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2024-10-19

地方史志(精选12篇)

地方史志 篇1

中国社会有悠久的女子教育历史,但“中国女子学校之设,始于教会”[1]25。1834年传教士郭士立夫妇创办“澳门女塾”为基督新教在华女子教育之始。东北教会女子教育开启的时间相对较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营口开港,基督教会于“同治六年,始在营口创设福音堂”[2]2273,“到东北散发汉译《圣经》,足迹远达扶余、阿城、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3]269。由于东北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传教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东北人民对从内容到形式都陌生的基督教态度非常冷淡,“当时满洲排外气氛最浓厚为吉林,外国传教士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一块定居的地方”[4]128,致使宣教工作难以拓展。故基督教会把兴办学校作为传播基督“福音”之平台,由教堂转向课堂。

新教传教士于19世纪末开始在东北三省兴办女学。创办较早的教会女校有1894年在吉林伊通创立的女子小学校;英国宣教士伊约翰于1895年在辽宁锦县东关双岔子(现市第五初中南墙外)基督教施医院内,兴办基督教立育英女校,后根据1902年清朝学堂章程规定,将学生分初等和高等两部分,改称锦县基督教立育英女子两等小学堂;1897年,辽阳基督教会牧师韩弥尔在东三道街教会院内创办育才女中;英国爱尔兰宣教会付多玛牧师之妻米爱仁在沈阳创办慎德女子两级小学校(于1900年以前)。

进入20世纪,教会女子教育在华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色,受其影响,东北教会女子教育开始有所发展。较具代表性的有:由圣书公会德儒博夫人于1896年发起筹备,至1902年在小河沿北上坎正式成立奉天瞽目重明女学校,开始应用瞽字,开启了近代中国东北女子特殊教育的先河。1907年,英国人金瑞慈(女)教士在长春创办初等女校,定名长春纯粹女学堂。校址设在今长春市基督教会附近的西五马路小学。1912年添招女子师范班,这是关东长老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中等学校,即长春萃文女子中学。1911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创立奉天基督教女子师范学校,后将长春基督教女师范并入(1915),改称为奉天坤光女子师范学校(今辽宁省肿瘤医院内)。教会女子师范学校的设立首开东北女子职业教育之风。1925年,苏格兰长老会派英籍邓女传道士在阿城创办女校,初定名为纯英女子小学校,后改名为文育女子小学校。1927年基督教监理会在延吉县头道沟创办半月女子学校等等。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基督教差会(差会由英语译来,即国外布道会)和丹麦路德会(属信义宗)已发展成为东北三省势力最大的宣教会。在创办教会女校方面,前者独占鳌头。东北教会女子教育进入20世纪开始有所发展,辽宁、吉林两省学校数量居多,黑龙江次之,有幼稚园、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初中、高中和师范学校等类型。据统计,1901-1920年间,基督教会在东北三省共创办教会女子小学16所,女子中学3所[5]904。

初创时期的东北教会女校经费困难,设备不足,均由基督教会供给。哈尔滨保障女校,经费完全由长老沈阳东北大会支付。奉天私立瞽目重明女校,经费由英国和丹麦两国基督教会供给。坤光女校则由苏格兰和爱尔兰两差会逐年募集,源源供给。后期,教会女校得到一些社会资助。如长春萃文女校于1933年就得到了当地巨商王荆山捐款,学校得以扩建,改为私立新京萃文女子国民高等(相当于中学)学校,学制四年。

由于当时中国社会风气未开,重男轻女,不许女子读书,特别是东北三省相对比较闭塞,教会女子学校初期招生存在很大困难,入学人数较少,学生来源皆为基督教信徒子弟。创办较早的锦县基督教立育英女子小学校,招生最初只限教民子女;吉林文化两级小学办学宗旨为招收信徒子女中的女童;而崇正女校学生中东北信义会15个教区信徒的子女占一定比例;奉天坤光女校学生则全部来自于奉、吉、黑三省基督教系统办的四、二制两级小学毕业生,其家庭成员均系基督教信徒。随着传教士改变策略,拓展办学空间,提供免费教育和生活补贴,致使贫困家庭和社会较开明阶层的女孩被吸收入学,学生来源也因此逐步改善。奉天私立瞽目重明女学校,除免收学杂费外,对贫困学生的衣食等项,酌情提供,并按照成绩优劣,工作勤惰,给予少许酬金。辽阳育才女中后期则开始有适龄女子被送入学校读书。

教会女校管理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较多。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复杂,为了便于管理和督导,坤光女校学生一律住校,学校与外界很少接触,除礼拜日到基督教会作礼拜外,一律不准出校。育才女中学生也多在校住宿。学校中负责管理和任教的人员,一般要求为信徒和愿意从事女子教育的出色学者,且多为女性。奉天私立瞽目重明女校自创办起,至1940年皆由英、丹两国人担任,之后由齐恩荣担任(1940—1952),均系女性。坤光女校校长是英国苏格兰女宣教士廉爱邻,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学校一切事宜由她一人负责,后增设幼儿园,由一名外国幼儿教育专家负责管理。随着教会更加重视教育,教会女校逐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始适量引进中国教员,要求较高,实际权力仍由教会把持。辽阳育才女中课程中设有汉文,专门请汉儒负责教授。东北沦陷期间,长春萃文女子中学学校董事会聘中国人史子麟为校长,实际上由英国牧师张士敦把持。

东北教会女校创立之初即与女子职业教育相结合,一些教会女校设师范科,奉天私立瞽目重明女校还开设一些家政课程,如编织、缝纫、烹饪等。但所开设的课程均以宗教内容为主,不少学校规定,《圣经》课为学生必修课,日常生活严守宗教仪式,早晚礼拜。除宗教神学课以外,教会女校一般都设有西学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英文、政治、算术、音乐、体育等普遍性课程。

近代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创办女校之初多为私塾,规模小,数量少,程度较低,宗教气氛浓厚,与社会脱节。后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提高。最具代表性的奉天坤光女校,至1930年已达16个班级,包括幼稚园、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和师范班,共计有学生400余人,教师26人。但相对于同一时期基督教会在东北创办的其他学校的发展而言,还是落后的。

基督新教在华办学,从19世纪初叶开始,直至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收回教会学校的法令,才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历经了百余年的时间。传教士们是为了基督教的利益而来中国办教育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传教士狄考文于1877年在中国基督教传教士会议上说:“教育不可能代替传教,传教第一位是无可争议的。”[6]466据《凌河文史资料》载,锦县基督教立育英女校设校目的即进行基督教的宣传和培养基督教骨干。哈尔滨道外信义会为传道而创办保障女校。而坤光女子师范学校则以培养学生信教和有虔诚信仰为宗旨,专门为教会培养小学教师及女布道员。

教会学校“给入教的学生以智慧和道德的训练,使他们能够胜过中国的旧式士大夫,成为一般人民的教师和其他领袖人物”[7]14,进而把中国纳入基督教的势力范围。近代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创办教会女子学校,无一例外遵循了这一宗旨。传教士不遗余力地把兴办教会女校作为传播基督“福音”之平台,要求女孩信奉上帝,参加宗教活动,以培养为上帝服务的女基督教徒,为“基督教占领中国”(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或实现“中华归主”服务。教会学校为基督教会服务,长期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严重侵犯了我国的教育主权,因此尤为国人反对。随着1924年爆发全国规模的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东北人民收回教育主权势在必行。“从张作霖时期开始”[8]242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北的教育权经历迂回曲折才真正得到收回。

教会学校作为“基督教运动的副产品”,“其志亦并不在教育人才以促教育之进步,乃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以助其宣传福音之业”[9]157。但对于妇女教育的重视主要是由教会学校引起的,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首先,教会女子学校的建立,冲击了中国旧的道德习俗和教育制度,为妇女争取到与男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使她们能够学习新学问、接受新事物,开中国女子教育之先声。其次,教会女校将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引进中国东北。实行分班、分级教学,有些女校还设有一整套从幼稚园、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师范较完备的教会教育体制,成为东北教育近代化的参照品和借鉴物。再次,教会女校不仅传播基督教,还注重实用人才的培养,为女子走向社会,实现自立自强创造了条件。奉天私立瞽目重明女校教导失明女学生学习技艺以及必需的文学和常识,其毕业生在就业之时有代为介绍到各处充任编织教师或作盲人指导。

余日章在20世纪初说:“中国新世,学校之创立,精神形式,悉有基督教会梯山航海,转运而东,基督教对于中国教育之一途,为今日新教育规矱,早为(下转136页)(上接132页)国民公认”[10]136。教会女校以平等的姿态吸收女子入学,为我国女子教育启开一扇窗子,改善了少数女子的生活,并给予国人以相当刺激,为国立学校树立了一个榜样,其积极意义不容抹煞。但外国传教士不远万里而来,用第一个来到中国的美国基督教教士裨治文牧师的话来说,“与其说是由于宗教的原因,毋宁说是由于政治的原因”[11]1。因此,有的观点将教会学校一概斥之为文化侵略工具,对此我们应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认识。

摘要:教会女子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北营口开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创办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培养妇女基督教徒,客观上对中国东北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我国女子教育启开一扇窗子。

关键词:近代,中国东北,教会,女子教育

地方史志 篇2

《宛城年鉴供稿》

【组织机构】宛城区地方史志办公室是宛城区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史志工作的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82年5月,1997机构改革中,更名为现有名称。在2006年公务员认定中,被批准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属宛城区人民政府内设正科级事业单位。

2012.01~2013.12地方史志办公室领导班子任职情况: 主任:汪静(女,区人大副主任,2012.03~)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高孟林(1999.04~;2012.03任

党支部书记)

副主任:黄玉(女,2008.12~)

【概 述】2012~2013,宛城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深化“一改双优”,实施“四个带动”,大力弘扬“农运”精神,移民生活提高,着力科学发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地方

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467号)和《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河南省政府令第140号),充分发挥地方史志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两年来荣获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颁发的“全市史志工作促进单位”称号区委区政府颁发的“区级文明标兵单位”称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市委、市政府文明单位”称号。

