自信,全面地看待自己,呼吁女性走出被社会,被男性审视被动状态,赢回一个真正平等自主的女性视角。(3)形成女性文化。身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投射与载体,传播媒介则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推进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的最终步骤就是养成女性文化,只有系统且全面的女性文化形成了,女性才算得到了真正平等的地位。宝洁此系列广告在表现女性形象上有着崭新的突破,而且解构了传统的女性文化,为重塑女性文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结语

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是互相影响,彼此促进的。大众传播媒介能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对大众造成一定的影响,反过来,社会文化也会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而广告作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传播媒介,其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女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女性文化的发展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宝洁Always这一系列的广告从唤醒她女性的主体意识入手,让女性意识到两性差异不等同于两性不平等,呼吁女性从刻板的传统形象中跳脱出来,帮助女性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对推动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以及为未来实现女性的多元化发展和两性真正的平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化视角下女性角色与身份的建构 篇6

一、女性角色与身份的历史沉淀

在更大的程度上, 作为文化的共同创造者和使用者, 男性与女性谁作为社会性别的主体书写者和被书写者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有起伏和变化的。显然, 以某种性别群体为主体书写者的社会性别定义是存在其合理性的, 不管是从历史发展的当时阶段或者从社会的上层性别群体自身利益而言, 而至于下层的性别群体的利益及呼声是被压制或忽视的。而当我们以现代性眼光来看待历史上的性别认知, 这样的认知不仅是历史的而且在现代社会也是普遍存在的, 人类有意酌加在性别上的意味不仅紧紧将人束缚在严酷的窠臼中, 也抹杀了不能以性别来区分的各种可能性。而当我们将一定的历史分期作为静态来看, 社会的性别意识是在既有的认识的基础上不断累积的, 而后来者则是不断地吸取和接受的。“社会中既定的知识先于个人的经验而存在, 并为后者提供有意义的秩序。这一秩序尽管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相关, 但对个体来说却是一种观识世界的方式。”[1]经由这种社会性建构所叠加的认知即是成为一种流通的文化, 不断地达到个体性别差异思想从无到有的目的, 进而逐步充盈到整个社会空间, 而人们在这样的共有的社会意识氛围中共享看似普遍且合理的性别认知, 并且将其作为约束和要求自我以及他人的信条而不逾矩。由此, 整个社会由于性别观念的共享和通用使得某些深入性的反思和个人的反抗显得毫无力量, 而这样的社会群体认知呈现蒙昧凝固状态。正是经过某种利益性的驱动和外在条件的压制使得文化所传达的性别意识是不平衡的, 这种社会性别的不公平性是先天的, 而文化的积淀性使得后来者将文化中所包含渗透的既有的性别规制当作律令来行事, 想要打破固有的文化所设的性别藩篱是相当困难的。通过文化的此种定义, 性别成为我们认知彼此二元群体的坐标, 并且由此衍生和定位相对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这些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被认为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理念, 因而人们无法看清楚性别背后所牵扯的脉络和隐蔽的图景。

二、文化视角下女性角色与身份的建构

当性别群体的界限逐渐被厘清, 进而使得从属某一性别群体的个体的行为显得有意义并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最重要的是要彰显本群体的价值归属。人们按照社会的性别规则来要求自己和束缚他人, 不仅是对自身的规整, 更是对于他者行为和态度形成外在的压力, 以此使得整个群体的运行合乎规范。

个体要践行自身性别群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并且在公有的社会空间内对对等性别群体形成压力, 促使其按照社会的既定划分和准则行事。由此可见, 社会的群体划分是社会群体的共同认识, 其意义和价值是共享的, 由此遵守这样的准则才具有外在强迫性和自我现实践行的群众基础。作为社会后来者其所能做的即是接受既有的性别认知, 当然也可能进行改变, 但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对传统观念所施加的修补或者微调。如果想要改变甚至扭转, 需要经过极其强大的思想冲击和社会变革, 而这显然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后来者对于这种认识倾向与想当然的认可和接受, 因为这种认识在其所接触的文化氛围中生发出来的, 与其思想观念和近身感知有着强烈的亲近性, 在自我熟识且踏足的土地上想要萌发出对自我环境和意识的否定显然是很困难的。可以说, 我们是在社会统一的性别认知下进行日常的活动和行为归类。可是既有的文化进行性别定义的利益基础和观照视角是不公平和不平等的, 人们被限制在既有的形象界定中而得不到发挥发展的自由, 逐步成为社会性别标签所不断压制和灌输的固定和僵化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性别的话语, 不断将社会想象的性别形象进行描述与呈现, 使得这种形象深入人心而使人们忘却这种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多维度的可能性。

