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法分析

2024-11-25

艺术手法分析(精选12篇)

艺术手法分析 篇1

摘要:一代文豪苏轼诗词文无一不精, 其词开豪放一派, 但其婉约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同样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该词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尤其是对比手法和虚实结合, 这些艺术手法既是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 也是其词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艺术手法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 ( 今四川眉山 ) 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24岁步入仕途, 后即被卷入激烈的党争之中, 历经宦海浮沉。先历任杭州通判, 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最后又被远谪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直到宋徽宗即位, 他才遇赦北归, 次年死于常州, 卒谥“文忠”。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之文举不胜举, 有散文之悼, 如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等 ;也有诗歌之悼, 如杜牧《清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等 ;但以词写悼亡却是苏轼的首创,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即是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该词千古传诵, 感人至深。本文试结合词作思想内容, 谈谈这首悼亡词的艺术手法。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一、时空对比

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 , 距苏轼的妻子王弗逝世正好十年。苏轼时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市) 知州, 距离家乡四川眉州千里之遥。苏轼不满自己的外迁, 颇为失意, 又身在异乡, 思乡之情在所难免, 尤其想起他的亡妻王弗, 更是“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词人巧妙地采用时间的对比 :十年前的美好往昔和十年后的凄惨境遇 ;空间的对比 :目前所处之地和千里之外的家乡。而更加不能跨越的还远不止这些, 还有“生死两茫茫”, 一切都无从知晓, 思之却不得见, 只能梦中相逢, 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愈显悲凉。

二、虚实结合

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色以虚映实, 虚中见实, 虚实结合。这首词内容为“记梦”, 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 故可以确认词人的“梦”是真实的, 不是假托。在上片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执着的思念之情, “无处话凄凉”又道尽了现实中的诸多不如意。而到了“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词人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在一起, 把夫妻生离死别后词人内心的满腔忧愤, 外化为苍老的容颜和衰败的身体之中。这一年东坡只有四十岁, 但却已经两鬓斑白。而爱妻明明已经离开人世十年之久, 却要“纵使相逢”, 这样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愈是如此, 愈能显现词人感情的深沉和悲痛。对“记梦”来说, 到下片的头五句才切入主题。漂泊在外的游子凭借梦的翅膀忽然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妻子依稀当年模样, 正在窗前梳妆打扮, 夫妻意外相见, 却没有卿卿我我的亲昵行为, 亦没有抱头痛哭的尽情宣泄, 反而是隐忍克制的“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此处“无言”, 实含万语, 真是“无声胜有声”。一个虚幻的梦境, 把现实的各种喜怒悲愤都融入进来, 但当年生活的种种美好, 却已不复存在。于是这个看似相见欢的梦境却让人感到无限凄凉、无限感伤。“明月夜, 短松冈”, 又从梦境回到现实, 词人想象葬于眉州老家的爱妻,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为了想念亲人, 挂念丈夫, 应该也是柔肠寸断的吧。梦境是虚幻缥缈的, 但是梦中人的感情却是深沉真挚、实在可感的。也可以说, 词人正是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 才使其感情显得格外地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 在做梦前和梦境中, 前后一致 ;而随着进入梦境和梦中复醒, 又进一步深化 :当真是生离死别相思甚苦 ;相思却不得见, “无处话凄凉”亦苦 ;积思念而成梦, 幽梦无言泪流千行更苦 ;而梦醒之后只看见冷月凝照松冈, 则苦到极致。

三、衔接自然

词作在上片中写尽了相思而不得见之苦, 到下片则转入写梦。因相思而入梦, 一切顺理成章。相思是入梦的基础, 而梦境是思念的幻化。上片中虽不涉及梦境, 但“思”即是“梦”, 仍旧契合“记梦”的题意。下片境换而意相连, 词人巧妙转换笔墨, 借助“夜来幽梦忽还乡”作为过渡, 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 其中一个“幽”字道出了梦境的缥缈朦胧。夫妻已经永不得见, 而梦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也可以打破人世与黄泉的幽隔, 二人在梦中相逢, 梦使诸多不可能化为可能。一个“忽”字写出了词人于千里之外借助梦迅速归乡, 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以往无数个日日夜夜, 想望殷切而不得见, 现在忽然就回到家乡, 而妻子也近在咫尺, 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也因为太快太容易, 就隐约透露出这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词人入梦轻快, 但感情却极为沉重, 此刻隐含着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四、分合顿挫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将二人生死相别, 这就是所谓的分。然而即使如此, 时间和空间并不能阻挡二人彼此的相思, “不思量, 自难忘。”这是合, 并且在这分合之间使用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不”和“难”整首词读起来抑扬顿挫, 利于感情的表达。“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王弗葬于四川眉州, 与诗人任职的山东密州远隔千里。千里之外, 妻子孑然一身埋于孤坟, 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肝肠寸断。一句“无处话凄凉”, 既写出了词人自己十年来的仕途坎坷和潦倒失意, 也写出了夫妻之分。“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这三句当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 :即使我们能够相逢, 你看见我现在这般饱经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 也一定认不出我了。何况生死异路, 又怎能重逢?不能重逢而殷切盼望重逢, 假设重逢, 所以用“纵使”一词。“纵使”表让步, 设想夫妻双方之合, 分合的效果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即使相逢而不能相识, 这比不能相逢, 更使人痛苦不堪, 感情的跌宕起伏也更大。

