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指导

2024-07-30

课前指导(精选5篇)

课前指导 篇1

习作教学一直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我认为原因之一是老师们忽视了作文课前指导环节。因为学生写作是认识世界、吸收内化相关信息之后,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其间需吸纳的信息包含“表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方法的习得, 不是单靠作文课所能完成的。鉴此, 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 切实淡化作文课堂界限, 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 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 引导学生事先轻松获取习作之所需, 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亮题在先, 整体把握习作目标

过去习作教学, 教师总在作文课上才告诉学生要写什么作文。面对突然的习作任务, 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习作心理准备, 没有足够的习作素材储备。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 只有适时而为,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为此, 教师要大胆打破习作教学的陈规, 提前亮题, 让学生整体把握习作目标, 预先做好写作准备。

1. 了解习作内容。

学期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翻阅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习作题目。让他们初步明确本学期的习作任务和每次习作的基本要求, 了解学期作文训练的连贯性和梯度性;随后师生共同制定全学期习作训练计划, 对每次习作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安排, 使学生对本学期的习作目标和训练途径了然于胸。

2. 明确训练重点。

在各单元课文学习之前引导学生浏览本单元课文和习作题目, 明确本单元习作的训练重点, 让他们初步了解教材“读”与“写”训练的特点与联系, 以便在学习课文时有的放矢地分析、领悟文章的写法, 从中习得写作所需的基本方法。

3. 提前准备材料。

教师要灵活设计导写提纲, 借助提纲指导学生做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提前亮题, 提前布置习作任务, 让学生学习课文时完成提纲作业, 准备写作材料, 这样他们就有了充分的学习写法、积累素材、尝试练笔的时间, 写作时就胸有成竹了。

二、悟法在先, 切实掌握习作技巧

过去的习作教学, 往往把习作指导局限于作文课之内, 作文教学活动总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详说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之类的写作技巧, 细讲注意条理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主次分明之类的习作要求。这样没有从内容入手, 凭空导法, 大讲写作要领, 结果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 越听越害怕写作文。

为此, 教师必须彻底摒弃这种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 大胆打破作文指导课的时空界限, 把写作方法指导有机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因为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活动,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具有导“读”和导“写”的双重任务。显然, 借助单元相关的课文引导学生“读中悟写”是写法指导的最佳选择。因此, 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 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训练重点, 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

长期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写作指导, 并根据读和写的实际需要灵活设计小练笔, 让学生由“读”及“写”, 以“读”促“写”, 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实践在先, 广泛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写作文最怕的是无话可写, 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生活单调, 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二是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不善积累写作素材。

解决学生的“无米之炊”问题是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关心现实,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保持一颗好奇心, 乐于观察, 善于发现, 由爱观察、好打听、愿了解、勤思考, 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大自然, 让他们置身青山绿水, 聆听虫鸣鸟叫, 触摸奇花异草, 了解风土人情, 使他们视野开阔, 见多识广。还可以结合各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时时处处留意并捕捉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 使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

实践证明, 淡化作文课堂界限, 改革习作教学模式, 拓宽习作指导空间, 使学生明确习作目标, 掌握习作方法, 积累写作素材, 他们写起作文才能成竹在胸, 轻松自如, 兴趣盎然。

课前指导 篇2

梅岭中学2011初三(2)(3)语文中考考前指导

总体要求:审清题意,正确填涂答题卡,时间分配合理,不漏一题,不留空白,准确完整答题,分分必争。

第一大部分:基础知识、实践运用35分左右

1、字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不是重点,重点考查声调、易读错音

龟裂畸形馈赠心弦惬意干涸沉淀歼灭佝偻枢纽折本祈祷亘古安详祥和脑髓殉职魁梧眼眶门框寒伧和谐

2、字形:形似字、同音字、音近字

例:徇私舞弊(循殉绚)循声望去

疏浚竣工忍俊不禁险峻英俊婉转惋惜蜿蜒手腕惹是生非骄奢淫逸不屑置辩世外桃源遗失启事再接再厉郑重其事

3、默写:不错、添、漏一字;书写工整,字迹不潦草

⑴、《中考指要》50句唱主角⑵、课内背诵的古诗词

⑶、文言文⑷、理解性默写

4、成语

⑴感情色彩例:这些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中考前班主任虚张声势的演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⑵语法功能

例:中考在即,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须再接再厉。

邓小平这位莘莘学子回国后,担任起领导太行山区抗日救国运动的重任。

⑶使用对象

例:这两位同学经老师劝说后,已破镜重圆了。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相敬如宾(夫妻)天伦之乐(父子等一家人)精神矍铄(老人)豆蔻年华(女孩子十二三岁)

