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脑出血论文

2024-09-17

幕上脑出血论文(共4篇)

幕上脑出血论文 篇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存和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性[1],目前对于手术治疗及其指征的认识已渐趋一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手术对病程的早期干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较前已有明显的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对我院近3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就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48岁~79岁(平均65岁);发病时间0.5 h~18h(平均7.5h);临床表现血压升高、偏瘫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发生脑疝28例;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急诊CT检查,CT表现为幕上脑内高密度影(CT值75Hu~80Hu),边缘清晰;基底节区血肿42例,丘脑血肿6例,脑叶血肿4例,其中15例合并有脑室积血;左侧25例,右侧27例;血肿量35ml~160ml。

1.2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

本组选择适宜病例均在发病24h内手术。

1.3 手术方法

52例患者中采用骨瓣开颅25例,其中21例同时去骨瓣减压,6例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6例,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18例,其中3例改行开颅术,单纯行脑室外引流术3例。本组开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在局麻下进行。①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头颅CT确定血肿部位,取“?”或马蹄形头皮切口,直视下清除血肿并止血,脑压高者和术前发生脑疝者去除骨瓣减压。②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颞部头皮4cm~6cm直切口,颅骨钻孔扩大骨窗至3cm,切开硬脑膜,冷光源辅助直视下清除血肿并止血。③微创穿刺引流术:选用北京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用枪式电钻驱动,根据CT片穿刺血肿中心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置换血肿,血肿腔注入液化剂(生理盐水3ml+尿激酶3万u)接引流袋持续引流。④脑室外引流术:穿刺部位选择侧脑室额角,根据脑室积血情况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管接引流袋持续引流。

1.4 术后处理

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高颅压,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加强护理及早期康复治疗等。

2 结果

死亡8例,存活44例,其中植物生存2例,生活完全或部分自理37例,完全护理依赖5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约80%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在幕上脑实质内,约70%在基底节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治疗观念是采取内科治疗,但疗效不满意。CT应用于临床后,可以直接了解出血情况,并判断预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再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即可确定应采取的对策。目前对于手术治疗及其手术指征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通过各种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明显优于内科治疗。

3.1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手术目的在于清除血肿,制止出血,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生命,促进脑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对于手术指征的选择不同,所获得的治疗效果也不相同,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点综合考虑:①出血量:幕上血肿大于30ml。②意识水平:Ⅰ级一般不手术,V级手术很难奏效,余均可考虑手术。③部位:幕上血肿多考虑手术。④病情进展迅猛者手术应慎重。⑤年龄及一般状况:高龄及合并有心肺肾严重疾患者一般不宜手术[2]。另外,患者家属对于手术的态度也是决定是否手术的重要因素。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基础研究证明,脑出血发病20 min~30min,颅内血肿形成,一般3h内血肿周围水肿尚未形成,6h~7h后出现脑水肿,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出现不可逆损害,12h达到中度水肿,24h达到重度水肿[3]。高血压脑出血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后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损害以及随之而来的脑水肿、脑疝形成。因此早期手术,及时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是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对条件适合的病例,尽早手术(24h内)可以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3.3 手术方法的选择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复杂,应根据患者病情、血肿大小、部位形态、形成速度、血压以及患者一般情况等具体分析,因此对于幕上血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①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较大,昏迷程度深,尤其是已发生脑疝的病例适宜选择该手术。该手术的优点是直视下清除血肿,止血彻底,减压充分。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损伤大,出血量多,水肿反应重,术后易出现并发症。②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近年来由于冷光源及显微镜的临床应用在传统开颅手术基础上改进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也可在直视下清除血肿,缺点是视野小,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有良好的照明,骨窗小减压效果不理想,故该术式适合中等量血肿病例。③微创穿刺引流术:该术式可在局麻下进行,脑损伤小,操作简便,缺点是血肿清除不彻底,脑组织受压解除有限,不能进行可靠止血,适合于深部及血肿较小病例或不具备开颅手术技术的基层医院。④脑室外引流术:适应症主要针对脑室内积血,可引流血性脑脊液缓解高颅压及脑积水。

3.4 术后处理

手术仅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术后处理同样应该得到重视。①重症监护。②调控血压,血压过低导致脑血流不足,过高可导致再出血。③控制高颅压,减少高颅压造成的继发性损害。④防治并发症,加强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⑤早期康复训练等[4]。

3.5 手术疗效的临床影响因素

①意识水平和GCS: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可靠指标,入院时GCS评分高者手术预后好。②出血量:对手术疗效也密切相关,血肿量越大,疗效越差,死亡率越高。③出血部位:出血部位越深,手术死亡率越高。④早期手术多可获得满意疗效。⑤手术方式:由于病例轻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与疗效关系尚难比较。⑥病例合并心肺肾等严重疾病也影响手术效果。

