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城市雕塑(共12篇)
文化艺术城市雕塑 篇1
一、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在这一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 正如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所认为的那样, 任何文化景观的塑造过程, 既离不开自然因素也必然体现人的思想和行为, 反应出人类自身知识以及思想的演进。可见, “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 既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 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可以说, 在历史过程中成长起来并遗留至今的城市文化遗产, 既是城市过去文化的结晶, 又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本身亦可整体地视为一个综合的文化遗产体系。
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是城市特色的独特体现
城市如人, 有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文化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 既体现了不同时期特有的建设风貌, 又遗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足迹。这些历史的风貌和足迹往往是无所不在的, 甚至也可以说是“最为普普通通”的。但正是这“无所不在”亦“最为普普通通”的文化遗产, 却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 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 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
三、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被誉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提出, “世界上众多国家随着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 将被迫或主动地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寻求自己的‘文化特色’ (或者叫‘文化认同’) , 试图在文化上重新定位”。这实际上预示了未来的世界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 文化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目前甚至已被提高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文化遗产资源, 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 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四、城市文化及其遗产是城市所在地域、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
城市文化遗产不只是所在城市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而且是城市所在地区、民族甚至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城市的分布格局、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程度甚至发展命运, 基本上都与城市所在地域以及辐射范围的区位、资源、交通、生态等诸多因素相关。那些延续时间长、发展好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城镇, 往往是一个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虽然城址有所扩展或就近迁移, 城市规划建设有继承也有发展, 但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联系。经过历朝历代积淀而且幸存下来的文化遗存, 无疑就成为了城市所在地区、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
五、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面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势, 城市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的渊源, 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 重视文化的多元保护, 并将这些理念切实地贯彻到城市的宏观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规划建设当中。
从当前很多城市的发展思路来看, 对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纷纷在制定各自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各级遗产保护规划, 但是保护的过程以及成效并不乐观。其症结既在于保护规划及其方案本身前瞻性、可行性不够, 同时也在于规划的落实、监督、管理、评估等工作的匮乏, 一方面使得规划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同时人为调整和改变的随意性都很大, 甚至学术层面的深入评析和讨论也难以见到, 这就导致了规划难以提高, 亦难见成效。
2、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视野要开阔。
“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遗产”分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且包含着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多层面的意义和特征, 因此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绝不只是单纯的建设行为和技术行为, 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工程。以遗产保护为例, 在资源认识方面既要加强物质文化的保护, 又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加强地上文化遗产的保护, 又要加强城市考古工作, 保护好地下遗产;既要重视可视性强的上层精英文化遗产, 又要重视那些“貌不惊人”但却代表广大民众生活甚至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遗产。而在保护方法和管理层面, 则要加强遗产保护领域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和协调合作, 并扩大保护和利用的领域, 既要加强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 又要加强保护科研和技术的提高;既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保护力度, 又要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 并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凡此等等, 都需要增加我们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成效。
3、要加强文化建设及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只凭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 “好心办坏事”所引发的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屡有耳闻。尤其在遗产保护领域, 一些短视、庸俗和过度的开发行为, 不但不能揭示遗产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而且往往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 务必要坚持保护的基本原则, 并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 探讨符合遗产保护的原则及方法, 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际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领域已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先进理念和保护原则;另一方面, 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探索符合国情及本土的建设和保护途径,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唯一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 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并传递给子孙后代, 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孟浩然所感怀的那样,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不断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 “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 “我们”也只是历史过程中的匆匆过客, 而文化的前延后续、生生不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以及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是我们肩头所负的时代使命。
文化艺术城市雕塑 篇2
论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文化是城市个性的体现,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城市建设趋同化现象却十分严重,亟需科学的城市文化理论支撑.因此,明确城市文化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李坚 李锐 LI Jian LI Rui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年,卷(期):27(3)分类号:G05关键词:城市 城市文化 城市个性
城市生活/城市文化 篇3
八卦·巨资
小心垃圾泄露你的机密!英国一份调查显示,97%的英国家庭曾把写有亲朋名字和住址的纸片扔到垃圾箱,1/3的家庭扔过写有信用卡号甚至银行账户细节的纸片,这都会为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诈骗提供可乘之机。
现在在巴格达清洁王是高危职业,捡垃圾时,不小心就能引爆一个路边炸弹,或者发现武装分子埋伏在垃圾堆里,所以很多地方垃圾成山也没人去清理。只有一些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孩子,才以捡拾垃圾维持生计。
俄罗斯现首富、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因地下情曝光而面临离婚案,他的妻子伊莲娜准备和丈夫打一场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离婚官司。据悉,阿布拉莫维奇名下的财产高达们。亿英镑,如果伊莲娜胜诉,她将获得55亿英镑的离婚赔偿,远远打破此前离婚赔偿10亿英镑的最高纪录。
在美国加州,卡梅隆·迪亚兹男友贾斯汀·汀布莱克最近斥资800万美元在好莱坞半山买下豪宅,欲与卡梅隆共筑爱巢。占地13530平方英尺,共有6个卧室、10个浴室以及一个室内游泳池,四面绿树环绕,风景优美。看来,有钱人不光离婚值钱,爱情也价值不菲。
城市文化
时尚·巧克力
巧克力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美容呢,在意大利的佩鲁贾举行的第13届欧洲巧克力节上,主办方推出了巧克力美容坊,爱美的女士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以巧克力作为护肤美容品的各种服务,从巧克力按摩、美甲,到护发、发型设计,将巧克力有益健康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
在日本东京,巧克力的科技含量陡然上了一个新台阶,瞧,一部手机正在阅读一块巧克力上了二维条码网站信息呢。这种新型的巧克力可用于送礼等用途,目前限量销售500盒,每盒售价25000日元,包装1050日元。
发现·喝酒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下班后常出去喝一杯的男性,比从不喝酒的男同事,工资要高出10%,而适度喝酒的女性,则比从不喝酒的女同事,工资高出14%。专家指出,常和朋友、同事喝酒的员工,社交能力较强,推杯换盏间,也有更多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所以在事业上更容易成功。
文化艺术城市雕塑 篇4
一、城市文化
(一) 城市文化的含义。城市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 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文化。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 文化和文明在某个方面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 主要包括知识、信仰、法律和习俗等很多方面。而城市文化是由城市中的居民在角色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也是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每一个城市在其自身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因为其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和发展程度上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 不单纯指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方面, 还和城市中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受教育的程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城市文化包括城市中的所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些总体作用的景象。与此同时, 城市文化也是综合认识的一种结果, 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 也不是一群人对城市文化中的某个要素的认识, 而是大部分人对这个城市总体上的认识。
