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2024-08-23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共10篇)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篇1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 是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 体外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强2倍。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 (细菌拓扑异构酶II) 的活性, 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组织渗透性好, 广泛用于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外科等科室, 但近年来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 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 现介绍如下。

1 变态反应

1.1 过敏性皮炎

于莎丽[1]报道1例女性患者, 29岁, 因急性泌尿系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0.2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4d后患者出现双手、颜面和前胸皮肤发红、干燥伴瘙痒, 双手背部皮肤可见片状花白色斑块前臂皮肤可见糠皮样鳞屑, 即停药, 经对症治疗, 5d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1.2 过敏性休克

龙桂英[2]报道1例女性患者, 23岁, 因急性胃肠炎给予左氧氟沙星100ml静脉滴注。滴速为30滴/min。用药5min后出现头晕、胸闷、四肢麻木, 继而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

1.3 大疱疹

黄梅竹[3]报道1例女性患者, 23岁, 因“双上肺结核”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3g+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治疗第4天四肢及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烧灼样红斑, 皮疹中心形成水疱和大疱。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给予抗过敏抗炎治疗, 同时抽出疱内液体, 并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 8d后疱疹结痂痊愈。

1.4 过敏性肺炎

孙吉湘等[4]报道1例女性患者, 入院诊断为腰椎结核伴双侧腰大肌脓肿, 给予异烟肼、乙胺丁醇口服, 氧氟沙星注射液0.2g静脉滴注, 每天1次。第3天体温升至39℃, 次日停用氧氟沙星注射液改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 使用该药后第2天出现周身皮疹、皮肤瘙痒, 面部肿胀, 睑结膜充血水肿, 呼吸困难。听诊双肺遍布水泡音, 停用全部药物, 给予支持疗法, 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40mg, 口服阿司咪唑10mg, 每天3次。第4天拍片复查正常。常规试验性给予各类抗结核药均无过敏反应, 推测该过敏反应由左氧氟沙星所致。

1.5 手足皮肤脱屑

尹立华[5]报道1例女性患者, 70岁, 因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静脉滴注氨茶碱及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g, 每天2次, 3d后出现手足皮肤瘙痒、脱屑。

1.6 四肢、面部、腹部麻木

米延红[6]报道1例女性患者, 28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柴胡注射液,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30min后, 患者突感四肢麻木, 继而面部腹部出现麻木、双手瘙痒。

2 消化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左氧氟沙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发生率为5%~15%,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症状, 一般较轻微, 不需特殊治疗, 停药后即可恢复。韩海啸[7]报道1例女性患者, 76岁。行白内障手术后口服左氧氟沙星0.2g, 每天2次, 治疗5d并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周, 用药后患者出现乏力, 皮肤、巩膜黄染, 尿黄, 腹胀, 食欲下降。由于患者无肝炎病史, 因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 其原因可能与左氧氟沙星有关。

3 血液及内分泌反应

王雁[8]报道1例女性患者, 32岁,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卵巢畸胎瘤剔除术, 术后3d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2g, 次日复查白细胞减少。叶月娥[9]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引起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4 中枢神经系统

左氧氟沙星所致神经系统较常见的有震颤、麻木感、抽搐、视觉异常、耳鸣、幻觉、嗜睡、头晕和头痛等, 有时会出现失眠, 较严重的可发生精神错乱、癫痫样发作, 行为异常等严重精神障碍, 甚至可能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

4.1 耳鸣

钱金根[10]报道1例女性患者, 28岁, 因急性尿路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0.1g口服, 每天2次, 口服2次后即出现耳鸣, 听力下降, 经停药3d后好转。1周后听力恢复如常。

4.2 精神异常

赵红[11]报道1例男性患者, 63岁, 因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 12h 1次, 用药3d后, 患者出现烦躁, 兴奋、胡言乱语, 幻听, 即停药, 1d后上述症状消失。

4.3 癫痫样发作

梁月冬[12]报道1例女性患者17岁,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性腺切除术,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g, 输入100ml后, 患者突然感觉周身不适, 面部肌肉紧张, 抽搐, 双目强迫向上凝视, 不可闭合, 汗多。

4.4 幻视

崔红渝[13]报道1例女性患者76岁, 因双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0.1g, 每天2次, 用药次日患者见病室内天花板、地上及输液瓶内大量泥浆, 神经科会诊病理征阴性。

5 二重感染

张政等[14]前瞻性观察北京市7家医院中使用了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全部住院患者, 2661例用药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05例 (3.9%) , 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占4.8%, 均为二重感染。乳酸左氧氟沙星不合理用药占19.9%, 集中于60岁上的老年人群。

