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主义

2024-10-25

职业主义(精选12篇)

职业主义 篇1

行业作风的核心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在我们电力行业,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支配着电业职工的正确行为, 其基本总是集体主义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而行业不正之风恰恰背离了这个宗旨, 是职业道德缺失, 扭曲、践踏所致。

一、形成行业不正之风的道德因素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的发展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人们的需要不能顺利地得到满足时, 他们就可能突破原有的道德界限而采取某些可以达到目的的行动, 从而使不正之风的产生有了可能性。应该说, 形成行业不正之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道德的角度看, 产生行业不正之风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道德观念的变化使行业不正之风有机可乘。改革的大潮, 推动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荡涤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发生的显著改变。相应地, 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过去信守的一些道德条律开始被抛弃, 新的道德观念正在树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从而为人们采取不道德行为创造了某种条件或提供了某些温床。

二是行为者个体价值取向的变化是行业不正之风产生的内在条件。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务虚转向务实的过程中, 个体的价值取向也从重名位向重实利转变。过去尊奉的洁身自好、名声清白的道德信条虽然没有完全丢弃, 但更多地注意行为的功利性, 已经成为人们新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行为功利性的过程中, 有的人在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驱动下, 便不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 搞起了不正之风。

三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完善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某些漏洞, 是行业不正之风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改革中,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而新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加之一时难以革除的体制上的弊端和在具体政策上的某些失误, 给了一些人及单位以可乘之机。他们无视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 使行业不正之风由可能变为现实。

四是道德舆论导向的偏差和道德舆论环境的变化是行业不正之风得以形成的外部因素。从前众口皆碑的美德, 如团结互助、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等很少听到赞扬声, 而原先众口皆贬的劣行也很少听到批评声。舆论的倾向性无疑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的助推作用。“个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各顾各的处世思想, 不论是非, 也使得道德评价失落, 道德环境走样。某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和相互仿效, 不能说与舆论倾向的偏差没有关系。

五是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是行业不正之风形成的历史根源。封建道德在我国影响很深, 今天我们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以权谋私, 本质上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资本主义“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在我国也有很深的影响。这就使社会干群中某些意志薄弱者成为腐朽道德的俘虏和金钱的奴隶。

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道德手段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就在于, 它既是行业控制的辛勤使者, 又是播种行业新风的光明使者。它通过对人的心灵的感召而整治各行业乃至社会, 又在各行业乃至社会的整治中净化人的灵魂。克服和纠正职业活动中的不正常关系和行业不正之风, 是促成社会新风尚的重要环节。因此, 应当从道德方面着手“正风”, 并认真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从思想上消除导致行业不正之风的因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道德影响, 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的过程。它是影响职业道德风尚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 使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职业道德得以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品质。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把提高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同各行业、各单位以至各部门的内部改革结合起来, 保持经常化、制度化。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人们懂得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 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己, 对待他人和社会。这样, 在道德法庭和“心灵审判官”的监督下, 使更多的人遵守道德规范, 自觉地克服不道德行为, 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使我们电力企业的职工解决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问题, 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

第二, 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约束从业人员, 防范行业不正之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时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 贯穿其中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在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就是为用户服务, 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职业劳动和社会主义的团结协作。在这个原则下, 各行各业应针对行业特点, 结合自己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和职业责任, 从本行业的要求出发, 制定和发展各种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建设是群众的“自我改造”和“自觉锻炼”, 要注意发动职工总结经验教训, 对照正反典型, 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并将其概括成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易记易行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成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自我约束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效应, 起到行政和法律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第三, 开展道德评价活动, 弘扬道德楷模, 抨击不正之风, 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舆论的导向作用。职业道德舆论是对人们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一种社会舆论, 凡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 就会受到它的支持、鼓励、赞扬, 从而强化人们的道德信念, 巩固这种好行为;凡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 就要受到它的批评、指责、鞭挞, 给人造成一种强大的精神上的压力, 促使他改变不道德行为。这种外在的强制对于遏制和消除行业不正之风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使一切不文明、反社会的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或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职业道德舆论有多种表现形式, 最常见的是人们的议论, 单位内的表彰或批评, 以及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手段。要正确合理地引导道德舆论, 净化舆论中的杂质, 要创造一种敢于直言、公正评价人们的职业活动, 扬善贬恶, 扶正抑邪, 以监督和保证人们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 符合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符合时代的要求。

第四, 克服职业道德淡漠现象, 形成一个讲究职业道德, 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良好职业风尚。一个时期以来,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 职业道德观念淡漠, 以权谋利、以职谋私的行业不正之风盛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有“拜金主义”及某些政策失控产生的利益导向偏差, 是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淡漠致使一些人丧失了职业道德。因此, 要从人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引导入手, 把他们的信念真空充实起来, 造成一个尊重和赞许职业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 提倡一种切实可行的不局限在物质需要上的更充实的生活观念。要从根本上扭转忽视职业道德的倾向, 把职业道德强化为纪律, 使从业人员培养健全的劳动观, 形成牢固的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理直气壮地宣传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 理直气壮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气, 要发挥领导和党政机关的模范作用, 领导不仅要重视本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 还应带头遵守道德规范, 带头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克服腐败现象, 做到勤政、廉政、优政, 成为各行各业讲究职业道德的楷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都强调:清正廉洁, 克己奉公。由此可见, 党是十分重视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近期, 执政者或是理论学者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让我们以此为动力, 努力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抓好吧!

职业主义 篇2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当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遵守的五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五项基本规范是社会各行各业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是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没有对岗位工作的爱心、缺乏对岗位工作的珍惜,从业者的岗位责任就无从谈起,也就做不好本职工作。要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工作其实就像一座煤,热情就是火种。用热情去点燃这个煤山,工作就会燃烧起来,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热情的态度是做任何事的必要条件。

有一位残疾人,家境贫寒,既无文凭又无手艺,工作自然不好找,但他也渴望着自己能养活自己。后来他所在的小区居委会给他安排了一个看小区自行车的工作,每月800元,这位残疾人对这份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天都干得不亦乐乎,他认真服务每位来存车的人,细心看护存在这里的每辆车,他觉得自己在发挥应有的价值,对他而言,便是在幸福地工作。

这位残疾人用他的热情看守小区的车辆,得到大家的认可,幸福地实现着他人生的价值。

爱岗敬业的基础是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是遵纪守法在职业生涯中个人能力素质的客观反映。有的从业者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但对岗位工作存在消极的态度,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懒散,觉得没事做正好,总认为自己工资太少,这些人是守法公民,却很难被认定为一个合格的从业者。而一些人,职业技能熟练,工作十分投入,想法设法地完成、完善岗位任务,但对职业纪律不置可否,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这样就会出现严重违纪或违法行为,这样的从业者也很难说是合格的从业者。

原河北省经贸厅副厅长兼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李友灿,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后复员到原籍任河北省经贸厅科长兼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时,还保持军人的本色,工作兢兢业业。深受上级、同事、下属及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扶正以后,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到顶,所以他就开始捞钱。一任正职,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受贿4700多

万,日均7万。在当时号称中国第一贪。在逃到俄罗斯的8个月间三次自杀都未遂而被中国当局逮捕。李友灿曾经因为工作兢兢业业而受人爱戴,却因为贪欲违法。2004年9月9日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李友灿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前几年发生在某电视台体育栏目的一件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引人深思。这个电视台的一位体育节目解说员黄健翔,专业技能强,工作时激情四射,主持的节目颇受观众喜爱。某次直播世界杯足球十六强赛意大利队对澳大利亚队时,双方踢满90分钟未果,最后补时阶段,球队、观众都很紧张,意大利队的格罗索最终凭借一记漂亮的点球制胜。这时电视频道里突然传来这位解说员狂呼:“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左后位„„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解说员情不自禁的这句“意大利万岁”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激烈争论,各大传媒纷纷撰文评论表示,作为社会舆论引导者,怎么可以在媒体上呼出“意大利万岁”这种纯情绪化的口号呢?赛后,这位解说员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我是人,不是机器。

不错,解说员也是人,他的行为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解说得十分投入,也颇为引人入胜。作为普通公民,他的行为无可厚非——个人激情需要释放,体育本身也需要激情。但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分析,作为广播电视从业者,解说员现场解说行为当属职业行为。解说时,立场应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媒体从业者在工作中不应表现个人的喜好倾向,因为这一行代表着国家话语的尊严和态度。

2.诚实守信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诚信自古以来就是立人之本,成事之本,立业之本,治国之本。诚,就是真实不欺,尤其是不自欺,主要是个人内在品德;信,就是真心实意地遵守履行诺言,特别是注意不欺人,它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诚实守信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和行为。

我们常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讲信用,说话算数。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1000两黄金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人的一生,一是学做人,会做人;二是学做事,会做事。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都离不开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

洛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洛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不料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曾被他骗过的渔夫未救,于是商人淹死了。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个人,也能在同一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他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所以小胜靠谋,大胜靠德。

商无信不兴,诚信是商道的命脉

1596年,荷兰巴伦船长的商船因冰封而受困于北极圈内的三文雅时,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宁肯饿死、冻死,也不动用为客户托运的衣物和药品,以致有8名船员因此死亡,最终完好无损地把货物送到委托人手中。荷兰人用生命捍卫的诚信,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也有商家不讲诚信而破产的,2001年中秋节前,南京冠生园用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的事件,被媒体披露曝光后,当天就被各地商家们撤下柜台,许多商家甚至向消费者承诺:已经售出的冠生园月饼无条件退货。南京冠生园食品厂被全面停产整顿。尽管后来经检测“合格”,可以重新上柜,但冠生园月饼再也销不动了,因此被逐出了月饼市场,公司的其他产品也很快受到“株连”,没人敢要。南京冠生园从此一蹶不振,申请宣告破产。南京冠生园的破产其实是信誉破产,媒体曝光只是导火线,并非因果关系,而其信誉缺失迟早会出现这种结局。南京冠生园以牺牲信誉为代价攫取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式的自杀行为。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知名老字号企业倒下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拥有良好的信用就会在社会交往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而赢得市场并获得生存空间。良好的信用不仅是组织、地区乃至国家的无形财富,也是从业者个人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甚至比有形资产更珍贵。一个国家,缺少资金,可以借贷;但缺少信用,就无从借贷,就只能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201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其国民生产总值仍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长数的3倍,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中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投资场所。中国成为是世界上最具投资魅力的国家。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是有一条不可忽略,那就是作为礼仪之邦,中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处事公平、说话算数,能够取信于世

界。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人际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处理的情况。例如:在明知自己做错了事而又可以诿过自免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如何处理与自己有不同意见或不同处事原则的同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提倡从业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以说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中正确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组织和个人进入社会、赢得市场的通行证,并通过日积月累建立良好的信用。

办事公道还是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行业不正之风,是行业从业人员凭借工作和职业的便利条件、优势,利用特殊手段,以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些都是损害国家行政和行业建设的恶疾,其影响之深、危害之烈、顽固性之强。只有坚持办事公道,才能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软环境。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应当依靠人民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