(二) 城市文化的特征。城市文化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形成, 并在自然经济等因素之下形成一些特征:
首先城市文化有一种集中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城市文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中, 城市文化都发挥了其载体和存储流传上的作用。城市文化对城市市民产生的是一种凝聚性, 当城市将市民用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凝聚成一个文化上的统一整体时, 城市本身的形象也就构建出来。而城市形象不但能够显示城市的个性, 也是凝聚市民精神的一种力量上的来源。城市也正是有这种凝聚力量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 才能在众多城市中标新立异, 脱颖而出。
城市文化还有一种层次性, 因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层次比较多、综合性很强并且比较复杂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文化层次的功能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层次使城市文化有着动态上相互关联的特点。城市文化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状态上的多样性, 也正是这种多样性让城市文化有内在蕴含的张力, 这种张力的存在对文化的发展会起到一种很强的驱动作用。对一个城市的认识, 也要从这种内部存在的张力中深入的认识。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地域性, 鉴别文化要充分考虑其地理上的因素。城市文化是历史性的一种进程, 因为各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气候条件上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所以说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是不尽相同的。城市文化的地域性是城市文化能产生一定的认同感的基础, 同时也是城市的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原因。
二、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整体上给公众的印象, 是城市文化在景观这一方面的一种反映。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城市文化, 它给城市形象赋予了很美好的品质。城市形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中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凝聚在一起, 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涵。
三、艺术美学视角下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中历史内涵和外在的表现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 是城市给公众的一种印象。城市形象还是城市风貌和精神的一种具体的表现。表面上的城市形象具体表现在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居民的民俗风情等特征习惯上;而比较深次的城市形象主要体现在市民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及精神风貌这两个方面。
我国的艺术美学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 在提升城市形象的时候也是有着很独特的角度。要从各个感官的感受上塑造城市的形象, 这样城市给公众的形象才会更加鲜活和灵动。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艺术性, 其实城市形象的构建就是一种艺术文化, 艺术美学的相关思想, 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一种启发。
具体而言, 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 使城市的历史精华得到传承, 使城市形象得到延续。城市中都有历史的精华存在, 这些精华部分往往在比较老的城区和街道中保存着。但是这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也是最容易被破坏的部位, 这些历史遗留下的精华如果被破坏, 那么一定不复存在, 无法恢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可以将原有的旧式的建筑进行维修以及比较小的改造, 将原来规划的布局尽量保留。这样既能将原来的建筑风格保留下来, 也能使开发城区的目的实现, 这样来达到一种双赢。所以说, 城市历史中精华的部分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起一种推动的作用。
(二) 营造城市的文化环境, 使城市的形象得到传播。城市文化的环境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外在上的表现, 每一个城市塑造自己城市的文化环境的时候, 首先要谨记的是将历史继承, 并在当代的情况之下对未来进行展望。一定要在自己城市的文化基础之上建设城市文化, 这样能准确的体现城市的文化精神, 而且能将城市的文化精神落实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要素之中。
(三) 塑造城市的魅力, 将城市的形象进行提升。每个城市的形象和自身内涵都是不同的, 最有文化魅力的城市一定是有着特殊的文化品格。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的形成, 都是历史的积累中得来。近年来打造城市魅力已经逐渐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要打造城市魅力, 主要有如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个是要使城市中的人文设施特点突出, 这样利用城市的人文设施将城市的文化品位进行一种反映, 也使城市文明得到延续;第二点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要重视群众的反应, 尤其是比较特殊的群体的相关需求;第三点是要使城市中充满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第四点是要构建一种结构上比较合理、资源也充裕的人才环境。
结语:城市形象的建设中需要采用艺术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建设出有魅力和品位的城市。同时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创造和保持, 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城市形象加以提升。城市文化能塑造城市形象, 能给城市形象一种美好的品质, 也能使城市形象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董奇, 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刘堃, 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城市空间调研方法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1) .
[3]任绍斌, 吴明伟.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历史进程及相关主题概述[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
[4]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文化自觉”与城市文化建设 篇5
全书论述了湖北公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对湖北公路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公路;公路文化
《湖北公路文化通论》是由武汉理工大学邱观建教授领衔撰写的学术专著,该书分七章,共19万余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推出。
第一章对湖北公路的发展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
第二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公路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第三章全面考察了湖北公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湖北公路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了湖北公路文化的时代定位,科学规划了湖北公路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第四章立足湖北公路实际,提出了湖北公路文化建设的原则、方法、步骤和湖北公路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第五章从四个层面凝练出湖北公路文化的主体内容。
包括湖北公路精神理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湖北公路特色文化;第六章从公路文化的视角,论述了湖北“和谐公路”的构建,提出了构建湖北“和谐公路”的内涵和举措。
第七章集中反映了湖北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多侧面、多层次展示了湖北公路文化建设的风采,体现了湖北公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力量。
该书既是“湖北公路文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专家们心血的结晶,也是湖北公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既是对公路“文化”的抽象和凝炼,也是对“文化”公路的总结和升华。
在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内容。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文化”在公路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成为公路行业发展的动力资源。
第一,加强“文化” 的公路研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潮流发展的文化。
公路交通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先行官之一,所以公路文化必然包含于中国先进文化中,从而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近年来,公路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公路文化与物质基础的不对称,它已愈来愈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公路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在硬件设施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距离越来越接近。
但是,相近物质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公路交通在路网结构、服务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整个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满意度,也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而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别人拥有的先进的公路基础设施,还包含着与之相适应的公路文化。
公路文化研究正是着眼于打造先进公路文化,以提高公路行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公路交通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路产品为目标,以培育文明风尚,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落脚点的。
第二,提高公路的“文化”含量是研究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作为方便性和机动性最佳的交通出行方式,覆盖面广,结点多,里程长,必须要通过文化辐射,才能将各个公路企业凝聚起来,并积极促进整个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公路要发展,公路的建、养、管要走向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否则只能成为空谈。
一方面,公路文化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广大公路员工的行为,这种文化的导向功能往往比单纯的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更能深入人心,更能发挥效用。
另一方面,公路文化能把职工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凝聚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促进行业目标的实现。
这种文化的粘合功能有利于培育和树立员工的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公路文化研究正是着眼于文化在整个公路行业的激励、沟通、导向和渗透,丰富广大公路职工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求知、求美、求乐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促进公路员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推进公路事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
第三,强调“文化”的公路是提高管理水平,塑造公路新形象的需要。
公路文化研究是公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良好的声誉要靠文化来传播,优秀的形象要靠文化来塑造。
