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果检验

2024-06-05

培训效果检验(精选9篇)

培训效果检验 篇1

摘要:目的 运用护士技能比武的方法, 检验规范化培训护士3年的技能培训效果, 为临床护士技能培训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12013届参加3年规范化培训的护士258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2011届102名, 已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2012届127名, 完成规范化培训2年;2013届29名, 完成规范化培训1年。所有护士均参加静脉输液、无菌技术操作和心肺复苏的技能比武, 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完成, 针对决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2和2013届人员中单个项目不合格人次平均占比分别是6.9% (7/102) 、13.4% (17/127) 和27.6% (8/29) ;2011、2012和2013届比赛总分分别是245.7分、238.5分和240.1分, 2011届优于2013届, 2013届优于2012届;对单项比赛>90分人次占比分析发现:2011、2012和2013届分别是11.8% (12/102) 、6.3% (8/127) 和17.2% (5/29) , 2013届护士优于2012届。结论 规范化培训时间长短与效果成正比;规范化培训应适当控制规模, 才能保证质量;在规范化培训中融入技能比武, 有利于强化年轻护士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高操作能力, 促进年轻护士的快速成长。

关键词:护士,规范化培训,技能比武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士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 是促进护士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1]。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 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熟悉医院护理工作制度,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和基础护理操作, 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为了检验医院护士3年规范化培训的技能培训效果, 并给年轻护士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本院于2014年10月~11月开展了“新秀之路梦想有形”2011~2013届规范化培训护士技能比武, 比赛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现将三届规范化培训护士比赛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院2011~2013届护士共计268名, 均参加3年护士规范化培训, 其中2011届109名、2012届130名、2013届29名。按照人性化管理的原则, 怀孕、产假和病假人员按照自愿原则参加比赛, 其他规范化培训人员均要求参加比赛, 最终确定参赛人员258名, 其中2011届102名, 2012届127名, 2013届29名。258名护士中, 本科学历168名, 大专学历90名, 均为各医学院校毕业后考入本院的正式在编护士。

1.2规范化培训方法按照国家规范化培训要求, 对三届新进护士进行为期3年的儿童护理专科理论培训和10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制定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 每年轮转1个系统 (从内科、外科和门急救系统中安排1个科室) , 要求3年内达到熟悉内、外、门急3个系统工作的要求, 第一年要求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和基础护理操作, 定期参加“三基”考试和考核, 年终参加年度业务考核;第二年可以组织科内业务学习或个案 (教学) 护理查房, 参与护理管理实践;第三年掌握急、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监护, 参与病区质量管理及临床带教工作。按照规定每个季度都要进行1次理论和操作考核, 3年后按照考核成绩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定科。参加本次比赛的2011届护士已经完成规范化培训, 2012和2013届已经完成2年和1年的培训。

1.3技能比武方法为检验培训效果, 医院采用技能比武的方法从规范化培训考核规定的10项操作中, 选取静脉输液、无菌技术操作和心肺复苏 (CPR) 作为技能比武项目。按照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科室主持开展, 完成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均要求参加3项比赛, 比赛结束将成绩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汇总各科比赛成绩后, 再通知参加复赛的人员名次, 即各科第1名和最后1名人员参加片区复赛, 同时护士长可以自荐1名人员参加复赛, 护士长自荐人员均为本科室比赛成绩排名第二者, 少部分为平时工作优秀, 此次科内比赛成绩居中上的人员, 每科室共有3名成员参加复赛。内科、外科、急救 (含门诊) 3个片区, 每个片区各12个科室, 各有36名护士参加复赛, 复赛采取片区间交叉考核, 每名选手均参加3个项目比赛。决赛由各片区比赛中的前12名参加, 决赛评委由医院监审部从医院技能考核师资库中抽取, 每个选手抽签一项操作参加决赛。

1.4评分内容与标准评分内容与标准以《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2]为蓝本, 结合今年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出版的静脉输液标准和医院统一要求执行。

2结果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算资料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无菌技术操作比赛结果

参加无菌技术操作的决赛人数为2011届24名, 平均分值80.6分;2012届34名, 平均分值80.6分;2013届参加人数13名, 平均分值81.5分。附表中的各成绩分区占比, 均采用本届实际该分值区人数与本届总人数之比。

