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幼儿论文

2024-07-12

特殊幼儿论文(精选12篇)

特殊幼儿论文 篇1

一、特殊幼儿初期行为表现的调查研究

本文研究对象唐唐,是个典型的特殊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差,不主动与人交流,在班上独来独往,从不主动向老师、同伴问好,不爱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经常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上课不是趴在地上就是满教室的爬;做操不是躲进教室就是满操场的爬。即使老师反复地劝导他走入同伴的活动圈子,他总是拒绝,与别人交往非常被动,从不主动参与班级的活动。

虽然唐唐不善与人交流,但是唐唐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经常用他的“画”而不是他的“话”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在小班的时候,唐唐的绘画天赋就让我们惊讶,他喜欢画动物,他所有的动物都是从后面开始一笔画成的,他的颜色搭配也很大胆。不知从何时起,他喜欢上了恐龙,渐渐的他的绘画本上,全部都是恐龙,但一幅画上只有一只恐龙,没有伙伴,没有太阳云朵,也没有草地花园,只有一只孤零零的恐龙。

美国著名的儿童绘画心理学家格罗姆说过:“绘画是由情绪所掌控的,图画之中充满了意义。”那时的唐唐就像他的画一样,是孤独的,只有他一个人。

二、促进特殊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发展的方法

了解特殊幼儿兴趣,以兴趣引导其与同伴交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唐唐的最大兴趣就是绘画恐龙。于是,我们决定从绘画出发,打开与唐唐交流的突破口。

(一)绘画加故事,打开主动交流的契机

《指南》中指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了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他们在集体面前的表现力,我们班结合班级特色———蜡笔画,开展了“画故事、讲故事活动”,希望通过创设平台,提供孩子们更多的交往机会。

一开始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唐唐却不参与这项活动,或者说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当其他孩子开始绘画故事时,他始终坚持着他的最爱———恐龙。面对他的不参与,我们没有强制要求他一定要画绘本故事,他有他自己的小天地,有属于他的恐龙乐园,我们会在区域活动时和他一起看关于恐龙的图书,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讲关于恐龙的知识。慢慢的,唐唐开始画关于恐龙的故事,后来,他会把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到学期结束,虽然他参与的方式有些独特,还是讲恐龙的故事,但是至少他愿意讲故事了,这就是开展讲故事活动的目的。我也相信,以后的某一天,唐唐他一定会讲出更多更丰富的故事,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

(二)创设主题绘画课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唐唐有些自我中心的倾向,对他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等不善于观察,导致帮助、合作、关心、同情等亲社会行为的缺乏。在绘画活动中,既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使幼儿获得了良好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懂得了交往和谦让,这些无疑对培养幼儿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主题活动过程中,为了培养唐唐的情感认知、懂得了友爱和谦让,我们生成了一个个以主题活动为背景的主题绘画课程,丰富了主题内容,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师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如:主题活动《我的朋友》中生成的《帮助残疾人》、《我的新朋友》等绘画活动,让幼儿与弱势群体接触,去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而产生同情心、爱心,通过活动收到了一定效果,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既培养了唐唐的同情心和爱心,又培养了幼儿间的合作交往与分享,其乐融融。

(三)参与布置校园环境,提高幼儿成就感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可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同时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可获得认知的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今,唐唐的画遍布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墙壁上、橱窗里、玻璃上、游戏区、沙池里,到处都有他的恐龙作品。在唐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后,会增加对创作的兴趣和信心,这是对他最好的表扬和鼓励。

三、特殊幼儿后期行为表现

(一)主动与人交流

从以前默默进入教室,到现在的主动说早,主动播报新闻;从以前不讲故事的旁观者,到现在能用他自己的方式讲述恐龙的故事;每天早晨入园,除了画恐龙以外,他还会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他画的恐龙的故事;唐唐体验到了交流的乐趣,与同伴交往不再胆怯、退缩,在交往中有了信心,敢于和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始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

(二)绘画能力得到提高

从小班到现在的每一天,唐唐都在进步,从以前孤单单的画面,到现在丰富多彩的恐龙世界。不管是从颜色的变化还是构图上的处理,唐唐的绘画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学会分享与友爱,社会性能力得到发展

现在,唐唐能有礼貌的和老师打招呼,和小朋友交流。能够关心小朋友,懂得分享。他不再一个人独处,乐意和同伴一起玩耍。这样的唐唐相信他以后的世界会更加的精彩。

四、结论与思考

从唐唐的案例,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着不同的教育需要,同时《指南》也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只要用心调查幼儿的个别教育需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并及时提供恰当的教育,每个幼儿都将快乐的成长。

特殊幼儿论文 篇2

为密切家长与幼儿园联系,促进我园安全教育工作,特拟定家长安全教育监护责任书,请家长认真阅读后亲笔签名,一份张贴家中,并时常督促幼儿严格遵守,确保幼儿安全。

1、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家长应通过经常性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杜绝发生任何伤亡事故。

2、家长应按幼儿园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及相关要求护送或监督幼儿按时入园,杜绝尖锐、危险物品现象。

3、子女如患慢性病、癫痫、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疾病需要幼儿园在各项活动中予以相应合理照顾的,家长应主动出具医院证明并向班主任报告,由班主任通知相关老师,相关老师应视活动要求做出合理安排。如家长没有提前告知老师,有任何情况发生的,幼儿园一律不负责任。

4、放学时间,所有家长应持接送卡接送,为保证园门口道路的畅通,家长接孩子时不能堵在幼儿园门口,不可在幼儿园门口等候孩子,家长送孩子入园的车辆不能妨碍幼儿正常通行。如本人不能来接幼儿的,应提前打电话告知老师。

5、幼儿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幼儿园活动,家长应及时来幼儿园或打电话向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

6、幼儿在园期间禁止私自离开,如有特殊情况,应向班主任办好请假手续,方可离园。

7、节假日前夕,教师对幼儿进行假期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家长应对幼儿在家或外出活动期间存在安全隐患予以重视,严禁幼儿私自外出活动。

8、星期天及节假日严禁幼儿到幼儿园内从事任何活动。

9、幼儿在家期间,家长应对幼儿进行防火、防水、防电、防拐骗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子女自护自救能力。

10、如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家长及时通报、施救。

各位家长,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

注: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幼儿园、家长各存一份。

王子幼儿园

幼儿教师如何对“特殊儿童”施教 篇3

关键词:特殊儿童 施教

所谓“特殊儿童”,从广义上理解,就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本文所提到的“特殊儿童”就是一些特别贪玩、特别好动、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每一个班都会有这样的“特殊儿童”,当家长把这样的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时,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受到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教育和关爱,而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充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必须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绝不可以歧视或者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下面笔者就如何对幼儿园常见的 “特殊儿童”——“多动症”孩子进行施教。

一、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

这是多动症儿童最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坐不定,站不定,不能专心,自控能力差,做事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我们班有个男孩叫张云航,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孩子,无论上什么课他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即便老师有意地提醒他该怎么做,可他只是“轻描淡写”的撇你一眼,继续“我行我素”。所以对待云航就不能要求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认真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又不可以放任自流、不问不顾,这样既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又会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我们要“投其所好”,充分利用他好动的习惯,给他派点“活”干。我发现云航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做手工,所以,每当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我就会提前在他的桌子上放色彩鲜艳的手工纸、小剪刀、双粘胶等之类的工具,当他看到这些东西时,就会安静下来,并“专心致志”地开始了自己的手工制作,但是,他的大脑并没有闲着,也会时不时地抬起头来,还会听一两分钟课,然后又继续制作自己的手工,这样大家都会“相安无事”。