公路行业外在的文化现象体现在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全过程,工程设施要从美学和力学角度去考虑;公路文化的内涵则体现为公路行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体现为公路员工在建设管理、养护管理、路政管理和费收管理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形象。
第四,打造“文化”的公路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
公路作为现代最主要的交通设施,它应是和谐社会主旋律中一个重要的音符。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显著贡献。
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音符——从外部因素上看,主要表现在:社会公益意识不强,公路法律意识淡薄,地方保护主义客观存在,国家的行业政策不够完善等等。
从内部因素上看,主要表现在:投资体系不够完善;传统的行业管理体制与开放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公路市场开放程度低;管理职能失衡;人才缺失等。
公路文化研究正是立足现阶段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于创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环境,服务经济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发挥公路的更大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构建和谐公路增强文化软实力。
公路文化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依赖社会文化而存在和发展,同时又丰富和完善了社会文化。
公路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公路事业的发展。
在宏观上,它体现了公路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微观上,它凝聚着每个公路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思想修养、价值取向、整体意识以及自身的心理文化和个人价值。
该书正是通过对实践中积淀的,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湖北公路文化的探讨,希冀在凝炼公路的“文化”并以“文化”促进公路建设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公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公路文化是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伴随着公路的产生发展而来的,它是与“路”共存的一种客观实在。
《湖北公路文化》首先研究了湖北公路的形成与发展。
因为公路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公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湖北公路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古代道路的形成,到近代商办汽车路的兴起;从建国后湖北公路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后湖北公路网的形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北公路事业的发展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意义。
因路而生的文化同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含义。
研究公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总结湖北公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寻求新时期湖北公路文化的时代定位,确立未来湖北公路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公路“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首先,研究公路文化就要对公路文化的内涵做出科学的界定,为丰富社会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不同行业的文化,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
即使同是公路文化,不同地域也有其差异性。
湖北公路文化的内涵,就是带有湖北痕迹的公路物质文化、公路制度行为文化和公路精神文化。
研究湖北公路物质文化,为湖北公路行业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
沧州城市雕塑艺术探究 篇6
关键词:沧州;城市雕塑;文化;艺术
一、城市雕塑艺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文化之城”建设,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重塑城市形象迫在眉睫,这就使得城市景观形象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城市雕塑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能美化和装饰环境景观,而且能传达其他艺术形式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信息,因此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另外,人们对视觉以外的事物是越来越看重,也是越来越注重装饰性,城市雕塑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就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内涵、精神和品味能够通过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体现出来。当每一个城市外来者站在这些城市景观雕塑作品下时,他们应该能够从中解读出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品味出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世态民风,并将这种印象深深地留在脑海。 我们需要这样的雕塑,我们也在呼唤这样的雕塑能够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二、沧州历史文化积淀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影响
沧州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古老的大运河孕育了沧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五乡一淀著称,也是著名的侨乡。沧州有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走进沧州,你会为这里悠久的文化、淳朴的风情和神秘的传说深深吸引,在内心里发出由衷的感慨和敬仰。运河贯通南北,渤海湾环绕身边。古朴厚重的运河文化与热情奔放的海洋文化在古城沧州碰撞交织,培育出沧州鲜明的城市性格,也孕育了特有的城市文化。沧州地处华北平原、齐鲁平原、渤海湾交汇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带,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海洋文化及漕运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别于内陆农耕文化为特征的燕赵文化的沧州地域文化。
沧州这些丰富的文化祖业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是沧州建设“文化之城”的根脉所在。如何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将沧州历史文化传承并弘扬下去?沧州市独具匠心地将众多“无形”的沧州文化元素,融入到“有形”的城市景观中,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为城市注入独有的“气质”,让每一个沧州人通过城市园林和人文景观感受历史,同时也让每一位外来客商透过这些别具一格的窗口,把鲜明的“沧州印象”刻在心中。
三、沧州城市雕塑设计现状和规划
近年来沧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重点打造的区域愈加充满独特和可识别的标志性。笔者每日生活在此,对这片土地既熟悉又热爱,近期通过对市区内各大公园及其街道的调研,颇有感慨。
沧州被称为狮城,原来的铁狮子因年久锈蚀而损毁,2009年,沧州市政府决定重铸铁狮子,新沧州铁狮以威武的身姿矗立于沧州狮城公园中央而成为该公园乃至新沧州的标志性雕塑。狮城公园位于沧州市迎宾大道、高铁路、会展道和御河西路延伸线的四至范围之内西部,放大1.3倍的沧州铁狮子傲然屹立于广场中央入口处,着力突出沧州的独特文化内涵。公园主要分为市民活动中心区、滨水景观区、园林景观区、夜景照明等,重要的城市景观、市民和谐共享的开放园林空间,在第十二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会场活动举行期间,这里是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名人植物园是我市近年来新建的具有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特征的主题公园,进入仿汉代城阙的大门后,大道两侧是二十尊青铜材质的沧州历史名人雕塑,或卧或坐或立或骑,栩栩如生,底座上均有一块铜质介绍牌用来介绍名人生平。这20组人物由沧州市文广新局组织遴选,全民参与,按照在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年代选出后由清华美院雕塑系与河北省雕塑家协会负责设计制作及安装。这些名人中既有《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的尹吉甫,即兮伯吉父,也有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的画家展子虔;既有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及传授者毛亨、毛苌,也有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既有绘制名闻遐迩的《海内华夷图》的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也有与郭守敬齐名的元代水利专家马之贞,等等。众所周知,沧州文脉悠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20组名人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名人植物园也由此成为广大游客了解沧州历史文化的主要场所。
沧州的人民公园因为是沧州市早期建设的公园,是一个以环湖绿带为基础,运用造园艺术,点缀园林建筑和山石小品形成的敞开式公园。它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这是其地理位置和基本性质,所以在设计雕塑时选用动物,通过描绘动物的动态来烘托公园的气氛。其雕塑动态栩栩如生,和公园的环境相互融合,相互映衬。
从文庙的修缮如旧到恢复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景点,沧州将现代城市建设和保护历史遗迹紧密结合,彰显文化魅力,打造城市名片。依托大运河打造文化产业带,把文庙、清风楼、乾隆御碑苑以及青县盘古庙、东光铁佛寺、三井酒文化博物馆、吴桥杂技大世界,以及武术、杂技等沧州特色文化遗存串接起来,使流经沧州253公里的运河两岸成为文化创意、文艺观赏、书画会展、杂技武术、影视动漫、休闲旅游、养生健身、农业观光的胜地,与之相应的雕塑艺术作品也将呼之欲出。
另外,目前我市雕塑作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比较单一,缺乏具有创意性的优秀作品。因此,沧州城市雕塑和城市文化的同步良性发展,就必须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制定沧州城市雕塑未来规划和发展的思路与原则。另外,沧州城市雕塑的建设还必须依赖于优秀的城市雕塑设计、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以及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运用现代科技、现代材料、文化知识创造和建设更好的城市雕塑作品,突出沧州城市独特品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沧州城市文化,使得沧州城市雕塑发展蒸蒸日上。
四、如何将沧州文化内涵融入到城市雕塑艺术中
具有1400多年历史文化的沧州,既有与许多历史人物相关的传统文化,又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还有新时期以沧州开发区为代表的新的城市精神。如果想通过一座城市雕塑来体现沧州城区的文化背景,显然是难度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不同主题的城市雕塑来分别体现。体现与许多历史人物相关的传统文化主题性城市雕塑,如名人植物园历史人物雕塑等;体现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城市雕塑,如沧州铁狮子;还有体现以沧州新城区为代表的新的城市精神为主题的城市雕塑。通过这些不同主题的城市雕塑,营造了沧州博大精深而又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
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大于任何行政指令的标准、学者权威的标准。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曾说过,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城市雕塑也应该是高雅艺术的体现,既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好的雕塑作品应该一目了然,回味无穷,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创作者应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前提下,承担起自身的使命,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作品,可借鉴珠海的《采珠女》、兰州的《黄河母亲》、深圳的《孺子牛》、大理的《五朵金花》等极富感染力的城雕佳作,在深入挖掘沧州文化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城市的灵魂、物化的精神、时代的声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家斌.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形象[J].城市.1997,(01):29-32.
