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促进(精选12篇)
健康和促进 篇1
摘要:现阶段在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下, 职工医院开展工作非常艰难, 只有改变职能才能发展。作为现代企业要以人为本, 就要保证企业职工有着健康的身体, 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职工医院,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企业的不段提升, 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这样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同时对企业职工的素质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包括工作能力素质也要求有着更高的身体素质的保障。作为现代企业要以人为本, 就要保证企业职工有着健康的身体, 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职工医院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广大职工和家属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现阶段在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下, 职工医院开展工作非常艰难, 只有改变职能才能发展。职工医院是企业的一个部门, 也处在企业和企业生活区之内, 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健康为中心, 预防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服务。作为企业职工医院更符合这样的特征, 也更容易开展工作, 而且管理企业职工的健康也就是现在企业的要求, 也是职工医院开展工作的主方向。
(2) 服务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 而且包括人的社会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和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需要人们“有病治病, 无病防病”。预防疾病和健康促进已成为当今人类获取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对人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提供连续、全面的卫生和医疗服务。建立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 涉及个体及人群不同层次的服务是慢性病防治、同时也是各种传染病防治的最适宜形式和方向。
(3) 方便快捷和可及性。现代社会日期是十分有限的资源。“不方便”和“没有日期”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对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原因。人们在患病时往往有诸多不便, 特别是老年、妇女、儿童和重病人。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居民居住地附近, 人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获得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十分方便。
(4) 服务成本低, 效果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疾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人们希望得到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许多地方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费用只有当地医院门诊费用的1/2或1/3, 同样疾病情况下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消耗, 同时, 大多数患者的疾病是可以在社区可以得到解决的。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的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 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 鼓励健康的行为, 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所以,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与政府行为改变2个方面, 并重视发展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对健康价值选择的潜能。
1986年首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指出: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
(1)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 创造支持环境; (3) 加强社区的行动; (4) 发展个人选择健康行为方式的能力; (5) 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对现代企业的要求, 是在领导重视, 多部门参与的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在企业而言, 不仅仅对每位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有帮助和长久的好处, 对企业也有着巨大的利益。
(1)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效率。健康的劳动力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卫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才是企业的财富, 企业培养员工的支出也是巨大, 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 提高健康管理技能, 就是在给企业节能降耗。
(2) 加强安全生产, 杜绝安全隐患。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特别要注意尊重科学, 探求和把握规律, 运用安全目标管理、事故预测、标准化作业、人体生物节律等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更为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 提升企业形象, 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社会的创建中, 人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保证员工的健康也就是保证的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企业才是中国社会对中国企业的要求, 也该是中国企业最鲜明的特点。
(4) 提高企业的双文明建设, 构建文明社区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开展, 必将带来医疗费用的降低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结果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改善工作技能和工作关系, 从而使他们具有饱满情绪、旺盛士气而获得的。
当然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不只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他需要很多部门的参与, 他是个系统的工程。在企业中, 首先要领导支持, 需要劳资部门主管, 安全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参与, 而职工医院只是来实施和管理。而且还需要跨行业部门之间, 卫生系统与工业系统间的相互沟通, 劳动卫生研究部门与企业系统职业病防治机构以及与企业领导层间的相互沟通。
参考文献
[1] 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陇德.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作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健康和促进 篇2
会议强调,2017年河北省卫生计生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卫生计生中心工作,抓好队伍、健全机制、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能力,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和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教育和控烟履约工作,完善大健康大联合大宣传工作格局,为推动健康河北建设和卫生计生改革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会议要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宣传和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一要狠抓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落实,在行动上助力健康河北建设。二要筑牢新闻宣传主阵地,在创新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要增强典型宣传感召力,在故事中传播行业正能量。四要唱响社会宣传主旋律,在创作中弘扬健康新风尚。
会上,石家庄市卫生计生委、唐山市卫生计生委、承德市卫生计生委、廊坊市卫生计生委、衡水市卫生计生委、宁晋县卫生计生局和沧州市中心医院分别从不同侧面作了交流发言。
健康和促进 篇3
关键词:检察机关 服务 民营企业 具体路径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届委员联组会上就非公有制经济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检察机关而言,如何按照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立足检察职能,有效服务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应当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民营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与政府官员职务犯罪相伴而生
一些民营企业家为获取经济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会不惜重金行贿官员,贿赂从最初的一时一事到利用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婚丧嫁娶、子女出国留学等各种时机长期感情投资。有的民营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二)工程建设领域系高发领域
在资金密集、利润空间巨大的工程建设领域,官商极易相互勾结。由于工程建设涉及项目立项、规划调整、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等多个环节,一些民营企业家往往通过拉拢党政官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来打通各个环节,其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犯罪很多涉及地方党政“一把手”。
(三)犯罪手段多样且隐蔽
贿赂手段从原先直接送金钱、购物卡、银行卡到合作分红、送干股等花样不断翻新,且隐蔽性越来越强。主要表现为:通过特定关系人行贿;以送干股的名义行贿;以低价卖房的方式行贿;以代为支付房屋装修款、旅游费用,或以高利借贷等方式变相行贿等。
二、民营企业家对腐败现象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是商业折扣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在房产、汽车销售过程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明显低的折扣是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不属于行贿。按照法律规定,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或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应以受贿论处。因此,民营企业家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商业折扣”的幌子给领导干部特殊优惠,售价与实际价格相差金额较大,属“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认定为行贿。
(二)认为是帮助理财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通过帮助国家工作人员投资证券、期货或其他委托理财,以理财收益的形式给予其好处,不属于行贿。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应得收益的,以受贿论处。相对应,民营企业家以帮助领导干部理财投资为名,搞变相的“利益输送”,认定为行贿。
(三)认为是合作投资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通过与国家工作人员合作办企业,以投资分红的名义将财物送给国家工作人员,不是行贿。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获取“利润”,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的,以受贿论处。或者虽有出资但投资分红明显超过正常回报的部分,认定为行贿。
(四)认为是民间借贷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以借钱的名义给国家工作人员好处,只要双方写了借条;或者向国家工作人员借钱,以利息方式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好处,均不是行贿。对于民间借贷,能否认定为行贿?实践中,主要结合以下因素综合判断:(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民营企业家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借钱支付高额利息的行为,支付的利息明显超过正常所需支付利息的部分,认定为行贿。
(五)认为是赌博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通过自己或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赌博,输钱给国家工作人员的方式给其好处,不是行贿。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受贿。实践中,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赌博的背景、场合、时间、次数;(2)赌资来源;(3)其他赌博参与者有无事先通谋;(4)输赢钱物的具体情况和金额大小。对于民营企业家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与国家工作人员赌博,故意输钱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属于变相行贿。
(六)认为是帮特定关系人的忙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不直接将财物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将利益输送给其近亲属、情妇(夫)、兄弟等特定关系人的行为,不是行贿。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薪酬的,以受贿论处。或者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与之对应,认定为行贿。
(七)认为未办理权属变更不是行贿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所有权在自己名下,即使将房屋、汽车等物品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使用,也不构成行贿。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对于长期无偿占有使用,虽未办理权属变更,同样认定为受贿。
(八)认为离职后给予财物不是行贿
行贿行为大多表现为在职谋利,在职送钱。但有人选择在离职或退休后给予其财物。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的,以受贿论处。所以,退休了并不是就安全着落了。