总之,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术前合理评估,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52例患者分别采用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及脑室外引流术4种手术方法,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缓解高颅压,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死亡8例,存活44例,其中植物生存2例,生活完全或部分自理37例,完全护理依赖5例。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是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颅脑手术

参考文献

[1]沈光建,邹咏文,许民辉高血压脑出血延期死亡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8):3738

[2]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0

[3]翟勇,夏冰.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时机及术式选择[J].医学综述,2008;14(1): 110-111

[4]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2

幕上脑出血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11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男83例,女56例;年龄48~76岁,平均53岁;高血压病史2±20年;出血量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30~110ml,平均62.5ml;术前GCS评分8分27例,8~12分89例,>12分23例;双侧曈孔等大78例,一侧瞳孔大34例,双瞳散大25例,除意识障碍外,场伴有对侧肢体偏瘫和(或)失语。

出血位置:本组均选择小脑幕上出血,其中一侧丘脑出血51例,一侧基底节区出血88例,伴血肿破入脑室72例,左侧出血83例,右侧出血56例。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切口始于颧弓下耳屏前1cm,于耳郭上方向后上延伸至顶骨正中线旁开2cm,然后沿顶骨正中线旁2cm向前至额部发际,帽状腱膜下剥离皮瓣,保留颞浅动脉主干,骨膜下剥离颞肌,游离骨瓣,顶骨骨瓣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cm,骨窗≥8cm×8cm,暴露前中颅底,蝶骨嵴磨除至眶上裂动脉,减轻对侧裂血管的压迫,电灼硬脑膜中动脉及表面血管,从额部至颞部切开硬脑膜,根据CT影像学定位,脑穿针穿刺抽出血肿后在大脑皮质做1.0~1.5cm造口,用双极电凝和吸引器沿隧道探入血肿腔,再将脑压板支撑固定,在显微镜直视下用小号吸引器轻柔,缓慢吸除血肿,尽可能完整清除血肿<90%以上,仔细寻找出血点,电凝出血点,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残腔表面铺止血纱布,于血肿腔内放置硅胶管行外引流,术后做硬脑膜减张修补后去大骨瓣减压,合并血肿破入脑室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

2 结果

患者均在术后1天、3~5天及两周复查头颅CT,103例血肿清除>90%,21例>80%,15例血肿清除>50%,术后患者死亡1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GCS评分,恢复良好38例,中残56例,重残23例,植物生存5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造成,在整个脑血管病中出血的死亡率占首位,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又严重的疾病,其出血部位以壳核区最常见,其次是丘脑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等[2]。

现国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很多: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进步和显微外科的发展,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逐渐显现,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标准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CT影像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年龄,全身状况,基础疾病有无并发症等。

本组所选案例均为幕上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合并血肿破入脑室139例,出血量约40cm以上,采用改良标准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主要包括去骨瓣区减压(根据血肿大小而决定骨窗大小),硬脑膜充分切开,其优点有:①手术入路固定、操作方便;②脑组织损伤小,且便于内外减压,术中可视颅压情况扩大骨窗;③暴露视野良好,以利于暴露额、颞叶、中前颅底;④缓解大脑后动脉及深静脉系统的压迫、改善脑组织氧分压,区域局部血流增加,减轻脑组织缺血性损伤;⑤骨窗范围大小适当,术后便于修补,近年以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被认为是一种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力并解除脑疝的有效手术,而被广泛应用,但同时由于祛除骨瓣过大而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早期的如术区脑水肿大加重,脑膨出致脑结构变形、扭曲,增加神经损伤[3]。后期的如脑膨出、脑移位、硬脑膜下积液、切口疝、脑积水、癫痫等。在术中祛除骨瓣的面积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保证减压充分又要避免扩大骨窗而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4]。

总结本组案例术后随访6~12个月38例恢复良好,中残56例,极大提高了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游潮,李洁.进一步规范和重视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中医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1001-2346.

[2]王忠诚,主编.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4-871.

[3]刘伯远,江基尧.外伤性大骨瓣手术方法介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153-154.