[2]过伟敏,史明编著.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沧州市文物局.沧州铁狮与旧城(沧州历史文化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王丹,美术学硕士研究生,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从城市文化看城市特色 篇7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根源,全球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就足以给中国自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然而现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这层面纱正在消失,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已不再神秘。或者说,令西方人神往的是我们的过去,而不是现在。2001年,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先生来我国访问,谈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观感,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外围向内开,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感觉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者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样的,没有各自的特殊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才能看出是在中国。”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而导致城市文化衰退和特色丧失的根源是什么,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塑造城市特色,将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1 概念释析
1.1 文化概念的理解
城市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种,因此要谈及城市文化,不得不先了解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说,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化的概念,并不仅仅是要了解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概念,启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归纳出文化的一般属性,研究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以帮助我们探讨文化衰退的根源问题。
1.2 城市文化
1.2.1 城市文化的涵义
城市在其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具有不同地域、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建筑形式,我们称之为“城市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态。2)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1.2.2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一座缺乏文化气息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是时间的艺术,城市述说着历史,然而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城市中,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其庞大的身躯阻隔了历史,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割断了当地文脉的延续。城市在纯功利和效益的驱使下,技术盛行,必然导致城市面貌趋同,而丧失自身特色,缺乏吸引力。这种对外部的吸引力又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上的投资引力、旅游引力,也会促成更大规模、程度的城市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表现出城市内涵的深化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一个城市要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素质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对城市特色的理解
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追溯历史,在城市发展的早期,虽然没有着意营造城市的特色,然而我们把商周时期的商城、洛邑与古希腊、罗马的古代城邦相比较时,就会赫然感受到那种迥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和先民们孜孜追求、苦心经营的心理痕迹。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蕴藏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城市特色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也可以说,城市特色是人们在感受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整体形成的独特意象,它主要通过地理自然环境、人为建造成果(即城市建筑、机理、小品、绿化等)和社会人文因素(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三方面表现出来,由此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表现。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 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
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特色的形成,无不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城市特色的追求是潜意识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才逐渐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一大批风景名胜、故都名城、外贸商埠、交通要隘、文化胜地、名人故里和特色物产城镇经过历史的淘漉和沉淀,成为我们今天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关照的历史文化名城。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伊斯坦布尔则显示了欧亚文明的交汇……我国有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城市建筑与大自然、与民俗、与吏制、与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西安的古朴、苏杭的灵秀、桂林的奇逸、拉萨的神秘等等,令人流连忘返。
2.2 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城市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乃至城市文化的发展。
3 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分析
3.1 意识根源问题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此已无须多言。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我们引以为豪。但这种自豪一旦变成一种骄傲,我们的问题也就来了。沉醉在祖先创造的辉煌朦雾当中,我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离我们远去的危机。麦当劳前门庭若市,民族小吃店却门可罗雀,这时我们会说:那些小吃店还在开嘛。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中庸心理延续至今,不求最好,不做最差,安于现状,危机感不强。源于这种心理,城市文化衰退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与其说我们仍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当中,还不如说是我们越来越忽视自身的文化了。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文化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因为我们的不重视,就不能真正的理解自身的文化,不知道自身文化的精髓所在,甚至把糟粕看作精华,该抛弃的没抛弃,该保留继承下来的又没有继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植根在这种文化底蕴下的城市文化不可能不受到打击,城市文化衰退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城市文化具有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因而,城市文化的衰退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是去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而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也许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东西,甚至不惜与历史文脉割裂开来。本文认为,这种“拿来主义”是最要不得的。
3.2 方法论根源问题
1)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
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都不可能离开其各自的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根据前文的观点,没有载体的建设就没有城市文化发展,自然也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衰退和城市特色的丧失在方法论问题上的根源就是忽视载体的作用,造成载体的单一落后或停滞不前。城市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城市特色体现的重要载体,地域化的城市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历史文脉和传统,具有强烈的城市心理色彩,且是城市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可以说,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建筑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载体是它们外部功能的体现,因此载体建设的好坏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城市建筑又是诸载体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的各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对落后的城镇比相对发达的城镇显得有文化有特色。显然,这是由于发达城镇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较大而迷失了自我,大拆大建,对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载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文化和特色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2)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忽视。
我国许多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建大发展时期),普遍存在重开工和竣工面积数,忽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管理与街区(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等倾向,加之城建赶时髦,不管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论南方北方和东西部,竞相追逐时尚,相继出现玻璃幕墙热、草坪热、喷泉热、彩砖铺地热、街头雕塑热、人造景观热,当然,还有早年的十里长街热以及近年的摩天大厦热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城市文化作用没有透彻的了解,崇尚技术先导而忽视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的建筑与布局缺少特色,没有文化品位,让人感觉到的只是资本和技术堆积的冰冷,城市不和谐,缺少整体的美感。
4 结语
从文化角度看城市整体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构成城市个体因素的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要善于挖掘提炼这些特征,一旦掌握了这些特征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很好的保护、运用它,使其在城市中不断的出现,在新的设计中进行加工,就能在城市建设中不落俗套,避免新的千篇一律。总之,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主题和要旨,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协调解决保护与建设,过去和现在、改造与利用诸方面的矛盾,对于富有深厚的文化沉积的城市来说,关键在于传统风貌特色的发展与现代个性创造的结合,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洁.利用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J].山西建筑,2010,36(12):47-48.
[2]胡元梓.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宋启林.从实践看我国文化对城市规划的作用[J].规划师,2000(1):16-17.
[4]彭震伟.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与城市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0(1):51-52.
[5]赵云伟.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J].规划师,2002(2):35-36.
从城市文化论建筑文化 篇8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1 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从1988年~1997年开展“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问题。1988年国际建协响应号召,确定1989年7月1日“世界建筑节”的主题是“建筑与文化”。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我们城市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地域特色,是传统文化沉淀的片段,是记载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载体。它们与所处的周边环境,附属的生活设施,与人们在其中亲切、朴实、聚合的生活情态一起彰显出明确的传统文化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茫茫的西北高原上,回荡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丽乐章。“唐乐舞”“黄土地”“红高梁”,这些扎根民族文化、打向世界艺坛的作品使中外为之瞩目。由此,西安的环城建设古今兼顾、综合治理,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地方特色突出,强调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着眼于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的结合、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其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文化旅游建筑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城市风貌、文化环境和市民心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城市建筑所具有的一些共通的设计、构造、材料及建筑组织方法,代表着某一时期和某一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风俗特征,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城市的个性特征。它们是历史信息的真实反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已成为生活场景中不可中断的环节并从物质层面上延续我们的文化甚至生活本身。我们所尊重的、我们所敬仰的,不仅仅是城市和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2 我国建筑文化的民族传统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国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遗产极为丰富。老一辈建筑师在现代中国建筑创作中从基础资料研究开始,率领一两代人经营多年,艰苦探索,披荆斩棘,积极研究中国建筑文化,使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老一辈建筑师成立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建筑师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早期探索。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论述已经涉及到设计空间的探讨。他指出“工程结构和建筑丰富的美感有机地统一着,是我们祖国建筑的优良传统”。他还强调:“我们必须先研究我国的建筑遗产,掌握了它的规律,熟识了它的许多特征,在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60年代由刘敦帧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作了更为系统的概括,对中国古典园林、民居、城市以及工宫制度都作了论述,并开始从设计理论上进行分析,指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之一。
80年代,我国建筑工作者运用现代的建筑观点和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特别是运用中外建筑对比的方法阐述其异同,进一步认识到强调中轴线的思想来自很深的民族意念,中国古典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 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
