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2024-10-05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精选10篇)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1

摘要:目的 对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第1天, 2组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第4天、第10天以及第14天,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 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 促进神经功能快速恢复, 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血清GFAP,动态变化

脑出血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 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目前, 微创穿刺术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其会导致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发生变化[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并对术后血清GFAP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男28例, 女12例;年龄41岁~73岁, 平均年龄 (57.2±2.1) 岁;出血量为34~75 m 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 为14~35分。对照组:男27例, 女13例;年龄42岁~74岁, 平均年龄 (57.4±2.3) 岁;出血量为35~76 m L;NDS为15~37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以及NDS评分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控制感染、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等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微穿刺引流术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CT定位, 在血肿最大层面确定穿刺位置, 并对局部进行麻醉消毒处理;进行手术时, 使用YL-1型一次性血肿穿刺针进入到血肿中心位置, 拔出针芯后, 流出陈旧血液, 连接引流管在无负压状态下使用5 m L注射器进行抽吸, 并在其中注入30 000 U尿激酶;夹闭引流管3 h, 使用生理盐水对引流管进行冲洗, 每日冲洗2次;术后根据引流出血量判断是否需要拔针, 并进行控制感染、调整血压、脱水降颅压等。

2组患者发病第1天、第4天、第10天以及第14天, 采集5 m L静脉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 (ELISA) 对血清GFAP水平进行检测, 使用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第1天, 2组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第4天、第10天第14天,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也被称为脑溢血, 指的是非创伤性、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出血。近年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大, 其已经成为较为广泛的急症重症, 在全部疾病死亡患者中, 脑出血约占20%, 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GFAP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的重要成分, 含有较多的丙氨酸和天冬氨酸, 其在人体角质细胞血浆中有两种形式, 分别为中间微丝蛋白和可溶性蛋白, 是构成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蛋白。如星形胶质细胞受到刺激, 那么会使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发生反应, 进而对其表达产生影响。因此, 可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 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不断上升后, 具备较好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进而能够促进周围神经轴索、中枢神经的生长和存活。有研究表明, 急性脑出血的血清标志物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通过对血清GFAP水平进行观察, 能够判定患者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 如受损程度较严重, 那么脑组织受损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本文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 其能够有效缓解血肿压迫症状, 改善颅内压, 并清除血肿, 减少给脑组织带来的损伤。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第1天后, 2组患者的血清GFAP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第4天、第10天以及第14天,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第7天, 患者的血清GFAP指标均达到最高值, 之后逐渐下降。其下降原因可能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 脑出血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脑组织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等情况, 脑出血后会使胶质细胞坏死, GFAP进入到细胞间质后, 通过损坏的血脑屏障实现血液循环。 (2) GFAP从细胞液内渗出, 进而进入到脑脊液内, 再经受损血脑屏障进入到血液内。 (3) 局部缺氧、缺血情况会对细胞产生刺激, 进而促进GFAP的合成。因此, 通常情况下, 在发病早期, 脑出血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高于正常人[3]。

综上所述,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 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开红, 张天亮, 刘振花.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及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 (5) :9441-9443.

[2]周玉存.血清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在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 (10) :51-52.

[3]高改云, 郭娜, 邸春玉, 等.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铁蛋白动态变化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2, 23 (10) :32-33.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2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护理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62-02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临床上通常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特就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的护理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50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23例,男性患者占27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34至81周岁,年龄平均值为(62.3±5.2)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2例小脑出血患者,5例脑室内出血患者,9例丘脑出血患者,10例脑皮层下出血患者,24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入院时3例患者深度昏迷、6例患者中度昏迷、15例患者浅昏迷,15例患者嗜睡,11例患者意识清醒。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体如下。

1.2.1一般护理做好病房内卫生清洁工作,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取患者平卧位或者侧卧位,避免对穿刺部位产生影响,进行翻身等动作时尽量放慢速度。为了使脑水肿得到有效减轻,待病人清醒后将床头适度抬高。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以及氧疗,并进行口腔护理[1]。

1.2.2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巡视力度,做好引流管护理工作,确保引流管的畅通无阻,防止扭曲、受压以及脱管现象的发生。对引流液的数量、性质以及颜色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若引流液颜色呈现鲜红色,则存在脑内继续出血的可能性较高,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并进行对症治疗。做好穿刺部位的清洁工作,定时进行引流袋更换,保证操作过程的无菌性[2]。

1.2.3病情观察对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以及体温等进行观察,为了使患者脑组织得到有效保护,必须确保患者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过高血压容易引发继发性脑梗死,因此必须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若存在血压升高、呼吸以及脉搏变慢,则出现颅内高压的几率较高,反之则易出现颅内低压,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必须立即告知临床医生并进行对症治疗。

1.2.4并发症护理做好卧床以及昏迷患者的皮肤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率;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腹胀、大便以及呕吐物颜色、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抑酸药物、止血药物等的应用;通过吸痰、拍背、翻身等方式能夠促进患者有效咳痰,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雾化吸入或气管切开治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大便用力等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3]。

1.2.5康复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翻身、站立、肢体行走等肢体功能锻炼,同时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失语患者采取音乐、图片、手势等听觉和视觉逻辑法恢复其语言能力。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13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52%,7例患者比较满意,占28%,5例患者不满意,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18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72%,5例患者比较满意,占20%,2例患者不满意,占8%,护理满意度为9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占8%,2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占8%,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2例患者再出血,占8%,没有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病情观察、康复护理等护理干预以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术后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窦佩娥.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J].海南医学,2010,19(30):172-173.

