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有效性

2024-10-01

执行的有效性(共9篇)

执行的有效性 篇1

现阶段, 各行业内的许多组织单位都已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许多大中型企业单位经过转制、合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 但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即使已经具备了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 执行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轨道公司) 从2009年开始实行预算管理, 轨道公司从单一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成为建设、运营、地产、供热、广告等多元化的集团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有必要结合轨道公司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探讨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切实发挥预算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 预算管理体系

从本质上讲, 预算管理实际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对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所作出的具体安排。组织单位实行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整体效益、管理水平, 使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有机结合在一起, 逐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轨道公司作为一种公益性和盈利性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单位, 其为社会大众提供便利、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外, 还要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可见, 轨道公司制定预算管理体系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绩效管理提供管理依据, 以免超支, 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支出, 超出预算, 降低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就要想法设法地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性, 制定严密、严谨、操作性高的预算管理体系。简单地说, 就是用制度去管理预算执行的每一过程。通常, 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编制与审批、执行与控制、考核与评估等, 完善的管理体系使预算管理的每一环节都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进而便可以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因此, 下文将从这三方面详细探讨轨道公司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

2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组织单位不同, 预算编制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别。轨道公司是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 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综合平衡”的原则编制预算计划。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总经理、财务经理、主管计划经理、主管运营经理、主管工程经理等构成, 其中总经理统管全务。预算编制过程包括:第一步, 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分析当前已经完成的预算基础上, 收集企业内、外部所有信息, 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资源、投资、环境等因素分析它们对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然后给定一个预算年度的初步性预算指标, 初步性预算指标一般较笼统, 就收入、利润、工程完工程度等几个数据, 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将初步预算指标下达给各部门部长。第二步, 各部门以基期数据为基础, 仔细分解初步性预算指标, 并结合具体工作内容考虑影响预算的相关因素, 确定初步预算。第三步, 各部门将各自初步预算上交给计划部, 然后汇总, 由财务部根据汇总结果确定资金预算, 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表等, 最后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第四步, 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初步预算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 确定预算目标;若预算审查没有通过, 则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 反馈给各部门进行修正, 经过几次上下的反复, 达成一致, 最终确定预算目标。各层各级逐步下放、落实。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3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预算执行中要加强事中控制和成本监控, 通过对比经营活动的实际结果和预算之间的差距, 可直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具体到实际, 轨道公司每年年初都会签署经营责任状, 以激励各部门搞好经营工作。与此同时, 落实过程中利用NC-ERP管理软件对预算指标进行实时监控, 加强事中控制。如果事中控制和成本监控中发现预算超支, 就要及时停止下一步工作, 分析超支原因, 纠正偏差, 适时制定下一步预算计划, 以便及时调控预算, 确保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另一方面, 预算执行和监控中能发现有商机的新业务, 对于这些有潜力的新业务要及时编制预算计划, 以免导致预算落后, 使预算全部得到切实落实。

4 预算的考核与评估

通常境况下, 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要定期考核与评估预算执行结果, 总结实践经验, 为制定下一步预算计划提供借鉴。轨道公司每季度预算执行完毕, 各部门形成预算执行报告和预算差异分析, 由内审部、企业管理部、计划部、财务部组成考核小组, 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报告和预算差异分析进行实地考核, 考核预算执行报告和差异分析的真实性、准确性, 然后将考核结果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 由其评估考核结果, 提出纠正意见, 调整预算偏差,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由此可见, 预算执行的考核与评估是确保预算不偏差、不超支的关键, 对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预算管理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措施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发现, 轨道公司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 通常轨道公司一年内的各项经济活动基本都是固定的, 所以预算编制常采用增量预算法, 既可以简化预算编制流程, 也易于与历史同期进行对比。虽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使得预算执行简单、便捷, 可是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预算不够精确、成本控制不够有效、资源浪费现象多、预算调整不及时等。面对这种情况, 应采取这样的措施:首先, 采用增量与零基相结合的方法, 既能保证战略目标的明确性, 也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 控制成本支出;其次, 预算编制之前, 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清楚可能影响预算精确性的相关因素;再次, 加强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然后, 建立考核机制与责任制, 层层落实;最后, 定期考核和评估预算执行结果, 及时调整预算偏差, 等等。通过以上措施, 既可以使轨道公司管理层更为清楚地掌握导致预算编制出现偏差的原因, 提高预算精确性, 也可以激励各级各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全心全力搞好预算执行的工作事宜。

第二, 轨道公司一般都是每年10月份开始编制预算, 12月份结束, 从预算布置到最终确定只有3个月的时间, 中间还有几上几下的征求意见与审批过程, 预算编制周期较短, 一些外部信息资料收集不完备, 容易造成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面对这一情况, 应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周期, 将预算编制开始时间提前至每年6月份进行, 由于企业外部信息取得相对复杂、困难, 比如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对行业的影响、技术进步等, 将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就可以使掌握的这些外部信息变得更充分、更全面, 从而使得预算编制更有切实性和执行性。

预算管理贯穿于轨道公司经营生产的全过程, 它是确保轨道公司实现经营目标、发展计划的重要保障。通过预算编制, 加强了公司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让公司内部各部门、每一位员工协调工作, 团结合作。更为重要的是, 轨道公司通过预算编制可以清楚掌握市场, 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优化配置资源, 强化成本控制效果, 利于逐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谷良.如何把握和运筹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控制力[J].时代财会, 2002 (09) .

[2]于增彪, 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兼论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J].会计研究, 2002 (03) .