二、学习成绩差

这些儿童的智力与学习成绩不成比例,学习成绩差差往往是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云航就是这样的,上课不认真听教师讲课,所以做作业就很困难,但是,我们教师绝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契机,一定要想尽办法让他跟上其他孩子的进度,把他贪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把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再耐心细致地交代给家长,求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或者教师抽出一些时间耐心地帮助学生来完成作业,千万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

三、其他的行为问题

绝大多数的多动症儿童都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比如,喜欢打闹、恶作剧,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文具就会毫不客气地占为己有。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孩子并没有真正伤到同伴,他们只是不喜欢闲着,惹得其他孩子都不愿意和他玩,这样的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越不和他玩,他就越想“欺负”人。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这类孩子有事情做,并且是他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我们班的张云航虽然好动,但是他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每次户外活动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而且表现得非常积极、热情,如指挥一帮孩子按照他的意愿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建筑群”,指揮其他孩子有序的进行钻、爬、跳等高难度的动作,甚至亲自做示范动作,嘴里还念念有词:“你看就这样子啊!”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让我们很难发现他是个“特殊儿童”。所以,教师要宽容对待“特殊儿童”,用平静和喜悦的心态去对待他。有爱就会有教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其实,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四、喧闹、多嘴

幼儿园教师最怕的就是带着一个“特殊的孩子”去参加集体活动,那种无奈和纠结经常困扰着我们此时,最好的办法还是“投其所好”。比如,我经常带一些幼儿喜欢的读物或者小型的手头玩具让他们玩,或者让这个“特殊孩子”来当小班长组织其他小朋友,这样他就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还可以让他们做卫生志愿者,替教师检查卫生,保持公共场合的卫生清洁,只要有事情做,这类“特殊儿童”就不会再打闹、喧哗了。

总之,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容纳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特殊孩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教育部出版,1999.10.

特殊幼儿论文 篇4

一、要充分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1. 要有童心

幼儿舞蹈不仅具有舞蹈艺术的特性,而且能更加突显幼儿的个性和特点。幼儿舞蹈是非常纯真的,同时又充满了童趣和奇妙的想象力。这些都是由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决定的。幼儿是通过感知表象,也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认识客观事物的,具体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认识过程,主要体现在幼儿的记忆、幼儿的思维和幼儿的想象方面。例如,幼儿进行舞蹈活动的时候,要想使舞蹈课有效地进行下去,教师就要组织幼儿进行队形变换环节,并用教学工具引导幼儿按照不同的列队位置向前跑。为了保证这个活动顺利进行,教师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并拿出教学工具如像小鸭、小鸡或者小白兔等一些动物摆在幼儿的前面,让每队幼儿按照自己对着的那个动物的标志来跑位置。经过这样的教学工具的配合,舞蹈课就能够顺利进行了。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能像成人舞蹈教学那样单一讲解动作和队形,而要活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动画形象和故事、游戏的情节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舞蹈行为。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会越来越喜欢创造,学习舞蹈自然也不是难事。

2. 要有爱心

对待幼儿充满爱心,是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商之一。同时,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较之幼儿日常生活和教学的指导,需要给予幼儿加倍的爱心。若幼儿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或者不好的性格特点,而教师没有纠正的话,对他的一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这个时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一个基础时期或者是雏形时期,所以教师应抓紧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的培养和教育。在舞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给幼儿营造一个快乐的舞蹈氛围,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舞蹈习惯。

3. 要有耐心

幼儿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是很短的,这是由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决定的。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幼儿短暂的注意时间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耐心来引导幼儿开展舞蹈活动。对于幼儿活动和行为的这种无意性,可以通过幼儿的注意、记忆、想象及行为表现看出来。当教师上课,组织游戏活动,或者和幼儿说话的时候,如果外界出现了一些刺激物,这个额外的刺激物对幼儿来讲非常有吸引力,它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时,幼儿会分散注意力,把注意力指向他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指向当前正在做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能够不厌其烦地重复引导幼儿,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能够准确判断学龄前儿童的身体能力和特点

这个阶段幼儿的骨骼硬度较小,但是弹性非常大、可塑性强,因此一些舞蹈的训练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幼儿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受到外伤,就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教师在教幼儿舞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专家表示:在幼儿学习舞蹈初期,可以先让幼儿练习一些简单的舞步,如小碎步、小跑等,虽然这些动作简单,但是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并且能为幼儿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基础。到了中期,可以加入稍难的动作,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练习舞蹈,这样也能够解决幼儿学习舞蹈难的问题。切记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为了完成一定的舞蹈任务,使幼儿完成一些不在他们身体接受范围内的动作。

三、要具备基础的舞蹈知识和幼儿舞蹈表演和创编的能力

作为幼儿舞蹈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特点,更要有比较扎实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规范的舞蹈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的能力。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之一,教会他们认知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身体、支配自己的身体,教师的正确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熟知舞蹈基础训练的规范标准,并能够做出准确的示范。教师要对不同舞种和不同风格的舞蹈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协调优美地进行表演。教师需要了解幼儿舞蹈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并能够组织幼儿进行舞蹈的教学排练演出。同时,教师要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创作编排适合幼儿的各类舞蹈作品。

摘要: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以及教师应该具备的舞蹈能力几个方面研究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舞蹈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教学,教师能力,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纪文英.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之流弊与对策[J].艺术教育,2015(01).

幼儿基本体操的特殊作用 篇5

摘要 一直以来,幼儿园重视智力发展,却对发展体能认识不足。随着全民键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幼儿基本体操作为一种幼儿体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幼儿健身、健心、健美的最佳运动方式。

关键词 幼儿基本体操 健身 健心 健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期时,体重、身高增长较快,神经细胞容积增大,神经纤维增长,但神经系统功能不够完善;肌肉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肉的收缩力较差,易疲劳,但新陈代谢旺盛,恢复快。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增强,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强、好被人称赞,胆子大,语言和动作发展快,竞争性和自如性逐渐增强,愿学习简单生活技能,爱做集体游戏,喜欢与同伴交际。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

随着幼儿期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增强,使得学习简单动作成为可能。在此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学习较复杂的动作和生活技能,把培养兴趣、爱好和习惯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选用高密度、低强度、时间短、节奏快的练习,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幼儿基本体操的特点

幼儿基本体操是一种融姿态操、礼仪操、艺术性体操、素质操、轻器械操为一体,以全面、协调发展身体素质为原则,并在音乐伴奏下进行,以达到增进健康、培养端正的体态、塑造美的形体为目的的一种锻炼方式。幼儿基本体操锻炼可培养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幼儿勇敢向上的自信心和毅力,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幼儿抵抗疾病能力和健康水平;使幼儿性格开朗,养成举止文稚的行为习惯,身体素质、机能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基本体操的动作结构及其意义

(1)坐、站立姿态操:为培养正确的坐姿和文雅、健美的站立基本姿态,选用椅子为练习工具,达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举止规范,培养挺拔的体形体态的目的。

(2)艺术性基本体操:选用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中最基本、较典型、简单、优美、协调性强的动作及常用的基本舞蹈步法,以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3)身体素质操:以发展幼儿的身体柔韧性、灵活性为主,增强力量为辅,选用一些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动作,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均衡发育,为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体质、体能基础。

(4)轻器械基本体操:为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对肌肉的控制力,选用幼儿日常所喜爱的哑铃和球为轻器械进行锻炼,增强肌力、体力和控制器械的能力。

(5)礼仪操:为了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举止和礼貌待人的习惯,选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常用礼貌用语为内容,在边唱儿歌边学动作中,掌握基本的礼貌待客之道,使之行为规范得体。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的特殊作用

