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循环使用

2024-11-06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精选11篇)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系到人们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新中国成立,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 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国上下有1700多所高校, 所有学校中大部分每年都会为在校生订购大量的新教材, 这就导致许多已用过的教材被广大师生们弃之不用, 从而造成对教材的巨大浪费。全国高校每年为在校生订购的教材量在总的纸张消费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而旧书的不循环利用, 新书的层出不穷, 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 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措施对师生用过的旧书进行回收再利用, 但形式多样, 相关的旧书管理制度不健全, 再加上宣传不到位, 统一的旧书回收模式形成不了大的规模, 难于进行管理。针对高等院校学生, 每年都要花掉数百元的书本费用, 其中除去部分的专业书籍人手一本需要珍藏外, 许多书籍都是随课程结束而被遗弃, 且新教科书购买价格昂贵。从资源角度看, 这种现象存在严重的浪费, 而且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 每个人的教材都积攒了几十, 甚至上百本。大学旧书回收具有非凡利用意义:不仅能促进书籍的循环再利用, 从而节约木材, 减少资源浪费,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二、我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现状

(一) 我国高校教材供应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材的供应制度是购买制, 高校普遍采用由教务处的教材科统一购买、统一发放的模式, 学生一次性使用, 使用寿命仅半年;而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教材已实现循环利用, 平均使用寿命5-10年。在我国, 高校每到毕业生毕业之际, 学生的教材在宿舍楼下堆积如山, 除了一些需要经常学习的专业书外, 大多数被当做废书废报卖掉。

据调查结果显示, 教材被卖给二手市场的比重为38.18%;废品回收为23.64%;其余教材最终基本上都会被丢弃掉。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使用上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 新学期学生购买以及借阅二手书所占比重达到65.45%, 这一比例与旧教材处理方式中的比例很吻合, 但是这种“倒买倒卖”的方式却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的求学成本。

(二) 我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呼声高、雨点小

近年来, 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广教材循环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些意识超前的高校, 大学校园内出现了由学生自发形成了二手书跳蚤市场。许多毕业生将自己用过的教材、教辅书低价卖给低年级同学, 这一举措深受学生欢迎。但是这些行为属于自发的个人行为, 高校出面组织销售二手教材较为罕见, 而且循环利用的教材主要是数学、哲学、政治等更新较慢的公共课教材, 品种和数量有限, 规模不大。尽管教材循环利用在我国不少专家已经呼吁了多年, 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某些高校的试点上, 发展缓慢。教材的循环利用要从学生自发走向学校组织, 由个别高校到全国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我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宣传不到位

充分实现“高校教材循环利用”这项措施如果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推广的话, 无疑将是实践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有力举措。然而, 目前教材循环使用在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一些问题, 实际操作也有一定难度。首先是我们的教育、宣传方面不到位, 有些同学和家长没有循环利用旧教材的意识, 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 用旧教材还没有形成习惯;有些家长担心教材的重复利用存在着卫生隐患, 用着不放心。因此, 推行教材循环使用, 应从更新观念入手, 加大宣传力度, 反复宣传其实施的必要性, 培养同学们使用旧书的习惯, 使大学生自觉地养成爱护书本、讲究清洁的好习惯, 为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实施打好基础, 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材循环的必要性

(一) 低炭经济发展的必然

课本循环利用的目的, 就是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2和1/4, 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3%和4.1%。资料显示, 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20~40年树木, 需要消耗100吨纯净水、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 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 课本的循环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 旧教材循环使用对于环境保护的巨大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二) 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目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为例, 大学生每学年教材费约为240元, 可循环利用的书本按最保守30%来算, 每人每年至少可以节约90元。按在校人数15000人, 每人每年节约90元计算, 每年可节约135万元, 一所高校尚且如此, 如果教材循环利用在全国所有高校普及, 教材资源节约空间之大, 令人咋舌。

(三) 增强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

“静以养生, 俭以养德”, 学校可以借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精神, 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培养节能观念和节俭作风。此外循环使用教材还可以减少教材垄断发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 净化社会风气。总之, 教材循环利用对培养学生诚信、环保、节约和责任意识, 杜绝高校教材采购中的腐败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意义胜过任何一堂生动的德育教育课。

(四) 可操作性

调查分析报告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旧教材的比例在7成以上, 这其中有63.64%的教材保存很完好, 破损程度很大的几乎为零, 这为实现教材的循环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 学生消费群体集中, 可循环资源丰富。并且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 对教材的循环使用普遍表示支持。

四、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在教材为何得不到良好循环利用调查中, 有67.27%的学生认为缺少相关途径, 同时学校的集体购书方式也占很大的比重, 因此要想解决好教材的循环利用问题我们还必须借助于学校的支持与辅助。

(一)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发挥其优势

高校很多课程理论内容少, 实践性、操作性强, 教材的使用频率远不及中小学, 完全可以循环利用。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哲学》、《军事理论》以及一些选修课的教材, 持续性好、版本更新较慢, 更适合图书馆长期保存。另外有些教师习惯以讲义为主, 考试时也主要是复习课堂笔记, 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 这也为教材循环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对于中小学图书馆来讲,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各类型文献资源与稳定的较充裕的购书经费, 为教材的购置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在采购环节上, 高校图书馆大多有专门的有实力的供货商或与出版社直接进行业务往来, 可争取到更高折扣与更好的服务, 具有提供教材的雄厚实力。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也是图书馆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一直走在各类型图书馆的前列, 自动化与网络化水平较高。从地域分布上来看, 我国高等院校多集中在各个大中型城市, 而这些城市恰恰也是图书馆区域合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目前, 大多数图书馆都实现了院校间的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 建立了共建共享的制度、流程与交流平台。同时, 由于相同课程各校所开设的时间不尽相同, 必修、选修课程各有侧重, 这为院校间更广泛的教材循环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极大提高了教材的循环利用率。

