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2024-06-10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共7篇)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篇1

近些年来,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老龄化人口的上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同时又因为结核症状受到胸闷、气喘、咳嗽、咯痰等症状的掩盖, 漏诊误诊情况也时有发生, 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选择一种正确的治疗途径对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选取了我院收治的35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其中18例患者采用综合药物抗结核治疗, 并与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35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中男12例, 女5例;年龄62~80 (平均73.5) 岁;病程2.8~8 (平均6.2) 年;治疗组中男11例, 女7例;年龄61~82 (平均73.3) 岁;病程2.7~8 (平均6.5) 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 生理盐水20ml加沐舒坦45mg稀释, 雾化吸入2次/d, 待吸入8~10min后进行排痰, 1w为一个疗程, 在给予慢阻肺患者进行氨茶碱解痉平喘治疗, 同时进行头孢类药物抗感染治疗, 包括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替安等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解痉平喘基础上进行综合药物抗结核治疗, 主要药物为0.3g异烟肼, 1.0g吡嗪酰胺, 0.45g利福平, 1.0g乙胺丁醇, 再实施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抗结核治疗方案。针对复发患者及时给予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力克肺等抗痨治疗, 若不耐受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耐多药患者应继续拧药敏加结核菌培养试验, 抗痨治疗中选择至少2种的有效药进行治疗;针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在抗痨治疗基础上进行平喘、抗炎、解痉治疗, 低氧血症下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针对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替换为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 避免激素不良反应增加;针对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 到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后可降低通气压力和缩短通气时间, 利于患者早日脱离无创通气治疗, 减轻对肺部的损伤。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COPD的相关评判资料拟定治疗评价标准[2], 显效:咳嗽、气喘、肺啰音、下肢水肿、紫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 心率恢复至正常范围, 肺功能达到2级以下;有效:咳嗽、气喘、肺啰音、下肢水肿、紫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恢复趋势, 但未达到急性加重期前水平。无效: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附表。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COPD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老年人群的发病最高, 因机体气流受限会逐渐加重病情,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60~80岁的COPD患者的发病率约占总发病率的1/4[3]。肺结核也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近些年来发病率持续增长。以上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 因此患者在进行诊断中常会出现误诊情况, 对该病的治疗增加以一定的难度。

COPD主要是由于气流受限机体无法自行逆转导致, 其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而合并肺结核疾病后则会出现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咯痰咯血、手脚乏力、低热盗汗等症状, 若合并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病情加剧则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精神负担[4]。

准确诊断COPD和肺结核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COPD诊断过程中, 首先应当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情况以及是否接触过危险因素, 而判断是否气流受限则应当检查肺功能, 这也是临床诊断COPD的金标准[5]。通常情形下老年肺结核患者主要是因内源性因素造成, 目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是进行细菌学和病原学检测[6]。根据相关资料证实, 肺结核感染是引发COPD的原因之一[7]。所以, 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但效果仍有待提高。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治疗中, 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早期给予适量的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并保证治疗过程的规律性, 特殊情形下可给予免疫调节剂或营养支持治疗, 从而保证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性[8]。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虽然部分临床症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排除细小道中的痰液, 对舒张支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均起到促进作用, 并有效缓解了肺通气的状况, 但是, 由于头孢类抗生素无法彻底清除结核分枝杆菌, 导致病情无法根治。而观察组患者采用0.3g异烟肼, 1.0g吡嗪酰胺, 0.45g利福平, 1.0g乙胺丁醇进行抗痨治疗, 多种药物联合作用可根治结核分枝杆菌, 并针对复发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力克肺等抗痨药物, 从而保证了效果的可靠性。本次数据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76.5%,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足以说明针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药物抗结核治疗, 可提高治疗效果, 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由于本次研究例数较少, 所以部分数据与其他相关仍存在差距, 因此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研究, 以为临床提高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

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35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 治疗组采用综合药物抗结核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76.5%,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针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采取综合多种药物抗结核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肺结核,感染,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刘任飞.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0) :24-25.

[2]杨达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0 (28) :135.

[3]廖小阳.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 2011, 30 (2) :100.

[4]韩军.100例COPD合并肺结核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5) :782-783.

[5]李志伟.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15) :47, 49.

[6]童晓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2 (18) :96-97.

[7]韩俊垒, 汤兵祥.陈旧性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75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1, 20 (1) :76-78.

