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共10篇)
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 篇1
摘要: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今天,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供应链管理整个系统的全方位协同性综合优势的竞争区分, 前不久在2013年11月912日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 “要全面深化改革, 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而规范市场的经济秩序将是所有企业长期遵守并完善的目标之一。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供应链合同则是过程中的重要关键性要素之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合同设计,方法要求
1 合同管理的内容
1.1 合同的界定
合同就是指交易的双方就某项商品或服务达成共识或协议签订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方为商品的供应商 (即卖方) , 为另一方提供所需商品或服务, 包括该商品服务的质量、数量、型号、采购时间、交货时间等属性条件。交易的另一方习惯称为采购商 (即买方) , 主要是支付一定的劳务报酬或其他的商品或服务。简单来讲, 双方为卖方和买方构成了某供应链合同交易的主体。
1.2 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整体来说, 合同是直接反映出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 更是规定买卖交易双方达成共识的唯一衡量标准, 是双方达成合作的首要前提条件, 是一切后续的经济合作活动由此展开和延续的扉页。因而合同的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仅体现出一个公司专业的职业操守, 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单位严谨的工作作风。
2 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
2.1 信息的不对称, 导致供应商信息的隐瞒
在市场流通贸易过程中, 由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差距, 客观条件的存在, 导致上下游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很容易导致买家不清楚供应商的具体实际状况, 不清楚供应商是否真正具备高效生产或高质生产的能力。而据自己本身所了解的对方的情况而言, 不过几乎是表面所做的宣传, 提供的部分资料及大家可以看得到的硬件实力规模等基本条件。但很多内在的东西, 很多操作上的漏洞或是有意识去规避的一些东西, 作为下游的采购商即买方来说, 人们是无法真正了解和去触摸的, 因而难免会对类似的情况出现质疑。而往往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 类似于供应商故意隐瞒实际情况时有发生, 对自己本身技术上的实际生产能力过分夸大, 甚至提供大量的虚假广告或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数据资料, 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质量不达标、不合格或是供货日期的推迟等种种问题, 给买方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2.2 合同的本身内容满足不了实际中的状况
正常的交易合作中, 所建立合同的大致内容一定是规范彼此大致合作内容的书面协定, 规定合同双方的对象、合作内容、权利义务以及违反规定所接受的处罚等条款。但现实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 不乏有供应商个体故意隐瞒一些实质的内容和信息, 的确给买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恶劣的影响。例如, 供应商提供的商品部分质量未达标、部分以次充好、未按规定时间交货、大大延迟了到货日期而给买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等问题。人们所签订的合同当中并没有明确显现这样的处罚细节条款的规定, 就像一张纸质合同本身是没有效力的, 只有在交易的双方都签好字盖好章才具有的所谓的法律效力一样。那人们, 尤其作为供应链的下游买方来说, 关于供应商有意地利用彼此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隐瞒状况而导致买方利益受损的情况, 合同有必要把明确的可操作实行办法列入其中, 甚至具体的处罚方式、方法都明确出来。比如, 就交货延期这个问题上说, 据规定的时间到底推迟多久, 几天几周还是数月, 买方可以按时间的长短要求赔偿或其他的补救措施。或是从真正地给买方企业带来了多大的影响程度, 造成了利益的亏损还是名誉诚信方面的降低, 应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处理, 因此就企业供应链合同中关于惩罚款项的确认、计量应在合同内容中予以明确显示。
3 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风险及解决措施
3.1 风险
3.1.1 信息不对称, 直接导致买方企业利益受损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因素, 最为直接地影响到了买方企业, 若商品出现了质量上的问题, 短期内势必会给买方企业造成利益上的损失。若情况严重, 对买方企业的影响势必更加的严重, 同时也会触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 进而将影响企业全局的发展目标和状况, 甚至关乎到整个行业的运行管理机制。因为质量的问题绝对是商品本身体现的根本, 商品本身的核心, 若此环节出现了问题, 其他的表现力再完美, 结局仍是一团糟。所以对买方企业来说, 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商品质量问题, 买方企业的受损影响将很可能非常严重。
3.1.2 信息不对称, 间接导致买方企业软实力的下降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因素, 必然导致买方企业软实力的下降。无论是到买家企业手中的商品的质量还是交货时间出现问题, 从长期来看, 会给买方企业的信誉、诚信方面带来质疑, 必然影响企业品牌的忠诚度及顾客群体的大小。这些层次的影响, 从更深方面来说, 对企业的长期规划和发展的危害是致命的, 所以对于买方企业来说, 为了维护买方的正当权利, 需要深刻思考, 制定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3.2 解决措施
要加强对供应商的履约管理, 建立供应商信誉档案, 研究制定供应商违规、违约处罚管理办法。要建立供应商的经济赔偿制度, 就如何赔偿, 赔偿的金额多少及大小等细节内容, 合同中最好可以明确显示出来, 以切实可以维护到采购人的合法权益。重视听取部门意见, 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询部门对采购质量、合同履行、售后服务等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要加强对采购价格的市场行情监测, 采取聘请专家对协议供货中标产品定期进行检查的方式, 解决好中标产品价格虚高问题, 维护采购人的利益。同时, 督促各部门严把货物验收关, 采购单位要由专人负责, 严格审查, 出现质量问题, 要按照采购合同约定, 直接追究供应商的法律责任。对于专业性较强或采购量较大的采购项目, 建议各部门委托国家法定质量检测机构进行验收。还有要进一步完善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的标准文本, 不断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写质量, 细化合同条款, 增强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的严密性。同时, 要针对不同采购项目研究制定科学的评标体系, 进行评标的试点, 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4 如何设置合同中的惩罚款项
在供应链企业上下游环节中, 为了能够真正确切地保障买方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在合同中应该明确地显现出对供应商违法惩罚款项的方法, 站在买方角度来看, 尝试对供应商罚款、处罚款项模拟设列 (仅供参考) 。
4.1 商品质量
具体根据我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和ISO9001的有关规定, 明确划分出该商品的质量等级, 可以分为两种:达标合格和不达标不合格。
4.1.1 从数量系数来看
假设该不合格商品数量达到该批商品总量的1/2时, 此罚金为S1;该不合格商品数量达到该批商品总量的1/3到1/2之间时, 此罚金为S2;该不合格商品数量小于该批商品总量的1/3时, 此罚金为S3。如表1所示。
4.1.2 从时间连续与否系数来看
假设在忽略不合格商品数量的前提下, 只考虑时间的连续程度与否, 以每个月为单位, 计算周期为一年衡量, 若当月该批商品中存在不合格商品T。
4.2 交货日期
买方理应明确对供应商交货日期处罚款项的设定, 为了确保供应链双方企业的长期有效的合作方式, 对于出现供应商延迟交货事件应按照明确的处罚赔偿达成一致的条文。买方企业可以假设安排日、周、月等周期划分明确延迟不同时段处于相应的罚款赔偿条款。
4.3 实际造成损失的大小
对买方企业来说, 往往供应渠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可能就给自身带来了具体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度的离合, 甚至对于大企业来说, 本身就占据着市场的龙头或紧跟其后的位置, 一旦自身商品突然出现质量方面的严重问题, 那很可能导致该品牌瞬间一败涂地, 想要东山再起真的就难如登天了。所以说, 仅仅是由于其合作的供应商借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空子对其下游企业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 这样对于买方企业来讲, 在合同中明确出来此项利害及一旦触犯将承担具体数额的经济赔偿或其他方式的弥补等等, 如, 还可以通过现实中实际发生的损失去衡量其伤害程度的轻重, 按比例大小来去承担。
5 结语
如果说20世纪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那么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合作互补优胜劣汰的竞争, 甚至是团队手牵手、肩并肩之间的竞争。没错, 单打独斗的时代显已经然过去了, 而且将一去不复返, 未来的企业, 未来的人们如果内心缺失一颗讲诚信、求互补、真合作的意识或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未来是真的值得担忧的。什么样的因造成什么样的果, 什么样的因产生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果是因为什么样的因, 什么样的果来源于什么样的因, 这值得当下境况下的人们深思。
参考文献
[1]王爽, 葛晓蕾, 王丹.支持中小型贸易流通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12 (12) .
[2]李毓.我国供应链合同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家, 2009 (9) .
[3]吴静旦.中小企业供应链合同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对外贸易, 2012 (4) .
[4]庄贝妮, 陆晓倩.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甫田学院学报, 2011, 18 (3) .
[5]吴志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09 (8) .
[6]高华, 陆亚琴.浅谈供应链企业的利与弊[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23 (6) .
