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治疗环境

2025-01-17

湿性治疗环境(通用3篇)

湿性治疗环境 篇1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痫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病程较长, 病情复杂多变, 西医常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镇痛治疗, 临床疗效并不理想[1]。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辩证治疗思路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其中观察组60例病例中, 男性28例, 女性32例, 年龄16~69岁, 平均年龄 (37.5±1.8) 岁, 其中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38例, 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 血沉降高于正常值53例, 抗“O”高于正常值49例, 类风湿因子阳性8例, 病程6个月~6年, 平均 (2.4±1.3) 年。对照组60例病例中, 男性31例, 女性29例, 年龄14~66岁, 平均年龄 (38.2±1.9) 岁, 其中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33例, 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7例, 血沉降高于正常值49例, 抗“O”高于正常值52例, 类风湿因子阳性6例, 病程9个月~7年, 平均 (2.8±1.4) 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即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独活寄生汤基本方:独9g, 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若风邪偏重, 症见关节疼痛, 游走不定, 恶寒发热, 加荆芥, 重用防风、桂枝。若寒甚症见关节冷痛剧烈, 加川草乌, 若湿邪偏重见关节肿大加苍术、木瓜, 若热象偏重见关节红肿疼痛加忍冬藤、石膏。病程超过1个月以上加用活血通络之品, 如全蝎、蜈蚣研末内服, 每次2g, 每日二次, 60岁以上重用杜仲、桑寄生, 颈椎加用葛根, 腰椎加用续断。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血沉正常, 抗“O”正常或类风湿因子转阴。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血沉正常、抗“O”或类风湿因子转阴或稍高。好转:临床症状减轻, 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偏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 观察组患者经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后, 治愈42例, 显效9例, 好转6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病”范畴[3]。早在《黄帝内经痹论》中就有记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这说明痹症是指风寒湿三种邪气或化热而成风湿热三种邪气共同侵入机体, 痹阻经络、关节、引起肢体、关节疼痛, 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阻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治疗主要以止痛, 恢复关节功能, 调理气血, 恢复经脉之顺畅, 补虚滋养脏腑之精血为主[4~7]。

本研究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与文献[8]报道结果相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9,10]:独活寄生汤能通过减轻或抑制滑膜组织炎症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关节肿胀的作用。辩证分型是中医治疗该病的关键, 风寒湿痹的治疗原则应是:温散风寒利湿, 通经络舒筋, 风热湿痹的治疗原则应该是:清热利湿, 祛风活络, 在辩证分型基础上随症加减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魏淑凤, 李秀兰, 梁利娜, 等.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2;18 (9) :67~69

[2] 余润泽.肿痛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3;15 (3) :518

[3] 李广兵, 田鑫.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 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34 (1) :56

[4] 杨扬.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 (18) :71~72

[5] 崔小臣.加味三痹汤治疗痹症9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30 (30) :119

[6] 王爱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 (5) :47~48

[7] 杨秀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23 (1) :55~57

[8] 王广田.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J].中医临床研究, 2010;17 (20) :70

[9] 黄琳.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2;8 (8) :63~65

[10] 李恒.独活寄生汤合活络效灵丹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2;40 (28) :82~83

湿性治疗环境 篇2

1、类风湿关节炎可引发肾病:类风湿关节炎出现肾功能障碍,多与长期使用抗类风湿约和非甾体消炎镇痛约有关,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2、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类风湿患者因为关节肿痛和运动受限,所以关节附近的肌肉容易僵硬和萎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甚至对患者的心里造成极大的伤害。

3、类风湿关节炎可引发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包炎可高达20%~50%,少数还形成类风湿结节,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

湿性治疗环境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166例风湿性关节炎, 男39例, 女127例;年龄17~49岁, 平均 (33.15±11.37) 岁。病程1~3年, 平均 (1.26±1.22) 年。对照组40例, 年龄17~48岁, 平均 (34.17±16.13) 岁。病程1~3年, 平均 (1.3 4±1.2 4) 年。

1 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男4 7例, 女7 9例;年龄1 9~5 8岁, 平均 (46.16±16.45) 岁。病程1~3年, 平均 (1.58±1.13) 年。对照组30例, 男9例, 女21例;年龄20~56岁, 平均 (43.13±1.12) 岁。病程1~3年, 平均 (1.50±1.15) 年。全部患者符合1989年美国风湿病协会 (ARA) 诊断修订标准[1]。均经4个疗程治疗 (每个疗程3 0 d)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频数分布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腰肢康口服液 (制马钱子、血竭、羌活、川乌、黄芪、川断、红花、甘草、细辛等) , 总剂量为1600g, 加水至6000mL, 煎至2000mL, 加冰糖300g, 白酒1000mL, 每m L含生药1.2g。3次1d, 每次20mL内服。对照组服用风络痛片, 1日3次, 每次4片, 均为2~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等[2]; (2) 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 (ESR) 、类风湿因子 (RF)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 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 (3) 疗效判定: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应用腰肢康口服液经1~4个疗程治疗后, 其自觉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 以关节的活动、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最为明显, 其余症状均可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渐改善, 具体治疗结果详见表1, 2, 3, 4, 5, 6, 7。

