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宣传(共5篇)
教材的宣传 篇1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凭借, 对实现教学目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虽有不同版本, 但选文都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该如何使用, 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努力:
一、钻研教材, 走进语文课堂前的厚实积淀
语文课堂是教师利用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汇的历程。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首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解读文本, 为将要呈现的教学过程做好厚实的积淀工作。
为了让自己对教材有独到的体验和感觉, 在教学以前, 我们首先应该抛开所有的教参、教案潜心会文, 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第一感觉,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品味文中的重点、疑点、要点, 并且在自己的脑海里初步有教学流程的构思和设想。接着再结合教参, 对照解读, 看看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如何。
当然, 要上好语文课, 仅仅依靠一本教学参考书, 体会到的只是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我们还需要读书籍, 查资料, 了解跟课文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 多角度钻研、解读教材。王崧舟老师为了上《长相思》这首古诗, 思考了3个多月, 也研究了3个多月, 短短的一首词, 他却在旁边写满了旁注;盛新凤老师为《三个忠告》作了一万多字的文本解读;肖绍国老师为了一个个课例, 双休日在静静的校园中钻研、解读着教材……我们常惊叹名师在课堂上的炉火纯青、驾轻就熟, 那是建立在他们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的。
肖川先生说:“完美的教学, 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深刻与真诚。”所以, 为了追求精彩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们就要潜心钻研教材, 把薄薄的教材读厚, 读出文本的内涵和灵魂, 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经历那“山是山, 水是水”——“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的历练过程。
二、处理教材, 呈现精彩课堂前的紧锣密鼓
我们以教材为凭借, 还要学会合理地处理教材, 懂得取舍,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处理教材, 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 我们在目标的确定上应该全面考虑, 不走极端, 学会取舍。例如:人教版五上《长征》这首诗的教学, 我们确立把“理解诗句, 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为教学目标, 那么, 对长征这段历史有很详细的了解, 就不是我们这篇教材一定要达到的目标了。
处理教材, 其次要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取舍。一篇教材, 可以包含很多问题。例如, 《新型玻璃》一文, 我们可以有很多问题:“新型玻璃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功能?他们是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发明的?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我们要从课文中学到什么?”教师应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 确定这是节语文课, 要达到的目标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并学习运用。至于新型玻璃如何生产、哪个国家生产等问题就应该是我们舍去的。
处理教材, 应对教学环节详略的安排了然于胸。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述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课文中既有对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也有对儿子的这些描写, 从课文主旨看, 主要是突出了伟大的父爱。那么在教学环节中, 我们就应该把研读父亲的言行表现作为重点。
处理教材, 还应对语文知识训练点加以取舍。语文课上, 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字词的读写, 朗读的训练, 表达方法的体会……我们应根据学情不同、体裁不同, 确定语文知识训练的重点。
课前对教材的得当处理, 能让我们在课堂上讲得更为从容, 上得更为流畅,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得快乐而充实。
三、使用教材, 享受精彩课堂的心灵之旅
要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我们需要根据教材“以生为本”, 精心设计教案。编写教案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 但有“思”才有“创”, 有“创”才出“新”, 如果我们把钻研文本当成了一种习惯, 相信我们能创作出更多贴近学生、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其次, 也不妨集思广益, 感知、积累成功的课象, 从而不断开拓教学视野, 提高自己的课感能力。
且看, 盛新凤老师的《青海高原一株柳》, 把教材读“薄”了:文本被读成了两个词, 从“撑立”到“伫立”。通过挖掘“撑立”的丰富内涵, 让它承载多元的功能:言意在“撑立”中互转, 精神和情感在“撑立”中共生;柳树的形、神在“撑立”中合二为一、高度融合。最后, 由“撑立”到“伫立”的转换中, 完成了对柳树形象的塑造, 精神的升华。
再看, 窦桂梅老师的《清平乐·村居》, 把教材读“厚”了:在引领学生学习“最喜小儿亡 (wú) 赖, 溪头卧剥莲蓬。”解读“卧”的意思时, 窦老师耐心地引导着学生们通过换字、嚼字, 辅以入境的想象, 使一个活泼可爱的“亡赖小儿”从诗句中跃然而出, 形象具体而饱满。
家常课上, 我们把教材用“实”了:一位教师执教《蝙蝠和雷达》, 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表格, 将科学家的三次实验进行了表格式的梳理。在填写实验表格这个凭借中, 引导学生品读着教材中准确、简洁的语言, 并试着这样归纳表达, 使学生的表达从“学会”走向“会学”,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巧妙地“化教为学”。
吕叔湘先生认为, 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 即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内容, 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因此, 语文学科使用教材, 应以教材为凭, 寻找文字与思想的交集, 架起师生和谐互动的桥梁, 让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咀嚼、感悟, 流淌到学生心中。
四、拓展教材, 开阔语文课堂的广阔外延
新课程倡导生活语文、大语文的理念。因此, 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教育手段也更为丰富和先进, 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插图、实物投影仪、音乐、视频、课件……但许多时候, 我们看到的语文课堂仅仅是教学手段的“热热闹闹”, 这就提醒我们, 拓展教材要把握好“度”, 不走极端。不能把追求语文课堂的朴实, 理解为即使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用, 也不能只想着对教材内容补充再补充, 一不留神就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科学课、音乐课等“泛语文”课。
每一节语文课, 都应该成为学生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每一节语文课, 都在课外持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揉捏教材, 让教材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教材的宣传 篇2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原则
(一) 树立课程标准意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
《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 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 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行课程标准就是我们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立足教材本身就是遵循课程标准, 因为教材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 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超越教材,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过程中, 必须依据并遵循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指导文件, 否则创造性利用教材就会失去方向。
(二) 准确理解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 二是遵循而有所立。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不要轻易否定。但再好的教材也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需要结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显然, 教材是需要教师加工和创造的东西, 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只有教师学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去剖析教科书, 用动态的眼光“破译”教科书, 教材才能发挥出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学才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不深入, 不领会作者编写的意图, 用老眼光去看待教材, 就没有了创造的基础。