供应链企业文化研究与应用 篇2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文化;研究
1 准确把握供应链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永续动力。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要把握好供应链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培育正确的供应链管理文化,并以供应链管理文化来指导供应链战略规划,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认真贯彻,保证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笔者认为,供应链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横向一体化,集中资源建立核心竞争优势;非核心业务外包,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供应链企业形成一种合作性竞争关系;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等。
2 规范推进供应链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体系,主要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其核心是倡导一种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有机结合。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供销公司在继承、学习、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运作,初步构建了切合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供应链文化建设体系。
2.1 统一物资采购,规范经营行为
针对因外销原因导致采购、销售、价格、质量、服务、回款和合同管理上出现的管理漏洞,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供销公司通过制定完善的业务衔接和监督考核机制等,对贸易业务进行了集中管理,将过去多部门和人员代表公司直接开展贸易业务改为由市场部一个部门全面负责采购、定价以及用户资信调查把关,并将这种管理规定电传全部供应商;外销人员主要负责开拓用户、售后服务和回款,并对市场部所调物资的质量、价格进行跟踪监督。考核部负责跟踪考核,落实奖惩。进一步理顺了物资采购,经营行为更加规范,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2 推行星级评价,实现阳光采购
为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提高供应物流运行质量,规范采购行为,建立供应商公平竞争、淘汰机制,合理分配采购量,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价,实行星级管理,每季度由各业务部门和驻矿分部按厂家信誉、各类证书、物资质量、物资价格、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进行严格评价。整个评价和采购过程由考核部门全程参与、跟踪和考核。这样,通过减少供应商、增加采购量,便于实现“两项成本”谈判降低采购成本,便于实现纵向经营债务。
2.3 健全采购平台,在线操作业务
按照技术先进、实用等原则,着力开发物资采购ERP系统,率先在全国煤炭行业供销企业中全部业务不下线。基层计划、平衡利库、供应商评价、收货、入库、订货、发货、结算等流程全过程电子化。并实现了物资采购系统全流程电子化,电子招标采购平台现有注册供应商数量1000余家,通过网上询比价、竞价、招标功能,降低了采购成本;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因素,真正实现了阳光采购。
2.4 完善招标制度,规范采购行为
制定完善“审批权、决策权、订货权”三权分离和首轮淘汰、二次报价、封闭唱标、评定分离的评标办法。建立健全审批、监督、公平、纠错、过失追究、防串标、反馈机制等相互衔接、权责分明的七大运行保证机制,使招标采购过程环环相扣。
2.5 利用外部信息,规避经营风险
对未来市场和价格的预测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一环,预测的优劣关系着企业能否盈利。公司目前经营的几种大宗原材料就需要每批都对市场评估预测。例如针对采购矿石从定价签约到卸船通关需三个月左右时间,三个月以后市场的预测问题,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供销公司积极研究市场,对国内外生产商对矿山投资和投产情况、国际供需情况、船运市场价格变化、国家的调控政策、汇率变化、港存量以及近期可能的到货量进行分析预测。针对采购钢材,钢厂要求提前一个月确定价格、预付全部货款和批量采购,钢材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供销公司分品种对钢材的单位成本、市场供需、两个月以后铁矿石现货价格、焦炭价格等影响成本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同时,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供销公司在做好自身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还与中国煤协、中国钢协、中国煤炭工业网、我的钢铁网和有色金属网等国内权威机构和协会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不但成为了其会员,还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企业竞争软实力,利用预测信息获取了较好效益。
3 几点启示
供应链企业文化构建重点在于落实,要使全体职工认同企业发展、使命和企业精神,只有全员参与,引导职工更新观念,加深对企业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逐步让企业文化产生强大威力,加强和推进供应链企业文化建设。
3.1 供应链企业文化理念要制度化
组织理念是供应链企业文化构建的核心,首先要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梳理和完善,有效融合供应链企业文化,引导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与经营活动中去。
3.2 供应链企业文化要人性化
管理者要从人性角度出发理解职工行为,要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聪明与智慧,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牢固树立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尊重、理解、关心职工。这样,职工才会关心企业发展,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企业实现人性化管理。
3.3 供应链企业文化要形象化
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力物资,合同,履约风险
1 电力物资供应的特点
电力物资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转的基础, 一般包括直接物资、间接物资和辅助物资。电力物资供应时效性要求较高, 对物资的质量要求也较高。无法循环使用、库存时间较短等特点使得电力物资的供应较其他一般物资显得更为特殊。国外多数国家在电力物资供应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电力物资供应的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程度较高, 竞争比较充分, 市场资源配置方面较为合理。然而, 国内电力物资供应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电力物资供应对人员素质要求高、专业性强, 建立起合适的物流供应管理机构, 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2 电力物资供应合同的履约风险
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各合作方之间权利、义务及责任的划分, 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 即自身准备不足、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及疏忽大意或者外界干扰造成合同不能正常履约所带来的风险。
合同风险通常表现为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平等, 合同定义不明确等情况。在合同条款不全面的情况下, 一旦发生违约, 可能会出现责任人不明确的现象, 从而使电力物资的损失无法得到赔偿。电力物资供应不及时将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出现不平等条款风险时, 中标单位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鉴于电力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特点, 易出现业主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情况, 中标单位在物资供应合同约束下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 将给自身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合同定义不明确的风险中, 中标单位同样处于劣势, 由于对一些问题的定义描述不准确或者混淆, 一旦出现问题, 业主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曲解, 承包商所享有的权利往往被缩小化, 这就难免使中标单位的损失增大。
3 合同履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物资是电力企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 也是电力系统发展和维护的基础。同时, 电力物资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资, 涉及范围较广、供应时间要及时、所需质量较高, 因此加强电力物资合同履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但目前电力物资招标履约管理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3.1 签订合同缺乏后续管理
在一些电力企业中, 合同订立初期人们往往比较重视, 合同一旦签订, 便束之高阁, 至于合同中规定的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是无人问津, 所以在合同履约阶段最易出现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对合同履约情况没有进行科学和完整的分析, 对合同管理的专业化不够重视。目前多数单位没有健全的合同管理体制, 甚至没有专人对合同进行管理, 致使合同徒有形式, 难以真正施行, 导致合同对工程的约束力下降, 不能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一旦出现违约情况, 很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企业的损失。
3.2 供应商由于各种问题不能履约
电力物资供应商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本身可能会因为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导致无法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物资, 这时如果电力企业没有对供应商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管理, 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就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 甚至造成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阻碍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更为严重的是, 虽然合同中明确规定不能转包或违法分包, 但在实际建设管理中, 有的中标单位仍无视合同中的相关规定, 对合同疏于管理, 派出的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当出现合同纠纷时, 会使物资供应不够及时, 所需物资质量难以保障, 影响工程顺利进行, 极大地损害电力企业的利益。
3.3 合同履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沟通和监管
一项项目的顺利完成, 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问题的发生。但是在合同履约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各部门各顾各, 忽视与其他部门的配合, 在问题出现时就造成了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同时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控制, 使得履约过程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易出现违约现象, 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4 合同履约管理对策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电力物资合同违约情况时常发生, 会导致电力建设和维护不能正常开展, 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 有必要加强电力物资合同的履约管理。
4.1 电力企业物资部门要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电力企业物资部门要对供应商的物资供应状况进行实时跟踪掌控, 对在物资履约过程中发生的违约情况进行实时管理。电力企业物资部门要发挥对整个物资合同履约过程的指导、考核和监督作用, 要对每个供应商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 并加以存档, 从而为日后的招标工作提供参考。需求单位合同管理人员要熟悉合同的起草、订立和签订等操作流程, 熟悉合同中相关权利和义务制定的依据以及赔偿等相关知识, 同时加强对合同履约过程的监管, 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提出和早解决, 从而保证合同履约过程的高效进行。
4.2 供应商不能履约时要及时通知电力企业物资部门
供应商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履约时应当及时通知电力企业物资部门, 使物资部门在进行实际考察和确认后尽量减少和避免最大的损失, 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不利影响。物资部门查明确因供应商违约造成的损失, 应当由供应商按照物资合同规定做出相应赔偿。同时, 供应商应积极学习和熟悉合同条款, 熟悉合同中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对合同法律知识的学习, 分析各种违法行为和后果, 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违约行为, 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3 建立和健全物资合同管理和监督制度
合同履约过程的顺利进行, 离不开健全的合同管理和监督制度的保障。在合同履约过程中, 我们唯有健全物资合同管理和监督制度, 才能为合同履约过程的管理提供约束力和依据。
(1) 完善合同履约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修订合同中的规定, 减少死角, 同时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变更意识, 推动合同不断完善, 为合同履约过程提供保障。
(2) 健全合同履约跟踪监督制度。电力企业应当设立专人对物资供应合同的履约过程进行监督和跟踪, 从而全面掌控合同履行情况。要对供应商履约情况及时做好统计和整理, 为以后的合同履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3) 提高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 增强其合同法律意识。电力企业合同从签订到履行的整个过程, 离不开各级领导权力的运用, 因此各级领导的法律意识和决策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 加强对各级领导权力运用的监督,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尤为重要。
5 结语
企业的合同管理要建立一种科学、完整的全方位管理体系, 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企业合同的有效管理。因此, 企业不仅要重视合同订立和签订初期的工作, 更应该重视合同签订的后续管理和全面管理。只有明确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并依法履行合同中的相关规定, 在实施履约过程中不断变更和完善合同内容, 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良好信誉, 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 不断提高经营水平, 促进电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付梅.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3) :118-119.
