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2024-06-13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共11篇)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1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就是通过小学语文课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载体,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 提高学与教的效率, 改善学与教的效果,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向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 并且有着显著的效果。

●实验的操作与探讨

1. 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 要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有关信息, 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 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心理取向, 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操作:首先,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 通过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 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阅读教学不能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而定。在教学古诗文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诗句, 之后学生独立探究、互相协作, 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空间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并以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学生中有的把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背景资料说给同学们;有的把诗做成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还有的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把古诗唱出来;更有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把自己学了某一句诗之后的感受谈出来。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填补了诗中的空白, 有利于领略诗人思想感情的含蓄表达, 正确理解其意。

2.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们在课程整合中也做了大胆的尝试。首先,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然后, 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超文本结构, 采用网上互评、互议、互改的方式, 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同时,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积累写作素材。比如, 在上描写景物的作文课时, 教师让学生上网自由搜索, 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资料, 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等 (像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黄山、故宫、颐和园等旅游风景区都有自己的网页) 。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 写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 收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 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 到街头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到网上说自己想说的话, 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收获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 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

1.转变了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 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2. 改变了学习工具

通过整合, 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 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 将其作为认知工具, 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 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建立了新型模式

在实验中, 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 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 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 通过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 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4. 培养了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 也是创新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 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 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 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我省普遍采用的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在使用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整理和贯通知识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教学中也碰到了诸多困惑: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何让学生有规律地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何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丽?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异国文化,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英语学习的要求,语言输入量大,但编者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习者大多是九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而且又缺乏良好的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使学生轻松学好英语谈何容易?在使用中发现,此教材每一话题以板块呈现,内容多,要求高。每一单元独立性强,反复少,而且教材缺少单元词汇表和教学参考资料,从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从而产生了教材教学要求高和学生认知水平不够之间的矛盾。《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创造学习型课程的才能。„„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使用者,而更应是教材的建设者。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加强联系,增加复现;为了学生能明确各单元的学习内容,方便学生回家能进行有效的复习;为了家长能有的放矢地督促孩子学好英语;为了教师能更好地明确各单元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前后的知识联系。我们局小英语教研组对《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适度整合与拓展,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材又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我们教研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我们认真研读3A-6A教材,熟悉并梳理各单元的知识点。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将各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按语音、词汇、基本

句型、自己创编的儿歌等进行整合,并打印出来发给学生,粘在每个单元的C部分。如:3A,我们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增加了日常交际用语和自己创编的英语儿歌。如:Unit 1,我们增加了交际用语“Are you going to school?Yes.Let’s go together.”Unit 2,我们增加了交际用语“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angzhou.Welcome to our school.Thank you.”这些句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并与相关单元的课文互相整合,丰富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儿歌讲究韵律,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我们把每单元的词汇编成儿歌进行教学,结果发现,学生们读起来津津有味,轻而易举的就把单词学会了。

4A,我们主要帮助学生过好单词拼写关和句子书写关。四年级的英语学习要求与三年级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加强了听、说、写的要求,特别是写。学生由原来的说提高到写,飞跃较大,尤其是学生一开始写句子,总是顾此失彼,要么句首不大写,要么标点写错。再有,学生一下子要背诵、默写这么多的单词、词组,也非易事。我们对教材各单元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建构,每个单元按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的要求进行整合。如;Unit 3:一为语音,要求知道相应的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二为词汇,其中加*的要求能听懂、会读、会说、会默写,能按所学句型造句,要求四会。三为基本句型,能听懂、会读、会说、会默写,能举一反三,即划线部分能替换运用,要求四会。四为语法或自编的一些儿歌,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这一张纸可以说是汇聚了每一单元的精华,要求重点掌握。

4B,我们开始增加了语音的学习和研究,重点是有规则的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举例,看整合资料)。

5A,由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材的各方面更是进行了精心的整合与拓展。首先,每个单元都拓展了语音。如,Unit 1总结了元音字母A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和三组字母组合ee,eaer,irou,ow各组在单词中相同读音的发音规则。其次,每个单元在单词的基础上扩充了有用的短语(详见各单元整合资料),并对学生在学习中易错的短语进行了比较学习,如,Unit 3(详见整合资料,并插入)。再次,透过教科书之窗,拓展了相应的知识。如,Unit 1,拓

展了基数词、序数词1—10的全写和缩写形式,拓展了英美楼层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了对比学习,如,三楼,英式为the second floor,美式为the third floor。Unit 2,拓展了方位介词。Unit 5,拓展了星期、日期的表达方式,日期能简写,并在作业中能学以致用。Unit7,拓展了词性转换这一项目,课堂上先有教师示范举例,然后由学生举例并归类总结。如,近义词biglarge,反义词openclose,同音词buybyeby等。第四,结合教科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力。外语学习的真正内涵是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镜像的折射,是人们表达文化观点和参与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获得对该民族文化的认识;反过来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的深刻内涵,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语言材料的真正意义。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如Unit 4Halloween,学生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有关万圣节的资料,拓宽了文化视野。第五,充分体现教科书价值,参加主题创作活动。如Unit 4学习了mask,请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mask,并用英语介绍。又如Unit 9学习了shapes,请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七巧板,并用英语解说。What shape is it? It’s a circle.How many circles canyou see?Show me how to draw a circle.当学生们举着自己的作品自豪地向大家展示,那从学生心田流淌出来的语言多么令人陶醉啊!

6A在原有基础上则增加了课外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每单元一读一写。关于阅读训练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学习的需要,认真准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巧用教材E部分的资料,二是自己编写或改写。如,学了Unit 1 A football match后,我们补充了关于足球知识的一篇阅读(详见整合资料)。通过这篇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技能,而且增加了足球知识,而更重要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些文本的意义。其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特别是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理解文章的内涵。鼓励学生遇到生词不要惧怕,只要仔细阅读,根据前后联系推测意思。实在不懂的字词可以请教字典,老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学习工具书,包括电子辞典。第三,通过阅读途径,我们加强了文化背景的介绍,文化背景当然也包括本名族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学了Unit 8 Holidays后,我们补充了Spring Festival一篇阅读。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少年儿童最盼望的一个节日,在社交中用英语表达起来别有一番意义,因而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第四,活用阅读材料。当学生完成阅读练习后,学习并没有结束。老师建议学生把阅读材料中有用的、或自己喜欢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摘抄在英语采蜜本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模仿造句,真正学会运用。

关于写作训练我们是这样做的:第一,根据教材各单元的主题进行仿写。第二,充分用好教材D部分的资料。如,Unit 1,我们首先请学生仔细看图,了解图意,再看图说话,接着听录音完成教材上的填空练习,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最后请学生看图写作。

(3)任课教师边教学边研究,边教学边交流,随时完善整合的资料。尤其在教学完毕后,必须修改原稿,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有规律地轻松学习英语。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走进孩子的世界,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