[2]饶伟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19):78-79.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3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血清GFAP,疗效判断

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其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 早期清除血肿可有效对脑部血流情况进行改善, 且可缓解局部缺血症状[1]。因而, 该治疗方式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为探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收治的37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40例脑出血非手术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GFAP水平进行了测定及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37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24例, 女13例;年龄41岁~79岁, 平均年龄为55.4岁;患者高血压史2年~34年, 平均19.8年;出血量30~95 m L, 平均出血量36.4 m 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40分, 平均29.8分。同时选取同期40例脑出血非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 男26例, 女14例;年龄42岁~80岁, 平均年龄56.3岁;患者高血压史2年~35年, 平均19.9年;出血量30~90 m L, 平均出血量37.2 m 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39分之间, 平均28.9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 男16例, 女14例;患者年龄41岁~80岁, 平均年龄57.4岁。

1.2 方法

1.2.1 GFAP检测方法

观察组及研究组患者均分别在发病后第1, 3, 7, 14天采取3 m L静脉血, 对照组患者则在体检当天清晨空腹采集3 m L静脉血。将其置于4℃环境中保存, 并进行离心, 时间10 min, 离心速度2 300转/min, 离心半径10 cm, 对血清进行分离。然后吸取上清液装于EB管内, 并将其置于冰箱内保存, 温度应设置为-80℃。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进行检测, 操作应以试剂盒 (选用由美国RB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说明书为依据进行。

1.2.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 即给予其脱水、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手术治疗, 即在发病6 h~24 h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采用CT定位, 并利用定位卡尺测量血肿在头部的投影, 取血肿最大层面, 明确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后利用合适长度的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 并对颅骨厚度进行测量, 以此为依据将限位器置于穿刺针上, 利用电钻穿透颅骨、硬膜后将限位器去除, 并将钻头拔出, 然后将针芯插入血肿中心, 待有暗红色陈旧血液流出时盖帽, 并与引流管连接。然后利用5 m L注射器进行抽吸, 并在抽吸的同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待冲洗液颜色清亮后停止, 最后将2万~4万尿激酶注入其中, 若无异常现象发生则在夹闭4 h后开放引流, 1 d冲洗2次。以引流液量、CT复查结果为依据确定是否拔针, 通常血肿清除超过75%便可拔管。术后常规治疗方式与研究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测量对照组、观察组与研究组患者发病后1, 3, 7, 14 d血清GFAP含量, 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4.328, P=0.038) , 观察组患者第3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4.284, P=0.040) , 观察组患者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8.691, P=0.021) , 观察组患者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7.022, P=0.031) 。研究组患者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4.536, P=0.037) ;研究组患者第3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4.980, P=0.036) , 研究组患者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9.225, P=0.020) , 研究组患者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t=8.246, P=0.026) 。见表1。

3 讨论

GFAP是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 其中含有丰富的天冬氨酸及谷氨酸。该成分在人体胶质细胞血浆中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是中间微丝蛋白, 二是可溶性蛋白, 是构成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蛋白[2]。在星形胶质细胞受到刺激时往往会导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发生反应, 从而对其表达造成影响。所以,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通常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 因而逐渐被作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上升, 可发挥良好的神经元保护效果, 且星形胶质细胞可在损伤区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 从而可有效对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轴索的生长及存活产生促进作用[3]。国外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可作为急性脑出血的血清标志物。而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其血清GFAP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升高, 在发病后第7天达到最高峰, 然后再逐渐下降, 并在微创术后第7天显著下降, 和Karwacki等的研究结果相符。笔者认为其可能和以下几点有关:①脑出血现象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脑组织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现象;而脑出血后极易导致胶质细胞坏死, 使得GFAP进入细胞间质, 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行血液循环。②GFAP从细胞液中渗出, 并进入脑脊液, 然后再经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③局部缺血缺氧对细胞产生刺激, 使得GFAP的合成加速。因此, 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其血清GFAP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研究组患者的发病后各时间点血清GFA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第7, 14天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说明给予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后其血清GFAP水平明显下降, 可将其作为判定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崔桂萍, 刘萍.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 (3) :238-241.

[2]覃川, 杨秀江, 晏怡, 等.脑胶质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及临床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21) :2214-2215.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4

【关键词】 微创;中心静脉导管;液气胸

【中国分类号】 R56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09-01

液气胸在基层医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自发性气胸、创伤性血气胸、气胸、血胸、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水最为常见。过去传统方法是用较粗的硅胶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引流,不仅创伤较大,且术后患者痛苦,行动不便,自从本院引进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后,不仅克服了以上弊病,而且治疗效果良好,為液气胸患者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50例液气胸患者,其中气胸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17~82岁,平均48岁。胸腔积液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5~85岁,平均50岁。液气胸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患者自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胸片、B超或胸部CT示气胸或胸腔积液。

材料;l利多卡因.2棉签.3消毒液.4.中心静脉导管(型号规格:CF-ABC 16Ga ×20cm,内含:前段标有长度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专用注射器、18号穿刺针、J型45cm金属导丝、扩皮器、固定夹),5.无菌引流袋6.闭式引流瓶(液胸患者需备标本瓶)。 

方法:患者多取坐位,同时向患者说明穿刺之目的,做好思想工作,不要紧张,选择穿刺点,气胸、液气胸常规选择患侧锁骨中线前第二肋间,单纯胸腔积液常规选择患侧腋中线7~9肋间,特殊患者如大量包裹性积液可在CT 或 B超定位下选择。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18号穿刺针沿肋骨上缘垂直穿刺,当有落空感时,可有气体或液体抽出,然后植入金属导丝20~30cm,退出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12~15cm。拔出金属导丝,接无菌引流袋或闭式引流瓶,固定导管。同时嘱患者尽量少活动,避免导管脱出,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胸腔积液患者第一次引流量不宜超过800ml,气胸患者抽气可持续引流。胸腔积液患者可用标本瓶接取标本送检,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5~10ml,每天2次冲洗导管,以防堵塞导管。

拔管指征:胸腔积液患者经胸部B超或胸腔CT检查,积液少量或无积液,连续2~3天引流量<100ml,无胸闷、憋喘,即可考虑拔管;气胸患者当症状缓解或消失,肺呼吸音恢复,水封瓶无气泡逸出,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气,在导管通畅的前提下抽不出气体,且经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确认肺完全复张后拔管。

2.结果

50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性成功且所有导管均无滑脱现象,未发生胸腔感染,有一例肺癌晚期患者因机体衰弱、引流过快而出现心悸、气短、咳嗽等不适症状,停止引流 后,症状渐消失。放置引流管期间患者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随着引流液的减少,3例患者出现凝结阻管,经过生理盐水冲洗抽吸或导丝疏通后仍能继续引流,最后治愈[1].

