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会计综述(共11篇)
企业成本会计综述 篇1
一、引言
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概念的提出是成本费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学界对成本费用粘性存在性及特征、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以及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展开了大量研究。已有研究文献表明,不同国家及不同行业企业都存在成本费用粘性现象;宏观经济、法律制度、行业环境、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者能力及预期、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影响成本费用粘性,而成本费用粘性又会增加利润波动性。目前,对成本费用粘性特别是粘性影响因素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本文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存在性,粘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为使粘性影响因素的综述更具内在逻辑性,本文从管理者特征及宏观经济环境、成本费用决策动机与企业内外部监管,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行业环境这3方面对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通过文献综述,本文认为,未来需要对以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成本费用粘性分类信息与具体决策原因、动机的对应关系;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成本费用粘性程度→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的综合研究。
二、成本费用粘性概念与特征
传统成本性态理论假设成本费用与业务量是一种线性关系,即成本费用变化与业务量变化相关,而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方向无关。但Norren&Soderstrom(1997)发现,企业成本费用对收入上升的反应比对收入下降的反应更为敏感。Anderson、Banker&Janakiraman(以下简称ABJ)(2003)进一步研究发现,费用在业务量增加时的变化率大于在业务量减少时的变化率,并将此现象其定义为“费用粘性”。后来,大批学者研究表明,成本费用粘性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国家企业的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职工薪酬等各项成本费用中(Subramaniam、Weidenmier,2003;Calleja等,2006;孙铮、刘浩,2004;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方军雄,2009),即成本费用粘性具有普遍性特征。成本费用粘性具有反转性特征,即随着时间间隔的延长,前期收入下降引起的成本费用粘性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ABJ,2003;孙铮、刘浩,2003;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韩飞、刘益平,2010)。成本费用粘性还具有分层性特征,即小范围的业务量变化不会导致成本费用粘性现象,此时,成本费用与收入呈线性变化关系;当收入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后,成本费用粘性现象便出现了,并且随着收入变化幅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收入变化幅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成本费用粘性将逐渐减小(Subramanian&Weidenmier,2003;Calleja等,2006;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韩飞、刘益平,2010)。
三、成本费用粘性理论
目前解释成本费用粘性形成原因的理论有: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孙铮、刘浩,2004;边喜春,2004),调整成本、管理者乐观预期、代理问题(Banker et al.,2010;江伟、胡玉明,2011;王红军、杨琳琳,2011;涂柳媚,2014),以及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万寿义、王红军,2011)等。在成本费用研究文献中,认可度比较高是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以及机会主义观三种理论。
(一)调整成本
成本费用变化反映了企业资源配置的调整,而调整资源配置一般会产生调整成本(ABJ,2003)。调整成本可分为涉及货币资金的调整成本和涉及心理因素的调整成本(Banker et al.,2011;万寿义、王红军,2011)。涉及货币资金的调整成本有:解聘员工支付的解约费用,处置资产的低价抛售损失和处置费用,未来业绩上升时招聘新员工的招聘费和培训费,以及购入新资产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和采购费用(如采购人员的差旅费、订立合同费用)等。涉及心理因素的调整成本是指企业裁员及抛售资产等行为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所产生的损失。调整成本理论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解释是:当企业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在权衡资源调整成本和闲置成本的基础上做出资源配置调整决策,若调整资源带来的成本大于维持资源所产生的费用,管理者则不会马上调整资源配置,从而形成成本费用粘性(Banker et al.,2010;江伟、胡玉明,2011;王红军、杨琳琳,2011;涂柳媚,2014等)。
(二)管理者预期
管理者预期理论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解释是:在业务量下降时,若管理者对企业产品未来销量持乐观态度,则会保留闲置资产,以避免削减现有资源可能导致的调整成本,从而增强企业成本费用粘性;若管理者对企业产品未来销量持悲观态度,则会削减闲置资产,从而减弱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甚至出现成本费用反粘性(ABJ,2003;Banker等,2010;王满、曹歌,2012;李粮、赵息,2012;Blue等,2013;Chen等,2015)。
(三)机会主义观
机会主义行为理论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解释是:在IPO上市、融资(如增股、配股、发行债券、银行借款)、避免盈余下降、管理者规避绩效考评损失、“洗大澡”盈余管理、“构建帝国主义”等一系列机会主义动机驱使下,管理者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调整资源配置及成本费用。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企业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非对称变化,从而产生成本费用粘性或反粘性现象(孙铮、刘浩,2004;Kama、Weiss,2011;Chen、等2012;李粮、赵息,2013)。
四、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
根据以往文献研究结论,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有宏观经济、法律制度、行业等企业外部因素,也有公司治理、生产经营、管理者特征等企业内部因素。在上述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管理者预期等因素,法律制度、公司治理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管理者决策动机等因素,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因素与行业环境因素都具有客观性。为了使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综述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本文从管理者特征及宏观经济环境、成本费用决策动机与企业内外部监管,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行业环境方面对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一)管理者特征及宏观经济环境
管理者是成本费用决策主体,管理者能力、过度自信以及未来预期等因素影响成本费用决策,进而影响成本费用粘性。已有研究表明,若管理者能力较低,当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并非不愿意而是没有能力及时调整成本费用,从而导致成本费用粘性(孙铮、刘浩,2003)。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成本粘性成正相关关系(王娅婷、韩静,2014;梁上坤,2015),但在债务约束较强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会显著提高公司成本费用粘性(梁上坤,2015)。当管理者对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时,会强化成本费用粘性;相反,当管理者对未来市场持悲观态度时,会弱化成本费用粘性,甚至出现成本费用反粘性(Banker et al.,2010;王满、曹歌,2012;李粮、赵息,2013等)。宏观经济状况影响管理者未来预期,进而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已有研究表明,当宏观经济处于增长阶段时,管理者往往对未来持乐观预期,即使当期营业收入下降,也会认为该下降是暂时的而不削减资源投入,从而强化成本费用粘性;而当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管理者会认为当期营业收入下降不会是暂时的,缩减资源所发生的调整成本将小于维持闲置资源所带来的成本,因此会立即缩减资源,从而降低成本费用粘性水平(ABJ,2003)。不过,对我国数据研究表明,虽然经济增长可能会增强企业成本费用粘性,但检验结果不显著(孙铮、刘浩,2004;王满、曹歌,2012)。分行业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增长增强了房地产行业成本费用粘性,但减弱了制造业、电煤水供应业、信息技术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成本费用粘性(刘武,2006)。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产品需求及管理者应对决策,从而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导致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在产品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管理者倾向于采用灵活的技术以降低调整成本,而调整成本低的企业能够及时调整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粘性水平。即产品需求不确定性能够降低成本费用粘性(Kama anddWeiss,2011)。但也有观点认为,在需求不确定情况下,企业为了减少未来需求增加所产生的资源紧缺成本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者倾向于维持较多的生产资源。因此,需求不确定性会增强成本粘性水平(Banker、Byzalov&Plehn-Dujowich,2014)。
(二)成本费用决策动机与企业内外部监管
管理者决策目标和动机影响成本费用决策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从而影响成本费用粘性水平。已有文献研究表明,管理者动机既可能增强企业成本费用粘性,也可能弱化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管理者规避损失和盈余下降(Dierynck、Renders,2009;Kama、Weiss,2011;王满、曹歌,2012;聂建平,2015)、保持盈余和业绩增长(Dierynck et al.,2012;李粮、赵息,2013)、继任管理层在上任当年提升业绩(车幼梅、陈煊,2013)等动机会削弱公司成本费用粘性。若高管激励以盈利为基础,则管理者会为了达到盈利目标,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水平,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Kama and Weiss,2013)。特别是,在报酬结构中,若短期报酬比例较高,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管理者会控制当期成本费用,从而导致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水平降低(Wiersma,2010;车幼梅、陈煊,2013)。但管理层扩张动机及“构建帝国主义”动机等却会增强企业成本费用粘性(Chen等,2012;穆林娟,2013)。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实现上述动机的手段之一,显然盈余管理会影响成本费用粘性(陈磊、宋乐、施丹,2012)。具体来说,管理层向上调节应计盈余行为会弱化企业成本费用粘性,而向下调节应计盈余行为会强化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江伟、吕喆,2013,江伟、胡玉明、吕喆,2015)。公司治理质量高以及监管力度大可减轻代理问题,制约成本费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成本费用粘性。研究文献表明,公司治理质量高,成本费用粘性水平低(Chen等,2008),公司治理水平与成本费用粘性呈负相关关系(Chen、Hai Lu&Sougiannis,2012)。以我国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成本费用粘性关系进行研究,也得到如下结论:董事会规模适当、CEO与董事长两职分离、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比例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等都能降低公司成本费用粘性(万寿义、王红军,2011;王明虎、席彦群,2011;房曼重、杨凤,2013;,徐圣男,2013)。另外,由于民营企业对经营者监管力度大,民营控股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小于国有控股企业(万寿义、徐圣男,2012;刘媛媛、刘斌,2014)。中央国企比地方国企面临更多行政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民营企业比地方国企具有更好的公司治理效力,因此民营企业和中央企业相对于地方国企具有更低的高管薪酬粘性(方军雄,2009)。高质量的外部审计缓解了企业代理冲突,从而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成本费用粘性(罗宏、曾永良,2015),例如:国际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显著低于非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但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审计的公司,其成本费用粘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梁上坤、陈冬、胡晓莉,2015)。政府制度通过诱导和约束成本费用决策行为来影响成本费用粘性。我国《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经营者薪酬挂钩,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利润、以利润指标为基础的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研究文献表明,该办法实施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水平降低了。因为在该考核办法下,管理者会通过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来提高企业利润,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报酬的目的(曹晓雪、于长春、周泽将,2009)。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成本粘性影响减弱(江伟、吕喆,2013)。原因是: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会计盈余的空间;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要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而不再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这减少了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管理费用账面数额变化,进而减少了由此而产生的费用粘性。国家法律制度也通过约束和监督成本费用决策行为来影响成本费用粘性。研究结论表明,相对于普通法系下的英美法律制度,法典法系下的法德法律制度更注重保护劳动者利益,公司解雇员工成本更高昂。因此,当营业收入下降时,法德两国企业倾向于保留资源以避免削减资源所带来的调整成本;而英美两国企业倾向于削减资源,或者是不签订在收入下降时可能加重企业负担的合同。法律制度对劳动者保护力度差异导致法德两国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水平高于英美两国企业(Calleja、Steliaros&Thomas,2006)。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中19个国家数据为样本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工资议价能力越高,雇员保护法案越严格,该国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程度越高;而集体谈判时工人集中度越高、协调能力越强,失业救济金越高,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程度越低(Banker&Chen,2006)。我国《劳动合同法》增强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大大提高了企业裁减员工成本,这将减少企业业务量下降时裁减员工的规模,从而增强了企业薪酬粘性(刘媛媛、刘斌,2014)。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影响资产和劳动密集度,而资产和劳动密集度通过调整成本影响成本费用粘性。研究文献表明,存货、固定成本等资产密集度高、劳动力密集度高的企业,其资源配置调整成本较高(Subramaniam&Weidenmier,2003)。当业务下降时,企业难以向下调整成本费用,从而导致较高的成本费用粘性水平,即企业资产密集度和劳动力密集度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ABJ,2003;Calleja等,2006)。对银行数据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即固定成本比重大的银行,成本粘性水平高(Porporato,2010)。核心竞争力部门调整成本高于非核心竞争力部门,因此处于核心竞争力部门的成本费用粘性水平高于非核心竞争力部门(Balakrishnan&Gruca,2008)。