[2]李涛, 刘佳宾, 李正忠.电力物资物流服务模式选择与供应流程设计[J].中国储运, 2011 (12) :125-126.
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 篇4
摘要: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主体构成,探讨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多种知识交易方式,指出按知识基本类型可分为显性知识交易和隐性知识交易,按管理方可分为核心企业作为管理方的交易和第三方作为管理方的交易,按知识外部获取途径可分为市场采购、正式战略联盟和非正式合作,最后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有效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市场;知识管理:交易方式
一、引言
1998年,达文波特在《Working Knowledge》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概念,认为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与有形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相类似的“知识市场”,市场机制像作用于有形商品一样推动着知识市场的运行,之后有部分文献开始对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进行研究。Matson等(2003)运用企业内部知识市场概念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Dai和sheng(2004)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交易模型;Desouzau和Awazu等(2005)用数学模型证明了价格机制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对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研究的开展,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间的知识市场。Eschenfelder等(1998)研究了文化因素对于减少组织问知识流动障碍,保障知识市场顺利运行的作用:Bell等(2002)从实证角度研究了知识市场与知识社群在实现企业间知识共享中的关系;Kafentzis等(2004)构建了便于组织间进行知识交易的平台电子知识市场,并对这个交易平台的战略问题、商业模式及收入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张旭梅等(2006)初步分析了供应链中的知识市场,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交易方式的研究报道。本文在分析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主体构成的基础上,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方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主体构成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推动下进行的,供应链企业间也存在一个无形的“知识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知识在各成员企业间流动,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市场主要由知识需求方、知识供给方、知识市场管理方及知识交易环境四大部分构成。
知识需求方通常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进行知识创新而寻找知识的企业,所寻找的知识对他们具有独特的价值,能提高他们的技巧与判断力,帮助它们解决生产或销售中的瓶颈,充实为知识创新而缺乏的关键内容,协助其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他们付出一定代价学习和吸收所需要的知识,并且要求获得一定的回报,如提高敏捷性、扩大生产量、增强竞争力等。知识供给方通常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发现和创新且该知识不涉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他们与其他企业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以此换取经济报酬、行业声望或提高供应链的协作能力等。知识市场管理方作为知识交易的中介,主要职责包括搜集知识信息、建立知识地图、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知识交易行为、遏制知识交易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等,从而引导知识市场良性发展。知识市场管理方一般由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或第三方知识服务公司担任,究竟由谁担当取决于核心企业的实力和意愿、第三方知识服务公司的资信及运营状况、总体的运行成本以及知识市场的运行效率等诸多因素。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环境相对于企业内部知识市场更为复杂,主要包括知识市场交易规则、交易场域、支付媒介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
三、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方式
1按知识特性分:显性知识交易和隐性知识交易。
(1)显性知识交易。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显性知识主要指专利、科学发明、产品图纸、工艺规程、工作记录、研究报告、软件代码等。供应链企业间的显性知识交易包括知识编码、知识搜寻、知识定价、货币支付、知识转移及知识评估等过程。由于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因此显性知识易于编码、储存和搜寻,也易于定价和转移。供应链企业间显性知识的交易重在找到知识产品,可通过知识交易平台等进行搜寻。显性知识定价可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如:可以由供应链企业买卖双方私下谈判,也可以采用明码标价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定价等。显性知识的货币支付既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金钱货币,也可以是信任、声誉、互惠等特殊“货币”,此外,由于显性知识通常是可编码的知识,因此易于进行知识转移。知识需求方购买知识后,还可对使用显性知识的效果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与知识供给方进行协商与沟通。
(2)隐性知识交易。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隐性知识主要指某种专长,诀窍,设计、制造、管理经验等。与显性知识交易一样,隐性知识交易同样包括知识编码、知识搜寻、知识定价、知识转移、货币支付及知识评估等过程,但由于隐性知识不易被他人理解和掌握、不易衡量其价值,因而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储存和搜寻,也难以定价、转移和评估,比显性知识交易更困难。供应链企业间隐性知识的交易不但要找到知识产品本身,还必须找到知识的提供者。隐性知识的转移可能需要知识提供者面对面、手把手、长时间的传授才能让知识需求方得到所购买的知识。此外,隐性知识的定价有时需要经过买卖双方多次博弈才能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
2按管理方分:核心企业作为管理方的交易、第三方作为管理方的交易。
(1)核心企业作为管理方的交易。核心企业可以作为知识市场的管理方参与知识交易。因为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领导者,各成员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核心企业。同时,知识市场建立后,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作为知识市场管理方参与交易,主要是发起并组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交易平台。通过该平台,知识需求方可以发布所需知识的信息,知识供给方也可以发布可出售知识的信息,具有知识差异的企业形成了潜在的供求关系。在核心企业中介职能的作用下,知识供需双方进行博弈(主要是价格博弈),如能达到一致则进行知识交易。由核心企业作为知识市场管理方参与知识交易有利于知识买卖双方更便捷地搜寻到相关信息,可以适当降低知识的交易成本,同时由于核心企业一般不会因外部竞争条件和自身收益的变化而脱离供应链,知识市场的运行也更为稳定。但由核心企业作为管理方构建知识交易平台难度较大,因为核心企业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软硬件,同时还要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可能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以及知识交易的低效率。
(2)第三方作为管理方的交易。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市场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知识服务公司作为知识市场的管理方参与知识交易。根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应将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以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而将那些不属于核心的或企业不擅长的业务外包出去,充分利用他人的技术、知识、时间和资金等资源为自己服务。由
于第三方知识服务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因此其作为知识市场管理方参与知识交易可以使服务更加专业化。通过业务外包,核心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但这种方式的知识交易成本较高,第三方自身的运营状况也会对供应链中知识市场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面临知识泄露等风险。
3按知识外部获取途径分:市场采购、正式战略联盟和非正式合作。
(1)市场采购。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可通过市场采购方式进行,其前提是要求供应链知识市场必须支持基本的知识搜寻、知识定价、知识转移、货币支付及知识评估等知识交易活动。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市场通过市场采购进行知识交易的主要形式如下:①购买相关知识产品。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弥补知识缺口,得到有效的知识产品:⑦进行知识外包。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可通过知识外包的途径在知识市场进行知识交易,主要通过签订合约由承包单位负责研发所需知识,其途径包括产学研合作,顾问咨询等:③招聘知识专家。供应链知识市场中的知识需求方通过知识市场公开招聘拥有所需知识的专家,从而不需要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培训人才及自行研发企业外部已存在的知识,使知识获取速度更快,知识交易更有效率。
(2)正式战略联盟。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双方为了达成双赢的战略目标,可以通过协议结成正式战略联盟,彼此贡献并共享双方的资源,促进知识交易目标的实现。战略联盟根据其正式化与密切程度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长期合约关系。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双方为了使知识共享与交流的行为更规范,更持久,可以签订正式的长期合同,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约束和规范,降低合作风险:②虚拟组织。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可以签定正式的协议,整合成一个虚拟式的组织,为某种特定产品的销售或服务进行分工合作;③人股和合资。这种方式一般要建立在彼此高度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资本的整合促使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而更有利于知识交易的达成。
(3)非正式合作。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还可通过非正式合作的途径进行。通过非正式合作进行知识交易的主要形式如下:①供应商参与实践。供应链一般是围绕某个核心企业而建立的,因此应注重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知识交流,鼓励供应商积极参与实践并进行相应的知识交易活动。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了供应商协会,丰田汽车公司的顾问被派驻到各供应商处,合作发展最佳实践,并通过轮岗共享和扩散最佳实践。这种知识交易的实践活动促使丰田汽车公司把供应商当作创新的伙伴,与之形成了相互信任和依赖的生命共同体,并通过增加订单、延长合作期限等对供应商予以鼓励;②协同商务。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交易伴随商务活动进行,即供应链的上下游伙伴在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协同服务等商务活动的协同中,共享、交流、转移信息和知识,从而达到提高供应链快速响应市场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有效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1优化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交易存在诸多障碍,如: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失真,企业间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隐性特征又会阻碍知识的转换和传播。上述障碍的产生与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优化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成员企业组织结构应向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知识跨越组织边界在各个企业间流动,使知识交易有序高效达成,进而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有效运行。
