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

2024-06-30

碳金融(通用12篇)

碳金融 篇1

一、碳金融市场诞生背景

碳金融市场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国际社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图通过国际协作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4个与会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 其目标是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UNFCCC第三次缔约方会议 (Third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3) , 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从法律上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减少排放量的目标, 并制定了创新机制来协助这些国家实现目标。在具体减排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性机制:联合履约机制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s, CDM) 、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e, IET) 。JI和CDM属于基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的机制, 通过项目合作机制, 发达国家或其他国内企业以投资方身份, 在其他国家投资具有减排效应的项目。

在《京都议定书》三机制下, 许多国家、地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减排项目或分配配额, 形成了“京都碳市场”。与此同时, 一些没有减排义务的国家政府、企业或组织自愿做出的减排额度进行交易, 催生了一个“非京都碳市场”, 又称“自愿交易市场”。至此, 碳交易便在《京都议定书》法律约束下形成的“京都碳市场”和《京都议定书》框架外形成的“自愿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伴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原本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环境问题引入了金融学领域, 碳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形成了金融市场中别具特色的新兴领域——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正迅速发展, 全球各地碳交易所相继成立, 碳交易制度不断完善, 交易额持续上升, 虽然交易价格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确定因素制约, 但各国政府和地区已清醒地意识到低碳、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已不可逆转。从长远发展来看, 碳金融市场必将成为各国和地区发展和振兴本国、本地区经济的新领域。这一新型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易结构和市场体系。

二、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 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情况

作为新兴的商品交易市场, 全球碳交易市场在2003年初具规模, 且发展态势迅猛。近几年中, 无论是碳交易量还是成交额均有大幅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201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 420亿美元 (见表1) , 相比200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了1 190%。但与2009年比较, 由于2012年后的监管制度缺失, 一级CDM市场价值下跌了近一半, 比京都议定书生效当年 (2005年) 还低。在2009年有强大主权供应的分配数量单位市场, 同样在2010年也有缩水。最后,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的配额曾在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在2010年由于该倡议的停止而导致该收益目标被删除。虽然后京都时代国际政策的不明朗给国际碳交易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但仍可看出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彭博新能源财经以及生态系统市场公司。

(二) 全球碳金融市场细分情况

碳交易市场主要由配额交易和项目交易两种类型组成。配额交易市场中, 一个单位的碳排放许可配额 (如EUA) 相当于与其相关联的项目交易市场中的一个单位的碳减排信用 (如CER) , 但总量限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没有总量限制的减排项目自身产生的利益激励更为严格, 因此, 配额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 流动性更高, 交易规模也远远大于基于项目的交易市场, 项目市场的价格基本随着配额市场价格波动, 这两类市场为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最基本的框架, 以此为基础, 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随之发展起来。

基于配额的市场中, 以通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每年产生的交易量和交易额最大, 成为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引擎。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 2010年, 通过EU ETS产生的包括EUA和二级CDM全部交易额占全球碳金融市场成交金额的97%, 其中EUA交易额达到1 198亿美元, 占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额84.4%, 占配额市场成交金额的99.1%, 远高于其他碳市场成交额, 欧盟配额市场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 (见表1) 。

基于项目的市场中, 一是CDM市场, 二是JI市场。CDM项目供需双方的区域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英国、瑞士和中国、印度等国家。CDM项目市场大体分为CDM一级市场和CDM二级市场。CDM一级市场基本上由发展中国家提供, 二级市场上的CER交易是指远期合同签订后而CERs尚未产生时发生的交易, 或者在CERs已由联合国执行理事会 (EB) 签发后又发生的交易。近年来, CDM项目的市场交易非常活跃, 发展迅速。从交易量来看, 经核证的减排量一级市场在2005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达到3.41亿tCO2e, 比2004年增长了252%,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交易量降至2.11亿t, 2010年交易量为1.87亿tCO2e。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CDM二级市场从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2008年比2005年增长了106倍, 年增长1.5-21倍, 即使在金融危机情况下, 2008年仍然比2007年增长了347%。2009年交易量达到10.05亿tCO2e, 与2008年交易量持平。2010年交易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字, 上升至10.98亿tCO2e。就交易额而言, CDM一级市场从2004年的4.85亿美元攀升至2007年的74.33亿美元, 增长了14倍。同样,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和2009年的交易额分别减少至65.2亿美元和26.78亿美元, 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12.3%和64%。2010年交易额降至15亿美元, 但下降速度已有所缓和。从二级市场来看, CDM交易额则由2005年的2.2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62.77亿美元, 增长了117.9倍。随后便开始下降, 2010年交易额降到183亿美元。还有, CDM的交易价格在2008年前后出现拐点, 2008年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CDM一级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来看, 从2004年的5.15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6.78美元, 每年增长率约为40%。2008年后, 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总量控制下的碳交易计划失败, 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见图1) 。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2005-2010年《全球碳市场现状与趋势》整理

相比CDM市场的发展, JI的进度相对较慢。JI项目是指附件一国家之间基于减排义务的项目级合作。投资国通过在成本较低东道国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以获得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单位, 用于实施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 并节约减排成本;东道国可获得一定资金或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0年JI项目所产生的ERU交易量仅为0.61亿tCO2e, 交易额为4.5亿欧元。截止到2012年2月1日, 247个路径二占了524项JI申报过程中的公开项目的 47%, 以及ERU的56%。然而, 目前只有25个路径二项目已经登记, 完成率仅为10%。相比之下, 有196个路径一项目已经登记, 几乎是路径二登记项目的八倍。目前,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JI项目实施主要分布国家, 占整个JI申报过程公开项目的56%和ERU的80%。

三、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一)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U ETS)

欧盟各成员国为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 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 也是现有的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欧盟范围内跨国实施的排放权交易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深远意义和根本性的环境政策之一, 对国际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EU ETS分为三个阶段, 每阶段皆要求各会员国依指令提交“国家分配计划”送交欧盟执委会核准, 此分配计划详述各会员国其减排权的分配与交易方式, 以达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然后政府根据总排放量向各企业分发被称为“欧盟排放配额 (EUA) ”的二氧化碳排放权, 每个配额允许企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第一阶段从2005-2007年, 减排目标是完成《京都议定书》所承诺目标的45%, 参加交易的部门集中于重要行业的大型排放源, 涵盖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6%的11400个设施, 这一阶段的减排不包括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 配额是免费发放的。第二阶段从2008-2012年, 减排目标是在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各国平均减排6.5%, 涵盖的排放设施范畴扩大, 覆盖了总排放量接近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的工业设施, 航空业首次纳入减排体系, 配额由免费发放和拍卖两种形式组成。第三阶段从2013-2020年, 减排目标是2020年之前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0%, 取消国家分配方案, 采用拍卖方式分配配额, 对EU ETS外部的减排信用抵消的使用限制将更加严格。

EU ETS主要交易集中于欧洲气候交易所 (ECX) 、欧洲能源交易所 (EEX) 、北欧电力交易所 (Nordic Power Exchange, Nord Pool) 、Powernext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荷兰Climex交易所等多家交易所。其中, ECX在2010年4月被美国洲际交易所 (ICE) 以3.95亿英镑收购, 在EUA、CER和ERU三种类型上衍生出八类期货和期权产品。在EU-ETS中, ECX交易所在2011年9月的市场份额占比91.66%, ECX是全球最活跃的碳排放合约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是纽约—泛欧交易所 (NYSE Euronext) 与法国国有银行信托投资银行于2008年1月22日合作设立的全球碳交易平台。BlueNext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信用额现货交易市场, 占全球碳排放信用额现货交易市场份额的93%。

(二) 美国区域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RGGI) 是美国第一个强制性、市场驱动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 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拍卖几乎全部配额, 而不是通过免费发放的形式运作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该体系目标是在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共10个州的电力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即到2019年, 比2009年的水平减少10%的排放量。该体系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启动。RGGI由10个州各自单独的二氧化碳预算交易体系组成, 这些单独的体系均以RGGI的规则模型为共同基础, 由各州自行制定管制条例进行管理, 并与“碳配额互惠”规则相互联结。通过该规则, 被管制的电厂可以用RGGI范围内任意一州签发的配额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

西部气候行动倡议 (Western Climate Action Initiative, WCI) 是原有“西海岸气候倡议”和“西南州长气候倡议”的延伸和扩大。涵盖美国七个州和加拿大四个省。这些地区总排放量目标定为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5%, 其他一些美国、墨西哥的州和加拿大的省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了倡议。该协议覆盖所有6种温室气体, 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WCI仍处于机制设计和筹备的最后阶段, 许多重要机制还停留在建议和提案层面, 尚未最后定论。WCI的行业覆盖囊括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 以2009年1月1日之后最高的年排放量为准, 任何年度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均是WCI的管制对象。

中西部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Midwester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Accord, MGGA) 于2007年11月15日由美国中西部6个州的州长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省长共同签署, 要求建立中西部区域性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MGGA仍处于机制设计与筹备中。MGGA行业范围和燃料范围极为广泛, 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经济部门, 减排气体范围仍为国际气候条约中规定的所有6种气体。减排目标为至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 至205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80%, 明确提出与RGGI、WCI、EUETS和其他强制性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相连接。

加州全球变暖解决方案 (议会第32号法案) (California Global Warming Solution Act AB32) , 于2006年8月生效的议会第32号法案由时任州长施瓦辛格签署。此法案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减少排放至1990年水平, 至2050年减排至1990年水平的80%。此法案采用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对加州85%的温室气体设定排放上限, 它将与其他减排措施和手段相互协调来减排温室气体。实施免费分配与拍卖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加州AB32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多州联合的区域层面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榜样。

美国区域碳交易体系主要集中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 (Chicago Climate Futures Exchange, CCFE) 、美国洲际交易所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CE) 、绿色交易所 (Green Exchange) 等多家交易所。其中, CCX于2003年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由企业发起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目标和交易内容的专业市场平台。CCX建立自愿但有一定约束力的单强制减排体系 (即自愿加入, 强制减排) ,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自愿型总量限制体系, 可以称为协议减排模式, 也被列入自愿碳市场范畴。2010年7月, CCX的母公司Climate Exchange Plc.被亚特兰大的洲际交易所 (ICE) 以6.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10年10月, CCX官方文件宣布, 开展整整8年的CCX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将于第二期结束后 (即2012年12月31日) 停止, 不再继续进行第三期。这宣告了美国目前唯一一个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终结。

(三) 澳大利亚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澳大利亚国家污染物减排体系 (Australia 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 CPRS) 是工党陆克文政府提议的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CPRS预计于2010年7月正式实施, 并形成法案通过立法程序提交给议会审议。该法案一旦经议会通过, 这可能成为澳大利亚管理GHG (温室气体) 排放的主要工具且覆盖整个经济的ETS, 但该法案在2009年两次遭到议会否决。2010年4月27日, 鉴于国内的政治僵局和对未来国际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 总理陆克文宣布澳大利亚的ETS将被推迟, 并在2012年年度重新审核, CPRS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型排放交易体系, 设定行业排放总量。CPRS将覆盖大约75%的澳大利亚排放, 并实现其中期减排承诺, 即到2020年比2000年基础上至少减排5%。

可再生能源目标 (Renewable Energy Target, RET) 于2009年8月由澳大利亚政府实施, 是目前仅有的一个在联邦层面可以促进减排的环境市场。RET目标是到2020年, 20%的电力供给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 (是目前的两倍) 。这比2001年实施的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 (MRET) 体系增长了四倍, 激励了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证书 (RECs) 。可再生能源证书以电力产量为单位, 即百万瓦时 (MWh) 为单位, 而不是二氧化碳当量 (CO2e) 。基准参与者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证书履行履约义务, 目前可再生能源证书的市场价值远超过温室气体减排证书。在GGAS系统下, 如果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同时可以减少甲烷排放, 是可以既产生可再生能源证书又产生温室气体减排证书的。目前, REC的交易价格高于每千瓦小时40澳元 (37美元) , 相当于47澳元tCO2e (43美元) 。