(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行业环境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反映产能利用率,而产能利用率是收入变化时影响资源增减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也会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水平。文献表明,产能利用充分的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大,而产能过剩的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小(Balakrishnan、Petersen&Soderstrom,2004;常琳琳,2013),甚至可能出现成本费用反粘性(常琳琳,2013)。这是因为:对于产能利用充分的企业,当业务量增加时,现有产能难以满足增长需要,需要增加资源投入;而当业务量下降时,则正好缓解了企业产能紧缺问题,不需要减少资源投入,这使得业务量增加时成本费用增加幅度大于业务量减少时成本费用减少幅度,形成成本费用粘性。相反,对于产能过剩的企业,当业务量增加时,现有产能能满足业务量增长需要,不需要增加资源投入;而业务量下降时,企业会出现更多的闲置产能,促使企业大幅削减现有资源,这使得业务量增加时成本费用增加幅度小于业务量减少时成本费用减少幅度,形成成本费用反粘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般会反映到自由现金流中,而自由现金流也会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文献表明,自由现金流越多,企业成本费用粘性越高(Chen、Hai Lu&Sougiannis,2008;Banker等,2011;王明虎、席彦群,2011)。其原因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多,经营者可能过度投资或增加在职消费以增加自身效用,或者企业没有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压力导致管理者没有向下调整成本费用的动力。不同行业成本费用粘性程度不同(Subramaniam&Weidenmier,2003;刘武,2004;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王满,刘水,石瑞,2014等)。制造业存货和固定资产水平高,其成本费用粘性水平较高,而商贸业固定资产比重较小,其成本费用粘性水平较低(Subramaniam&Weidenmier,2003)。由上述可知,行业资产密集度差异可能是导致行业成本费用粘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竞争强度与成本费用粘性呈正相关关系(Anderson、Chen,2005)。因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幅度缩减关键部门成本费用会对公司竞争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保持竞争力,即使这些部门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其成本费用开支也不会被降低。但利用我国企业数据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行业竞争可以抑制成本费用粘性(梁上坤、董宣君,2013),寡头市场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显著强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刘晋、赵丽萍,2015)。其解释是: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利润率低,一旦经营收入减少,管理者会更愿意降低资源投入和成本费用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从而使得成本费用粘性降低。由上述可知,行业市场竞争强度差异可能是导致行业成本费用粘性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五、成本费用粘性的经济后果
(一)增大企业利润波动性
企业存在成本费用粘性意味着当业务量减少,收入下降时,成本费用只是小幅下降,从而导致单位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更大幅度地下降。即成本费用粘性放大了收入下降所导致的企业盈余下降幅度(Weiss,2010)。假设:存在成本费用粘性、反粘性和无粘性三种情况,无论业务量怎样变化,三种情况的营业收入始终相同;在收入增加时,三种情况成本费用增量相同,但在收入减少时,成本费用粘性企业的成本费用减少幅度最小,反粘性企业的成本费用减少幅度最大,无粘性企业的成本费用变化与收入变化呈线性关系。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成本费用粘性与企业利润关系可用图1直观表示(DannWeiss,2010)。在图1中,横坐标代表企业业务量,纵坐标代表企业利润水平,线段CEF、AEF、BEF分别代表成本费用粘性、反粘性及无粘性公司利润与业务量的关系。由图可知,在业务量由So下降到Sd时,成本费用粘性企业利润变化幅度大于无粘性及反粘性公司利润变化幅度(如图:DC>DB>DA),即成本费用粘性增大了企业业务量下降时的利润波动性。
(二)影响分析师预测准确性
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增加了企业利润变动幅度,即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增加了企业未来利润的不确定性。而利润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分析师盈余预测的难度,降低盈余预测的准确性(Dan Weiss,2010)。从理论上讲,若分析师认识到成本费用粘性对企业盈余预测的影响,并在盈余预测时排除该影响,则可提高其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已有文献研究表明,以成本为基础构建的盈余预测模型(CVCS)比ROE盈余预测模型、OPINC盈余预测模型和CASH盈余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盈利预测准确性,并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Banker、Chen,2006、苏文兵、李心合、段治翔,2012)。这表明,考虑了成本费用粘性之后的盈余预测模型(CVCS)确实能提高企业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也验证了“成本费用粘性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这一判断。由于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分析师不愿意对高成本费用粘性企业展开盈余预测(Dan Weiss,2010),投资者也降低了对这类企业盈余预测的依赖程度,即资本市场对这类企业的盈利预测反应较弱(Dan Weiss,2010;吕晶晶,2012)。
六、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在研究成本费用理论中,管理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成本理论、管理会计中的成本费用性态理论都假设成本费用与收入成某种函数关系,成本费用变化仅仅是收入变化的函数“输出”结果,因此通过成本费用变化难以观察成本费用决策行为。而成本费用粘性概念的提出为企业外部人观察和探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展了成本费用的研究领域(Anderson、Lanen,2007;江伟、胡玉明,2011)。但已有文献几乎只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情况,然而非上市公司在各方面都与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区别,因此,对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江伟、胡玉明,2011;涂柳媚,2014)。而且并非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具有粘性(Malik,2012;苏捷、苏宁、周莉,2012;李粮、宋振康,2013),在考察成本费用粘性时不应该用营业成本或者销管费用等这些大的成本费用项目,而应对其细分项目进行考察,以发现到底是哪些具体的成本费用项目导致粘性的存在。对于成本费用粘性信息的利用,其高低并不是评判企业经营好坏的定性标准,不同行业特征、地域特征、不同资产规模、不同发展路径、发展阶段都会对公司的成本费用策略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成本费用粘性水平的差异(李粮、宋振康,2013;马永强、张泽南,2013)。然而,究竟何种费用粘性水平对企业来说是最合适的,如何建立有效的成本费用计划、预警与控制系统、正确评价管理者业绩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激励、以及提高盈余预测的准确性等,需要学界的进一步研究(王红军、杨琳琳,2011;李粮、宋振康,2013;武张鑫、李跃文,2014)。除上述之外,已有文献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
以往成本费用粘性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检验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性和成本费用粘性形成原因,而对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研究取得的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粘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方面的影响。对此,成本费用粘性的经济后果需要学界的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只有了解成本费用粘性的经济后果,才能拓展成本费用粘性理论的应用。
成本费用粘性为企业外部人观察和探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因此,成本费用粘性概念的提出是成本费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但由于成本费用粘性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企业外部人难以根据成本费用粘性信息推断形成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具体原因,也就难以判断企业成本费用决策的具体行为,从而难以衡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对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成本费用粘性分类信息与决策具体原因、动机”的对应关系,以使企业外部人能通过成本费用粘性观察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决策行为,并据以考察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成本费用粘性程度→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而以往研究分别侧重探讨“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成本费用粘性程度”、“成本费用粘性程度→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缺乏对“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成本费用粘性程度→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的综合研究。未来可将成本费用粘性影响因素细化为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如法律制度、宏观经济增长、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如公司治理、生产经营模式等,将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细化为企业业绩、财务状况等,然后以成本费用粘性为中间变量,构成一个研究框架和不同的研究组合。
企业成本会计综述 篇2
文献综述
题目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大学
2013年
文献综述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多环节操作的复杂管理模式,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项目管理的全部建设过程,从初期的项目决策到后期的竣工决算和项目分析,财务管理都渗透其中,对项目建设价值管理起监控作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财务管理是近一个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因为在商品经济初期,理财活动虽然是企业一项基本的管理活动,但由于财权的重要性,理财活动往往由企业业主亲自进行,财务管理并没有形成一项独立的管理工作。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大量出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需资金急剧增加,财务关系逐渐复杂,财务管理部门才开始建立,并逐步形成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学科。但在20世纪初期,财务管理的功能以筹集资金为主以后,财务管理由筹集资金转向财务监督,由财务监督转向事前控制。财务管理理论由筹资管理理论发展成为以资产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理论。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财务管理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财务管理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财务管理方法体系的基础。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霍普伍德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等优秀著作问世。上述这些著作对财务管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了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财务管理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财务管理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1]。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起步晚并逐步转变思维方式的财务管理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企业虽都成立了财务管理部门,但由于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的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企业利润基本都上交国家财政,企业财务中的资金筹集、资金使用、盈利分配等许多职能,都被国家财政所代替。企业财务完全从属于国家财政,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直到1978年开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自负盈亏以后,才有了独立财权,并有丰富的财务活动和广泛的财务关系,也使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学科有了较快发展。到
了1993年,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建立,但国内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2]。
