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创新使用(共10篇)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1
2016 年2 月, 江苏省教育厅明确宣布:“江苏高考改革方案从2018 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 在2021 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英语将摸索一年多考, 其中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同时, 英语的分值要提高, 笔试将听取各方意见, 最终确定英语笔试的分值和要求。”由此可见, 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 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 实施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目前摆在所有的英语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什么样的英语教育才能适应改革形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需要。”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作为组织者和领路人, 该如何灵活使用牛津英语教材, 使英语课堂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 这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使用牛津英语教材近10 年的教学实践, 积极探索教材创新使用方法。在高考改革的新背景下, 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创新使用谈几点想法。
1.认清英语高考改革背景, 深度理解牛津教材编写特点
江苏省高中学生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牛津高中英语》 已历时10 年。牛津教材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 改变了传统的单纯强调语言知识、忽视语用功能的英语教学方式, 建立了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 以语言知识、语法结构为辅助的体系。牛津教材模块前后连贯, 整体性强, 编写科学合理, 选材广泛, 语言地道, 场景真实,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视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培养, 强调“做中学”, 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可以得到持续提升。牛津教材十分注重并鼓励学生学习规范使用英语, 让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情境中并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任务, 体现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功能。
2.抓住英语高考改革机遇, 转变传统教学思维
(1) 更新观念, 转变思维, 提升整合牛津教材的能力。高考改革的新背景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教材整合能力, 活化牛津教材的使用。因此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当前, 课堂教学仍是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转变英语教学思维, 将英语的交际功能融入课堂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 确立“语言教学功能化”的观念非常重要。应做到在课堂上基本用英语授课和组织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直接借助第二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
(2) 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合理取舍, 科学组合, 创造性地使用牛津教材。教师应根据高考改革新背景以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与时俱进, 对牛津教材进行再分析、再整合, 进一步挖掘教材的亮点, 同时教师应进一步分析新背景下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情况,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牛津英语教材, 让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中得到熏陶, 这样既能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在教学的内容上引入鲜活信息、真实世界的事件和有意义的案例。要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视听手段, 创造情景, 使“课堂教学情景化”。
(3) 要提供外语实践机会。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 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图书资源甚至外教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时代性强的信息, 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学习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的机会, 课外实践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例如设立“英语周”、课本剧的排练、课前5 分钟英语演讲、陪同外教游览城市景点等活动, 尽量为学生提供英语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提升语言交际的能力。
3.改革与创新并举
(1) 科学整合教材内容, 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校的硬件设施各不相同。面对这一现实情况, 教师应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 吃透整个单元的编写体例, 大胆取舍某些教学环节, 删除不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内容, 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在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明确其要求的前提下, 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 灵活有效地使用教材。
(2) 创新使用文本, 优化教学活动。牛津教材的编写积极探索了新课程理念实现的途径。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自然引出话题, Reading板块是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 Word power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拓展词汇等。大部分教师都是按教材编写顺序组织教学,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调整单元结构, 创新使用文本。通过对教材文本的科学整合、灵活使用, 一方面打破僵化的单元授课顺序, 避免单元授课程式化和模式化。另一方面可以让教材内容更加鲜活, 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 提升课堂效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云技术的使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备受青睐。牛津教材选材新, 容量大, 能力要求高。而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 较好的途径就是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可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从而增加学生操练的机会,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用长时间、大容量的教学课件代替常规的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绝不可以喧宾夺主, 本末倒置。
总之, 在英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 潜心钻研教材, 努力思考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重塑英语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优化教学活动, 突出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
灵活使用教材 拓展创新空间 篇2
探究式教学是自然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自然教学法的精髓,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对培养学生"搞科学"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问题研究的思路,增强问题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拓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空间。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是按照“实验——归纳——假设——验证——应用”的思路编写的。首先是通过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指导学生进行物体发音实验:皮筋发声实验、鼓发声实验、音叉发声实验。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虽然发声的物体各不相同,使他们发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点——发生时都会振动,由此可以推想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从而知道学生由个别到一般地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求同法”),再利用其他物体(空气)做发声实验,检验上述的假设是否正确。