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精选12篇)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 篇1
在新课程背景下, 应更加高效地通过组织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诱发思维激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原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景.在数学问题的情景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很容易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在讲授九年级 (下)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 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日食景象及日食发生的全过程, 然后要求学生用两个圆来画出刚才演示的日食过程.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把生活实例转变为几何图形的化归能力, 而且通过一个生活背景, 激发了学生探索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积极性, 活跃了数学思维.
二、注重问题引导, 保持思维持续
1.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而思考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但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教师所忽视.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进度, 常会出现提出问题后立刻要求学生回答.当学生不能回答时, 便提出另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 或者干脆教师自问自答.其实, 这都是对学生思维的干扰, 根本失去了设问的作用.我认为, “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 表面冷静, 实际上思维很活跃.教师提出问题后, 就一定要求学生思考和解答.当然, 值得研究的是, 问题提出后应该留给学生多少思考的时间?我觉得, 思考时间的长与短与两个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问题的难易程度, 二是被问学生的实际水平.
2. 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 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 必要时可做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切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 喧宾夺主.
九年级下册中, 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一个重要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是二次函数的配方方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方法是有区别的.我记得在学习完类似y=x2-3x+5这样的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函数配方法之后, 有这样一道例题: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2x2+4x-6的顶点坐标.我没有直接讲解解题方法, 就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板演, 其他学生练习.结果我发现, 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愣了好半天才动笔, 方法也与我想的不同:
y+6=-2x2+4x,
-y=2 (x-1) 2+4,
y=-2 (x-1) 2-4故顶点坐标为 (1, -4) .教室里转了一圈后我才发现, 班里有一半的学生是用这种方法做的.我知道, 这是由于受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影响.我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聪明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问道:“还有其他方法吗?”……课后我觉得, 如果我脱离学生而没有和学生的思维同步, 直接告诉教材上的解法, 学生肯定会用我的做法解题, 但不一定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更不会体会教材上解法的优越性了.
三、突破问题定势, 注入思维活力
课堂问题的设置不是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 对问题妙引导, 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景,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体现创新教育, 不仅课堂问题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而且设问方式也需要我们巧妙安排.不能让学生总是照某一特定的模式来思考问题.那么, 我们教师是否应该在设问方式上下一翻功夫呢?比如,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设置“有奖”抢答比赛;在一段知识内容告一段落的时候.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经常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者请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 另一部分学生来回答.出问题和答对问题的学生都给予一定形式的表扬和奖励……, 这样做不仅突破了课堂设问的定势, 给学生注入思维活力, 而且对促进学生反思, 培养学生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四、提倡问题反思, 升华思维品质
不少学生在解题或回答问题时, 易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铁路巡警, 各管一段”的毛病.知识支离破碎, 脑海一片空白.一个学生由于单位换算错误, 竟在黑板上计算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离地球最远距离是3厘米, 还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不以为然, 结论荒唐, 引为笑柄.因此, 我们提倡在课堂问题设置时要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反思, 反思在一堂课结束时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升华思维品质, 乃至综合所学知识都有莫大的好处.