[8]修鹏, 施莉.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4, 24 (2) :1066-1067.

老年慢阻肺患者排痰四字诀 篇2

一、“湿”

“湿”即湿化呼吸道。要想做到湿化呼吸道必须做到以下三点:①多饮水。慢阻肺患者应保持每天有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并且要注意饮水的方法(具体的饮水方法是:每次饮30~50毫升,每10~20分钟饮水1次)。②增加室内的湿度(尤其在气候干燥的冬春季),保持室内的湿度不低于60%。③注意氧气的温化和湿化。温化和湿化氧气的具体方法是:在吸氧前,先使氧气通过盛有60℃,70℃温水的湿化瓶,再吸入氧气。痰液黏稠无法咳出的患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可在雾化罐内加入生理盐水30~50毫升、糜蛋白酶5毫克和相应的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

二、“翻”

“翻”即勤翻身。对于需要卧床静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特别是神志不清的此类患者来说,定时翻身不仅有利于痰液的排出,还可预防肺泡萎缩和肺不张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此类患者每1~2小时就需要翻身1次。若患者的痰量过多,可每10~20分钟翻身1次。患者在翻身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且应同时为其拍背、让其进行深呼吸等。

三、“拍”

“拍”即拍背。对于痰多且难以排出的慢阻肺患者来说,为其拍背是最简单有效的促排痰手段,具体的方法是:患者去掉枕头,取侧卧位,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用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背。叩拍时,操作者需放松手腕,有节律地叩拍患者的背部,每一个部位叩拍1分钟,同时嘱咐病人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叩拍的顺序是:沿支气管的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饭后1小时内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呕吐)。

四、“咳”

“咳”即咳痰。在上述“湿”“翻”“拍”的操作中或操作后,患者应积极地进行排痰。若痰液所在的位置较深,患者可通过以下动作来协助排痰:先作两次深呼吸,在做第二次吸气后用力地咳嗽,此动作需重复做数次。若是患者的痰液已到了气管或咽喉部而无力咳出时,家人可用双手压迫患者的下胸部或上腹部,协助患者将痰液排出。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篇3

关键词:肺结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辅助, 中医药/注射用细辛脑

肺结核治疗不及时, 肺部损害进行性加重可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 , 慢阻肺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易诱发原有结核病灶活动, 而且并存慢阻肺发作是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主症, 该症状的缓解是本病患者最先感知到的临床疗效;注射用细辛脑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 我们选取在我院住院的诊断符合有关《指南》标准, 愿意使用细辛脑辅助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合并或并存慢阻肺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57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按住院的顺序分为两组, 治疗组57例, 男34例, 女23例, 年龄42~86岁之间, 平均年龄 (61.3±12.1) 岁;对照组59例, 男37例, 女22例, 年龄45~85岁之间, 平均年龄 (60.3±11.5)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当,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诊断

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的标准, 均属于继发性肺结核, 治疗组57例中菌阳36例, 菌阴21例;属初治者32例, 复治者25例;X线胸片可见空洞者13例;另外纤支镜下证实存在支气管结核者6例。对照组59例中, 菌阳37例, 菌阴22例;属初治者30例, 复治者29例;X线胸片可见空洞者14例。慢阻肺的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的标准, 其中EVF1%<70%。

1.3 观察指标

参考文献标准[3], 根据症状、体征程度分为①咳嗽:轻度 (+) 为白天间断咳嗽, 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 (++) 为症状介于轻度 (+) 及重度 (+++) 之间;重度 (+++) 为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 影响工作和睡眠;②咳痰:少量 (+) 为昼夜咳痰10~50 ml;中量 (++) 为昼夜咳痰51~100 ml;多量 (+++) 为昼夜咳痰100 ml以上;③喘息:轻度 (+) 为喘息偶有发作, 程度轻, 不影响睡眠或活动;中度 (++) 为病情介于轻度 (+) 及重度 (+++) 之间;重度 (+++) 为喘息明显, 不能平卧, 影响睡眠及活动;④哮鸣音:少 (+) 为偶闻, 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中 (++) 为散在;多 (+++) 为满布。X线胸片、痰菌的动态观察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4]要求进行;肺功能测定使用意大利科时迈公司生产的Quark PFT肺功能测试系统进行, 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由专人测定并作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 (x¯±s)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物, 所用方案为:初治者2 hL2ZE/4 hL2, 复治者3DL2ZE/6 dL2E, X线胸片可见空洞者肌内注射链霉素0.75 g, 1次/d, 共2个月。合并细菌感染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 g, 2次/d, 左氧氟沙星0.4 g, 1次/d;气喘甚者加用氨茶碱;有缺氧表现者予以氧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细辛脑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4 mg, 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1次/d, 10 d一个疗程, 连用1~2个疗程。