执行的有效性 篇2

要知道,职场中,执行力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那么,执行力都有哪些表现呢?看看下面的现象你是不是都可以对号入座。

你为什么没有执行力

不知道干什么

不明白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每天都在郁闷发愁中迎来下班。

不知道怎么干

拿到任务,却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工作不顺畅

工作中总是容易手忙脚乱,没有计划性,导致丢三落四。

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价值

如果你的工作状态符合上述的两种以上现象,证明你需要立刻改善你的执行力。

如何提升执行力

1、详细的工作规划制作你的任务清单

你是不是每天早上经历公交车上的殊死搏斗,踩着点走到公司,打开电脑后看着屏幕,总有半个小时的头脑空白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接着刷微博、微信,浏览新闻花去半个小时,才焦虑地思考自己今天的任务是什么?

等到下班时,突然发现自己好多任务没有完成,只能留待明天解决。每天都是如此,你发现自己渐渐进入了一个低效率的恶性循坏。工作任务不断堆积,而你依旧迷茫。

其实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可以被计划的。每天下班前的十分钟,很多人总是坐着干等下班,殊不知,利用好这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你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你可以按照重要程度和先后顺序,罗列第二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清单。这个任务单,可以是便利贴贴在电脑上、也可以是邮件定时提醒、只要是方便让你记住自己安排的方式就可以。

这样,当你第二天走进办公室后,你无需花费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思考今天的任务是什么,只要按照清单消灭任务即可。如果第二天有新任务,你可以根据时间期限和重要性,决定是否插入在当前的list里面。

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在每周五列出下周的任务清单,这样,你可以过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周末,无需为即将到来的周一而焦虑。

2、5W工作法科学的工作管理流程

列出来的任务清单怎么消灭呢?化整为零,把大目标细分为可以立刻执行出结果的小目标。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完成方法,但无论任何工作,都有一个通用的管理流程,我们称为5W:

工作任务(What):首先搞清所要做事项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要求与工作目标。

工作目的(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我管这件事。

工作分工(Who):哪些人可以做这件事,谁做最合适,如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的工作,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应该分别承担什么工作任务。

工作切入点(Where):从哪里开始入手,按什么路径开展,到哪里终止。

工作时间(When):什么时候开始做,每一个步骤要花多少时间,按什么日程安排。

3、每天十分钟减少阻力

即使制定了工作计划,有时候还是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因为你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你总是无法控制地不停查看手机。

你可以每天花十分钟,尽可能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阻碍自己执行任务的因素,如“与同事的闲聊”“玩手机”“走神”等,并设法改进你的工作。

比如你发现自己总是习惯性地在工作中打开手机浏览朋友圈,无意中花费了你大量时间。你可以规定自己必须集中精力工作40分钟才能查看手机,了解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信息,然后继续工作。每周5天,每天花10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在5年里可以使同一个工作被改造1200余次。

4、一次只做一件事放弃兼顾

“one thing at a time”,不要认为你可以同时进行几项工作,进行A的时候你想着B工作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进行B的时候你又担心A工作无法按时完成。

这样的结果最后可能是A和B都搞砸了,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无论有什么其他外界干扰因素,都不分心。例如你正在做一个文档,有同事在群里讨论下班后吃什么,也应该强迫自己不去看。

要想有执行力,就必须能够经得起诱惑,坚持完成每件事情,你的任务清单才能消灭。

5、以目标为导向重视过程,更要看到结果

执行力强调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更强调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因为工作的价值总是以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即使你在背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没有达到目标,那也是失败的,因为这浪费了公司的人力和资源。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与分析 篇3

一、全面预算的严格控制

在预算管理中,预算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预算管理中,应该加强预算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预算管理有序的进行下去。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控制,笔者认为需从如下方面控制:

(一)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然后将预算指标分派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到每一个人,并且需要明确的知道每个人的责任,而且要有一个完善的奖罚制度。

(二)企业每个单位每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单位预算,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及时的发现预算中所出现的偏差并且分析其原因,针对出现偏差的原因自行的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实施,从而能够保证预算的完成。

(三)任何单位跟个人都不得擅自决定与调整责任预算如果遇到预算本身有矛盾的,需要上报企业的管理委员会待审批完成后方能执行。在全面预算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可能会引导企业走向一个误区。把全面预算管理就当作了预算的执行过程。虽然这样体现出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但是,这样会忽略了其执行的过程。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预算编制、预算考评是渗透在里面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做出考评,为了融入到市场,时时刻刻都需要执行部门的监督,时时刻刻需要对预算执行的过程跟结果进行考评,从而作出调整。

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的预算按照其经济结构以及相互关系排列而成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业务预算等内容,各部分的预算相互的联系,缺一不可。它作为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具有特别全面而且又面向全员的特征,它是将企业的全部部门、全部人员都融入到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

二、全面预算的科学编制

预算是对企业的财务以及实物人力的一个统计,也是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资源,是企业需要完成的目标,也是企业中的每个单位,每个人需要完成的目标。

(一)全面预算所包括的内容。

全面预算一般包括财务预算、业务预算、统筹预算还有资本预算四个大的分类。从结构内容上这四类预算都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一个完整而又特别紧密的体系。

全面预算是一套由预算的编制、评估、审核跟激励组成的可实用的可操作的控制管理系统。全面预算是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而总结出的一套经验,对于我国来讲,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与偏差:有的企业只会将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会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只是重视其短期的效益,而不对其进行预测与调研认为全面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合格的企业,必须要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企业才会在今后的大风大浪里做到运筹帷幄。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控制全局。

(二)全面预算的制定方法。

全面预算的编制要按照“上下结合、分级别编制、全面汇总、平衡综合”四项编制程序进行,要具体到每年、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天。而企业的管理体系要经过协商以后制定出一个总体的目标,然后分派到企业中的各个单位,各个单位再下派到每个人,这样可以达到人人有责任的目的。