之后,我国建筑师看到了像群体组合、内外空间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建筑与室内陈设诗画雕塑的结合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正是西方现代建筑家所刻意探索的领域。同时,他们在系统地研究现代建筑中也找到了和正在寻找着它与民族传统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挖掘和开拓。
3 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再加上各地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建筑创作,对民族传统的运用必然是各取所需、各用所长。
上海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发挥了信息灵敏、工艺精巧的特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把建筑空间、装修、家具、陈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构成了中而新的室内环境。北京的历史传统、首都的中心位置使它强调城市的中轴线和向心性,讲究建筑的对称和均衡。在紫禁城黄瓦红墙的映衬下,它又注重色彩的运用和主次呼应。由于保持古都风貌和强调民族传统,北京的重大建筑普遍以造型民族化见长。广州比之北京别有异趣。它充分利用河港城市的自由布局,岭南四季如春的环境条件,取法于我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使建筑内外空间流舒豁达。
的确,中国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建设都有独到之处。如何使建筑文化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保护历史遗迹。肯尼斯·鲍威尔说“建筑保护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却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地区、城市中的历史地段、优秀建筑群落,不仅城市建筑物本身的“实”体要保存,“虚”的外在空间、环境特色也要善为保护,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时间的标记”“古老的装饰”。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地段,它既是历史的陈迹,又是当前人民生活的所在地。修复、维护及建设中需要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中西文化的修养基础,并能创造性地进行规划设计,使它们适于当今的生活需要,即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要充满时代的新气息。第二,发掘传统的文脉。建筑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发掘传统的文脉,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中国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谈尊重文脉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不能只是在形式上从古建筑中提炼一些东西作为符号或母题加以引申、重复,作为新与旧的联系,还应从地域、城市或城市中心地区的某一部分加以深刻研究开始,因为地域和城市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城市模式、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形式等。
4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造成城市失去特色,建筑文化缺位我们的城市应该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
参考文献
文化艺术城市雕塑 篇9
1.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是他在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它不像经济资本那样可以进行量化操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发挥着与金钱和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相同的作用。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从概念上来说该是文化资本的一个派生,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的认知过程来理解它。当人们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形成一种“第一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气、哈尔滨的浪漫,这些形容词会随着人们走进这个城市而走入人们的脑海。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有很多,但其中最直接也最能表明一个城市特色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作为承载城市历史的物态表征,城市的建筑文化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如: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功能价值等等。由于诸多价值的并存,使得建筑文化具有作为资本经营的潜质。当我们把建筑作为文化资本来看待时,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的特质就会凸现出来。在商品经济极为活跃的今天,城市的任一文化现象都被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城市的建筑文化当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不论什么年代、何种风格的建筑,都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各具价值。一般来说,年代久远的建筑拥有的价值是因为其自身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也不乏在建筑风格、建筑类型等方面上具有独特性等原因。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建筑,历史建筑总能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而这些特征在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手段与建造系统中都已消失殆尽,所以人们对那些手工生产的、经历了历史沧桑的、由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有一种本能的认同感,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建筑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缘故,还包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内涵,因此历史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显得格外厚重。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实就是保护城市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本。
由于建筑年限、风格与功能的不同,历史建筑呈现出的价值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影响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历史建筑的价值越高,它作为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越高,对于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但一个城市历史街区场所的景观效应,应当是众多历史建筑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些个别历史建筑的“杰作”,即使它最具代表性。所以,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构筑物和历史遗迹进行保护的策略是有局限性的。这种“盆景式”的保护,具有再高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关注城市历史街道的景观形态,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也是被实践证明最为有效地途径。
3.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区泛指重点保护地段,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保留了历史完整性和内聚关联性的街区。城市的历史街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群体,因此它必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如:建筑环境多样性、建筑功能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和经济与商业价值等等。但由于疏于整治,历史街区大多破败不堪,使得其蕴含的城市文化资本价值往往无法全面展现,而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在一些历史城市的发展建设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拆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新建假古董的怪事。所以妥善处理好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使之得以复兴,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应该看到,尽管历史街区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价值,但如果把城市的历史街区仅仅当成文物,不加以积极的保护性改造利用,任其继续衰落下去,使其作为文化资本的经营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它的文化资本价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历史街区急需改造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街区复兴是通过经济的发展为历史街区的保护、维护和改善提供财政支持得以完成的。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干预或者市场运作的方式,都可以在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经营中寻找到历史街区复兴的理想途径。由于历史街区的性质不同,经营的方式亦应有所差别。城市历史街区在其功能形态和物质环境上往往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要使历史街区在建筑文化价值复兴和突显的同时,使其在功能上也能融入城市新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的复兴就是在城市发展经济所导致的变革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需求对物质环境所作出的限制之间寻求平衡。历史街区的复兴相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结构机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城市历史文化氛围当中的影响面十分广大。所以搞好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深挖其内在的深厚文化价值,将其作为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本之一,通过合理的经营,就可以在城市建筑文化的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最大化,许多城市都在规划和设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而探索并验证出了一些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其中作用比较突出的当属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虽然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 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城市触媒(City Catalytic)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先生于1988年编著的《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
城市触媒的切入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小范围的街区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街区的触媒在性质上分为两部分—功能性与实体性。在视觉范畴,城市触媒的实体性很直接。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功能性必不可少。这种功能触媒是伴随实体触媒展开的,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等方式进行更新,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更为有效或更有利。在宏观上,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对应城市范围内的触媒,更多的应是关注群体建筑与城市区域的价值,如区域综合功能、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等,应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价值加以评估,找到有利和有潜质的触媒点加以活化,使其由点及面的促进城市发展。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 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旧城织补是城市设计领域的另一概念,是把旧城内各个点周边的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采用统一的设计指导思想,贯彻“历史复现”的主题,通过调动城市设计手段减弱建设拆迁对旧城造成的影响,恢复旧城原有良好的城市风貌。
旧城织补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实体织补与非实体织补。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理念,街区从城市结构整体上说属于平面二维概念,当人们进入街区之后才会有三维的视觉体会。因此实体织补可分为两种方式,即二维平面织补与三维立体织补。二维平面织补是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上,对城市进行统筹的碎片整合。它可以通过区域织补、街道织补和肌理结构织补等来实现,力求在大视角下对城市因历史变迁而造成的新老记忆混淆、断裂等现象进行修复。三维立体织补针对的是城市街道景观进行视觉上的织补,大多是站在城市视角以街区或群体建筑为目标,可分为立面织补和街道景观要素织补等,目的是为了修复因年代久远且疏于管理造成的空间视觉不连续现象。
与实体织补相对的是非实体织补,它注重的是对城市实体空间的功能属性进行织补,可分为区域功能织补、文化记忆织补等。非实体织补不像实体织补那么直接,其可操作性也没有非实体织补那么强。因为原有的功能与文化等不一定适合现有环境的发展,所以对原有功能的置换与对其的后期连接是十分有挑战性的。
三、案例印证—哈尔滨历史街区的复兴
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应用很广泛,成功案例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这两个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利用,以及其是如何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更好经营的。
1. 哈尔滨道里老城区商圈的发展
哈尔滨的道里老城区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核心。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讲,道里区是由索非亚教堂商圈与中央大街商圈两大触媒点刺激成长,并由经纬街、西十二道街、通江街等纵横交错的街道织补完善的。但从历史街区的角度看,这两大商圈各自也拥有自己的触媒点与织补方式,活化自身的内部街区。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早期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教堂艺术价值的展现,它的建筑文化资本也随之得到了充分的经营。索非亚教堂商圈就是以索非亚教堂为触媒点发展起来的。在空间形式上,在索非亚教堂沿轴线处开辟出了广场,并且有意识地对广场周边的建筑进行立面织补,使得这里形成以索非亚教堂为核心的欧式建筑群。在功能上,因为教堂的宗教功能已经淡化,在这样的一个市中心、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的地方,索非亚教堂被置换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对哈尔滨历史的展示功能,形成了一个与实体触媒点相结合的功能触媒点。索非亚历史博物馆与其地下的哈尔滨城市建设馆一起成为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展示中心地。这一定位与周围商业环境相结合,奠定了索非亚教堂商圈在道里区的经济文化地位(图1,图2)。
中央大街是早期国际商业都市哈尔滨的缩影,是欧式建筑的集中展现地。中央大街从历史街区自身来说,更多体现的是旧城织补的结果。因为它是呈街道型、带状的历史保护区,多年来对其的修复改造一直致力于对其立面及建筑空间的织补,从而使历史街区的空间实体记忆尽可能的完整。中央大街从19世纪开始就被赋予商住一体的功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居住功能已经慢慢退化,商业中心的价值被确立起来。随着多年的发展,中央大街保留了许多原有的老字号,也置换了许多新的商业功能。从功能织补的角度来说,它致力于在保持原功能的同时对新功能加以织补,力求形成一个商业功能集中有序的历史街区。从现状看来,不论是从实体上还是从功能上,对中央大街辅街的织补力度是不够的,这使得主街的承载力没有更好地向辅街处发散,其文化资本的价值及其影响力大打了折扣。
索非亚和中央大街两个历史街区都是以其独特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作为两个触媒点触动着周围的商圈发展。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辐射度是有限的,需要将其织补连接起来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而“西十二道街”就是这些纽带之一。西十二道街是一条历史老街,两侧商铺林立,经过多年的演化,其外立面已经进行了修补,功能也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它就像一条记忆线一样织补着两个商圈,不仅是建筑形式的延续面,也好似功能上的延伸体。它的连接像人体的一条经络,使得两个穴位间的血气顺畅,激发了两个触媒点的潜能,让道里商圈不仅更“火”而且更“活”。同时,道里尚志大街历史建筑的修复,对于将中央大街商圈和索非亚教堂商圈织补成一个整体以及道里历史街区的整体复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图3)。