综合各疗程平均R值, 随疗程增加, 疗效逐渐升高。

结果显示: (1) 类风湿性关节治疗组126例, 总有效率为95.24%, 其中治愈41例, 治愈率为32.54%, 在治愈的41例病人中, 病程1年内14例, 3年内16例, 3年以上11例。提示该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尚短及病情较轻者, 其治愈率相对较高。对照组30例, 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占30%、36.67%, 总有效率为73.33%, 无效率为26.67%。其组间差异显著, Ridit分析 (U=3.701, P<0.01) 有显著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RF阳性率占76.98%, 共97例, 治疗后79例转阴, 转阴率为81.44%。ESR增快52例, 占41.26%, 治疗后转常46例, 转常率为88.46%。对照组RF阳性21例, 占70%, 治疗后转阴8例, 转阴率为38.09%。ESR增快8例, 占26.67%, 治疗后转常4例, 转常率为50%。

(2)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共166例, 总有效率为95.78%, 无效率为4.22%, 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分别占20.48%、34.94%、40.36%。在治愈的67例中, 病程1年内27例, 2年内15例, 3年内14例, 4年以上11例。同样提示了该药物对本病病程尚短者, 疗效相对可靠, 其治愈率越高。本组ASO升高149例, 占89.8%, 治疗后转常134例, 转常率为89.93%。ESR增快53例, 占33.25%, 治疗后好转50例, 好转率为94.33%。对照组40例, 总有效率为77.50%, 无效率为22.50%, 治愈率7.50%, 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32.65%和37.50%。ASO增高33例, 占82.5%, 治疗好转13例, 转常率为39.39%。ESR增快9例, 占22.50%, 治疗后转常4例, 转常率为44.44%。

注:Rid it分析U=3.701, P<0.01

注:Rid it分析U=4.529, P<0.01

注:Rid it分析:关节疼痛U=3.740, P<0.01关节肿胀U=3.652, P<0.01关节活动受限U=4.101, P<0.01

(3) 关于疗程及疗效的关系:腰肢康口服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 多数病人均在第3、第4疗程之间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一般通过第1个疗程后, 病人多认为有效或效果明显, 第2个疗程则显示出明显好转的趋势, 并有极少数病程尚短和病情较轻者得到治愈。表6可以看出, 第2疗程总有效率达到80.16%, 治愈率为6.35%, 第3疗程, 第4疗程的显效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 其显效率分别为53.17%和40.48%, 治愈率分别为11.11%和15.08%, 可以看出, 该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的久暂而制定所需的治疗时间, 一般多需2~4个疗程。某些病人由于病程长, 反复发作, 或已用过其他多种药物后, 使病情复杂化, 因此在接受该药治疗时, 要坚持用药, 与其他同类药物比较, 疗效仍是显著的。

腰肢康口服液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从本治疗组结果看, 其总有效率, 总治愈率均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 本组总有效率为95.78%, 治愈率为40.36%, 从疗程与疗效的关系看, 同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相比, 无显著差异。本组第1疗程总有效率为76.51%, 第2疗程为80.16%, 第3疗程总有效为89.67%, 第4疗程为77.78%,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综合各疗程平均R值, 随疗程增加而疗效逐渐升高。

在无特殊情况下, 凡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 大都可在2~4个疗程之间取得理想的效果。虽疗程多少各异, 但一律采用4个疗程的跟踪观察。

该项研究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国内同类研究报告, 而该药以用量少、显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 近期疗效明显, 远期疗效稳定为其特点。

(4) 毒副反应:腰肢康口服液通过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两组共292例病人的临床阶段性观察治疗, 2组病人共有4例在服药数天后出现皮肤搔痒, 并出现轻微药物性皮肤过敏, 占1.36%, 均在停药数日后自行消退, 无需特殊处理。另有部分病人因平时不善饮酒, 服用该药后出现头晕, 恶心等胃肠道轻度不适应, 共16例, 占5.45%, 停药后均自行缓解, 无需任何处理, 说明该药应用是安全的。