2培育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如果供应链中流行知识独占和垄断的文化,那么知识的潜在购买者将无从购买知识,知识交易将无法进行。因此,知识市场管理方应培育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统一和沟通各成员企业的思想,使其对供应链的目标、观念及行为规范产生“认同感”,增进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激发他们参与知识交易的热情,促进知识市场的良性循环。
3建立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由于知识交易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外部性和产权转移的不完全性等特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无法达到完全的信任程度,给知识市场的交易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知识市场管理方应注重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建立,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减少知识市场的交易风险,使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一方面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能积极参与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活动,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4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风险防范机制,由于供应链是由很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所组成的合作联盟,因此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交易活动面临诸多风险(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敲竹杠”等),能否认识和防范这些风险是构建高效率知识市场的重要方面。为了使知识市场的交易各方都能积极进行知识交易,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规避供应链知识市场的风险,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督机制等,从而使知识市场的运行更有效率。
5完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激励机制。知识市场管理方应当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供应链各成员企业进行知识交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激励可以采取商誉激励、订单激励、价格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与感情激励相结合的模式。对积极参与知识交易与知识共享的行为应予以鼓励,对有损知识交易与知识共享的行为应予以惩罚,从而维护知识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确保知识交易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陈菊红,王能民,杨彤,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科研管理,2002,2 3(1):98-102
2Mat son E,Patlath P,Shaver s T,Stimulat-ing knowledge sharing:St rengthening your organi-zations internal knowledge market,OrganizatlonalDynamics,2003,32(3):275-285
3Kafentzi s K,Mentzas G,Apostolou D,andGeorgol ios P,Knowledge marketglaees:strategici s sues and busines s model s,Journal 0f KnowledgeManagement,2004,8(1):130-146
4Desouza K,C,Awazu Y,Facilita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through market meohani sm,Knowl-edge and Proces s Management,2 005,12(2):99-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1128)。
作者简介:张玉蓉,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旭梅,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慧涛,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
合同对供应链协调的作用研究 篇5
关键词:供应链合同,报童模型,供应链协调
全球化市场下, 市场竞争已经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常供应链中企业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来实施各自的决策, 这种决策如果不加以协调就会损害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合同是保证供应链协调的方法之一, 合同中的良好协调机制既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又能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因此, 供应链合同的研究对企业的生产和运作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供应链协调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供应链系统或渠道的协调。Beamon BM (1998) [1]将供应链协调定义为:供应链上的某个成员通过提供某种激励来试图改变另一个成员的行为。良好的协调机制既能提高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又能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 可以极大提升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2]。从定义来看, 协调的目标就是实现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目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改善供应链的协调性方面。
2 供应链合同的概念及类型
供应链合同又称供应链契约。所谓供应链合同是指通过适当的信息和激励措施, 保证买卖双方的协调、优化供应链绩效的有关条款 (王迎军, 2005) [3]。常用的供应链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批发价合同 (Wholesale price contract)
是指销售商根据市场需求和批发价来决定订货量, 供应商根据销售商的订货量组织生产, 销售商承担产品未卖出去的一切损失。
(2) 回购合同 (Buy back contract)
回购合同主要对生产提前期长、销售期短、需求不确定的时令商品 (如服装等) 来说, 在销售季结束时, 分销商可以将其未售出的剩余产品以某回购价格返还给制造商。
(3) 收入共享合同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是指卖方通过制定产品售价来与买方进行协调, 同时分享买方的销售利润。即买方让卖方分享其部分收益, 作为获得批发价折扣的回报。
(4) 数量弹性合同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
是指通常销售商在销售季节前先给出产品订购量, 供应商根据此订购量组织生产, 当销售商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量之后, 可以重新调整订购量的协议。
3 报童模型分析
报童模型是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供应链协调的基础, 供应链合同的模型描述就是借助于报童模型。经典的报童问题是假设在产品的销售期末零售商将采用折扣或清仓的办法处置剩余库存, 在随机需求下找到最大化期望利润的订购数量。Petruzzi和Dada[4]在报童模型中引入价格因素, 分别在乘法和加法模式下对报童模型进行研究。本文描述经典的报童模型时采用期望收益最大法。在报童模型中, 零售商的收益函数为:
是零售商对订货量q的收益函数, p是商品销售价格, w是商品订购成本, v是销售期末未售出商品的净残值, g是销售季节中未能满足顾客需求时零售商的损失, x是顾客的随机需求, F (x) 、f (x) 分别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销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由可得到销售商的最佳订货量q*, q*满足式3。
借助于报童模型, 我们对供应链合同的基本模型进行描述。为了简便, 本文只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 供应链上只流通一种产品。制造商的边际成本为c并以批发价w卖给销售商, 销售商以零售价p卖给最终消费者。
假定F (x) 为需求X的分布函数, f (x) 是概率密度函数。销售商在消费季节来临前以订货量q向制造商提前订货。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行为是一种Stackelberg博弈。在供应链合同下, 制造商向销售商支付一定的费用T, 促使销售商的最优决策行为能满足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合同下的销售商和制造商的收益分别为:
gm是制造商的单位缺货费用, gr是销售商的单位缺货费用。由式4得到销售商在合同激励下的最优决策行为qT, qT若能达到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决策qc, 则说明该合同能促使供应链协调。
4 合同对供应链协调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到, 供应链合同能够作为供应链的一种协调手段。合同对供应链协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
企业间通过签订供应链合同, 能够消除重复、浪费与不确定性, 创造成本优势, 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 可以去掉供应链流程中的多余步骤, 使流程简单而高效。二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重复与浪费。三是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实现物流通畅, 极大地提高服务水平, 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4.2 降低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危害极大, 使供应链企业的库存成本增加, 利润降低, 影响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供应链合同能减少牛鞭效应的发生。首先, 供应链合同的签订使每个企业不必维持较高的安全库存, 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体库存。其次, 合作企业间签订合同后, 一方面, 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供应链合同的柔性范围内, 这样上游企业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得以提高;另一方面, 供应链合同提升了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程度, 保证了供应链企业间即时广泛的信息交流, 防止了“牛鞭效应”的发生。
4.3 风险分担
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中存在着各种风险, 即内部和外部不确定性的因素。风险分担是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有效途径。签订有效的风险分担合同降低了供应链内部不确定性 (如订货的不确定性) , 从而降低供应链的风险。对于供应链外部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在供应链合同下则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例如签订回购合同, 供应商部分或全部回购销售商未售出的商品来分担风险。如果链上成员能根据合约条款各司其职, 共同承担风险, 会使整个供需过程变得有章可循, 有效地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
4.4 供应链合作更加紧密
供应链合同以书面的形式保证合作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使合作过程清晰明确, 使节点企业明确自己在链中的权利和义务, 有利于企业把自身目标与供应链的总目标相结合, 防止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破坏供应链的整体利益。通过调整合同条款来实现利润在供应链中的分配, 使供应链合作更加紧密而顺利。供应链合同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及零售商紧密连接在一起, 它们的关系通过协调合同的梳理, 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扩大客户需求, 提升市场占有率。
5 结语
本文首先对协调的概念进行了回顾, 对各种类型的合同进行了介绍, 重点对报童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分析了供应链合同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但本文只讨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 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以考虑更复杂的一个制造商和多个销售商、多个制造商和多个销售商的情形。
参考文献
[1]Beamon BM.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Models and methods[J].Inter national Jour 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8, 55:281~294.
[2]赵天智, 金以慧.供需链协调控制机制[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41 (10) :123~126.
[3]王迎军.顾客需求驱动的供应链契约问题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 2005, 2:68~76.