2.2 CPR操作比赛结果

参加CPR操作决赛人数为2011届24名, 平均分值80.3分;2012届34名, 平均分值75.9分;2013届13名, 平均分值74.3分。

2.3静脉输液比赛结果

参加静脉输液操作的决赛人数为2011届24名, 平均分值84.8分;2012届34名, 平均分值82.0分;2013届参加人数13名, 平均分值84.3分。

3讨论与启示

3.1适当控制规范化培训人员规模, 有利于保证质量按常理来说, 培训时间与培训质量成正比:通过对3年规范化培训人员中低于70分 (不合格) 的比赛成绩分析发现:2011、2012和2013届人员中单个项目不合格人次平均占比分别是6.9% (7/102) 、13.4% (17/127) 和27.6% (8/29) , 说明培训时间长短与培训质量和效果成正比, 因为2011届已经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 通过3年的轮训, 操作技能整体水平相对优于2012和2013届, 不合格人次最少。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一个连续性的护士综合素质培养与考核的方案, 所以个别护士单次技能考核不合格, 并不影响完成规范化培训, 但本次技能比武的成绩提示我们, 针对完成规范化培训的护士, 仍然不能懈怠, 下一步要继续强化专科护士的培养, 促进专科护士人才素质的提高, 这样方可达到和符合《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的要求, 即确定临床专科护理岗位, 坚持“以用为本”,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3]。但是通过对3年规范化培训人员三项比赛的平均成绩分析发现:2011、2012和2013届比赛总分分别是245.7分、238.5分和240.1分, 2013届优于2012届;通过对3年规范化培训人员单项比赛>90分人次占比分析发现:2011、2012和2013届分别是11.8% (12/102) 、6.3% (8/127) 和17.2% (5/29) , 2013届护士优于2012届。进一步座谈调研发现:2012届130名护士在日常的培训考核中, 由于人员多, 示教看不清楚, 训练时纠错不及时, 训练机会相对少。相比之下2013届29名护士, 每次培训动手操作机会多, 老师在巡回管理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和纠错, 虽然规范化培训仅1年, 但优秀生较2012届多, 总体成绩也优于2012届。这说明医院规范化培训应适当控制每一批的规模和人数, 保证培训质量。

3.2注重日常实践与培训, 有利于提高操作能力通过对三项比赛平均成绩分析发现:静脉输液优于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技术操作优于心肺复苏。与评审专家讨论后, 一致认为尽管静脉输液程序复杂, 操作时间长, 但由于静脉输液日常操作多, 锻炼机会多, 而且每天操作时面对家属和患者, 护士更加重视提高静脉输液的技能, 所以静脉输液比赛结果最理想。在儿童保健科、供应室和体检中心工作的护士比赛成绩较病房工作护士明显差, 体现在关心病人不够。这说明一方面护理技能训练, 临床实践很重要。另一方面, 医务人员不能单纯把病人作为一种临床病例来看待, 而应把其作为属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和一种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来看待[4], 也就是关心病人要体现在护理操作中。只有转变理念, 将思想重视与勤学苦练相结合, 才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由于大部分护士日常护理工作中真正开展CPR的机会不多, 所以CPR操作没有真正融入到抢救意境中, 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针对心肺复苏技能的提高, 根据姜金霞等人[5]的研究发现:每次考核均模拟现场, 设置急救情景, 如电击、溺水、紧急心脏事件等情况下引起心搏骤停, 能够使护士身临其境, 综合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朱英华等[6]人的研究发现:采用多媒体及复苏模拟人分段演示培训的方式可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操作水平,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院未来将改进培训和考核方法, 首先将心肺复苏的视频资料挂在医院办公网上, 方便大家在科室学习;在操作训练室提供视频演示系统, 方便大家模拟训练;考试时设置模式情境, 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护士CPR能力。

3.3差异化的组赛方式, 有利于全面提升护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以渐进式方式培养新护士, 已不能适应护理队伍建设的需要[7]。很多医院采取多元化策略, 从知识、技能和人文等方面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新秀之路梦想有形”的初赛、复赛和决赛是多元化策略之一, 不仅为年轻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现自我的舞台, 也通过比赛发现了一批年轻优秀的护理技能操作能手。另外, 本次比武参赛人员与以往要求不同, 常规是各个科室的优秀选手参加片区比赛, 本次是科室报送成绩到护理部后, 再要求科室的第1名和最后1名护士参加片区比赛, 同时, 给护士长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 另举荐科室1名人员参加, 以全面了解规范化培训人员操作技能的整体水平, 结果发现:各个科室操作成绩最后一名的护士通过努力均有不同程度进步, 首先各片区的后3名都不是初赛中科室的最后一名, 其次某个科室的最后一名甚至超过本科第一名, 最后将各科第一、护士长自荐和各科最后一名人员的成绩汇总发现, 各科第一名组合的小组成绩最好, 体现了比赛的真实性, 也基本与日常的规范化培训操作考核成绩一致;各科最后一名组合的成绩优于护士长自荐组, 说明通过自身努力, 勤学苦练, 主观可以改变现状, 同时优秀选手的标杆作用可以提升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另外, 我们也针对比武中失分因素进行了分析, 如:无菌观念不强、无菌区域不清楚、无菌操作不注重细节等, 这可能与日常无菌意识的培养不足有关;静脉输液穿刺不成功, 除与参赛人员技能有关外, 也与比赛规则中的随机安排病人有关, 因为不同病人血管暴露程度不同, 存在一定的机会因素, 也提示在组织静脉输液比赛时, 最好由选手自带病人, 以保证穿刺成功的公平性。

总之, 对此次规范化培训护士技能比武的成绩分析, 提示规范化培训的规模和时间长短对培训效果会有一定影响, 技能比武可一定程度上反应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建议医院适当控制规范化培训的规模, 开展技能比武可以促进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落实, 可作为督查和评价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一项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段香平.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我院新护士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杂志, 2013, 27 (2) :177-178.