三、全面预算的执行考核

每个企业必须加强预算的执行情况,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擅自修改预算委员会所制定的预算部署,而委员会也必须以所制定的预算为内容,对单位和个人做一个硬性考核。全面预算作为一个企业控制其经济活动的特别有效的手段。那么预算考核就是作为企业中每个单位和个人完成预算情况的一个标记与跟踪。而预算管理委员会必须做到将单位进行汇总之后所报上来的进行审核,对于其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审核,查找到问题必须要马上找到有纰漏的单位或者个人,在进行修改之后执行新的正确的方法弥补损失,之后,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制定一个相应的奖罚制度,对于突出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有相应的奖赏,反之,对于出现问题的,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也要进行适当的处罚。

(一)制定一个系统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

在制定预算考核指标的同时,我们应该想到以下几点:1、预算的考核指标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单位的业务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预算考核是为了实现单位的发展目标。只有单位的发展目标与其相契合,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推进企业业务的发展。若是只为了考核而考核,只是走形式的话那样一定会与本意背道而驰,2、企业预算考核体系必须要与企业中每个单位甚至个人做到密切的联系,每个单位跟个人必须要认知这个指标,企业中,每个单位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面向自己单位的一套考核目标,然后一层一层的直到企业最高层。3、要考虑到企业的历史与现今发展。

(二)适当的反映单位或个人个考评结果。

考评者要适时的将每个被考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考评信息及时的上报到上级部门,然后要指出被考评者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上级部门要指导其解决出现问题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各个部门和个人完成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

(三)要执行严格的赏罚制度。

我们的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大多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编制的过程,而忽视了其执行的过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的企业的各个下属部门都能参与,但是在实施执行过程时就明显的将范围缩小,这就说明了大多存在企业中的普遍现在,对于执行过程并没有给予一个相应的重视。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将其劳动报酬与预算完成的情况做到密切的联系,一定要做到奖优罚劣。

四、对于预算管理的有效分析

预算分析是预算过程中向上级反馈的资料以及数据为依据,采取一系列的预算分析方法跟技术,对每个预算的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为了加强企业对于预算分析的执行情况,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执行反馈制度。企业中每个人都需要制作一张预算任务表,从而更加容易的向上级部门来反馈预算分析,这样可以体现出企业中各个单位对于预算分析的执行制度。

对于各部门上报的数据,上级部门要经过严格审核,然后每个单位进行一次汇总,这样,从每个单位的相互联系中,上级部门就可以从表格中看出预算的数据与实际的数据中的差异,从而做出总结,需要调整的地方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预算与实际出现的差异做修改,再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最终,要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整预算。从而,使其更加的贴切实际,不会使预算与实际出现太大的偏差。

五、总结

由于现代社会管理的高科技化,所以在现代化的管理中很多工作已经开始进入到新型的阶段,所以在这种形势的催促下,全面预算的管理也要有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一些具体状况的分析,在进行具体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抓一些政策和制度的相关把握,尊重企业人员的福利,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顺应大局的发展,就可以快速的提高预算的管理,为企业增加利润的同时合理的实行监管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波.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构建战略探析[J].财会通讯,2011,(05).

[2]谢兆凯.浅议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3]云永正.基于层级管理的集团财务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4]陈炫,舒适.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打造企业管理新模式[J].公用事业财会,2006,(2).

[5]思想.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评析[J].现代会计,2010,(2).

强化执行力 提高贯标有效性 篇4

提高有效性,是贯彻九千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永恒话题。尤其对于贯标多年的企业,人们早已从贯标初期的热情、朦胧,变得冷静、清醒、注重实效。不难想象,一个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率和效益的体系,是没有生命力的。然而,都是按照九千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的企业,在有效性上却大不一样。究其原因 , 执行力的强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强化贯标执行力,必须引起企业的共同关注和致力解决,以持续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提高有效性。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执行力的培育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确立为标准的理论基础,这是对1994版标准的一个重大改进,正确理解标准的思想、理念与要求,是提高贯标有效性的前提。我们必须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去理解贯标、看待管理。成功的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贯标是建设和培育企业文化的最好契机和载体。九千标准所阐述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持续改进、互利的供方关系等理念,与企业文化培育和要求的理念和行为是一致的。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执行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执行,是企业最基本的常态。执行力,就是实现策划完成任务的能力。企业要有执行的文化,而不能是纸上谈兵。贯标的企业,都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关键在执行,在落实。企业在执行中体现出的态度、能力、时效、理念等因素的优劣,将成为 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的决定性力量。贯标 成功 的企业 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执行力往往是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执行力才是真正直接对结果产生作用的力量。贯标的企业,通过编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等明示的规定,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要求转化为反映本组织特点并且有运行性质的法规性文件。有优秀执行力的企业,上下一心,立即行动,认真落实执行,使企业更加欣欣向荣,充满生机。而一些执行力低下的企业,不重理性和规则,不重落实,执行随意,则必然不能体会到贯标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强化执行力,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灌输把 “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在理念和行为上强化企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以认真执行企业制度、规范、程序为荣,用心做事,求真务实,讲究效率、质量、细节和纪律。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领导作用”的原则至关重要,强化执行力,一定要注重管理者的导向作用。在 确定并形成企业文化的风格上,要防止停留在漂亮的口号、格言、形式上,要 营造重在执行的企业文化。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创造全员参与的氛围,让所有员工从意识深处习惯并认同公司倡导的执行观念和执行方式,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那样,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就能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贯标的有效性就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强化公司职能部门的工作策划、组织实施和监控的能力,提高系统管理的有效性 公司各部门分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相关条款的主责部门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有系统管理的职能。执行力是一个含意很广的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力度”,还应包含实现目标和职责的策划的能力,不仅包括照章办事,更应包括创造性的执行。影响贯标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些部门对于主责的工作缺乏策划,推着干。识别过程,运用过程方法和实施PDCA管理,是九千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执行公司的方针、目标和总体工作部署上,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和职责进行策划,这是有效落实的前提。包括年、月工作的策划和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的策划。要依据体系文件的要求和部门职责,把主管的工作和开展的活动识别全面,策划到位。防止该自己干的工作不清楚,遗漏,或是拖拉不干。

