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2024-10-06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精选12篇)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企业只有不断强化经营管理,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和运用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 对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 主要研究产品成本构成与成本计算, 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必须进行全面改革, 以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滞后于客观制造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已是大势所趋, 科学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界, 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而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纳入其中, 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 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 缺少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 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学生学完成本核算部分, 仍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的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产品成本全是算出来的, 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却很少顾及;成本核算的教学也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 违背了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二) 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学容量

1. 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偏重于理论的教授, 详细研究各种费

用分配方法, 学生经常面对的是大量的数据计算, 对于实际的成本计算工作无法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理论学习, 学生们掌握了很多成本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但这些程序和方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将其配合完成成本的计算, 不通过实践, 很难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2. 理论教学内容头绪多,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传统理论教学中, 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是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的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涉及知识点较多, 数字计算占有很大比例, 这样易使学生产生烦躁情绪, 变主动学习为被动学习, 无参与过程的积极性。时间一长, 师生双方也逐渐默认了此种“填鸭式”灌输方式, 教学效果不好。

3. 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课时和媒体等的限制, 使得教学效果欠佳。

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 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 而传统的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知识结构, 不便于按成本会计知识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

(三)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滞后

目前成本会计的教学普遍欠缺实践环节, 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 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难以理解, 如对生产工序和生产步骤的正确区分, 对生产中投料方式和产品转移方式的了解等, 这就影响了他们对分步法中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确定等问题的理解掌握。另外, 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仍局限于成本核算, 主要包括在会计的模拟实习中, 教学过程缺少对制造业生产流程的了解, 也没有包括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管理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层次, 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

此外, 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为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硬件条件, 然而由于相关软件的利用水平不高, 使得受教者在现代CAI技术中的收益大打折扣。

(四) 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

在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解, 忽视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 忽视了应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管理需要。在目前出现的新的制造环境和管理理论与方法中, 要求成本会计体系必须提供与管理需要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充分可靠性的信息, 因此成本会计教学必须与生产管理实践密切联系, 以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管理需要。

(五) 现有的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成本会计的现有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模拟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训, 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往往是模块实验, 如辅助生产费用核算、损失性费用核算;或模拟实训, 如对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后, 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模拟操作, 这与真实的企业业务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 不仅缺乏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 而且在形式上缺乏创新。学生就业实习时又会受到实习岗位限制、从业水平局限等, 导致成本会计实践严重不足。

(六) 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事实上, 虽然有部分教师参加了社会实践, 但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仍是从学校到学校, 理论基础不错, 但实践功底较差, 很难把理论和实务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实践教学不生动、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运行实际。

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 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成本会计工作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 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 而且在企业建立了内部网络的情况下, 实时成本报告已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工作范围不断拓展, 不论是企业、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 都对成本控制等成本管理工作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可见, 现代成本会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 虽然成本核算仍然是其基本内容, 但其内涵已扩展至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多方面。因此在设计人才方案时, 应该从整体发展与综合性出发, 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 确立为满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 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 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内容, 在保留成本会计传统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 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 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 使成本会计的体系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 构建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可将成本会计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 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 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课的开设,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 高校还应主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加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争取与公司、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 给学生提供真正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 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

(三) 完善会计模拟实验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课的开展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 要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 配备多媒体、电脑等设备, 创造仿真的会计环境, 从成本的核算到成本的管理控制,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给学生分配角色、布置任务,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教材, 搜集资料, 相互讨论, 寻求教师的帮助, 进而解决问题。模拟实训环节, 实训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 比较理想的实训内容是能够涵盖一个成本会计循环。可以某个企业某一期比较完备的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按实训学时进行适当调整后作为实训素材使用, 以充分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吸收。

建议将会计模拟实验分成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会计模拟实验阶段, 通过给出某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 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核算成本、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企业的财务部门,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级会计模拟实验阶段, 通过给出某模拟单位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问题, 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过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知识, 对该模拟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决策分析,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决策层,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不同层次的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其职业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

(四) 改进传统的授课方式,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成本会计实验中大量涉及原始凭证的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 并且上述内容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解决传统黑板授课空间有限的问题。同时, 应对专业教师进行现代CAI技术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使用技能的培训, 如PPT课件制作中超链接、图示、自定义动画等的恰当运用以及FLASHMX等动态效果的引入, 能有效辅助教师使理论解释更形象、数据来源去向更明朗、计算流程总结更清晰、账务处理更直观, 而这有赖于教师对相关软件功能的掌握和利用水平。学校可定期开展课件展示与评选活动, 激励教师设计出形式丰富、对课堂教学确有助益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此外, 课程网站的使用也将大大有助于教、学双方的直接交流, 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 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数据资料的处理

实际工作中, 成本计算工作量大而且数字有时不易计算, 学生即使掌握了计算方法与步骤, 在计算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错误。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 能明显提高学生成本计算的速度,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六) 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 高校可以将从学校毕业后来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送到企业带薪锻炼一年;其次,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 允许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兼职, 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活动, 组成科研攻关小组, 为企业出谋划策, 在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 既服务了社会, 又扩大了高校的知名度, 并能获得一定报酬。

随着高科技在各领域的运用, 面对21世纪学科综合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是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通用型和智能型人才。为此,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我们应当转变观念, 由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 逐步上升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本会计管理思想的运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需要在今后持续借助院校间的横向合作, 以及同企业界进行纵向的检验反馈中探求更科学的措施。

摘要: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活动,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然而, 目前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 与现代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的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对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万寿义, 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庆志, 国凤兰.我国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财会通讯, 2006 (3) .