总之, 教学过程既是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又是一个可控的信息流通过程.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如何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 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结构形成优化控制与调节, 既发展学生的思维, 又完成教学任务, 是值得我们教师为之深思及探索的问题.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 篇2
一、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
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又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说:“今天我和同学们来个口算比赛”。接着逐个出示:582+299、543+297、786-397等口算题。结果每道题都是我又对又快。这样学生产生了疑,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二、精“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安排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
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三、制“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27-27÷3。学生在草本上计算后,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①27-27÷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27-27”,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同学的计算步骤是:②27-27÷3=27-9=18出现这两种情况,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问这两种计算哪种计算正确?顿时,同学们纷纷争论: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我见学生的情绪高涨,对问题的答案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说:“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我板书“四则混合运算”,讲授新课,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难”
创“难”可在某堂课或某段知识前抛出,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0.25,15÷0.06;②10÷6,70.7÷33。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的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1、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2、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3、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4、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5、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6、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六、留“尾”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 篇3
一、问题设置的要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趣味的东西或者问题往往兴趣会比较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课堂氛围自然也会更加的良好。比如说,老师在进行抛物线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篮球投篮加入进去,并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会兴趣盎然,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2.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注意其启发性,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便会有一定的疑惑,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为了一个问题进行争论,这样学生的交流也会增多,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得到开发,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便会愿意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和探究性思维。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设置一些灵活性比较强的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灵活,很容易学会一类题的解法。
3.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度性。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进行,保证课堂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度性。适度性指的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仔细的分析教材,这样设置出来的问题不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和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还能够确保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度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太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其针对性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有关系,这样学生便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突破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4.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评价比较积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很容易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的对待学生回答的答案,并进行合理的评价,绝对不能在学生回答完之后不进行任何评价便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启发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的全面,若是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应该马上批评,而是将学生的错误指出来,鼓励其学习和改正。
二、避免提问的误区
1.忽略学生思维过程
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好坏,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提问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一个提问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那么这样的提问不管怎么热闹,它都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提问。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方面,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维活动时间,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使其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并注意及时的鼓励与提示,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友好和睦的思维环境;同时,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追问你这样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用什么来支持你的答案?如发现不足,就可问如何修正?这样通过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以及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修正、归纳、总结,就会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是否清楚、依据是否充分、推理是否正确。只要能长期坚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就一定会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教师理答未能深化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对学生应答的评价、补允、修正、拓展、提示本质等。但有部分教师在理答时,往往只是简单的对学生做一个很简短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很好”或是只简单的关心结果的正确与不正确如“同学们,你看他回答的对不对?”“对,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样做”,“不对,那正确的是什么?”。以上这些言语,表面上看,这个教师理答的非常好,但实际上,作为教师的理答,理应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不仅要指出学生的对与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阐述,通过对问题的拓展、延深使学生对这一问题得到升华与深化,使学生知道知识的迁移以及融会贯通,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提问对象考虑不周
有的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往往会潜意识的喜欢提相对优秀的学生,这样似乎可以让课堂教学显得更“流畅”,但有时候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去答有可能会导致他觉得没有意思——他没有从内心深处获得思维得到提升的快感。另外,有一些老师可能是为了促进基础不怎么样的学生认真思考而让他回答一个对他来说似乎过难的问题,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并且这种做法还可能会挫伤他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的提问显然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所提的问题相对某个同学来说不是位于他的最近发展区。为此,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与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提不同的学生。比如误区二中所列出的三个问题,问题1可提知识水平一般的同学来回答,问题2可提知识水平较好的同学回答,问题3应该请相对优秀的同学来回答。这样,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得了思考的快乐、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这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必然会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另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从教学公平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平等的回答机会,以促使所有学生均能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还有,教师最好也不要老是提知识水平一般的同学回答相对所有人(包括他们)都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这样长期下来,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教师已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对他们不信任的心里暗示,这种暗示会进一步引发他们的自我否定以及潜意识里的对数学学习的抵制,从而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 篇4
一、问题与困惑
【案例1】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中,一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步骤是什么?
还未到一分钟,学生在书上找到了答案,并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教师也及时进行引导:找对了吗?是不是?还有没有补充?学生简单地回答“找对了”“是”“不是”等.这种课堂表面是自主学习,气氛也活跃,实质上这样的提问质量低下,流于形式.在平时听课中还发现部分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高深莫测,学生抓不住重点;有的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很随意,根本没把握知识结构的核心;等等.这些低效或无效的问题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二、有效问题及设置
我个人理解好问题就是有效问题.张奠宙先生对好问题提出五条标准:(1)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做出回答,不一定有终极答案;(2)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3)可以是一种情景,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靠学生自己去提出、解决;(4)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5)解决它往往需要个人或小组的数学活动,这就是说有效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可调控的;(6)有效问题具有生成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它应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1.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出若干问题,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的情景中去,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去寻找解题的方法,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促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2】在零指数幂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试一试,想一想,探索”的环节,从结构入手,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学习.