[编篡和出版]2010年12月出版了《宛城区年鉴》(2012),该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领导,突出“四个着力”紧紧围绕区五次代表会确定的“建设‘五化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特色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克难攻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地反映2010—2011年宛城区改革开放和三大文明建设中的新举措,新成就,新人新事以及全区的基本情况,为实践,推介和了解宛城提供及时有益服务,指导协助出版了部门志《宛城区工会志》。为撰写《南阳辉煌20年》(宛城篇),成立了撰写小组,并商讨几次如何

1.修志用志:两年来,区地方史志办在修志方面,注重发挥

地方志公共服务工作,重点把修志用志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充分利用所记载的地情信息落实,为城府、公民、法人、社会团体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先后为宛城区古文化研究,民间姓氏文化研究等提供信息资料查询服务,接待社会各界查阅历史资料36人次。

2.省事年鉴供稿:区史志办每年承担着省、市年鉴供稿任务也是史志办每年的硬任务,按照要求在限制字数的情况下,如何详细地实事求是反映宛城区各部门所做的辛勤工作,和精神风貌,这就需要笔者下大工夫,每个事每句话都要斟酌,详细推敲,两年来共向省、市年鉴供稿7.5万字,有效地宣传,反映宛城区在实际工作中的“农运”精神和移民精神的具体所在。

3.《南阳辉煌20年》撰稿工作“2013年9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通知,2014年南阳撤地设市20周年,为了深入贯彻党十八大精神,认真回顾总结20年来全市人民建设南阳的辉煌历程,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南阳人民建设南阳的辉煌历程,全面客观系统反映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业绩,进一步凝聚和弘扬南阳精神,要求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

同时撰写有关材料,这一任务分配到宛城区史志办,为撰写《南阳辉煌20年》(宛城篇)成立了撰写小组,并商讨几次如何下笔最后商定,秉公直书书详细反映宛城区撤县设区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富民强区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智力加快发展,争先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充分显现全区园内生产总值由建区前12.8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39亿元,增长10倍多,财政收入由6291万元增长到6.03亿元,增长近10倍,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21元增长到10238元,增长了14倍。这些变化充分反映了建区20年,不仅是宛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个续写辉煌的新起点。

4.包镇共建:自2013年9月,包职共建工作以来,先后帮助协调红泥湾镇红泥湾村建新村部所用20吨水泥,办公器材,体育器材,以及新村部院内风景树花卉,帮助清洗窗帘38条,捐区志年鉴书8套,并下基层访贫问苦先后为三家贫困党员干部送去米、面、油以帮助解决暂时困难,既党员干部群众座谈会,商谈三年规划:

一、建村部。

二、三条路。肖庄-于堂、于堂-罗堂、小红泥湾-武寨。

三、建塑料大棚。畅谈近期和长远发展。

5.“两创一迎”

6.“一改双优”

7.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洁自律

地方史志 篇3

分析这些教材可以看出,部分教材体现了地方教育特色,针对性、补充性、选择性和实践性较强,并按一定的逻辑线索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施形式,通过加强学生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地方教材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种类杂乱,名目混乱;版本重叠,内容交叉;重低轻高,重文轻理;编写单位资质存疑,水平参差不齐等。下文通过图表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一、存在的问题

为方便说明,笔者将现有的57种地方课程教材大致分为思想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科学技术、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六类,并按照课程种类、编写单位、出版单位和适用学段等,分类统计分析如下。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六大类教材的版本数量分布不均衡:“生命安全教育类”的版本偏多;“科学技术类”与“民族文化类”相对持平;“地域特色类”和“环境教育类”明显开发不足。

由表1和图2可以看出,六大类现有地方课程教材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版本数量偏多,而高中教育阶段的教材版本数量明显偏少或完全没有,地方课程教材在学段开发上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现象。

通过统计分析,还发现了其他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种类杂乱,名目混乱。统计表明,部分地方教材种类定位含糊不清,名称含糊空泛。如,“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小学创造教育”和“科技”等,不仅类别不好界定,而且名称与适用年级名不副实。又如“廉洁教育”应属于国家课程中的“思想品德”范畴,不应以地方课程教材出现;“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不宜以学术研究成果出教材,只需渗透在生命安全教育之中。(参见表2)

二是版本重叠、内容交叉。统计表明,同一类别的地方课程教材出现版本名称相互覆盖、内容相互交叉重复等现象。如,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类,由于以前缺乏统一的地方课程标准,编写时明显存在名目偏多、名称不统一等问题。(参见表3)

三是重低轻高,重文轻理。统计表明,地方教材多集中在低学段和文史类上,而在高学段和理工类上开发不够。如,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写字”“书法”和“语文读本”等文体形式上,应适当关注自然科学、兴趣特长和环境生态等问题,比如适当补充简明的宇宙、天体、海洋、雷电、灾害、动物、植物等自然科普知识的相关读本。

四是编写资质存疑,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些编写单位或编写个人是否具备相关的编写资质?再比如,有些编写单位编写的教材地方色彩过浓;或者编写的内容学术品位过高(低),与学生的年段不匹配等。还比如,个别编写单位存在委托挂虚名的做法;有些版本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带有明显的垄断性质等。同时,编写单位和出版分布也不够合理,部分相同名目的教材编写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改进建议

基于上述现状,我们认为,只有做好地方课程资源深度开发的长远规划,在地方教材建设上兼顾种类差异、版本差异和地域差异,并积极探索出适合湖北地方课程特色的评价体系,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实施与教材使用中的资源整合问题,真正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协同发展。

(一)统筹规划,精简开发,科学制订地方课程教材开发标准

基于目前地方课程教材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建议省教育厅成立“湖北省地方课程教材规划与管理委员会”,对全省地方课程教材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管理。

一是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制订适合湖北本土特色的《湖北省地方课程标准体系》,规范地方课程的门类与科目,防止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内容交叉重叠;二是依托统一的地方课程标准体系,系统规划、整体统筹和统一组织,坚持“一纲多本”的开发竞争机制,实现地方课程开发的高效整合与最优配置;三是统筹规划,大力挖掘与开发湖北本土的核心课程资源,合理融入湖北自然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物产、故事传说、人文积淀、经济发展、文化需求等具体内容,通过认真整理与科学分析,从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中凝炼可资开发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地方课程教材开发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实践性。

(二)规范建设,增减删补,优化管理地方课程教材建设过程

建议“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按照“保留、调整、充实、完善”的八字方针,从宏观上把握地方课程的内涵特征与形式特征,通过对地方课程教材的规范建设,形成增、减、删、补的动态开发与管理方式,及时增加一些与时俱进的地方品牌教材,减少名称相同的教材版本和教材内容,删除那些名不副实的教材版本,补充完善现有的地方课程体系。如,本次审定通过的“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民防空知识”和“经典诵读篇目”等,应在进一步整合修改的基础上,尽快替代原有不规范的同类教材。又如,对编写质量不足的教材,要严格控制,宁缺毋滥,以切实提高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质量。

同时建议改进纸质读本的单一形式,实行部分教材电子化。比如,采用“互联网+地方课程”的网络课程方式,与配套数字资源支撑平台相呼应,形成立体化、数字化、互动性的课程体系,既能有效发挥地方课程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的引领作用,又能适度拓宽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途径。

(三)质量检测,跟踪评价,建立健全地方课程教材开发评价机制

因地方课程体系正在构建之中,所以亟待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监测标准和配套的评价管理方法,逐步建构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科学合理、具有湖北本土特色的地方课程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地方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建议建立“湖北省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方位监测与管理。具体可通过组建以质量监测、跟踪评价和实证研究为主的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定期回访和抽样检测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地方课程教材的优点与缺陷,跟踪记载实施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扬长避短,确保地方课程教材有计划、有系统、有管理、有检测,不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地方史志 篇4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地方性大学,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区紧密深入的内在关联,在地方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成为地方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所担负的社会使命。美国作为最先提出“大学服务社会”观念的国家,其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社会功能。美国州立大学普遍传承服务地方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建有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建设对于我国地方大学发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的内在联系

(一)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州立大学从历史来看就与地方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方政府是美国州立大学形成、发展的催化剂,在美国州立大学成长历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政府一度经济紧张、资金匮乏。但是,美国却拥有广袤的土地。在这一背景下,1862年通过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1]根据该法案的要求,当时的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国会议员的人数每人划拨3万英亩土地,各州政府利用这些赠地的所得利益必须修建一所农工学院。这些学院也被称之为“赠地学院”。《莫里尔法案》极大地促进了州立大学的形成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莫里尔法案》让美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教育走上了有别于欧洲经院大学的道路。即这些大学更为注重应用型技术的推广、创新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将学校发展和教育与当地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校文化层面,由于“赠地大学”的成立直接源自社会的捐赠和支持,服务社会成为他们的坚定信念,融入其血液之中,并且积淀为他们的精神和传统。

秉承这一传统,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威斯康星理念”。“威斯康星理念”的核心内容在于,州立大学应该立足于各州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通过知识输送和人才培养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2]毫无疑问,“威斯康星理念”一举奠定了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当地建设、发展的文化基础,也成为州立大学的独特气质。此后,“威斯康星理念”不断深化、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通过新的方式予以表达。20世纪90年代,很多州立大学根据自己的办校方针和大学文化,从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新的社会服务理念。美国州立大学协会会长A·W·奥斯塔在1990年北德克萨斯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上发表演讲,旨在以新型的模式引导美国州立大学发展,使州立大学与社会之间缔结更为稳固的联系。他认为,社会结构和形态较以往都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大学作为知识、技术的研究、引领者,也应该在社会发展中领导潮流。“相互作用大学”成为一种新的大学建设道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在1998年提出了“密尔沃基理念”。时任该校校长的南西·L·赞弗提倡用一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承担起大学的城市使命。[3]无论是“相互作用大学”,还是“密尔沃基理念”,都可以被视为“威斯康星理念”的衍生和拓展。“相互作用大学”强调大学与社会要建立双向的伙伴关系,在服务地方中要突出地方的主体性作用,而不是单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密尔沃基理念”也倡导让州立大学成为所在城市的学术伙伴,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由此可见,服务地方是美国州立大学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是最为基本的大学建设内容之一。

