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建设

2024-07-20

高校教材建设(共12篇)

高校教材建设 篇1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以后, 民族理论归属于民族学一级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高校民族理论的教材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起到了不容置疑的重要教育作用, 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 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1 高校民族理论课教材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一、国家主管部门指导缺位是目前新疆等地民族理论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之一。

民族理论课是新疆高校现在普遍开设的5门系统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 也是西藏、内蒙古等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国家民委系统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教育部每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题项目是指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四门系统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课不在范围。新疆民族理论课虽然是1982年10月,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批文开设的。但是, 截止目前。30年来尚无教育部批准或者审核的教学大纲或教材。当前, 除了新疆以外的内蒙古、宁夏、广西、西藏等自治区一般都有一所国家民委直接领导或者共建的带有“民族”字样的高校, 而新疆没有一所带“民族”字样词汇命名的高校。在高校民族理论教材建设方面, 新疆高校既缺乏国家教育部的普遍系统指导;又没有国家民委的专门系统指导。不仅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师也多有困惑:“长期以来, 民族理论与政策课除了国家民委所属的民族院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明确的课程性质定位外, 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 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等上级机关在这方面从来没下达过明文规定。也就是说, 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颁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中, 从来不曾把民族理论与政策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 也没有对该门课程的性质作出明确的规定, 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尤其是在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的改革中, 没能把该门课程的建设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之中。”[1]

第二、我国的民族理论教材目前已经分道扬镳为两种模式。如何既能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 又要考虑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 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意识, 是摆在高校民族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国家民委高校是最早开设民族理论课的高校, 所以新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材最早是参考国家民委高校的教材编写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 我国民族理论教材目前已经分道扬镳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国家民委系统高校为代表的去除了宗教观等内容而主要以民族观教育为特色的纯粹模式。第二种是以新疆、西藏高校教材为代表的不仅包含民族观、宗教观而且包含历史观等教育在内的综合模式。众所周知, 国家民委成立的初衷是更好地为少数民族服务, 其所属高校遵守其机构宗旨是天经地义的。然而, 时代发展到今天, 如何既能维护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 又能够按照胡锦涛新疆工作会议指出的:“自觉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 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意识。要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2]应该是摆在高校民族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课题。

第三、学科归属需要重新考虑这是目前高校民族理论教材建设面临的又一问题。

目前, 新疆、西藏民族理论教材的内容已经超过了民族学的学科框架。新疆、西藏教材的内容不仅包含民族观, 而且包含历史观、宗教观、国家观等内容已经超过了民族学的框架范围。2005年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立以及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 使教材从民族学过渡到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更新是大势所趋。但是, 2009年新疆“7.5事件”以后, 虽然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科社”部分, 连续在2010、2011年课题指南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实践研究”但连续二年未见民族理论方面的课题立项,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科社”部分仍然未见民族理论方面的课题立项。而国家社科基金“民族问题”方面的课题, 一般主要是研究保护少数民族利益问题的专项。而从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国家宏观指导层面缺少基金支持。学科支撑有限, 归属不明朗。这是目前新疆以及其他自治地方民族理论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又一问题。

2 新疆高校民族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突破与创新对策

新民族理论教材的学科属性应该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相关学科。新教材的建设应该像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 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领导和关注下进行, 可以先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占60%以上的地方进行试点开展。其框架内容根据新疆的特点涵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以及锦涛同志最新提出的一个“自觉抵制”, 一个“坚决反对”、三个“统一”的重要内容, 计划分十章建立学科内容。

第一、新教材的建设重点应该是民族团结。因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的目的。而对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即:“四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第二、如何涵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以及锦涛同志提出的一个“自觉抵制”, 一个“坚决反对”、三个“统一”的重要内容反映在将来的民族理论教科书中是一个难点。

解决方法是分十章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研究方法, 开门见山地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家庭”“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三篇章的论述。第二层次, 其次主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展开:“中华民族与民族问题”“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主题”“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宗教政策”六篇章的论述。第三层次, 收尾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反对民族分裂”一篇章的论述。

第三、新教材的创新之处表现在模式创新、内容体系创新和方法创新三方面。

如上所述国内的民族理论教材区已经分化为纯粹模式与综合模式两种方式。虽然综合模式是民族理论教材最先出现的模式, 但是根据胡锦涛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建设的新疆民族理论新教材, 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 而是涵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以及锦涛同志最新提出的一个“自觉抵制”, 一个“坚决反对”、三个“统一”的内容的新模式创新。内容体系创新是把新疆的教材分十章三个层次的教材内容体系。方法创新是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研究方法以及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运用在教材建设中顺利解决了民族理论教材覆盖多学科的困难。以上在国内应该都属于首创。

摘要:新疆高校民族理论课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国家职能部门指导缺位、学科归属问题、教材内容老化等问题。认真学习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 以民族团结为重点结合新疆实际, 才能取得新疆高校民族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民族理论,教材,研究

参考文献

[1]包美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9, (5) :52-53.[1]包美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9, (5) :52-5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717, 70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717, 704.

高校教材建设 篇2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要素分析

摘 要: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三个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承担教学和研究的双重责任,应该做到发现和传播真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并承担维护学校声誉的责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应该正视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改进学校的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作用最突出的是学术制度,应该完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

关键词:学术道德建设;教师;学生;学校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和特定功能的系统,每个要素都处于系统的一定位置上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性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一所高等学校就是一个系统,所有高等学校就是一个系统的集合、一个更大的系统。在高校系统中,教师、学生和学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理所当然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责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直接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曾指出:“所有的大学教师都要恪守教学、研究和服务上的基本责任。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大学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必要条件,而大学教师个体都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些任务„„然而,如果一名大学教师未能做好上述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表现出了对它们的不尊重,那么他就违背了自己的责任。”①按照希尔斯的观点,高校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科学工作者,其特殊责任包含教学和研究两个方面。从实质上说,教学和研究都是为了发现和传播真理。高校教师应该牢记自己重要的、与众不同的使命,在一切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维护真理,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尊重真理。高校教师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是,在教学中提出的或者在研究中得出的陈述应该尽可能真实并立足于系统收集的证据和经过分析的论据,应该考虑到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状况。假如一名高校教师把一种缺乏可靠证据的观点、一项尝试性的假说当做确凿的真理加以讲授,或者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故意地、轻率地对其观测结果进行虚假的描述,那么他就严重地违背了自己的责任。

高校教师应该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认识到教学如果得不到研究的支持就会丧失活力。只有积极地扩充知识并且将知识运用于

教学之中,才能使教学保持活力。由此,高校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这并不意味高校教师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研究方面。如果一名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研究成果是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获得职务晋升和赢得社会声望的依据,把从事研究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或唯一职责,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变得漠不关心,甚至有意逃避教学任务。因此,应把教学和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达到教学和研究责任二者在高校教师身上的有机统一。

高校教师应该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以尊重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竭尽全力向学生传授真实的知识以及获取和评价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术上的疑问和困惑。“成功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到一门学科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并且以此来改良他们的人性和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富有成效的培养,高校教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履行了相应的道德责任。