6 血糖异常

目前, 国内左氧氟沙星的说明书上并未十分明确地注明其具有致血糖异常方面的不良反应。但国外已有过类似报道。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紊乱的机制尚不清楚, 推测是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细胞中对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受阻, 导致胰岛素异常升高或降低。

李文华[15]报道1例男性患者, 73岁, 因腹泻1周, 发热5d, 给予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 每天2次及双八面蒙脱石等药物, 治疗6d后腹泻缓解, 为巩固疗效, 停用其他药物, 继续给予左氧氟沙星, 第10天患者突然神志不清, 检查末梢血微量血糖 (FBG) 1.1mmol/L , 空腹血糖0.77mmol/L, 诊断为低血糖昏迷。

7 肌腱炎

彭祥惠[16]报道1例女性患者, 71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 用药后当晚患者双髋关节剧痛, 活动更甚, 需人扶持行走。次日即拍双髋关节片, 诊断为“肌腱炎”。

8 心血管系统

8.1 高血压

刘爱英[17]报道1例男性患者, 90岁, 因支气管炎、右下肺炎应用青霉素、头孢唑啉等药物疗效不明显, 改用乳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 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布伪麻黄片, 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40min, 患者出现发冷, 发抖, 胸闷、手足发热, 体温37.9℃, BP 190/110mm Hg (1mm Hg=0.133kPa) 。

8.2 Q-T间期延长

Nykmap等[18]报道1例女性肾盂肾炎患者, 给予左氧氟沙星、丙米嗪和氟西汀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电图显示QT 间期延长, 说明左氧氟沙星具有潜在心脏毒性。

9 泌尿系统

使用左氧氟沙星时, 泌尿系统方面的ADR主要表现为肾毒性, 可出现少尿、血尿, 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 高剂量时可致结晶尿。程往太[19]报道了1例盆腔炎患者和1例尿路感染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患者均出现腰痛、四肢充血小丘疹和尿路刺激症。

10 横纹肌溶解症

何梅先[20]等报道1例男性患者, 90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0.1g, 每天3次。次日凌晨起床感觉无力而摔倒, 不能站立, 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篇2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II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05-01

2011-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出现5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左克,2ml:0.2g/支)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报导如下。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70岁.因支气管扩张并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入院。入院时血气分析:PH7.321,PCO269.9mmHg,PO267mmHg。入院后静滴左氧氟沙星,0.2g,2次/d,抗感染,生理盐水50ml+纳美芬0.1mg微泵推注,5ml/H治疗。患者于用药第2晚出现失眠,第3天出现幻视、胡言乱语、狂躁不安,血气分析:PH7.384,PCO267.5mmHg,PO242mmHg,晚上9点突然自行把心电监护导线及血氧饱和度夹拔除,经过静注苯巴比妥钠镇静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查体:血压正常,HR80次/min。肝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0.2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6%。生化八项正常。血气分析二氧化碳无明显升高,排除肺性脑病,考虑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中枢不良反应。停用左氧氟沙星改用阿米卡星抗感染治疗。第2天精神症状完全消失,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诊再未发作。

病例2,男,83岁,因COPD急性加重期,II型呼吸衰竭入院治疗。血气分析:PH7.37,PCO260mmHg,PO278mmHg。静滴左氧氟沙星,0.2g,2次/d,静滴氨溴索注射液30mg,2次/d,用药2d后,护士查房时候发现患者突然出现烦躁、胡言乱语,进而出现要下地回家及乱摔东西,经过制动及镇静对症处理,约半小时后患者家属到场,否认患者有精神病病史,经镇静及劝说后逐渐安静。查头部CT、心电图、凝血功能、心肌酶、血糖基本正常。复查血气分析二氧化碳无明显升高,考虑药物左氧氟沙星引起精神异常可能性大,给予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0.4mg处理,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诊再未出现精神异常。

病例3,男,77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II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入院治疗。血气分析PH7.48,PCO277mmHg,PO227mmHg,入院予静滴左氧氟沙星,0.2g,2次/d,抗感染,静滴氨茶碱注射液0.25mg,1次/d,使用左氧氟沙星2天后出现精神异常,时而不语,时而烦躁,复查血气分析PH7.34,PCO255mmHg,PO268mmHg,给予苯巴比妥钠镇静后患者烦躁逐渐好转。生命征平稳,末梢血氧86%~95%,查心电图、心肌酶、血脂、血糖基本正常。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出现精神异常,血气PCO2与入院时变化不大,可排除肺性脑病引起,考虑为左氧氟沙星引起精神异常可能性。