(二)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关系的主要表现

地方与州立大学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在美国州立大学的制度安排和学校管理中。

首先,在资金来源方面,州政府拨款是美国州立大学最主要的经费来源。由于美国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美国各州享有充分的教育权。州政府兴办、支持州立大学无疑从经济上将州立大学与地方密切捆绑在了一起。由于州立大学的运转必须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它就责无旁贷地担负服务地方的职能。同时,各州政府会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促进州立大学设置与本地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推动具有地区产业针对性的技术研究。

其次,在法律层面,各种针对州立大学的法律条款都明确规定了服务社会的具体内容,使州立大学的社会功能成为其法律义务。早在1890年,美国国会就颁发了《莫里尔法案》的修正案,明确规定州立大学不得对于学生进行种族歧视,要尊重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此,美国州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面向平民,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从创办至今,美国州立大学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推动教育公平,使更多的当地公民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再次,在管理层面,各州政府都建立有完备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参与州立大学的管理。各州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管理州立大学的部门,对于州立大学的校长任命、职能目标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监管。以加州为例,加州政府成立了“州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加州州立学院系统托管理事会”和“加州大学董事会”,对不同层次的州立大学进行管理和协调。[4]其主要管理内容在于明晰州立大学的职能目标,为大学运行提供标准,审查大学的财政开支和资金使用情况,对其资助要求进行综合评价。虽然美国各州在地方政府参与州立大学管理的程度和范围上具有差别,但无可争议的是,各州政府都对地方大学进行了制度化的监督和管理。这势必会对于州立大学的社会职能施加影响。

美国州立大学从创办伊始,就与地方保持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贯穿于美国州立大学的发展历史之中,成为美国州立大学的重要气质特征。无论在文化层面,还是经济、法律、制度层面,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之间不可分割的本质关联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有力维护。

二、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的主要方式

在服务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引导和影响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州立大学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州立大学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中贡献度最大的主体之一。

首先,美国州立大学为地方创造就业机会。美国州立大学对于地方就业的促进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实现。其一,州立大学的经营和运转需要雇佣大量人员。州立大学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州立大学建有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了维持大学正常工作的展开,州立大学要进行大规模的人才引进和人员招聘,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职位。在纽约,从1990年到2009年十年间,州立大学的雇员人数增加了77%。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是北科罗拉多地区雇员最多的单位,一共支持了近6万个地方职位的正常运转。[5]其二,州立大学为地方间接创造就业机会。州立大学的周边经济辐射能力将为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除了课程教授,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和公共后勤服务支持。美国州立大学基本实现了后勤和服务的社会化。因此,美国州立大学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为例,科罗拉多州有近6万人从事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相关的行业。其中,大学的附属工作直接创造了550个新的就业岗位。[6]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仅普拉茨堡校区就为地方创造了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根据其在2007年至2008年的数据统计,普拉茨堡校区在文化、教育、体育和社会服务领域为当地增加了数以百计的就业机会。[7]其三,州立大学帮助提高地方青年的就业能力。美国州立大学吸纳了大量处于工作年龄的青年,并且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深造。美国州立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所在地区。这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基本都步入了成年,成为待业者中的一员。由于他们选择进入高校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而不是马上寻找工作机会,对于地区就业而言无疑起了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地方大学通过对于学生的培养,在授予他们专业知识,培养他们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科罗拉多州的失业率达到4%。而在接受了4年大学教育的群体中,失业率只有3.2%。[8]显然,接受4年高等教育的群体比受教育较少的群体在寻求工作机会过程中更有竞争力。通过在州立大学的学习,这些年轻人获得了胜任各项工作的资格,对于提高地方经济效率,减少就业摩擦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美国州立大学带动地方经济消费。美国州立大学充分发挥后勤、服务的经济辐射作用,通过校园消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其一,州立大学通过员工和学生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州立大学的员工、学生要购买大量的消费品以维持生活,比如食品、衣服、交通等。这些消费对于当地经济具有刺激作用。根据美国MIG公司和商业部(BEA)的统计数字,俄亥俄州BGSU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发给员工的工资约为1.42亿美元,其中可支配收入为1.2亿美元。大学职员的生活消费能够为俄亥俄州带来1.67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同时维持当地1,439个工作岗位。[9]除在校的员工和学生之外,州立大学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且使很多人有机会通过从事与学校需求相关的工作而获得收入。他们一同构成当地强大的经济带动群体。据统计,与科罗拉多大学直接相关的工作者有56,750人。他们向州政府缴纳的税收高达1.3亿美元。他们通过购买生活物品而间接缴纳的税收也达到5,000美元。科罗拉多大学的就业人数占整个州就业人数的2.1%,他们的家庭收入则占州家庭收入的3.1%,其经济拉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10]其二,州立大学通过人才培养优化地方收入结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不但拥有更多获得工作的机会,而且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在科罗拉多大学的毕业生中,接近85%从事较高收入职业——57.8%从事医疗、法律、商贸、工程咨询等高级社会服务行业,22.9%从事金融、保险和房地产,3.5%从事高科技,这些毕业生享有超过其他群体的工作收入。据调查显示,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科罗拉多州的平均收入是45,932美元。与他们相比,高中学历者的平均收入却只有28,237美元。[11]数据表明,接受高等教育者与中等教育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州立大学通过培养当地青年,能够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高收入群体,从而提高当地的收入水平。

再次,美国州立大学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研究和创新历来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州立大学秉承了这一传统,并且将研究和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特点密切结合,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作为美国最大州立大学之一的纽约州立大学,提出了旨在帮助振兴纽约经济的六大观念,其中就包括要推进大学技术的商业化、通过知识和科技创新建设更加健康和环保的纽约。[12]纽约大学每年都要在科研项目中投入10亿美元,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纽约企业需要开展的,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新型产品。美国州立大学普遍建立了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产业教育体系。州立大学普遍围绕当地支柱或者特色产业设置课程,开展技术研究,为地区优势行业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素有黄金州之称的加尼福利亚州,农业、食品和饮料行业在其经济体系中一直扮演着支柱角色。近年统计数字表明,食品服务行业是该州最大的私人行业,饮料生产则成为加州发展最快的行业。为了与地方行业结构相适应,加州大学非常注重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保持地区行业优势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人才保障。在加州从事与农业有关工作的本科生中,62%来自加州大学,硕士生比例为36%。其中,从事加州农业贸易和农业管理的本科毕业生,52%毕业于加州大学;在动物科学和食品、种植、土地科学领域,这一数字分别为67%和62%。显而易见,加州大学是加州农业人才最主要的来源。除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加州大学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且努力推动技术转化。加州公共政策中对于农业灌溉技术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加州大学奇科(Chico)农业教育和研究中心与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等部门合作共同开发了新的农业灌溉系统。[13]这套系统有效提高了水输送能力和灌溉效率。众所周知,加州葡萄酒世界闻名。加州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获得经营许可的校园商业酒庄。这使得该州弗雷斯诺(Fresno)地区的学生有机会学习、研究葡萄生长和葡萄酒酿造的艺术和技艺,从而优化了当地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大幅度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弗雷斯诺葡萄酒也因此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优质奖章。美国州立大学非常重视直接与地方企业、部门合作,推出新型商品,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加州大学与加州最大的木材生产商、绿色奶制品、牛肉销售商、海产品公司、私人农场都建立了广泛联系,成为它们的合作伙伴。

最后,美国州立大学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美国州立大学具有深厚的社会服务观念和文化,他们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帮助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纽约州立大学通过调查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从业者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无法胜任新的工作,由此失业。鉴于这种情况,纽约州立大学构建面向社会大众的,从出生到退休的开放式、多层次教育体系,对社会人员进行知识技术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更是直接参与社会医疗服务。每年,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都要治疗近100万患者,其中不乏重病患者和处于社会边缘的患者。[14]此外,纽约州立大学还主动参与当地的医疗改革,为当地提供更好的医疗体系方案。美国州立大学在参与社会服务、供给公共物品方面已经确立了成熟和较为完善的制度。政府在很多社会工作中都会邀请州立大学参加,并且将州立大学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机主体,为州立大学参与社会工作提供长效、畅通的通道。政府还会以法律的形式强化州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美国法律要求州立大学必须对地方居民开放,当地居民可以共享包括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州立大学设施。州立大学已不仅是知识、技术传播、创新的基地,更是社会服务、社会物品供给的主要单位,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对于我国的启示

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的理念、文化、方式和途径对于我国地方大学建设,尤其对于加强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我国地方大学要培养服务地方的观念和文化

地方大学植根于所在地区的土壤,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当地各方的支持,而且必然受到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服务地方、贡献社会应当成为我国地方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地方大学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将服务社会的观念融入大学文化之中,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莫里尔法案》等系列法律和“赠地学院”等政府行为为服务社会观念的培育和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引导和促进作用。我国各地政府也应该通过法律、高等教育管理等方式加强大学和地方的内在联系,加深双方的相互影响程度,引导地方高校形成、深化服务地方的观念,使之成为地方大学的文化传统。

(二)地方大学要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开展教育和科研

我国幅员辽阔,任何省、区、市都具有独特的经济结构和支柱产业。大学是知识、技术聚集、传授和创新的重要社会主体。立足于地方经济状况,根据地方产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展开项目研究,是地方大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将大学教育和科研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并能够通过技术革新优化产业结构、维持、扩大地方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为地方产业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围绕地方经济优势和特点设立大学特色学科,进行相关研究也将使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方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建立学科优势,形成地方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否认,地方大学在财政来源、教育和科研资源方面,与国家综合型大学相比,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只有集中有限的大学资源,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才能够脱颖而出,占据专业的有利地位。立足地方,将有助于在大学和地方间构形成牢固的互利互惠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三)地方大学要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大学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能够为地方管理、商业贸易提供知识技术团队和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于推进多社会主体的协调合作。地方政府要搭建稳定有效的大学参与渠道,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地方建设服务。其一,要鼓励地方高校参与地方建设的规划和相关决策,发挥地方大学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其二,在地方大学建立培训基地,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提高政府人员的专业素质。其三,地方大学应该积极承担地方政府管理方面的研究项目,与政府合作解决具体问题。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地方最为重要的经济主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与企业合作能够解决大学科研的资金来源问题,将大学专业知识技术优势与企业的经济资源相结合,加速知识技术的经济转化,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地方大学可以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和新的经营理念,帮助企业制定投资策略,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验室和知识优势与企业联合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根据企业需求组织科研队伍,还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特别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它们成长。

(四)地方大学要进一步完善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地方大学既是专业知识技术传授和研究的基地,也是地方的文化中心和公共服务主体。地方大学应该在地方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一,地方大学应该保持开放的姿态,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要对当地居民开放,深化大学资源的公共化程度。其二,大学是知识文化汇聚之地,在知识、文化传播、保护和延续方面有着自身优势。地方大学要主动参与地方各种文化活动,引领地方思想道德建设。地方大学要重视保护、研究、发展地方文化传统,担负文化使命。其三,地方大学要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对当地居民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教育,特别是与就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促进地方教育公平,在提高地方民众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其四,大学可以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在社会基本层面提供公共服务。比如面向社区提供医疗卫生、心理健康、就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并组织师生定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满足人们的公共生活需求。

注释:

[1]宋春艳.美国政府赠地学院的发展历程[J].教育史研究,2002,(4):55.