[3]俞宏, 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 2006, 16.

[4]乐艳芬.成本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篇2

摘要:成本会计学作为学校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对培养专业型的会计人才和适应企业管理需要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导致授课结果并不理想,为此需加强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促进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会计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目前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其造成的弊端,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发挥其职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本会计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成本、费用等的计算方法,熟悉企业成本会计相关工作的具体核算,以及运用成本会计的相关核算方法将企业各项费用正确反映到会计账簿中,做到账、证、表之间相互联系。

一、当前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当前的成本会计学的教学中,教师出于课时的限制,为完成教学计划而缩减教学内容,过多注重对传统成本会计学方法理论的介绍,忽视不断涌现的新型教学方法,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更无法结合企业管理实际,理论与实践难以统一。成本会计学是包含对成本的预算、计划、决策、核算、控制、分析等方面职能的综合管理型学科,各项职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然而,学生并不能全方面的了解掌握其职能,往往过多的注重学习成本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对成本会计学的运用过于死板、局限。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单项知识点的掌握较好,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例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不同费用进行分配的各种方法以及单项费用的计算都有较好的掌握,但是在实际解决成本会计问题时,不能清楚的选择正确的方法,比如,对于在产品该按所耗的直接材料成本计价还是固定成本计价的选择模糊,对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出于对成本会计的片面性认识,多数人将成本会计与工业会计等同起来,而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对成本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应减少。另一方面这也与当前的应试教育存在很大关联,受学生普遍关注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都对成本会计涉及的范围较少,为此学生投入的精力少,缺乏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成本会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本会计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紧密相关,不仅在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对外服务中发挥作用,而且也为企业做出的管理方案、决策方案提供与成本信息相关的依据。企业加强成本会计工作,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十分重要,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利用促进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进而促进企业市场地位的提升。加强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是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重要策略,对于培养具备丰富经验的经营管理型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人才专业素质以便满足市场就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式教学

基于成本会计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配合。作为院校应将以培养专业技能型、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此需要学校方面加强资金投入,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从产品生产的过程入手,从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接触中,逐渐了解成本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任课教师也要真正走进企业,了解不同企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问题,通过整理分析将其作为案例,不断更新教学课件,使学生在课堂上围绕案例具体掌握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真正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减轻学生将来走在书本进入社会工作的压力,使其尽快的胜任岗位工作。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就要加强对成本会计的重视度,以便于为后续学科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二)改革考试方式,倡导教学考核的多样化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果评判依据的考核存在许多弊端,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为此,对于成本会计学的考核要注重多元化,将学生成绩的考核分为多个部分,减轻卷面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活跃程度、课后作业独立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等加入最终成绩的评判,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报告,设计成本计划解决方案,使学生全面掌握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计划、决策、控制等内容,并将此成绩作为对学生期末考核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师要不断扩展知识范围,创新教学方式

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课程的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促进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需要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例如,教师可走出课堂真正从企业中获取实践经验,提高成本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校方也要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对教师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促进教师继续深造,提高教师会计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成本会计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账务处理以及如何编制企业成本报表,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型的会计人才。加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是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段彦.探索《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

[2]王艳丽,赵英鑫.对“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 中职 成本会计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100-01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着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成本会计工作岗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成本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考核的方法、熟悉成本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其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方面。然而,近年来职业中专《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却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分割,不能系统应用

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成本会计各章节的内容和单一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很难,但很难把握各知识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系统应用。在成本会计当中往往存在一个事项有多个方法的情形,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比例法。

2. 重纸上谈兵,不能实际应用

在成本核算中要求将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全部入账,汇总成本,同时进行账目的分配结转。而不同的费用因其性质和承担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其间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来完成繁多的数据处理。从教学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普遍把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的数学计算,不能将各分配表计算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也不能很好地掌握不同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及其与账簿结转的对应关系。如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的掌握只能套用例题、计算公式进行算式求解,而不能编制简洁直观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尤其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费用的转进转出往往判断失误,对交互分配的账务处理也是模棱两可。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凋查研究和学习效果比较,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 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把成本会计与数学计算等同起来,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数学计算,只要计算得好,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不涉及到会计处理,从而也就不理解所学的知识,如甲产品的产量为500件,乙产品的产量为300台,大部分的学生认为500和300能相加等于800,根本没有理解这样的计算有没有经济意义。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单一的强调计算改为成本会计理论、技能基本功培训为核心,综合考虑知识对未来工作岗位的应用,在教学中力求接近实际,如在讲授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约当产量法的时候,改以前的教单一的计算为把计算融入表格,通过制作和编制表格,使学生综合运用约当产量法的原理,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理解复杂的成本核算。

2. 增加实训课时,增强动手能力

成本会计实训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加大了对成本会计实践环节的教学。我先选择一个相似的案例用多媒体示范,特别强调成本明细账设置、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成本计算单的开设、账簿的登记、费用的分配、成本的结转等。然后给出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最好用手工账来训练学生。手工账全面、细致,最具典型意义,可加深学生印象。除记账凭证、账簿外,各种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让学生自己编制,为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完成后老师给予评价,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并且老师纠正错误时应示范展示正确的做法。

3. 改变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号召,我认真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把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等引入到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为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推导、“寻根究源”和课外求知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生产流程与管理要求、账户设置与结转、比较与归纳去掌握计算公式与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从而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改变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