问题1:52÷52=_____________;(-2)4÷(-2)4=_____________;a3÷a3(a≠0)=_____________;
问题2:算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问题3:再举出有这样特点的式子去验证你的设想,并尝试用你的语言表述一下“同底数幂除法法则”.
问题4:你能解释在零指数幂概念中为什么有a≠0的条件吗?
问题5:直接写出结果:60=_____________,(π-2)0=_____________,(-2)()=1;
问题6:若(x+3)0=1,则x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几个环环相扣问题的设置,巧妙地把教学目标分解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探究问题,不仅明确了零指数规定的合理性,而且也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出问题做好热身.
2.问题的设置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人的发展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变化,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设置课堂教学问题,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太易,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课堂时间;太难,又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反而使问题失去价值.问题设置的最佳点是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在此设问,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知识同化,使认知结构更加完美,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案例3】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时,我设置了以下几道问题性练习:
(1)已知点(x1,y1)和(x2,y2)在函数y=2x-5的图象上,若x1<x2,则y1____________________y2;
(2)已知函数图象上有两点(-2,y1)与(5,y2),则y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2;
(3)已知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x1,y2)和(x2,y2),若x1>x2>0,则y1 _____________y2;
(4)已知点(x1,y1)与点(x2,y2)在函数y=2(x-1)2+3的图象上,若x1<x2,则y1 _____________y2;
学生已经有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一般都可以用特殊数值代入法和数形结合图象法去解决,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能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后能够发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性质的应用一定要重视点所在的区间.因此,教师抓住学生的思维盲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再思考.
3.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断地充实教材,活化教材,力求教学内容鲜活、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新知的热情.
【案例4】对案例1中《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重新设计问题.
问题1:试一试,若赢3球用+3表示,输2球用-2表示,你能在表中将四个队赢、输球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问题2:练一练,试用赢、输球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
问题3:你能体会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
这一章的重点是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技能,以净胜球为例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负数,这些显浅的问题解决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解,只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领悟,既能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问题的设置要基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增强能力,就是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始于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的“问题意识”十分关键.
【案例5】(九年级下册P26第7题)一块三角形废料如图1所示,∠A=30°,∠C=90°,AB=12.用这块废料剪出一个长方形CDEF,其中,点D、E、F分别在AC、AB、BC上,要使剪出的长方形CDEF面积最大,点E应选在何处?
问题1:点的问题能转化为线的问题吗?
问题2:是用DE还是AE作为问题的切入点?
问题3:假若设DE=x,你能用x的代数式表示出CD吗?(学生得到3种方法:勾股定理法,三角形相似法,三角函数法)
方法一:令DE=x,∠A=30°.
方法二:∵DE∥CB,∴△ADE∽△ACB.
方法三:在Rt△BEF中,∠B=90°-∠A=60°,
问题4:假若设AE=x,这条路能走得通吗?
问题5:将题中∠A=30°的条件改成∠A=40°,其他条件不变,能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问题6:将题中的已知条件改成∠C=90°,BC=5,AB=13,能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问题7:如图2,△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材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如何加工可使这个矩形零件的面积最大?