为此安排问题探究的思路,探究过程相对狭窄、封闭,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实验方法,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然后去思考同样的问题:“实验中的发声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由此推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没有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开放的空间,自主的余地,个性化的选择,没有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假如我们改变问题探究的思路,放手让学生自主餐式地选择各种各样的材料(除了老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外,鼓励学生使用身边、身上的其他材料),放手让学生采用任何实验方法使物体发声,并要求学生要独立操作,独立思考,不盲目效仿书本和别人,这样学生自主决定实验的材料,自主选择实验的方法,按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展开实验探究的过程,开放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把皮筋一端咬在嘴里,用手拉住皮筋的另一端拨动皮筋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敲击桌子的方法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摩擦的方法使桌子发声,有的学生用指甲刮桌子使之发声,有的学生两手用力扯衣服的布使之发声……,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宽松、愉快,实验探究的手段方法形形色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生敢想、敢做,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自然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无论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多么的精细,多么的严密,学生在回答问题或概括结论时,总会有部分学生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述,在语言文字上与教材写的不尽相同甚至很不一致,但意思又与教材的表述大体相符,通常这时授课老师会想方设法进行引导,特别是上公开课,参赛课的老师常会千方百计地引导,直到有学生说出与教材上写的一字不差方罢休。例如第十一册《电磁铁(一)》一课,学生进行了电磁铁实验后概括电磁铁特性时,有的学生说:“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没通电时没有磁性”,有的学生说:“电磁铁接上电时能吸铁,不接电时不能吸铁”等,这样的表述与教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的意思已经是很一致了,表明学生的思路是正确的,回答也是对的,教学目的应该算是达到了,不应片面地因个别字的差异而穷引不止地让学生说出与教材一字不差的结论。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3
那么, 如何实现教材合理有效地整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一、依靠课标, 立足课本
教师在备课时, 要认真研究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 在真正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确定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例如, 三角函数中关于《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节的教学, 课标提出了如下的要求: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的二倍角公式以及公式的两种变形。难点:二倍角公式与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 (差) 角公式的综合应用。通过对课标的研究, 明确本节内容的授课目标:即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以及它们相关的变形公式, 并能熟练地对公式进行正用、逆用、变形用, 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让学生默写和角公式, 结合和角公式因势利导:“若α=β则得到什么?”从而非常自然地得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从上面推导公式思路, 体现了和角公式和倍角公式是什么关系? (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 。
3.类比和角公式找出二倍角公式的适用范围 (S2α, C2α为任意角, T2α中只有当
4.让学生套用二倍角公式, 把sinα, cosα, tanα, sin4α, cos4α, tan4α及展开 (这个环节可让学生理解“二倍角”真正的含义) 。
5.让学生写出二倍角公式各种变形公式 (教师抓住时机, 由二倍角的余弦变形得到升降幂公式, 强化了本节的重点) 。
6.最后, 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讲解和课堂练习, 突破本节的难点。
二、整体把握, 全局关注
整体把握, 即要求教师要树立整体联系的观念, 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 分析处理教材。
(一)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 必修1中, 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解时, 对不等式的解法有要求, 因此可以把必修5中不等式的解法作调整, 提前进行讲解, 以便更好地进行不等式知识的应用。这样更能形成一个科学教材体系, 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二) 注意整体贯通, 前后呼应
例如, 立体几何初步中关于线面关系的八个定理中的四个判定定理不要求证明, 只要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就可以了, 但是, 在学习选修系列的《推理与证明》这一章时, 若把这四个定理的证明当作习题 (如:用反证法证明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拓展创新, 探索沟通
拓展创新, 即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创新精神, 不能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而是应该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 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提高教材的实效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 补充教学内容, 探索知识形成过程
教材在编写时由于篇幅的限制, 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 反映某个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探索知识形成过程。
例如, 高一不等式中《基本不等式性质》的教学中, 可设计如下的实际应用问题,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基本不等式的性质。
问题: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 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 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q打折销售, 第二次打折p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归纳, 大多数学生都能归结为比较大与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变形即可得基本不等式, 教师再根据式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探索证明方法。
以上应用题,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观察、分析、归纳性质的过程, 不但拓宽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渠道, 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 拓展教材内容, 沟通知识间联系
例如, 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认识, 在得到通项公式后, 提出下面一个问题:“表示等差数列各项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直线的斜率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分析如下:αn=α1+ (n-1) d=dn+ (α1-d) (n∈N*) 因为, 所以αn=f (n) 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而一次函数的图像为直线, 故点 (n, αn)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取两点M (n, αn) 、N (n+m, αn+m) , 则, 故结论正确。
通过这个问题的拓展, 沟通了数列、函数、解析几何的联系,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而且得到了等差数列公差的几何意义。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得到通项公式的一个变形公式:an=am+ (n-m) d (n, m∈N*, n>m) , 提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
(三) 拓展课本例题,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 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中的例5“已知:, 求sin4α, cos4α, tan4α”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下面的分析过程:
1.通过二倍角公式sin4α=2sin2α·cos2α, cos4α=1-2sin22α, 引导学生分析出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求出cos2α的值, 而cos2α可以利用平方关系通过解方程求得, 由此分析出确定cos2α的符号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2.引导学生去思考确定cos2α符号的方法, 通过审题得出由条件“”确定。
3.让学生自己完成本题的解答。
4.对题目进行适当拓展:
(2) 再把题目中的这个条件去掉, 又应如何解答?同学们经过思考, 找出了分类方法, 确定出结果有两种形式。
通过对这一例题的改造, 使学生加深了这类题的解答思路, 学会了关键条件在题目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了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 让学生明白分类不是随意划分的, 而是遵循一定教学规律和标准的。
总之, 在使用教材时, 我们既要尊重教材, 又不局限于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到实益, 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参考文献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4
[2].郭允远,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会》,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10
[3].吴惟粤, 《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4].肖成全, 《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4