3.讨论

液气胸在我们基层医院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治疗上多采用胸穿、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使肺组织复张而达到治愈之目的。常规胸腔穿刺抽气或抽液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患者感觉较痛苦,有时因抽气或抽液过快而导致肺水肿,有的还会增加心悸、出汗等胸膜反应之发生率;有的穿刺过程中因为突然咳嗽或随着肺复张而随时有刺破肺组织之危险,从而造成医源性气胸;况且普通穿刺不能抽尽积气或积液,剩余部分要靠机体缓慢吸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另外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因引流管粗需切开皮肤等组织并缝合,所以创伤大,易出现胸膜反应;且管质硬、刺激性大,置管后常因惧怕咳嗽而影响肺复张;管硬需缝线加胶布粘贴固定,固定效果差易脱管,导致引流失败。对于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引流气,体过程不好控制,多出现肺水肿或纵膈摆动[2];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往往出现液体自切口渗漏,易造成逆行感染,特别是恶性胸水的患者因体质较差更易发生感染。最后患者因术后疼痛剧烈,行动不便而影响日常生活。

而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好处多多:1.操作简单、费时短,只需一人即可操作,熟练者3~5分钟即可完成;2.组织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容易接受,拔管后创口愈合好,疤痕小,达到微创之目的,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或胸肌发达者;3.无论是气体或液体的引流均可有效控制,引流是在缓慢、可控下进行的,,不会出现肺水肿和纵膈摆动等不良反应,患者机体不会出现明显的应激状态;4.必要时可局部注入抗结核药、激素、化疗药物等以达到治疗之目的,减少反复穿刺之痛苦,减轻患者之经济负担;5.带管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日常护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6.中心静脉导管组织相容性好,管细柔软,对机体组织刺激性小,可长期滞留,特别是年老、体弱,癌症晚期患者;有研究证实中心静脉导管并不比传统胸导管更易发生堵塞,两者治疗成功率也相当[2-3]〕;7。手术要求条件低,器械简单,易于携带;8.经济易被患者及家人接受。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液气胸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治疗效果特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明显,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而且符合当前微创治疗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安伟,李凤阁.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液气胸【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1,05,13(266). 

[2] 潘建新,任臻,高力明.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6):926

[3] 易建华,张茂,沈伟峰.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8):859-862.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50 例。对照组男35 例, 女15 例, 年龄40~80 岁, 平均年龄 (60.5±10.9) 岁, 平均血肿量 (110.6±20.5) ml, 单侧血肿30 例, 双侧血肿20 例;研究组男36 例, 女14 例, 年龄42~84 岁, 平均年龄 (61.6±11.3) 岁, 平均血肿量 (108.6±20.3) ml, 单侧血肿32 例, 双侧血肿18 例。所有患者全部进行颅脑CT检查确诊, 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除, 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力降低, 反应迟钝、恶心、呕吐、四肢乏力, 少数患者存在小便失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以及单双侧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 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 将头皮切开, 选择血肿前方较厚层面进行钻孔, 可选择单孔或是双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十字切开硬脑膜, 将引流管深入血肿腔, 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冲洗液变淡为止, 连接引流袋, 全层缝合头皮, 引流3~5 d后进行头颅CT检查, 血肿清除后拔管。研究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 确定血肿范围后选择理想的层面进行穿刺, 穿刺点尽量避开脑膜血管。选择直径为3 mm, 长度为2 cm的YL-1 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 经皮快速穿刺颅脑和硬脊膜, 进入血肿腔, 将针芯拔出后拧紧帽盖, 侧管连接引流管, 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直至颜色变淡为止, 侧管连接引流袋, 引流3~5 d, 复查头颅CT, 血肿清除后可拔除穿刺针, 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双穿刺引流。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后神志清楚, 检查配合, 临床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消失, 影像学检查血肿基本消除为治愈。患者出院后进行3 个月随访, 每个月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 比较两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术中出现癫痫1 例, 发生新颅内血肿1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对照组发生3例术中癫痫, 3 例颅内血肿, 2 例脑脊液漏, 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2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高发于成年人, 其发病机制目前并没有完全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老年脑萎缩导致蛛网膜下腔空间增大, 增加了颅腔内脑的移动度, 轻微的脑外伤即可引起桥静脉撕裂, 发生硬膜下的血肿[2]。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 所以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首选方法, 主要目的是迅速清除硬膜下积血, 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 减少血肿腔内渗透压, 促进血小板凝集, 达到阻断慢性出血的目的。钻孔引流术仍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手术方法,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 疗效确切, 操作更为简单, 损伤小, 患者预后良好。但是对于很多基层医院来说, 仍不能广泛开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微创穿刺引流也被广泛应用, 其主要是遵循了钻孔引流术的治疗原理, 将其更为简化, 手术的操作步骤更简单、创伤更小, 在床旁便可完成。微创穿刺持续闭式引流, 反复的冲洗, 可在短期内清除陈旧的积血和血凝块[3]。

本组研究中针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对照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多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微创穿刺引流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 微创穿刺引流操作更为简单, 对患者损伤更小,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患者恢复更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微创穿刺引流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治疗, 研究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手术与住院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均较好, 微创穿刺引流操作更简单, 安全性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

参考文献

[1]夏平, 谢德才.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72例分析.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 (7) :678-679.