5.1 幼儿基本体操对塑造幼儿的身体形态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基本体操特别强调站、立、走、跑、跳等动作要姿势正确且有美感,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脊柱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发育平衡,更好地形成脊柱的生理性弯曲;而且幼儿基本体操要求运动时四肢舒展伸平,促使了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使幼儿个子长高,四肢加长;同时,适当的运动量可控制幼儿的脂肪增多,减少了少儿肥胖症的出现。因此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基本体操训练,可促进幼儿形成四肢长、均称健美的体型。

5.2 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

智力来自大脑,大脑发育靠营养,促进大脑吸收营养的方法之一则是运动。儿童时期,大脑内部结构与功能发育迅速,大脑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而大脑本身的糖储备很少,这就必须依靠血液输送血糖,血糖主要由食物供应。幼儿基本体操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能增强儿童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淀粉变为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成为血糖以供应大脑的需要。经常运动的人比一般人血流量多,因此能够向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料,进而促进大脑的发育。由于大脑对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异侧支配的,所以,大脑通常是左半球较发达。幼儿在进行基本体操锻炼时,能使平常较少活动的左手得到锻炼,这就有利于发掘大脑右半球的潜力,使幼儿的智力全面发展。

5.3 幼儿基本体操对心理锻炼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时期,这种迅速发育使幼儿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给幼教工作者的培养工作带来绝好的时机。众所周知,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相当大的作用。

幼儿基本体操的练习配以音乐,含有大量的身体动作,并且要求集体配合协作。因此,从理论上讲,进行幼儿基本体操的练习有助于幼儿对时间、空间、运动的知觉和注意力、想象力,模仿能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其他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幼儿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加强,克服了在家中以我为中心的毛病,增强了团结互助的群体意识;而且动作技能有明显提高,表现在节奏感、协调性、模仿能力、识字、唱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建议

6.1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合理选择练习的内容,教师应做到示范动作规范,教学有法。

6.2 在进行基本体操自编操训练时,动作的设计、运动负荷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我非常感谢各位家长今天能够来参加本学期的家常会。感谢你们一直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你们把孩子送到我们幼儿园,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作为老师也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关爱,教育好你们的每一位孩子,能够使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为了使就爱长能够更好的了解我们幼儿园,我先把幼儿园的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

幼儿园有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共13个班。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100%达标,大部分都是高级教师,可以说是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工队伍。我们幼儿园办园目标是:“办学有特色,教师有特长,教学有风格,孩子有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主,努力培养幼儿兴趣,陶冶幼儿情操,锻炼幼儿意志,促进幼儿发展,我们幼儿园科学管理特色,赢得了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这是一个新的学期,我们的孩子满载着家长和老师的期待升入中班。大班是幼儿园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大班的孩子也有它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我作如下介绍。

一.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注意力集中。能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为25-30分钟。

2.更加活泼好动,反应迅速。他们总是不停地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摸摸这,摸摸那。看看这,看看那。伸伸腿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老师介绍:乐老师,陈老师,辛老师。

2.幼儿情况:

开学不到半个月,孩子们就很快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新来的小朋友也很不错,一周就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现在孩子们不但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而且还能够主动的向老师问好,这都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些表现,同时也是家长配合王明工作的结果。

(一)生活方面。

1.现在我们班上孩子大多数能够自己用餐,但少部分幼儿习惯不好。比如:用手抓菜,拿勺不正确,边吃边说话等,还有的孩子挑食,有的孩子吃饭太慢。我们基本上以鼓励为主,正面提出要求。在这里,我希望家长们在家也要求孩子不要挑食,在一定时间内吃饱足够的饭菜,以保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一般我们安排11:10为吃饭时间。吃完饭以后,自觉擦嘴,但有的孩子饭后擦嘴的习惯还未形成,常需要老师的提醒。完了以后,让孩子散散步,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讲讲故事等。外出活动时或天气变化时,我们都会随时为孩子增减衣服,再合适的时间,让孩子喝水,望家长在家也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每天的12点为孩子吃水果的时间。

2.午睡:在这方面孩子们进步很大,现在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床,并能够穿脱好鞋子,排放整齐。1:00之前全部都能入睡,但也有个别的幼儿入睡较慢,同时希望家长周末在家安排好幼儿的午睡习惯,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学习方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专注能力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我建议家长在家开展20-30分钟的倾听活动。如:听故事,听儿歌,听音乐等。是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积极的促进。

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态:

1.“望子成龙”型,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那位家常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

2.“随波逐流”型,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龙就会上天,是虫就会入地。

3.兼于两者之心,对孩子的学习抓一阵,放一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现象在孩子的后期教育中尤为明显。

各种心跳都有它自身的利和弊。比如:家长的“望子成龙”本身是一件好事,他能大大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但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一旦过火了,就会阻碍教育的进程。现在的幼儿园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家长选择的余地也很大。那么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的是为了图个方便,有的看幼儿园环境好等,但更多的家长还是在选择哪所幼儿园毕业后,孩子识字多,会做算术。他们总是认为多教字,多做算数的幼儿园才是好的。这是不对的。经过调查,小学老师普遍反映:私人幼儿园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很好,但在二,三年级的时候就跟不上,前十名的都是在县幼儿园出去的孩子。放学的时候,总能听见有些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今天写了什么字呀!做了多少算术呀!”这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同事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三.教育工作计划。

1.初步让幼儿掌握社会

2.初步让幼儿掌握自然.3.对物的探索.4.初步让幼儿掌握艺术。教给幼儿有关唱歌,跳舞,欣赏音乐的粗浅知识和技能。教给幼儿有关绘画,手工及对没事作品的欣赏等。

5.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穿脱鞋,吃饭,上厕所,睡觉,整理被子,整理图书,收拾玩具等基本技能。

6.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幼儿掌握口头语言,发音正确,能讲出自己的经历和想象事情,会正确回答别人的问题。

幼儿园伟幼儿准备了一套主题教材,这套教材是以主题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它包括社会,健康,艺术,科学,语言五大领域。每一个教学生活的具体安排我们都会写在外面的一周安排表上,平时家常接送孩子的时候可以看看,除了主题教材,还配用了“识字游戏”书,手工,数学操作练习等。

四.学校活动安排。

为了更好的促进家园互动,本学期学校安排了迎国庆大合唱,冬季运动会,圣诞狂欢。希望到时家常能积极配合参与其中。

五.家园配合。

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除了我们老师的辛勤努力,还靠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下面说说家常需要配合的几个方面:

1.为了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和管理,希望家长严格执行“接送卡”。

2.请家长自觉遵守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不影响教师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早上送园时间:7:40-8:40

下午接园时间:4:40-5:20

3.幼儿园强调小朋友不佩戴金银首饰等小挂件,以防丢失或不小心被孩子吞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家常要教育孩子不能玩尖锐的东西或其他危险物品。如:豆子,硬币,小棒,小刀等。更不能让他们带入幼儿园。

4.及时与老师沟通,当孩子在敬爱有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是,家长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因为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不一定是在幼儿园会表现出来。孩子的不良习惯有待于家园配合纠正。另外家常对我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也希望和我们正面交流,我们非常乐意大家的意见。

六.安全问题。

现在流行H1I1流感,请各位家长注意自己孩子的饮食和卫生情况。尽量在家吃玩早饭来校,不得买学校附近的零食,不准带零食入园,如有发现幼儿有感冒,发烧等现象,请及时送医院检查,好了之后再入园。

七.进入幼儿园网站。

在百度搜索“东乡幼儿园”。

总之,我们将对你的孩子负责,让我们为了孩子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使我们中

(一)班的孩子能够健康,聪明,快乐,茁壮的成长!谢谢大家!