服务群众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他人职业服务,同时又承担着为他人职业服务的义务。因此,服务群众作为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领导及公务员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从业者的要求。

服务群众,就是要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职业作风进一步改进,要培养为公民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职业诚信和职业为民。在职业实践中,从业者要在解决被服务者急待解决的的问题上下工夫,把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感到满意作为衡量职业行为是否取得成效的客观标准。

服务群众,就是要增强为民服务的职业责任感,确保职业行为、职业活动和行业营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民生工程放在首位,切忌追求单一经济指标,要促进“双赢”,实现职业道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服务群众,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办事的作风,形成敬民、爱民、为民的思维。要深入开展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解民需、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主要内容的“三问四解”活动,并搞好群众评议工作。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

高目标和最终目的。奉献,就是不期望等价的回报和酬劳,而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或为真理、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力量,包括宝贵的生命。在职业活动中,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名利,不以追求报酬为最终目的的劳动和付出。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做到奉献社会。奉献社会不仅有明确的信念,而且有崇高的行动。奉献社会的精神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当一个人专注于某种事业时,他关注的是这一事业对于人类,对于社会的意义。他为此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伟大的奉献社会的精神。

四川的教师胡忠、谢晓君坚守藏区12年支教,当选为2011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谱写着他们生命里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赞歌。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夫妇两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在学校,143个孤儿都叫胡忠“阿爸”。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工资,胡忠说:“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能对社会有用!我宁愿死,也决不放弃对孩子的责任!为了教育孩子,我告诉他们如果我的女儿和他们同时落水,我会先救他们;为了震慑住孩子初进校时的野性,我曾一拳头砸在桌上,指骨骨折而不退步;为了挽留孩子读书,我曾在孩子面前哭到失控直到孩子答应不辍学;为了寻找回因厌学而逃跑的孩子,我也曾在半夜骑车冲上山路。” 10年过去了,孩子有出息了,福利学校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使得当地老乡改变了“读书无用”的错误观念,家长们纷纷把孩子往这里送。

10年前,谢晓君把孩子也带来高原,与学校孩子同吃同住。这所学校的孩子多半是孤儿和单亲家庭,为了不让其他孩子难受,谢晓君要求女儿见到她时只能叫老师而不能叫妈妈。我曾经问谢晓君什么是快乐?她说奉献便是快乐。夫妇两把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爱都奉献给了藏区的孩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上,对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辞这样说: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胡忠,谢晓君放弃成都名校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选择条件艰苦的山区,他们为藏区的孩子的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职业道德中的 最高境界。

圣弗朗西斯说过一句话:“索取使人疏远,奉献促进团结。”奉献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有助于从业者之间的团结,有助于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发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件事,就是对社会的奉献。

SOHO主义,新生代职业偏锋 篇3

然而,一股新生代力量降生。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稳定工作、福利保障的安全襁褓,开始背对职场,剑走偏锋,勇敢地迈向SOHO。

SOHO是对既定生活模式的背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变通。专家普遍认为,现代社会本应让工作与生活分化,而当今信息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与工作场所又出现了融合性质的发展趋势!于是,由“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简化而来的SOHO一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SOHO主义,它的思潮正在新生代之间引发一股新新职场潮流。

要工作更要自由

左手创业,右手SOHO

袁力说自己是个散淡的人,最受不了公司制度的那些条条框框,这让他对进入某家企业做职员的想法敬而远之。自两年前毕业于北京某大学后,他没有像身边的同学那样东奔西突找工作,而是南下来到了女友就读的南昌大学。袁力说:“其实,最初是抱着玩玩的目的来这里的。”

不久,他发现,其实这里有个小小的市场可以发掘,即销售过刊。“过期杂志便宜,成本低,但阅读价值还相当大,学生兜里钱紧张,往往舍不得买新杂志,便宜的过刊正好可以满足他们。”于是经过稍稍的准备后,他的凝远书店在公寓小区的一角成立了。

开办之初,市场运转遇到了些小困难,比如充实过刊种类、联系发货商之类。经过自己的一番开张铺点,袁力终于和武汉、郑州等地的发货商建立了业务关系,这使凝远书店多了许多当地买不到的杂志,并逐渐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自己做老板的他,生活过得相当“悠哉”,不用每天起早贪黑,也不用担心被谁炒鱿鱼。由于书店的规模日渐扩大,报刊杂志的种类增多后,袁力开始招募学生,并把书店的日常经营给他们轮班照看,自己则负责管理和对外联系。“其实,项目选择是不少有志者的难题与无奈,大的还暂时没能力,小的又似乎不知从何下手。其实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只是等待人去捕捉。实际上,高校本来就是个很大的市场,做得好了赚钱自然就不在话下了。”袁力说。

生性活跃的袁力,在书店逐渐走上正轨后,他就利用大把的剩余时间为一些媒体、网络公司做校园推广策划。

“接单子做事情比较有意思。接手就做,完了拿钱,一茬一茬的,SOHO嘛。”他说。

事实上,袁力更愿意说自己是个游走在自由职业与微型创业之间的人。“赚钱贵在务实,能从细微之处寻找商机才是精明者的做派。小项目是否值得一试,要看自己的判断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最首要的,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尝试。”

网络上的香港米兰站

25岁的达贝妮如今已是中国网络拍卖平台的一颗耀眼明星,她经营的“香港米兰站”目前被称作淘宝上“最牛的店铺”。2005年3月31日注册,4月4日开店。在这里,你看到的是顶级名牌、奔驰、豪宅、美腿酥胸照,以及网络掌柜自己痛彻心扉的爱情故事。

达贝妮从小的理想就是考第一名,独来独往惯了,身边没有朋友,念大学的时候就拿着妈妈给的4万元在学校附近的莘庄买了一套40平米的房子,搬出了校园。这套房子,就成了达贝妮炒房生涯的起点。达贝妮在网上买到它后还继续挂在网上,只是觉得好玩,想不到三个月后,有人出价,达贝妮一下赚了十几万。

最初,达贝妮开始自己的拍卖业只不过源于“卖自己的闲置品”。朋友们说,达贝妮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女孩。她租的房子在著名的丁香花园附近,靠近华山路,但达贝妮没住自己名下的房子,它们放出去能赚更高的房租。在这间一层带花园的两房两厅里,门口整齐摆着十几双Gucci一级的正牌鞋子,奶黄色的冰箱里除了八喜、哈根达斯就是整盒的凉拌面,书房里LV和Dior包包散落在书本间,达贝妮就坐在大小包包旁的电脑桌前,买卖她钟爱的有质感的顶级品牌。

达贝妮说她就是喜欢这种东西进进出出的感觉,总能保持新鲜感。她喜欢LV,特别是限量版,因为转手划算,二手跌价不多。钱对于达贝妮是劳动和智力上的认可。“体现个人价值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衡量,社会贡献和对家里的爱都不是能拿出来计算的。”钱带给达贝妮超强的成就感。

她的Fans都很羡慕达贝妮的生活。在上外附中教电脑的Wongyaya工作三年了,在她眼里,达贝妮率真、诚恳,是集美貌、身材、智慧、钱财和才华于一身的传奇女孩,过着“独身,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生活,是每个女生都想要的日子。

每天上网回复留言是达贝妮的必修课,“正是为了这些支持我的朋友,我才把店开到今天。”

达贝妮说:“我就是一个做什么都很彻底的人。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张扬,没办法,性格使然。”

设计师崇尚自由状态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页设计与制作成为一个热门行业,许多具有网页设计制作特长的人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风七正是其中的一员。

记者好不容易才联系到风七,因为他业务繁忙。“我是2000年毕业的,算是室内设计专业的第一批科班出身的人吧。我辗转呆过多家设计单位,有国企也有外企。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单干。风七是我自己后来给自己取的名字。”

一般说来,设计师自己单干也得找一个挂靠单位,风七干脆完全选择了“流浪”。他不久前租了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把自己全部的家当都堆了进去。这间不大的房子混合了各种气质,像个卧室,又像是间办公室:一张大大的书桌上放置着一台联想电脑,旁边是扫描仪、打印机,以及一大叠印刷纸;书桌旁边是张并不起眼的床,堆着一些书。

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风七特别陶醉于这种自由的状态,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只做高端客户,“小工作室不比大公司,我们不能以量取胜,要靠我们的创意,要靠精品意识。”风七把这间房子称作“居家视觉”。“我就是喜欢做网站、网页设计,也做一些平面设计。”他说。在这之前,他曾努力学习过平面设计的各类知识,经常泡在网上,从其中认识了很多朋友。“最开始的一些业务就是朋友介绍过来的。”风七有些感恩地说。

于是,老客户再带来新客户,风七慢慢积累了一个客户群。一些经常合作的房地产公司向风七抛来橄榄枝,希望聘他,但风七已离不开现在的自由状态。在他心里,自由比什么都可贵。对于设计师来说,没有压力,才可以轻松地找到很多灵感。

“很多人把我们这种人称作SOHO族。在我看来SOHO应该是一种心灵态度和生活态度。所以,我更喜欢称自己是SOHO主义者。”风七说。

SOHO主义谱牒

隐性就业的潜流

“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收邮件,处理昨天未处理完的事情,制定今天的工作计划,开始分布操作,利用E-mail、QQ、快递、电话,处理在哪些媒体刊登稿件、哪些客户需要沟通等事情。”公关策划师贺占鳌,声情并茂地描述他的SOHO生活。

一般说来,SOHO族也分个人和团体两种。在新生代的SOHO族中,有的是基于当事人个人独立接活,并独立完成相关业务。这类SOHO主要局限在那种对独创性比较强调的业务范围内,追求创意性和风格的独特性。比如自由撰稿人、音乐人、画家、平面设计师、摄影师等。

稍微高级一点的,就以所谓“工作室”的形式开展业务,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能完成更复杂、要求更高一些的工作。比如一次商业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一个大的动画制作案子,一项企业的AI设计,或者其他一些称得上项目的比较系统的业务。这一种类型的SOHO族,主要集中在商业活动领域,比如项目策划组织、财务会计、音乐制作、动画制作等方面。

近年来,隐性就业、非正规就业等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它们共同的特征,便是与“正规就业”有着很大的差别。简单地说,也就是就业的组织性越来越淡。关于隐性就业,指“城镇登记事业人员名义上处于失业状态,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而实际上却有工作岗位,有工资可拿”的就业形态,就业人员一般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取的途径,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有合同也不办理社会保险。这类就业除一般企业外,还包括自我雇佣、家庭内就业、阶段性就业等。

人们也把隐性就业称作非正规就业。当今惹人注目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隐性就业已经表现得比较明显,每年都有一部分毕业生未办理正常派遣手续,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在校方统计就业率时没被算进去,但是他们仍然通过多种方式处于工作状态并获得报酬。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就是走向了这种SOHO式的工作状态。