宗绪平认为作为一项专业化的综合性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现代施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运作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是资源配置的载体和市场活动的独立法人,它的根本目标就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并且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3]。
李永蕊认为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针对工程成本的管理方法,没有涉及到如何运用成本数据去改善进度和资金流安排的闯题。财务管理不仅涉及到成本管理,还涉及到运用成本数据去指导决策,改善采购和库存,妥善安排资金调度的闯题,并能从长远战略角度为施工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企业规模经济[4]。
李荣菊指出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现状主要是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管控手段落后,其主要原因是行业特点使施工企业在专业施工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参与程度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等[5]。
方鹏认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是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筹预算控制体系,基础管控薄弱,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财务信息延迟、失真,权、责、利不对等,考核制度不完善。施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已经到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时代,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不断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6]。
Zongsheng Liu通过对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的研究,解决当前财务管理的问题可以采用预算控制,保证财务策略的有效实施,也可以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7]。
刘勇认为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思想重视,其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全面推行预算标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最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8]。
王玉焕认为施工企业有必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并加大执行力度。在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加大执行力度方面,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创新我国商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包括施工组织预控、成本预测和财务预算,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全面预算的编制、预警控制、预算追踪、预算分析等,才能有效地建立起管理控制体系,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沿着预算管理的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9]。
徐美丽指出资金是保障企业项目高效运行的根本,良好的资金运行环境与管理状态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实现基本运行效用,在当今的企业发展环境中,其资金管理运行的好坏除了是衡量企业财务活动运行优劣的指标,还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运行好坏的重要方面。在施工企业中,在进行会计委派后必须对其工作实施考核监督,并适当实行轮岗制度。另外,还需同时考核被委派单位是否具备派驻财务的条件以及其是否接收被委派[10]。
张美英认为施工企业应加强资金的集中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认为明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岗位责任能极大地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人工、材料、机械都应实行相应的责任制,各项目管理人员在处理日常业务中对成本管理应尽的责任
[11]。
叶黎香认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对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管理,尤其是材料费的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完善材料采购机制,实现经营方式创新,加强竣工后材料的核算,严格实行施工材抖管理奖罚及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及其他检查制度[12]。
综上各学者的研究成果,财务管理风险多样化、复杂化,如果想要在市场中占据着不败之地,首先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但施工企业流动性大、生产周期长、受客观因素制约多,实践中,许多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程度也不够,财务信息不准确,内部责任与权力不对等等,因此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就显得很必要了。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现状,主要存在财务管理中预算体系不全、资金管理水平较低、施工成本开支三方面的问题。施工企业可以建立并完善预算体系,加强资金的监测,并集中化管理,对于施工成本的开支,主要通过人工、材料、机械等三方面控制。
参考文献
[1]张蕾.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城现代化.2010,(第26期)
[2]俞文青.施工企业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5
[3]宗绪平.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2,(第8期).[4]李永蕊.财务管理理论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5]李荣菊.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中国经贸,2013,(第4期).[6]方鹏.浅谈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第7期).[7]Zongsheng Liu.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Enterprises[J].In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2
[8]刘勇.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以及解决措施[J].新财经(理论
企业成本会计综述 篇3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随后会逐步推广到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但不包括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一、有关概念
(一)“出租”指经营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
(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不包括闲置土地。
(三)一项房地产,部分用于出租或增值,如果这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可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否则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四)向承租人提供保安和维修等服务的,所提供的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该建筑物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重大的,做为自用房地产。
(五)关联企业之间租赁房地产的,出租方将出租房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编制合并报表时,作为集团的自用房产。
二、确认与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计量方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一)成本模式。成本模式就是按实际成本计价,除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同时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可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要相应的计提减值准备。
(二)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本准则主要要求的是市场价值模式。
采用公允模式计量,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及其它相关信息,能对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负债表日,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如:2007年12月31日,H公司建成一幢写字楼用于出租,在建成本为7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89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2007年12 月31 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700万元
贷:在建工程700万元
2008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90万元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 190万元
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做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变为成本模式。
三、转换
(一)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进行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之间的转换: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3.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4.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
(二)在成本模式下,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即成本——成本。
(三)公允模式下转换比较复杂
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
入账价值=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如,J公司有一厂房出租给L公司,2007年8月31日收回,改为自用,该公司采用公允模式计量。2007年8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7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余额为借方100万元,公允价值900万元。
借:固定资产 900万元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00万元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万元
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入账价值=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四、处置
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未来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例如,开明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于2008年8月31日将出租的厂房出售。该厂房的账面原值为1400万元,已提折旧900万元。出售收入1300万元收存银行,按5%交纳营业税,则出售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1300万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1300万元
借:其他业务支出 565万元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900万元
贷:投资性房地产14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300×5%) 65万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投资性房地产不论是成本模式计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取得的租金收入均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四)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即使按照市场价格收取租金,也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这部分房产间接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服务,具有自用房地产的性质。
(五)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原先上市公司拥有的物业都被计入了固定资产,因此,物业的升值与否,并没有体现在报表中。近几年物业升值迅速,因此,如果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为上市公司客观、公允地反映其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有关部门也要警惕一些上市公司把公允价值作为利润的调节器。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综述 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一)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社会关于商人的社会责任观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资本主义的到来大大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当时企业社会责任观是消极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贝利 (A.A.Berle) 与哈佛大学教授多德 (M.Dodd) 围绕“企业的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展开了一场关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使社会责任作为学术问题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贝利-曼恩”的论战将其推向了高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利益相关者理论又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以及提供了研究的角度方向。
(二)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
理论界中影响比较大的是:社会四责任说 (Brummer) 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种, 即是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 四者相互并列。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说 (Arichie B.Carroll) 与前者不同, 即特定的社会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 (慈善) 的期望, 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
两者所定义的都是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本文更赞同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基于一定的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的企业伦理与慈善责任 (刘长喜, 2005) , 该定义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前两者划分为他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 将后两者划分为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