今天的家常会就到这里了。我再次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对小班特殊幼儿的耐心、爱心浅谈 篇6

为此,笔者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以真情,呼唤真情

“播爱,以诚播爱,以爱得爱”,爱,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基本的条件,对特殊幼儿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在我们的爱中,才能茁壮成长,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来美化我们的花园。也许在一起吃饭、一起玩对于普通的孩子间来往属于平常,但是对于这个不愿意小便的幼儿,他是那么地需要和依赖一份爱、是那么向往温暖,我们平常的举动和小小的付出会带给他快乐和幸福!我们奉献了自己的爱,努力让孩子感受人间的真情,他会为我们付出的一点爱而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

二、抓住优点,重树信心

对于特殊幼儿的教育,教师的耐心是首要的,以最大的耐心和决心等待孩子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发现记录孩子的闪光点,终于我发现了他的突破口(带好看的图书给小朋友分享)。于是,我们就抓住孩子这一特点不断去肯定、表扬、鼓励、引导他。在活动中积极创造机会,让他在集体中接受锻炼和肯定,并进行及时的表扬,充分肯定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让他知道:老师都在表扬我呢!小朋友看到我的书都喜欢和我玩!虽然在入厕方面还需要加强,但是在其他方面他有勇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他愿意主动和老师交谈;他愿意笑着对待每一个人。这些都是孩子的进步,对他的特殊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帮助。

三、家长沟通,促进发展

孩子的这种情况,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烦恼。每次带孩子到外面去玩时,孩子也不愿意在厕所小便,不管冬天还是下雨天,都要求到外面去解决,这样体现出孩子的这个问题迫切性、严重性、关注性。开学没多久,我们就找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这种情况的程度。孩子家长也很配合,孩子的一些表现能及时告诉我们,希望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为此,我们共同商量了,需要家长与老师的相互配合。

四、鼓励为主,增强自信

孩子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某些事物上就有异于常人的表现。在他每次接近小便池时就会浑身发抖,嘴里喊“不要,不要”,还用手紧紧抓牢边上人的手。这一系列反应了,孩子没有自信心,缺乏安全感。而我们老师采取的措施是,让他感受我们的存在,知道我们的存在都是充满爱的。在班级里,我们老师抓住任何的机会,适当的对他进行表扬,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

1、与家长及时沟通,相互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幼儿园内,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园内的情况,而在家里,老师不了解孩子的近况。为此,需要老师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孩子的这种特殊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就马上改变的,要我们老师的耐心、爱心,需要家园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够做好。每天,我们都把孩子的近况告诉大家,特别是孩子在这方面的进步,如:愿意进厕所了、看到小便池不害怕了等。让家长知道孩子什么方面进步了,在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教育。

2、多给家长建议,大家共同努力。

孩子的这种特殊行为,这么多年一直困扰着家长,在孩子入园其实是家长的一个希望,希望老师能够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这个特殊的行为。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第一次碰到,但是我们不因不了解而放弃。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家长试过了很多的办法,都是没有用,在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我给予家长一些意见:

(1)多给孩子接触小便池。每天,我们其中一个老师带着孩子和其他幼儿一样,进入厕所,让他多接触小便池,既时不上也要让他看到。时间久了,孩子对于小便池也没有那么害怕了。而家庭方面,我们也要求家长让幼儿慢慢适应,不对这个恐惧。

(2)多给幼儿语言的鼓励,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在孩子的进步和优点中,我们老师不断以鼓励、表扬等形式,让孩子增强自信心。还不停地抓住一切机会对他语言上的鼓励:你看,他都敢自己小便了,真棒哦;在这洗手一点也不害怕;我们老师都在,你也可以试一下等。

(3)多给家长意见,让家长尝试。每次我们想到的一些好的意见都提供给家长,在园内我们也坚持尝试各种办法。

作为一个教师,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幼儿。孩子的这种“特殊”已经不能否认,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爱心、我们的耐心是可以帮助他,改变他。爱是动力,你有了爱才有行动去努力;坚持是基础,才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耐心是条件,正对“特殊”不懈努力。

试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篇7

一、游戏性和趣味化

幼儿园和小学同属基础教育, 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小教归属学校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 而非学校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众所周知, 学校教育以教学活动为主, 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 幼儿是以直接兴趣为主的, 即对好玩有趣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 而对枯燥乏味即使再重要的事物也会“置若罔闻”,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兴趣激发的程度。

幼儿园教育的“游戏性”是由幼儿的“游戏天性”决定的, 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因此, 教师在设计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时, 要做到“教育的游戏化”、“游戏的教育化”和“活动的趣味化”, 做到“玩中学、乐中学”, 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须凸显的特色,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

二、随机性和生活化

“回归生活”是当今重要的教育思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把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渠道, 幼儿园则寓教育于生活中。幼儿园教育活动是随时随地组织的, 具有随机性、生活化的特点。

幼儿园与学校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学校教育“组织性、课堂化”, 幼儿园教育“生活化、随机性”。幼儿园教育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日常的事件和表现, 捕捉教育的时机和契机, 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同时, 活动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表现, 组织依靠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育宗旨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的一日生活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等都是教育资源。

三、主体性和活动化

教师只有依靠学生的主体参与, 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教育效果的高低。人的主体性是不断发展的, 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程度较低, 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不强, 呈现出年龄越小、主体性越弱的态势。因此, 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中, 常常不愿或忽视幼儿主体性的调动, 存在着“越俎代庖”的现象。

教师要特别注重创造培养和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条件。活动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桥梁, 是幼儿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源泉。因此, 教师要用一个个的“活动”串并整个教育过程, 做到“孩子能想的让他想, 能做的让他做, 能动的让他动……”, 真正让幼儿“活起来”、“动起来”;要尊重幼儿自发、自觉的活动, 尊重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创造师幼民主、材料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环境。

四、启蒙性和感官化

人类的经验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之分, 人类认识有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别。学校教育以获取理性认识、间接经验为主;幼儿园教育以获取感性认识、直接经验为主, 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一大精神。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启蒙性的, 主要为幼儿提供最粗浅的知识、简单的技能和基本的能力, 这是由幼儿的经验和身心实际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幼儿园教育是以感官活动丰富幼儿感性认识, 学校教育主要以思辨活动深化理性认识,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实际情况是, 很多幼儿园教师习惯地追求认识的深刻、理性的发展, 自然导致幼小教育无差别。因此, 教师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时, 只有关注并体现上述要求, 才会做到“同样的内容, 教出不同的味道”, 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色。

五、广泛性和综合化

幼儿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 需要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宽广的基础。如同建房砌墙, 根基越宽, 房屋越牢固。虽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但实施中各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融合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其实是广泛综合的, 要对幼儿施加整体性影响, 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人”, 这是幼儿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学科中心”和“分科教学”的重要特点。

特殊幼儿论文 篇8

幼儿喜欢色彩,幼儿对色彩有不同于成人的敏感和想象力,他们会以他们特有的色彩符号来描绘自己的所想所看,这种符号有着天性的不受拘束,大胆创新的表现力。色彩作为传达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幼儿艺术的生命,唯有色彩最能调动幼儿的情绪,最能加强幼儿审美情感的刺激。然而,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喜爱的色彩不够重视,过多注重幼儿对形体的把握和线条的控制,对色彩的要求也仅仅局限于按物体固有色来绘画,把幼儿对色彩的感受理解为乱涂。这一切只能使幼儿充满色彩的世界越来越暗淡,幼儿对色彩的感知、情感、理解趋于平淡,把幼儿的个性、对色彩的天分扼杀在摇篮之中。为此,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色彩感知规律和运用情况,很有必要在大班幼儿中进行初步色彩教学的尝试,突出色彩组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基本色彩知识的传授,保留幼儿那份色彩的童真,并且使幼儿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色彩、组合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更趋于协调、美感,促进幼儿审美心理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大班幼儿在色彩方面的特点