病例4,患者,女,87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II型呼吸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Ⅰ级入院治疗。开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2次/天。3天后患者出现幻觉,精神异常兴奋,血气分析:PCO267mmHg,考虑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精神症状有关.随即停用。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2天后患者神志清醒。

病例5,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0余年,再发伴纳差3天”入院治疗。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阻塞性肺气肿。动脉血气分析示:PH7.34,PO236mmHg,PCO280mmHg,血氧饱和度65%。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律,右房增大。入院后静滴左氧氟沙星,0.2g,2次/天,生理盐水50ml+纳美芬0.1mg微泵推注,5ml/H治疗。患者于用药第2晚出现乱语,第3天出现幻视、狂躁不安,神经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经过静注苯巴比妥钠镇静等对症处理,并停用左氧氟沙星。患者症状消失。。

2、讨论

左氧氟沙星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过敏反应等症状,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发热、味觉异常等症状[1]。左氧氟沙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存在年龄差异,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3、4]。仲兆金[6]报道60岁以上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0岁以下人群的2.3倍。老年人肾清除功能减退,肾清除率降低,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作用[6]。本文所报道的病例均为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后早期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其发生原因可能与二氧化碳潴留,pH值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药物浓度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产生神经系统症状[2]。因此,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使用前要仔细询问既往病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和年龄。(2)老年人肾清除功能减退,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作用,应严格按肾小球滤过率调整用药的剂量及时间[6,7]。(3)注意对其他可能引起精神异常疾病的排查,需排除低钠血症、低血糖症、严重的酸中毒所致的脑病,还要注意有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以排除有无脑部器质性病变。(4)如在用药期间出现了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应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以后须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在就诊时及时预警医生,说明不良反应史,避免再次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懿清.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35-36.

[2]张莉丽张军方忠宏曾宏辉53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月第4卷第1期

[3]肖美华,李至敏,庞健辉,等.34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1,7(10):204.

[4]俞忻璐,方宇瑾,唐志华.46例左氧氟沙星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5):372.

[5]仲兆金.喹诺酮类药物在老年人中的使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22(3):126.

[6]戴自英,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1.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篇3

1 不良反应分析

1.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及消化不良等。部分患者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肝脏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 (2) 发生率:我院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98例(5.25%),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40.3%。消化道系统不良发应为左氧氟沙星常见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研究左氧氟沙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的数据相符;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无明显好转者予以相应的胃肠系统调节药物后症状好转[2]。

1.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出现失眠、头痛、耳鸣、眩晕、视物模糊、失语、听力下降、烦躁、癫痫及抽搐等临床症状时可以确诊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2) 发生率:我院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89例(4.76%),与相关研究1%~15%的发生率相符[3],占不良反应患者36.6%。临床研究证实,左氧氟沙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是因药物的脂溶性高,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影响大脑组织,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而导致不良反应;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一般停药5~8日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同时改用头孢哌酮或其它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1.3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左氧氟沙星对心脏及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毒性,心血管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时出现血压异常、心慌、心肌炎、心悸、心肌缺血,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等症状; (2) 发生率:本研究中发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18例0.96%,占不良反应患者7.41%;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改用头孢哌酮或其它药物进行治疗,如症状无显著改善者,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处理均有所缓解[4]。

1.4 变态反应

(1) 临床表现:患者用药后发生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红斑、血管性水肿、表皮松懈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剥脱性皮炎及休克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左氧氟沙星导致变态反应主要是因为光毒性引起,因为喹诺酮类药物受紫外线激发后能够氧化生成活性氧,进而激发皮肤纤维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和蛋白激酶C活性,进而又激活环氧合酶,生成前列腺素等类环氧合酶产物,最终导致皮肤炎症; (2) 发生率:本研究中发生变态反应的患者24例(1.28%),占不良反应患者9.88%;与临床研究左氧氟沙星导致变态反应0.2%~3%的发生率相符;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如症状无显著改善者,对过敏反应进行对症处理,予以10mg的氯雷他定片,口服,连续服用3d,过敏症明显缓解[5],同时改用头孢哌酮或其它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1.5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肾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可引发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尿、结晶尿、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病症,尤其是伴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肾脏病变,出现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2) 发生率:发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占研究对象的0.32%,占不良反应患者的2.46%;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如症状无显著改善者,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同时改用头孢哌酮或其它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1.6 关节软骨及跟腱炎的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临床研究证实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软骨及肌腱具有毒性,不良反应病变主要发生在负重关节,如膝关节;常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动物实验证实,左氧氟沙星对成年动物无显著影响,对幼年动物有显著影响; (2) 发生率:我院研究对象中出现关节软骨及跟腱炎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占研究对象的0.11%,占不良反应的0.82%。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改用头孢哌酮或其它药物进行抗菌治疗,如症状无显著改善,可与钙、镁、锌等金属离子螯合,从而改善离子在软骨细胞代谢中的功能[6],进而缓解不良反应。

