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一份爱(精选6篇)
传递一份爱 篇1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锤的敲打,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水的载歌载舞, 轻柔、舒适而又充满爱意。教师的爱, 如同海上的灯塔, 能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 也如冬天里的一把火, 让学生知道温暖的存在。当他们得到了教师的关爱, 就如沐春风, 如浴春雨, 一切困难矛盾都在爱中迎刃而解。作为班主任, 洒下一份爱, 便收获一份阳光。
一、用爱、信任、等待收获阳光
记得我和本班学生打交道的第一天, 也就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天, 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我班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 应该是在家备受宠爱, 所以他非常任性。那天他来晚了, 由于是新生报到, 所以并没有井然有序地排队形, 只是一个挨一个地临时站队。而这名小男孩来报到时, 我便让他站在队尾了, 他看了看个头参差不齐的队伍, 说了句:“我不站队里!”我不明所以, 但仍温和地问他:“为什么不站在队伍里?”他说:“没按高矮站, 我就不进队伍里!”我耐心地解释给他听:“因为你们都是刚刚报的到, 马上就进班级里了, 所以暂时先不排队, 等回到班级把事情安排好后再排队形, 好吗?”他听后, 仰头看了看我, 没有说话。我自然地用手去拉他的小手, 希望把他带到队伍里去, 可他突然甩开了我的手, 坚持站在原地。我马上和声细气地与他商量, 甚至哄、劝, 但仍于事无补。就在这时, 学校要求把学生带到班级去, 可是他并不打算和队伍前进, 依旧故我。于是我在忙乱中只好让副班主任留下来劝说他, 但也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副班主任把校长请了过来, 校长哄他不行, 劝他不行, 严厉地要求他也不行, 最后在束手无策之下校长把他扛在肩上送到了班级。校长一走, 这名学生马上从教室跑到走廊站着。刚开始的教育我就碰了头, 最终我把他妈妈请到了学校。他妈妈听说他这么任性、不听话, 就是一顿训斥。当时的情景令我意识到这名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 忙拉开他妈妈劝说了一通。
第二天, 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赞扬他很懂事, 能知错就改, 老师、同学们仍很喜欢他, 并指出家长不应以训斥代替教育。我边说边注视着这名学生的表情, 看到他向我投来感激和信任的目光, 我觉得对他有了些许的影响。后来, 发生了几次事, 我都没针锋相对地批评他, 并且还把班级的事情交给他做, 做之前有约定:“老师很信任你, 相信你能完成好, 而且只有听话、守纪律的孩子才能做这样的工作, 这是个全班同学都羡慕、都想做的工作啊。”他听了点点头, 眼里闪出幸福、坚定的目光。
经过这样一番约定性教育后, 这名学生逐渐地改变着, 有时也会出现反复, 但三年来我用爱感动他, 用信任、等待的方式来教育他, 现在这名学生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积极向上的学生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 应该讲究工作的艺术性。有时, 一个信任的眼神, 一个关爱的动作, 一句幽默的话语, 甚至短短的沉默, 都能化解矛盾, 扭转局面。每个孩子都是在对与错的交替中完成一个身心的跨越。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教师应该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是一个灵魂的塑造, 不是立竿见影的。”那么, 就让孩子们在爱中、信任中、教师的等待中健康地成长吧。
二、用爱维护学生的尊严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儿童的尊严, 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 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对他手足无措, 所有学生都对他心生芥蒂。
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孩子无论上什么课都不感兴趣、不听讲, 有时和前后的学生讲话, 有时独自玩些什么, 任由老师提醒仍置之不理;第二个原因是平日的间操、学校的活动等站队, 从未认真地对待过, 左摇右摆、前后说话、打闹;第三个原因是这个孩子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制力, 隔三差五地就会弄哭同学, 让其他家长很气愤。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 我曾经多次找他谈心、劝说, 甚至把他的父母、姥姥一起请到学校, 送到校长室, 让校长与家长共同与这名学生沟通, 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 效果仍不佳。渐渐地, 同学开始给这名学生起外号、嘲笑他。虽然他顽皮、任性, 但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受到同学的嘲讽后, 找我“告状”并哭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孩子的自尊与对我的信任。于是平日里我不时地抓住他细微的变化, 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温暖他, 逐步改变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以此来维护他的尊严。