三、检察机关服务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改进办案方式方法,保障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重点要建立两项制度、做到四个慎重、三个优先处理。即建立办理民营企业案件风险评估制度,把是否严重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作为重要标准进行评估并作出应对处理;建立涉及企业转型升级案件的报告机制,对涉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大案要案,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院汇报案情,确保办案不影响发展大局。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和方式,慎重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慎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企业财产,慎重发布涉案企业新闻信息。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优先处理;涉企行政执法优先监督;涉企控告、申诉案件优先审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二)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重点要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执行和利用国家政策谋发展中的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等之间的界限,防止把一般违法违纪、工作失误甚至改革创新错误地定性为犯罪,保护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建立龙头民营企业负责人涉案特别处理制度,对依法必须羁押的企业负责人,允许在同步录音录像、人民监督员全程监督的情况下,办理转贷手续,签署合同文件等,防止因办案加剧企业经营困难。
(三)拓展服务渠道,构建新型“亲”“清”检商关系
健康和促进 篇4
一、高中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
有很多高中阶段的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更不喜欢上体育课,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高中女生身心特点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女生处于身体发育较快的时期, 体形的变化、体重的增加、肌肉力量的相对减弱等客观因素, 使得女生在某些运动项目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弱势, 甚至根本无法完成诸如投掷、跑步之类的运动目标, 进而不太愿意参加一些爆发力强、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 自然会对这些项目产生厌恶、恐惧的情绪。再者, 中学体育教学大都是采用男女合班上课的形式, 而进入青春期的女生更加腼腆。一些女生在完成某个练习动作时担心自己做不好而引个别调皮男生的起哄, 这使得女生害怕在男生面前出丑而尽量躲避体育动作练习。
2. 缺乏必要的运动生理知识
进入高中阶段的女生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由于缺乏一些基本的运动生理知识而对体育运动产生误解。例如, 有一部分女生误以为进行体育运动虽然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但是, 运动一旦停止, 身体就会发胖。这对于特别注重形体美的女孩子来说, 无疑是最忌讳的, 因而她们非常排斥体育运动。再如, 体育运动使肌肉中乳酸积累, 导致身体产生酸痛感, 而一些女生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生理反应, 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反感。这些都是对运动生理知识缺乏正确理解的表现。
3. 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同样会导致恐惧心理的形成。一些不具备难度和危险的练习, 大部分女生都能完成, 一小部分女生却夸大练习的难度和危险性, 对完成练习失去信心。另外, 由于曾经受过伤或出现过危险状况, 在做相同或类似的练习时, 她们也会因为恐惧而缺乏信心。
4. 社会角色和学业的压力
与小学、初中阶段相比, 高中女生在体型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她们觉得自己长大了, 成熟了, 一举一动应该“稳重”些。而且, 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怕苦怕累, 怕脏怕流汗, 加之学业负担重, 因此总以先完成作业为借口而逃避体育课。
5. 运动项目的相对难度
学生完成体育练习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同的运动项目对于不同的练习者来说具有不同的难度。对于同一运动项目, 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完成, 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很吃力。例如, 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会对长跑感到焦虑, 身体较胖的学生在做技巧练习时则感到难堪。这样就使得一些女生对某些练习项目产生恐惧心理。
6. 体育教师的素养
如果体育教师性格急躁, 要求苛刻, 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和焦虑情绪, 加上女孩子敏感、爱面子等特征, 就会使其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7. 保护、帮助措施和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保护与帮助是否得当, 场地器材是否安全也会影响学生尤其是女生对体育课的情绪。对一些有潜在危险性的练习, 如果体育教师不能进行恰当的保护和帮助, 或者体育器械破旧失修, 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产生恐惧情绪。
二、体育运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的探索
为了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 根据女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恰当的措施, 调动女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
1. 要教育和引导女生转变观念
针对高中阶段的女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社会角色、学业压力以及对体育运动不科学的认识等原因而逃避体育课的状况, 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中学阶段女生生理特征等有关知识, 宣传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使女生懂得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 而且对一生的健康、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2. 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体育运动自信心
女生具有依赖性强、胆小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她们学习中的困难, 关心她们的身体状况, 解开她们心中的难题, 并加强薄弱环节如灵敏、力量素质等方面的练习, 帮助她们增强运动能力。另外, 在每次练习之前, 教师都要表现出保护、帮助学生的高度的责任心。久而久之, 女生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加。当然, 要及时排查体育器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及时维修、更换器材。
3. 采用恰当的课堂制度约束并合理搭配体育教师
合理的课堂制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建立必要的课堂制度, 可使师生之间相互监督, 学生有章可循。如严格考勤, 将出勤和上课态度列为体育评分内容,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课上的表现与自己的身体和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 从而认真对待体育课。当然, 中学阶段的女生, 生理变化较男生更为明显。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对男女学生的要求必须区别开来。在体育任课教师中, 也应该探索合理安排男女教师分别对不同特点的女生进行指导的办法。
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
要针对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材。在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前提下, 从女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多开展一些实用性强、趣味性浓、难度适中、适应女生特点的内容, 如健美操、韵律操、武术、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项目, 促进女生的身心健康, 提高她们参与运动的兴趣, 消除她们对运动的厌恶、恐惧心理。同时, 也要注意练习的运动负荷, 应多采用较轻负荷、高效率的练习方法, 促进女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当然, 也应根据女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
5. 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 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
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温和的态度, 生动形象的讲解, 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 可引起女生对动作的兴趣, 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因此, 体育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和教学方式, 对女生多以表扬、鼓励为主, 特别是对那些不擅长体育的女生不能存有偏见。
总之, 在体育课教学中, 只有抓住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 因材施教, 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进而调动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和热情, 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健康和促进 篇5
乳牙是儿童期间的咀嚼器官,又是未来恒牙萌出的向导,乳牙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健康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乳牙有病,恒牙不利”。病态的乳牙即使换成恒牙后,也会造成牙齿咬合不齐等,牙齿的保护一定要从乳牙开始,从幼儿的期入手利用多种途径做好牙齿保健。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护齿意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使幼儿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我们利用走廊环境为幼儿创设了环境“牙齿小贴士”,让幼儿对保护牙齿的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又通过班级护齿主题墙式以照片、图示、绘画等形式展示幼儿活动的过程,将牙齿的生长、牙齿为什么生病、怎样护齿及刷牙方法的内容一一演示,使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掌握正确的护齿的方法。生活操作区提供具有情景、有趣味性的材料,为幼儿探究、发现、尝试、感知,提供物质的保证。“给小动物刷牙操作盒”、“有趣的牙齿模型”“分一分”等材料,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习。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初步形成护齿的意识。
《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谈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有别于成人,幼儿常常因缺乏动机而拒绝执行健康行为,常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或环境的干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使幼儿养成健康有益的行为,当幼儿出现错误的行为时,如果成人以指责、恐吓的方法让幼儿改变其行为的话,很容易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更不利于幼儿的良好的心理体验,教师只有科学的把握和顺应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幼儿才能在健康行为中体验到幸福感。当幼儿良好的行为出现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在幼儿中树立良好行为的小榜样,注重漱口等环节后的积极评价,同时教师为幼儿做好表率,当教师进餐后也要主动去漱口,这样孩子才会更好的去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在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幼儿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
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幼儿内化程度,培养健康态度要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行为要着眼于幼儿自觉主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灵活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及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欣赏等形式感知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体验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快乐与美感,初步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
在“牙齿的秘密”的活动中,首先通过谜语让幼儿猜一猜,调动幼儿兴趣,利用牙齿模型让幼儿了解牙齿的结构,知道恒牙和乳牙的区别。其次,通过动画故事《牙齿的秘密》,生动形象地让幼儿感知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最后,通过儿歌和实践操作,教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在“保护我们的牙齿”活动中,为了让主动学习幼儿保护牙齿的方法。当幼儿漱口时教师有意保留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里面有什么?如果不漱口会怎样?当漱口水发酵后,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样保持牙齿的清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使幼儿理解糖份中的酸能腐蚀牙齿上的硬组织,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将洗净的鸡蛋一半浸泡在醋里引导幼儿每天观察鸡蛋的变化。幼儿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不时的有问题提出,逐个让幼儿看看,闻闻、摸摸。让幼儿通过闻、看、摸感知鸡蛋壳上的硬组织被醋里的酸分子腐蚀变软变脆弱,一碰既碎的过程。
教师自制的课件《爱吃糖的老虎》,幼儿边观看边听教师讲述。教师将几个问题抛给幼儿“老虎的牙齿为什么会脱落?”,“糖为什么会使牙齿坏掉?”。那只爱吃糖的老虎请幼儿帮找一找哪些食物应该少吃,哪些习惯是不对的。请幼儿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分类。课件给予幼儿直观影像,同时也理解了食物与护齿的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牙医诊所的活动,为了让小朋友更加了解如何保护牙齿,首先我们参观了治疗室,仔细观看了牙医为病患治疗牙病的过程,告诉孩子们看牙医,不用怕。牙医讲解了关于牙齿的知识,小朋友们知道了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牙医为孩子们检查了牙齿,非常仔细为小朋友解说医疗设备,准备小牙刷、牙膏作为纪念品送给小朋友。经过这次愉快的体验,帮助小朋友克服看牙医的恐惧,勇敢地面对牙齿出现的问题,并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
在幼儿护齿知识的学习过程、护齿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护齿行为的形成过程中,顺应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探究等唤起幼儿对健康行为的向往,并主动付之于行动,形成良好的护齿行为习惯。