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 篇6
关键词:长期合同,罚金策略,目标生产能力,供应链协调
2003年初,国内汽车市场曾出现多款新车同时缺货的现象。一方面,由于过年前后,各汽车厂商均推出各自的新产品,并投放大量广告,努力迎合购车群体的消费需求,因此使这些车在未上市时就大受欢迎,接到大批订单;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制造商对新车的市场前景持保守态度,因此造成新车的生产能力有限。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结果造成十余款车刚一上市就供货不足,使汽车销售商遭受巨大销售损失。这种现象往往是由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偏低、供货不足引起的。此时,零售商往往希望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因为制造商作为零售商产品的唯一提供者,零售商要承担因制造商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的收益损失风险;但当创造生产能力的成本较高时,制造商会承担过多的成本风险,所以制造商倾向于保持较低的生产能力。针对这类问题,本文将研究如何通过罚金策略来协调供应链的长期合作关系,促使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
1 多周期罚金模型描述
该模型中供应链上仅存在两个节点的企业: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某产品的零售价格为r,制造商对零售商的批发价格为ω,r>ω。Ck为制造商创造生产能力的成本,Cp为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ω>Ck+Cp。该产品的需求为随机变量,且其分布函数为F(x),密度函数f(x)>0。设该产品为易逝品,不能以任何形式存储。
在最终需求未知的情况下,零售商向制造商提供一份n周期的长期合同(T,P0,p1,p2),其中T为零售商对制造商定出的目标生产能力,P0为零售商对其订单小于T的部分需支付给制造商的单位罚金,P1为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供应量大于T的部分所给予的单位奖金,P2为制造商对其供应量小于T或实际需求的部分需支付的单位罚金;制造商接受该合同,将决定并创建其生产能力k使其在合同(T,p0,p1,p2)下的预期利润最大化。由于生产中存在设备的损耗,因此制造商为了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需翻修和替换设备。设各周期制造商的生产设备损耗比例为δ,0≤δ≤1。除上述提及的成本和损耗外,本文不考虑其他成本和费用。
由Mark和Farza (2008)中的单周期模型,易得到多周期情况下的供应链预期利润函数为:
由式对k的一阶条件可得,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应满足:
在已知函数F的情况下,易从(2)式得出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k*。下面分别在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目标生产能力和大于目标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
1.1 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基于长期合同(T,p0,p1,p2),将Mark和Farza (2008)中的单周期情况下的制造商利润函数修改为:
其对k求导得:
同理可得,零售商利润函数为:
1.2 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基于长期合同(T,P0,F1,p2),可得制造商利润函数:
其对K求导得:
由(7)式等于零可得:
由(2)式和(8)式可知,要使ks2*=k*,应有r=ω+p1。此时,通过设定ω、p1可最大化供应链利润。
类似地,可知零售商利润函数为:
由(4)式和(8)式可知,制造商的最优生产能力取决于需求分布函数。下面将讨论需求服从具体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时,采用罚金策略和设定目标生产能力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2 特例分析:需求函数服从均匀分布
在给出一般情况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之后,这部分将分析最终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况。假设需求服从均匀分布F(x)=x/a x∈(0,a)。
2.1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已知制造商利润函数对k的导式即式,可得:
由∏s1*=0,可得:
由(11)式可知,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目标生产能力时,制造商选择的生产能力与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成递增关系,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将随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如果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越高,制造商因生产能力不足而支付的罚金就可能会越多,所以制造商将创建更高的生产能力。另外,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合同中p0=0,那么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将无法影响制造商决策生产能力的行为。并且,由式易知,ks1*为周期n的减函数。所以,过长的合同周期将可能不利于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
2.2 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由(8)式求得制造商确定最优生产能力时的函数关系,将F(x)=x/a带入可得:
由(12)式易知,ks2*为周期n和单位奖金P1的增函数。因此,较长的合同周期将较有利于促使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更高的P1将促使制造商创建更高的生产能力。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合同中的T、P0和p2与目标生产能力无关,只有P1能影响制造商的生产能力。
2.3 供应链协调分析
分布函数服从均匀分布时,由(2)式可得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为:
由模型可知,只有当ks1,ks*2分别等于k*时才能达到供应链协调的目的,所以下面将从协调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小于等于和大于目标生产能力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2.3.1 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由(11)式和(13)式可知,在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时,应有:
其中,(14.1)式由ks1*=+计算得出,(14.2)式通过ks1*≤T计算得出。根据(14)式,零售商可以调整各参数,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2.3.2 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由k>kδ>T,ks2*=k*,得出(15.1)和(15.2):
根据(15)式,零售商可以调整参数,协调供应链。由(15.2)可知,对于制造商的供应量大于T部分,如果零售商能将其边际收益作为奖金给予制造商,那么供应链将会得到协调。
3 结语
基于长期合同,本文在最终需求确定之前,研究了如何通过设定短缺供应罚金、短缺订货罚金、超产能奖金和目标生产能力来促使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协调供应链的问题。通过分析需求函数为均匀分布的情况,表明:仅通过设定目标生产能力,零售商将无法影响制造商创建生产能力的决策,除非双方之间存在短缺订货罚金;当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大于目标生产能力时,长期合同将有助于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考虑制造商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可以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何登峰.雅阁等十余款车缺货:供货不足有望缓解[EB/OL].http:// auto.tom.com/Archive/1440/1444/2003/2/19-51326.html.2003- 02-19.
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 篇7
市场中存在一种产品, 其特点就是该产品摆放在货架上的数量越多, 其需求就越旺盛。这一点和普通的价格竞争性产品不同, 其表现是需求随着定价的提高而逐步萎缩。这种外部需求依赖展示库存的产品, 可相对应地称之为库存竞争性产品。
从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科学的角度看, 库存竞争性产品的需求缘于其货架展示库存所带来的两种效应:选择效应和广告效应。大量的展示库存给消费者提供了对所购产品更多的选择权;并且货架规模越大, 往往给消费者以这种产品的市场份额高, 质优价廉的心理暗示, 产生购买的愿望或冲动, 刺激需求的上升 (Wang Y., 2002) 。
从供应链协调角度看, 以集中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为协调目标, 由于货架展示空间的稀缺性, 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最优展示库存量与集中决策时是否保持一致, 成为供应链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 (Cachon P.C., 2002) 。
许多文献将依赖于库存展示量的需求类型放在供应链系统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文献[6,7,8,9,10,11,12]) 。Y.Wang和Y.Gerchak在这方面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文献[10,11,12]) , 正是在文献[12]中Y.Wang明确提出对货架展示库存的研究重点, 但其需求模型是确定性的。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 首先建立依赖展示库存的外部随机需求模型, 然后将其融入RMI+ (带有寄售库存的零售商库存管理, Retailer Managed Inventory with consignment) 和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 Vendor Managed Ivnventroy) 两种库存模型中, 从供应链合同的角度比较分析二者的供应链协调方面的优劣。文献[5]是供应链合同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 重点对随机需求下单期二级供应链中的各种批发、折扣和补贴合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性梳理和研究。
RMI+其实就是传统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方式, 而寄售库存在零售大卖场中尤其常见, 在需求依赖货架展示量的供应链系统中, 把寄售的因素考虑进来是一个接近现实的模型描述。
有关VMI的研究文献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步多了起来 (文献[2,3,4]) 。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也把VMI看作是对传统供应链管理方式的一种改进, 从而在类似的供应链环境中与传统的RMI+方式加以比较和分析。
2 随机需求模型
关于价格竞争性产品的需求模型, 在各类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文献中被大量应用, 其中Petruzzi和Dada (1999) 对此有最为完备和精彩的总结和扩展。仿照此, 建立如下库存竞争性产品的一般需求模型:
D (I, ξ) =μ (I) +α (I) ξ (1)
其中, μ (I) >0和α (I) >0为关于货架展示数量I的确定性函数, 同样都是关于I的递增凹函数, 而ξ为一定义于区间[0, ∞) 的随机变量, φ (·) 和Φ (·) 分别为其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 且有φ (·) >0, 即Φ (·) 是严格递增的随机分布函数。
如果令μ (I) =0, 可以得到关于I的乘法需求模型 (multiplicative demand model) :D (I, ξ) =α (I) ξ, 如果令α (I) =1, 从而得到关于I的加法需求模型 (additive demand model) :D (I, ξ) =μ (I) +ξ。显然, 由于需求函数中随机扰动部分ξ与确定性的程度上, 对本文所展开的关于供应链特定问题的讨论并没有本质上的影响。因此与文献[10]类似, 本文将采用随机乘法需求模型:
D (I, ξ) =α (I) ξ (2)
对于α (I) , 进一步明确如下性质:
(1) α (I) 是正的关于I的非减函数, 即有:α (I) >0, α′ (I) ≥0;
(2) α (I) 是凹函数, 即有:α″ (I) ≤0;
而对于库存展示量I, 考虑到商业实践的现实情形, 零售商并非只单一经营产品C, I受到其他产品的展示空间以及整个分销中心大小的限制, 存在这样的约束条件:
3 建模分析
3.1 RMI+下的供应链系统
不容忽视的是, 由于零售商必须考虑为展示这些产品提供相应的货架空间, 由此产生建立货架空间的相应成本, 其中主要包括投入成本, 以及放弃展示其他产品的沉没成本等, 统一用R (I) 来表示。显然
供应商以单位成本c生产或获取I单位的库存竞争性产品, 并以单位批发价 (w (w>c>0) , 按寄售方式摆放到零售商提供的货架空间上, 零售商则以单位价格p (p>w>0) 出售产品, 以满足随机产生的需求D (I, ξ) 。至库存期末, 没有售出的产品产生单位持有成本h, 在寄售条件下, 持有成本由供应商承担。而没有满足的需求则全部延迟交货 (backorder) , 即不存在销售损失, 产生延迟交货单位成本b。一般来讲延迟交货成本应由供应链双方共同承担, 即有b=bS+bR, 以强调供应商对零售商努力程度的关注和激励。在本模型中, 我们则对此进行简化, 由零售商单独承担所有延迟交货成本。此外有定义:
∀x∈R, (x) +=max (x, 0) 。
那么, 在需求模式D (I, ξ) 为供应链双方共同知识, 初始库存为0, 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 (∏S (I) = (w-c) E (min (I, D) ) -hE (I-D) + (3)
E (∏R (I) ) = (p-w) E (min (I, D) ) -bE (D-I) +-R (I) (4)
其中E (I-D) +、E (D-I) +和E (min (I, D) ) 分别为期望库存冗余、期望库存短缺和期望销售量:
则供应商的问题是:
零售商的问题是:
问题的解决, 将建立在如下引理和假设条件之上:
引理1 库存竞争性产品的期望销售函数G (I) 为其定义域内正的严格递增凹函数, 即有G (I) >0, G′ (I) >0, G″ (I) <0;
证明 在α (I) >0和φ (·) >0的严格约束下, 由 (7) 可知期望销售函数G (I) >0, 而