(二)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同学们参与教材循环的积极性

选用科学、合理的教材, 教材循环利用的时间才更长, 更有使用价值。加强对教材研究,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 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树立精品意识, 把好教材编写关, 编不出好教材, 循环使用就没有意义;在课程教材的选用和购买上, 选用最适合的教材,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提高学生购买和使用课程教材积极性, 使教材循环利用良性发展。

(三) 采取销售和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二手教材

高校应建立教材回收机制后, 应建立教材循环利用的窗口。回收机构可将一部分教材出售, 一部分用于出租。对贫困生来说, 合理的租赁更节省。学校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 制定相应出售和租赁旧教材方式, 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四) 加强循环利用宣传力度, 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学生是书籍利用的主体。学校应培养学生节约观念, 让绿色教育观念深入大学校园。只有学生主动提供旧书资源和主动利用旧书资源, 才能全面推进教科书循环利用的进程。学校老师要大力宣传教科书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利用旧教材。加强学校和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 让“绿色教育”观念深入大学校园, 让同学们认识到合理利用教材是在为我们共建节约型社会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动员更多的学生支持教材循环使用工作。只有这样,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才能走得通、行得远。

(五) 在推行模式上, 构建多元化载体平台, 扩大范围

教材循环利用如果仅仅以学校和书店为单位, 会大大限制二手教材的流通, 造成二手教材的大量积压, 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各专业学生购买二手教材的需要。因此, 应积极构建多元化载体平台, 使二手教材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教材的流动。

要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借鉴当今电子商务C2B、B2B的模式, 建立跨地区、学生和书店共同参与的二手教材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和二手教材书店的作用, 从而提高教材循环利用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如“大学二手教材网”, 在整合二手教材流通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图书的特性和二手教材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受到书店和广大学生的青睐。

五、教材循环的意义

教材循环利用既然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又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成功经验可借鉴, 但在我国推广普及却不那么容易。应先选英语、数学等改版较慢的必修课或公共课教材进行试点, 适当开放自愿订购, 鼓励学生使用循环教材, 以小见大, 在全国各城市发起呼吁, 以局部带动全局, 进而推动全国高校的教材循环使用改革。教材循环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家庭负担、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但要在全国推而广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任重而道远。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将教材循环利用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 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配合学院开展课本循环利用工作, 多渠道将分散于学生手中的旧课本搜集起来, 加以整理, 使旧课本像图书馆的藏书一样在读者之间循环流通, 既能方便学生借阅, 又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加强教材的流通,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良.高职院校教材循环使用刍议[J].高职论丛, 2006, (3) :40-42.

[2]魏秀.关于学校循环经济研究中的教材循环利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 .

[3]沈祖芸.上海高校:细节关怀贫困生老课本循环使用[N].中国教育报, 2006-09-28 (2) .

[4]王峰.教科书循环使用之困惑[J].基础教育, 2005, (6) .

[5]方兴业, 庄礼祥.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循环经济意识[N].深圳特区报2006.06.30.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 篇2

为规范学校循环使用教材的管理工作,确保教材的循环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造册

循环使用教材,由图书室统一管理。封面、封二加盖专用印章。

二、借阅

1.循环使用教材,每学期开学初,各班班主任根据学生人数到学校图书室统一借阅。

2.各班按照学校统一编号作好本班使用登记。

三、使用

1.使用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结合该制度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任课教师每次上课前发给学生使用,上完课后立即收回。

3.学生使用时要爱惜所借教材,保证书面的干净、整洁,不得涂改书中内容,不得在书中勾画、书写,不得折书角。若发现破损要及时修补。

四、归还

学期结束时由任课教师检查收回并做好统计(班主任配合),归还图书室,非正常损毁按照价赔偿。

五、上报

期末图书员上报学校后勤损毁数据,以便下期更新。

六、评比

三大矛盾困扰教材循环使用 篇3

目前,音乐、美术等学科教材已在部分地区实行了循环使用,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材循环在无可借鉴和尚不成熟的现实情况中问题较多。要大面积推广教材循环,还需从我國的教育现状、学校、学生以及教材编写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有效地解决以下三大矛盾。

教材不断修订

首先,目前教育部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尚处在试验阶段,因而各出版机构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不仅属于“实验教科书”,而且还处在不断地修订、完善之中。比如计算机教材,每年需要更新内容均属正常。政治教材也将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做出调整。而音乐、美术这类更多体现人文性的教科书则更需要与时俱进。

例如,一方面,2008年以前出版的《音乐》教材编入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的歌曲,其内容体现为“迎奥运”与“盼奥运”。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在我国成功举办的事实,如果不对该教材进行即时修订,那么教材中“迎奥运”与“盼奥运”及其相关内容将不具有时效性甚至出现滞后与陈旧。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地看到,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首次唱响且具有历史意义的主题歌《我和你》以及以该曲为代表的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奥运歌曲,势必在教材修订中被正式编入《音乐》教材,并提供给更多的学生学习、演唱。为此,教育部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曾指出:我国的教材循环使用工作,如果在修订工作结束、教材基本稳定后再开始试验,似乎更为稳妥。

教材使用受阻

古今中外针对学校教育的《音乐》教材,均有一个共同的编写规律与编写方法。该方法在长期的学校音乐教学实践中证明,在《音乐》教材中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书面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以及视听题、听辨题等题型,能够十分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并且简便快捷地掌握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常识问题、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应用问题。此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接受能力,在书本上随时记下老师讲授的难点、要点、疑点,将对进一步的学习理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循环使用的实施,学生不能再在教材上正常地完成课堂作业,甚至教材中专为学生学习而编设的题目都失去了存在价值与存在意义。

对此,有教师指出:读书人一般都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教材上“读、划、批、注”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学习方法,不可能因教材循环使用而强行改变。而且,学习认真的学生,其用过的书往往损毁严重,而经常旷课和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反而教材保存完好。此外,为什么今年的学生能用到崭新的教材,而明年进校的学生只能用别人用过的二手教材?况且,每年按1/3配发的新书究竟给谁,如何让学生与家长接受?

