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研究

2024-10-14

外语教学法研究(通用11篇)

外语教学法研究 篇1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基本理念

我们可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定义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 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任务型课堂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 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是否正确, 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 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这些目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二、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 活动要真实。活动应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学习语言, 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 通过特定的交际任务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2. 活动要有针对性。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 而不是只让部分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 我们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形式, 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

3. 活动应具有激励性。可适当采取积分制或语言激励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1.提出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提出任务, 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始不呈现任务, 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 那么, 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那么强烈。提前呈现任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让学生清楚参加任务学习可能达到的目标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果。任务是否确切、任务目的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有层次等都必须加以认真全面的考虑。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 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 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

2.执行任务

执行任务就是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1) 任务——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任务, 并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方式去完成任务。

(2) 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 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这一环节主要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报告。

四、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

1.任务型教学开始就呈现任务, 以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2.为了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学生的活动将以意义为中心, 尽力调动各种语言资源进行意义构建, 以达到解决某个交际问题。3.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 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William littlewood曾说过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The activity that takes place is not unguided “busy- work”but purposeful movement towards targets and objects.Finally,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lassroom and the outside world is increasingly reduced , as the tasks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late learning to the whole domain of their experience.

任务型教学法模式,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做中学, 学中做”全面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以任务为教学策略基础, 强调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 让学生完成一项事实的任务进行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不足, 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 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当然, 任务型教学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 比如任务的选择没有进行需求分析, 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 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 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 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同时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因此, 需要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积极探索, 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摘要: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新的理念, 正备受英语教学界的关注。它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语言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 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运用目的 (purpos) , 要能达到一定的结果 (outcome) , 要具有交际性和真实性, 是教师在进行任务型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守的原则。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学生,任务

参考文献

[1]Breen M P.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

[2]Krahnke K.Approaches to Syllabus Design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Englewood, NJ:Prentice-Hall, Inc.1987.

[3]Candlin C N.Toward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A].C N Candlin, D Murphy.

[4]Kumaravadivelu K.The Name of the Task and the Task of Naming: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Task-based Pedagogy[A].G Crookes, S M Gass.

[5]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外语教学法研究 篇2

关键词:浸入式 物质情景 文化情景 交际情景

外语教育源自对外交往,国家对外开放需要外语人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需要不断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外语人才的培养出现了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模式,其中一种叫做“浸入式”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备受推崇。所谓“浸入式”教学,即让学生身处一个纯外语交流的情境,不管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互相之间的沟通均使用外语,课堂上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材料都是用外语表达,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培养一种外语的思维: “用”外语,而不是“学”外语。本文主要是探讨浸入式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下外语情景创立的问题。

一、 物质情景的创立积极利用当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新成果,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有可能感触到地道外语做好物质准备。当前多媒体的使用,给专业外语语教学的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带来了更有利的条件,大大方便了教师更迅捷地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营造多维的视听说语境场,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外语;广播、电影、电视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发音,还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增强外语学习的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电影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当然,仿照目标语国家风格对教室、宿舍、外语沙龙等教学、生活场所的装饰也是营造异域氛围的应有措施。

二、文化情景的创立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受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使得外语教学中创立纯正目标语文化情景显得尤为重要,有了此种经历的浸入式磨炼、熏陶后,学习者才能贴切、地道、自然地使用外语。这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情景的创立分两个方面:

纯外语组织教学活动

所谓纯外语组织教学,它不仅仅指使用课堂用语,还包括用纯外语进行教学活动,用外语授课,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学生词汇少,听不懂”作借口而不用外语介绍新知识,在课堂上创造外语环境,让学生接触的、听的、说的都是外语,让那个环境没有机会说听本族语,天长日久,外语思维就养成了。当然,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可以根据课本設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自行的进行对话,这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动性,进而促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外语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勇敢说出外语的信心有重要意义。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图片、影像和音频,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接触外语。例如,通过电影情节,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知道哪些词汇和句型是适用在哪种语境的。学生也可以更直接的接触到西方文化,自主的对比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多观看外语电影,并且可以组织同学们用外语讨论某部电影,以形成一种看电影学外文的良好生动活泼的氛围。

举办丰富多彩的外语文化活动,创建校园外语文化氛围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缺失自然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外语教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外语文化活动是良好外语文化氛围构成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和途径。作为外语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动员、协调各学校各部门,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外语文化氛围。丰富的外语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就强烈感受到外语环境,使外语逐步成为校内外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际手段。通过开展诸如外文歌曲大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话剧比赛、外文讲座、外语辩论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可以逐步营造浓郁的校园外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

三、交际情景学以致用,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学会言语交际

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接近于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各种人为的言语交际条件和环境,尽可能多地让他们用外语进行交际,参加社会实践,努力为学生创造与抄目标语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通过言语交际学习言语交际,优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造宽松有利的外语交际环境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要达到实际目的,不仅是要掌握语言形式,还应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和作用,并能正确使用语言进行真实性和半真实性的交际。基于此,要使学生思想上自觉意识到,学习外语不仅是为了就业,熟悉学习目标语国家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更是为了理解、友谊、和平。另外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学生发言出现“卡壳”的时候帮助他们,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选择他们熟悉、感兴趣,语言上容易理解和表达的话题与他们交谈。教师要多和他们接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多参加他们的课外活动,多鼓励他们,保护他们的交际积极性和自信心,以此来消除学生在思想上及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想交际的良好愿望,使自觉学习就成为可能。

浸入式专业外语教学使得外语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机械式背诵,不再是沉闷的自我式抄写,它不但是充满了好奇的探索,还是满怀惬意的欣赏,更是带有智慧的超越自我的创造。在浸润式专业外语教育的领域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方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态度将浸入式专业外语教育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高维彝《培养口语能力的办法》,《中国俄语教学》,1993年第二期