当然,现在的道里商圈并非发展的全部,它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活力。在道里的通江街上,近年恢复了一些老的建筑,如犹太老会堂(图4)、犹太新会堂(图5)和犹太学校(图6)等等。但是因为与中央大街相垂直的辅街并没有将中央大街所承载的影响力向外延伸,所以通江街上的老建筑群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如果中央大街的辅街也可以发展起来,犹太会堂等建筑所在的通江街区将被激活,历史建筑文化能继续延伸,街区的历史风貌将全面的展现,建筑文化资本会得到更大化的利用,这时的道里区才真正的“活”了。
2.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
道外区一直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存最为集中的历史城区之一,但因为使用过度、疏于整治,承载力和活力已经严重下降,所以对道外区城市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建设可谓是意义非凡的。历史风貌区在道外区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振兴繁荣将直接带动整个道外区的历史建筑文化复兴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上的复兴。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主要是指靖宇大街和南北二、三、四道街。从整个城区的角度来讲,它们像触媒点一样带动整个历史城区发展,可谓是一荣俱荣,因此对其的复兴显得格外重要。从街区自身角度来说,由于道外区是以整体片区的形式存在,保持相对完好,因此其复兴更多体现的亦是城市织补的运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是立面织补。立面织补不仅将街区的外立面修补连接,并且对街区内院的建筑立面也进行了修复改造,总体上体现依旧修旧的原则,使街区在不丧失原有活力的同时恢复原有风貌。街区在修复立面的同时也进行了功能织补,在设计过程中计划在保留如仁和永、范记永、三八旅社等老字号的同时将餐饮、娱乐、休闲和商住等新的功能织补进去,使这一地区形成“传统百货区”“专特商业区”和“中小规模零售商业区”等六个风格各异的特色街区。当这个风貌区建设完成以后,整个道外区将会被这股力量推动得更加繁荣(图7~图10)。
四、小结
城市是复杂的、精致的、美妙的、深刻的,它包含万千元素,并将人纳入其中,让人可以自由穿梭。它是建筑、景观、街道等事物的载体,并通过它们反映着其背后深远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人文特色。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塑造建筑,建筑塑造人”。人们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像城市的名片一样,在受众心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感。而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经营是当代城市复兴和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 篇10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
(一) 城市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质与精神文明总和, 它代表了城市的独特性、典型性文化内涵。以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为依据, 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 (文物) 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二) 城市文化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 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 可以成为品牌, 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 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 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 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就是城市“特有资产”或者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他们认为城市管理者通过识别和传播能够体现城市价值和特色的要素, 如城市标识、城市口号、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自然风光、城市历史等都可以形成城市文化品牌。
根据卡瓦拉兹和阿什沃思的观点, 从城市角度提炼的城市要素本身是不足以形成品牌的, 因为品牌与顾客感知的价值和质量相关。他认为从顾客角度来看, 品牌是顾客对价值和质量的感知, 是联想和感觉的集合。威菲尔德也指出要定义城市文化品牌, 必须考察城市的旅游者、市民、来访者。凯文·莱恩·凯勒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要能够给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 本文认为城市文化品牌是指整合城市文化资源, 在功能定位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 引起联想, 带来附加价值的城市形象要素的组合。
(三)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系。
城市文化资源是形成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 城市文化资源决定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定位是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 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 都需要深入研究本地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 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 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 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文化品牌来展现出来。城市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城市文化资源的烘托。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 各个城市均加大了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 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 真正给人们长久印象的还是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品牌调查
(一) 基于城市角度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调查。
依据前文的概念界定, 我们首先从城市角度出发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保定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 本文将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划分为三个类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形成于特殊年代的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本文参考保定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保定市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确认了21项知名度高, 比较有代表性的保定城市文化资源项目。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满城汉墓、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清西陵、大慈阁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保定老调、安国药市、徐水舞狮、孙氏太极拳、定瓷传统烧制、雄县古乐、子位吹歌等。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此外, 还有保定独具特色的饮食, 如驴肉火烧、槐茂酱菜、刘伶醉酒、直隶官府菜、白运章包子。
(二) 基于顾客调查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
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开展了“保定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 考察社会公众 (顾客) 对上述21项文化资源知名度的认知。此次问卷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 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放和街头随机发放的形式, 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其中, 男性181人, 占样本总数的55.6%, 女性145人, 占样本总数的44.4%。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 其次是26~35岁的中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88.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11.7%。调查的职业类型中, 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 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其他类型的构成较为复杂, 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教师和公务员也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保定市的人口结构。保定高校云集, 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 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 商业/企业数量猛增, 增加了员工数量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二是因为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18~3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外出次数较多, 活动范围较广, 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受到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 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保定市市民占样本总量的44.4%, 河北省其他省市占总量的36.2%, 京津地区占5%, 其他地区占14.7%。
在我们所调查的21项保定市文化资源中, 公众认同感排名前5位的是:直隶总督署、驴肉火烧、狼牙山、白洋淀和古莲花池。 (表2、表3)
如表2、表3所示, 保定市市民对各项文化资源的认同程度都要略高于非保定市市民, 但整体顺序相似。但是, 非保定市民对清西陵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在众多的物质文化资源项目中, 公众对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的认知程度较高, 而清西陵、满城汉墓、保定军校认同程度较为一般, 对大慈阁的认同程度偏低。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优势公众更为熟悉。其中, 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省级衙署。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增添了直隶总督暑的知名度。
如表3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保定市市民与非保定市市民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整体不高。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程度以及当前曲艺整体不景气有密切关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公众对保定老调的认同度较高。
公众对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 如表4所示。 (表4) 尤其是白洋淀和狼牙山的认同度较高。白洋淀、狼牙山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项目, 早期拍摄的影视作品, 如《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让这些文化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小学课本, 增加了公众对白洋淀、狼牙山的认同感。白洋淀与狼牙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魅力倍增。
由于饮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众对保定市的饮食文化资源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如表5所示。 (表5) 从调查结果来看, 公众对驴肉火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饮食文化资源, 而且非保定市市民的认同度高于保定市市民。经过保定人民不断发展和推广, 驴肉火烧已经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 保定的驴肉火烧连锁店众多, 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周边城市, 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 提升了非保定市的公众对它的认知度。
三、对保定市城市品牌的建议
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如“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等。但推介没有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 都不能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与调查结果, 本文对以下四方面城市品牌的建立提出建议:
(一) 物质文化方面。
保定文化遗产众多, 但是保定缺少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品牌。本文认为保定在城市文化方面的最佳品牌是直隶衙署文化。直隶总督署, 具有浓郁的时代风采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而且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随着公众对李鸿章等人功过的认识更加客观, 直隶总督署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们可以以浓缩中国近代荣辱史的百年直隶总督署为载体, 总结以其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传统文化, 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所综合得出的特色文化体系。
(二) 非物质文化方面。
本文认为对于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应首先重点发扬保定老调。通过对保定非物质文化资源调查, 发现保定老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老调作为保定市特有的戏曲种类, 是保定人民的艺术结晶。将保定老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应当推动保定老调的市场化运作。探索保定老调与商业运作、旅游业的结合。与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相结合, 与保定饮食文化、红色旅游相结合, 将戏装、玩偶、脸谱等开发为纪念品出售, 结合传统的文艺演出, 将保定老调打造成知名品牌, 并成立相关公司, 组织跨地区展演。
(三) 红色抗战文化方面。
古城保定的确是一座带有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城市, 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查、评价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 积极扶持和重点建造数个红色旅游精品, 实现保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大发展。可以重点建设狼牙山和白洋淀。
(四) 饮食文化方面。
保定饮食文化积淀丰厚, 历史悠久, 应重点打造这一品牌。保定于2006年推出第一批直隶官府菜, 之后直隶官府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公众对其认同程度不高。而驴肉火烧由于更贴近公众的生活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因此, 我们可以先打造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 以点带面,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保定的饮食文化资源, 再逐步发扬保定的直隶官府菜系, 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目前, 保定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已初具影响力, 正在向周边城市辐射。但是仍然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商业品牌, 漕河驴肉, 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品牌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 但规模都差不多, 不能形成规模经营, 集团化运作, 有待进一步的整合。
摘要:文化是一种资源, 文化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出发, 从城市和顾客两个视角调查分析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 挖掘其形成品牌的文化项目。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5.
