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式”教学方法

2024-06-18

“倒叙式”教学方法(通用3篇)

“倒叙式”教学方法 篇1

倒叙式教学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非传统的呈现顺序,引发学生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鸦片战争》一课的导入和部分教学内容中实践了倒叙式教学,有了些心得和疑惑。

一、倒叙式教学实践

1. 倒叙式导入环节

材料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教师设问:对于材料中的“百年的外族入侵”,在初中历史课中同学们学过哪些?“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又是指的什么?

学生回答(略)

肯定并归纳学生回答后顺势给出材料2,继续倒叙式导入。

材料2:警世钟,铸造于香港回归前夕,高1.842米,钟顶有一高7.1厘米火球……钟的背面镌有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百度百科“静海寺”词条

教师设问:材料中数字有什么独特含义?千古训条又有何意?

欲理顺鸦片战争严重的危害需通过鸦片战争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上着手。这样《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水到渠成,而倒叙式新课教学由此展开。

2. 倒叙式新课教学环节

(1)《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材料3:1842年,清政府宣布投降,接受了《南京条约》,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

——《全球通史》

教师结合材料3讲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次事件对近代中国影响十分深远,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结合书本在与学生交流讨论完成《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表格,引出新问题——侵略中国打开中国国门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英国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清政府甘愿接受吗?清政府有没有抗争?结果如何?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中英双方的差距,理解中国接受《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实属无奈之举,引导学生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思考战败的因素。

(2)“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教师结合珍妮机、蒸汽机的图片提问:上述技术革新率先在哪个国家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会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继续提问:生产大量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从哪里补充?生产的产品又卖向哪里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出示材料4引导阅读并找到答案。

材料4:“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把新的国家殖民化,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列宁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介绍英国人初到中国与中国贸易的情况,重点说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垄断等是英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同时补充中方在正当贸易中处顺差的因素。

教师提问:英国人为扭转贸易逆差采取何种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5和《烟馆中东倒西歪瘾君子》图片,思考:鸦片贸易是不是合法正当的贸易?英国人对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材料5:“(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学生回答(略)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时展示“虎门销烟”有关图片并提问:“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英国人蓄意挑起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英国掀起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那么清政府面对英国挑衅、侵略有没有抗争过?有没有认真抵抗过?你认为清政府最终接受《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适度讲解鸦片战争两个阶段两个重要的战役:定海之战和镇江守卫战。

学生可能回答(略)

二、倒叙式教学反思

倒叙式教学虽然颠倒了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颠倒了学生通常的认知习惯,但倒叙式教学没有颠覆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本次教学实践就是如此。先打破常规套路从《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危害说起,思考“清政府为何接受不平等条约”,再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清政府的抵抗,探究中英双方的差距;最后得出落后的封建主义难与先进的资本主义抗衡,虽然奋勇抵抗但实力相差悬殊,战败实为必然的结论。

倒叙式教学能否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否冲突等问题都有待继续学习和研究。

“倒叙式”教学方法 篇2

梅育小学吴正丹

倒叙,顾名思义就是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倒过来叙述。这看似很简单的一种写作方法,实则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个容易教得好的内容。我以前曾给学生教过一次这种写作方法,但是效果不理想。然而我很不服气。我暗下决心:一定设法把这种写作方法教好,达到最佳效果。

今年,我担任了梅育小学三(1)班的语文教师,于是我有了新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因为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就是用倒叙法来写的。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反复琢磨,精心设计教案。3月10日,我把第6课《燕子专列》的基本内容教完之后,就来个课外拓展。于是我就问道:“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与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过了两分钟,后排有一个女生举起了手,站起来回答道:“这篇课文先把故事的结果讲出来了,再讲原因和过程。”我在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之后,随机说道:“你们谁能用这种先讲结果后讲原因的方法上台来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呢?”这时,好几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叫他们一个个地依次上台来演讲自己的小故事。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可爱的笑容。当同学们把自己的一个个故事讲完之后,我趁机说道:“刚才这几位同学所讲的故事的叙述特点和第6课《燕子专列》的写作特点是一样的,都是先将故事的结果讲出来,然后才讲故事的原因和经过,你们知道这样的叙述方法叫做什么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叫“倒说”,有的说叫“倒讲”,有的说叫“倒写”,还有的说叫“倒述”。这时,我说道:“同学们的说法都是不错的,但是文学家们都统一把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倒叙’。”我把“倒叙”这两个字读得很重。概念掌握了,我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懂得倒叙的作用,又开始对同学讲一个故事:“昨天下午,王小美放学回到家,突然激动得大哭起来。”说到这里,我故意稍作停顿。这时,同学们却等不及了,都异口同声地问道:“小美为什么激动啊?”“是啊,老师,小美为什么哭啊?快给我们讲讲吧!”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我的故事又继续讲下去。“哦,原来小美的妈妈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挣钱,一直没有回家,家里又没有电话,小美整整三年没有见过妈妈一面,也没有听到