证毕
同时, 参照文献[10]的有关思路, 存在如下前提假设:
假如:对所有I≥0, 存在:
(1) Λ (I) = (p+h-c) G″ (I) -bS″ (I) -R″ (I) <0;
(2) Λ (I) +h (G′ (I) ) -3 (G (I) G′ (I) G (I) +G″ (I) (G′ (I) ) 2-2 (G″ (I) ) 2G (I) ) <0;
根据引理1, 对于条件1, 当S″ (I) ≥0时, 该条件对所有参数都成立;当S″ (I) <0时, 条件1可转化为:
同样, 对于条件2, 当G (I) ≤0时, 该条件对所有参数都成立;当G (I) >0时, 条件2可转化为:
由引理1, 根据 (8) 式可知, E″ (∏S (I) ) = (w+h-c) G″ (I) <0, 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函数是关于I的严格凹函数, 因此令
E′ (∏S (I) ) = (w+h-c) G′ (I) -h=0
可得到其最优供货量下的最优批发价格:
将上式结果代入 (9) 式得到:
引理2 在供应商决定最优批发价格的前提下, (11) 的零售商期望收益函数是关于I的严格凹函数。
证明 零售商期望收益函数关于I的一阶条件为:
E′ (∏R (I) ) =h (G′ (I) ) -2G″ (I) G (I) + (p+h-c) G′ (I) -bS′ (I) -R′ (I) -h (12)
二阶条件:
E″ (∏R (I) ) =h (G′ (I) ) -3 (G (I) G′ (I) G (I) +G″ (I) (G′ (I) ) 2-2 (G″ (I) ) 2G (I) ) + (p+h-c) G″ (I) -bS″ (I) -R″ (I) =Λ (I) +h (G′ (I) ) -3 (G (I) G′ (I) G (I) +G″ (I) (G′ (I) ) 2-2 (G″ (I) ) 2G (I) ) <0
假设条件2确保上述不等式成立。
证毕
由引理2, 可令 (12) 式等于0, 从而唯一求得最优订货量I*R=arg max (E∏R (I) ) , 不仅使得零售商的收益最大化, 而且据此由 (10) 式得到w* (I*R) , 同时也使供应商的收益达到最优。 (w* (I*R) , I*R) 应为一纳什均衡点, 作为合同条款被双方接受, 最终达成合作目标。
3.2 集中式供应链系统
假设整条供应链由单个主体所有并控制, 合并 (3) 中的问题 (8) 和 (9) , 可得集中化决策时的优化问题:
一阶条件:
E′ (∏C (I) ) = (p+h-c) G′ (I) -bS′ (I) -R′ (I) -h (14)
二阶条件:
E″ (∏C (I) ) = (p+h-c) G″ (I) -bS″ (I) -R″ (I) (15)
由假设条件1, 集中式供应链在整体期望收益函数的二阶条件E″ (∏C (I) ) <0, 具有严格凹性, 最优展示库存量I*C=arg max (E∏C (I) ) 可由下式求得:
(p+h-c) G′ (I) -bS′ (I) -R′ (I) -h=0
比较 (12) 和 (14) 两式, 因 (12) 中h (G′ (I) ) -2G″ (I) G (I) <0, 则E′ (∏R (I) ) <E′ (∏C (I) ) , 而E″ (∏R (I) ) <0, E″ (∏C (I) ) <0, 可知E′ (∏R (I) ) 和E′ (∏C (I) ) 都严格递减, 显然有I*R<I*C, 即分散决策条件下, 零售商将选择低于集中决策时的最优展示库存量, 供应链无法得到协调。
综合以上分析有如下结论:
结论1 传统RMI+环境下, 经营库存竞争性产品的二级分散式供应链所采用的批发合同 (w* (I*R) , I*R) 不是一个供应链协调合同, 分散式系统的整体最优期望收益要比集中式系统少。
3.3 VMI下的供应链系统
考虑VMI管理模式, 不仅因为VMI是对传统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的一种改进, 还因为其在零售行业的广泛应用, 零售批发行业中的蔬菜水果市场中的产品都属于库存竞争性产品, 而对生鲜产品采用VMI管理模式也由来已久。
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供应链各方, 尤其是供应商参与VMI模式的可行性评估。因为VMI的实施将更多的管理成本和市场风险转移给了上游的供应商, 如果仍然采用批发合同 (w, I) , 则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E (∏
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
E (∏
与 (3) 中的问题 (8) 和 (9) 相比, 供应商承担了所有的供应链管理成本, 按照原先的RMI+下的批发合同 (w* (I*R) , I*R) , 供应商期望收益绝对减少, 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是绝对增加的, 显然这样的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但和RMI+相比, VMI的实施导致两个本质的变化, 除了 (16) (17) 两式所表述的收益结构的变化外, 伴随着库存控制权的转移, 供应商拥有了更大的决策权力, 如果坚持实施 (w, I) 批发合同, 供应商有权并且也一定会调整相应的批发价格w和展示库存量I。假定展示库存量仍保持RMI+模式下的最优值I*R, (现实中也是如此, 一旦库存展示空间确定, 对其进行更改或变动, 期望增加或减少库存持有量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那么, 供应商一定会提高批发价格w, 使得如下的参与约束条件成立, 否则, VMI模型实施失败:
(wVMI-w (I*R) ) G (I*R) -bS (I*R) -R (I*R) ≥0 (18)
显然此条件保证了实施VMI后, 供应商得到不低于RMI+模式下的期望收益。由 (18) 式可进一步得到:
上式规定了供应商调整批发价格的上下限, 比较 (16) 与 (13) , 当wVMI→p时, E (∏
以下分析VMI模式下优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并同时说明即使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大于0, 由于VMI模式的安排, 供应商获得更多的决策管理权, 供应链得到比RMI+下更好的协调效果。
显然, VMI下的优化问题都是围绕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函数展开的:
供应商首先确定一个接近p的批发价格wVMI, 只要p-wVMI>0, 零售商都会接受;这样一来, 问题 (20) 的优化结果只建立在唯一的变量I之上, 依据假设条件1, (20) 中的期望收益函数为关于I的严格凹数, 对I求导并令其为0, 即可求得期望收益最大时的最优的展示库存量I*VMI:
E′ (∏
由于约束条件 (19) 的存在, 比较 (12) (14) (21) 三式, 可得:E′ (∏R (I) ) <E′ (∏
VMI下批发合同 (w, I) 的纳什均衡解是在现实中的极端例子, 但可以说明VMI模式在协调供应链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在商业实践中, 可以参照仅靠出租卖场而收取相对微薄租金的零售商和其供应商之间类似VMI的供应链合同安排。但显然, 更合理也更现实的VMI下的供应链合同应该是一份收益分配合同, 在此合同之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分别是:
E (∏
E (∏
其中0≤ε≤1。可以认为这个收益分配合同 (ε, I) 只是简单而直观地对价格p进行了“切割”分配。ε代表了:①供应链各方的谈判能力;②供应链一方对另一方的补贴率或转移支付率。现实中实施VMI的供应链处于领导地位的往往是零售商, 比如沃尔玛, 那到ε可以看作是强势的零售商对被要求实施VMI的供应商的一种转移支付, 补偿其管理库存的成本支出。对 (20) (21) 两式, 只要转移支付足够高, 供应链同样能达到协调。极端情形是当ε趋近于1, 收益分配合同 (ε, I) 与上述的批发合同 (w, I) 趋于均衡状态时保持一致, 从这一点看, 二者在协调供应链方面具有同样的优势, 没有本质的区别。
综合以上分析有如下结论:
结论2 VMI环境下, 经营库存竞争性产品的二级分散式供应链, 如仍实施批发合同 (w, I) , 应存在唯一纳什均衡点wVMI=p, 供应链达到完美协调。但供应商获得整个供应链的收益, 零售商的收益为0;只要供应商选择了足够接近但不等于外部价格p的批发价格, 使得零售商的收益不为0, 仍能达到比在RMI+下更好的协调效果。
4 数值算例
现在通过具体的函数表达式和数值假设, 并借助数学软件Matlab6.0来验证上述一般性的理论分析过程。假设随机项ξ服从参数为1的指数分布, 即ξ~Ex (1) , η=E (ξ) =1, 而需求函数确定项
例如, 按照推导分析过程, 假设产品的市场价格、批发价格、延迟交货成本、持有成本和制造成本分别为p=160, b=20, h=20, c=50, 求得供应链在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展示库存量为I*C=23.1946, 在RMI+模式下, I*R=20.6286, 如实施VMI模式, 仍履行批发合同 (w, I) , 则批发价格wVMI的变动范围为131.6368≤wVMI≤160, 当wVMI=155时, I*VMI=22.2703, 存在I*R<I*VMI<I*C, 与分析结果一致。
图1是上述条件下的各期望收益函数曲线, 可以看出各曲线并不具有全局凹性, 在0点附近有一极小值, 图2的各期望收益函数的一阶导函数曲线也说明了这一点, 它们并非严格的递减函数。但假设条件1和2保证了在I的某一邻域内就存在使得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最优展示库存, 在上述算例演示中这一结果还是唯一的。
当产品的市场价格、批发价格、延迟交货成本、持有成本和制造成本分别为p=320, b=36, h=36, c=70, VMI下的批发价格wVMI=315时, 而需求函数有所不同, 则有如表2的计算结果, 显然VMI环境下的供应链系统更接近集中式系统的库存展示状态, 比RMI+下的系统更协调。
5 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批发合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虽然是最直观和最常见的供应链合同, 但却无法协调供应链而使其各方及整体的收益达到最优。但在VMI的库存管理模式下, 无论采用批发合同还是本质区别的收益分配合同, 都能够较好地协调供应链, 或达到优于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协调效果。
显然, 对于库存竞争性产品而言, 连续的补货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唯如此才能一直保持最优的展示库存量, 从而达到最佳的需求水平和相应的收益水平。笔者未来将对相关的补货策略做进一步的研究, 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不确定需求条件下的该类特殊产品的库存管理特点。
摘要:考虑只有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 在单个库存期内经营库竞争性产品, 其需求依赖产品的货架展示库存。首先建立依赖展示库存的外部随机需求模型, 然后将其融入RMI+和RMI+两种库存模型中, 从供应链合同的角度比较分析二者在供应链协调方面的优劣, 结果证明在两种库存管理模式下, 均存在批发合同下关于展示库存量的纳什均衡解, 但只有VMI下的批发合同能够使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分析结果。
关键词:RMI+,VMI,库存竞争性产品,供应链协调
参考文献
[1].Petruzzi, N.C., M.Dada.Pricing and the newsven-dor problem:A review with extensions[J].Operations Re-search, 1999, 47 (2) :183~194
[2].Dong, Y., Kefeng Xu.A supply chain model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2, 38:75~95
[3].Mishra, B.K, .S.Raghunathan.Retailer-vs.Vendor-Managed Inventory and Brand COmpetition[J].ManagementScience, 2004, 50 (4) :445~457
[4].Cetinkaya, S., CY.Lee.Stock replenishment andshipment scheduling for vendormanged inventory systems[J].Management Science, 2000, 46 (2) :217~232
[5].Canchon P.C.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contracts[R].Working Paper.The 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002
[6].Baker R.C., T.L.Urban.A deterministic inventorysystem with an inventory-level-dependent rate[J].Journal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88, 39 (9) :823~831
[7].Datta T.K., A.K.Pal.A note an inventory modelwith inventory-level-dependent rate[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0, 41 (10) :971~975
[8].Urban T.L.An inventory model with an inventory-lev-el-dependent rate and relaxed terminal conditions[J].Journal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2, 43 (7) :721~724
[9].Pal S, .A.Goswami, K.SKChaudhuri.Deterministicinventory model for deteriorating items with stock-dependent de-mand rate[J].Internation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3, 32:219~299
[10].Gerchak Y., Y.Wang.Periodic-review inventorymodels with inventory-Level-dependent demand[J].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1994, 41:99~116
[11].WangY., Y.Gerchak.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when demand is shelf-space dependent[J].Manufacturing&Service management, 2001, 3 (1) :82~87
企业供应链风险控制研究 篇8
(一)独特性
各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企业供应链的主要风险,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虽然存在合作关系,但也都以各自的利益为主,所以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影响监督效力,也会引起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间既然存在合作关系,那就意味着彼此之间有一部分信息是公开的,这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企业间的这种相互合作又相互博弈的关系所带来的风险具有独特性。
(二)传递性
在一个供应链中含有多个企业,它们涵盖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这就意味着风险因素会在供应链中传递,也就是说在一个环节出现了潜在的风险,那么势必将影响其他的环节,使风险传递并扩大,使整个企业供应链面临更大的问题及风险。