[2]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3]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城市雕塑对公共艺术空间的影响 篇11
城市雕塑的存在是对一个城市灵魂的再现。作为空间艺术的城市雕塑,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立体视觉艺术,其存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它具有代表性、历史性、人文性、启迪性、地域性、时代性、纪念性等意义,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文章以“斑海豹”这件城市雕塑为例进行论述,探讨城市雕塑对公共艺术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设计理念
一、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
1.1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雕塑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使用的陶器、玉佩之类的也可以称之为雕塑。从古至今,雕塑—直都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屋顶和屋脊上面那些寓意吉祥的雕刻物是古代雕塑的显著特征。城市雕塑大部分最早出现在香港、广州等地,真正体现民族价值的雕塑出现在20世纪初,一批从西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为纪念伟大的革命精神而创作。
1.2对城市雕塑设计理念的理解
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城雕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生活中不存在“完美”,但雕塑要给与人们“完美”的视觉感受。把雕塑比作“定格的舞蹈”是出于描述的方便和易于理解,但这仅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它无法完整表达雕塑本身的意义。即便如此,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比喻,因为它把两种美妙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同理。
舞蹈,新华词典的定义:“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美化、精炼的肢体语言和造型动作,在优美的舞动中,故事情节得以叙述、思想情感得以流淌。
从某种意义讲,艺术是表达情感、寄托情感和传递情感的方式,欣赏艺术需要情感的共鸣。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可以看出“情感”和“修养”是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消除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各种屏障,同时也成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纽带。这个纽带,促使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在艺术交流和借鉴方面成为可能,并最终完成艺术语言的转换。
舞蹈是运动的,雕塑是静止的。把舞蹈定格,有可能成为一座雕塑,但究其本质,雕塑并非一个静止的画面。雕塑也是一种“运动”的艺术。这里涉及到雕塑的一个基本属性——空间,这一点与建筑相关联。雕塑与舞蹈对比而言,舞蹈是舞者作为主体的运动方式,观众是可以静止的(有时必须静止);雕塑是观众围绕主体运动的方式,雕塑主体是静止的,但观察的角度是变化的。两者相同点是:某一时间段里的空间姿态流转。简言之:舞蹈是动起来给你看,雕塑是需要你动起来看的。对“城市雕塑”这一概念的解析要涉及两种属性:其一是“雕塑”,其二是“城市”,两种属性需要同时兼备,缺一不可。雕塑要依据城市空间环境来思考时它才属于“城市雕塑”的范畴。对于建筑装饰雕塑和雕塑艺术的户外展览,则不能算作真正的“城市雕塑”,尽管有时它们的界限相对模糊。
城市雕塑是需要雕塑家以“城市意识”为基础的公共艺术创作,是一种参与建筑活动的艺术形式。这里所说的“建筑活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和园林景观等城市建设行为。这样,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考量自然要从城市艺术的价值体系出发了。
1.3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确定与运用
既然城市雕塑是城市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它能起到什么作用?或是期望它起到什么作用?
城市雕塑的计划任务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阶段或建筑(包括风景园林)方案设计阶段,由设计师和主管方面根据方案需要预先确定的雕塑计划;另一种是已经存在环境空间或城市节点在发展、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追加确立的雕塑需求。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城市雕塑去承载城市空间的人文和艺术之重;从空间位置看,它一定是某个环境空间的焦点;从形态角度讲,它的美感必须被大多数人接受;从思想内涵论,(多数时候)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与象征。这样一来,城市雕塑方案岂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它注定被人关注,必须承受公众品评。从功能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方面,都要求城市雕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到“画龙点睛”似乎贴金或标榜,且显得有些夸张。但毫不例外的,每当需要城市雕塑出现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期待。或许因为这样的期待,悄悄地培生出城市雕塑必须具有的一种秉性。尽管“画龙点睛”不成反倒“画虎成狗”“画蛇添足”的尴尬也时常发生。但不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愿望,都不约而同地要求城市雕塑成为照亮城市空间的篝火。
一块城市空间等在那里,等着一座雕塑来画上点睛的一笔,城市雕塑只有点亮一个空间才能成就自己。
二、城市雕塑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1.城市雕塑内容设定
在这所举案例是一个中轴线上的故事。如前面所讲,一个城市空间等在那里,等着属于它的雕塑。
公园的广场,在设计草图时就早已标注“主题雕塑”的位置上,直到广场铺装完工、绿化种植完成、景观照明点亮、喷泉气势汹涌的时候,依然是—方预留的泥土,与周围极不相称的趴在地上。那时的甲方正像为儿女婚事犯愁的家长,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一群七嘴八舌的亲朋;方案的选择有点像相亲,追求门当户对,或一见钟情。“联姻的契约”当然要以相亲成功作为前提……
对这块基地的了解是从现场开始的(之后才看的图纸、效果图和沙盘)。我固执地喜欢这种笨拙的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徘徊于现场及周边,扮演各种角色进出往返,以此换取不同的想象和定位。
公园的北面是政府广场。政府办公大楼、火炬雕塑、旗阵和对称的广场绿化聚成一条射线,跨越城市主干道射向公园;公园的布局接过了这条射线,通过主入口、通道、灯阵和喷泉接续延伸,到达预留的主题雕塑区域形成高潮,再让这一动势继续向南发展,穿越数百米的湖面抵达对岸。这条中轴线像蓄势的强弩咄咄逼人,它告诉我必须给予必要的尊重!
这样一条被拉长和强化的轴线,是城市的固有秩序,它像一根长长的秤杆,挑起城市空间的重量。力量的分布是至关重要的,雕塑在这个平衡系统中间可能成为小小的秤砣。
城市雕塑的主题,经常是预先就固定的,虽然这种束缚会给创作带来困难,但也省去了寻找主题的烦恼。同时,这种“命题作文”也体现了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属性和价值。一件能被公众感知、接受和认同的城市雕塑才可以称为成功的作品。因而,在题材和形式方面首先要考虑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认同,必须与区域文化及城市精神相匹配。当一件城市雕塑作品落成之后,公众评判与艺术家立意之间的契合程度,成为衡量城市雕塑的一把标尺。
“斑海豹”是当地政府领导为这个项目指定的内容。尽管我本人并不认为对于这样一个空间环境它是一个好的主题选择,但还是必须接受这个命题,并为此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斑海豹【common seal】,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也有发现,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辽东湾斑海豹是唯一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目海洋哺乳动物。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小道子老渔港是斑海豹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这里极为适合斑海豹的生存。因此,主管方认为斑海豹和丹顶鹤一样,是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标志性符号。
斑海豹城市雕塑以动物为主题的创作可以说既容易又困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形象有参可考;说它困难是因为既要让观众认同形象的肖似,又要摆脱“像”的捆绑,避免作品流于庸俗或沦为“草地上小动物”的园林小品样式。要打造广场中心雕塑的形式感和现代艺术审美的时代感,并于主题内容(斑海豹)相吻合,实在是需要用心经营的。
2.尺度优先
2.1空间背景下的尺度
作为空间的艺术,尺度是城市雕塑最为重要的先决要素。这是雕塑在空间背景下的“构图关系”。雕塑的大小,要从空间的开阔度、周围建筑物和地貌植物的比例、主要视点距离上的尺度等几个方面综合定位。既要突出雕塑,又要尊重空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环节,雕塑本体和环境空间的任何—方都不能被轻视、弱化,它决定了接下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2体量与造型
空间决定了城市雕塑的体量,体量也左右着造型的变化。同样一组造型,在不同的尺度上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并且常常超乎想象。于是,造型的安排和比例调整便成为城雕设计里面举足轻重的工作。
“照猫画虎”常常是用来形容不求甚解和简单模仿。猫、虎看似很像,其实比例关系上的差别很大,这是大自然对尺度的明确选择。在城市雕塑和建筑领域,类似“照猫画虎”的放大或缩小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并不稀罕。
在最初的构思里,造型意向、动态和比例都是建立在一定尺度基础上去探讨的问题。在尺度之上,造型就是雕塑本体的语言问题,这种雕塑语言,既要保持雕塑的“纯粹性”又要考虑包括空间、建筑形式与质感、绿化、天空、天际线及人的运动参与等能够对雕塑产生影响的诸多背景因素。然后选择何种艺术手段,那就见仁见智、见观念见追求、见功力见修养了。在充分尊重雕塑所依托的背景条件之后,雕塑造型空间和形象之上所承载的人文精神追求永远是作品艺术格调和水平的标志。
2.3不同距离时的肌理感受
材料质感是城市雕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材料工艺和造型相得益彰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境界,造型美和材料美可以相辅相成。
城市雕塑通常是设置在室外空间,对城市空间有着持续影响的公共艺术作品。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制约了对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要求。这一点是城市雕塑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的重要原因,也是在创作之初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观察距离对城市雕塑的影响,这一点更强化其“城市”属性,而与“架上雕塑”在质感问题的思考方向上有所差异。
本案例考虑到海边城市的气候特点和雕塑造型的视觉感受,选用了紫铜和特种白钢,分别塑造斑海豹和浪花的造型,利用材料的质感强调了实虚对比和节奏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主体部分对不同距离的视觉感受给予了充分思考:以圆环为单元,经过焊接,形成镂空的结构造型;圆环的大小和宽度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实验的,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巧妙地表现了斑海豹的“斑”,并在不同距离上获得了不同的效果变换。
2.4基于造价和成本的选择
造价和成本,似乎永远是城市雕塑项目无法回避的问题。—方面要节约,另—方面要保证品质;所有的方面都是在不牺牲艺术质量与体量的前提下,做出艰难选择。当然这也是设计师发挥灵感与智慧的大好时机。因此,我把城市雕塑视为“有条件的艺术创作”,它是艺术与设计的有机体。
三、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里的舞动
把城市雕塑比作“定格的舞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比喻,尽管这样还不能完全表达雕塑本身的意义。城市也更像是一个大舞台,这“定格的舞蹈”在为我们尽心表达。