高校教师还需要为自己任职的学校承担责任,应该尽职尽责地维护自己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事实上,学校不仅是学生的母校,也是教师的母校,是教师在学术上获得支持和培养的学术家园,理应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爱、尊重和忠诚。“一所大学在其他大学当中和在整个社会上赢得的好名声可以维护其成员的自豪感,并且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正因为如此,大学教师不应该去从事那些不光彩的、轻浮的或者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以免让自己的大学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上蒙受耻辱。”③

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够免除基本的道德责任,“学术道德是拥有大学教职的人士所负有的责任的总和”④。学术道德是真实存在的,每一名高校教师在获取和传播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活动中都承担着一定的道德责任,对于自己的学科、学生和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长期以来,我国广大高校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胸怀对真理的虔诚和敬畏,彰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赞誉。但是,目前个别高校教师仍然存在无视职业要求、忽视教学和学生、育人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以及功利思想严重、治学态度浮躁、学术行为不端等问题,这使得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高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兴校强校之根本,同时也是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真正形成高尚的师德和教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的素质

从被揭露、被曝光和被查处的事件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是当事人的职务、职位和学衔越来越高,个别教授、博导、校级领导乃至院士等都名列其中;另一方面是在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学风不正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规、违纪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学校的工作力度,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学风,增强诚信意识。

研究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学生群体,是学术事业的后备队伍,是

未来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关键环节,其学风、素质、道德水准应该受到格外关注。目前在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问题经常出现,诸如在课题研究和成果发表过程中,抄袭、剽窃、侵吞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及注释,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或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或改头换面重复发表等不良现象一再发生。一些研究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如果一稿两投或多投没有造成两发或多发的话,也就不属于违背学术道德行为。还有一些研究生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耐人寻味。不久前记者的一项调查表明,“39%的博士生认为学术不端‘值得同情’,23%的人表示‘可以原谅’”⑤。

这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反思。一般说来,研究生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不乏内在主观因素的驱使。或者说,我国学术界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学术政治化”和“学术经济化”、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软弱化等异化现象以及个体的学术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学术目标追求的迷失等,直接或间接地共同造成了一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正视和剖析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它与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具有更直接和更密切的关联。

从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来看,一些学校无论是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仅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术道德教育的倾向。有关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内容和标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往往只注重其是否修完了必要的学分、发表了规定数量的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是否能够通过评审以及取得怎样的答辩成绩,而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高低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进行相应考察的具体措施。几年前有学者针对教育的整个过程指出:“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哪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过科学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有谁告诉过学生和科研人员在科研中应注意的道德问题是什么,又有谁向学生分析过科研作假行为,并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做一个诚实的科学家?”⑥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学生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仍不清楚何为引用、参考、抄袭等一般常识。事实上,长期以来所谓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往往只是响亮的口号和美好的愿望。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普遍重“智”轻“德”、忽视学术道德培养的后果,必然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欠缺和自律、自控能力的不足,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也就自然难以避免。因此,正如徐匡迪所说的那样,“诚信教育、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到目前为止,虽然教育不是最大的失误,但还是没有走到完全正确的道路上来”⑦。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学术性,这种学术性不仅体现为研究高深的学问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也体现为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这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既是正确的、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学术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进行,使受教育者逐渐接受正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学术形象负责并尊重别人的学术成果,并内化为自己的学术良心和良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之中,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提高道德自律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措施都将对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学校的制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当前,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着力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对于其成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是为学生成为专门人才和教师取得学术成就提供学术支持的源泉和开展学术活动的环境。所谓“一所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被真切地感受到的物质的存在,它还是一个可以对它的所有成员起到督促作用的非人格化的集

体„„它是一个可以规范其成员的态度和活动的模式”⑧。“大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也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各种意义上的学术。”⑨换句话说,高校既不是经济实体也不是行政机关,而是一个学术集体,是一个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尊重和加强的模式。它有自己的价值目标、精神传承、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行为规则,学校的制度体系成为学校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的制度保障。

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活动影响最直接、作用最突出的无疑就是学术制度。简单地说,学校的学术制度是用以处理学校中各种关系、调整其成员从事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发挥着规范和制约、激励和导向等功能。如果学校在对待教学与研究的政策方面存在错位,使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把研究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和职务晋升的硬性指标,而不是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那么,教师不潜心教学、不乐于教学,回避承担教学任务、消极对待教学工作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学术制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在学校的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学术制度中,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学术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奖励的基础,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和良性运行必须以客观、公正、学术贡献和学术承认的一致性为前提。任何评价和奖励的实施都离不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评价和奖励结果的合理性。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过分强调量化的作用、过于追求量化的评价指标,在重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核心期刊的“指挥棒”作用下,大量“学术泡沫”得以产生,一些教师和学生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出现,一些学校也沉浸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中。事实表明,选择数量重于、优于质量的评价指标严重背离了学术活动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现行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的缺陷。应该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类别、不同岗位职责,建立由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构成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

目前,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至今仍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特点,行政职能泛化、行政级别分明,学校的学术品质难以得到充分显现。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教师在项目申报、经费获取、成果评奖等方面困难重重,学术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度捆绑,学术权威与行政地位相辅相成,行政利益与学术利益密不可分,学术活动的管理者与学术活动的受益者合而为一。因此,学校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大学章程”,明确学校办学主体、管理体制、办学任务等内容,建立协调有序、规范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总之,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创新学术制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站在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上设计和制定学校的制度体系。应进一步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不断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教师在学校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质量

与数量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质量与数量兼顾、内涵与外延结合、质量和内涵优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速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

注释

①②③④⑧⑨[美]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徐弢、李思凡、姚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65、63、86、63、87页。

⑤杜晓:《学术不端持续蔓延几成潜规则》,《法制日报》2009年3月23日。

高校教材建设 篇3

关键词:教材建设 滞后 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038-02

一、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我国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大步迈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到教学资源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高等学校三大基础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专业建设:是紧密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对教学改革来说,又是切入点、龙头。

课程建设:是实现专业教学目的、对人才实施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课程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细胞,课程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材建设:教材是固化的教改成果,是体现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一本优秀教材的出版标志着课程建设的成熟。教材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教学条件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社会需求: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人才能力需求为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

专业建设 → 人才培养质量 ← 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支撑、平台)

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资源基础建设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高校搞教材建设必须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来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要体现到教材建设上来;另一方面,通过编写出版新教材,把课程改革的成果应用到更大范围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从而深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教材建设要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但事实上教材建设有时会相地滞后于课程建设;因此,教材建设如何与课程建设更加同步地进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二、教材建设滞后于课程建设的主要表现

目前高校在基础教学条件建设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如学科建设不成熟、教材出版周期长、审核机制不健全等的影响,表现出教材建设滞后于课程建设的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的数量、品种“失衡”现象严重

调查一下高校教材市场,某些课程的教材同一名称、同一出版社的版本有几十种,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教材均有几十甚至上百多个品种,而有些课程比如茶叶加工,只有一本90年代的施兆鹏教授主编的《茶叶加工学》,这本教材一方面版本较老,再一方面用量较少,因此现在出版社已经不再出版了,这就使得茶叶加工这门课无教材可选。为什么会出现教材如此“失衡”呢?象高等数学这类课程基本上是每所高校大一新生的公共课,用量都在几千册以上,经济效益的诱惑使出版社、作者对这类教材趋之若鹜,而象《茶叶加工学》这类教材的使用对象比较少,有时全国的订购数量就只有几十本,出版社都无法开机印刷,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这类教材的立项都十分困难。