展水平。

(5)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让教师乐教的激情燃起学生乐学的热情。

(6)经常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希望家长督促孩子在家按整合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复习,从而逐渐学会学习。

阅读教学中教材的整合与运用 篇3

一、注重单元编排,抓住侧重点

如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三单元,都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紧扣这一特点,有所侧重。《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通过写刘和珍的几件事,分别表现了刘和珍个性中的温和善良、追求进步、抗争精神和爱国热忱;《小狗包弟》中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描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两相结合表现出了包弟的聪明、可爱、忠诚、善解人意,同时反衬出人的自私、冷漠和薄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则以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其人,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朴实、自信、潇洒、睿智、博闻强识、感情丰沛的真性情的学者。

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究竟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个性的呢?总结这些文本中写人、记事的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要选取能凸显人物个性的事,人的个性是要靠事件来表现的,这事可以是具体的事,也可以是概括的事;其次要通过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式来表现;最后还要运用一些表达技巧,比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反衬、烘托、渲染,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人以群分,抓住人物形象共性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们看到的是机智沉稳、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家烛之武;学习《荆轲刺秦王》,我们看到的是胆略过人、视死如归的名刺客荆轲;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看到的是足智多谋、英勇果敢的蔺相如。对于这些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除了掌握课本知识,还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开展“我与英雄对话”的专题阅读活动和“我心目中的英雄”的讨论活动。很自然地由课堂迁移到课外,由个别篇目扩大到整部书的阅读。这些活动一方面便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对他们做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三、以一带多,归类整合

例如读《故都的秋》,我们感受到的是郁达夫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通过对故都的秋景“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的独到观察,体验到的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文章以抒发主观感受为主,写景并没有占很大篇幅,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比如《荷塘月色》,文章因情而起“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了去荷塘,赏月夜荷塘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文中对月夜的荷塘美景作了细致的描绘,让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归于平和。由情到景,又回归于情,是记游,又是抒情,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写景和表情的需要,让那种“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始终笼罩全文。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二者是相因相成,不可分离的。所谓“触景生情”,只是景作用于人的感官,触发了人的联想,于是才生出了情,因此人不同,景不同,时世不同,情也会不同。即使面对同一景,由于时世不同,际遇不同,生出的情也会大不相同。明确了这组关系,那么在《赤壁赋》的学习中,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题:本来面对月夜的美好景色,与客人泛舟大江饮酒赋诗,心情很是畅快;客人极其幽怨的洞箫声却使苏子“愀然”;而后的一番主客问答,是一场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有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有抛开个人愁怀后的豁达与开朗;一番以明月清风为例的说理,又最终令主客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苏轼在被贬之后用这种超然的快乐,表达了无声的抗议。

在这一系列写景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类表现手法的理解,今后再遇到这类写景抒情的散文,遇到类似的诗歌鉴赏,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且这种整合本身就是一种求同思维,就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概括中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的教学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如果不加以整合,学生就会被知识狂潮所淹没;语文教材也是最为厚重的,如果不加以整合,就无法给学生呈现一些规律性、科学性的知识。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为领路人的教师要有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尽可能机智灵活地整合和拓展教材的内容,尽力促成独立文本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小学英语教材的整合与使用 篇4

一、重组内容,使教材“顺”起来

教材的编写总是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它的系统性不容置疑。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各种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有时会使教材的顺序安排显得不太合理,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这时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教材延续性和难度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顺序进行重新编排,使教材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

1. 单元内重组

牛津版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第一部分都为对话,包含了本单元的所有重点句型和部分新单词,刚开始我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掌握这些新内容,学生显得力不从心,整个对话教学缺少了整体性和流畅性。而在下面的单词和句型的教学中,又因为过于简单而使学生失去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对每个单元的教学顺序作了调整,将单词句型部分结合起来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将对话部分作为第二课时教学。这样,在掌握了新句型和新单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教学就显得得心应手,学生不仅能快速听懂对话,而且能熟练地进行表演和创编。两堂课,只是在教学顺序上进行了调整,就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也是现在许多英语教师达成的共识。

2.单元间重组

英语教材的各个单元之间具有延续性,语法、词汇都是层层递进。因此单元间的顺序变换看似不太可能,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个系统性不是不能打破,毕竟有些单元还是具有

解:显然x1+x2=2a=10(定值),|F1F2|=2c=6。由余弦定理得:

∵x1+x2=10(定值)

当x1=x2=5时,(x1x2)max=25,

标为(0,4)或(0,-4).

串通的公式越多,越巧妙,则综合性越强。

五、正面问题反面给出,“逆来顺受”;反面问题正面给出,“顺理成章”

如把“曲线y=sinx与y=tanx有多少个交点?”改为:“曲线y=sinx与y=logax(a>1)恰好有两个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

一定的独立性的,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这些单元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课堂上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二、改变内容,使教材“实”起来

1. 改变情境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们认为只有在真实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英语新教材就是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正确、灵活地设置语境和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非常注重语境的创设,但由于地域的差别,有的情境对有的学生来说并不真实。而新课标提出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中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加以改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新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6b Unit 3“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创设的情境是Mr.smith在南京渡假,由于不认识路,而向杨凌问路的情境。这个情境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远离他们的生活,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这单元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Mr.Green来常熟旅游又不认识路,想问路的情境。这一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虞山公园、方塔街、石梅小学等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让他们为外国友人指引他们熟悉的地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 扩充和替换具体内容

我们的英语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解水平来安排内容的,内容比较科学、合理。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对不适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内容,我们就要认真分析,

两点,求线段P1P2的中点坐标。”改为:“过点P(1,1)的直线l与

双曲线x2-2y2=1相交于P1、P2两点,求证:点P(1,1)不可能为线段P1P2的中点。”

还可以把零星问题整体给出的方法进行命题,达到知识覆盖面广的目的。整体问题用零星给出的方法进行命题,可收到针对性强的效果;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命题,可使学生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

只要把握住思想方法,熟练教学内容,加上缜密思考,我们定能得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动活泼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高希尧.世界数学名题选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邱小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师德建设的问题。教师职业是比较特殊的职业,经常作为独立主体完成教学和社会活动的组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当更多地从调动教师主体方面来进行。

主题词: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师德建设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在短短的十年多的发展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都是各家院校发展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除了教师的缺口比较大以外,教师的素质也急需提高,因为一般的师资来源都是各本科院校,所以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从书本到书本、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教学,缺乏实用性比强的、使学生学有所长的教学,不能教学生实用的技能,以成为就业竞争的优势;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因为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收入要比社会上热门职业的收入低很多,造成教师跳槽的比较多,也造成有些老师不能安心教学,影响教学质量。

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无疑从提高教师待遇入手是最佳的手段,但是,往往要全部做到满足教师的需求是比较困难和需要一定过程来逐步实现的,所以,在实现过程中,解开广大对这些内容进行替换或扩充,让教学内容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需要。

3 b Unit 5“Plus and Minus”这一单元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