( 一) 大班幼儿绘画认知及学习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表现出较明确的主题意识,开始表现现实对象。虽然对色彩怀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用线条来变现物体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往往不顾色彩与物体的现实关系,只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来使用色彩,比如,把人画成红色或黄色的。这种色彩选择方式固然有一定的心理学意义,但带有强烈的个体性。幼儿与色彩的初期关系主要是由情绪上的特征来决定的,这一阶段的幼儿对色彩的使用将会成为很愉快的经历,色彩本身能为他们带去无穷的乐趣。

( 二) 促进幼儿对色彩的审美感

大班的幼儿思维逐渐灵活起来,画面开始丰富,想象画、主题画逐渐增多,幼儿颜色辨别能力增强。这时,如何协调的搭配画面颜色,关系着画面是丰富多彩,还是单调乏味。幼儿最初会依据个人的偏爱选择用色,往往较为单一。这时,大多数幼儿都会评价为“不太好看”……其实,色彩本身没有美丑之分,只要搭配合理,就能达到美的效果。因此,配色就尤为重要了。

配色是幼儿在感知颜色的基础上,依据直觉感受进行创造。它从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受出发,表现了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幼儿基本上是应用深浅之间的明显对比,探索原色与原色之间,原色与间色之间,同一色相不同彩度与明度的颜色之间、冷暖色间的对比,使画面色彩鲜明。

( 三) 趣味美术活动对幼儿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幼儿参加活动的动力,活动材料是幼儿参加活动的物质基础, 多种多样的操作材料则是激发幼儿兴趣的源泉。除了日常使用的彩色蜡笔、水彩笔、水分笔画、棉签、剪刀、布、彩纸、手工纸、彩泥、糨糊外,教师可收集一些袋子、盒子、废旧图片、瓜果壳等。

三、色彩的感知、运用对儿童发展的特殊作用

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最直接反映儿童情绪和心理的就是色彩了。一般认为比较活跃的儿童: 男孩使用的色彩没有明显的差异,女孩普遍比较喜欢绿色,不喜欢土黄色、紫色、古铜色、蓝色。一般认为比较活跃的儿童大都不喜欢蓝色。

精神上比较安定的儿童: 男孩喜欢橙色的比喜欢黄色、黑色、土黄色和绿色的儿童更安定一些。女孩喜欢古铜色的比喜欢绿色的更为安定。

支配性强的儿童: 男孩喜欢橙色的要比喜欢土黄色的支配能力强一些,女孩喜欢蓝色,绿色、古铜色的要比喜欢紫色的支配性强。

易冲动的儿童: 与喜欢橙色的男孩相比,喜欢土黄色的男孩性格更冲动,而喜欢红色的女孩要比喜欢蓝色、绿色、土黄色、古铜色、紫色的更加冲动。女孩如果喜欢红色和黄色,一般性格都比较冲动。

善于思考的儿童: 男孩在这方面很难看出差别,而相比女孩更喜欢紫色或蓝色的女孩,或者相比古铜色国更喜欢绿色的女孩,比较善于思考,思维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儿童: 相比蓝色和土黄色,喜欢绿色和橙色的男孩社会适应能力强。相比蓝色和黄色更喜欢红色的女孩,或者相比黄色更喜欢绿色和蓝色的女孩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总结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通过此次研究我觉得在以下方面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首先,通过观察幼儿对色彩的选用搭配情况,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性格,兴趣偏好。在教师的鼓励支持下,幼儿逐步掌握了各种色彩配色技能技巧和用色常规,增强了对色彩的敏感性和感知、运用能力。

其次,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并鼓励他们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能恰当地运用各种颜色展现自己的情感, 并注意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通过不断地积累、学习,孩子们子在美术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现在的他们不仅对色彩运用充满了兴趣,还提高了孩子们对其他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活动技能。

最后,我们利用幼儿的作品进行了很好的环境创设,增强了幼儿园的美术氛围。当孩子们的一幅幅作品展示出来后,不仅让他们获得了成功感、喜悦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还受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喜爱,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称赞,更是博得了许多来园参观的幼教同行的一致好评,扩大了我们幼儿园的知名度。

摘要:儿童画包括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不论是国外儿童抽象、夸张的绘画手法,还是国内儿童所创作的细致精美的装饰画,其共同之处是他们在色彩上都是以红、黄、蓝等丰富夺目的颜色为主,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的感觉,这正是孩子们画画的主要特点,也是儿童画较成人画不同之处。从孩子们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稚嫩而又大胆的想象力。心理学家的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色彩感知觉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当前大班幼儿在色彩方面的特点为基础,以“大班幼儿色彩运用”为突破口,探讨色彩运用在大班幼儿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特殊幼儿论文 篇9

什么是特殊儿童呢?所谓特殊儿童就是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他们有的超越普通的孩子,有的则与普通的孩子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他们却都未达到进入特殊学校教育的范围,这些孩子都是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注和特殊教育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教师应从他们的个体差异入手,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机结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区域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也被称为活动区活动或开放教育,在这种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角落、材料、操作的次数,蕴含着松散性、愉悦性、顺应儿童求知天性的种种特点。本文以区域活动为例,谈谈在实践中应如何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

一、目标分层,建立互信,体验成功

特殊的孩子在操作活动中,常常因为多方面的因素而不能够体验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孩子的能力没有很好地估量,或高或低。因为这些孩子的能力原本就超出普通孩子或者是低于普通孩子,因此,在目标定位的时候,我们参考的相关指标也应该发生变化,应该以孩子原有水平为参考,在教师搭建结构时,应以孩子可能触及的层次为最佳目标,这种适合孩子的目标,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幼儿体验成功。

1.认可偏离常规,承认自我成长,从“不会”到“可以”。区域活动相较于集体活动来讲,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为其量身打造适合他的目标。在区域活动中,相同的操作内容,教师在目标的设定上可以有多个层次,面对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我们可以在常规目标以下再设立两个目标,例如,中班的小一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她对语言的交流显现出异常的困难,对于她,我们的目标就不是定位在会说某句话了,而是定位在使其喜欢观看表演,对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对其他幼儿的表演表现出认可上,认可的方式可以多样,等等。对孩子的期待和目标,我们更多地应该优先考虑孩子的情感目标。相对应的,对于孩子的评价,我们也要有所不同,旨在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认可自己,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教师的信任。

2.预设多层目标,考虑个别差异,从“完成”到“挑战”。有一些孩子常常会被老师表扬,却忽略了他们的真实需求,这些孩子通常表现为,他们会很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许就因为这一点,教师常常就认为孩子掌握了,是的,孩子是掌握了,也许在我们进行这个活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来想一想,这样的活动对这一类孩子是有效的吗?对于他们,我们应该进行另外一种尝试,这对孩子自己来讲,是一种适合自己的“挑战”,这样的高标准和高目标才是适合他们的。

二、内容设置,关注差异、自主选择

孩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正视这一点,正因为有这样的客观现状,因此我们的教育才会如此的复杂和多变,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我们不光要在目标上进行有层次的细化,更要在具体的操作内容上花一番时间,让孩子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在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是不同的标记来区分内容的难易程度,只要是孩子们约定俗成的,都能够了解的就行。让孩子知道不同的标记或是颜色,表示的是涵盖不同容量或是深度的操作内容,以便于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份。

