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板技术

2024-09-18

前三板技术(通用7篇)

前三板技术 篇1

在乒乓球实战中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抢被称为前三板技术。其在整个乒乓球实战战术体系里是极为重要的技术环节。郭跃曾经被视为中国乒乓球女队未来的希望之星, 一度被视为王楠和张怡宁退役后的接班人, 是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人物。因此, 对郭跃进行前三板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结出郭跃技战术上的优势与劣势, 为今后完善她自身的技战术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国家乒乓球女队队员郭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数据计算法等研究方法, 对郭跃与刘诗雯、冯天薇两场比赛中使用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统计比赛数据结果:郭跃对刘诗雯总分144分, 得分73分, 失分71分;对冯天薇总分125分, 得分67分, 失分58分。

2.1 发球统计结果与分析

两场比赛数据显示, 郭跃的发球技术不存在明显的优势, 主要表现为发球落点较单一, 以发转与不转的中路近网短球为主, 变化很少, 发球是乒乓球所有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限制和制约的技术, 也是最具自主性、多变性和创新性的技术, 发球作为第一板球, 尤为重要, 好的发球往往能创造进攻机会, 甚至直接得分, 因此郭跃必须要不断加强发球的练习, 以提高发球的质量和威胁, 为发球抢攻创造机会, 为整个前三板技术的发挥打好基础。表2郭跃对刘诗雯的比赛中发球得分5分, 得分率为7.1%, 对冯天薇的比赛中发球得分8分, 得分率为12.9%, 数据说明郭跃的发球能够对冯天薇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发球抢攻统计结果与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 发球侧身抢攻技术是郭跃的特长, 观看现场录像过程得到, 郭跃发球侧身抢攻的线路多为对角大斜线和直线, 由于郭跃为左手持拍运动员, 因此她侧身抢拉大斜线, 位置是对方运动员的正手外角, 加之她技术男性化特点的力量大、速度快, 使对方难以移动到位而失误或者回球质量差, 创造了更有利的机会, 而侧身抢拉直线由于线路短、速度快, 使对方反应不及, 因此线路变化灵活、角度大, 是郭跃侧身抢攻的又一特点;反手抢攻命中率低, 还要进一步加强;总体上发球抢攻的使用率高, 上手积极主动、抢攻意识强, 特别在比赛接近局点或进入10平以后, 郭跃多采用发球抢攻技术, 并且上手非常果断、毫不手软、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钻的前冲弧圈球给对手造成了极大威胁, 这充分显示出了郭跃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优势, 这不仅仅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过硬的抢攻技术,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表4统计数据说明郭跃的发抢对冯天薇更具威胁。

2.3 发控与发球被抢攻

表1数据表明郭跃以发近网短球为主, 并控制对方上手机会。表2统计数据结果:郭跃发球被刘诗雯抢攻的防守得分率为14.3%, 失分率为28.6%;郭跃发球被冯天薇抢攻的防守得分率为30.7%, 失分率为0;郭跃对冯天薇抢攻的防守没有失误, 防反得分率较高, 数据说明郭跃防守准备充分。

2.4 接发球

表1数据结果显示两场比赛接发球共137次, 命中125次, 命中率为91.2%, 接发球得分25分, 得分率占接发球总次数的18.2%, 失分12分, 失分率为8.7%, 表明郭跃接发球不具有明显优势。

2.4.1 接发球抢攻

数据说明, 郭跃接抢主动性较强, 并且抢攻技术全面, 正反手和侧身均可上手, 但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反手接抢技术的得分率并不是最高, 说明郭跃反手抢攻威力小, 而侧身攻共使用11次, 命中率为100%, 可见其侧身抢攻技术过硬, 表现在速度快、力量大, 并有节奏变化, 是有力的得分手段。因此接发球中郭跃在被控制正手位及反手威力不足的情况下应多使用杀伤力大、命中率高的侧身接抢。表6统计数据显示郭跃对冯天薇比赛中接发球反手使用多, 由于冯天薇相持能力强, 所以郭跃以使用反手上手为主, 减少失误, 进入相持段。

2.4.2接控

表1统计数据表明, 接控是郭跃在接发球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但现场比赛录像显示, 郭跃的接控以回短控制为主, 而晃、挑、撇、撕等左手运动员在接发球上具有线路优势的技术运用的少。

3结语

郭跃发球威胁力不足, 落点、旋转等变化少。接发球以控制为主, 但接控的技术手段单一。发球抢攻与接发球抢攻使用积极主动, 杀伤力大, 得分率较高, 是主要的比赛得分手段, 尤其侧身技术非常完善、突出。前三板段需提高发球质量, 增加接发球控制变化能力。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数据计算法等研究方法, 对郭跃与刘诗雯、冯天薇两场比赛中使用的前三板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表明, 前三板阶段发球抢攻是郭跃主要得分手段, 建议提高发球质量, 增加接发球控制变化能力, 相持段需加强整体技战术质量及能力。

关键词:郭跃,前三板,冯天薇,乒乓球

参考文献

[1]杨李丽.第48届世乒赛王励勤各项技术统计分析与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2]王海燕.对王励勤和波尔技战术的对比分析[C].全国体育院校2007届优秀学士论文集, 2007.

[3]肖奇, 姜芳.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大家, 2012 (15) .