[3]干永明《比较与借鉴》 《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第二期

[4]刘华雯浅议中德文化差异【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牡.1992

外语课堂的教学风格研究 篇3

歌德曾指出:“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照我们看来,唯一重要的是给予风格这个词以最高的地位,以便有一个用语可以随手用来表明艺术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艺术家应当学会唱别人不会唱的音调,只有超群出众的东西才对世界有益。教学风格指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稳定状态的标志。

外语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课堂中所涉及的是对语言的认知和转换,区别于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转向以“学生参与,学生会话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在没有语境的环境下学习,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认真、积极和踊跃地投入课堂的参与会话中来,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起着积极的引导地位。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社会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教学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其在教学中的教学价值也不尽相同。在学校中,有的教师教学特别受学生欢迎,也有因为喜欢这个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喜欢这门课程的,而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则不受学生欢迎,使得学生的学习多少受到影响,那些能得到学生钦佩和尊重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对于语言教师而言,学生如果不愿意在课堂上和你交流,那么语言的学习便无从谈起,因为不交流是语言学习的第一屏障,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二、外语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是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心理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气质、风度等)教学能力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形式影响着教学。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的渊博程度(知识结构与新知识含量等),对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旁征博引、论证深刻等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一个教师总是先当学生再成为老师,在当学生接受教育时,他从他的老师那里不但学到科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他的教学风格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教师的文化层次越高,知识越渊博,他所体验过的教学风格就越丰富多彩。这有助于他在教学中扩充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能从形式各异的教学风格中有选择性地进行摹仿。大多数教师最初的教学风格都是效仿他们的老师,把他们学生时代最崇拜的老师作为自己的教学楷模。

在外语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外国文化的了解越丰富,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越多,那么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便能越快逐步了解外国文化和文学。这样既可丰富课堂内容,又使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语言朗读和背诵,而这样一种潜入式的外语课堂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中外文化知识,了解其差异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对语言有对比和新的认识。

(二)教师的思维方式

教师思维方式的灵活程度和反应速度,对于形成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有的教师讲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唯恐聆取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是一种寓庄于谐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特点,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融为一体,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精于教学安排,课堂设计合理巧妙、严实无缝,是一种巧妙缜密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因材施教上,视觉型学生鼓励他们多阅读;听觉型学生则鼓励他们多听外语讲座,多参与课堂交流活动,大胆地用外语来思维。有的学生是感官的多面手,这样的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来获取信息。他们可能用听、看、触、闻把所学的内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或学习新的内容,而且稍加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这类学生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发挥他们的长处。那些带感情色彩的学生需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提供有活力的环境和积极的、坦率的讨论,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善于联系,注意引导。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是上好一堂语言课的关键,提倡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互动效应,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小组讨论、发言,使外语课在教学互动中进行。这些风格各异的教学方式都得益于教师思维模式的不断转换。不固执、不呆板、灵活应用式的思维方式是优秀教师风格的集中体现。

(三)教师的个性特征

教师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也会使其教学风格各异,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表达的节奏(快慢、音调、强弱)等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教师的个性特征决定其教学方式的个性,与教学风格有着密切关系。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强弱、表达节奏的快慢、对课堂气氛要求的松严、创新能力的大小和教学观念的新旧等都会对其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否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激情洋溢,有的教师娓娓细语,有的教师习惯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也有的教师喜欢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教学手段,这些风采各异的教学风格主要来自于教师个性。正是由于这种个性特征在讲台上的演绎才使教学风格呈现多样性,使教学成为一门艳丽多彩的艺术。

有人说,课堂也是舞台,授课的过程也是表演,台下是学生,也是观众,台上的既是老师,又是演员。究竟是选择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还是抒情感动的诗词朗诵,这是由“演员”的专长所决定的。语言教师的个性决定着课堂的个性,可以很活跃地积极讨论,也可以很抒情地大声朗诵。

(四)教学态度

“教师对于教学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这种能动性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动力因素,进而形成稳定而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工作就是通过教学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既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使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提高,这不仅需要教师对专业的融会贯通,更需要教师有高度负责和认真的教学态度。一个教师只要乐教敬业,就必然会重视每一堂课的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研究和课前准备上,有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强烈愿望。一个真正把教学作为事业去追求的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学习他人的教学长处,把上好每一堂课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力求自身教学技术和教学效果的完美。教师的敬业精神程度对于教学风格的形成及教学风格的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

每个教师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的教师,才会形成具备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当然,学生可能不仅仅采用一种学习方式,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但作为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努力使学习环境中的信息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说明不同学习方式的客观存在,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当然,在教学当中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可能一味地迎合每个学生的品味。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因势利导,促进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了解他们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互相配合。学生和教师共同配合使外语课堂成为一个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学习环境。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风格乃至人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教学风格都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一个教师只要把教学工作视为自己钟爱的事业,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对酷爱艺术的追求,那么通过一定的学习、探索、教学经验积累和创新就一定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摘要: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征。文章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师的教学态度四个方面讨论了外语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旨在启发教师形成自己独特、创造性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外语课堂,教学风格,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天宝, 姚辉.当代西方学习风格研究概观兼谈学习风格的研究价值[J].江西教育科研, 1996, (4) :22-25.