经策划输出的计划安排,应融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管理方案”的思想,确定职责、方法和时间表。职责不清,当问到负责的工作时“表情茫然”,这种在贯标审核时遇到情况,并不是决无仅有的。还有的职能部门把贯标交给了某一个人,不能把贯标和日常工作融为一体,形成两张皮。有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的对口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公司部门对项目部本系统的管理若明若暗,项目人员对公司在本系统管理上有什么文件和要求也不清晰。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部门和系统管理的贯标有效性,这也是贯标办或其他部门不好越俎代庖的。因此,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首先要当好“策划部长”,然后再当好“组织部长”,在策划的基础上,集中精力组织实施和监控,注重落实和效果。要在每个部门内部形成重在执行,立即行动的氛围,各负其责,团结协作,讲究效率和质量。在系统管理上,应策划好监控点、监控方法和频次,做好对项目部的监控和指导。要注重数据分析,寻找改进的机会,使部门和系统的管理工作经常出现新意,不断取得新的绩效。

三、要全力把项目部建设成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

施工企业的项目部是贯标的重中之重 ,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落脚点。只有项目部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上有很强的执行力,各项管理到位,工程质量好,顾客满意,才能表明贯标成功,体系运行有效。

要把项目部建设成一个具有强大 执行力的 团队,关键在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是公司派出的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的一次性的管理机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因此,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贯标的第一执行人。项目经理的导向影响着项目部的所有人员的思维和工作。有的项目经理把贯标当累赘,认为是形式,也有的有畏难情绪,认为生产紧张没时间贯标。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该项目部的贯标和日常管理割裂开来,把内外审当成了“卫生大检查”,“贯标的又要来了”,匆忙应付补资料,做样子,审核过后依然如故,不合格报告的关闭拖拉应付,下次审核照样存在。这样何谈贯标的有效性,而且还会使人们滋生逆反心理,把贯标当成负担。

执行的有效性 篇5

我们不能因为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和矛盾就产生怀疑或批判,对待今天的住房产业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住房政策改革必须切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即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差距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基本国情,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住房政策。

加快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设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坚持住房的市场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两条腿走路,不能只讲市场不搞保障。住房政策目标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住房性质的两面性,即市场性和公共性,市场化分配的住房即商品,社会保障性分配的住房即公共品,两种物品相互作用,共同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政府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住房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发展商品住房市场,因为70%以上的住房供给要靠市场来解决,市场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要鼓励多种渠道扩大住房的市场化供应。就房地产一级市场来说,在房地产商供应普通商品房、高档公寓、别墅等住房的基础上,允许城镇居民自己组织集资建房,鼓励社会有力量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建房,进一步增加住房供应渠道。

同时,进一步培育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充分利用社会存量住房,扩大住房供给规模。应该简化旧房交易手续和流程,鼓励二手房进入流通,进一步活跃二级市场,增大市场规模。要进一步培育、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通过减免租赁环节税收,使租赁市场公开化和合法化(建议参考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对普通住房出租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免,从租金收入中扣除经营开支、其他税收、抵押贷款利息等各项成本,允许加速折旧);利用开征物业税等经济手段,促使更多的存量资源进入租赁市场;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住房租赁市场,改善租赁市场的供应结构。另外,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住房适度消费,使部分住房消费需求向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分流,缓解一级市场的压力。

要扭转当前过分依赖住房的市场供给、供给渠道单一的格局,下大力气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公共住房的供给与分配上。

第一,各地要继续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对城镇低收入者来说,既经济又适用才是真正意义的经济适用住房。

第二,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当前的重点是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落实资金,加快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廉租住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要稳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尽快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除了新建设廉租房,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闲置房、房改腾空房、清退房和直管公房都纳入廉租房的供应体系,政府还可以向社会收购小户型的二手房来作为廉租房的补充,扩大房源供给。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给量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宅尤其是中低价位、小户型住房的供给量,保证中低收入家庭有房住。由于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各地出现了高档商品房供大于求,中低档商品房供应数量明显不足的状况,而与中低档次的商品房相对应的消费群体却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这就使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望房兴叹,解决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问题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要问题。

加大土地调控力度提高住房用地的供应量

在坚持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国家新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特别是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的供给量,该划拨的划拨,该出让的出让,出让土地中也可以规定中标的开发商提供相应面积的住房作为廉租房来冲抵土地出让金,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房用地的供应,政府财政要改变以往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住房保障体系实际上是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效用就是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使广大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从而保持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根据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点,应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住房保障预算支出制度,中央政府要承担保障资金的支付,专项用于住房保障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应根据廉租住房工作的年度计划,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

二、建立住房金融机构,对于低收入家庭购房给予政策优惠,如减免税、政府进行收益担保、购房贷款贴息等多种优惠,通过优惠政策来减轻低收入家庭的购房压力。

三、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保险体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专项基金,住房公积金的部分增值资金、直管公房出售后的部分净归集金、土地出让净收益金的一定比例都可以用来建立住房专项基金,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给予支持。

四、从社会福利奖券的筹集中适当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住房保障。

五、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渠道来筹集资金。

加快制订住房保障法律法规

完善住宅法律、法规体系,以“法”的形式将住房政策加以明确,依法维护城镇居民的基本居住权。自1991年全面实施房改以来,住房产业已经发展了20年,但至今还没有确保居民基本住房问题的法律出台。从今天住房领域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住房保障问题只靠临时性文件,是不能解决长远问题的,住房政策以“法”的形式确立下来已十分必要。西方国家都有关于住房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有所借鉴,抓紧制定《住宅法》、《住房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行为

首先,要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求政府通过规划、管理、供地、税收、金融政策等多种手段加以引导与调控,但必须以公开、透明、公平为原则,以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利益为目标,既要防止政府不作为,又要防止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官商勾结,更要防止政府部门以利益为导向的选择性干预。