前三板技术 篇2

(一)国外文献回顾

1.规范性研究文献。 Michael A.Hitt等人(2000)研究认为,为了适应反复变化和高 度不确定性的 市场竞争环 境, 企业进行技术学习能够帮助其成为竞争的胜利者, 技术学习在企业发展、 维持和开拓动态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起 到积极的 作用 。 Collis和Montgomery (1985) 认为 , 倘若企业 能够拥有有价值的核心资源, 与竞争对手相比, 其能够更好或者以更低的成本实现 成长 。 Solvay和Sanglier等 (1998)建立一个公司成长模型 , 该模型将长期技术进步趋势和由于商业周期变化而导致的短期需求波动作为影响公司成长的关键因素。

2. 实证性研究文献 。 Aboody and Lev (1998 ) 以无形资产软件开发成本资本化为 切入点 , 研究企业自 主研发的无 形资产的价值 相关性 。 通过对1987—1995年163家样本公司的研究得出结论:(1) 本期资本化的软件开发成 本与股票回报 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性;(2) 软件开发成本资本化金额显著影响盈余。 Vladimir Smith、 Mogen Dialing -Hansen等 (2004) 建立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企业三 年积累的研 发投入能够很 好地解释企业利润目标,同时也得出研发投入 的产出具有 滞后性且滞后 期为三年的结论。 Gary H.Jefferson等 (2008) 选择一组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并以其2004—2006年三年的数据为研究数据,运用实证方法研究 研发费用投入 强度对技术 创新的产生 过程和对公司 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投入的突出贡献在于促进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盈利能力。

(二)国内文献回顾

1.规范性研究文献。 姚世刚(2005) 认为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能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他还认为技术资本具有推动效应和扩散效应, 这两种效应能够通过规 模经济为企业 创造巨大收 益。陈晓红(2008)研究技术人员投入、 研发投入、 技术改造投入等因素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并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强大取决于技术人员投入、研发投入以及技术改造投入多少。

2.实证性研究文献。梁莱歆等(2005) 选择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在研发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滞后关系, 且在滞后时期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但是研发投入对企业核心技术资产的形成贡献很小。金枫(2006)对来源于四种途径的技术资本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能够实现最大的价值增值功能的途径是自主研发的技术资本。赵庆庆(2006)通过对海信集团进行案例研究, 认为从技术积累、 技术资本化到技术资本投入这个过程, 最终能够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周亚虹、许玲丽(2007)选取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 样本观察值是14个季度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效果。 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呈现倒U型, 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在研发投入后的第三个季度最强,这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存在滞后性。焦珮珮(2009)检验技术资本投入对于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选取2004年在中小板上市的3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以2004—2007年120个样本观察值为研究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研究表明技术资本的三种投入方式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程度不一致。

笔者认为,技术改造、自主研发投入、 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作为技术资本的主要来源途径, 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技术改造、自主研发投入、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三种投入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新三板挂牌的75家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所采集的企业业绩和技术资本投入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公布的年报。在通过查找报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笔者剔除了相关信息披露不完全的企业,得到有效样本57家, 见表1。 研究数据是2010— 2013年57家企业4年共228个样本观测值。 数据处理主要 运用EXCEL 2010、SPSS 19.0等统计软件完成。

(二)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技术资本投入。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 更好地解释技术资本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采用本期研发投入(RD)、本期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 (WG)、 本期技术 改造投入 (GZ)作为技术资本投入的变量指标 。 其中,RD: 包括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费、 开发支出、 新产品开发成本等; WG:包括本期外购的专利 、专有技术和非专有技术等;GZ: 指固定资产技术改良, 包括自有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还包括研发中心的建设投入。为了使回归系数看起来更直观, 对RD、WG、GZ均采用绝对量与企业当期净资产的比值来代替。

!"#$%&’()*

2.被解释变量:企业业绩。 本文认为企业业绩 分为资产规模 和产品效 益, 考虑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总资产增长率(TAZZ)和营业利润增长率(LRZZ)作为企业成长的两个替代变量。

3.控制变量 : 考虑到技术人员也对技术资本投入有一定的影响, 引入研发技 术人员占 员工总数 的比例 (TECH)加以反映 。 此外,还考虑到政府财政补助对新三板挂牌企业业绩的影响, 故引入政府补助占净资产比重 (GBZ)作为另一控制变量 。

(三)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技术资本投入对新三板挂牌企业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以下两个回归模型:

其中,t=1,2,3,4;i=1,2,3。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表2可以看出,2010—2013年这4年中,57家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均值达到26.52%,新三板挂牌企业表现出很强的规模扩张能力。 其中有41家企业的观测值达到了30%以上 , 有的甚至达到261.29%。同时,还有34个观测值是负增长, 表明规模业绩略显不佳 。 营业利润增 长率均值达 到219.72% , 中小企业效益增长能力较强。但是,还有83个观测值是负增长, 有的甚至达到-2 721.41%, 营业利润增长率的标准差为15.3933,表明产品效益业绩不稳定。