[2]阳爱云, 方立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J].当代护士 (上旬刊) , 2012, (6) :9-12.

[4]朱丽辉, 李凤辉, 祝益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践[J].护理研究, 2013, 27 (8B) :2512-2514.

[5]姜金霞, 彭幼清, 施雁.多元化心肺复苏培训结合督查考核在临床护士保持心肺复苏技能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 :57-59.

[6]朱英华, 董荔.214名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体会[J].重庆医学, 2012, 41 (15) :1554-1555.

[7]高学农, 杨蓉, 刘红菊, 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探讨[J].护理学杂志 (综合版) , 2010, 25 (25) :8-10.

培训效果检验 篇2

(一)外部效应指标

1.反映总体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gdp指数和gnp指数;失业率;国际收支概况

2.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

(二)内部效应指标

1.反映供给数量及结构变化的指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货币供应量结构比率

2.反映币值情况的指标:货币购买力指数;货币贬值率

2010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货币政策动用一览表:

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

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预示着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流动性收紧的开始。

2月12日,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5月2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6月19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新闻稿。这意味着央行开始重启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汇改进程。人民币汇率不再“紧盯”单一美元,而是重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专家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呈双向浮动态势,弹性加大,不会一次性大幅升值。

10月19日,央行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时隔3年后的首次加息,也被市场视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的标志。市场观点认为,新一轮的加息通道开启。

11月10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这一次开始,小型金融机构不再享受政策照顾。

11月19日,仅时隔9日,央行宣布了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这也成为历史上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间间隔最短的一次。央行此举主要是为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节奏。

12月10日,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培训效果检验 篇3

关键词:肾脏生化检验,分级检验,血肌酐,尿素氮

生化检验是临床检查中的重要一项, 是多种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 分级检验开始兴起,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效果, 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收治生化检验肾脏分级检验的患者100 例,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收治生化检验肾脏分级检验的患者100 例, 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18~71岁, 平均 (43.3±8.3) 岁。同时, 收集同期应用传统检验方法检测的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其中男54 例, 女46 例, 年龄18~72岁, 平均 (43.4±8.1)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行分级检验:检测内容包括血肌酐 (Cr) 、尿素氮 (BUN) 和胱抑素CC (Cys C-CC) , 其中Cys C-CC作为第1级检测项目, 其余2项指标作为第2级检测项目。若有漏诊, 则立即采取分级检测法, 确保所检项目在1 个月内全部完成复检, 且准确无误。对照组利用传统检验法对患者的Cys C-CC、尿BUN和Cr水平进行检测。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Cr、BUN和Cys C-CC阳性检出率比较:观察组Cr检出阳性64 例 (64.0% ) , BUN检出阳性60 例 (60.0% ) , Cys C-CC检出阳性13 例 (13.0%) ;对照组Cr检出阳性8 例 (8.0%) , BUN检出阳性5例 (5.0% ) , Cys C-CC检出阳性7 例 (7.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近些年来, 肾脏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 临床通常会选择肾脏生化检查, 获取相关依据, 传统检验方法要检验肾小球滤过率、 Cys C-CC、 尿BUN、 Cr等多项指标, 灵敏度和精确度都较高, 但费用昂贵, 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医疗资源也是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 即分级检验法, 有顺序地展开检验工作。先从灵敏度较高的项目入手, 若出现问题, 再选择灵敏度相对较低但准确度较高的项目, 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而且能帮助患者节约费用。肾小球滤过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肾脏产生的尿液量, 常被作为检验肾脏是否病变的重要指标[3], 血浆流量、通透性和有效过滤压对其影响较大。当滤过率和通透性明显降低时, 很有可能使肾脏发生病变, 此时, 患者体内堆积了大量肌酐毒素。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 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肾脏还有一大作用就是排泄人体尿素[4], 在肾缺血缺水、高分解代谢状态下, 血BUN含量会明显增加, 相反, 则会引起血BUN值下降。Cys C-CC是低分子量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5], 在肾曲小管中降解并重复吸收, 无法返回到血液中, 所以是很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本研究将灵敏度最高的胱抑素CC作为第1级项目, 如果灵敏度增长则不用检验其他2项。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观察组Cr检出阳性64 例 (64.0%) , BUN检出阳性60 例 (60.0% ) , Cys C-CC检出阳性13 例 (13.0% ) ; 对照组Cr检出阳性8 例 (8.0% ) , BUN检出阳性5 例 (5.0% ) , Cys C-CC检出阳性7 例 (7.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分级检验有利于提高肾脏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 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向英.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 2013, 24 (9) :209-210.

[2]Yu F, Wu LH, Tan Y, et al.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of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classified by the 2003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 and Renal Pathology Society system.Kidney Int, 2010, 77 (9) :820-829.