文化在社会空间中将性别意识及其相应行为进行规整, 划分出不同的行为范围和方式, 这样使得我们的行为“有规可依”, 但同时我们必须要鉴别和剔除文化所界定的性别言语中所掺杂的谎言, 这些谎言也可以称为性别层面的“意识形态”, 即有关性别的“虚假意识”, 其隐形的虚假性使得我们无法参透性别城池之外的别的可能性, 而将我们局限在这性别谎言所描绘的狭窄天地。在以传统父权和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 女人自然处于性别对立的底层, 处处显现出对于男权的依附, 女人成为社会另一群体的“装饰品”。类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样的话语所显露的即是将男性作为主体衡量女性价值的标杆, 男性的高大形象对比之下则是女性的低微。此外, 类似“女人也顶半边天”这样的表面看似女性意识张扬的话语, 如果细细品读也是渗透着隐晦的性别偏见, 由此可见固有落后文化浸泡下所培育的性别成见的严重。李银河认为, “父权制在所有的社会中运行, 其力量远远超过了正规的权利制度, 超越了阶级和种族的界限。它通过教育、文学、宗教在人们童年时, 就开始以社会教化的形成灌输。”[2]可见性别成为了社会评比的很重要的标准, 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这样的标准是很不合理的, 这样不合理的错误是需要改正的, 然而改正整体社会的错误或者是偏见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 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努力。

然而, 随着既有社会基础的分解和文化知识的更新, 随之出现了打破性别认知现状的需求和条件, 消除性别不平等的意识逐步觉醒并且随之出现了反抗力量。波伏娃认为, “女人并不是天生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的干预, 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3]而人们试图打破的就是这样的性别僵局实现解放。现在, 伴随人类知识的完善和思想的健全, 我们足够证明生理上的区别无法自觉生发出社会和文化上的高低归类与评判, 因而在传统的历史阶段中人为的划分和定义日益显得生硬和不合理, 我们可以认为, 性别层面的不对等的考量是不合理也是没有存在根据的。我们的先民虽然造就了一些文化, 却“在这宝贵的遗产里掺杂了很多渣滓……后世子孙学会了琢刀为石, 也学会了用刀截指以服丧或祀神。火器杀神兽也杀人类。君主立法以治国, 也制刑以残民”。[4]我们作为后来者如何取舍甄别前人的知识和看法, 在当前社会的立足点形成恰当合适的看法是我们作为合格的现代人的职责。我们不能为社会既有的性别认知所囿, 而应该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努力实现性别的平等, 并且不断推进创造性别多维度的可能性。

三、女性角色与身份的解放途径

凯特·米丽特在《性政治》中提到, “男权制根深蒂固, 是一个社会常数, 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种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中, 无论是阶层或阶级制度, 封建主义或官僚制度;它也充斥于所有主要的宗教中。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地域男权制也表现出多样性”。[5]面对社会空间中隐性和显性的性别不平等的状况, 人们必须否定和重建文化为性别所设的话语, 使得性别不再作为区别人类主体的不平衡标准。性别不平等的思想与现象已经渗透进入社会和人们的肌理, 虽然在某些方面的确取得了进步和认同, 但是想要清除干净仍然是艰难的工作。

社会日益文明以及民众的意识开化使得固有的性别观念得以松动, 我们现在不像过去那样感受到性别道德规则的压力, 它们不可能保有旧时的权威。那种“上帝只对男人说话”的神话已经被戳破, 传统文化对于性别桎梏的行为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抛弃。比如, “与世界上许多文化里都能找到的其他习俗一样, 裹脚从身体上把妇女束缚在家里, 从而使她们远离公众视野。在许多地区, 法律或习俗将妇女与世隔绝, 或是幽闭于房子的某个特别地方—古雅典的内宅 (gyneceum) 或奥托曼帝国的哈里姆 (harim) —或是罩上面纱。”[6]在当前, 大多数的女性已经走出囚禁身体的闺房掀起遮蔽视线的面纱打破不公平的沉默, 在某种程度上, 女性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解放。