此外,学生家长对由循环使用带来的卫生安全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必须看到,虽然我国目前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的卫生习惯却还有待提高,用手指蘸口水翻书的不良习惯仍然普遍存在。循环教材在三年中,将在无数的学生手中传递,交叉感染的隐患与可能不容忽视,特别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学校,情况更是如此。

高成本难以承受

自教材循环使用推行以来,很多教师就对教材的装订质量提出质疑:“书皮太薄了,很容易被学生们损坏。既然要考虑循环使用,书的装订质量、纸张用材等都需要改进”。我们现行的循环教材一般都是按照1学年的使用期限设计印制与装订的,如按照3年使用期限设计的话,不仅传统的装订方式需要改变,而且纸张质量也必须考虑。

高校旧课本循环使用研究 篇4

关键词:旧课本,循环使用

(一) 引言

每年的六七月份, 应届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大学四年的课本的问题。我们不无可惜的看到, 很多同学会将这些旧书当作废纸称斤卖掉。而这些所谓的旧书并非真正的旧、毫无用处, 大多数有七八成新仍具有使用价值。这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无疑是一种浪费、不环保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自然环境有持续恶化、资源有持续紧缺的趋势。如果教科书能循环使用, 一年就可节约450亿元和1100多万棵大树, 而20多亿元就可以让1000万个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 450亿元就可以为我国教育做很大的贡献了, 其环保价值也不可估量。

相比之下, 国外的学校又是怎样做的呢?以美国为例, 学校每间教室后面, 都有一个大柜子, 每个学生在柜子里都有一个格子, 平时把上课用的书籍放在里面。学期结束后, 把所有的书放进格子, 留给下一年级使用。新学期开学后, 新一级学生按照格子编号领取一套课本, 书里面附有一张表格, 新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填写在上面, 以便管理。如果课本被弄丢, 学生要予以赔偿。学生不能在书上乱写乱画, 做笔记时要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以保持课本整洁。如果发现课本污损情况严重, 老师可能会考虑在学生期末评语中酌情减分。这样循环使用课本, 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爱书习惯, 又可以让孩子学会珍惜资源, 有利于环境保护。类似的情况在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都相当的普遍。

(二) 调查数据分析

针对高校旧课本循环使用这一问题, 我们选择了以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机械学院、林学院等10个学院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广西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及省部共建高校, 集哲、经、法、文、教、理、工、农、管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这是选择广西大学作为样本的主要原因。此次调查样本量为1000名, 每个学院选择100名同学参与调查, 其中05、06、07级的学生各为33人, 每个学院留有一份问卷做备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72份, 其中男生468份, 女生404份。问卷分别就购买旧书或新书的原因、对课本使用后的处理、对课本循环使用的了解程度与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 年级对使用旧课本是否有影响

大学新生对大学教材使用环境并不熟悉, 这点会不会影响他们借用或购买旧课本的数量呢?以下是我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年级越低, 其购买新书的比例就越高。购买新书比例达80%以上的, 其比重占到了57.8%;而同一组数据中, 06级的下降为37.8%, 05级更是降到了26.3%。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因为新生刚进校, 将小学、中学时年年买课本的习惯延续下来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往往在大一新生入学前已替他们购买了教材。新生在不知情之下不得不向学校订购。因此, 如果我们要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系统, 就必须培养低年级学生使用旧课本的意识和观念。

另外, 从这表格我们还可看出, 购买新书的总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购买新书量达60%以上的同学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62.3%;而购买新书量在20%以下, 也即大部分书籍是借用或购买旧课本的同学比例仅为7.8%。由此可知,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使用旧课本的习惯, 这也证明课本循环使用的市场是相当大的。

2. 购买新书或购买旧书的原因

在为何购买新书或购买旧书这个问题上, 我们采用了半开放式的多项选择题来做调查, 以使被调查者不仅仅局限于问卷的一个选项。下表即是原因情况:

表2说明, 教材更换是学生购买新课本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此项占36.8%, 而教材的更换却是件有利有弊的事情。一方面, 对于紧跟时代步伐的专业来说, 及时更换教材可以使学生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 类似大学英语、高数、大学物理等较长时期内不会有大变化的学科来说, 更换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西方国家高校为何能将课本循环使用推广开来,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教材的稳定性。

另外, 只知道一种购买途径的同学的比例为5.4%。虽然这部分同学数量并不多, 但从侧面也可发现一部分同学对于循环使用课本是没有任何意识, 这应当加强。

当然, 在其他原因中, 有不少的同学提出了个人意见, 如购买新书是出于卫生问题、有些专业书以后用得上且很难买到、新书可以直接在书上做笔记较方便等。另外, 也有同学提出在旧书店买不到或无法向高年级同学借到旧书、不得不买新书的情况, 这对课本循环使用系统的建立是非常有利的因素。

从购买旧书的比例看, 节约或价格实惠一项占到了2/3以上的比例, 而课本循环使用系统的建立正是为了节约社会资源, 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得到实惠。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象是, 真正意识到这个系统的建立可以起到环保作用的同学还是很有限的。

3. 如何处理使用后的课本

以上我们主要从课本来源上进行了讨论, 但是课本用完后怎么处理呢?这或许也是大部分同学关心的问题, 以下这张表即是该问题的调查情况:

我们看到, 归还比例高达47.9%。所以, 如果有一中间机构从事借还这个工作, 学生就省心许多。当然, 也有同学将书当废纸卖, 比例也达到了16%, 资源的浪费可见一斑。

4. 对课本循环使用的态度

虽然国外的课本循环使用相当普遍, 但纵观国内情况, 能真正做到课本循环使用的学校则凤毛麟角。那么, 假如我们身边有机构提供循环课本, 在收取少量费用的情况下并要求保护好课本, 人们的态度会是怎样?针对这个问题, 被调查者的反应情况是:

