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2024-09-19

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共6篇)

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篇1

在成功举办残奥会的当今中国, 全国各界都开始重新思考残疾人问题, 提出了社会大众关爱残疾人、保障残疾人的正常权利、为残疾人的便利生活创造条件的新要求。在回顾了当前残疾人运动现状的基础上,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代表的残疾人教育机构更加重视聋哑学生等参加特殊教育的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 兴起了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浪潮。在这一过程中, 足球运动作为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关注度最高的第一运动也成为聋哑学生的体育学习重点。

1 足球运动的优点

足球作为世界范围之内关注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为热门的体育活动, 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不可取代的优势。相对于田径、游泳等运动, 足球的对抗性更强, 同时趣味性和参与性也更强。相比于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 足球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突出的优势。在充分展现球员个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等个人能力的同时, 足球也是重要的团体活动, 团队配合能力对于一场比赛的胜负尤为重要, 球员之间互相配合的能力对于球队来说至关重要。

对抗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的兼顾使得足球运动在培养个人体育素养、锻炼个人体育能力和技巧的同时也能够起到培养团队意识、帮助球员融入集体的功能。这些优点使足球极易在学校等团体之中得到推广, 也使足球成为各级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育课的重点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不例外。

在特殊教育学校之中, 足球作为一种重要的团体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切欢迎。而在残疾人足球之中, 聋哑足球相对来说推广较易、普及较多, 成为残疾人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重点内容。

2 聋哑足球的训练难点

相比于全日制普通初中和全日制普通高中的足球教育, 聋哑学生的足球教学有其特殊的难点和训练的重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沟通困难

对于聋哑人来说, 沟通的困难存在于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在参与足球运动时也不例外。对于聋哑学生来说, 学习足球技术时就需要克服与教练员沟通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在学习足球的战略战术和个人技巧的时候必须以理解教练意图、领会教练想法为前提。在针对健全人的足球训练中, 正确理解教练意图也是训练的难点, 而这对于依赖于简单手语进行交流的聋哑学生来说更为困难。

聋哑学生面对的沟通困难问题更是困扰着进行聋哑足球教学的特殊教育的教师们。从事聋哑足球教学的足球教练员必须具备手语交流的能力, 在熟练掌握手语沟通技巧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从最基本的盘带、射门、传球等动作教起, 采用聋哑足球教学之中最为常见的直观教学法进行教学, 将一个基本动作拆分为几个步骤, 并将这些动作互相连贯。

在教会了基本的足球动作之后, 教师需要在带领学生进行足球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教授战术配合的相关知识。由于战术配合的学习状况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紧密相关, 学习战术配合成为聋哑足球教学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在初步接触到正规的足球训练的时候, 对于场上位置的理解和记忆一贯是足球教育的难点, 初学者很难理解场上角色的代表意义和战术需求, 也无法自觉做好自己位置应有的工作, 这种情况在教师和学生沟通有所障碍的时候更为严重。

实践之中可以发现, 针对聋哑学生无法理解场上角色的情况, 教练往往只能亲自上场示范, 并以一人之力扮演多重角色, 以形象的示范来弥补手语表达无法传达的内容。对于更为艰深的战略战术部分, 例如处理球的方法、传球的时机、对于机会的判断等内容, 更加需要教练以神情暗示、肢体动作结合手语表达来综合表达。

2.2 团队配合困难

聋哑学生没有肢体上的残疾, 可以像健全人一样进行跑步跳跃等基本活动, 但是在进行足球等团队配合运动时仍然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和挑战。在足球场上, 由于场地巨大, 同队队友之间的交流基本靠喊叫, 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见缝插针地以简短的口令的形式传达指令, 并贯彻教练或是场上队长的比赛指示, 这种场上的指挥对于加强团队配合、保证比赛节奏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聋哑人无法听到声音, 聋哑球员无法使用语言或是声音发出关于比赛的指示, 也无法便捷地接收教练或是场上队长的指令, 这给团队配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在激烈的比赛进程之中球员无法集中精力关注队友的动作, 且由于位置受限只能看到前方队员的手势而无法收到后方球员的提示, 聋哑球员在进行足球比赛时更多地以来眼神和手势进行配合。以眼神和手势传达彼此意图需要球员之间互相熟悉对方的习惯想法和能力, 这就需要聋哑球员相比于普通球员有着更为默契的配合和更加成熟的战术思路。

