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

2024-10-01

如何保证(通用12篇)

如何保证 篇1

自侦部门是检察机关最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 同时也是检察机关内相对独立和特殊的一个团队。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几类特殊的犯罪进行侦查, 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个特殊职能, 而自侦部门就是担起这个法律责任的唯一力量。那么如何衡量自侦部门的工作呢?长期以来在检察机关内部都有着不同的标准, 有的以办案质量为标准, 有的以办案数量为标准, 有的则以办案的社会影响力为标准。但笔者始终认为, 没有过硬的案件质量, 其余的两个标准都不可能完全地反应出一个自侦部门的工作状况, 只有以质量为根本, 辩证地看待三者的关系, 才能准确作出判断。那么该如何去保证我们自侦案件的质量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当前影响自侦案件质量的几个问题:

一、初查中有局限性的侦查手段对保证案件质量不利

初查是当前检察机关在查处职务犯罪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 其制度上的主要根据是高检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在这部规则的“立案”一章明确规定了“初查”一节。但这一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文体现, 而只能是参照公安的做法。现实中,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初查活动采取的是不限制被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询问、查询、勘验、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措施来确认举报、控告等材料提供的情况是否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 这一活动实质上已基本履行了刑诉法中所规定的“侦查”手段。从高检院此规定的本意看, 这样是为了把初查活动对被调查对象的影响降到最小。而恰恰是这种有局限性的调查手段, 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目标管理评价手段的过分强调, 导致观念进入误区

当前各地基层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在进行宣传和目标管理评比中, 普遍将自侦案件立案数量作为工作成绩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甚至为每年的工作量化任务, 这是不符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的客观规律的。在撤案率的严格控制上, 上级院在考核基层院工作中往往要求把撤案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这是和“严把质量关”的要求一脉相承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撤案、不起诉等都是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的在案件终结后的处理手段, 撤案说明案件不符合起诉的标准, 是一种正常的司法活动和程序, 把撤案和办案工作质量相联系, 认为撤案多即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是不正确的, 也是不符合案件侦查客观规律的, 在要求提高立案质量上, 要达到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这一提法从现在的侦查环境下看是有道理的, 但是, 它的负面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提高立案质量的突出后果之一, 便是加大了初查工作量, 而初查工作越多, 导致侦查权的非法使越显得严重, 违法的机会也就越多。

三、当前自侦工作在社会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一直以来, 基层检察院的自侦部门在办案过程中都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有各级行政机关领导的话, 有各界知名人士的所谓“指点”。如何化解这些压力和阻力已经成为基层院领导及反贪部门领导的必修课题。之所以有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地方利益驱动只顾眼前利益。二是, 个人情面为重,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 利益均沾, 共同进退。四是, 息事宁人, 力求一团和气。在这样得不到社会支持的前提下, 办案人员在侦查中谨慎有余, 畏手畏脚, 使得知情人、证人对我们的信任程度降低而踌躇不前或不愿出证, 致使案件质量缺乏必要的保证。

以上的问题有的是主观原因, 有的是客观原因, 但似乎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因而, 从单纯案件质量的保证及提高的角度来看, 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意见:

1.端正执法思想, 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认真克服重立案轻审查起诉的现象, 切实增强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并重的意识。办案部门在案件指标的下疲于奔命, 追求立案数量多, 考虑能否诉得出判得了少, 甚至大立大撤, 从而使本应用在案件质量上的精力被牵扯不少。实际在诉讼阶段对案件事实与证据上的物力与人力的反复投入并不少, 最终还影响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办案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的统一, 没有数量, 质量便无从谈起;不注重质量, 数量越多, 废品越多。基于这种认识, 在查处案件时, 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以证据为核心, 决不办“凑数案”、“拔高案”。认真克服重案件侦破轻程序规范的现象, 切实增强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的意识。一些同志认为, 办案过程中违反程序的行为, 不过是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欠缺, 与破案的重要性相比, 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并不影响案件的实质及其处理。正是这种“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执法观念, 导致了办理自侦案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程序上的随意性。过去, 在办理的自侦案件中存在着就案办案、单纯办案的思想, 只要严格执法, 不办错案, 就会取得好的法律效果。至于社会效果如何却很少考虑。好的办案质量是对于办案工作的基本要求。而通过办案实现好的社会效果是衡量执法水平的更高标准。是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没有好的社会效果, 离开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办案效果是不全面、不圆满的。

2.强化初查, 智取证据初查是立案前的调查, 是突破案件的关键。能否在12小时法定期限内突破案件, 必须紧紧把握初查这个重要环节, 在斗智上下功夫, 用证据制服对手, 防止因简单初查、匆忙立案带来的证据单薄, 犯罪嫌疑人串供、翻供、毁证等不利因素。为此, 在初查中应突出三点:1.隐密性。保密性与隐蔽性是侦查特性之一, 又是使用侦查谋略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原则。从线索着手调查到接触被查对象, 不仅在外部不暴露案情和调查意图, 而且在内部也严格控制知密范围, 举报线索专人受理登记, 初查计划、初查进程和谋略与手段的使用, 除了承办人、院局领导掌握外, 干警之间不得相互打听案情, 不准翻阅调查材料, 使初查工作始终在秘密的氛围中进行, 从而避免打草惊蛇, 防止被查人员开展反侦查活动, 避免触动关系网, 减少办案的阻力和干扰, 也避免因线索不实, 给被查人造成不良影响便于善后处理。2.突破性。个别被查对象位高权重, 对抗侦查工作表现的更加顽固。如果不在初查阶段查实两笔主要犯罪事实就与其交锋, 很容易造成初查失败。办案中把初查重点放在外围知情人身上,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 从知情人身上打开突破口。先发制人, 围绕发现和掌握足以使犯罪嫌疑人“一枪下马”的证据下功夫。3.快捷性。“兵贵神速”, 从快取证。在初查对象毫无察觉的情况下, 坚持“三级初查”、“两个基本”, 获取主要证据。即一级初查看线索有无价值;二级初查定取证方式;三级初查获取证据。铁证合围, 给立案创时机。两个基本即初查中掌握的事实基本查清, 被查对象的身份背景、财产收支情况基本清楚, 即可中止初查。由于在自侦案件中突出一个“快”字, 缩短了办案时间, 不给串供翻供提供时间, 从而保证办案质量。

3.严格审查把关,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制约作用在办理自侦案件的整个诉讼过程中, 把好三关, 才能使案子立得准、诉得出、判得了, 确保案件质量。自侦部门自查。为确保办案质量, 突破案件由局长指挥协调, 分管局长既是承办人又是案件质量的责任人, 尤其移送起诉前专门进行复审。要求承办人出庭旁听自办案件, 跟踪案件质量直到判决。严格执行错案追究制度。实行侦诉协同制度。刑检部门改变过去阶段性介入的习惯做法,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不分阶段介入。侦诉协同, 将证据审查的关口前移, 既减少了起诉环节中的退查, 又加快了结案速度和起诉速度。对一般案件, 做到自侦部门随叫随到, 对重大案件, 从立案开始, 参与侦查阶段的各个过程的案件讨论, 把关评脉, 提建议, 堵漏洞, 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消灭在移送起诉前。同时, 为增强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社会效果, 在同样的情况下, 优先审查起诉自侦案件, 既缩短了案件的审查起诉期限, 也避免了说情等人为因素干扰, 减少犯罪嫌疑人串供、翻供及翻证等。对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出现事实有变、证据有变或定性有争议时, 一般情况自查, 重要情况联查, 发挥自侦部门对案情及有关当事人人熟、地熟、情况明的优势。一般不退查, 避免重复劳动、扯皮等现象, 保证办案的效率、质量。在此基础上, 刑检部门坚持把复核、固定证据作为重点来抓, 尤其是对于受贿案件言词证据多“一对一”易翻供的特点, 做到对每一个关键的证据都要进行复核, 对每个证人都进行询问, 对鉴定结论也严格审查, 不放过任何疑点, 对有错误的司法会计鉴定, 要求重新鉴定。检委会把关。对重大疑难案件由自侦部门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以往检委会委员听承办人汇报, 忙于记录案情数字, 加之承办人汇报案情不规范, 分析决策的精力散了。自从研究室成为检委会议事机构, 检委会讨论的案件案情、认定数额、适用法律, 全由承办人打印, 提前发至检委会委员一人一份, 在研究案件之前就对案件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从而在讨论时, 充分发挥委员的智慧, 把住定性关数额关、事实关、证据关、适用法律关, 确保案件质量。

如何保证 篇2

多少年来,企业界的朋友们在心中是否一直有着一系列不解的疑问:

为什么被认为具有可行性的目标不能如愿变成具体的结果,甚至南辕北辙?