从被调查者的回答来看, 仅有5.6%的同学持不支持态度, 而高达74.5%的同学支持课本循环使用。从另一方面看, 认为课本3年更换一次在调查者中占到41.8%, 而认为5年更换一次的也有29.0%。这都证明了课本循环使用系统的建立具有现实可行性。但从我们的调查也得知, 只有22%的同学了解课本循环使用, 建立这一循环系统任重而道远。

(三) 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 高校课本循环使用系统的建立现实可行性主要表现为: (1) 随着年级的增长, 大家认识到课本使用的有限性后, 期望使用循环课本; (2) 有的同学缺乏有效获取旧课本的途径, 这正是推动课本循环使用系统建立的有利因素; (3) 如果有个中间机构从事旧课本借还这个工作, 学生少了很多借还麻烦; (4) 高达74.5%的同学支持课本循环使用, 70.8%同学认为课本更换不应该小于3年。

我们认为, 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社团的组织, 负责旧课本的回收与借出, 从中可以收取少量的使用费, 逐步平摊课本的购买费用。从目前的社团运营情况看是可行的, 其他细节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此次调查仅选取了广西大学的10个学院作为样本, 样本量小, 反应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高校的情况。但即便如此, 这些数据也能表现一定的轮廓, 为建立高校课本循环使用系统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顾克非, 朱文君.教材循环使用缘何难推进[J].消费日报, 2006, 8 (17) .

[2]刘云.高校旧课本回收利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4, (9) .

[3]朱蕊, 曹丽君, 宋国城, 米立公.国外旧课本的循环使用[J].少年文摘, 2004, (9) .

[4]李胜华, 殷玉国.高校教材循环利用亟待推广[J].济南时报, 2007, 6 (24) .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 篇5

根据教育局关于教材使用的指示精神,对我校循环教材使用情况做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昌邑区土城子乡中学循环使用的教材是:7、8、9年级的音乐教材、美术教材、体育与健康教材、信息技术教材。使用方法是:

1、音乐课在音乐室上课,每位学生一课本,实现了课本的同意使用。音乐教师负责课本的使用与保护,期末教务处收回教材,根据教材的破损情况、污秽程度、丢失情况而确定补充教材的数量。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查出损毁数量如下:7年损毁35本,8损毁30本,9年级损毁60本,由于学生数的变化各需补充7、8年级37本,9年级77本;

2、体育与健康课本发到学生手中,由体育老师督促学生保护好教材,期末教导处收回教材。经查各年级教材损毁情况如下;7年级损毁50余本,需补充52本;8年级损毁损毁60本,由于教材变化需补充104本;9年级全年使用,教材保存完好,无需补充。

3、美术教材发到学生手中,美术课使用。期末教导处统一收回,本学期各年级教材损毁情况如下:7年级损毁15本,8年级损毁20本,9年级损毁50本。根据本校情况7年级需补充37本;8年级需补充104本;9年级需补充77本。

4、信息技术教材放在微机室由老师统一管理,上课统一使用。期末教导处统一检查,总结教材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缺失的教材。本学期情况如下:7年级缺失37本,需补充37本;8年级损毁30余本,需补充37本;9年级损毁10余本,由库存补充20本。

以上为我校循环教材使用情况。自查单位教导处。

昌邑区土城子乡中学

适当使用胰岛素打破恶性循环 篇6

使用胰岛素的原因

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量每天约50单位,基础状态的分泌量占一半,其余一半为每次进餐后爆发分泌,每次分泌约6-8单位。不过正常人的胰腺有很大的贮备能力,以备机体应急之需。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能力只有正常状态的50%,部分病人15年后几乎完全丧失。适时、适量、适当地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或其类似物控制高血糖,可最大程度地解除葡萄糖毒性,减轻脂质毒性,使2型糖尿病患者残存的胰岛B细胞得到休养生息,减轻了糖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的损害,提高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打破上述恶性循环。另外,胰岛素还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益处可持续多年,有趣的是,那些风险越小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越好。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轻非肥胖者,或有严重高血糖者,可考虑胰岛素治疗。伴有危重急症,或伴有严重并发症,或者妊娠期间,也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无自我血糖监测条件、低血糖高危者(如酒精或药物成瘾、精神异常、对低血糖感知缺陷等)、预期寿命明显缩短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等)和依从性不良者,不宜采用胰岛素长期强化治疗,其主要障碍是严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原则是体内缺多少补多少,缺多长时间补多长时间,给药尽可能模拟生理分泌模式。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包括补充治疗和替代治疗,补充治疗需联合口服抗高血糖药物,通常每日注射1-2次胰岛素;替代治疗则全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通常每日注射3-4次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个体需采用不同的方案。

药物联合治疗取长补短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极为常见,特别是伴有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胰岛素抵抗是它们生存的共同土壤。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只有正常状态的30%。加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获得持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补充了机体内源性供应不足,增敏剂提高了胰岛素的效能,它们的联合可谓珠联璧合。注意避免盲目地增加胰岛素剂量,而忽略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和处理。过多地补充胰岛素,可能损害健存的胰岛B细胞,可考虑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短效的那格列萘、格列吡嗪等,或长效的格列美脲,以维持内源性胰岛素的适当分泌。据报道,上述胰岛素促泌剂同时兼有胰岛素增敏剂的部分作用。其他口服药物如α-糖苷酶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等也可考虑与胰岛素联合应用。

极少数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抗药性是指在无酮症酸中毒和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每千克体重2单位,此时应改为另一剂型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并试用静脉注射正规胰岛素20单位,1小时后血糖无下降则继续加大剂量;也可加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但必须注意按糖尿病治疗指南联合用药。经适当处理后,胰岛素抗药性可减轻甚至消失。