2.3 师资力量缺乏

进行聋哑足球教学的教师必须在掌握基本的足球技巧、战术战略应用等足球教练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有着与聋哑学生沟通的能力, 可以说, 手语等沟通技巧和足球场上的各种手势是他们执教前必须精通的。掌握手语的足球教练可谓是少之又少, 而拥有优秀的足球素养且有着一定的足球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特殊教育教师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对于各特殊教育学校来说, 符合聋哑足球教学要求的优秀足球教师的缺乏直接制约了足球活动的展开。为了保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 在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招聘符合资质的足球教练的同时, 社会大众应该更多地关注聋哑足球的开展, 鼓励拥有足球教学经验的优秀足球教练员投入聋哑足球训练之中来。

3 聋哑足球的改进策略

虽然聋哑人在全国有着很大的绝对数量, 但中学阶段的聋哑学生数量仍是有限的, 这决定了每一个城市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人足球队人数有限, 队内的足球训练赛开展较为困难, 聋哑足球队必须以其他方式解决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聋哑足球的特殊性, 球员之间的默契和团队配合直接影响了球队的成绩, 而实战是磨练配合的最好途径, 聋哑学生组成的足球队应该更为主动地寻找实战训练的机会。

在足球文化发达、聋哑足球发展较好的地区, 学校的聋哑足球队可以积极向邻近地区的兄弟队伍提出友谊赛的邀请, 采用双方院队校队互访的形式为球员提供足够的比赛机会,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处于同样境遇的朋友, 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寻求自立自强。

考虑到与其他地区的聋哑足球队进行交流所需花费的交通费和差旅费, 对于经济相对不宽裕的聋哑球队可以更多地在本地进行比赛活动。教练可以以球队的名义邀请中小学的足球校队、成人业余队等足球爱好者团体进行友谊赛, 虽然在面对健全人组成的球队时聋哑球员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对于聋哑足球运动、球队构建和球员本身都是利大于弊。

通过与同龄的健全人进行交流赛, 聋哑球队的团队配合和团员之间的默契得到了极大的考验, 而在一次次的挑战和训练的情况下球队的配合能力会稳步增长, 球队实力也将跨上一个新台阶。在长期挑战水平较高的对手的情况下, 聋哑球队本身将会得到长足进步, 同时球队也能够更为融入本地的足球活动圈之中, 取得更多的比赛机会和足球活动的参与机会, 培养队内浓厚的足球氛围和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对于球员个人来说, 以足球接触同龄人是非常好的与外界沟通的方式。聋哑学生无法说话也听不到别人的声音,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应该隔绝于社会之外。遗憾的是, 不少聋哑学生因为自身身体的缺陷常年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 缺乏和同龄的健全人接触的机会, 无形之中造成了与外界隔绝的氛围, 长此以往学生将变得内向封闭, 对于社会和人群抱有警惕和畏惧, 不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立足, 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除了环境因素, 不少聋哑学生由于缺乏和健全人交流的方法和途径而无法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对于聋哑人来说手语是其必备技能, 但从社会总体上来看掌握手语沟通能力的人仍然只是少数。不少聋哑学生都有过与健全人交往时受限于语言的经历, 而足球这种跨语言的沟通途径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一种取代语言进行交流的方式。通过进行比赛, 球员自然“不打不相识”, 以足球为媒介结为朋友也是顺其自然的事。同时由于当今通讯工具的发达, 短信、邮件等方式也能够帮助聋哑人与健全人正常沟通, 无法听说再也不应该成为隔绝人们交流的障碍。

在参加校外的足球活动时, 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了解了当地的足球文化, 丰富了自身的足球素养。同时, 聋哑学生离开学校进行探索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而不自卑于自身的缺陷, 这种心态上的成长和心智上的健全是单纯的教育所无法提供的, 也是比球技增长更大的收获。

4 结语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来说, 参加聋哑足球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体育运动, 也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活动, 更是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良好机会。对于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 聋哑足球带给学生的快乐是无法估量的, 而伴随着足球运动而来的心智上的成长和心态上的健全也是应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肖本松.分析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 (14) :83, 162.