节能量交易体系 (Energy Saving Scheme, ESS) 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启动, 并将持续至2020年。其目的是通过奖励开展合格的项目来减少电力消费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公司来提高能源效率, 并降低售电量4%。它以能源零售商以及NSW中的发电商为目标。参与者可通过缴回节能核证 (ESC) 来履行其义务。NSW GGAS框架下有一个节能项目的自动转换过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 (New South Wales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cheme, NSW GGAS) 是全球最早强制实施的减排计划之一。2003年1月1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启动为期10年涵盖6种温室气体的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该体系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机制相类似, 但参加减排体系的公司仅限于该州电力零售商和大的电力企业。在澳大利亚碳污染减排计划开始运转后, GGAS将被终止。GGAS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基准信用型强制减排体系, 它的基准是人均消费二氧化碳当量。之所以采用这一基准实现总量减排, 主要是由于人口基数是稳定的。GGAS2003年开始时的初始基准为8.65吨/人, 2007年逐步下降至7.27吨/人, 并保持该基准至2021年不变。7.27吨/人的基准相当于比《京都议定书》1989-1990年基准年均下降5%。如果把该目标在澳大利亚全国推行, 其所取得的绝对减排量将相当于澳大利亚加入《京都议定书》所需要承担的第一减排期任务的50%。

澳大利亚减排体系交易集中于澳大利亚气候交易所 (Australian Climate Exchange, ACX)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 ASX) 、澳大利亚金融与能源交易所 (Australian Financial and Energy Exchange, FEX) 三家交易所。其中, ACX是澳大利亚第一家电子化排放交易平台, 于2007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完成交易量6 300吨CO2e, 平均价格在7.42美元。2008年5月, ACX已经开始交易国际自愿市场的抵消额度VERs, 并于2009年年初开始碳信用期货交易。

(四) 英国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The UK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UK ETS)

英国交易体系是英国政府建立的覆盖所有经济部门包括6种温室气体的国内贸易体制, 以自愿参与并配合经济激励、罚款等为特征。它于2002年4月成立, 是全球第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它的实施对EU ETS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过宝贵经验。UK ETS的运作方式包括配额交易与信用额度交易两种模式。配额模式拟订一个绝对减量指标, 然后指定每个企业的排放配额。信用额度模式则由参与者以其他提升能源效率或减量专案计划提出其相对减量目标所产生的额外减量。除了必须完成欧盟减排, 该体系还包括两类自愿减排企业:一是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而自愿承诺绝对减排目标的企业;二是通过自愿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承诺相对排放目标或能源效率目标的企业, 这些企业如果达到目标可以享受最高80%的气候变化税减免。对于这两类自愿减排企业, 英国排放交易体系以1998—2000年的平均排放量作为基准线, 减去每年自愿承诺的减排量, 确定企业每年的许可排放量。英国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参与的企业可以自由使用它们的碳信用。为了协调英国排放体系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之间的关系, 英国排放体系于2006年年底结束。

四、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思路

(一) 中国碳金融市场法律框架构建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碳金融市场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政策的扶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 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我国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 中国政府必须下定决心从制度上构建碳金融市场法律框架, 指引碳金融市场正确前行。

随着中国碳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碳金融市场法律体系要逐步搭建起来, 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法律文件已相继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法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未来还应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大金融领域分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法》、《银行碳金融服务准则》、《碳证券交易法》等法律法规。除了交易法规之外, 还应从碳金融市场的监管入手, 出台《碳金融市场监管法》, 对碳金融市场从进入到退出整个过程进行监管,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二) 中国碳金融市场结构设置

碳金融市场结构是指包括市场主体、工具、中介、组织方式和监管在内的五大体系, 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碳金融市场的组成部件, 在碳金融市场原则和制度安排下形成制衡机制, 维持市场正常运行。

1.碳金融市场主体。

碳金融市场主体是指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碳金融市场的主体有企业、政府部门、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它们参与碳金融交易的动机主要有筹措货币资金、对碳金融资产投资、套期保值、套利、投机或是调控宏观经济。首先, 企业作为碳交易市场中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主体, 当技术上无法进行或不愿以高成本进行碳减排时, 如果被限定了排放量约束指标, 而必须增加碳排放权的使用量时, 企业具有碳减排的需求, 成为碳市场的需求方, 此时, 如果自身资金匮乏, 则可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或采用其他方式融资, 成为金融市场资金需求方;相反, 如果企业掌握较高的减排技术, 能够低成本进行碳减排, 产生富余的碳排放指标将在碳市场中出售, 获得资金, 将资金用于投资在碳市场中, 成为碳金融市场的供应方。其次, 政府部门, 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是资金的需求者, 它们通过发行政府碳债券筹措资金。再次, 居民个人以自己合法财产投资于碳金融资产, 成为碳金融市场主要的投资主体。第四,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 金融机构既是资金的需求者, 又是资金的供应者。最后,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率等措施宏观调控碳金融市场。

2.碳金融市场工具。

碳金融市场工具是碳金融交易的载体。碳金融工具可以理解为筹资者对金融工具持有人的债务, 即对碳金融工具的发行人而言是金融负债, 对碳金融工具持有人而言是金融资产, 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公开碳金融市场上的碳金融工具一般采取有价证券或衍生品的形式。现阶段, 中国碳金融市场工具主要是CDM项目产生的CERS现货, 未来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碳金融工具种类也会随之增多, 由现在开展的区域强制碳强度减排而产生的强度减排市场, 因此会产生配额现货, 随着交易量和交易规模的扩大, CERS期货和期权产品, 强度配额期货和期权产品也会随之诞生。

3.碳金融市场中介。

碳金融中介在碳金融市场上发挥着媒介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构成和维持市场运行的作用。包括投资银行、认证机构、评估机构、仲裁机构等。碳金融中介的业务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可以为碳市场提供交易信息, 改善交易主体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状态;认证机构和评估机构可以对项目市场的在减排量进行审核、认证、并评估其环境的改善度, 从而形成经核证的减排量供市场交易;仲裁机构可以对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进行法律调解和仲裁, 促进碳金融市场的有序进行。另外, 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发展, 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如从事碳交易的经纪、办理碳的存储和借贷业务等。世界银行是目前在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比较大的中介机构之一。

4.碳金融市场组织方式。

碳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包括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两种。在碳交易的初期阶段, 由于交易主体对于碳交易制度这一全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还处于一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因此碳交易市场的主体数量较少, 交易的碳排放权的数量较小, 整个碳市场的规模也较小。此时, 碳交易多采取场外交易或分散交易的方式。在碳交易的发展阶段, 碳交易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普遍认同, 新的排放主体的设立和已有的排放主体经营状况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变化, 会使得参与碳交易的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 分散的场外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交易主体的碳交易需要。此时, 碳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碳交易多采取在专业的交易所或碳交易市场进行场内交易或集中交易, 从而逐步形成有一定规范的碳市场。

5.碳金融市场监管。

碳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即金融监管当局以其相应的机构运用一系列法规制度和办法措施对碳金融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宏观监督和管理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系统。碳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包括碳金融法律体系, 由于碳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针对碳金融风险控制立法, 立法部门应专门制定一系列针对碳金融风险进行监管的指标体系, 达到专门监管的效果;碳金融监管模式, 目前国际上碳金融监管主要有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和分权式的治理模式两种, 其中, 集中决策治理模式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 由一个主要的监管机构负责碳排放权的申报登记、配额分配、监督管理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的国情更适合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碳金融监管机构, 一个系统性强、范围涉及全国的完整的碳金融体系, 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对日后将要进行的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碳排放交易实施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申报登记和监管管理;碳金融监管工具, 碳金融监管需要尽快建立会计部门、业务部门与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物质流成本会计 (MFCA) 信息系统。

(三) 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搭建

1.碳现货市场。

碳金融市场首先从现货交易开始。按照不同的交易机制, 碳现货市场交易的产品种类主要是CDM项目产生的碳信用, 以及经国家相关机构发放的配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CDM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因此, 我国可以大力发展创新CDM项目, 在现货市场上大量交易CDM项目中经核准的CO2减排量 (CERs) 。另外, 国家实行强制碳强度减排交易, 未来在中国市场内, 配额交易将成为现货市场交易的主流。

2.碳资本市场。

碳资本市场主要包括碳股票市场、碳债券市场和碳基金市场。碳股票市场:通过优惠政策支持来鼓励效益良好并且具备一定规模的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 以社会融资的方式筹集和扩张资本, 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当前股票市场上, 主要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板块迅猛发展。在美国市场上有超过60个市值高于7 500万美元的清洁能源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微型公司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碳债券市场:碳债券是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发行的企业债券或国家债券。纵观国外碳金融市场发展, 碳债券的发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决节能减排资金不足的方式。碳基金市场:碳基金是国际碳市场投融资重要的工具。碳基金的整体运行机制包括碳基金设立、投资、交易、退出等方面。

3.碳金融衍生品市场。

随着碳现货市场的不断完善, 应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期权期货交易市场。碳期货原理是购买碳期货合约来代替现货市场上的碳配额, 从而对一段时间之后将要进行的出售或买入碳配额的价格进行保值, 达到回避和转移价格风险的目的, 因此碳期货具有碳价格发现功能。碳期权是在碳期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碳衍生交易工具。期权合约的推出会使基金、能源交易公司及工业企业加入, 使市场功能性、流动性和复杂性逐步增强, 碳期权市场快速发展。除以上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之外, 还包括碳远期交易、碳套利交易和碳互换交易。进行套利的不同的碳信用产品必须有相同的认证标准, 且受同一个配额管制体系管理, 当合同中所涉及的减排量也相等时, 就可以由市场价差产生一定的套利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毅刚.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59-73.

[2]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69-81.

[3]王遥.碳金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38.

[4]European Commission.Directive 2003/87/ECAnnexⅢ, 2003.

[5]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7) .

[6]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market report 2011.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国发 (2007) 18号) , 2007.

[8]柴青宇.以低碳金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 (1) :60-63.