1.7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喉头阻塞感、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哮喘发作; (2) 发生率:我院研究对象中出现关节软骨及跟腱炎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占研究对象的0.11%,占不良反应的0.82%。 (3) 处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改用头孢哌酮进行治疗,无显著改善者,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

1.8 其它不良发应

研究中部分患者出现血液系统、四肢、面部、腹部麻木、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骨髓再生障碍、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栓静脉炎、获得性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不良反应。但因临床发生率较低,合并统计为其它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的患者共4例,占研究对象的0.24%。停药后不良反应好转或痊愈。

2 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我国基本临床用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其发生率高达15%,且部分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注意和预防并发症,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7]。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时,按照300~400mg/d的剂量给药,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以7d为一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若超过最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2) 过敏史:予以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前,仔细询问其是否存在喹喏酮类药物过敏史、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慎用或改用其它药物; (3) 减少联合用药: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时,需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为避免不良反应,减少联合用药; (4) 患者情况:对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多种脏器疾病,肝肾功能下降者应慎用左氧氟沙星,18岁以下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禁用此药[8]; (5) 对症处理: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6) 静脉滴注速度:宜缓慢滴注,因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一般控制滴数每分钟30滴,每100ml至少60min。

摘要:目的 对临床应用中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和分析, 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 对我院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18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总结临床常见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损伤部位、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243例 (13.0%) 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结论 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并对不良反应采取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 从而降低不良反应,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研究分析,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冯伟杰.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58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2 (09) :126-127.

[2]付晶晶.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32 (07) :253-254.

[3]栾莉.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23 (12) :326-327.

[4]华斌, 吴萍.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6) :182-183.

[5]侯爱萍, 郭威.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新的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09) :284-285.

[6]王志宏, 张伟伟, 封宇飞.左氧氟沙星29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 20 (08) :312-313.

[7]方欢, 张莉丽, 张军, 等.53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01) :234-235.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篇4

[关键词]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978.1;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123-01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是新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左氧氟沙星的甲磺酸盐。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达到抗菌的目的。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应用广的特点。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皮疹、皮肤瘙痒等,偶可引起静脉炎[1-2]。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笔者观察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例,其中有肺炎、妇科炎症、盆腔炎、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泌尿生殖感染等[3-4]。患者年龄18~70岁,均无药物过敏史,给予的药物浓度为0.01%~0.02%,液体量为150~250 mL。

1.2 方法

所有患者用药浓度均为0.01%~0.02%,滴速为30~40滴/min,静脉注射1次/d,严重感染可2次/d,药量≤600 mg/d。观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在不同浓度、不同滴速的情况下和餐前、餐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正常浓度(0.01%)、正常滴速(30~40滴/min)下,基本无不良反应。有2例在用药10 min后出现头晕、恶心、未吐,减慢滴速后,逐渐缓解。有1例因自行调快滴速,出现皮疹,减慢滴速后皮疹自行消失[5]。药物浓度为0.02%者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率增加,减慢滴速后,疼痛减轻。空腹注射时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率增加。由此可见,采取餐后注射,同时控制浓度和滴速可以减少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6]。

3 讨论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是药物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或血小板,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局部静脉疼痛,并可出现血管局部皮肤发红、发痒或静脉炎。同时由于药物合成过程中带入了大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并加入了特殊溶剂,化学性刺激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主要原因[7-8]。临床应用中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餐后输液,控制浓度,减慢滴速可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浓度越小,滴速越慢,越能减轻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要控制药物浓度,尽量避免高浓度用药。同时劝导患者进食后再输液。(2)做好患者输液前的健康教育,告知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减轻和避免。护士要语气温和的做好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整滴速。输液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和护士。对已发生的局部刺激症状,可以采取轻轻按摩,局部热敷(温度适宜)等方法予以缓解[9]。(3)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不能和多价金属离子、钙等溶液在同一输液管中使用,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需同时使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据以调整剂量[10]。

做好以上护理,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常见不良反应基本可以减少和避免发生,但由于个体差异,有不同的反应。个别患者适应不了,应予以停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11]。按医嘱更换其他抗生素。另外,在静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眼花、心悸、胸闷应立即停药,告诉医生做好相应处理,以防发生意外。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巡视病房,多注意观察,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程建彤,余爱红,龚佑红.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3例[J].中国健康月刊,2011,7:36.