[2]高峰, 魏强, 尹哲.足球课程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J].金田, 2013 (6) :219.

[3]崔灿, 王小鑫, 王晓颖.简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1 (10) :23-24.

[4]黄安龙.人文视野下残疾人体育的定位与发展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7) :140-141.

[5]吴燕丹.和谐视野下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5) :92-96.

[6]周坤, 董满秀.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 :73-77.

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篇2

摘要:聋哑人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先天能力的缺陷,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通过语文的学习,聋哑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会得到一个提升,使得他们能更好的与同类人群以及正常人进行交流。因此,为了保证聋哑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取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必须要在聋哑学生的语文教育中,着重对聋哑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特校;聋哑学生;小学语文教育;社会能力

一、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原因

虽然聋哑学生在这个社会之中属于特殊群体,但是他们应当被同等对待,他们也是这个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只要对他们进行适当而又正确的教育,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他们也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我国现在的聋哑学校教育中,一般都是采用封闭式的教育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聋哑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这些学生适应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在这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中,要正确的对待聋哑学生,尊重他们受教育的能力,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让他们走进社会、贡献社会。这就需要从小对他们进行社会能力的培养,发挥小学语文中社会能力的培养作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以及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心态。

二、聋哑学生应当学会的社会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

聋哑学生作为这个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必须要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学会与正常人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他们的发展也与这个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就很难在这个需要沟通合作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下来。例如,如果这些人从事工作以后,不但要通过交流与同事和睦相处,同时还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人际交往能力是聋哑学生必须要学会的最基本的社会能力。

2.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

生存在这个社会之中,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会有人因为你的生理缺陷就对你处处照顾,只有拥有独立能力,在某一个专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山东省寿光市有一所聋哑学校,这个学校开展了一场“聋哑学生个体经营能力的培养”活动,从理论教育、时间参与及经营模式等方面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促进了聋哑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自信,保证了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现状。[2]

3.社会责任感

聋哑人作为一个应该被同等对待的群体,在享有社会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提升他们奉献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所必须具备的谁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才会有所提高,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

4.学习能力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和科技,都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因此,除了具备一定的技能以外,还必须时常学习新的知识,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所处行业的前景等进行一定的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1.让学生分组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一味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通过分组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以及沟通交往的能力。例如:在某聋哑学校中,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节课的时候,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让他们组内讨论、并且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同时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部分课文。等到让全班讨论课文的时候,小组长负责介绍以及汇报组内的学习情况。[3]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再觉得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沟通合作的意识。

2.将书中的知识转移到生活之中

语文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具有一定的培养功能,总的来说,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完全可以适当的将语文教学在实践中展开。例如,某所学校开展了一场综合实践活动,这场活动的主题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垃圾”,在这场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各种渠道,对学校周围的环境以及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了解,并且写出了一份环保调查情况以及改善建议。在这场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实践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生存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之中,必须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共同保护环境卫生。

3.布置语文实践作业

语文的学习只停留在书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用到实践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与所授课程有关的实践作业。如:让学生制作课堂学习所需要的小模型等,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聋哑学生是这个社会中重要的成员,学校也应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对聋哑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发挥语文教学中社会能力的培养作用,让聋哑学生成为一个文化知识优异、又具备社会生存能力的综合个体,使聋哑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分析 篇3

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现状

1.对体育参与的认知度不高

大部分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费时又费力,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还不如多学习基础知识或学习技巧,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由此可见,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对于体育参与的认知度还不够高,且聋哑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不一致,对待体育参与的态度也有所区别。

2.体育参与的动机不一致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聋哑学生中,有80%是男生,其余则是女生,大部分男生因体育活动中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而参与体育活动,女生大多是因为体育参与的生理功能。由此可见,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不一致,也会影响他们参与体育的兴趣,这就需要特殊学校的教师对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进行分析,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手段,才能够实现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3.不喜欢参与体育课的原因