2结果

2.1 慢阻肺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3]推荐的标准分为三级:显效:咳、痰、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 (由+++至+) 或消失, EVF1%恢复至70%~80%。有效:咳、痰、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 (由+++至++、或由++至+) , EVF1%恢复至60%~70%。无效: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甚或加重者, EVF1%≤60%。

2.2 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 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 (11.8±2.7) d, 对照组 (15.6±3.2) 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5.13, P=0.035<0.05) 。

2.3 慢阻肺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 按上述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两组比较, *χ2检验, χ2=4.66, P=0.031<0.05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 优于对照组的84.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肺结核的疗效

按《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1]所载的疗效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完成化疗方案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2% (35/36) 、91.9% (34/37) , X线片病灶吸收 (含显吸) 率分别为:84.2% (48/57) 、79.7% (47/59) ,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 头晕1例, 但患者均能耐受;对照组多汗3例, 手颤2例, 恶心2例,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3讨论

注射用细辛脑的主要成分细辛脑是中药石菖蒲的提取物, 具有止咳、化痰、平喘及镇静的作用, 体外实验证实其止咳作用与可待因相当[3]。而咳、痰、喘是活动性肺结核尤其是并存慢阻肺患者的主症, 因此, 我们将该药应用于本病的治疗,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本组有限的资料看出:注射用细辛脑佐治肺结核合并慢阻肺可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缩短住院天数, 临床有效率达96.5%, 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这与陈氏[3]所报道的单纯性慢阻肺有效率93.1%相当,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组资料还显示两组肺结核患者完成化疗方案后, 治疗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 但该药是否存在辅助抗结核作用, 因本组例数少, 尚待进一步分层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肺结核病诊断要点.见: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0-1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 (1) :8-17.

[3]陈献红, 李艳.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0例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09, 30 (18) :2064-2065.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150 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75 例。对照组中, 男42 例, 女33 例, 年龄56~79 岁, 平均 (63.4±3.4) 岁, 病程为6 个月~6 年, 平均 (3.3±0.2) 年;观察组中, 男40 例, 女35 例, 年龄55~77 岁, 平均 (63.5±3.6) 岁, 其病程为7 个月~8 年, 平均 (3.5±0.5)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需要实施抗炎平喘、低流量吸氧以及祛痰解痉等常规治疗, 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酸碱失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进行纠正治疗。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加用纳洛酮 ( 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H20065379) 进行治疗, 方法为:在体积为10 ml、浓度为0.9% 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纳洛酮0.8 mg, 静脉推注, 每日早晚各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 主要是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 s用力呼吸量) 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显著缓解, 且其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的症状有一定改善, 且其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的症状和相关指标均不存在任何明显变化[2]。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 s用力呼吸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上述指标比较, 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上述指标比较, 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详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 慢阻肺属于一种常见病, 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临床系统化治疗, 否则便会出现程度各异的呼吸衰竭症状, 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此外, 也有研究人员指出, 慢阻肺患者多伴有程度各异的肺功能异常现象, 而针对存在呼吸衰竭合并症的患者, 其肺功能则会显著较差, 这就需要及时地逆转患者的呼吸衰竭现象, 从而才可以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3]。与此同时,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也会出现异常表现, 其原因在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病变的影响, 所以,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 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也常常被用作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 纳洛酮属于临床上的常用药物,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人体内源性阿片肽中, 主要包括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 且人体中的脑外周组织以及脑垂体是其主要来源部位。一般而言, 如果人体机体处于感染或者严重缺氧状态, 人体的整体应激水平会显著较高, 在应激刺激下, 垂体前叶的生物活性会被显著激活, 从而能够分泌出较多的内啡肽等物质, 即临床上所谓的内源性阿片肽, 其能够与下丘脑部位的受体有机结合, 从而会对人体的呼吸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现象, 严重时可伴有呼吸衰竭表现[4]。有研究人员指出, 在应激状态下, 内啡肽的释放量会显著增加, 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 如脑水肿以及低血压休克等, 这又会使患者的呼吸衰竭现象得到加剧[5]。在临床上, 纳洛酮的组成结构与吗啡接近, 属于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吗啡的特异拮抗剂, 因此对于内源性阿片肽的毒副作用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 纳洛酮也能够和吗啡的受体有机结合, 从而在內源肽与受体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阻断作用, 因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 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现象。本研究中, 治疗后, 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此外, 也有研究人员指出, 纳洛酮能够显著地激活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因此对于肺换气功能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缓解肺间质的水肿现象, 可以使每分通气量以及潮气量得到显著增加[6]。同时, 纳洛酮对于CO2潴留现象也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能够有效地缓解脑水肿表现, 因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中, 治疗后,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如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 s用力呼吸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就表明纳洛酮能够有效地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 效果显著, 这与陈虹[7]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此, 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李乾程等[8]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与此同时, 纳洛酮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毒副作用较小, 所以治疗过程中不会引发明显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 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可知,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 纳洛酮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情况, 且安全性强,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思勤.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5 (8) :50.