5、文学常识:

⑴、出处: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名著中情节

⑵、作者(朝代或国别):年代排序苏联(俄国)作家、法国作家

⑶、体裁:散文、散文诗、小说、律诗与绝句、词牌与题目、曲牌与题目

⑷、写作手法:象征、联想、想象、借景抒情、写景抒情议论„„

⑸、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小说中的“我”、感情基调、人物与情节

6、标点符号

①、“说”在中间②、引用诗句③、连续问和选择问

④、“„„”和等⑤、句内停顿和句末停顿⑥、括号的用法

⑦、句末的句号在引号外和内

7、病句

常见病因:成分残缺语序颠倒表达前后不一致搭配不当用词重复关联词语不当 例句:①、通过开展“八荣八耻”的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的教育。

②、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再发生,各地强化了安全教育。

③、每个青少年都应该树立“八荣八耻”。

④、评委会认为“六和钟声”获奖的原因是因为它构思精巧,形象丰富。

⑤、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战略重大的决策。

选词填空和排序题也要引起注意

8、专题广告长城„„

9、名著《西游记》《水浒》《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0、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步骤-开场白-结束语

11、探究题 :尽量多的写出探究结果和发现

12、图文转换(漫画和表格)

按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分析材料。

13、仿句:形似且神似,内容积极健康

⑴、看题干,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是否运用修辞;

⑵、看例句,研究题型,是否有隐含条件;

⑶、精构思,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运用了哪些景物或表达什么感情。

14、语言交际:称呼,语言得体、委婉,先肯定优点再提出希望和要求

注意点:以上有些题目会出现在文章阅读中或综合运用

第二大部分 阅读理解55分左右

(一)诗歌赏析

要点:

⑴表现手法:

①、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②、托物言志 ③、借古讽今④、以小见大⑤、对比衬托

⑥、双关⑦、运用修辞

⑵、思想内容:

①、抗敌报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②、思念家乡亲人《黄鹤楼》《次北固山下》《十五夜望月》

③、旷达、乐观、积极情怀《水调歌头》《秋词》《杜少府之任蜀川》

④、表达志向《过零丁洋》等

(二)文言文

1、解释加点的字词一定要看清楚加的点

如: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2、文言虚词的比较

3、翻译: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语言流畅,标点符号与原句一致,省略的部分要补充

完整,即四个字“加、补、调、换”。

如:一鼓作气,再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4、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加点词解释应该是这些词语的重点或特殊用法。

(三)现代文

1、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初步了解文体

2、看题目,找出题目设计的问题在材料中的位置

3、认真审题:

⑴、题目中含“分别”的字眼时,回答时要一一回答且与要求的顺序一致

⑵、题目中含“能否”“是否”的字眼时,要先回答,再写理由

⑶、题目中含“依次”字眼时,要依次回答

⑷、题目中含“有哪些”字眼时,要答出多个答案,具体可视该小题的分值而定 ⑸、题目中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

4、细求答案,不少问题的答案就在材料中,要紧抓住材料中的词句

5、注意题旨与分值,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用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有3点,若无字数限制,写满横线

6、书写要工整,写好开头,先入为主

7、区分修辞、说明方法、论证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8、知识点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结构和内容)、修辞手法的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写事实论据、说明文引用故事的作用、议论文开头引用生活现象的作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寄情于事、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

(四)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等。

(五)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六)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说明文相关知识

(一)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四)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五)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一、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二、记叙的要素:

散文的相关知识:

一、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小说的相关知识:

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二、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三、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二、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三、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四、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五、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第三大部分 作文 60分

认真审题,材料、题目、要求,拟好题目,确立中心,确定文体,精心选材,工于首尾,注重结构(题记和小标题),多用成语、古诗句,有以景衬情的句子和对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列好提纲,杜绝错别字,字数达要求,卷面整洁清晰,写好每一段的首句,一路行文一路歌。

题目亮起来语言美起来结构新起来

主题靓起来首尾点起来卷面秀起来

60“作前指导”轻忽不得 篇3

观察了两次大赛的部分习作课,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指导课和讲评课分两天执教时,颇为精彩的是讲评课;而指导和讲评放在一节课中时,整个指导过程则颇为吸引人。