为什么经过仔细论证的计划和行动方案不能转变成预期的效益和绩效,甚至半路夭折?

为什么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职责不能让企业形成活力,甚至形同虚设?

其实,这一系列“为什么”的背后隐含着一个被忽视的重要现实,那就是――执行不力!

尽管很多高层领导者经常把战略、制度、流程等一些名词术语挂在嘴边,但我们调查显示,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困难,能够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来做事的高层领导廖廖无几,而高层领导自身良好的执行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对此,台塑董事长王永庆有过精辟的分析。他说:“如果高阶层的人忙得团团转,不懂得执行艺术,那么,他有100个部下,便影响到这100人也跟着瞎转,如果管辖1000人则影响1000人,如管辖0人,就影响20000人。试想:由于一个人不懂得执行,导致的罪过有多大呀!”

然中层是连接企业高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重要枢纽, 是企业的“腰”。对高层领导而言,他们是下属,需要坚决完成老板下达的任务。对下,他们又是管理者和组织者,需要协调,带领大家共同前进。所以中层发挥的越充分,高层领导的压力越小,企业发展就越顺利。而当基层员工感觉他们所在的公司,可以切实地说到做到、身体力行的时候,就会激发出最大的热情,并会使公司的财务收益大幅度地超出行业的平均水平。

中国优秀的企业联想集团,也曾因基层和中层执行不力而险遭 ,

联想在进行ERP改造时,业务部门不积极执行,在心态上是一种“软抗”的态度,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根本无法深入,还影响到了现阶段的企业运行。长此下去,联想必将瘫痪。最后柳传志不得不施以铁腕手段,才杀灭企业内部试图拖垮ERP以保全既得利益的阴暗心态。柳在一次“遵义会议”上雷霆震怒:“(ERP)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的联想集团副总裁)给干掉!”李勤当即站起来:“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先要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员工执行不力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由此可见一班。那么事情总是要“做”才能完成的,就此而言,可以说“执行”是一个相当老的课题,而“做”又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它正是由此而与“想”和“说”区别开来的,“执行”似乎与时代的风潮格格不入,虚飘飘的作风与“执行力”绝然无缘。

所以说执行不只是老板的事,更是企业中每个人的事,因为只有全员贯彻才能保证执行。

那问题出现了,所有的执行方面的书都在说三个问题:战略、人员、流程,这个方向对中国的企业适合吗!?在我看来是有非常大的问号的。因为中国的许多切现在还处于叫:作坊式的大企业,就是企业营业额已上千万、亿,可是连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都没有,那这些企业如何执行呢??

在我看来要先训练老板的思维突破,教会他们如何有秩序的处理问题,而这种管理思维突破的培训在我多次培训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工作中对他们很有帮助。

在以上的基础上,构建分层级的执行力。就是在执行中,对每个岗位的人有明确的定位,高层就做高层的工作,中层就做中层的工作,避免管理倒挂。在每个层级之间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接口,如:高层在对自己与中层的定位完成后,要注意对中层有明确的授权,授权反馈,基本的流程框架,结果跟踪等。中层在与基层的接口中要注意基层训练、除了量化指令还要细化指令,同时给于心态上的帮助。

其实,这是最简单的管理问题,但在中国现在的企业中,这样简单的问题解决不了的不在少数,在一些企业,高层人员忙着做“生意”,不断的在与客户谈价格等等!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却让办公室主任来设计,行政秘书却在管理所有的部门协调,财务经理却在每天搞报销……,以此看,我们的企业要从最基础的做起,点点滴滴,马虎不得。所以要保证执行,分层定位、训练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的理性回归。

如何保证流程执行刚性? 篇3

在某企业的流程优化項目中,其高层不止一次在項目阶段会上提出对流程刚性的要求:

“流程优化完毕后,没有任何人可以不经任何程序破坏流程。尤其是各级领导,要起到示范作用,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修改流程,也要按照流程开展。此次流程优化工作,对流程的刚性要加大,树立流程的权威性。一方面要把流程设计好,通过流程E化等技术性措施保证流程刚性。能够保留下来,运转有效的流程,就是符合公司实际运转有效的流程。另一方面,在提高流程刚性的基础上,要持续优化流程。建立适合公司实际运作需要的的权威流程体系,达到在刚性基础上不失灵活性的总体目标。”

“要保证流程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强调不执行流程的成本要高于不听领导的,尽量提高违反流程的成本,保证内部不值得,或者没有胆量违反流程。把流程的执行能够暴露在阳光下。”

细分析流程不执行落地的原因,可以从不知道、不合理、不愿意三方面来逐一突破:

一、不知道:即不知道有流程或者不知道流程如何执行

很多企业由流程编制人埋头苦写,进行流程文件修订,经过修订审批后,就在内部办公网一挂,或者写一个公文通知:“XX流程/制度自x月x日开始执行”就以为万事大吉,可过了一阵时间一调查,发现这些公文或者被忽略了,或者大家读了流程制度,不明重点就搁置了事,结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要解决不知道,有两項关键举措:

举措一,流程优化方案讨论共识。在流程优化的过程中,不要流程编制人埋头写文件,而应该和流程上涉及的岗位详细调研沟通,收集各方意见,并就流程优化的结果召开跨部门的沟通会,让大家理解优化的背景、目的和优化方案的要点,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于优化内容达成共识,才能为后续的推行落地奠定基础。

举措二,加强流程培训宣导。当一个涉及范围大,有重大调整的流程,必须对所有流程参与者进行具体的培训和宣导,大规模重复的流程其难点就在于怎么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方式让使用者掌握并可以标准化的执行。在一些企业有较好的做法,如制作影音文件,模拟业务场景等,以更好的让流程执行者掌握流程的要点。

二、不合理:即流程与实际业务脱离,使得执行十分困难

流程的标准化和合理性是是否有效执行的前提,在制定流程过程中,很多公司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导致流程本身不合理,或者在业务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对流程进行调整,导致流程和业务脱离,无法指导业务执行。

要解决不合理,关键要保障流程优化与业务调整的“与时俱进”,有两項关键举措:

举措三:落实流程责任人及职责。任何事情的落地,找对责任主体是关键的第一步。要保证流程持续优化,必须确定流程责任人。首先,流程是管理和业务的载体,流程梳理优化本身是一个思考、体会和模拟业务运作的过程,是分析、优化、搭建管理体系的过程,而流程责任人是流程的总策划师和设计师,要通过流程落实管理思想和要求;其次,流程责任人作为流程运作绩效的负责人,通过建立基于流程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并设置改进目标,实现业务管理精细化和持续优化,通过流程推动业务持续优化;最后,流程是知识的载体,流程责任人作为团队领导和教练,通过流程实现知识经验积累,快速培养团队能力,通过建立流程规范指导下属工作。