可是传统而来的文化为性别所设的禁锢不仅来自行为方面, 而更难以克服的是思想意识层面的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 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掀翻性别不平衡的闹剧求得公平。我们要认清传统的某些文化思想和社会意识不断试图建构的这样的一种话语, 即“说明女性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性别压力之下, 不仅要服从传统的性别话语和性别纪律, 而且要服从传统的性别规范, 女性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男权社会通过男性话语对女性进行教导、规范和监督, 并把男性话语内化成女性心理和精神, 最终达到让每一个女人成为男性和父权社会要求的女性, 同时更是自己心理、精神、身体和行为的监视者和凝视者”。[7]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 女性在自身主体地位上把握话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由此打破沉默的境况摆脱依附的现状得以真正的解放。我们在熟知的文化背景下成长, 将该种文化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意识伦理观念内化为我们内心的规则, 并且以此作为观照外部世界的标准和坐标, 并且按照这样的准则来规范自我的行为。显然文化所萌发出的性别准则是我们群体所共享的, 我们不断修正自我以适应社会性别对我们个体提出的要求, 并且当这样的共享观念受到威胁或者冲击时希望保有既有的性别认知的稳定性, 正因为这样我们也期望彼此都能够遵循社会的准则。正是由于这样的盲目和蒙昧, 或者更准确地讲是人类思维的弊端, 使得我们很少能认识到这样的社会性别话语基础的合理性, 从而陷入盲目的顺从和推崇。我们希望能够不断引入“不和谐”的社会性别话语以此来唤起人们新的认知, 打破现有不合理的社会性别话语的垄断, 更多地实现性别的平等与未知的可能性。

摘要: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是社会对两性以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的定位与规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其核心层面是社会对于性别及其相应行为的规范与界定, 内在渗透的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文化作为陶杯孕育着人类社会的文明, 也在根本层面上培育和加固了人们的性别认知, 本文所要关注的即是社会文化关于女性角色与身份的解释和规定对于女性性别认知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社会性别,女性角色

参考文献

[1]彼得.伯格, 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M].汪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1]彼得.伯格, 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M].汪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

[2]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110.[2]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110.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309.[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309.

[4]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叔湘,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5:4.[4]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叔湘,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5:4.

[5]凯特.米丽特.性政治[M].宋文伟,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35.[5]凯特.米丽特.性政治[M].宋文伟,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35.

[6]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M].何开松,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129.[6]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M].何开松,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129.

角色建构 篇7

对于广大英语教学者而言, 任务型学习 (Task-based Learning) 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教育术语了, 它作为一种教学法早已进入到教学实践中。任务型学习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主张使学生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完成学业。然而,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单纯的任务型学习不足以帮助我们摆脱外语教学低效、费时的窘境。任务型学习很多情况下还仅仅流于形式。因此, 必须系统地将任务型学习落实到外语教学过程中来。

将任务型学习置于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 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 而且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视角内审视英语教学, 并能够充分认识到各个学习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各个教学要素的分析和把握, 能够更好地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 从而使教学任务的设计更有针对性,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使教学任务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融合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特点的任务型学习可以使外语教学既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又保证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但并不是把两者机械的相加就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在结合的过程中, 教师、学生、任务和学习环境都需要做出一定的革新并发挥出特有的用。尤其是教师, 他们必须走出传统角色的桎梏, 以更新的态度和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去。总体而言,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任务型教师应担当如下角色。

一、教学任务的设计者 (designer) 和落实者 (executor)

随着教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包罗万象、林林总总的教学任务大量地涌现于教学材料中。这看似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盲目使用或机械地不加遴选地照搬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 不同群体的学生必然会有着各自的不同之处, 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师道尊严”的角色, 积极增进对学生整体情况的了解, 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又要了解学生身心状态;既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历, 又要明了学生的当下需求。同时, 教师在某一教学活动开始之初就要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 也就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了然于胸。在确定了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或选择与学生特点相符的教学任务。当然, 也可以将现成的教学任务加以创造性地改造。任务的设计与选择对教学活动的成败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 这也意味着教师的这一角色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习任务的最终归宿是应用于教学实践, 再好的任务如果不加以实施也无法对语言学习有任何的积极作用, 只有充分实施的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探索新知。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承担将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所谓落实, 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将相应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到教学活动中去。这首先体现在时机的选择和学生的组织上。语言学习是动态的、富于变化的过程, 教师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选择、利用好学习任务, 更要审视全局积极组织, 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各类学习任务中去, 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其适时的指导, 最终为为其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斩获创造条件。

二、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助者 (assistant) 和合作伙伴 (cooperator)