幕上脑出血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的脑出血术后患者97名,入组标准: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9],诊断脑出血经CT证实。同时具备:40岁<年龄<80岁;幕上血肿>40mL术后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活动性肝病,肝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进行性高血压;既往有痴呆病史;呼吸功能衰竭;原先脑血管疾病遗留功能障碍者;外地无法随访者。

97名患者按入组时间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对照组和晚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在发病14天内进行康复,对照组不进行康复,后期康复组在发病14~30天内开始康复,3组其余治疗相同。早期康复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9.69 ±8.54岁;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7例;基底节28例,丘脑3例,脑叶4例;出血量51.63±10.91mL,死亡8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6.28±10.58岁;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15例;基底节25例,丘脑4例,脑叶3例;出血量49,21±7.95mL,死亡10例。后期康复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4.10±8.43岁;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14例;基底节23例,丘脑3例,脑叶4例;出血量50.63±9.29mL,死亡8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康复介入的时间

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48小时后开始康复,后期康复组于14~30天后开始康复。

1.2.2 康复训练方法

软瘫期的治疗:(1)良肢位: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2)被动活动肢体;(3)感觉性刺激,Rood方法为主,轻快牵伸肌肉,轻扣肌腱或肌腹、挤压肌腹等;(4)利用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腰反射诱发患肢的肌张力;(5)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诱发患肢运动;(6)主动体位转换,如床上翻身训练;(7)尽早站立。训练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康复组与对照组应避免收入同一病房,以防心理因素及对照组进行模仿而影响试验结果。

1.3 疗效评定

1.3.1 出血量采用多田氏公式:出血量=血肿面积最大平面的最长轴×最大平面的最宽轴×层厚/2。

1.3.2 运动功能采用FMA评定法评定,总分100分。

1.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 MBI法评定,正常100分。

1.3.4 肩痛阳性为患者处静止位或主被动活动时出现疼痛;肺感染阳性为患者有肺感染的症状、体征及胸片依据。

入院后症状、体征发展完全后评分一次,进展性卒中时,如未等症状发展完全评分,各项指标的结果不能真实地反应病变的严重程度,康复2个月再进行评分。

1.3.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评分

3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在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早期康复组评分较其他两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康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生活能力评分

3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能力评分在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早期康复组评分较其他两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康复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肩痛及肺感染

2个月后早期康复组肩痛及肺感染发生率较其他两组低(P<0.05),后期康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3.1 康复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不进行康复与其余两康复组对比以便了解康复的有效性;两康复组在不同的时机进行康复,了解康复时机对预后的影响。康复2个月后早期康复组评分高于其他两组,晚期康复组评分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有关。3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2.9%、31.3%和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数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可见人们害怕因康复引起再出血的担心是没必要的。说明早期康复不会增加死亡率,说明早期康复是有效性的及安全的,这与国内外很多研究一致[10,11,12,13]。康复机制:康复治疗中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从而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和恢复。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从而相应增加冠脉血流量(CBF)。康复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流加快,也可增加CBF[14]。而CBF 的增加可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血供,挽救半暗带区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早期康复可以有效地避免脑卒中后出现的并发症,为肢体功能的恢复扫清障碍。

3.2 早期康复对预防肺感染的作用

肺感染是卒中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对预后有严重影响。有报道院内肺感染率可达38.5%[15],宣武医院统计脑出血,脑出血的死亡病例中约1/4 死于肺感染,最高达83%[16]。大量出血对脑功能的损害较大,并发症多、卧床时间长,故肺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容易反复和迁延不愈。本组统计结果,早期康复组肺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早期即开始康复对预防肺感染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说明的这一点与绝大部分研究一致[8,15,16],而且越早康复效果越好。康复防止肺感染的机理:康复可以直接促进神经系统尽快恢复,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挽救即将坏死的神经细胞;可以提高心功能,增加脑供血,加快血肿的吸收;肺血液循环加快可以提高肺功能,预防细菌定植;定时的变换体位,拍背有利于痰的排除;吞咽康复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康复促进胃排空,可防止食物反流入呼吸系统,减少下肢血栓的形成。

3.3 康复对肩痛的防止作用

肩痛是脑卒中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率为5%~84%[17,18,19] ,Pinedo等[20]对73 例偏瘫的中风病人观察1年,1年内81%的病人有并发症出现,疼痛肩最常见,约占40%。由于肩痛的存在使患肢活动减少妨碍了坐位和站立位的平衡维持,阻碍了康复的进程,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本组统计结果可见早期康复对肩痛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一致。康复对肩痛的防治作用原理:良肢位的摆放可以预防不当姿势引起的关节肌肉损伤。肩关节的早期活动可以防止因制动引起的关节病变。物理因子的治疗、局部物理因子(电疗超声)的应运有镇痛和抗痉挛的作用,关节活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粘连。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幕上大量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预防和减少幕上大量脑出血患者肩痛和肺炎的影响。方法:将97例4080岁确诊为幕上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早期康复组(35例)、对照组(32例)和后期康复组(30例)。采用FMA(Fugl-Meyer)评定及MBI(modify barthel index)法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肩痛是以患者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为阳性,肺感染依据症状、体征及胸片可诊断。结果:康复2月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改善,肩痛及肺感染发生率较其他两组低(P<0.05),后期康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肺感染及肩痛的发生率。