妈妈的声音。昨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看到了妈妈站在自己的面前,小美就抱着妈妈大声的哭,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故事结束了。我又问:“刚才我讲的这个故事用的是什么方法呀?”“倒叙!”同学们响亮地回答。我又问:“为什么我讲了这个故事的一小点,你们当中就有那么多人都在催我快往下讲呢?”学生们回答:“因为我们太想知道小美激动得哭起来的原因!”我又说:“是的,我看得出来,你们是多么想知道事情的起因啊!但是,如果,我把故事的情节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讲,你们还会着急地问吗?”学生们又回答:“不会!我们只会静静地听着。”“这时,我加重语气地说道:“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倒叙的作用。倒叙的写作方法不但能让读者引起悬念,更能吸引读者好奇地、迫不及待地将文章读下去,这就是倒叙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学习了倒叙的写作方法和倒叙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写作当中运用起来,把你们的作文写得更好。”听了我的一番话,同学们不住地点头,还大声地说:“知道了!会写了!”

《学倒叙》教学实录 篇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学会写”。因此, 第三学段的习作指导课, 不应回避写作方法的传授, 但也要注意方法, 不能生搬硬套, 强制灌输, 贪多求全, 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学情, 把握传授的度量。本课设计就确定了以“让学生回忆、熟悉、初步运用倒叙这一写作方法”为主要目标, 通过“结合教材, 回忆写法”“面向生活, 熟悉写法”“解决问题, 运用写法”三步层层递进式教学, 实现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 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 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具体分析、运用的过程中, 准确、明晰、轻松地学得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人手一份报纸。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结合教材, 回忆写法

师:小学阶段最经常写的就是记叙文, 记叙文有三种写作方法:顺序、倒叙、插叙。顺序是我们最常见的方法, 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 并在多次的习作练习中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在学过的课文中, 有一篇课文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请说出课题。

生:《凡卡》。

师:相对而言, 插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今后, 我们多学习一些使用这种方法写成的文章后再予以讲授。今天这节课, 单讲倒叙。在你学过的课文中, 最典型的采用倒叙法来记叙的是哪一篇?

生:《十六年前的回忆》。

师:请大家回忆这篇文章, 说说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是如何运用倒叙这种写作方法来展开记叙的。

生:倒叙要先写结果, 再写起因、经过。例如这一课, 作者在第一段就写明了父亲的被害, 这是结果, 之后作者写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这是整件事的经过。

师: (板书:先写“结果”) 这个发言很重要。大家要善于倾听, 写出结果之后, 其余部分还是生硬地按照“结果———经过———起因”这样的顺序, 完全倒着写吗?

生:不, 写出结果后, 剩余部分还要按“顺序”的方法来记叙。

师: (补充板书:先写“结果”, 之后按顺序记叙) 记住, 这是倒叙写法经常被大家误解的一点, 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生:全文还要按一个顺序来写, 要有条理。就像这篇课文, 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师: (板书:按一定顺序写, 有条理) 我们学课文不但要知晓文章内容, 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更要学习、模仿文章的写法, 争取在自己写作时, 把这些方法借鉴运用过来。同学们真了不起, 学习一篇课文, 能归纳出一种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意图:此部分教学, 充分依赖学生的知识储备, 借助对已学过课文的回忆、分析, 自然地归纳出倒叙这一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由于学生对课文学习很扎实, 所以这一原本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学生汇报的方式呈现。这一来源于学生的知识更容易被参与课堂的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因此, 这部分的教学就显得灵动, 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二、面向生活, 熟悉写法

师: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 经常能遇到使用倒叙法写的文章。大家想想看, 你在阅读哪些文章时发现作者使用了倒叙的方法?