[3]张红芬.肾脏生化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3) :422-423.

[4]Li SJ, Zhang SH, Chen HP, et al.Mercury-induc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 5 (3) :439-444.

见证检验培训内容 篇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的适用范围、检测对象,见证取样的规定、抽检方法和数量以及检测内容。其中重点是见证取样的规定和抽检的方法和数量。

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众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必须符合GB50325-2001的规定。

民用建筑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2)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Ⅰ类民用建筑对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用方面要求更严格一些。见证取样的规定。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必须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取样和送检是工程质量检测的首要环节,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制止出具只对试件(来样)负责的检测报告,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即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实验室进行试验。见证人员对需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的材料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

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做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

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应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的范围和抽样方法、抽样数量。

依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主要是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内墙涂料、溶剂型涂料、胶粘剂、壁纸、地毯等材料进行控制。

1、无机非金属材料涉及到装修用的就是花岗石、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顶材料、粉刷材料及其他新型饰面材料等。

检测项目是放射性核素

抽检的方法: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饰面板(砖)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抽检数量: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2、人造板及其制品:主要包括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胶合板、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细木工板、饰面人造板(包括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地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检测项目:甲醛释放量

抽检方法:用于木门窗时,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木门窗 每100樘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用于吊顶工程及其他室内装修工程时,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抽检数量:用于木门窗时,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用于吊顶及其他室内装修工程时,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备注:取完样后,试样应立即用不会释放或吸附甲醛的包装材料将样品密封后待测。

3、内墙涂料:主要包括水性涂料和乳胶漆

检测项目:游离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铅、镉、铬和汞)抽检的方法: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抽检数量: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4、溶剂型涂料:硝基漆类、聚氨酯漆类、醇酸漆类

检测项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其中只有聚氨酯漆类需要检测这个项目)、重金属(铅、镉、铬和汞)

抽检的方法: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抽检数量: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5、胶粘剂:

(溶剂型胶粘剂和水基型胶粘剂)。其中溶剂型胶粘剂包括橡胶胶粘剂、聚氨酯类胶粘剂以及其他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的种类多一些,主要包括

缩甲醛类胶粘剂、聚乙酸乙烯酯胶粘剂、橡胶类胶粘剂、聚氨酯类胶粘剂以及其他胶粘剂。

不同类型的胶粘剂检测的项目不同,限量值也不同。应明确 检测项目:

苯、甲苯和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总挥发性有机物 抽检的方法: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抽检数量: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6、壁纸:

检测项目:重金属(或其他)元素、氯乙烯单体

抽检的方法:以同一品种、同一配方、同一工艺、同一产地的壁纸为一批。抽检数量:以批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每批至少抽取5卷壁纸,并保持非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的密封保存待检。

7、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

检测项目:地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苯乙烯、4-苯基环己烯

地毯衬垫: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丁基羟基甲苯、4-苯基环烯

地毯胶粘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2-乙基己醇 抽检的方法:以批为单位随机抽样。抽检数量:

1)在成卷产品中取样,至少距头端2m,中间截取至少1㎡样品三块。

培训效果检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 正面为对照组, 反面为实验组, 各52例, 均为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 实验组年龄20~44岁, 平均年龄 (32.4±8.3) 岁;对照组年龄22~46岁, 平均年龄 (33.6±8.5) 岁。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均符合阴道炎的诊断标准, ; (2) 均经过病理检查和临床验证等系列检验后确诊为阴道炎疾病。排除标准: (1) 哺乳期妇女和妊娠期妇女; (2) 最近同房时间<3天; (3) 处于月经期间; (4) 患有严重心、肾、肝器官异常疾病以及15天内行抗菌治疗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法。使用棉签取患者阴道处的分泌物, 并放置于生理盐水当中利于保存, 从生理盐水中取出阴道分泌物, 并放置于充满二氧化碳的培养基内进行培养。2天后, 选取细菌群中呈现出光滑灰色、呈现半透明状态的雨滴状菌群, 送至检验。

实验组患者则采取PCR检查法。使用棉签取患者阴道处的分泌物, 并放置于生理盐水当中利于保存, 具体检验方法为:将含有阴道分泌物的生理盐水进行分离, 转速为12 00r/min, 时间为15 min。离心后, 添加组织分解液于上清液中, 水浴时间为15 min, 温度为60℃。随即再次离心, 转速仍然为1200 r/min, 时间为10 min。将PCR试剂放置于上清液中进行扩增DNA模板, 与此同时, 设置不含有DNA的模板,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加入引物、双蒸馏水、缓冲剂、模板, 放置于PCR仪器中。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验效果。满足阳性检验标准: (1) 背景并未出现引物二聚体; (2) 边缘整齐, 存在>1 mm的条带; (3) 条带符合期望碱基, 若未处于该范围内, 则视为人工假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7.0软件包予以核验,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阳性检查率为96.15% (50例)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 (40例)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阴道炎具有病程时间长以及发展缓慢等特点, 容易被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所忽视, 伴随疾病的不断发展, 将会导致盆腔以及不孕等疾病, 因此, 阴道炎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2]。诊断阴道炎的重点是对于菌群的诊断, PCR诊断原理主要是通过体外酶对细菌DNA的复刻, 具有快速和准确的优势, 操作更加简单和便捷, 检测结果更加有效[3]。本研究结论显示, 实验组阳性检查率96.15% (50例) , 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 (40例)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CR检测法的阳性检测率较高, 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总而言之, 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较而言, 采取PCR检测法能够提高阴道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 具有极高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值得临床关注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沈烁, 杨长明, 成水平.PCR-DGGE分析合肥市塘西河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 21 (01) :80-87.