11—20的数字,教材安排了一首歌曲“Twenty Green Bottles”,但是这首歌曲节奏快,新单词多,学生听了直摇头。为了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我就将这首歌曲换成了一首较简单、易学的歌曲“Ten Little Indians”,将其中的数字换成了11—20,这首歌曲旋律简单,配有动画。课上一播放,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一边欣赏着动画,一边跟着录音学唱,很快就学会了歌曲,熟练掌握11—20的数字,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对于教材中类似这种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不降低教学目标的情况下,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来替换,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对教材内容进行改变,不管是情境再创,还是内容扩充替换,都要遵循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出发的原则,不应该舍近求远,为了加大语言的输入量,盲目补充课外的语言知识,而应当在提高对教材本身解读能力上下功夫,适当引入与教材有关联、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课外语料,即提供给学生想要的和需要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挖掘内涵,使教材“深”起来

1.一题多用

先来看这样一个课例:6B Unit 5“The Seasons”D部分的教学。D部分是教材中安排的一个听力训练材料,既有图片还有短文,老师将这一部分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设计:环节一看图说话,让学生看书上插图,用几句话进行描述。环节二是完成书上的听力练习。环节三是阅读回答问题,老师根据短文内容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短文后回答。

D部分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听力。但老师并没有局限于教材的这一点,在备课时充分发掘了教材的潜在资源,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老师增加了两个环节,看图说话和阅读答题,前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

教师的思想疙瘩,从精神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必要的。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教师职业是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可以独立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活动。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师独立完成的。教师还经常作为独立主体完成其他教学和社会活动组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当更多地从调动教师主体性的角度来进行。

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的“德”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师们也对为师之“道”有很多的自悟自律。而无论任何时候师德都是教师的立身之本,高职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下更应当注重教师的高尚道德素养的养成。

教师的天职很早就被要求能够“传道、答疑、解惑”。为人师者应首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首先要懂得为人的道理,因为不能够“为好人”,连最基本的人活着干什么、怎么活都没有弄清楚,那么,这样做人是糊涂的,而且更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人应该时时认识到自己是单位和社会家庭的一份子,应该有好的单位和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才能鞭策自己去不断努力,追求上进。

教师是社会职业类别之一,将自己所学所能的实用知识技能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而没有保留和不求索取,这正让部分学优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提高他们的语篇能力,同时也让学困生对听力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得到一些提示,降低听力的难度。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能更深入地理解短文的意思,并通过回答问题使学生灵活运用词汇、语法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加强。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听力题正确率大大提高了,尤其是学困生,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学优生也在课堂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有的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总是想方设法到处寻找语言材料,其实我们只要对教材钻得深一点,研究得透一点,就不难发现,其实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非常丰富,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就能发挥教材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德育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我听过许多英语课,但很少看到英语教师在英语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师的备课本里,除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这两条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之外,很难再找到其它的德育目标了。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作为一个教师,不管教什么学科都要做到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长为“完整的人”。

四、结语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5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在阐述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时便多次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开发与利用好科学课程资源是一个关键环节。而目前对于学校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小学科学课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意识十分狭隘。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并与教材整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本市地方课程资源特点与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以及学校实验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等因素制定了《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此课题立项以来,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进入了课题的第三阶段,现就将前期工作做以下汇报。

一、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结合本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出一套特色的与科学教材向结合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计划,在日常的科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利用。开发本地隐藏的科学教育资源,发掘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2.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体系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树立科学教育的大资源观,根据本市优势,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积极性,拓展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这是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核心内容。

3.合理的整合地方课程资源与科学教材,做好对科学课程资源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探讨科学教育活动所需的地方课程资源,在进行科学教学设计时,首先全面考虑科学课程与科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地方课程资源以完成具体的科学教学目标;其次,结合教材就科学课程资源做分析,即思考哪些课程资源校内没有,必须从地方获得,或校内已有但不够丰富,仍必须从地方获得,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实现科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最后,为地方课程资源与科学教材的整合做好设计、实施和评价准备等工作,使得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切实发挥效果,并作为将来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与教学工作之用。

二、课题研究要达成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科学教师能够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地方课程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并根据学校特定区域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地方课程资源与科学教材整合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地方课程资源与科学教材相整合对孩子开展科学教育,以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感知科学教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感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看身边的科学问题、想身边的科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探寻一条适合我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合理利用的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学生、家庭、学校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提高科学教学的教育意义和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课题前期所做工作

1.课题立项后,我们通过开题报告、教研研讨等形式对课题进行宣传,让科学教师对课题申报的目的、意义以及我市在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课题实施的步骤、最终达成的目标等有所了解。并将立项申报书印发给每位课题组成员,利用学校教研进行学习宣传。

2.利用教研、网络、外出培训的方式进行有关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教师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意识,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专业素养。

3.为了课题的有效实施,每学期开学初期,在教培中心杨健主任的组织下,各校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课题阶段性任务,要求各校课题组核心成员积极宣传课题,组织本校的科学教师继续学习整合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结合学校的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实践,并边实践边反思,对资源进行整理推广。

4.在每学期开学初期,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成员进行教研研讨,针对不同年级的科学教材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不同学校可利用和能开发的地方课程资源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将地方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地方课程资源更有效的与教材整合,一起讨论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从而达到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在大教研活动背景的前提下,我们要求课题组的教师以校为本,结合教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尽可能达到地方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5.课题组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人力、活动方式等,责任到人,使各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自己的研究任务,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6.根据课题实施教师的需求,有市教培中心杨健主任组织进行了三到六年级全体科学教师的实验操作培训,分别由市一小的杨超、郑红霞,市二小的徐晖老师进行了培训,实验操作的材料有学校实验仪器室的材料,有教师结合教材整合的地方课程资源的材料,主要培训各个操作的方法及实验步骤,培训教师边讲解,参与教师边实验操作,达到了边培训边实践的目的。此次培训以点带面,提升实验操作能力。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活动中,为课题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7.我们在着力提高科学教师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意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课例的开发与展示,如市一小的杨超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冬瓜皮、卡纸、铁螺帽、金属砝码等进行了《拱形的力量》课例展示;市二小的徐晖老师利用学生身边的废旧的报纸进行了《用纸造一座桥》的课例展示;郑红霞老师利用塑料盒、报纸、放大镜、镊子、水、小木棍等进行了《土壤里有什么》等课例展示。在每学期中进行的这些相关课例展示与研讨,有效引领科学教师有效的整合地方课程资源,一方面,以教研室组织进行全市研讨课,不同片区教师进行做课,活动中做课教师在说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就地方课程资源的整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及使用资源的设想、对教学的作用等,听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交流自己在地方课程整合方面的做法及困惑,通过大家讨论,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整合方面。另一方面,利用共同体和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做课交流。使地方课程资源最大化的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促进课题的实施。

四、课题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1.通过宣传,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实施方案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并向本学校的科学教师进行了宣传与学习,使更多的教师对课题研究有所了解,为下一步课题实施做好了前期准备。