三、在日常活动中建立良好的护齿常规,形成护齿习惯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在幼儿生活中渗透健康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教育目标,探寻其规律和特点。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着重幼儿良好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从而建立良好的护齿规则,养成护齿行为习惯。
1、日常练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巩固知识经验的途径。
每次形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我园幼儿每日早点、午餐、晚餐后都要用温水漱口,分三口水进行:水含在口中,幼儿鼓腮,发出咕噜咕噜的漱口声,确保幼儿的漱口质量。
2、语言提示:漱口小口诀
为了让幼儿很快记住漱口、刷牙等护齿好方法,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小的口诀,这样幼儿学得快记得清,同时教师运用小口诀指导时幼儿喜欢接受。
3、设立鼓励评比栏、请中大班幼儿当小小监督员,引导幼儿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在中大班幼儿中开展小小监督员的活动请幼儿轮流担任,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任务,每次活动中针对做的不好的幼儿进行提示,每次漱口后请监督员评价同伴的表现,对漱口方法正确的幼儿给与表扬,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4、校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咬指甲、吮手指、咬嘴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会造成幼儿牙齿排列不整齐,发现这些情况,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配合,进行纠正。同时这些行为往往与幼儿心理的健康有关,并从多方面分析,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使幼儿根本上消除咬指甲等问题。
5、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幼儿的牙齿正处在发育阶段,只有摄取足够、平衡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其正常发育。钙化好的牙齿,硬度越高,质量就越好。如若从小身体就不好,营养不足,则影响牙齿的钙化。这种牙的硬组织结构疏松,萌出后受外界因素影响,易被龋坏。对于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幼儿,在幼儿的饮食上变换花样,合理搭配,让幼儿进食含钙、磷、维生素多的食物,并适当咀嚼一些含粗纤维的耐咀嚼食物,使幼儿形成有利于牙齿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做好家园宣传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家长的防龋意识、防龋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长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做好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长讲座,向父母宣传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关爱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家庭口腔保健要从“呵护孩子,预防龋齿”做起,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牙医家长对全园的家长开展培训。向家长宣传一些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护齿美食主题开放活动,家长搜集制作、展示护齿美食,并以课件、现场制作、品尝、说明等多种形式,介绍其口味及功效,结合幼儿的特点从色香味多方面考虑到幼儿的需求,班里每位家长人人参与,制作展牌供家长相互学习,并将适合幼儿的收录到幼儿园的食谱中,在幼儿的进餐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添加。
3、家园互动幼儿良好行为记录活动,针对幼儿早晚刷牙等习惯的养成,只有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建议家长为幼儿准备小沙漏或定时器,定在三分钟时间,当幼儿在规定时间、正确方法刷牙后,家长鼓励幼儿做一个小标记,每个星期到幼儿园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在小朋友当中介绍自己的做法,得到老师小朋友的肯定,成为大家的榜样,这样,生活中能坚持做的幼儿越来越多,也就养成了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防龋工作
我园每年进行一次氟化物防龋治疗,每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设立班内第二次晨检,幼儿的嘴一张开,老师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如是否刷牙(查看牙齿上是否有牙垢),是否有牙病(龋齿或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的牙眼出现小脓点等),是否出现双层牙(乳牙未脱落,恒牙已萌出)。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防止发展。
健康和促进 篇6
一、正确把握思想品德和人格标准
一个拥有良好人格的人,一般的说往往是一个能接纳自我,又能接纳他人的人。他能协调控制情绪,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充满自信,满怀责任;他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人。他目光远大,境界高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往往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社会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
尽管人格与思想品德在判定标准上存在明显区别,但二者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往往会给他人、给社会、给国家、甚至给时代创造出自己带来的幸福。而一个人格存在缺陷的人则有可能带来危害,甚至是灾难。所以,正确把握二者判断标准,努力塑造美好的灵魂,对于小到个体,大到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良好的教育中不可缺少心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改革开放使每个家庭富裕了起来,和平发展为孩子们成长提供了便利,独生子女政策使每个孩子得到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家庭溺爱又助长了他们某些自尊、自娇。可以说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是喝着蜜水长大的,他们的生活缺少磨练,最终形成了一些不良人格。然而我认为绝大多数孩子即便是在某些方面存在一点心理障碍,只要我们正确引导,还是容易纠正的,孩子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他们的未来是大有希望的。
2005年5月,距离高考仅剩20多天了,一名被师生普遍看好的同学突然宣布要放弃高考。是他出现了什么生活困难?是家里出现了什么变故?还是……怀着满腹疑惑我找他了解情况,答案却出乎我的意料:“我怕考不上,让人笑话”。而对他这样有实力的学生,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我现在开始给你放假三天,你尽情放松,如果考不上大学,我负责任”。结果自然在预料之中。
无独有偶,2008年高考前夕,一位尖子生满脸疲惫的来找我:“老师,我简直要崩溃了,晚上睡不着觉,如果考不上我怎么办啊?”“没事,以你目前的实力只要你正常发挥就能轻松考上,从现在起,你可以轻松一些,调整好身体是你的第一任务。”
其实,对于这些懂事又要强的学生,我们不需要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就知道自觉学习。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找到自信。
然而,对待另一种类型的学生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压力甚至是磨练。
我们学校每次为安置学生就业都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每次安置就业后不久就会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岗位,究其原因,他们会找出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个厂子条件可不好了”,“不如XXX挣钱多”,“XXX都走了”……
如果抛开这些似乎说得通的理由,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还是存在很典型的心理因素的。
健康和促进 篇7
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乃至全社会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现代教师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关怀和物质上的关心, 更需要关爱和鼓励。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 谈一谈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和建议。
一、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 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识, 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提高自信心。
1. 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的优点能够做到不骄傲、不自满, 能够不断完善发展;对自己的缺点能做到不逃避、不害怕, 积极地改正。教师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对待别人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才会宽容, 才会更客观地评价别人, 这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一些人, 为什么没有激情?因为他们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自我, 努力使自己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 其心理健康水平就高, 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 善于与人交际, 将自己和谐地融入于社会之中, 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主动提高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主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 相互理解, 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同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求大同存小异, 从好的方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 用心建设一个充满平等、团结、和谐的学校大环境。
3. 自觉运用心理保健的技巧
所谓心理保健技巧, 就是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 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善于通过宣泄、激励、补偿、转移、升华等方式, 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 促进本职工作更好地完成。因此, 建议教师在遇到认为不公平的事件时, 能换位思考, 感到心理压力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例如, 教师可以培养一些有创造性的爱好, 如学习茶道、书法、绘画、乐器、制作陶艺等, 或尝试进行体育锻炼,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生活、增强体质, 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 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当今社会, 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为教师也不例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师只有保持“活到老, 学到老”的精神劲头,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展示。通过不断学习, 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能够站到一个新的高度看待问题, 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人和事。
二、营建幸福和谐的家庭, 缓解心理压力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对于有压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所以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 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例如, 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或与同事之间的人际交流出现问题, 压力增大时, 回到家中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下, 教师的压力骤减, 很多在工作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反之, 如果教师的家庭氛围不和睦、不美满, 在工作中的压力不能缓解, 不仅工作会做不好, 而且久而久之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教师的家庭成员要尽量支持、理解教师的工作, 努力减轻他们的家务劳动负担, 让他们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 对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促进他们的心理状况健康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
三、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素质教育推行以来, 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很多工作, 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呢?因此, 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1. 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活动时间或利用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的做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例如, 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现场授课;组织教师通过网络收听心理健康讲座;设置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等, 通过这些手段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学科知识, 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与方法, 提高缓解心理压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 建立心理咨询室
据了解, 目前有很多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 聘请专业人士对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检测, 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领导应尽量重视这些教师, 要在工作上给予关心和照顾, 帮助他们尽快改善心理状态, 完善自我。