[2]邱可清, 沈学群, 高丽华, 何冬财.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12) :74-75.

培训效果检验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集的86份细菌样本进行研究,其中粪便样本21份,尿液样本25份,脓肿样本30份,血液样本10份。所有研究样本都经过标准化的采集和送检流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份。观察组粪便样本10份,尿液样本13份,脓肿样本12份,血液样本8份;对照组粪便样本11份,尿液样本12份,脓肿样本18份,血液样本2份。两组样本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对照组: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集患者粪便标本接种于SS、麦康凯培养基,尿液、脓肿标本接种于血平板,放入温箱孵育培养24 h;采集静脉血8~10 ml,立即注入血培养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Bact/ALERT3D 60型血培养仪进行标本培养。仪器发出阳性报警时,查看细菌生长曲线,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培养瓶内培养液直接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后,报告结果。同时将抽取的培养液转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35℃)、巧克力平板5%CO2、35℃培养18~24 h,待菌落形成后,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微生物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

观察组:应用PCR方法进行检验,ABBOTTm2000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把观察组样本放在生理盐水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1200 r/min,操作时间为10 min,然后去除上清液,加入碱性裂解液并且放置于98℃的温度环境中进行加热,再重新进行离心处理,取其上清液作为基因模板,并且使用PCR扩增仪进行检测。根据要求设置循环参数,针对细菌培养液的检验结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与PCR检验试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细菌检验作为临床医学检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临床常用于细菌检验的方法是细菌培养方法,该种方法操作简单,在细菌检验中应用极为广泛。然而,细菌培养方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且从标本采集到出结果报告需要时间较长(3~7 d)[3]。

PCR检测法,是一种通过体外酶促扩增特定基因或者序列的技术,需要经历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的周期,以固定的循环数扩增,从而实现特定DNA的迅速增加。PCR检验方法在各类基因表达及相应的检验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包括基因克隆、遗传鉴定、传染病病原分析。采用PCR方法对病原菌进行检验,必须注意针对该菌特异的保守序列设计适宜的引物,以免非特异性片段对PCR的扩增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应用PCR方法检测感染性病原的主要方向包括两方面:①检测每一种病原的单个特异基因,可同时检测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是否存在;②检测某一病原的多个基因,可以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吕虹等[4]研究人员基于复合探针技术原理,以bla NDM-基因作为待检靶基因建立检测方法,对PCR扩增体系中镁离子浓度、PCR退火温度等进行优化,并对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等进行评价,研究显示,以灵敏度质控品进行灵敏度实验,最低检测限可达2拷贝/体系;非耐药性菌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均<5%;只有产NDM-1的鲍曼不动杆菌检测为阳性,其他377株临床分离菌和阴性对照均无响应,由此可见,PCR检验法在检测含bla NDM-1基因的菌株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刘广文等[5]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l Tor型霍乱弧菌染色体上目的基因zot与基准基因thy A的Ct值差值,根据已知拷贝数菌株N16961的两基因Ct值之差来推算待测菌株中zot基因的拷贝数,研究证明PCR检验法可以准确检测菌株染色体上的基因拷贝数。

虽然对各学科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新方法的出现弥补了旧方法的不足,但是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例如检测仪器价格高昂、检测仪器对样品的纯度要求严格等,不利于广泛应用。PCR技术既具备快捷、简便、精密准确等优点,又具备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便于检测成组样本等优势,降低了检测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兽医公共卫生营养健康和疾病预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PCR检验法在细菌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准确度高,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检出迅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法在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份细菌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份。对照组采用细菌培养法进行检验,观察组应用PCR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P<0.05)。结论 PCR检验法在细菌检验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准确度高,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检出迅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细菌检验,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荣山,吴亦栋,尚世强,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4):242-245.

[2]王蒙,徐志毅,高斐,等.PCR检测细菌16s r RNA基因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88-89.

[3]王婵媛,吴永贵,齐向明,等.PCR和传统培养法检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对比分析.中华肾脏病杂志,2015,31(12):898-904.

[4]吕虹,刘志红,刘琪琦,等.复合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细菌耐药基因bla NDM-1方法的建立.生物技术通讯,2012,23(3):411-414.