五、叙述白描和细节描写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描写相见之时的情景, 还有对以往美好生活的回忆, 通过质朴自然的语言描写, 表现出沉挚的感情, 形成悲凉的意境。感情容量很大, 表现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特别是“小轩窗, 正梳妆”这样的生活细小特写境头, 含蓄地写出亡妻的美貌与多情, 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表现得深婉而执着。“明月夜, 短松冈”描写冷月清光洒满大地, 长满青松的山冈之下, 亡人长眠泉下, 该是多么孤寂凄哀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定是悲痛难言, 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词人也不免肝肠寸断。作者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 付诸于梦中的景物, 这种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 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六、语言明白如话

在词作中, 感情冷涩凝绝, 声声幽咽, 让人压抑沉重, 但用词却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死别, 生死永诀, 幽明路隔, 二人都茫然不知对方, 悲苦之情笼罩全词。“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十年时间之久, 千里空间之遥, 于时于空都无相逢的可能, 致使凄凉之情无处倾诉。“纵使相逢应不识”, 退一步讲, 即使相逢, 也不相识, 都缘于自己已是“尘满面, 鬓如霜”。诗人不以用典取胜, 不以僻词生色, 纯用平常话语道出, 但是一字一泪, 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纵观全词, 诗人将现实和梦境, 生者和死者交织在一起来描写, 紧扣记梦来写悼亡之情, 感情起伏跌宕, 有悲有喜, 虚实结合, 结构严谨。用词不假斧凿, 不事藻饰, 洗尽铅华, 却感人至深。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 , 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读此词, 确实能看到它字字浸着血泪, 能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 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倦倦不已的思念。

参考文献

[1]简成茹.生死隔绝悠悠情——苏轼《江城子》赏析[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邹建雄.论苏轼文艺创作的审美追求[J].文艺评论.2011年06期

艺术手法分析 篇2

《牵牛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作者先写种花,后写赏花。是种是赏,都透露出人格。文章写得细致、实在、朴素,这恰恰也就是人的精神和品质。栽种“三四年”,瓦盆“十来个”,肥料“一包”,麻线“十条”,条距“七八寸”,高矮“三尺光景”:文字叙述的精细,表现出小品文的作者为人处事的精细。全文任何一句都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操作的”,就像一个养花多年的老农,也想朋友们的酒后闲话。没有修饰,不含浮夸,朴实自然,平和亲切。这是文章的风格,也是作者的人格。人品和文品高度统一,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就自然地加强了作品的效果。

而随着叶长花开,作者的语言在平实中又显得精细传神。“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寥寥数语,一个贴切简洁的比喻,写出了生长之叶的质地和生机。“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作者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描述如婴儿般柔嫩的初生花蕾,让我们好像也能感觉到作者惊喜而又深情的注视。这一处写得如此逼真、传神,是因为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把对“手植之花”的喜爱、呵护之情渗透在里面了,因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文字的神韵更表现在赏花一段。那 “早上才起,工毕回来”,在花前“小立静观”的人的神态和思绪,如一卷淡淡的水墨画,是一种静态的美。体能安,心能静,不浮躁,无奢侈,是祥和之兆,是平实的征象。在花前“小立静观”,那牵牛花所呈现出来的嫩绿的叶、新生的条、含苞待放的花、生机勃勃的力,尤其是作者所强调的“生之力”,才是本文神韵之精髓。作者说,对此他可以“浑忘意想”,完全溶入景中,进入忘我境界;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作者的文章写到这里,气韵升华了,已经于平实的叙述之中,由物升到心灵;读者读到这里,灵魂会净化,暂时忘却世俗的烦嚣,去体味自然赐与的清新与流畅、生机与活力,从而激发起一种感情,生发出一种力量。