[2]王志明, 殷尚炯, 杜秀玉, 等.微创穿刺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对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8 (4) :240-241.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医学·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26例, 女性18例, 年龄51~81岁, 平均年龄61岁。38例有高血压病史, 6例有糖尿病史, 2例存在冠心病、房颤史。临床表现为:眩晕36例, 恶心、呕吐39例, 神志清25例, 嗜睡、昏睡10例, 昏迷7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小脑出血, 小脑半球出血39例, 小脑蚓部出血3例, 破入脑室25例, 继发性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6例, 血肿量10~25 ml。排除病情严重及禁忌病例:①病情危重, 脑干功能衰竭者;②严重出血倾向者;③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④颅内肿瘤或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出血。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发病后均常规应用心电监护, 脱水降颅压、亚低温脑保护、防治应激性溃疡等治疗。采用首次颅脑CT片定位法, 确定穿刺点、穿刺针长度, 及穿刺方向, 手术时机取发病后6~12 h, 于专门单间手术病房进行。

1.2.1 穿刺点的选择

小脑的解剖位置特殊, 周围环绕横窦、乙状窦、环窦、窦汇和枕窦等硬脑膜窦, 穿刺空间狭小, 操作时极易损伤这些静脉窦, 故要求准确定位。定位方法:以枕外隆突为基点划出水平线和垂直线, 穿刺范围为水平线下1.5 cm、垂直线旁开2 cm的枕鳞部位, 根据CT片显示的血肿最大平面确定穿刺点。穿刺针选择: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 (北京万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 此针具为硬通道穿刺针, 穿刺针长度以测量头皮至血肿中心距离确定, 应注意枕鳞部位皮下脂肪较厚, 选择穿刺针长度时应将皮下组织计算在内, 否则易使选择的穿刺针长度不足, 难以达到血肿中心。穿刺方向按矢状平面与平行于眶耳线平面的血肿最大平面的交线进入, 也可根据三维CT矢状位图像穿刺点至血肿中心连线方向确定, 小脑半球出血穿刺方向多平行于矢状面, 蚓部出血应朝向正中线方向。因穿刺针为硬通道, 一旦穿刺成功后不能再调整方向, 故选择穿刺方向时须准确, 穿刺时保证不偏移, 以免穿刺失败。体位摆放:采用血肿侧在上的侧卧位, 颈部前屈, 充分暴露枕部。

1.2.2 手术方法

小脑出血多伴有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 为避免穿刺小脑血肿后诱发脑疝, 故穿刺小脑前均应常规先穿刺侧脑室减压, 一般首选非优势侧半球的侧脑室前角。常规备皮, 患者先取仰卧位, 以眉弓上8 cm、正中线旁开2 cm为穿刺点, 采用6 cm或6.5 cm YL-1型血肿穿刺针朝向两侧外耳道连线中点方向, 穿刺侧脑室, 穿刺成功后即见脑脊液流出, 接好引流袋。再取患者血肿朝上的侧卧位, 屈颈, 常规消毒, 戴无菌手套, 铺巾, 局部浸润麻醉后, 取选定长度的YL-1型血肿穿刺针, 针尾固定于电钻, 自后枕部穿刺点朝向预定方向穿刺, 间断钻入, 避免长时间持续钻入灼伤头皮, 突破颅骨及硬脑膜后取下电钻, 徒手将针刺入相应深度, 穿刺针侧孔连接引流管, 拔出针芯, 盖好穿刺针盖帽, 并拧紧以避免颅内进气, 无菌注射器连接引流管, 缓慢抽吸血肿, 抽吸时负压不要超过2 ml, 首次可一次性抽吸1/3血肿量。术后24小时内复查颅脑CT了解穿刺针位置, 及血肿引流情况, 术后第二天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 尽量将残存血凝块冲出, 冲洗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1~2万U, 夹闭引流管, 2 h~4 h后开放引流, 2次/d。一般引流3~5d, 不超过10 d, 复查脑CT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除血肿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待脑室血基本清除后, 夹管48 h无病情变化拔除。引流期间严格无菌操作及护理, 预防颅内感染。

2 疗效观察

2.1 血肿清除比例

以颅脑CT为依据, 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3、5 d的残余血肿量变化。

2.2 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价

观察患者手术前和术后1月、3月日常生活能力变化。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 总分100分, 60分以上, 生活基本可以自理;60~40分, 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 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生活完全需要帮助。60分以上为临床治愈, 60~20分为好转, 20分以下及死亡为无效。

3 结果

42例均成功穿刺入血肿腔, 3例因高龄, 并发肺内感染于术后10-14 d死亡, 其余40例效果良好, 拔管时间3-6d, 无因手术死亡病例, 无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病例。术后85.7%的患者血肿清除比例达60%以上, 97.4%的患者生活能自理。血肿清除情况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分别见表1和表2。

4 讨论

小脑位于颅腔的颅后窝内, 空间狭小, 前接脑干, 下临枕骨大孔, 一旦发生脑出血, 尤其是大量出血, 可造成局部压力剧增, 小脑向前直接压迫脑干或向下突入枕骨大孔, 导致脑干功能衰竭、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枕骨大孔疝, 造成呼吸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故小脑出血性疾病病情凶险, 死亡率极高, 尽快手术清除小脑内血肿为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 小脑半球出血>10 ml, 即存在手术指征[1,2]。传统方法多采用经枕鳞开颅手术, 并破坏枕骨大孔后缘及环椎部, 麻醉要求高, 术前准备、手术时间长, 手术创伤大, 心、肺、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或功能不全, 高龄等情况均为手术禁忌, 且因手术时创伤大, 对神经功能影响严重, 残障率高, 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近年来兴起的微创血肿穿刺术, 具有方法简便, 快速, 创伤小的特点[3], 但因为小脑位置特殊, 穿刺不慎易损伤脑干, 风险较高, 故小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比率较小, 难以广泛开展。

我们根据CT片定位, 采用YL-1型颅脑穿刺针穿刺治疗小脑出血, 无1例发生脑干损伤及穿刺术中死亡。本组资料显示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 大部分患者能清除血肿60%以上, 且经Barthel指数评定, 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预后良好, 提示微创术治疗小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根据我们的经验, 手术时需注意一下几点:①手术时机, 以6~24 h为最佳, 一般脑出血6 h内有血肿扩大风险, 穿刺减压后可加剧再出血风险[4];24 h后因血液凝固可导致引流不畅、不彻底;如病情危重脑疝时也可于6 h内紧急穿刺, 但须向患者家属严密沟通, 防治纠纷。②术前须先行侧脑室外引流, 大部分小脑出血患者均伴有颅压增高及脑脊液循环障碍, 术前行脑室引流可降低颅内压力, 使脑疝风险降到最小。③穿刺方向要准确, 把握穿刺深度。小脑前方为脑干, 穿刺过深可直接损伤脑干。小脑穿刺窗狭小, 且穿刺时特殊体位, 故术前必须确定穿刺方向, 术中尽量有第三人帮助识别纠正穿刺方向。枕项部皮肤软组织较厚, 术前测量穿刺深度时必须一并计算在内, 否则可导致穿刺过浅或过深, 影响治疗效果。④避免穿刺针滑脱、移位。枕项部皮肤移动度大, 穿刺时穿刺针与枕骨有一定角度, 故术前定位与穿刺时须保持同一体位, 穿刺针固定于穿刺点不能移动。⑤严格无菌操作。因需多次冲洗引流, 无菌技术是避免继发颅内感染的首要条件。