2.课题组成员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了《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增强了部分小学科学教师的科研能力。3.通过课题实施,使教师意识到地方课程资源与科学教材整合要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物做起。提到地方课程资源,我们许多科学教师有这么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就是教材等书籍。还有许多人提到科学课程资源总认为那是个神秘和抽象的概念,其实恰恰相反,它是非常具体和鲜活的。作为科学课程资源,它们往往就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而这些常见的事物往往会给孩子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也容易令孩子对它们产生亲切感,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还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如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可以作为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很好的课程资源,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在进行教科版三年级《植物》单元的教学时,以一棵小树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问题如: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种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吗?有些树为什么到了秋天会落叶?水分在树内是怎样运输的?树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如何证明它进行了光合作用?有哪些昆虫对它的生长造成危害?如何防止这种昆虫对它的侵害?如果没有阳光,小树能活下去吗?能活多久?它与我们人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孩子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4.在实施课题过程中,让科学教师知道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整合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从小处做起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例如,我市一些农村小学周边都有小池塘的存在,在一位课程资源意识很强的教师眼里,小池塘便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它里面蕴含着许多可供探究的东西。在教科版五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小池塘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究竟生存着哪些小生命?经过一番调查,学生不难发现:池塘的岸边生长着各种树木花草,还生活着许多诸如蚂蚁、蚂蚱,蚯蚓、蜜蜂、蝴蝶等小动物;池塘的水面上漂着浮萍,还不时地有蜻蜓、水蜘蛛在活动,池塘的水面下生长着水草、鱼类、青蛙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生命都是怎样生活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食物链?如果将整个小池塘封闭起来,少了某种生物,是否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有哪些情况会对小池塘造成污染?如果池塘里的水受到了污染,哪种生物首先受到伤害?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小池塘,使它免受或少受污染?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问题拓展开,这样,一片小池塘便可被我们用来作为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认识动植物,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成员间的关系以及环保重要意义等方面具体、鲜活的课程资源了。

5.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整合,增加了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实验操作的次数,提高了实验的实效性的同时,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率和交流的密度。教学的空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上课形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里与空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从而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气氛更加浓郁,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整合,在操作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动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另外,通过全班交流研讨、小组性的研究、个体研究,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各个参与“科学研究”大大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有效的达到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7.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整合,使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版的科学课教材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地方课程资源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面、能力、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大大增强了。

8.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整合,使学生实验资源充分,参与机会变多的前提下,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综合素质有明显发展。他们会自己研究生活中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自己动手设计和完成制作科学作品。

9.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整合,使科学教学实效性得以提高,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大限度的得以提高。

五、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1.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地位认识不充分。我市大多数学校对科学课不够重视,对于科学教学只停留在一般的课程上,所任教的教师面对学校所在区域资源,不是发挥主动性、积极挖掘,而是抱着“观望”心理。

2.我市大多数教师对于科学教学之限于教教材,或利用教材中课程资源,不能深入了解教材与地方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缺乏开掘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停留在活动表面现象上,缺乏应有的探究过程。使科学教学与我们所在的地方资源相脱离,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学习科学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材资源的局限性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3.评价观念不到位。在评价实践中,过分追求用教材内容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在“科学标准的参照体系”的作用,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对课程资源应用的评价。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应用课程资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性评价,提高他们的实践性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学习的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

4.地方课程资源与科学教材整合的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是能够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实验的材料就是课程资源,对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找一些能做教材内容实验的材料上,而往往忽视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学校这些有益于科学教学的其他资源,使一些有益于教学的地方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大大影响了科学教学的实效性。5.在课题实施研究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不敢放手,学生课堂中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较少。

6.有些已经开发的地方课程资源没有完全推广,局限于自己的学校或共同体中使用。

六、有待改进的工作

1.利用大教研的方式搭建促进课题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和交流平台,达到资源共用的目的。

2.课题组中部分教师,课题研究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3.课题组研究人员比较少,力量还显单薄,单纯依靠这些老师来开展课题研究力量还不够,还需要课题组的成员利用校本教研的方式调动课题组以外的教师的积极参与。

3.要及时进行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对阶段性工作及时布置,及时研讨,同时对所完成的阶段性课题工作及时总结反思,形成资料进行整理。

七、下一步课题研究重点工作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今后要边实验边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业务成长。

2.课题组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人力、活动方式等,责任到人,使各个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紧张而有序,高质高效的进行。

3.利用全市教研、共同体教研、校本教研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开发的地方课程资源得以推广使用。4.根据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所产生的积极的、消极的影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完善和细化课题研究方法。

5.加强《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例研究,然后组织全体科学教师观摩、学习,加强实践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与教材整合把握能力。

6.召开教学研讨会,及时总结、研讨、推广《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案例或成功经验,使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得以广泛的推广使用,不断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7.整理好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与小学科学教材整合的案例及相关资料,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初中武术课程;思考与尝试

目前,对我国初中武术课程改革的研究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基础,尚处于相对薄弱阶段,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结合体质测试、科学评价等手段,寻求影响习武健身的潜在因素,探索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育体与育心、育德相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适应新世纪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要求和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本研究遵循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等原则。通过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家庭体育,让学生在习练传统武术中得到更多的健康教育、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课中设计运动负荷适宜,运动曲线合理,快慢结合、刚柔相济、动静互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选择我校2008届初一两个自然班,共1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为一(3)班,共63人,对照班为一(1)班,共61人。实验时间为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历时一年半。实验采取问卷调查法、实验比较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实验组对武术课评价调查统计的比较分析。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就喜欢武术和喜欢上武术课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学生喜欢武术的占44%,对照班占43%,实验班学生喜欢上武术课的占23%,对照班占19%;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喜欢武术的占75%,对照班占49%,实验班学生喜欢上武术的占50%,对照班占26%。实验班学生对武术的评价在实验前后变化显著,对照班变化不明显。调查中发现,86%的学生对武术的最初了解是通过电视、电影、武侠小说等,48%的学生认为“武术离我太遥远,我不可能学会武术”。但电视、武侠小说中过分夸张的“功夫”对学生的诱惑远远超过学校武术教学的号召力,造成部分学生喜欢武术而不愿上武术课,因为武术学起来太苦,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扬面临严峻考验,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实验前后教育观察的比较分析。分别从两个班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跟踪观察,实验班实验初期有3人对习练武术积极性较高,后期增至6人,增加了30个百分点,对照班只增加了10个百分点。观察中发现,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但不稳定,此现象可能与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关。