在建构主义看来, 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 那么教师必然要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 让渡主体地位于学生。他们需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支持者和辅助者。所谓辅助, 是指将学生置于语言学习的主体地位, 而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辅助和支持的作用。在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 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而是协助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在学生困惑、盲目之时给与其适时的点拨。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收获最高之时也就是其处在在最近发展区 (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 在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迫近新知而又不能之时。) 的情况下获得点拨。可见教师作为辅助者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适时的启发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工作, 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完成学习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教师作为辅助者的另一重要职责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减少学生在完成各类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的干扰, 为了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创造各种积极的条件来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实施。

学生不是教育生产线上的产品, 也不是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 而是有各种情感和秉性的求知者和探索者,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师生之间的沟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合作伙伴, 是指教师并非脱离于教学活动之外, 而是以更加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也要以学生伙伴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以合作者身份出现的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多维度、多领域的互动与沟通, 通过与学生的广泛沟通来了解学生的真实现状, 有针对性地展开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书育人, 而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积极的伙伴关系, 更易于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也使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互信、友好的伙伴关系,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更易于激发, 教学任务的效能也就发挥的更好。在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中, 教师不仅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能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总之,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任务型学习强调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他们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和培养能力, 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角色, 付出更大的努力,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新更多样化的角色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Burden M W A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论国家在公司法建构中的角色 篇8

现代社会背景之下, 公司运营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传统的公司自治理论受到挑战, 国家干预成为一种必然。但目前的公司法变革中, 国家应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功能, 应在何种程度上干预公司治理, 尚处于一层模糊的面纱之中。本文试图从资本制度、清算制度等几个特定视角出发为揭开这层面纱做一些有益探索。

二、国家在公司法建构中的理论分析

(一) “看不见的手”理论

在传统的自由经济理论中, 认为市场主体的自发交易就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公司应当自治而无需国家干预, 政府只是承担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斯密在有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 认为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无数自发交易的市场主体, 使每一个主体在利己的同时也有利他的效果,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最优化;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完整阐述了“自生自发秩序”理论, 认为社会经济秩序不是国家刻意规划的结果, 而是无数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自发产生的秩序的扩展和延伸, 从而在理论上否定了国家干预公司自治的合理性;而近以来占据经济学界重要地位的科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则提出交易费用理论, 认为公司这种契约束的组织形式与个人之间订立契约相比, 降低了交易费用, 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也就堵住了国家干预的空间。这些自由经济理论影响巨大,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直到今天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二) “看得见的手”理论

然而,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一再暴露问题, 1929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是问题的集中体现, 给了资本主义各国沉重的打击和教训, 传统自由经济理论受到挑战和质疑。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与斯密“看不见的手”相对立的“看得见的手”, 认为完全的自由放任会导致生产过剩、失业、公共供给不足、垄断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需要国家的干预和计划。信息不对称理论表明, 自由市场的前提假设“市场信息得到充分公开”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由此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如卖家利用成本、质量方面的信息优势欺骗消费者, 大股东、董事利用经营、财务方面的信息优势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等。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理论认为, “强行法的作用在于限制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 (1) , 即国家通过制定强行法来防止管理层利用股东的不知情而消极偷懒、财务作弊, 防止大股东滥用股权、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经济学和法学理论发展到今天, 经历了一个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的转变, 这个转变表明, 公司法尽管有一定的私法性、自治性, 但不可能是完全自治的, 国家在其中必然有作为的空间。但这双看得见的手应该如何运作, 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接下来笔者将做一简略探讨。

三、国家在公司法建构中的实务建议

(一) 完善公司资本制度

徐晓松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中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强化资本监管” (2) , 而这必然要求国家“有所作为”。在该路径指引之下国家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应当进一步强化资本信息的公开, 特别是资本动态信息的公开, 以革除历史形成的过于强调资本确定、忽视资本充实、强调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监管的弊病。

2. 证监会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加大对董事、经理财务作弊、利用内部信息牟利的打击力度。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财经郎眼”节目中指出, 美国的证券金融市场通过严厉打击利用内部信息牟利的公司高管来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效果良好。而我国目前的打击力度与违法分子的不法获利相比显得过于微薄, 不利于打击相关的金融犯罪。

3. 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 为公司资本运作培育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虽然经济学中有“理性人”假设, 把人假设为一种最大限度趋利避害的动物, 但真实的人性并非如此简单, 斯密把诚实守信视为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人必备的品质,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把美国清教徒的“勤奋”“节俭”视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支柱力量, 而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之下, 面对法制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的社会现状, 政府有责任加强宣传, 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奖励先进分子、惩罚反面典型等方式, 为公司资本运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二) 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终止清算机制