近年,职场专家观察结论普遍显示: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有日趋普及的势头,其涉及领域也开始从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创业、就业之路,转向现代服务型微小企业所具备知识型、复合型的特点。这些微型创业项目投资少、技术适用性强,多数有连锁加盟,具有较好的品牌辐射效应。大学生、年轻白领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特点,恰恰符合SOHO以及微型创业的发展前景。

经典SOHO三剑客

“坐在家里工作,穿着睡衣赚钱!”类似这样的个性宣言,其骨子里冒着的就是SOHO主义的泡泡。

在信奉SOHO主义的自由职业者中,居家办公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如记者、作家、经纪人、摄影师、计算机编程者,还有一些正在起步和发展阶段的私人性质的小公司,如广告公司、设计工作室、律师、建筑师、会计师事务所等。

他们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他们随意、自由、不拘泥于朝九晚五的行为方式,他们更在意的是纯粹的个人空间、更加自我的独来独往、独断独行。他们的生活空间与工作空间既紧密相连又相对独立,私人空间与社交空间相互流动,白天与黑夜的自由混淆、工作与睡眠时间自我安排,决定了他们SOHO式的生活方式。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群最先适应SOHO的呢?我们不妨从下面三类人员来考察。

艺术从业人员。最传统的SOHO一族,大概要算演员、画家之类的艺术从业人员了。他们不需要每天朝九晚五地坐班,不需要按时计算工作量,也不需要受科长处长的约束。他们要做的,只是等待。演员们等着导演,画家们等着艺术收藏者,演戏和画画以外的时间,都归他们自己支配。他们不在乎在有钱的时候肆意挥霍,如同他们不在乎在没人赏识的时候饿肚子一样。他们可以依靠网络宣传自己,也可以离开网络用传统的SOHO方式生存。

文字工作者。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是最适合SOHO的人群。他们的生活不受时间、生物钟所左右,惟一能够对其行动加以限制的是他们口袋里的钞票。手握钞票的日子让他们横行天下,享受生活。一旦没钱了,写稿就成为最好的省钱法。不出门就用不着花钱,写好了还能赚一笔。他们用电脑写字,上网发送给需要这些文字的人,然后开始等待下一个有钱的日子的来临。

设计人员。SOHO中的新兴贵族是各种设计人员,包括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装潢等等。自由和浪漫是他们工作的核心,天马行空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灵感的源泉。也许,他们有着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或没有完全形成时的幼稚,但他们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自成一派的时尚、消费、交际关系,与传统的诀别是如此的明显。也许,只有SOHO的,才是最富于创造的。

正如一位SOHO主义者所说,我们可以把SOHO看作职场中的极限运动,在SOHO中探索自己的极限,包括“抗压”能力的极限和体验各种工作、挖掘自己多方面才能的极限。

互联网催化的职业革命

Internet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理念、工作方式,一如雷·海蒙德在他的专著《数字化商业》中写到的:“全球网络化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因素。”事实上正是这样,那些生活在“E世界”的人们,正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

不可否认,SOHO的出现,得益于人们沟通传播方式的迅速与便捷。正是网络的强大功能,塑造了随时随地联系与互动的可能——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着工作、生活观念的一日千里。完备发达的沟通联络装备是过上SOHO生活的前提。

路透社的一份报告显示,金融专家们预言:在今后10年里,他们的公司将更多地为家庭着想,因为雇主们鼓励职工在家办公,因特网将成为主要贸易工具。

不难看到,国际上拥有SOHO主义思潮的人愈来愈多,SOHO的概念也开始将新时代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创业者从集中的办公区域中分解出来,通过电脑的网络功能联系着分散的、独立的、自由的工作方式,打破了集群式的、团队化的、统一协作的工作方式,从而居家与办公、生活与工作实现和谐一体化,将幽静而独立的生活空间融通于繁杂的办公模式,使工作区域更接近于家庭的生活状态。

这种自我设计生活轨迹、自我把握生命节奏、自我实现自由的生存保障形态,可以说是SOHO最大的特征——不愿局限于在固定办公地点和办公时间追求自由办公的工作者。

而近年来那些高速增长、掌握科技潮流的大量中小型公司也自愿将自己归入SOHO一族。他们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职业选择的自由——SOHO主义的核心,应该是自由职业而非家庭办公。

观察家认为,SOHO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在体现出当今网络社会的“自然而然”的规律。所以有人坦言,随着电子网络对人们生活的进一步渗透,将会有更多的商业活动小型化,SOHO主义族群势必越来越多。

越过铁饭碗的前世今生

“铁饭碗”渐行渐远

曾几何时,中国人的普遍生活理想,就是拥有一份“正式工”的工作,住单位分的房子,然后安心干一辈子,退休了还有退休金。于是,这样的工作被人们称作“铁饭碗”。多年以来,“铁饭碗”的确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它意味着工作安逸、收入稳定,统一了普通民众生活理想的度量衡。

市场经济在中国初步建立和刚刚推进的时候,由于在“终身雇佣制”和“大锅饭”中产生的惰性,一些人因手中紧抱的“铁饭碗”被蜕化成“泥饭碗”,一下子就恐慌起来。但过了一些年,人们逐渐看到“泥饭碗”更能带来效率和财富,就业观念也开始有所转变,“聘用制”和“合同制”也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接受,“泥饭碗”也开始“进化”为“新铁饭碗”。

“新铁饭碗”理论说,铁饭碗不是说一辈子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说不管到了哪里都有饭吃。而这就隐隐开始接近于“SOHO主义”的某些痕迹了。只不过与“铁饭碗”、“新铁饭碗”相比,SOHO主义走得更决绝:没有工作的稳定性,没有福利保障,甚至再也没有了团队的归属感。但它同时带来的自我、自由、个性,迅速被新生代捕捉到,并发扬光大。如果说这也算一股潮流的话,那么它已经开始摆脱上个世纪那两个饭碗之间的争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背对职场,剑走偏锋。于是,我们看到,这个SOHO军团,个个身怀知识和技能,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上,我行我素地“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

就此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一场职场的“革命”。这场革命,为“铁饭碗”走下神坛加了一个注脚,同时,也可能给新一代的青年人带来一次职场的柳暗花明。

职业主义 篇4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情境”以及“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是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过程的三大核心要素。

(一)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 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与学习者合作, 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

(二) 学习具有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以实现。因为学习活动并不是指向知识本身, 而是为了使学生具备使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同时, 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工具、资料也是隐含在情境当中, 但是却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内容。因此, 在学习活动中创设与现实工作相类似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学生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要素和能力, 为今后快速适应实际工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三) 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识论所强调的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是指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有实际的意义。即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所处的实际情况, 课程内容才会与学习者发生作用, 这样才能产生意义建构。

二、职业技能竞赛改革实施案例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营销赛项为例, 进行了基于建构主义的竞赛改革。

(一) 竞赛方案的制定原则。

一是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二是竞赛内容充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三是考查技能水平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竞赛改革效果评价。

为考查本次技能竞赛改革的效果, 我们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200名参加本次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实验组学生100人, 竞赛采用改革之后的形式。对照组100人, 竞赛采用原有的竞赛方式。

1.主动学习意识得到提升。

问卷中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性发挥情况的调查显示, 实验组60%的学生表示, 参赛准备中的过程评价由小组成员互评完成。在互评的过程中大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通过多种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实验组73%学生选择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 协商形成解决方案。在对照组中, 仅有11%的选手选择团队成员发挥过程评价作用, 而遇到问题直接听从指导教师意见的选手则高达54%。

2.工作中学习的重要性得以强化。

调查结果还表明, 实验组学生对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意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 表现出了在工作中学习的强烈意愿。其中, 有73%的学生认为赛前赴4S店进行学习非常有意义。42%的学生认为通过在校学习基础上实践来获取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知识和技能最有效。在对照组中, 这两个问题的选择比例仅为20%和18%。

3.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的意识得以加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实验组学生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意识明显得以加强。实验组74%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在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9%的学生在参赛准备中非常重视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照组学生对这两项问题的选择比例仅为36%和15%。

4.意识提升明显, 实际能力提升仍有欠缺。

实验组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在工作中学习的意识以及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意识都较之对照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但是, 在实际能力方面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 在对于完整工作过程认识的问题上, 仅有33%的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 这一问题在对照组中的正确率为14%, 但是调查结果仍表现出了现阶段提升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也说明了高级认知技能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长期系统的努力。

三、基于建构主义视域的职业技能竞赛改革路径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反思意识。实践证明, 基于建构主义视域构建的职业技能竞赛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在职业技能竞赛准备过程中, 指导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到4S店进行调研、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 实施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再次遇到问题时, 不再直接求助于教师, 取而代之的是主动的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的得以完善。

(二) 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在对实践专家的行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美国心理学家 Schoen得出如下结论, “职业实践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即从可供选择的方法中, 选择出一个最符合自己愿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或者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基于建构主义视域构建的职业技能竞赛中, 要求学生在进行充分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竞赛案例。这样的改革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实际工作中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整个过程, 促进其“问题确认”意识的形成和“问题确认”能力的发展, 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 提升竞赛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匹配性, 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有意义建构。基于“意义建构”这一观点, 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高度匹配, 才能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意义建构中所谓的意义属于学习者个体, 所以意义因人而异, 只有通过顺应和同化的过程学习活动对于学习者才是有意义的。本次技能竞赛改革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自到企业进行实践、感知并自主编制参赛案例, 则可以将学习过程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达成意义建构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使用者, 更应该是未来技术创新的潜在参与者。实践证明, 基于建构主义视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 将成为课堂教育教学的有力补充与拓展。

参考文献

[1].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费舍尔, 杨琳, 赵志群.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职业主义 篇5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con一structivism)学习理论给教学或学习带来一场革命启示。有以下观点: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真实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发展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2.1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受制于一定的制度、教学规范。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教育新人就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和关系的体系,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

2.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师个人魅力的辐射和渗透,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OnNewTeachers舢dentRelationship),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2-3.1调查情况醒示。据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北京市93.1名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如有机会想调换工作的占50.8%,只有17.5%的教师愿意终身从事这一职业。分析原因:~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生源减少引发教师岗位的竞争,三是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业绩评价导向,四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过高要求。国内研究者对中小学生选择最有威信的教师的类型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学生最佩服、最喜爱的教师都具有开明、温和、理解、信任等人格特征。调查警示我们,一是要引导教师增强危机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二是要改进管理思想和方式,尊重学生人格和合法权利;再者,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3.2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前提是自信。自信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石。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要承认人才的多样性,发展先后性,特长侧重性,多看学生的长处,允许他们存在缺陷和不足。

2-3-3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已知基础上探求未知的能力。一是教师要善于把已知当未知。教师要努力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不当“传声筒”。二是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当先生。“教学相长”成为真正的现实,正如《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指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教师角色多元化

3.1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教师创设一种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见解,独立或协同学习的班组氛围。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成为追求知识的主人。二是系统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中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3.2综合信息的提供者。教学中,教师是各种综合信息的提供者,学生新知识学习的“先行组织者”。一是更好地“用教材”、“用信息”,不是“教教材”。二是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脚手架”,以缩短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