(一) 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是由美国会计学家David F.Linowes首先提出的, 他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等社会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的会计分支。黎精明 (2004) 则这样定义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团体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较两者, 可以看出, 两者都是衡量社会效果, 但前者的主体是政府及企业等社会公共部门, 后者的主体则是企业。
(二)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同会计目标一样, 包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更多的中国学者将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即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为提高社会效益, 具体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社会责任信息。
(三) 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
王雪芳 (2004) 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四个会计假设: (1) 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根据特定的个人、集体或组织的经济权益来确定, 这使得会计的处理范围得到扩大; (2) 社会责任会计的记录、核算和信息披露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3) 社会责任会计也需要进行分期, 社会责任支出的受益期很难确定, 因此, 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4) 在计量上, 采用多样化的计量形式, 包括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
(四) 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一般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为8+3, 即会计8项基本原则、社会性、政策性、充分揭示性。
其他的部分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强制和自由相结合的原则;谁投资谁受益, 谁污染谁治理, 谁破坏谁恢复原则;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五)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是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的具体化。王雪芳 (2004) 则对传统会计六大要素进行了演化和创新, 认为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包括四项内容: (1) 社会交易:一个企业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应用和提供程度。 (2) 社会资产:未来能给社会提供利益的经济资源。 (3) 社会负债:在可以确定的日期要用现金、劳务或其他资产予以偿付的那些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权。 (4) 社会损益: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总称。
(六)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
宋献中 (1992) 认为,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包括: (1) 调查分析法, (2) 替代品评价法, (3) 历史成本法, (4) 复原或避免成本法 (6) 影子价格法。
阳秋林 (2005) 则分别针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收益四个社会责任会计主要的核算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计量方法。但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仍然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 就是因为每个方法都有它的缺陷所以大家才会不断的提出新的方法。
(七) 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者们也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研究。
由于社会责任披露内容不规范, 企业只披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当前中国存在的普遍问题, 哪些内容是企业应当披露的呢?孙红梅 (2011) 就此问题选择典型企业为样本并结合国内和国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 认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应当披露: (1) 企业经营成果和分配情况。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 (3)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 (4) 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 (5) 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企业社会责任所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 随着科技进步, 对以上问题的答案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
通过对前面的文献的回顾,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所存在的问题: (1) 社会责任会计缺乏相应的会计准则, 学者们的探讨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2)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正处于探索阶段, 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内容、方式都由企业自行决定, 且以自愿原则进行披露。 (3) 实施成本高, 由于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广, 核算复杂且难度大, 需要企业做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分析。 (4) 社会责任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失真,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许多企业在披露时常常“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王雪芳, 殷筱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 2004.
质量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篇5
【关键词】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管理思想 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一、引言
质量成本管理一方面质量管理的经济性要求质量与成本、质量技术与质量经济结合。另一方面成本管理的发展也要求其向质量领域延伸,不能一味降低成本而忽略产品的质量。然而成本、质量本身是一对矛盾,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大对质量管理的投人,从而成本就会增加,进而导致保证质量的增加投入与降低产品成本相冲突。因此,对质量成本研究做系统的分析,借鉴吸收西方质量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形成一套先进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对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企业是非常必要的。
二、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综述
质量成本控制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达到质量成本目标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对质量目标本身的控制,即质量成本目标的制定,应符合效益性原则。二是对质量成本目标完成过程的控制,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质量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三是着眼于未来的工作改进和质量成本降低。
(一)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的传统观
其代表人物:约瑟夫、朱兰和菲跟堡姆。
1.传统观的理论思想。主张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与缺陷成本(内部和外部缺陷成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2.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的传统观的扩展。朱兰博士将传统观作了进一步扩展后认为:质量总成本曲线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区域,即改善区、适宜区和至善区。
(二)质量成本控制的现代观
1.质量成本的动态模型 余绪缨(2004)。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在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可以降低的。所以总质量成本水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与传统观的区别:一是在接近健全状态时,控制成本并非无限制地增加。二是随着接近健全状态,控制质量成本可能先增后减。三是缺陷成本有可能降至零。
2.零缺陷为目标的质量成本控制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克劳士比、戴明。(20世纪七十年代)。
克劳士比把质量成本划分成两部分:符合要求的代价(POC)和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其POC包括了朱兰的预防和鉴定成本,PONC包括了朱兰的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同时他又提出了以质量管理成长方格作为改进质量的工具。
3.健全质量模型为目标的质量成本控制理论 余绪缨(2004)。在健全质量模式下,紧缩了缺陷性产品的定义,只要产品的生产与目标价值有偏离,就说明存在缺陷成本。因此,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就是产品要达到目标价值。
(三)我国对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
王耕(2007),通过对企业案例研究,用帕累托成本分析法、因果分析法,了解企业是如何通过运行质量成本管理来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
西南财经大学林万样(2008)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战略管理的新理念,2000年提出了“目标质量成本控制”理论,将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质量成本管理模式。
张晓冰(2010)从战略的视角研究探讨了质量成本管理的新思路。主要将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管理以及企业收益率引入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中,从而对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进行完善。
三、影响质量成本控制的质量成本管理思想综述
(一)“精益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影响
精益思想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经过美国学术界及企业的效仿和发展,形成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精益思想”。吴凡(2004)。
精益思想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冲击和再造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提高了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节省了资源消耗、改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和质量。顾平(2004)。
评述:用精益思想的基本观念重新审视传统的现代工业体制的浪费行为,提出改进生产系统的途径是杜绝浪费,其消除浪费、减少非增值活动的各种措施,为质量成本控制开辟了新的思路。
(二)敏捷制造(AM)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影响
敏捷制造是美国国防部为了指定21世纪制造业发展而支持的一项研究计划。其将技术、管理和人员三种资源集成为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
评述:敏捷制造并不单纯是一种制造模式。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大量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思想。将以往只单纯注重生产过程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实现的过程,有机融合了质量管理的丰富内涵。而这些质量内涵是不会自发存在的,需要有效的质量管理来保证,从而为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六西格玛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影响
六西格玛质量理念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质量革命,到21世纪,六西格玛质量仍然作为经典的质量理念。其管理方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文放怀(2000)。
评述:六西格玛思想融合了当今统计技术的最新成果。作为一把标尺,它已经成为评价每一个供应商、客户、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基准。其质量理念集质量管理方法为一体,为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先进的质量分析工具、方法和策略。
(四)PDCA循环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体系创新的影响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它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个过程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评述:质量成本控制是对质量成本所发生的全过程控制,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所以可以借鉴PDCA循环思想,从各个阶段逐步改进的质量成本控制。
四、结论及展望
我国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水平却相对较低,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许多学者针对质量成本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相对零散并且缺乏系统性。
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孤立的系统。它应该一个是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开放的动态系统。鉴于此,可以试图构建一个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前提,把质量成本置于战略管理框架下,以目标质量成本作为前馈控制标准、作业质量成本计算作为过程控制核心、质量业绩报告作为反馈控制依据的开放的、全方位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耕,高忠民,林文雄.改进质量成本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26-30.
[2]任月君.质量成本核算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25-28.
[3]刘珊,王耕.试论全面质量成本及其最优化模型[J].上海会计,2002(12):9-11.
[4]王耕,高忠民,朱静芬,成进,王徵真.强化价值链质量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J].会计研究,2002(9):41-47.
[5]林万祥.质量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6-35.