2013年公司法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 (一) 项、第 (二) 项、第 (四) 项、第 (五) 项规定而解散的, 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 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 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 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在该条规定中, 清算人是临时选任的, 不是法定的, 仓促之间难以应对企业清算的高度专业化工作。法条仅仅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构成”, 然而是由全体股东构成、还是控股股东构成, 并未规定, 这就有可能出现几个大股东之间争夺清算权的情形, 毕竟清算活动涉及到相关各方的重大利益。而且法条只规定“债权人”有申请组成清算组的权利, 这是狭隘的, 将“债权人”改为“利害相关人”更为合理, 因为除了债权人, 还可能有股东等利害相关人的利益深嵌在公司之中, 不应当漠视他们的合法权益。再者, 法条没有规定公司可以根据自治章程自主决定清算组组成人选。无论是现有法条的临时选任还是更为合理的法定选任, 都是国家对公司行为的一种干预, 鉴于公司已经运行到了非正常的濒临解体状态, 此时的国家干预是必要的;但仍然不可否定:即使是在濒临解体之时, 也仍然应当赋予公司自主选择解体方式的权利。只有在公司自愿放弃该权利时, 国家的制度化安排才能发挥作用。而2013年我国公司法仍然没有赋予公司该自主选择权, 不得不说是立法的一种遗憾。

四、结语

国家在公司法中扮演的角色, 既有“作为”的一面, 又有“不作为”的一面, 而在当下, 前者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我国公司法中国家角色的缺位和不足, 吹响了制度变革的号角。本文以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企业法人终止清算机制完善等个人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等几个视角做了一番探讨, 但由于公司法体系的庞杂, 难免挂一漏万, 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该问题不断加深理解。

摘要:公司法由于其私法性质, 必然要求自治。但由于在现代社会中, 公司运营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必然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 因此国家干预又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公司资本制度变革、企业法人终止清算制度变革等为突破口, 试图对公司法制度变革中国家应当承担的角色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公司自治,国家干预,资本制度,清算制度

参考文献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32.

[2]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0.

[3]科斯.企业的性质[M].姚海鑫, 邢源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5]李科善.谈如何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监事会制度[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4) :12.

[6]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7]董德炜.论董事民事责任及其追究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张科.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角色建构 篇9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教师双重角色冲突,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高校扩招已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如师生关系冷漠疏远、机械呆板、功利色彩浓厚等。关于师生关系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认识, 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学者余会春认为: “所谓师生关系, 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 并由此构成的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往, 并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1]由此可知,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包含师生、社会与学校方面, 笔者将从社会学角度审视高校师生关系, 以教师的双重角色作为研究突破口, 探讨教师双重角色冲突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一、教师的双重角色冲突与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 一) 教师双重角色冲突

吴康宁教授曾对教师在校扮演的两种基本角色, 即“社会代表者”角色和“同事”角色进行了透彻分析。“社会代表者”角色体现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之一的“社会规范性”, 从社会构成结构来看, 教师因其自身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质, 突出表现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知书达理等, 使自己被赋予成为社会代言人的资格。“同事”角色则体现教师作为社会个体成员之一的“个人独立性”, “它要求教师时刻牢记此时的交往对象是与自己承担同一的社会责任、享有同样的社会权利并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的其他教师”[2]。

教师的上述两重角色显然具有难以调和的冲突, “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兼有的不同角色像教师在学校群体中兼有的这两种角色这样形成鲜明对照, 而且, 也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的角色转换像教师在学校中的这两种角色的转换这样频繁”[2]。身为社会规范的代表, 教师要求学生听话服从,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有行政色彩的上下级关系; 同时为满足个体利益的诉求, 教师对待其他教师则是平等互尊, 同行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和睦平等。

( 二) 教师双重角色冲突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之特点

通过查阅近年文献, 并从教师双重角色冲突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结出以下特点:

1. 师生关系冷漠疏远。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接触甚少, 贯彻着“上课即来, 下课就走”的原则, 师生之间处在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部分教师忙于科研, 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同事交流合作, 也不愿与学生进行效率低下的学术沟通, 教师不关注学生而对学生缺乏了解, 学生因教师的疏远而淡漠教师。

2. 师生关系机械呆板。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缺乏活力的支撑。课堂上, 教师“满堂灌”, 学生“全盘接”, 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 教师照本宣科将所学知识引入课堂, 学生懒于思考最终一无所获。学生提出质疑, 教师因学艺不精而“掩饰自我”, 自圆其说, 坚持传统的权威观, 学生因畏惧教师权威而止于发问。