虽然降糖治疗是基础和关键,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所以应超越降糖,全面控制所有危险因子,才能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糖尿病相关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 篇7

一、中学音乐循环教材使用的现状

(一)音乐教材的循环使用给学生增负

课前课后得专门安排学生到指定地点数领和数收,由于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领、还书相隔不近、班级大额、人数较多且每班人数不定、(有些班级多达92人)书本较重、学生显得有些焦躁、不情愿占用这样占用他们的课间准备时间,动作稍微慢点下一节课就显得有些匆忙,或迟到。为了保证书的洁净,学生不能在书上做笔记或其他所需记痕,对喜欢或必背唱的歌曲学生还得赶时另写它处。

(二)音乐教材循环使用导致书不完好

经过一轮几百人次的教材大循环,也就是一周的时间,新而精美的音乐书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如:数量减少、书被署名、各种划痕、发表个人感慨、谩骂他人、粗话脏话、某处挖洞、书夹信物、捎信传话、倦角走形、人物图像带上眼镜或添上胡子、缺页少码(如书中的选唱歌曲:《同一首歌》、《隐形的翅膀》、《飞得更高》、《我相信》这些都是学生最喜欢的歌曲,所以就最容易被撕掉)音乐书,被毁坏的情形是五花八门。由于书的损坏、流失,每周都必须加以新书补充,作为补充的新书数量有限,学生的劣习无改,光凭教师口头教育、打招呼是改变不了如此恶劣现状的。

(三)音乐教材的循环使用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书本的损污,分发书时学生总要争抢和挑选,有的是想选择干净而没被损污的书真正想学习,有的是想选择被污损的书,好看看书中写传些什么内容或是又增写了些什么,看完了这本又想看那本,不仅看而且还要链接所看内容回话或是新发感言。就这样明的、暗的抢、写、传,课堂上总是静不下来,教师不凝神地上课和维持课堂。

(四)音乐教材的循环使用不利于身心健康

由于书本的大循环,几百号人数的年级,书本传及每一个学生之手,或是每一张桌子、或是传落地上,综错凌乱的传用学生会留下不同的汗液、细菌再加上灰尘的污染,堆积时在不同的季节也会滋生不同的霉菌,蚊虫、老鼠的爬行所留下的细菌,也相继传及了每个学生的手中,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书本不同形式的污损,对于损者使其性情扭曲发展,对于未损者使其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不仅伤害了音乐这门学科,也伤害了音乐教师。

二、音乐教材的循环使用的管理措施

音乐教材的循环使用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个很现实也很严峻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整个教育系统高度重视。为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课本、增强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也为确保音乐教材能正常循环使用。针对本校实情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实施势在必行的音乐循环教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可以加强教育宣传,使学生明确音乐循环使用教材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如:通过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各年级组长做好年级宣传、各班班主任做好班级宣传等方式扩大影响,确立节约资源意识,力争取得多方的理解和支持。教材发放前由图书馆给教材编号统一管理。按图书分类科目和年级进行分类整理并登记。每学期开学时,年级组长统一领取到年级办公室存放指定地点(作好份数记录和书本的新旧程度记录),再由任本年级音乐课的音乐教师分别借阅,并作好班级使用的份数或异样记录。

2.可在使用前班主任配合相关的任科教师,结合已制定的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课前要教育学生做到“四不”(不署名、不乱写、不乱画、不折角)、“四无”(无破损、无缺页、无污染、无褶皱),保证书面的干净、整洁。任课教师每次上完课后立即组织学生收回,并由该班相关班干部核实签字。如有故意损坏现象,需要照价赔偿或者购买新教材。学期末由任课教师收回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经核实后由任课教师和年级组长签字并归还图书室,非正常损毁按照学校规定进行赔偿,图书室管理人员负责对收回的教材消毒整理,确保教材的整洁、统一有序。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 篇8

●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对象是使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的广大教师和学生。调研过程分为两段:上半年, 浙江省教研室通过各市县信息技术教研员收集各地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情况小结;下半年, 在此基础上组织部分市、县信息技术教研员、出版社等组成调研组, 赴绍兴等地的4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 与当地教研室领导、学校领导及任课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获取各方对教材循环使用的看法;另外, 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和家长对这一政策的看法。

●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现状

调研组成员历时三个多月, 对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教材循环使用的认知度、学生拿到不同教材 (新与旧) 的接受度、教材循环使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度以及从学生角度来看教材循环使用最大问题在何处等方面;学校是否实施教材循环使用, 是否向学生和家长宣传, 是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教材循环使用对教师教学是否有影响, 教师的认可度如何, 具体又是如何实施的等方面。

1. 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在所调

研的各校都已实施, 学校对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也比较重视。通过调查发现, 100%的学校在实施循环使用教材;有89%的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教材实施循环使用;有82%的学校对教材循环使用向学生或家长进行了宣传。这说明学校循环使用教材已普及, 但还有部分学校在这方面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2. 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得到多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调查发现, 有80%的教师赞同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 其中73%的教师认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促进环保, 7%的教师认为便于管理和使用。这说明大部分教师是支持和理解的这一政策的, 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实施这项工作。

3.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都能理解与接受。调查发现, 24%的学生拿到的书几乎是全新的, 63%的学生拿到的书比较新且较少有别人使用留下的痕迹, 12%的学生拿到的书有许多别人使用留下的痕迹, 1%的学生拿到的书很破旧且几乎不能使用;80%的学生愿意使用别人使用过的信息技术教材。可见, 每学年30%的新书基本能满足学校更新需求, 绝大部分学生理解教材循环使用的意义。

4.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方式以教师管理为主。调查发现, 65%的学校采用每台计算机配备一套教材循环使用, 35%的学校采用每位学生有一套教材循环使用;15%的学生反映开学时信息技术教材与别的教材一起发下来且人手一本, 82%的学生反映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教材才发下来, 上完课再被教师收上去, 3%的学生反映上信息技术课时有些学生没有教材。这说明大多数学校为了便于管理, 并没有将教材真正发到学生手中, 学生接触教材的机会并不多。