碳金融 篇2

摘要:碳金融业务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人心而迅猛发展,然而制约着碳金融服务机构实现创新的是市场风险,因此,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为6月18日至12月31日的碳交易均价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用Copula函数构建模型计算中国碳金融市场的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碳金融;市场风险;Copula

1、引言

低碳经济的兴起促进了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碳金融业务创新也随之兴起。以兴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主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市场风险受国际汇率影响较大,碳排放交易所交易试点主要交易对象为CCER,主要受碳价波动影响。由此,本文在考虑不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后,选取Copula函数构建模型这种非传统度量方法来计算碳金融业务的市场风险。

韦艳华等国内外专家在考虑变量的相关性后,把Copula函数应用到以GARCH构建的金融变量边际分布的模型中,研究变量相依性以及整合后的市场风险。周艳菊等基于贝叶斯网络并利用Copula方法度量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不同置信水平下操作风险损失的VAR和CVAR值,该成果的发表为更准确的度量操作风险提供了依据。李建平等考虑风险相关性后对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三类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了集成,实证显示考虑相关性后的VAR值比直接相加的VAR值要小,为研究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提供新思路。张晨等根据对商业性银行介入碳交易业务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构建的以Copula为基础的模型的结果,认为政府监管对减少碳交易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总体而言,Copula的性质是在非线性单调变换下函数不变,因此,可以对非线性、非对称性的相关模式进行刻画,并且实现风险分散。

2、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Copula函数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度量。当使用Copula函数计算市场风险时,主要体现在与VAR度量方法的结合上。Copula将不同的金融资产的边际分布连接起来,得到它们的联合分布,从而据此计算相应的分位数,得到的值也就是市场风险值。假设,F是由Copula函数连接的边际分布的联合分布函数,则对于显著水平的VAR值计算如下:

运用Copula函数构建模型后,拟合不同形式的Copula函数时需要对参数进行估计。本文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核密度函数得到A、B两类因子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为:

(2)Copula函数中均匀边际分布变量是根据密度函数算出的分布函数得到的,即:

由上述公式得到的是Copula函数中的估计值。

(3)不同Copula函数的参数利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即:

(4)这样不同的Copula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的Copula函数,即:

3、实证研究

文章选取206月18日至2012月31日的中国七所碳交易试点碳交易均价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收益率数据共579组,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wind。碳交易均价定义为:

上式中角标分别代表北京、上海、深圳、湖北、广州、天津、重庆等地。本文将收益率定义为(i=1碳价,i=2汇率):

3.1变量的基本统计特征

经过ADF检验,两个收益率序列都是平稳序列,两个收益率序列围绕着均值上下波动,且其波动性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下表给出两个序列的一些统计特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序列的均值和标准差都较小,偏度值比0大,为右偏,峰度值比3大,表现出“尖峰厚尾”的特征。对碳均价和汇率两收益率序列进行正态性检验,得出H=1,即拒绝原假设,认为他们不服从正态分布。

3.2参数估计

Parzen(1962)的研究结果显示了核密度估计具有渐进相容性和渐进正态性的特征。这里选定正态核函数,由正态核的经验法则选取光滑参数,就可以计算碳均价和汇率收益率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光滑参数。

核密度估计函数基本上拟合了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Copula函数中的估计值。为了验证,是来自上的均匀分布,画出经验分布与均匀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图,图形基本重合。由此得出,确实来自均匀分布。接着求出阿基米德 Copula中各参数估计值。结果如下:

对比上表中各Copula函数的参数值和极大似然值,不难看出Frank函数对应的参数较大,因此初步断定Frank Copula能够描述两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

3.3Copula函数选择

本文根据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出了不同阿基米德 Copula的参数估计值。但是这些不同的阿基米德Copula函数中是不是Frank能更准确地刻画两序列之间的相关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本文采取三种函数与均匀分布之间的欧式距离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中我们看出Frank是最优的,而Gumbel和Clayton函数距离相对较远。因此,在显著性水平为5%情况下,认为两序列的相关结构可以指定非线性的Frank函数描述。进一步计算阿基米德 Copula函数的相关性测度的指标:

从表4中我们看出基于阿基米德 Copula函数的相关性测度指标中Frank的Kendall’s Tau和Spearman’s Rho是最高的。也就意味着Frank对极端事件的尾部相关性能够更好地加以描述,所以它更能恰当地刻画两序列的相关性问题,碳均价和汇率收益率序列整体相关性比较强,与上面的非参数密度实证结果相符。

3.4市场风险VAR

为了得到市场风险的具体数值,对碳均价和汇率收益率进行等权重组合,运用Frank Copula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出不同置信度下的值,结果见下表: 实证结果比较可知:置信度的提高带来VAR的值的增大;碳均价序列的VAR值相比汇率序列的VAR值要大;汇率是受到政府监管的,而碳价监管还未完善;若将两风险的VAR值直接相加要比整合后的VAR值要大,说明不同的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会使市场风险的.值变大;而蒙特卡罗模拟的值处于两者之间,市场风险VAR值随着蒙特卡罗模拟模拟的次数增多而增大;由此可知,本文选取的Copula模型很好地将序列间相关性整合在一起,对中国碳金融的市场风险进行了很好的度量。

结论

低碳经济的兴起促进碳金融业务迅速崛起,碳金融服务机构的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经济转型,参与碳金融业务的关键就是有效地实现碳交易市场的风险防控。本文根据研究结果,现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积极构建全国范围内较为完善的碳金融交易平台。一是,统一定价,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制定价格,有明确对的价格制定体系,从而提高碳金融交易的市场效率。二是,统一配额,在全面推进碳金融交易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总量控制。三是,统一监管,实现自上而下的审慎监管体制,明确各级部门监管范畴,并防止冲突。

其次,健全交易和监管机制。设立碳排放权交易所交易的进入门槛,确保交易主体具有良好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同时设立风险警示制度,通过保证金制度,实现对交易风险的防范。

最后,与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加强合作。对国内相对分散的碳金融交易平台进行深度整合,重点扶持碳金融交易的第三方机构,加强与国际化程度较深的气候交易所的合作,逐步实现中国碳金融交易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韦艳华,张世英。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分析――Copula—GARCH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2(4):7—12。

[2]周艳菊,彭俊,王宗润。基于Bayesian—Copula方法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li量[J]。中国管理科学,,19(4):17—25。

[3]李建平,丰吉闯等。风险相关性下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集成度量[J]。中国管理科学,,18(1):18—25。

[4]张晨,杨玉,张涛。基于Copula模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风险整合度量[J]。中国管理科学,,04:61—69。

中国碳金融的趋势 篇3

【关键词】碳金融 市场体系 产业成熟 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都更加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在此背景下,碳金融方兴未艾,成为新兴的金融市场。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碳信用供给国之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在碳金融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二、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碳金融是伴随着国际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新概念,包含了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市场、机构、产品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目前,有6种被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CO2是最重要的一种,因此,国际交易中通常将其他温室气体都折算成CO2当量,所以讲排放权交易市场均成为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可以细分为市场体系、组织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三大部分。碳金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受国际能源政策、金融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较大。

(一)国际气候政策变化推动碳金融发展

目前,国际气候政策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个重大国际公约对碳金融市场影响巨大。1992年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了所有缔约国的减排责任,并制定了相应的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催生了碳金融的大幅增长。1997年,《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并于2005年进入强制执行,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推动了国际碳交易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碳相关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其他衍生品也不断出现。

(二)碳金融市场交易从爆发式走向平缓

2005年《京都议定书》强制生效后,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9.40亿欧元,到2008年时,已经增加到92.37亿欧元。2005~2008年成为碳金融市场的黄金时期,碳金融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入主体不断增多。2009年以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市场对碳交易的需求不断减少,碳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影响,当年的碳金融交易规模下降到了62.58億欧元,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的履约到期,“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各国在减排指标、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利益博弈,谈判进展困难,碳金融交易逐渐从爆发式增长走向平缓。

(三)金融危机恢复期对碳金融市场的影响

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延缓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改变,与2008相比,2009年的碳信用交易额下降了32%,碳平均价格从19欧元下降到了11欧元,在此情况下,很多发达国家出现资金融资难、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对CO2的减排量需求不断降低,外部需求的降低带来碳金融投资减少,碳交易的市场价格不断降低,碳市场交易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金融环境的动荡使得碳金融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2009年后世界进入金融危机的恢复期,碳金融市场不断探索和前进,近年来碳金融市场日渐回暖,市场大环境在慢慢变好。

三、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不断提升

我国从2005年以来逐渐介入碳金融市场,在起步阶段面临着CDM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有待完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相对单一、碳金融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碳金融市场的培育,先后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几大交易所,我国在五省八市开展了低碳试点,并兴建了几十家碳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还与兴业银行合作推出了中国低碳信用卡,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绿色零碳信用卡,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总体不断提升。

(二)碳金融产业成熟度日趋加强

自2005年进入碳金融市场,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碳信用供应国,但处于交易产业链的低端,同时,配套的政策、法规、服务都有所欠缺,产业成熟度整体不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不断进行区域示范和行业试点,通过减税、贴息等优惠政策,整体上推进碳金融产业发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区域金融中心基础上,培育多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不断开拓国外市场。2009年,北京环境交易所和BlueNext交易所合作推出了我国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的V1.0版,建立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

(三)碳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多样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碳金融市场的产业成熟度不断增强的同时,碳金融市场的产品也不断多元化,期货、期权、互换、环保衍生品等碳金融形式不断出现。商业银行也在碳金融领域提供绿色信贷,推出碳金融理财产品,兴业银行于2008年加入“赤道原则”,成为我国第一家“赤道银行”,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两大碳基金,用于减排量的碳汇项目,在碳金融服务机构方面,2010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碳资产管理、信用机构评级等相关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总体上升。

(四)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随着碳金融市场在我国国内不断发展和成熟,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致力于发展绿色信贷,对金融顾问、服务咨询、产业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需要熟悉碳交易规则、了解碳交易市场、精通相关金融知识的跨领域人才,尤其是在碳资产管理、与农业项目结合、碳金融成本效益分析等新兴领域的创新性人才更加稀缺。当前形势下,我国要推进碳金融大国地位的提升,还必须加强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领域内的优秀人才,构筑发展的人才高地。

四、结语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碳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我国是CDM项目的主要供给国,在碳金融市场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碳金融的趋势总体良好,应该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完善碳交易体系,推动碳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倩,王遥.碳金融全球市场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碳金融 篇4

为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目前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开始显现, 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碳碳

税是一种污染税, 排放的碳越多, 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政府部门会先为每吨碳排放量确定一个价格税, 然后通过这个价格换算出对电力、天然气或石油的税费。由于征税使得使用污染燃料的成本变高, 会促使公共事业机构、商业组织以及个人减少燃料的消耗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碳关税

与碳税不同, 它指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在贸易中征收关税。发达国家总是担心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中出工不出力, 如果发展中国家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 就对其出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这很容易变成阻碍全球商品流动性的新贸易壁垒。

碳政治

所谓“碳政治”, 又可以称之为“气候政治”, 是指各国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 而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来计算, 故称之为“碳政治”。

碳捕捉

二氧化碳的产生有时不可避免, 就像你一直在呼吸, 为了不让你呼出的碳排到大气中去, 你可以把它们吹到一个塑料袋里。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 即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用化学方法先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就是捕捉。

碳封存

碳金融 篇5

【摘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国家结合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形势,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号召,低碳经济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实现我国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健康稳定的运行模式需要完善的低碳金融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针对低碳经济和金融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究了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途径。

【关键词】低碳金融;法律制度;发展理念

一、引言

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逐渐呈现出较为严峻的状态,为保障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我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目前来说,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金融立法相关的机制有待于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发展建设初期。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探究,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低碳经济和金融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探究

(一)低碳经济和金融法律制度的互相影响

现代金融作为经济发展核心,两者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当前形势下,低碳经济要想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现代低碳技术和低碳金融的支撑。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来说,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组成内容,其两者的发展状态互相影响,金融既是经济的产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机制,以自身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各个国家的就业率和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处于低迷状态,现代金融的发展可以将资金进行科学的配置,使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合法高效的.运转,产生更多的价值,总体来说,金融和经济处于积极的互相影响作用下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金融法律制度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来说,低碳经济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的新兴产物,任何经济发展形势都要依托于国家法律,金融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以法律作为运行保障,金融法律制度可以说是为低碳经济的运行提供合法科学的保护。

(二)低碳经济对金融法律制度的影响分析

法律是对社会行为的约束,低碳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制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低碳金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传统金融存在较大的差别,金融法律制度的出台是为了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以往的金融法律秩序过于注重对环境秩序的保护。但目前来说,现代环境问题受各领域企业发展影响较大,如果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会对周围区域内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为加强企业运营的环境风险控制,银行需要对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以促进其信贷管理机制的完善。基于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金融法律建设的重要参考,为保障金融关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规范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时需要相关的金融法律制度对其行为以及运行效果进行规范化评估。客观来说,金融法律制度属于经济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其首先应当保障的是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时期,需要做到两种效益的同时增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当前形势下,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发展能源消耗,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需要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但如果仅靠自我约束很难达到这种发展目的。因此,需要建立相关金融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保障。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的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探究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在于全面促进产业发展结构的转型优化,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但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市场的发展形式,对相关的金融法律制度进行科学的创新,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低碳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建立健全低碳经济金融基本法

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出台了《低碳经济促进法》,该法律内容明确表明了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促进作用,对于相关的低碳经济的细化发展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划分。并且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纳入了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使其成为了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管理制度涵盖了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环境问题的项目审批,运行过程中的排放标准等内容。低碳经济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完善的实施流程和相关的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的金融机构可以采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整优化,在信用机制逐渐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目前我国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环境友好型建设项目给予了相关的信贷优惠,其目的在于全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基本法的建设来说,需要对各个部门以及个人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对其行为制定严格的规范,如果触犯法律必将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部门法

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完善低碳信贷法律制度,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时间短,加上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加强立法支持,可以从强化金融机构的环保职责出发,同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制定低碳信贷评估标准;然后要完善低碳证券法律制度,通过完善证券融资事前环保审查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融资环境风险的审核,并且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制度,对融资资金的使用是否属实进行监督与管理,为完善证券融资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提供支持,最终可以通过企业获得的环境绩效评估自然效益与经济效益之前的统筹;最后要重视低碳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结合我国的国情,在立法层面上通过政府强制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签订相应的环境保护协议,从而引导企业购买环境责任保险,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来提高企业对低碳经济的参与性。

四、结语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当前形势下,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促进产业发展的结构优化,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逐渐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式,不断对金融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创新,充分发挥其效能和宏观调控作用,全面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坚,周玲霞.碳金融结构转换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基于制度创新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97-102.