一次偶然的事件, 我让这个孩子在全班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一天课堂上, 我正讲得热情迸发时, 突然有一名女同学吐了, 污物的味道很难闻, 周围的同学马上躲开并用手捏起鼻子。这时, 这个顽皮的学生却立刻冲到了这名女同学面前, 把自己的纸巾递给她说:“擦一擦吧。”然后拿起班级的拖布开始收拾污物。这一刻, 我感到这个孩子是如此的特别, 他是那样热心, 有爱心。全班同学的表情一刹那凝固了。于是, 我抓住这个契机, 在班会上, 用《最可爱的学生》为题, 让学生畅谈他们心目中最可爱的学生是谁?可爱之处在哪里?有的说这个学生、有的说那个学生, 他们非常兴奋, 唯独没有说这个顽皮的孩子的。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 我说:“同学们, 我心目中最可爱的学生是吴昊 (化名) , 他的心灵是最美的。”之后我开始讲那次收拾污物之事, 关键时刻不怕脏, 伸出援助之手, 让人感到温暖……
这次的班会, 为这个顽皮的孩子找回了自尊、自信, 树立了他阳光向上的形象。他乌黑的眼眸中闪现出自信、感激的目光, 同时也触动了所有学生的心灵, 乃至于一次作文课上, 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以他那次助人为乐的事件为素材, 使他在学生心目中奠定了很高的地位。之后这名学生变化非常大:自信了、上进了、好学了。看到学生在我爱的教育下有这样的变化, 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 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身为人师的我, 深深地感受到爱是一种信任, 是一种尊重, 是一种鞭策, 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唤醒艺术, 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方法。通过爱能唤醒孩子心中沉睡已久的巨人——自信与自尊。我也欣喜地悟到洒下一份爱, 便能收获一份阳光。
参考文献
[1]科学大众.科学教育[J].2011 (12) .
传递一份爱 篇2
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看到这件事情的结果,但结果也许大家都已经猜道了,那位姐姐一定给小女孩钱了,或者买什么东西了。确实是这样,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很多很多,也许哪天你自己也需要帮助呢。所以我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爱!
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北京大学的学生,过年准备坐火车回家,可到了火车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他十分伤心,但他回家心切,就跪在地上,向过往的路人乞讨,希望能得到好心人的救助。这时一位阿姨走了过来,看到了这位大学生,很可怜他,在准备掏钱的一刹那间,她的朋友拦住了她说:这年头骗子还少吗?这肯定是骗人的。她朋友斩钉截铁地说到。但阿姨最后还是把钱给了那位大学生。
当阿姨把这件事情给她的家人说过以后,家人们一致认为她被骗了。但不久以后,这位好心的阿姨,收到了一张400元的支票,正是那个大学生给她的钱……看见了吧,人间自有真情在!这是电影里的一句话,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实现!
期待一份爱 篇3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本应该受到父母的陪伴与呵护,但是生活的艰辛常常使父母不在他们身边。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如何使爱回归?如何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性话题。
现状: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流传在江西农村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他们常年亲情缺失,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
初冬的鲁北沾化,寒意袭人。沾化田家村66岁的杨爱芝大娘正顶着寒风接外孙女灵灵放学回家。今年8岁的灵灵是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灵灵跟着姥爷姥姥已经5年了。对灵灵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面的声音:“要听姥爷姥姥的话,好好学习,今年我们尽量抽时间回家看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让灵灵高兴不已,可惜5年来,爸爸妈妈都没能“抽”出时间。
山东沾化县东沙村的小洁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中班。一提起爸爸妈妈,小洁就含着泪搂住奶奶。小洁的父母去广州打工有2年了。姑姑每次带着她通过网络与爸爸视频聊天时,小洁都喊着:“爸爸你下来!”