3. 师生关系功利色彩浓厚。“高校教育产业化的推行改变了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师生之间缺少产生更深层次感情的基础”[3]。“我消费, 你服务”的观念入住大学生头脑, 被长期认可的教师权威受到学生的无情挑战。此外, 教师接受学生“拜访”, 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 随意行使重要事宜的决定权, 更有甚者, 怂恿学生施贿, 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以利益为根本[4]。

二、教师的双重角色冲突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分析

“高校师生间的关系, 本质上是由于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间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高校教师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相互冲突、相互理解、相互整合的动态发展过程。”[5]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加剧了教师双重角色的不平衡, 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正是由于高校教师秉持着传统的固有观念, 认为自己对知识始终拥有最高的解释权, 这种师生之间固然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其抵触学生提出的学术质疑。

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生活的隔绝使得师生之间缺少共同话语, 拉大了双方之间的地位差距。高校教师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 加之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双重压力, 无暇顾及学生的生活。高考扩招实施至今, 师生比严重失调, 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关心不够情有可原。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 更是人为地割裂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

教师拥权在高处, 学生需权在低处, 这种高低的差异恰好符合教师追求权威的心理需求, 除此之外, 利益的满足加剧了教师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权威的崇拜, 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则是, 教师堂而皇之地接受了学生的“示好”行为, 在利欲均实现之后, 仍不拒绝学生下一次为“改善”关系而做出的“努力”。这与当今的拜金思潮有极大关系, 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批判的那样, 在这一时期, “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 都能出让了。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 在以前, 这些东西只传授不交换, 只赠送不出卖, 只取得不收买的……这是一切精神或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真正价值的评价的时期”[2]。

教师因素并非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尊师观念的缺失使教师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 高校单纯地追求教育质量的改善而忽视了高校师生关系, 未能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制度保障;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师生关系极具社会化色彩, 失去原有的纯洁性。

三、教师双重角色冲突下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 一) 培养新型教育教学理念, 缓和教师双重角色冲突

教师的社会规范性角色“迫使”其自身不仅必须向学生示明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 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 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2]。因此, 高校教师应培养新型教育观,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承认并接受教师双重角色存在的冲突, 科学客观地认清师生关系的本质。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 利用闲暇时间掌握教学所需的各种技术与技能, 提供给学生最新的前沿性知识; 同时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博览群书, 虚心好学, 为学生树立典范; 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不可偏废, 采用多种教学艺术实施有效教学, 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 了解学生需求, 急学生之所急, 应学生之所需。

( 二)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减少教师双重角色冲突

“作为社会的代言人、真理的拥有者, 教师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 对学生必须耳提面命; 作为传授者, 他们扮演的是语言与思想权威的角色; 作为学生行为的评价者和惩戒者, 他们常常以标准持有者扮演法官、警察的角色, 让学生言听计从。”[6]身为社会的代表者, 教师必须具有代表的资格与能力,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修正教师固有的偏见。高校教师应通过学习有益的知识成果, 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抵制社会不良诱惑的能力, 恪守师德,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指出并纠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端正学习态度, 形成并坚持尊师观念

教师群体与生俱来的双重角色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惑, 如教师身为社会代言人时需符合社会规范, 当处于同行群体中时要体现个体利益的诉求, 因此, 大学生应尝试换位思考,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的传统美德, 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科学知识修养, 使其行为举止符合“大学生”的身份。

( 四) 组织师生互动活动, 保障师生关系的连续性

学校要重视高校师生关系的建设, 经常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如学术交流会、辩论赛等, 为师生和谐相处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必要条件。同时, 学校要建立健全对师生权利的保障机制, 尽量避免外在因素阻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 五) 形成尊师社会风气, 支持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源于不良社会风气的毒害, 为师生关系创造一个纯净、温馨的环境十分必要。可利用大众传媒, 向社会民众展现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之重要性, 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意识自觉, 尊师重教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坚持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 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让师生关系在爱的温暖中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余会春.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重构[J].云梦学刊, 2008, 29 (6) :110-11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03-206.

[3]郭小英, 许若兰, 王芳.近十年来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研究综述[J].今日南国, 2009, (115) .

[4]郑敏.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学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 2004, (6) :80-82.

[5]任东景.后威权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6) :62-64.