碳金融市场关乎国家兴衰 篇6

“全球变暖导致人类毁灭”曾经显得那样的遥远,但是现在,狼真的来了!而且气候问题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深远的影响,“低碳模式”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秩序。

气候变化扭转世界政经格局

国际谈判上演“三国演义”

联合国于1990年启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议。前者要求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安全水平,而后者则对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表1)。

各国在减排量和时机选择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产生了三个主要的利益集团:

激进的“欧盟集团”包括所有欧盟国家,由于缺少化石能源,开发替代能源较早,技术领先、减排成本低。除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减排目标外,还单方面提出更苛刻的目标:2020年以前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

举棋不定的“伞形集团”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普遍是碳排放大国,从自身经济、资源和技术水平来看,减排意愿并不迫切,且担心对本国经济产生冲击,因而反对立即采取减排措施。

不承诺减排的“七十七国集团+中国”认为过去一百年的全球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不应由发展中国家买单,主张“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带头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复杂的是,同一阵营内的态度也不同,身处“伞形集团”的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立场已经动摇,第三阵营中的岛屿国家则对某些“盟友”的“不积极”颇有微词。

总之,所有国家都在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子。

哥本哈根会议未成正果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规格很高,85个国家首脑和192个环境部长参加。会议原本期望通过新的议定书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如未达成一致,那么在《京都议定书》之后将没有一个公认的约束文件,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会遭到重挫。因此,此次会议被喻为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雷声大雨点小,与会各国的方案和目标分歧很大(表2)。

除了减排目标存在较大分歧之外,各国对于2050年全球减排量的分担、资金问题(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提供长期援助)、技术支持与监督(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支持,而发达国家要求进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监督)、《京都议定书》延续等核心问题也是争执不下。

欧盟美国谁执牛耳

发达国家普遍对碳减排持积极态度,纷纷把降低碳依赖程度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长远战略,极力推进高能效、核能、可再生能源、碳封存技术。

欧盟国家率先签署《京都议定书》确立先发优势,并通过下阶段的减排目标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期望重塑全球金融中心(现有规则下主要以欧元结算),并重新主导全球贸易格局(对国际贸易征收碳税等),也重新成为全球技术输出中心(事实上很多欧盟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口低碳技术)。

美国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但通过奥巴马的“绿色新政”提出不同的减排方案,其争夺全球气候谈判新秩序主导权的野心彰显无遗。

市场价格机制促进减排

全世界范围的碳减排是一个复杂的博弈。一种实施思路是采取法规、税收、监管等政府强制性手段,但制度设计将极为复杂;另一种思路是政府制定总体目标,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推动全社会的减排,发挥个体能动性以优化总体利益。缘于第二种思路的碳交易称为“总量限制与交易”机制。

在该机制下,权威部门通过发放(或拍卖)凭证,将碳排放权分配给排放碳的经济个体。不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减排效率和成本各不相同,碳排放权凭证的交易降低了总体社会成本,对交易双方都有利,创造了价值。

为了满足减排指标,国家和企业还可以投资于减排项目抵免其减排义务。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往往高于发展中国家,便向后者购买减排指标或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这种双赢的合作促进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兴起。目前,碳排放的交易对象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Allowance)和减排信用额(Credit)。

强制性碳减排市场

《京都议定书》允许缔约方在国外实现减排,并计入本国的减排指标。该框架下形成了三种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ET)、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表3)。

自愿性碳减排市场

除了强制性交易机制,还存在公益性或营利性团体代理碳交易和实施碳减排,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自愿市场,称为“自愿性碳减排市场”。

不过,自愿性减排不必像《京都议定书》那样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才能获得认证,这就导致缺乏透明度,减排效果的计算方法和价格难以规范,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一些标准被陆续开发出来,例如CDM和JI的黄金标准、自愿减排项目的黄金标准、自愿碳标准(VCS)等。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国际气候组织估计2010年该市场会增至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碳排放权价格因子

“物以稀为贵”,碳排放权的价格也取决于市场供需。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于2005年开始碳排放权凭证的交易后,凭证价格平稳升至2006年4月的每吨30欧元的峰值;当年5月,一些成员国将会给本国企业极为宽松额度的传闻,使该凭证价格一泻千里,暴跌至每吨10欧元以下,2007年3月跌至每吨1.2欧元,9月更跌至每吨0.1欧元,至此,欧盟不得不大幅收紧交易总额度。

展望未来,碳排放权的价格将依赖于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制定的减排目标、各种减排措施和减排技术的成本、气候、宏观经济以及能源价格等多种因素。

碳金融市场迅速膨胀

碳排放权交易催生了“碳金融”市场,这个市场覆盖所有涉及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银行贷款以及相关的金融业务和类似期权与期货的衍生产品。

2005年,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碳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价值为110亿美元,2008年升至1180亿美元。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的碳交易甚至可能超过石油市场。

碳交易定价权争夺激烈

碳市场竞争焦点是争夺定价权。面对美国的挑战,欧盟的碳排放交易量和交易额仍居全球首位。为此,欧盟先后成立了北方电力、未来电力、欧洲能源等多家交易所。

美国凭借在金融、信息和法律领域的综合优势,积极争夺碳交易的控制权。2003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成立,对六种温室气体减排进行交易;2004年又建立了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ECX);2005年与印度商品交易所达成伙伴关系;2006年成立加拿大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MCEX);2008年1月,纽约泛欧交易所与法国国有银行信托投资银行Caisse des Dépts合建了Blue Next交易所。

欧美还在碳交易的信用评级、衍生品领域进行拓展,推动组建碳交易评级机构。2008年,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推出低碳100欧洲指数。

另外,西方交易所正积极布局中国市场。2008年9月,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天津市政府以及中石油母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09年6月,Blue Next与北京环境交易所(CBEEX)达成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金融机构强势介入

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从最初的主权国家和公共事业向私有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扩展。

金融机构目前主要进行交易中介和直接投资。除配额交易和金融产品设计外,投资银行还以更直接的方式介入碳交易市场。高盛参股了气候交易所公司,并且将欧洲气候交易所纳入其交易系统。美国银行(BOA)成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会员,也是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和欧洲气候交易所的会员,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了气候交易所公司。

中国准备好了吗?

一夜之间,“低碳”成了流行语,在中国尽人皆知。但是,我们面对的或许是一场没有准备的政治经济战争。

尽管IPCC的报告称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占90%以上,但仍有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只是阶段性的,太阳黑子才是决定因素,“碳减排”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精心策划的圈套,其真正企图是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处于不利位置的仍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科学证据还是政治预谋,毕竟全球政治的博弈趋势已经形成,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新的增长模式已无法阻挡。

目前,中国已是第一大碳排放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尚未完成,对低附加值制造业的严重依赖、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以及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碳排放总量仍将快速增长。根据科技部的预测,即便中国采取积极措施,也要2030年以后才能见顶。

中国面临太多的问题。在京津沪成立的环境权益交易所和武汉、长沙、杭州、昆明等地的类似交易所一样只能围绕二氧化硫排放、节能减排指标等做文章,自主的碳市场还基本为零。由于对国际碳金融规则缺乏研究,难以与全球交易机制对接;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能力不足,国际化不够;再加之还存在监督、监测、评估、标准等系列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国内短期尚难形成规模化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游戏仍被国外主导。身处价值链底层的背后隐藏着巨额的损失。

在后续的国际谈判中,中国将承担更大的国际压力,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消减碳密度40-45%是中国政府的无奈决定。这是国际政治博弈的结果,但也是机遇,只有加速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目标,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不至过于被动。

翻看硬币的两面,全球气候变化给中国的崛起带来巨大的阻力,也带来机遇。中国需要深入分析碳金融市场的机制与规律,完善国内监督、监测、评估、标准等体系,量化各环节的显性和隐性成本,并大力开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作者供职于威士曼资本集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研究中心和ValueOptima Inc.

碳金融 篇7

关键词:碳金融,商业银行,对策,碳金融产品

一、我国碳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碳金融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关于碳金融的政策与制度尚不完善,主要体现:第一,我国关于碳金融的法律屈指可数。现今存在的一些关于碳金融的发展的制度都是一些没有上升到法律的暂行办法,没有对碳金融实施企业起到完善的保护与限定作用,碳金融在政策与制度层面发展不完善。第二,我国现今存在的关于碳金融的法律都是比较零散的,没有被合并统一起来,因此碳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碳金融法律政策不健全,直接导致碳金融的发展没有了保障,政策风险提升,甚至成为了碳交易中的主要风险。

2、碳金融交易市场不完善

(1)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单一

在我国,参与碳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的只是少数的商业银行,参与者种类较少,覆盖行业不全面,就连商业银行的领头羊———中国人民银行,都没有参与到碳金融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也导致为数不多的参与此项项目的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领导者与前进目标,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在我国,会计事务所、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这些金融机构都没有投身于碳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时,会有孤立无援的感受。此外,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参与度不高,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参与者总是浅踏一脚,不会深深涉足,一方面,使得国内的碳金融市场进步空间很小,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不积极地参与国际碳金融的发展进程,易丧失了碳金融交易时的定价权,碳金融产品都会以美元和欧元来定价,没有了碳金融产品的定价权,我们无疑会被牵着鼻子走,在交易中就会很被动,甚至影响我国碳金融的发展道路,使得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2)碳金融市场风险众多

我国的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平台不健全,交易制度不完善,使得碳金融交易发展所承担的风险增大了很多,主要存在的风险有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价格风险等。其中政策风险是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风险,我国政府的不专业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政策风险不可避免的产生。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购买碳金融产品的客户会存在违约的可能,也就是所说的企业经营风险,这无疑与交易双方所达成的项目有着很大的关系,项目是否能按时完成,项目的后期运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信用风险的体现。碳金融技术风险的存在是因为低碳经济的碳金融是一个发展的新领域,尚且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遵循的标准和技术都是很不成熟的,因此,产出也不稳定,由于技术原因而制约碳金融的发展。而价格风险,比如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汇率等方面,这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都很大,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球的碳金融产品现今都是以美元与欧元来定价计算的,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了碳金融产品的价格。