正确赏析艺术手法 篇3

赏析艺术手法即分析作者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一切为表达诗人思想情感所运用的方法皆是艺术手法

先来看试卷中的一些古诗词鉴赏题。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201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22题]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22题]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01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22题]

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2013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22题]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201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22题]

这是近五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鉴赏题,题目中“表现情感的手法”“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抒情手法”等发问点用词不同,指向的却是同一个考点,考查对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的赏析。而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都属于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多达几十种。在复习时,老师一般会将它们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类,主要有: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通感、互文、用典、叠词等;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典(故)抒情、借古讽今、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总领全篇、点明主旨、奠定基调、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当题目只笼统地要求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时,可以在不超出答题区域的前提下,将自己认为言之有据的艺术手法多写上两三种。

当题目笼统地要求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时

为了突出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诗词中同时运用多种手法。当题目并未指明赏析哪一种艺术手法,只笼统地要求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时,同学们在答题时可以聪明些,不必强求自己辨析清楚诗词中用的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而是可以在不超出答题区域的前提下,将自己认为言之有据的艺术手法多写上两三种。

因为一般而言,简答题只要书写清楚,眉目清爽,多写不会扣分。以简洁的语言列举尽量多的可能性,一则增加了写对得分要点的可能;二则给人感觉态度认真,在阅卷场合又能博得更多的印象分。

当然也要掌握适度原则,如果一写就是五六种,堆砌术语太多,也会物极而反。

当题目明确要求赏析某一种艺术手法时,只能针对该手法进行分析。

当题目要求赏析诗词中的一种艺术手法时,挑选诗词中最主要、体现得最明显的那种手法进行赏析。

当题目指明了赏析“某一种”或“一种”艺术手法时

如果题目明确要求赏析某一种艺术手法,当然就只能针对该手法进行分析。

如果题目要求赏析诗词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强调的是“一种”,比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也不能多写,而是要挑选诗词中最主要、体现得最明显的那种手法进行赏析。

完整的答题思路是:先说明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再结合具体词句说明判断依据,最后谈运用该艺术手法产生的作用。

完整的答题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要注意的是,作为鉴赏题,答题时只写出什么手法是不够的。比较完整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先说明“是什么”,即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再阐述“为什么”,即结合诗词中的具体词句,说说你的判断依据;最后谈“怎么样”,即作者运用了该艺术手法后产生的作用。

比如201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第22题,要求简要分析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诗歌如下: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 《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及千里兮伤春心”句。

要分析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首先应逐句分析两首诗,尽可能齐全地找出诗中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抒情。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一诗先寓情于景,将愁融入日落昏山和细雨之中,“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的情绪;然后直抒胸臆,通过“那堪”一词唱叹抒情,强烈地抒发了愁的情绪;同时,借助“猿声”这一典型的意象,表达心中的忧愁。

《三峡吟》一诗先借典抒情,化用《楚辞》中青枫林的句子,表达诗人心中的愁绪;然后也借助“猿声”这一典型的意象表达心中的忧愁;与此同时,以理写愁,理性分析愁其实并非源自猿声,而是源自人的内心。

这样就将两首诗的手法都找齐了,接着来答题。因为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手法的差异,所以通过“猿声”这一意象写愁这个共同点就不需要分析了,只分析其他手法的差异即可。

参考答案为:

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谈到这里,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赏析古诗词艺术手法的要诀——尽可能找准找齐诗词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分析。

小编提醒

要找准找齐诗词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并对它们展开分析,就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在诗词中的呈现方式及作用了然于胸。请持续关注本系列稿件,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梳理古诗词常见艺术手法的特点、呈现方式和作用。

《雪》艺术手法微探 篇4

一、鲜明的对比手法

《 雪》 是鲁迅散文诗集《 野草》 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同时用词准确。 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以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 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然而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它“ 滋润美艳”,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 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 许多蜜蜂们忙碌”,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塑雪罗汉。 可以说江南的雪“ 洁白”,“ 明艳”,“ 闪闪生光”, 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 这些既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 也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种美是暂时的,稍纵既逝,太阳一出来就慢慢消褪了,不长久。

相比之下, 朔方的雪,“ 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它既没有江南雪的“ 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 而是“,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烂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 ”它有着独立不羁,昂扬向上的性格。