善于预习展示、小组讨论、课堂检测等形式的引入,我相应的增加了新的考核方法,如增加自评、互评等形式。将学生的成本会计课程总成绩分解为卷面成绩、预习展示、课堂互动、达标检测、课后作业质量、课外活动情况和实训成绩等多个部分,根据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开展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各部分的比重。

当然,这仅是本人的一点浅见,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它需要师生在教学中逐渐探讨,需要借助院校间的横向沟通,需要企业间的纵向检验反馈,以寻求更好的、更科学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肖薇,桂爱东.《成本会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李洛嘉.《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7.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篇4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后的主干课程,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成本会计》课程和其他会计类课程相比, 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分配方法多, 计算公式多

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可以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重量、体积等多种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每种都有不同的适用情况;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也有5、6种之多, 也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来选择, 各种方法又都有其不同的应用条件。由于企业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要求不同,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 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而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应的成本计算公式又非常多, 这些公式既有差异, 又存在一定相似性, 如果逐一记忆, 学生的负担会很大, 而且核算方法种类一多的话, 学生容易被众多的方法混乱思维, 难以掌握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使用技巧。

(二) 表格众多, 错综复杂

《成本会计》课程中, 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都是在相应的费用分配表中进行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在成本计算单中进行分配的, 这是与其他会计课程不同的地方, 学生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中接触的都是业务的账务处理, 最常见的是进行简单计算, 然后编制分录。而成本会计课程大多是以表代账, 表格众多, 表格之间也互有联系、错综复杂,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

二、《成本会计》教学难点

(一) 缺乏实践教学

一般成本会计教学均以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例讲授, 但由于教学篇幅和教学手段的限制, 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制造业生产过程, 因而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难以理解, 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而且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 没有实践环节, 很难将各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 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只重视各种成本费用的计算, 而忽略了成本核算过程中的账务流程处理, 学生对于哪些数据应该登入哪些对应账户, 账户如何设置等都未能很好掌握。学生得到的是成本核算过程各环节的知识片断, 但缺乏系统、全面地掌握成本核算, 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

(二) 教学手段受限

《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 而这些成本核算流程又通过大量的表格来实现的。目前, 成本会计教学手段大多数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的限制, 使得教学效果欠佳。既无法为学生呈现连贯的知识结构图, 也不利于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结构化教学。

(三) 用学脱节,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注重实际操作而非高深理论教学是高职高专学校教学区别于大学本科教学的一大特点。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过多注重理论, 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单一的教学方法, 大量繁琐的计算公式、错综复杂的表格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同时, 由于缺乏实践教学, 教学手段受限,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一) 应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从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出发, 将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技能分成若干个项目, 每个项目的结构形式是围绕该技能形成所组成的、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行动化学习任务。学生一边学习, 一边实践, 教师在旁进行指导。

在项目教学法下, 需要对书中几个重要知识点分为几大项目, 例如根据成本会计具体核算内容将核算方法分为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 则将这几种方法确定为应完成任务。明确各项目学习目标、工作任务, 应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以品种法为例, 在品种法的项目教学中, 首先规定学习时间, 确定学习目标:能否掌握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能否采用品种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正确计算。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分配相应工作任务, 即结合实际案例利用品种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 并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探讨或发现的信息为全体组员所共享, 这样就可以形成人人合作、组组竞争的积极学习场面。任务完成后, 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对各组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 指出优缺点。教师结合学生完成项目情况, 对相关知识点再作详解, 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二) 应用案例教学法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从宏观角度来说, 一是成本核算部分, 二是成本控制与管理部分。成本核算部分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分析学习, 而成本控制与管理部分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已是大势所趋, 科学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的成本会计教材中绝大部分还是根据传统制造企业的设置构成来进行成本分析, 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对学生做简单介绍, 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具体案例, 利用相应财务工具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同时, 教师也可结合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假定学生作为企业不同的阶层, 以不同角度来探讨、分析、思考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利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使学生深入到企业成本管理中, 能从实际角度分析考量企业成本。

(三) 应用图示教学法

图示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抽象理论具体化, 零碎知识系列化。直观明了,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一般期末转出后结平, 生产费用最终都归集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这是可以使用基本生产成本的“T”字账户, 使得结转过程形象生动, 学生可以清楚看到是从哪儿结转、要结转到哪儿去的过程。又如辅助生产成本费用按照顺序分配法进行分配时, 课本只说明分配计算方法, 提供费用分配表, 但学生不易理解具体过程, 这时可以应用图示法把这抽象的分配过程变得生动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 (见图1)

(四) 注重首次课教学

在首次课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播放企业产品加工过程和生产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 使学生直观企业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 同时引出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什么;如果能做好成本会计工作。而这些问题就是《成本会计》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问题, 即成本会计的目标、作用、本质和计算方法等。笔者在首次教学中, 引用了学生天天都会接触得到的、当地最著名的小吃, 因而将问题提出时, 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虽然不是课本中的制造企业, 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其后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五) 应用分组竞赛法

学生大都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因此为了更有效调动他们积极性, 为了学生能自觉、积极参与学习中来, 可以应用分组竞赛法。笔者常采用分组竞赛法, 将平时所学习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都拿来作为竞赛题, 做到难易适中, 竞赛时常采用必答和抢答形式。学生为了能给自己小组加分, 常常争先恐后, 非常积极。从应用情况来说, 分组竞赛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又起到温故而知新、加深巩固印象的作用。

(六) 应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成本会计核算公式多, 费用分配表、费用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多, 用黑板板书不仅非常浪费时间, 而且也不可能将所有表格都板书出来。而多媒体教学, 是通过教学课件的使用,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直观地演示教学内容, 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通过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 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公式、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等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展现, 在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较迅速地将前面所学知识点调出, 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印象, 有效解决以往板书之后被擦掉、学生遗忘率高的问题。并且, 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企业生产全过程, 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企业工艺流程、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成本计算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七) 加大实训力度