外语教学法研究 篇4

加强教育行动研究促进外语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话题.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教师通过自己教学,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使自己的教学与研究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

作 者:徐美娥 詹婷  作者单位:江西,宜春学院外语学院,336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H3 关键词:教育行动研究   专业发展   翻译教学   反思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篇5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教学活动

1. 引言

媒体是意义表达的工具,是模态表达的载体,也是使符号产生印迹的物质手段。我们所说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就是模态。多模态是指把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根据胡壮麟的观点,模态是可对比和对立的符号系统,我们感受客观世界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是不同的感知模式(胡壮麟,2007)。

2. 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内容

(1)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研究

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一般只能通过教材中的书面文字的单模态方式输入信息,在这种静态的单模态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输入、产出时涉及的符号系统资源均是单一的语言符号,通道以视觉的单模态为主,通过视觉与文字单模态互动学习英语写作技能,付出大而收获小(顾日国,2007)。多模态的写作教学资源整合了与写作任务相关的音乐、视频和图片等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了轻松、高效的写作学习环境。

(2)多模态听力教学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研究中实证研究占主流,主要论证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内容涉及三个角度:第一,多模态听力自主学习模式设计。典型代表有王玉雯(2009)、曾庆敏(2011)、李欣等(2012)。第二,多模态与元认知策略交互模式及其效度研究。代表性研究有龙宇飞、赵璞(2009)的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的听力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与元认知策略之间有较强的交互,两者的结合比单独的元认知策略及多模态教学更能促进听力理解。第三,听力输入的多模态教学设计研究。胡永近、张德禄(2013)认为听力输入的多模态设计能够显著降低学生听力理解难度,视听感知信息内容的一致性是促进听力理解的关键。谢竞贤、董剑桥(2010)也认为听力教学应该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来设计。

(3)多模态教材研究

多模态性教材在此指由多种模态共同组成的教材,包括文字、图画、表格、录音、录像共时或者按一定顺序出现。其中,文字显然还是起主导作用,但不再是一种模态独尊的局面,而是多种模态竞相争艳的局面。我们在教材编写中要坚持的原则,包括协同性、多维性、共时性、动态性、链接性、网络性等。陈瑜敏(2007,2010)在社会符号学视域下,以介入理论、人际功能研究中的介入与分级概念、视觉情态理论为框架,探讨外语教材的多模态语篇特征。张德禄、张淑杰(2010)、刘明、胡加圣(2011)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总体特点和类型,并初步研究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4)多模态 PPT演示教学研究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能够正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是认可的。PPT 教学是多模态外语教学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张征(2010,2013a)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 PPT 演示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学习态度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该类研究比较注重实证研究,实验对象涵盖本科生、研究生;研究方法涉及测试、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等多种方法。

3. 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成就、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在国内现有的多模态话语研究成果基本停留在主观的分析解读层面,缺乏对多模态语法关系进行科学的调查取证与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有待加强。在理论建设方面,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仍走着“拿来主义”路线,主要是吸收和消化国外的理论,理论研究较多,实证少。

4. 结语

近年来,中国网络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多模态话语研究、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与国际对接并趋于热点化。但从目前研究形势来看,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和分析方面已经较为全面和透彻,以后面临的研究任务则是如何创造性结合中国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发展特征,构建本土多模态外语教学理论,实现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 顾曰国.(2007).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 外语电化教学,(2),3 -12.

[2] 胡壮麟.(2007).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7 -8.

[3] 龙宇飞,赵璞(200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7),58-62.

[4] 刘秀丽,张德禄.张宜波(2013).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3),3 -9.

[5] 韦琴红.(2009).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28-32.

[6] 谢竞贤,董剑桥.(2010). 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6),9 -13.

[7] 袁传有.(2010). “多模态信息认知教 -学模式初探”———复合 型课程“法律英语”教学改革尝试.山东外语教学(4),10-18.

[8] 张德禄.(2009). 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学,(4),15-20.

[9] 张征.(2010).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外语,(3),54-58.

[10] 张征.(2013a).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外语电化教学,(3),59 -64.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 篇6

跨文化交际学是建立在传播学等学科基础上, 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涉及其基本概念研究、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历史

1. 跨文化的起源

跨文化交际比较系统的研究起源于美国,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政府发现其派出海外的外交官外语基础差, 且对所在国家的文化也不了解, 这极大地影响了外交工作的开展。因此, 美国在1946年通过了《外国事务法案》 (Foreign Service Act) , 成立了外交学院, 为其外交人员提供系统的岗前和在岗跨文化交际培训。美国最好的语言学家为其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 其中不乏著名的语言学家George L.Trager和文化学家Edward T.Hall。前者在语言培训方法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观点独到, 论述精辟, 后者是被公认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之父, 他的经典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被誉为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2. 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建立

世界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变化带来了经济和政治交流的日益频繁, 跨文化交际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 美国的跨文化培训计划得以在军、政、外交领域和跨国企业逐渐普及。这些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 Leeds-Hurwitz (1988) 认为Gudykunst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建立, 从此, 跨文化交际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如William B.Gudykunst、Judith N.Martin、Michael Paige、Stella Ting-Toomey等研究学者, 且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术机构, 如美国的跨文化教育、培训和应用研究协会, 跨文化交际国际研究院,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协会, 日本的SIETAR-Japan等机构。学术期刊有美国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和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nual。这些机构和期刊的建立为跨文化交际学这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发展平台。

3.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国的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在哈尔滨举行, 这也标志着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的成立。中国的跨文化研究与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有所不同。首先, 中国的跨文化研究的主体力量是从事外语教学的老师及外语类专业的研究生, 而美国都是由国家、政府主导, 由著名理论学者来执行推进的。其次, 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课题主要是与外语教学相关的课题, 主要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而美国的研究课题主要是以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交流为出发点, 服务于这种政治和经济目的。最后, 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课题和方法相对狭隘、单一, 而美国的研究方法和课题相对来说要丰富些。

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门语言即是一种文化体系的载体, 因此, 语言与文化、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 仅掌握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掌握这门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受到了语言学家, 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家和语用学家的高度重视, 他们更多地借鉴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这使得语言学的跨学科性的特点更加明显。