3.3技能操作的合作者。职业教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师要选择出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形态。一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二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是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把技能操作过程变成师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4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教育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特点是将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

3.5校本开发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尤其体现在校本研发。一是要有教科研精神,追求教育教学新境界。二是教学过程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眼光审视和分析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3.6就业服务的指导者。职业院校教师是学生就业服务的指导者。一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理性分析形势,坚持相关原则,适应市场经济双向选择。二是指导学生具备一定技能以适应,尽快顺利择业、就业、创业。

4.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

提倡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意义建构,是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合作与对话中实现。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职业主义 篇6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等学校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是组成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力量,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师正面临着日趋增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和考验使得部分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这明显已经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大踏步前进的绊脚石。因此,现结合人本主义观点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深入分析,以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发展。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1]。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日渐提高,高等教育扩招的进一步实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师资队伍的增长却远远赶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大。由此,高校教师不得不承担越来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高校教师的压力也因此加倍,再加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得学生的管理更加不易。面对如此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在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工作的高校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出现情绪衰竭、心力交瘁、急躁易怒、对教学缺乏热情等问题,这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教师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产生的递进的情绪反应过程[3]。就高校教师来说,结合人本主义视角,形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社会期望高、社会竞争大导致的超强度压力

社会往往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大责任简单的归因于高校和高校教师,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问题也日渐增多,社会对高校教师如此高的期望,难免给教师造成巨大压力。再者,高校教师历来被人们看成是“四高”(高社会地位、高发展性、高稳定性、高收入)职业,高校教师与其他职业之间、高校教师职业内部的竞争日渐加剧,这也导致了高校教師的高强度压力。这些压力会引起教师情绪紧张、心情低落,继而渐渐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高校管理的模式化和非人性化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当教师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时,倦怠会降低许多;对教师绩效评价程序的公平性和分配的公平性与工作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4]。而在当今的高校管理中,管理制度僵硬,利用各种条文限制教师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对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方面则缺乏制度保障。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教条化、程度欠缺公平性,无法真实的反映不同教师的贡献大小。另外,高校的扩招导致教师的工作量急剧增大,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使得大部分教师身心俱疲。再加上大学内部不同单位教师间薪酬差别较大,当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却得到少量回报甚至不公正回报时,职业倦怠也由此产生。

三、人本视角下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就是以教师为本,在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把教师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民主化管理,建立人本管理模式

高校应改变过去“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的管理模式,实施民主化管理,建立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重大问题上,尤其是与教师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上,应该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进行决策等,让教师充分的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可以感受到学校对其个人和学习工作的尊重,进而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中,会减轻其被动执行任务的感觉。另外,高校理应不断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应再用教条单一的量化的考核指标来评估教师,建立科学、民主、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积极营造公平、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构建人本化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职业胜任力

在当今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繁杂,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素质、提高能力。高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专业进修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进修班、出国走访、继续深造等,使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构建更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走在学科发展的前端,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从而使教师能够从容的应对专业工作的挑战和需求。这才是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本之道。其次,在具体的培训活动安排上,采用弹性培训方式。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教学科研时间安排不一,对这些教师的培训应采取灵活的课程结构、学习时间和不同的培训技术与环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合适、合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Maslach,Schaufeli,W B,Leiter,M P 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nnual 2001,397-422.

[2]胡冰霜,梁友信.精疲力竭症的三维模式[J].职业医学,1997,24(6):46-47.

[3]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88-93.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及其区域实践 篇7

一、国家主义向职业教育的渗透: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兴起

国家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观, 常被用来解释和分析国家主权问题、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等。 国家主义认为存在一种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而对这种利益的保证和维护具有最大的正义性。国家利益有时也被表述为全民利益。 用宏大话语表述的国家发展战略, 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等就是国家主义精神的体现。显然, 国家主义带有元叙事的色彩。所谓元叙事是可以成为合法性基础与来源的完满叙事和权威叙事。一种叙事往往通过参照和求助于元叙事来使自身合法化, 这正是现代性的特点。当然, 国家主义还有很多特征, 如强调国家调控, 呼吁共同努力, 关注社会弱者, 扶持国有经济, 宣称资源国有等。 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国家主义的情结。

国家主义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必然要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 其中包括职业教育。 国家主义向职业教育渗透使得职业教育带有鲜明的国家主义特征国家主义职业教育就此形成,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国家行为。 国家主义在把独自的国家利益放在本体地位的同时, 也强调国家本身是一个责任主体。国家责任主要体现在运用国家的力量去执行一些重要的任务。如现代化就是国家要承担的一项宏大任务, 这一任务又被分解为各个领域的若干具体任务。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也是国家现代化的持久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 职业教育本身被视为一项现代性的工程。 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国家理性支配下的国家行为。 公共财政成为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得到极大的彰显。

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往往有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这一目标目前被表述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目标的解释是:“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的制度化和人才成长道路的多样化, 推动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2]。 不难看出, 这种顶层话语所持正是一种国家主义的立场。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符合国家利益的基础工程。

2. 职业教育要为解决国家现实问题出力。 教育要介入社会的改造, 推动社会的变化, 实现社会的理想。这是20世纪西方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属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中左翼, 强调教育对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人的制约作用[3]。 教育要有勇气正视和解决那些迫切的现实问题, 这正是国家主义特别期待的。 在解决国家现实问题方面, 职业教育具有极大的潜力, 如促进产业发展、保证教育公平、创造人力资本红利、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实施底层关怀等。

在现代社会, 职业教育确实表现出很强的发散性和渗透力, 并且事实上已经介入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 早在2005年, 结合当时的经济与社会热点问题, 如“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工业化等, 国家及时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解决国家现实问题服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4]国家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 而职业教育则是国家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 不能不说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职业教育的真实内涵。

国内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主义认为存在一种高于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 但与此同时, 也强调国家应当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补偿利益受损者, 以保障社会正义。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和关怀实际上是当前国家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当代中国确实存在一个人口众多, 且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底层群体。 国家在破解这一问题时想到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和大众性的特点, 与社会底层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有研究者因此指出职业教育是实施底层关怀的一条现实途径, 而关怀的主体正是国家[5]。 目前底层关怀已经转化为一条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就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提供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政策已经在2009年付诸实施。至于职业教育为什么能够实施底层关怀, 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职业教育能够保障个体的就业, 提高个体收入。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兴起

在国际政治意义上, 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相对立, 要面临全球主义的挑战。在国内政治意义上, 国家主义面临的问题是, 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地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区域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地理的概念。一个区域往往有其与众不同的经济要素及其分布特点, 基于此形成了区域经济这一概念。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职业教育总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空间展开的, 在空间上是从属于某个区域的。 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当职业教育真正介入区域经济, 成为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 并且区域经济也为职业教育提供改革的线索和发展的持续动力时, 职业教育就会获得一种区域性。 区域职业教育就此形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渗透, 它们之间的传统界线会变得日益模糊, 整体上会形成一种相互调适的关系。 这种相互调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 区域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来界定的。与产业对接被看作区域职业教育形成的标志。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途径来实现。事实上这种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 专业即学业门类, 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时空中被建构出来的。 在这一过程中, 有许多社会因素参与了专业的建构, 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正是区域的产业结构状况。专业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结点。 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行业与企业会把人才的需求信息特别是一些迫切的需求转化为人才订单;职业院校拿到这些订单后, 会利用现有的专业平台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人才, 也可能需要对既有的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升级, 甚至着手设置新的专业。 当然, 职业院校也常常会主动地去开拓市场, 激发企业与行业的潜在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建构新专业的契机。 那些市场表现好, 其中处于引领和支配地位的专业往往与产业有着良性的互动。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对专业的建构和解构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如湖南省对该省的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近3年 (2009-2012年) 共新增中职专业50个、 高职专业74个, 调减中职专业32个、 高职专业17个。 全省中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专业177个和414个。 这一专业规模与结构基本上覆盖了湖南省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 基于岗位能力研制教学标准, 基于专业的特点选择课程模式,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 基于技能形成规律设计实践教学等, 这些都是影响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基本的问题。

2. 职业教育为区域城镇化创造人力资本红利。 对城镇化的介入和推动同样是区域职业教育一种正在发挥的功能。介入和推动的主要方式是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004年起国家实施了由公共财政支持的“阳光工程”, 其目的就是通过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从而推进城镇化,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庞大的农村人口意味着我国人力资本开发存在巨大空间。 有研究预测, “如果到2020年, 近3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达到城镇人口同等受教育水平并实现就业的话, 这将使中国有效利用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增长一倍。 也就是说, 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使之转移到城镇并实现就业, 就等于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中国”[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先决条件。区域职业教育无疑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途径。

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人口红利理论下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人口红利是指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口条件, 如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 社会抚养率低等。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有研究表明:“从1978年到2008年, 我国劳动力人数增加贡献了经济增长的9%, 人口的质量 (平均教育年限) 提高解释了经济增长的10.4%, 人口因素一共贡献19.4%。其中, 总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每年平均贡献占6%;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 也即纯粹的人口红利, 对经济增长每年平均贡献占3%。”[7]当然, 国家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低生育水平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这意味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开始逼近。于是, 经济学界又开始提出把人口红利转变成人力资本红利的观点, 并把它称为第二次人口红利。“将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是我国获取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所在。”[8]区域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 进而促进劳动力的结构升级。劳动力结构升级被认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前提条件, 也是城镇化的持续动力。

三、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区域实践:我国职业教育的当下境遇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与区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副面孔。现在的问题是这两副面孔之间是什么关系?国家与区域的关系从表面上看, 区域是服从和隶属于国家的区域, 也是一个被国家渗透、由国家来控制和塑造的区域, 而国家是一个被区域化了的国家。发展区域经济, 推进区域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利益。在区域的治理上, 国家会对地方政府进行授权, 而地方政府则要忠诚于国家, 忠实地执行国家层面的政策。我国的政治体制的性质决定了这一点。国家要做的就是在某个重大的前提和原则下来协调区域与区域之间, 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 平衡各种利益冲突, 具体涉及的事务有政策的、项目的、资源的和资金的, 等等。地方政府在其所治理的区域内也是做同样的事情。这是讨论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与国家性的基本语境。

当把职业教育放在国家主义意识形态与区域现代化的交汇点上进行审视时, 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区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现实的支点, 区域职业教育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也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区域职业教育是国家授予地方政府的重要权责, 而国家主义则是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原则立场。简言之, 区域职业教育是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一种区域实践。这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当下处境。关于这一结论可以再补充两个方面的事实。

1.区域职业教育对国家方针政策的遵循。国家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神圣性, 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一种不能动摇的态度。《教育规划纲要》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 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 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 开展教育改革试验, 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1]区域职业教育自然不能超然于这一规定之外。贯彻和遵循国家方针政策正是摆在区域职业教育面前最大的规则。而《国家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则是治理区域职业教育的基本依据。

2. 区域职业教育对国家教育特色的彰显。 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 常常会追求一种国家教育特色。《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1]。 国家的教育特色如何彰显,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摇摆, 高等教育领域则存在规模扩张与质量保证之间的尖锐矛盾。彰显国家教育特色任重道远。职业教育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学业困难学生, 另一方面又促进这些学生的特殊发展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54.13万人, 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7.17%[9]。 由于职业教育基于工学结合建构起了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因而其人才培养的效果日趋显著。 另外, 职业教育也有可能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 这缘于其与技术进化的密切关联。 职业教育能够彰显国家教育特色, 这一点事实上已经被许多国家的经验所证明。 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出, 要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而推动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2]。

区域职业教育的兴起是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但背后最大的原则立场仍然是国家主义。 在职业教育领域, 国家、地区都是利益相关者。 当企业、职业院校和公众等意识到自己也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时, 职业教育领域的利益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发达国家已经呈现了这一种趋势。 国家主义是否会继续影响职业教育, 区域职业教育如何推进, 区域职业教育是否会对国家主义做出新的回应, 所有这些问题仍将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c24280f763231126edb11f4.html.