创新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领域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后备劳动者和专门人力的一类教育资源。(沈在连,2003.3)高中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具体的使用策略如下:
一、以创新教育资源系统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语文教材中的创新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经笔者统计,在数量上,几乎每一课都有可用的创新教学资源,数量极为可观。从种类来看,每个类别都有多个可用的创新教学资源,各子类的资源齐全。面对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创新教育资源,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个资源都要利用起来,在课堂上花时间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创新教育。否则,我们就有可能经常重复着同一个类别的创新素质教育,这样的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挑选典型性的资源、全面地、系统地安排好与创新教育资源对应的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目标,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那么,挑选资源、安排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是“创新教育资源”的类别系统。
根据创造学的研究理论,创新教育资源可分为创新意识和信念教育资源、创新个性教育资源、创新思维教育资源、创新方法教育资源等四大类。各大类又包含一些更小的子类。具体如下:
创新意识包括创新敏感、创新意向、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信念包括乐观地看待世界;相信世界具有无限可能性;相信所做的是最有价值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创新。创新个性包括自信心、竞争意识、危机感、求知欲、反潮流、反权威、好奇心、冒险精神、专注、反功利、超现实、执著。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决策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思维、侧向思维、因果思维、系统化思维(又叫立体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
以上是创新教育资源的分类系统,也是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系统。在创新教学目标设置上,每一种创新资源的子类,对应一种创新素质的培养;每个子类别的创新资源,至少选一至两个最有典型性、最有教育感染力的资源。这样,创新教育既有系统性,也能避免同类别的创新素质在语文课堂上重复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同时,还要关注其它学科所拥有的资源。若其它学科有同类别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活动,建议避免与其它学科重复培养与教育,或者至少不把该方面的资源当作重点资源。若能如此,创新教育不仅在语文学科内具有全面系统性,而且还能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优势互补,减少很多重复性的教育工作,提高创新教育的效率。
表1:
创新教育目标安排样表
资源类别课文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列举
创新意识《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第4课《狂人日记》动机:医治民族的国民性。民族复兴的使命。
创新信念《必修5》第14课《报任安书》信念素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相信自己做的是最有价值的。
创新个性《必修5》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个性素质: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创新思维《必修1》第2课《我很重要》发散思维素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创新方法《必修5》第5课《访李政道博士》方法素质:①创新是要胆子大,要有坚实的根基。②艺术是创造力与情感的结合,是人类创新的动力。
二、阶段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与长期潜移默化渗透教育相结合
系统教学是所有知识体系构建时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之一。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系统性地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新教育是必需的,它比分散的随意性教学效果要好很多。显性的、有意识的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教育方面的意识,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创新知识体系。因此,对于创新教育,最好也还是在不影响语文本身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像所有的基础学科课程一样,应该有一个集中的、阶段性的、系统性的教学。
但是,在完成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之后的更多的时间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创新教学资源系统的分散,这时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集中的阶段性系统性的教育一般是可不使用了。显性的、有意识的创新教学活动,可逐渐减少;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可逐渐增多。在某些重要的创新教育目标点上,尽管在前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中曾经出现过,再重复加强一两次;次要的,在前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中教育次数比较少的,可在课堂上适当地点到为止;多数的创新教育资源,在完成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之后,可以不用提及相关的问题,还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比较合适。因为在完成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之后,学生就有了一个系统的创新意识和相关的创新知识了。只要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文章又有感染力,相关的创新教育资源方面的内容就能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长期地影响着学生。
阶段性地显性集中教育与长期潜移默化渗透教育相结合,能使创新教育的目标更有效地实现。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的。二者相比较,尽管阶段性地显性集中教育会更高效,但潜移默化教育的时间会更长,同样地影响深远。因此,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阶段性的系统性集中创新教育之后,更多的应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
三、发挥语文的人文优势,培育学生的创新动力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基础课程,教材的主体构成与其它学科大不相同。多数学科的构成是一个体系知识,而语文的构成却是一篇篇的作品(课文)。它或以形象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或以生活的表象事实抽象出思想。课文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灵,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对智慧的开发、人格信念的培养、美好个性的熏陶、自由独立精神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发挥出语文的创新资源的教育优势,从精神和心灵方面进行创新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动机兴趣、情感个性、信念意志等方面。这三方面的资源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教材中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大,具有很大的优势。endprint
(一)利用动机兴趣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
创造力发生的源头是从动机兴趣开始的,创造性高的学生一般都有高成就的动机、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求知兴趣。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的培养。动机兴趣是激活创新力的强有力的武器。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动机兴趣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可用。动机类的,如:《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怀揣着“一个美丽羞涩的梦”考上北大;《报任安书》的作者为“成一家之言”而隐忍苟活地写出《史记》;《狂人日记》的作者因有志于改造民族的国民性,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动机类的创新教育资源,能让学生认识到动机对创新的作用,唤起立志的决心。兴趣类的,如:《华罗庚》传主对数学有特殊的兴趣,促成了华罗庚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说数》中“奇妙的数字”和《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的超低温”,唤起学生对数字和超导的好奇心。这些兴趣类资源,能极大地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
(二)利用信念意志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超越、抗挫的意志