(3)碳金融产品创新度不高

我国现今的碳金融产品种类还是比较欠缺的,产品样式非常单一,许多产品都只是与减少二氧化碳挂钩的绿色信贷业务产品为主,很少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项目,且碳金融发展参与者与政府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间合作的产品少之甚少。在不专业与不重视碳金融发展的现今,碳金融参与机构对市场需求的领悟度不够,导致与碳金融挂钩的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没有市场,得不到密切的关注,就会产生滞销情况,滞销的市场现实又会使得参与碳金融发展的机构没有研发新产品的动力,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产品的创新与进步更是难上加难。

3、公众对碳金融的关注度不够

我国现今的公众对低碳环保理念是比较熟知的,这是因为在生活中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温室气体的危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与碳金融的关系就显得不那么密切,因此,对于碳金融就变得鲜为人知,碳金融的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产品更新的速度和创新程度都会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态势,市场动力不足,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发展也就萎靡不前了。

二、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

1、完善碳金融的法律法规制度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第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方面的支持,才能让碳金融发展更进一步,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会让更多的企业减少顾虑,主动加入到碳金融的发展中;第二,政府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政策激励制度和协调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参与碳金融项目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其他的金融机构来加入到碳金融项目的建设中,完善我国的碳金融市场,使碳金融项目更加完善;第三,我们可以效仿外国成功的经验,将不成文的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将零散的法律合并成一部完善的法律,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减少碳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风险的阻碍。

2、完善碳金融市场是发展碳金融的前提

(1)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机构

我国现在碳金融的发展机构,仅是商业银行中的一小部分人员,没有专门研究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无疑是阻碍了碳金融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分离出专门研究碳金融的部门或机构,使责任变得明确,专业人员也会根据调查出来的结论,结合我国的国情而做出关于碳金融发展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从可行性还是科学性都是能经得起考验的,实施这样的结论也会使得我国碳金融发展步入正轨,发展进度也会突飞猛进。

(2)规范碳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现在我国碳交易制度不健全,碳交易市场不规范,碳金融参与者不专业,使得碳金融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价格风险等风险大量存在,碳金融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参与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碳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熟知政府相关政策,准确把握政府所做出的政策,领悟政府的方向,这样在发展方向方面就不会有问题,能较高效率地降低政策风险。而对于信用风险来说,则需要在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机构,提高人员的专业化与产品的专业化,来实现科学操作与专业操作,高效地完成碳金融项目,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机率;对于技术风险来说,专业的技术人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发展碳金融的过程中吸取失败的经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来发展碳金融事业,减少技术风险带来的风险;而从价格风险方面来看,无论是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还是汇率方面,都对我国的碳金融定价权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碳金融事务中。定价权能够减少汇率风险与交易价格的风险,而完善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制度,能有效地控制交易风险,使得交易能够正常地进行,提高碳金融市场的交易率。这两者的结合,会让我国的碳金融发展更进一步。

(3)促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我国碳金融事业发展速度缓慢,在很大程度上也和碳金融产品种类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我国,碳金融产品仅限于绿色信贷业务,多样性明显的不足,而国外的碳金融产品不仅仅包括绿色信贷业务,还包括一些中间业务,比如碳金融理财、咨询、财务顾问业务;登记、托管、结算和清算等账户管理业务;信用评估与保函、信用证、担保等信用增级服务业务。国外的业务包括这些,却又不仅限于这些,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发展我国特色的碳金融产品,增强产品的创新度,适应市场的需求。

3、增加公众与金融机构的参与度

(1)提高公众对碳金融的认识

知道、了解碳金融的人往往是只限于在金融机构工作或与金融机构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大部分的人群对碳金融还是不清楚的,使得商业银行发行的关于碳金融的产品无人问津,创新产品的动力就明显不足了。我国应该加强碳金融的宣传力度,将专业术语平民化,让公众都能了解碳金融知识,公众的力量会让我国碳金融的发展跨越一大步。

(2)金融机构应该培养专业的核心人员

拥有专业的人员是发展一项事业的核心所在,碳金融事业也不例外,无论从世界的宏观角度看,还是从个人的微观角度观察,碳金融事业将是一项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与发展的事业,这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那么,培养一批专业的人员就非常必要了。专业的人员能使我国的碳金融事业向着专业的方向发展,能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发展我国的碳金融事业,减小我国与国外一些国家碳金融事业存在的差距,发展并生产出适合我国市场、满足我国消费者需求的碳金融产品,带领我国碳金融项目向着另一个高度进发。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张斌: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分析,2015(2).

[2]王曼怡、马妍娇:低碳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4(4).

[3]林立:低碳背景下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风险研究[J].当代财经,2012(2).

[4]陈柳钦: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3(2).

低碳经济下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8

碳金融 (carbon finance) , 是随着低碳经济兴起的一个全新金融概念, 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其主要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和基于项目的碳交易市场机制;碳减排现货、期货及期权市场;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承担咨询服务等金融中介活动等。

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核心是一个合理的市场:可以达成以最低成本降低整个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能促使传统金融转向碳金融, 碳金融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明确指导方针下, 发展碳金融, 即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低碳经济产业, 就可以促进产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金配置、敦促技术改革、鼓励制度创新, 从而推动整个低碳经济发展, 最终实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二、我国碳金融的现状

就我国而言碳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缺少成熟市场的许多特质。自2005年1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 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义务, 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这种“共同且有区别责任”使得我国碳金融发展较落后于全球碳金融的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1、碳金融市场体系

我国碳金融市场体系处于初级阶段。目前, 我国碳交易市场包括场外市场、场内现货市场及场内期货市场。除此之外, 另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层面的环境碳排放交易所。我国碳交易主要集中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CDM项目交易机制, 即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而购买核定认证的减放量CERs, 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任务。目前, 中国已成为国际CDM项目主要的交易国之一。

从统计数据来看, 中国作为《京都议定书》附件I国, 根据“共同但有却别责任”的原则向国际碳市场申请CDM项目。从项目数量上来看, 图1显示至今为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登记的CDM项目数目为1282个, 占全部数目的43.86%, 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同时, 中国国内CDM项目从批准到最后签发的通过率为14.15% (见图2) 。两者综合表明中国的CDM项目市场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从国际交易变化趋势来看 (见表1) , 2009年国际碳市场基于CDM项目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均有下降, 且交易额下降的比例高于交易数量下降的比率。由此构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基于CDM项目发展的困难局面。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目前涉入碳金融的金融机构较少, 商业银行率先开展“绿色信贷”的低碳理念, 陆续推出支持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产品。例如, 2007年, 中国银行和深证发展银行先后推出二氧化碳结构性本外币理财产品;光大银行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 与2010年5月发行阳光理财低碳公益理财产品, 投资本期产品的客户, 将用预期收益中的1.75%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2008年6月28日, 兴业银行审议通过了申请加入“赤道原则”的议案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在“可持续金融”发展战略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提出的“绿色证券”及“绿色保险”的概念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丰硕成果相比, 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可以说尚未完全涉入碳金融领域。

3、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是发展碳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应该包括碳金融市场政策、碳金融组织服务政策、碳金融监管政策等方面。但是, 目前中国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政策比较零散且滞后于碳金融的发展, 如全国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政策、银行业的绿色金融政策, 但国家和各地政府正积极研究各项政策的出台。

三、我国主要碳金融交易存在的我问题

1、碳金融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构建

我国是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万元GDP能耗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 中国场外基于项目级的CDM市场发展较为迅速, 截止至2011年1月2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全部CDM项目达到2888个, 经EB注册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审核通过最后签发的项目仅有157个, 通过率5.44%, 核准项目占全球CDM项目5.46%, 可见中国CDM项目尚处于初级阶段建设。分析其原因, 第一, 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核心和标准都在国外, 发达国家通过CDM机制从发展中国家低价购买后, 通过国际审批、项目实施检测最终核定减排量CERs, 整个过程类似于金融衍生品的包装, 通过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形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流通交易。第二, 我国CDM项目主要集中的减排类型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基于我国目前国情来看, “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储藏特点决定我国在短期内依然以煤为主要能耗资源, 相比新能源项目, 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仅占其1/3的现象说明我国CDM项目缺少针对性。若能鼓励国内基于产业底层的煤炭行业加入CDM项目, 通过技术改进获得大量温室气体的同时鼓励行业逐步转型, 此类项目不仅有助于我国环境的改善, 更可促进我国从实体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进程。

2、碳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全面开展

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过程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涉足碳金融领域, 通过为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融资、投资、担保等服务, 同时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扶持国家开展绿色贷款、证券、保险等碳金融服务。2002年10月, 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 (IFC) 联手荷兰银行, 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 提出的一项企业贷款原则———赤道原则。此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 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实施效果来看, 目前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市场规模、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 参与“赤道原则”的中国商业银行仅兴业银行一家, 其他金融机构倡导的“绿色信贷”理念并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此外, 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尚未完全涉入碳金融体系, 碳金融体系也受限于实际交易规模、参与机构、政策制度的阻碍。另外, 缺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导致中国发展碳金融的步伐趋于平缓, 碳金融市场依然处于较为狭隘的发展空间。

3、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

2007年7月,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律防范信贷风险意见》, 首次提出“绿色信贷”制度。随后2008年2月, 国家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 正式推出“绿色保险”制度;同月,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正式推出“绿色证券”制度。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目的在于加强社会、企业及个人对低碳经济以及碳金融的认识, 但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增长的高速时期, 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不仅仅需要金融政策体系的规范, 同时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激励。例如, 我国2008年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出台的4万亿计划中, 仅有2100亿投向低碳经济 (王瑶, 2010) , 占全部投资的5.25%, 比例很小。相关碳金融政策支持的不到位, 直接导致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外在压力巨大, 内在动力不足的现状。

四、我国碳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逐步走入国的。自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以来, 我国发展碳金融经历了短暂的时间。相关政府引导、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及法律制度等方面没能协调跟上。同时, 我国政府及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项目开发、利润空间、运行模式、项目管理等方面不够熟悉, 碳金融主要市场、标准及定价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因此, 为处于基层的碳金融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

首先,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碳金融的初期发展需要国家层面进行导向性指示, 运用财政税收、外汇管理、激励机制等手段对碳金融市场进行调节。中央银行要充分利用“窗口指导”引导各商业银行加大对CDM项目的信贷支持, 对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企业给予绿色信贷优惠政策;针对进口产品开展碳税, 使国外高能耗产业与国内同等产业处于相等的竞争环境, 达到扶持国内碳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并引导其向国际接轨。外汇管理部门应配合CDM机制研究并开通“碳金融绿色通道”, 将跨境碳资本自由流动逐步向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指标靠拢, 逐步加大人民币在国际碳市场的定价能力和地位。激励机制方面, 政府应在初级阶段制定一些列条例、指导意见敦促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 向对支持低碳产业具有贡献的金融机构通过财政贴息予以激励。

其次, 进行全国统一交易平台的建设。为了开展碳交易市场, 我国分别建设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及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 中国的环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但国内企业信息不对称,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相关环境权益交易产品存在严重的价值低估现象。因此, 我国发展碳交易市场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碳交易平台, 发挥市场竞价机制, 充分挖掘碳金融交易空间, 将更多的碳交易项目从场外集中归集到场内的交易平台上。平台的建设先于碳交易市场的优点在于能逐步增加交易内容, 交易数量, 通过透明操作、低廉成本及价格发现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 全面开发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在政府引导及市场机制的双重保证下, 应努力开展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 发动经济三大马车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业涉入碳金融领域, 银行业承担提供信贷资金责任扶持低碳经济产业, 证券业承担帮助低碳产业风险投资的投融资活动, 而保险业则为低碳产业进行风险担保。并逐步开展碳掉期、碳期货等各类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产品, 同时发展碳基金稳定碳金融市场, 并能对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四, 巩固法律法规制度。2007年6月, 我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构, 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我国也在2011年两会中明确了“节能减排”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对于低碳市场的法律保护相形薄弱。欧盟成员国及欧盟议会于2003年10月25日联合批准生效的绑定立法———《建立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指令函》为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加强了法律保护。美国参议院与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奥巴马上任之后就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 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因此, 明确碳金融的法律框架是非常有必要的。碳金融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安排。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碳排放交易体系, 包括交易主体、交易标的、技术转让、碳排放权的转让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二是碳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 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证券及绿色保险等相关法律责任规定。三十碳监管体系的法律制度, 明确金融监管机构在审查制度、登记制度、批准制度等方面的有效监管, 防止出现第三方道德风险, 阻碍碳金融市场的顺利开展。

最后, 掌握国际碳排放量的定价权。在国际碳交易体系中, 欧洲对环境气候的研究开展最早, 投入科研资金最多, 因而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中具有重要的发言权。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以欧元为主要交易货币, 但是欧元的国际地位并不稳定, 再加上由于2007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货币地位有所松动, 各国货币都有机会成为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在国际低碳经济活动中,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重要的低碳参与者, 在进入2012年第二轮《京都议定书》发展阶段之前, 我国应加强对低碳经济碳金融领域的科研投入, 争取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主动权, 将碳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则是掌握国际碳排放量的定价权及成为主要结算货币, 最终实现国际碳交易市场规则和标准的主要制定者, 实现经济增长及经济转型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于李娜, 刘欣然, 谢怀筑, 刘娜.国际碳金融交易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 2010 (, 12) :84~87.