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 着重于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需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即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强仿真手工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课的手工模拟实训主要是针对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核算。该仿真模拟实训是按照企业成本核算程序进行的, 通过实际操作, 使学生不仅学会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 会计账簿的登记等, 更主要的是比较系统地练习成本核算的过程和方法, 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明白费用的来龙去脉, 知道费用分配的最终流向。最后, 在实训基础之上, 再结合不同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特点, 使学生具体了解企业如何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计算、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管理等,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可以对成本会计实践更好地应用。

(八) 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训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 应采用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的, 形成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 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加大实训力度, 开设仿真手工会计模拟实训, 为约束学生重视实训, 有效监控教学过程,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可以将实训做为单独考核, 占期末成绩的40%。除此之外, 在期末理论考试命题中, 要充分考虑命题的科学性, 采用多种题型多方面地考核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能力。结合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侧重对综合能力的测试,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部分同样占期末成绩的40%。另外一方面, 由于《成本会计》教学教程中注重连贯性, 并且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分组竞赛法时, 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因此学生的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实施项目、案例讨论和竞赛情况均可以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 这部分占期末成绩的20%。

摘要:《成本会计》是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强的会计专业课。目前,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手段受限, 为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改革《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成本会计》教学的特点和难点, 提出了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难点,项目教学法

参考文献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建议论文 篇5

1.1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教学过程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成本会计课程的章节较多、理论性很强且各个章节前后联系紧密,因而需要将各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系统掌握。成本会计是联系实际较强的一门课程,其中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取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产品品种种类、产品的批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特点,这些都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教材中提供的案例非常有限,学生很难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成本会计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不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1.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已经从单一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过渡,从教学过程来看,板书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成本计算工作,而板书教学就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学工作将会变得事半功倍。但是,很多高校却存在多媒体教室资源不充足的现状,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多便利,大大扩充了课堂信息量,但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课件制作中,很多生产费用分配表计算过程不如板书教学讲授清晰明了,还有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1.3缺乏系统性教学,不重视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

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教学,日常的课程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完全忽视或不够重视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成本会计实训教学相对于日常理论教学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知识的兴趣,通过成本会计实训演练还可以反映学生对前面理论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查漏补缺。但是很多高校只注重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而对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不够重视,这将导致该课程的讲授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4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性很强,既需要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具备丰富的成本会计实践经验。因此,对成本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目前担任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老师,虽然学历都较高,但是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很多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必将影响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2.改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

2.1增加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即通过列举、讲解案例并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法通过角色转换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企业相关产品成本核算,使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学会正确运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能,懂得如何结合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生产工艺流程选择适合的成本计算方法等等。案例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完善多媒体教学方法,引进情景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已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到了多媒体教学,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总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方法相对板书教学是一种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仅限于PPT教学,利用PPT展示文字、图片和表格。在情境教学法下,多媒体教学法不仅包括PPT教学,还包括影像和视听,例如播放工业企业生产现场实地摄制的影片。把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运用于教学课件的制作,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还可以大大扩充课堂信息量,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2.3构建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成本会计实训部分内容的教学:

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发现,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内容,增加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成本会计实训课程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实验吸引同学的参与,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将原先被动的数字计算工作变得主动有趣。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成本核算人员必须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到核算流程规范的工业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原材料是经过怎样的一步一步加工程序最终生产成产成品,这样成本会计课程才不至于讲得枯燥与空洞。

2.4教师应增加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篇6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保证。

一、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使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同时,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导致职业教育课程由理论型迅速向实用型转化,并使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实用型的内涵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是基石和工具,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成本会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专项课,它的改革始终占据着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向企业输送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设想

(一)教师应有一个合理的知识框架,以形成合理的能力素质

影响成本会计教学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又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担任会计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达到这一要求,学术界和实务界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搭建校企间紧密合作的平台,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教师创建一个合理的知识框架,以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形成合理的能力、素质结构。同时,教师对学生应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想方设法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

(二)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及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以课本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导向,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上述方式不能再继续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研讨会、模拟教学、书面作业、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基本掌握岗位群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在理论教学方面,应将职业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组合的基础,在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仿真及全真模拟教学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既培养专业能力又培养关键能力;把教学与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既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又培养就业能力。

(三)构建、整合、优化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的设想

构建、整合会计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为目标,研究当前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并从理想构建与现实操作两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合格的会计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会计课程体系中,可将成本会计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成本会计课程改革要与高职教材改革同步进行,现行高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成本会计教材采用的是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本科用教材,它体现了本科教育的以学科为主的教育体系特点,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背离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此,教师根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现有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将全书的内容分为七个模块:一是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是人工费用的核算;三是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四是制造费用的核算;五是废品损失的核算;六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七是成本的控制方法。按此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每个模块都有针对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计的,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达到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各岗位所具备的工作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分析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能力培养为主。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方案的制定与选择、结果的反馈与评价参与教学的全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讨论,将项目中的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来设计方案,解决该问题。

项目案例1:在授课过程中,将项目中的某玻璃钢厂造船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展示给学生,如附表1所示。从该表可以看出,每条船所用胶带纸为11.04盘。而实际工作中,每条船只有防水线须用胶带纸,两盘足矣,在这一点上就体现了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造成了浪费,由此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格控制制造费用的重要性,以便今后在工作中能够注重此环节,严把制造费用关。