[2]贺石良, 许峰, 谢清清, 等.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96例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8 (10) :80-81.

[3]周劲松.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0, 23 (7) :161.

[4]谭磊.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85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J].延边医学, 2014, 22 (23) :81-82.

[5]李海燕.纳洛酮联合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早期肺性脑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14) :19-21.

[6]罗战云, 李志平.纳洛酮联合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9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15 (8) :1784-1785.

[7]陈虹.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4, 22 (15) :15-16.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7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头晕、不同程度意识改变等,与国家卫生部(现卫计委)2008年慢阻肺诊断标准相符[1],且血气指标检查结果与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相一致,无误诊病例。将患者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39±5.10)岁;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20±5.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入组,符合伦理学原则。1.2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解痉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并予以低流量吸氧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即每次取纳洛酮0.8 mg与10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静脉推注给药,2次/d。连续治疗5 d后评价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进行监测与记录,并判定疗效。以呼吸困难等主要临床指征基本消失,血气分析指标基本正常为显效;以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血气分析指标均无明显好转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Pa O2为(10.53±1.65)k Pa与对照组的(8.96±1.03)k Pa相比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Pa CO2为(5.86±0.67)较对照组的(7.93±0.92)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0,10.16,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

3 讨论

慢阻肺的临床治疗以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维持内环境稳态为主要原则。而当由于慢阻肺急性发作导致呼吸衰竭时,人体处于严重缺氧的应激状态,会促进垂体前叶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阿片肽,这些内源性阿片肽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组织附近,可通过与受体进行结合而对呼吸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衰竭。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类拮抗剂,可特异性地与对应抗体结合,阻断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甚至可对这一毒性过程产生逆转影响,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原因所引起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包括急性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衰竭等,效果确切。纳洛酮能够与吗啡受体相结合,二者亲和力强于内啡肽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水平,在注射纳洛酮后可与吗啡受体产生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由于内啡肽与受体结合所引起的呼吸抑制,缓解呼吸衰竭症状,进一步优化疗效;且经静脉推注给药可将药物在较短时间内送至病灶部位,提高局部血药浓度,改善疗效。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纳洛酮治疗后,其血气指标P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可以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罗战云等[2]研究结论相一致,证实纳洛酮与常规疗法联合应用于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改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罗战云等[2]在有关研究中对72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接受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性,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效果优良,安全可靠。但本组中并未对纳洛酮的安全性加以研究,在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扩大病例范围,增设安全性研究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道斌,黄清平.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15(7):1305-1308.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的收治的46例慢阻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慢阻肺合并多脏器衰竭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8岁~76岁,平均年龄(62.5±5.4)岁。

1.2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合并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病死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受累器官数等的关系。

1.3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力衰竭:左右心室出现衰竭症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脑功能衰竭:患者出现非药物因素、非感染中毒性脑病,出现意识功能障碍;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转氨酶严重超过正常水平,血清胆红素指标超过34.3μmol/L;血液系统功能衰竭:患者血管内出现弥散性凝血情况;呼吸衰竭: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状,自主呼吸出现障碍,嘴唇和皮肤呈紫绀色。

2结果

2.1患者受累器官分布情况患者中,肺功能衰竭39例,占所有患者的84.8%;心功能衰竭16例,占34.8%;脑功能衰竭18例,占39.1%;肾功能衰竭8例,占17.4%;肝功能衰竭10例,占21.7%;2例出现血液系统功能衰竭,占4.3%。