[2]王卉彤.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 2010 (, 07) :35~39.

我国发展碳金融研究 篇9

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 包括直接投融资、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如今碳金融范围已经渗透到世界碳市场的各个环节, 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思考。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 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 构建低碳金融体系是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

一、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 碳排放交易已经开始起步

1.CDM (清洁发展机制) 的发展

《京都议定书》规定, 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实行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购买减排额以达到减排任务, 以鼓励发展中国家实行节能减排。这是目前《京都议定书》中惟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机制, 因此, 我国的碳交易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交易。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10月, 中国在联合国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计划达663个,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9亿吨, 约占全球注册减排量总量的58%, 注册的计划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占世界第一。在参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中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 使得进行CDM交易成为我国发展碳金融的重要措施。

据国际金融公司预测, 发达国家要完成其在《京都议定书》的承诺, 在2008—2012年间, 每年将需要通过CDM项目购买约2亿~4亿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而目前我国可以提供CDM所需项目的一半。作为暂不承担减排任务的发展中国家, 在CDM机制下, 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技术支持, 还可以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2.碳排放交易平台逐步建立

2008年8月5日,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宣告成立, 成为国内首个环境能源交易平台。同日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大街正式挂牌;2008年9月25日,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揭牌仪式。2009年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和昆明等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成立。碳排放交易开始在中国活跃起来, 开始向国际性碳排放交易平台迈进。

(二) 绿色信贷蓬勃发展

所谓“绿色信贷”, 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 其标志着绿色信贷全面进入节能减排的主战场。目前国内不少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信贷, 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资料显示, 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2007年风力发电行业贷款余额为20亿元, 2008年贷款余额增加20亿元, 达到40亿元, 2009年前11个月, 风电贷款余额达到55亿元, 新能源发电项目贷款已经占该分行全部贷款余额的近4%。另外, 截至2009年9月末, 交通银行共支持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特征的低碳领域重点项目210多个, 贷款余额达415亿元。

(三) 开始着手打造低碳银行

当前的“碳银行”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从国际上看, “低碳银行”是从2003年6月10家跨国银行宣布接受“赤道原则”开始的。

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成为我国首个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 2009年12月其首个“原则运用项目”开幕。另外, 兴业银行运用在融资模式、客户营销和风险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 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 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下的碳核定减排收入 (CERS) 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碳金融”模式, 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外, 2010年1月, 浦发银行发布了“建设低碳银行倡议书”;在2010年4月10日北京举办的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上, 光大银行凭借在低碳理念推广和低碳金融服务领域取得的成绩获评“2010中国低碳新锐银行”。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碳金融领域已经起步, 但是与全球碳金融的发展相比, 依然较为落后,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调整信贷结构难度大

解决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为低碳经济提供贷款支持应该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但是在实际中, 各地是否能真正转变过去投贷于“两高一资”行业的倾向, 是否敢于将低碳项目作为支持的重点, 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

以甘肃省为例, 受其特殊的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 甘肃的银行业与高耗能产业之间已经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 再加上甘肃作为一个资源性省份, 有效信贷需求过于集中的矛盾长期存在, 为了开拓信贷市场, 寻求有效信贷资源, 各家银行都将具有支柱产业性质的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和大企业当成“黄金客户”, 竞相为其贷款, 结果导致信贷高度集中。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统计显示, 近些年来, 甘肃信贷资金大量流入交通、电力、有色、冶金等行业, 全省“两高一资”行业占工业贷款余额的比重将近80%, 2009年末, 交通运输和电力行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31.5%, 比2008年提高15.8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不顾实际情况而严格坚持绿色信贷准入政策, 不仅会使金融机构缺少支持对象, 企业也无法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支持。可见, 银行业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发展碳金融方面,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 银行内部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环境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

从碳金融角度来说, 环境风险是指企业过度的碳排放行为突破了环境的承载力, 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 促使政府、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要求不断提高, 进而给作为企业资金供给者的商业银行带来风险。因此, 环境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在国外, 世界上著名的大银行拥有着比较先进的环境风险管理系统。例如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 按照总资产排名第一的巴克莱银行在1979年就建立了自己的能源部, 1992年就建立了专门的环境风险管理部门, 1999年建立了环境风险管理系统, 如今已经建立了一个旨在对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系统。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都接受了绿色信贷的概念并落实在信贷过程中, 但是这还仅仅停留在审查贷款企业和贷款项目在碳排放方面环境守法信息的初级阶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只注重收集和贷款或者投资项目有关的环境信息, 并没有从组织、人员、运行措施、信息储备、知识储备等方面着手建立银行系统自身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银行系统缺乏对我国环境政策、信息和管理措施的掌握, 银行内部缺乏具备一定环境知识的专门人才, 未形成对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转移和监控的一整套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 没有落实将环境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中。环境风险管理系统的缺失, 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 不利于我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 我国CDM的发展较为被动

1.中介市场的缺失

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 在 CDM机制下, 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 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 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 合同期限很长, 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来执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与第三方核准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 难以进行CDM 项目评估及排放权购买的工作, 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碳交易的发展。例如, 按照联合国规定的碳交易流程, 企业递交的碳排放指标必须经过指定的第三方机构认证后才能生效, 目前联合国委任的第三方机构总共有18 个, 而我国只有1家。

2.我国尚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

我国作为碳排放的出售方, 与欧洲碳基金、国际投资银行等碳排放权购买方之间开展交易时缺乏经验, 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对碳市场交易动态掌握不足, 承担了较大的开发与交易风险, 在合作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局面导致了中方往往没有定价权, 尚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如2008 年, 美国投行雷曼兄弟与国电集团签署的购买碳减排额度的协议, 400万美元买62万吨的碳排放指标, 每吨只合6.5 美元, 远远低于当时每吨10欧元 (约15.9 美元) 的国际通行价格。在我们国家创造的核证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购买后, 通过金融机构的二次包装和开发, 成为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及担保产品并进行交易。

(四) 其他方面的碳金融业务发展还较为落后

从我国目前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 低碳金融过于集中在绿色贷款和与发达国家进行CDM交易方面, 在低碳直接融资、碳衍生产品等方面的碳金融业务等方面涉足较少, 发展较为落后。

1.碳直接融资方面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应该支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从目前来看, A 股市场中具有低碳经济概念的上市公司只有57家, 占比较小, 而节能减排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活动限制也有待突破。这表明, 与低碳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比, 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是极不相称的。

2.碳衍生品交易市场

目前, 碳衍生品交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市场, 其中, 欧洲气候交易所 (ECX) 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碳衍生品市场, 其主要交易品种为EUA期货和期权, CER期货和期权。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NYMEX组建了“绿色交易所”, 其上市的环保期货、期权和互换合约, 将广泛涉及到包括碳排放权、可再生能源的各类环保市场。澳洲气候交易所与澳洲证券交易所亦于2009年初推出碳期货。

碳衍生品的发展极为缓慢, 没有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大部分停留在“绿色信贷”的浅层次上, 缺乏丰富的配套产品。

低碳信贷只是碳金融的一个方面, 不能代替低碳衍生工具、低碳货币、低碳证券、低碳保险的作用。只有在“低碳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基本成熟的基础上, 低碳信贷才能更全面、更高效地发挥其信贷优化作用和促进产业升级作用。

三、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 提高对碳金融的认识, 强化政策支持

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在解决高耗能产业过度发展问题上, 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一定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金融机构要增强执行节能减排的主动性, 把实行碳金融作为自己执行国家政策的重要职责。强化政策支持, 通过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良性对接, 通过不断加快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共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 加强银行内部的环境风险业务管理

银行应适应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变化, 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 建立检验和识别环境风险的职能部门;分层次、分步骤地在银行内部实现管理层和业务层人员的培训, 使其在环境知识、相关政策分析、对我国环保监管体系等方面能有较深刻的认识, 培养一批了解国家政策和环保领域的银行业专业环境风险控制人才。建立银行内部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编制包含识别、评估、控制、减缓和监督环节的环境风险管理方案。

(三) 培育中介市场, 创新碳金融业务新模式

中介市场是开展CDM机制的关键, 应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 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CDM机制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 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因此应对其认真研究。除了已经开展的以CDM项目现金流为主要还款来源的CDM项目融资, 以及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外, 商业银行应该探索更多的业务模式, 特别是中介服务模式, 提供项目顾问服务, 满足CDM项目下的多样性金融需求, 提高碳金融的综合效益。

(四) 开展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

进行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目前, 世界银行已经设立了总额达10 亿美元的8 个碳基金。此外, 挪威碳点公司、欧洲碳基金也非常活跃。中国要借鉴国际经验, 着手设立中国清洁发展项目基金, 同时加快开发各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衍生工具。

(五) 加强低碳银行基础设施建设

在人才培养、系统配置、网络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 从软件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两方面开展工作。在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方面, 商业银行要制定“低碳银行”人才中长期培养与发展规划, 在培训、引进、储备、交流和使用等方面, 打好“低碳银行”建设的基础。银行要拓宽视野, 更新服务理念, 加强监管, 探索监管创新服务新思路。不断加强经济新知识、金融新知识、市场新知识的学习, 掌握宏观监管环境与微观监管环境的变化动态, 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监管素质要求。

(六) 加强国际合作

碳金融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经验较少, 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因此未来要注重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 通过这些合作, 不仅能够获得部分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以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阎庆民.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 2010 (4) :41-44.

[2]刘勇.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动因思考[J].金融纵横, 2007 (15) 28-30.

[3]司徒秋玲, 徐烨.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问题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 :214-215.

[4]陈露, 张贻军.发展碳金融市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科学发展, 2009 (10) :58-65.

[5]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 2009 (10) .

[6]汤伯虹.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 2009 (9) .

[7]董玉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环境经济, 2009 (3) .

[8]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 2009 (11) .

[9]邹亚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国金融, 2010 (4) :45-46.