项目案例2:在教学中,教师将板材车间产品规格不一、复杂多样使切裁的边角料尺寸不一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特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确定板材产品材料定额,从中找出规律,创建板材产品定额成本核算材料折合定额公式。该项目的实施贴近了企业的实际,让学生具有新鲜感、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献计献策,尽管他们创建的公式还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但是这一实践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将项目组创建的公式展示给学生:

1.树脂及辅料的实际单位平米用料量=每次定单实际生产总用量/[(有效宽度+两边有胶余量宽度)×有胶长度]

2.其它材料折合单位平米用料重量=单位平米用料重量×实际宽度×实际长度÷[(有效宽度+两边有胶余量宽度)×有胶长度]

3.V820、V900、V760生产X米长度产成品率=有效宽度×有效长度/[(有效宽度+两边有胶余量宽度)×有胶长度]

4.材料总费用=实际金额/产成品率

同时,教师讲解了创建公式的依据和原理,使学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五、结论

(一)模块教学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模块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成本会计原有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

(三)项目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四)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7

一、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 偏重于成本核算。

目前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为成本会计基本理论 (重点介绍成本及成本会计概念和内容等) 、成本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等)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其中, 成本核算方法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核心和重点, 教师在授课中所用的学时较多。但随着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还应突出成本管理, 但教学实践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成本计划与决策、成本控制与考核等内容却很少, 使学生不能全面掌握成本会计内容。

2.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落后。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需要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讲解成本计算方法, 涉及公式、表格、演算过程众多。而沿用传统的“板书+讲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板书公式、表格及例题推导占用课堂时间较多, 会降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 造成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抄”,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 教学效果欠佳。

3.实践环节薄弱, 理论联系实际差。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 对于课堂讲授的制造业企业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管理组织特点等, 要求学生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以便于对理论教学的掌握。可目前成本会计的教学, 实践环节薄弱, 学生缺少校外实训的机会, 很难到企业接触真实生产场景, 而校内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环节, 又仅是成本计算资料的演练, 很难仿真模拟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实际情况, 这使得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

4.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教授成本会计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讲授能力、完整的财会知识, 还要熟悉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但由于很多高校教师都是“毕业即从教”, 虽然理论知识较高, 但没有在基层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使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在授课过程中很难透彻讲解理论要点, 使得他们的教学过程不能顺畅进行, 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成本会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亟需对成本会计进行相关教学改革, 以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

1.完善教学内容, 增加成本管理知识。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应与会计岗位职责和学生的今后就业需求密切相关, 这样才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 才能使课程建设不脱离社会需求。为此,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 应在讲授传统的成本核算内容基础上增加成本管理的内容, 侧重介绍有关成本的预算、决策、控制和分析等内容, 使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的需要, 使成本会计内容更加完善和适用。

2.改革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成本会计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利用集光、形、色于一体的教学课件, 将事先制作好的公式、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等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展现, 有效解决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的不足, 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加深印象。此外, 多媒体教学中, 还可播放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视频资料, 利用实物教具展示成本核算中所需的会计凭证、账簿等, 有利于在具有感官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3.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 教和学相分离, 这既不符合成本会计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双向、探讨式的学习方式取代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的情景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 通过成本会计实务案例的运用,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根本上避免教师一言堂所带来的弊端。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首先, 应强化校内成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根据先进性、实用性原则选择最新出版的成本会计实验教材, 以此规范指导学生成本费用的核算及管理规程, 同时学生可分成若干实验小组, 组内进行角色分工,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借此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其次, 考虑到校内模拟实验仿真性的欠缺, 还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 通过现场观摩, 实地走访等加强有关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实际感受, 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

5.建设高素质的成本会计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成本会计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 学校应为授课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如选派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支持教师参加行业知识及业务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 以弥补其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此外,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考虑聘请企业成本会计人员来校兼职任教, 以丰富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俞宏, 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 2006 (6) .

[2]郑艳华.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 2007 (10) .

[3]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 2009 (1) .

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篇8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

1.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课程内容没有定型

成本会计专业培训课程, 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区分不清, 如成本会计工作培养是财务会计培养目标的一部分, 成本会计是由预算、决策与控制和评价的能力组成, 财务会计课程目标培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疑问在专业界存在很多争议。由于成本会计培训课程目标大不相同, 因此导致在教学课程内容方面产生不同。在其专业的学术界,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成本会计归属的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成本, 基于这一观点, 内容相对简单化, 成本会计就是成本核算、报告, 从而进行提出计划和分析成本。第二种观点是成本会计归属于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基于成本核算理论的基础上, 上述内容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估及其他内容。

2. 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教学效果不理想

成本会计课程对教师专业水准的要求比较高, 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 同时还要有很强的成本会计实践和成本管理能力。高校教师中, 部分教师既有丰富的实践或工作经验, 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也有一些教师不具有上述实践和教学的经验, 在实际的生产工艺过程中, 生产组织对成本会计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够了解, 从而导致成本的计算、分析、应用、预测和控制方法在企业中很少得到有效的应用。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有些教师经常采取理论式教学, 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 仍然应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部分教师用一本书、一个PPT课件和投影仪, 坐在讲台上讲课的方式来教学, 它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 教师没有参与学生一起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也没有使用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各种实践的活动性。 (2) 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 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肢体语言, 最终导致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3) 缺乏提问环节, 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有多少, 老师知道吗?答案是肯定的。 (4) 学生缺乏感性的认知。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表、数字、表格格式、模版, 只能依靠老师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看不到企业的事例, 对车间生产、仓库仓储及管理等概念缺乏认知。单一的教学方法既导致教学无效果, 更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想象和难以理解。