学生在探究、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考虑解决方法是否唯一,是否能变式与引申,结论是否正确.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从不同角度突出了问题的结构特征,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强化,思维品质得到升华.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有意识地设置有效的问题,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充分给学生思考、探究、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大胆地让学生自觉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与魅力,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波利亚著,阎育苏译.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张奠宙.数学素质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5
“今天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只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特别热闹,“老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特别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积极动脑筋吗?还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今年4月—5月,我在全国继教网上参加了市级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里面有一章就是教学课堂提问。通过培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本人关于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积极,课堂就会显得冷清。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可以兼顾到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 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老师与学生分角色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么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问题本身应该表述清晰、准确。如在教学《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老师问“熊猫妈妈是怎么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老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因此,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老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有老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老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我用师生分角色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同意义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片段] 当两次掌声响起,师适时引导:
师:那掌声热烈、持久,好像在说:()。生1:范小君,你大胆地走上去吧,我们不会嘲笑你的。生2:小君,你真勇敢,我们支持你!师引读第四小节。
师:当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好像在说:()。
生3:小君,你真棒!生4:小君,你真了不起!没想到你的普通话这么好!
这样,学生在练习想象说话的同时,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三雕。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 篇6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设置问题情境
1.情境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情境的内容、形式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而有所变化。对低年级儿童而言,颜色、声音、动画等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运用故事、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侧重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因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2.情境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能否得到新的信息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部分新知都是建立在前期的知识基础之上。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持久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最终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3.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情绪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学生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针对这些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不能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一开始可展示多媒体课件:一只小猴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上下颠簸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激发学生思维,有效设置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要有启发性。在学习中产生疑惑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思想和思维的迁移。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金钥匙”。
2.问题情境要有思考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比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的单位后,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数学课本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学生在测量中会发现测量标准太小、测量次数太多等问题,产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继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创造”出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相信随着测量对象面积的增大,学生头脑中还会“衍生”出“平方米”。
3.问题情境要有挑战性。小学生不仅对“好玩”感兴趣,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
三、从课堂实效出发,避免“过度”设置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突出“新、奇、趣”而挖空心思地去创造出迷人的问题情境,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如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小桥、流水、人家,9只小鸭子在河里嬉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在桥上数鸭子。音乐响起,教师伴随着动听的乐曲唱起了《数鸭子》,教师边唱边舞,学生也随着歌声左摇右晃。可是一曲结束,孩子们仍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绚丽的画面中,什么数学问题都没有发现。由此可见创设情境不能只顾表面的热闹,不能以生活经验替代数学问题,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问题的呈现,因为偏离教学主题的情境,充其量只能算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
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服务的,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是否具有良好的效果,创设问题情境不是为了赶时髦,要避免形式主义,跳出为“情境”而“情境”的框框,警惕和避免绚丽多彩、牵强附会、虚假造作、热闹浮躁的“问题”情境充斥课堂。要尊重现实,凸显实际、实用和实效,科学地创设情境,让问题情境的创设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众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篇7