从技术资本 投入的三 个方面来 看,技术改造投入的 均值最小 ,其最大值不过是1.15%, 研发投入所占的比重最大,外购的技术性无形资产投入的最大值和均值居中。 首先,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外购的技术性无形资产主要是专利和软件,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连续定期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 在57家企业中,只有18家企业连续披露了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的增加, 说明新三板 挂牌企业并不 把外购的技术 性无形资产 作为技术资本 投入的主要形式。 其次,技术改造投入很小, 是企业技术改造的可行性不高、 企业尚未到达 技术改造的周 期或者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识未形成所致。 最后,研发投入在企业技术资本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且持续性较强,绝大多数企业每年都会进行研发投入, 但是企业资 产增长和营业 利润增长具 有不确定 性 。 以胜龙科 技为例 , 2010年虽有研发投入 ,但资产和营业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2011年总资产出现正增长; 如赛亿科技2012年研发投入,总资产出现 了正增长、营业利润出现负增长, 但2013年总资产和营业利润均出现正增长。 此外,57家企业的研 发技术人员比 重均值达39.81%,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资本投入转化为生产力;政府补助占净资产的比重最 大值为47.67% , 均值为3.22%,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 创新以提升自 身的核心竞 争力。 综上所述,技术资本投入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分析。

(二)线性回归分析

1.资产规模回归分析 。 当期研发投入(RD)、技术改造投入(GZ)和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WG)均表现出对总资产增长率的显著正相关性, 但是回归系数都比较小。 对滞后一、二、三期进行变量回归看出: 外购的技术性无形资产仅在t-1期对企业规模成长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在t-2和t-3期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技术改造投入对企业总资产增长率有持续性正向影响,在t-3期虽然回归系数为正,但是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研发投入对企业规模成长影响呈现为正向, 且持续到t-3期, 说明研发投入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政府补助对企业规模成长的影响也表现为正方向, 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产品效益回归分析 。 虽然从回归系数来看,当期研发投入(RD)、技术改造投入(GZ)和外购技术性无形资产(WG)与营业利润增长率相关系数为负,前两者增加与企业营业利润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说明当期这两 种形式的技 术资本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效益成长, 但外购技术性 无形资产对当 期营业利润增长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对滞后一、二、三期进行变量回归看出: 研发投入 从t-1期开始到t-2期持续显著影响营业利润增长率,且方向为正,影响周期没有 超过3年 ;外购的技 术性无形资产 在滞后各期中 对营业利润增长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技术改造 投入也在t-1和t-2期表现出 对营业利润增 长率的显著正 向影响。此外,在一定程度下,技术人员比重越大越能 够促进技术资 本转化为 价值。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建议

1.健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 。 虽然新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 但是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众多中小企业而言, 当前的资本流动性较低且融资规模依然是杯水车薪。 投资者感到新三板的市场动力并不那么充足, 不景气的交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三板的市场融资功能。 因此, 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有限的局面, 健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加大政府技术补助 。 中小企业技术资本投入需要政府加大技术补助和专项拨款等方式加以扶持, 使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得以发挥。 政府从资金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有利支持, 有助于提升其加大研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积极性, 有助于其注重自主研发投入, 有助于其积累技术资本以实现跨越性发展。

(二)微观层面的建议

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遵循技术研发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应从人、财、物、 技、信五个方面入手,协调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树立进行技术改造的意识, 为企业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增添动力。

2. 提高研发人员投入比例 , 促进技术资本 价值转化。 引进经验 丰富的研发 人员 , 最大限度地 将企业投 入的技术 资本通过 降低生产 成本 、 提高产品的 质量 、 促进产品的 更新换代 等途径提 高企业价 值增值 , 最终实现企业成长。 此外,合理应对技术资本 价值转化 过程的各 种风险 , 将技术资本 高效率地转化 为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 , 实现企业业 绩快速稳 定的增长。 Z

摘要:对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而言,技术资本是促进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对技术资本投入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研发投入、外购非专利技术和专利权、改良现有技术投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选择新兴产业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探索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技术资本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前三板技术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单打冠军马琳在比赛中的前三板技战术。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1.2.2录像观察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与本研究有关的四场乒乓球比赛进行录像。通过录像观察对马琳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技战术有了一定的直观了解, 并进行技战术统计, 获得原始数据进行分析。1.2.3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球分析

表1发球统计表

从表1中发现马琳的所有发球都是站在侧身位采用正手发球, 以高抛发球为主, 配合低抛, 从录像上观察高抛和低抛成阶段性转换, 变化的频率并不快, 大都一种发球失分在两分左右时马琳更换发球方式, 表明马琳的变化是被动的;从发球线路方面看, 马琳主要是以中路为主, 其次是斜线也就是对方反手位, 直线最少, 而且随着比赛的推进马琳的线路变化逐渐增多。这一点从决赛对阵王皓时也可以看出, 马林发球直、斜线非常接近, 变化非常频繁, 给王皓的接发球造成很大威胁;从发球落点上看, 主要是短球, 其次是半出台球, 长球使用很少, 主要是起到变化和调动的作用。从录像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半出台球都是试图发短球而未成功形成半出台球的;从发球的位置、落点、手段、线路这四方面分析, 马琳

的发球总体上过于单一, 变化不多。四场比赛直接得失分率为23%, 得分率为17%, 这主要由于马琳的发球旋转的变化比较多, 但因为录像的角度、距离等原因无法准确的判断各种旋转, 因此无法对旋转做定量统计分析。