其次,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从面积和单价等方面明确普通商品房的标准,对于不符合普通商品房标准的现房转售需缴纳营业税及其附件税。提高购买第二套商品房和高档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取消贷款优惠政策。在保证居民自住商品房供应的同时,抑制商品房的投机行为。

同时,加大对住房市场的监管力度,实行商品房明码标价、网上销售和实名制购房,停止商品房期房转让,重点查处开发企业无证售房,囤积住房和哄抬房价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培育讲信誉、有品牌的开发企业与中介企业,完善市场主体。

促和谐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社会住房保障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无法从市场获得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既包括具有城镇户口的城镇居民,也包括城市中大量流动的非户籍人群。可以借鉴欧洲、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应该适当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一方面,横向扩大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对象的范围。我国大城市的外来人口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属于低收入群体,重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外来人口低收入人群的安居问题,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住房保障对象不应以户籍为界限,而应积极主动地制定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来解决大量外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另一方面,建议改革现行的廉租房申请体制,放宽申请条件,扩大廉租对象覆盖面。针对现行廉租住房体制中的廉租对象覆盖面太小的问题,应该建立一种相对宽松的申请体制。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我们应该确保任何城市人口,包括流动的城市人口、进城民工等,只要能提供在该城市工作且居住的证明和住房困难证明,均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政府鼓励和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居民住房消费观念不成熟,住房消费行为尚欠理性。针对中国居民住房消费中普遍存在的“租不如买”、片面追求住房大面积等不成熟、非理性消费心理与行为,政府应该运用宣传、税收、金融政策等加以引导,鼓励居民消费中小户型、功能良好的住房,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住房消费。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强住房保障的管理与实施

首先,要明确住房保障的标准。各地应按照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制定保障对象的收入标准和住房保障标准。

其次,成立政府住房保障的执行机构,专门进行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营实施和管理。该机构应与城市建设部门、土地部门、财税部门、发展规划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政府机构密切配合。保障性住房要实行准入资格管理、封闭管理和动态管理。保障性住房的分配要公开、透明、公正,杜绝腐败。要始终保持住房保障制度的对象是低收入群体。

建立住房市场运行监控系统

当前,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涉及的相关部门在信息披露、调控市场方面还没有形成协同的应急措施和长效机制,对住房市场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全程监控的综合能力不强。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住房市场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渠道,对所有住宅项目的土地供应、上市情况、交易情况、和售价指数等信息全部实行网上公示,实现对住宅开发项目全过程的监控,为居民购房和开发商销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执行的有效性 篇6

近年来, 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明显改善, 今年前10个月,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77.4%, 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5.2个百分点, 但考虑到超收收入等因素, 年底的支出任务依然严峻, 因此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狠抓预算执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工作力度, 把预算执行的相关规定和措施逐项落实到位, 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一是严格按照财政预算、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办理资金支付。对于没有预算的项目或者年内无法执行的项目一律不予支付。严禁超预算、超进度拨款。通过追加预算和用超收收入安排的支出也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拨付。二是严格执行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制度规定。对年底前还不能执行完毕的项目形成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经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 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由部门继续用于该项目的支出, 不得虚列年末支出。对项目已经完成形成的部门结余资金, 作为部门以后年度部门预算的资金来源, 经过批准后可调整用于该部门其他相关必要的支出。对项目情况发生变化, 不需安排预算资金的, 要及时将资金收回总预算, 调整用于其他方面或作为预算结余资金留待下年安排使用。三是保证重点支出需要。预算已经确定的项目特别是重点支出项目, 要严格按照预算抓紧执行, 提高执行进度和质量。

为了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省级财政部门要从创新机制体制上, 从平时工作的每个环节抓起, 针对预算编制、执行存在的问题, 选准重点, 明确责任, 加强督导, 严格落实, 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源头上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效衔接上下功夫, 规范预算追加, 增强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 提高完整性。二是制定待分配专款执行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 按时督促落实。三是限时办理上级补助, 提前做好分配预案、项目遴选、配套资金筹措等准备工作, 尽早提出资金分配或使用方案, 并在规定日期内全部下达。四是强化资金支付保障。按照健全预算执行管理运行机制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用款计划审批、资金调度、支付和预拨工作, 确保各项财政支出, 特别是民生支出的资金需要。五是提升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 把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的技术支撑。六是把强化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作为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的重要推动力。

执行的有效性 篇7

一、造成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1. 企业财务战略以及战略执行本身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战略财务以及战略执行过程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战略执行力欠缺的主要根本原因。企业财务战略以及战略执行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是企业财务规划与业务规划之间不够统一协调, 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的时候没有对企业业务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考虑, 财务战略规划与企业发展实际业务之间相脱节, 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就会导致财务战略无法有效实施。其次, 是企业内部在财务战略方面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 财务战略的合力不够, 企业组织内部的摩擦会随着战略执行过程逐渐加剧, 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另外, 企业财务战略没有进行精细化分解, 财务战略目标不够细致, 无法将战略职责和工作内容分配到个人, 执行过程无法有效开展。最后, 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战略信息控制系统, 无法对企业财务战略实施提供可靠地保障也是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欠缺的主要问题。

2. 企业发展影响因素对财务战略执行的影响

企业内部发展因素与外部因素与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不匹配是导致企业战略执行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首先, 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当前的理财环境不够统一, 财务战略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因素和环境的影响, 战略制定的层面比较狭窄, 很多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其次, 企业财务战略制定没有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机协调, 财务战略的执行必然需要一定的执行组织和机构, 但是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导致财政战略执行力低下。另外, 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等之间的不匹配等都是导致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缺乏的重要原因。

二、提升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1. 构建企业财务与业务规划的一体化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必须将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与企业业务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协调统一, 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规划流程, 将企业财务预算规划与企业业务发展经营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企业业务经营计划相关指标和步骤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规划和计划,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 企业业务规划是财务战略规划和执行的基础, 因此这是决定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2. 强化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共识