一、设“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要使学生生“疑”, 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 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 他只过了3个生日,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 对问题产生了“疑”, 心里产生了悬念。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 这样从一开始, 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二、精“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三角形或是椭圆形行不行?”学生急着回答:“不行, 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 马上议论纷纷。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 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三、制“错”
教学时, 有意收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 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 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 克服思维定式。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 出示了一道易错题:“27-27÷3”。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27-27÷3=0÷3=0。而只有个别同学的计算步骤是:27-27÷3=27-9=18。我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问哪种计算正确?顿时, 同学们纷纷争论。于是我说:“到底哪种解答正确呢?等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后, 就知道答案了。”接着, 我板书“四则混合运算”, 讲授新课, 效果很好。
四、创“难”
创“难”可在某堂课或某段知识前抛出, 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 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出示两组题:1.6÷0.25, 15÷0.6;10÷6, 70.7÷33。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的得数, 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生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 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 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 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 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 出示下列变式练习:苹果树20棵, 梨树24棵, 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苹果树20棵, 梨树24棵, 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苹果树20棵, 梨树24棵, 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 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数学课堂导语设置探讨 篇8
一、抓住时机, 循序启导, 打开学生思维大门
备课时, 教师设计的导语内容要深刻、精练、巧妙。导语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使学生在进入正课题之前就有一种渴求欲望, 达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 抛下“诱饵”, 让学生“入网”
当学生刚刚上完其他课程, 大脑正处于思维“低潮”, 有的甚至处于静止思维状态, 此时大部分学生对将要上的数学课程毫无兴趣。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 学生的情绪根本无法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应该灵活机动、就事论事与学生轻松地聊天, 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到学习中来。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 设计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导语, 调动学生兴趣。这样可以起到“搭桥铺路”的效果, 让学生无意中进入“角色”。例如, 四年级数学课讲解“亿以内数的写法”时, 学生刚上完一节体育课, 教室里学生都是汗流满面, 精神无法集中,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与学生谈论长跑比赛一事, 一千米、五千米、一万米……当到讲到一万米以上时, 谈话就会涉及到课题问题。因此, 此时我们就可以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亿以内的写法上, 如此, 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师设置的状态下学习。
(二) 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紧扣课题设置悬念, 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兴趣。设置疑问的方式可以不同, 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例如, 给学生讲解多步运算的应用题时, 可以如此设疑:某公司的老板因为经营有道, 公司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软件在世界上供不应求, 据报道, 公司每五秒中就有25万美金汇款进账, 那么该公司一小时的收入有多少?一天呢?如果按人民币兑美金8:1的比例计算, 折合人民币多少?一连串的设疑,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惊讶疑惑状态, 都想算个清楚。学生如同被巨大的磁铁吸引住了一样, 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自然得体, 联接比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 每个课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必须与其他课题有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当进行一个新的课题的导入时, 可以把与新课题有关的一些方法、规律进行组合, 再与新课题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可以由浅入深, 从无知到熟知的接受新知识。例如, 教学亿以内的加减法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 然后概括计算方法, 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 引导学生进入亿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温故而知新”, 而且可以扩大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三、因材施教,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不同的课题, 应该设置与之相应的导语。有的课题可以用叙述故事的方法开始, 有的可以用告知新闻开始, 有的课题可以用激发情感的方式开始……总之, 导!语必须紧扣教材的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深浅程度不能超标。导语必须保证能够让学生理解, 以求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 教学“相遇问题”时, 可以用学生生活实际开始。甲生骑车每小时15千米, 乙生步行每小时8千米, 两人同时同地出发, 两小时后两人相差多少千米?很自然, 教学就会很迅速地把学生引入课题。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愉快。
基于数学教学问题设置的思考 篇9
相比于过去的数学课堂, 现阶段数学教学中, 课堂组织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 所有三维目标均要通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达成。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 应该是由多个学生活动环节衔接而成 (如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组组PK等等) , 而这些环节是由教师的问题设置串联起来。好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得数学课堂教学一气呵成,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一种层层跟进、水到渠成的感觉;而无效的或者低效的问题设置, 容易将一堂数学课割裂成块, 不利于学生的认知统一, 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所以, 研究教学中的“问题”界定, 是在新的课堂模式背景下教学成败的关键。