由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这种密切关系, 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把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美国, 来自语言教育领域和跨文化学术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合作。美国教育部下属的语言习得高级研究中心主持的外语教学中文教学的研究是影响最大的, 最能反映这种趋势的合作活动。这项研究是以1991年5月在明尼苏达大学举办的主题为“第二语言课程中文化学习的跨学科视角”的研讨会为基础, 由一批著名的语言学家、外语教育学家和跨文化交际学家共同参与完成, 并出版两本题为Culture as the Core:Integrating Culture into the Language Curriculum的文集, 为外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和跨文化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中国, 很多外语教师都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尝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 但由于缺乏较成熟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和系统的理论支撑, 这种尝试通常比较随意, 缺乏深入, 且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难以把握, 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 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专著有张红玲的《跨文化外语教学》、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等著作。

四跨文化外语教学在我国遇到的问题

1. 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而且还是文化教学这一观点已被我国外语教育界普遍认可。在外语教学中增加文化的教学比重已成为热议的外语教育改革话题。跨文化外语教学需要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知识, 是以外语教学为主、辅以文化教学, 还是以跨文化交际教学为主?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把两者都学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没有系统的跨文化教学理论和成熟的教学模式, 如何把握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就成了难题。

2. 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外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已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 但在外语教学中引入什么文化, 怎么教仍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历史上, 我们学习外语是出自实用主义的角度, 是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实现“洋为中用”的目的。现在的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那么单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培养既掌握外语又掌握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以满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对外频繁交往的需要。因此, 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开始重视外国文化的教育, 而现在的外语教学在文化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国文化而忽略了本国文化, 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学界热议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即我国学生在掌握外语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 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国外文化的过分推崇, 有些外语类院校对国外文化、节日的掌握程度超过了本国文化, 贬低或忽略了本民族文化。

要避免这种“中国文化失语”想象, 就需要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主题意识, 增强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自信;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传授外国文化的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如何将本国文化用自己所学的外语知识传播出去, 达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效果。

五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展望

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外语教学时, 要注意对学生文化进行文化教育, 在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具有渊博知识、对两国文化都有广泛了解和深刻认识的学贯中西的外语人才;用批判的眼光来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 恢复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树立起中国文化的独特立场, 从中国人的视角开展研究, 用中国人的身份进行跨文化对话, 发出中国外语人的声音。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学习的是外国文化, 但最终目的是在汲取外国文化精髓的同时, 把本国文化精髓弘扬出去,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 正如我们常说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这是今天外语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润清、邓炎昌.语言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2]刘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7

隐喻认知研究与外语教学 篇7

1. 隐喻研究的发展

1.1 传统的隐喻研究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统,三是语言学传统。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后人把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概括为“替换论”,其基本观点是,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隐喻的哲学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哲学家只关心隐喻与思维的关系,对隐喻的定义和范围都很模糊,对隐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不感兴趣。语言学中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本旺尼斯特(E.Benveniste)和英国的乌尔曼(S.Ullmann)。本旺尼斯特从符号学和语义学的区别出发,把隐喻作为一种词语的组合关系放在语义学中来考察,突破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作为一种词汇层次的现象的局限,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话语现象。乌尔曼则从意义变化的角度来考察隐喻。他把隐喻看作是语言词汇意义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从心理学角度用相似性联想的理论来解释隐喻产生的基础。

1.2 隐喻的本质及其认知观

总而言之,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从Richards (1936)开始,隐喻被认为是思想之间的交流(intercourse),语言中的隐喻被认为是派生的(derivative)。到了Lakoff和Johnson (1980)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隐喻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域(domain)与映射(mapping)概念引入隐喻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喻认知机制,即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来阐释隐喻认知现象,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视角。他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解释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向图式。映射是指将某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去。具体地说,人们使用源域的结构及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去谈论或思考目标域的概念(Lakoff, 1993)。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正是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隐喻或映射构成的,人们也正是通过这些隐喻或映射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新事物的(Lakoff&Johnson, 1980)。

2. 隐喻认知与外语教学

2.1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机制

著名哲学家康德早在1781年就指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维时,只有把它们同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卢红梅,2000:3)。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已知信息(或概念)联系起来(Cook, 1989)。桂诗春教授指出,从认知的角度看,一个人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恢复已知信息,最后外部刺激和已知信息相互作用,产生行为改变,可简称为信息处理模型,这个模型对外语教学尤为适合,因为外语的学习和使用基本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它以大脑(信息处理器)为中心,连接输入和输出(桂诗春,1992)。由此,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机制可表述如下:未学的英语言知识作为新信息(外部刺激)输入大脑,通过大脑内的信息处理器和已知信息相联系,新旧信息相互作用后,成为新的已知信息输出,储存在人的记忆中。这样一次学习任务就完成了。由此可见,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旧语言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要通过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认识和掌握未知的语言知识。这和前面分析的隐喻认知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而隐喻认知方式更系统、更具体、更生动,因为隐喻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只要掌握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实体对应关系,就有可能通过已熟知的认知域来全面认识未知的认知域。对外语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唤起学生头脑中的隐喻认知图式或建立新的隐喻映射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2.2 隐喻认知与外语教学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音义结合的多层次的语码系统(王寅:275),而学习一门语言首要的事情就是对其词汇的掌握和实际应用(West, 1930:514)。随着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发展,教学方法已经将重心从“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移。这种变革后的教学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其心理语言学基础,更注重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以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加强对本族语的利用。也就是说,不论概念和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共享一套系统,还是两个独立的体系,母语都是已有概念的第一性载体(郭铭华:26)。就此看来,无论是母语的语言形式还是学习者习得母语过程中的经验都可以用于外语的教学。隐喻的普遍性决定了学习者可以通过对母语中隐喻认知方式的理解有意识地推理和感受存在于目的语系统的隐喻体系,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词汇的记忆、掌握、运用;隐喻的创造性使学习者能够举一反三,拓展以目的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隐喻的差异性又使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之上注意到两种语言深层次上的不同之处,促使其加强对目的语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历史的学习。