2.2 发球抢攻分析。

发球抢攻, 顾名思义, 就是发完球之后的第一板就抢先进攻。作为直板选手, 发球抢攻是重要得分手段。

表2发球抢攻统计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马琳的发抢多采用侧身正手冲弧圈球, 力量大速度快, 位置不好时采用拉弧圈球主动进入相持段, 在反手位直拍横打技术也使用频繁, 但直拍横打拉弧圈球力量不大, 因此直接得分少。目前看直拍横打还不是马琳的一项得分技术,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提高直拍横打冲弧圈球能力, 从过渡技术发展为得分技术。抢攻的线路多以斜线为主, 因为斜线更有利于发挥全身的力量, 直线比斜线短, 拉冲难度较大, 但相同的力量情况下直线速度更快, 给对方形成的威胁更大, 效果更好, 因此增加直线的使用率, 势必会提高抢攻的得分率。

2.3 接发球分析。

从表3中,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马琳的接发球有一半以上都在中间位置, 而且以短球为主, 对阵双方都是想尽可能控制对方, 为自己创造抢攻进攻机会。马琳的接发球回球也都是以中路短球为主, 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对方抢先上手, 以短球控制给自己制造进攻的机会。马琳的接发球手段多样, 但使用最频繁的是正手摆短技术, 其次是反手摆短, 其它技术都只起到调动和变化的作用, 对于中路球马琳多采用正手进行摆短, 正手接发球会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正手接发球手段较多, 出手隐蔽, 对方不好判断。从对接发球的分析统计我们也可以得出, 现代接发球抢攻机会越来越少, 无论是中国运动员还是外国运动员都越来越重视发球的质量, 前三板的控制与反控制也凸显重要。

3 结论

3.1 马琳的发球主要采用正手高抛配合低

抛, 高低抛成阶段性交替使用, 以中路短球为主配

表3接发球统计合长球;发球位置、手段、落点、线路都比较单一, 应加强发球的创新, 不断建立新的发球战术体系, 这不仅是马琳目前的问题, 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过发球过于单一的问题, 发球创新不够, 但到目前为止这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2 接发球段是马琳主要得分段, 接发球

的严密控制为第4板的抢攻创造了条件, 马琳正手接发球意识非常强, 短球以正手或侧身回摆为主配合挑、撇、劈长等多种接发球手段, 出台球或半出台球积极抢冲上手争取主动。

3.3 发球抢攻多采用侧身正手冲、拉斜线弧圈球为主。

正手是马琳的主要进攻得分技术, 马琳频频侧身使得正手位成为很大空档, 对方经常给马琳正手位以牵制马琳侧身进攻, 马琳应进一步加强步法练习提高步法移动速度, 在步法移动不到位的情况下, 出手拉、冲斜线较容易, 因此也暴露出马琳的进攻线路比较单一, 要适当加强直线的使用率, 直线比斜线短, 所以速度更快, 拉冲直线, 往往使对方有措手不及之感, 战术效果会更好。

3.4 马琳的直拍横打在发球抢攻使用率仅次

于正手冲, 对方用变正手牵制马琳, 使马琳侧身抢攻得到控制, 马琳采用直拍横打以拉弧圈球的方式积极上手, 但抢攻质量并不高, 只是起到了抢先上手, 目的是为下一板正手进攻得分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看马琳的直拍横打发挥作用很有限, 要进一步加强直拍横打进攻技术的训练, 使其由现在的过渡技术到得分技术, 真正解决好直拍反手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程虹, 讲师, 硕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白洁, 讲师, 硕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李俊, 讲师, 硕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苏丕仁.乒乓球技术前三板新论[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1997, 6:1-6.

[2]苏丕仁.论直拍快攻打法-待续[J].北京体育大学, 1996, 19 (1) :76-81.

[3]张晓鹏.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 2004, 5:44-45.

[4]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参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前三板技术 篇4

关键词:新三板,扩容,影响

一、新三板的形成

为了解决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以及主板市场退市公司的股份流通问题, 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01年牵头设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利用部分证券公司的设施为上述这些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这就是目前所称的“老三板”。因为股票来源基本上是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和从沪深两市退市的公司, 品种少、质量低, 且几乎无法再次在主板挂牌, 老三板长期受到冷落。

2006年初, 一方面为了改善国内柜台交易市场的低迷状况, 另一方面为解决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及融资问题,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被允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新三板”由此诞生。2009年7月, 《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报价转让试点办法》正式实施。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三板在完善挂牌转让制度的基础上, 逐步具备融资、转板等功能, 已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具备OTC市场的雏形。但新三板市场仍处于试点期, 受到试点政策的局限, 市场规模小, 与其他层次的资本市场相比, 仍处于萌芽状态。

二、新三板扩容

(一) 新三板扩容进程

2010年, 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将建设新三板作为七项工作重点之一;2011年更是将“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 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作为当年工作重点。2011年伊始, 新三板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年初新三板规则制度设计初步完成, 5月份新三板进入会签程序。至2011年底, 新三板的挂牌企业超过了100家。与此相适应, 新三板扩容也有了较明确的方向, 从挂牌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三重维度进行改革, 包括挂牌公司范围逐步扩充、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并向个人投资者放开等等。

2012年新三板发展速度更是犹如坐上火箭, 年初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券商进行新三板培训, 副主办券商制也于7月份正式实施。2012年8月, 新三板扩容获国务院批准, 首批扩大定为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 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新三板扩容由此迈出了重要一步。至2012年底, 新三板的挂牌企业已达200家, 其中中关村175家、上海张江8家、五班东湖10家、天津滨海7家。