确定了流程责任人,就要赋予流程责任人这个角色清晰的职责,不能单是口头上说“我任命你是流程所有人――去好好干吧”,这只会把流程责任人搞糊涂,要么不作为要么碰壁而回。同时要给流程责任人这个角色赋予真正的力量。这个角色的工作做的好与坏,要能够带来真正的正面或者负面的结果,高层中要有人真正意识到流程责任人这个角色的存在并监控他的表现情况,并将流程责任人这一角色要加入到权力系统、能够职业升迁机会,否则很难激励有人会渴望这份工作。

举措四:流程KPI评价和回顾。对流程的持续优化必须有明确的抓手,及对流程KPI的测评和定期回顾讨论机制。一个企业对流程的重视,是否真正以流程为核心来开展工作,关键体现在有没有定期的会议来对流程的改进进行讨论,或者将流程优化的讨论议题纳入到类似战略执行回顾会或者经营分析会这样重要会议的一部分。

三、不执行:即主观意识上,不愿受流程的约束,不愿按照流程开展工作

流程执行的执行力是否强劲,取决于强制的手段+文化理念的推动,具体有以下四項措施:

举措五:流程E化。很多企业将IT固化认为是解决流程执行力的最有效手段。当流程都在IT系统上运行的时候,执行不执行一目了然,让不执行流程的人“无处逃遁”。流程E化也同时带来的信息共享、手工处理自动化、知识积累等多种优势,因此对一个大规模重新执行的流程要提高执行力时考虑的第一个抓手即通过IT系统固化。

流程E化很重要,但是E化时也要同时避免唯IT化,即要分析流程特性,整体IT规划,从而切实提高IT商业价值。IT整体规划需考虑:

•流程E化深度:E化实现是结果管理、流程过程管理还是表单管理,如一个流程是否只需要将流程的输出结果形成分类的知识文档库管理,还是需要管理到具体的审批流转环节,还是需要对流程中的表单字段信息都要实现统计分析管理,不同的E化深度对IT系统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前两种一般的协同办公系统可以满足,而后一种E化深度则需要ERP、CRM、PLM等专业的IT系统。

•流程E化实现方案:是在现有系统上的二次开发还是深化应用,或购买新的系统平台?

•流程E化实现优先级:当前业务模式是否成熟?业务流程优化推广和E化实现的时间表是否一致?

•…….

举措六:实施流程上的会议管理。对于一些战略类或者流程中有多項评审决策点的流程,以会议来作为流程执行的发动机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如公司的战略制定,其核心是在什么时间要召开战略务虚会,什么时间战略发布会,什么时间对下属业务单元的战略规划质询会等等,这类流程执行的频率相对不高,但是对时钟和会议的要求较高的时候,可以流程上的会议为关键节点来管理。通过定时的会议制度产生压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同事面前丢面子,激发在会议前有效的执行流程上的任务;同时预期的公开曝光,会将由于懒散导致的拖延和不必要的失败最小化。

举措七:流程审计及监控。流程的执行与否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一方面,通过对流程关键指标的测评,监控流程的运行效果。如客户服务流程,可对客户投诉问题解决效率指标进行定期测评,若测评指标值超出正常值范围,则需要对流程进行稽查;另一方面,对重点流程,定期审计流程是否得到落实执行。同时需要建立相应违规责任追究,根据稽查和审计结果进行相应考核激励,如前面案例中某高层提到的,要提高违反流程的成本。

举措八:流程文化宣导。以上都是刚性的举措,而企业真正长久的还是文化的影响力。当一个企业逐渐形成以流程为做事准则,重视流程的权威性,通过流程的视角来看问题,用流程的意识去工作,逐渐的潜移默化,从而影响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习惯。

如何保证鸡体健康 篇4

1 建立呼吸系统的安全保护

建立安全的呼吸系统很重要, 很多传染病都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的。雏鸡呼吸道黏膜及纤毛在没有环境刺激的硬性指标下, 一般主要受支原体和传支病毒的侵害;而传支并非为垂直传染性疾病, 并且也不是鸡体内常在病毒。故雏鸡阶段如果环境控制得力并无大碍。

而支原体为鸡体常在病原, 并且垂直感染率高, 完全伴随应激爆发, 又由于该病原严重破坏纤毛损伤呼吸道黏膜上皮的完整性, 所以是鸡呼吸系统健康的最大障碍。只有防控住支原体的感染, 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呼吸系统黏膜屏障, 杜绝支原体引发的相应疾病及免疫抑制, 得到健康的呼吸系统以及良好的免疫效果。可采用以下控制方法: (1) 疫苗控制, 雏鸡小日龄接种支原体活疫苗 (2周龄前) ; (2) 药物控制, 1~5日龄利高霉素, 15~20日龄替米考星。

由于支原体的生物特性有细胞内存活、气囊定植、无细胞壁等, 所以使药物效果总是很不理想, 需要大剂量长时间用药。因此, 药物副作用及商品药残矛盾不好解决。很显然, 如果能通过疫苗免疫解决该矛盾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又由于支原体的早期感染特性, 所以选择能在小日龄接种的支原体苗将显得十分有意义。

某养殖户在接种支原体活疫苗后, 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该养殖户客户20 000羽海蓝蛋雏鸡5日龄接种支原体活疫苗, 其他的免疫程序不变, 5周龄平均体重390 g (标准为380 g) ;14周龄平均体重1 400 g (标准为1 250 g) ;9周龄新城疫及禽流感抗体水平见表1。

解析: (1) 由于支原体活疫苗的应用, 该雏鸡前期增重效果理想, 避免了因支原体引发的育成体重不达标的问题; (2) 使用支原体活疫苗后, 基本上去除了支原体导致的免疫迟缓和免疫消弱作用。

2 建立消化系统的安全保护

消化系统也极易被病原侵入, 另外, 由于养殖规模大的客户越来越多,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疫苗经口服的途径变得十分重要。消化系统黏膜完整与否, 对疫苗的口服免疫效果影响巨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 来保证鸡群不受消化系统疾病困扰, 保证经口免疫的效果理想, 这将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2.1

如果在雏鸡到家时可以保证无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污染 (出壳时注射头孢的也算) , 那么开口药目的就是防治支原体和建立肠道正常菌群。理论如下:雏鸡的消化系统内的正常菌群不再遭受开口药的人为破坏;而恰恰相反, 这时人为添加微生态制剂, 帮助建立肠道正常的菌群。这样消化道的黏膜上皮完整性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达到健康肠道的目的。控制方法: (1) 孵化室内头孢噻呋钠的注射; (2) 雏鸡到家, 1~5 d饮水中添加大环内酯类; (3) 雏鸡到家, 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14 d。

2.2 如果不能保证雏鸡的细菌污染, 那么控制方法如下:

(1) 雏鸡到家, 1~3日龄利高霉素饮水; (2) 4~17日龄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

如何保证电梯的安全 篇5

张红梅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陕西省西安市,邮编710024)

摘 要:针对近期频繁放生的致人死亡的电梯事件,本文从电梯本身、维保单位、法律法规、技术层面等方面深刻细致地分析了导致电梯发生事故的原因,并阐述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电梯 安全 远程监控无线数据传输 监管法律