[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34.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

[5]李尚群.底层关怀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 (03) .

[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8.

[7]车士义, 陈卫, 郭琳.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J].人口与经济, 2011 (03) .

[8]王健, 李佳.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获取之解[J].现代财经, 2013 (06)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

0 引言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一方面感受到并受惠于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也经受着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困扰。这其中, 人们对“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和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尤其担忧, 并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在此我们对该问题进行剖析。

1 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产生的内在根据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 促进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竞争热情, 提高劳动效率, 最终为社会经济提供动力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有其内在的规律,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1) 自主原则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自由经济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等自主权。

2) 求利原则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牲就是市场主体的求利行为, 求利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出发点和目标。

3) 竞争原则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4) 交换原则

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 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利润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使市场经济得以繁荣,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社会上出现了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图财害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丑恶现象。

那么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产生的内在根据是什么呢?

1) 趋利性。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 使其具有强烈的趋利性, 它诱使一部分人为攫取私利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

2) 拜金性。市场经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体现为拥有金钱的多寡, 以金钱为尺度衡量一切。因此, 它诱使人们对功利 (如钱财、权势、名誉) 的过份热衷和追逐, 同时对各种精神价值 (如真、善、美、人格、理想等) 的冷漠和排斥。

3) 市场经济运作原则被泛化。市场经济运作原则本应适应于市场经济领域, 但把它扩大到社会生活一切领域, 包括私人生活、公共生活的家庭、政治、教育等方面、以至人的尊严、良心等皆变成可以买卖的商品, 从而诱发权钱交易等一系列腐败和丑恶现象。

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给道德发展带来了消极的负面效应。因此,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来纠正不良现象。

2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关第

1) 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职业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精神文明的范畴, 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 离开高度的物质文明, 是建立不起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经济落后, 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下, 经济虽有所发展, 但很缓慢, 而市场经济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造了新的契机, 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有助于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能够有利地促进市场经济机制健康运行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所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强有利的思想武器, 为市场经济规定了思想内涵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如:自主、求利原则, 其职业道德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不抹杀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合理合法性;

(2) 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 市场主体的自由并不是可以任意损害他人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无职业道德规范的放纵, 市场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润, 必须以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为前提, 这样一种职业道德内涵, 既规定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必须具有利他性, 也限制了市场主体市场行为的任意枉为。又如,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 职业道德内涵规定了竞争是靠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来取胜的, 要讲诚实、讲信誉, 通过发展完善自己来战胜对方, 而不是用不正当手段来战胜对方。

3 社会主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引起社会上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靠牺牲他人利益而追求自利的个人或利益集团必然会造成利益的对抗, 从而破坏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古典资本主义的瓦解, 现代资本主义的改良, 以及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是最好的例证。靠侵占他人利益实现自利、必然会使市场萎缩, 最后也会损害自已, 因此, 市场经济若要长久地、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 那么如何建立社会主职业道德体系呢?

首先, 必须健全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一个社会要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保证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高度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它包括, 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 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较高的“良知”自律。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做好道德导向, 赞扬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道德行为, 宣传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 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发展、阻碍市场经济建设的不道德行为, 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遗毒, 批判腐朽、颓废的资产阶段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它能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检点来净化人格心灵,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 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使之符合社会需要。现代经济中, 要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除他律外, 还必须有自律, 而自律更为重要。一个社会自律的意识越强, 力度越大, 这个社会的秩序就越好。然而我国目前的严峻现实是, 相当多的人没有达到相当程度的道德良知自律。相当多的人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风俗化的, 还没有充分的道德自觉, 而只是天经地义的原则去行事。这种道德素质是愚昧而脆弱的, 这种“安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这一种状况和我们道德教化的弱化有极大的关系。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社会道德的控制机制,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 使道德评价成为惩恶扬善的“道德法庭”, 成为对社会成员强有力的道德监督, 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 净化市场经济环境。

其次,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他律过程。

一方面, 要加强市场经济下的法制建设。市场经济要想健康发展, 需要法律提供保障, 不仅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提供保障, 而且各种契约也需要法律来确认, 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内容要依靠法律来保证。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缺一不可。法律是道德的下限, 因为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判断一种经济行为是否道德, 首先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健全而完备的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和依托, 目前我国法制有待于健全。

职业主义 篇9

一、一叶障目:职业教育功利性的认识误区

1. 误区之一:凡是功利主义的,必是错误的

在我国,尤其在学术界,认为职业教育步入了功利主义的歧途,对于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人们多持批判的态度。“高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功利主义的做法。这些做法片面强调市场导向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1]“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功利主义倾向,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科学发展和教育公平”。[2]诸如此类的批判话语成为主流声音,这些批判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对于教育,尤其职业教育,是否要完全拒绝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就一无是处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提到“功利主义”,人们首先就会把这个概念与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认为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个人至上的思想同根同源,属于资产阶级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上是不应该滋生功利主义的,也不能提倡。一提教育的功利性,便认为损坏了教育的唯美、唯真、唯善的本质,侵蚀了完美人格的养成,缺乏人性的超越,对之大加鞭笞。“功利色彩太重,教育便不成其为教育”。[3]“今天的教育把功利作为根本尺度,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成为一部分人追求个人目标和欲望、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4]教育的非功利性则成了卑微的侍女。可以说,我们对功利主义的认识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凡是功利的都是扭曲人性的,凡是功利主义的都是与人文主义根本对立的,似乎功利主义是百害而无一利。

2. 误区之二:凡是职业教育,必是功利主义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功利主义的,把职业教育看做是“功利主义教育的典型”,职业教育被引向了单一的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这种观点往往也和对功利主义的错误认识相关,认为对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不仅不能提倡,而且应该摈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认为“职业技术教育陷入了狭隘的‘功利主义’怪圈”。[5]这种看法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毋需谈或不敢谈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但深入思考一下的话,不同的利益群体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功利观,国家会把职业教育当作国家繁荣的工具,学生会把职业教育当作谋取职业的跳板,某些小利益集团可能会把职业教育当作创收的机器。所以,首先要考虑这种功利是谁的功利?它真正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了吗?它是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功利呢?还是满足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功利?是满足了国家发展的功利?还是仅仅满足了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功利?

二、正本清源:功利主义的实质阐释

现代功利主义是在近代功利主义传统的基础上,用现代哲学研究的方法对其重新阐释而形成的新功利主义规范伦理学。它一方面秉承了古典功利主义流派思想的内核;另一方面又做了适当发展,切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工具。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认为“功利”是指人们本能地追求幸福,避免痛苦的趋向性。“所谓功利,是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或者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的祸患:痛苦、恶或不幸。假如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那么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假如是具体指某一个人,那么幸福就是那个人的幸福”。[6]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人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功利主义主张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最大的善即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

20世纪中后期,功利主义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复活,首先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这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西方社会面临诸多问题,人们不能不面临着道德的抉择。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原则,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而确立的,而调节人们的行为实质上就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7]“功利作为一种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人们必须得问:‘为了何种目的的功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功利开始被视为一种独立的价值,而且事实上它将其他所有价值都囊括在内”。[8]对于功利主义,提倡功利主义要看提倡谁的功利,反对功利主义要看反对谁的功利,应该反对唯功利主义,急功近利,而不是对功利主义全盘抹杀。

在经济学上,边际效用分析学派,如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则是从边沁那里吸取了许多思想,所谓“福利经济学”是以“比较爱好”代替“比较效用”,也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经济政策上,早期的功利主义者倾向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后期的功利主义者由于对私人企业的社会效率失去信心,则希望政府权力干预来纠正私人企业的滥用。[9]后期功利主义对政府的期望是和国家竞争力理论中对政府的期待不谋而合。对于社会或政府来说,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基本职能。[10]对于国家而言,追求国家的整体繁荣,为全社会谋取福祉,这是一个国家的职责所在。换言之,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一个国家追求其功利主义的做法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三、功利主义: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

1. 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应然逻辑

教育本身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分为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尽管这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人文教育更多地注重人格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型塑;专业教育更多地强调其专业性、职业性、实用性等。职业教育应属于一种专业教育,实用性应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

“在19世纪,文科教育和实用教育之间出现了对立,这种对立就好比两种学习之间的对立,一种是绅士应该为了自己而学习,而另一种是为了获得应用能力和实际能力而学习”。[11]就其起源和发展来说,学问体系大体上完全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中两个冲动性特征所导致的主动性和偏爱。这两个冲动性特征就是自由的好奇心与改进技艺的本能。[12]自由的好奇心发展为高等教育中对高深学问的追求,致力于此的人全然不懂什么是私利权宜,而且也不懂得考虑什么有实际价值或什么无实际价值,只是像“白痴”一样全身心地热衷于对学术的探求;而改进技艺的本能,则发展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他们更全身心地热衷于物质利益的考虑,其关注和努力的范围严格限定在直接导致实用效果的考虑中。“从最纯粹的意义上,从目标和宗旨上看,职业技术院校都是‘务实的’”,[13]但即便以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为主要职能,“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14]的大学也普遍发端于职业养成所。基督教大学从它们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专业训练和实用知识。中世纪和现代社会早期的大学也就是未开化的、不文明的原始大学,必然遵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实用与实利原则。这类思想在今后的文明生活中依然存在,尤其体现在现代文明生活中的竞争体制中。在现代文明的早期,睿智者所获得的任何知识都具有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都与个人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相关。那个时期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视为职业学院或专业院系的广泛的联盟组织,这些职业学院或专业院系致力于那个时代所要求的作为功利主义主流思想的实用性学科。[15]

时至今日,功利主义已渗透到大学中,学术与市场已经结合,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大学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场所,既要(通过科研)制造就业机会,又要(通过教学)提供就业培训。[16]边沁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出发,把教育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而有用的知识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但边沁强调的有用的知识不是指希腊语、拉丁语等装饰性的古典知识,而是要求儿童“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法律或科学的学习”,[17]只有实用知识才有助于青少年掌握适合自身性向的谋生手段。边沁重视实用知识的比较价值,他对古典知识和实用知识价值作了比较,认为古典知识的比较价值不如实用知识,因为古典知识对实际生活的作用不大,而实用知识则有益于儿童谋生。[18]另一位功利主义思想家穆勒(Mill)认为,以实用为准则本身并没有过错。他认定他所接受教育的错误更多地是在于对这一准则如何定位的问题。将幸福视为个人野心和社会工程的直接目标是自拆台脚的事儿。[19]