学生的乐观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刚毅的人格因素对创新活动也很重要。要完成一个创新活动,通常需要有坚定信念作支撑,依靠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创新活动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达成创新的目标。大量杰出人物的创造发明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抗挫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信念意志类的创新教育资源。信念类的,如:《我很重要》中对自我存在进行肯定;《我的回顾》中不追求名利、超现实的价值观;《瓦尔登湖》中回归自然的价值观。它们将是影响着学生一生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创新的欲望。意志类的如:《我与地坛》作者“为了写作活着”,身残志坚;《我的母亲》中母亲坚强的意志,不畏困难。《孔孟两章》中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是抗挫、超越的榜样,能极大地唤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利用个性类的创新资源,激活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只有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是个性的核心和精华之所在,发展个性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离开个性这个发展的土壤,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能实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需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要肯定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发现并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展自己独特的积极的个性。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个性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如:《华罗庚》中反权威的求异思维,有危机感的个性,让华罗庚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冰心:巴金这个人》中巴金讲“真话”,追求“真话”的个性,成就了巴金的文学成就;《蜀道难》中李白豪放不羁,不媚不俗,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个性,成就了一代诗仙……这些有利于创新的个性,都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发挥语文的思维优势,培育创新素养
尽管语文在某些抽象思维以及思维的严密性方面是不如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但在与创新能力相关的某些思维方面,尤其是在形象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语文教材中,这三方面的创新教育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典型性强、启发性大,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教育感染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应很好地发挥语文的形象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的作用。具体实施:
(一)利用形象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培养创新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杨振宁也认为,从事文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从事科技工作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形象思维恰恰是语文课程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语文教材中形象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相对于其它课程是最丰富的。语文系列教材中,60%是文学作品。文学又是最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的。这点尤其是体现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上。鉴赏时需要解读文字信息,发挥联想与想象,在脑海中描绘意象、画面,并且补充空白,进而评价作者的是非曲折,鉴别作者的高下优劣。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其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批判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激发创新的求异性
批判思维是指对所看到的现象和事物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作出个人的判断,并有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怀疑、否定、探究、创新、超越是它的特征。其中,怀疑是出发点,探究是支点,创新、超越是目的。批判思维可以帮助人克服墨守成规,促进人们去发现、去创新。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催化剂。一句话,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用于批判思维的培养的创新教育资源。如:《我很重要》主张“我很重要,批判“我不重要”。《善良》批判普遍流行的关于善良的观点。《阿Q正传》批判国民愚昧,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过秦论》批判秦王朝的暴政,“仁义不施,终致灭亡”……这些,能激活学生对现实的反思,开拓新的思路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与创新活动相关联的批判思维。
(三)利用发散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激发个性的独特性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其思维形式是以某一问题为核心,把思维向四周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放射开去。发散思维为人类拓展了无限的思维空间,发散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用于发散思维培养的创新教育资源。如:《我很重要》从人的诞生、对于父母、伴侣、同道、孩子、事业等多个角度来谈“我很重要”;《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快乐;《米洛斯的维纳斯》一反常规思维,认为维纳斯唯其断臂才更显美丽,采用的就是求异思维。《柳毅传》课文后面的“练习一:是报恩还是爱情故事?你也可以有另外的见解。”这些,都能训练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独有的个性。endprint
五、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应用的创新能力
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活动,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今世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投入到创新实践活动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实践活动类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用于创新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如:粤教版的《必修》1-5的每册第一单元和各单元后面的“表达交流活动”,就是典型的创新实践的教学资源。此外,还有与文学创作、表演相关的一些实践活动,也是很好的语文创新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好上述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开展下列活动:
(一)读写活动
读写活动通常是以课文为引导,设计一些主题,让学生参与读写的创新实践活动。粤教版的《必修》1-5的每册第一单元和各单元后面的“表达交流活动”,就是很好的读写活动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考察、调查、访问、探究、反思、写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完成专题写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必修五第一单元可设计为以“走进经济”为专题的读写活动课。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经济方面的资料,调查身边的人,了解中国的经济改革,了解经济活动运作的一些过程和细节,然后写成专题性的文章。可写作的专题如:金钱大课堂--钱的演变过程;青少年消费面面观;钱与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又如,必修五第二单元可设计为“新闻报道”活动课。可在班上开个“新闻视窗”,让学生投身到社会中去采访,并把采访材料写成人物专访、通讯报道等稿件,在“新闻视窗”上展示等等。
(二)创作表演:课本剧、小品
必修5第三单元是“戏剧单元”,有个“粉墨登场乐一回”的“表达交流活动”。它是剧本创作、课本剧改编、表演等活动课的优秀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源。如:学完课文《雷雨》、《哈姆莱特》、《长亭送别》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小品剧本,或把《长亭送别》改为现代话剧,或重新改编《雷雨》大结局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安排剧本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剧本创作、改编、表演活动中体味人生,熟悉戏剧语言艺术。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
此外,每年的元旦,很多学校都会有“元旦文艺汇演”活动。小品的创作、表演也是很好的创新实践活动资源,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表演。
(三)文学创作活动
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活动资源,就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活动形式是成立文学社,办期刋杂志,校外投稿,网上读写等。其中主要还是以文学社为依托,开展各种文学创作的活动。如:结合文学鉴赏活动写读后感,结合观赏优秀影视剧写影评,结合社会现象写短评等。还可开展编辑社刊、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向期刊杂志投稿、网上发表作品等各种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很好的活动。
总之,我们只要努力发掘出语文创新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优势,相信大纲所设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高效地完成。
本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自筹经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创新教育资源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0tjk230。
参考文献:
[1]余柏民.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革新试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14.