5.教材循环使用对教学确有影响。调查发现, 7%的学生认为教材循环使用不便于自主学习, 16%的学生认为不便于记录和做作业, 59%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 18%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19%的教师认为教材循环使用对自己的教学有影响, 45%的教师认为有影响但不大, 36%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

6.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材循环使用利于环保, 但对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 循环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最大劣势在于:26%的学生认为平时不能随时翻看教材;54%的学生认为不能在书上记笔记;9%的学生认为教材破旧;11%的学生认为不卫生。循环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最大好处在于:30%的学生认为能培养爱护书籍的习惯;32%的学生认为能减轻家庭负担;35%的学生认为有益于环保;3%的学生认为教材便于管理和使用。

7.学校在实施教材循环使用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如有的学校采用图书管理办法, 对教材进行统一编号, 包括班级和姓名, 利用的是图书标签, 开学初分发给学生, 学期结束回收, 第二年再贴新标签覆盖, 重新编号登记;有的学校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统一管理, 课前下发, 课后收上, 若有遗失, 定期补充, 确保人手一本;有的教师在教学使用过程中转变方法, 让学生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 记录重点、难点等。

●循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循环使用后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多数学校对信息技术教材采用统一保管的方法, 平时学生手中没有教材, 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也没有看书的习惯, 教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没有教材, 教师无法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没有教材学习难度会更大。

2. 教材的管理难度较大。

部分学生爱护教材的意识显得较淡薄, 书本损坏率较高, 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书上乱涂乱画, 甚至出现撕页等情况;如果多位学生共用一套教材, 如有损坏及乱涂乱画, 很难追究责任。

3. 缺少教材管理的考核和赔偿制度, 消毒和保管难度较大。

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循环使用过的教材卫生问题始终是个难点, 多数学校都没有配套的消毒设施;二是保管设施缺乏, 循环使用后的教材, 无法得到妥善储存和管理。

4. 教材循环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科间的不平衡。

在调查中, 教师质疑的最多问题是:为什么音、体、美、信息等学科的教材要循环使用, 而其他学科教材没有列入?这无形中产生了对不同学科的区分, 造成人为的不公平。

5. 不同年份出版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教材一般需要每年修订, 导致循环使用的教材中部分内容与新版本内容不完全相符。学生使用的课本有差异, 有可能出现讲授的知识点不一致等情况, 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

1.加强宣传, 进一步明确实施教材循环使用工作的意义。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教材的循环使用能够减轻国家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 将“为了他人的使用, 让我们更加珍惜手中的教材”作为一个宣传重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教材的循环使用能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班会、家长会、黑板报、下发“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倡议书等多种渠道和形式, 向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广泛宣传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重大意义, 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再一方面, 也要让教师理解先四门学科试点, 后推广到所有学科, 以体现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2.统一协调, 使教材的修订、印刷和发行更加规范有效。新课程实验实施过程中, 教材的修订较以前频繁, 修订后的教材就会与目前正在循环使用的教材不相符。因此, 需要做好教材修订和教材循环使用的年轮匹配。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监管和协调工作, 出版部门应提高印刷质量, 对于循环使用教材, 可在教材扉页注明“政府提供, 循环使用, 注意爱护”等字样, 同时新华书店和学校要有一定量的备用教材。

3.完善配套, 解决好教材循环使用过程中的消毒、储存、考核这三个疑难环节。建议教育行政部门, 统一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 并根据图书室装备标准配备相应的循环教材储存书架。在教材使用过程中, 要建立完善的使用制度, 对于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破损、丢失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降低化验室循环水机使用成本 篇9

1 现状调查

冷却水循环水在化验分析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并由过去的自来水循环到现在的冷却水循环水机, 是在不断地进步的。但是在生产中冷却水循环水机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水质不好, 循环水对化验分析器具污染较严重, 造成相关仪器污染严重, 最明显的就是在化验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冷凝管和乳胶管, 基本上一个月冷凝管就会被一层厚厚的水垢堵住, 造成更换频繁, 使成本增加;储水罐结垢严重, 需要经常性的刷洗, 增加了工作量。后期采用蒸馏水作为循环水, 虽然减少了污染, 但并没有根本解决污染问题, 还增加了工作量, 每次烧蒸馏水都需要耗费人力、电力、水力, 并且严重影响蒸馏水器的使用寿命, 增加成本费用 (见表1) 。

2 目标设定

(1) 找出比蒸馏水成本低的水质进行替代, 目前职工食堂所产的纯净水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2) 使用蒸馏水, 在运行中仍会有杂质生成、污染化验器具, 如果使用纯净水取代蒸馏水, 并采取措施对循环水进行过滤, 滤除水中不断滋生的杂质及细菌, 这样就会使循环水水质得到改善。

(3) 循环水机水质差是因为循环水机储水罐内的水质长期循环流动于一个固定环境中, 相当于死水, 因此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杂质, 并且循环水机本身并不是密封性容器, 外界灰尘的进入也是原因之一。

3 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

(1) 对密封性能进行了实验:用塑料袋对储水罐密封, 进行观察, 一个月后发现水质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2) 对循环水进行过滤实验, 在循环水的回水处加装简易的净水装置, 用脱脂棉对水质进行过滤, 观察一周后, 发现水质有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 得出结论, 对循环水机的污染源没有采取过滤措施是水质的不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因此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4 对策实施

4.1 用纯净水替代蒸馏水

2012年1月16日, 选用职工食堂生产的纯净水, 放置在储水罐内, 过滤1升纯净水只需要消耗2升自来水, 远远低于蒸馏水的用水量。而采用纯净水后, 只需首次加入40L的纯净水, 而后定期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即可。