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图景, 又是何等雄浑峻伟的奇葩! 这与 “ 江南的雪”相对照描写中,作者显然更醉心于“ 朔方的雪花”。 因此,文章中,着力从三度空间进行立体描绘, 以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横扫千军, 锐不可当的气势: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 弥漫太空”的飞雪,“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不仅自己“ 升腾”, “ 旋转”“, 灿烂地生光”,而且使整个“ 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寥寥数笔, 朔方飞雪撼天动地之力兀露,其势逼人,是作者“ 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情感的体现。

二、深刻的象征手法

文章中对两种雪景的描绘, 不只是突出各自的特点, 除对以 “ 江南雪”的“ 滋润美艳”反衬“ 朔方雪”的独立不羁,昂扬向上性格外, 正如鲁迅在《 自嘲》中提出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样,更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 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 那里有许多美好的记忆, 如少年闰土神奇的生活世界(《 故乡》) ;同小伙伴一起夜吃罗汉豆的小船(《 社戏》) ;有无数故事,趣味无穷的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 这些都具有一定诗情意蕴。那么,在《 雪》 中,作者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意在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谁不热爱自己的故乡,谁不迷恋蜜蜂纷飞喧闹、 孩子们欢声笑语、 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生活? 只是现实环境的恶劣所致。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作者对江南雪的描绘, 实际上是往昔青少年时代的象征。

要得到这种美好生活, 只有像“ 朔方雪”那样,“ 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在现实黑暗的岁月里艰苦卓绝的斗争,永葆战斗青春。“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 ”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也是人的精魂, 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

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 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 不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人生观的形象写照? 正如“ 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朔雪的孤独,也反映出了作者“ 荷戟独傍徨”的身影的象征。

艺术手法分析 篇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高潮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高潮。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高潮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诗词艺术手法解题举隅 篇6

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手法的区分。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形式。就诗词的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描写与抒情,少数句子具有议论性质。修辞手法则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双关等。艺术手法,也叫表现手法,侧重于诗词的章法和技巧,主要有直抒胸臆、衬托、象征、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手法与修辞手法是有交叉的,两者的界限不是绝对的。比如,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它如果间隔使用, 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 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 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二、衬托手法的具体运用。

衬托,原为绘画技法,借用到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技法,则指对所要描写的人或事物做侧面的渲染和衬托,使其更加鲜明。衬托可分为两大类:正衬和反衬。

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似事物的并举映衬,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哀衬哀、以乐衬乐等,作者往往选取特定的景物传情达意,以情驭景,使情景交融起来。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这首送别诗写到“水”,有什么寓意?请简要说明。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别友人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诗歌又是如何来表现这种心情的?这就需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一、二句中,特别要注意送别的季节——秋天。“秋”本来就是一个萧索、寂寥的季节,特殊的季节营造特殊的心情——“愁”;“寒鸦”就是对这一季节和心情的渲染,而“水悠悠”则又是诗人心情自然真实的流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作者采用了以“愁景”衬托“愁情”即正面衬托的手法。

答案 用“愁景”衬托“愁情”,借“水悠悠”来衬托自己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解析 诗歌没有直接写邹明府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答题时就要抓住能够衬托邹明府为官为人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为官多年、做过一县主职的邹明府离任时是什么情景呢?“马不肥”“透卧衣”衬托为官的清廉;“载书归”衬托其保持读书人的本色。这些细节正面衬托、显示了邹明府形象的高大。

答案 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声衬寂、以寂衬声、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作者常常“反其道而行之”,选取与所写内容相对的事物,相反相成,达到突出主旨的艺术效果。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解析 题目直接指出词中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我们可以根据提示在词中寻找相关依据。“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如何来表现牛郎织女的爱情?词人就用反衬的方式来凸显。相会之日,相逢之时,众仙表现的是“妒”:“月姊”嫦娥皱眉,“风姨(风神)”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形成对比反衬。下片中旧愁未销,反载新恨离去,更凸显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

答案 用月姊满眉颦、风姨吹雨来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更增悲情。

小结 解答类题,首先要判断诗词运用的是修辞手法还是艺术手法,确定是艺术手法后再指出运用什么技巧; 然后举出诗中句子具体分析; 最后点明在表达思想感情、结构安排或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 诗人真的认为自己才疏学浅吗?请结合颔联试作分析。

夜飞鹊

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迴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2. “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尽显惜别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一下该句的妙处。

1. “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一语双关。“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是带有埋怨意味的。(从颔联的内容看,“不才”一词中既含有谦虚之意,也含有才不被人识的感慨,据此可以判断,该句使用了双关、反语的修辞手法)