企业要做好相关的沟通交流工作, 要在企业内部, 就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相关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具体的说, 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对共识的范围、共识的内容进行确定, 明确是哪一些人要对财务战略执行的哪一些方面达成共识, 要在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等各个方面达成相应的共识, 消除不同层级的员工在企业财务战略执行上的认知偏差, 统一认识, 共同提升战略执行效果。

3. 对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

对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是提升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重要方法, 在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要将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分解为短期内的计划目标, 这些短期计划目标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但是也不能过高, 避免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其次, 财务战略目标的分解不应当只是针对财务管理部门, 而是要在整个企业内部进行目标分解, 要让多个部门参与到财务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 共同协作、合作努力。最后, 财务战略目标的分解要落实到个人, 尽量将目标进行精细化处理, 这样能够保证财务战略目标执行的效率, 明确相应的权责。

4. 完善财务战略执行的信息化控制体系

根据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 为了提升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需要对财务战略执行信息化控制体系建设进行完善。要通过财务信息控制系统对财务战略执行的进程和效果进行实时的掌握和评估, 并且运用信息化控制系统和体系对企业员工的执行力进行评估, 强化员工的行为控制能力, 将员工的职业发展、绩效考核等与战略目标执行进行有机结合, 采用鼓励手段, 优化企业财务战略执行。

5. 做好企业战略执行与外部环境的匹配

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外部理财环境进行分析, 包括科技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等等要素, 要对企业所处的现状进行分你, 关注理财环境变化, 实时更新和调整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策略和方法。

6. 强化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与内部环境要素的协调

首先, 就是要调整组织结构, 做好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与组织结构发展之间的相互匹配, 对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和结构进行创新, 使之与现代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相适应, 优化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其次, 要做好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结合工作,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另外, 要完善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建设, 做好人才机制工作, 为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制度保障, 并且积极引进和培养战略财务管理人才, 提高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水平和质量。

三、结语

企业财务战略执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受到财务战略制定和执行行为本身的影响以及企业内外部相关要素的影响, 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战略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但是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经济时代发展的特点, 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健康持续性。企业财务战略制定是一个方面的内容, 而更为重要的是战略的执行和落实, 这才是确保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基于此, 本文对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的提升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以期为企业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有效方法,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武生, 冯芳娟.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J].现代企业, 2008, (12) :63-64.

[2]彭海雄.基于执行力的财务战略制定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009.

[3]李文强, 汪波.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 (4) :113-118.

[4]魏佩龙.提升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策略[J].现代商业, 2011, (18) :233.

执行的有效性 篇8

一、阻碍基层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

(一) 传导主体方面的因素分析

1、基层央行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 “一刀切”的货币政策束缚了其职能的发挥。

由于体制原因, 我国多年来一贯实行大集中和大统一的货币政策。这种高度集权的货币政策虽然能增强央总行的调控力度, 但却忽视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 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对基层央行来说, 作为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 “一刀切”的货币政策使其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上显得苍白无力, 有时是束手无策, “望洋兴叹”, 从而制约了基层央行职能的有效发挥。

2、商业银行原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载体, 是具体化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好信贷政策, 也间接地贯彻落实了货币政策, 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较为严格, 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能。一是贷款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基层行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存款、利润等指标上, 这使得基层行经营意识上“重存款、轻贷款”的倾向比较明显, 贷款营销激励机制偏少于存款激励机制;而风险防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却比较系统、完善, 责任和利益明显不对称,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大城市、大企业”的信贷策略严重背离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信贷投放逐渐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转移, 对“三农”和众多中小企业的支持明显不足, 甚至出现“马太效应”, 使央行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得不到有力贯彻。

3、农村信用社由于内控机制不完善, 难以发挥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作用。

虽然农村信用社有比较灵活的信贷管理体制, 但由于其内控制度不健全, 资金来源有限, 导致资产质量较差, 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受到弱化;加之社会意识薄弱, 货币政策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使农村广大的贷款需求方对货币政策知识的掌握极为有限, 造成农村整体货币政策素质偏低, 这又大大降低了农村信用社通过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 传导工具方面的因素分析

由于基层央行可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少、权限小, 且操作的灵活性不高, 滞阻了货币政策功能的发挥。近年来, 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窗口指导等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但相关政策工具的运用权限及效果具体落实到基层央行, 却受到层层削弱。再贷款的操作主要限于支农再贷款, 并且要经过严格的审批, 现实可操作空间比较小, 并不能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扶持与引导作用。再加上业务地区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由于利率的倒挂, 在部分欠发达地区还呈现出萎缩的状态, 因而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应。利率政策对经济的震荡作用, 也因为县城经济发展不完善, 严重缺乏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票据市场而大打折扣, 远远低于政策出台时的预期。至于窗口指导这一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下发的窗口指导性意见受时间和层级的阻滞, 实施难、见效慢;而基层央行近年来虽然也尝试运用这一工具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 但由于所颁布的指导意见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使得窗口指导的作用更显乏力, 因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功能的发挥。

(三) 传导环境方面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社会的整体经济、信用环境存在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 整体资产负债偏高;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 银行支持的信心不足。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障碍较大,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 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加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预期。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下岗和失业因素的增加使超前消费受到抑制, 消费信贷难以达到有效规模, 促进消费一时难以实现。四是政府部门相关配套政策的缺乏导致货币孤立和有效供给不足;居民缺乏现代金融意识, 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五是商业银行内部对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政策贯彻力度不够, 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强化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一) 解放思想, 树立货币政策观念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 促进经济发展。基层央行作为货币政策体系中的“神经末梢”, 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为此, 基层央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全面理解监管体制改革, 正确看待职责调整, 尽快树立货币政策观念;要坚决转变由总行直接调控和管理的观念, 严格抛弃那种依靠监管权力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依赖心理;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基本职能, 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研究, 把“执行货币政策”与“提供金融服务”有机统一起来, 为货币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创造先决条件。