[6]郭丹霞.基于TQM的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综述 篇6
1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分析
1.1 经济学基础
张娟、郑晓旭(2007)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对福利经济学原理的分析,认为福利经济学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并从外部性等方面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2个方面的内容。
陈银飞、姜苑(2004)从“外部效应”角度指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迫求利润的同时也应履行社会责任,应根据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来确定生产。这就需要从社会的角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计量和报告。
1.2 会计学基础
陈文华、石敏宅(1997)指出,现代会计的受托责任范围包括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和以体现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2个方面,企业的受托责任关系要求企业自身承担社会责任。
1.3 哲学基础
陈银飞、姜苑(2004)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企业对外部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陈文华、石敏宅(1997)认为,从整体和部分的哲学观点出发,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人格化的经济人。企业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还应提高社会效益,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1.4 社会基础
杨虹南(2008)认为,企业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在客观上为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是社会经济学、会计学、哲学及社会学等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深厚的理论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责任会计反映了企业运行方式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企业价值判断标准。
2 社会责任会计与市场效应的结合——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呈增加的趋势,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许多学者以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资本市场上的有关数据分析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有用性及必要性。
2.1 档案式研究法
沈洪涛、杨熠(2008)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沈洪涛、金婷婷(2006)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表现不同的公司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刘长翠、孔晓婷(2006)在其研究中通过资产负债率研究公司财务状况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陈玉清、马丽丽(2005)认为,现阶段市场对企业社会贡献信息反应不灵敏,主要是受行业差异的影响。Homer·H.Johnson (2003)提出,承担社会责任并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的财务表现存在相关性,财务表现良好会推动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2.2 问卷调查法
宋献中、龚明晓(2006)认为,企业会计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和公共关系价值都不高;专业人士对社会责任信息价值评价时,认为信息的性质、形式、质量特征对决策和公关的作用不同。
2.3 案例分析法
阳秋林、黄珍文、曹钻(2002)指出,社会责任会计难以实施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及会计人员素质低。他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上述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回答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在我国是否有用”这一基本问题,虽然结论有所不同,但是说明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应改进的地方。同时,表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实证研究方法多为档案研究方法。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通过资本市场的有关数据验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将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非可有可无的信息,它会影响公司价值,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随着我国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投资者对公司社会责任日益重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
3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最终要提供会计信息,以此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很多,本文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3.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沈洪涛、金婷婷(2006)分析指出,上市公司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主要集中在社区方面,而对环境、员工、产品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较少。阳秋林(2005)认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除了社会积累率和社会贡献率外,还应该包括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等。黎精明(2004)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很不全面,散见于会计信息中,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阳秋林、黄珍文、曹钻(2002)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不高,总的来说,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要好于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要好于私营企业。Schoenfeld(1978)对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社会责任公告缺乏统一的标准格式导致企业间存在许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
上述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由于社会体制、特定社会文化、企业领导人的认识及企业实力等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的内容也有很大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往往也存在着不同的公告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公司年报缺乏统一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标准,当然这也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很大的关系。
3.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价值
宋献中、龚明晓(2006)的调查研究显示,企业年报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和公共关系价值都不大。陈玉清、马丽丽(2005)的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贡献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不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股价解释能力的行业差别较大。Bethune(1998)提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Rao,Hamilton(1996)和Frootman(1997)指出,公司不承担社会责任或不合法规的表现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
上述研究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是否有价值,而对其是否影响企业的价值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各国学者都一致认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和企业价值有关,只是这种关系程度不同。笔者认为,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在自由竞争市场中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履行社会责任,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并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
4 对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总体评价
从上述研究状况看,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我国企业主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社会责任目标,而且有关法规尚不健全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缺乏约束机制,因此,企业极少披露有关的社会责任信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会计仍仅仅处于会计学者和职业团体的理论研究之下,在实务中应用极少,而且这种研究也主要是以概念性的探讨、重要性的分析、国外研究状况的介绍为主,在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研究成果较少。
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在于它可以计量和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利于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和控制,促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保持一致,避免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从而引导企业注重社会效益,减少社会成本。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的新领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扩大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综述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成果:①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这是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前提。目前,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的计量和披露。②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领域得以不断拓展。③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日益成熟。但是,社会责任会计目前仍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建立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建立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理论框架;采用何种切实可行的计量方法;如何计量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如何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这些问题都是今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方向。可以肯定,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理论界对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效益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社会责任会计必将成为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
摘要:目前,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文章在阅读国内外有关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张娟,郑晓旭.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责任会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5).
[2]陈银飞,姜苑.浅谈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渊源[J].四川会计, 2004(5).
[3]黎精明.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国际现状及启示[J].上海会计, 2005(1).
[4]阳秋林.架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
[5]阳秋林.构建中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新框架[J].财会研究, 2005(6).
企业成本会计综述 篇7
一、缓慢起步阶段 (建国后-1980)
建国初期, 由于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 造成我国经济复苏和重建过程中, 各种会计制度并存, 非常混乱, 亟需一部统一的会计制度来协调各组织之间的关系[1]。在这种要求下, 1950年到1951年上半年, 发布实施了有13个部门所属企业和经济结构的统一会计制度,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
1953年, 财政部决定借鉴前苏联模式, 并与1954年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工业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全国工商联合会颁发了《私营企业会计制度》。这些制度的颁布在当时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我国刚刚建立起来的会计制度体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部分会计制度被简化、废止或弃用。直到1973年财政部颁布《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则 (试行草案) 》、《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等, 会计制度才开始恢复。虽然会计制度有所恢复, 但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
虽然这一阶段我国的会计制度很不成熟, 而且遭受了严重破坏, 但是这不能否定统一会计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对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会计方法、建立会计秩序、提供会计信息、培养会计人才等方面, 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恢复重建阶段 (1980-199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起点, 此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企业会计规范恢复和建设迈入了新的时期。
1980年9月, 财政部颁布《国营企业工业会计制度》, 此制度的颁布实施标志了我国会计规范恢复工作的开始。
随后, 财政部1981年制定发布《国营供销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在财政部修订恢复有关会计制度的推动和示范下, 具有行业特点的企业主管部门分别相继修订恢复了有关行业的会计制度, 对有关行业的企业单位提出了具体会计核算要求。这些既有力地促进了不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的重建工作, 也将全面恢复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1985年《会计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制化的开端, 《会计法》的实施对会计工作的作用、地位、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程序方法、会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能、以及违反会计法的处罚等问题做了规定。以上这些法律、制度规范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的建设步入正轨。
这一阶段虽然没有形成太多的制度、法规, 但是《会计法》的颁布等成果却为之后的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三、雏形初成阶段 (1992-2000)
1992年11月30日,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 (即“两则两制”) , 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实行。
两则两制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步入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轨道, 基本上结束了我国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在随后的几年, 财政部连续颁布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建造合同、收入、或有事项、租赁、固定资产、存货等共16项具体准则。至此, “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会计规范体系初步形成。
1993年和199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两次审议修订了《会计法》。这两次修订确定了《会计法》规范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增加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强化了内部控制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这个阶段, 确立了《会计法》的指导地位, 建立了“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会计规范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为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 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开端。
四、改革深化逐步统一阶段 (2000-2006)
在应对会计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而大力建设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 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 财政部分别制定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形成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同时为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根据《会计法》的要求, 国务院于2000年6月颁布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以作为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
2000年12月29日, 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经过批准的企业施行。《企业会计制度》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 它是这一时期会计规范的重要成果之一。
以《会计法》为指导思想, 财政部启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从2001年起三年内,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以及六项具体规范和五项征求意见稿。这些规范的发布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防范风险, 提高会计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且为后来全面风险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的改革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既拉近了与国际会计规则的距离, 体现了企业的市场主体性质, 又体现了中国会计的特殊性。这个阶段的改革坚持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 与我国会计规范传统、习惯、会计人员素质相适应, 实现了我国会计制度史上的一次飞跃式革命。
五、国际趋同特色发展阶段 (2006-至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尤其是我国加入W T O后, 如何协调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趋同的需求日趋迫切。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并于同年10月发布了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同时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实现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
2008年6月28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以财会[2008]7号文件的形式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这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在积极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制度体系的同时, 国务院和财政部还清理了一大批不适用当前会计制度体系的法律、规范、条例。这些过时的会计制度的清理, 为我国会计人员正确选择和遵守会计制度扫清了障碍。
至此, 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发展形成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会计法律, 即经两次修订之后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法》;第二层是会计行政法规, 即《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层是会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具体包括三部分, 一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会计准则解释四项相互独立而又关联的内容构成;二是会计制度, 包括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三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配套指引。
建国60余年来, 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我们仍需要继续积极修订会计法律法规、完善会计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做好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工作, 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健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研究协调其与相关规定的关系, 实现其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效转换;全面清理不适用的会计规章制度, 推动会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 市场已经突破时空界限, 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完善会计规范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将健全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分析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建国后会计规范的演变, 有助于研究我国会计规范的特征、环境和规律, 可以为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提供参考, 促进会计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建设。
关键词:会计规范体系,发展历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时展.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 (一) [J].会计之友, 1999, (07) 16-18.
[2]、詹才利.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前瞻[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9, (3) 108-111.