(三)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两班学生的身高、体重在实验前后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肺活量变化异常显著,立位体前屈也变化较大,血压则无明显差异。另,实验内容中自编武术套路含有部分的高难度动作,有一定的挑战性,棍术也是学生喜爱的项目,正好符合学生活泼好奇、富有表现欲的心理特征。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两班在形态功能上差距不明显,在生理功能上差距显著。说明实践内容在发展学生的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由于实验时间仅为一年,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测定身体形态的微小变化,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与原教材内容相比,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实验内容可以提高学生习武健身的热情,易于促进体育兴趣向意识的转变。实验内容中的自选拳、棍术含有较强的攻防技术,易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筒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则会让学生体会到“以人为本”和“自我肯定”的生存意识。但该实验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现有中学武术教材过于注重套路的演习,忽略了攻防技术。若武术教习离开了攻防技术,过分强调外在美,武术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和生存环境。中国武术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因此,把武术引进课堂要寻求武术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初中武术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中学武术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学武术教材的编排应考虑到内容丰富,攻防技术应有一定比例,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水平和心理特点,并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基础及外在环境因素,兼顾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渐进性、系统性。尽管加强和改进武术教学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将来从事习武健身活动,但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契机,将这种兴趣嫁接到其它体育运动中去,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泛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21世纪的学校体育教育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式下,我们只有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摒弃“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才可能少走弯路。立足科研,合理论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与完善理论,推动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百龙等.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篡.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马贤达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M].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4]邱丕相.棍术枪术(六) [M].人民体育出舨社,1994.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7

那么, 如何实现教材合理有效地整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一、依靠课标, 立足课本

教师在备课时, 要认真研究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 在真正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确定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例如, 三角函数中关于《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节的教学, 课标提出了如下的要求: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的二倍角公式以及公式的两种变形。难点:二倍角公式与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 (差) 角公式的综合应用。通过对课标的研究, 明确本节内容的授课目标:即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以及它们相关的变形公式, 并能熟练地对公式进行正用、逆用、变形用, 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让学生默写和角公式, 结合和角公式因势利导:“若α=β则得到什么?”从而非常自然地得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从上面推导公式思路, 体现了和角公式和倍角公式是什么关系? (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 。

3.类比和角公式找出二倍角公式的适用范围 (S2α, C2α为任意角, T2α中只有当

4.让学生套用二倍角公式, 把sinα, cosα, tanα, sin4α, cos4α, tan4α及展开 (这个环节可让学生理解“二倍角”真正的含义) 。

5.让学生写出二倍角公式各种变形公式 (教师抓住时机, 由二倍角的余弦变形得到升降幂公式, 强化了本节的重点) 。

6.最后, 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讲解和课堂练习, 突破本节的难点。

二、整体把握, 全局关注

整体把握, 即要求教师要树立整体联系的观念, 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 分析处理教材。

(一)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 必修1中, 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解时, 对不等式的解法有要求, 因此可以把必修5中不等式的解法作调整, 提前进行讲解, 以便更好地进行不等式知识的应用。这样更能形成一个科学教材体系, 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二) 注意整体贯通, 前后呼应

例如, 立体几何初步中关于线面关系的八个定理中的四个判定定理不要求证明, 只要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就可以了, 但是, 在学习选修系列的《推理与证明》这一章时, 若把这四个定理的证明当作习题 (如:用反证法证明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拓展创新, 探索沟通

拓展创新, 即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创新精神, 不能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而是应该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 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提高教材的实效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 补充教学内容, 探索知识形成过程

教材在编写时由于篇幅的限制, 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 反映某个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探索知识形成过程。

例如, 高一不等式中《基本不等式性质》的教学中, 可设计如下的实际应用问题,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基本不等式的性质。

问题: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 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 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q打折销售, 第二次打折p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归纳, 大多数学生都能归结为比较大与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变形即可得基本不等式, 教师再根据式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探索证明方法。

以上应用题,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观察、分析、归纳性质的过程, 不但拓宽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渠道, 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 拓展教材内容, 沟通知识间联系

例如, 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认识, 在得到通项公式后, 提出下面一个问题:“表示等差数列各项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直线的斜率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分析如下:αn=α1+ (n-1) d=dn+ (α1-d) (n∈N*) 因为, 所以αn=f (n) 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而一次函数的图像为直线, 故点 (n, αn)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取两点M (n, αn) 、N (n+m, αn+m) , 则, 故结论正确。

通过这个问题的拓展, 沟通了数列、函数、解析几何的联系,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而且得到了等差数列公差的几何意义。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得到通项公式的一个变形公式:an=am+ (n-m) d (n, m∈N*, n>m) , 提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

(三) 拓展课本例题,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 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中的例5“已知:, 求sin4α, cos4α, tan4α”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下面的分析过程:

1.通过二倍角公式sin4α=2sin2α·cos2α, cos4α=1-2sin22α, 引导学生分析出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求出cos2α的值, 而cos2α可以利用平方关系通过解方程求得, 由此分析出确定cos2α的符号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2.引导学生去思考确定cos2α符号的方法, 通过审题得出由条件“”确定。

3.让学生自己完成本题的解答。

4.对题目进行适当拓展:

(2) 再把题目中的这个条件去掉, 又应如何解答?同学们经过思考, 找出了分类方法, 确定出结果有两种形式。

通过对这一例题的改造, 使学生加深了这类题的解答思路, 学会了关键条件在题目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了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 让学生明白分类不是随意划分的, 而是遵循一定教学规律和标准的。

总之, 在使用教材时, 我们既要尊重教材, 又不局限于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到实益, 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参考文献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4

[2].郭允远,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会》,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10

[3].吴惟粤, 《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4].肖成全, 《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8

一、注重课程整合, 优化教材资源

我们的教材是面向全体的, 而不同地方的学生有各自的差异性, 而这种差异是要靠教师去发现的。因为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 为改革教材提供了依据。

以课文《我看家乡新变化》为例, 那么多的图片、文字, 有的是针对自己的家乡, 有的是反映别人的家乡的。面面俱到, 平均着力, 但缺乏重点, 不能凸显教材的目标意图, 这里应该有所取舍。教学中, 我选取了反映我们家乡变化的图文, 如黄岩城区的变迁, 并补充穿插自己和学生共同收集的相关的信息资料, 这些资料的来源, 有的是学生从报刊、杂志、相册、网络等渠道查找到的, 有的则是我的课前劳动成果, 特别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数据资料。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的故事、照片、自己拍摄、绘画等资料, 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 更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对这些信息资料归总并研究, 通过欣赏交流, 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感悟。那些离学生较远的“别人的家乡”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看图学文、教师简介等方法, 花较少的精力达成共识。这样在详略取舍中突出重点, 实现了对原教材资源的挖掘拓展、优化整合。

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如何简化头绪, 加强整合, 筛选重点, 举一反三, 实现能力的迁移。

如学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时, 根据教材特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其中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 其余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则通过课外收集、课内汇报、讨论提高等方法, 集思广益, 充分感知。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实现了各种知识的整合, 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 激发起学习兴趣, 获得了最广泛的真实的感悟。

二、展示个性特长, 转化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选择性。把学生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过程, 其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展示地位, 体现人文关怀的过程。

学生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 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了解学生, 善于开发和运用他们的长处。