[2]潘 涌.试谈入世后的中国创新教育[J].学术研究,2002,(08):22.
[3]周德金.创新教育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07):27.
[4]沈在连.高一语文新教材中的创新教育资源研究[EB/OL].教育在线,2003.2.27: http://bbs.eduol.cn/thread-16275-1-1.html.
结合学情特点,创新使用教材 篇5
一、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我们知道:一个人接受新知识必须以原有的知识基础为前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新教材在编写上正是采用了这一原则,选取了大量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经常以简洁的文字配合鲜艳的画面出现,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编排上也有了显著的变化,着力于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因此,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知识结论和现成的解题方法,甚至都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目的是鼓励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给予一定的思维自由度。
二、重视学生的知识体验,合理调整教材的内容安排
对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也许是一条捷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经历探索的过程,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知识、建立数学概念,同时启迪创新思维。
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就很好地把握了上述精髓,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为教师合理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大的可能。如“年、月、日”这一内容,从纯粹的知识要求上说,内容简单。事实上,我们以前上这堂课时,包括一些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在内,都是直接找出年、月、日的编排规律,或者找出计算年、月、日的数学模型。对于为什么这样,曾经是怎样,以后又会如何等,教材上没有编写,教学中也概不涉及。现在,新教材第六册在“年、月、日”课后编排了一个课外阅读参考:“你知道吗?”,其中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一年为什么是365天?闰年为什么多1天?为什么通常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要求学生去看看《十万个为什么?》或上网去查一查。这一安排,把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提了出来,我想,学生会很乐意在课后去完成此项学习活动。但是,我又想:与其课后阅读,不如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去进行有关的知识探寻,为他们创设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适当拓展教材的应用空间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发展学生能力的长远角度来看,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并发展能力,是非常必需的,也是非常紧迫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所以,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在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是与国际数学课程接轨的一个趋势,也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如新教材第五册在“24时计时法”单元后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这是一个动手操作型的活动,而且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教材仅仅是让学生参照一张时间安排表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对该次活动进行适当的扩展,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内容,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实际活动中,我先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周末各项活动安排的计划,除了制作自己一张详细的时间安排表,还要询问家长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情况,也制作一张类似的时间表。然后在课堂上,首先安排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时间安排表,算一算每人除了吃饭、睡觉外的时间,看看有多少用于学习,有多少用于娱乐,并谈谈交流后各自有什么想法。接着,我提了一个问题:怎样了解昆山市民的大致学习状况呢?于是,学生就想到要分别统计全班家长用于学习的小时数在不同时间段的情况。等统计结果出来后,我又指出:我们昆山正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而家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对此,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讲?大家纷纷认为父母们用于娱乐的时间太多,而用于学习的时间太少太少,都希望父母能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也为孩子作出表率。这时,有个学生提出想把课堂上的统计结果告诉市长,请他关心市民的学习问题。我就顺势要求:能不能把刚才的话写成信告诉市长?学生对此来了兴趣,当堂写信,课后还商量着如何寄信。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24时计时法的有关内容,而且学习了一些做统计的方法,更能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珍惜时间的必要性。同时,活动还让他们了解了社会,从小树立社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较好地达到实践活动的初衷。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6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mol/L FeCl3和0.01mol/L CuSO4溶液各1mL,摇匀,比较分解速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并做出结论。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 0.01mol/L KMnO4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褪色时间,并做出结论。
实验3: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淀粉溶液和2滴碘水,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2mol/L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振荡。观察、比较硫酸溶液、唾液对淀粉的催化效果,并做出结论。
通过这三个实验来说明催化剂的选择性,同时使学生对催化剂选择和使用的方法有所了解,进一步熟悉催化剂。
笔者认为该实验有必要在以下方面调整改进。
第一,实验3是学生已有的化学常识,实验现象对比直观明显,学生最易得到合理结论。实验2要说明Mn2+起催化作用,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若教师直接给出“Mn2+起催化作用”这一结论,证据不足,这不是探究而是灌输,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实验1的对比性强,FeCl3和CuSO4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为实验2的探究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可以把三个实验的顺序调整一下,按实验3、实验1、实验2的顺序,逻辑上更合理,探究思路更清晰。
第二,实验1、2结论的依据不足。不能由实验1就得到Fe3+的催化作用强于Cu2+的催化作用,还要考虑SO42-和Cl-的影响,不能武断地就认为是Fe3+的催化作用强于Cu2+的催化作用。可以更严谨地设计对照实验:分别采用等浓度的FeCl3和CuCl2,Cl-浓度相同的FeCl3和CuCl2,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比较得到结论,获取选择催化剂的方法。实验2同样可以设计为采用MnSO4和MgSO4,对比说明Mn2+的催化作用,从催化原理上加以讲解,拓展教材。
第三,对催化剂的认识不到位。在实验1后的溶液中加NaOH,以验证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剂催化后是否有变化,从而认识催化剂。