我很喜欢“一台戏”这个叫法,演员和布景、道具、灯光……台上的演员和台下观众,人和整个剧场浑然一体,每个角落密不可分;一台好戏是全部元素的集合,是一部完整的机器。在城市空间的大戏里,城市雕塑是无声的演员,或翩翩起舞,或傲然屹立;有时候它更像主持人,虽然不是主角却引导着演出的进程,与演员对话,与观众互动,与周围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就在那里,高高的舞台上无休止的舞蹈。舞动了一个空间,亦或被空间舞动,像一个孤独的舞者。不过,在这样一场舞蹈里它不会孤独,空间里的每个人也该不会孤独,整个空间在舞蹈。
结束语
文化艺术城市雕塑 篇12
1. 保定市文化优势
1.1 人文历史优势。
保定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保定是尧帝的故乡, 春秋战国时期, 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 元朝在这里设郡, 明代护卫京师的大宁都司驻于此, 清雍正年间直隶总督署驻保。此后保定一直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享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00余处,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处, 堪称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优秀的历史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 如荆柯、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
1.2 红色文化优势。
保定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她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 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中国北方最早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的诞生地;中国北方最早农民运动“完县五里岗暴动”和“高鑫暴动”的发祥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首府, 全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都发生在保定辖区内。保定拥有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 唐县自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1.3 文教优势。
保定教育渊源, 人文灿烂, 西汉置郡、宋有州学, 明有府学, 清有莲池书院, 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 曾培养了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 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蒋介石、叶挺、张治中、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领。清末保定被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
2. 保定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保定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万面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文化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 城市特色还需要更加鲜明。
2.1 城市形象推介不够。
良好的形象是无价的资本, 可以催生无穷的效益。保定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资源丰厚, 从古至今文化名人灿若群星, 涵盖历史、文化、经济、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但是, 长期以来保定在形象重新定位和形象全新包装方而做得还不够到位, 许多方面仍给人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2.2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虽然保定一直致力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总体来说, 保定市的城市文化特色还不够突出,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2.3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够丰富。
受各种因素限制, 保定市现在的群众文化生活并不是特别丰富, 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有广泛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市民文化生活形式比较单一, 市民是城市文化的创作者和体现者, 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才能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2.4 基础设施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定市文化设施偏少, 种类也比较单一, 还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 可以继承和发扬保定市传统文化优势的文化设施。尤其是群众性活动场所和设施不够普及, 群众性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 没有形成规模, 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综合来看, 文化吸引力和承载力有待提高。
3. 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3.1 全面推介保定文化精品, 凸显“保定制造”。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而特色的基础在于文化。建设文化名城, 必须强化文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 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唐尧文化”, 古代的“燕赵文化”、“三国文化”、“直隶文化”, 还是近现代的“抗日文化”、“民间文化”, 都是名符其实的“保定制造”。还有“保定作家群”创作的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曾辉煌全国。保定除了著名的“保定三宝”外, 白沟箱包、蠡县皮毛、曲阳石雕等特产也闻名全国, 保定的名吃有“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槐茂酱菜”和“冰糖葫芦”等, 做工精湛、口味独特, 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要通过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这些优势, 推介文化精品,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突出地域特色, 全力打造“保定品牌”, 凸显保定制造, 让人们不但知道保定制造的文化产品, 而且知道文化产品的生产者, 这对于提升保定知名度, 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建设文化名城至关重要。
3.2 激励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
提升民众城市文化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既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又是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实施者, 不断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鼓励和支持他们不仅以欣赏者接受者, 而且以创造者、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城市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这是城市文化建设保持持久活力的源泉。保定市近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开办空竹文化节、登山节等活动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但是更需要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个人办文化, 比如在小学校开展空竹游戏推广, 组织学校和企业进行各种红歌大赛等活动, 把文化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文化传播上, 以诱导式取代单纯的灌注式, 多举办让居民群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的文化活动, 可以选派老师和赠送活动用品开展各种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活动, 让文化活动在学校、企业、街边等遍地开花, 把文化触角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3.3 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融合。
城市发展如果失去文化的支撑, 城市建设也将失去绵延不绝的动力, 城市街景、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市标等见证城市发展, 体现城市标志, 展示城市形象面貌, 美化城市形象, 进而传播城市形象。保定市近年提出三年大变样, 并且恢复了古城原有名城景观, 如西大街与古莲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淮军公所等文化古迹, 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要注意。
3.3.1 城市建设要突出地域特色。
城市建设的每一条适路、每一块墙角石、每一盏街灯、每一座凉亭、每一张桌椅等都要能体现城市的文脉及文化特色。建议评选市花, 以乡土品种为主, 形成本地特色的园林文化, 以展示本地特点、人文、资源、材质和艺术的雕塑文化, 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资源, 着重体现当地居民、民俗的街区文化。
3.3.2 旧城改造要着重保护既有文化, 新街区建设要以文化延续为主, 避免出现文化断层。
旧城区要有明确标识、建筑年代和简介, 新建部分要突出特色, 实施精品工程, 努力创作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精品佳作。新城区建设要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特色文化不相适应的、反差较大的建筑和设施, 给人们视觉和感官上造成过大的冲击, 使旧城区与新城区的文化构架做到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协调。
3.4 弘扬保定精神, 提升凝聚力。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以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大脑中。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 保定人民逐渐凝聚成以“重诺守信、不屈不挠、兼容并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自强”为主要内涵的“保定精神”, 这是保定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奋发自强、振兴保定的内在动力。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把独具特质的城市核心理念, 纳入全民教育内容, 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之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论坛, 把这一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的城市精神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貌, 为提升保定市竞争力提供深厚而强大的支撑。
摘要: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剖析了保定市的文化优势, 以及现状和问题,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文化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强, 吴齐.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4) .
[2]林利琴.浅谈城市文化建设[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3]藏毅, 徐小龙.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J].作家杂志, 201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