4.2 加装纱布做为过滤装置

考虑到市场上的净水装置价格较贵, 决定使用自制的净水装置。2012年1月16日我们采用纯净水来代替蒸馏水后, 取一块纱布将其绑在回水管上, 对回水进行过滤。一周后, 发现纱布完全变为黄色, 截留了不少杂质, 但同时发现, 使用纱布过滤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回水不如原来那么畅通, 决定改变过滤方案。

4.3 对自制过滤装置进行改造

1月25日, 在罐壁上加装一个自制的纱网, 上面放置脱脂棉, 循环水每循环一圈, 就经此处进行过滤一次, 周而复始, 水中的杂质就会被过滤干净, 不再需要定期清理储水罐, 更换纯净水, 只需定期更换脱脂棉, 定期向储水罐填加纯净水即可。

5 效果分析

(1) 自2012年1月25日采用新措施后, 一直未更换过储水罐内水质, 水质清洁。

(2) 冷凝管、乳胶管使用量减少, 由于水质清洁度良好, 减少了因水质差导致的冷凝管、乳胶管的大量消耗。

(3) 自改造后未洗涮过储水罐, 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同时也减轻了水化验岗位员工的负担。现在只须定期更换脱脂棉, 填加纯净水即可。

(4) 化验室循环水机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降低了91.%, 远远超出了预期的目的 (见表2) 。

6 总结

通过技术改进, 实现了提高化验循环机冷却水水质, 有效降低了岗位生产成本的目标, 同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充分发挥设备性能, 并且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日本将建立小家电循环使用制度 篇10

日本环境省将建立手机和数码相机等小家电循环使用制度, 目的是再利用小家电中包含的稀有金属和贵金属。候选者除手机、数码相机外, 还有游戏机、DVD播放器以及导航仪等9个品种。届时将要求零售店等设置回收箱, 在市镇村进行回收。由零售店和制造厂家在市镇村分别承担各自的职责, 甚至承担资源再利用的义务。

据日本环境省推算, 在候选的9个小家电品种中, 一年被遗弃大约8 500万台 (个) 。其中含有再利用价值的贵金属大约2 000吨 (约合150亿日元) 、稀有金属大约75吨 (约合40亿日元) 。

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技术综述 篇11

本文综述了压裂返排液主要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处理效果,介绍了用返排清液配制新压裂液的方法以及对返排液基压裂液进行的性能检测,探讨了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1 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

无论是采用过氧化物进行破胶的氧化破胶压裂液还是通过调节压裂液p H等进行破胶的非氧化破胶压裂液,经过施工后产生的压裂返排液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才能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压裂返排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有机质和氯离子等,呈现高COD、高含盐量、高稳定性的特征,难以被降解。返排液中的Ca2+和Mg2+是影响废水处理中配胶特性的主要离子,因此需将水中Ca2+和Mg2+的浓度控制在1%(w)以下[6]。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工艺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返排液进入回收罐进行物理分离,利用沉降法或过滤法将压裂返排液中的原油和固相颗粒分离;然后将返排液中的Ca2+、Mg2+等去除;调整水质,得到返排液清液。

目前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分为传统处理方法和深度处理方法。传统处理方法包括絮凝、凝结、沉降、过滤和石灰软化,这些方法用来去除水中的不溶物,如TSS、原油和油脂等;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膜过滤、热蒸馏、蒸发或结晶、铁碳微电解、Fenton催化氧化、吸附、活性污泥处理,用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DS)[7]。

1.1 传统处理方法

1.1.1 沉降法

压裂返排液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和残余油很难被完全去除,因此要进行两次分离。返排液经油水分离后液体进入一级沉降池,沉降2~5 h以去除液体中携带的大颗粒机械杂质;然后将一级沉降池中的上层溶液转入二级沉降池中,再沉降5 h以上以去除细小颗粒杂质,然后将上层溶液转入压裂返排液储罐中待用。

1.1.2 絮凝法

絮凝是在压裂返排液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通过吸附、交联、网捕使杂质、悬浮微粒絮结为大絮体而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罗百春等[8]合成了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PCSSA,将其与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铁铝(PAFC)进行复合,实验发现PCSSA,PCSSA-PAM,PCSSA-PAFC对压裂返排液的COD去除率分别为89.5%,91.2%,92.9%,均使压裂返排液的COD从1 511mg/L降至120 mg/L以下。尹奋平[9]以黄土为原料,通过焙烧、酸浸、硅酸活化制得聚合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在返排液p H为7、絮凝剂加入量为1.0 m L(100 m L返排液)、搅拌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69.5%。彭娟华[10]采用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配制的混合混凝剂对返排液的COD去除率达75%,且絮体沉降速率快,出水p H保持中性。

1.1.3 石灰软化法

石灰软化法是指用石灰软化硬水的方法,也称石灰纯碱软化法。就是在硬水中加入消石灰,使水中的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然后在水中加入碳酸钠,使水中的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使硬水变成软水。利用这种方法可使废水中钙的质量浓度降至10~35 mg/L,该法适用于硬度较大的废水[11]。万大军[12]采用石灰软化法以高密度沉淀池为主要构筑物预处理硬水,废水硬度去除率达到72%,浊度去除率达到77%。

1.1.4 过滤法

过滤法是利用介质组成的滤层或带孔的滤网筛分出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等杂质,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和含盐量。过滤法有分层过滤、隔膜过滤和纤维介质过滤[13]。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利用微孔膜将油珠和表面活性剂截留,主要用于去除乳化油和某些溶解油。陈志浩等[14]采用膜过滤处理含油污水后,油质量浓度小于等于1.0 mg/L,SS小于等于30 mg/L,COD小于等于40 mg/L。

1.2 深度处理方法

1.2.1 反渗透膜过滤法

反渗透膜过滤法是以动力驱动溶液的膜分离方法。郑红[15]利用反渗透膜过滤将返排液的COD从1 000 mg/L以上降至100 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