根据以上分析,重新将实验过程设计如下。
实验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淀粉溶液和2滴碘水,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2mol/L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振荡。观察、比较硫酸溶液、唾液对淀粉的催化效果,做出结论。
实验2:(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 mol/L FeCl3和0.01 mol/L CuCl2溶液各1mL,摇匀,比较分解的速率。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mol/L FeCl3和0.015mol/L CuCl2溶液各1mL,摇匀,比较分解的速率。
实验2结论:Fe3+的催化作用强于Cu2+的催化作用。
实验3:在实验2-(1)(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加入0.01mol/L FeCl31mL)反应结束后加氢氧化钠到不再产生沉淀。
实验3结论: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实验4:在两支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长短,做出结论。
改进实验后,过程结果评价能够:1.循序渐进,符合认知习惯;2.对比性强,结论论据充分;3.加深学生对催化剂概念和选择性的认识。
像这样可以改进的实验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如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实验2—1“Zn和不同浓度的H2SO4的反应速率的比较”。要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和表示方法的比较,都可以对实验进行有效改进、创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7
高中英语新教材给我们的教学吹进了一股新风, 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三年共有11个模块, 编排符合语言学习先“输入”然后“输出”语言的习得规律。作业练习基本上贯穿在各个环节中, 但是, 我认为高中英语新教材也有它不足的地方: 1.单元容量过大, 内容过于全面, 教师需要花大量精力进行整合。 2.无论材料的内容还是练习的设置, 难度过大。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拷贝教学参考答案。2.收交作业拖拉。3.作业书写差, 不规范。
我们分别对49名周围农村地区的教师和1276名学生进行了新《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部分选项可多选) , 之后分别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进行了汇总分析。针对教材上的练习, 63.27%的教师认为有用性一般;32.65%的教师认为练习设计没有用;只有2.04%的教师认为有用。调查显示, 针对教师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个问题, 学生问卷分析结果显示:31%的学生认为教师多样化作业设计与英语课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针对作业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问卷显示:35%的学生认为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巩固基础知识, 记忆单词、句型、笔记;22%的学生认为应该注意语感养成, 背诵课文, 语法。 因此, 如何创新的进行作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农村地区新《英语》教材创新使用:作业设计
创新性英语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在作业中渗透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英语学习基本方法应该是“听, 说, 读, 写四技能平衡发展, 语法知识适当了解, 强调积累高频率词组与有效模仿”。2.作业形式多元化。3.分层作业。
根据以上的作业创新基本原则, 我们可通过各种角度加以具体阐述。
1.听, 说, 读, 写多元组合。
2.强调词组意识:穿鞋要穿一双鞋, 词组是一双鞋, 单词只是一只鞋。
3.强调模仿意识:对高中生而言, 模仿是学习语言, 感受语言的最佳途径, 尤其是模仿英语佳句, 精彩段落。因此, 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作业类型:欣赏英语佳句→摘录→仿写经典句子。
4.分层作业: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学习能力的区分度, 尽可能采用分层作业。
5.错题分析式作业, 提倡探究性学习。
6.单元写作练习:从各省份新题型情况来看, 语言输出环节“写作”备受重视。教师应重视每单元的写作教学与练习。
7.就本单元词汇学习布置单词拼写练习并要求翻译成汉语。单元语言点语法布置造句或单句改错题等形式。
总之, 英语作业, 对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英语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通过精心设计, 让我们的英语作业形式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同时让作业活起来, 让学生快乐做作业。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李静.新课程理念下英语作业布置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07, (09) :86-87.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8
众所周知, 学习数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 但又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而且要发挥教材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作用,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凸现教材中蕴涵的丰富多彩的发展性资源和因素。所以教师要灵活利用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的发展性优势, 使学生获取更多更准的知识信息, 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既充分尊重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 而是抱着科学的态度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并根据课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 不断地丰富教材、完善教材、创新教材, 这才是现阶段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认识和态度。
综观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 部分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 有的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时难以跳出“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思维定式的束缚, 视教材为圭臬, 教学中不敢越雷池一步, 死抠教材, 照本宣科, 教死书, 死教书;有的虽有灵活使用的意识, 但担心自己尚不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怕冒风险, 出问题, 觉得还是照本宣科来的保险, 省时省力;有的则走到另一个极端, 在尚未对教材吃透、掌握的情况下, 就随心所欲地抛开教材, 另搞一套。所有这些, 都使课改的进行展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义和作用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贴近本地区学生的实际