通过荷载试验检验桥梁的加固效果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地市政和各级公路桥梁均负担着十分沉重的交通荷载及繁重的交通量。但由于各桥梁的建设年代不同且时间跨度较大, 特别是市政桥梁, 其设计荷载普遍偏低, 无法适应日渐沉重的交通荷载及繁重的交通量, 导致大量市政桥梁在超载运营的情况下出现各类病害。随着我国桥梁工程的不断发展, 业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重建轻养”的情况对交通安全带来的巨大隐患,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桥梁检测工作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 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桥梁加固工作。

经过加固施工后的桥梁, 可以通过竣工后的荷载试验检验是否达到加固设计的预期, 通常检测结果只能反映出桥梁经过加固施工后是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无法反映出数据化的加固效果,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 采用“检测+加固施工+检测”的方式, 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真实反映某无梁板桥经过增大截面的加固施工后的数据化加固效果。

2 桥梁概况

该桥建于1994年, 上部结构采用无梁板结构。全桥分为三联, 宽17m, 桥面双向四车道行车, 共计55跨, 跨径布置为:

第一联16.163+8×20.5+7×18+16.163=322.326m

第二联16.163+17×18+16.163=338.326m

第三联16.163+3×18+4×21+10×18+16.163=350.326m

16.163m跨和18m跨板厚由跨中的45cm变到支点的115cm, 20.5m和21m跨板厚由跨中的50cm变到支点的120cm, 两种厚度采用圆曲线过渡。

下部结构采用倒梯形墩, 墩厚80cm;支座都采用四氟板橡胶支座。全桥设4道橡胶伸缩缝, 两侧桥台为BF—120型, 中间两道为BF—200型。

高架桥桥面铺装形式如下:

(1) 4cm沥青混凝土;

(2) 6cm30#水泥混凝土 (双向坡0.5%) , 内设直径6mm@15×15cm钢筋网。

该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20, 挂—100。

该桥于2008年进行了荷载试验, 根据试验结论进行加固设计, 于2011年进行了加固施工, 竣工后2014年进行了第二次荷载试验。

3 2008年的荷载试验概述

试验跨选择的第54跨 (18m) 和第55跨 (16.163m) , 即第三联最靠近桥台的第一跨和第二跨;试验控制截面包括第54跨跨中最不利截面、第55跨跨中最不利截面和54#桥墩处支点截面, 采集的试验数据包括上述跨中最不利截面的应力 (应变) 和挠度以及支点截面的应力 (应变) ;加载车采用5辆30t的3轴重车;挠度和应变数据采集仪器均布置于梁体底面, 两个跨中最不利截面各布置5块挠度数据采集仪器和5块应变数据采集仪器, 支点截面布置5块应变数据采集仪器。试验工况如下:

(1) 工况一, 第55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对称加载工况, 加载效率0.86;

(2) 工况二, 第55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偏心加载工况;

(3) 工况三, 第54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对称加载工况, 加载效率0.81;

(4) 工况四, 第54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偏心加载工况;

(5) 工况五, 54#桥墩处支点截面最大负弯矩对称加载工况, 加载效率0.85。

对荷载试验数据整理、分析后发现, 挠度校验系数在0.64~1.24之间, 其中大于0.9的数据占比21% (《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规定挠度校验系数在0.50~0.90之间) , 说明结构的竖向刚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失;应变校验系数基本在0.63~1.35之间, 其中大于0.8的数据占比32% (《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规定应变校验系数在0.4~0.8之间) , 说明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 加固设计主要内容

加固设计的主旨在于采用增加梁高的方式同时提高桥梁结构的竖向刚度和抗弯承载能力, 通过多种加固方案的比选及大量的计算分析, 最终确定采用在梁体顶面增加梁高的方式进行该桥的加固。计算结果表明, 加固后的无梁板刚度和承载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加固内容如下:

拆除全桥桥面铺装层 (4cm沥青混凝土层、6cm水泥混凝土层) , 并清理混凝土桥面板, 然后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在桥面板顶面梅花状钻孔植筋, 摆设横向及纵向钢筋, 一次性浇注12cm厚的C50补偿收缩式混凝土 (内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掺和剂) , 在C50水泥混凝土顶面喷涂溶剂型防水粘结层 (刚性防水层) , 摊铺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为了使沥青混凝土层与水泥混凝土层粘结效果更好, C50补偿收缩式混凝土的实际浇注厚度为12.5cm, 在施工溶剂型防水粘结层之前将表层的0.5cm铣刨掉, 用高压水冲洗铣刨面, 待干燥后将混凝土基面处理干净, 再施工溶剂型防水粘结层。

加固后桥面铺装结构层如下:

(1) 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2) 溶剂型防水粘结层;

(3) 12cm C50补偿收缩混凝土 (内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掺和剂, 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 ;