(三) 依据学生的需要而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出发点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 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出发点。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对教材创新性利用, 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知、思考、探讨、感悟, 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方式
(一) 替换或删减教材的某些内容或者活动
教材是学科专家的作品, 编写时着眼于全国各地普遍使用。从教材的实际看, 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性, 以及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就是我们在用书本中的事例讲课的时候, 一些学生显得漫不经心, 参与热情不高, 角色意识不强, 没有共鸣,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中因教育对象、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灵活处理,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这是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新增一些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 是教学的需要, 也是教师的权利。
(二) 整合或重构教材内容
整合或重构教材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方面。所谓整合或重构教材, 主要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使之更有利于教学, 更便于学生理解、把握和运用。整合或重构教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具体教学实际重新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 它既是每一个教师的权利, 也体现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是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形成新的教材结构。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第一目“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如果不重新调整教材顺序, 其结构是: (1) 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 (2) 人身权的重要意义及其构成→ (3) 人格权的构成及特点→ (4) 人身自由权及人身自由的作用与具体内容→ (5)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和地位。大家可以看本框内容是讲生命健康权, 但中间却穿插了人身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的有关内容, 不仅篇幅不小, 给人的感觉是颠来倒去, 而且与框题《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主题不符, 有内容与标题不吻合之疑, 加之人格权本身很复杂, 所以学生很容易弄混。如果我们结合导入调整一下教材结构, 把上述复杂混乱的内容变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并行的知识点: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含义、重要性、构成) →2.人身自由是公民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含义、作用、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含义、重要性、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两相对比, 我们会发现单从知识结构这一点上讲, 调整后的脉络比调整前的脉络要顺畅得多, 基本知识清晰可见, 这为学生掌握“三维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合并相同教材内容, 化繁为简。
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为例。本框分二目, 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这二目分别揭示了网络的一般特点, 即无限性与两面性。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第一目可整合到第二目中去。我们先来分析, 第一目中的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 与传统交往相比, 它改变了交往的领域、交往的对象、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时间等, 这实际上是在肯定网络沟通的进步意义。第二目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利———它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也有弊———一是网络中有很多垃圾信息, 二是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 一旦上网, 很有可能不能自拔, 受到伤害。由此看来, 第一目无限性恰好符合网络交往两面性中“有利”的一面, 换一句话说, 可把“无限性”作为论证“网络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据之一, 于是, 二目就整合到一块了。
三是补充、拓展教材内容。
教师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不拘泥于教材, 先进入教材, 然后又跳出教材, 站在比教材更高的角度把握教材, 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对教材所涉及的概念、知识、能力、觉悟、观点进行挖掘, 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介绍有关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但教材没有介绍“代位继承”和“无继承人和无受赠人的遗产的处理”等遗产继承知识。虽然这两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性, 不具普遍意义, 但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知识作补充介绍。这样做无论是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质疑, 锻炼思维能力乃至指导实践都是有好处的。于是,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并设计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思考, 介绍有关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涉及的遗产继承知识:1.什么是代位继承;2.代位继承的法律依据;3.代位继承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在代位继承中应注意的问题;4.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的遗产, 归国家所有。
总之, 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利用教材是新课程倡导下教师的权力,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勤于思考, 积极探索, 在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方面有所作为, 有所创造。
摘要:创造性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权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从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
关键词:教材,创造性,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2
[2]陈妙娥.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北京教育, 2003.11
教材的宣传 篇3
一、原型启发, 自然生成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很多数学内容都是生活事实的抽象、概括。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实例, 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原型, 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 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体验数学创造的无穷乐趣。
“圆, 一中同长也。”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为圆下的定义。“圆的认识”的教学关键是认识圆“一中同长”这一思想, 有了这一思想, 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和特征, 以及画圆的原理、方法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获得。但是, “一中同长”这一思想,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认识起来比较困难, 能不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呢?