2013年1月16日,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运营, 这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月2日, 中国证监会公布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确立了公司的法律地位并明确其职责。2月8日休市后, 公司又公布了一系列的业务细则, 细则在多方面均有重大突破, 以下是对一些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相关规定:

业务细则突破了新三板挂牌限于高新区的限制, 这将有利于形成更为广泛的全国性市场;而采取灵活可选的股票转让方式, 引入“做市商制度”, 并将交易申报最小数量降至1000股, 则有助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对个人投资者的开放更是将有效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融资能力。细则公布后, 新三板市场一片利好, 扩容明显加速, 截至2013年8月份, 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达到了364家。

(二) 仍待突破的问题

进入9月, 关于新三板的利好消息依旧纷至沓来, 譬如新三板全国扩容即将成行、个人投资者资金门槛将下调至50万元等等, 但更为重要的转板问题, 还有待突破。

新三板对于拟挂牌公司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转板, 虽然目前也有少数公司成功转板, 但目前新三板的转板仍然按照IPO的进程来, 并没有任何的特殊待遇, 对于拟挂牌公司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基于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企业直接由新三板转往创业板、中小板也很不现实, 会打乱整个资本市场的秩序。因此, 扩容后, 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仍值得期待。建议仍需按照IPO进程来, 但可以在过会审核方面提供绿色通道, 一是不用排队加快审批速度;二是满足基本的IPO条件即可。如此, 在保证资本市场正常秩序的前提下, 可以吸引大量符合要求的企业到新三板挂牌, 使新三板市场真正意义上实现其功能。

三、新三板扩容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三板扩容是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市场各参与方具有重大意义。

(一) 对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影响

目前国内的场外交易市场过于分散, 监管部门过多。全国产权交易机构监管部门多为地方政府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各个机构也因地方利益进行恶性竞争, 而新三板系统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监督管理, 不仅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场外交易市场联网运行, 统一监管, 使企业股权转让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提升交易量和流动性, 引导市场有序而高效的运行。

(二) 对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影响

新三板扩容在丰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机构的同时, 会对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由于大多数中小高新企业可以在新三板市场直接挂牌和进行融资, 那么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就将不再是稀缺资源, 届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价值将被重估, 中小板和创业板高市盈率的发行将得到一定的压制, 开始理性回归。

(三)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管道单一, 因此导致民间借贷规模逐年递增。而新三板相比主板等其他资本市场, 门坎较低。新三板扩容后, 全国多个地区未达到上市标准的中小高新企业将可以通过新三板满足融资需求, 企业股权流动可以不再受主板市场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的严格限制, 更多的企业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 通过直接融资快速壮大。新三板将在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融资管道、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以及为主板输送优秀企业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 对券商的影响

新三板全面扩容发号令未响, 各大主办券商已经提前“抢跑”, 四处“跑马圈地”。当然, 新三板的挖掘价值不仅仅在于挂牌费用, 券商更看中后续再融资、转板和升板的潜力。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 新三板的扩容和发展不仅仅给券商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 而且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盈利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其对券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随着市场的成熟, 这些影响将全面体现出来:随着市场参与主体增多, 挂牌费、佣金等相应增加;转板承销费与做市商差价收入将产生;伴随着企业的成长, 券商也将获得更多的投行、直投业务机会。

(五) 对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等创投类公司, 新三板扩容将形成直接利好。以前创投类公司主要是通过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来实现退出, 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创投类公司退出压力日益增加, 新三板的扩容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更便捷的退出途径。目前, 多数创投类公司已经在与主板券商积极互动, 需求投资组合中的高科技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争取在新三板市场上转让股权, 实现退出。当然, 新三板扩容也为创投类公司寻找优质的公司进行投资提供了快捷方式。

有条件的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是新三板扩容的另一重要举措。自此, 个人投资者除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外, 将获得另一种可配置投资标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而投资新三板挂牌企业往往成本较低, 使价值投资成为可能, 但要注意的是投入新三板公司的资金短期内不太可能收回, 即便收回, 投资回报率一般也不会太高。因此新三板投资更适合偏好价值投资的个人投资者。

随着扩容进程的加快和深入, 新三板全面扩容必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市场各参与方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直击新三板[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

[2]敬景程, 李正国.新三板挂牌操作流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

[3]欧卫安.新三板业务与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新三板市值管理探究 篇5

1 新三板市值管理内涵

1.1 市值管理概念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是推动上市公司实体经营与资本经营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的精髓是产融互动与循环,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任何一家公司,不论是上市的、挂牌的还是未上市、未挂牌的,都需要在两个市场进行经营,只有两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价值的提升。[1]

1.2 市值公式

市值=利润×市盈率=股价×总股本

其中,利润是基数,是“基本面”;市盈率是市场上投资者给予的估值倍数,是“未来”。股价体现的是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对外的表现形式,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相近,股票价格才能够真实反映公司内在价值。

1.3 市值管理要素

决定市值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创造收入的能力、运营成本控制能力、资本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资本结构、战略导向、公司治理水平和行业地位等。企业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内在价值进行发现和认同的相关因素,包括投资者关系、投资者偏好、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状况等。