角色建构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师生角色定位;机能实验学;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28-0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各医药院校陆续开设了机能实验学课程。机能实验学是以动物机能实验为手段、探讨人或动物的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的一门课程,是医学或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师生角色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学的先进成果,对当代教育的改变十分深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无法由教师来代替的[1]。

基于以上原因在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对于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在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做了如下探索:

1.教师角色由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喜欢在实验开始时示教和在实验过程中矫正学生错误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按照设想顺利完成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严谨有序,几乎所有实验都成功结束。教师自认为教学非常成功,可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连篇废话,实验考核中错误百出。教师把结果归因于学生的懒惰、天赋差异等,其实问题的实质是教师角色定位错误。

经过教学反思和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学习,我们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让教师由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2]。

1.1.实验前角色转变

在前一次实验结束时通知学生下一次实验的内容,让学生预习。在实验开始前不是示教,而是和学生讨论实验目的如何实现;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中的要求如何制定。例如,在反射弧分析这个实验中,先和学生探讨实验中能否使用不毁损脑的蟾蜍?能否在实验中先检测中枢在反射弧中的作用?

1.2.实验中角色转变

在实验中学生往往错误连连,有时甚至无法下手。这时教师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然后示教,让学生对比教师的方法与学生方法的优势与劣势。例如,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过程中,学生刚开始时使用器械的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但是也勉强完成了步骤。在学生完成一个步骤之后,教師及时示范正确的器械操作方法,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体会其中要点。

1.3.在实验后角色转变

实验结束时,有的学生做出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吻合,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何用正确严谨的科学术语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实验结果。例如,在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和利尿剂的作用实验中,个别小组的利尿剂的作用效果与预期结果差异较大。这时教师要及时同学生探讨原因,是因为给药方式的原因,还是尿液收集的方法欠妥,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验证等。

2. 学生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在传统实验中,学生课前基本不做预习,课中主要看教师的示教过程,实验后按照教师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对结果与讨论的关系等不理解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动眼时间多,动脑时间少。经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3]。

2.1.实验前角色转变

由于在实验开始时,教师要与学生讨论实验目的是如何设计的;实验步骤设计的机理等等问题。毫无准备时学生在上课时会感到压力较大,所以学生在实验前往往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充分预习,多方收集资料。在上课时与教师互动明显增多,讨论深度也明显加强。例如, 在反射弧分析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能否实现对传出和传入神经分别加以破坏,并提出可行性方法。

2.2.实验中角色转变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操作困难,由于教师不再先示教,而是要求学生试着去操作。学生逐渐地尝试各种方法,然后和教师探讨各种方法的优劣,对正确方法掌握程度明显增强。例如,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过程中,对手术剪刀的拿持方法。刚开始时学生大多数使用拇指与食指握持,在教师要求剪断一个精细部位时,刀尖的晃动非常明显。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了各个手指的握持之后,都改为用拇指与无名指的握持。

2.3.实验后角色转变

实验开始教师的引导,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对实验的总结、报告书写变得积极主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学生对实验各个方面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和利尿剂的作用实验报告中,学生对利尿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同时还对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药物的作用也进行了分析,体现出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3.建构主义师生角色定位在机能实验学中的作用

3.1.对教学的作用

机能实验学内容多,理论联系紧密,操作复杂,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活体实验,因此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师也压力大,结果大多数实验草草收场。建构主义改变了我们对教学、学习、教师、学生的传统看法。实践表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之后,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后续授课教师反映学生思维活跃,对教学内容讨论积极,实验操作规范,动手能力强。

3.2.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由于学生会广泛收集各种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判断各种资料的真实性与可行性。同时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增多,要求教师必须能有效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所在和学习需求等等。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的准备、操作和分析能力明显增强,寻找和阅读相关文献的能力、操作手法和思辨能力进步明显。

建构主义师生角色定位对教学及师生的作用明显,但也存在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时间较长,学生和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不能特别到位,常常发生开始时是建构主义教学,结束时恢复到传统教学的现象;同时学生可得到的教学资源较少,而且较为重复。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1997(5): 74-81.

[2] 陈新; 许睿; 马文峰;《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中实验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西北医学教育

【J】2006, 14 (2): 189-190.