浅谈电视包装艺术手法 篇7

关键词:包装,色彩,运动,构图,音乐

电视包装现在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台、各广告公司及电视剧组的常用概念了,电视包装即为一个频道的VI——Visual Identity,即视觉识别系统,它包括在播系统和离播系统两个方面。在播系统即荧屏形象包装,包括频道宣传片、ID、logo演绎、导视及各个子栏目的片头等;离播系统即屏幕之外的形象设计,包括网站微信平台、平面宣传、户外广告、办公用品、展览推介活动等方面的设计。频道的VI系统要求风格统一,有鲜明的识别性,如湖南卫视的橙色,东方卫视的红色等。它如同其他物品的包装一样,主要作用就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对频道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留住观众,提高收视率。在一套视觉系统中用一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元素很重要,频道内所有呈现环节、包装都应围绕这个元素而展开,使得频道包装具有高度的识别性,从纷繁杂多的电视包装中脱颖而出。

一件好的电视作品,一般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音乐。在这三个元素中,色彩较为重要。人对色彩相当敏感,当人们首次接触一件作品时,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

一、色彩

对于一部包装片,首先我们要定好颜色基调。食物烹饪类的节目可采用鹅黄、橙色等鲜艳的颜色来表现,这样给人以温暖和亲近之感。例如,CCTV的《天天饮食》采用的就是橙色的底色,配以各种蔬菜。新闻类节目一般选用深蓝、深红之类的颜色,给人以稳重、严肃之感。娱乐类节目颜色则用明亮的桃红、蓝、绿、黄之类,一定是纯度高的,色彩鲜明。例如,佛山电视台推出的歌唱类节目《一唱千金》色彩整体即为紫红色。另外,大片留白的效果也很好,现在常用于各频道的ID展示中。2012年河南卫视ID、2016年新纪实频道导视系统等都是使用这种方法。色彩应服务于动画的内容,并与场景的气氛相适应。场景配色不要太复杂,尽量控制在2~3种色系以内,避免太乱、太艳。

二、运动

元素的运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场景中,让所有的元素都动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大到小,从左到右,从无到有,需要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变化。或者几个画面快速掠过,有很强的节奏感;或者图形拼凑、旋转、滚动,划分出区域等,多看看,多想想,总会有新元素、新手法出现。

以宣传词作为主体的宣传片,最好以突出宣传词为目的,以宣传词中重要的字为主题做宣传,否则内容感觉较散,不能很有力地支撑整个片子。对宣传词加以精心的挑选和利用,或者使宣传词以拆解的方式进入画面,每个词组组团运动,大小不同,同样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三、构图

点、线、面这些基本视觉元素可以点缀、活跃整个界面,并使场景富有张力。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影视频道的宣传片,整个画面用白色调子,很清爽的感觉,并且加入了圆圈斜飞进入场景的动作,作为背景的运动,感觉整部片子生动了许多。画面斜入很有空间感,减弱了平面的呆板。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三维的方法,但不一定非要在三维软件中做,用非编的自带特技做一些简单的三维动画效果也不错,空间感出来了,层次也变得强了。在这部片子中,笔者认为,大面积的圆圈就是点的应用。并且在这部宣传片中,笔者采用了一个电影胶片贯穿其中,这个胶片就是整部片子的一条主线,片子围绕着胶片运动延伸,整个画面用此连接。这点其实也是笔者一直比较喜欢的一个点。宣传片有40多秒,介绍了每天不同时段播出的内容,分开来看,每一段比较散,需要一条线穿在一起,笔者于是用了这个胶片的形象。像这种内容比较多的片子,有一条主线把它们串在一起,看起来各部分就都有联系了,这就是构图中面的应用。

另外,一部片子的构图切忌太满,太平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留白。并且,片子里的各个元素一定要疏密结合,才能使整个片子具有节奏感。

四、音乐

音乐、音响、语言这些听觉形象在包装片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使包装片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音乐有很多种类,大气的、轻快的、激情高昂的。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片子所展现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音乐。例如,新闻类节目适合严肃的音乐,娱乐型节目适合新奇的音乐。再如,水墨风格的画面需要选择悠扬的中国传统音乐来配合。而且对于一个宣传片来说,到底需不需要同期声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主持人拜年的小短片,突出“过年行大运”这一主题,片子本身是由几个场景构成——中奖、和老朋友聚会等。但是到底需不需要同期声呢?我们团队讨论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不用,因为整部片子的画面已经将我们要表达的含义很好地展现出来了,只需要音乐配合就好了。这种效果往往比直白显露的同期声表现出来的效果更加生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的节拍一定要和各种元素的运动相搭配,要注意运动的快慢和音乐的快慢。特别是结尾,很多音乐收尾还有一个节奏的起伏,那我们的结尾元素或是logo就应该跟着它的节奏再做个运动,或放大缩小,或左右摇摆,或扫光,或粒子聚合。做一部片子,按着节奏走,情感上才能契合。