结合笔者近阶段的听课感受和教学实践, 本文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 问题设置, 需把握低起点、分层次、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则, 以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数学教学始终是一个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解决未知、获得新知的过程。过去, 这一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的, 而现在, 学生通过讨论、相互协作完成这一过程, 教师的角色在转变, 学生的角色也同样在转变, 而且这种转变的困难程度不亚于前者。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时, 需把握低起点、分层次、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则,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在一堂观摩课中, 关于正弦定理预习学案时, 教师抛弃了书本中利用解析几何思想证明的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初中的三角形知识加以证明, 问题设置细致, 问题与问题间距小, 层层递进, 学生完成较为顺利, 获得强烈的成就感, 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性明显不同。
其次, 问题设置的目标指向性要明确, 以利于学生思维的收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中, 学生自主空间大, 如果教师的问题设置指向性不明确, 容易造成学生活动的无序、低效。例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用两种方法解同一道题目完毕之后, 教师提问:“从上面两种解题过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几组学生讨论总结时均没有涉及这个问题的根本, 这就反映出该问题设置指向性不够明确。如果改为“请比较两种方法在解题时有何区别, 有何相同, 孰优孰劣”, 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次, 问题设置, 要与小组活动的形式相结合, 以利于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活动。新的课堂模式下, 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不同, 认知能力层次也参差不齐, 要让学生将原有的对教师的依赖, 转变为与同伴间的互助协作, 就必须谨慎地设置教学问题。实际上, 每位小组成员, 在活动时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能力强者答疑解惑、提出猜想、制定研究方向;能力中等者质疑设问、补充完善并最终与前者一起完成研究过程;能力较弱者一般处于模仿学习的地位, 需要前两者给予帮助与指导。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较难的知识需要在课前预习时做好充分的铺垫, 将难点逐一分散, 再辅以问题引导串联, 有时还需要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这样小组讨论才能顺利开展;较易的知识, 往往在问题设置时, 多以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完成, 再通过组组竞赛加以强化。不同的知识难度, 在进行问题设置时, 必须结合小组活动的形式, 否则, 课堂组织形式将会显得僵化死板。
高中英语课堂问题的设置研究 篇10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存在的不足
英语教学由于学科特殊性, 其问题的设置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问题设置的随意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过于随便,又没有利用其他手段,如语调变化、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问题就不可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二)问题设置缺少 难度控制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其回答只需要yes或no,不需要学生多思考,缺少深入探究的意义。还有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由于缺少对学生的了解,没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考虑,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导致学生不知如何思考和回答,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问题设置缺少 梯度变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难易程度变化突然,过渡不自然,这样的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困难,造成心理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英语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学生学习的深入而不断变化,问题的提出应该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问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应循序渐进。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策略
对于上面提到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不同问题类型及阅读课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实例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型
常见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闭合型和开放型。按照Bloom分类学理论,从认知角度讲,可以将问题分为知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课堂提问涉及的问题有五种类型。
1. 事实性问题 :从阅读文章中可以直接获得答案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明确具体,只需要学生进行阅读、记忆,就可以找出正确的答案。
2.预测性问题 :根据生活经验 , 预测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也可以在阅读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推测故事的后续发展等。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等能力。
3.理解型问题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了解每个段落讲述的主要内容,根据阅读文章中获得的信息,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推断得出相关结论。
4 . 应用型问 题 : 主要是让 学生根据 从阅读中 获得的信息,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新的情境中,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5.评价型问题 :根据一定的标准 ,对好坏是非进行判断和评价,并说明理由。
(二)高中英语阅读 课问题设置实例
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对于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阶段、学生能力、教学任务和阅读方式等进行设置, 把握不同问题提问的时机, 让学生通过问题来理解文章,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下面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6“Animals in Danger”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课中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
1.在lead-in阶段 ,使用预测性问题导入新课。在本课的导入环节,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保护老虎的宣传片,让学生认识到老虎濒临灭绝,之后提出问题:Do you know any other animalsare in danger?学生会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被激活后, 再看教材中课文给出的图片, 提出问题: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can you guess what is the passage is about?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后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推测文章的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2.在while-reading阶段 ,运用事实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来解读文章。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任务的设置和问题的安排完成:
首先是快速阅读,提出问题:Read the passage fast, and tryto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其次关于文章中索南达杰拯救藏羚羊故事的细节理解,主要通过事实型问题解决: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Who isthe main role of the story? What happened to him and why?