根据对某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显示,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着极大的差别,在所有被调查的聋哑学生中,很多学生对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体育课后太累、身体素质较差等原因,使得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开始降低,最后变得不喜欢体育课。从多项调查中可以得知,虽然有多种客观因素在影响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但以下几种原因是最为明显的:第一,由于聋哑学生的先天条件不如正常的学生,其生理条件直接影响了他们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速度,因此在聋哑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之后,他们都会抓紧时间去学习,不想浪费任何可以学习的时间。第二,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倾向性。在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聋哑学生还是有很多自己十分钟爱的体育项目,男生一般喜欢篮球、足球,女生一般喜欢舞蹈、健美操,但在特殊学校体育课实际课程中,女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十分稀少,舞蹈、健美操等根本没有放在体育课程中,且男生喜爱的篮球、足球体育项目,由于资源有限,也无法让每一位聋哑学生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因此,虽然聋哑学生对体育项目有着一定的倾向性,但由于特殊学校教学条件的有限,使得聋哑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没有被放在体育课程中,自然学生也就没有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提高途径

1.完善特殊教育制度

要想提高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那么首先应对特殊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让特殊学生有更多、更为自由的空间参与体育活动,及时更新《特殊学校教育制度》《特殊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标准》等相关政策,才有利于接下来体育活动的开展。

2.培养体育参与兴趣

在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大多数聋哑学生不是因为自身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体育参与的兴趣而不参与体育活动,但这并不能代表聋哑学生不会参与体育活动,只要特殊学校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就能有效地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3.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为聋哑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需要学校与政府的大力配合,首先要利用体育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让学生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最后要结合聋哑学生的体育爱好,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对学生的关心

在特殊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聋哑学生的关心。首先,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其次,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较为内向的聋哑学生更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其有更高的参与兴趣。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充分展现出来,这样就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5.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根据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仍有许多聋哑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或是不喜欢体育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采用强而有力的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首先,教师应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找出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其次,教师应与家长积极配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主动走进体育活动的现场,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观念,这样就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实施体育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特殊学校都不会安排太多体育课程,因此在日常早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实施体育管理制度,尽量让每一位聋哑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即使只是日常的体育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体质。首先,特殊学校应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早操,且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学校应多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购买一些器材供学生使用;最后,教师要多多鼓励女生参与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7.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加大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能使体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首先,特殊学校若有实力可以为学生增添体育器材,那么就可以设置专门的体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学生所使用的体育器材;其次,若特殊学校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更新,那么则可以与社会各界人士或者慈善组织进行联系;最后,所筹集的一切体育经费,都要经过详细的规划才能够投入使用,且要注意体育硬、软件的兼备,这样才能为学生打造更好的体育参与环境。

综上所述,本文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现状,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也能促进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宁佩.特殊学校聋哑学生体育参与研究[J].内江科技,2014(02).

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篇4

一、聋哑学生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正常的孩子都是从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走过来的,可是聋哑孩子大部分都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与社会接触的较少。因此当家长将聋哑孩子直接送入特殊教育学校以后,孩子容易对学校和其他聋哑学生产生恐惧、抵触的心理,对于语文学习自然也没有兴趣。通常情况下,正常的孩子不愿意跟聋哑的孩子一起玩,认为与他们交流有困难,并把聋哑学生当做“异类”。这也使得聋哑学生感到自卑和孤独。另外,由于自身缺陷,聋哑学生无法听到美妙的音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们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不爱与其他人交流,也不爱学习,甚至有自闭的倾向。