(二) 完善引导机制, 构筑执行货币政策的协调联系体系

一是要建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监督约束机制和考核评比机制。为保证货币信贷政策及窗口指导意见落实到实处, 要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情况的督导和考核, 制定相关的奖惩办法, 通过定期通报来防止窗口指导意见成为“一纸空文”, 并督促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和协调机制。基层央行要围绕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 通过召开金融联席会、银企座谈会等形式, 构建一个政府、企业与银行三者之间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平台, 及时向政府和企业传达总行的货币政策意图, 通报经济金融的运行状况, 以实现信贷供求信息的“双向对流”, 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更具权威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加强与银监会各分支机构的沟通、协调, 实现监管资源共享, 但必须注意避免演变成为指令性的干预机制。

(三) 深入调查研究, 为上级行科学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基层央行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把调查研究作为本行的首要任务, 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运行情况, 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悼念反馈机制, 为上级行科学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基层央行只有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 才能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地方经济发展中捕捉线索, 从信贷投身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资金的变动等环节中发现问题, 据以提出自己的货币政策执行意见, 并对金融机构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窗口指导”, 从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能。同时基层央行要及时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上级行, 提高上级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并为上级行制定有利于增强实效性和地区差别性的区域性货币政策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

(四) 深化商行改革,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轨道

一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推动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 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并促之加强成本管理和利润考核, 提高商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敏锐性。二是强化金融服务意识,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的创新, 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正确处理贷款营销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改变目前贷款集中“垒大户”的局面,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 上下联动的金融创新机制,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实行差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色的信贷评估体系, 加强与抵押担保部门的协作, 采取切实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引导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信贷约束激励机制, 提高与业绩挂钩工资的占比, 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 灵活运用工具, 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地区性经济基础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这就需要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实行区别对待, 适当赋予基层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如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一定限额内向辖内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的审批权限, 给予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一定的典型示范贴现业务办理权限等, 以增强货币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同时, 要尽快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票据市场, 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以一个功能完善、发展全面的金融市场来支撑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 提高货币政策的动作效率。

(六) 推进诚信建设, 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 同时也是从根本上消除逃废银行债务、防范金融案件、强化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有效举措。为此, 基层央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与当地政府一道, 加强信用宣传, 推动辖内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大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 不断更新银行信贷登记系统, 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采集管理和披露机制, 为各种服务对象搭建信用平台。同时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合作,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增益机制, 对失信者进行联手金融制裁, 对守信者给予信贷和金融服务上的支持, 从而不断推进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提供通畅的外部渠道。

(七) 提升员工素质, 为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多年来, 由于各方面原因, 基层央行难以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专业人才, 基层员工普遍存在低学历、老龄化现象, 整体素质不高;加之业务培训跟不上, 使得精通货币政策、擅长宏观分析研究、熟练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匮缺。因此, 如何提升现有员工整体素质、工作水平和专业化技能已是当务之急。一要进一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建立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竞争激励机制, 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应给予破格提拔。二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鼓励员工自觉“充电”, 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外出深造等形式的学习, 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三要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及时调整心态, 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对实施货币政策带来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时, 要坚持稳健和高效的原则, 要体现发展支持的全面性、政策指导的灵活性和监测调控的科学性。文章从阻碍基层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入手, 提出了强化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基层央行,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1]、邢辉.提升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绩效的思考[N].金融时报, 2009-02-24.

[2]、贺绎奋.新时期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研究[J].浙江金融, 2005 (10) .

[3]、宫云美, 迟克幸.基层央行传导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梗阻与建议[J].济南金融, 2004 (11) .

[4]、周俊才.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现实思考[J].甘肃金融, 2004 (2) .

执行的有效性 篇9

一、加强钢铁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生产经营计划的科学实施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预算分析,能够制订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管理和生产状况的计划,并且能促使企业管理人员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保障计划的落实与实现。对于钢铁企业来说,通过预算能够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大多数问题进行预测,从而提前做好事前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钢铁企业可能会发生的损失。

(二)有助于加强管理者的控制能力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预算提前了解企业未来某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本状况,从而改变自己在管理过程中因缺少信息而造成的被动局面,便于在工作中按照明确的目标实施计划性的管理。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管理人员在预算执行与落实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当发现与预算计划不相符的情况时,必须立刻查明原因并与有关部门协调适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有助于提升企业各部门的协作能力

钢铁企业想要实施好全面预算,必须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相互配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管理者间的联系紧密度。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也会为了完成预算目标,各自明确自身在企业中的责任,从而在相互联系时更容易达成共识,减少以后合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摩擦和阻力,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同时,这还有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遇到问题时采取更为有效、合适的手段去积极应对。

二、钢铁企业预算执行与控制的主要程序

钢铁企业的预算在编制并审核完成后,就要进入执行与落实环节,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和市场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合理有效的管控制度进行调整。

(一)预算执行的严格监管

企业预算经审批下达之后,便具有较强的指令性,各预算责任部门和企业全员必须深刻认识到预算计划的重要性,同时财务部门也必须认真组织预算计划的执行与落实,将预算详细分解成落实、考核、监管等系统性的管理活动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通过有效的监督、监管,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执行以及预算目标的科学实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管控,支出性项目必须控制在预算标准之内,而收入性项目必须要达到预算目标或超出预算目标,现金流动也必须要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运转和持续发展需求等等,只有从细节着手,一步步去认真落实预算计划,才能最终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预算差异的科学分析

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和预算落实完成后,存在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预算计划和实际执行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存在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周围环境的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作用的差异来进行调控,以确保预算合理的执行并最终实现目标;但预算完成后的差异,就需要我们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而这一分析过程则可以帮助我们评价预算工作的优劣,甚至还能找出哪个环节存在错误和漏洞,进而为企业公平地进行奖励和激励提供数据支撑。