他们长期身边无亲人,孤独地生活着,也无人管教。
陈福仙,这个11岁的五年级学生,父母都在佛山打工,大姐和三姐在读中学,住在学校。二姐没读书,出门挣钱了。于是,陈福仙只好一个人生活,身边甚至没有一个监护人。不敢在家里睡觉是经常的事,她常常不得不偷偷向邻居的孩子求助,希望夜里去挤同一张床。但是同伴的家长不欢迎她,陈福仙在他们眼里是缺乏父母管教的坏孩子。大姐去读高中前,把一个大大的娃娃熊留给了陈福仙。于是晚上在家里,只有它和她相依。
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年仅12岁的独生女菲菲于3年前被父母留在肇庆老家与奶奶同住。三年过后,乖乖女却成了经常逃学、动不动对母亲拳脚相向的“问题女孩”,父母被迫带她到医院看心理医生。据母亲曾女士介绍,三年前,迫于生活,他们夫妇决定到广州做小生意,留下女儿菲菲在老家与奶奶同住,由于菲菲从小乖巧懂事,他们很少打电话回家,也很少回家探望,通常一年才回去一次。没想到,一年前,菲菲开始有了变化,她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但当时未引起家人重视。4个月前,菲菲开始经常发呆,注意力不集中,面对陌生人以及陌生环境感到紧张、害怕,经常无故旷课,还对家人大发雷霆。其间曾女士尝试跟女儿谈心,不但被她拒绝,还表现出对母亲的仇恨情绪,甚至打骂母亲和奶奶。据心理医生张延赤主任介绍,菲菲的行为及心理异常与其“被留守”经历有密切关系。入院不久,菲菲曾发短信给母亲,称:“你们太现实了,为了赚钱丢下我。”目前菲菲还对母亲充满仇恨,不愿意与母亲交流,甚至不愿意见到母亲。
他们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2007年6月12日,在广州瑶台14巷发生一起惨案,一名16岁的青年王淘(化名)因上网伸手向母亲要钱,其母不给,两人发生激烈争执。一怒之下,他拿起菜刀将母亲砍死。父亲王军(化名)回家看到后,也被躲在门后的王淘砍成重伤。
王淘面对警方审讯时大喊:“他们只想着赚钱,把我一个人留在老家不管我。他们不仅从不关心我,还要限制我的自由,只有杀掉他们才能实现我的理想。”王淘也是一名留守少年,他6岁的时候父母就先后从河南老家来到广州打工,把他留在河南老家,后来上网成瘾,出现心理问题。
讨论:
高 宇(初三学生):父母常年不在家,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必然会造成伤害。我觉得留守儿童非常可怜,小小年纪就承担离别之苦。在电视上,我看到一群留守儿童穿着破旧的衣服,光着脚,拿着饭碗,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跑着。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对父母归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天德(德育老师):尽管爷爷奶奶很关心留守孩子,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孩子一遇到麻烦就会感到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性格内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我觉得,父母在为钱奔波劳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其实,赚钱不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吗?与其给予物质上的丰富,不如弥补精神上的匮乏。他们在家里等得好苦啊!