(三)“牛鞭效应”性
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会引起一些企业对供需信息的误读及曲解,并且这种误读及曲解会从供应链的下级向上级传递和放大,这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尤其是对于供应链庞大的企业,面临这种风险的机会越多,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越大。
二、企业供应链风险存在的主要表现
(一)供应链结构风险
1. 供应链变动带来的风险。
在供应链建立初期,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为了他们共同的利益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经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其中的某一个企业有所懈怠或者违背规定就会被淘汰出局,那么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就会面临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有一部分信息是被共享的,当供应链中的一个企业被淘汰时就有可能泄露其他公司的信息,给其他公司带来损失。供应链解体的风险会从链条成立一直持续到链条的崩塌,供应链所能持续的时间主要取决于供应链的效益、产品利润、企业间的目标是否一致、信任度、彼此依存的程度及利润分配模式等因素。
2. 供应链松散性带来的风险。
国内的企业供应链大多疏于规范化的管理,在建立之初就没有严格的准入机制,有些企业甚至只注重性价比而忽略供应商的资质、规模、抵抗风险的能力及产品质量,在供应链建成后又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及管理章程,所以较易出现风险。此外,供应链的动态性还可能使风险管理不能持续进行,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供应链的长久发展。
(二)供应链内部环境风险
1. 企业文化多样性引发的风险。
由于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可能导致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由于供应链是从整体最优化设计业务活动及作业流程的,这就使不同企业处于同一流程中,企业文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差异的协调成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好企业文化差异必然对供应链效率、效益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供应链的破裂。
2. 对合作伙伴过度依赖引发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材料供应方会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打击竞争对手,也会使用各种手段促使企业减少供应商数量,结果是企业的供应越来越集中,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此时就会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崩溃。
3. 优化供应链业务流程引发的风险。
不断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是企业供应链的优势,要优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改变人员结构、改变组织机构,这将会触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形成很大的阻力,因此能否切实落实优化的业务流程是供应链效率和效益的保障。
4. 企业应用供应链发展不平衡引发的风险。
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存在很多差距,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企业规模等诸多因素,导致供应链本身发展并不平衡。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供应链风险控制的能力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这会为供应链合作带来风险。
5. 供应链自身管理引发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的松散性,可以设置供应链协调机构来制定供应链的目标。但是,这种协调机构并不是一个上级管理机构,它对各企业并没有直接管理权,因此协调方案是否得到落实,执行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企业自身。这就使供应链管理过程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6. 人力资源引发的风险。
一个企业能否做强、做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人才战略。企业要有能够吸引人才的薪酬水平、激励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招聘到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于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者来说要管理好关键位置上的员工,使他们能够真心为公司效力,避免因某个关键岗位的员工工作不认真而毁掉整个供应链。
(三)供应链外部环境风险
供应链的外部环境风险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以及经济环境风险等。这些风险因素都令供应链面临着风险,影响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市场发生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时会对供应链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时,会使供应链发生中断,从而影响供应链的完整性。
三、防范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供应链风险控制体系
针对目前企业供应链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供应链风险控制体系,该体系可以对企业的供应链风险进行准确的确认、评估和管理。
风险分析系统应该包括风险分析与管理指导思想、风险分析与管理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目标、风险分析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和风险分析与管理解决方案几个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供应链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如下:首先制定供应链风险控制的指导思想,在此指导思想下建立供应链风险控制目标、理论方法和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供应链风险控制的整体环境。
(二)明确供应链风险控制范围
目前,企业供应链风险的控制范围还很不明确,因此企业应该把供应链的风险进行系统分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到供应链风险容忍度边界。笔者主要借助风险坐标图分析法来对供应链风险控制范围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
从图1可知,供应链风险控制坐标图共分为四个区域,第(3)区域属于低风险区域,在该区域,企业主要是对供应链的风险监控,不必采取控制措施;第(1)区域和第(4)区域属于中风险区域,在该区域,企业应该采取简易措施对风险加以防范,防止风险的蔓延;第(2)区域属于高风险区域,在该区域,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有效控制风险,可以采用组合、转嫁等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三)制定风险控制标准
主要针对第(2)区域高风险区域制定的风险控制标准。针对这样的高风险领域,企业应该要建立企业行为限制标准,这一限制标准也为最低限度,即使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挥创造力,寻找创造价值的新途径。管理层可以利用这些限制标准,直接对控制的对象进行实时控制。
(四)规范风险控制行为
企业供应链合同研究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供应链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新的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正变得日趋重要,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48.2%,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占到75%。然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所做的“五城市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显示,44.7%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比较困难,超过七成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必须以高于基准的利率水平借贷,超过七成的企业认为竞争太过激烈和资金缺乏是遇到的最大困难。由此可见,虽然经济结构变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但由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使其发展面临着融资方面的诸多障碍和约束。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及产生根源
(一)内源融资能力匮乏。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的重要来源,在企业初创时期,企业难以获得外部充裕资金,也难以支付高昂的资金成本,一般选择内源融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50%以上,美国甚至达到80%以上,并且比例不断上升。而我国中小企业中,国有、集体和民营三种类型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比率都不到30%,可见其自我“主动积累、自我约束”意识不高,再受到产品、规模、市场、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内源融资能力匮乏,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间接融资不受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间接融资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借贷型融资,通常随着企业生存期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然而在我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2年底,金融机构共发放短期贷款74247.9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058.8亿元,占比1.43%。从有效需求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金融资源不超过20%。究其根源在于政府和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明显的规模歧视, “四大”国有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使最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分行、支行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有效的信贷支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很少;而中小企业由于可作为信用担保物的实物资产相对较少,银行出于风险与成本的考虑,极易出现“逆向选择”。因此,中小企业即使有好的项目也难以获得银行支持取得贷款。
(三)企业债券融资门槛高、比例低。我国在整个发债结构中,长期以国债、政府债券及有政府信用的金边债券为主,企业债的发行是审批制而非核准制;国内目前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发债主体资格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缺乏信用等级,缺乏发行债券担保等原因,无法进行债券融资。在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占整个证券市场比重的65%以上,而我国到2001年底,企业债券占整个证券市场比重仅为4%。
(四)股票融资受到政策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保证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股份制改造)和筹集资金,行政干预现象突出。这种政府对股票市场的隐性担保方式在资本市场建立初期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逆向选择”现象,这种现象被描述为“绩劣国有企业驱逐了绩优的中小企业”即:能进入股票市场,筹集到大量资金的是绩效很差的国有企业,而资产、绩效优良的中小企业却迫于某些政策性的人为限制,无法进入股票市场筹集发展资金。截至2006年11月,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89家,总市值1636亿元,加上已公开招股的11家企业,累计总数才100家,在2006年11个月中,中小企业板共融资141亿元,仅占证券市场全部融资总额的8.9%,这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比,极不匹配,资本市场配置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比例仍然过低。
(五)高成本的无序的民间融资不规范。民间借贷属非正规借贷渠道,不受国家规定利率制约,是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常用的直接融资方式。借贷利率一般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据调查,民间借贷的月利率平均为8‰-15‰,最高的甚至达30‰。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相比,其规模较小,利率较高,融资成本高昂,容易造成公司破产,扰乱金融秩序。而且民间借贷融资是不受我国现行法律保护的行为,甚至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而受到惩罚。因此,民间融资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间的资金难以大量地转化为资本,难以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仅靠初创时期原始积累、民间借贷以及集资入股等方式的资本投入已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资金供需双方的极度不对称,造成了融资结构与潜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性,最终将限制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