[3]、栾甫贵.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J].财会通讯, 2005, (1) 16-24.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综述 篇8
一、企业会计文化的基本功能
企业会计文化的基本功能, 是指企业会计文化的基本效能和作用。有学者认为 (刘开瑞, 1990) 认为, 会计文化应具备聚合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整体优化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融合功能、信誉、辐射功能、表率功能及应变功能等十大功能。张春青在《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 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约束功能, 企业会计文化对企业会计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这种约束, 包括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两种形式。有形约束主要表现在会计制度文化对企业会计人员和会计行为的制约和规范, 这种约束是有形的、刚性的、直接的。企业会计制度文化通过制定各种会计法律法规而起作用, 具有很强的制约性。它强制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 引导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核算, 尽量减少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无形约束主要表现为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通过会计核心价值观、会计精神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等无形的因素实现对会计人员和企业会计行为的强大约束, 这种约束是柔性的、间接的。两者相互结合, 共同构成了会计体系的制约机制。二是具有导向功能, 企业会计文化规定了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和会计规章制度, 从而引导会计人员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企业会计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确定会计规章制度和规定会计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此后的多数学者都认为 (毛伯林, 1993) , 会计文化具有四个主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 (约束) 功能。
绝大部分学者还依据文化学理论, 将企业会计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它们之间具有层次性, 各层次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从而构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于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 (如《论新时期现代企业会计文化的塑造》、《中国会计文化探讨》) , 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系统性原则或整体性原则。认为企业会计文化是一个由多层级、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坚持系统思想和整体观点, 不断评估各要素对整体会计文化质量的影响, 实现会计文化的整体优化。
二是客观性原则。认为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和生活有其自身规律。在构建企业会计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尊重客观实际, 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原理, 从企业会计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会计文化。
三是共性原则。是指在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 企业会计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其自身的文化建设都具有共同的组织文化的性质。在不同时代, 不同企业的会计文化中都包含有一些超越自身特点, 因而具有共性的价值观念, 这是会计文化本身科学性的反映。
四是人本性原则。企业会计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企业会计人员, 企业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准则等, 是影响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善于激发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这样才能保持企业会计文化长久的活力。
五是持续性原则。尽管一定时期内企业会计文化会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 而是因时制宜, 不断研究和解决企业会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与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相适应, 张艳在《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的探索》一文中提出了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策略, 包括渗透融合、多元化、动态化等。
三、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于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路径, 绝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研究的优点是较为全面, 缺点是缺乏企业特色。
黄德祥高级会计师在《浅谈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一文中, 提出了“六个着力”, 较为全面:
一是着力加强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 同样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而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也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准绳。要把会计人员塑造成道德品质高尚的专业人员, 使会计人员形成坚持实事求是, 反对弄虚作假的一种职业意识, 这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是着力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作为会计文化的创造者, 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创造活动的质量和进程, 进一步影响到会计文化的建设。在会计文化建设中, 要营造一种尊重会计人员、尊重会计工作、尊重会计成果的氛围, 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地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要激发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会计职业化水平, 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会计人才。
三是着力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会计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创新, 首先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营养,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会计文化中的精华。其次要加强会计文化交流, 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中的有用部分, 还要注意对会计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优秀成果加以研究和吸收, 让会计人员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 具备更加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四是着力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制经济, 作为从事经济管理职能的会计更需要有完善的法制体系, 会计主体要围绕会计文化建设, 以文化反作用于会计实践的推动力来促进会计法制体系的完善, 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
五是着力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在构建会计管理体制时, 一方面要保持我国独特传统文化所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又要吸收别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先进成分。
六是着力网络化诚信档案建设。为促进会计人员严守职业道德,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客观性, 政府可对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 对其工作范围、诚信度进行跟踪记录并进行量化考评, 加大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的舞弊成本, 并对档案记录进行网络化, 使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在社会上不好立足。
就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来看, 宏观理论研究方面的多 (文化、企业文化和会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多) , 而企业会计文化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历史方面的研究较多, 现实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文化、企业文化和会计文化从文化的历史角度探索的较多, 对现实中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研究较少) , 从文化角度探寻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诚信缺失、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根源, 并从文化视角提出对策的更少。因此, 企业会计文化的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3]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9.
[4]徐新兵.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 2013, (05) .
[5]刘海冰.和谐会计文化建设探讨——基于企业文化视域[J].会计之友, 2008, (08) .
[6]彭才根, 魏明海.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的探索[J].会计之友, 2010, (15) .
[7]张艳.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9) .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综述 篇9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制造体系,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显示,制造行业原材料和服务的采购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50%~80%,采购成本已成为企业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日益显著。国内实业界和学术界对采购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并且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研究者以企业工作者为主;第二,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三,从内容上来看,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归结为基于采购成本定义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价格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商品分类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基于战略性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
二、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1、基于采购成本定义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学术界对采购成本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采购成本的内涵和外延还缺乏准确的描述和界定,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形:采购成本传统定义法、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和所有权总成本法。唐蓉和沈俊娜等使用采购成本的传统定义,将采购成本定义为“采购物料过程中的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并从采购原材料价格,采购部门管理,运输费、仓储费、保险费等费用,缺货成本四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张蓓和李江萍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采购成本管理中,从分析资源动因出发,寻找引起采购成本发生的作业,以作业为核算对象,并提出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和建议。彭鸿广、骆建文阐述了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中如何应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孙炼等把生命周期成本法运用到电信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指出根据生命周期成本法提出的采购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朱晓琴、朱启贵综述了基于所有权总成本(T C O)的采购成本管理,并提出对我国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启示。陈志祥等、刘子先和龚光明等研究了所有权总成本在我国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采购成本的传统定义采用企业通用的会计准则,对采购成本的定义不具有针对性,不能反映采购成本的全貌。作业成本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采购过程中的间接成本,但H enrik A gndal和U lfN ilsson (2007)研究发现,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长期采购管理过程中,会产生与供应商关系管理相关成本,这些成本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遇到了困难。T C O概念和与其非常相似的生命周期成本概念在国外已经被讨论,且以经验与案例研究为主,但是国内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T C O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都是战略性采购成本分析技术,着力于从长期、系统思考的角度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品的价值。从发展趋势来看,学术界和实业界趋向认同和接受T C O的概念和思想,并将其应用到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过程中。总体而言,基于采购成本定义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从采购成本的构成出发,帮助企业识别采购成本的来源,并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是一种基础性的成本控制方法。