在电视包装片的几秒到几十秒时间里,要使色彩、运动、构图、音乐这四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好包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善于学习。激烈的竞争要求业内的每一个电视工作者都要迅速提高自己的水平,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修养。可以收集别人的一些好的作品,认真观摩,仔细推敲其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加以融会贯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使自身得到一些启发,进而举一反三,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倩雯,蔡之国.电视活动成功因素解析[J].声屏世界,2011(01):51-52.

《冰雪奇缘》叙事艺术手法解读 篇8

一、铺垫与转折

铺垫, 是用细节或次要情节对出场人物和行将来临的事件进行的语境预设, 以此作为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基础, 以便说明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转折是人物命运关系的转化, 作品谋篇布局、格调定位、色彩设置方面的转变, 以及故事情节的变动1。铺垫与转折构成了作品矛盾和情节波浪式前进的态势, 好似大海涨潮时波涛拍打着沙滩礁石所发出的震憾人心的响声。没有铺垫、转折和变化, 几乎构不成故事, 那怕是最简单的故事。

《冰雪奇缘》在背景营造上做足了铺垫。短暂的开场将一个错落有致又紧张激昂的伐冰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营造了整个影片积极欢快、美好祥和的氛围。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块既是人们建筑冰屋的原料, 也是构建美好生活的收入渠道, 为后面的富丽堂皇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加冕大典做好情境铺垫。两位幼小的公主在王宫尽情玩耍, 刻画艾尔莎对安娜的疼爱以及安娜对艾尔莎的喜爱, 既是情节需要, 也是为日后艾尔莎不得已的冷漠做出了恰当的情感铺垫的需要, 同时为故事高潮部分安娜冒险营救艾尔莎给出了情理暗示。

铺垫是为主要情节发展蓄积能量的过程, 转折则是酝酿质变的结果。前者目的在于加强观众对故事情节发展的关注感, 后者则是加强观众的焦灼感。功能都是增加情节的张力, 让悬念发生, 使情节合理。铺垫有顺向铺垫和逆铺垫两种类型。王子汉斯与安娜在姐姐艾尔莎加冕大典空隙舞蹈、追逐和爱情表白, 是为了得到姐姐婚嫁许可而作出的顺向铺垫;在寻找艾尔莎的山路上, 克斯托夫重复询问安娜“你怎么能跟一个刚认识的人订婚?”与观众的心理预设“一见钟情有什么不可以”是相吻合的, 但是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 完成了逆向铺垫。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 但能让观众倍感意外和惊喜。这两种叙事手法让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作对比运用, 为电影后半部的转折, 增强观众对反派角色的厌恶感, 和对安娜、艾尔莎等主要角色的忧虑感, 升华电影主题, 起到平铺直叙的作用。

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 特别是高潮的爆发, 实际上是因与果的交替连合。它们环环紧扣, 相互联接。某一环节的缺失, 都会让人感到突兀, 让真实感和完整性打折。一部影片的主要矛盾冲突必定基于一系列铺垫的过程, 成败于转折的关口。这里过程与关口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原因与结果、根据与存在、铺垫与转折的关系。在《冰雪奇缘》中, 无法破解的魔法阻碍姐妹俩团聚。艾尔莎因为又一次误伤安娜, 充满自责, 逃避于山林。能解救艾尔莎的是释怀恐惧, 解救安娜的是真爱之吻。做好两者联系桥梁的是“雪宝”, 一个能够找寻的艾尔莎与安娜记忆的交叉点。这个标准的小雪宝, 具有双重隐喻之效:冷冰的身体像是艾莎冷冰冰的心, 乐观开朗的个性就像安娜外在气质形象。确切地说, 雪宝就是两姊妹之间手足情感的催化剂和润滑剂。雪宝那句“总有人值得为他去融化”算是醍醐灌顶, 让安娜懂得即使最后有冰冻的危机, 也要为了所爱的人赴汤蹈火。雪宝角色的过程性铺垫让艾尔莎的情绪转变、安娜的挺身而出、雪怪的恐怖凶猛等情节转折与发展, 显得合情合理, 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