1.关注差异,借助辅助结构。刚才在目标分层的时候我们已经了解了,有那样一类孩子,他们和普通的孩子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特别是身心障碍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他们就有了更大的差距。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对这些特殊儿童的观测与教育诊断,尽可能弄清他们每个人的生理和个性方面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要求,在降低基本要求和减少内容的同时,还要适当增加挖掘开发潜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发展这些孩子的个性特长。在内容的选择上,删去不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和练习,适当增补直观的、联系实际的内容,浅显的、容易掌握的内容,调整学习步幅、次序和难度,并针对他们在活动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让他们获得成功。例如,在折纸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为这类孩子提供示意图或者是每一步已经标注好序号的实物,以便于幼儿掌握和练习。

2.进行选择,适当高层架构。还有一类孩子,常常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们处于持续的“饥饿”状态,对于教师提供的一些内容,他们往往很快就能够掌握,甚至在活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那么,就我们当下的内容是完全不适合这一类孩子的,因此,在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就应该有调整,或是进行更为高层的架构,让孩子能够“吃得饱”并且“吃得好”。例如,在折纸的活动中,有的孩子已经早早地背下折纸的具体步骤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复杂的示意图,内容包括:几种学过的成品的组合,还可以是探索“翻转”“叠加”“镶嵌”等比较难的技能,让这些孩子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通过教师示意图的提点,让幼儿在活动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材料,从而获得较高、较快的发展。

三、避免干扰,弱化指导,凸显主体

有时,我们教师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和可能发展的空间。有时候自以为是的帮助和指导反而成了干扰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放手,学会预留,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去探索,在探索中自主成长,这种体会和顿悟是最为宝贵和最值得珍惜的。

1.敢于放手,善于观察,从“抱着走”到“跑着走”。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我们会自然地认为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存在问题的,甚至对于一些任务是不能够独立完成的,当你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想之后,就会发现,我们的行为会不自然地流露出帮助,流露出不信任。亲爱的老师们,请你们耐着性子,细细地去观察吧,也许孩子真的在这次活动中不能够完成,但是,请你们再次努力地控制下自己,让我们找找孩子进步的地方,也许只是一种不放弃的态度,也许只是有一个毫无逻辑的猜测,也可能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探索,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收获要比我们直接看到最后的结果更为有价值,这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与其用结果的伪获得来告慰我们成人,这样的真探索也许更让人惊喜吧。

2.预留空间,便于对话,从“你要做”到“我能做”。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往往很快就能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对他们来讲不存在任何的挑战,也许老师交代的任务对于他们只是原有经验的再次复习和巩固。对于这样一些能力特别强的孩子来讲,这种任务显然就有些太过于容易和简单了,这种不具备挑战,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任务,就最终的成就感来讲是绝对不具有最大化效应的。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给他们的空间应该更大,留白更多,让他们有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跟那个更强大的自己进行对话,在假设、实验、验证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四、适时干预,控制挫折,有效推动

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是否就仅仅需要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呢?我想答案是非常明确的,当然不是,在整个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还应该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观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手,拉一把、推一把,让这些孩子能够更快地适应、更好地融合到我们集体的活动中来。

1.控制挫折,“脚手架”助力。有教育经验的老师可能都会发现,挫折的教育是需要的,但是绝对是需要控制的,因为没有人愿意不断地被打击,因此,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控制挫折是必要的。但是,有很多孩子在面对一些任务的时候还是非常无力的,因为他们离那个任务看起来还是比较远,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帮助这些孩子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要给孩子一些可以攀登的支架,让他们借助支架的力量和方向来获得成功,然而每个孩子攀登的路径也有不同,我们要进行多方面的关注,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快乐。

2.挑战适宜,“任务分析”推动。怎样的成功才会获得最大的喜悦感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如果说任务的难度太低,很容易完成,那么对于成功的体验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喜悦感。如果说任务的难度太高,孩子通过努力也完不成,因此也不能够体验成功。维果斯基在“最近发展区”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只有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那样的才会体验到最大的喜悦感。但是在面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很多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会选择放弃,或者说是不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个任务进行分析,鼓励幼儿挑战,帮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挑战,用任务分析的方法,用阶段性的目标达成策略来推动幼儿朝着胜利的彼岸进发。

五、合理衔接,因材施教,打破传统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一刀切的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教育,也不被孩子接受,但是在集体教育仍然占有重要位置的今天,我们似乎又不能弱化集体教育的力量。教师只有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效地衔接和融合,处理好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幼儿集体的教育力量去影响个体,用幼儿个体的力量去推动集体前进,才能最大化地促进幼儿自然地、整体地、有差异地发展。

1.潜在的特殊,无痕化的关注。那些节奏相对稍慢的孩子一般还伴随着心理上的不自信,常常表现为,不敢或不愿在集体面前表现,或者常常以旁观者以及观众的角色存在于整个群体中,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主动求助,这一类孩子需要教师及时并到位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应该是不露痕迹的,是不被孩子发现的,至少是不应该被其他孩子发现的。这样的帮助和关注如要不为人知是需要老师们动一番脑筋的,根据孩子的需要以及可以关注和帮助的点来确定方式的使用,关键是关注但无痕,这会给这一类孩子走向成功送上一把高度适宜的梯子。

2.高调地引领,明确的高标准。还有一些孩子在很多方面都能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往往就因为这个,他们常常自信心满满,完成任务之后会无所事事,从而影响别的孩子,使得活动不能够正常地开展下去。这种孩子往往较其他幼儿更有优越感,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优势,来带动别的孩子前进,或者说让他们在整个班集体中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明确地给他们提出任务或提出较高的标准,让他们有事可做,而这种事情又是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发展的,用小部分幼儿的力量去带动和推动整个群体的发展,让孩子们在互学中促进各自的成长。

特殊考试与特殊评价案例赏析 篇10

赏析: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适当的“失败”教育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态度。失败可以让学生从自我满足和自我陶醉中走出来, 体察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现实。学生有了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从自傲的消极状态转变为自励的积极态势。有人说, “失败是成功前的投资”。因为在失败的染色体上, 往往蕴含着成功的基因。杜威说:“失败是一种教育。”美国的查宁说:“错误与失败是前进所不可缺的训练课程。”在教学和考试中, 教师可以有意创设一些让学生失败的坎坎坷坷, 激发学生潜在的好胜心, 不计失败, 总结教训, 积极探索, 寻找新路, 从而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钻得更深, 练得更强。

案例二:一位哈佛中国留学生遭受的“不公”待遇:在一次阶段考试中, 这位中国留学生答对了所有题目, 却只得了C等。对此, 他心中颇感不平, 因为他分明看到与自己同室的美国学生居然得了A等, 尤其不能理解的是, 这位同学只答对了六个问题中的两个。他找到教授, 教授说:“你确实六道全对了, 但那些回答只是老师的见解, 而那位同学只答对了两道题, 但他的回答却是个人的独特思考。”

赏析:美国教授的做法, 折射出结果评价新锐理念:结果的第一参照值, 不是复述性指数———克隆教师或书本上观点, 而是生成性指数 (或称自我建构性指数) ———运用书本提供的知识和教师解读的阐释性观点去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去生成新知, 解决生活中新问题;不是还原性指数———将接受性学习中所学的知识还原到书本呆滞的陈述与老师讲解的观点, 而是独特性指数———学习结果所表征的学习创造性素质增长的多少与含量的高低;结果评价的表达方式不应是刚性的按模塑标准去评分, 而应是弹性的参照学生学习结果的自我建构率的高低与独特性的品质来诊断学生发展的状况, 作模糊的整体性评价, 流动的发展性评价。这种眷顾独特的弹性评价, 有利于引导学生消解对教师霸权文化的膜拜, 摒弃搬运工式的学习方式, 从而倡导一种自主探究学习范式的有效生成, 推动学习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案例三:期末考试时, B校的王老师对于合格以上的学生, 采用“分数+ 等级制”评价, 而对于一些成绩一时不理想的学生, 该教师采取总分栏空缺, 让学生自己去统计失误分, 心算总分, 并写出感想。