另外,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环境的日益普及,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双语教学的任务是作为时代的需求放在了我们面前,教育部提出了一些重点学科使用双语教学。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一些学校为了达到双语教学指标,将一些双语课程盲目立了项,等开课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教材。由于这类教材既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相当高的外语水平,双语课教材的出版率很低,可供选用的教材少之又少,因此目前国内双语课程的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课程的建设。

2、教材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知识信息传递的需求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当今,纸质教材受其自身特征的局限,远远不能满足知识信息超越时空的传递的需求。编写一本高质量的教材,从教材立项、编写、试用到正式出版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而现在一些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最长一年,比如金融类、计算机类的教材,如果经过两三年的编写过程,那么教材刚出版就有可能被淘汰。因此现在有许多学科教材的供应远远跟不上課程内容更新的需求,教材以纸质形式出现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电子化的教材的建设已经成为某些专业的急需。

3、“剪刀+浆糊”,低水平教材大量涌现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讲义当著作,第二阶段著作当讲义”,可见好教材应该是教师多年来呕心沥血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本学科国内外最新成果的体现,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是融入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学术专著。由于高校教材受职称评定、业绩考核以及经济利益等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导致一些作者完全抛开教材质量,盲目编写一些劣质教材,或通过剪刀加浆糊加工出一些大同小异,雷同现象十分严重的教材,一两个月出炉的教材比比皆是,使得教材缺乏科学性、学术性、前沿性。当大量低水平的教材流入大学课堂后,给教师授课,学生吸取知识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国至今没有一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材,可见我国的教材建设水平已经岌岌可危。

三、加强教材建设,推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高校教学基础建设共同繁荣

(一)紧跟课程建设步伐,加强教材立项审核管理制度

教材立项是教材建设的关键环节,它的操作程序应该是既严肃又灵活的。目前我国教材出版发行机制还不够成熟,要把高校教材建设全部纳入市场调节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教材建设主要靠出版社和高校,高校和出版社对教材的建设要从符合教学秩序和市场规律的原则出发。

1.“出版社宏观调控,高校微观审核”,高校与出版社协作共同组织教材的立项。“十五”以前是高校组织教师申报立项,由于是高校各自组织申报立项,不能从宏观上把握立项规模,容易导致立项的不均衡,因此,教育部从“十五”开始就规定高校和出版社都可以申报,“十一五”开始则改为以出版社为主进行申报,高校对立项的必要性进行审查盖章,这样就可以将高校报到出版社的项目进行宏观上的分类筛选。

2.把教材立项与相应的课程建设、教改立项结合起来,保证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步伐一致。在教材立项审核时,应该根据课程建设的情况而定,保证与重点课程建设和重点教改课题挂钩的教材编写项目优先入围,确保优秀教改成果迅速固化为教材,使教改成果尽快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3.组织教材的立项要完全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组织教材立项要撇开人情、经济利益等因素,立足以下几方面才能提高高校教材建设水平:1)与本校的优势学科、新设置的课程相关立项优先;2)优先本校的某学科领域知名专家立项;3)在本校挖掘专业性强、教材出版率较低的项目;4)筛选出版重复率高的教材;5)筛选立项无新意、内容粗糙的项目。

(二)依靠专家、资深教师,把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教改立项相结合,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有助于将高水平的教改成果迅速固化为教材,有效地改变长期以来教材建设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状况。

北京市“十五”期间在这方面做得卓有成效。如:北京交通大学结合学校的教改项目“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通信类教学内容改革与精品教材建设的实践”、“物流专业平台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等教改项目规划建设了多套系列教材近50本。由于教学改革力度大,又集中了高水平的编写队伍,大大提高了教材质量,其中已经出版的教材已有多本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三)加强高校教材管理,进一步完善教材选用、评价制度,促进优秀教材、精品教材进入课堂

教材市场的教材林林总总,令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无法辨别它的合适性。由于许多高校教材选用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完善,一些外力左右了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导致教师选用教材随意性比较强,一方面由于利益的驱动,任课教师滥用“人情教材”、“职称教材”、“包销教材”的驱动,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工作量的考虑,一直使用老教材,抵制一些新编的优秀教材,使得学生的知识得不到更新。要做到保证优秀教材进入课堂,就要强化高校教材选用、评价工作,加强教材准入制度建设、教材评价制度建设。

1.做到职权分明,严格执行教研室、各学院和教务处三级管理和审核制度。教研室根据课程设置把好教材初审关,学院充分发挥本院教学委员会的核心作用,召集资深教师逐一鉴定和审核教材征订单,保证本院所选用的每一本教材都是优秀的,最后教务处根据上报材料组织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成员进行全方位地复核、审查,为教材选用把好最后一道关。

2.建立不同学科的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并及时整理总结教材使用效果,以此作为以后审核选用教材的参考。

3.建立教材评价机制,完善教材评估体系,有助于教师、教材管理者甄别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分析、判别教材在内容、设计和编制方面的价值,保证师生都能用上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白光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材建设[J].北京教育,2006(7-8):77

[2]段善利.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1)

[3]蒙绍权.高校教材选用工作的哲学探究[J].高教论坛,2006(6):57

论高校国际化教材建设 篇4

1 国际化教材建设的意义

首先, 国际化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包括人员要素、财务要素、信息要素与结构要素四个方面[1]。其中, 信息要素的国际化是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知识的国际化。教材建设是高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离不开教材建设的支持。从操作难易程度上来讲, 与教育理念、师资的国际化相比, 教材国际化更容易走在前面。在教学过程中, 能否保证一批高质量的国际化教材走进课堂, 应用于实际教学, 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杆。

其次, 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 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际化教材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的国际化人才。教材作为课程知识的载体,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学生通过国际化教材的学习, 可以接触当今世界前沿的知识, 建立起国际化的视野, 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

2 国外高校教材特点

2.1 遵循学生认知与学习规律

基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水平, 国外高校教材编写人员注重将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过程中, 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教材中的知识。一是采用大量的图片及例证。概念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学生在学习起来会显得枯燥单调, 而形象的图片以及生动的举例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二是侧重对相关知识的拓展性介绍。拓展性知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将各知识点有机的窜连起来, 形成知识网络。另外, 语言风格活泼生动, 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斯蒂芬·P·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 该书由于其创新性的语言风格受到广泛欢迎, 再版十余次。全书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易于理解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解决问题。与之相比, 国内高校的教材在语言风格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规范性, 比较生硬刻板。

2.2 教材编写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国外教材作者的经历不只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中, 大多都有在社会各行业工作或兼职的背景, 他们的工作实践经验很丰富, 因此, 编写出来的教材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可与使用。很多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集大成者也都从事教材编写工作, 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编写的《经济学》一书。而国内一流的的学者很少专注于教材编写工作, 即便有一两本教材出版, 也多是其名下研究生所写, 难以保证质量。