(三)预算考评和有效激励

预算完成并进行差异分析之后,就应当开始着手预算的考评工作。可以说,考核和激励是预算管理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全面、公正的考核,并进行赏罚分明的奖惩激励,才能不断促进预算朝着规范化、严谨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评估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时,应当立足于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以肯定取得的成绩和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考评目的,进而制定配套的奖惩制度,以进一步促进预算的顺利完成。如果奖惩制度不够完善,考评工作往往容易失去应有的价值,最终流于形式,同时也会让预算编制和执行失去约束力,预算目标也将失去应有的约束作用,进而影响到整个预算工作的成效。

企业在执行预算及控制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特点等制定适合自己的保障措施,不能一概而论。笔者所在集团在预算执行与控制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预算指标层层分级,逐级去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要求各预算单位责任必须执行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务必保障预算计划执行到位;同时划分与明确经济责任,将责任与权力牢牢结合在一起,并逐级进行考核,让预算制度与管理体制、经济责任制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高效用。(2)强化“细节管理”,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工作细分化。比如说,可以参照预算指标,对指标所包括的所有会计科目进行梳理,将预算和核算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系统,争取将业务和财务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各业务归口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而保障企业各预算细分目标的科学实现。(3)根据预算项目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以加强对预算的控制。比如说,对联产指标,我们要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考核;而对单纯性的费用类指标,除做好预算控制与分析、考核外,在其达到预算定额时,应立即停止结算付款;对于预算中没有安排的项目,属于追加事项的,在程序没有履行前,业务部门不能签订合同,财务部门也不准办理结算付款,等等。(4)严格按照时效执行逐级分析制度。每个月或每个结合周期,企业各业务归口部门都应对归口预算管理进行分析,要从归口业务、生产的角度去分析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预算管理办公室最终汇总各归口部门的分析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如销售收入下降、成本上扬、利润降低等),对预算差异进行细化和分解,并寻找出差异存在的根源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优化方案。(5)预算费用预警制度。在预算编制完成后,预算管理部门和各归口部门应当根据部门的业务特点和性质,设立预算预警值,通常为预算指标的80%~90%,但广告部门、业务部门等日常开支较大的部门,预警值的设置还应当再低一点,一旦达到预警值,系统就应该报警,达到限额的系统还要当即停止结算付款。

三、加强钢铁企业预算执行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和约束能力

预算的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约束能力,如果预算目标脱离了实际情况,企业全员便会对预算失去信心,当然也不会再按照既定的预算计划开展工作,预算就会形同虚设,失去了我们编制预算计划的本意。因此,预算目标的制定要基本符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我们要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建立历史数据库、搜索竞争对手或行业先进企业的相关指标、搜索市场信息并分析市场动态等多个方面着手,确保预算编制所使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预算的编制还要细化、明确,这样才能保证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能够将预算制度、任务、责任、指标及费用等各方面分解、落实到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和每个责任人肩上,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并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监管效率,进而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二)严格落实预算的考核工作

预算考核的落实成效依赖于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是否健全。所以说,我们想要保障预算考核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就要从建立健全企业经济责任制度着手,将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经济责任进行细分,进行数量化、指标化及具体化,并将其纳入预算控制体系和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与责任人的薪酬直接挂钩,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偏差,都应当找到相对应的负责人,以此激励企业全员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共同努力。与此同时,预算考核想要全面落实到位,还应当考虑预算差异存在的原因,核实其究竟是人为造成的,还是客观环境造成的,避免出现考核不公正、不公平和徇私舞弊等问题,防止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发生。

为避免企业预算考核工作出现“编一套,做一套”的弊端,企业应建立起系统性的预算管理考核方案,针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各细节制定出相对应的考核指标。比如说,对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各项费用的节约情况、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错误次数以及预算执行中出现过失的次数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同时将其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总要组成部分,尽最大努力地去控制与缩小预算和实际间的差异,提高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三)加大现金预算的管理力度

现金流是企业财务和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相应的现金预算也是企业和谐经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在预算控制时也要加大对现金预算的管理力度。在现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过程中,企业应当对现金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现金状况进行客观、适当和连续性的预测与评价,通过采取加大回收货款的力度、延迟付款或减少付现费用等措施避免企业出现现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在资本性支出项目上,企业一定要秉持“量入为出,量力而为”的基本原则,杜绝盲目投资、孤注一掷等不科学、不理性经济行为的发生。

(四)加快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首先,企业应当加大基础投资,在内部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安装统一的管理软件、财务管理系统等。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培训机制,针对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不同的发展需求,定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对预算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预算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基础。最后,企业应当不断借鉴同行业先进企业的预算管理经验,通过不断升级预算管理软件,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控制的适时性,以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起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性和公开度,让企业全员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为预算管理的高效进行保驾护航。

(五)预算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规范地调整预算

一般而言,企业预算一旦编制完成,在企业内部便具有了“法律效力”,将不能再随意进行更改或调整。但是,企业经营状况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环境重大变化或内部结构调整,当预算编制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时,比如说组织结构大幅调整、市场重大波动或产品更新换代、制造工艺发生重大变革等,再按照原预算计划执行,预算将会出现重大偏差,这时就要按照特定的程序对预算进行变更、调整,以提升预算的可执行性和约束力。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预算变更必须严格按照申报和审批程序进行,丝毫不亚于预算计划的编制,以避免出现重大的纰漏,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四、结语

自国家经贸委所发布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的规范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来,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并开始着手布置适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但想要把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去,还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从预算管理的理念出发,从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细节入手,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也是钢铁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鉴于此,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苏钢集团下发的2015年度预算工作通知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加强钢铁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和具体执行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钢铁企业,预算管理,执行与控制,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万华.浅析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J].企业导报,2012,(10).

[2]孙玮.大中型钢铁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探折[J].冶金财会,2014,(2).

上一篇:如何保证下一篇:以人为本的制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