吴新平(全国妇联儿童部副部长):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缺失问题,集中体现在亲情缺失、生活照料缺失、学习辅导缺失、安全保护缺失,等等。只有将这些缺失降低到最小,才能还留守儿童一片蔚蓝的天空,使其茁壮成长。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人生下来后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是亲密性,母亲有天然的优势;第二是独立性,这是父亲的优势和责任。妈妈带大的孩子性格细腻、温柔,爸爸带大的孩子性格独立、勇敢、顽强。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会怎样呢?这将会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这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衣食住行照料不周会让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会导致他们不会关爱别人,他们内心无法真正体会“爱”与“被爱”的滋味。
聂 茂(中南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首要、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感缺失,简单地表现为“想父母”。当父母无法满足其情感需求的时候,村里的几只小羊羔,都能成为孩子的情感依赖。在绝大多数小孩眼里,挨骂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有的留守儿童却能为此骄傲几天,他会带着炫耀的表情告诉小伙伴们:“爸爸在电话里骂我了。”他就是想向他的同学们传达一个信息——父亲很关心我,这表明他们与父母交流的愿望很强烈。
倾诉:
心底的呼唤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今年读初二。父母都是农民,常年在外地打工。爸爸会砌墙,进了一家工程队。妈妈没什么手艺,经常在饭店里打杂,偶尔去物业公司做保洁员。
记忆里,他们就很少回家,几乎只有春节才能看到他们。
春节成了一个美好的期待。快到年底时,我掰着手指头数着,十天、九天、八天、七天……终于把爸爸妈妈盼回来了。大包小包的,他们背了一大堆,放在炕上,给我们分东西。看着好看的衣服和好吃的零食,弟弟笑开了花,我却高兴不起来。爸爸的胳臂受伤了,上面缠了一层绷带。
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幸福地吃着并不丰盛的晚餐。可是,春节的喜庆气氛很快就淡去了,爸爸妈妈又要走了。我的心里很难受,恨不得跟他们一起去城里。可是,爸爸说:“你马上就要上初三了,需要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我和你妈不出去赚,怎么供你读书啊!”爸爸说得在理儿,在家靠种地是很难维持生计的,可是……我含着泪水,把他们送到村口。那天,妈妈也哭了,眼睛就像两个红红的樱桃。
这样的一幕每年都要上演,每一次都很凄凉。
爸爸妈妈走了,奶奶领着我们生活,日子过得还算温馨。不过,弟弟又受到别人的“歧视”了。弟弟非常淘气,放学后和小伙伴在村子里乱跑,经常带着伤回来。奶奶问他:“你又和谁打架了?”
“我没打架,是他们欺负我!”弟弟哇哇地哭起来。我蹲下身子,给他擦眼泪。
“若是爸爸妈妈在家就好了,他们也不敢这样对我们!”我在心里想着,并产生了一丝怨恨。
爸爸妈妈常年不在家,让我的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失去了依靠。上初中时,别的同学都有父母陪在身边,我却一个人背着书包,傻傻地站着。老师问我:“你的家长呢?”
“他们没在家,都进城打工去了。”
“书费带了吗?”
“老师,多少钱,我明天交行不?”
老师瞥了我一眼,去招呼别的家长了。当时,我的心里酸酸的,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在班里,我坐在最后一排,几乎没有人注意我。我的成绩也很一般,回家除了照顾弟弟,还要帮奶奶做饭。这几年,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且经常咳嗽。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可也不能不管我们呀!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相伴,我非常羡慕。现在,我感到非常失落,不敢向老师提问题,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流了很多泪。
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
分析:
留守儿童因为多种原因,出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归纳为以下这几种:
1.心理问题。由于父母远离,疏于管教,亲情缺失,无人沟通与交流,而处于15岁以下的孩子正是情感、性格、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常常表现为自卑、脆弱、冷漠、任性、焦虑、暴躁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轻者出现心理问题,重者有可能引发犯罪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2.行为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放任不管,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他方面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严厉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较为普遍。
3.生活问题。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很多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比如不讲卫生、骂人打架、挑吃挑穿等。其实,这都与家庭环境有关,尤其是老人溺爱,更加助长了孩子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由于生活习惯不好,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我行我素,不遵守规章制度,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4.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经常独自在家,无人照料,用电用煤气时会存在很大隐患,还有其他安全问题。
而造成留守儿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是因为:
1.父母远离,亲情的缺失
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收入,孩子留在农村,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孩子正是处于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亲情的缺失,让他们无比寂寞、孤独。甚至一些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能耐,才外出打工的,以致产生怨恨心理。其实,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还有心灵上的抚慰。
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扔给老人后,几年不回家一次,平时也少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让自己的孩子长期处于亲情的缺失与情感的寂寞中。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2.监管不力,家教缺失