四、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全社会都要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气氛, 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 尊重教师的劳动, 充分重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给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使命, 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至关重要。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学生的心理才不会出现问题。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都必须尽力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
健康和促进 篇8
对国民体质进行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民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制定相应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体系,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体质测试活动,主要监测我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但存在监测点过少,普及度不高的不足,尤其在湖南省,仅在长沙、株洲和张家界等少数地市设有监测点。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国民体质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但对策多为宏观和指导性的,时间相对滞后。综上所述,湖南省尚未建立以普通个体为服务对象的完整的国民体质检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了。因此有必要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以地方高校为辐射点,面向各个县市的新型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作为目前国家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真正实现国民体质监测的最终目标,为全民健身服务。
2 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国民体质和健康的发展情况,于1995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关部门等曾多次有计划地组织过学龄前儿童、儿童少年和成年人体质调查和研究,并于2000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大型的全国范围的国民体质监测,并制订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200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成年,老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等一系列标准,在各地建立了一些监测中心、监测站、形成了一个系统。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调查,公民体质监测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务院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以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为例,这次体质监测沿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建立的监测网络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原则上没有改变各地原有的监测网点,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一类、二类、三类城市,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少数省市每类城市抽取二个外,其余绝大部分省市每类城市只抽取一个城市,每个城市的总样本量合计为7200人,全国共计223200人[1]。由此看来目前我国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体质监测强调的是国民体质的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由于抽样相对少,大部分国民不知道也不了解国民体质监测的内容和意义,更谈不上参与和体验,测试的主要目的停留在对测试指标的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尽管会提出促进体质健康对策,但缺乏针对个人的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意见。
浙江、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市在国民体质监测方面做出的有益的尝试,如浙江省于2007年建立由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市国民体质监测站、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点(站)构成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实行分级管理。2008年起,全面推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开展体卫结合的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工作,每年给予一定经费,开展了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体系[2]。广东省的情况也基本类似[3]。但浙江和广东的模式中基层的体质监测站需一定场地、专门人员和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较大,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财政投入有限、仪器设备闲置、维持经费庞大等问题[4]。
湖南省根据国家国民体质测试安排,在长沙、株洲、张家界地区建立了一些体质监测中心和监测站,但是这些体质监测中心和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的体质测试任务,针对个人的常规的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开展较少。在其他非国家体质指定监测抽样地区几乎没有固定的体质监测机构。尽管有部分发达省市已经率先建立了独立的省地市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但因为湖南省地处中部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有差距,从人力、物力都在短期内无法效仿。
国家体育总局于2011年8月11日下达了《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该评估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每年接受体质测试人数5万人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88%以上的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国家推进和普及国民体质监测的决心,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利用现有的高校资源,建立一个以地方高校为辐射点,面向各个县市的新型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作为目前国家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扩展,让国民体质监测尽快推广和普及,真正达到《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的要求。
3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的构建模式
3.1 目标
该体系构建的目标是为国民提供科学健身的依据,并对科学健身效果进行检验,以提高健身效果,促进国民体质与健康,因此,国民体质监测不能为监测而监测,应该与健康促进密切结合,二者并重,体质监测是健康促进的应用手段和评价指标。所以,新型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不仅仅单纯进行体质监测而应该是是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一体化的综合性体系。
3.2 基本思路
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是以服务个体为其构建宗旨,强调为每个个体进行全面的体质测试服务,并为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健康促进意见,而且也可以根据每个具体的企事业单位的体质整体评价,为之制定相应的具体可行的健康促进方案,并提供健身指导、培训、营养健康知识讲座等后续服务。
3.3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分级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由三级网络组成,具体如下:
湖南省目前的经济状况,要想在现阶段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三级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器材和经费问题,二是人员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思路是必须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湖南省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地方高校,如:湖南大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吉首大学(吉首、张家界)、湖南科技大学(湘潭)、湖南工业大学(株洲)、湖南文理工学院(常德)、湖南理工学院(岳阳)、湘南学院(郴州)、湖南城市学院(益阳)、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衡阳师范学院(衡阳)、邵阳学院(邵阳)、怀化学院(怀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都有体育院系,全部设有体育专业,目前高校本身就担任了本校学生的体质监测任务,也都拥有体质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以为本体系提供了基本的器材。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的有关内容恰好是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体育专业学生可以成为本体系的重要人力资源。笔者认为将第二级也就是市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建立在地方高校能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
体系的三级网络中第一级是省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应该由省体育局进行管理和指导,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行政监督、经费的调拨和管理以及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协调等。
第二级网络也就是市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可以直接设立在高校,市体育局只负责监督和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地方高校作为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中心的直接执行机构,完成最重要的体质测试、数据处理和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健身指导等主体工作,这样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场馆设施等优势,又为体育院系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机会,让体育院系学生在参与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同时,通过此项活动,让他们学以致用,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完全符合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
第三级网络是县区级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站,此级测试站在发达省市目前多设立在当地体育局,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样的测试站点建立需要不菲的经费,维持更是需要庞大的开销,而且这样的设置还有两个缺点,平时可能出现人员、设备的闲置,真正到体质测试时期又会出现人员、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也是象湖南省这样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省份无法建立完善的三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三级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站可以建成流动式的,仪器设备可以集中到二级体质测试中心,由二级体质测试中心根据需要和预定规划,有计划有组织的轮流下到县区去进行人员培训和体质测试、健康促进、健身指导等工作,而测试人员可以由熟悉和掌握体质测试技能的在校大学生或各级学校进行体质测试工作的体育老师兼职担任,这样,就可以让有限的经费设备集中化管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该模式特别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够迅速开展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工作,有利于提高本地国民的体质,促进健康。
3.4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分类(组成)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3.4.1 组织管理子系统
组织管理子系统是该系统得以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系统,各级体育局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并做好宣传、协调和统筹安排,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4.2 体质监测子系统
体质监测子系统是整个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体系运行的基础,也是本体系承担的主要任务,主要由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来具体执行和完成,可以3~5年一个周期,每年完成1~2个县区的体质监测任务,可采用体质监测大篷车的方式,由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携带设备和核心体质监测人员达到下面县市,成立临时体质监测站,体质测试人员主要由在高校招募体质测试志愿者和各个中学体育教师组成,然后组成体质监测小分队深入各单位、社区进行体质监测。该系统首先保证城区实现体质监测全覆盖,以后进一步再发展至乡村级农村,最后实现全民享有体质监测。
3.4.3 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
整个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要想该体系能真正实现方便快捷的服务个人的目的,建立一个智能化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该子系统可以随时将每个个体的体质测试信息记录保存,并自动提出相对应的运动处方,而且对于再次进行测试的人员可以自动与前次检查结果对比,得出对比结果进行分析,以检验测试者的运动效果,以及时进行运动处方的修改,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而且该系统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国民可以随时在家查到自己的测试信息并保留,对相关的健身和保健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咨询,对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进行专家咨询,以根据国民自身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并可以进行相关健康或健身促进项目的咨询和预约。
3.4.4 健身指导子系统