幕上脑出血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0, 男性16例, 女性患者14例。年龄46~70岁, 平均61岁。伴有高血压20例, 伴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1例, 伴有心房纤颤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5~52 h, 平均19 h。入院时呈昏迷状态15例。CT确诊11例, MR确诊17例。

1.2 影像学表现

诊断标准CT和MRI扫描显示梗死范围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一半, 且有多支血管出现梗死情况;CT或MRI扫描发现患者存在脑肿胀现象, 并且出现明显的移位, 压住患者侧脑室。本组病例中累及一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例, 一侧大脑半球多只供血动脉9例, 累及双侧大脑半球供血动脉6例。

1.3 治疗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头皮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0.5 cm, 从上至下沿着耳朵边缘一直向后至顶结节上, 与矢状线之间的距离为3 cm左右, 在矢状线与发髻交汇处停止。骨瓣的大小为10 cm×12 cm, 咬除颞骨及蝶骨嵴外1/3使骨窗边缘向下达到中颅窝底, 在骨窗边缘使用吊架硬膜, 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避免出现肿块。如果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脑膨胀问题, 可以保持硬膜现状, 没有必要清醒缝合, 直接将和帽状腱膜和头皮缝合, 否则用人工硬脑膜扩大修补后缝合颞肌和头皮。

1.4 术后处理:

术后所有患者均进ICU病房, 根据术中脑组织肿胀程度确定脱水剂用量, 早期气管切开, 促进排痰, 防治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治疗。病情稳定出ICU后高压氧、肢体康复等治疗。

2 结果

手术后半年, 医护人员回访调查, 对患者进行诊断, 采用GOS评分标准, 发现30例患者中GOSⅠ级患者有15例, 占总人数的50.0%, COSⅡ级8例, 占总人数的26.7%, COSⅣ级6例、占总人数20.0%, COSⅤ级3例, 占总人数10.0%。

3 讨论

目前,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已经逐渐趋向成熟, 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患者和临床的普遍认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 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严重脑水肿、脑肿胀等, 导致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升高。有学者认为:大面积脑梗死多由大脑中动脉血栓引起, 其次为心脏病性血栓病变。中国脑血管病指南 (2010) 推荐:发病6 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发病24 h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 经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很多患者因超过溶栓时间而不得不放弃溶栓治疗。而临床上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内科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取得效果还不够理想。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编写的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指出去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急性颅脑创伤、内科治疗无效恶性颅高压患者的救命性手术。本组2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随访6~12个月, GOSIII~GOSV达10例, 效果优于内科治疗。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神经外科主席Becker教授首先应用并报道。作者体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脑梗死后脑疝上有以下优点: (1) 通过大骨瓣, 脑组织向外膨出, 可迅速降低颅内压, 改善缺血半暗带供血。 (2) 改善大脑镰下疝和颞叶沟回疝, 减少对对侧脑组织及脑干的压迫,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 (3) 骨瓣足够大, 可以避免发生骨窗处脑组织嵌顿, 加重局部缺血。 (4) 改善脑供血供氧, 减轻继发脑水肿, 避免缺血水肿加重高颅内压的恶性循环。 (5) 便于术后观察颅内压, 调整脱水药物用量。 (6) 颞肌贴附缺血脑组织表面, 有利于通过颈外动脉分支通过交通支向颅内供血。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预后有重要作用。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Koadziolka;当患者出现严重脑梗死症状时, 患者瞳孔会逐渐放大, 临床上给予第一时间治疗就是给予患者电机, 尽快进行开颅减压手术[1]。Schwab等报道认为在没有出现脑疝前进行早期减压术积极有效。CT诊断扫描患者脑梗死方法的敏感度还不够高, 而MRI检查方法的精确性更加高, 能够在早期清楚显示患者缺血组织的大小、病灶位置等, 为临床治疗提供十分精准的信息。CT扫描方法的精确度要明显低于低于MRI, 对于早期只能进行CT检查患者, 出现脑疝症状立即手术。对于有条件MRI检查患者, 显示脑缺血范围达大面积脑梗死标准, 则可脑疝前开始手术[2]。手术要注意骨瓣位置要低, 有利于脑干减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需要额外增加80~100 m L容积, 这就要求骨窗直径至少>12 cm[7]。术中脑膨出显着, 可不缝合硬脑膜。脑膨出不显着, 人工硬脑膜扩大修补。本组患者骨窗均>12 cm, 未出现因脑膨出明显, 术中切除额颞叶的情况。总而言之, CT、MR检查早期确诊大面积脑梗死, 早期行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死、致残率。

参考文献

[1]Cho DY, Chen TC, Lee HC.Earl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J].Surg Neurol, 2003, 60 (3) :227-233.

上一篇:生化测定下一篇:转基因技术与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