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篇10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碳金融应当作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王琳琳(2010)、邹亚生(2010)等人认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正处在为发展低碳经济寻找突破口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制度安排和创新工具,大力发展碳金融,促进低碳技术、资金的流动和聚集,推进低碳经济的进程。陈游(2009)归纳和总结了碳金融的内容及相关功能,指出节能减排融资可望从目前技改项目融资延伸到碳金融等新兴业务。谢怀筑、于李娜(2010)分析了“碳金融”市场生发的经济学原因,在对世界碳金融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碳金融”市场区别于传统大宗商品市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交易产品的异质性。李东卫(2010)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碳金融”的发展,在制度安排和观念转换等方面都需要较长时间和渐进过程,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趋势和特征,提出碳金融的目标和功能,在描述碳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低碳经济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我国积极发展碳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低碳经济下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趋势和特征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不同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高三低”(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自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低碳技术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不仅事关产业领域,而且还与金融机构密不可分。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产物。

碳金融(carbon finance)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是金融体系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它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制温室气体(GHG)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新事物,呈现出快速发展、深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碳交易市场活跃、日益扩大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碳交易规模增长迅速,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碳排放权也逐渐演变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初步形成了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基础产品、以欧元为主要交易货币、以各类金融机构为主要推动力量、以欧盟排放权交易制为核心交易平台的碳金融体系。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共有4个: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以及澳洲国家信托,全部由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正在试图构建碳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减排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减排成本与排放信用额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全球碳排放权交易规模逐渐增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两大交易市场:一是配额交易市场,即欧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英国等排放交易市场创造的碳排放许可权;二是项目交易市场,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以及其他减排义务获得的减排信用交易额。

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05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交易标的的交易总金额从1 01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26 315亿美元,4年时间增长了约120倍。交易量也由2005年的1 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t CO2e)迅速攀升至4 81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 CO2e)。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和碳交易活动更加活跃,碳金融必将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因素。截至2010年4月,全球已有40多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加入旨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赤道原则”,同时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该原则,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如图1所示。

2.碳金融衍生产品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碳金融的核心是碳排放权,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不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基于经济实力、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博弈所形成的碳排放量成为一种可以获利的能力和资产。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摩擦、汇率问题都与碳市场联系起来,碳排放量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碳金融衍生产品将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如何建立多层次碳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如何开展碳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与服务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议题。纵观全球碳金融衍生产品的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于欧盟排放许可权(EUAs)的传统衍生产品。由于EUAs目前还是全球“碳金融”市场上最大宗交易的“权益”,所以最初的“碳衍生”自此开始。欧洲气候交易所先后推出了与EUAs挂钩的期货与期权,使得“碳排放权益”可自由流通,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增加了“碳市场”的流动性。(2)基于“核证减排量”的衍生品。其主要是基于CERs和ERUs的传统衍生品,如CERs远期合约、CERs期货合约、CERs期权合约、ERUs远期合约、ERUs期货合约和ERUs期权合约以及基于CERs和EUAs之间价差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等产品。(3)“碳金融”市场的新型衍生品。基于投资碳资产未来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产品、碳保险以及各类挂钩“碳资产”的结构性产品或结构性证券。另外,将“碳资产”挂钩传统的气候衍生品,比如气候看涨期权、气候看跌期权、重灾保险、重灾债券等,而由此形成的结构性产品也在不断开发和设计当中。

二、低碳经济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目标和功能

如前所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系统提供支持。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有着与低碳经济相联系的特定目标和功能。

(一)低碳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目标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背后支撑力和推动力是现代金融发展。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润滑剂”和“发动机”的金融业,兼具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功效。低碳经济条件下,基于市场机制运作的金融业,应当在追求盈利、提高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其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在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围绕碳排放开展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也为金融业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构筑了一道环保防火墙。传统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换及其引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围绕低碳经济进行,并能促进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低碳经济下金融应当是与碳有关系的,区别与传统金融活动的一切金融活动,是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因此,从金融的本质出发,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目标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金融,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改变过去高消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模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其二,以低碳金融观念关注产业发展,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进而影响企业经济取向和市场行为,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和新型低碳产业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功能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本文认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具备与低碳经济相联系的独特功能。(1)碳排放权的价值发现功能。低碳经济中的关键因素是碳排放权。在理论和实践上可用两大类典型的方法或工具来控制碳排放,即征收“庇古转移税”和排放权交易。前者实质上是通过政府定价的方法来推动碳排放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在经济学上可以说是失灵或没有效率的;后者则是通过市场机制,使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利用价格的信号传递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内化为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促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受总量控制的约束,碳排放权将成为低碳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商品之一。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提高,碳排放权日益衍生为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价格将通过金融市场体现出来并最终流向经济价值最高、生产效率最好的生产部门,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也成为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2)生产方式转型的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功能。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是传统金融体系最本质的功能,传统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功能是粗放型生产方式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低碳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必须从粗放向集约转型,从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污染低排放转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肩负着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的使命。因此,这一阶段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能够引导资金向低碳产业转移,促进清洁能源和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开发为经济低碳化和生产低碳化提供保障。

三、低碳经济下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对金融业而言,低碳经济的巨大前景意味着历史性机遇的到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依靠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效益,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金融,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金融业能从低碳经济中找到新的盈利空间。

1.低碳经济的崛起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与设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是长期的,一旦投入使用,其二次调整或者转换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将十分巨大。为此,在能源投资的源头就应尽量克服传统煤电技术的弊端,采用低碳的先进技术。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我国2010年的能源结构中,煤、气、油等化石燃料电站将占总装机容量的91.9%,水电占6.8%,核电占0.9%,风能、光能、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占0.4%,在此基础上,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供给需要,同时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向可再生性能源的倾斜,我国未来在能源建设上的投入将十分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的预计,2006-2030年我国在能源部门的投资累计将达3.7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融资需求巨大。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需要现有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作出适应性调整。

2.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面临巨大挑战。(1)市场分割。目前,碳交易主要集中于国家或区域内部(如欧盟),统一的国际市场尚未形成。碳金融市场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碎片化的态势:既有场外交易机制,也有场内交易机制;既有政府管制产生的市场,也有市场主体自愿形成的市场。这些碎片化的市场大多依托于国家或地区,在制度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排放配额的制定及分配方式等),导致不同的市场之间难以对接,跨市场交易难以达成,碳交易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步履维艰。(2)政策风险。首先,国际公约的延续性问题滋生了碳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尽管经过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各国已经就碳减排达成了《京都议定书》,但一方面《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期限仅涵盖2008-2012年,其后能否达成有效的国际公约尚未知可否;另一方面,即使是临时性的国际公约,国际社会对《京都议定书》的具体交易条款仍存有广泛争议,这对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减排认证的政策风险也阻碍碳金融市场发展。由于核证减排单位的发放由监管部门按既定的标准和程序来进行认证,而技术发展的不稳定性及政策意图的持续变化又导致难以对认定标准和程序形成合理预期,这就使政策风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3)交易成本巨大,较高的交易成本也对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项目交易涉及跨国报批和技术认证,监管部门要求由指定运营机构(DOE)来负责项目的注册和实际排放量的核实,费用高昂。此外,交易成本巨大还表现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目前缺乏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有些中介机构在核查中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甚至提供虚假信息。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推进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思考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别无选择,必须尽快进入角色,不断推进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步伐。

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市场主体的培育,不但要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还要引导其他经济主体(如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方、市场投资者等)参与碳市场,激发碳金融市场的活力。其次,要推进碳金融市场形成统一的行业规则或惯例,协调碳交易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完善交易场所、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等。再次,增加政府投入,加大鼓励和优惠力度,支持各市场主体在碳金融方面的产品或业务创新,提高碳金融创新的技术水平。最后是发挥政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优势,提供风险监管指导,引导碳金融市场主体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降低碳金融领域的风险水平。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首先,银行业作为当前碳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不但应当关注传统的节能减排信贷项目,还要重视绿色信贷相关的中间业务,即在提供间接融资的过程中,加大与碳排放权相关的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碳交易金融服务。其次,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应当加快涉足碳金融市场的步伐,通过业务渗透和产品创新,推动碳金融产品的丰富。再次,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种私募基金、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也应成为碳金融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股权投资或直接投资,扩大碳金融市场规模和范围,通过业务创新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从更长远的全球碳金融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必须在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打破美元、欧元等货币制衡,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此外,在全球能源金融新博弈中争取主动权,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碳金融市场和碳金融工具,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我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

参考文献

[1]谢怀筑,于李娜.碳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

[2]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2009,Washington,D1C1:World Bank,2009.111.

[3]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2009,(11).

[4]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

[5]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24).

论我国的碳金融发展 篇11

【关键词】 碳金融 发展 经济体系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financial concept deeply rooted among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w-carbon financial system a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carbon emissions, China ranked second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 is crucial for China's econom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rbon finance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perio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the relative lack of phase,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rbon finance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ain topic of the urgent need to address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arbon finance 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 road Finally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 carbon finance development economies

引言

當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气体排放量呈日益增长的趋势,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例如:冰川融化,海水上涨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大气环境受到污染,臭氧层被进一步侵蚀。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人类在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采,含碳气体的过量排放所造成。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金融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并且世界各国也为低碳金融体系框架的构建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1992年5月,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最终目标确定为“通过构建低碳金融体系,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水平上”。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世界各国共同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为2012年后如何进一步人类经济活动中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2011年11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加强对全世界人类经济活动碳排放量的监测与控制,将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真正纳入到了实际行动中[1]。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如何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自身具体国情,构建一套完整的碳金融体系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该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碳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随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碳金融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些许借鉴。

1. 碳金融的概念

对于碳金融,世界各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标准。然而,对发展碳金融经济的的最终目标,国际上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即通过控制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含碳气体排放量,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目标的观点,笔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将碳金融的概念定义为:为减少含碳气体排放量而制定的金融政策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碳金融所涉及到的金融领域都应将减少含碳气体的排放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包括低碳产品的商业流通、低碳项目的开发和融资、低碳金融产业政策的制定等。

2. 我国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碳金融与传统的金融发展有着诸多不同。以金融体系在金融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为例,我国现阶段构建的金融体系只能解决碳金融发展中的清算与支付功能,其他碳金融发展中的必要金融体系条件如:碳交易金融流程构建、资源再分配、碳交易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功能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中不具备解决功能[2]。因此,现今我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方面:

2.1碳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碳金融产品是支撑碳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物质环节。在发达国家,碳金融体系的构建较为成熟,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其碳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且已投入及集成化的生产,并被广泛用于民用、军用之中。

例如:为了减少碳气体的排放,英国皇家银行这就专门设计了一款用于检测和显示环境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产品,该款产品可以对室内环境中的碳气体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显示数据。为了鼓励顾客购买,皇家银行还特意将这款产品的购买量与客户信贷信誉绑定,将该产品与碳金融信托产品进行直接挂钩,顾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信贷信誉度,可谓一举两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所开发和提供的碳金融产品就显得十分单一。一方面,大多金融机构的碳金融产品仅仅停留在信贷和资金清算业务上,而针对碳金融所开发的信托产品、信息中介类产品和风险规避类产品则非常欠缺,甚至处于空白地带。另一方面,真正参与碳金融产品开发和推广的金融机构严重不足,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企业中,仅有20%推出了碳金融的相关产品。

2.2缺少碳金融专业人才

碳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历史较短,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同时,碳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有着众多不同之处,在运作模式、利润计算、资金分配、风险管理及项目开发和审批等流程上都有其特殊之处,然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有关碳金融业务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非常缺乏,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产品项目的开发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直接导致我国的碳金融发展长期处于止步不前的局面。

碳金融专业人才能够为金融机构制定专业的碳金融发展规划、开发碳金融的特定产品,并为碳金融产品的金融运作提供专业意见,对促进碳金融体系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2.3欠缺碳金融良性发展的配套政策