[2] 刘宏,茆玲.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2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110.

[3] 潘丽娟.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6):78-79.

[4] 王翠微.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对肠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9-80.

[5] 范军,余晓星,金娥.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0,8(29):222-224.

[6] 黄艳芳.29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2):1972-1973.

[7] 牛香群,严硕.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 4:82.

[8] 郑小敏,舒德忠.硫酸镁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3(23):17-18

[9] 郭青梅,郭伟,程素芳.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3023-3024.

[10] 林峰,洪建湘,阿孜古丽·热西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23例分析[J].新疆中医药,2007,25(3):25-31.

[11] 杭益琴,黄晓.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2008,(25):47.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 篇5

1.1 一般资料

结合临床工作, 收集1997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有关文献报道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07篇。共计个案报道150例。

1.2 方法

分析150例个案, 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既往不良反应史;给药方法;给药剂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

150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中, 男性68例 (45%) , 女性82例 (55%) ;年龄最小17岁 (女) , 最大89岁 (男) , 除去年龄不详的患者, 男性平均年龄54.7岁, 女性平均年龄46.5岁。在20~39岁年龄组中, 女性患者明显较多, 因此, 临床医师在给女性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慎重, 并且不推荐给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使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后, 妊娠妇女的流产率较高, 且对胎儿发育有一定影响。>60岁的老年人, 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 因此, 对于高龄或衰弱的老年人, 使用左氧氟沙星后, 消除半衰期会延长, 应注意调整剂量和疗程。<20岁组所占比例最小, 说明临床医师给未成年人使用左氧氟沙星时, 已经非常慎重。

2.2 过敏史

150例病例中, 有既往药物不良反应的12例 (8%) , 无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的48例 (32%) , 另有90例 (60%) 缺乏该方面的说明。这反映了临床对药物不良反应史未给予足够重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对临床的合理用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尽管个别品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类型有差异, 但总体不良反应的确发生是相似的。

2.3 给药途径

150例不良反应报道中, 仅有18例 (12%) 为口服给药, 其余 (82%) 均为静脉给药。因此, 建议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时, 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2.4 给药剂量

临床上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常规日剂量200~400mg。150例200~300mg日剂量的不良反应为56例 (37.3%) , 400~500mg日剂量的不良反应为85例 (56.7%) , 600mg以上日剂量为9例 (6%) 。日剂量600mg以上9例中, 5例为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致全血细胞减少、1例致急性肝损害、1例致过敏性休克、1例致死亡。

2.5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

2.5.1 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

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在150例不良反应报道中有45例 (30%) 。主要临床症状为皮疹、瘙痒、喉头水肿、嘴唇水肿、少见大疱疹、球结膜水肿、中毒性表皮坏死综合征。其中1例诱发哮喘, 该患者2次服用左氧氟沙星后均出现气急、哮喘发作;1例致球结膜水肿, 该患者因头痛、鼻塞、腹泻1d, 给予左氧氟沙星0.3g+5%GNS500m L静滴, 滴速40滴/min, 静滴10min时, 患者感到双眼发痒不适, 似乎突出感, 未与重视。静滴1h, 患者感到双眼肿胀, 有明显异物感, 全身皮肤无红肿或皮疹, 经查, 球结膜轻度充血, 水肿明显, 该患者在此期间未用其他药物, 且经停药并局部抗过敏的治疗有效, 故可确定为左氧氟沙星过敏所致;7例迟发性过敏反应。

2.5.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在150例不良反应报道中,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38例 (25.3%) 。主要临床为头痛、失眠, 神经过度兴奋、精神抑郁, 严重时导致谵语、癫痫、帕金森病、急性锥体外系反应等。女性为28例 (74%) , 其中45岁以下17例, 其余均为60岁以上;男性为10例 (26%) , 其中60岁以上8例。显而易见, 该不良反应与病人的性别及年龄有关。女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男性, 尤其是45岁以下的女性。因此, 当患者为45岁以下女性或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时应注意观察用药期间的各种表现。38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1例死亡;7例有再激发报道。

2.5.3 过敏性休克

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有23例 (15.3%) , 1例死亡, 其他愈合良好。有过敏史的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2.5.4 肝脏毒性

临床表现为各种生化指标异常, 也可见皮肤、巩膜黄染、腹水。一般停药后护肝治疗可逐渐恢复。1例确诊为药物性肝病致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2.5.5 泌尿系统