2.3 突出教材中的实践性知识

国内高校教材的编写多在学科逻辑的指导下进行, 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多。国外大学的教材注重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 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一般而言, 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或者在开篇的引言中举一些实际例子, 或者将应用的实例附着于相关的理论阐释之后。习题的设计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从实际出发, 倡导学以致用[2]。

2.4 国际化特征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趋势下, 国外高校大多都站在国际的视角来看本国人才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将受教育者置于国际化的背景中学习、生活。具体到教材而言, 一方面, 在编写相关知识时, 从国际化的视角对问题进行深入地阐述与分析。例如, 《国际市场营销学 (10版) 》一书, 该书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格雷厄姆教授和科罗拉多大学凯特拉教授合著, 每章都设有“全球视角”专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另一方面, 从全球化的视角考虑教材的出版, 例如美国菲利普·科特勒为了更符合亚洲市场的实际状况, 专门编写了《市场营销管理》的亚洲版本。

3 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路径探析

教材是知识的直接载体,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强的当下, 教材建设理应对此做出呼应, 在教材建设中注入国际化元素, 积极探索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路径。

3.1 更新教材建设理念

教材编写人员在开始编写一本教材时, 约定俗称的做法就是参照国内以往研究者的写作范式, 将知识的逻辑性放在第一位置, 结果就是国内大学所使用的教材大多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 旨在向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本原理。然而, 这种教材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远逊于国外大学的教材。因此,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 必须要树立国际化理念, 积极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对国外教材的研究, 从教材的结构体系、写作风格、语言风格, 乃至装帧图片、出版发行, 都要认真学习, 取其适合我国教材建设的做法。

3.2 完善原版教材的引进与选用工作

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是教材建设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讲, 已经进入了专业学习阶段, 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外文阅读水平。从国外引进一批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外文原版专业课教材或者专著进行双语教学, 不但可以让学生接触国际性的前沿知识, 拓宽思维广度, 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3]原版教材的引进与选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材的选用要结合国内的教育学改革, 不能单纯为引进而引进, 必须为实际教学服务;二是注重原版教材的实用性、前瞻性, 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发展, 能够为学生提供将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三是兼顾配套教材的引进。丰富的教辅资料是国外大学教材的一大特色, 通过图书、幻灯片、多媒体、电脑软件、电影胶片等媒介构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材组合。这些配套教材的引进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消化教材知识。

3.3 加强国际化教材编写工作

教材建设的国际化不只是单方面的引进, 还应包括本土教材的输出, 双向互动才符合教材国际化的内涵。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国际化教材的编写工作。一方面,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注意引入国际元素, 将知识的陈述、分析与研究置于国际化的背景下, 与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 亦可在每一章节的开篇设一块国际专栏, 专门介绍与之相关的国际性知识。另一方面, 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汲取文化的精华, 专门针对国外市场编撰一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社科类书籍, 通过本土文化的输出, 提高国际影响力。

3.4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首先, 建立教材编写激励制度。由于教材在教师的职业发展、学术发展中的影响较小, 很多教师都专注于科研而忽视教材的编写, 因此, 有必要提高教材编写在教师学术生涯中的影响因子。可以将教材的数量与质量和教师的评聘晋职直接挂钩, 并将国际化教材的编写单独评价, 国际化教材编写的水平越高, 其所占权重越大,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师从事国际化教材编写工作的积极性。其次, 建立教材选用质量保证机制。由于国际化的教材浩瀚繁多, 质量亦是参差不齐, 要选用高质量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教材必须依赖于成熟的教材选用质量保证机制。教材选用的初期, 可以组织全国各学科专家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研究、评价, 推荐出质量较好的国际化教材。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 要对教材进行跟踪评价, 及时听取使用者的反馈意见, 对评价较好的教材列入后期的推荐名单中。

3.5 实施国际化教材建设基金项目

无论是自编教材, 还是引进原版教材, 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各高校应成立教材建设基金项目, 对于自编国际化教材, 要坚持创新原则, 扶持符合教学需要, 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 与现有教材相比具有明显特色的教材优先出版。由于外文原版教材购买费用较高, 对使用原版教材的学生可以做适当的教材购买费用补贴。

4 结束语

国际化教材的引进与建设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题中之义, 需要在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前提下, 处理好“引进”与“输出”的关系, 从制度到资金全方位地支持教师翻译、编写国际化教材, 使我国高校国际化教材建设跟得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陈林汉.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与实施[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11) :74.

[2]周嘉硕, 杨玲.中外大学教材差异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04) :123.

高校人才建设 篇5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我认为,当前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着重研究和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求得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一、增强用人机制活力,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

推进教师聘任制是《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符合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关系高校改革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

当前,高校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时机更为有利。一是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和2000年教育部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下,一批高校开展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了以国家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业绩奖励等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有了明显改善,增强了高校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的大背景下,多数高校教师数量相对短缺,在这种形势下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学校人员调动分流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高校转换教师任用机制时的平稳推进。三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和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高校进行的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为整体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是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整体或局部改革逐步完善,为加快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营造了较为有利的人事政策环境。

2003年以来,教育部在认真总结前几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调研直属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吸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新的成果,加快了对推进直属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步伐与进程。“建立学术生涯早期的竞争淘汰与晚期的职业保护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向优秀学术人才进行政策倾斜”、“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行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聘任管理重心下移”、“教师聘任工作中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淡化资格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推进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思路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由教师任命制转向教师聘任制,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当前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应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教师聘任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师任用管理上的封闭性,建立起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师管理系统。开放式的教师管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起校外人员通过平等竞争进入高校的通道;(2)实行校内外相结合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增强了学术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改善学缘结构,逐步减少直接选留本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实现新聘教授、副教授有在校外工作、学习的经历;(4)通过推进人事代理制度,淡化了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行政隶属和人身依附关系。

二是由重“资格评审机制”向重“岗位聘任机制”转变。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单一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身份评审,将同行专家评审作为教师聘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强化岗位管理和岗位聘任,使教师聘任制真正实现评聘合一、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合一。

三是由论资排辈向竞争择优、激励约束机制转变。教师聘任制改革要引入竞争择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措施有:实行公开竞聘,面向整个社会招聘人才;实行聘期制,严格聘任考核;推进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严格学术标准;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

四是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任合同关系转变。聘任合同是规范聘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本,是聘任制的重要基石和载体。签订聘任合同,实行合同管理,是今后高校推进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教师聘任制更加规范、科学,高校与受聘教师应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聘任合同,规范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终止和解除。

五是由单一的用人形式向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转变。推进教育聘任制改革,要建立全职与非全职相结合、长期聘任与短期聘任相结合的弹性用人机制,对教师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要完善相应的评价办法,以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

六是由教师岗位职数控制向结构比例宏观指导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师职务评聘逐步做到不再实行职数管理,改为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宏观指导,并逐步过渡到高校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合理结构,提高用人效益。

七是由依靠教师个体能力单兵作战向创新团队协同攻关转变。在传统的教学科研模式下,教师劳动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高校教师单兵作战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学科发展的日益交叉融合,高校整合学术力量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要求日益迫切。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必须从聘任政策方面积极促进创新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协同攻关、精诚合作。