(4) 现状桥面板顶面植筋, 并设置纵、横向钢筋。

5 2014年的荷载试验概述

为了使加固施工前后的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 竣工后的荷载试验其试验跨选择与加固施工前的荷载试验一致, 试验跨仍然选择的第54跨 (18m) 和第55跨 (16.163m) ;试验控制截面仍然为第54跨跨中最不利截面、第55跨跨中最不利截面和54#桥墩处支点截面, 采集的试验数据仍然为上述跨中最不利截面的应力 (应变) 和挠度以及支点截面的应力 (应变) 。但由于执行的规范不同 (2008年执行《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 加载效率为0.8~1.05;2014年执行《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J21-2011) , 加载效率为0.95~1.05, 为了达到规范要求的加载效率, 本次荷载试验的加载车采用5辆35t的3轴重车;挠度和应变数据采集仪器均布置于梁体底面, 两个跨中最不利截面各布置5块挠度数据采集仪器和5块应变数据采集仪器, 支点截面布置5块应变数据采集仪器。试验工况如下:

(1) 工况一, 第55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对称加载工况, 加载效率1.0;

(2) 工况二, 第55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偏心加载工况;

(3) 工况三, 第54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对称加载工况, 加载效率0.95;

(4) 工况四, 第54跨跨中最不利截面最大正弯矩偏心加载工况;

(5) 工况五, 54#桥墩处支点截面最大负弯矩对称加载工况, 加载效率0.99。

对荷载试验数据整理、分析后发现, 挠度校验系数在0.69~0.9之间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J21-2011) 中规定不大于1) ;应变校验系数基本在0.53~0.96之间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J21-2011) 中规定不大于1) , 说明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但考虑到荷载试验中各工况的加载效率均近似于1, 即试验荷载对桥梁产生的作用效应与桥梁实际使用中车辆荷载对桥梁产生的作用效应基本一致, 挠度校验系数最大值为0.9, 应变校验系数最大值为0.96, 虽然均小于1, 但也已非常接近1, 就是说虽然该桥经过了加固施工, 相比于加固施工前桥梁的承载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承载能力安全储备却仍然不大, 仍需要严格执行交通管控, 坚决杜绝超载车驶过该桥的情况。

6 结语

通过对本桥加固施工前后的荷载试验数据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发现, 通过增加梁高的方法确可有效提高无梁板结构的竖向刚度和抗弯承载能力, 但由于加固施工前后两次荷载试验执行的规范不同, 导致两次试验荷载的加载效率出现较大差异, 以至于不能简单直观地对两次试验数据 (校验系数) 进行对比分析, 无法得到定量的数据化的加固效果分析。尽管如此, 本次荷载试验—加固施工—竣工后荷载试验的系统工程仍然对今后同类型工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对某桥梁采用“检测+加固施工+检测”的方式, 经过分析计算荷载试验数据, 对桥梁的加固效果进行定性评价。

关键词:桥梁,荷载试验,加固

参考文献

[1]王伯惠, 张亚军.无梁板桥[M].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4.

培训效果检验 篇8

一、对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依据

至于心理咨询是否真的有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首先是来访者的自我评估。比如社交恐惧症来访者不再害怕与人交往, 并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恐惧症来访者不再害怕原来害怕的事物, 这说明心理咨询起到了一定效果。其次是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有所恢复。比如开始正常社会活动, 正常上班上学, 效率提高。第三是来访者的生理指标有所变化。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来访者会伴有躯体上的症状, 如失眠、头痛、濒死感。躯体症状会随着心理问题的解决而慢慢消失。第四是来访者的认知模式, 人格个性特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比较缓慢的, 是难以被察觉的。比如具有非合理信念的来访者慢慢地开始使用比较平和的态度来看待生活。有些有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在长期的心理资料后有所好转。

二、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的具体方法

针对以上的心理治疗的效果依据, 我们可以具体化, 成为可以操作的心理治疗效果评估方案。国外曾有学者曾采用随机化临床实验、但个案研究的方法, 设置对照组、选取能力相当的咨询师, 控制其他相关额外变量, 研究心理治疗的效果。