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课堂中, 学生的才艺展示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 让擅长书法的学生挥毫泼墨, 爱好声乐的学生一展歌喉, 喜欢舞蹈的学生翩翩起舞, 让他们尽情地发挥, 无形无影地转化成课程资源, 促进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使其增强自信心。在这些活动中, 把学生的能力资源转化成了课程资源, 使教学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我们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 整合课程资源。所谓动态生成, 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与问题。如思维的碰撞, 意见的分歧, 情感的交融等。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 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趣味性。一次在学习《腾飞的翅膀》, 了解家乡的新兴行业时, 突然一个学生说, 美容、美发等行业也是新兴行业, 如洗头、洗脚等。当时, 我和大家先是一愣, 紧接着有的显得茫然, 有的嗤之以鼻, 有的断然否定。当我了解到她的妈妈就是一个洗头工时, 我请她说说她对她妈妈工作的了解情况, 她说妈妈很辛苦, 手上的皮肤由于常年浸泡都浸涨了、破了, 经常吃饭不准点, 节假日加班到很晚, 等等。她的介绍令很多同学不敢置信, 于是我又请大家谈谈, 她妈妈的辛勤劳动,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在此基础上, 我建议大家向该同学的妈妈以及和她妈妈一样的辛勤劳动的洗头工、洗脚工和所有的劳动者致敬。

这样一来不但纠正了社会影响给学生对洗头工、洗脚工的偏见, 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敬爱之情。

一次真实的课堂意外, 只要善于捕捉, 动态生成,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校外实践, 活用多渠教材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德育目标, 提倡让学生对社会有初步的正确认识, 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高尚道德品质,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 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只有从社会中来, 又运用到生活中去, 才能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始, 需要学生初步认识社区, 而事实上, 学生虽然生活在社区, 但对社区却并不了解。于是, 我带学生到社区参观, 请社区领导、工作人员来做报告, 回答学生的现场提问, 参加社区组织的书画、文艺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 拉近与社区的距离, 增进对社区的认识。

此外, 还可以利用家庭资源, 创设情感体验的机会。虽然很多人说, 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两天双休日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的确, 家庭生活及其文化环境对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但它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它同样也存在着更多的、有利的、积极的一面。如果把它们搬到课堂上合理利用, 就能成为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资源财富。它能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机会, 弥补教材的缺失, 开发并整合了学习资源的稀缺部分。

例如, 请父母提供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 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 帮助孩子理解养育自己的艰难, 培养对父母的孝敬。班级中有一名非常出色的学生, 父母虽然都身患重症, 但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学校请他们担任家长委员会成员, 并应邀来课堂介绍他们为教育孩子所做的一切, 谈谈这其中所克服的种种困难。他们的演讲不但感动了大家, 也深深激起了那名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让学生课前借助网络, 收集与教材相关材料, 以丰富学习内容, 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而且能弥补教师所不能涉及的或遗漏的方方面面。

如在《共同生活的世界》一课的学习中, 借助网络收集有关的世界名人、文化遗产、各地风俗等的信息资料, 补充教材内容。课上汇报交流, 归类总结。由于学生选择的网站不一样, 各自感兴趣的内容也不一样, 因而选取汇报的信息也有所不同。这就促使学生把小小的课堂变成更广阔的翱翔天空。为了提高实效, 还要关注汇报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把收集到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传达给同学。这样, 在收集中筛选、整理, 在协作中创新、探究, 提高了综合能力, 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空间。

如何进行教材开发, 使之既突破原有德育目标主导下的德育教材形式, 又区分于综合社会学科、社会活动课程实施模式, 是这一新型课程能否得以落实、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因此,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共同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

摘要:《品德和社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课程的综合性和新颖性, 很多教师对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把握, 本文就如何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整合做了初步探讨。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9

另外, 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 为了做出自身的品牌特色, 多数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轻视文化课的学习, 不断压缩文化课的学时, 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念是“只要学好专业课, 文化课学不学无所谓”.殊不知, 文化课, 特别是数学、物理等一些工具学科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另外, 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教材可以看作是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的简单版, 重视对知识结构的构建, 强调一些运算与证明技巧, 而忽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不能很好地配合专业教学的要求.学生普遍感觉难度偏高, 针对性不强, 常有学数学无用的感慨.此外文化课教师多是师范类毕业生, 自身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窄.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背景知识, 无法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联系, 使得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两者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无法实现数学教学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同时旧的考核方法也不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种种原因造成中职数学的困境.

鉴于上述种种现状及笔者所参与的“任务引领、学做合一,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 谈谈中职数学必修部分与专业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不同的专业, 不同的需求

1. 数学与电工电子

电工电子专业着重培养的是有工科背景的技术型人才, 作为该专业的两门基础功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 常常需要数学知识的支撑.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定理, 需要运用到数学中分数的运算、代数式、分式的运算及多元一次方程组.交流电基础知识、电路的功率因数、中性线的作用, 运用到数学中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面向量、复数等.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自耦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使用需要使用数学中的分式运算、比例关系及其运算的知识能力.而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等却需要运用数学中逻辑代数的知识等等.

2. 数学与计算机

计算机的入门基础知识“二进制”、C语言及VB等专业知识, 都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数的四则运算, 程序设计中的算法: (1)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 (2) 合数的因数分解, (3)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等, 均需要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另外计算机专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3. 数学与财会营销

财会营销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满足地区经济需要的技能操作型人才.数学学习是为了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税收问题的计算中常常需要运用到数学中的分段函数, 同时专业学习中还需要统计初步的知识、基础计算的能力.

4. 数学与机械数控

基础的计算在机械专业的学习中仍然具有较高的地位, 特别是在车床上的测量计算问题, 包括钳工.另外, 三角函数特别是特殊值的计算、三角关系、计算锥度、采用正弦规进行检测、渐开线的计算、数控中点的坐标计算、连杆机构的计算等等, 诸如此类专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还有包括向量在机械中的力学方面、圆锥曲线在数控方面也有一定的运用.

二、观念的转变, 教材的改进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不一致, 本着帮助学生掌握“有用、管用、实用”的数学知识, 把有用的数学更好地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去.我们组织修订了校本教材, 根据专业需要, 教师与学生选用学习.

编写的内容力求“实用”, 例题选用重视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应用题, 重计算, 重合情推理, 轻演绎推理.要求学生课内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练习优秀率100%;编写力求“有用、管用、实用”, 强化实用公式的推荐、解读和在专业案例中的应用举例.例题选用重视以相关专业为背景的应用题, 重计算, 重题型归纳, 轻演绎推理.

三、方法的多样, 成果的丰硕

我校在加强对教材整合的同时, 也对新教材必修部分与专业的整合方面做了不少尝试, 力求使学生“愿学、乐学”.课题组在不同的专业中开展数学与专业整合的研讨课, 如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分段函数等.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将原来教材中的“在许多物理和工程上……”变得更为具体化, 让学生感觉得到, 同时结合专业实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相互促进, 收到较好的效果;分段函数让学生感受到不仅仅体现在乘坐计程车付费上, 还可以体现在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交税问题上, 使得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学好数学就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的观点.