对于文章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前面故事理解的基础上,深层次分析和挖掘文章内涵,此部分的问题设置分成两部分:对于藏羚羊被捕杀的原因,提出理解型问题:Why were the an-telopes killed by these poachers?而对于保护藏羚羊所取得的成绩,则由于文字浅显易懂但较分散,因此利用填充的形式提出问题:Poachers: 3000—caught, vehicles: 300—confiscated, gun-fight: sometimes, population: grow slowly。
3. 在post-reading阶段 , 利用应用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语言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藏羚羊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认识到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此环节设置了如下的任务和问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杀害索南达杰的一位凶手被捕归案的新闻报道,提出如下的应用型问题:If you were Suonandajie, whatwould you do when meeting these poachers? What would we do toprotect the antelopes?
然后是角色扮演,学生分别以政府官员、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普通中学生的身份,对公众发出号召和倡议,并说明谁能起到更大的作用:As a government officer, a man working in Tibet, astudent, what should we say to call on more people to protect theendangered 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 Who can do more for it?
以上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既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思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注意事项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采用合理的问题类型完成教学内容外,对于课堂提问,还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合理使用等待 时间
等待时间, 一方面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并做出回应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做答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很多时候,教师往往会提出很多的问题,但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则较少,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等待时间长短,应该根据学习内容、难度和问题类型等有所不同。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数量才会有所提高, 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 )灵活采用提问方式
简洁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思维活跃, 迅速而又高效地提取学习内容,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学习 氛围 ,扩大提问 的学生数 ,增加学生 的练习时 间和展示 机会。而深层次的提问,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挖掘学习内容,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不断思考,提高语言能力。所以,在课堂提问时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问题类型,采用个别提问、集体 回答、小组 交流等多 向的交流 方式 ,增强学生 的提问意识。
(三 )准确定位问题目标
班级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各不相同,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型也变化多样,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提问的问题不可能相同。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更多应用型的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全方位培养语言能力。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事实型问题,让他们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逐步学会简单应用。这样的问题设置,才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均有收获,做到因材施教。
课堂问题设置的两个原则 篇11
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精心地备课,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关键就在于课堂问题的设置是否具有艺术性。课堂中的提问不能过于简单,简单是不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有些教师为了所谓的“双边活动”、“气氛”,一堂课设计的都是浅显的问题。这对学生是不利的,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不能低估我们的学生。但是,问题又不能设置得过于深奥,否则,课堂又会显得死气沉沉。所以,我认为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准备丰厚的知识,还应在课堂所提问题的设置上多多思考。我认为设置课堂提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全局设置问题
备课时,教师应首先注重对教材的全面解读,在全面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阶段性的问题,使文章的脉络及要学习的重难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教授《窦娥冤》,可以针对“冤”,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窦娥的冤屈是什么?②窦娥该不该受这样的冤屈?③是谁让窦娥蒙受了冤屈并且杀害了窦娥?在当时的社会中,难道只有窦娥一个人蒙受了不白之冤吗?
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立刻明白这出戏曲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第二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窦娥的形象,第三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对当时的黑暗的社会有深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的设置看似平常,但却很自然地将授课的几个重点环节衔接在了一起,同时巧妙地引导了学生,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而不是只知道对“也么哥”这类口语傻笑了。
二、可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设置问题
文体作为作者传情达意的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果紧扣文体特点设置问题,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读散文时,我们可以紧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从“形”“神”两部分设计问题。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些问题:李乐薇的空中楼阁的样貌是怎样的?(形)空中楼阁真实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幻想这样的一座空中楼阁?(神)