责任编辑:周鹏责任校对:桂庆平

Outside World域外视界

P73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地方

——基于美国的经验

美国州立大学普遍具有服务地方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建有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在美国州立大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州立大学与地方缔结了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州立大学的建校理念、制度规范和管理机制之中。美国州立大学对地方的服务主要体现在:美国州立大学为地方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消费、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美国州立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和模式对于我国地方大学具有重要启示。我国地方大学要培养服务地方的观念和文化,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开展教育和科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P80美国大学教师校外职业发展历程研究

美国大学教师校外职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校外职业的宗教化阶段,教师主要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传教和布道;其次是校外职业的世俗化阶段,教师主要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农业生产以及少量的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服务;最后是校外职业的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其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智力支持。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是这三个阶段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大学教师;校外职业;专业知识

地方史志 篇5

“十二五”期间,我县史志工作积极围绕“存史、资政、教化、育人”作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工作成效显著。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成效

(一)突出机制创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县史志办下设办公室。县政府将史志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每年与县史志办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县上将县史志办负责人列为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县规划委员会公众委员、县黄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县党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做到了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八到位”,确保了史志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2014年12月,县史志办代表甘肃省推荐参加全国先进集体表彰;2015年10月22日至29日,在甘肃史志网进行了公示。三是强化学习培训。坚持每周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全办人员认真学理论、钻业务。先后撰写论文50多篇,在市级以上各类业务研讨会上交流10篇(次)。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为史志人员提供各种学习培训机会,3人(次)先后参加省级以上的史志业务培训。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双联”行动,改进工作作风,在帮助宫河镇宫河村完善经济发展思路,深入贫困户扶本扶志的同时,为宫河村图书室两次捐赠图书135册(套),价值8661.8元。围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关要求,积极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党建、综治、计划生育等工作。完善制定了《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管理制度汇编》,建立和完善机关工作、学习、财务、档案、文件收发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制定了《岗位责任考核制度》,将全办人员的分工职责量化、细化、具体化,并将考核情况与年底评选先进挂钩,充分调动了全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突出工作落实。一是完成了《年鉴》编纂任务。从2010年起,上接县志下限,连续5年编纂出版《年鉴》5本,即2007至2014卷。在全省率先实现志鉴并举,年鉴编纂日臻成熟,内容不断创新。《年鉴》分类目、栏目、分目、条目4个层次,类目达到27个,完善年鉴作为续修志书载体必有的资料元素,对体例、内容等不断予以调整,增加“镜像历史——留在大地上的红色记忆”(是10多年搜集红色老照片的集大成)、历史档案、表格等内容,约90万字,更具资料性、珍藏性和可读性。二是完成了部门志编纂任务。完成《县教育志》的编纂和初审,这是继《县国土资源志》出版后,县完成的第二部部门志。三是完成了旧志整理任务。先后点校出版清乾隆《县志》(2005年)、清乾隆《新修庆阳府志》(2013年5月出版,2014年7月9日获XX市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庆阳府志续稿》(2013年10月出版)后,初步完成了卷帙浩繁、号称“文史硬骨头”的民国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的标点、数字化处理工作。四是完成了《XX县志》初审工作。提出了结构、资料、语言、规范4方面修改意见100余条2万余字,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三)突出地方史挖掘。一是编写地情资料。完成了《县民间文艺大系》(含民间故事、歌谣、方言对联游艺3卷)的三校工作。现正在办理正式书号,12月底前可望正式出版;审阅并对《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一卷)进行统稿,订正错讹,补充资料,重新撰写有关节、目。对原驻防庆阳的三八五旅副旅长陈伯钧所著《陈伯钧日记》进行整理,辑出《陈伯钧庆阳日记》加注出版。二是拓展服务领域。参加了《县文史资料选辑》编委会的组织工作,并撰写了红色文化部分内容;独立编撰完善了《金石录》;独立完XX县人武部《县革命斗争史展馆》的布展工作,完XX县档案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忆》大型图文展览的布展工作,撰写前言、结束语及5大版块的文字资料,提供配文照片230张、各类表格11张;独立完XX县委统战部《回民支队》大型图文展览的布展工作;完成了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布展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先后投资购买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红色中华》《解放日报》影印合订本15本及大量有关反映关中分区新正县的历史资料数十种,并对刊载的陇东分区、关中分区史料组织进行筛选、整理工作,已完成任务的二分之一,完成《〈新中华报〉〈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索引(陇东部分)》及《〈新中华报〉〈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索引(关中部分)》;指导帮助XX县公安局编辑人员进行《XX县公安志》的编纂,参与设计篇章、提供资料、修改文字。该志已由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持续进行地方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挖掘,先后征集老照片30余幅、县籍闻人图书资料150余册、民间歌谣116首。三是建成了县地方史志资料馆。该馆藏地情资料图书达4000余册,已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查阅服务20余次

(四)突出宣传推介。一是开展宣传活动。坚持以“三下乡”“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平台,印发相关宣传资料,积极开展史志条例规定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为县文联县籍文艺作品展览提供图书230册;为县委组织部、团县委举办的践行群众路线青年辩论赛提供奖品图书《县志》21套;为XX市委组织部图书室提供图书3种、6套。二是完善史志网站。2011年5月,地方史志网站建成,几年来累计点击量约万人。为宣传推介地方历史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窗口,架起了地方史志部门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三是注重文史撰稿。先后参加在XX市举办的“甘肃省历史学会第23届年会及XX市历史学会第6届年会”,XX市纪委、组织部、机关工委举办的“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征文活动,在XX县举办的“王符、范仲淹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学术交流会,提交《庆阳革命史料整理与编纂研究刍谈》《浅析陇东老区革命文学影响》《陇东老区妇女运动的经验与影响》《民主革命时期新正县支前运动》《南梁精神与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高层论坛论文集》《浅谈改进作风与增进干群关系(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二三事所感)》等论文、诗歌、小说、民间故事、散文50余篇,刊发于《甘肃史志》《庆阳党史研究》《牛苑》《子午文学》《黄帝文化》等刊物。其中文史稿件达30余篇。

二、2015年工作成效

2015年,我县史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为指针,以市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的地方史志工作考核责任书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抓好“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以志鉴编纂、党史研究、旧志整理、服务社会等为重点,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兢兢业业,紧紧张张,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鉴编纂持续不断。一是《年鉴·2014》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在年鉴编纂上,强化质量意识,力求打造精品。对年鉴的编纂方式及内容进行部分改革,分类目、栏目、分目、条目4个层次,对结构、体例、版式等予以调整,增加红色老照片、历史档案等内容,采用条目体形式编纂,完善了年鉴体例。全鉴类目达到27个(特载、大事记、县情概览、乡村概况、机构与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县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县委员会、社会团体、社会生活、法治、军事、综合管理、农业·农村建设、工业·信息化、交通、城建·环保、财税·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科教文卫、视察·调查·公报、人物、艺文、档案钩沉、附录),约90万字,更具资料性、价值性、完整性和可读性。着眼于锻炼提高,继续设立执行副主编。《年鉴·2014》初稿已完成,将于本月中旬印刷出版。二是为贯彻落实好省、市“着力实施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及省方志委“提炼文字、压缩篇幅”的要求,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及行业特色。完成《甘肃年鉴·2014》《庆阳年鉴·2014》县资料的搜集、整理、上报工作。

(二)党史研究编研并进。一是完成了《陈伯钧庆阳日记》(1936—1945)辑注工作。该书辑录了陈伯钧1936年11月至12月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和红军随营学校及红军大学第二校负责人率部长征行经庆阳、1937年1月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率部奉命南调陕西行经庆阳、1942年2月至1945年8月任三八五旅副旅长驻防庆阳3个时段的日记,约19.5万字。尤其是1942年2月至1945年8月三八五旅驻防庆阳一段的日记,内容十分丰富。同时,《陈伯钧庆阳日记》也披露了许多难得的史料。如:“二团三营营长贾文义率领十人拖枪叛变”(1943年3月8日日记)、旅“卫生部书记冯步骧自杀于警卫班”(1943年4月16日日记)、七七o团辎重营营长方和明西华池粮食集上打人并捆出伤痕的问题(1943年6月16日、17日日记)、“枪毙了两个逃跑的首要分子”(1943年7月7日日记)等。这些资料,对深化党史、军史多方面的研究,很有裨益。聂荣臻元帅称:“他留下的珍贵日记,从一个侧面,如实生动地反映了我党我军斗争历史的一部分。读后,会使我们对党的这段光辉而又曲折的历史有更感性更深刻的认识。”辑注者反复阅读日记,参考了大量书籍,全书作注325条。并撰写了《整理说明》《附录》(含《陈伯钧小传》《红六军团、三八五旅序列》《陈伯钧日记评介》3部分)《后记》,编排了照片、目录,总页数计420页。将印刷版交付文印铺子,嘱其打出小样,再行校对后,即可正式印刷。二是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一卷)的审稿工作。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王立明作为特邀审稿,润色文字,订正讹误,补充资料(含照片68张),调整篇目,重写了有关节目,增加篇幅约80页约5万字。三是组织全体人员进行1941至1947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载陇东分区、关中分区史料的筛选、整理工作。已整理至1946年,预计该项工作将于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旧志整理成效显著。积极拓宽史志工作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完成民国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的标点、数字化处理工作。此次校勘按照印刷版式,脚注、行距、不同体裁采用不同字体,一次规范到位。校勘古籍之难,一在句读。因人名、族名、山名、水名、官名等,有一至三字者,更多有七八字者,不识古意,断难正确下笔。二在纠错。古籍撰写,统合群书,难免鲁鱼豕亥,更有脱(遗漏文字)、衍(臆增文字)、倒(颠倒文字),甚至张冠李戴者,发现者不易,遑论纠错。其间需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当时历史情境,理解句意,读之标识,对照原文一字一句订对标点、字词,疑难之处略加页下注释,对原稿错误之处详出《校勘记》。全书共5册(正编29卷、副编11卷共计40卷)、220万字(初稿打出a4页面3800页),至目前精心校勘、注释了4册,180万字,预计该项工作约在12月底前完成。