健身指导子系统,体质测试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实现此目的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适当的运动,而缺乏健身指导是影响国民健身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一个健康指导系统非常重要,该系统可以以小区或企事业单位为单位,以健身俱乐部为形式,加大业余及体育爱好者的培训力度,开办多种国民感兴趣的培训班,鼓励一些体育爱好者参加免费培训,成为体育指导志愿者,然后他们在回去为当地群众进行免费的授课,发展新的一批志愿者,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志愿者和爱好者的规模逐渐扩大。组成一些业余运动队,可以招聘一些志愿者进行教学指导,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不同单位或小区之间的体育比赛或运动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宣传小册子和网络课程授课,以满足国民的需要。
3.4.5 人才培训子系统
要想使该体系正常的运行,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体质测试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本体系的第三级体质监测站为临时性,这更需要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质测试队伍,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非常重要,是整个系统能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场地和资源,建立常规化的培训体系,每年在体育专业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选拔,招募一定人数的体质测试志愿者,以及可以在每个中学抽调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组成体质测试队,定期进行体质测试和运动处方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养成合格的体质测试员,以保证体质测试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合格的体质测试员因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能正确使用有关的仪器设备;二是要掌握对测试结果进行正确评估和分析的方法;三是针对测试结果为测试者提供相应的运动处方;四是掌握正确的健身、保健和营养知识。
4 小结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更加强调了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国民体质、促进健康,提出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并行的思路。体系由三级监测网络组成,强调以建立在高校的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作为主体,完成各项主要工作。该体系最大优势是充分利用现有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场馆设施等资源,具有不需较大财政投入、避免仪器设备闲置、维持经费少等优点。体系包括组织管理、体质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健身指导、人才培训五大子系统,可以采用试点的方式在部分地市进行一段时间运行实验,积累经验和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09)212号)[Z],2009.12.10
[2]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EB/OL]http://www.zjtzjs.cn/MainArticle_new.aspx?Aid=74.2008.4.9
[3]符王润.粤区以上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基本建成[N].广东科技报,2008.12.2
健康和促进 篇9
一、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社区群众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体现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已经是不容争议的事实, 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是以社区为依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社区群众文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体现。
(二) 社区群众文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区”这个大家庭, 人员成份复杂, 包括工人、农民、教师、机关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等各种人群, 而社区已有形成“小政府”的态势,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只能通过其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来参与社会事务及社会活动。社区人不仅要富, 社区人还要乐, 这就不可忽视社区群众文化在其中的作用。
(三) 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必然
在社会生活中, 因为利害关系、性格经历、人生观等因素的差异, 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 使人们心理上产生隔阂或怨恨, 矛盾激化时甚至会发生流血事件, 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而经常参加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能让人们愉悦身心, 能使有心理裂痕的群体成员聚合在一起, 相互交流与沟通, 慢慢达成和谐。
二、如何更好地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一) 政府在建设和谐社区的进程中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区,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建设和谐社区不光是社区的事, 也是我们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 承担着协助党和政府工作的大量事务。因此, 建设和谐社区, 各级政府不仅义不容辞, 而且要发挥主导作用。
1. 抓规划。
规划, 事关建设和谐社区的方向。从社区规模的设定、范围调整, 到设施配置, 到各种资源整合、利用, 到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的设定, 都要进行规划。搞好规划, 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当然, 政府在制定规划时, 要开门制定规划, 让社会广泛参与。
2. 定政策。
建设和谐社区, 也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作为公共产品, 政策制定需要政府所为或政府主导。面对建设和谐社区的新形势, 面对发生深刻变化的基层社会, 政府仍有许多政策要制定和完善。
(二) 创新活动形式, 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社区可以组建社区合唱队、太极拳队、中老年健身队、广场舞表演队、美术摄影爱好者协会等文艺团体, 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 并免费为辖区群众进行表演,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成立包括巾帼志愿者队伍、“文化惠民”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法律法规宣传队伍、健康教育队伍等各种志愿者队伍,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比如, 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文艺专场汇演, “七·一”“十一”等主美术书法摄影展, 社区群众歌咏比赛等各类文艺活动,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文化宣传。
3.举办居民道德点评、月评文明市民, 开展具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节约、奉献、诚信等美德的家庭评比活动, 减少辖区的不文明现象,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团结、理解, 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4.在社区活动中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区可利用寒暑假、节庆日, 组织和开展未成年人参观蔬菜基地、到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捐款捐物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 建设覆盖面大、牵动性强的社区文化网络。
社区文化网络是社区文化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组织载体, 是连接各种文化形式的桥梁和纽带。各个社区可根据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需要, 统一领导, 全面规划, 逐步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网、少年儿童文化活动网、青年文化活动网、老年人文化活动网、家庭文化活动网、社区科普活动网等文化网络。在社区上下形成以街道或村镇为“纲”, 以各条文化网络为“目”, 纵横交错、紧密相连、纲举目张的社区文化网络。
(四) 建立健全稳定的文化队伍, 培养优秀群众文艺工作者
社区群众文化需要一批优秀的、稳定的群众文艺工作者。在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需要基层群众文艺工作者发挥引领作用, 更需要群众文艺工作者能够融入时代的潮流, 感受、挖掘并发现群众中的文艺骨干, 指导、规范并提高社区群众系列文化活动水平,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可以在社区成立多支文化团队, 并且每年组织安排社区的群众文艺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受专业培训, 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 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工作作出新贡献, 促进社会和谐幸福。
(五) 建立激励机制, 表彰品牌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社区文体团队建设需要把握规律, 适当在街镇和区的层面上建立激励机制, 适时开展表彰活动, 让品牌团队有光荣感, 为社区团队建设树立榜样, 这些将对团队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也将对今后团队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比如, 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群众文化体育工作先进称号, 增强他们的光荣感, 将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产生鼓舞鞭策作用, 为社区的文体团队建设工作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 “文化阵地”也实现了成功转型。如今, 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我们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 按照“积极发展, 加强管理, 有序推进”的原则, 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 使社区文化健康稳定地发展,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媛.论共建共享和谐社区文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5)
[2]王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6)
[3]牛连祥.走出不重视社区文化的误区、让社区文化活起来动起来[J].大众文艺.2011 (15)
[4]宋东明.社区文化的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 (上半月) .2010 (09)
[5]傅汝吉.谈谈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J].理论与当代.2006 (11)
健康和促进 篇10
一、中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比较
通过1995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和日本文部省学校保健统计调查报告比较显示,在形态发育方面,我国7~17岁男、女生身高、体重均落后于日本同龄学生。2005年根据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和日本文部省2005年体力及运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男生身高7~10岁和女生7~9岁年龄段比日本同龄学生高,日本男生11~17岁和女生10~13岁年龄段比我国高,女生14~17岁又高于日本同龄女生。体重则是男生除了7~9岁比日本重以外,10~17岁均比日本轻,女生7~17岁均比日本轻。
在运动能力方面,根据我国2000年、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日本2000年、2005年体力及运动能力调查报告对比显示,7~17岁男、女学生50m跑、握力均慢于、低于日本同龄学生。立定跳远除了2000年10岁男生和15~17岁女生高于日本以外, 其余年龄阶段的数值和2005年的数值均低于日本学生,2010年的情况与前类同。
二、中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的相关法 规和政策
(一)战后恢复阶段(1949~1962 年)
我国在50年代中期全面实施了《劳卫制》,实意是“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1957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发表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讲话,把体育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据195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200余所学校实施了《劳卫制》预备级,180余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推进体质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1959~1961年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及中苏关系恶化,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广大学生营养严重不良,学校的体育运动大多减少或停止。
日本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学校体育就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全面的改革。1947年日本政府便制定了《学校体育指导要领》(约10年修订一次), 着手重视体育活动。战后虽然经济困难,但在1954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学校营养午餐法》,学校提供午餐以保障学生的营养摄入。在午餐时提供200~ 300ml的牛奶,并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几十年以来日本人的体质健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从战后恢复期看,虽然两国都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但日本比我国较早开始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通过立法保障青少年儿童的营养摄入和体育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我国这个时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与三年自然灾害,营养不良、减少体育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初步探索阶段(1963~1978 年)