3. 隐喻认知研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3.1 隐喻认知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广泛也最为人们所认可的是它对词汇教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它使人们认识到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这种联系的普遍性。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模式,隐喻化是大量词汇意义生成和扩展的基本方式,所以主要教学辅助工具,比如词典及其它扩展词汇的工具书的编写就应当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揭示这一过程,通过介绍词汇意义的演变,激活学习者的认知图式。因此,概念隐喻具有使学习者构拟推理规则的内在性或潜在性。所以如果词汇学习工具书可以根据概念隐喻模型处理词汇,学习者在习得词汇时就会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易于形成长期记忆。运用概念隐喻组织记忆模块进行同义词教学可使学习者了解词汇间的细微差异,同时建立起目的语言的系统观念。这有利于加强对目的语的深层认识。隐喻的生动性还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达到在乐趣中学习的境界。

3.2 以隐喻为切入点的文化学习。语言的学习应重视文化的学习早已是语言教学工作者的共识。鉴于隐喻表达的相对性(即相对于隐喻的泛人类性,不同认识主体对相同的喻旨有不同的喻体与之对应)和语言的传承性,有必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目的语隐喻的文化内涵予以介绍。每一种语言都有具体的隐喻化系统。了解、熟悉目的语的隐喻系统,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语言的表面意义及深层的文化内涵。隐喻与文化相辅相成,因此以隐喻为切入点的文化学习应作为二语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

3.3“隐喻和隐喻能力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实际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姜亚军,2003)。隐喻能力是对隐喻表达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隐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目的语基本知识的学习、文化的学习。Danesi (1986)曾断言:“学习者具有交际能力的真正标志是能够隐喻性地使用目的语。”一个人的隐喻能力提高了,他的运用相关语言思维的能力必然会相应提高。因此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鼓励隐喻性思维既利于扩展知识链条又能丰富表达。

外语阅读类型及教学方法研究 篇8

一、阅读的类型

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 人们常常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一般来说, 人们通过浏览、略读和精读获得信息, 因此我们主要对这三种阅读技巧进行研究。

1. 浏览

浏览是读者为了获得所选文章的主要信息或者尽可能有效地找到所要找的信息而采取的一种阅读方法, 为此读者会很快阅读题目、副标题、主题句, 以便获得主要信息。同时文章不包括重要信息的部分被省去。因此, 浏览是一种有很大选择性的过程。浏览作为一种阅读形式有四个特点:快速、精选、紧抓主题、互动。

2. 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确定具体的符号或符号群, 比如, 一个具体单词、短语、姓名、数字、日期。这些符号与文章的主旨没有任何关系。

快速阅读有三个特点:第一, 快速阅读以比浏览更快的速度完成。其目的是快速找到所需的具体信息, 因此, 一旦找到目标, 阅读就停止。第二, 快速阅读具有很强的挑选性。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具体符号, 因此, 在阅读后读者了解了一些具体信息, 但对文章主旨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第三, 快速阅读采取的主要是“自下而上模式”。

浏览和快速阅读都是快速的, 高选择性阅读, 而精读却慢而无选择性。

3. 精读

精读是许多教育者和心理学家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方法需要读者仔细琢磨努力理解所有信息。精读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但自上而下的过程也有作用, 例如, 可根据语境进行推测。为达到阅读目的, 这三种阅读方式都需要各种不同的策略。

在日常阅读中, 这三种阅读方法是应该融为一体的。人们通常是先浏览或快读以找到相关信息, 再开始细读, 再找另一个信息。因此, 可理解性监控对有效阅读是很重要的。监控为读者的阅读过程提供了反馈, 监控步骤主要依赖于阅读方法。毫无疑问可理解性监控是最为重要的, 连一篇文章的意义都读不明白的判断是不会准确的。读者需要采取各种策略以监控阅读理解以便于成功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

二、外语阅读教学方法

1. 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 达到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传统阅读教学法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朗读、默读及听读, 问答及借助图表等。

(1) 朗读

朗读是指在课堂内大声读出课文。它是朗读教学一种可行的方法, 因为朗读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听到语音与语义结合的语言。朗读者的发音, 根据意群的停顿, 句子重音与语调等都体现了掌握语言意义的程度。因此, 朗读既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又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之一。

课堂朗读有教师示范、个别学生或集体朗读、跟读等形式, 对初学者主要采用此法。

(2) 听读

(1) 边听边读

这种方法适合初学者, 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唤起对单词语音的记忆, 而且通过朗读者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及各种表情, 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同时朗读者的语速控制学生的阅读速度, 强迫他们流畅地阅读, 而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一处。这是帮助初学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之一。由于阅读可以调节语速, 后进生可以慢一点, 然后逐渐加快, 此法主要用于课外。

(2) 先听后读

这种方法先后通过听觉与视觉两种渠道进入人脑的语言加工系统, 它强化了单凭听觉或视觉一条渠道对语言的加工。因此, 对同一篇文章, 先听后读常比仅仅读印象深, 不易遗忘, 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效果好的原因,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处理好听与读的关系, 听力不能难于阅读。

(3) 问答

传统阅读教学中的问答指讲解课文中根据语言材料的事实提出与回答问题, 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它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问答能激发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问题。为达此目的, 教师应学会提问题, 既要对学生有启发性又要难度适中;对学生所答问题, 要正确对待, 不能简单以错对应答, 而应说明理由, 有争议的问题可进行讨论。

(4) 借助图表进行阅读

这种方法可根据图表的难易程度在初、中级与高级水平等各个层次的外语教学中使用。借助图表的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图表读懂文字。阅读内容应是文字与图表的结合, 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思考的材料。