(二)聋哑学生接受知识速度慢,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

聋哑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速度要比正常学生慢,对于一个语文知识往往要经过教师很多次的指导才能够掌握,甚至很多次教学以后聋哑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所以语文教师会感到教学没效率,教学激情不高。聋哑学生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手语的词汇量比汉语表达少很多,聋哑学生通过手语学习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使得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出现问题。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教师通常会要求他们大声朗读课文或者听写汉字等,可是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这些教学方式都行不通。聋哑学生的生理缺陷会给智力和心理带来影响,使他们的综合能力低于正常学生,这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单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聋哑学生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学观念脱离实际的现象,即经常会有语文教师按照普通教育的要求去要求聋哑学生,选择普通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聋哑学生要求过高,结果造成语文教师费了很大力气,教学效果却非常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没有贴近聋哑学生的生活和正常水平,使聋哑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有语文教师要求聋哑学生反复地学习字和词,但是并没有让字和词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运用。语文教师这种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极大地限制了聋哑学生的个性,使聋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二、“快乐式”教学法在聋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生活化语文教学情境,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聋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经常感到自卑和抵触的现象,我在日常工作中尝试运用“快乐式”语文教学法,以激励聋哑学生的学习斗志,调动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聋哑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灵活掌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要以聋哑学生为主,能够为聋哑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不断拓宽聋哑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语文教学情境,使聋哑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得到锻炼。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聋哑学生到校园的操场上或者花坛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带领学生栽种花草等,通过实践活动让聋哑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然后,我让聋哑学生临场发挥,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提高了聋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二)培养聋哑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聋哑学生感到快乐,并使聋哑学生乐于参与到语文课堂,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由于聋哑学生的身体缺陷,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给聋哑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聋哑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带领他们做语文游戏,让一个聋哑学生用手比划看到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另一个聋哑学生去猜,将猜到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都会踊跃参与,使得课堂氛围高涨。当学生遇到不会写的词语时,语文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不仅能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得到学习的乐趣,还会让学生知道不懂就要问。每次看到聋哑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是语文教师最欣慰的时候。

(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让聋哑学生乐于参与语文学习

聋哑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扎实的语文基础才会让聋哑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随着聋哑学生向高年级学习,他们接触的知识更加深奥和复杂,这都需要语文知识做铺垫,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新课的时候,有些语文教师只用手语给学生展示一遍课文内容,然后就让学生去分析课文。其实,很多学生还没有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分析。我在教学时则会先利用课文插图或者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先观察,然后用手语展示一遍课文内容,再与聋哑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询问他们哪里还不理解。当得到反馈后,我会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反复进行讲解,直到全体学生都能够理解为止。这样会让聋哑学生感到快乐,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沈海燕.对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

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篇5

舞蹈教学离不开音乐的节奏, 然而聋哑学生却无法听到音乐的节拍, 那么如何才能教会聋哑学生跳舞, 成为每一位舞蹈教师所需要考虑的关键。教聋哑学生跳舞, 最困难的就是动作与节奏的配合, 以及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并且, 因为他们无法听到音乐, 不懂节奏, 只能通过记忆动作的快慢来反复练习所学的舞蹈动作。又因为舞蹈常常都是多人表演, 健全学生只要听到音乐, 就能很容易做到舞蹈动作整齐划一。

手传身教、耐心教导成为聋哑学生舞蹈教学的关键。人们常说:“口传身教是舞蹈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健全学生而言, 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聋哑学生而言, 这却是一项无法实现的任务。所以舞蹈教师在教导聋哑学生舞蹈时, 应该就舞蹈的动作而设置相应的教学规律。舞蹈教学中, 理论永远要伴随实践, 边做边“讲”, 边做边体会, 才能掌握舞蹈的精髓。

“手传”是考验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点。教师不仅需要能熟练地运用手语与聋哑学生交流, 还需要充分了解所教舞蹈的含义, 并能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在传递的过程中应包含舞蹈动作的讲解, 无论是教授新动作, 还是复习老动作, 舞蹈教师都应该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还应包含知识的传递, 例如, 教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和不同舞蹈种类的比较, 还有关于音乐的理解与感觉;最后还需要包含表演所需的剧情融入, 在教授舞蹈期间, 舞蹈教师应把表演的人物情感、背景描述、剧情内容以及社会环境等不同演出条件, 一一通过手语、面部表情来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身临其境, 融入剧情之中。

“身教”既通过肢体的动作来引导聋哑学生, 又进行舞蹈动态的学习示范。在此过程中, 还有几点是需要舞蹈教师留意的:教师应全面示范舞蹈动作, 通过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同步进行, 让学生留下对这一舞蹈的美好印象;然后通过逐步简化动作, 用简单的手势比划, 让学生模仿舞蹈动作来逐渐领悟并掌握舞蹈要领;最后不仅能教会聋哑学生舞蹈, 还能提高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