喹诺酮类药物易在碱性尿中形成结晶尿, 血尿、蛋白尿亦有发生, 严重时可引起肾间质炎、一过性血清肌酐和尿素氨升高。

2.5.6 血液及免疫系统

左氧氟沙星可引起静脉炎、低血糖昏迷、白细胞减少等。一患者2次服用左氧氟沙星均出现皮疹, 伴全血细胞减少。

2.5.7 肌肉骨骼系统

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关节肿痛、跟腱炎、反应性滑膜炎。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0年~2012年我医院监测的ADR上报的有关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共156例。年龄范围在37~7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9.47±14.63) 岁。其中男性为82人, 平均年龄为 (60.91±14.52) 岁;女性为74人, 平均年龄为 (57.62±14.89) 岁。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 调查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疾病史、遗传史、病程、用药史、治疗史、护理记录等。对156例ADR涉及的给药情况, 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愈后等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应用多元Markov7.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使用Markov比例风险模型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

用药剂量一般是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 联合用药有15ā病例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青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

2.2 出现ADR的时间及预后

最短的出现在用药后10~30min, 最长为一星期左右, 大多数患者停药或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痊愈, 均无后遗症。

2.3 Markov模型在不良药物反应 (ADR) 探索中的应用

为研究Markov模型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探索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把多元相关感染耐药性因素进行评分量化, 具体量化方案可见表1。把可能相关感染因素带入Markov模型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 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包括护理操作技术、住院时间、导管堵塞、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具体数据可见表2。

3 讨论

有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4],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消化道症状等, 暂无致死病例报道, 而根据我医院监测ADR上报的有关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排在抗生素所发生不良反应的首位, 我们在临床使用时要高度警惕, 要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发生, 如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 如确需使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剂量, 但在基层医院根本无监测血药浓度的设施, 我们经常看到盲目使用, 所以大大提高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5], 不管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是否有感染就给用上抗生素, 甚至联合二到三种, 这样也提高了药物的不良反应[6,7], 所以我们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使用指征[8,9], 老年患者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 本品主要经肾排出, 因此使用时应监测肾功能, 必要时调整剂量谨慎使用[6], 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使用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收集我医院上报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包括护理操作技术、住院时间、导管堵塞、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论 左氧氟沙星的各种不良反应随着使用的广泛而逐渐增加, 临床应重视这些不良反应, 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药物反应

参考文献

[1]王素芳, 向东丽.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 2012, 31 (10) :120-121。

[2]刘丽华, 魏全珍, 张惠珍, 等.Markov风险模型对患者医院感染分析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8) :1091-1092.

[3]张骅, 张民, 徐鹏, 等.Markov模型在ICU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32 (10) :35-36.

[4]郝惠文.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9, 6 (2) :46-4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64-565.

[6]Davis S.Opinising ctrnical traial design for Proof of nearoprotection in acute is chemic clinical trial programe[J].Cerebrovasc Dis, 2012, 22 (51) :18-23.

[7]蔡飞.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3, 12 (2) :111.

[8]杨帆, 焦红梅, 张婴元, 等.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70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8, 17 (2) :69-71.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篇7

关键词:氧氟沙星,药物毒性,投药和剂量

左氧氟沙星是新一代的具有光学活性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其主要作用为抑制DNA螺旋酶的活性, 且抑制效果是氧氟沙星的两倍[1], 但左氧氟沙星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其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明显。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全身性损伤、消化系统损伤、呼吸系统损伤及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本研究旨在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 年龄22~82岁, 平均 (50.5±4.4) 岁;无过敏病史者34例, 有过敏病史者2例, 过敏病史不详者14例;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头痛、头晕、失眠、皮肤瘙痒、烦躁等。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包括个人情况、用药种类和剂量、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转归情况等;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参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因素分析

女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 22~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61~82岁患者, 静脉给药途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患者, 用药剂量为300mg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用药剂量患者, 联合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累及皮肤27例, 表现为皮疹及皮肤瘙痒;累及心血管系统12例, 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失常;累及消化系统7例, 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累及神经系统4例, 表现为头晕、头痛、抽搐。

2.3 治疗及转归

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无需特殊治疗, 部分不良反应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经过药物 (苯海拉明和地塞米松) 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 未留下后遗症。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其抗菌作用强, 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志贺菌属、嗜肺军团菌以及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此外, 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但对于肠球菌和厌氧菌的抗菌作用较差[2]。