2、基于采购价格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
尽管很多企业意识到价格已不再是采购和供应管理所谈论的唯一话题,但是价格仍是采购管理中的关键因素,是采购成本控制最直接、最敏感的切入点。这就给通过采购价格管理来控制采购成本增加了一些难度,但也吸引了很多学者来研究这些与价格管理相联系的成本控制方法。采购价格管理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目标价格法、成本价格法、谈判价格、招标采购价格、集中采购价格、价值分析和价值工程价格以及期货采购价格。高春海、张琳、马明从外部驱动、基本概念、过程等方面对目标成本规划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目标成本规划法所体现的采购成本控制思想。有些研究者发现企业要求采购人员了解和掌握供应商产品的成本构成,这样可以为采购定价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谈判专家罗杰·道森认为谈判是赚钱最快的方式,一个双赢的采购谈判价格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赢得净利润。多数研究者认为招标采购价格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结果,有利于实现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采购效率。高峰、朱新民、车玉梅等讨论了集中采购在银行、项目工程、集团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的成效。黄松研究了集中采购多种易变质性物品的成本优化问题。唐晓、宋玉卿、田丹等从价值分析和功能需求入手,结合实例研究如何更为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顾炎华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为自己的采购进行套期保值,还能把握一些无风险的套利机会。
尽管价格只是采购成本的一个方面,但它却非常重要。在生产企业中,物料价值平均占销售额的52%;如果把购买设备的资本也包括在内,这一数值将达到56%。当然,采购额占销售额的比率随着行业的不同而各异,变化范围为50%~80%。更重要的是,采购存在利润杠杆效应和资产收益效应,可以对公司的绩效作出直接贡献。采购部门希望供应商保有一个公平的价格,就需要采购部门自己具有确定价格的方法和经验。以上提到的基于采购价格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虽然不能涵盖价格策略的全部,但它们都是企业经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采购部门会综合应用一种或几种价格策略,为本企业争取到一个公平的采购价格,提高企业控制采购成本的能力。
3、基于采购商品分类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
把采购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型,相应地采取不同的采购决策,是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个基本前提。郭俏俏等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 BC分类法———A+A A-B+BC分类法:将所有的物资分为A+、A、A-、B+、B、C六大类,并赋予每一类物资一个类标号。通过类标号,可快速定位关联物资,方便企业联合采购,从而实现采购、库存的系统化管理,减少采购总成本。党康林从企业自身的经验出发,分析了A BC分类方法在采购成本控制中所取得的成绩。吴敏洁比较了M R O物料采购与直接性生产资料的不同之处,介绍了跨国M R O采购的特点,描述了国内外工业企业M R O跨国采购状况,提出了国内工业企业跨国M R O集成采购模式。由于采购不仅仅是购买,更重要的在于管理。采购商品分类管理之所以能够降低采购成本,主要体现在改善采购流程、优化库存、促进实施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既是采购管理的重点,也是采购成本控制的着手点。
基于采购商品分类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将采购部门的工作同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仓储部门的库存管理、运输部门的车辆调度等紧密相连,有利于部门之间的舒畅交流和通力合作。同时,这种控制方法也成为选择供应商的基础。另外,采购活动一般起始于采购需求和商品类型的确定,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基于采购商品类型的成本控制方法也是一种基础性的成本控制方法。
以上三种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均与采购商品有密切的联系。总体上看是从商品角度来考虑采购成本控制的,侧重点在采购商品本身,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企业以外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的控制方法把企业自身、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作为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采购环境是采购工作者组织采购活动的存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袁正宇从完善采购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考核机制和培训体系等方面分析了EPC工程项目中采购成本的控制途径。阙维中认为建立采购管理平台,规范采购业务流程和采购人员行为,杜绝采购“暗箱操作”和采购腐败,是完全有必要且极为有效的。唐庆海建议工程项目采购要充分利用好采购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
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可以促使采购部门产生更好的采购决策、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增强业务的透明度、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采购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降低运营成本和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废品数量,产生更优的决策。企业外部采购环境即采购和供应市场,全球供应市场不断增长的动荡局面使采购市场研究成为至关重要的活动。国家间突然限制出口贸易、供应商因破产而消失、汇率的不断变化以及“9·11事件”和当前美国的“次货危机”,都给全球供应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通过采购市场研究,可以提前掌握这些信息,规避供应市场风险引发的采购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并能抓住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增强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能力,实现企业的采购目标。
5、基于战略性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
采购决策包括三个侧面: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战略性采购属于采购决策的战略层决策。采购代理(外包)、电子采购、JIT采购、联合采购、全球采购、绿色采购和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等都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王峰指出采购代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资采购模式,其廉价、高效、快捷的特点必将不断地被更多企业所认识,成为众多企业采购成本的新选择。王小宾等通过对确定环境下和随机情况下的总所有权成本建模,可知电子采购在采购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对采购产生价值。聂兰顺以供应商和采购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运输成本的JIT采购批量分割决策模型。唐东会认为应从动态的角度,全面认识绿色采购成本。郭海森、彭烨提出战略采购的最优方法是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风暴,有些学者就提出中国汽车行业应该推行联合采购,抱团取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是全球竞争,采购也应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战略性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而是将重点倾向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而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为企业赢得长期利润。这里提到的采购方式不是单纯的成本控制手段或措施,而是一种采购战略。它们的应用和实施,都需要从企业战略方面来考虑,并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从内容上看,国内在战略性采购方面所作的研究多数属于提出或提倡某一种采购战略的思想和观念,很少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更深入。Jean N ollet等(2005)从利润、供应市场、集团规模、成员关系、受益人等五方面讨论了加入采购联盟实施联合采购的优势和劣势。Pervez N.G hauri (2008)探讨了全球供应网络对宜家家具(IK EA)的市场驱动战略的有益支持和贡献。D othang T ruong (2008)通过网上调查359位专业采购人员,研究发现电子采购能够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Jon Edgell (2008)总结了2008年全球采购的四个发展趋势,指出由于美元走弱及中国存在很大的成本优势,中国还将是全球采购的重要市场。从国外在战略性采购的研究来看,国外已经在研究战略采购在企业的实施情况,并开始总结经验和教训。这给我国一个重要启示:战略性采购已经跨越了概念阶段,逐渐步入实施阶段,这就要求我国的研究也能跟上这个步伐。
三、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趋势
随着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采购被视为企业挖掘潜在利润的“第三利润源”,控制采购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和采购从业者的工作重点,以下三方面将会得到深入研究。
1、采购成本控制的数量化方法。
目前国内对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提出的一些控制方法和措施,多是出自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可以数量化衡量的决策体系。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W hatgetsm easured getsdone”,相信采购成本控制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将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2、中小企业如何实施采购成本控制。
很多文献在研究采购成本控制时,或不对企业类型加以区分,或以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为例,而很少关注中小企业。国外许多研究者,比如M ihirA.Parikh等(2005)分析了一个针对小型企业采购的转化模型以及在实际中成功应用案例;A ndreasR.H olter等(2008)提出了多种能够增进中小企业采购运输服务的工具,以扩大中小企业的采购决策力量;John R am say (2008)直截了当地提出在采购供应管理中应该给与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另外,从规模上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约有4200万家,采购成本可节约的潜力巨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管理会计在采购成本中应用研究。
目前使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和所有权总成本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尽管所有权总成本逐渐得到认可和使用,但它的具体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因此,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一方面需要改进现有的会计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引进新的管理会计来推动采购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Burton T.T.JIT:repetitive souring strategies tying the knot with your suppliers[J].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29 (4) .
[2]Naumann E, Reck R.A buyer’s bases of power[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982, 18 (4) .
[3]Henrik Agndal and Ulf Nilsson.Activity-based costing:effects of long-term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ccounting&Management, 2007, 4 (3) .
[4]郭俏俏、张光明:一种改进的ABC分类法:分类法[J].商场现代化, 2008 (11) .
[5]Pervez N.Ghauri, Veronika Tarnovskaya and Ulf Elg.Market driving multinationals and their global sourcing network[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008, 25 (5) .
[6]Jon Edgell, Gabriel E.Meister, Nigel Stamp.Global Sourcing Trends in2008[J].Strategic Outsourc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 1 (2) .
[7]Andreas R.Holter, David B.Grant, James Ritchie and Nigel Shaw.A framework for purchasing transport service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 2008, 38 (1) .