二、强化人员分类管理,积极开展新一轮高校职员制改革试点

建设高水平大学,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需要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迫切需要探索建立和形成一套适合高校管理队伍职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推行高校职员制度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艰巨任务,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逐步进行。为此,教育部按照“认真研究、慎重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自2000年开始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五校组织开展了高校职员制度试点工作。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也加入到试点行列。几年来,高校职员制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这些学校通过实行职员制试点,初步理顺了高校人员关系,强化了岗位职责和岗位管理,做到了人员分类管理,推进了职员任用机制转换;强化了以岗定薪和按劳取酬,调动了职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对学校职员进行了一次爱岗敬业的教育,学校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在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难点问题,如职员职务和职员职级属性、职员岗位设置、职员制度实施范围的界定、职员工资政策、“双肩挑”人员如何规范以及职员体系与社会相衔接方面的问题,等等。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分析,区别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积极开展新一轮高校职员制改革试点,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职员管理制度。根据高校管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是三方面的结合,即职员职务与职员职级相结合,重新认识和界定职员制基本内涵,明确职员职务聘任制体现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导向,职员职级考评制体现年功积累和考核结果的作用;职员职务与岗位津贴相结合,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分配原则;职员职级与职员工资相结合,职员的基本待遇体现年功导向。

二是进一步强调职员分类管理,抓好岗位设置工作。将职员岗位划分为领导管理岗位和事务类管理岗位两类,有利于强化职员的服务意识,明确不同岗位类型的工作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学校设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强调学校根据管理权限和责任大小、工作繁简和难易程度、任职要求高低等,在符合结构比例要求条件下,自主设岗。

三是高校职员实行职员聘任制度应与教师聘任制改革同步推进,完善聘任合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高校聘任职员职务应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可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职员实行分级聘任,所聘职员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任合同。

四是职员薪酬制度设计应与国家人事工资政策和标准接轨,体现职员的岗位要求和实际贡献及学校职员工资与社会相衔接,与学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相适应。

五是根据岗位职责确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对职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并按照职员岗位职责要求,有计划地对职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完善职员培训的体系。

三、研究制定高校编制标准,加强高校编制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改革日益深入,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科学配置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长期以来,这方面并没有科学、权威、规范的办法。1985年,教育部曾出台过关于高校编制标准的意见,由于各方面情况变化,已不能适应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2004年,教育部会同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积级研究高校编制标准问题,在北京、广东、湖北、河北、陕西等地进行了调研,征求省市编制、财政、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意见,争取尽早出台实施。

在普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的制定与管理方面应掌握好几个原则:一是编制标准的制定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二是高等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要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实施分类指导;三是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要根据高等学校的职能,遵循学校办学规律和管理特点,坚持国家总量控制、学校自主管理、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保证高等学校正常运行。

普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与领导职数、编制分类、编制标准、编制管理等。其中,高校的基本编制初步考虑包括教学科研编制、教学辅助编制和管理编制,同时,还要有一些直属附属单位编制。关于编制标准的基本形式,主要是考虑生员比,即各类标准学生数与教职工数的比例。

四、以构建新型薪酬制度为目标,深化高校分配制度改革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薪酬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高校在研究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制定高层次人才计划和人才强校战略时,都注重发挥薪酬政策在吸引、稳定人才方面的作用。分配制度与用人制度改革的相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薪酬的战略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薪酬和分配制度的理论研究还较为滞后,如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如何构建适应人才强校战略的新型高等学校薪酬制度。

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主要涉及到国家制度改革和高校内部分配改革两个层面的问题。作为国家制度层面的改革,主要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推进,配合公务员法的出台,全面推动我国各类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工资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及相应的行业工资指导标准。高校内部分配改革,这几年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即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以高校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运行为特征的校内岗位津贴制度。实践证明,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是对国家工资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在稳定和吸引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深化高校内部分配改革,一是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激励机制。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岗位津贴制度的设计,加强能力导向、业绩导向,要与用人制度改革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三是要积极探索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鼓励优秀人才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创办企业等方式取得合理回报。四是要探索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试行年薪制,对短期聘任的教师可以实行协议工资制。五是要从长远角度研究思考高校薪酬战略,逐步建立工资分配与货币化福利制度相结合、短期激励与长期保障相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校薪酬制度。

漫议教材的形式与高校教材管理 篇6

教材是反映教育内涵的载体。从学校教材管理角度出发,依教材内涵的表现方式看,目前教材的形式可以划分为:

1直觉式教材。直接用文字、图案、形状表达,凭五官可以直接感知内涵的教材。如各种纸质课本、练习册、模型、挂图、活动册、故事书、照片、卡片、复印材料、可以摸读的盲文书籍等等。直觉式教材图文分辨率最高,具有书味气息,能触摸,有实物厚实感,能独立存在,容易移动,但存在内容容易过时的缺点。

2机读式教材。必须凭借设备才能感知内涵的教材。如各种幻灯片、投影片、电影胶片、录像片、录音带、DVD光碟和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等等,必须凭借各种声、光、电学设备才能感知教材的内涵。机读式教材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依赖设备、电或光源、不宜长篇幅阅读,还有版权保护、屏幕辐射等缺点。

3网络式教材。必须凭借电脑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存在才能感知内涵的教材。如互联网络上的各种词典、广播电视节目、题库等等。这类教材不可以、不必要、不适宜下载,或内容更新快,必须在互联网络环境上进行阅览、操作、作业、对话。网络式教材经网络传递,有速度快,成本低,版本新,信息量大的优点,但也存在依赖电源、网络及其设备、不宜长篇幅阅读、版权保护、网络安全及网络瓶颈、屏幕辐射等缺点。

二、高校教材的形式呈现多样化

在20世纪80年代前,高校大多使用简装本单色教材,手刻蜡纸誊印的讲义也是高校常用的教材。1995年微软在中国推出了Windows95视窗,多种中文编辑软件及电脑打字机、复印机几乎同时在高校迅速普及使用,电脑打印、复印资料成了教材的重要配角。至此,手刻蜡纸誊印、手动机械打印讲义、辅助资料作为教材被迅速抛弃,在高校成了历史。

现在高校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印装精美,已经难见简装本教材。各种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了高校日常教学应用,各种便携式阅读仪器如Mp3、MP4、掌上电脑也在大学生个人中普及使用,各种形式的教材在高校的堂上课下普及使用成了可能。当今教材一词已远远不仅局限于昔日文图书籍这种单一的形式,现在时髦的说法是多媒体教材、立体化教材、网络教材,多种形式的教材已经同时在高校得到使用。

三、高校教材管理必须改革以适应教材形式的变化

在现实中,高校存在没有管理好各种形式教材品种的合理比例关系、对教材形式范畴的掌控有随意性的现象,网络式教材管理也存在盲区。有的学校把幻灯片、投影片、电影胶片、录像片、录音带、模型教材和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等列入教学设备经费支出;有的学校则把它们列入学生教材费开支;有的学校还把教师用书等费用分摊列入学生教材费开支。更多不合理的现象是让学生在购买课本的同时每人必须购买内容一样的光碟等,一些使用频率很低可以共用的教材也让学生人人购买。然而,由于网络式教材收费政策的缺失,许多很好的网络式教材、资料,因为需要对外付费等原因,许多高校却没有及时在教学上使用。