课始, 首先创设投球比赛的情境, 让学生依次判断:“围成怎样的队形向球筐投球, 比赛才公平?” (如右图) 接着追问:“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球筐为什么要放在中心”?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悟, 很自然轻松地回答:“只有围成圆形队伍, 并且球筐放在圆形队伍的中心, 每个人到球筐的距离相等, 这样比赛才真正公平。”这些朴素的语言正是“圆, 一中同长也”思想的体现。球筐位置要处于圆形队伍的中心, 即“圆心”, 每个人到球筐的距离相等, 即“半径”都相等, 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半径”这个名词。这样, “圆心”“半径”这两个概念也是“圆”中最重要的概念都在解决“投球比赛”这一生活问题中自然生成并理解透彻, 学生对圆的认识由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实现了飞跃。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上面教学所选取的材料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数学现象,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 把抽象的知识与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优化、组合起来,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操作、验证、推断、交流、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使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 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二、重组优化, 事半功倍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 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文本, 教师需要深入其中, 把握实质, 对教材的研读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效果。
比如,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教材的编排是首先教学“小数的意义”, 接着是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 最后是“把非整万 (亿) 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其中“小数的性质”与“小数大小的比较”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小数的性质”的教学, 结合具体情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0.3元和0.30元”, 接着借助直尺自主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上述两组等式的特点, 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也是结合具体情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比较0.48元和0.6元的大小,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分析, 感受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本质。
三、追本溯源, 一清二楚
某个具体内容的数学本质既表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 又表现为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 还表现为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数学知识、数学本质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数学理解。有了数学理解, 学生就会向有意义的学习发展, 缺失数学理解, 学生就会变得机械而被动。要使学生对数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教师首先自己对教材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 对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 许多教学都是通过对一组或几组分数的观察比较, 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或者再举例验证,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 而对于性质的原理几乎没有涉及。为什么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不为0的数后, 分数的大小不会变呢?学生的理解因缺少意义支撑而停留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这样的教学, 虽然学生也能通过熟记分数的基本性质而加以运用, 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等, 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归纳应用, 没有进行深度数学思考的机会, 而思考正是数学课的生命力, 缺乏思考的数学课是枯燥的、索然无味的, 是体现不出数学的魅力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源是什么?该怎样进行教学?江阴数学的智囊团———脱产班给出了答案。
片段:
师:图中阴影部分可以怎么表示?
生:21。
师:你能找出一个与相等的分数吗?