2. 当代外语阅读教学方法

当代外语教学法的特点是,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语言意义的教学, 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根据当代阅读理论, 注意培养学生微观与宏观的阅读能力。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默读

首先, 默读与有声的朗读不同, 它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阅读任务;默读与以往的随意阅读不同, 它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与任务都有所规定, 学生在阅读时间和目的方面都受到限制。其次, 默读不同于快读, 读完后须完成的任务更多样;默读不同于传统方法, 它更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可让各类学生都有时间思考与阅读, 并根据自己的特长, 扬长避短, 增强阅读效果;默读时间可长可短, 任务可易可难, 可灵活穿插于任何阅读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在进行了大量的集体活动后, 学生需要有个人学习的机会, 此时这种方法最有效。

(2) 以知识结构理论为基础的阅读教学

这种阅读方法以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 其内容更为丰富。它认为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一般常识、语言结构与社会文化知识构成。它要求进行阅读前活动, 阅读过程也要贯穿这三方面的活动, 阅读结束后, 还有阅读后活动, 巩固所学内容, 使之进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框架之中。这样, 人脑的知识结构逐渐完善, 为以后接受新知识创造了条件, 阅读能力就不断提高。

(3) 以培养假设、预言与推断等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分段阅读法

分段阅读法是指教师为了便于学生逐步接受新的语言知识, 将过长的文章分段进行教学的方法。但当代教学法使用这一方法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做法却与传统的分段教学有根本的不同:在传统的分段阅读中, 学生按部就班地随着教师的讲解理解课文;而当代分段阅读法的目的不仅是便于学生消化已学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 要求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预言与推理, 独立思考尚未学过的课文内容。通常在一段课文结束后, 提出与下一段课文相关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在使用这一教学法时应注意, 有些教材仅提供了分段假设、预言与推断的问题, 没有包括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因此教师有责任根据学生的水平课前准备需要在课堂上讲解与讨论的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点。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 扫清语言障碍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如不进行这一步骤, 学生就无法进行假设和推断。由此可见, 当代分段阅读教学并不否定传统教学法, 而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法。

综上所述, 外语阅读教学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各种阅读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学生水平、阅读材料内容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阅读教学法和当代阅读教学法择其优而用之, 不可固守一方,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能力, 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苏定芳, 庄志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李筱菊.语言测试与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 2000.

[5]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篇9

一、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文化的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文中他表示发现很大一部分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无法用英文熟练地表达母语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介绍更是接近于空白。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于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视。

的确,外语专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语文,但语文素养仍然有待提高。一是表现在两种语言的互译能力,中文翻译成外语,表达不出中文的意境;外语翻译成中文,也体现不了外语的精髓。二是不能很好地让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相通,而这必然影响到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原因就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王步高老师也总结出母语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说“母语是人们思维的载体”“母语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学子从母亲祖国沃土中汲取营养和水分的主根系”。外语专业的学生不缺乏外国语言文化的功底,但母语文化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流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只有对母语文化建立丰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他国文化。

二、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一个学期,少部分高校开设两个学期,课时不足、内容和知识量大。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什么内容?又要达到怎样的培养目标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教学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母语欣赏水平和母语应用能力。这中间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母语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输入的过程,那就没有办法把它内化为深层次的东西,会影响到学生的输出,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就是对外语的理解、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受到影响。其次,母语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外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那么学生就很难顺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输入主要是提升学生对汉语的敏感度,加强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出汉语和其他语种的差别。主要解决对母语文学的吸收和内化问题,将审美放在核心地位。

输出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要加强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写作放在首要地位。

三、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针对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1.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编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已经有哪些知识基础,然后思考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才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有兴趣,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因而,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紧扣教学重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因需施教。让学生感觉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很实用、也很有趣。

2.根据各语种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就外语专业而言,每个语种都有它的特点,教师应该抓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譬如在英语文学中,散文是它的亮点,因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授课应该重点讲散文;德国文学偏重于历史、哲学方面,在选择素材时应重点选择历史、哲学方面的例文来赏析;日本文学主要是俳句、小说和动漫等,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与中国文学中同样的或者类似的题材进行对比教学,从而重点突出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

3.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文学的文化承载功能。在讲授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讲授《诗经》所呈现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创作风格,体现的是中国文学的中和之美,对后世影响重大。这种和谐涉及到古典文学的意境、中国画的写意、古代建筑的自然和谐、京剧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等等。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将来的跨文化交流工作。

4.根据专业特点选择编排形式。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注重对中国文学的赏析,只有少部分其他语种的选文。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材并不适合,因为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针对外语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形式上,教师按照“体裁+文学史+赏析”进行,即按照诗歌、小说、散文等分成几大类,首先讲对应语种的文学史,再讲中国文学史,再就是相同体裁外语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对比赏析。譬如英语专业,每个体裁先讲英国文学史,再讲中国文学史,然后是作品对比赏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效率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培训、参加研讨会或者自学,不断思考、研究,努力提高自己文学解读与鉴赏的能力。特别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去解读文学作品,必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一个问题进行阐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转变观念,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理念。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满堂灌”,搞一言堂,而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的讨论与交流,教师都应该放下身段,多采用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创作式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和谐的氛围中鼓励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与讨论,进行有效沟通。

3.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阅读文本,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价值,学生对老师所讲不了解、不清楚,学生就只能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譬如利用QQ、微信群对文本展开小组讨论,一人记录整理,然后在全班分享,该作业记入小组平时成绩。教师每周也可以抽查一到两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以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对学生实施有效监督。让学生在预习、阅读文本时不敢敷衍,每个学生都要通过教师提供的和自己查找的资料、信息,真正理解文本内容,为之后的讨论做好准备,在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最终形成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经验,展示自我风采,从而将预习与阅读变成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动。这些基本都要在课前完成,所以这种方法也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才可能在课堂上有所成就。