随着高校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大量普及使用,互联网在高校教学的作用开始显山露水,教材、课件以电子介质形式出现并经网络提供传送的现象方兴未艾。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大型出版商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教育资源网、99网上书城、华信教育资源网,可下载教材资源已经超万种,且其增长速度非常快。为了推介教材、吸引客户,教材网站暂时还提供配套教材的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免费下载。近几年,境外教材网站也进一步介入我国高校教学市场竞争。随着更多的教材网站建成,网络式教材资源正呈爆炸式增长。

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 篇7

一、当前我校教材管理现状分析

1.教材建设规划不足。原国家教委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校应有专门人员组织管理教材研究工作。教材研究应纳入学校教学和科研计划, 建立制度, 签订合同, 明确任务及要求, 解决必要的条件及经费。对于获得的研究成果, 要进行必要的评价, 并开辟发表园地。”但实际上, 由于教材建设工作不被重视, 教材建设也明显缺乏相关规划。虽然现行大部分学校都成立有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 负责学校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选用审定、优秀教材评审等工作, 但涉及到教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还是较少关注, 并且缺乏推动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教材建设委员会未切实发挥管理职能。

2.教材编写与出版缺乏质量监控。目前, 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有院部教材建设管理小组, 由各学院院长或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组长, 成员由各系主任或对教材研究造诣较深的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但是仍有个别学院的教材建设管理小组对本学院的教材选用缺乏指导, 教材选用基本上由教师个人或者系决定, 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较大, 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 从而导致优选率不高, 一些未经审核评定的教材仍在使用。其次, 在教材审定过程中未清晰界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 不利于教材审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3.缺乏对教材的论证和评价。缺乏教材选用的科学评价工具, 未建立教材使用后续老师与学生的信息反馈, 缺乏对教材质量全程监控的意识。存在部分任课老师所征订的教材未经院部教材建设管理小组讨论和论证就发到学生手中, 教材的版本也随着任课老师的更换而更换。并且, 有些老师长期从事一门课程的教学, 为方便自身备课, 不愿更换新、优教材。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材也应该要不断更新, 这样才利于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体系。

二、改革措施

1.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教材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教材建设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教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结合学校教学综合改革, 强化教材建设和管理, 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修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并且, 为了推动和加速教材建设, 可以加大教材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促进教材更新与发展, 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 学校每年划拨一定的教材建设专项经费。教材建设经费的使用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审核管理, 并定期向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报告使用情况。教材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国家规划教材的经费配套、 学校规划教材的编写及出版;优秀教材的评审及奖励;开展教材研究活动等。

2.为确保教材选用和教材编写的质量, 要加强教材建设委员会管理职能, 切实发挥委员会的决策、监督的作用。同时, 各教学院 (部) 应设立教材建设小组,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此外, 要积极加强教材建设, 开展自编教材立项申报工作。各教学院 (部) 应结合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制订教材建设规划, 并依据教材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申报。有获得优质专业立项的、特色高校立项的、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的学科和专业应积极组织申报。新出版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使用的自编教材, 实验指导书、习题集和自编讲义等, 均可申报立项建设。尚未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但已有较为成熟的编写计划的教材建设项目, 也可纳入申请立项范围。教材建设立项重点是有显明地方特色, 因此, 所编教材一定要能够反映我校专业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编者立意要新颖, 能凸显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过程中, 优先立项建设与各级各类精品课程、重点 (特色) 专业建设相配套的教材;或填补我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空白的专业课程教材;或独立开设的实验及有特色的实习指导书等教材;或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和明显专业特色及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

3.加强教材选用管理, 严格教材选用程序。要杜绝教材选用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现象, 确保选用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同时处理好选用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关系, 自编教材的选用应当以建设立项教材为依据。加强教材质量评估和教材评优工作。学校将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分析, 收集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该教材的意见, 同时由学校组织同行专家, 老师和学生, 从选用到使用各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对优质教材进行宣传和推广, 对建设立项教材进行中期检查, 确保教材建设立项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 如何提高教材建设管理质量, 已成为当前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首先, 教学管理部门要重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其次, 各教学院部也要积极配合实施, 按章程办事, 严格教材审核程序, 选用合格优质的教材, 才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有利于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

摘要:教材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工具, 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改善教材管理模式, 规范教材建设管理, 成为目前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对高校教材管理的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 并从教材建设规划、教材编写与出版质量监控、教材的论证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教材建设,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石鸥, 许玲.在多样化中繁荣与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之回顾[J].基础教育课程, 2010 (Z1) :103-105.

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研究 篇8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1许多人都仅仅认为所谓的品牌不过是一种商业的特定的标志或者符号,却不知这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它的作用和价值远远不止于如此。

一所优秀的大学首先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灵魂,这独特性便是其独有的品牌,个性和灵魂也就是学院的内涵。高校品牌作为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从其形式看,品牌是学校建立社会信誉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看,品牌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认同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从其内涵看,品牌是学校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学校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学校本身看,品牌则是为社会和培养对象提供的并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是一所学校的形象标签。2而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以及教育改革的变迁使得高校品牌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

二、高校内涵建设

高校内涵建设作为一种新21世纪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型高校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感觉;在高校建设中,它包含了校园的文化建设、人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等等方面各项内容。它是一种修养,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所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的总和。经过数十年的长期实践,我国的高校文化内涵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让教育更加开放、交流合作层次更深。许多高校已经进一步的认识到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以知识储备及运用为个人素质首要基础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的要求高校学生不仅是相对应专业的技术精英,还必须成为个人素质突出的开放式精英。

三、国内高校品牌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品牌建设仅仅进入初级阶段,品牌打造的意识相对薄弱。很多高校的办学趋同化多于多样化,没有特色,使得其竞争力和生命力极度缺乏,无法达到知名大学的美誉之称。各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足使得大部分应届生在走出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任职上岗,这造成了公众们对教学质量的怀疑和不满,对高校的名誉也有所降低。

四、如何使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融为一体

1. 提高师资水平

打造名牌大学师资力量,不仅要注重教师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讲课方式和风格。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其对该课程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时候,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更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达到知识的完美传授;而墨守成规的读板式授课方式,大多数学生所回馈的仅仅是昏昏欲睡的感官感受。

2. 学生生活质量水平

在学生生活质量方面,大学一般都是住宿学院制度,所有的学生都将在学院居住长达四年,学院应拥有自己的完善设施,很多高考生在择校时除了选择学校的排名之外,更参考对比了各高校的寝室条件等各类设施。例如耶鲁大学,每个院系都拥有,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电脑室、洗衣房、台球乒乓室、学生厨房,大部分学院还拥有自己的电影院或剧院、攀岩室、壁球馆和桑拿房,24小时对本院学生开放;在厦门大学,每个学生宿舍里都配备有空调,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台自己的固定电话。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提供免费纯净水水,学生医疗只要付4元挂号费,其他的所有费用全额报销。研究生百分之百有奖学金,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详细、周全、人性化的全面考虑。