生:。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4是怎么得到的?2又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原来一共是2份, 对折后每一份又再分成了2小份, 所以现在一共是2×2=4小份, 阴影部分是1×2=2小份, 所以阴影部分现在用表示。
接着师生再继续找其他与相等的分数, 与相等的分数, 并说明理由每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通过以上数形结合的教学, 学生自然能发现把每一份再分后, 一共的份数 (分母) 、阴影部分的份数 (分子) 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后的分数还是表示阴影部分, 也就自然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得出性质后可以继续让学生解释性质,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其实是什么意思, 同时除以一个数又是什么意思?并在头脑中想象图形和再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但能扎实地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更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追本溯源, 认识更为深刻, 同时也加深了课堂的深度,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的宣传 篇4
一、走进生活, 注入鲜活的血液, 激荡时代气息
回归生活已成为新课改的一种共识。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 只有生命之树常青。社会、学生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引入国内、外时政, 激发学生的评论思维。这种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的方法, 使学生的认知与社会的发展同脉而动, 突出了教材的现实性色彩,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原汁原味, 同时消化教材中的观点。走进生活, 为思想政治课引来源头活水,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提高学习效率, 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应将生活的内容加入课堂, 让课堂洋溢时代气息。
二、走近学生, 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只有了解学生、走近学生, 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阳光大道, 才能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活学知识。教育家比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 都是由自己发现的,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引导他们从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自己去发现新问题, 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 品尝探究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 适当地把握时机, 选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讨论。
坚持一个观点,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出发, 教学向学生的世界回归,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动地思考所见的相关资料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让笑声、掌声、争辩声充满课堂, 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自己感受总结得出答案。
三、走向开放, 多方位多角度, 激活教材内容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 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 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 获取知识。创立互动的教学模式, 真正使课堂动起来, 活起来, 让学生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 亲身体验, 在活动中领悟课本知识, 得到锻炼。现代教育论认为, 课堂应是开放性的,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善于进行探究活动的再设计、再创造。入于教材之中而出于教材之外, 捕捉具有探究意义的主题,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对书本教材敢于质疑, 大胆补充。
用活教材必须整合其他各学科的资源, 使教学生机勃勃。如联系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国情、党的地位的确立;依据语文诗歌感悟文化的力量;借助图片、数据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运用跨科教学, 有利于触类旁通、视野开阔。
借用生动形象的案例。针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有难度的教材内容, 运用案例创设情境, 通过分析, 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如举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房子失火, 房内有老母亲、情人、一袋钱, 现在有中国人、法国人、犹太人共三人前来救火, 他们最先救出什么?这一案例讲解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一则生动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情境体验中,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运用图片和形象的漫画。漫画不仅生动、形象, 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 发人深省, 回味无穷。如讲矛盾的同一性时, 用漫画《他敢剪吗》, 说明矛盾双方处于一个同一体中,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教学中使用漫画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课堂气氛活跃, 这比抽象的说教要生动形象。活学教材内容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应用现代教育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资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不仅有静态的教学资源———教材、图书馆和乡土资源, 还有不断变化的动态资源。广大政治教师只有在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如黑板、挂图、幻灯等) 的基础上, 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才能多角度、多方法触及教材, 才能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与不足。
教材的宣传 篇5
一、法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与编印技术概述
“教材”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它可以泛指一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 (或教学大纲) 和实际需要编写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文字、图形与音像资料。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核心。在法国, 教科书或副读本之类的教学用书, 使用“教材”、“教室用图书”、“教育图书”等等术语。
一般来说, 法国不存在法制上的或教育学上的教科书定义, 也没有严格的教科书审定制度。教学用书是自由编订、自由发行的, 但其编写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 必须依据国民教育部颁布的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第二, 必须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基础来编写。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实现跨学科沟通和语文学科本身的边缘化。在课文选取方面, 力求文体样式丰富多彩, 能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 特别是引导关注新的文学艺术创作成就和新的科技成果。