在1964年原国家体委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将《劳卫制》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草案)》,这本该是一个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契机,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教师被批斗、学生闹革命、学校场地器材严重破坏,学校被迫停课。为促进体育锻炼,1977年12月, 经国务院批准颁发了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质教育论”逐渐形成, 并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日本在1964年举办了东京奥运会,在各种竞技比赛中日本政府发现日本青少年儿童在体力上与世界各国差距很大,甚至低于战前体力水平。因此,日本政府公布了“增强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并且成立专门机构,高度重视。在同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实施国民“体力测试”(1998年进行修改,实行“新体力测试”),检测分析体质状况。还把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10月10日定为每年的“体育节”日。1968年至1970年期间日本文部省先后颁布了《小学指导要领》《初中指导要领》《高中指导要领》,还在《学习指导要领》总则中专门描述和强调了体育的重要作用, 用“体力”代替了此前“活动能力”的说法。1972年文部省又出台了《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策略》,说明日本政府逐渐意识到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随着1977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概念产生了。
这个阶段是两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拉开距离的关键时期。日本借1964年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契机,经济为快速增长期。通过奥运会也看到了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因此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颁布的“增强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及开始实施“体力测试”,标志着日本把发展体育的中心转移到了国民体质健康上来。而我国在这个时期则基本上还在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处于停滞或是倒退的状态。
(三)蓬勃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重视没有改变。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 《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 1984年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重点是抓好学校体育,从娃娃抓起,在增强体质健康的同时,积极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1990年3月12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发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关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通知》。条例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每周应安排3次以上课外活动,每次保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结果显示,1964~1975年期间,日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在各种法规的保障下,运动能力显著提高。而从1975~1985年呈现停滞状态,自1985年开始出现了与身体形态发育发展呈相反的趋势。2000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的 “体育振兴基本计划”是日本今后十年间体育政策的行动纲领,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依旧没能改变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
在这一阶段我国开始了学校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两手抓的策略,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15枚金牌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28枚金牌,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据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从1995年开始,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开始呈持续下降趋势。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诞生,在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日本在这一时期虽然在努力制止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也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在1985年后,还是开始呈下降趋势。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
由于200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显著下降,2004年教育部发布 《关于保证中小学生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调查显示,有76%的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而且体育课除整队点名、示范、 小结外,45分钟的体育课,体育锻炼时间只有18.3分钟。体育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都达不到促进体质健康的目的。基于以上原因,2005年教育部又颁布《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强调各中小学要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好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同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与健康促进活动。2007年“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该运动走进了中小学校,行动计划提出了“每天锻炼1小时”的口号,倡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便这样也还是没有能够阻止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的持续下降。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11年我国出台了《“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同年教育部又制订了《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对没有认真执行规定的单位,将取消所有评奖评优资格。
2005年6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饮食教育基本法》,为了更好的实施该项基本法,还制订了《饮食教育推进基本计划》,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运动开展。2006日本文部科学省对“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进行修订,明确提出要抑制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下降,以“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为体育振兴计划的第一目标,并且制订了促进综合对策。2006年3月第三次发行了《日本体育白皮书》(自1996年5年修订一次),书中有关体育振兴计划中,写到了200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日本青少年体力下降、肥胖、生活习惯病的增加等社会问题出台了“促进青少年体力的计划”。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计划,2005年预算经费达到4.9亿日元,比2003年增加了1.2亿日元。2007年日本审议会提出“提高青少年儿童体力”的目标,并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环境,学校、家庭、社区开展有益的健康体育活动。加强宣传普及有益健康知识,得到社会的重视;挖掘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功能,提供更好的条件。
上个世纪末中日两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我国已经上升到威胁整个民族发展的高度。教育部虽然制订了《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但是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校还是不能保证青少年儿童的每天锻炼1小时规定。
我国在这一阶段推出了很多制度、文件、通知, 但是落实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下降没有得到好转。日本政府自1954年出台了《学校营养午餐法》,在2005年又颁布了《饮食教育基本法》。学校营养午餐实施近60年,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健康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饮食教育基本法的颁布,在保障营养的基础上,又在饮食教育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
三、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
(一)加强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工作的立法
法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一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且具有法律效应,而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往往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日本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立法方面做得比较好,注重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障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比较而言,我国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政策、意见和办法很多,尽管这些政策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是就其效力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我们应加强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立法工作,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对法规、政策和办法的监督与执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加快体育的法制化建设、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也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但在这些法律法规中仍存在着宏观规定多、具体实施的措施少、监督惩罚不到位、操作起来有困难等问题,使得颁布的法规难以实施。虽然我国颁布了很多关于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的法律法规,但依然存在着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倾向,我国可以称之为是竞技体育强国,但不是体育大国。从国家层面更要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要监督好颁发的法规。
(三)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国由于受“学而优则仕”和“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束缚,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中家长很无奈、学校很无力、社会组织难以渗透。日本为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倡导开展全国性的提高体力的宣传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参加身体活动的动机;为学生在社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环境;学校加强提高体质研究和创新, 并积极与社会和家庭相配合。以上的这些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来研究制定和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系统工程。
(四)探索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示范点
健康和促进 篇11
同志们:
最近,中央先后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还要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系统总结了2013年经济工作,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宏观政策取向、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分析了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着力点,对当前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强调了明年经济工作中要把握好的几个重要问题。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思想、把握大势,明确任务、凝聚共识,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下面,我讲四方面意见。
一、2013年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统一,创新调控思路和调控方式,保持政策定力,注重深处着力、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共同努力的结果。发展改革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注重形势分析研判和政策综合协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严峻局面是近年来少有的,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势、研判走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围绕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我们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研。6、7月份,委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各地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针对一些统计指标之间不匹配、相背离现象,经济运行中地区、产业、行业和企业分化等问题,形成了8个方面的专题分析报告。在8月份的发展改革工作研究班上,进一步分析下半年经济走势,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10月份,又陆续开展了调研和经济走势分析。多层次多渠道多时点的分析研判,为我们把握形势、形成政策建议、掌握工作主动权奠定了基础。在这过程中,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的同志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系统合力不断增强。二是加强政策储备。为应对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加强政策预研究,6月份形成了包括21条措施的政策预案,此后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不少建议转化成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三是提出了一批政策建议。先后向中央汇报了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经济形势和2014年经济工作思路,研究形成了一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四是主动开展政策的综合协调。在政策拟定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政策出台后,及时跟踪评估实施效果,8月份提出了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部门分工的意见,形成了一季度以来出台的政策措施和政策效果情况的报告,推动了中央决策的落实。五是调整优化预算内投资结构。8月份,按照国务院要求,调剂预算内投资200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更好地发挥了预算内投资的带动作用。六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请全国工商联对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落实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还请相关部门进行了自评估,按照国务院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总的看,随着已出台政策措施的效应进一步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向好势头更加明显。