3. 加强校内人文建设

⑴在人文气息培养方面,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应该是每所大学必不可少的建筑,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图书馆博物馆更能烘托大学的学习氛围。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中央系统覆盖了80多所不同的博物馆,其馆藏量超过了1600万册,是全美国最大的学术博物馆网络;且哈佛大学还有很多博物馆。

⑵为学生提供各类便利的条件:为早读的学生提供开放自习室或者室外学习场地;为恋爱的学生提供优美的湖泊葡萄藤凉椅;设立免费WIFI区;自习室可以全天24小时开放制等等。

4. 开展校园活动

开展校园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独特的活动方式更能传播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代表着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其学生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的综合反映。丰富的精神活动能使广大学生在各项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5. 校园环境建设

⑴在学校建筑设施方面,校内应该拥有一座独特的、代表性的建筑,更让人们铭记它。例如胡佛纪念塔便是斯坦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

⑵以打造“最……的大学”为目标,例如武汉大学便是网友公认的最美丽的大学;厦门大学被称为最浪漫的大学;苏州大学被称为最历史的大学;四川大学是拍婚纱照的圣地等等。

6.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在学科方面,高校应该注重特色和创新,更要注重和培育几个重点学科,打造精品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便是全美的顶尖商学院,享有极其高的国际声誉。

7. 大数据引入高校内涵建设中

大数据是海量的资料汇总,是各种行为预测的数据支撑。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生心理上,校园的学科建设,学校的未来发展都跟数据有很大的关系。大数据可以在根据几届毕业生的数据对在校学生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数据指导应届生的就业;根据高三学生的数据知道他们择校的标准和喜好等等。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种种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如今,微博、空间、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频繁的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喜悦或者挫折时的一个表达或发泄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学生在上网时的点击等信息汇总,海量真实成交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将得到的数据汇总,根据这些数据中得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合理对应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品牌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门面,是高校其内涵建设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在发展教育理念、办学风格、教育优良和其发展水平等整体实力的重要展现。

注释

11 .品牌建设,MBA智库百科.

浅析高校宣传片与高校形象建设 篇9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步伐的前进,高校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与《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明确,高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动力,这既是机遇,也是对其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高校必须通过更多的努力来寻求生存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间不仅从教学环境、教育质量上进行比较,同时也从高校人文氛围、外在形象上进行竞争。高校宣传片,作为高校形象建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已成为各个高校竞相模仿的形式。

高校宣传片是用制作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对高校内部的各个层面有重点、有针对、有秩序地进行策划、拍摄、录音、剪辑、配音、配乐、合成输 出制作成片,它既有电影般的唯美的画面与良好的视觉表现力,又有纪录片般的真实的力量,声色并茂地凸现高校独特的风格面貌、彰显高校实力,让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士建立认知度,产生认同感。

中国高校形象宣传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产业日趋成熟,在考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教育市场中,各个高校都在尽力扩大宣传,加大自身形象建设。当前各院校常用的宣传手法除宣传片外,还有VI系统的建立、传统纸质媒体推广、网络推广等。

其一、高校VI系统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表现,是其对外塑造形象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它以标准标志与标准色为核心, 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视觉系统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其二、传统纸质传媒推广主要以报纸、杂志广告为主,目前在招生高峰期,很多高校都在当地甚至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刊登高校广告及招生信息。传统纸质传媒虽然没有网络、电视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但是其不受时间限制,并且可以供人们反复传阅、便于保存;其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媒体,刷人人,微博已成为当前年轻人的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众多高校从青年人的心里出发,纷纷在人人网,新浪微博、西祠胡同等建立自己的校园主页及bbs页面,供校内外人士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校园动向。

中国高校形象宣传片与高校形象建立现状

1.高校形象宣传片在高校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随着电子科技及影视技术的进步, 影像制作的难度及成本不断降低,很多高校抛弃原本的静态的平面设计为主的宣传手段,开始选择宣传片来作为自己形象建设的手段,高校宣传片用较短的时间可以最大程度的容纳校园风景、校园教学环境等硬实力,此外还可以同时展现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及校园理念等人文软实力。在 《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一书中保罗·M.莱斯特说到,在信息传播中,视觉形象对人们的作用是极其强大的,它会直接作用到人脑信息知觉的生成过程,并且不论这些形象所产生的知觉信息到底正确还是错误,都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存留于人的大脑中,更有甚者,可能会伴随其一生,成为其头脑中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由此可见,以影像制作为基础的高校形象宣传片是推广和介绍一个学校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是第一个在纽约时报广场打出广告的中国高校,2012年8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广告屏上首播,一播出便引起国内外热议。同年9月,宣传片也将在国内播出。该片以中国风为主调, 从一滴浓稠的墨汁在笔锋上滴落开始, 墨汁在纸上晕染依次变化出“厚”、“德”、“博”、“雅”、“是”。短短30秒的形象片,讲述了年轻人从初入校门到毕业离校的成长故事,每个汉字背后依次闪现人大校友都十分熟悉的风景: 明德楼、如论讲堂、校训石等。纽约播放形象宣传片是人民大学走向世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措施。正如人大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所说,“观众很可能匆匆浏览后就过去了,但只要他们能记住其中一个词,我们就算成功了。”

2.高校宣传片的常见表现形式

截止至2014年1月,在百度搜索引擎的调研中,以“高校宣传片”为关键字的视频有39239个,这些宣传片涉及了中国各类各级高等院校。

按照宣传片的表现内容来分,有: 招生宣传广告片、校庆校史宣传片、校园建筑漫游宣传片和学院下设机构宣传片等。例如:《2013年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宣传片》、《放飞理想——南昌大学招生宣传片》、《大学之道、源远流长——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宣传片》。

按高校宣传片的表现形式来分有: 采访互动宣传片、微电影式宣传片、音乐主题宣传片、唯美艺术传片等。例如,中山大学以“大学是什么?中大怎么样?”等问题为索引,以学长学姐质朴真实的采访与回答,优美的校园环境做背景来完成整个宣传片;北京大学以《男生日记》、《女生日记》两个短小的微电影来介绍北大的校园生活。《女生日记》故事讲述了北大女生江小夏的校园生活, 以“什么是大学”为主线,从她进入艺术学院拿起专业课本开始,经历了学习、恋爱、亲人去世、失恋、毕业等等。《男生日记》是《女生日记》的“姊妹篇”,韩国留学生何小冬即将毕业,他扛着相机先后与学校保安、未名湖、流浪猫的小坟冢等学校景象合影来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 深圳大学的宣传片由一位粉衣少女引领你鉴赏美轮美奂的校园,课堂、、集会、演出的画面在曼妙的乐声中闪过,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

从高校师生关系谈高校师德建设 篇10

一、师德的内涵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育部早就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