How to Guarantee Security of Elevator

Zhang Hongmei

(ZhangHongmei Shanxi Provinc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chool Shanxi xi’an Post:71002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ecent frequent released deadly elevator even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vator itself, maintenance units, laws and regulations, technical level etc.Deep and detailed analysis the cause of elevator accidents, and expounds the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levator.Key words:Elevator remote monitoring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regulation law1、引言

近日,湖北、西安、深圳等地电梯致人死亡的新闻,让我们坐电梯都产生了恐惧心理。据统计,2012年全国因电梯事故导致28人死亡,2013年仅最近3天就4人死亡。最恐怖的是15日上午11点36分,深圳罗湖区长虹大厦发生的电梯惨剧。一名24岁的女护士乘坐电梯从16楼到3楼,当电梯门打开,女孩正准备走出层门时,电梯门突然关闭,并迅速下坠,女子头部被夹断,当场身亡。面对血淋淋的教训,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惨重的安全事故,是天灾还是人祸?”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国再用电梯总数已达到190.8万台,并且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这就意味着每年我国的电梯拥有量以每年30万台的速度递增,其保有量和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现如今,电梯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梯在带给人们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迫切需要电梯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2、原因分析、针对频发的电梯事故,笔者通过对电梯生产厂家、电梯维保单位、物业公司、乘梯客人等多方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造成电梯事故频发的原因,现分析如下:

2.1 电梯老龄化严重

电梯的使用寿命取决于电梯的使用频率、每次乘梯的满员情况、电梯的质量及性能等

因素,一般为15—20年左右。通常住宅小区的电梯的使用寿命相对长一些,公共场合譬如商场、医院、学校、宾馆等的电梯的使用寿命相对短一些,这和日常的电梯使用频率是分不开的。这意味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安装的电梯都面临着淘汰的局面,但事实是这些电梯仍在运转,这些电梯型号老旧、不易更换新零件、运行中事故频发,这给乘坐电梯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2 维保单位责任心差

电梯在安装以后,电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据统计,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可见电梯的维保是多么重要。但是,通常电梯生产单位将这一部分业务外包给专门从事电梯维保的单位。维保单位为了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降低维保费用已获得该业务。据统计如果电梯生产厂家维保,一年的维保费在7000元左右,而交第三方维保,一年的维保费只需3000元。电梯安全越来越重要,而电梯维保价格却越来越低,这样客观上造成电梯维保的责任心也越来越低,缺乏足够的电梯安全和维护意识,存在“检修走过场”的现象,造成电梯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不规范、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3 国家监管力度不足

电梯是特种行业设备,与其他特种行业设备不同的是电梯是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产品,作为商品,它的设计标准、生产环节质量、采购环节零件的质量、维保的质量等多方面都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为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如国家质检总局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旭正此前曾所说:“总体而言,我国电梯的安全水平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环节极力压低价格。彭金声说,电梯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产能过剩。一些厂商出了所谓“经济型”电梯,这些经济型电梯与正常的电梯相比,有些功能被减掉。例如电梯的“到站钟”声就没有了,本来应该显示“正在维修”的也不显示了,一些功能被简化,价格下来了,隐患也必然增加了。”

2.4 国家相关法律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PLC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在电梯控制上的广泛应用,电梯技术突飞猛进,原有的管家关于电梯的相关法律有些滞后,造成不少电梯企业为节省成本,钻空子、打擦边球,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违者“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但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报废标准,对电梯的使用年限、严重隐患等,都没有细化、数字化界定,因而对违规企业无法处罚。

另外,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梯制造标准,不能盲目参照欧盟标准,因为欧洲的电梯使用频率、客流量和我国有很大差距。

2.5 电梯缺乏科学管理

针对电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的特点和性能,还是要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的远程监控技术日渐成熟,远程监控系统已从书本上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中的应用,由于其成本不高,以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据报道,2013年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在着手做此项工程。所谓电梯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是集地理信息、计算机控制和远程通讯技术于一体,通过设定的电梯数据采集器和信息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处的电梯运行状况和故障信息及时传递到监控中心的监视终端,从而实现对各处电梯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有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当电梯发生事故时,人们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迅速采取措施,强制电梯停止工作,并迅速通知维修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施救并进行维修,甚至可以提前发现事故的先兆,将恶性事故扼杀在萌芽中。

3、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提高重视电梯安全运行刻不容缓,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有力的措施来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避免恶性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3.1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执行

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让电梯生产企业,电梯维保单位无空子可钻。期待电梯报废标准早日出台,有了这个强制标准,任何拖延报废、拒绝报废的行为,都没有了理由和借口。到期了仍然不执行报废,就违反了报废标准和相关规定,安监部门可以据此作为执法依据,敦促违规者及时纠正,将那些超龄电梯淘汰出运营市场,最终实现电梯报废处置常态化、日常化。如此,民众的乘坐安全感才能得到提升,也才能创造出安全效应的最大化。

3.2 建立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某一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电梯运行状况的统一监视、控制和管理。建立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电梯关人、层门夹人、蹲底、冲顶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监管电梯维保公司的服务质量以及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电梯终端、数据传输、远程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涉及软件和硬件实现。

为了实现视频监控,在轿厢内部安装摄像头,该摄像头采用网络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口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路由器,然后通过路由器传输终端将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为了采集电梯的运行数据,所以在电梯轿厢的顶部安装信息采集器,信息采集器主要负责采集电梯楼层信号、运行方向、运行速度、满员及故障等状态信号数据。信息采集器通过RS232串口连接路由器,然后通过有线的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远程监控中心。

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数据传输有多种方式,例如通过普通的电话线传输,DDN专线等有线传播方式。由于其硬件连接简单且易实现,所以在早期的远程监控系统中普遍被采用。但利用电话线传输方式传输数据,会造成传输不稳定,掉线频繁,而且由于通信按时间计费导致费用较高;利用DDN专线传输方式传输数据,但专线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可扩展性差。除了有线传输数据这种方式,近几年无线传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其中主要有GPRS和3G网络数据传输。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无线数据,传数业务,目的是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 或X.25 服务。GPRS 理论带宽可达171.2Kbit/s,实际应用带宽大约在 40~100Kbit/s,在此信道上提供 TCP/IP连接,可以用于INTERNET 连接、数据传输等应用。GPRS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每个用户可同时占用多个无线信道,同一无线信道又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资源被有效的利用。GPRS 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GPRS 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点多分散、中小流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在本系统中,通过3G无线网络实现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和报警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电梯安全运行,减少了电缆材料,缩短了施工工时,降低了系统造价。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3G通信网络和系统集成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

监控中心的软件可采用自主编写,这样在显示器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多路电梯终端ID及图像,并自动存储图像资料。系统将对数据采集器送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电梯操作数据库,检查目前电梯的运行参数和详细的指令参数,更重要的还有生成数据报告,勒出远程监控结果和对现场工程师提出的指令。如果出现异常给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传到远程终端以启动报警装置。管理人员可直接调看电梯现场监控画面并对现场进行指挥。

3.3 文明乘梯规范操作

当我们乘坐电梯时,要正确文明乘坐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不规范不文明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电梯发生事故,比如运送装修材料、电动车等超重物品,用脚或手挡住防止层门关注,随意敲打,重复按键,在轿厢内嬉戏、跳跃等行为。所以我们首先要请有资质的电梯安装、维修单位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电梯安装、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以便在电梯安装、运行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其次,电梯一旦出现故障,乘客不要慌张,要想办法与外界联系或按照轿厢橱窗明示的电话联系救援并且耐心等待。

4.结束语

电梯作为特种行业设备,安全运行是电梯的重中之重,它的安全运行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不要忘记血的教训,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电梯事故零容忍。参考文献