该班有一男生因粗心只考了56 分, 王老师在成绩栏中只打了个问号, 这位学生拿到考卷后迫不及待地进行统分, 结果越算越心疼。他在反思中写道:“我真后悔, 都是粗心害了我, 平常我总不注意, 今天通过自己统计总分才发现要不是粗心, 我应该是82 分而不是56 分, 真可惜, 下次我一定要改正这个毛病。”

赏析:计算学生卷面成绩, 一般是教师的事情。本次考试, 王老师把一些学生的分数让学生自己统计, 我想他是斟酌再三才走这步棋的。这些学生在统计分数的过程中, 除了知道具体的得分, 还可以在“心疼”中主动分析失分的原因。也就是说, 学生不仅可以体验成绩的得失, 还可以体验感情的变化和思想冲击。

案例四:期末考试时, C校的张老师在试卷分数栏里为学生打两个分数, 一个是真实卷面分, 一个是面对面打的潜能分, 以区间分呈现。

一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得了68 分, 教师在考卷上批了“68∽84”。教师把这位学生找来:“你看, 这道题做错, 主要是你上课没有认真听, 把概念搞错了。如果你上课能专心听讲, 你可以得73 分, 是吗?”学生信服地点点头。“再看这题, 我记得同类类型的问题, 你在作业中也错过, 后来改对了。怎么这次考试你又错了呢? 说明你平时纠错不认真。这道题你若做对, 你可以得78 分, 是吗?”学生说:“我上次订正是把别人的抄了一遍。”“这道题, 你把题目要求审错了, 如果细心一点, 你就可以得84 分!是吗?”学生摸了摸头说:“以后, 我上课认真听, 作业认真做, 再改掉粗心毛病, 我也能考80 多分!”

赏析:潜能分与区间分设立, 改变了考试对学生进行“宣判”的功能, 使考试变成了诊断反思改进的过程。试想, 当该生拿着68~84 分的考卷, 回去面对父母, 首先, 他肯定不会说谎, 也用不着说谎;其次, 他会把教师与他的对话分析给他父母听。在这儿, 68 分已经属于历史, 重要的是84 分这个明天目标。更重要的是, 孩子明白了实现目标的三要素:上课认真听, 作业认真做, 再改掉粗心毛病。釆用打潜能分区间分判卷, 然后与学生对话, 这种定量判断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业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案例五:给孩子面子, 点到为止。D校期中数学考试评卷课上一幕:“马老师, 这道题等于3.5, 我做对了, 你给我改错了, 能加分给我吗?”王某, 一个调皮可爱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这次考试他进步很大, 从期中43 分提高到57 分, 这一道填空题3 分, 加上了刚好60 分。一看他的答案, 马老师怔住了, 从书写痕迹显然可以看出3.5 的小数点是他刚刚点上去的。试想, 一般教师遇到这件事事, 定会在大庭广众下大声训斥该生, 揭穿其作弊行为。意想不到的是, 马老师拿起笔在那个小数点的位置重重地画上了一个红圈, 并在成绩栏上多加了3 分……从这以后, 马老师经常找该生谈心, 该生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幼儿园空间设计特殊性的探析 篇11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教育的摇篮,学前教育可以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好与坏,将对个人将来一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空间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幼儿园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空间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下面主要从幼儿园空间的平面布局、空间组成、功能流线、设计要点等四个方面对幼儿园空间设计的特殊性进行论述。

幼儿园空间的平面布局

1. 卫生性:要求远离各种污染,满足卫生、防疫的要求,避开噪音大、人流多的工矿企业、菜市场及垃圾集散地,做到清洁、安静、无噪音。

2. 安全性:要求便于家长接送,避免交通繁忙的路边和主要交通路口。入园的通道

应宽敞,不要设计成台阶,而应该设计成缓慢的坡道形式,做到安全、便捷、通畅。

3. 舒适性:要求日照充足、采光良好、空气清新、通风顺畅、便于绿化、环境优美,营造舒适的睡眠和良好的室内外活动的环境,做到舒适、安逸、悠闲。

幼儿园空间的组成

根据幼儿园的特殊性,其空间主要由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后勤供应用房和室外活动场地等四部分组成。

1. 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单元、音体活动室、公共活动室。活动单元包含活动室、卧室、卫生间、衣帽间等。公共活动室包含科学发展室、美工室、图书室、音乐室、积木建构室、角色游戏室、特色活动室等。这些幼儿园特色的多功能活动室可以培养儿童识字、绘画、音乐、舞蹈等基础知识,还可以增強幼儿的动脑、动手的能力。

活动室是生活用房的设计重点,其平面形状的选择应能满足幼儿教学、游戏、活动等多方面的要求,还应有利于儿童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其平面通常采用矩形、方形,此外像六边形、八边形及扇形等平面形状也是目前也较为时尚、新颖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在幼儿园入口处还可以设置单独的活动室,供那些家长比较晚来接回家的儿童使用,这样即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又方便教师管理。

2. 服务管理用房包括医务传达室、晨检室、隔离室、保健室、行政办公室、会计室、园长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教具制作兼陈列室及储藏室、厕所等。

3. 后勤供应用房包括厨房、开水间、洗衣间、杂物院等。

4. 室外活动场地包括班级游戏场地与公共游戏场地等。

室外活动场地上应配备儿童活动需要的滑滑梯、平衡木、跷跷板及小游泳池、沙滩、喷泉等设施,不能使用有危险的设施。

幼儿园空间的功能流线

在幼儿园空间内分为三条功能流线:幼儿流线、服务流线、供应流线。幼儿流线是指幼儿的人流走向,服务流线是指幼师等服务管理人员的人流走向,供应流线是指后勤人员的人流走向。从图上可看出各条流线分区清楚整齐,但是在布局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服务流线与幼儿流线两者尽量不要有重叠。如果两者有重叠应该尽量扩大重叠区域的尺寸。比如在走道部分,幼儿与幼师一定会有交叉,就要扩大重叠区域的走道宽度,避免相互之间不必要的肢体冲突。

2. 供应流线一定不要与幼儿流线重叠。如果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附近运输设备或垃圾,势必会发生碰撞造成危险,为了安全起见这两条流线要分开进行,后勤用房还必须单独设置出入口。

3. 另外功能流线的安排还要考虑各个功能空间的先后顺序,如何使各个空间达到最方便、最便捷是至关重要的。如晨检室、值班室必须安排在入口处,儿童晨检后才能进入活动室。幼儿卫生间要靠近长期使用的活动室,方便幼儿使用。杂物院等供应用房要设置在厨房旁边。所以安排好空间的先后顺序和相邻关系是设计功能流线时必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幼儿园空间的设计要点

幼儿园空间与办公、酒店等成人的公共空间在设计细节上有较大的差别。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等方面的需求,还要在空间、造型、色彩、光环境、材质、尺寸等方面进行特殊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 注重空间的多样性

我们应该在幼儿园空间内多设置一些能引起儿童互动、好奇心的元素。儿童在面对点、线、面形状时,对线、面一般不感兴趣,但是对墙面、顶棚内的点状空间特别感兴趣,他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有好奇心,所以可以在墙面、顶棚内开洞(如图所示),用洞的形状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求知欲望。

2. 设施造型的好奇性

根据儿童对外界有一颗好奇的、求知的心理特性,园内家具等设施的造型在设计上要做到外形美观、形态各异。我们可以通过卡通形象的人物、动植物等具体的造型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开发他们多变的思维,使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空间内的儿童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3. 色彩的丰富性