另外结合一些教学辅助手段, 使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加形象直观, 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

文言文选修教材的整合与有机链接 篇10

一.整合教学内容, 牵牛要牵牛鼻子

要实现长文短教,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必须要凭借个人的智慧针对教材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 然后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在整合教材时要抓住关键, 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比如在讲授《苏武传》这篇文章时, 我先对课文及其有关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班固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炼的文字, 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 使这一人物形象流芳百世。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故事, 他被匈奴羁留, 但坚贞不屈, 历尽千辛万苦, 经过十九年之久, 终得归汉。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课文篇幅很长, 个别字词生僻, 人物形象饱满, 情节生动, 文学性、观赏性较强, 课下注释很详细,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的,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 抓住文章的关键整合教学内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根据学生的学情, 我把学习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把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作为本课教学难点。在分析课文时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根据课文内容的变化, 参考示例, 请你为课文添加小标题。 (示例: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先从宏观出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提高分析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大意的能力。二、重点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

问题设置:

1、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请问:你认为苏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班固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 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 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激情, 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 使苏武的艺术形象璀璨夺目, 跃然纸上。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1) 文章详写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目的。 (对比衬托、语言描写)

(2) 苏武自杀的原因和自杀时周围人的反应。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3) 苏武被囚禁时和北海牧羊时的表现。 (细节描写)

3、师生共同总结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反衬的手法。

4、学生齐读《苏武语录》, 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事如此, 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 重负国!

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

本无谋, 又非亲属, 何谓相坐?

汝为人臣子, 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 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 反欲斗两主, 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 欲令两国相攻, 匈奴之祸, 从我始矣!

武父子亡功德, 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 爵通侯, 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汤镬, 诚甘乐之。臣事君, 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 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 请毕今日之驩 (欢) , 效死于前。

在“重点探究”的环节我主要是抓住课文的关键 (包括课文的重难点和关键语句)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让学生据文而入境, 因境而生情, 由情而悟理, 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从而达到撞击学生的心灵, 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的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整合教学内容, 勘探筛选取精华

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篇幅都很长, 涉及的历史知识非常丰富,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尽最大可能拥有与教材有关的信息, 然后研读课文, 根据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勘探筛选取其精华。比如:《马钧传》这篇传记记载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反映了作者对善于创造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 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做了批判。文章不但篇幅长, 而且涉及到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的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如果按常规分段讲解, 肯定是耗时低效。因此在教《马钧传》时, 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 筛选出主要信息, 利用表格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认识传主时, 我先提出问题, 然后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1、马钧是什么人?

请为历史人物作小档案的形式登记他的有关情况。

2、马钧有哪些革新和发明? (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会快速收集信息)

学生只要能完成这两个表格, 就说明他们对课文内容能理解。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和重点的文言句子进行补充讲解, 还可以以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掌握的情况。

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不仅可以节省课时,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给学生挤出更多的时间从事自主阅读, 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整合教学内容, 需补白拓展巧链接

教材中的一些课文, 文质兼美, 但是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 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无疑构筑了一条鸿沟, 一道藩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 理解其内容, 感悟其情趣, 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人生感悟, 就必须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恰当的补白, 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个层面上更加贴近课文, 贴近作者, 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揣摩、意会、领悟。

对课文进行恰当的补白链接,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作家作品、典故内容、文言字词的新旧联系、课文链接等。课文链接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作品链接, 也可以是同一内容的作品链接。

例如, 《子刘子自传》一文, 要求学生理解刘禹锡对“永贞革新”的评价, 但课文对“永贞革新”并没有作任何介绍, 只有简单的一句:“既得用, 自春至秋, 其所施为, 人不以为当非。”要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 就必须补充介绍有关“永贞革新”的背景及其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刘禹锡对“永贞革新”的评价和文末铭文所抒发的人生感慨, 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此外, 为了让学生对刘禹锡其人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 增进对文本内容的了解, 我还补充了刘禹锡的两首诗:《戏赠看花君子》和《再游玄都观绝句》, 对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作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鉴赏, 这样一来, 不仅可让学生通过品诗达到知人论世、增加对刘禹锡的了解的目的,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

这些恰当的补白链接, 既填补了学生思维的空白, 与课文内容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而且让学生在学到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 拓宽视野, 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教材的整合与收获 篇11

教师常用“整合”一词来表示自己对教材所做的本土化处理,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其定义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 我们可以依据这一释义对“整合”做进一步解释:“整”意为调整, 是手段与过程; “合”意为合理、合适、合力, 是“整”的要求和目的;“整合”即是通过调整使某物变得更加切合实际, 使其内外各部分协调以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所以, 有效整合教材需要合理 (即符合一定道理, 如正确的教材观、方法论等) , 适应于具体的情境 (如教师、学生、教学条件等) , 教材内部各要素间、教材与其他教学要素间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 形成合力。对于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为“新课标”) 专门设置了“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一节, 以该建议来讨论整合可以使整合行为更加科学、更富成效。那么, 依据课程标准关于教材使用建议, 在英语学科教学范围内, 我们可以将“整合”具体界定为:为了优化教材使用、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对教材的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减、改编、替换, 对教材设计的语言活动进行调换、拓展、重设,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等一系列的教学决策过程。

二、教材整合的认识前提

认识主要指信念。教师的教学有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 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反映教师的认识和信念, 教师的思考与信念又为教学决策提供了基本的导向和参考框架。[1]因此, 作为日常教学决策的教材整合要取得实效, 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唯有如此教师的教学行为才是发自内心的, 这是教师专业自主的能动抉择。同时, 教学是基于课堂现场的实践活动, 认识教学情景的独特性是有效整合教材的重要前提。

1.秉承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观是人们对教材价值、作用、评价标准、处置方式等的基本看法, 涉及“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 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以规范、控制为特点的“圣经式”教材观越来越多地受到批判, “材料式”教材观渐渐兴起, 这体现了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材料式”教材观认为,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 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教材是达成课程标准目标的基础性文本, 但不应作为权威来管控教学, 教师可以、也必须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进行批判性的调整, 实现建构性的使用。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前二者是由课程专家和政府颁布的“应然性课程”, 后三者才是“实然性课程”, 即教师领悟到的、实际教学中运作的、学生体验的课程。可见, 教师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使用, 课程的潜能才能充分展现。“材料式”教材观为我们进行教材整合提供了科学的理念指引, 为教师在当前很难彻底摒弃“圣经式”教材观的大背景下提供了创新和自主的空间, 这将有助于释放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力, 改变学生以机械记忆、背诵为特点的学习方式。