高校教师不仅是大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更应该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高校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及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教师更应加强师德建设。我国教师法也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江泽民同志曾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志当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总体要求。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师德论坛上也指出:“人民教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提高师德水平,以德从教则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青年学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首先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高科技时代,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必须依靠科技强国,必须依靠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才兼备”是合格人才的标志。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其次有利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高校教师要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要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在师生交往中,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理解支持、学业上的帮助,教书育人,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要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加强教师师德,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诲学生、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师生之间避免发生冲突给学生、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师道德品质的提高,“行为世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文明的发展。教师要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明礼诚信、严于律己、团结合作。高尚的师德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对青年学生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了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也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是高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是好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优秀教师。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加。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在高校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不道德的思想观念,一些腐败现象也出现在校园之中。某些教师甚至认为自己是学生的“老板”,学生是自己的私有物,是可以由他任意处置的,由此出现了个别教授不正当对待学生,受学生指责的现象。有的教师不注重师表形象,为师不严,只知道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从个人本位出发重视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追求个人名利,忽视责任与义务,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协调性差,人际关系紧张。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心、事业心。“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流动的水。”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的人好比无水之源,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教师治学不严、执教不力、知识贫乏陈旧,结果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新时期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制定确实可行的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四、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搞好师德建设是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性工程,也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只有采取措施把师德建设提高到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师德建设才会为高校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校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要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校,以人为本就要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那么,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因此,高校要根据时代要求,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道德责任,启发师德觉悟,培养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确立师德信念,形成“献身教育光荣,教书育人光荣,师德高尚光荣”的校园氛围。大力宣传师德教育先进典范人物,就拿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在校内曾掀起学习中文系书记郭奎生的浪潮,学习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一心为学生服务的执着精神。由此带动全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形成了良好的师德氛围,促进学校的师德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青年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可塑性。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教师自己就要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教师要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施以真诚无私的爱,才能建立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大学合并,大学城建设加快,大学生数量逐步增多而教师并没有完全相应地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的有效性减少。同时高校教师还要承担着份量不轻的科研任务,也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精力。这就使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出现疏远、淡薄。师生之间如果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就容易导致出现一些危机事件。所以高校要建立有效措施,缓解师生之间沟通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工具进行沟通。再者学校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 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师德建设一方面提高教师修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今大学生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生浮躁、急功近利,上大学就为混个文凭,逃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成风。另外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教师的尊重。

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重视。辨证地讲,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高校师德建设起到正反馈的作用。学生对于教师的尊敬是提醒教师时刻保持教师身份的一面镜子。学生对于教师的一声亲切的称呼、一个敬礼都会在无形之中规范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高校要时常开展尊师活动,使学生懂得尊重所有劳动者、尊重老师,使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良好的师德不仅可以影响和教育学生,而且会带动整个学校的道德建设,进而影响和促进全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因此,高校加强师德建设,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摘要: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师德的含义、师德建设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师德论坛会议上的讲话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 2005 (1)

艺术高校期待声乐教材 篇11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材库》由旅美歌唱家王景彬教授主編,它是依托互联网为载体,通过数字化课件为教学工具,集文字资料、视听资料于一体。据介绍,库内资源涵盖全世界1000多所音乐学院网址,可与其同步教学,所有教材、信息、咨询等可存至电脑、MP4甚至手机,随时查看,方便快捷。另外本套教材还提出了严格细化声部的概念,在国外声乐艺术学术界,声部划分体系作为歌剧艺术的重要支撑体系早已成为成熟的学术体系。目前,从学术层面来看,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属于起步状态,而这套教材正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为了满足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该套教材首先还是以书籍的形式呈示给大家,整套教材分为“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艺术歌曲作品大全”、“中国声乐作品大全”、“古典诗词声乐作品大全”共60余册,囊括了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与学习的所有作品。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为例,就收录了300多部歌剧,1500多首咏叹调,是名副其实的歌剧作品库。目前首批18册已经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其余的将陆续推出。

与会专家对本套教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栾峰表示,这套教材是中国声乐史上第一次囊括这么全资料,并且对于声部类型的严格划分对教学意义重大。范竞马表示,国内的声乐教育一直受到声乐错位的危害,许多学生嗓子很好但是一直唱错声部非常可惜,自己也曾经深受其害,这套教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认为本套教材从音乐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既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又有自己的见解,将来应该会对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

高校教材建设 篇12

1 以办学特色为重点, 规划教材建设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立足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按照“以工为主, 优势先行, 特色引路, 集群发展”的总体专业建设思路, 强化专业内涵, 优化专业结构, 突出优势专业, 打造特色专业, 促进全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学院的办学理念就是强调应用为本, 学以致用, 教材建设的基本准则也是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并以此构建合理的教材规划体系, 尤其是在民办高校, 教材建设工作更应该突出这一点。这决定了民办高校教材建设以突出实践能力建立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教材建设模式。

2 强化校企合作, 提高教材质量

学院即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正是市场所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实际应用水平, 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有机的融合, 二者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目前, 学院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与理论课教师联合撰写高质量的实践教材。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建设, 必须做到符合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与学院实验教学设备相适应、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已经独立设课的实验, 编写与课程配套的实验教材;没有独立设课的实验, 编写与理论教材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资料。同时, 学院与安博教育集团等规模较大的教育集团合作, 校企之间实现深度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完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并由合作结构提供具有时代前沿性的教材。校企合作为民办高校的专业发展和教材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3 依托项目教学, 推进自编教材建设

依托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开展项目教学, 在项目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 学院鼓励教师开展适应项目教学的自编教材, 制定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自编教材暂行管理办法》。自编教材要注重质量, 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学适用性, 符合项目教学所要的在具体的任务中引出新知识, 通过进行分析、讨论,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教材的章节设计, 都以教学任务和工作任务为引领, 先布置任务, 然后完成任务, 最后介绍任务中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结合实际操作, 将大量的篇幅重点放在实务操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4 推进分级教学, 选用不同层次教材

根据生源状况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学院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实施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分级教学。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 彻底改变以往“以中间水平为基准”、“向中间看齐”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起点与终点水平比较明确, 克服了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解决了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实际需求, 保证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而言也应当根据其专业的实际需要, 不仅要在学时、学分、教学内容有所区别, 每个层次, 每个专业的教材也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

5 强化基础知识, 选用精品教材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目的是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获得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 在选用上应优先考虑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课教材等。但是基础课 (不参加分级教学的课程) 、专业基础课要以“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及“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等教材优先选择, 此类教材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6 完善教材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

每学年, 学院进行教材质量评价工作, 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中同时对使用的各种规划教材的使用情况、知识深浅程度、知识广度进行评价, 以确定教材是否试用于我院的教学工作;对自编教材的使用情况和编写质量情况进行考核, 切实落实学院制定的关于自编教材的管理规定, 通过质量评价来发现教材中的问题, 以利于进一步指导教材编写工作, 提高编写质量。这也是今后选用教材的基础和依据。另外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使用的教材的意见, 并将这些意见加以整理, 使之助推教材的建设工作。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 引进优质教材取代反响较差的教材, 有利于教材不断推陈出新, 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进课堂。

7 结语

高校教材建设要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 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逐步完善教材选用、教材编写、质量评价等相关机制, 不断提高学院的教材建设水平, 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努力建立适应学院发展的高质量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唐伟元, 王松云.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8) :234-235.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之我谈下一篇:电力公司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