只要掌握好适应症, 术前准确定位, 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可以充分发挥小脑出血微创穿刺术的优势, 将风险及损伤降到最低, 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可以在有经验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YL-1型颅脑穿刺针, 通过头颅CT片定位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方向, 穿刺成功后, 利用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反复冲洗引流治疗小脑血肿42例。结果 42例手术均成功穿刺入血肿腔, 无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高龄、肺内感染死亡3例。术后36例血肿清除60%以上, 术后3月97.4患者生活自理。结论 准确定位, 掌握正确方法, 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安全有效。

关键词: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小脑出血,尿激酶

参考文献

[1]吴承远.临床神经外科学.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1, 530

[2]李浩, 刘鸣, 刘文科, 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症分析及疗效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7 (3) :240-243

[3]吴克梅, 张晓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 13 (2) :1122114.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 男30例, 女18例, 年龄35岁~82岁, 平均年龄40岁。均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病史2年~15年, 平均10年。入院前患者均未规律服药与监测血压, 血压控制均不理想。术前血压>190/100 mm Hg 29例, 150~180/90 mm Hg 9例,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5分5例, 6~8分20例, 9~13分23例。诊断依据最新《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临床诊断标准, 经过头颅CT检查证实, 出血量 (按多田公式计算) 最少28 m L, 最大110 m L;血肿位于基底节区36例, 脑叶出血1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1 h, 最长28 h, 平均12 h.

1.2 手术方法

依据头颅CT定位血肿最大层面, 避开功能区及皮质主要血管处, 标记穿刺点、测量进针的深度以及角度, 在局麻下 (部分不能配合患者全麻) 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 电钻直接锥颅, 按设计方向穿刺至血肿中心, 置入引流管, 抽出血肿量约30%~50%, 出血4 h以上患者术中应用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3 m L后夹闭引流管。术后4 h~6 h复查头颅CT, 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及脑水肿的情况开放引流, 间隔12 h可重复注入尿激酶, 本组中最多8次, 最少2次, 平均3次, 引流时间为2 d~4 d, 平均3 d.

2 治疗效果

手术过程顺利, 穿刺均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30 min, 术后2例再出血死亡 (均为出血后6 h内手术患者) , 其余患者术后CT显示血肿部分清除, 受压脑组织复位, 术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压、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综合治疗, 未发生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动态观察头颅CT, 血肿清除时间5 d~10 d, 平均7 d, 住院10 d~35 d出院。随访2个月~6个月, 采用ADL分级评估疗效, ADL 1级生活自理工作能力恢复10例;ADL2级大部分自理生活, 部分恢复工作能力, 22例;ADL3级生活自理, 可下地简单活动, 8例;ADL4级卧床不起意识清楚, 6例。

3 讨论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传统观点认为幕上血肿>30 m L, 中线移位>1 cm均应开颅清除血肿手术, 但因开颅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 越来越多的学者[3,4]采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笔者也对本科48例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进行了总结。通常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和周围脑组织的刺激引起水肿产生对脑组织的压迫, 使患者颅内压升高, 脑组织移位, 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因此积极清除血肿, 减轻脑组织压迫, 减少血肿对脑组织刺激引起的脑水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颅脑微创定向血肿引流术操作简单, 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部分血肿, 减轻脑组织压迫, 缩短脑疝时间, 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0 min;并且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损伤小, 减轻了手术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 有利于减少后遗症。

目前早期 (6 h~24 h)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得到广泛认可[5], 但超早期 (6 h内) 手术仍存在争议。一般脑出血3 h内脑组织水肿尚未形成, 6 h后逐渐出现水肿、脑组织坏死, 因此有学者认为[6]超早期手术可以减轻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 提高预后生存质量;但是超早期手术再出血率高[6], 临床应用仍需慎重, 本组2例再出血死亡病例均为<6 h行手术患者。因此, 通过分析本组病例, 笔者认为, 对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中等以下, 在发病后6 h左右行穿刺术较为合适, 但对于血肿量巨大或脑疝形成者, 为抢救患者生命, 应超早期行微创穿刺治疗缓解脑压, 术后配合血肿腔内注入高效安全的尿激酶促使血肿尽早液化排出, 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另外, 我们认为做好术前检查、准备工作, 控制术前、术中、术后血压至160/100 mm Hg以下, 术中清除50%以内的血肿均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措施。综上所述, 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血肿+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引流术, 具有损伤小, 操作简便, 临床效果佳, 并发症、后遗症少等特点, 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行CT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 术中引流部分血肿减轻脑组织压迫, 并配合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引流2 d4 d, 术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压、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综合治疗, 出院后随访2个月6个月, 根据ADL分级评估疗效。结果 ADL 1级10例, ADL 2级22例, AD L 3级8例, ADL 4级6例。结论 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血肿+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引流术, 具有损伤小, 操作简便, 临床效果佳, 并发症、后遗症少等特点, 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尿激酶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70.

[2]章翔.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74、380.

[3]勾俊龙, 毛群, 邢复明, 等.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预后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20 (5) :425-427.

[4]张入丹, 余政, 王剑波, 等.105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6) :830-831.