[1] 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3131747,2011年8月

作者简介

姓名: 张红梅

单位/院校: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

职位/学位: 教师 工学硕士

电话: 83655587

手机: ***

电子信箱: zhmeiyumin@sina.com.cn

牙齿不好如何保证营养均衡 篇6

贴心提示买台搅拌机

搅拌机是老年人的“另一口好牙”。借助搅拌机,可以很方便地将水果、蔬菜、肉类研碎,便于无牙的老人食用,使其做到营养均衡。

贴心提示选择易消化食物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也不像年轻时那么“高效”。由于唾液腺萎缩,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降为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消化食物的能力大大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植物性食物一般都比较容易消化。在肉类方面,鸡肉含蛋白质高,脂肪分布均匀,容易消化;鱼肉肌纤维较短,肉质细嫩,消化率高达95%~98%。因此,鸡、鱼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此外,很多老年人为了“好消化”,喜欢晚上喝粥。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十分妥当。粥并不比软的干饭容易消化,反而会因稀释消化酶而影响消化吸收。如果喜欢喝粥,最好喝稠一些的,并且不要多喝。

贴心提示帮助消化“三不贪”

(1)不贪多。老年人食管蠕动和胃肠道排空速率都有所下降,进食过饱或大量食用蛋白质、脂肪,易出现腹胀不适、消化不良。吃八分饱是长寿的秘诀。

(2)不贪快。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全,进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肠的消化负担。

试析如何保证计量工作质量 篇7

计量工作是一个企业生产的标尺,是一个领域持续发展的参照物,还是一个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推手。保证计量工作质量能够为科研提供精确的数据,为企业生产提供最精确的依据,因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计量工作的经验,对如何保证计量工作质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促进计量工作的发展。

1 当前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1)计量工具保存方面。当前计量工具保存中主要存在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保存意识不强,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对计量工具定期检测、按要求保存的意识不强,在配备非强检计量器具方面的投入不够。二是管理机制欠缺。诸多企业没有建立针对计量工具保存方面的机制制度,对计量工具使用运行记录不完善,没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多数计量人员属于兼职情况。三是投入不足。

(2)计量标准设计方面。计量标准是保证计量工作质量的根本,因此,每个计量标准都应当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定期进行校对,从而保证计量标准精准确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的保存管理机制和人员,造成计量标准有所偏失。此外,个别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欺骗消费者,人为调整计量标准,造成计量假象,欺骗消费者。因此,加强对计量标准的设计和管理是保证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3)计量专业人员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当前诸多计量人员都是兼职或临时人员,多数没有聘请专业的计量人员从事相关工作,这为计量工作埋下重大隐患,毕竟缺乏专业知识的兼职或临聘人员往往为应付差事而忽略了计量工作质量,造成数据准确性降低。当前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社会计量专业人员不断增多,但多数没有从事与计量相关的工作。这两个鲜明对比反映了当前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认识。

2 保证计量工作质量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计量工具的保存管理,确保检定、校准基础准确。计量工具的有效保存是确保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计量工具准确度的首要环节。因此,应大力地加强对计量工具的保存管理。第一,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只有合理使用计量标准器具才能够确保计量工具在有效期内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第二,要定期进行检验。根据计量标准器具的要求,主要是检定和校准的精确度高低,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来确定检验的部门,比如行业中心计量站、国家计量院、省计量检定部门等。第三,要定期进行核查。在计量标准器具进行检验的前后对其进行一次核查,主要方法是用工作标准或较稳定同类标准物质与量值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送检之前或之后是否有损坏。倘若没有工作标准或同类标准物质的,应当提前制作一个比对样件,送上级计量部门检测出结果,用标准器具测量比对样件,所测数据与上级计量部门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来确定标准器具是否处于合格状态。

(2)加强对检定、校准原始记录、证书的管理。计量工作是数据性工作,因此要求非常严谨,其原始记录不仅是出具校准证书、检定、测试报告的主要依据,而且还是审核、查询处理反馈、工作质量以及纠正错误的主要凭证。在原始记录当中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检定、校准的全过程进行了再现。原始记录能够清晰、准确、客观且全面地描述测试、校准的结果,并提供科学、公正、权威的数据。原始记录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分类保存并进行编号,从而方便查阅,同时在存贮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防虫蛀、防火、防霉变等方面的问题。原始记录还应该设专人进行管理,在借阅时务必做好登记手续办理工作,避免原始记录遗失。

检定、校准证书体现了计量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代表了计量工作人员辛苦努力实现的“产品”。一个完整的合格的证书应当包括全部信息,比如,检定标准器具的环境条件、标准器具证书编号、检定日期、标准器具名称、型号、被检器具的名称、审核人员、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准确度、出厂编号、检定人员、有效日期、主管人员等。

(3)加强对检定、校准工作环境条件的管理。检定、校准工作的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因此,应当在标准室内的环境下设定能够满足检定要求的环境。在标准室内应当配备相应的环境设施,比如空调、风干机、温度计等,从而监控、记录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不利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最好维持在20℃左右,上下最多不能超过2℃的差距,房间内的湿度应当保持在75%(RH)之下。计量工作室同时还必须保证能够防尘、防腐、隔震、防电磁干扰等。对计量室要进行充分有效的管理,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卫生整洁、安全防范等方方面面。

(4)加强对计量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的培训提高。计量专业人员对计量工作的影响是直接的,因此,应当加强对计量人员操作水平、计量管理、计量技术等三个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加强计量热源的责任心和实际操作方法,不断提高对计量数据的有效确认技能和操作技能,并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和保养相关设备,促进测试效能的提高。此外,还应定期加强对计量工作人员在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标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其不断更新知识,树立科学计量的牢固意识,从而适应满足计量工作的要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量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对计量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论是计量标准器的保存还是检定、校准,无论是计量人员换是计量环境,等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设定,从而保证计量工作的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好地服务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玥英.关于我国企业环境成本计量的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韩翠霞,杨建霞,姬广清.浅谈如何保证计量工作质量[J].煤矿现代化,2008(01):71.

刍议电梯如何保证乘客安全 篇8

电梯自发明之日起就已打上了安全标记。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相比, 电梯是最安全的。但是电梯在给人们节省体力和时间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电梯进行改进, 使得它的安全保障措施日趋完善。

2 乘坐电梯的风险及如何消除风险

2.1 乘坐电梯到底有什么风险?

乘客在进入或走出电梯时要通过层门, 此时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跌入井道或被剪切;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 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由非正常的加 (减) 速度造成的失重、超重和冲击。这些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虽然不高, 但后果极为严重, 是必须排除的最大安全风险。

2.2 电梯如何消除这些风险?

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 与乘客有关的空间有三个:一个是楼层, 一个是井道, 还有一个是电梯轿厢。楼层和轿厢是安全空间, 井道是危险空间。显然, 电梯必须提供这样的保证:乘客只能在楼层上或者在轿厢里, 而不可能进入井道里;如果乘客身体的一部分在楼层里一部分在轿厢里, 此时轿厢绝对不可运动。———这就是电梯对乘客活动空间的限制。

电梯停层时速度为零, 正常运行时以额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电梯运行出现意外的情况下, 如果轿厢超速、轿厢冲顶或蹲底、运行中突然失电等, 此时电梯配备的安全部件将会起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行。在安全部件动作过程中, 为了保证乘客安全, 电梯提供了这样的保证:轿厢的制停减速度不超过重力加速度gn, gn是国际公认的安全制停减速度。这就是电梯对乘客的加 (减) 速度限制。

2.3 如何保证乘客总是处在安全空间?