我还观察到,有一位教师既捧了“新秀杯”,也赛了“优质课”,两次的习作内容虽是同一主题,但是因为赛制不一样,亮点呈现的环节就不一样,前者亮点果然在作后讲评,后者亮点却在作前指导上。深究原因,其实也在意料当中。“新秀杯”赛课,指导课结束后学生会完成全篇习作,孩子个性化的表达已经落实在纸面上了,赛课教师进行批阅后,提炼出共性问题也归纳出值得肯定的部分——肯定题目取得好,表扬选材有新意,褒奖细节很丰富……学生要做的修改都是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的。比起程序性强一些的作前指导,评讲环节显得各显神通、精彩纷呈。而赛“优质课”,要在一节课时间内,指导、习作、讲评都一一进行,因此所能写的只有片段练习,学生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得在指导环节中预设好,至于作后讲评,因为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习作中确实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作后指导只能靠前期的预设、当堂的生成,蜻蜓点水式地完成,所以,老师下的功夫都会花在作前、作中的指导上,亮点也就在此了。

其实,作前指导和作后讲评都是作文指导,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作前指导是针对共性问题的,具有预防性、提示性;作后讲评尽管也会针对共性问题作指导,但是这种对共性问题的指导,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提炼性、针对性。说白了,过细的作前指导容易造成学生作文的整齐划一,但是细致的作后指导却是因材施教的代名词。这也是目前部分专家提倡“轻作前指导、重作后讲评”甚至“不上作前指导课”的原因所在。

那么,作前指导真的可以淡化或者干脆忽略掉吗?我认为这不可一概而论。

笔者把作前指导一般分为:审题指导、框架指导、细节指导。

审题指导主要围绕命题作文的要求进行。比如五年级下册习作5“我身边的小能人”,审题时就要搞清楚要写的是“我身边”的“小”“能人”,这个人是生活在“我”的生活中的,不是电视电影报纸上的远离自己的人,这个人是个有特长的小孩子。五年级下册习作6“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同样是写人,但是,这个人可以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也可以是模范英雄,可以是大人也可以是小孩,只要这个人值得你喜欢、值得你崇拜,就可以写他的事迹。但是为了和习作5有所区别,这一篇的定位可以偏重于写成人中的身边人、英雄模范。对这样的审题如果不指导的话,一上课就写,恐怕学生的困惑会更多一些,这样的作前指导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框架指导指的是指导习作的谋篇布局。比如五年级下册的习作4“龟山汉墓参观记”,作前学习例文,必须要通过指导让学生知道“参观记”要围绕参观对象的某一个特点来写,在参观过程中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写看到的景物,对能反映参观对象特点的要重点写。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习作,我们年级统一组织学生参观了“镇江市醋文化博物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博物馆,作前的指导就必须要充分,比如让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的有关醋的宣传片等。

作前指导到哪一步才算是很好地拿捏了分寸呢?其实,最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习作是否具有个性化,根据学生的生活积累与习作要求的距离远近来决定作前指导的“粗细”。离学生生活近的、学生有话说的,我作前指导可以淡化一点儿,但是离学生生活远的,作前指导该有的还是要有。

重视写前指导,构架优秀作文 篇4

英语写作作为一门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写作教学却一直相对落后。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英语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面对写作的“无奈”和“无力”,他们对英语写作可谓“谈虎色变”。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切呢?

2009年以来,我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课题“过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实践研究”,通过观摩研究课和各类研讨,我发现将过程教学法应用于写作指导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写前准备阶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怕写,教师厌改”的现象。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写前准备活动这一问题。

二、写前准备的界定

Neman (1995)曾明确指出:写作是“把题材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让清醒的头脑能够审视他们,并对他们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写作初期,面对一个题目学生常常会不知所措,无从下笔,事实上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有些知识和经验是一直蛰伏在他们大脑深处的,只是起初他们对此毫无察觉,只有借助于某种启发式手段才能把它们激活并调动起来。过程教学法正是激发思维、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将写作视为一种复杂的、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过程写作教学分为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drafting)、文章修改(revising)等主要过程。写前是过程写作的首要阶段,它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强调的不是学生一下子写出多么好的文章,而是帮助学生对话题进行各方面的探索,打开写作思路,构建写作框架。

Donald Murray指出:“写前准备是指写初稿前的一切活动。”在此阶段不需要担心语法、拼写等技术性错误,写作者可轻松地发挥能动性进行可能的联想,通过各种活动启迪思想、交流信息,构建文章的框架,为后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写前准备活动的实施

写前准备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包括搜集资料、阅读信息、激发思维、列提纲、打腹稿及口头表述等。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围绕主题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结合已有的经验知识认真思索、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新旧知识加以整理和重组,形成对“主题内容”更深刻的见解,并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