[5]魏风, 沈寅琛.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分析[J].微创医学, 2006, 1 (4) :272-274.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的38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定诊断标准, 且均经头颅CT证实。排除标准:①脑实质原发出血灶>30 mL;②已有呼吸、循环衰竭;③年龄>75岁;④合并严重心肾疾病。38例中, 原发性脑室出血8例, 其中单侧脑室出血2例, 双侧脑室出血3例, 侧脑室伴第3脑室、第4脑室出血2例, 全脑室出血铸型1例;壳核区出血17例, 出血量 (20~30) mL;丘脑区出血13例, 出血量 (10~30) mL。继发性脑室出血病例30例中, 单侧脑室出血12例, 双侧脑室出血5例, 侧脑室伴第3、第4脑室出血3例。所有病人均不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8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56.7岁,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 (3~5) 分7例, (6~8) 分9例, (9~12) 分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 继发性脑室出血为15例。对照组20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55.3岁, GCS评分: (3~5) 分8例, (6~8) 分9例, (9~12) 分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 继发性脑室出血为15例。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以甘露醇脱水、补液等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除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内科治疗外, 同时于发病 (4~72) h内根据CT显示出血情况, 选择非优势侧侧脑室前角最明显的层面, 测量出穿刺点的位置及角度, 并在额部予以标记。根据CT显示穿刺点处颅骨厚度, 固定可调节穿刺深度的螺旋式颅锥的挡块, 连续锥透颅骨, 用带针芯的微创伤硅塑引流管按所测方向及深度穿刺, 见血性液溢出后, 即拔出针芯, 再将引流管送入 (1~2) cm, 缓慢放出脑脊液, 达到减压的效果,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每次5 mL, 注意进入量与洗出量的均衡, 然后注入尿激酶 (5 000~10 000) U以溶解血凝块, 夹管4 h后放管。控制引流高度在15 cm左右, 观察引流的通畅情况决定是否开启引流最高点的侧孔, 以达到对引流量和颅内压力进行控制的目的。反复进行冲洗引流, 一般每天进行2次。对出血量较大的原发出血区的血肿采用同时经额入颅侧脑室穿刺及锥颅抽吸血肿双管引流, 共对6例病人进行双管引流。血肿引流的操作方式与脑室引流基本相同, 对颅内血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也注入尿激酶 (3 000~5 000) U, 对早期进行引流或冲洗引流液较新鲜的病人同时给予巴曲酶 (立止血) 1 kU血肿腔内注入, 夹管4 h后放管。血肿引流采用持续低位引流, 不用打开引流管的侧孔, 术后第2天开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 隔日1次, 每次置换量20 mL, 并酌情注入尿激酶 (3 000~5 000) U, 置换时关闭脑室 (及血肿) 引流管。保留引流至CT扫描显示颅内积血消失, 试夹管24 h~72 h后病人无颅内压增高等异常现象即可拔除引流管。

1.3 疗效评定标准

引流时、引流后2周各按统一标准进行GCS评分1次, (3~5) 分为特重型, (6~8) 分为重型, (9~12) 分为中型, (13~15) 分为轻型。3月后两组再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 结果比较, 5级:恢复良好;4级:中度残疾;3级:严重残疾;2级:植物状态;1级: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分别采用U检验及卡方检验。

2 结 果

治疗组引流后 (3~7) d, 意识转清17例, 意识无好转或加重1例;对照组 (3~7) d, 意识转清7例, 意识无好转或加重13例。治疗组、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6%和40.0%,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 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两组GCS评分及GOS评分结果详见表1、表2。

3 讨 论

重症脑室出血病情危重, 内科保守治疗多效果差, 因其可迅速形成脑室内高密度铸型, 尤其是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的高密度铸型直接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 引起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同时靠近脑室系统的脑实质内的血肿也有占位效应并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有学者认为, 出血后最初24 h在血块形成过程中凝血酶的释放, 会引起邻近脑组织的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细胞毒作用[2]。而红细胞溶解 (在最初出血后3 d左右达高峰) 是脑水肿形成的另一个机制, 这可能与释放游离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有关。尽早清除第3脑室、第4脑室内的积血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因此内科保守治疗对继发性重症脑室内出血形成的高密度铸型疗效差, 易形成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并发症, 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 且存活者因神经功能障碍易遗留较重的后遗症, 从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可迅速降低颅内高压, 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状况, 清除脑脊液中的血性成分, 使病人尽快从昏迷转为清醒。同时血肿内的积血因其通过破入脑室的裂口与脑室相通, 经脑室引流后也可通过脑脊液的冲刷作用得到清除, 达到尽快清除血肿的目的。部分病人直接对血肿同时进行抽吸引流, 以尽快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 这样可缩短病程,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抽吸引流以后, 对病人进行隔日1次的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 可及早解除第3脑室、第4脑室的梗阻状态, 加快血性脑脊液的廓清速度, 同时也可避免蛛网膜粘连的发生。加用脑脊液置换术, 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流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的血液量, 从而减少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 另外还减轻血性脑脊液对颅内大血管的刺激, 从而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3], 减轻神经缺损征。

结合本组病例治疗结果, 认为本病一经确诊, 应尽早行侧脑室持续引流, 因为此时尚未形成血凝块, 有利于引流成功, 早期穿刺可减轻高颅压对脑干、下丘脑的损害, 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本疗法操作方便、简单、损伤小, 更适合广大基层医院神经科医师作为应急抢救本病的疗法之一。对出血量较大的原发出血区的血肿采用同时经额入颅侧脑室穿刺及椎颅血肿抽吸双管引流, 有利于脑内血肿的尽快排出。所使用引流管的内径应够大, 以利于引流, 本组使用 (10~12) 号专用脑室引流硅胶管较为适宜。脑室内注入尿激酶量不宜过大, 以免引起再出血, 最好根据定期CT检查结果, 确定血块溶解程度指导给药。腰椎穿刺置换 (CSF) 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颅内与脊髓网膜下腔突然形成压力差而诱发脑疝, CSF澄清应作为终止置换脑脊液的依据。同时应用抗生素及胃粘膜保护剂, 注意防治并发症。

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无一例于术中死亡, 死亡原因为重要脏器衰竭。由于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合理应用抗生素, 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无一例诱发癫痫。临床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 但治疗组更为显著;3月后的GOS评分显示治疗组、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6%和40.0%, 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因此采用侧脑室穿刺注入尿激酶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措施积极, 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显著, 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积极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远臣, 李振光, 于战涛, 等.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7, 3:183-184.