2.3.1 井道的封闭。

开在井道壁上的层门、检修门, 都装有无孔的的门。这些门都不能向井道内开启, 每个门洞都有电气安全触点的开关用来确认门的关闭状态。只要有一个门未能关闭, 电梯便不能运行。电梯在进行维修时, 凡是需要打开通往井道的门或孔洞的位置, 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以确保乘客没有进入井道的任何可能。

2.3.2 层门的启闭。

层门表面光滑平整, 周边缝隙狭小, 而且有自闭能力, 在垂直方向施加300n的力或在开启方向施加150n的力都不会丧失封闭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它只接受轿门的控制, 轿厢到达停靠层站时轿门驱动层门二者同步打开或关闭, 此时其他所有层门都应保持关闭状态。在特殊情况下, 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而有资格掌管钥匙的人员可以打开层门, 此时电梯会自动停止运行。

2.3.3 轿门的启闭。

轿门只能在轿厢停层时打开。它的打开与关闭通常由开门机驱动, 轿门通过专门的装置与层门同步开关门。为了防止关门过程中碰伤乘客, 最大关门速度不超过0.3m/s, 最大阻止关门力不超过150n;当关门过程中碰到乘客时门会自动重新打开;在轿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 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继续运行。

2.3.4 门锁的作用。

门锁装在层门上, 是使层门保持关闭的装置。在锁住层门时, 沿开门方向用小于300n的力不会使门锁降低锁紧效能, 用小于1000n的力不会使锁紧元件出现永久变形。除机械装置外门锁还有一个电气装置, 即与层门保持同步闭合或打开的安全触点, 它负责向控制柜提供层门是否关闭的信息。

通过以上措施, 电梯就确保了乘客要么呆在楼层上, 要么呆在轿厢里, 而绝对不会进入井道里。

2.4 如何保证乘客承受的加 (减) 速度总是处在安全范围

2.4.1 正常运行情况下。

正常运行的电梯, 国家标准推荐的起制动加 (减) 速度最大值不得超过1.50m/s2, 其平均值不得超过0.48m/s2 (额定速度为1.0~2.0m/s时) 和0.65m/s (额定速度为2.0~2.5m/s时) 。应当说明:这个数值不是安全的界限, 而是舒适的界限。这么小的加 (减) 速度非但不会给乘客带来任何不适, 倒使乘坐电梯成了“上上下下的享受”。

2.4.2 安全钳制停时。

当轿厢运动速度超过了额定速度的115%时, 电梯的限速器就会动作。它首先用电气安全开关切断曳引机电源, 同时制动器动作使曳引机逐渐停止转动并保持在静止状态;如果切断电源后轿厢速度未减, 限速器紧接着会拉动轿厢安全钳 (或对重安全钳, 或其他形式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动作, 使轿厢-对重系统停止运动。在轿厢从运动到静止的全过程中, 其平均减速度小于gn。

2.4.3 缓冲器制停时。

顶层和底层是轿厢不可超越的上下两个端站。轿厢运行到达端站时如果未停止运行, 就会触动极限开关切断曳引机电源, 曳引机的制动器动作使电梯减速制停。如果此时仍未能使下行的轿厢停止运行, 轿厢就会碰到缓冲器。在轿厢装有额定载重量且速度达到115%额定速度的情况下, 缓冲器会使轿厢以小于gn的平均减速度从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实现软着陆。轿厢上行超越端站时装在对重侧的缓冲器具有同样的性能。

2.4.4 曳引机制动器制停时。

只有当曳引机接通电源时制动器才处于打开状态, 当曳引机失电时制动器立即动作并对与曳引轮直接联结的部件进行制动。制动器有这样的制动能力: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 操作制动器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为了提高制动器的工作可靠性,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 (或盘) 施加制动力的机械部件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 另一组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制停。

3 乘客乘坐电梯安全的保证

通过以上措施, 无论电梯在正常运行时, 还是在故障情况下安全部件动作使轿厢制停时, 都确保了乘客承受的加 (减) 速度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

对电梯来说, 轿厢的坠落、蹲底、冲顶和开门走车以及乘客的跌落等都会给乘客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当电梯的各种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 安全部件可以保证此类故障不会发生;在意外发生的时侯, 安全部件能够保证乘客安全。

为了保证电梯在任何时候都不丧失其安全功能, 国家标准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不但规定了安全部件由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型式试验的认证规程, 而且规定了电梯在交付使用前和重大改装后必须进行的检验内容。为了保证安全部件在需要动作时不致失效, 标准还规定了反复进行的定期检验。这就使得安全部件既不轻易动作, 又要常备不懈。

电梯是以零部件的形式进行制造并包装出厂的, 在建筑物内通过机械零部件之间的联结以及机械零部件与建筑构件之间的联结完成安装, 交付使用后又离不开维修保养。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统计, 电梯在安装、维修施工中和正常运行中出现的人身伤亡事故只有10%是电梯产品质量造成的, 有90%是管理不善、私自改装等造成的。所以, 电梯的工作可靠性除了取决于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之外, 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

4 乘客自身的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管理措施外, 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用文明的操作来保障自身的安全。比如在侯梯时不要踢门、砸门、撬门或者设法打开门锁、撞开层门, 以免发生井道坠落事故;乘客进出电梯时行动不要过分迟缓, 不要长时间一脚踩楼层一脚踩轿厢。万一此时轿厢动起来, 后果不堪设想;在电梯出现意外故障而突然停止运行的情况下, 关在轿厢里的乘客最安全的对策是处变不惊, 等待救援。请记住, 轿厢是安全的空间, 千方百计用“逃出”轿厢的办法进行自救往往是危险的选择。

结束语

电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 只须将良好的管理和文明的操作相配合, 便完全有能力给乘客提供安全的服务。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梯运行原理的分析, 讲解了电梯如何在运行中保证乘客的安全。

关键词:电梯,风险,轿厢,坠落,乘客,安全部件

参考文献

[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TSG T7001-2009.

[2]《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3]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学苑出版社.

高寒地区如何保证高速铁路畅通 篇9

一、防冻技术世界领先

根据高寒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 专家为这列动车设计了具有防冻层、隔断层、防冻胀护道和抗冻胀填料的防冻胀路基。

哈大高铁动车组车体下的吸污系统增加了新型的保温材料, 以防止被严寒冻坏, 并增加了伴热装置。这个装置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就自动投入使用。通过铝合金车体和内饰板之间增加新型的隔热防寒材料, 在不增加功率的前提下, 能够保证提供恒温的环境。

高寒列车还提高了车厢间连接处乳白色风挡的耐寒能力, 使用了耐低温棚布。为保证车厢外门在低温情况下开闭灵活, 列车更换了适用于零下40℃的开关、渡板电磁阀以及密封条润滑脂, 并在门板内表面增加集水槽, 通过定期清理防止冷凝水下流结冰。

二、一流的抗雪能力

哈大高铁的轨道道岔安装有除冰融雪的电加热装置。这种装置在降雪达到一定厚度时自动启动电加热, 能及时将道岔上的积雪融化掉, 保证列车通过道岔时的安全。

冬季降雪时, 轨道两侧容易产生积雪, 雪花很容易被卷进正在行进的列车底部设备舱内, 而设备舱内有车轮等重要装置。为此, 哈大高铁高寒列车特地设计了自然通风的全密封防雪设备舱, 通过在厂实验和试运行阶段测试, 具备了防止风雪入侵的能力。

三、保温设备齐全

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的隔热材料相对于京沪高铁的CRH380BL高速动车组车辆有所升级。CRH380BL采用的是玻璃丝棉, 而CRH380B采用的是聚酯纤维棉, 在低温环境中隔热性能更高、保温性能更好。