(二)注重突出重点、有扶有控,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调结构是今年的重要任务。一是着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先是叫停遏制新上产能。按照国务院要求,5月份,会同工信部下发了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违规在建项目。随后是出台化解方案。国务院10月份下发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我们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措施,部分地方也出台了实施意见。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形成了“三个一批”。制定了一批支持政策,发布了支持“宽带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或规划,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在平板显示、海工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一批试点示范,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电子商务、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示范工程。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在组织实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同时,制定出台了促进信息消费、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等政策意见,着力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各地的支持配合下,在西部地区,支持推进了20项重点工程建设,上报了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意见。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是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两项试点,出台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两个规划。在中部地区,着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还支持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东部地区,重点是配合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继续开展海洋经济试点。五是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工作各地都很重视,主要通过三个抓手来推进。一个是完善政策支持。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十方面35条政策措施。再一个是进行示范试点。开展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城市矿产”等示范试点。还有一个就是推动重点工程。继续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与此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推动深圳、北京、上海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交流合作。
政策措施的落实完善,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注重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今年的改革开放力求抓得扎实。一方面,切实履行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研究提出年度改革意见,部署了七方面22项重点改革和需要继续深化的五方面改革。加强督促检查,10月份,形成了关于今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提出了加快落实的工作建议,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对国务院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第三方总结评估已近尾声。另一方面,抓好我委牵头的重点改革。主要有五项。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切实转变职能,主动简政放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全年共取消和下放44项,各地较好地进行了承接。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取消和下放了一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把31类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下放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安排。制定了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部分铁路所有权、经营权。三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成效明显。抓住国内价格调整空间比较大的有利时机,3月份顺利推出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新机制,7月份调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9月份出台了支持油品质量升级的价格政策,还推进了可再生能源电价和环保电价政策、核电上网电价机制、电煤价格并轨等改革。与此同时,积极推进12358价格举报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价格监管,查处了白酒、奶粉、黄金饰品等领域一批重大价格垄断案件,各方面反映比较好。四是积极创新企业债券品种和审批方式。推出了三个债券新品种,包括: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扩大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面;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债贷组合,支持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可续期债券,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探索改进审批方式,把企业债券预审权委托给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五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积极推进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鼓励和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究,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新机制建设。
上述改革举措,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动力。
(四)注重民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超过60%。二是完善相关制度,牵头制定并认真落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建立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实施工作机制。三是促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已超过1200万人。四是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地方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五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圆满实现全年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的目标。六是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及时启动四川芦山,甘肃岷、漳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今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民生得到了较好保障和改善。
一年来,发展改革系统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加强自身改革,自觉简政放权,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着力提升行政能力,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
二、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改革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明年是改革年,发展改革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学习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时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五次重要讲话,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全面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重要讲话,用以指导改革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尤其要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科学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过去和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二是正确把握改革开放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勇于担当,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三是坚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鲜明立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处理好六个方面关系,做到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五是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制度上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重要观点,深化和丰富了改革开放理论,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把三中全会精神和《决定》要求学深学透,自觉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发展改革系统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落实好四个方面的要求。一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牵引和带动作用。二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三要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改革不能停、更不能等,该加快推进的一定要加快推进,该报中央决策的一定要报中央决策,该探索试点的一定要抓紧部署。四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对于涉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甚至个人利益的改革,要有自我革新的胸怀和勇气,自觉突破各种利益束缚,凝聚改革正能量。
(三)对照调整、对号入座,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
全面总结梳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逐条逐项对照《决定》要求,不符合《决定》精神的要对照调整,《决定》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要对号入座,特别是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改革事项,要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主要是六个方面。
一是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把该放的坚决放开、放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好、管出水平。具体推进四项工作。一要严格规范审批行为。总的要求是,修订审批、核准和备案办法,进一步规范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把审批变成服务。二要加快建立纵横联动协管的机制。原则是“两个同步”,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一方面,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协调相关部门同步下放前置审批权限,并根据职责同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另一方面,加强部门、地方之间的纵向协管。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国务院有关部门下放的审批事项接住管好,也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配合。三要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后,要通过提高规划约束力来加强调控和监管。目前,发展改革委已经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探索只审核规划,不再审批、核准具体项目的办法。鼓励其他方面和各地积极探索。四要夯实信息化基础。加快建设全国联网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息系统,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信息互通共享。委里和各地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重点是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明年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最大限度地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已经批准,要及时把取消和下放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落实到位,并启动2015年进一步调减核准目录的基础性工作。二要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完善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修订中央投资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继续下放一批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三要抓好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的落实工作。抓紧清理和修订有关民间投资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清晰透明、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市场准入规则。尽快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示范带动项目。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明年要稳妥推出一批改革措施。