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通告, 提醒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和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的企业重视左氧氟沙星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3]。本研究结果显示, 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 其中累及皮肤27例;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 22~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61~82岁患者, 静脉给药途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患者, 用药剂量为300mg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用药剂量患者, 联合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患者;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无需特殊治疗, 部分不良反应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 未留下后遗症。

值得注意的是, 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并已成为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过程中, 滴注速度过快易对患者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 从而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静脉滴注速度过快也可导致QT间期延长, 影响钠钾泵的生理功能, 引发心律失常, 进而产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4]。因此, 临床医生除了关注药物本身相关因素并做好防范之外, 更应该注重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严谨性, 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临床医生应详细了解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 以便于及时防范,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便于更加合理的给药、用药;医护人员在给药时应认真负责, 不能马虎了事, 尤其是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静脉滴注时, 不能为了节省时间而擅自调高静脉滴注的速度, 同时也应告诫患者及其家属不可私自调节静脉滴注的速度,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 王旭宇.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40例报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 9 (1) :45.

[2] 何建鹏, 李日生, 刘厚凡, 等.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J].江西化工, 2007 (3) :17-18.

[3] 梁雁, 鲁云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 5 (2) :77-80.

[4] 许焱.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7) :91-92.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医药论坛报》2006年—2010年12月多媒体检索光盘, 共收集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文献15篇, 经剔除重复报道及过于简单的文献后, 查阅到符合卫生部不良反应诊断标准的文献共10篇, 合计84例。

1.2 统计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检测中心规定的方法进行分类, 统计分析其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左氧氟沙星通常为200 g静脉滴注, 每日2次。收集84例患者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关系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口服用药;单独用药所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合并用药。故左氧氟沙星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滴, 或在同一静脉输液管内进行静滴。

2.2 患者年龄性别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在84例患者中, 男46例, 女38例, 男性高于女性。年龄15岁~84岁, 小于18岁和大于80岁的病例以中重度不良反应为主, 而老年患者 (60岁~80岁) 不良反应为56例 (66.67%) , 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 (18岁~60岁) 的21例 (25%) 。见表2。

2.3 给药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日剂量0.2 g、0.4 g, 据本次调查, 0.4 g药物不良反应为62例, 占73.8%。

2.4 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在84例不良反应病例中, 用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63例, 占75%;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21例, 占25%。发生不良反应最早的为用药第1天, 最晚的为用药22 d。见表3。

2.5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4。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谱广, 其注射液不需皮试, 经济适用, 方便省时[2], 曾经为我院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轻微, 且集中在消化系统, 与本次调查相符。虽有文献报道过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 但未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为此搜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 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正确指导。

3.1 改变使用途径

左氧氟沙星有两种剂型, 口服本品具有极好的生物利用度, 组织渗透性好, 在胆汁、气管、肺、肾、前列腺、皮肤中具有相对聚集作用, 其组织浓度可达血药浓度2~3倍[3]。故能口服不静滴, 这样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 缩短药物使用时间

严格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药物, 不预防性用药, 用药时间极限为1周, 效果不明显及时调整药物。

3.3 调整使用量、方法

建议药品静脉滴注成人每日400 mg 1次静滴;口服剂量1次200 mg, q12 h口服。因为本品口服吸收良好, 血药浓度相对较高, 半衰期 (T1/2) 多在3 h~7 h。

3.4 仔细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 特别注意第1天患者用药情况, 本研究示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开始用药1 d内。一旦发生不良反应, 应立即停止用药, 并及时抢救。诊疗过程中应仔细询问患者既往史及家族史, 有不良反应史者应禁用。

3.5 综合分析患者情况, 合理用药

3.5.1 左氧氟沙星可引起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资料早有报道。此次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 故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癫痫患者、精神病或有家族性精神病史的患者、合用胃复安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

3.5.2 本次调查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占14.29%, 主要表现为凝血障碍, 故尽量避免与华法令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 及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

3.5.3 本次调查发现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可能由于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 身体抵抗力下降, 代谢慢;又因为左氧氟沙星主要由肾排泄, 故可导致药物体内蓄积加重肾脏负担, 故老年人用药时需减量并需检测肾功能。

3.5.4 左氧氟沙星具有软骨毒性, 因动物实验中发现未成年动物使用可造成关节组织软骨损伤, 故儿童应禁用[4]。此次检索过程中还发现3例18岁以下使用, 这属于不合理用药。有文献报道, 左氧氟沙星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 进而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故哺乳期妇女服用时应停止哺乳。

加强管理和检测,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限制使用, 防止滥用。

参考文献

[1]曾海萍, 黄健, 班立丽, 等.2009年我院1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 2011, 20 (5) :55-56.