如何保证实施最佳安全运营中心 篇10

如今,用户需要网络环境定制、更快速的响应、对安全的可控管理,而仅仅依托于软、硬件安全产品显然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安全运营中心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SOC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免受来自网络方面的各种威胁,其建设并不应该理解为单一产品或者一些安全产品的集合,SOC实际是一个整体安全建设的过程和成果。SOC应该由安全信息平台、安全事件平台、运营维护制度、安全支持服务、安全功能代理、专业维护人员等一系列要素构成。SOC是一种集中式的安全管理方式,它包含集中安全设备管理、安全事件收集、事件关联分析、状态监视、分析报表等重要技术组件。除技术之外,SOC还有运营人员、应急小组和专家队伍,这是其特别之处。

实施SOC的准备工作

用户在实施SOC之前,必须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法国电信子公司Orange Business Services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刘昕说,安全策略能让用户明确SOC角色,因为它将是用户每一次行动的基础。如果用户主要是想对安全事件作出迅速响应,那么用户应该考虑在SOC中纳入合规监控功能。这样的话,用户必须决定SOC要管理哪些方面,是仅限于管理网络,还是管理所有行为?此外,用户还需要知道网络是否实施内容过滤,哪些是违反规定的行为。同样重要的是.无论是简单观察、记录和报告重复性攻击,还是主动解除威胁,用户都应基于SOC角色。当用户明确了每一项责任之后,就可以在SOC的每个阶段将这些责任分派至个人。

SOC作为防御性工具,应满足企业战略需求。网络风险的存在是用户加强网络安全防御的动力,因此,用户进行网络风险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风险分析的结果应作为制定安全策略的基础,并必须定期进行重新评估,每年或每两年应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并对SOC进行相应修订,这一点十分重要。

拥有一套明确的程序,是决定SOC能否成功保护系统不受威胁的关键。这些程序要明确说明工作人员在面对网络攻击时,所应采取的行动。而且,一套明确的程序还应保证各方都知道如何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还能说明工作人员如何使用各种工具,那将更有益处。根据用户的企业架构,应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来管理权限升级。另外,程序应说明与业务运营有关的各种重要细节,并将它们作为事件处理程序的参考资料。

任命适当的人员

人们经常讨论应该具备何种水平的技能和经验,才能应对各种威胁事件,却忽略了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有的公司为了省钱而雇佣缺乏经验的“新”人,再对他们进行网络威胁与防御方面的培训。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工作人员所必备技能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不是可以轻易掌握的。

相对于新人,网络工程师具备明显的优势,他们非常熟悉公司内部管理和网络设计,并且知道在面对各种攻击时应该联系哪些关键人物。那么,网络工程师能否胜任这一职位呢?刘昕分析说,首先,网络工程师不是专门为了识别可能攻击系统的各种威胁,并不能代表他们可以很好地识别网络中几乎没有研究过的数据包。其次,管理任何威胁事件都需要独特的流程规则,这需要在对事件迅速作出适当响应前,对其中涉及的任何情况都有很好的了解。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呢?刘昕认为,有经验的事件响应人员、可靠的IDS分析师、有着丰富网络经验的分析师,他们是在数据的海洋中搜索微小细节的精英,就是这一职位的理想人选。当然,聘用这些人员必然会增大公司的成本,但是这样的付出最终将会获得回报。

SOC的作用及整合

当用户在开始实施SOC时,需要界定组织动态。这一步骤将有助于说明在应对威胁时,每一级别所扮演的角色。刘昕表示,用户应考虑组织动态的三个级别,即0级、1级、2级。他解释说,0级是核心服务,其中安全中心运营程序涉及监控、防御和缓解外部攻击的功能。0级负责执行事件响应,实施完全监视,并根据组织业务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补丁和更新。内部客户群属于1级。这一级别的成员为组织内部接受安全保护服务的其他部门。2级包括外部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当他们通过共享网络与用户公司进行业务往来时,用户应通过安全管理程序提供间接保护和直接监视。0级提供了针对外来威胁性攻击的最佳保护和控制。而组织以外的2级被赋予了最低限度的控制权利,并减少了提供给他们安全威胁的信息和信赖程度。这一安全机制的底线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消除和避免可能的外来攻击。

刘昕认为,SOC只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无法独自面对威胁性攻击,将SOC整合至组织的信息流和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其中有任何能够优化SOC工作(如防范新的攻击技术)的宝贵信息,这一整合便能带来丰厚的回报。此外,安全管理负责人应时常获取组织内部与监控威胁事件有关的信息。

刘昕强调.SOC实际上拥有一个对于事件作出响应的动态团队,要实现全面保护,就必须将SOC团队融入整体协作团队中。团队将动态地负责不同的事件处理流程。这样,SOC团队便可以满足风险规避需求,并将成熟的方案反馈给适当的小组。

做企业决策时,SOC团队应了解如何以坦率而有效的方式寻求和共享信息。规定通信和权限升级的程序应明确说明哪些信息适于共享。例如,当用户告知风险规避团队成员那些造成影响或受到影响的系统的IP地址、但没有告知此IP地址的用户名时,这一透明度便是适当的。

泰国如何保证迁徙自由 篇11

泰国城市化水平稍逊于中国,2011年泰国总人口为6400万,其中五分之二,也即2500万人为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则有1500万,农业贡献在泰国GDP也仅占五分之一左右。泰国唯一的大都市就是首都曼谷。从人口结构上来说。泰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

泰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公使衔参赞颂蓬·尼穆楚阿介绍,过去十年,由于城市扩张、工业和交通用地,泰国可耕种的土地正持续减少;而农村出生的年轻一代人,由于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多数也不愿从事农业。

根据社科院《泰国》一书的介绍,泰国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而且尤以曼谷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最为突出,主要原因是各种产业多集中在曼谷。

因此,泰国也有一些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教育机会,享受更好的文化、医疗等设施等,选择从农村移民城市。

泰国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移民为200万,这其中不仅包括进城找工作、上学、购房以及与家庭团聚的人,而且还包括从城里返乡的人。

无论是进城找工作,还是返回乡下生活,这都是泰国公民的自由。泰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在泰王国的国土上有行动和选择居住地点的自由。

自1932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至今,泰国已有18个版本的宪法,现行宪法为2007年的版本。但无论宪法如何更迭,从第一部宪法开始,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从来没有在宪法中动摇。

迁徙自由,在泰国意味着公民可以选择国境内的任何城市或者乡村,居住、工作,可以选择迁移户口,也可以选择保留户口在原户籍地,全凭个人意愿。

泰国也有户籍制度,但对泰国人而言,户籍只不过是一纸身份凭证而已。无论户籍在哪里,泰国公民都能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享有基本的平等权利。

从1956年现国王拉玛九世登基,泰国开始全面实行户籍制度。1972年泰国开始有纸质的户口本,如今则已绝大部分实现了数字化和电脑联网。

外省人要迁移户口到曼谷,有两种途径:一是只要能负担得起曼谷的房价,在曼谷购房,即可迁移户口;二是拥有曼谷户籍的人,愿意接收你,也可以把户籍迁移到接收入名下。

对于办理户口迁移的手续,在没有实现数字化的2007年之前,泰国人还需要有人在原户籍地帮忙办理;但现在联网办公,只用凭身份证、户口本到当地户籍管理部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

泰国也有身份证,同样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

泰国的身份证,除卡片表面上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有条码和金属芯片。你从哪里来、户籍在哪里、历次换身份证的照片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读卡器显示。另外,最新版的身份证还增加了纳税记录的功能。