又如抒情散文《故都的秋》可以从“景”与“情”两方面设计问题:作者描绘了哪些秋景?这些秋景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讲授小说,则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入手设计问题。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安排在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鉴赏中国古典小说,古典小说的授课难点是人物性格随着情节的展开而展开。那么,如何理清本文的头绪呢?我认为可以从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入手:问题一,林冲为什么被发配到沧州?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了解所选文字前的故事情节,对林冲与高衙内之间的矛盾有一些了解,并对林冲的性格有更完整的认识。问题二,林冲到沧州后又发生了那些事?这个问题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梳理情节,熟悉课文。问题三,你喜欢林冲吗?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极有热情地去探讨林冲的性格形象特点。
教读诗歌,可以从意象、表达技巧、炼字等方面设计问题。如教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①词中表达愁苦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愁苦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意象;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黄花是怎样的?是憔悴的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形成争鸣:黄花是憔悴的还是盛开的,是“以花喻人”还是“以美景衬哀情”?我们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是: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积极地分析了黄花意象,还分析了表达技巧。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能否替换为“梧桐更兼细雨,到三更,点点滴滴”?这个问题培养的是学生的炼字能力。
课堂问题的设置有着众多的形式和方法,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 篇12
一、寻找文中的关键词, 从关键词入手, 设置问题
一位教师在执教《谈生命》时这样切入: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第一句。生 (齐读)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师:同学们在朗读时有一个字读得比较重, 是哪个字?为什么要重读?生一:“像”字读得比较重。师:为什么?生二:从题目来看, 课文应该写“生命是什么”, 开始作者说“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而“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像”字制造了悬念, 所以要重读。生三:“像”字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提示全篇都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写, 所以应该重读。师:你们的发言让我明白“像”字标示着课文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在写法上与众不同, 有统领全文、制造悬念的作用, 所以我们重读它。那么, 现在就请同学们接着读后面的课文, 看看在冰心的笔下生命到底像些什么。
教师抓住一个读重音的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新颖而富有启发性。其优点在于切口小, 便于驾驭。这样切入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还能启发学生有效地理解“生命像什么”这一文学性表述中暗含的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这个“像”字是全篇行文的纲领, 抓住它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能够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二、以文章题目为切入口设置问题, 统领全文
执教《伟大的悲剧》一课时, 教师在导入课文后这样提问:
师:同学们, 请看题目“伟大的悲剧”这个短语, 它的中心语是什么?生:悲剧
师:好, 说明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但是前面的修饰语是“伟大”, 作者想要重点表现的是什么呢?生:伟大。师:很好。因为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是最有表现力的。既然是“悲剧”, 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 看看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悲剧, 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
题目乃是文章的眼睛, 它可以是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 抓住文章题目, 就抓住了全文的一根线。老师从题目入手, 抓住题目中的“伟大”和“悲剧”两个词, 让学生阅读文本, 寻找作者集中表现这两个词的语言句子, 以题目串起全文的阅读赏析, 使原本散落的珍珠成了令人喜爱的珍珠项链。
三、从文章结尾、故事结局入手, 设置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袁卫星老师在执教《祝福》一课时, 袁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祥林嫂死了!”这一行字, 感叹号写得很夸张, 上面如一把匕首, 下面似滴着鲜血。然后他转身说:“上一课, 我们从鲁迅的笔下获知, 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地死了。一个人死, 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 二是意外死亡, 三是自杀, 四是他杀。那么。祥林嫂似属于哪一种死亡呢?”学生感到很新奇, 于是交头接耳, 开始互相讨论。大概过了十分钟, 袁老师问:“有结论的同学请站起来说一说。”生一:“是他杀。”袁老师:“那么, 凶手是谁呢?”
袁老师从祥林嫂的结局入手, 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能够把学生讨论引向深入的、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祥林嫂属于哪种死亡?”问题一提出, 就引发学生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袁老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文中每一位人物, 并启发性地通过社会环境的点拨, 最终引导学生理解到杀害祥林嫂的元凶———封建礼教。袁老师从人物结局切入, 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 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 也是无数普通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 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当然, 除了找准提问的切入点之外, 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启发性、提问的趣味性、课堂评价等诸多因素。但找准课堂提问切入点,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起的作用, 是不容置疑的, 它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关注课堂提问的效果, 不断反思, 不断提升认识, 为更好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而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严永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置】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的有效问题串01-06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情境07-07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论文08-14
数学课堂问题设计08-03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08-15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09-05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课堂说课稿01-13
数学课堂中问题设计12-13
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