4.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成果。通过布置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譬如古诗词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写诗作词,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古诗词改编为现代诗,甚至改编为流行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后续写”的方式,让学生续写一些经典的作品,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开展“好书分享”活动,分小组进行读书报告。每次课给每组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请一到两组学生为全班同学做一次读书报告。做读书报告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以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批改学生作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每一次作文批改其实都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讨社会问题、人生理想和生命的意义,是教师与学生隔着文字在进行精神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还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建议,让学生觉得受到激励。这种作业可以补课堂之不足,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深入、内容更广泛、形式更灵活。提供一些相关语种的原文经典文本,让学生自行阅读,进行对比研究。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将一些相关语种的文本作为拓展材料放在课后作业中,先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让学生课后自己阅读、自己总结,或者小组讨论进行中外对比研究。譬如同样是说明一个观点,中国人讲道理,往往是先讲道理,再类比;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是从逻辑推理开始进行下去。学生可根据这个提示阅读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为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软件、音频制作软件,将每次课要讲的文章,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做成视频或者音频,定期传送到网上,供学生课前观看和收听。

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布置作业的功能,将拓展阅读材料等文字材料上传,学生自行下载、阅读相关文本。教师也可以随时加入到学生的网上讨论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和WIFI的普及,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利用手机搜索资料,将学生课堂玩手机变成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开展学习。

四、各方协同一致,相互配合,促进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要想切实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水平,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光靠语文老师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与外语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保持经常性交流,研讨如何将中文课融入到他们的专业课程中,做好中文学习与外文学习的对接工作。

此外,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要跟相关语种的专业老师经常交流,相互帮助。如讲汉语隐喻方面的问题,中文老师找不到相对应的外语文本,可以与相关的专业教师联系,请对方提供相关语种对应的原文。

五、结语

外语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根据其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达到文学审美与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相统一,真正做到两种语言文化相通,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2015(2).

[2]戴从喜.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渗透[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3).

[3]李改婷,娄博.传统文化在艺术类高校《大学语文》课上的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6(4).

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 历史 现状 研究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逐渐变得频繁,为此,外语的作用突显出来。在这种形势之下,外语教学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其任务与要求也有所转变,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

一、高校外语教学历史研究

在高校外语教学方面,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大学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而且,各阶段的特点不同。第一,1978-1985年,在这一阶段,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式尚未定型,所以,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起步阶段与外语教学的摸索时期。第二,1985-1999年,这是外语教学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外语教学也更加规范,已经具备了教学大纲以及统编的教材等。为此,这一发展阶段也同样为外语教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1999-2002年,在这一阶段,是外语教学调整与改革时期。其中,不仅对外语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而且,改变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另外,在四六级考试方面也做了相关调整,且题型也更加多样化。同时,分级教学开始向着纵向与横向发展。基于此,调整了教材的内容,逐渐向着现代化教学手段靠近。第四,2002-至今,外语教学在教学要求与测试等多个方面得到了突破。

二、高校外语教学现状

即便高校外语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与进步,但是,在教学改革方面一定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其中,教学设备有所改善,且学生外语水平也有所进步,然而,外语教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其中,现阶段的外语教学始终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而且,具体的模式就是教材与黑板的结合,但是,要想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培养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高校外语教学始终以应试教学为主,所以,最终使高校外语教学更为重视成绩,而语言教学也自然难以发挥作用,使得外语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

三、高校外语教学具体改革策略

1.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与观念。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转变教学思想,不应当将外语考试作为外语教学方面的重点,也不应该将考试的合格率当作外语教学效果的衡量指标,而是应当予以有效转变。其中,教学内容需要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作为重点,而教师课堂地位则应当转变成指导者与监督者。另外,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则应当将学生当作中心,教学逐渐转变为语篇水平,并且更加注重语言运用的精确性与流利性。与此同时,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需要有效处理素质、能力以及知识关系,并且重视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内容的技术更新。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十分关键。其中,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训练等等。而在外语语言教学方面,可以以外语为主要途径,对学生交际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进而将学生潜在能力充分挖掘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根据当前外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全新的框架构思,就是把外语教学划分成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这两个部分,而重点则放在基础教学阶段。在一二年级的前三个学期,应当设置外语必修课程,而在第四个学期开展外语选修课,主要内容就是技能训练与四级重修课。在选修课当中,应当设置英语会话、听力以及翻译和写作等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对学生语言基础及语用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与文化交流及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吻合。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对学生交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因素,因为语言同人类文化紧密相连,在展现民族文化习俗与历史发展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了民族文化思维及价值观。所以,在外语教学改革方面,应当重视语言文化的重要作用,将这一内涵向学生阐述与讲解,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对语言表达的规律及文化特征等进行进一步地了解,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背景环境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而在语言教学当中,则应当设置外国文化课程内容,有效地转变原有外语教学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高校外语教学的重点就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学的目的就是实际应用,但是,应用重点则是交际能力水平。而“哑巴”外语的问题应当得以解决与改善,学生则应当具备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外语教学方面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全面提升其口头表达的能力,特别重要的是应当对教学内容予以重视。导致学生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所学习的内容无法在实际环境中得以应用,所以,教学始终与实际相脱离。但是外语教材内容过于规范与标准,所以,学生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感觉困难。要想对学生外语表达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就应当在实践中寻找寻找课堂学习材料。为此,同样需要对教材内容予以改革,在其中应该添加情景教学与立体教学等内容,进而同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

综上所述,高校的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想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当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并且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讨,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有效地整合高校外语教学各环节,增强改革工作的系统性,以全面优化外语教学。文章对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当前外语教学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积极地完善并促进高校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亮球,赵玉闪.网络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挑战与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64-166.