面对聋哑学生, 舞蹈教师应该用“手传身教”去教导舞蹈动作, 还应该更耐心地去传授舞蹈的精髓。

摘要:在现今社会, 舞蹈不仅是一种表演, 也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然而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无声的人群, 他们也需要舞蹈的渲染与熏陶。舞蹈的教育离不开音乐的节奏, 但是聋哑学生却无法听到音乐的节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教会聋哑学生跳舞, 成为每一位舞蹈教师所需要考虑的关键。

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篇6

1.聋哑学生基本特点

聋哑学生失去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失去利用听觉随意获得信息的机会, 使得他们不像正常人那样利用声音识别某些物体的特性, 也不能利用声音进行方向定位, 所以聋哑学生与同龄人在智力发育上有一定的差距, 在同人交流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 不能理解别人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要求, 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和猜疑, 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容易与周围的人产生对立的情绪。

2.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2.1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核心, 决定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它的设计如何直接决定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就是以运动康复为目标, 发展与无障碍生活有用的补偿器官功能, 挖掘补偿潜力,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但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过于注重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 忽略功能缺陷补偿与康复这一终极目标, 说明体育教育在聋哑学生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并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真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2教学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我国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常人化”, 主要是集中在以球类和田径为主的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比较欠缺, 不能有效地补偿学生的缺陷与促进学生身体康复。 教师选择授课的内容与普通学校大体相似, 多为一般性体育内容, 具有针对性和特色的项目不多见。

2.3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手段。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还是主要采用视觉手语式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模仿的学习方法、重复练习方法和记忆法等, 没有重视其他及创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学生对教师的指示意图理解不够, 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过于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而削弱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课堂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学, 使教学流于形式化、过场化。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是情景教学的基础, 也是情景教学法实施过程的主要内容。 《教育大辞典》对“情景教学”采用以下表述:“情景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 以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的内在核心是从学生本位出发, 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景教学法就是以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刺激, 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 进而使学生产生主动性的态度体验, 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在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中, 主张使用多种引导或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 生活情景再现、实物展示、音乐渲染、肢体表现或语言诱导等。 根据学生多种智力发展的可能性需求创设不同的情境, 培养学生多种智力的共同发展, 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尊重和发扬。

4.情境教学法在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4.1直观情景教学法

因为聋哑学生听觉的残缺, 造成他们的感知觉活动与学习的能力就没有同步进行, 接收信息的主要通道只剩下视觉, 所以在情境的设计上要根据聋生的生理、 心理和认知能力的特点, 构建适合聋哑学生学习的视觉情境, 以充分调动聋哑学生以视觉为主的剩余感官在学习中发挥作用, 使得聋哑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获取运动技能知识和情感的交流。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向聋哑学生呈现一个直观的世界, 也就是以老师为主, 周围的环境为辅,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标准到位, 面部表情要丰富,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 教师还应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示、幻灯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概念和原理, 加深对所学动作的记忆。

4.2模拟情景法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 所经历的事情必然少于常人, 他们比常人更依赖于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和亲身经历的事情, 因此, 当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时候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 否则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也就达不到教学效果。 最近非常火爆的大型综艺运动真人秀“奔跑吧, 兄弟”节目中就出现非常丰富有趣的运动项目, 教师可以模拟其中项目的内容和规则, 让学生入境动情, 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根据聋哑学生的实际, 扮演节目当中的角色, 让学生从中体验角色, 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4.3场地情景法

由于听力的缺失, 造成聋哑学生注意力的缺乏, 因为他们需要非常专注地聆听和观察, 容易造成疲劳。 色彩鲜艳的物体对于吸引聋生的注意力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课前应根据授课内容, 精心布置场地, 包装器材, 并利用色彩鲜艳的标志线和标志物, 以醒目活泼的场地器材布置, 启发学生观察情景, 体会情景,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教学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调动聋生的视觉优势, 它内容丰富, 场景多变, 所反映的事物比较立体和全方位, 更容易引起较强烈的注意和产生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展示, 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近年来, 情景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实践。本文从情景教学法的内涵出发, 充分利用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 创新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情景教学在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破解体育教学的难点, 更好地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相关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聋哑学生,情景教学法,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宁.借鉴Seminer教学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髙等教育, 2012 (12) :48-49.

[2]桑月标.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7 (11) :242-243.

上一篇: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下一篇:学习兴趣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