[2]Yang GY, Betz AL, Hoff JT.Experi ment al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edema, blood flow, and blood-brain barri-erpermeabilityin rats[J].J Neurosury, 1994, 81 (1) :93.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9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抽吸;术后;护理

国内外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呈上升趋势。颅脑微创引流抽吸术具有创伤小、病程短、安全性高等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1]。而正确、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明显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1.1随机抽取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8岁,其中89例治愈,6例好转,3例自动离院,2例死亡。

1.2治疗方法 颅骨转孔置入YL—1型穿刺针进行血肿抽吸,必要时给以尿激酶1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引流,术后给以脱水、降颅压、止血、降血压等药物治疗。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术后患者一般安置于监护病室,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并且谢绝探视。

2.1.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等情况,如意识突然加深、瞳孔大小不等大、脉搏缓慢、血压升高,提示颅内压增高,颅内有再出血及脑疝形成的可能,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快速滴注脱水药物,抬高患者头部15—30°,以降低颅内压。如麻醉期已过,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清醒后又出现头痛加重、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复查CT,尽早实施再次手术,以清除血肿。

2.1.3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持续吸入,保证脑细胞的氧气供应,防止脑细胞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1.4头部引流管的护理微创引流抽吸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袋,引流管不可抬高或平头,以防止引流液逆流入颅内。穿刺部位应保持敷料清洁、固定完好,每日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并准确记录。躁动患者应给予约束,更换体位时应专人固定引流管,以防扭曲或移位。拔管时间根据患者的意识、瞳孔、血肿清除情况而定,拔管前给予试行夹管24小时,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则可以予以拔出。

2.1.5胃管的护理由于患者吞咽反射减弱,不能经口进食,机体又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胃肠外营养不能满足其需要,则需要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每次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呈45°,并检查胃内残留量,若大于100ml以上应暂停进食。鼻饲前、后应注入温水,以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或胃管内食物发酵、变质引起腹泻[2]。

2.1.6皮肤护理由于颅内血肿压迫中枢神经,易引起高热,应给以冰帽、冰袋、冰毯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以减轻高热给患者机体造成的消耗[3],降低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同时给予定时翻身、按摩、擦洗,每2小时翻身一次,每天早晚用温水擦洗全身,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并应用气垫床可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

2.1.7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肢体功能障碍,可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表现为:情绪抑郁、烦躁不安、恐惧、失望、甚至自杀倾向等。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原因,有的放矢的给予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并列举成功病例,使其放下心理包袱,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2.1.8瘫痪肢体的护理早期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的屈、伸、抬,以及翻身、移动等主动活动,可有效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2.1.9语言障碍的护理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针对两种不同的失语表现,我们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肌群运动锻炼、发音训练、命名训练、刺激法训练等。训练过程中,应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的情绪状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忌复杂化、多样化,避免产生疲劳感或失望情绪,使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坚持训练。

2.2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2.1坠积性肺炎脑出血患者肺炎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均居首位,采用翻身、叩背、吸痰等方法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2.2.2应激性溃疡脑出血后易引起丘脑下部受损,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神经系统兴奋,皮质醇分泌增加,导致胃酸和胃泌素分泌亢进,进而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甚至胃出血。若于胃管内观察到咖啡样胃内容物,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止血药物等。

2.2.3静脉血栓每4小时活动一次肢体,如患者能自行活动,应鼓励其做肢体屈伸动作,若是昏迷患者应帮助其活动肢体,双手给予按摩四肢或用气压泵进行肢体按摩,同时给予患者经常更换体位,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颅脑血肿微创引流抽吸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止血及清除血肿效果好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行微创引流抽吸术的患者,脑组织受压时间短,其意识多在术后2周逐渐恢复。治疗方法简单,但术后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则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正确、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从而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志鸿.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11(23),1756—1758.

[2]梁玉玲,苏爱武.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1):54.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4—529

微创穿刺引流术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8例, 女25例, 年龄53~79岁, 平均58.5岁, 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史25例。入院时患者GCS评分6~10分, 无脑疝形成, 既往无脑血管意外病史。

1.2 丘脑出血及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诊断标准

中国急性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 (2011年) ;入院急诊CT明确。丘脑出血CT分型标准:Ⅰa血肿局限在丘脑;Ⅰb血肿局限于丘脑, 并破入脑室;Ⅱa血肿扩展至内囊;Ⅱb血肿扩展至内囊, 并破入脑室;Ⅲa血肿扩展至下丘脑或中脑;Ⅲb血肿扩展至下丘脑, 并破入脑室[1]。本研究涉及破入脑室系统的b组。纳入标准:年龄、性别不限;首次发生脑出血的住院患者;就诊时间在发病24 h以内。继发性脑室内出血为室管膜外15mm以外的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2]。排除标准:外伤、肿瘤卒中等;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患者及家属不愿合作, 难以随访者。

1.3 手术方法

43例患者局麻25例, 局麻加基础麻醉13例, 全麻插管5例。脑内血肿穿刺点定位:依据丘脑血肿形态、大小, 结合头颅CT检查提供的丘脑出血的三维数据, 选择血肿最大的层面, 血肿中心为穿刺点, 并测出穿刺点距颅骨外板的距离。颅骨锥锥透颅骨并刺破硬膜, 取少量冷生理盐水冲洗止血, 然后用带有导丝的12号硅胶管垂直矢状面穿刺血肿, 拔出针芯后, 用5 m L空针缓慢回抽部分血凝块, 固定引流管。脑室穿刺引流术:在距正中线4 cm, 冠状缝前2 cm, 与同侧瞳孔中线相平行处作一小切口。如冠状缝不易找到, 可沿同侧瞳孔正中平面沿眶上缘测量大约10 cm。通过规范的定位标记放置导管——在内外方向上朝向同侧内眦;在前后平面上, 朝向同侧的耳屏。挡导管到达侧脑室额角时有明显的突破感, 导管的尖端朝向同侧额角的Monro孔继续前进7 cm左右。导管埋入帽状腱膜下间隙3~5 cm, 从另外的戳口穿出, 缝合固定[3]。