总之,市值管理是可持续增长的业绩,是企业内在估值水平的持续提升,是追求可持续的上市公司市值最大化,其本质是一种长效的战略管理机制。因此新三板企业需要把握市值管理内在的逻辑,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 新三板市值管理误区与原则

2.1 新三板市值管理误区

2.1.1 市值管理认知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三板企业对资本市场缺乏了解,尤其缺乏对市值管理理论的深入学习,造成对新三板市值管理认识的片面性、有失偏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十大认识误区:一是市值管理就是股价管理;二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资金拉升股价;三是市值管理就是内幕交易;四是市值管理就是讲故事;五是市值管理就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六是市值管理是并购重组;七是市值管理就是高抛低吸;八是市值管理就是再融资;九是市值管理就是股权激励;十是市值管理就是资本运作。[2]

2.1.2 践行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三板企业在市值管理实践中没有深入分析新三板市场特性,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切合的市值管理方式与手段,照搬A股等其他资本市场通用的市值管理手段,造成企业市值管理的短视及不合规行为。这主要表现在:运用大宗交易型、联合做庄型,通过定增操纵股价等手段假借市值管理的名义进行伪市值管理,同时企业缺乏系统的市值管理规划和配套的市值管理制度。

2.2 新三板市值管理的差别

2.2.1 企业质地的差别

A股企业要求持续经营3年以上,财务指标和盈利指标都有严格要求,说明A股企业上市前,主营业务清晰,盈利能力强劲,运营管理规范。而新三板实行注册制,企业挂牌门槛低,企业规模小,股本总额多数小于2000万元,且多数处于成长期,缺乏良好的业绩和制度规范,需要通过新三板市场实现企业质地的升级。

2.2.2 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差别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定位不同,制度不同。如当前新三板目前只有协议交易和做市交易两种模式,注册制的低门槛,而执行适当投资人的投资高门槛,不做涨跌停板限制等制度特点,造成当前新三板流动性不佳,没有充分的交易和竞价,尚未实现良好的融资功能。

企业质地及资本市场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资本市场采取的市值管理方法、抓手不同。如在A股市值管理中高送转、讲故事、签大单等很灵的抓手,在新三板上将得不到良好效果,因此,新三板不能直接套用沪深A股传统市值管理的手法。

2.3 新三板市值管理原则

2.3.1 合法合规原则

在资本市场,对于“市值管理”,违法违规的现象频发,完全违反了证监会给市值管理划的三条红线:一是不能搞内幕交易;二是不能操纵股价;三是不能虚假陈述,就是编造故事,没有实际东西。

法律风险管理贯穿于市值管理的全过程,从挂牌前的规范,到挂牌后的投资并购,大到定增小到信息披露,都需要依法依规,所以新三板企业在做市值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法律因素,做好合法合规的把控。

2.3.2 系统全面性

A股较高的流动性,企业单靠讲故事或实施单一的资本运作动作都能对企业市值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新三板流动性差、企业规模小、盈利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投资者偏少、分析师关注程度低等现状,靠单一的市值管理手段将难获得良好效果。因此,新三板企业应采取综合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的、全方位的市值管理来提升企业流动性、实现价格发现,从而实现融资、并购等市值管理功能,最终实现产业资本互动的发展战略。

2.3.3 长期可持续性

企业市值的增长依赖于内在价值的提升,而内在价值的提升需要时间。短期内提升股价,拉高市值,只能靠资金去推动,这样就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而且企业市值管理不可持续,一旦内在价值没有提升,股价如果暴跌,对公司的形象影响非常坏。市值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管理系统工程,是一种长效的综合管理机制,贯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短期股价管理,想瞬间取得成效是不可能的。

3 提升新三板市值管理的途径

3.1 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完善

新三板定位与纳斯达克相似,自成立起就备受重视与关注。但当前处在全国性扩容初期又如此爆发式成长,存在制度跟不上、监管跟不上、行业自律乏力等众多缺陷。2016年,新三板加大了制度体系的建设,如实施了分层制度、引入私募做商等。未来,新三板仍须在转板制度、开展竞价交易制度、降低投资者门槛、估值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为企业的市值管理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度保障。

3.2 新三板企业市值管理的主要措施

新三板企业市值管理涉及两个运作端,即“实业端”+“资本端”,产业和资本的良性闭环循环,从而实现企业市值有价有市。

3.2.1 实业端运作,以内生增长为本,坚定市值管理的基础

第一,明确战略规划。企业持续增长的业绩须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市值管理的出发点是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企业的价值,精准定位在细分行业的地位。因此,新三板企业应以市值、资本市场为导向制定公司未来3~5年的企业战略规划,用资本语言设计未来成长故事,使之符合资本市场的偏好。并将企业的市值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中,构建一套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和模块化的市值管理模型。[3]

第二,优化公司商业模式。优化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式,新三板公司力求创造低成本高盈利的商业模式,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经营、资本运营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构建一个基于市值最大化的创新商业模式,即基于公司战略目标,调整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从而实现高效运营绩效。

第三,优化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从各方面影响着市值管理效果,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激发管理层为股东创造财富的热情,可以筛选出有能力的管理者,为利益相关者创造利益。新三板企业总股本低,流通股本少,公司治理需要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运营能力,如当公司价值被高估时,向市场发行新股,扩大股本,稀释股权,当公司价值被低估时,收购同行企业加强整合、采取回购、加强预期引导等手段,维护公司股价正常。[4]