(四)文史撰稿成果丰硕。积极参加由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XX市委举办的“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研讨会征文”及由XX县政协、XX市范仲淹研究会、陇东学院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办的“狄仁杰、范仲淹思想与陇东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研讨会”两项论文活动,提交《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陕甘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落脚点的原因》《红军落脚陕甘边的历史原因》《范仲淹思想对赵邦清的影响》《XX县金代名人张中彦、张中孚》《浅论廉吏赵邦清为官之道的现实启示》《宁州人的狄公情结》7篇,并在《甘肃史志》《黄帝文化研究》《牛苑》等刊物发表《中国共产党历史“十个之最”》《出土“唐咸亨奉为大唐皇帝敬造砖浮图铭并序碑”——县域为周先祖发祥地又添新佐证》《西北局召开奖励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等4篇。另外,还撰写了《陈家坡会议到底是谁主持的?》《刘林圃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诞生》《1935年九十月间西北根据地错误“肃反”的起因经过》等文史资料10多篇,分别投往《甘肃史志》《甘肃党史研究》《庆阳党史研究》《XX市文史资料选辑》《县文史资料选辑》,正待发表。

(五)社会服务拓展延伸。一是为即将建成的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布展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先后投入巨资购买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影印合订本15本及大量有关反映关中分区新正县的历史资料数十种。二是参加《XX县志》初审会,提交3万字的修改意见,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并与采纳。三是参加《县教育志》终审会,提交2万字的修改意见,得到与会人员及县上领导的好评并与采纳。四是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与所联宫河镇宫河村群众接地气、摸实情,开展帮办实事活动。先后5次深入宫河村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20户90口人符合精准扶贫条件,对帮扶对象名单进行公示。随后制定了《宫河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种植地膜玉米为龙头,养羊、养鸡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并对未来三年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等进行了规划,完善了贫困户基础数据资料录入与省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库资料对接等相关工作。

(六)学习教育成效明显。按照“抓质量,志书出精品,抓管理,服务上水平,抓创新,业务上台阶”的要求,在工作中倡导开展“三学四比一争”(学理论、学业务、学典型,比成绩、比素质、比效率、比贡献,争创一流业绩)活动,着力把职工培养成能说、会写、善协调、能干事的综合型人才。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力争做到“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提高了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先后订阅《中国地方志》《甘肃史志》《新华文摘》《党史信息报》《甘肃日报》《陇东报》等10多种报刊杂志,从“孔夫子旧书网”等处购买专业书籍《二十五史》,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22册),翦伯赞、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10册),及《陕西通史》《宁夏通史》《青海通史》《西夏通史》等各类专业书籍500余册。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百团大战》《苦难辉煌》《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等文献电视专题片。坚持记笔记、写心得、座谈交流,全年一般干部每人记学习笔记2万字,科级干部达到3万字以上,人均撰写心得体会达到3篇以上。

三、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县史志工作存在问题是:一是经费偏少。2015年,县财政预算砍掉5万元,致使《民间文艺大系》无法正常出版。二是队伍整体素质、工作水平仍有待于提高。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活动锻炼队伍,但仍存在工作人员精品意识不强,工作水平提高不快等现象。三是人员偏少,多次请求增加编制未果。县史志办虽然听起来是个小单位,但所承担的工作量并不少于其他单位。每年除编纂志鉴外,还参与旧志整理、服务社会等多项工作,存在着人力偏少问题。

四、“十三五”工作思路及2016年工作重点

“十三五”期间,我县史志工作坚持“存史、资政、教化、育人”作用,继续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地方史志 篇6

一个有趣的拟人化想象的发现,就这么让人对一个熟悉的地方有了全新的感受!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来说,要写好、写活这个熟悉的地方确实比较难。怎么办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像寻找“霓虹灯洗澡的地方”一样,换一种方法去观察、思考,发掘它们内在的含义,发现它们独特的地方,就会在身边熟悉的地方发现美丽的新风景,就会不断产生新鲜感受,于是在写作时也就有了有趣的新内容。

我的《白相大上海》这本书,就是这么写成的。我写上海的弄堂故事和弄堂里的传奇人物,我也写上海的童话房子;我写思南路的宁静,也写金茂大厦“最贵的夕阳”。同样写时尚,着重点也可以不一样;对于衡山路的时尚,我是通过对两个卖花少女的描述来反映的……我写很多人都熟悉的上海,但人们看了都觉得很新鲜,称赞说:“哇,上海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呀,上海原来还是这样的呀!”

地方史志 篇7

关键词:节目的定位,打造品牌栏目,广播节目质量

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广播电视逐步走上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地方广播面临着收听率下滑,受众人群有限,广告收入增幅不大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广播事业的发展。那么,对地方广播来说,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广播快捷、覆盖面广、成本低的优势,以广播节目吸引听众、增加广告收入,来推动地方广播事业的发展。笔者有以下的思考。

节目是广告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节目的收听率高,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投放广告。特别是地方广播无论收听率、影响力和报纸、电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地方广播要注重吸取其他电台的先进经验,确立市场定位,精心包装打造电台品牌节目,狠抓节目质量,提高创意策划水平,更好地服务听众,赢得客户的信任来提高广告收入。

1 定位节目

有媒体从业者认为:“一个电台要紧密地和所在的社区联系起来,电台要把自己‘贡献’给社区,报道社区里的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要关心社区老百姓的得失。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听众就会不断,广告也就会不断。”因此,地方广播的节目定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听众群和听众的心声。据调查,目前收听广播的听众大都是晨练的老人、外出流动人员,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人员等。其次是了解每个节目的听众构成,对其收听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要有准确定位。在经济社会中,作为广告客户要的不仅仅是收听率,他们更看重的是听众群的消费能力,以具有较强消费力人群为目标听众的节目,才能吸引客户投放广告的热情。如北京交通台的定位是一小部分听众,根据这一部分听众的需求,把节目做细做精,针对他们的喜好,给他们以“贴身”的服务以赢得听众和市场。

2 树立创新意识

在手机、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地方广播只有不断的打造品牌栏目,并把它做精,才能保住自己在媒体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基于这一点,地方广播在栏目设置上,一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集中全台的人力、物力、财力,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地缘经济,策划组织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独家新闻》这一品牌,创作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栏目;二要发挥广播快捷、覆盖面广的优势,品牌栏目要在“快”字上做文章。只要你打开收音机,就能及时了解到当天当地甚至同步所发生的突发、重大新闻事件,诸如当天的天气、汽车、火车、航班、路况情况等,吸引更多的听众来收听广播;三是紧扣时代脉搏作品牌,现在的广播不仅是满足精神愉乐,更要在理念上与听众共鸣,让听众从心灵上到思想上得到启迪。这就需要设置的品牌栏目,如时政类、文化类、财经类、娱乐类节目更有针对性,适合不同的听众群体,也就是每个时段都有听众和商家感兴趣的品牌节目,才能突显品牌的效应;四要结合地域特色和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不断提炼栏目题材的深度,包括策划、节目后期制作上要精,能体现出地方广播独特的品牌理念,使精心打造的“独家新闻”等一批新闻、专题、访谈类品牌栏目不断延伸,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扩大。才会提高品牌栏目的含金量,实现节目、听众、商家的共赢和多赢。

3 推介品牌

地方广播不仅面临着来自电视、报纸和网络的竞争,随着专业广播台调频落地,广播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如果地方广播不会推介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带动不了广告收入,就谈不上发展。

对于地方广播来说,扩大品牌效应意味着广告收入的增加。这就需要在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上下功夫,要建立一套有特色、能体现独特广播媒体理念的品牌识别系统,如频率标识、呼号、宣传语、台标、节目名称、包装、主持风格等。这些是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品牌操作方式。更重要的还要通过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现场活动等方式,立体地、全方位地向听众宣传广播品牌理念,办看得见的广播。让名记者、名主持人走出去,将节目和现场活动以及商家无缝对接,成为相互依托的“看得见的广播”,使广播的“形象”跃然生动。同时,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进行整合,也就是让听众通过手机、网络就能收听广播。这些都是充分展现广播的个性魅力、推介广播品牌的很好手段。

4 提高广播广告质量

在经济社会,听众关注的是能从广告中获得信息和愉乐;商家更多的关注是广告投放带来的经济效益。怎样利用地方广播为听众和商家搭建互利共赢的平台,广告的创意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广播广告的创意人员要结合自身的媒介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逐步提高创意水平。此外,还要进一步挖掘音响和音乐的作用,注重对广播广告专业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对广告创意、播音、制作人员待遇从优的原则,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精心策划的广播广告,激发听众的收听和购买欲望,达到客户的预期值。