生:《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就常用这种手法。像这样的侦探小说, 经常先写出案情的结局, 然后一步步倒叙, 写出侦探如何调查破案, 展示出整个案情的发展经过。

生:写回忆类的文章。先从和写作时间最接近的记忆开始写, 然后打开记忆闸门, 向着更久远的时间展开回忆。比如说《灯光》也属于这样的写法。

生:悬疑小说。经常在一开头写出悬疑事件的高潮部分, 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后, 再回过头来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师:大家说得真好。还有一种文章, 最为常见, 也最为普遍地采用倒叙方法写, 那就是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首先, 新闻讲究“新”, 所以, 最“新”的最先写, 而最“新”的部分往往是新闻事件的结果;其次, 新闻讲究“短”, 所以要利用有限的版面写出最抓人眼球的内容, 这就决定了最吸引人眼球的事件结果最先写。请大家取出报纸, 找一找用倒叙方法写的新闻稿, 为我们读一读, 之后再分析其中倒叙手法的使用。

生:这则新闻标题为《渣土车撞飞老伯》。新闻先说了昨日下午, 一辆渣土车在逆行时撞飞一老伯, 这是这起交通事故的结果。随后才讲渣土车怎么开, 老伯怎么走, 又是怎么被撞, 这是事件的经过, 所以这是倒叙。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 其他同学也像他这样说, 把你认为是属于倒叙的理由说清楚。

师:请同桌互相再介绍一则。

师:看来, 我们不仅要在课本中学习语文, 更要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只有这样, 你的视野才会开阔, 你所学的知识才更为丰富、鲜活。通过刚才的分析, 大家熟悉这种写法了吗?

生:熟悉了。

(意图:教师要有开发教材的意识和本领, 要将广泛的生活纳入课堂教学的体系之中。此部分教学, 教师就利用最为常见的“新闻稿”, 让学生个体通过自觉、大量的阅读、分析、表述, 强化熟悉倒叙这一写作手法, 并且落实到每个孩子, 所以教学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解决问题, 运用写法

师:现在, 请大家帮帮忙。有这样一个孩子, 写下一篇作文, 只有几个字:盼望已久的春游, 因雨暂停了。我找他谈话, 希望他再写一些, 争取达到六年级400字左右的基本要求。可是他却说没办法, 他说事实如此, 不能说瞎话。我一时没办法, 孩子们, 看看该怎么办?帮帮忙!

生:既然春游取消, 往下写缺少事实依据, 我们可以用倒叙的方法, 写出春游前的经过。

师:好办法, 活学活用。请大家再出出主意, 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写之前准备春游物品的经过。

生:写春游当天早晨起床后的所见, 所想。

生:写同学们到校后的议论。

生:写自己春游前夜的心情。

生:写选择春游地点的商量。

生:写一段时间以来的天气状况。

生:写老师来到班上宣布时, 同学的反应。

师: (随机板书学生发言内容) 居然有这么多可供写作的素材, 看来倒叙真好。不过一篇文章只需400字左右, 不要像个什么都装的垃圾袋。现在请大家做个选择, 选出最有意思的四个材料, 编上序号, 以便我们作好取舍。

生:1.写自己春游前夜的心情;2.写之前准备春游物品的经过;3.写春游当天早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想;4.写老师来到班上宣布时, 同学的反应。

师:在写文章前要仔细思考, 想想自己都有哪些可供写作的素材, 之后要根据需要, 做好选择, 这就叫做构思。现在, 我们已经做好了第一步构思。在动笔前, 还要再进行第二步构思———写作顺序。这些素材应该怎么排序呢?要知道顺序一旦排定, 文章按这个既定顺序写, 也就有了条理。

生:可以按照时间为顺序, 经排列后, 顺序为:2—1—3—4。

师:好啦。现在以“盼望已久的春游, 因雨暂停了”为开头第一句, 我们用倒叙的方法, 让这篇“写不下去”的文章变得丰富起来, 合乎标准。每组选择其中一点进行想象, 将素材扩写为100字左右的段落。最后, 我们全班将其串联起来, 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时间6分钟, 开始。

(生进行片段写作)

师:现在, 请各组任意派出一名代表, 按顺序站好, 各自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段。老师读作文的开头句, 我们一起合作吧——

师:谢谢大家帮忙。看来倒叙这个方法可真有趣, 也很管用。那么, 是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要使用这种方法呢?

生:不, 要看情况定。

师:是的, 方法是死的, 人是活的, 不要生搬硬套。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根据所记叙事件的特点, 采用适当的写作方法, 写出好文章。

上一篇:俄国农奴制改革下一篇:以学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