3.2.2 资本端运作,持续并购,拓展外延式增长空间

在目前新三板的流动性状况下,重组并购不失为一种好的市值管理手段。通过并购不仅实现大业务规模、多元化经营、解决同业竞争,而且往往是达到净利润和估值水平同时提高的市值管理的目的。[5]比如:

第一,并购一家或数家具备较好净利润水平的同行业公司,可以较好地将收进来的公司消化,可以提升利润增长率,此外由于降低了竞争水平,对于两者的利润投资者预期会有所提升,也可以有助于股价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并购一家具备较高估值的企业,将具备高成长性的资产/运营实体纳入了上市公司范畴,这部分资产/实体带来的利润增长可以支撑公司的股价成长。实现大股东、被收购股东、散户的三赢。

因此,鉴于新三板企业多为创新型、创业型的中小微企业,企业挂牌新三板后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快速提升企业质地,因此企业应仍应以夯实企业实业端为基础,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基本面。同时,以企业战略规划、市值目标为指导,抓住新三板的政策利好,以重组并购为资本运作抓手,适时配合实施股权激励、定向增发、分红派股、做市转板等,持续地综合运用其他市值管理手段,使企业市值围绕合理的市盈率、股价稳步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虹.“四步法”助新三板企业提高市值管理能力——访《中国企业报》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昀[N].中国企业报,2016-09-27.

[2]刘不舍,刘国芳,喻金田.浅谈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几个误区[J].财会通讯,2016(23).

[3]陈雁龙,胡玉涵.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动机探究[J].财会研究,2016(6).

[4]王洁.解析市值管理策略——公司治理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

新三板企业会计分析 篇6

关键词:新三板,企业,会计,信息

由于新三板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企业无论在规模、盈利能力还是行业等层面都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新三板在挂牌企业超过1 000 家之后对企业进行分层管理,对属于不同级别的企业,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其会计活动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1 我国新三板市场会计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信息披露规则不够完善

当下,大部分挂牌公司都认同同一种会计信息披露规则,这种规则的制定也没有充分参考新三板市场内诸多挂牌公司的差异。随着我国股转系统的不断升级,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些服务指南和规则,但针对挂牌公司差异性的设置较少。这样一来,挂牌公司的融资功能会受到影响。另外,新三板正处于急速扩张的时期,其准入门槛相对来说较低,无论是哪个地区、行业的企业,符合一定条件之后都可进入新三板,因此新三板企业的状况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让企业使用相同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很不合理。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要求过于严苛,大大加重了小型企业的会计负担,增加了其信息披露的成本,而如果标准制定要求过于宽松,又缺少了对大型企业的监管,容易造成混乱。

1.2 挂牌公司缺乏治理

挂牌的企业中,有46.7% 的企业是信息技术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在于运营模式或技术创新,对这些信息进行保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但这些信息可能会与会计信息存在冲突,一些企业为避免商业信息泄露,会在披露信息时有所隐瞒。如果缺少相关部门的管理,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另外,公司在申请挂牌之后,内部制度和治理机构初步形成。但公司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是否采取合理的形式进行管理成为公司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信息披露由哪个部门管理,是否安排专人管理,都可能影响信息披露的效果。

1.3 缺少适当的外部监管

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有三个主要的监管机构,分别是全国股转系统、证监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如果新三板企业出现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可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但主要采取罚款、警告等方式,相对来说缺乏力度。在2014 年3 月14 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就对新三板市场中两个违规企业进行信息公示,约谈了主办券商,要求其提交书面承诺。这样的力度显然难以真正规范管理,且证券法条例中缺少对于企业违规披露行为的细节性规定。

2 完善新三板市场会计的对策

2.1 对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标准进行规范

应根据不同层次挂牌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信息披露标准。结合信息需求者和信息提供者双方的需求,充分考虑新三板市场的特点,制定分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样一来。分属于不同层次的挂牌公司按本层次的信息披露标准进行披露,既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效控制了信息披露的成本,提升了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也更加便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对于新三板市场,其分层应参考企业的流通股市值和盈利收入、披露质量等因素,通过建立起分层次的信息披露机制,保障信息披露的合理性。

2.2 对挂牌企业的公司结构进行治理

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少合理的治理机构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制约信息披露的进行。因此,挂牌公司应严格按相应的规范进行,并按规定的信息披露流程进行。在公司挂牌申请时,会建立相应的公司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内部治理层面,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其制度很可能存在问题,难以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挂牌之后,挂牌公司不仅需要按全国股转系统的要求进行治理,还需要接受主办券商的管理。

2.3 监管机构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对于证监会来说,其具有核准监管新三板市场的资格,而全国股转系统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属于新三板市场的自律监管机构。从新三板外部来看,全国股转公司应结合新三板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在坚持公正、公平等原则下,进一步对信息披露体系进行完善。在企业内部,也应严格贯彻落实管理机制,如果出现违背信息披露规定的情况,要及时惩罚,提升管理会计信息的力度。随着我国对新三板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做市商的地位不断提升,一旦出现做市商违反披露规定的情况,就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应进一步建设监管程序,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对细节性的问题作出详细规定。

3 结语

当下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对其进行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其会计信息披露是外界获取公司财务状况、现金流通等信息的重要渠道。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影响了信息的获取与企业的发展,因此借助分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信息披露,让公众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苗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4(9).