对于职业教育,我们当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功利是其唯一的价值诉求,从而导致杜威(Dewey)所认为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和整个职业教育问题深深地纠缠在一起……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不是仅仅属于金钱性质,就是具有狭隘的实用性质”[20]的印象。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因其学科属性被赋予了更为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按照洪堡的观点,如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普通教育使人学会理性思考,使人之能够为人的话,那么职业教育“授人一技之长的定位”本身就划定了它的实用主义倾向。[21]职业教育思想是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抑或说实用主义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本质、思想灵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的内在本质。黄炎培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表述为:(1)谋个性之发展;(2)为个人谋生之准备;(3)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4)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2]这一职业教育的目的表述清楚地把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表现出来。当然,职业教育不仅以培养实用技术为目的,也包含文化修养的熏陶,尤其随着“职业教育普通化”的世界趋势,职业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但无论如何,职业性、实用性是其最主要的特性,功利主义是其最主要的价值基础。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功利应该是国家的功利,或者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功利,至少是能为学生谋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利益”的,而不是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功利。

2. 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然践行

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也在实践层面为各个国家所采用,许多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二战”后,德国和日本把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其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迅速崛起为经济大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经验。美国自近现代以来综合国力几乎一直占据世界第一,这与其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适时而变,遵循功利主义原则,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高度相关。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首先在美国兴起,这与美国社会独立与创新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美国工业化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杜威重视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以职业为轴心进行作业训练,客观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他认为“职业教育是有助于建立一个民主社会,并推动它向前发展的最好的工具”。[23]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职业教育运动得以形成。职业教育运动中的主要因素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有关。美国全国制造协会在1905年报告称,“青年的技术和贸易教育是国家的需要,国家必须培养出具备生产和销售技巧的青年”。[24]工人们关心通过教育获得更有益的工作,商业或工业界渴望获得训练有素的工人。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上的作用不断增长,但联邦教育部从未远离其正式使命:通过培育优质教育,确保入学机会均等,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参与全球竞争做好准备。[25]

美国联邦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法案,以促进经济实力的提升。1917年,美国制定了《史密斯—休斯职业教育法》(Smith-Hughes Act of 1917),推动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26]在这一法案中,联邦政府第一次承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并第一次在公立学校中推行职业教育。

“二战”结束后,为解决退役军人的就学与就业问题,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Serviceman’s Readjustment Act),尔后又颁布了《退伍军人就业法》(Veterans Employmen Act),规定由政府贷款,使退伍军人藉以安家立业,并得到必要的在职训练。冷战期间,为应对苏联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冲击,联邦政府把教育提升到国防的高度,其中职业教育成为1958年《国防安全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的重要内容。政府还扩展了《史密斯—休斯职业教育法》和《乔治—巴登法》(the George Barden Act)资助的优秀职业教育计划,为服务欠缺的地区居民提供职业教育,并满足国防安全的需要。同时,联邦政府还为各州提供援助,通过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的区域职业教育计划进一步为青年、壮年、老人提供职业或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科技领域的技师或技术工人。[27]1962年颁发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法》(Manpower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Act)为失业者和未充分就业者提供了新技能和更新技能培训。[28]超过20万人受益,产生了较大影响。[29]时任总统肯尼迪(Kennedy)认为,自具有历史意义的1946年《就业法》(Employment Act of1946)立法以来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法》也许是在就业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项法案。新的培训计划使这一法案获得了真正的意义。[30]

美国的88届国会有“教育国会”之称,对职业教育的立法成为这届国会的重要内容之一。《1963年职业教育法》(Vocational Education Act of 1963)中,联邦政府增加了对职业教育学校、职业的工学项目、研究、培训和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的支持,该法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成熟期的标志。1984年《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取代了《1963年职业教育法》。它给州政府提供援助,使所有人都能享受职业教育计划,包括残疾人、贫困人员、单亲家庭、家庭主妇以及监禁人员。[31]19世纪70年代初,“终身教育”观的形成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终身教育的理论之上,并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生计教育运动”。1990年《卡尔·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The 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 of 1990)提出的技术准备计划,旨在使原本隔裂的中学和中学后职业教育活动形成一个连续的课程体系。在项目上,该计划保留了为特殊群体成员提供高品质职业教育的安排。[32]

职业主义 篇10

许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与职业、工作相关的一种教育类型, 那么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都应是职业教育。这种理解显然不符合目前实际中的教育类型划分, 是一种把职业教育的适用范围与功能无限扩大的观点。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不熟悉。传统上, 说到职业教育人们一般都认为是发生在中等教育阶段的面向就业的教育形式, 但在各种教育形式不断走向融合的21世纪, 这种看法的局限性很大。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知识论、方法论和教育目标。从知识论角度说, 职业教育认为工作世界所需要的知识最有价值, 所以必须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确定知识的选择与构成方式;从方法论角度说, 职业教育认为与工作过程同构的教育过程最有利于知识学习与技能习得, 所以要求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要尽量模仿工作世界中的工作过程和情境;从教育目标说, 职业教育认为培养能够自食其力的职业人是主要目标。而以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均受到传统的教育学及高等教育学的轻视。

但高等教育 (以下主要指本科阶段高等教育) 的大部分毕业生都要走上社会参加工作, 所以尽管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始终持有某种不友好的态度, 却无法阻止“职业”二字进入高等教育。本研究用“职业主义”一词表示职业世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冲击。

职业主义 (vocationalism) 不是一个新词, 很多人都在使用, 但却很少有人对它认真地下过定义。英国人海沃德是少数认真考虑过“职业主义”定义的人, 但他也只能引用曾任英国首相的卡拉汗的一段话来说明什么是职业主义:“家长、老师、学术和专业团体、高等教育和产业界的代表都有责任与政府一起在形成和表达教育目的时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的目标) 是教给孩子们在社会上能够快乐、建设性生活的能力, 同时也要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两者不可偏废”[1]。在卡拉汗看来, 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生活的普通教育, 另一类是关于工作的职业教育, 这种二分法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据此, 海沃德认为职业主义就是“以公民教育、美学教育、道德教育为代价强化中等和高等教育中的与工作相关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思潮[2]。

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完备且有些机械化的, 说它不完备, 是因为它试图涵盖高等教育, 但却仅使用了普通教育学中的常用术语, 在高等教育领域, 海沃德所称的“公民教育、美学教育、道德教育”一般从属于“博雅教育”这一概念;说它有些机械化, 是因为在海沃德看来“与工作相关的教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美学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 而其所用的“代价”一词更是暗示教育是一种由与工作相关的目标和与工作无关的目标形成的博弈。这种观点影响深远, 不仅像卡拉汗、海沃德这样的英国人, 许多中国人也持同样的观点, 金耀基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博雅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或实用教育而言”的一个概念[3]。正由于这样的理念, 许多人才对大学教育的功利性提出了质疑, 认为应该把“有关工作的教育”驱逐出大学教育, 不仅职业教育不能进入大学的领域, 连职业主义的思潮也应该清除[4]。

二、高等教育中职业主义思潮的复兴与扩张

拉斯达尔在考察了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的起源后, 把大学的起点定位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的“学科研习所”身上, 并指出“关于学科研习所的原始概念中, 便逐渐地透露出一种隐隐约约的、涉及普遍教师资格授予效力的意味”。在他看来, 当时的大学主要是指“被教皇或君主权力当局授予了普遍的教师资格认证的机构”, 所以他说“‘大学组织必然是要致力于纯粹的教学以及普遍的知识传播’这种说法在中世纪却得不到任何历史事实的支持”[5]。当时的巴黎大学共开设四个部:神学部、法学部、医学部和文学部, 前3个部分别是专门培养牧师、律师和医生的专业学部, 文学部则更多地开展博雅教育。涂尔干认为只有文学部是一个属于非职业教育的单位[6], 但珀金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人认为, 文学部与专业学部相比, 较少具有功利性和职业性, 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不再继续就学, 文学部为他们在读写、辩论、思维、计算、测量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方面提供的有用训练, 使他们适于承担教会和世俗政府中的种种职业。”[7]31类似的表述在拉斯达尔的著述中也能找到。所以, 笔者认为早期的大学中已经不是职业主义盛行的问题, 而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指向就业, 考虑到当时的大学入学条件非常灵活, 从十几岁的少年到三十几岁的成年人都可入学, 当时的大学与今天的职业学校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过, 大学毕竟集聚了在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 所以大学诞生后就开始沿着自己的逻辑发展, 逐渐远离了职业教育。正如休·克尼所说, “1500至1600年期间, 大学经历了一次社会职能的变化。它们从从事特定专业的训练机构转变成为起社会统治的工具作用的机构”[7]33。大学与就业市场渐行渐远, 而促使这种远离发生的重要机制就是上述文学部所开展的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在不同的文献中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有人称之为通才教育, 有人称之为通识教育, 有人称之为自由教育, 也有人称之为一般教育。传统上博雅教育一般表现为“七艺”的教育, 到了纽曼的时代, 博雅教育的概念得到了拓展。纽曼说博雅教育可以用来“表示一所大学或一个绅士所特有的品质或性质”, 并指出:“纯属职业方面的东西, 尽管是高度心智性的, 尽管同贸易和体力劳动相比是博雅的, 但却不能称为博雅……因为只有一种知识才是博雅的, 这种知识因自身的理由而成立。”[8]110这就是纽曼反复强调的“普遍的知识”。在19、20世纪, 这种使知识远离职业的观念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但这不意味着职业主义在高等教育中已经消亡。

尽管有纽曼等人的强力推动, 但19世纪飞速发展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已难以容忍脱离实际的所谓纯粹知识的生产与传递, 所以在英国兴起了“几乎与大学无关的新兴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皇家技术学会等机构开始推动英国的技术进步, 一些新办的工人讲习所逐渐发展成为技术学院并最终发展成为新型大学。新型大学与牛津、剑桥的区别在于教授不再负责全部学科而逐渐走向专业化, 学校的专业划分也更加严密[7]35-37。

专业划分的细化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 认为这是大学理念———开展博雅教育、传授普遍知识———向世俗的职业主义的低头, 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批评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据。其实未必如此, 从最宽泛的角度来说, 专业划分的细化当然是大学为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出的一种改变, 但如果就因此说纽曼式的大学理念被放弃了则有些武断。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两头在外的教育, 对知识的需求来自于就业市场, 培养的毕业生也进入就业市场, 而在大学教育中, 尽管大学的分科越来越细, 但与职业世界相比, 其分类仍属粗线条, 由于专业划分仍然较粗, 某一专业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无法与某一个或某几个职业相对应, 什么样的知识有价值也就不可能由职业所限定, 所以专业化后的大学教育并未改变其传授“普遍知识”或“高深学问”的观念。纽曼本人也曾经如是说: (在博雅教育中) 心智不是被塑造或作为手段去达到某些特定的或偶然的目的、某些具体的行业或专业、研究或科学, 相反, 培养是为着心智本身, 是为了认识它自身的对象[8]114。所以高等教育的专业化至少在理念上仍属于博雅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认为, 在18、19世纪的欧洲, 大学的专业化确实受到了职业主义思潮的影响, 但这只是推动大学专业化进程的若干影响之一而且作用还非常有限。