面对融资方面的诸多障碍和约束,笔者认为要改变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应借鉴国际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内外兼修、共谋发展。
1.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素质,培育内源融资能力。为使中小企业获得广泛、持续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首先,通过培育员工、引进先进人才、更新技术与管理理念、研究市场需求和资金运作方式、以诚信为本、打造企业的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等方式来大力提升企业的整体信用等级。其次,对于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应努力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逐步提高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以增强筹集资金的能力;第三,应强化信用意识,积极努力在融资活动中树立起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总之,提升中小企业素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
2.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已不能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当务之急是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其一,适时开放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启动债券的融资功能。债券融资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诚信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权益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有助于降低公司的加权资本成本;增强中小企业持续融资的能力。一方面希望能降低债券发行的门槛,逐步放宽限制,允许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公司债券进行融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组合,扩大规模,来启动债券的融资功能;其二,推动中小板创新与发展,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目前中小板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已上市公司89家,待发行11家,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小板公司主营收入平均增长35%,净利润增长13%,可见中小企业板已经催生了一批快速成长、自主创新突出的中小企业。但在中小企业板的未来发展中,仍应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督等措施,以倾力打造诚信之板,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3.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目前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2000年以来,全国企业间直接拆借或借贷的金额每年不低于1000亿元。在这些城市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总额中,80%左右来自民间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的调查表明,民间金融的规模在7400亿元至8300亿元之间,相当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增加额的近30%;花旗银行则估计,仅在2004年5月到10月期间,银行居民存款流失额在9000亿元左右,这些资金都用于自己投资或民间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部分官方数据也表明,民间金融的规模相当于被调查各省当年融资增量的15%至25%。对于这部分资金,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对贷款利率进行政策限定,引导民间融资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商业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由商业银行充当中介机构,开展针对具体企业、具体项目的多方委托贷款,为出资方、资金使用方服务。
4.开辟融资新途径——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在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信用实力掌握的基础上,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风险管理,在帮助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通过这种模式融资,银行可以灵活评估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个步骤,推出原材料融资、存货融资、装船前/后融资、进出口保理和信用保证等多种产品来解决公司的不同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2005年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但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的作用就是把这些闲置资源盘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符戈.中国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7-36,64-130.
[2]“构建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课题组“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3, 7:27-30.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篇10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包括概念研究、评估机制研究和实施机制研究[1]。
1.1 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研究
由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时间较短, 国内外学者对绿色供应链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国内完善了绿色制造的涵义, 同时还研究了绿色制造的完成机制。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起源于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 这是与国内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不同之处。
1.2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机制研究
很多学者讨论了政府绿色供应链实现机制中的作用,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政府施加给企业的压力有关。学者对绿色制造实施中存在的市场障碍和技术障碍的研究, 是国内最初的实现机制研究。
1.3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估机制研究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评估方法, 包括层次分析法、应用网络分析法和线性规划法。目前,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的研究, 而很多国外专家通过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潜在关系,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研究评估方法与评估重点。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对于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内容, 学者们也没有达成一致。
2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阶段性特征
2.1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企业完整地参与了整个绿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包括绿色供应、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和绿色回收等[3]。
(1) 绿色供应。在环境方面, 企业和供应商需要进行有效沟通, 共同设计并完成企业的环保目标和准则, 在双方互相督促下, 最终实现绿色环保目标。绿色供应为供应商实现了即时供应, 并在生产产品时确保资源的低成本和高质量。
(2) 绿色设计。作为绿色供应链的基础和前提, 绿色设计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 完整地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从低碳的角度实施可回收的设计, 以达到根本防止污染的目的。在完全分析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基础上, 优化设计环节, 使产品具有可重复使用的功能。绿色设计的宗旨是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环境模式, 实施“源头治理”的低碳环保方案。
(3) 绿色生产。作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 绿色生产以节能和减污为目标, 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 来降低或消除生产对环境的破坏, 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治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4) 绿色营销。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支持, 绿色营销通过展示企业绿色文化, 对顾客传输绿色消费观念, 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并树立起绿色的企业形象。
(5) 绿色物流。作为绿色营销的支撑, 绿色物流包括绿色包装和绿色运输, 在运输、包装等过程中, 控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并完成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让资源得到最佳使用。
(6) 绿色回收。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环节, 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 需要进行回收处理, 来达到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绿色回收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回收处理成本与价值, 选择最优方案, 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最高的价值。
2.2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阶段性特征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生存需求阶段、初步合作阶段、源头绿色化阶段和自我价值实现阶段这四个阶段[4]。但当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不成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阶段,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为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来制定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
第一阶段是企业最根本的生存性阶段, 也是最底层的阶段, 企业必须遵守基本的环境保护的规章和制度, 通过自身进行环境管理来促进企业自身的绿色和谐发展。通过这一阶段, 企业与其上游和下游企业进行合作, 为建立绿色供应链做好基础。绿色供应链在整体上存在内容上的递进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根本上是从源头上设计绿色产品并实现绿色化的生产过程, 之后进行绿色环保的库存与运输, 最后为顾客提供达到低碳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
第二阶段是初步合作阶段, 按照环保和低碳的要求, 企业完成了供应链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初步合作。为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通过对供应商的低碳活动设计准则, 从供应商得到低碳环保的材料, 这时还没有向供应商提出低碳环保方面的各种帮助。企业在这一阶段储备的环境管理资源, 为后来阶段的核心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阶段是源头绿色化阶段, 是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 因为它深入到了整个供应链的源头绿色控制。在和供应商进行合作的基础上, 这一阶段还需要让顾客了解相关产品的环境保护信息。无论是绿色产品的营销还是购买, 都深入到了共同设计绿色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第四阶段是实现自我价值阶段, 这是所有企业最高层次的需
参考文献
[1]王义琛, 王远, 朱晓东, 吴小庆, 陈洁.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3) :9~13.
[2]王文正, 丁红红.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途径[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2) :27~30.
[3]徐建, 于惠川.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分析[J].物流科技, 2010, (3)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