二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 科学定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由于就业形势, 社会发展需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地完善会计专业课程, 创建教学理念, 满足财务管理服务的生产企业的需求, 培养使用先进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会计教学的首要任务, 它可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强度, 使其能力和素质结构得到合理的发展。为此, 会计教育的职业培训目标可理解为:培养具有知识掌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灵活应用广义的经济基础概念和会计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 市场经济规则意识强, 有在从事会计、银行管理或其他相关金融管理领域, 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强的高端人才。

2. 结合会计改革编写新的会计教材

教学的核心是学习, 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桥梁, 如果会计改革没有新的会计教材, 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会计知识和轻松学习以及进行知识积累, 新会计教科书的改革值得进一步探讨。

3. 讲授要以启发、引导为主,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不仅要学到知识, 更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此, 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基础, 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教师应了解教学改革的宗旨, 特别是近几年, 掌握先进科学的知识十分重要, 从整体结构的合理调整方面, 应教给学生掌握与学习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与应用知识方面,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 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 从而自然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主动学习。

在当前信息经济社会, 会计软件的使用是会计师必须掌握的,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会计管理, 因此, 专业的会计教学方式是计算机互联网、会计软件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应建立一个职业能力评估与考核相结合的机制, 内容是考察学生能否胜任其工作。

摘要:本文从介绍会计职业培训的目标着手, 规划会计专业的主要研修课程, 研究编写会计专业教科书的重要意义, 从而指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志红.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与改革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4)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篇9

成本会计核算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 诸如开展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实行目标成本计算, 实施责任成本计算, 试行变动成本计算法, 推行质量成本计算, 开展价值工程, 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 电子计算机在成本会计中得到广泛运用等, 使得会计工作信息质量不断提高。实际上, 不论是银行、社会团体、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 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因此, 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 成本会计教学现存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 虽有初、中级财务会计的功底, 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特别是成本的计算方法, 而且, 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

1.1 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将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 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界, 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

1.2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 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难以掌握产品成本的形成和计算全过程, 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教学手段落后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涉及的表格很多, 教师讲课很不方便。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 而这种数据的前后来龙去脉关系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

2 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2.1 完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适应当前会计环境的变化

成本会计要适应会计工作环境的变化, 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 必须建立体现时代需求的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结构, 努力站在学术前沿, 及时掌握社会需求动态, 不断更新、补充、优化教学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 以满足培养既有理论深度, 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成本会计人才的需要。

2.2 改革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方法, 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 要逐步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方式,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学方式。同时,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专业潜能。

2.2.1 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 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2.2.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

2.2.3 运用实践操作情景法和现场教学法

让学生亲临企业进行成本模拟, 能更好地加深或规范学生对操作技能各个要素的理解及掌握。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完善成本会计课程考核制度

2.3.1 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除笔试外, 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训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 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既符合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又能够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2.3.2 加强考试的客观性, 建立试题库, 完善自动生成试卷系统

建立试题库, 是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有利于强化考试的客观性。自动生成试卷系统是试题库的主要功能之一, 能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随机选题, 生成一份或多份完整试卷, 不仅可以确定不同的命题范围 (考试的起止章节) 和题型, 还可以确定每一题型下某一难度的题量, 调整考试的难易程度, 还可以规定某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必出题数及其难度。对随机抽出的试题, 用户可进行修改, 删除某些不合适或重复知识点的试题, 也可以增加一些更符合考试要求和目的的试题, 再进行联系或测试。

3 结语

会计事业发展前景广阔, , 而会计人才的培养则取决于会计教育水平。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成本会计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形势, 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要加以改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凤旺.成本会计教学[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30-32.

[2]冯国楠.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非改不可[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8) :15.

[3]刘南君.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法探讨[J].广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4) :74-77.

[4]姜明, 陈兆柱.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应用[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5) :24.

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浅探 篇10

一是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复杂,学生难以理解与消化。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和步骤,这些机械的公式无疑是很枯燥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不能深刻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死记硬背,结果造成方法运用不当,对成本概念及核算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是教材内容前后关联性强,学习难度大。《成本会计》课程教材内容是按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顺序编排,这些内容前后联系密切,顺序性强。前面所学要素费用的分配是后面所学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组合和加强。只要学生对其中任一环节掌握不熟练,就会影响其他环节的学习,导致不能正确核算成本,成本会计学习失败。

三是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其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繁杂的计算及众多的表格,为了讲解更仔细一些,教师讲课一般是“黑板加粉笔”。这就使得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内容有限,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其二,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沿用“教—学—做”的程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只能机械地“背”会一些概念及计算方法,但是对成本核算没有一个综合的感性认识,不能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的实质,对成本分析与管理更是茫然。其三,考核方法不完善。《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很强。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成本核算,正确的成本核算结果是有效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前提。现有的成本会计考试命题中,大部分都只是针对某一个理论知识点,或者虽然将某几个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小综合题进行考核,不能真正体现成本会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考核成绩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考核方式不注重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即使有考虑也只是象征性地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四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高。在一般的高职院校里,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本身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尽管近几年国家鼓励高职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他们并不能真正接触企业的财务工作,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实践也无从提高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于是,成本会计课堂和所有的其他会计课一样,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工作能力很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新思路应从如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组合适当的教材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成本会计教师应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以往教学所用教材中筛选几版比较优秀的成本会计教材,再进一步加以研究分析,结合成本会计职能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需要,依照企业实际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对所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第二,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结合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手写及课件同时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制作教学课件时恰当运用各种多媒体技巧,以动画、音乐等技术辅助文字和数字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原本比较枯燥的成本会计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的图表,众多图表的数字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或勾稽关系,这些大量信息只能通过课件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让学生做到纵横贯穿理解。