5 结语

地方史志 篇8

高校与地方合作的互动效应是高校与地方合作的一个影响方面。首先高校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大量的人才, 这是相对发展不足的地方区域所不能比的。高校的科技以及人才库可以促进当地企业的发经济展, 同时地方政府与高校的科技以及人才资源进行合作, 地方政府通过高校资源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支持。

1 高校与地方合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通过高科技在地方的示范作用, 最先推广使用新技术

新技术的的使用推广能够为地方农业的发展带来发展新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能够为地方农业发展结构带来转变, 能够优化农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的转型。同时新技术的推广需要进行实验以及示范, 地方可以给与高校进行新实验提供实验基地, 同时高校在获得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成功后, 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地方上加快了农业产业化, 同时现代化的科技程度加深, 为农业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建设

围绕地方支柱产业进行建设, 通过高校高科技研究成果, 巩固重点产业的发展, 同时为支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引进科技合作, 开发高科技成果

主要是通过高校的高新技术, 帮助地方发展一批具有前沿性的产业, 同时还要提高主要产业的发展水平, 加强重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与高校建立合作, 利用高校的知名度以及技术水平, 形成了具有特色以及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科技园等。同时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立还推动了部分就业。生物资源、环保技术等产业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4) 通过科技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传统的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都是科技比较落后的产业, 这些产业在发展中的阻力较大,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有限的, 所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科技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较低的产业引进新技术, 更好的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科技进步。

(5) 利用科技成果加强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很多地方产业不具备高新技术, 还停留在发展的初步阶段, 所以在注重效益的同时, 可持续发展变得比较困难, 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需要当地政府更加重视。地方通过吸收高校的最新学术成果和高新技术成果, 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提供智力支撑。值得肯定的是, 在近年来, 很多地方在实施防洪排涝、自然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都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6) 通过技术合作培养高科技人才

地方高校与地方的合作, 培养一批高科技产业研究以及开发等人才, 同时鼓励具有技术的高素质大学生到当地就业, 给他们提供良好额发展环境, 以科技人才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引导高校人才到地方进行实践, 地方的科技人才到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教育, 形成一种互动影响。

2 高校与地方合作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1) 通过与地方合作, 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水平

高校与地方的合作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地方经济需要不断的发展, 所以在发展的同时市场需求也是在不断增加, 所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给高校带来新的课题研究, 为高校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丰富研究成果以及理论等, 提高高校研究的创新能力, 扩大高校的研发领域, 为高校结合自身人才、学科等选好高层次、高起点的研究, 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创新研究团队。与此同时, 地方能够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

(2) 与地方合作, 优化了高校教学质量

通过与地方的合作, 优化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点是能够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以往在高校课题研究时涉及到的地方研究可能数量不足, 通过与高校合作带动高校研究的新领域, 带动新兴学科的发展。第二点是优化高校教学结构。通过地方经济发展得需求, 高校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 及时制定热门专业, 不止于传统专业的教学。第三点是增强高校教学队伍的实际教学能力, 促进高校培养更加适用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3) 与地方合作, 改善办学条件

通过与地方的合作, 高校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高校的办学经费, 在高校经费增加以后, 同时可以改善高校职工等的待遇, 有利于提高高校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带动整个高校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 不断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对于地方经济来讲是发展的必然需要, 对于高校来讲也是发展的内在需求。

3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高校与地方合作关系日渐紧密起来, 同时合作方式也开始灵活起来, 高校知识科技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同时合作缺少必要的政策规范等, 成果的转化率相对较低, 缺少鼓励, 停留在了水平比较低的阶段, 除此之外, 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较差, 配套性也比较差, 使得企业对于高校的成果产生了不信任, 从而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合作, 也影响了高校与地方合作的积极性。根据以上所述, 笔者提出几点合作建议。

(1) 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说到底, 地方与高校的合作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追根到底是一种产业与人才、科技与经济的双向互动。所以说, 地方与高校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以实现双方的资源互补为原则, 促进地方经济以及高校的科研的发展。此外, 要将有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就要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目标, 制定一个完善以及科学的发展规划, 同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双方各有优势。

(2) 建立双方合作管理制度

高校与地方合作互动能否正常开阵并持久深入下去, 必须遵循"双向选择、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 对合作范围, 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加以约定, 设立合作协调联络机构和专项经费, 建立领导互访和科技干部交流等制度, 使合作的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使全面长期合作的多边关系得到健康发展。

(3) 构建高效与地方合作交流平台

高效与地方的合作, 还需要一个良好有效的交流平台, 必须构建起人才、技术和信息产业、经济沟通交流的平台, 通过各类技术交易会, 科技招商会, 研讨会直接展示和宣传高效先进的实用技术。地方企业通过洽谈或投标就能获得所需的技术和人才, 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4 结论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分别是是高校与地方合作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高校本身建设的发展出发, 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几点建议。高校与地方合作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高校不断扩展新研究领域, 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良好途径, 但是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双方建立在一个科学以及规范化的平台上进行交流, 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龙斌, 浅析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3) .

[2]申亚楠, 地方高校校地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1) .

[3]郝远,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尤玉静, "校地合作"背景下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讨[J], 广州化工, 2011 (06) .

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初探 篇9

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 国内外的解释多达数十种, 为了直指核心问题, 该文不再一一赘述。概括来说, 国内有广义、狭义两张看法。广义的地方文献将有关该地方的一切资料全部囊括进去, 至少有地方出版物、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史料三大部分。主要依据作者、出版社是否在某一地方来判断文献属性, 只要是当地人士的著述、地方出版物, 不管内容是否涉及当地文化内容, 都将它归入地方文献。狭义的地方文献是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点作为划分文献的标准, 仅将内容涉及该地区文化的文献归入此类。该文认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秉持广义原则, 因为当前地方文化、文献积累普遍薄弱, 再“狭义”下去就没有了。要尽可能广泛、全面收集、整理各种文献, 展现丰富的地方文化面貌, 才便于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

2 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意义

地方文献的内容丰硕宽广, 一端指向悠远的历史积淀, 一端指向形形色色的当下文化生活痕迹, 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水力、风土人情、历史文物等, 举凡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在某一个地方有不同的呈现, 具有现实的学术意义和很高的史料价值。收藏地方文献对地方高校来说最直接的意义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素材资料, 所形成的馆藏特色也为学校的图书馆增添价值。地方高校的教育无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文献资料的意义也就得到延伸。一个具有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 在制定各项经济决策、发展规划时都要审视当地的过去与当下实际, 从民情、地情、社会条件、资源条件各方面做出综合判断, 这时地方文献就为经济建设发挥出参考作用。与此同时, 当地乡土文化也就有了传承、发展的契机。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现状

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是认识偏差和经费不足。许多领导对地方文献没概念, 对其重要意义当然缺乏必要的认知。现在社会崇尚“高大上”, 皇皇巨著作为镇馆之宝, 零散、局部的地方文献就难免边缘化。有的教学、科研人员也较少把眼光转向身边的文化和学术问题, 导致教学、科研对地方文献的忽视。从体制来说, 地方公共图书馆都有“呈缴本”制度支撑提供稳定的文献源, 而地方高校馆的角色位置使之缺乏“呈缴本”待遇, 也不容易得到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其他文献相比, 地方文献来源非常复杂。简单来说, 它有不同的载体、版本, 范围广泛, 形式多样;它有不同的出版、生产、发行单位;有不同的保存单位和个人。各种材料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况且许多内部档案、内部资料仅靠市场渠道购买是很难收集的。当然, 图书馆缺乏管理地方文献的高素质专门人员, 没有具体的工作条例和标准, 诸如此类都是问题。

4 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对策

做任何事情都目标很重要, 地方文献馆藏建设也如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调查其对文献信息的实际需求, 根据需要确定收藏目的、范围和重点。可以先收藏校外作者和校内教师赠书以及赠书签名本, 当地历史名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图书占有一定比例, 师生的各种作品、毕业论文等学校内部资料来源则相对稳定。在收藏地方文献时最好遵循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的原则。地方文献的内容十分广泛,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收藏, 只能根据该校专业设置、专业方向、研究任务来确定收藏对象和重点, 突出地方文献服务科研、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地方文献藏书建设应涉及地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是较少的类目, 越要投以较大的精力。地方志等文献记载的地方知识往往具有连续性, 通常一段时间后要进行重修或补充, 使某个地方的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有连续、完整的历史记载。还有一些地方文献具有出版时问的连续性, 比如:各种统计年鉴、地方年鉴就是依年度连续出版的。除了保证大部头丛书、多卷册文献和连续出版物的配套、完整, 还要注意同一主题的文献在内容上的连续性, 例如:不同历史时期编修出版的同一主题的名录、方志、浏览指南等。文献内容涵盖面和内容连续性是衡量地方文献藏书体系质量高低的重要原则, 长时间持续积累才能见效。因此, 图书馆领导应提示采访人员注意持之以恒地积累文献, 并尽量保持采访人员稳定, 以免造成藏书系统残缺零散, 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进入信息时代, 应该重视网络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这是与以往不同之处。从整个图书馆入藏文献来看地方文献只占一小部分, 但其文献源分布散、文献出版方式灵活、文献增长速度快、文献时效性强, 走传统的图书馆统一大规模征集、编目、入藏的业务流程就难以发挥其功用。在众多采购图书渠道中网上购书比较快捷, 不妨从孔夫子旧书网、当当网、中图网等国内知名网站搜寻一些公开出版发行的地方文献。这方面有成功例子, 玉溪师范学院就通过网上订购, 补充了关于杨升庵、担当和尚的早年出版图书。再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地方文献载体形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数字化、网络化地方文献资源日益增多, 图书馆工作人员检索地方政府网站、地方信息门户、地方网络报刊、地方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创建的专业性网站都可以获得大量文献。如果技术人员把收集到的网络地方文献集中起来, 日积月累建立地方文献网络资源数据库, 建立网上地方文献信息导航等完善的检索功能, 那么杂乱无序、稳定性差的网络资源就转化为有序化的、稳定的、利于检索利用的馆藏信息资源了。