为了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碳金融,我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大多具有苛刻的行政强制性,没有考虑到我国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例如:《证券法》第16条规定,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可用近三年的平均可分配利润支付一年的公司债券利息[3]。然而短期内,现有的企业却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在目前的金融政策体制下,低碳企业发行债券,其成本会高于项目长期贷款的利率水平,导致企业处于亏本运营,因此没有给低碳企业的良性运营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我国的税收政策、监管政策也没有体现出对低碳金融企业的倾斜,甚至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

3.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3.1构建碳金融产品市场,大力开发碳金融产品

积极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产品市场,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环境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为碳金融企业开发专门的碳金融产品,通过产品的推广为低碳企业和低碳项目筹措资金,支持低碳企业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也能為我国碳金融产品市场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来说,目前比较适合我国的碳金融产品有:碳基金理财产品,可以针对广大普通客户的长线投资需求;信托类碳金融产品,针对具有环保意识和碳金融知识企业设计的产品,可以为提高企业信贷信誉提供帮助。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碳期货和碳期权产品交易,在满足广大投资者套利需求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碳金融的发展。

3.2注重对碳金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碳金融人才对碳金融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碳金融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这对我国碳金融的有效发展十分不利。

为了改变上述局面,国家应该下大力气鼓励高等院校培养碳金融的专业技术人才,例如: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碳金融类专业,制定专门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大力开展对碳金融人才的系统培养。同时,各大金融机构应对碳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给予就业政策上的倾斜,保证碳金融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学有所用。

3.3完善碳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

首先,国家应建立起人性化的碳金融发展优惠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碳金融的发展。例如: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开发碳金融业务。对开展碳金融项目的商业银行给予税收减免或税收政策扶持;同时,可以对银行的CDM项目存款准备金制定适当的减免政策,并加大项目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在政府财政中设立专项的碳金融基金,为银行和碳金融企业提供必要的利息补贴。

其次,国家应尽快完善碳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为碳金融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综述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的低碳金融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推动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为碳金融在我国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最终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宇,李季.碳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19.

[2] 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2):35-41.

[3] 张野.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浅析[J].经济师.2012,(1):27-28.

作者简介:苏子君(1990-),女,汉族,兰州人,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09级金融学。

中国碳金融发展策略浅析 篇12

一、碳金融、碳金融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与范畴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 正在进入到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低碳化时代,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战略。碳金融是碳交易过程中的金融创新, 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助力低碳经济发展。这些金融支持在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为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1. 碳金融的概念与内涵

碳金融的狭义内涵就是碳融资或碳物质买卖, 即碳交易。碳金融的广义内涵泛指所有与控制温室气体 (主要是二氧化碳) 排放及转移碳交易风险有关的金融交易活动和各种金融制度安排, 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相关的碳指标交易、投资或投机活动;低碳项目开发的银行贷款和直接投融资活动;其他的担保、咨询服务等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两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碳金融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各种国际环境气候大会的助推。

碳金融的形成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 签订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了抵御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危害的国际公约, 目的是要全球各国共同投入到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中。各缔约国经过谈判又达成了《京都议定书》 (1997年) , 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约定的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法律原则, 于2005年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个合作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联合履行机制JI) , 促使碳金融在各成员国之间快速发展起来。碳金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金融创新机制。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蕴含着巨大商机, 其市场规模在国际上迅速扩大。

碳金融的迅猛发展为低碳市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 让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大幅提高。目前碳金融主要包括基于碳项目和基于碳配额的相关金融活动。碳金融及其相关体系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市场化解决方式, 是在碳约束型低碳社会中运用市场工具转移环境风险实现碳排放治理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碳金融的理论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本身的基础作用, 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完善相关投融资体制。碳金融的现实意义在于降低污染成本, 得到碳排放量额度, 增加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碳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竞争的新领域。

2. 碳金融市场的范畴

为积极配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和号召, 发达国家开始通过环境治理和企业管理来控制和制约国内的碳排放情况。同时发达国家还要履行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碳排放治理的国家责任和国际义务, 这些活动都需要对碳使用量和排放量进行交易, 由此形成了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市场是指通过建立相关的碳市场机制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交易, 将碳排放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平衡, 确保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通过交易平台实现对市场调节的合理补充, 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各种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活动。

碳金融市场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有价商品进行交易, 即碳排放权及衍生品是碳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金融交易活动构成了碳金融市场。国际碳金融市场有两类, 以碳排放权来源为标准的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 相对比较分散;以交易特征为标准的基于项目的碳金融市场, 相对比较集中。当前, 国际社会对改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达成空前一致,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额不断增长, 碳金融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健全的市场体系、产品创新、定价机制、风险文化和制度安排对碳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3.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碳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碳减排手段, 碳排放权交易始于《京都议定书》 (1997年) 。作为一套复杂的制度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机制涉及到碳排放权的设定、分配、存储与管理等环节, 其理论基础是科斯定理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特征。这一制度首先通过对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来界定碳排放额的产权, 即由政府确定企业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或标准;同时建立交易平台让企业对所拥有的和所需要的碳排放量进行自由的金融交易, 即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和价格机制的功能, 让温室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减少环境破坏, 降低治污成本。碳排放权的内涵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限量使用权;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质是发挥市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碳排放权交易的核心是碳排放额度及其相关衍生品的买卖。

二、西方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情况及可借鉴性分析

1. 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的特点

首先, 建立了完备的碳金融制度安排和碳金融交易活动机制。发达国家走的是市场驱动型的碳金融发展之路, 通过构建高效的制度框架引导市场发挥作用, 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西方发达国家的碳金融体系包括健全有效的法规、制度及平稳运行的交易市场, 对于市场参与主体和中介有明确制度约束。其次, 具备相对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球交易平台。西方国家碳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度交较高, 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 为低碳经济发展筹集到大量资本。碳金融的参与者包括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 这些参与者在政府构建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下自由进行碳金融交易, 从自身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参与到碳金融市场中。最后, 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积极投身到碳金融带来的巨大商机中, 推出很多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品。其完善的市场机制吸引了广泛的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参与到低碳发展中, 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的新领域。商业银行在促进低碳项目建设、碳排放治理和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同时银行自身也从碳金融市场中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增强了竞争力。

2. 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的有效工具

低碳经济的概念始于英国在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西方国家的低碳经济转型与发展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作为低碳经济发展重要创新的碳金融发展也在全球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和全面性。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一项环保经济工具, 是西方发达国家碳金融得以迅猛发展的制度驱动。为了在盟内推动节能减排, 探索气候日益变暖问题的解决之道, 欧盟在200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国排放权交易机制 (ES ETS) , 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球最成熟、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七成以上。欧盟借此有效的调节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并降低了治理污染的成本, 用事实证明了ES ETS是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力的机制创新。在碳交易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又相继开发了各种基于碳排放权的金融产品, 如碳保险、碳基金、碳融资, 以及现货、期货、期权以及掉期等碳交易衍生产品, 碳金融市场体系逐渐成熟, 日益壮大, 并迅速发展起来。这些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安排及相关金融工具衍生出的金融资产交易额在迅速扩大, 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国际碳市场为全球金融组织提供了巨大的全新的发展机遇。

3. 值得中国借鉴的碳金融发展之道

当今世界, 绿色已是主旋律, 减排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也将绿色发展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制度移植和借鉴是新制度建立及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发展碳金融也需要广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为我所用。通过对比分析, 经验借鉴来提高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水平, 挖掘发展的潜力。首先, 要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框架、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机制体制来驱动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正是因为欧洲碳排放交易机制有政治手段为先导, 才有了后来碳排放权交易和衍生品交易的成功。其次, 要加快中国碳金融市场建设步伐, 尽快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丰富融资工具, 打造世界级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掌握碳交易价格的话语权。碳金融的核心是通过发挥碳交易市场优化碳资源配置的作用来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及筹集资金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碳交易离不开各种低碳相关的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种类及功效依赖于开发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参与热情及对绿色信贷的投入规模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和潜在商业利润的驱使, 这一些列的环节, 构成了碳金融发展的完整链条, 缺一不可。第三, 推进碳金融的国际合作, 继续在G20框架下推动全球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 引导国际资金投入到中国的碳金融发展中, 建立碳债券、碳股票等绿色碳金融资产, 设立合资的碳基金, 共享环境信息, 丰富碳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的内容。

三、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从政治和政策上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中国迎来了碳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

1.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 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 是最具有潜力的减排市场。国际碳金融市场体系及其机制日趋完善, 全球碳金融交易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的碳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 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首先, 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 (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先后成立, 但距离金融性质的碳交易尚存差距, 中国碳金融市场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卖家之一, 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国际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削弱了碳交易的话语权。其次, 中国在发展碳金融的配套扶持政策方面还缺少详细的规划和具体的政策支持。风险补偿、担保机制和税收减免等综合性配套政策的缺乏, 削弱了银行在绿色信贷、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信贷和各种融资支持不利的情况下, 财政政策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也没有被充分的发挥。第三, 关于发展碳金融, 走低碳发展道路的法律规范及实施细则尚不成熟, 没有构成一个完善的发展低碳金融的法律环境, 由此也容易引发碳交易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2. 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一历史性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已经被开启。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第二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之下, 中国提出了四个目标: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中的占比要提高到20%左右;到2030年左右,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 并力争早日达到峰值;增加深林蓄积量和碳汇, 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中国碳排放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力争尽早达到峰值,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重磅发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对发展目标、路径、政策支持等作出详细规定, 并提出要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及有关事实细致, 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强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支撑能力, 完善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并明确提出将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资金投入,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碳金融在中国将开启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 碳金融市场的兴盛繁荣指日可待, 银行业也将通过开展碳金融业务推动经营战略转型,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3. 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中国的碳金融发展将对世界能源革命和环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应积极探索支持低碳经济转型的碳金融发展模式。首先, 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出台实施细则, 促进碳金融产品的开发和碳金融市场的繁荣, 打造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产业链条, 形成高效的碳金融发展体系。碳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先进的碳金融产品供给, 中国应通过政策的激励引导, 改变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现状, 尽快开发新型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 如碳期货、碳期权、碳基金、碳掉期交易以及碳证券等。同时, 碳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银行的绿色信贷支持, 当前商业银行提供的绿色信贷在全部信贷规模中占比还很小, 应继续加大投入规模。其次, 形成全国一体化的碳交易平台, 综合信息资源, 拓展交易领域, 统一行业规范, 构建标准的交易制度和规则, 强有力的价格调控机制, 形成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 打造更具活力、更有效率、依法合规、规模合理的国际化碳交易市场。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碳交易额最高可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产业链中的企业将直接受益。2017年将是中国碳交易市场大发展的元年, 中国碳市场进入新纪元, 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 逐步建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尽早实现碳交易从现货交易逐渐扩展到碳期货、期权等各种碳衍生品, 快速扩大市场空间, 全面发展国际碳排放权市场之间的合作。第三, 防范碳金融风险, 加强碳金融综合监管。中国碳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让碳金融风险日益增加。国际上关于碳金融风险的监管也没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和体系, 中国在大力发展碳金融的同时必须要高度关注风险防范, 规避碳金融风险, 探索碳金融风险监控机制、控制机制、应对机制等风险管控措施, 尽快建立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监管模式。第四, 加强精通碳金融发展的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碳交易市场、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绿色信贷等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国际准则和行业规范等都有极强的专业性, 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和各领域的前沿, 发展碳金融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专家级的队伍和人才发展激励机制作为保障。

参考文献

[1]杜莉.张云.关于碳金融交易问题的研究评述[J].汉江论坛, 2013, (1) .

[2]张建军.段润润.蒲伟芬.国际碳金融发展现状与我国市场主体的对策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3]顾洪梅.我国碳金融综合监管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2, (10) .

[4]吕玮.基于雾霾治理的碳金融市场发展对策[J].商业会计, 2016, (3) .

上一篇:农村金融的新时代下一篇: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