[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J].中国药物警戒, 2009, 6 (6) :379-381.

[3]钱之玉.国家职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药理学[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210-211.

警惕,加替沙星的严重不良反应等 篇9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显示,超适应症用药、输液速度过快、禁忌症用药等临床不合理使用加替沙星,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其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为:

1. 血糖异常:表现为高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和血糖紊乱(血糖双向改变或不规则波动),占加替沙星总报告数的1.6%。高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乏力、多饮、多食、多尿、尿糖等。低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多汗、心悸、胸闷、面色苍白、乏力、站立不稳、饥饿感、肢体颤抖、抽搐、烦躁等。

2. 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多,占严重病例报告的26.7%。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晕、痉挛、抽搐、晕厥、意识模糊、昏迷、癫痫、精神异常等,其中以晕厥病例最多,占严重病例报告的5%。

3. 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喉水肿、心律失常、伪膜性肠炎、肝功能异常、重症药疹等。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糖尿病患者和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加替沙星,过敏体质、肾功能不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冠心病(多伴有高血糖)患者及老年患者慎用加替沙星。使用加替沙星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1日内2次给药应间隔一定时间,输液时滴速不宜超过30滴/分钟。同时,加强用药监护,包括血糖监测,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和血糖异常症状,及时停药。

关注穿琥宁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穿琥宁注射剂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穿琥宁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为主。超剂量使用、超适应症使用等均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等,其中,过敏性休克约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43%;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重症药疹等;其他损害包括血小板减少、紫癜、急性肾衰竭等。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对穿琥宁注射剂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穿琥宁注射剂,用药期间,患者应该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药,接受救治。另外,鉴于目前儿童用药尚无足够的临床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儿童慎用穿琥宁注射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价中心)

违法广告

2009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了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药品广告。这些广告均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并使用消费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1.红鹿参片

* 宁波诚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红鹿参片”,其功能主治为“补益气血,活血通滞”。

违法行为: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买了一疗程,服用后,头不晕了,吃饭也不怎么呛,口水也不流了,手抖动也减轻了……”等。

结论: 2.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

* 陕西省科学院制药厂生产的药品“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其功能主治为“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减轻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副作用”。

违法行为:广告宣称“5-10天精神好转,饮食、睡眠明显改善,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等。

3.乙肝舒康胶囊

* 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乙肝舒康胶囊”,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用于湿热淤阻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乏力、肝痛、纳差、脘胀等症”。

违法行为: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五个月后,肝病各项功能竟然全部转阴,肝功能正常,HBV-DNA也是阴性”。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2010年12月, 我院应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患者30例, 其中男11例, 女19例, 年龄25岁~71岁。原发病为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阑尾炎、肠炎、生殖系统感染等。

1.2 方法

分别采用口服给药及静脉输液途径, 我院使用药品为浙江京新医药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片和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2 结果见表1.

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为30 min~5 d不等, 经立即停药、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 (DNA) 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活性, 阻碍细菌DNA复制而达到杀菌作用。适用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本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不良反应, 发生时间早晚不一, 停药后对症治疗恢复较快, 未见文献报道的过敏性休克, 其中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剂量、给药方式以及患者的过敏史有相关性[1]。本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与文献报告相符, 另外文献中年龄以60岁以上老人多发[2], 原因大致为:老年患者常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 本品主要经肾排出, 导致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减慢, 体液游离药物浓度增高等, 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应监测肾功能, 必要时调整剂量谨慎使用, 以减少发生毒性反应的危险。因动物实验中发现未成年动物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造成关节组织软骨损伤, 故本品年龄低于18岁为用药禁忌,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亦应禁用此药, 因此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可忽略。

由于药物质量浓度、配制后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等原因, 静脉给药较口服给药易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 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口服给药, 必须静脉滴注时, 要控制滴数, 不宜过快。

此类药物部分经肝代谢, 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此外, 其生物转化依赖于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 影响肝细胞代谢, 致肝脏损害, 表现为肝酶的升高, 黄疸, 重者可致肝功能衰竭。故临床治疗不可超剂量用药, 疗程不宜过长, 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有报道围术期用于预防感染致不良反应的病例[3], 我院也存在这种超适应证用药现象, 但未见不良反应。因此要按照药品使用说明, 分析用药指征, 切勿滥用。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 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应慎用, 并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要针对不同个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尽量减少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并尽快明确诊断, 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刘芳群.87例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09, 6 (3) :165-167.

[2]宋和勇, 李新.我院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 (2) :69-70.

上一篇:套扎切除术下一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