3 讨论

(1)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则称之为“历节”, 以说明本证发病主要在关节, 但通过经络又可累及到内脏, 如《素问·痹论》云“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晚期还可导致关节畸形, 轻者造成肢体关节部分功能障碍, 重者可造成终生残疾, 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及生活能力, 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从中医角度认为本病的发生, 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 肝肾亏虚, 风寒湿邪气乘虚而袭, 寒湿浊气凝聚, 痹阻肢体经络、筋骨关节肌肉, 而导致气血瘀滞、运行不畅, 久而成痹。根据中医发病学说的理论, 认为风湿类疾病的发生, 是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 不足以抵御外邪的侵袭而引发本病, 此即本虚。通过临床观察, 我们认为标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发病之初, 临床主症是以邪实为主要表现。其二, 由于病程迁延, 病久入络, 深达骨髓, 气血瘀滞, 筋脉痹阻, 而发为诸骨节肿痛, 转摇不能, 也是邪实的具体表现, 只是在病位的深浅与阶段不同而已。但其成因均是在本虚 (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 的基础上而引发。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的病因、机理尚不明了, 其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抗炎类药物, 皮质类固醇药物, 还以青霉素代表的抗生素药物, 这一治疗状况特别是基层医院和农村, 更显突出。服用这类药物, 虽用后显效较快, 但作用不能持久, 特别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 其远期疗效更显出无能为力。另一方面, 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 且易产生耐药性, 不宜久服。部分病人因长期服用这些药物而导致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使病人延误治疗, 病程迁延, 形成顽疾, 给后来的治疗用药带来困难。因此, 研制一种疗效确切, 药效稳定, 无毒副作用, 服用方便的理想药物, 是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遵照这一原则, 我们所研制的腰肢康口服液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已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注:RF㊣χ2=16.7468, P<0.01;ESRχ2=4.875;P<0.05

注:ASO㊣χ2=44.4261, P<0.01;ESRχ2=12.8923, P<0.01

注:χ2=99.0969, P<0.01

注:χ2=155.9729, P<0.01

(2) 本病中总体治则, 当补益肝肾, 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该药组方设计是在民间验方经多年临床反复验证有效的基础上, 并经不断调整改进, 最后形成腰肢康口服液药。本方以川断、黄芪、红花补益肝肾、调畅气血、强壮筋骨。川乌、细辛与羌活同用, 以逐冷气, 除风湿之邪, 增强其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证有筋脉拘急者, 《草木便方》谓:“川乌性温舒筋, 筋急拘挛力能伸, 消瘀活血肢节痛, 风寒湿痹酒服珍”。说明该药以酒制调服, 则药效更佳。红花、血竭相伍, 活血行气, 化瘀通络, 祛风止痛。《本草纲目》曰:“血竭散滞血, 诸痛”。《本经》:“细辛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治疗风寒湿痹, 应用活血化瘀药物, 并入低度白酒而制, 起所谓“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用。酒还能促进活血, 改善微循环, 矫正药味之作用, 以增强其搜风通络, 舒筋通脉之功。制马钱子之功在于活血通络, 透达关节以止疼痛, 疗久疾, 《衷中参西录》云“开通经络, 透达关节之力, 远胜于它药”。《外科全生集》:“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并且以细辛增强通行经络, 搜筋骨在里之邪和活血脉, 散瘀滞的作用, 以治久痛入络这顽痹。本方味虽多, 但各司要职, 组方选药在注意祛风散寒除湿的同时, 亦重视了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和补益肝肾, 调畅气血的综合用药原则, 显示了对本病标本兼顾, 虚实并治的治疗大法。该药组方严谨, 设计合理, 具有显效快, 近期疗效明显, 远期疗效稳定, 无毒副作用, 便于服用等优点, 与同类产品比较, 疗程短, 较经济, 具备了一定的实用价值, 便于推广应用, 目前, 在治疗风湿类疾病方面, 已成为我院乃至市区的首选药物, 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认可, 并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本研究课题自1985年10月以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对有登记造表, 并进行观察随访的病人共292例, 其中,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126例, 风湿性关节炎病人166例, 该研究方案同时分别设立了30例、40例的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已知有效口服药“风络痛片”, 以观察其组间的疗效差异。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126例, 总有效率为95.24%, 无效率占4.76%, 其中治愈率占32.54%, 在治愈的41例病人中, 以病程尚短者为多, 发病多在5年以内, 说明该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间尚短及病情较轻者, 是能达到治愈目的的。但部分病人的疗程要相对增加, 以便巩固其疗效。这一观点提示我们对风湿类疾病, 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 通过临床, 要早期检查, 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用药, 其效果是理想的。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治疗组166例, 总有效率为95.78%, 无效率占4.22%, 其中治愈率为40.36%, 通过临床观察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类风湿治疗组, 但本组病人治愈率明显高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组, 说明该药物对风湿性关节炎有着良好的效果。本项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RF、ESR、ASO的转常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RF转阴率为81.44%, 对照组为38.09%, 治疗组ESR转常率为88.46%, 而对照组则为62.50%。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组ASO转常率为89.93%, ESR为94.3 3%。在疗效与疗程的关系方面, 经统计学处理, 两治疗组显示:综合各疗程平均R值均随疗程增加, 而疗效逐渐升高, 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P<0.01) , 并同时显示, 有效率多在2、3、4疗程间, 其治愈者多在3、4疗程间。但多数病人在第1个疗程即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说明该药物随疗程延长而疗效逐渐升高。如经过2~3个疗程治疗后, 效果不明显者, 再服也难凑效, 需做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Cassidy J.F, Levinson J.E, Brewer E.J, et al.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Children With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Bull Rheum Dis, 1989, 38:1~7.

上一篇:服装辅料下一篇:对话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