当然, 只有铺得稳, 垫得平, 转折才有极其牢固的基础和条件;铺不稳垫不平, 那关键的变化就显得牵强附会、不可理喻3。回顾影片, 不难发现, 电影里几乎所有的动听配乐、精彩配角, 一丝一毫的人物关系设定, 都在为最后这个“真爱”的主题做平稳铺垫。从本质上讲, 铺垫与转折中明显地体现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但铺垫与量变, 转折与质变之间决不能划等号。铺垫里既有转折, 转折又可以取到铺垫的作用。在《冰雪奇缘》中, 公主与王宫大臣的争斗时而出现这一方获胜的倾向, 时而对方又加入一些力量 (如克斯托夫与麋鹿的返回, 给安娜以战胜邪恶的精神力量) , 使对方形成失败的趋势, 显示铺垫中有转折、量变中有突变, 突变中有转折性铺垫。

二、伏笔与照应

与铺垫相匹配的是伏笔。顾名思义, 伏笔是在前段为后段所作的一种“埋伏性”暗示或明示。貌似“闲笔”, 实质是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关子。从特征上看, 铺垫是“显性”的, 伏笔则很“隐性”。从目的和作用上看, 铺垫是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稳铺平垫”, 渲染观众的情绪。伏笔是对将要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 作预设提醒或暗示, 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尽管铺垫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突变提供条件和因素, 必须在主要情节中得到照应, 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墙上挂了一支枪, 那末在最后一幕里就得开枪, 要不然就不必把它挂在那儿。”

孤身寻找艾尔莎的安娜遇到了伐冰者克斯托夫。克斯托夫居住在雪山之巅, 以采集冰块销售给阿伦黛尔王国为生。克斯托夫不修边幅, 壮严又不失做人的原则, 陪伴他的是那忠心耿耿麋鹿斯特。想必此时观众都会恍然大悟, 感叹作者的独具匠心, 原来, 克斯托夫和斯特正是开篇几次出现的可爱的小男孩儿和小麋鹿, 前面的伏笔终于在此得以呼应。

与铺垫相关的照应, 更多地为高潮服务。与伏笔相关的照应则是为细节服务。伏笔注定是为照应而生, 如同设下包袱, 后面得抖开包袱。影片最后, 当观众所寄托希望的男主角能够阻止汉斯杀还艾尔莎的时候, 克里斯托夫却垂头丧气, 不料安娜却挺身而出, 化身为冰雕替艾尔莎挡下王子一剑。安娜的“死”感动了冷漠已久的艾尔莎, 绝望伤心下的一个不经意拥抱, 化解了冰封的安娜。十分巧妙的一个构思, 回应了一路走来多次伤害妹妹所作的情感性补偿, 照应了小时候艾尔莎不小心用魔法伤害妹妹而拥抱呼喊的那个伏笔细节。可见, 一些正面的形象和英雄, 通过可爱动画人物的展现, 观众在娱乐之余, 也能深切感受到动画电影的创作的立意中心, 引起共鸣。

一般而言, 影片前有所呼 (铺垫与伏笔) , 后面必有所应。常见的照应有:前后照应、细节照应、首尾照应和标题照应四种。无论哪种, 都得服务于故事情节的结构完满、环扣紧密和无懈可击。细节是指游离在情节之外, 极富表现力的动作和神态, 含蓄地映射人物的某种品格特点。《冰雪奇缘》影片镜头以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为背景, 用一首浑厚喜庆的劳动长调“打破寒冰结境, 融化冰封之心”拉开帷幕, 歌曲中有四个词语为反派角色定了基调:Beautiful (美) 、Powerful (力) 、Dangerous (险) 和Cold (寒) 。从艾尔莎在电影中转折角色来看, 分别指代艾尔莎魅力端庄的仪表、魔力无边的能力、恐惧俱来的凶险法力、不断密闭乃至冷酷无情的内心。从王子汉斯在电影中转折角色来看, 分别代指汉斯英俊的外表、梦想成为最有力量的国王、对安娜和艾莎的邪恶诡计、到最后对艾尔莎的冷酷无情。编剧不着痕迹地预设好这一切, 是要在叙事细节上做到一气呵成。安娜谴责艾尔莎造成艾伦戴尔被大雪覆盖, 劝解她施以援手。但是艾尔莎任性的怀疑自己的能力, 并且坐立不安, 不断进阶加重的节奏把对唱推向高潮, 又瞬间以夹杂着冰刃击墙的碎裂声和冰怪卫士的打斗声, 真切再现姐姐冷酷的内心情感。这前中后照应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感慨编剧的独具匠心。另外, 开篇叙事中石兽精灵们跟随克里斯托夫嬉闹玩耍, 与后来想促成安娜与克斯托夫结婚的歌唱式表演, 呈现前后呼应;汉斯看似要救艾莎, 却把弓箭偏上一边打到冰灯, 欲至艾尔莎于死地, 险恶用心招致若即。这里每一个动作设计与前面汉斯对安娜“要造成一场意外, 让艾尔莎死亡”的说辞, 形成细节呼应;幼时两位公主亲密无间的戏嬉与影片结尾处姐妹俩溜冰欢笑, 承启首尾呼应。更令人叫绝的是, 主人公“悲伤、苦闷和责难”三种情感的渲染与片名“FROZEN (冰寒) ”形成主题呼应。