[2]汪玉聪.财务信息披露及其声誉机制分析——基于中小企业PE/VC融资背景[J].财会通讯,2014(9).

[3]柯洪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14(3).

新三板融资现状及问题 篇7

随着2013年底新三板的扩容,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数量从2013年底的363家上升到2015年底的5129家,其中2014年实现挂牌企业家数1209家,2015年实现挂牌家数3920家,已经超过了沪深A股数量。随着2014 年8 月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新三板挂牌企业井喷式地增长,新三板的融资也变得越来越活跃。

(一)定向增发

由于新三板挂牌企业性质上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其并不能像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那样公开发行股票,目前不能向公众公开筹集资金,其只能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股权融资。但是新三板对定向增资行为的约束较少,根据笔者的经验,一般只需20-35天就可完成定增程序,这与A股复杂冗长的审核程序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大提高了新三板公司定增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新三板定增中来。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7 年1 月北京时代完成新三板市场额首次定增以来,截至2015 年12 月31 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共完成定向发行次数3006 次,发行股份总数为2,647,620.63 万股,发行总金额为13,811,432.73 万元。从历年的定增情况来看,新三板企业的定增情况,无论是发行次数,发行股份数还是发行金额都在迅速增加。

(二)股权质押融资和私募债

新三板挂牌公司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由于其股票在挂牌后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因而其也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截至2015 末,新三板挂牌企业共累计进行了573 笔股权融资融资。与重资产抵押相比,股权质押融资拥有评估流程快、费用低等优势。根据股转系统披露,2015年,27家商业银行向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提供贷款433亿元,挂牌一年后,企业平均债务融资成本为7.2%,较挂牌当年下降13.1个百分点。

除了通过股权质押可以进行债券融资外,新三板挂牌公司也可以通过发行私募债的形式筹集资金自2012 年5 月22 日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正式启动以来,截至2016 年2 月15 日,已有中海阳、中航新材、德鑫物联、中外名人、九恒星等2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了私募债融资。

(三)转板上市

自成立以来,新三板市场孵化出了一批明星企业,在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在新三板得到满足时,就需要到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尽管2013 年新三板提出了允许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主板市场,但这种制度并不能给企业带来融资。截至目前,转板至创业板或中小板块的11 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真正意义上的转板,他们全部是通过从新三板退市再重新实施IPO才实现的转板。

201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全国股转系统发展。对于新三板市场性质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定位,《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国股转系统独立市场地位,公司挂牌不是转板上市的过渡安排。但全国股转系统并非孤立市场,应着眼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研究推出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

二、新三板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三板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定位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等固有局限性,新三板的融资效果还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新三板的成交量是考察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新三板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容,新三板成交量也有所增长,具体数据见表2-1。

但从整体数据上来看,新三板的流动性的确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促成的:第一方面,2014年、2015年新三板挂牌家数井喷式增加,大大增加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存量;第二方面,新三板做市商制度2014年8月25日正式实施,做市企业家数从当日的42家增加到目前的1325 家,做市商家数从当日的42 家增加到目前的85家。第三方面,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至2015年5月份,A股市场正处于牛市,带动了新三板的市场行情。可以说,正是规模效应以及A股市场的带动,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才得以提高。而随着规模化效应的逐渐消失,A股火爆市场行情的转冷,新三板的流动性也再次“入冬”。经统计,2016年1月1日至2月19日的新三板每日成交量均值为8.26亿元,而2015年市场3、4月的每日成交金额约为50亿元。

另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 年12 月31日共有挂牌企业5074家,其中有2855家企业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 月31 日全年无成交额,意味着56.28%的挂牌企业2015 年全年零成交这充分显示了新三板严峻的流动性问题。流动性不足将使得参与一级市场定增的资金无法全身而退,进一步会影响目前新三板异常火爆的定增热潮,而定增是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

(二)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方式不完善

目前,新三板市场股票交易方式有两种,即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制度,其并没有像A股市场一样引入竞价转让的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新三板市场还不够成熟,且新三板只限定证券账户资产达到500 万元的个人及实缴资本达到500 万的法人单位参与市场的交易,使得目前新三板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市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带动集中竞价转让机制的运行。

(三)新三板市场企业自身原因

由于大部分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规模都较小,内控制度不完善,且大部分股份掌握在大股东手中,且一般都是大股东直接管理企业的运营,其行为没有且无法得到有理的监督,在这样的企业管理机制中,往往不能进行民主、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大股东一人主宰企业的命运。这样的企业进入市场后,不但导致企业自身的发展收到限制,还会影响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的投资信心,不利于企业的融资与市场的发展。

三、建议

健全新三板市场机制,扩充融资渠道。目前新三板市场上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主要以定向增发为主。本文建议股转系统尽快将私募债等直接债券融资方式向整个新三板挂牌企业放开,丰富新三板市场企业融资的方式,从而有利于挂牌公司合理地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果。

加强对挂牌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虽然股转系统明确要求挂牌公司充分披露公司信息,但是仍有不少企业未完全履行该义务,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严格监管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与合规经营,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维护新三板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使得市场健康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洪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J].经济管理,2009,(3):14-17

上一篇:当代辽宁作家下一篇:网络电视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