1.4 血肿碎取

术中抽吸部分血凝块。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 观察引流管在血肿腔中的位置。术后常规注射尿激酶2次/d, 每次10万单位, 夹闭引流管3 h, 开放后引流瓶高度据引流量调节, 使得颅内压逐渐降低, 每日引流量不大于500 m L。动态复查头颅CT, 观察血肿引流情况, 决定引流管取或留。

1.5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 的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60分:为良, 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中度功能障碍, 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依赖明显;<20分:完全残疾, 生活完全依赖。

2 结果

2.1 血肿清除情况

术后复查头颅CT示引流管位置良好, 引流管全程在血肿腔内 (图1) 。30例患者手术后3 d拔管, 95%的患者在5 d内血肿基本消失。其中3例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

2.2 治疗效果

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 的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术后6月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4例 (79.1%) , 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依赖明显7例 (9.6%) , 生活完全依赖2例 (4.7%) 。术后疗效满意。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脑出血是脑卒中预后最差的疾病,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类脑卒中的首位[4], 其中丘脑出血发病率, 仅次于壳核出血, 占脑出血的24%, 尤其在髙龄人群中[5]。丘脑出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预后与血肿量及是否破入脑室有关[6]。丘脑出血是引起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主要原因[7]。脑室内出血可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加重邻近脑组织的损伤。脑室出血往往以脑室铸型出现, 常规内科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是必要的[8]。由于丘脑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复杂性, 治疗效果未令人满意。既往研究发现, Ⅲ组预后最差[9]。随着显微和微创神经外科概念的提出, 证实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 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治疗手段[10]。而针对丘脑出血的研究尚少。临床有采用YI-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接电钻的硬通道穿刺方法[11], 而本研究血肿穿刺采用锥颅、逐层深入方法, 操作简单、创伤小、经济实用、痛苦小, 但具有一定“盲目”性, 可能导致出血量增加, 加重神经损伤。在本研究中尚未发现, 不排除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同侧额角穿刺体外引流术, 采用传统的方法, 深度在7~8 cm左右。引流管置入第三脑室有31例 (72.1%) , 更利于第三、四脑室的血肿引流, 3 d脑室血肿消失率达95%, 缓解颅高压, 未出现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其预后情况本研究未进行对比性研究。鉴于脑室出血是致残的危险因素之一[3], 本研究95%的患者5 d血肿 (无论脑内还是脑室内) 基本消失, 恢复快, 疗效确切, 因此可降低丘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 改善其预后。

丘脑 (背侧丘脑构成第三脑侧壁的后上部) 前后长约4.0 cm, 是一斜位的卵圆形团块[12]。丘脑出血破坏其解剖结构, 颅内压增高, 当局部张力达一定程度时破入脑室系统, 在短时间内对颅高压有缓冲作用。血肿的占位及其分解物等可破坏脑脊液循环的平衡, 产生脑积水, 使颅内压增高, 加之丘脑血肿周围水肿加剧, 脑干结构受压进步加重, 病情恶化, 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 瞳孔缩小及去大脑强直等症状。本研究中采用血肿及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的优点为: (1) 术中抽取部分血凝块 (约血肿量的1/4~1/3) 即可, 避免术中过度抽吸引起颅内再出血[13]。术后经引流管的三通阀注入尿激酶, 液化血凝块, 充分引流, 使得血肿占位效应梯度减轻, 颅内压得以控制, 减少丘脑及脑干的继发性损伤; (2) 注入尿激酶浓度及溶剂量不同。脑室引流管注入10万单位尿激酶加5 m L生理盐水, 而血肿引流管注入10万单位尿激酶加3 m L, 夹闭引流管3 h。丘脑血肿由中心液化、引流, 减少其体积及占位效应, 同时防止进一步破坏丘脑及邻近结构。脑室引流瓶高于耳平面5~10 cm, 丘脑血肿引流瓶低于耳平面10 cm左右。通过观察脑室引流管内水柱及引流情况, 估计颅内压情况, 以防低颅压出现。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GCS评分, 必要时调节其高度。丘脑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室内出血, 以同侧脑室铸型多见[14], 本研究中约85%。因此脑室穿刺的原则选择血肿同侧。血肿一般术后4 d左右基本消失。血肿腔引流管即可拔除。脑室引流管据血性脑脊液情况如颜色深浅、量的多少, 可适度延长拔管时间。拔除前夹闭24 h, 如无头痛加重、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或复查头颅CT无梗阻性脑积水后, 拔除脑室引流管[15]。有学者认为, 有0.8%~3%脑出血患者不是一次性出血, 而是逐步出血, 出血后6 h内仍有继续 (或迟发性) 出血[16]。故本研究手术时间均在发病6 h以后进行。本操作系有创性, 破坏颅脑封闭状态, 且髙龄人群居多, 免疫力差, 易发生颅内感染。引流管保留时间不宜过长, 一周内拔除。因血性脑脊液存在脑室时间愈长, 特别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细胞及其降解产物刺激剂环绕的血管, 易血管痉挛, 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改变[8]。故研究中有3例, 血性脑脊液引流不充分, 拔管后出现头痛及脑膜刺激症严重, 无脑疝迹象, 行持续性腰大池引流。置管后2~3 d, 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 的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34例 (79.1%) , 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依赖明显7例 (9.6%) , 生活完全依赖2例 (4.7%) , 术后疗效满意, 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的缺点在于其样本量少, 未设对照组, 未进一步完善该试验。

总之, 在丘脑出血伴破入脑室的治疗上, 采用血肿及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加尿激酶液化血肿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可改善其预后,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摘要: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伴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笔者对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丘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软通道血肿及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 的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95%的患者在5 d内血肿基本消失, 术后6月恢复良好34例 (79.1%) , 重度功能障碍与生活依赖明显7例 (9.6%) , 生活完全依赖2例 (4.7%) 。结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采用血肿及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加尿激酶液化血肿的治疗方法, 安全有效, 可改善其预后, 恢复快。

上一篇:原生态性下一篇:物流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