第三,大力提高成本会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提高成本会计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必须真正地走进企业,作为企业的一员,参与企业的财务工作,才能使成本会计教师深刻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熟悉企业对成本会计人员的需求,然后带着这些了解走进课堂,按企业的要求去教学生。现在校企合作大家提的很多,但是很多也都是流于形式。真正的校企合作本来应该是互利的事情,学校把企业当做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基地,企业从学校获取自己需要的人才,所以要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努力。除了校企合作外,学校也可以利用已有资源自己办企业,创造自己的实习基地,同时经常去市场上做一些调研,了解市场对成本会计人员的需求信息,从而按市场的需求来设计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即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学—做”,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思考、不专心的学习习惯,依葫芦画瓢,不能保证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采用逆向教学法即“学—做—教”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达到此目的。在讲授每一个内容之前,把每个项目分成若干项具体的任务,以答卷的形式下发给事前分好的每个小组。要想较好地完成任务,学生要在课下反复研读课本,并且辅助使用其他方式(杂志、上网等)查阅大量资料,同时利用团队的力量,在组内讨论研究,既学到了很多东西,又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他们就自然完成了“学”的过程;学习过程结束后,总结自己的过程和结果,交上一份以文字、图表或者数字表述的答卷,完成之前承接的任务,这就是“做”;课堂上,对各组上交的答卷,教师组织学生互相点评,形成知识的充分交流和互动,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其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或偏差,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做总结,加强理解和记忆,完成“教”的任务与目的。

第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项目教学任务化加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企业的真实资料,给学生创造条件跟随老师亲自去企业参观了解,获取相关成本资料,这使得学生对成本会计形成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概念,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成本核算及分析的过程中,按企业的真实岗位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解决该岗位应该解决的问题,同时按企业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讲评。这样能够使学生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企业存在的成本问题,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优化成本会计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就非常重要。(2)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第一,不能仅仅专注于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对其生活及未来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并且借此使他们增加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对自己和这个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第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让他们试着把自己当做一个“企业人”看待,深刻体会企业中的人事关系,了解职场规则、企业经营理念与市场秩序等,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认知和过渡。第三,教师在课堂外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帮助学生促进他们智慧的成长,实现个人的综合发展。同时要引导他们在参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目的的发展和完善自己,逐步形成成熟的人生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环境。(3)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把学生放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才能使学生表现真正的职业能力,并且在实战过程中实现完善和提高。因此,学生需要真正走进企业,结合一定的工作岗位,针对所学专业知识,在生产线上直接进行系统训练。在身临其境的实训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帮助企业完成了一定的生产经营任务。再者,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无形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朴素品质,同时深刻感受并学习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学习企业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养成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学生不仅强化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为人处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成本会计教学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成本会计;实际工作;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17-01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为使会计专业适应新会计准则目标,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本文着重围绕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必要性及途径进行详细的阐述,以解决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脱钩现象。

一、《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必要性

1、《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色彩都表现得相当明显。这直接导致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化,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更与工作过程脱轨。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过分强调成本核算中各种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对大量的数据计算。但是,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与报告流程却无法形成感性认识.影响了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2、《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手段与实际工作过程脱节

目前,成本会计教师理论课教学仍习惯于用注入式、灌输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这样,造成了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而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来反映。这些繁杂的图表在黑板上难以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要面对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和产品成本的计算,还要对如何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是我们平时在成本会计教学中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3、《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有待改进

目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评价主体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二是评价的目的,主要以考察学生的不足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评价形式单一。四是评价的内容枯燥。

二、《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途径

1、以企业为背景,共同编制高质量的实训教材

要保证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保证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首先必须有一套适用的实训资料。好的实训资料应当具备仿真性、全面性、典型性和规范性。仿真性要求会计模拟实习主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各项业务和数据由实际业务提炼加工而成。全面性要求实训中的经济业务类型应涵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全部内容。典型性要求实训的经济业务应当经过认真挑选,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规范性要求学生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及最后的会计凭证的装订整理成册全部按实际工作中的要求规范化操作。整理实训资料时,要选择那些效益好,会计核算比较规范,在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收集资料的对象。而且搜集的资料必须全面、连续、系统,同时还要保证教材及时更新,杜绝内容陈旧的问题。

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业合作

由于成本核算的特殊性,要想真正理解成本核算程序,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这就需要借助校外实习或者通过观摩录像片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也可以加大实训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真实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室。在印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时,注意其格式、联次、色泽等尽可能与实际工作中一致。改变实训形式单一的现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训形式。如可以组织学生在成本会计实训室中模拟企业的成本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成本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成本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的厌倦情绪,又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增强对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感性认识。

3、改变成本会计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本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设置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新的见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在课堂上模拟实践(假账真做)。然后分章节实训时,直接采用企业的真实资料,真账真做。最后到工厂顶岗实习。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述案例情况,学生讨论之后形成分析报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的目的。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减少照本宣科的枯燥感,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企业具体案例的分析,还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达到教学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教师选取案例要慎重,所选的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师徒制教学法:通过这种模式既能使老师傅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好地传承下来,又能促进新手快速成长。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由老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还可由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带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更好实现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

参考文献:

[1] 蔡月鹏.《关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篇12

一、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滞后于现实制造环境, 对接程度有待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 已是大势所趋, 科学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 在我国会计实务界, 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而现代成本会计教育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纳入其中, 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 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 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由于成本会计主要面向产品的制造环境, 但在教学内容中, 普遍缺乏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 学生无法直观地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 来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即便是计算出其成本, 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现实中的需要也较少涉及。因此, 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 要积极吸收社会、企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使制定的方案更符合实际。需要加强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 更需注重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2.成本会计教学主体的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作为主体, 其学习特点也在变化。近年来, 处于本科阶段的学生大多是1995年前后出生的孩子。作为90后的学生,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 同时也出现了抗挫折能力和耐心不足的现象,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由于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知识掌握不扎实, 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学习缺乏耐心, 存在畏难情绪, 感觉枯燥, 影响了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 很有必要对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核算为主的课程, 与企业生产过程联系紧密。如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吸引学生并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会计专业课的实践性, 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3.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 目前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 理论基础较好, 但实践经验则相对不足, 没有实际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 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缺乏深入的了解, 使实践教学与企业成本会计运行之间存在差异与距离。另外, 学生即便有机会去一些企业实习, 但成本是企业的商业秘密, 企业不会也不可能拿出真实原始资料让学生们计算使用。因此, 成本会计实习主要靠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 而欠缺企业一线实践经历, 缺乏对制造业生产、流通的直观了解和认识, 势必影响了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4.考核方式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多样化。大部分学生日常上课期间基本还是遵循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复习、考前突击等步骤。但是, 以往学生可能会适当做一下笔记, 而现在, 往往会选择掏出手机将黑板或课件内容进行拍照。由此, 也出现了一些学生为应付考试而采取的投机性学习方式, 当学习出现“功利性”的偏向时, 学习效果就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1.教材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写, 体现应用型, 加强与外部环境的对接。应用型人才以学科为支撑、以专业为基础、以岗位为核心, 强调的是知识的集成和实践的应用能力。因此,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 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考虑学科专业的交叉, 打通课程界限, 实行模块化改革。具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 要积极吸收社会、企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使制定的方案更符合实际。同时, 保持跟踪性的调研,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2.进一步激发教学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感兴趣。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尝试。由于现在的学生对电视或网络有天然较强的接受能力, 在第一次课上, 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 可以给学生观看制造业的视频短片 (在企业生产现场实地摄制的影片或对专家进行访谈摄制的录像等, 演示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 , 增加学生对成本会计的直观认识。也可以通过提问, 比如从学生用的手机价格出发, 进行关于手机的成本估算, 看手机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生产出手机要发生哪些耗费?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归纳和总结, 特别是对生产手机要发生的耗费进行说明与分析, 并进一步结合企业效益和发展提出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手段多样化。 (1) 内容归纳体系。归纳总结成本会计方法的规律性, 提高教学效率。成本会计的内容繁多而复杂, 但其中许多内容具有共性, 通过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 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效率。除在第一次的内容讲授时详细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之外, 对其他类似的内容只需简单解释就可以了。这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为其他的教学内容留有充分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作为成本会计核心内容的成本分配方法, 从具体内容来看, 有十几种成本分配方法, 但其实质都遵循一个四步骤的基本模式:首先, 确定分配对象;接着, 选择分配标准;然后, 计算分配率;最后, 分配费用。在这一过程中, 分配对象就是需要分配的费用归属, 一般是确定的, 但个别时候分配标准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分配对象的确定, 比如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直接分配法, 其分配对象就是直接费用, 而一次交互分配法中的分配对象则是直接费用与交互分配差额, 而分配标准常常有多种, 选择不同的标准, 常常就构成不同的分配方法, 计算分配率和分配费用的过程比较简单, 就是在前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计算。 (2) 案例导入。案例导入把抽象复杂的理论融入接近于实际的案例, 通过引导学生实地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单位或学校是否有供电车间、供水车间、修理装配服务部门, 如果有, 这些车间 (部门) 会发生哪些费用?这些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内容是否相同?在账务处理上有什么区别?分配方法和分配标准是什么? (3) 多媒体结合情境教学。由于成本会计具有表格数量多, 数据间勾稽关系复杂等特点, 多媒体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方面, 可以事先将相应的表格准备好, 不用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 可以采用动态箭头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各种成本表格之间的数据关系, 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成本数据的流转和来龙去脉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 由于众多数据之间关系比较复杂, 学生很难在一遍解说中就能够理解, 更不用说记住了, 而采用多媒体方式则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多次学习。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来说, 仅仅通过书本上的讲述是很难想象企业的实际情况的。而成本会计是一教学研究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 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通过对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展示, 可以使学生得到感官认识。深刻的感官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 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 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4.考核方式的完善。设计更具有导向性的学生考核方式既然实践对于成本会计来讲非常重要, 成本会计的内容也要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 那么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当调用一切因素来培养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以及成本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 在成本会计的总成绩的构成中加入面试和实践两个部分的成绩, 要求学生能口头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 通过现场观摩, 实地走访等加强有关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实际感受, 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

5.知识的拓展方式与时俱进——“微课”形式。当前, 每位学生手中都有手机, 但大多数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了解时事新闻的相关资讯、社交活动、游戏看视频等个人娱乐项目, 真正用于学习的频率不高。因此, 也可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制作教学视频, 针对某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配合PPT、图表数据、公式演算过程和讲解。类似微课的形式, 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课例片段) ,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 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上一篇:统计预报下一篇:触电事故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