当前我国所采用的评估方法首先是咨询师的评估。根据咨询师的观察, 是否达到了当初的咨询目标, 来访者是否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有所改善, 是否具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更合理的认知, 和更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其次是来访者的自评。是否情绪困扰减少, 行为问题减少。第三是来访者的亲人好友对其状况的评定。比如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不再那么消沉, 开始将关注点渐渐地转移到外部世界, 并且脸上有了笑容, 愿意与亲人朋友交往。第四是第三方的评估。这个人在治疗初始要与来访者接触一段时间, 对其心理问题的性质有所了解, 在咨询结束后再次接触此人, 看是否有所好转。第五是量表的评估。现在这种方法使用得非常广泛, 在心理治疗中, 常常使用的是SCL-90、Eysenck人格量表等。当前, 我国学者翻译并修订了Lambert在1996年编制的心理咨询效果的工具——效果问卷45。这是一个自陈量表, 包括45个Likert5点计分题, 测量主观不适 (subjective discomfort, 简称SD)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简称IR) 和社会角色表现 (social role performance, 简称SR) 三个方面, 由此得到三个分量表分和总分。此量表中文版信效度检验的结果与Lambert等人英文版报告的基本一致, 能到达测量学的标准。OQ-45的测量结果可以为咨询师提供反馈, 帮助咨询师对当事人的咨询进展情况作出正确评估, 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如果要客观地评估咨询疗效, 需要经过一下几个方面的检验:首先是设立对照组。要有一个未经过治疗的小组作为对照, 要在动机, 年龄, 病情等方面相似。其次是随机安排。来访者要随机的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好是两个组都不知道到底哪组在接受治疗。第三是客观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 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那些关键的变化必须用可靠的指标衡量, 并由客观的观察辅助。第四是考虑胜任能力。要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进行咨询。否则会因为咨询师的水平问题达不到效果。第五是进行随访。治疗开始3-6个月后, 治疗结束时, 数年之后, 要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才能说明咨询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三、在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评估的时候要以咨询目标为重, 目标内容的改善, 是咨询成效的直接表现。如果一个患有特定恐惧症的来访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 还是回避特定的事物, 但是与人交往方面有所提升, 这时心理咨询对来访者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并没有达到咨询的直接目标, 但是间接地对其回避社会交往产生了作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咨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既要看重咨询总目标的评估, 也要看重阶段性目标的评估。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是一步步提高的。整个咨询治疗过程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咨询单元组成的。所以对咨询的评估, 不仅要看最后的结果, 也要看每次咨询的效果。这样可以获得更及时的反馈, 保证咨询有比较好的效果。

摘要:当今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都非常关注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传统的观点认为心理咨询的效果是非常主观的, 很难对其进行评估。随着心理咨询学科一步步成熟, 已有一些评估依据与评估方法, 如咨询师评估、来访者自评、来访者的亲人好友对其状况的评定、第三方的评估以及量表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是在评估的时候要以咨询目标为重, 目标内容的改善是咨询成效的直接表现;其次是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既要看重咨询总目标的评估, 也要看重阶段性目标的评估。

关键词:心理工作,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曾祺.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探析.文化研究, 2012.1.

培训效果检验 篇9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尿液隐血实验

尿液隐血检验在临床检验科中较为常见,是目前临床作为尿血最为直接的诊断依据,可作为尿路结石、某些肾病以及泌尿系感染等疾病的诊断依据[1]。在传统的尿液隐血实验中,其检验方式为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式,这种检验方式虽然结果较为可靠比较耗时费力,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检验学的的检验方式也得到了较多改变,尿液分析仪就是一种新型医学检验手段,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尿液隐血实验中[2]。本文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检验科收入的140例尿液标本进行了两种不同检验方式的尿液隐血检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140例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检验科收入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液隐血检验。所有提供尿液样本的受检人员共140名,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龄24~77岁,平均(51.22±5.48)岁。将尿液分析仪所得结果设为A组,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所得结果设为B组。

1.2 方法

使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分析,得出检验结果为A组。操作步骤为:向试管中放置10m L尿液,浸入尿液试纸,浸润片刻,试纸取出放入尿液分析仪中,得出检验结果。

使用显微镜供细胞计数检验对尿液标本进行观察,进行红细胞数量计算,得出结果为B组。具体步骤为:取出10m L尿液样本,放入试管,离心5min,去除沉淀物,约为0.2m L,清澈液体吸出,剩余液体混匀后取20μL混悬液,放置于玻片上,使用显微镜,对扁平本红细胞进行观察记录。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本自制量表参考自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3,4],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将≥7分视为满意,将4~6分视为较满意,将≤3分视为不满意。对比本院检验科52名工作人员对两种检验方式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验结果对比

对两种检验方式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统计,发现共同显示为阳性的标本共21例。若将B组所得结果视为标准,对A组结果进行分析,A组结果的假阳性率为16.00%,假阴性率为6.96%;若将A组结果为标准,则B组结果假阳性率为27.59%。假阴性率为3.60%。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尿液分析仪满意度较之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更高,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和表2。

2.2 满意度对比

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尿液分析仪满意度较之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更高,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尿液隐血检验在临床中应用较广。尿液分析仪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特点为准确率高,但是重复性差,较为费时[5,6]。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在临床尿液隐血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若尿液中含有较多肌红蛋白等物质,则检验结果往往会存在偏差,检验结果呈现假阳性[7]。

本文对本院检验科收入的140例尿液标本进行了两种不同检验方式的尿液隐血检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验方式中共同检验出为阳性的尿液样本共21例,若将B组所得结果视为标准,对A组结果进行分析,A组结果的假阳性率为16.00%,假阴性率为6.96%;若将A组结果为标准,则B组结果假阳性率为27.59%。假阴性率为3.60%。说明临床检验工作中,两种检验方式均存在一定偏差,将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对尿液隐血情况进行检验。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尿液分析仪满意度较之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更高,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尿液分析仪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临床中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与尿液分析仪检验相结合,对尿液隐血检验中可取的更高的准确率,但临床工作人员对尿液分析仪操作满意度更高。

上一篇:甲氨蝶呤治疗下一篇:环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