低龄儿童容易被强烈的色彩所吸引,我们可以在各个空间、家具、设施中应用明度高、饱和度高的色彩及不同的色彩线条搭配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开发儿童的智力,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色彩的导向性、叠加性,丰富空间形式,给孩子们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启发孩子的审美情趣。

4. 自然光与人工光源的配合使用

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眼睛发育还不健全,视力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在设计幼儿园空间时要特别重视该空间的光环境设计。根据不同功能空间对照明有不同的要求,活动室的照明功率密度应达到11 瓦特每平方米,照度应达到300勒克斯。寝室的照明功率密度应达到7 瓦特每平方米,照度应达到75勒克斯。幼儿园还应该尽量引入自然光,保证各功能空间有良好的采光,这样既节约能源,又环保。

5. 材料的环保与安全性

根据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特点,我们在安全方面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园空间使用材质必须是环保材料,应绝对符合国家标准,活动空间内材料的甲醛、苯等有毒、有害化学元素要严格把关。

(2)园内所有的家具等设施的造型和外观避免尖角、棱角的存在,应设计成圆弧或倒角状。

(3)园内的家具等设施的材质可多用软包、软木,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确保安全。

(4)卫生间地面要求整洁,易于清洗,不渗水,地面铺设防滑瓷砖。

(5)儿童活动室、寝室门应设置成双开门。

(6)根据幼儿园的规模,应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

6. 注意尺寸的合理性

幼儿园内家具等设施的尺寸要符合儿童、成人人体工学原理。所有的尺寸都必需严格按照规定来制作,要满足大人与孩子共同使用,做到使用方便、舒适。如幼儿园楼梯、过道的护手要设计成上下扶手。门的拉手也应设计上下两个拉手。

结 语

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幼儿园空间设计时,除了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还要让空间各要素能够符合幼儿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以鲜明的格调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个性、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关怀 篇12

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 通过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与锻炼, 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安全意识和锻炼习惯, 从而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位一体的整合与提高。这是时代之需, 更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举措。因此, 在各项体育活动中, 教师必须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承认个体差异, 教学时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 体察学情, 了解学情, 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在运用教法和处理偶发事件时体现人文精神。在教学评价时才能从实际出发, 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案例呈现

曾有这样一位学生, 他叫吴洪秀全 (化名) , 一副运动员的骨架子, 挺帅气的一个男孩子。可不知怎的, 他总让人感到很不合群, 学习上更是缺乏积极性, 学生们一谈起他都有些惧怕。他在体育课上遇到不顺心的事经常出拳打人, 攻击行为特别多, 一旦发起脾气, 事先准备好的场地器材都会被他搅乱, 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上课秩序, 并且连班主任老师的话都不听, 谁都拿他没办法。一次体育课上, 我们在玩一个很简单的游戏——听数抱团, 所有的学生跟着我围成了一个圈开始做游戏, 当我叫到数字“7”时, 学生们马上相互拥抱成团, 全班共有49人, 应该刚好7个“团”, 有一组只有6个人, 加上吴洪秀全就刚好, 他立即跑了过去想加入, 然而这6个人就是不愿意接受他, 这下把他惹火了, 开始动手打人, 而且打得很凶。我马上停止了游戏去阻拦, 并狠狠地批评他道:“你如果不愿意参加就自己玩吧”。然后我继续上课。

三、案例分析

1.深入调查, 了解原因

这位学生在我的体育课上的类似表现已不是一两次的事了, 这种坏脾气也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据了解, 不仅在体育课上, 他在其他课中也是如此, 为此我也经常和班主任交流, 了解到他在家里如果做错了什么事情, 肯定遭到父母严厉打骂。学校里有什么不好的表现,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告知家长, 首先得到的是父亲的一阵打骂, 根本就不向他耐心地讲解教导, 也不同他说明其中的原因和道理。久而久之, 就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逆反心理。

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 也不仅是家庭的事情, 它需要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相互配合,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我作为他的体育教师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比如在前面的体育课中, 吴洪秀全和其他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 我没有深入地了解情况就批评了他, 心想, 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肯定是他的错。他确实经常犯错误, 但并不等于每一件事情都是错的, 为什么很多时候他有心里话就是不愿意与别人讲, 其实就是缺乏一种信任, 这是我们的失误。

2.发现优点, 激发热情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 我就多了一个心眼, 平时注意多观察他, 看他有什么爱好, 有什么特长, 想从这里入手得到他的信任, 唤回他那颗活泼天真的童心。不知不觉中我发现他很乐意帮助教师们做事情, 于是我联想到最近几天非常忙, 然而他总是喜欢在我身边转来转去, 但是又不敢很主动地来帮我, 心里好像有一层隔阂。于是, 我对他说:“吴洪秀全, 你愿意做我的助手吗?最近达标检测时间紧, 你帮帮杨老师吧?”他立刻开心地叫道:“好啊, 好啊!”他的反应让我很高兴, 因为我迈出了接近这个孩子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也有一丝遗憾:以前怎么没有把握这样的机会, 要知道我是老师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每次体育课之前, 他都准时地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我有意安排一些器材给他拿, 调动他的积极性。但又有点不放心, 害怕他因无事可做控制不住自己去打人。于是在测实心球的时候, 我让他捡球;在测跳绳的时候我让他给其他学生们发绳子、收绳子;在测仰卧起坐的时候, 让他帮忙整理垫子。我不时地注意观察他, 发现他做得很认真, 也很开心, 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和幸福!这是我的学生, 要改掉他的坏习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虽然很多时候他还是会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 但他毕竟是个孩子, 孩子极具可塑性。每一次犯错, 我都会找他谈话, 开始时他根本不想理我, 来到我的办公室就等着挨骂, 我很内疚。因为曾经的我由于方法简单, 已经给他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但我没有失去信心, 一次一次地和他谈心, 给他讲道理, 分析其中的原因, 让他明白不管谁对谁错, 动手打人是不对的, 用“打”来处理事情是最鲁莽、最愚蠢的办法, 也是最无效的办法。要知道是别人错, 错在哪?自己错, 又错在哪?

“人人都会犯错误, 犯了错误, 要敢于承认, 勇于改正, 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每天都在学习, 都在生活, 无时无刻不和身边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 矛盾时时处处都在, 问题也时时处处都在, 如果用打骂来处理只会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批评你, 而是因为你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有不妥之处, 老师才会批评你。给同学们造成不良影响, 也是因为你的打骂、你的鲁莽从事。其实同学们是非常乐意和你一起开展活动的, 你真心地对待别人, 别人也会真心地对待你。你要学会宽容, 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斤斤计较, 同学们躲你就是因为怕你发火, 而遭到打骂。你说谁还敢和你玩呢?”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地交谈, 大大拉近了我和他之间的心理距离, 他也变得开朗了许多。有好几次下课时, 他都来告诉我他家里养了小动物, 欢迎我去他家玩呢!

3.鼓励赏识, 增强信心

一段时间后, 奇迹真的出现了!他少了很多的鲁莽行为, 上课时表现得非常积极, 他在进步!两个星期的达标测试显示, 他的达标成绩是优秀, 他自己很高兴, 其他学生也都很佩服他, 因为全班仅有13位学生优秀。我感到他真的变了, 因为变得会笑了, 变得乐于助人, 并且会主动和其他学生去玩了。我们的工作远没有结束, 他还需更多的关怀, 我们期待着。

四、案例反思

很多时候学生犯错误, 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背景的, 我们不要小看它, 不要简单地处理它。事情一旦发生后, 教师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判官, 而是一个心理学家, 要帮他们分析, 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行为举止。总之,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上一篇: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下一篇:高职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