四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宏观引导、综合导向作用。发挥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作用,加强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手段运用机制化。出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指导意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框架。
五是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逐步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清理违规设立的优惠政策,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六是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第三方总结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决定》精神,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四)统筹谋划、推进落实,进一步发挥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
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一要狠抓落实。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加强督促检查,一抓到底,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二要研究明年改革重点。按照《决定》的总体部署,尽快研究提出明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协调推进行政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重要领域改革。三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对《决定》部署的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统筹研究,特别是涉及部门多、关联度高、协调难度大的重大改革,要主动沟通、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推动各项改革。
总之,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承担起责任,更加主动地投身经济体制改革,确保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扎实做好2014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的经验,今年的发展也为明年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虽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发达经济体量宽政策调整、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增速减缓的影响尚难估量,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财政、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稳中有忧、稳中有险。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按照上述总体要求,中央提出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中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发展改革系统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为统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一)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加强对经济形势的跟踪、分析和研判,及时提出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适时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健康和促进 篇12
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农村改革深化, 农业机械需求日益迫切, 农业机械化的领域不断拓展, 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农业机械化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农业机械保有量和农机应用大幅增加, 做好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需求更迫切, 要求更高, 意义更重要, 强化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应运而生。
一是有利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只有加强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才能提高农机可靠性和安全性, 减少事故隐患,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二是有利于推进农机节能减排。据专家测算, 如果发动机检测维修及时, 可以有效减少功率下降, 降低油耗、减少排放2%~5%, 农机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可见, 切实加强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有利于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做好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确保农民买得起, 用得好, 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提高农机经营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机工业发展。做好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对促进农机工业技术进步, 保障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 广东省农机装备快速增长, 新式机具不断涌现, 但农机维修市场管理无序、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效能较低, 农机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影响了农机户生产经营, 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更是农机安全生产隐患。针对当前农机维修工作形势,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态度,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是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 要扩大以法治机、依法修理、规范管理的范围, 切实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要克服推拖、畏难、等候情绪。有为才有位, 有位更要有所作为。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做出成绩, 才能得到政府认可、领导肯定、群众称赞, 才能树立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认清形势明确思路扎实推进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这几年来, 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劲推动下,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 广东省农业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 广东农机化在加快发展。2012年, 广东完成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亿元, 补贴机具23.3万台 (套) , 受益农户11.5万户。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1%, 与2011年相比提高3个百分点;机插率提高3.2个百分点, 是2008年以来最快发展的一年。与此同时, 新型高端农业机械大量涌现, 对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把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放在农机化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思路, 强化工作措施, 尽快扭转落后局面, 努力把全省农机维修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条例》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为主线, 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 充分调动农机企业、维修网点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并举,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 大力加强农机质量管理工作, 促进农机维修业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第一, 开展农机维修网点调查摸底。组织对所辖的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维修执业技能等级、维修设备等进行一次调查摸底, 实行登记造册、建档建卡, 为维修网点科学布局、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奠定基础。
第二, 把好农机维修市场准入关。要依照行政许可程序和《农机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 按照“审查严格、程序规范、操作透明、办事公正、服务高效、监督有力”的要求, 认真做好合格证核发工作。各地要结合平安农机建设, 开展农机维修资质许可工作, 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 确保农机维修质量和安全生产,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 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要主动协调工商部门, 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依法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对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便从事维修经营业务的, 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拒不改正的, 或者使用伪造、变造《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 依法进行处理;对不能保持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技术条件要求的, 给予警告, 限期整改;对逾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收回、注销《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要会同有关部门, 依法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机配件行为, 净化农机维修市场。
第四, 积极争取农机维修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建议和积极争取国家农、财两部尽快将农机维修设备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装备条件, 提高技术水平。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和财政的投入, 改善农机维修服务基础和技术条件, 优化农机维修网络布局, 着力解决高新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 不断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 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要大力争取优惠税收政策, 减免农机维修服务的税费, 减轻农机维修业户负担, 逐步提高维修网点扩大再生产能力, 促进维修网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推动农机维修业的发展。
第五, 大力推进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开发。要进一步加大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力度, 大力培养农机维修人才, 全面实行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 进一步推进农机“三包”维修服务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积极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等政策, 充分利用农机推广单位、生产销售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技术资源和条件, 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
第六, 支持引导农机维修创新。一是探索开展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要与农机合作社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把维修网点建成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或集维修、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机服务合作社。二是探索扶持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主要是依托大中型农机市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区域性推广站, 建立一批农机维修“4S”店, 实行品牌服务、连锁服务和区域性服务。三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机维修服务的试点示范, 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试点, 开展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探索试验。鼓励探索社会维修网点与农机企业的售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优势互补, 发挥企业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配件供应等方面的优势, 支持社会维修网点做好维修服务。规划和组织推进一批实力强、信誉好、服务佳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和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合作, 开展“社企共建”活动, 重点扶建合作社维修中心 (点) 。
【健康和促进】推荐阅读: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10-22
清流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汇报11-12
服务站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11-14
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第一季度健康总结11-09
健康促进10-2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24
健康促进机制10-19
健康促进行为08-04
健康促进策略09-22
健康促进试题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