但职业主义在美国则受到另一种待遇。19世纪的美国人看到大洋彼岸的法国农业技术先进, 而美国却苦于无法培养足够的农业与工业人才, 所以对实用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1888年通过的《莫里尔法案》里。该法案要求联邦向各州赠送土地, 而各州则必须在5年内建立一所学院, 以便让任何想学一门“实用”学院课程的人都有机会学习。论者认为“莫里尔的提案是首次成功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把严格的职业类课程与自由教育中的计划结合起来的尝试”[9]。《莫里尔法案》刺激了州立大学的兴起, 各州要么加强州立大学建设, 要么新建州立大学, 实力稍弱的州则建立了独立的农业和工程学院。与此同时, 大学中的专业化教育也得到了改进。因此, 美国人并未对欧美的博雅教育和专业教育传统照单全收, 而是加入了更多的职业主义元素。到了20世纪, 美国大学中的职业主义倾向有增无减。这可以从职业主义的反对者那里得到印证。“这种职业性教育被认为是人生事业中不可多得的机会, 结果, 大学教育便在学识和职业培训、常规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达成了一种妥协中的状态。这种妥协折衷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近似于职业性教育的地位。”[10]把凡勃伦观点中的价值判断部分抽走后, 我们有理由相信职业主义在凡勃伦所观察到的学校中已有很深厚的土壤, 或者说职业主义的生命力之强已使传统的大学教育有些难以招架。

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说在美国高等教育已经与职业教育同义了, 尽管职业主义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要甚于欧洲, 但以哈佛的四次课程改革为标志[11], 美国人并没有放任这种扩张。美国大学毕竟与英国传统大学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 整个20世纪, 美国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博雅教育。在今天的美国, 大约有20多所专门从事博雅教育的学院, 综合性大学中一般都开设有博雅课程, 仅南加州大学就有约40%的学生在专门开展博雅教育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学院”就读, 并完成相应的博雅教育学分[12]。

以上的梳理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并非生来就与职业教育绝缘, 它经历了一个转身之后才与职业教育拉开了距离, 但职业主义始终没有离开大学校园, 并持续对大学中的专业教育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 尽管职业主义从未动摇过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博雅教育的根基, 但对专业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或许整部高等教育史就可以理解为一部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的互动史。

三、中国高校三者关系的平衡与转型发展

如果把欧美成熟大学作为比较的范本, 以上所述的情势造就了中国大量的“三不像”大学———博雅教育被借以文化基础课的名义加以施行却无法达到博雅教育的目的, 专业教育中渗透进了大量职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减弱了传授“普遍知识”或“高深学问”的能力, 职业教育堂而皇之走进大学领地却囿于大学之名无法做到彻底地与就业市场对接。“三不像”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百年的“以德为师”“以美为师”和“以俄为师”之后产生的基因混乱的结果,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面对巨大的社会转型和民族复兴压力下的自然反应。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无论历史与现实为“三不像”大学提供了多么优沃的土壤, 这终究不是高等教育应有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转型发展。

在我们面前无非有两条路:一条是向传统的欧洲大学学习, 尽量驱逐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职业主义, 开展较为纯粹的博雅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条是承认中国大学中的职业主义传统, 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走, 敞开大门迎接职业教育进入大学的领地。2014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显然采纳了后一条道路, 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这可能是现实中最可行的方法了。

但是, 什么是“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或什么是“本科职业教育”?笔者建议在厘清博雅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主义关系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探讨。

无论如何定义“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或“本科职业教育”, 其教育对象都是经过了严格中等教育训练的成年人, 我们无法向他们以及社会的其他成员解释说他们接受的不是大学教育而是中学后教育, 所以这类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不能被抹煞, 所有的相关讨论还应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进行。

按前所述, 职业主义只在专业教育领域中发挥或弱或强的作用, 若弱则专业教育接近博雅教育以传授普遍知识为主, 若强则专业教育更接近职业教育以传授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为主。但这一说法是有缺陷的, 专业教育的类型、层次非常丰富, 职业主义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教育类型和层次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像建议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一样, 建立起课程的分类体系, 让那些贴近生产实际的知识按照职业教育的逻辑进行教学, 让那些在专业内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按照专业教育的逻辑进行教学。因此, 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相当一部分课程的职业教育化, 而不是整个学校或整个专业的职业教育化。

无论我们准备以何种方式迎接职业主义盛行时代的到来, 博雅教育始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短板, 而且已经不能再短下去了。博雅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 也是一种抵御职业主义过度扩张的机制。我们需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体系, 以在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之间寻求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教育事业的决策者们应该也有能力做的事情。

摘要:历史的梳理表明大学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互动的过程, 三者的互动关系形塑了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类型。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未能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形成了大量“三不像”大学。现阶段实施的高校转型政策应考虑到这种平衡, 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主义,博雅教育,专业教育,高校转型

参考文献

[1]Hayward G.“Vocationalism and the decline of vocational learning in England”, Bildungoder outcome?Beichel JJ;Fees K (eds.) .Herbolzheim:Centaurus, 2007.

[2]Hayward G.Introduction:A century of vocationalism.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0 (01) :3-12, Special issue on Business,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ism, 2004.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 2001:63.

[4]何雪莲.大学无用:高等教育职业主义化反思[J].江苏高教, 2009 (04) .

[5][英]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的起源[M].崔延强, 邓磊, 等,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3-8.

[6][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12.

[7][美]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 徐辉, 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8][英]纽曼.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 等, 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

[9][美]里帕.自由社会中的教育——美国历程[M].於荣, 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0:328.

[10][美]凡勃伦.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M].惠圣,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80.

[11]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 1997 (03) .

职业主义 篇11

[关键词]黄炎培 “大职业教育主义”

[作者简介]董仁忠(1969- ),男,湖南怀化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博士生,主要从事职成教基本理论、职教课程和比较职教研究。(江苏常州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EJA060224)。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005-03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近现代民主主义革命家、卓越的教育理论家和勇敢的教育实践家。黄炎培毕生从事职业教育,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产生的动因分析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在政治上,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結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既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经济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由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向以机器大工业为主导的近代经济转变的时期。按照经济史的划分,黄炎培主要处于中国近代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阶段,是近代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技术和管理制度的进步,工矿交通业、服务业等民族工商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技术含量的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批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的专业人才和一定数量的管理人才。而在现实中,一方面,大批的学校毕业生苦于所学非用,“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经济生产领域又苦叹人才奇缺,不得不用高薪去聘请洋人。基于这种情况,当时一位民族资本家说:“在失业者方嗟叹活计之难寻,在事业界方忧虑需要人才之无多”“吾国各业之不振,皆由于缺乏适用人才,并缺少独树一帜之人才耳。”这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基础。黄炎培在论及自己倡导职业教育的原因时就说:“一般社会生计之恐慌,百业之不改良为又一刺激,各种学校毕业生失业者之无算为又一大刺激。”

从黄炎培早期的从教经历来看,1913年到1917年期间,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初步确立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在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认识上,他秉持着“教育救国”的理念,认为通过推行职业教育可以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1913年8月,他发表了《学校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倡导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实用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得以形成的背景。1914年3月,他考察了皖、赣、浙、鲁、冀五省的88所学校。通过这次考察,他亲眼目睹了教育与社会脱节的种种现象,更坚定了教育改革的决心。他指出:“方今教育上最大问题,无过于学校与社会隔绝。”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就成了他从事职业教育的毕生追求,也成为他后来提出的“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根本原则。1915年4月,他随中国农商部组织的游美实业考察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细致地考察了美国52所学校。在见证了美国职业教育的成绩之后,黄炎培深有感触地说:“回念吾国……不能不认识职业教育为方今之急务。”回国之后,黄炎培就奔走呼告,为中国推行职业教育制造舆论,并于1916年在江苏省教育会设立了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1月至3月,他与郭秉文等人赴日本、菲律宾各地考察教育。他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盛行欧洲,渐推美国,而且施及东方,同时还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富国富民的重要意义,深感“今后之富国政策,将取径于职业教育”。这次考察归国之后,他更加决意倡导职业教育,并加紧筹备、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此后几十年间,他就一直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舞台,开展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在1918年到1926年间,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但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国内军阀连年混战,民族工商业凋敝,民不聊生,所有这些残酷的现实使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促使他最终确立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他意识到:“在腐败政治底下,地方水利没有办好,忽而水,忽而旱,农业是不会好的。农工业是不会好的;在外人强力压迫底下,关税丧失主权,国货输出种种受亏,外货输入种种受益,工业是不会好的。农工业不会好,农工业不会好,农工业教育哪里会发达呢?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组织完备,经济制度稳固,尤之人身元气浑然,脉络贯通,百体从令,什么事业都会好。反之,什么事业都不会好。”他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和广大的民众而成为“象牙之塔”,要让社会和广大民众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于是,1926年,他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中,开始对以往八九年来的职业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要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确立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这就是“大职业教育主义”。

二、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内涵

黄炎培把“大职业教育主义”当做职业教育的方针,视其为指导职业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纲领。然而,要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基本精神加以深入领会和理解,就必须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基本内涵做进一步的阐释和分析。

在对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上,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他坚持广义的职业教育观。1917年,他指出,“职业教育,以广义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若以狭义言,则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者为限,亦犹实业教育也。惟实业教育,兼含研究学说之意味。而职业教育,则专重实用,纯为生活起见。”1917年,在回答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别何在这一问题时,他说:“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谋生者皆是。”他明确地指出:“不要说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等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何尝没有一部分关系?”