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便于操作且效果较好的写前阶段的准备活动。

1. 提问法———以问促思维

提问法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互动方式。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诸如“who, why, how, what, when”等“wh-”开头的问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提问,并一一给出答案。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导出其他问题,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对主题内容的了解就越发具体,越发深入。等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出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篇简易的口头作文已经形成。以9A Unit3 main task为例,在呈现新的教学任务之前,我先通过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维:Do you have any problems?What are they?How do you feel then?通过抛出这些问题,既帮助学生回忆前面章节所学内容,又直接导出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写作主题有所知晓。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情景展示帮助学生拓宽思路,然后引导学生用第三人称将他们回答的内容转化成小的短文。需要注意的是,写前准备阶段的问题应该是精心设计的,是围绕写作主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制的。

2. 阅读法———厚积薄发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英语写作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语言知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语言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才能有效“输出”。在写作教学中,阅读是对教材中提供的写作材料的占有。现用的牛津教材每个单元的main task都有例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有效地利用这一素材,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本单元写作的主题(写什么)、分析文章的框架结构(每段落的大意)、欣赏并记录文中的优美词句。通过这样的分层阅读,学生既可以知晓自己写作的结构,又能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的效果。

3. 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

“头脑风暴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成效特别是在组织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已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肯定。它的特点是追求信息的数量,延迟评判学生的对错。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想,增加思维碰撞的机会。在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储备、性格、性别、学习积极性等,将学生分组,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就写作主题展开口头讨论,列出与题目有关的各个方向,抛开是非对错,鼓励畅所欲言。这样,即使平日不善表达的学生也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重视写作前的行为指导,要求学生能把“写”的行为配合“想”的过程,并把“想”的结果体现在纸上。以8B Unit3 Festival为例,单元教学以节日为主线,重在了解东西方节日文化的各个方面。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话题展开思考,如地方风俗、历史和食物等。写作前,我将任务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相关信息的链接与搜索,最后在全班的合作下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实现对写作“My favourite festival”的素材(词汇及有关信息)的占有。头脑风暴旨在让所有学生参与,并能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写前准备活动的必要性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4. 列提纲———欲得清音先谱曲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落笔前列提纲就好比是磨刀,刀磨得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当前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屑于列提纲,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其实,作文提纲就像是写作过程中的导航仪,它能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可以避免内容重复、遗漏、跑题等弊病,从而节省其他环节的时间,提高写作效率。例如Topic:My favourite film star。

Part1 Introduction (name, occupation, famous or not)

Part2 Main body (personal details, acting career)

Part3 Ending (your opinion or wishes)

有了这样的提纲引导写作,学生就会对“写什么”感到心中有数,写起来自然从容有序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列提纲不同于写作文,不需要详尽完备。

除了简单的结构提纲外,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需要表达的零散信息(词、短语和句)呈现在提纲上。以以上话题为例,我鼓励学生拓展提纲如下:

Part1 Introduction (name, occupation, famous or not)

My favourite film star is.../...is my favourite film star.

He is well known all over the world.

Part2 Main body (personal details, acting career)

He is very famous not only...but also...

He is experienced in...

He plays the role of...very well

He acted in many successful films such as...

He worked so hard that he won a number of awards, such as...

Part3 Ending (your opinion or wishes)

Many people think he is.../He is considered as...,

I believe/hope...

接着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整理,通过扩句、加连词等将其转换为内容丰富、行文流畅的文章。

四、结语

写前准备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有责任在写前阶段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开展有效的写前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认知“主题”,挖掘“主体内容”,最后用文字的形式将掌握的信息合理地表达出来,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连贯通顺的文章。

摘要:英语学习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近年来, 书面表达在各类试题中的分值加大, 评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 搞好写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就如何在写作前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挖掘题材, 构建写作框架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教学法,写前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1]陈丽菊.写前阶段策略培训及写作能力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6.

[2]邓郦鸣, 刘红, 陈芃.过程教学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提示[J].外语教学, 2003.

[3]马新志.写前准备——英语写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0增刊.

[4]刘玉仙.写前活动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J].基础英语教育, 2005.10.

[5]蓝惠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头脑风暴法, 教师 (教育理论) .

七年级数学课前指导预习研究 篇5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课前指导;预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89

七年级将学完初中知识的30%,这部分知识学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中考的成败。因此,七年级是奠定学好数学的黄金期。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对七年级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指导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避免上课时出现书、本等物品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1)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教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2)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教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地接受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3)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数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4)口到: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5)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講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并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 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教师讲课中的提示。教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最后一点就是做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二、指导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 做好及时的复习

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还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 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结。

3. 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三、指导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于做题多,而不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他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教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另外,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把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用品行业下一篇:学习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