留守儿童目前监护情况分三种:一是隔代监护型,这类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监护,由于是隔代,难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是寄养监护型,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将孩子寄养在亲属家,使孩子有“寄人篱下”之感。三是无人监护型,这种类型往往以大带小,大一点的孩子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弟弟妹妹,由于缺少监管,隐患也最大。
隔代监护,监护人的素质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孩子的祖父母,他们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要承担很多家务,所以对孩子的监管存在漏洞,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了。寄养监管,由于监管人对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多少有些同情,所以,面对孩子的过错,总是睁只眼闭只眼,再加上亲疏区别,觉得不太好严加管教,所以多少有点放任被监管的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失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会出现很多的误区。
3.学校、老师的关爱与管理力度不够
由于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乡镇中心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在校生的70%左右,再加上学校条件有限,师资不够,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与关爱不够。所以,很多孩子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甚至在课堂上没有回答过问题。在他们心中,老师的形象是神圣的,不被老师重视,必然对心理造成伤害。刘阳(化名)的家在江西农村,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和奶奶相依为命。在学校,她惧怕老师,因为老师总是板着面孔,样子很凶。“在课堂上,老师从没叫过我,也没进行过家访,他甚至没喊过我的名字。我很失落,觉得自己就是被人遗弃的丑小鸭。”
对策:
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除了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引起重视,给予政策扶持,改善一些硬性条件外,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家长、学校还有社会深思。
1.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打工,这本无可厚非,但也要为孩子找好代理监护人。外出期间,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联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沟通,尽可能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和学校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无论在哪,都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如果条件允许,可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起进城读书,并不断给孩子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不允许,夫妻可留一人在家照顾孩子,或者每月回家探望一次。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孩子学知识的地方,老师如同父母一样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校不仅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虽远离,但还有老师在,还有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因为温暖与关爱,能帮助他们走出孤独自闭的心理障碍。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对留守孩子多进行心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而留守儿童的班主任,更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从点滴小事入手,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3.社会方面
强化政府管理,加强扶持力度,比如在打工密集的地方增加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费用等。还可以开办寄宿制学校,为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创造条件,打破城乡隔阂,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
另外,各地也要尽量发展当地的经济,给本地的农民工多带来一些就业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家门口打工,让他们回归家乡,回归家庭,让他们的孩子不再留守。
后记:
那一份爱叫感动 篇4
那是的一个秋天,我的妈妈那时很单薄,很瘦弱,再加上那时的交通不便利,家离学校的距离也是同学中最远的,家里那时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每次上学妈妈最害怕刮风下雨,路上不仅会耽误时间,还回弄湿妈妈的衣服和做完的作业。因此,妈妈特别羡慕同班有自己自行车的同学,妈妈那时便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这一切都被爷爷看在眼中,在妈妈不知情地情况下,爷爷用他一个多月打工辛苦赚得的二百多元钱,为妈妈买了一辆妈妈做梦都想得到飞鸽牌自行车,据妈妈回忆,飞鸽牌自行车在当时比较流行而又特别实用的交通工具。
有一天,妈妈正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天上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妈妈不由得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还没走到附近的村子,雨突然下大了,妈妈像只落汤鸡跑回了家里,满腹委屈地向爷爷奶奶发脾气,爷爷没有像一往一样教训,而是满脸微笑着说:“别哭了,看看爸爸给你买的啥?”爷爷说完推出了自行车,妈妈的眼泪落了下来,一下子扑到爷爷的怀里。后来,妈妈听奶奶说,为给她买一辆自行车,爷爷吃尽了苦头,常常晚上加班,干活,白天有节约生活费,在工地上,常常受伤。我看见当妈妈提出这些时,眼泪便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让”,诠释着一份爱 篇5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5课《看电视》。刚读完题,孩子们脸上就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有的学生甚至就手舞足蹈地谈论起动画片中那些精彩的画面。
“小朋友们喜欢看什么电视呢?”