“一标多本”是这轮课改的一大特色。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其优势和特色。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师资力量、风俗习惯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而在针对性与实用性方面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因此,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改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就必须对所使用教材的某些内容, 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和整合, 以使教材更加贴近当地学生实际, 以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在进行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今天我当家”这一课的教学时, 一位在郊区学校任教的教师发现其中有关超市的情境, 对于当地农村孩子是没有亲身体验的, 于是将超市情境改为农贸市场, 这就很快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 合理的修改会使学生更容易投入情境, 更好地进行学习。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方向与位置”一节时, 有的教师将教材中的场景改为当地学生熟悉的公园、医院、购物中心, 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觉得十分亲切, 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教学的距离, 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奇妙, 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毫无疑问, 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 同时教师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实践证明,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教师资源, 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 在进行人教版数学第八册“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时, 一位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 对一些内容做了细化与深入的再加工, 从而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高潮迭起。他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三角形应用的实例, 跟学生一起抽象出几何意义上的三角形, 然后引导学生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学生们见仁见智, 各抒己见, 气氛十分活跃。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说法: (1) 有三条线段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2)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教师不急于表态,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对三种说法的正误优劣进行评判, 说出哪个最合理、最科学、最能揭示三角形的特征。最后又引导学生与教材上的定义相对照, 让大家说说书上的表述究竟好在哪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后, 不仅使学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全过程, 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说, 正是在对教材进行一次又一次科学加工、挖掘、提炼的过程中, 教师的聪明才智才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水平才得以稳步提高。因此, 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敢不敢与能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也是对一个教师教学水平与整体素质的一个试金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自然应当成为教师当前进行课改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加快教材的改革步伐
我国现行的教材版本多种多样, 百家争鸣, 而且均为试用版, 这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应采用何种教育形式和教材读物, 仍处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这一现状本身就表明教师们对教材不能死搬硬套, 应多研究, 多完善, 灵活使用, 吸纳各种版本的优点, 博采众家之长, 使教材更快地成熟起来。与此同时, 《课程标准》又提出了建设校本教材的任务, 要求联系地方特点和学校特点自行编制教材。广大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以及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又必将对全方位加快教材改革的步伐、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做到科学、合理、适度
1. 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众所周知, 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 都是由很多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一线优秀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反复研究实验后编写的, 它包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是广大教师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并经过有关专家和权威部门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 其本身即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权威性, 因此, 面对这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我们必须把它看做一个极有价值的教学蓝本, 而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一点, 对一些年轻教师和首次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尤为重要。
尊重教材, 首先要弄懂教材, 这是灵活驾驭和科学使用教材的基础与前提。教材的每个环节都有它特有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要全面深刻地研究教材。不仅要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层次、思路和意图等外显性内容, 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含义, 使每一部分教材内容都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 学会思考, 而且在情感、意志等方面也受到熏陶和磨砺。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探索与发现” (二) 时, 一位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 对教材顺序作了如下调整:先教学相对容易的乘法交换率, 再教学难度较大的乘法结合率, 但经过实践, 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总觉得学生缺乏探究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另一个班进行教学时, 恢复了教材的顺序, 先学乘法结合率, 再学乘法交换率。由于设计合理, 指导得法, 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不仅顺利地发现和揭示了乘法结合律, 而且深刻地体验了由特殊到一般, 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攻下“乘法结合率”这道难关后, 不等教师安排, 一些学生就自觉地运用已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
浅谈数学教材的使用 篇9
一、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写意图
教材是按年级分册编写的,每册都有其特定的编写意图和特色,教师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而驾驭教材,让教材融入教学,服务于教学。
二、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改编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在把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内容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教材所选取的个别素材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不容易找到或无法找到相应的实物或模型,这样的设计既不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又不利于学生进行操作,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方面,重组内容,进而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精心组织数学活动,“活化”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阐明课程目标中首先提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把教材变“活”,进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利用并开发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辅助教材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