1.2.2 铁碳微电解法

铁碳微电解使用填料为铁屑和小颗粒焦炭的微电解反应器。但在反应过程中铁表面容易钝化,铁碳容易板结,影响处理效率,可将铁碳微电解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蒋宝云等[16]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胜利油田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COD去除率达到64.8%。

1.2.3 Fenton催化氧化法

马超等[17]采用Fenton催化氧化处理经初级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在100 m L返排液中加入4 m L H2O2、3~4 m L含Fe2+催化剂,调节p H为3,反应温度为30℃,反应90 min后COD由14 000 mg/L降至96 mg/L,COD去除率达99.3%。

1.2.4 吸附法

通常是将经催化氧化后的压裂返排液进行吸附处理。万里平等[18]采用同时双氧水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处理已经微电解处理后的返排液,COD去除率达90%以上。

1.2.5 活性污泥处理法

Lester等[19]研究了用活性污泥处理以胍胶为稠化剂的压裂液返排液的效果,当返排液中的TDS为1 500 mg/L时,处理10 h后,返排液COD去除率达90%以上;当TDS为45 000 mg/L时,处理31 h后,返排液COD去除率为60%。因为TDS过高使微生物发生质壁分离或降低细胞活性,因此生物处理COD效果不佳。

万里平等[20]采用混凝—氧化—铁碳微电解—Fenton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河南油田探井压裂返排液,处理效果较好。Seth等[21]的研究证实了返排液循环使用的价值及可行性,从而减少了新鲜水用量。

2 返排清液基压裂液体系的研究

压裂完毕后,压裂返排液中的各种添加剂均有损失,因此需向返排清液中补加稠化剂、交联促进剂、破乳剂、助排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等,在施工时还要在压裂液储罐中加入交联剂和破胶剂以形成返排清液基压裂液。相对于使用新鲜水配制的压裂液,返排清液基压裂液具有如下优势:1)压裂液已于地层达到了热力学平衡;2)压裂液不会在地层中结垢;3)压裂液不会引起黏土膨胀即水敏现象,从而减小对地层的伤害[22,23];4)在缺水地区能够有效地缓解对淡水的需求。

2.1 氧化破胶的压裂返排液的循环使用

在循环使用氧化破胶的压裂返排液前需要确定与清水基压裂液的混合方式和混合比例,以及稠化剂、交联剂、交联促进剂、破乳促进剂、破胶剂、黏土稳定剂和杀菌剂的加入量。通常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各种添加剂的用量进行优选,最终得到返排清液基压裂液的最优配方。

张菅[24]将延长油田南泥湾采油厂的压裂返排液配成返排清液基压裂液,然后与清水基压裂液进行复配,在延长油田南泥湾采油厂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压裂成功率达100%。

Gupta等[25]将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应用后的压裂返排液在储罐中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使固相沉降到罐底,碳氢化合物上升到返排液上部。然后将返排液与淡水按体积比为53∶47进行混配,得到可满足施工要求的返排清液基压裂液进行循环使用。

2.2 非氧化破胶的压裂返排液的循环使用

非氧化破胶的压裂液是可回收的环保型压裂液,它是一种交联可逆、可循环使用的压裂液。通过对回收液体的逆向交联、使用二次配方再交联,实现压裂液的循环使用。非氧化破胶的压裂液一般采用硼类交联剂,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时解离为硼酸根,硼酸根含量的多少决定了交联的程度。通过调节压裂液的温度或p H,可以控制体系中硼酸根的含量,从而控制体系的黏度。这种由p H控制交联的压裂返排液可通过调节p H使体系黏度完全恢复,无需补充稠化剂。

Lehman等[26]以羟丙基胍胶、羧甲基羟丙基胍胶、羧甲基胍胶、羟乙基胍胶、羧甲基羟乙基胍胶、羟乙基纤维素、改性的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等作为稠化剂来研究压裂返排液的循环使用性能,为防止压裂返排液中残存的稠化剂和交联剂发生早期交联,加入添加剂调整压裂返排液的p H为5.0~6.5,使其黏度保持在2~20 m Pa·s,然后将返排液的p H调至7~11,最后再调至11以上,使压裂返排液得以重复使用。

湖北菲特沃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备了以硼类化合物为交联剂的植物胶压裂返排液,通过调节p H完成压裂液的交联与破胶,成功将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27,28]。

2.3 返排清液基压裂液的性能检测

向处理后的返排清液中补加稠化剂、交联促进剂、破乳促进剂、破胶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等,配制成基液,再向基液中加入交联剂,制成冻胶。然后根据SY/T 5107—2005《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29]对返排清液基压裂液的流变性能、抗盐性能、黏弹性能、悬砂性能、耐温性能、破胶液界面张力及岩心伤害性能等进行检测,确保返排清液基压裂液满足压裂施工的要求。

3 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a)研发含有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的返排液循环使用工艺。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可重复使用的低分子稠化剂,如在水中起增黏作用的胍胶、田菁胶、香豆胶及其衍生物等,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105~4×105。但水基压裂液中也有一部分是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应对该类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以使其达到循环使用的标准。

b)研发方便、高效的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工艺。目前,在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工艺中对返排液的处理环节较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应该研发一种高效便捷的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工艺。

c)总结不同岩性区块压裂返排液的特征规律,提高处理效率。目前所有的报道均是针对某个区块的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分析,应总结不同岩性区块返排液所表现出的特征,找出规律,发挥对压裂返排液循环使用的指导意义。

d)研发新型可循环使用的压裂液。目前的压裂返排液中含有钙镁离子,加入p H调节剂(Na OH,Na2CO3,Na HCO3)后会产生沉淀,尤其压裂液进入地层、温度升高后沉淀会更为严重,对压裂返排液性能产生影响,对地层产生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钙镁离子对硼交联的胍胶压裂液的性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可循环使用的压裂液。

上一篇:外国医学留学生下一篇:费用与损失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