碳排放会计核算研究:文献综述 篇10
【关键词】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一、碳排放会计基本内涵与实质
碳排放权概念由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概念而来,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每个参与的国家都限制一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既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排放权。对于碳排放会计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Stewart Jones教授在2008年首次提出“碳会计”这一新概念,并且他将碳排放、交易和鉴证等业务统一称为“碳会计”。从此,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学者们也开始加入到“碳会计”研究的行列中。郑玲和周志方(2010)在研究大量文献基础上,认为碳排放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排放物,具有不确定性,它不同于以往的污染物排放,应该单独设立账户对其确认和计量。张巧良(2010)认为碳排放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碳排放权的政治特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制定必须更多地关注会计的目标。张鹏(2010)指出,碳排放权就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实质是“核证的减排量”。苑泽明(2013)分别从法学和经济学视角阐述了碳排放权的性质。吴德林等人(2013)认为想要研究碳排放会计,首先要明确其概念和本质,他认为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碳排放会计定义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对碳排放会计的定义还缺乏权威的界定,容易与碳会计混淆,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碳排放会计的侧重点在于由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内容的变化。碳会计核算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碳会计核算,固碳会计和碳信用。
二、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碳排放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并具有稀缺性,就像其他会计要素一样,应该将其在会计系统中予以反映。但是究竟作为何种要素、如何反映,我国对此还没有统一的观点。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相继出台过一些准则试图规范碳排放会计核算。2003年,IASB下辖的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发布了关于总量控制交易会计处理意见稿,确定将碳排放计入无形资产中,2004年,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污权》,但是由于与IAS 38存在冲突,随后被撤销。
(一)碳排放权的资产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来看,碳排放权属于资产,这已经达成共识。主要的争议是把碳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采用那种计量方式。就目前来说,学者们存在以下几种意见:一是确认为存货,二是确认为无形资产,三是确认为金融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种观点认为,就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基于CDM项目产生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量,它存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而且我国的CDM项目是为了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而存货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企业持有的最终目的就是出售,因此张鹏(2010)、吕喆(2012)都认为我国的碳排放量完全符合存货的特征,应该将碳排放权计入存货。
第二种观点,目前在国外市场上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具有完善的定价机制,并且能够以公允价值计量,另外,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关期权期货的交易,碳排放权和其他普通金融产品一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朱敏(2010)、岳常玲和章新蓉(2011)认为,在清洁发展机制下,企业获得碳排放权并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将其出售给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或者技术支持,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介于此,应该将其计入金融资产。
第三种观点认为,从碳排放权的本质而言,在法学的视角下,碳排放权与排污权相类似,是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特许企业享有一定的排放权利,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却不被许与这种排放权,表现为排放一定数量碳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在经济学的视角下,碳排放权虽然与自然资源不同,但被人为制定排放定上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使之具有价值。因此,碳排放权属于一种被人为制定稀缺性的排放量产权。(王爱国,2012;苑泽明和李元祯,2013)。碳排放权的某些特征和无形资产相类似,首先他不具备其他资产的实物形态,其次可以由企业出售或者转让,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邹武平(2010)认为碳排放权具有土地使用权的性质;肖序和郑玲(2011)认为碳排放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二)碳排放权的计量
我国碳排放该采用何种方式计量,首先要确认碳排放权应该计入何种资产。根据计入的资产科目不同,采用的计量方式不同。
对于碳排放权计量问题,目前存在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应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张鹏(2010)认为碳减排量作为一种存货,对企业的意义不在于其历史成本上的增值,所以初始计量应该根据获得配额的成本计算,取得后,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后续计量。王爱国(2012)认为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处于一个摸索时期,缺乏成熟完善的市场,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获得,在操作方面存在技术和参照物的缺陷。同时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显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在我国更加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更应该采用成本计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朱敏(2010)认为碳排放权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取得碳排放时采用市场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以实际价格进行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苑泽明和李元祯(2013)建议在计量方式上借鉴土地使用权的计量方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外购的排放权采用取得成本入账,免费获得的配额,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此公允价值时经过评估后的价值,这类似于政府划分土地使用权的计量方式。并定期对排放权进行评估。
三、结论
笔者通过国内外关于碳排放会计核算的研究文献了解到关于碳排放权的核算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会计的定义,笔者认为,碳排放会计是以碳排放量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以传递企业碳排放和减排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资产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是由于相关权威会计准则的缺位,导致碳排放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可比性和决策相关性,究竟计入哪个资产科目,采用何种计量方式,目前国内外的处理方法不同。本文认为,目前国外碳交易市场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获得,一些相关的碳资产金融衍生物已经出现。相较于国外,我国碳交易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不活跃交易市场下,碳排放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必要品,就像生产企业必须要有生产许可证一样。基于此,我国的碳排放权应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碳排放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但是,与其他的研究项目相比较,碳排放会计的研究还处于滞后的状态。本文梳理、总结了近几年我国碳排放会计研究文献发现,由于碳排放会计自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对碳排放会计的内涵、碳排放权的分配方式以及碳排放权的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等一些问题难以得到统一。虽然国外碳排放会计研究相比我国来说比较完善,碳交易市场比较完备,但是由于国际上对于碳排放会计的核算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对其进行规范,对于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我国国情为基础,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学为己用。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快实现我国碳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设,借鉴FASB与IASB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适合我国的碳会计核算体系,使得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第二,加快我国公允价值的规范研究,完善体系建设,使得其尽快在我国碳排放中得到试用。第三,尽快完善我国其他会计体系准则,提高碳排放相关会计与其他准则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
[2]张巧良.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J].当代财经,2010(4).
[3]张鹏.CDM下我国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和计量[J].会计研究,2010(1).
[4]苑泽明,李元祯.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
[5]吴德林,熊楚熊.碳排放权会计问题初探[J].开放导报,2013(3).
[6]邹武平.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会计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0(7).
企业成本会计综述 篇11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制度,文献综述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我国小企业的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 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如何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建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国法规体系的需要, 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以财会 〔2004〕2号文件正式发布了 《小企业会计制度》, 并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制度对进一步贯彻落实 《会计法》和 《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 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速与国际会计的接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拟就目前我国 《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2文献回顾
2. 1《小企业会计制度》 与 《小企业会计准则》 的比较与过渡
2010年11月1日, 财政部发布了 《小企业会计准则 ( 征求意见稿) 》, 这是我国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推进我国会计国际趋同, 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董永峰和刘金芹 ( 2010) 在分析总结 《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对制定我国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几点建议。王国生 ( 2011) 对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 《小企业会计准则 ( 征求意见稿) 》进行了比较与研究, 分析了两者在总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对 《小企业会计准则 ( 征求意见稿) 》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认为 《小企业会计准则 ( 征求意见稿) 》具有精简通俗与规范化相结合、借鉴、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注重会计处理的可操作性, 做到与税法要求相互协调等特点。
紧接着, 2011年11月, 财政部下发了 《小企业会计准则》 ( 财会 〔2011〕17号) , 并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举措。届时, 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 《小企业会计制度》 将退出历史舞台。在财政部正式颁布 《小企业会计准则》 以取代原有的 《小企业会计制度》 之后, 张仙慧等 ( 2013) 通过比较研究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 从两者的适用范围、会计科目、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 从而比较两者的优势与劣势, 认为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 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袁小勇 ( 2012) 在 《小企业会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之前, 主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分析了 “准则”与 “制度”的不同之处, 并进一步说明了 “准则”是如何优化 “制度”的, 那么通过二者的继承与过渡的关系, 可以使小企业会计人员迅速、高效地掌握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精髓, 更好地建制建账, 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 降低小企业税收成本。
2. 2《小企业会计制度》 的特征与优越性
张凤玲 ( 2006) 从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及结构方面, 探讨了其特征与优越性。第一, 通俗易懂, 简便易行; 第二, 因地制宜, 机动灵活; 第三, 统筹兼顾, 解释详尽; 第四, 注重实效, 切合实际。沈路 ( 2006) 主要对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认为 《小企业会计制度》特点主要体现在: 1确定了会计主体; 2明确了会计目标; 3简化了会计处理、减少了对职业判断的要求; 4会计制度可以选择和转换。
2. 3《小企业会计制度》 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原因
专为小企业量身打造的 《小企业会计制度》 是在 《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小企业的特点,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特点是简单、适用。无论从核算成本还是经济后果来看, 小企业会计制度更针对小企业的自身情况, 但是在实践中, 《小企业会计制度》却没有有效地普及执行。叶映红 ( 2006) 通过问卷调查及与部分会计人员交流对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制度转换率低。侯翠萍和韩云素 ( 2009) 在对忻州市属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63% 的小企业没有进行制度转换, 仍沿用分行业会计制度, 对 《小企业会计制度》 不了解的占56. 8% ; 吴敏艳和周英 ( 2008) 在对常熟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 执行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足40% 。从财政部会计司掌握的数据来看,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由于种种原因, 《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得到普及。
曹红梅 ( 2009) 认为 《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诸方面: 许多小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执著于降低管理成本, 致使会计机构不健全; 会计人员配备不到位, 职责分工不明确, 没有足够的精力学习和执行 《小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规模小, 涉及的行业比较繁杂, 所有制形式多样化; 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 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严重弱化;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知识老化。
于梅 ( 2007) 从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和进步入手, 重点分析 《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她认为, 《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未来业绩、会计政策变更调整工作量增加、与税收法规的差异仍然比较大等方面, 而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相关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环境差、小企业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不足等方面。张银芳 ( 2009) 认为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林鸿彬 ( 2010) 重点分析了 《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问题、购买商品的采购费用的问题、现金清查出现短缺的问题、销售退回业务的问题等, 显然 《小企业会计制度》 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2. 4完善 《小企业会计制度》 以及实施中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完善有效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是保证现代小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 而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 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 、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 鼓励推动小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所需的信息等措施是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 。 赵琳 ( 2011 ) 认为除了实施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 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 、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 鼓励推动小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所需的信息 、 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等措施之外, 还要不断探索 、 寻求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新方法 、 新对策, 从而真正建立起符合小企业特点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 薛静 ( 2005 ) 针对 《 小企业会计制度 》 颁布实施后小企业有效执行途径进行研究, 认为小企业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执行 《 小企业会计制度 》 的前提; 正确理解 《 小企业会计制度 》 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制度的关键; 了解 《 小企业会计制度 》 与税法相关规定的区别是小企业正确核算涉税业务的保证; 建立上传下达, 易于沟通的信息平台是小企业有效执行 《 小企业会计制度 》 的基础;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小企业有效执行 《 小企业会计制度 》 的根本 。
3结论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关于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集中在以上四个方面。《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对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征、优越性, 并深入实地, 调查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加以修正, 从而更好地引导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永峰, 刘金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现状对我国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3) .
[2]王国生.小企业会计准则 (征求意见稿) 与会计制度的比较[J].财会月刊, 2011 (3) .
[3]张仙慧, 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比较研究[J].企业研究, 2013 (3) .
[4]袁小勇.《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比较[J].会计之友, 201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