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模型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既可以寻找合适的学习素材,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另外,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其他各种资源。
教材的创新使用 篇10
一、挖掘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灵活性
细嚼慢“研”,需要依照课程标准,从编者的角度,理解编排意图,整体驾驭教材。研读教材,就是要把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从而在教学中自觉按照发展阶段开展教学。例如关于分数的教学,两个学段都有安排,由于思维层次、侧重点、教学手段各不相同,所以确定的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在第一学段主要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色、折纸表示简单的分数;而在第二学段就要依靠抽象的分析、举例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教学前能很好地揣摩、理解教材,就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也就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细嚼慢“研”,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弄清惑之处惑之源,从而以可靠的预设从容应对“课堂生成”。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则例题:一排有22个座位,有18排,350名同学来听课,座位够不够?在这一题中,如果两个数都估,18和22都可以估成20。由于把22估成20,少算了2。将18估成20,多算了2。这样,一个多算了2,一个少算了2。学生可能受之前学习平均数时“移多补少”的数学概念的影响,容易产生知识的负迁移,从而误解这里也是“移多补少”,认为这样一来应该看做没估,算出来的应该是准确值。如果在课前,教师读懂了教材,准确把握了学生可能产生疑难之处,就能确保课堂上胸有成竹。例如,虽然学生当时还没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却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的个位来判断,22×18的积的个位上应是6,不是0,因此不是精算等等。
二、整合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
新课程“一个标准多个版本”打破了原来一种版本教材独步天下的局面,这就为我们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扩展了空间。例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主题图是“花圃图”,从花圃图的观察中提炼问题,寻求解题策略。新世纪版教材则是创设了“小兔请客”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经过反复比较,我决定在导入新课时使用新世纪版情境图。理由有三:一是小兔请客属于故事情景,花圃图属于生活情景。相比之下,用故事情景来激趣更为合理;二是小兔请客中,每10个果子用一个盘子装着(几个盘子装的果子数量对应的也就是几十个),学生在接受真知的时候,更能给学生策略上的支撑;三是小兔请客的情境图中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是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次呈现的,屏蔽了多余信息的干扰。而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无疑在算理与计算方法的教学上,而不是开放式的“问题解决”上。人教版的教材花圃图,如果一次呈现三种花,则开放性强,容易导致上成“问题解决”的教学课。在最后的教学中,我使用新世纪版教材创设情景,完成新知的教学,而在巩固阶段,使用人教版的花圃图,设置开放式的“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一节课中将两种版本的教材统一使用到一节课中,并且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教学预期。
三、深化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探索性
不追根溯源,认识与理解只是停留在“点线”的层面,而不能深入到“面体”的高度。如:在教五下“2、5、3倍数的特征”时,当学生探索了2、5、3倍数的特征后,让学生说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倍数的数,你是怎样想的?请你再说一个数,看它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那么,同时是2、5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呢?用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总结一下,同时是2、3的倍数,是3、5的倍数,是2、3、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当学生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后,教师可马上追问,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吗?请举个例子,并说说为什么?那么是9的倍数的数又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再次去探索发现。学生感到也很新奇,如果知道了一个数的倍数特征后,我们判断数就相对比较简单了,不需再去计算。这时,可能就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你还能告诉我们其它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吗?好吧!让我们再来一起探究一下是4、25、8、7、11、13这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充分的挖掘教材资源,适当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索、自由交流中填补教材中一些没有的内容。
四、替换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生活性
教材作为学生的“学材”,教师如果也圉于其中,而不从更高处着眼,显然是狭隘的和不利于教学的。在一节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王奶奶家门前有一块(长方形一边缺半圆,一边多半圆)地,如何求这块地的面积呢?老师意在通过割补法求面积,这时有一名学生问老师:“这是一块地,您怎么移动、怎么补啊?”老师这样回答:“我们现在是在做‘数学题’,这不是真的地。”老师接着出示了第二题,李奶奶家门前也有一块地(地的边是曲线)。这名学生又问:“老师,这块地坑坑洼洼的,您怎么补啊?”于是老师又回答:“不是说了嘛,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看到这样的案例,我们在一笑过后,是否也陷入了思考。第一个问题,孩子将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搅合在一起。第二个问题,孩子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实际上,人类是从探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开始的。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近似的观点来看,往深里看,就需要把地割成相等的规则的小格子,再数格子的个数(积分问题)。而作为执教者的教师,却没有明白学生的理解与数学学科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了这样的尴尬。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教学时,需要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来理解教材、驾驭教材,这样才能教出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
【教材的创新使用】推荐阅读:
创新教材08-08
教材选用创新07-01
旅游职业道德教材创新06-30
教材的创造性使用07-01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10-09
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05-26
对幼儿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08-28
谈使用教材的几点体会论文05-10
《新闻评论》教材使用的讨论说明和效果评价07-09
初中教材使用情况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