2.2患者年龄、性别、受累器官数量与病死率的关系患者中,59岁~69岁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与女性的病死率比较差异较小;受累器官个数≥3个的病死率显著高于<3个的患者。见表1。

3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以呼吸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肺病,除对患者呼吸系统造成损伤之外,还容易引发全身性的功能性合并症。慢阻肺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会使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增加,当患者血管以及心脏功能受到内毒素G-杆菌的影响时,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2],从而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此外患者发生低灌注情况时,会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各脏器的灌注量下降,也会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年龄跟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当年龄越大时,身体免疫功能等显著下降,器官处于衰退期,更容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3]。由慢阻肺导致的器官功能衰竭中,肺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最高,除了肺功能外,心脏功能、肾功能、肝功能以及血液系统功能等都会受到影响。目前临床上为有效防止因慢阻肺导致的脏器功能衰竭的出现,常采用的药物是具有高敏感性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抗生素的运用确保呼吸道畅通,防止其他脏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在平时应做好身体保养工作,严禁吸烟,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重要诱因,对患者呼吸道以及肺部会造成伤害;另外需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如烟雾、工业废气等,平时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刺激性气体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

本次研究中,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衰竭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病死率。另外在59岁~69岁年龄段患者病死率最高;男性和女性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受累器官个数≥3个的患者病死率更高。

综上所述,慢阻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衰竭脏器个数与病死率呈正相关,肺功能衰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病死率。应采取合适的方式,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姜红艳.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1,13(2):21-22.

[2]鲍士英.老年肺心病并发多脏器衰竭28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11,5(4):332-333.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6 月—2014 年5 月该院收治的47 例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另选取2014年6 月—2016 年2 月收治的47 例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为观察组 (人性化护理) 。 入选者均符合2 型糖尿病及慢阻肺的诊断标准[3], 无误诊病例。 对照组中男性25例, 女性22 例, 患者年龄 (58.68±4.02) 岁, 糖尿病病程4~10 年, 平均病程 (7.48±2.10) 年;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 例, 女性24 例, 年龄 (59.71±5.33) 岁, 糖尿病病程4~11 年, 平均病程 (8.03±1.87) 年。 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未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可进行对比观察。 所有入选对象均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且自愿参与, 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包括结合患者病情合理进行床位安排, 为患者提供有关信息并进行详细的入院介绍, 为每位患者制定健康档案, 记录过敏史、病史等基本情况, 并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预防坠床等。

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 (1) 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包括讲解糖尿病和慢阻肺的起病原因、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详细了解自身病情; (2) 进一步强化病情观察和临床监测, 包括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 (3) 酌情予以雾化吸入, 在雾化吸入前向患者解释其目的和作用, 并讲述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做好生活指导, 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 低糖禁烟酒, 维持充足睡眠, 进行适度运动等。

1.3 观察指标

3 个月后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 (百分制) , 由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4,5]。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7.0 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 (%) 表示, 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2 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SF-36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慢阻肺的临床发生率普遍较高, 是临床呼吸内科的常见合并症。 此类患者除了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 且存在明显的肺部与呼吸系统损伤, 大多是由于肺胸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紊乱等疾病共同作用所致。 临床经验显示此类患者的并发症率较高, 容易导致肺心病等严重疾病, 危及生命。 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 人性化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始终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与主体, 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最终护理目标[6]。 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更好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 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清楚认知, 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监测意识, 能够更好预防突发情况, 对于异常情况也能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很好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为患者的病情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 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组间各项指标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该研究结果与石惠[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证实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 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 其并发症率仅为3.48%, 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的14.29%,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该研究并未针对并发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在后期研究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扩大研究病例的选择范围, 并增多分组, 例如分为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等多个组别[8], 有利于对比更多护理干预模式对于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 对于筛选最优的护理模式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 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更有利于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褚文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29 (16) :59-59.

[2]赵冲.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 2014, 33 (1) :76-77.

[3]陆晔, 谢雯俊, 刘彦, 等.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9) :3-5.

[4]刘宁.精细化管理在老年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16) :3817-3818.

[5]姚虞蓉.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4, 30 (6下旬刊) :3274-3275.

[6]范福玲, 徐琳.糖尿病连续性护理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 (22) :1674-1677.

[7]石惠.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9 (7) :214.

上一篇:ESP教学理念下一篇:互联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