只要有身份证,泰国公民在哪里都可以办理结婚登记等手续。泰国身份证六年换一次,到期同样不用回老家办理,在当地即可实现。

虽然在泰国更换户籍是如此容易,但并没有出现大批外地人蜂拥换取曼谷户籍的事情,一个简单的原因是,拥有曼谷户籍,并不意味着可以享有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多更好的待遇。

在泰国,户籍制度主要是用来统计人口,知道了人口的分布,政府在提供教育、医疗等资源时,才好分配财政预算。户籍制度在泰国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政府向全体国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外省泰国公民在曼谷工作、生活,但没有曼谷户籍的,无论是政治权利、子女受教育权利,还是医疗、社会保障等权利,都不会受到影响。

对泰国人而言,与户籍关联最密切的是选举权。赶上大选年,非曼谷户籍的泰国公民,可以回户籍地参加投票,要在曼谷参加选举投票的话,只需提前到当地选举委员会登记,说明原因,然后就可在投票目前一到两周内,参加专为包括世界各地不在户籍地居住的泰国公民安排的提前投票。

当然,异地的投票,仍计算在户籍所在地的选区。对于新迁入户籍的居民,则必须在投票日3个月前完成迁移手续。

对于子女上学,泰国提供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除极个别的顶尖名校,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户籍限制,面向全国各地户籍的学生。

小学生一般选择就近入学,或者选择家长工作单位附近的学校,初高中生则可能会产生择校问题。家长们考虑更多的,不是距离远近,而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

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通常的做法是设置一定的配额:比如50%的名额留给本校学生,不用考试直接升学;10%的名额留给拥有学区户口的学生,但必须参加当地基础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抽签,抽中者可直接就读;剩下40%名额留给没有户籍或户籍不在本学区以及抽签不中的学生,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各个学校的配额如何设置、比例多少,不一而足。

对于名气非常大的学校,由于名额有限,即便是曼谷本地人也很难进,这种学校往往不考量户籍,而是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而考大学,则完全不限户籍,面向全国考生。大学一般有两种录取方式,一是学校提前组织的自主招生,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二是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成绩由高中三年平均分数(GPA)加上统一考试成绩组成。

对于医疗保险等,泰国分政府、雇主和个人三方缴纳,公民个人选择住地附近的医保医院,如果确实超过了医院的承载能力,公民可选择另外一家较近的医院。

在医保上,涉及到户籍的群体,是政府救助的失业、贫困人口,即“30铢计划”,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到指定医院就医,只需交纳30泰铢(合人民币6元),即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在涉及失业、贫困等需要政府救济的人群时,政府也会使用户籍加以调控。但对于更广范围内的城乡差距问题,政府更多的努力是增加农民收入。

泰国主要农产品为大米、橡胶、木薯、热带水果和海产品,而且多以出口为主,目前越来越多的橡胶种植正取代大米的种植。

除了政府补贴农民鼓励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外,泰国政府拉低地区差异采取的主要措施还包括: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农民进城工作:分散产业布局,发展地区经济中心,减少城乡间和地区间差异;提高各个府(省)的薪资水平,人们在家乡就业,薪水可能比在曼谷还要好。

泰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公使衔参赞颂蓬·尼穆楚阿提供的2009年的泰国国民收入平均标准显示,城市中产阶层收入仅为农村地区正常收入水平的两倍。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中文的张博文是泰国上议院秘书处一位外事官员,他的家乡是泰国东北部邻近老挝的廊开府。1989年的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均收入还不到曼谷地区的九分之一。据张博文介绍,如今廊开府城里跟曼谷没有什么差别。“村里则比较安静,大部分都是农民,生活比较安逸,乐于农村的生活。而且,很多年轻人到曼谷工作,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回老家,住自家房子,生活成本也低。现在农村生活也便利多了。地方政府推动农民种植树胶,经济效益很好。农民每家都有车,农闲时就开车出去旅游。”

地区差异的缩小,大大缓解了大城市危机,虽然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城市仍然更有魅力,但农村生活也极有竞争力。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收入与城市差距并不那么大,另一方面,农民有自家房屋、粮食、蔬菜,且空气、交通更优于城市。所以,没有出现大批农村人蜂拥进入大城市的情形。

如何保证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 篇12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为播出部的技术维护和安全播出提供保障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播出部的播出和技术管理工作一直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播出与技术维护工作完全脱离, 这种工作模式既缺乏专人的管理, 又缺乏明确的具体分工, 从而造成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水平不高。因此, 2010年播出部优化组合之后, 进行了定岗定责工作。首先各机房专业人员对主要播出设备和环节进行技术跟踪维护。建立微机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的, 要把周检记录进行微机化管理, 为播出部的优质播出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其次, 及时提供播出节目的月报表, 对播出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做好播后的统计、分析和整理工作, 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这几个月运转情况来看, 播出管理和技术维护的统一组织和专人负责, 使得播出管理和技术维护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到规范, 使播出部的播出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强化安全播出意识, 规范安全播出规则

安全播出工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安全播出的硬件, 一手抓安全播出的软件。硬件是安全播出的基本物质保证, 软件是安全播出意识、规章制度和奖罚方法等。

1. 硬件安全管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平时精心维护和保养机器设备, 按制度对整个播控系统进行检查及系统指标的测试, 对所有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对播出系统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完善;在有线机房出现外电突然掉电致使机器停播时, 为保护光发射机的激光器和视频点播服务器, 机房需配备UPS不间断电源, 为安全传输信号做好硬件保障。

2. 软件安全管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十分重视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播出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 从大局出发, 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来指导播出工作, 以“严、细、实、勤”的工作作风, 来规范播出工作。其次, 对于人才的使用, 要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影响, 根据两个机房的工作强度和播出人员的技术情况、年龄结构对值班人员进行调整, 有线机房由原来的一天一班改为一天三班, 无线机房实行主副班轮流值班;在奖金分配上打破过去那种绝对平均主义, 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方法, 采用奖金分配和工作量、岗位挂钩, 和安全播出挂钩, 和平时的表现挂钩这一新的分配方式。奖罚分明, 基本体现了“按劳分配”、“按质取酬”的原则;修订和完善机房各项规章制度, 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加强队伍建设, 实行技术值班, 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随着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对于在岗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准备组织为期两个月的电视播控培训。下面介绍一下培训的内容。

1. 加强技术培训。

制作播出系统流程图, 标明各个设备的用途及功能, 以及在播出中经常出现哪些故障, 讲解如何排除故障和怎样使用应急切换开关处理突发事故。对一些常见的故障,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让大家排除, 以便加深印象。还准备进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攻关等活动。另外, 为了适应将来有线电视多功能业务的发展, 还要准备给工作人员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 使工作人员能够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此外, 通过讲座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并提高安全播出的质量。

2. 实行技术值班制度。

在整个部室人员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我们又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技术值班制度, 即抽调部分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技术比较熟练的人员“全天候”跟随播出值班, 其主要任务是随时处理各种突发事故。使播出值班和技术值班的工作相对分开, 使直接参与播出的人员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地做好播出和监控工作, 而技术值班人员也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排除设备的突发事故。这种技术值班制度的实行, 使播出部的安全优质播出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3. 做好设备检修。

检修工作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首先, 参加设备检修的人员不仅要精通设备的原理、性能及特点, 还要熟悉和掌握设备在日常运行中的技术参数以及设备的异态状况。其次, 设备检修要分段全面。由于设备的元器件不同, 使用寿命和需要检修的时间与要求也不能完全一样。因此, 可根据不同的检修项目, 把检修的时间表分为周检、半日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和年检等。

上一篇:借阅系统下一篇:执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