教科书的编著与出版是商业行为, 是由出版社请大学教授、国家或学区督学担任教科书的主编, 邀请相关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任作者参与编写。这就有利于教科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保证教科书的质量, 既有利于教师的教, 又有利于学生的学。
法国教科书相当厚重, 印制得相当精美, 用纸精良, 结实耐用。图文并茂, 排版讲究, 注意适合不同年级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其艺术性高的图版, 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 给学生带来读书的乐趣, 引导个人学习, 体现了人本化。
二、法国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概述
对法国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概述, 本文以初中教材为例。法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化, 每种语文教材都注意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各个版本的呈现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知识主题型、语言功能型和混合型, 并且都特别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
知识主题型的教材, 按照知识结构围绕一定主题组织课文。充分注意让学生在知识体系框架中学习语文, 正如布鲁纳的理论让学生理解学科结构有利于本学科的知识信息的记忆与提取。其教材例如阿谢特1990版《活跃的文字》, 它有自然的生活等五个主题, 每个主题2至3课, 每课的组织结构为:读读写写1.读读写写2.连续阅读、语言、换句话说。它突出了对语言功能学习的重视。课文的选择注重了学科的综合性, 如《动物的历史》这一课安排了《初一生物学》。
语言功能型教材按阅读课文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功能来组织课文, 为的是使学生既读到一系列法国文学作品, 又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阅读方法。其教材例如阿梯埃1991版《文学与方法》第5至3册 (法国初中学制与中国不同, 是四年制, 依次是六、五、四、三年级) 。每课由课文与资料和教学目标组成。教学目标明确分为阅读与写作, 并提供阅读与语言表达的方法, 体现了对二者的重视, 这是各国语文教材的共性。写作既有段落的练习, 又有全文的写作, 如《作家》这一课的写作:学写对话、学写描写、构造一篇证论文、写一篇记叙文、学写问题与回答。课文与资料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文, 又提供了学习本课的凭借。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目前我国的教材很难说是教本或学本。王荣生教授曾提出使教材教学化, 并编了一套教本教材, 但并没有在全国大量使用。
混合型教材是按照语言功能和知识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的, 以语言功能为主线, 课文选用上又围绕某种知识框架。如阿谢特1994版《文学与表达》第6册, 教材的组织结构为:课程 (共15章) 、名称 (交际、发现词汇等) 、课文学习 (接触———更多了解———会读的读者) 、书面表达 (如准确理解课堂要求) 、图像学习 (如图画不是什么) 。作品体裁的分类如第六章辨认文章, 课文学习:说明、证论、叙述、描写文等;书面表达:使用各类文体;图像学习:四种图像。按体裁组合, 是基于对文体作用的本质认识。从现代文体学的角度看, 文体不仅仅是某种对读者提前指示的方式, 还是指按一定话语秩序组织起来的文本样式, 它能折射出作者独特的精神结构 (人文精神) 、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以及作为下面这些属于作者个人的精神层面的基础———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文学精神。将关于文体的界定剖析抛开来看, 其表层是作品的话语秩序、语言体式, 其深层则是文体所负载的作者的人格精神和社会的文化文学精神。以文体组合教材同样可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本化, 这也许比按主题组合教材更尊重语文科目的学科特点, 因为主题应该是隐性的, 是应该让学生透过作品学习自然领略的, 再说主题可以是多义的, 把几篇作品置于一个主题之下, 也未必妥帖。
这三种结构类型的教材都重视对系统知识的呈现, 这是法国语文教材编写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教材上的知识类型主要有: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知识及能力。语言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课文的后面, 二是专门的语言知识教材或辅助书, 三是按语言功能组织。其涉及的种类范围及要求十分精细, 这与法国语言特点相得益彰。法语以复杂、优美、严谨著称, 一篇作文, 语法错误绝不能犯, 逻辑严谨, 论述能力是个人语文水平的标志。第二种既适宜于法语特点, 又可以弥补像我国这种混编型教材带来的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与跨年级的纵向重复性, 但它有不可避免的分科过细, 内容横向编排上的重复。许多国家都在针对分科课程的局限而进行综合课程的尝试。在法国跨学科设置中法语隶属于“表达”这一学科之中。第三种一个大的特点是使知识系统化, 特别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教和学生系统地学。
三、法国语文教材的使用概述
法国语文教材精美结实耐用, 价格比较贵, 法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是免费提供的, 一般3至5年更新一次, 保证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重复利用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避免重复购买的浪费, 但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在课本上标注, 影响学习效率。我国的教科书装潢差距相对要大一点, 价格也相对低得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是免费的, 但大部分地区教科书是不免费的, 学生可以在上面圈点标注。
在法国, 教师拥有对教科书的选择权。法国中小学教科书实行一纲多本制, 同一年级的教科书有多套版本。出版社或通过教科书展览室, 使教科书直接与教师见面, 供教师阅览, 并提供咨询;或通过销售部门定期为学校提供教科书目录和样书;或通过推销员与学校联络, 在校内举办教科书展览, 介绍教科书。这可以使教师更充分地了解教材, 同时又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 便于教师选择适合于自己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教材, 教师可根据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特长。
每本教材上的课文数量特别多, 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学生面对一本语文教材, 重点不是教材的内容, 而是老师的引导方法, 真正学到的是通过这种方法, 去全面地认识更为广阔的世界。
这种自由选择也与法国的考评制度相辅相成。小学主要是“持续观察”制度, 中学另外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估。考试并不是决定着一切, 如升级与留级等。小学毕业班的学生, 评估合格者, 无需小学毕业考试或初中入学考试, 可按规定的学片就近入学。初中阶段的评估报告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下一年的学科分组选择提供权威评估。我国现阶段的考评制度使教科书的编写与教师的选择范围相对窄得多。
法国语文教材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主要是对其作客观概述, 意图只是作为大家以后对法国语文教材了解的一个引子。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应首先对其充分了解与把握, 然后才是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传统文化等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加以扬弃。
参考文献
[1]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家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