“动画片!”“《葫芦娃》《孙悟空》《小哪吒》《喜羊羊》……”
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像煮开了的锅,充满了叽叽喳喳的声音。孩子们兴奋地说着他们最爱看的动画片名和片中他们喜爱的角色。这半分钟我没去打扰他们,任由孩子们说着、笑着,而我只是听着、享受着……
“小朋友们,那你们注意过吗,你爸爸喜欢看什么电视呢?”半分钟后,我的嗓音逐渐提高,试图启发孩子们的思维。
孩子们的注意很快被转移了。他们专注地回忆着家人喜爱的电视内容。在随后的交流中,我发现每个家庭看电视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于是,我创编了几个平时看电视的生活情境讲给孩子们听。之后,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大多数孩子,甚至有些家长都是像情境中说的那样,“抢”着看自己喜欢的电视频道,互不相让。
孩子们有了自身的生活经验作铺垫,学习课文时也轻松多了。熟读课文后,孩子们知道爸爸和“我”喜欢看球赛,奶奶喜欢看京剧,妈妈喜欢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爸爸喜欢看球赛,为什么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换成了京剧呢?”理清课文主线后,接着该让这条主线开枝散叶了,我顺势问道,“这样做是为了谁呢?”
“为了奶奶,奶奶喜欢看京剧。”
“爸爸把自己喜欢的换成了奶奶喜欢的,你觉得爸爸对奶奶怎么样?”
“很好!”孩子们总喜欢快捷回答的方式。
“谁能用一句话把它说完整,爸爸很……”我继续启发着。
“爸爸很爱奶奶,很关心奶奶。”学生都是聪明的,几乎是异口同声。
经过多次的朗读训练,孩子们也轻松地就感受到了奶奶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妈妈的爱。
“咦,你们发现了吗?……”我故作停顿,以便能吸引全部孩子的注意力,“这位小朋友家看电视和你家看电视有什么不一样呢?”
“……”沉默了几秒钟后,多数孩子都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陈勇俊!”
这节课我还没给过他表现的机会呢,瞧,他的小脸涨得通红。“我们家看电视都是抢着看,不会让的。”他迫不及待地说道,我走到他身旁,微笑着朝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他家是让着看,不会抢的。”
“掌声表扬!”我掷地有声地肯定道。
“爸爸让着给奶奶看,可以看出爸爸爱……”
“奶奶!”
“奶奶让着给我和爸爸看,可以体会到奶奶爱……”
“我和爸爸。”
“我们让着给妈妈看,可以感受到……”
“我们爱妈妈。”
“让着看电视让我明白了他们爱家里的……”
“每一个人!”
我和孩子们的坦诚交流,让课堂上荡漾着浓浓的爱意。我感到:这份“让”,唤起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这份“让”记录了孩子们心路成长的点点足迹!(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杨溪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曾维平
一份爱加上两份感谢 篇6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构成。H2O就是代表水分子的符号。如果感谢与爱也像水一样以二比一的比例构成的话,那么从影响力的大小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感谢为二,爱为一。也就是说,感谢的能量比爱要大两倍。
“两份感谢加上一份爱,这不就是人类本来的生活方式吗?”
我们的生活方式果真如此吗?
爱是一种本能,不用人教。自打看见孩子的第一眼就充盈了我们全身。我们会认为,爱是一切,爱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然而,当爱变得极至,而又缺乏满足和感谢的时候,爱会不顾一切,甚至会走向极端。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是爱他更多呢,还是对他表示满足、感谢他更多?别人我不知道,坦白地说,我肯定是爱更多。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时,你会发现,爱已经不是你的专利。最明智的做法是赶紧补上满足和感谢这一课。
我们一直在担心,今天的孩子只会接受爱,不会施与爱。那也许是因为我们在毫不吝啬地对他们表示爱的同时,很少对他们表示满足和感谢。不妨从现在开始试一试,有意识地创设某些情境,让孩子在接受你爱的时候,用自己的行动接受你对他的满足和感谢。
光有爱是不够的,必须加上双倍的感谢。感谢看起来要被动等待别人对自己的某种施与,但我们可以像爱那样主动寻找需要自己去感谢的事物和人。这样的积极心态和情绪,能让周围的世界在你的眼里变得更美好,让你更有活力,甚至能对你的免疫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日本的江本胜先生是研究水分子的专家,他用实验结果证明,看过“爱与感谢”几个字的水,能够呈现出异常美丽的结晶。当然,只是看过“爱”字的水结晶也很美丽,但是看过“爱与感谢”的水结晶,却多了一份淡雅而神圣的气质,有一种如钻石般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