[3]侯泽 高胜利 阎瑞琴 《建构主义指导下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继续医学教育

角色建构 篇11

一、桥头堡

在云南省建立西南开放桥头堡对于我国西南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都将有积极促进作用。

“桥是大通道, 头是大前沿, 堡是大基地。”为此, 国家将出台各种政策性措施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 搭建与周边经济合作平台, 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与水平, 建立农村流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等。

众所周知, 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货币, 而货币良好的融资方式离不开商业银行的纽带作用, 而中国农业银行在构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作用也随之突显出来。

二、中国农业银行在构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的五大商业银行之一, 其网点遍布我国城乡, 成为我国网点最多、业务辐射范围最广的大型现代化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已由最初的农业信贷、结算业务, 发展成为品种齐全, 本外币结合, 能够办理国际、国内通行的各类金融业务。

“三农”业务历来是农业银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 中国农业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服务“三农”工作, 逐步积累了县域资金、网络、专业、品牌等方面的优势, 形成了城乡联动、综合经营市场的格局。中国农业银行新时期服务“三农”的积极努力, 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为促进“三农”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 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农业银行构建的全方位服务“三农”的信息科技技术架构体系, 无疑为云南省的“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构建西南开放桥头堡, 中国农业银行将在积极拓展服务“三农”金融产品的同时, 不断加强系统建设, 依托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业务效率的提升, 做到体统联通、内外联通和产品联通, 全面提升为云南省“三农”和县域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实现东、西部“三农”地区差异化业务的需求, 构建立体化、广覆盖、低成本、面向“三农”的特色渠道服务, 全面提升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与层次。

中国农业银行以其传统优势业务之一的农村信贷, 为云南的广大农民和村镇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致富贷款, 在构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过程中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 扩大内需, 大力实施“云品出滇”工程, 有效支持与推动了当地企业在国内大城市和国际目标市场建立分销中心和商品展示营销平台。

2012年, 云南省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460.9亿元, 比上年增长84.2%。其中, 资本项下结算175.5亿元, 增长1.2倍;贸易项下结算247.1亿元, 结算额占同期全省外贸总额的18.6%,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2个百分点。而中国农业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 企业可以通过贸易融资受益, 而贸易融资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门槛, 是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比拟的。农行针对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建构, 将推出一系列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外汇业务, 保障企业资金链的有序开展, 降低企业对外经营风险, 有助于省内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帮助云南省的企业带着优质的产品走出云南, 在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照顾的同时, 农行将通过自身的惠企业务为省内企业与境外企业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沟通桥梁。

农业银行拥有一支经验丰富, 具备专业知识的团队负责银团贷款业务, 能够为客户提供贴身的服务, 减少客户凑资事务, 降低凑资风险;农业银行在全国的网点众多, 与社会各行各业联系广泛, 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优势, 能够有效为客户规模化经营和发展服务, 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农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银团贷款业务的过程中, 能够对客户其他银行业务的需求, 将给予强有力的后续保障支持, 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构建, 各项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农业银行资金贷款的强有力保障。

三、深远意义

2011~2012年末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 比上年末略低0.6个百分点。其中, 年末全省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7.8%, 比上年末大幅下降31.4个百分点。年末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和短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2.2:25.7调整为68.1:29.1。全省银行业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结构, 不断增大对涉农、中小微型企业及民生改善的信贷投入。银行业在全省的不断快速发展, 商业银行的金融作用也随之体现出来。

中国农业银行应该发挥商业银行的有利优势, 形成助推力量, 切实担当起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任。农行发挥商业银行主导优势, 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加大对云南现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拓展了融资渠道, 创新了融资产品, 并且提供了多元化、多方式、多渠道的金融服务。协调与扶持了桥头堡贫困地区经济, 通过“三农”服务为广大云南农民提供了创业与就业机会, 为广大乡镇企业的扩大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 使得云南农产品能够有效、顺利的走出去。

2013年4月12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在昆明签署《支持桥头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推进云南省特色城镇化发展合作协议》, 在未来五年, 农业银行将根据国家对云南省实施桥头堡战略和支持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向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产业提供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 向云南省城镇化建设提供不少于8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信用额度。

四、小结

中国农业银行将利用自身的国际外汇业务, 为桥头堡云南省“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资金保障, 降低了金融风险, 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并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全国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 加强了国内与东南亚和南亚的经济合作联系。并且中国农业银行还将通过投放金融理财产品, 增加理财投资途径, 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 提高桥头堡云南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民众更好合理投资资金作出努力。

摘要:云南省因地理区位特殊而具有十分重要战略地位。在2009年底举行的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 云南省确立了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即“桥是大通道, 头是大前沿, 堡是大基地。”作为我国五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 以其独有的优势业务在构建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关键词:桥头堡,商业银行,对外,优势

参考文献

[1]宣宇才、胡洪江.《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M].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

【角色建构】推荐阅读:

英语建构07-19

诗性建构10-16

经验建构10-16

建构机制10-19

建构原理10-20

秩序建构05-10

艺术建构05-11

舆论建构05-16

建构原则05-16

建构品德05-24

上一篇:发展问题与对策下一篇:英语教学评价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