在职业教育的目标确定上,他提出要“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使学生不仅获得一技之长,更要着眼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1917年,在谈到职业教育宗旨时,他说:“职业教育之旨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职业教育目的(民国六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之年公订):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1919年,他批判了职业教育仅仅着眼于技能培养的弊端,指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1922年,他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一文中指出:“吾人更愿郑重声明职业教育之宗旨曰: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唯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在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上,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联系,彼此融通,重视在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为学生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在具体举措上,他认为必须考虑到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而开展职业教育。为此,1922年,他在《民国十一年之职业教育》一文中指出,“小学课程,得于较高年级,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之教育”,“初级中学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职业学校之期限及程度,得酌量各地方实际需要情形定之”,“大学及专门学校得附设专修课。凡志愿修习某种职业而有相当程度者入之”。1925年,他明确提出了小学生也要加强职业陶冶,指出:“职业训练,职业学校所有事也。职业陶冶则非仅职业学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学校所有事也。”

在职业教育与社会以及职业界的关系上,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考虑社会,特别是职业界的需要,关注广大民众的需求。“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在如何才能办好职业学校的问题上,他认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他还认为,除了办好内部工作之外,“对外还须有最高的热情,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他反复告诫人们,“办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所以,职业教育,绝对不许理想家和书呆子去干的”。这是他“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出发点,也是他“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落脚点。为此,他多次撰文对此进行呼吁。他认为:“方今教育上最大问题,无过于学校与社会隔绝。”他批判了职业教育与农、工、商实业联系不紧密的现象,认为“从前职业教育,仅视为教育方面所有事”。基于此,从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来说,他认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构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认为职业教育“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

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上,基于其与社会以及与职业界加强联系的考虑,他认为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的设计以及师资聘任等都要考虑职业界的需要,要和职业界加强联系;同时,职业界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指出:“设什么科,要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有时聘请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他主张产业界和学校要共同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职业界适用的人才。1917年,他指出,“盖学校不与社会联络,微特职业学校必无良好之成绩”,“故此责不唯教育界负之,当与职业界共负之耳”。他还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产学联合体、实行联合办学的可贵见解,认为和职业界加强联系还可以解决学生的出路问题。“把教育和实业联为一体,一方安插人才,解决生计;一方即是开发地方产业”。他认为应该根据学校特点,开办校办工厂或农场,并依托这些设施举办工业或农业教育。1923年,他还指出:“要办职业学校,当先办工场;欲办工校,这话很是”“工场的组织,当用社会的成法”。

在教育对象上,他认为职业教育要面向全部社会职业,着眼于广大社会下层群众,除了举办各种正规的职业学校,还要举办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包括各种特殊人群的职业教育。针对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不同的时期,他分别强调了要适时举办面向不同人群的职业教育。1922年,他还考虑到,一旦社会稳定之后,将有大批裁撤下来的士兵,因此,要对这些人也开展职业教育。他指出:“以余测之,职业教育前途必将有一种重大发展,即军队职业教育是也,今全国既有数处试办矣。”1924年,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他指出了要举办“灾民職业教育”“伤兵职业教育”“裁兵后之职业教育”“清室旗人职业教育”。1925年,他指出“宜从平民社会入手”,而这也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则。同年,他还提出了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的主张,拉开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推进农村的序幕。特别是在“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出之后,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他提出了“办职业教育,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在1942年,他还提出了开办贫儿职业教育的主张。1947年,他在和别人合作撰写的《对于中国今后教育设施的意见》一文中指出:“普及全民”和“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应成为今后中国教育政策两个重点。

此外,他还认为,政治清明、国家独立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华职业教育社被捣毁,全国职业教育一落千丈。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从“教育救国”的理想中彻底醒悟过来,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并且呼吁广大同学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在这期间,他继续推行战时职业教育,倡导“教育救亡”,提出“用新精神来实施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和救国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重要体现之一。

三、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启示

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做的历史贡献是无人可比的。他极富民族特色和时代烙印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宝贵遗产,在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也给我们带来了如下诸多有益的启发。

1.确立起“大职教观”。传统职教观导致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功能单一、对象狭窄、办学主体单一、办学方式封闭、价值取向功利化以及办学过于模式化等弊端。这种狭隘职教观把职业教育等同于学校职业教育、就职业教育,导致了职业教育呈现出孤立、单一、封闭以及模式化和功利化等弊病,与社会脱节、与行业企业以及个人的真实需求的脱节。它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极大地阻碍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亟需转变。借鉴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笔者认为,必须拓展职业教育领域,摆脱就职业教育论职业教育的狭隘意识,确立起体现科学性、整体性、多元化、开放性、灵活性以及人性化等特点的“大职教观”。

2.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借鉴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就要转变政府集权的体制,重构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实施对职业教育的跨部门统筹管理,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增加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的办学体制,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消除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职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向经营转变。新的管理体制要体现开放理念,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实现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之间,以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残疾人教育之间的沟通、融合和衔接,使它们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做到既能各负其责,又能实现统筹管理。

3.加大国家举办弱势群体职业教育力度。借鉴黄炎培“应普及全民”的职业教育思想,必须重视开展全民职业技术教育。它不仅应面向学龄青少年,而且应面向其他所有人,特别是被传统的正规教育体系排除在外的特殊人群,包括需要继续接受学习或即将转岗的在职职工、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渴望再就业的城市下岗职工、残疾人,以及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初、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等等。就当前来说,首当其冲,我们要解决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大量下岗职工再培训的问题。

4.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和职业教育功能的多元化。从形式上来说,它不仅重视开展学校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准备教育,而且强调要满足灵活多样的市场需求,同等重视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职业教育、短期职业培训以及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教育,在教育类型、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学习空间、学习内容、教学方式乃至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应具有更多弹性和灵活性,并在教育决策、投入、管理以及评价等方面加以体现。“大职教观”重视开展终身职业教育。从功能上来说,要克服仅视职业教育为开发人力资源、解决个人生计和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手段等片面注重职业技能训练的问题,要强调它促进个体生涯发展、完善教育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这其中尤应尊重个体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个体就业需求和升学需求的矛盾;尊重个体的生命意愿,体现教育、职业和个体的真正匹配。

5.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借鉴黄炎培“职业界和教育界要共同承担责任”的思想,要彻底转变学科本位、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社区、劳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任何相关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真正形成“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制规定、专业设置以及课程教学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3]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余子侠.近代中国职教思潮的形成演进与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3).

[5]钱民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职业教育思潮[J].社会学研究,1998(5).

[6]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职业主义 篇12

一、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是19 世纪威斯康星大学提出的办学思想[1]。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并认为大学的主要使命之一是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二是专家服务,通过一定制度发动大学教授、专家作巡回教师,到农村、工厂指导工作,利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策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地方高职院校地处区域前沿,在知识传播和科技推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是地方高职院校服从这一战略,履行社会职责,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索地方高职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中,最难的是地方高职院校正面临着由政府办学向社会办学的转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性质也将由过去政府领导、高校参与向高校为寻求发展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转变,服务的市场化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在这样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寻求地方高职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两者的双赢。只有把服务放在市场经济范畴中,放在寻求地方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双赢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地方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地方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2]。

二、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地方高职院校在服务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们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在农业生产与科研,尤其是运用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致富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在服务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培养农村“赤脚科技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下面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3]。

(一)校县对接共建,实现校地双赢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2011—2012年继续与团风、蕲春、英山、黄州、武穴等5 个县市开展对接共建,与麻城、红安、浠水、罗田和黄梅等5 县(市、区)签订校县对接协议,多方面支持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校县对接过程中,学校结合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统一招生录取时向各县(市、区)倾斜,并通过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中职毕业生,培训农村实用创业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在职职工,举办阳光工程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方式,为各县(市、区)培养、输送了大批各类各级人才,为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校积极为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服务,科研处组织专班,积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编写、出版了《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为黄冈市的招商、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和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派出专业教师深入各县(市、区),对地标农产品的种植、栽培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帮助其形成板块种植,壮大种植规模,形成特色农业。

根据共建协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各教学学院依托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各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县对接活动,形成了学校特色专业群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融合的模式[4]。

(二)成立培训中心,面向基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校内各单位利用自己的专业、师资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围绕新技术培训、新产品开发,积极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职工岗位培训及专门人才培养。2011—2012 年共举办了建筑行业五大员培训、黄冈市国税系统青年干部财务会计培训、湖北省阳光工程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培训、湖北省阳光工程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湖北省阳光工程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湖北省创业培训、镇村干部科技知识培训、镇村干部观念更新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宾馆业务骨干培训、湖北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培训、湖北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汽车驾驶员培训、财政系统继续教育培训、黄冈市文明市民培训等97 类78 个培训班,累计培训48 244 人次。

(三)建立“村大生”培养基地,为农村培养致富带头人

作为2008 年经湖北省委组织部认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定点培养单位,学校到2012 年3 届共培养了403 名合格的农民大学生。在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技术培训为载体,促万户致富。2010—2012 年,学校举办了23 类68 个培训班,推广实用技术近百项,培养农业创业人才3 578 名,年均培训25 000 余人。参训学员的绝大多数,实现了学以致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创业的行动,或成为种、养专业户,或办起农产品加工厂,或在择业上顺利实现向城镇转移,成长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了黄冈市几万农户致富,带动了几十万农户的经济发展。

(四)开展“校村共建”,推进“四送服务”

2010—2012 年学校与黄冈市内102 个村签订“校村共建”协议,确定了10 个共建重点村作为示范点进行建设,并根据各村建设实际需要,为各村送专家、送科技、送培训、送资金,开展帮扶共建,各重点村建设成效斐然。

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科技推广、技术扶贫、技术服务,通过“送知识、送科技、送服务、送温暖”等措施来推动服务工程。一是在校内校外举办各类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开展智力扶贫、产业扶贫。二是组织专家进村入户,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解决技术困难,指导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三是派出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村、镇网站,搭建网络平台,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四是选派专家到共建村进行调研,帮助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调整升级。学校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效果明显,通过示范村的引领,一批农村实现华丽转身,在10 个共建重点村中,黄梅县张塘村、浠水县长江村、黄梅县刘岳村入选2011 年黄冈十大“醉美”乡村。

(五)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为将农业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农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的优势,针对黄冈市是农业大市的特点,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011—2012 年,面向区域农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近百项,重点推广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蔬菜无土栽培技术、高产蛋鸡饲料配制技术、有机茶制作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巴河藕保鲜与加工技术、天麻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培养农业创业人才3 578 名,促进了黄冈市农业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六)利用湖北农技110 平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

学校11 名教师成为湖北省农技110 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2012 年,王东明被评为湖北省农技“十佳”专家;2012年,22 名教师入选黄冈市科技局科技专家库。这些科技专家通过现场指导、手机短信、电话咨询、电台、电视台和网络解答等方式,回答了农民在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黄冈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编写了13 份技术服务手册,走出了一条“围绕一个带头人,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专业,带动一个富民产业”的技术支持模式。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亲自为王东明编写的《茶叶技术服务》作序。

(七)组织送科技下乡,以技术推广来推动科技服务

学校利用自己的师资、技术优势,坚持与市农业局、市科协、市科技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通过“办班培训”、“进村入户”、“送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形式,2011—2012 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6 次,以技术推广来推动科技服务工程。

送科技下乡的主要途径有:组织科技服务专家团参加黄冈市科普下乡活动,或者独立开展下乡活动;推荐科技专家到基层企业、科技协会等部门担任委员、理事,提供技术咨询;组织参加科普知识大赛,对基层参赛人员进行培训;在师生中组织“生命之光”红色团,利用暑期赴农村开展技术服务;组织送医下乡及科普活动,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教育、义诊咨询活动;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活动,重点抓好“送知识、送科技、送服务、送温暖”,学校开展的科技扶贫工作,多次接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检查验收,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基于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校村共建、扶贫开发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我校被黄冈市委、市政府评为扶贫开发先进单位,成为全市教育系统中唯一获此荣誉称号的单位。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明清时期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