2.尊重教育情景的独特性

“材料式”教材观将教师和学生从对教材的依附、膜拜中解放出来, 体现了对教育情景独特性的尊重。教学情景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这一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所构成的特殊复合体。[3]从系统论角度看, 系统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要素之间形成整体、协调、动态平衡的关系。因此, 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投入具体学校使用过程中, 教师必须协调好教材的普适性、基础性与教育情景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之间的关系, 根据自身素质、学生学情、教学设施与条件、地方课程目标与评价等情境化因素, 对教材做出相应的处理与调整。这体现了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 即课程实施从教育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师在全面理解课程要求的前提下,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课程实施, 实施也就成了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理解、对话与合作的过程。这一方面需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决策权;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从单纯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 即对课程文件、自身、学生以及教育场景其他因素的系统化认识。可见, 教材整合将是一个贯通课程标准、地方教育要求、学校具体教学情景的协调、优化过程, 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和平台。

三、教材整合基本原则

创造性使用教材好比量体裁衣, 需要一本刻度准确的尺子。尺子就是原则, 为教材的调整使用提供导向、框架、方法和标准,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实际所用教材的适切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从实践角度看, 课程文件、教材体系、教学需求、语言学习规律是整合英语教材最为重要的依据, 是有效整合教材的基本依托和保证。另外, 由于教材整合已经成为日常化的教学行为, 对此也须有科学的设计,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

1.课程文件

此处的课程文件主要指国家教育部门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是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体现了国家对英语教学的规范要求, 体现了科学的外语教学规律, 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全面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能够保证教材整合不至于失去方向和理论基础。作为纲领性指导文件,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引、规范、助推作用, 也自然地成为整合英语教材的重要依据。就理念而言, 新课标确立了素质教育理念,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置于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 因此, 教材整合过程必须注重所用教材的发展价值, 以有意义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 特别是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习惯。其次, 从目标与内容的设置来看, 新课标分别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进行说明, 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英语课程总目标, 因此, 对于教材的整合必须注意材料的多元价值, 以利于不同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 从教学方法看,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鼓励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在真实语境的语言运用中学会语言, 所以, 教材的整合必须关注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整来创设更加真实的语境, 激发学生的交际需求, 从而实现语言信息的有效理解、加工和表达。

2.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本身也是教材整合的重要依据, 整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用, 依赖于教师对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 这与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当前, 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 制约着包括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的选择, [4]这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结果。在多数教师的专业能力尚不能胜任完全自主的教材开发活动之前,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个性化灵活处理是符合当前教学实际的可行做法。首先, 教材是课程标准物化形态, 是教学最为重要的内容材料, 它包括材料载体、过程方法与态度价值观等显性、隐性因素, 教师需要对材料作多维度的分析。其次, 教材提供了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 给教师提供了合理的引导, 对于这些内容、活动、框架的编写意图的把握是整合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教师便可着手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完善。最为重要的是, 对教材的调整要致力于打通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关联, 优化教材内容结构, 使之契合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 注重兴趣、方法等因素的挖掘, 促进学生自主地、个性化地掌握教材内容。

目前的英语教材大多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进行设计, 以话题为中心开展听、说、读、写的活动。[5]英语教材体系以模块为组织单位, 每个模块围绕特定话题和功能组织语言材料和技能训练活动, 各模块话题、语言体现一定的关联性与递进性。教师唯有在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教材安排系统性、连贯性、层次性等方面的不足来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3.教学需求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 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6]教材整合必然依据教与学的需求, 对教材所做调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交往, 有益于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人格各方面个体素质的提升。教材的开发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而且也应该满足教材使用者的需求。在外语教材研究领域, 需求分析已经被认为是教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它不仅为外语教育政策、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也为教材目的、内容、活动、方法等的确定提供依据。因此, 在教材整合过程中,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的教学需求才能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Masuhara在归纳相关需求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需求分析表, 其中包括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和教育行政部分的需求[7], 而前两者为教材整合过程中考察教学需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和角度。笔者参照此表的框架, 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 拟定了教学需求分析的要素 (见表1) , 以便在对教材具体的文本、言语活动、练习进行调整时有一定的参考标准。

实际教学中整合教材所需分析的要素不限于表1所列项目, 且教材整合一般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突出整合决策的目标指向, 真正做到教材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4.语言学习规律

规律是人们对事物间内在、本质联系的反映, 规律决定着事物必然的发展方向, 人类在活动中必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提高活动的效率, 因此, 如何运用语言学习规律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习的过程, 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二语习得 (SLA) 研究中关于习得过程的理论概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熟悉这些理论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学习规律的认识, 提高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教材的整合也应当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以使教学进程安排有正确的方向。

首先, 学会外语需要一定的条件。国内知名应用语言学专家王初明提出, 外语是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8]这一论断指出学会外语的五个条件:真实语境、交际驱动、交流互动、积极情感和大量接触, 为教材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也提出了要求。可以认为, 我们对于教材的处理必须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

其次, 语言学习过程涉及多种变量、环节和机制, 为了深入了解二语习得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许多应用语言学家尝试将从输入到输出过程所涉及的诸多心理过程和变量整合在一个系统内, 形成了许多二语习得模式, 其中Gass和Selinker (2008) 的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9]他们把二语习得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感知的输入、理解的输入、吸收、融合和输出, 全面客观地描述了二语习得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心理加工机制。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逐渐学会语言的过程, 学生在课堂中听与读的活动、说与写的活动、交互的活动都应当指向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吸收与内化, 输入、输出活动应该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共同促进学生语言系统的发展。所以, 教材的整合也应尽量体现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整合教材来改善输入, 激发输出, 增加交互性的语言活动与实践。

5.系统的教材整合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堂教学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 学校、教师将被赋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教材整合也将成为日常教学决策的一部分, 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 因此, 有效的教材整合还需建立在系统的整合设计基础之上。所谓系统设计, 是指对教材整合行为的系统规划, 是在分析学生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条件等的基础上, 对教材使用制定的全局性方案, 包括每节课中所用教材的安排。其目的是优化教材,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方案执行当中、之后还应进行相应的整合评价活动, 以便进一步改善方案, 便于后续的使用。只有这样, 教材整合才能超越纯粹凭经验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确保整合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如果我们承认Krashen (1985) 所提出的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唯一条件[10], 那么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是提高学生对教材语言素材理解、吸收水平的关键保障, 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将成为保证外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教材整合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有效策略, 教材整合能力是教师提高教材适应性的重要保障。作为常规教学行为的整合要做到有效, 需要教师秉承“材料式”教材观, 尊重教学场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在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需求、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对整合行为进行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6) :17-20.

[3]扈中平.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李学.“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兼论教材使用功能的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0) :82-85.

[5]刘道义.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英语教材[J].英语教师, 2008 (10) :1-6.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7]Masuhara H.What do teachers really want from coursebooks?[C]//Tomlinson B.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239-260.

[8]王初明.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9]Gass S, Selinker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M].New York:Routledge, 2008.

上一篇:情绪辅导下一篇:运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