由于地方文献收藏分散, 加之所藏数量、种类、特色、版本等各有不同, 传统借阅方式下读者必须在各馆之间奔波、翻阅文献、摘抄卡片, 可谓费时费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让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了技术保障。要使地方文化研究资料征集和收藏具有系统性、连续性, 就必须加强合作,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高校本来就有人才优势、资源优势, 地方文献信息加工的初级阶段就进行数字化, 有利于文献信息存贮、传输和使用, 而且还可利用网络进行深度开发。可先对地方文献馆藏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 建立完整而规范的文献数据库, 提高信息加工深度和综合处理水平。在此基础上, 依据各地文化特点建立专题地方特色数据库, 这往往可以成为工作的亮点。例如:玉溪师范学院可将花腰傣、抚仙湖化石等相关论文、文献收集、整理, 相对集中和分类编目。其基础是建立专架, 即按文献时代、类型、内容等不同情况在网络上进行集中管理、区别对待。管理员要定专题、定方向, 将散见于地方文献中相同的、相近的和相关的零星资料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汇集起来, 数字化并建立专题数据库。数据库放置于网站上, 既方便读者远程查阅, 又提升了文献的利用率和实用价值。开发具有该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数字资源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购置文献的经费。配合馆际合作、网络文献交换等措施, 那么可以在节约人力、财力的情况最大限度充实馆藏资料。比如:公共图书馆有政府的“呈缴本”制度支持, 收集当地图书资料比较方便、全面, 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 进行文献交换, 那么很容易得到充足文献。

高水准的工作目标归根结底得依靠人才去实现, 所以要注意培养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一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 还要有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各类知识储备。地方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培训, 重点培养一批作风过硬、知识面开阔、专业化程度高的文献信息服务人员。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尽快掌握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和技能, 掌握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培养责任心和事业心, 使之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有激情、有干劲, 以便为读者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超凡贡献。

总体来说, 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 是一个地区历史、现状和发展的综合记载。它是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 地方文献的建设需要图书馆人持之以恒努力去完成。应力图以历史发展脉络为轴线, 以不同学科领域为分支, 利用各类文献载体, 把该地区各时期的人文风物、自然地理展示出来, 让用户近距离的去触摸和感受历史。

摘要:地方文献因其地域独特性、珍稀性, 应该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讨地方文献的概念、地方文献建设的意义, 分当前地方文献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加强地方文献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文献,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东黎.关于地方文献工作在图书馆实践中的探索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 (4) :120-121.

[2]郑芳梅, 彭立婷.地方文化与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31 (7) :215-216.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志的关系 篇10

一、地方文献与地方志概念上的联系

1.地方志的概念。记录某一地区 (行政区域) 自然和社会情况的文献, 简称方志[1]。《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方志, 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书, 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 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地方志分为:省 (自治区、直辖市) 编纂的地方志, 设区的市 (自治州) 编纂的地方志, 县 (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编纂的地方志。

2.地方文献的定义。地方文献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没有录。我国最早对地方文献的概念进行描述的是杜定友先生, 他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使用》一文中提出:地方文献是记录着某个地方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 包括历史地理、政策经济、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矿产资源、水文气象等涉及某一地域并表现于各种载体形式的所有信息, 如:图书、报纸、杂志、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文告、手稿等。

1998年5月在韶山举行的全国首次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 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即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狭义”的理解是:地方文献指地方史料。

地方文献与地方志从概念上可以看出都属于文献的范畴, 而地方志是地方文献的一种载体形式。由于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所以地方志是地方文献中更能体现出地方特色, 也更能发挥地方文献“资政、励志、存史”的作用和价值的文献形式, 也是地方文献搜集的重要内容。

二、地方文献对地方志编纂的重要性

1.地方文献内容具有广泛性, 是地方志编纂成功的前提, 为地方志编纂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多样的地方文献为方志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一部成功的方志将是“一地之百科全书”, 它所容纳的信息是全方位的。要使一部志书内容翔实丰富, 必然要查阅大量的地方文献。这样, 编纂的地方志内容才会广博、生动, 具有丰富的资料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其文献价值才会高。

2.地方文献的翔实性保证了方志成书的准确真实。由于地方文献多出于当时当地名人手笔, 许多是经过调查、采访或统计整理的实录, 可靠性较大, 有的还不为正史所载, 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大量的情况告诉我们, 地方文献是有较高可靠性的, 志书的真实性决定了编写方志必然要参阅过去的有关地方文献, 因为, 地方文献植根于当地, 而志书的内容又记载于当地事实。因此, 它们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编纂志书参照当地文献越多, 编纂出来的志书准确、真实程度也就越高, 志书的质量, 实用价值也就越高。

3.地方文献的区域性增强了方志的地方特色。地方文献最根本的特征是区域性, 正是这一本质特征, 使它为编纂方志提供了其他任何文献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 地方文献是记录着某个地方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 包括历史地理、政策经济、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矿产资源、水文气象等涉及某一地域并表现于各种载体形式的所有信息, 如:图书、报纸、杂志、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文告、手稿等。而作为地方文献的地方志, 它也是以一定的体例、对一定地方历史沿革、自然现象、物产资源和政治、经济、文化、人物、风土人情等方面分门别类整理记录的文献, 从地方志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全貌, 它的显著特色也是它的地方性。失去了地方特色, 也就不能称其为地方志, 而这些地方特色主要是通过地方文献表现出来, 所以编纂方志过程中为了增强方志的地方特色, 必定要参阅大量的地方文献。

三、地方志对地方文献的影响

编制方志的过程也是地方文献收集的过程。我们从众多旧方志的记载可以找到明证, 例如, “隋大业中 (公元605-617年) , 普诏天下诸郡, 条其风俗、物产、地图, 上于尚书”[2]。爰及唐代, 更令全国各州府, 按规定报送图经[3]。“建中元年 (公元780年) 十一月计九日, 请州图每三年一送职方, 今改至五年一造送, 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 即不在五年之限。后复故。”[4]以后历代修志, 都曾在全国范围征集过文献。《条例》第五条也有这样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 履行下列职责: (四) 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 组织整理旧志, 推动方志理论研究; (五) 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地方志特别是艺文志中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由于历代编制方志时对艺文志的重视, 一些不是名家的历史人物, 他们的著作往往能从其籍贯地的志书艺文志中找到。笔者在收集榆林地方文献期间, 通过旧方志寻找到许多线索。例如, 榆林本地编写的地方志, 最早是北宋的《麟府二州图》、《新秦旧经》、《葭州图册》等, 均来自元地方总志《大元大一统志》残本的记载。还有一些内容涉及榆林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相关涉的诗文杂著, 如刘鸿声《爱菊园诗集》4卷, 李国瑾《石花鲤鱼赋》l卷, 杜肇声《马上吟诗草》6卷, 马汝骥《西元集》, 郝汝松《假我集》16卷, 郝崇元《野云子天问集》, 郝睿《孟浪子醉中集》、《西河吟草》等著作, 都是从府谷、绥德方志的《艺文志》中找到的。

四、地方文献与地方志业务工作之间的互动

在上次修志过程中, 图书馆为修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图书馆和地方史志部门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 应进一步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互动。

1.图书馆应主动与地方史志部门联系, 收集地方文献。编制方志的过程也是地方文献收集的过程, 地方史志部门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图书馆应主动出击, 争取把这些地方文献纳入馆藏, 当然史志部门不会也不可能把全部资料都交给图书馆保存, 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采取复印、复制、缩微等方式获得。

2.地方史志部门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地方史志部门在修志过程中, 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文献资源, 上轮编志工作, 各级各类图书馆为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随着近年来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检索途径的拓宽, 新技术的应用, 一定会给地方史志部门更多更优的服务。二是人力资源, 方志编纂涉及许多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 例如从上轮志书艺文入志情况看, 大部分只摘录了部分文章和作者姓名以及作品名称。没有出版社名称, 没有具体的出版年代 (古代者则有朝代名称) , 也极少有作者简介, 更谈不上有作品提要了, 因而其实用价值不强。对图书文献的完整揭示、编纂作品提要、版本的鉴别校勘以及分类、编目等正是图书馆学的学科内容, 图书馆有很专业的人才胜任此项工作。

3.地方史志部门和图书馆共同组织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组织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地方史志部门和图书馆的工作职责, 应积极协调沟通做好这一重要工作。

地方文献植根于当地, 而地方志的内容又记载于当地事实。因此, 它们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数字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收集、检索途径的拓宽, 新技术的应用, 相信新修的地方志将更为真实准确, 质量会更高。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方文献与地方志概念上联系的论述, 以及二者互动关系的阐述, 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要使第二轮修志取得成功, 必须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关键词:地方志,地方文献,特色馆藏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2]长孙无忌.隋书.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3]彭静中.中国方志简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策略浅议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地方 服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254-01

Strategies on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Serve Rural

Wei G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Hunan 418008)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serving the rural and proposed some straegies to how to serve the rural.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rural;serve;strategies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资源、藏书数量、种类和软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都比其他类型图书馆有明显优势,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素质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平台,以往仅仅将这种资源视为高校内部的自有资源,带有封闭性甚至垄断性[1],但高校图书馆属于国家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满足校内师生的需要,而应该扩大服务对象,为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图书馆地区服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但服务对象仅为少数校外特定用户,规模很小,影响力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规模逐步扩大,这大大促进了农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但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农民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虽然每个地方都有公共图书馆,但公共图书馆存在馆藏资源少,知识更新不及时和服务意识落后等不足。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本地方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办学经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地方财政,这类院校的图书馆更应该服务地方[3]。地方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拥有文献信息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这些都是公共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应该主动介入社会,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这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建立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首要要求。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地方底蕴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甚至地方思维的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不能循规蹈矩,千篇一律,而应该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抓住地方发展的各种需要,有针对性的搜集和增加地方特色资源,包括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特色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原有藏书基础上对本馆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针对性地增加地方企业经营决策、市场营销、农业科技和医疗卫生的比例,建立为地方服务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并且根据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发挥高校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对资源数据库进行专题性的多次加工,细化编录,能随时迅速提供相关信息,形成定点、定向及定题的特色服务;同时举行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通过技术服务和咨询,提高企业和居民的技术能力,提高居民的社会就业能力;此外,通过信息技能服务,帮助居民熟悉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掌握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措施,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必要手段。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4]。公共图书馆的由于经费、人员和其他原因,馆藏资源更新不及时,缺乏特色和难以提供针对性服务等不足,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范围和服务对象明显大于高校图书馆,因此两者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既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又为地方发展提供动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首先需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即通过建立统一平台,实现对各自馆藏资源为集体资源;然后构建资源来源保障体系,即各图书馆根据各自的主要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资源建设,做到不重复建设和全面建设,从而构建一个可以满足各种资源需求的文资源保障体系。

走入社区,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追求物质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需求,但追求什么和如何追求则是惘然。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地方提供经济发展方面的指导外,还应该走入社区,进行精神文明生活的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潜移默化去引导他们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社区和本馆的实际状况,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建立“老年大学”、“社区学习中心”及“社区艺术团”等机构,举办各种展览、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服务技能,把一些利用率低或更新后闲置的资源及设备贡献出来,组建基层图书馆(室),并定期进行业务往来和指导,为发展基层文化做贡献。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从建立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与服务体系出发,形成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并走入社区籍此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地方发展作出应用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华.试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28~30.