外语教学法研究 篇11

关键词:翻译教学,外语教学,实施策略

一、翻译教学含义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一部分,翻译教学涉及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训、教学模式、翻译测试、教学评估等,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法植根于外语教学法,但具备独特个性。

在翻译教学法中,首先要区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两个概念,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类型。这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在1988年提出的,教学翻译又称“学校翻译”,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应用技能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旨在考核外语学习的成果,附属于外语教学;翻译教学目的不在于学习语言,而在于培养双语转换和翻译能力,归属于翻译学。对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区别,翻译界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学分类,分别满足不同的功能和要求,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明确是以外语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翻译,还是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翻译教学,这一原则的建立决定着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模式、思维培养、教学内容和评估标杆等。

二、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翻译教学对于大学外语教学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科设置而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针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前景的必要准备。

(一)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

英语技能的五个方面为“听说读写译”,这种的翻译并不仅仅是说专业英语中的翻译能力提高,在广度和维度上可以扩展到教学翻译的范畴中。过去的认识翻译是听说读写的补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翻译作为教学手段的低估。而实际上,翻译教学是外语专业学生高年级的必修课,是检验学生过去两年中基础知识学习程度的必要手段。

(二) 翻译教学是针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前景的必要准备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知识国际化和全面化的要求逐渐升级,各个领域的对外合作要求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领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想学生更有竞争力,就业前景更好,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是必要的,在本专业中较强的翻译水平也是很必要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学要顺应这一形势,更好地提高翻译教学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三、翻译教学的特性

(一) 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科意识增强

翻译教学的走势依赖于翻译学科独立健康的发展,只有准确地定位才能保证认识、规划和指导的开展。翻译教学已经不再附属于外语语言教学。从这一点上来说,翻译教学具备了良好的生长土壤,研究者的任务是如何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 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加强

翻译教学是一个严谨系统的工程,理论研究的缺失会导致认识的偏差。对翻译技巧的讨论确实可以从感性层面得出经验之谈,但如果不抽象到理论层面,就没有科学的指导。

(三) 翻译教学经验交流增多

为了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海内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建立翻译学研究中心、设置翻译院系,在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测试与评估、师资培训等方面可圈可点、成绩斐然。

四、翻译教学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日益成熟和完善,不过对翻译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仍处于萌芽状态,对于翻译教学的探讨也要逐渐深入、逐渐细化。由于翻译教学的起步晚,面临的困难很多。翻译教学的不足:翻译教学论著缺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翻译培训的研究仍需深入,翻译测试和评估机制未有效确立,教材研究仍显薄弱。随着对翻译教学的历史、现状、成就、问题的逐一梳理,对翻译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方法的系统认识,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步伐会更坚实,道路会更宽广。

(一) 翻译教学研究投入缺乏

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很少的,相对于整个翻译教学的研究的情况,只是在专业英语的教学和教材中有所涉猎,内容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针对具体的专业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的有效的翻译教学的研究,才能对实践有更大的指导意义,才能对学生外语水平和翻译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二) 翻译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要想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除了对教学本身规律的研究,还要求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不仅在外语方面的基本知识要丰富,人文百科知识要丰富,还要对于所教授的各类专业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于国内外最新的知识动态有所熟悉,还要对较纷繁复杂各类翻译内容有兴趣。

(三) 翻译教学教材有限

翻译教材的编写较少,审核不严格,导致了本来就数量有限的翻译教材在质量上更是差强人意。所以我国翻译教材多为针对人文社科类的内容,体裁和题材十分有限,具体化到专业资料是很困难的。此外,对于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的开发和利用是很不够的,教材只局限在书本,没有形成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全面利用,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和音像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差强人意。

五、翻译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

翻译教学课程设置应包括语言课程、翻译课程、百科知识课程等三大板块,其中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翻译课程包括针对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内容,百科知识课程是为发挥各校优势而设,旨在根据相关专业培养不同领域的专才。

(二) 翻译教学的内容选择

在翻译教学中,只泛泛地讲授翻译技巧,无论在讲授范围还是深度上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讲授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上的对比和差异,为进一步学习翻译理论、实践知识打基础。其次,结合翻译技巧的讲授,配有大量的翻译练习,练习的选择也应改变过去从词、词组到句,再到段落和篇章的安排,应从段落开始翻译,培养学生的语篇知识。另外,对于翻译理论的讲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理论比来源与实践还会反过来指导实践。在翻译理论中讲解了中国翻译长期关注的问题,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翻译标准、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问题开阔学生的专业理论视野。此外,还有对于翻译史的简单介绍,包括中国翻译史和西方翻译史等。此外,还有译文的比较和误译评析等方面的介绍。丰富的翻译教学内容必然对于翻译教学的进步带来促进和提高。

(三) 翻译教学的教材选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翻译教材层出不穷,根据张美芳的说法,翻译教材的模式和内容受社会政治、经济、外语教学大纲、教学法、学生的外语水平、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存在一部能运用于各个时期不同需要的教材。因此,我们在研究翻译教材时,要把视点从教材本身扩大到影响其形成的社会因素,对影响教材发展的各个因素进一步了解,有助于翻译教材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各种因素去选择和预测翻译教材的发展方向。

(四) 翻译教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指导原则,融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一整套实施程序,是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和操作策略。翻译教学是要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而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积累的过程,过程教学法以其启发学生意识、自我发现问题为特点,成功规避传统教学法的弱点。在认清翻译活动的本质之后,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翻译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安排多样化的任务形式,欣赏学生译作,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德利尔.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孙慧双,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1988.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和平.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从希拉克信函的翻译谈起[J].中国翻译, 2000, (4) .

[4]张美芳.论两种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

[5]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 .

[6]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 2003, (2) .

上一篇:大学教学创新下一篇:智慧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