[2] 魏红菊.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8):52~54.

[3] 林小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探析[J].常州大学学报,2011,12(4):135~137.

[4]区旭坤.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31):249,251.

地方史志 篇12

地方高校办学者要有传播地方文化的责任意识, 要有世界眼光, 坚持对内传承与对外输出并举, 超前谋划, 顶层设计, 统筹安排, 将文化传承与输出融合到自身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中去。

一、 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可行性

1. 天时之利。

由于地方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教育功能, 其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地方文化具有地方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优势, 如果裁剪得当,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 能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 2012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他还要求 “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 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2. 地利之便。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英才辈出、人文荟萃, 精神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地方高校坐拥地利之便, 可以从中汲取精神文化营养。

3. 人才高地之利。

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的“文化高地”和“文化森林”, 聚集了区域内众多专家学者, 有能力担当起地方文化传承与输出的重任。这些专家学者中很多人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 熟悉脚下的地方文化土壤, 热爱并乐于传授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 地方院校的学生即教育受众大多来自本乡本土, 耳濡目染之下, 对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英雄人物事迹有一定了解, 他们也乐于接受并输出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

4. 特色学科之利。

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有一部分本身就来源于地方文化中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其特色学科和地方文化紧密结合, 互为依托, 相得益彰。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完全有能力发挥自身优势, 反哺地方, 为繁荣地方文化作出贡献。

二、 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教学安排

要想将地方文化传播大业实实在在地做好, 地方高校必须结合课程教学去进行, 将地域文化内容灵活地穿插于某些课程内容中去。被植入课程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考核评价等多方面体现地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 人们会首先想到思想品德课作为被植入课程, 然而一个更具创新性、更具操作性渠道是外语教育渠道——大学英语课。据笔者所知, 一般地方高校的思想品德课占7个学分, 开课跨度一学年, 而大学英语课占16个学分左右且时间跨度是两年4学期, 后者显然在时间上更宽裕、更有可操作性。此外, 后者的课程性质更接近文化素质教育, 与文化更具兼容性。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 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1] 。最重要的是, 通过外语课来学习地方文化知识, 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文化交流, 方便文化输出。

1. 教学目标。

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将地方文化课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了解、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能力, 能用中、英文口头简述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 根本目的是达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双赢局面。地方文化是本质内容, 英语是形式, 可促进外语学习更言之有物, 更有现实意义, 满足文化传承这一特殊用途的需要, 也能避免一味地注重英语基础学习而产生的懈怠感[2] 。

2. 课程设置。

一是将地方文化内容融入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阅读课和听说课中, 二是将它融入提高阶段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中。目前, 英语阅读教材每单元由2~3篇的西方特色明显的文章组成, 可将其中1篇选编成中国地方文化知识内容。或者, 原有的阅读教材不变, 另编一册中英文对照本阅读教材, 侧重介绍典型的地域特色文化。同样, 选修课也可以兼顾中外文化的知识内容。这样既可满足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 也不耽误他们学习英语。

3. 教材建设。

从地方文化品牌的外译和输出入手, 组织师资力量编写一本或一套中英文口袋书, 将本地的历史、民俗、戏曲、名吃、特产、旅游、主要产业等相关称谓精心译成英语, 推动本地的街牌、路巷、游地、旅店、食谱、市场、游园等相关名称的双语化。还可翻译一些地方史志、古籍, 以激活传统文化价值, 使其能古为今用。选材时, 要特别注意“让英雄主义文化走出去”[3] , 要大方地展现优秀的英雄主义题材类作品, 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4. 考核评价。

地方文化课不用单独考核, 但要将考核内容嵌入到大学英语考核过程中去, 要求学生平时参与英语课堂涉及中外文化方面的讨论、回答问题和完成口头报告;英语试卷考查要涵盖本土文化内容即可。目前, 若对学生没有一定形式的考核要求, 本土文化学习肯定会不了了之。

除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外, 外语、外贸专业学生在外输出地方文化方面的责任更大, 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外语翻译能力, 以笔头方式传播本土文化。

三、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科研措施

1. 创办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刊物或在学报设立地域文化特色栏目。

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蕴藏及自然资源。 通过创办特色刊物, 挖掘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 整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开发研究出新的文化生长点。一本地方鲜明的学术刊物是吸引专业人才、促进专科建设的良好平台, 亦是对外文化输出的特色窗口。若暂时不具备办刊条件, 可利用学报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栏目, 促进地域文化传播。许多地方高校学报开设了以地方山水、文化遗址、文学名著、历史名人研究等为特征的地域文化特色栏目, 对地域文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 创建地域文化研究基地, 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利用人才高地和地方特色专业优势, 地方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研究基地和研究机构, 吸纳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志同道合者共同进行本土文化的发掘、抢救、修缮、保护和研究工作。其成果将成为上述特色刊物或栏目的源头活水。

3. 开展学术交流, 弘扬并输出地方文化。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专门的研讨会或学术论坛, 交流学术成果, 发现新的研究路径。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展示具有地方特色乃至中国特色的文化成果, 实现“走出去”战略,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相信, 最乡土的可能是最世界的, 最个人内心的也可能是人类千古共通的。地方高校师生应主动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等场所宣讲文化研究成果, 这样也对青少年起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4. 促进优秀成果转化, 为地方文化传承注入持久动力。

创立科技成果网站、举办科技文化节, 拓展渠道, 宣传本校的科技文化成果。 与相关行业或企业合作, 寻求投资。可推行无形资产入股组建企业的做法, 使学校无形资产拥有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进一步促进教师们不断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促进文化成果转化。例如, 出版、发行中、外文地方文化口袋书, 设计、创作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特色的城市雕塑, 设计、制造地方传统服饰等等。当精神产品转化国、内外消费者需要的物质产品时, 不仅产生经济效益, 而且将拓展文化的传播方式, 产生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四、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服务措施

1. 建立服务体系, 保持沟通顺畅。

建立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协作组织和基地, 使高校与地方之间有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渠道; 建立密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 可以让高校能切实关注当地文化发展的问题和需要, 也使社会及时、充分地了解学校的科研与学科的发展, 增加文化科研成果的社会认知度。与相关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旅游部门、企业等保持常态联系。

2. 直接参与地方文化活动, 传播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提供了用武之地。其中既包括城市乡镇文明建设活动、直接而广泛的文体活动, 也含有各种文化项目的研究活动。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 有选择地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在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的同时, 使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更多地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4] 。学校还应鼓励师生与社区紧密联系并实现良性互动。 艺术专业的师生可参加地方组织的针对国内外观众的文艺活动;外语 () () 专业的学生可担任外贸活动、国际体育赛事的志愿者;规划设计专业的专家可参与所在城市的规划工作等。

3.开放校内文化资源, 俯首甘为人梯。

校内文化教育基地及研究基地在教学、科研之余应定期向社会开放, 供有关人士学习、研究之用;人文社科平台向社会开放;学校图书馆里关于地方文化的专用资料也应与社会共享;召集文化专题研究会时不妨邀请地方职能部门参与研讨, 让社会及时了解最新研究成果;特色刊物或学报专栏应为地方特色行业或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或创意支持。

4. 培养师生地方文化输出能力, 增强文化渗透力。

目前, 中国品牌的国际认可度还不高。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优秀地方文化并没有随着产品出口而走出国门, 文化附加值低, 国际语汇少, 文化渗透力弱。针对此困境, 地方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输出意识、强化地方文化认知能力、提高地方文化翻译能力[5] 、拓展地方文化输出渠道。文化是不断交流演化的, 没有交流, 就会落后。各种形式的国际音乐节、美术展、影视作品展、服装节、创意大赛等都是高校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极好平台。此外, 要重视招揽人文社科类的海归人才, 利于中西文化碰撞之后的创新、融合, 从而推动地方文化走向世界。鼓励教师、学生从事文化产业, 开发文化产品, 以文化产品的出口带动地方文化输出。文化产品是精神、思想、审美能力、情感活动的产品, 主要生产要素是人的头脑, 是创意、策划、设计、发明、灵感的产物。要支持有条件者成立文化企业或文化创意公司, 出口创汇, 实现文化与经济共繁荣, 生产、教学、科研齐进步。中国人做出来的文化产品, 要让外国人看到、用到。文化输出不仅仅是抽象的思想输出, 也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输出, 而后者更能满足消费需求, 往往能走得更远。

摘要:文章探讨了地方高校传承与输出地方文化的可行性、教学安排、科研和服务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文化,传承,输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

[3]聂震宁.让英雄主义文化走出去[N].人民政协报, 2012-03-12.

[4]蔡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论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地方史志】推荐阅读:

地方史资料07-24

地方税收07-14

地方利益10-15

地方院校05-13

地方党校05-13

省属地方05-14

地方审计05-18

地方元素05-30

地方立法05-31

地方科协06-05

上一篇:二次接地网下一篇:企业计量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