首先, 一首追问式的简单儿歌《你想堆雪宝吗?》, 干净利索的把艾尔莎和安娜从小到大的隔阂表现的淋漓精致, 这种用旋律带动的情感表达, 比起普通的对白, 更容易深入人心。影片采用蒙太奇式跳跃剪辑手法, 快速扫过姐妹的成长历程, 略过繁琐抵达主要剧情, 将两人间不断的寻玩与拒绝, 委屈与无奈、热情与冷漠的情绪变化表现的一览无遗。父母意外罹难、葬礼场面描写一带而过, 点名了片名“Frozen (寒冷) "源于姐妹两人的心里“寒意”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是编剧想要表达主题呼应的第一层含义:悲伤之寒。

三年后, 艾伦戴尔王国为艾尔莎举行加冕典礼, 沉闷的生活似乎能够迎来一缕阳光。加冕典礼间隙, 安娜认识了南群岛王子汉斯, 两人一见钟情, 涉世未深的安娜三言两语便决定和汉斯结婚。王子的出现调和了姐妹长年不见而显得陌生的悲凉情绪。但是当他们把这件事告诉艾尔莎时, 却遭到了艾尔莎的反对, 无法说服妹妹的艾尔莎一时间情绪失控, 意外暴露魔法, 遭到众人排斥, 被不知情的王公贵族们当成是“巫婆”。于是艾尔莎孤愤出走城堡。在山林, 艾尔莎肆意施展魔法, 霎那间雪花漫天、冰封万里, 魔法所到之处, 冰晶绽放、雪浪翻涌, 冰宫隆起, 艾尔莎内心的寒意随之到达了顶点, 这正是编剧想要表达主题呼应的第二层含义:苦闷之寒。

在克斯托夫的帮助下, 安娜央求艾尔莎走出魔咒, 解救外面的冰雪世界。但艾尔莎内心也被对人类的寒意冰封着。内心早生绝望, 不愿改变, 争执中再一次误伤了安娜。这加剧了艾尔莎的恐惧。正如故事开篇, 地精对父王所讲, “恐惧是艾尔莎最大的敌人”。因为恐惧, 艾尔莎的冰雪魔法无法控制。让艾尔莎的恐惧萌生更深“寒意”的, 是安娜所钟情的汉斯王子谎称是她自己的魔法杀死了妹妹安娜。毕竟姐妹情深, 幼时无法常伴左右, 成年无能施以福祉, 悲痛之中, 艾尔莎瘫倒在雪地, 整个世界瞬间封冻。这正是编剧表达主题呼应的第三层含义:责难之寒。消除三种“寒意”的方式是释放真爱的能量, 战胜内在的恐惧。故事结尾颠覆以往王子与公主的爱情圆满结局, 出乎意料的赋予真爱基督式的诠释, 照应了片名所要表达的终结含义。

三、穿插与渲染

穿插是为了增加情节曲折性和衬托主题而加上的一些次要内容。渲染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所作的交替烘托。穿插的目的就是使情节波澜起伏, 摇曳生姿。渲染的目的是激活气氛、强化冲突、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插穿与渲染的关系, 如同手段与目标、目的与结果的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映衬。主要情节之中所穿插的景物, 曲目和事件, 必须与人物的身世、经历、命运转折相互关联、交替作用, 达到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言曲互为心声的目的。

《冰雪奇缘》穿插大量奇幻的场景。姐姐艾尔莎的冰系魔法交替展现, 把人物内在心绪, 坦然呈现。艾尔莎的每一次情绪起伏跌宕, 总能伴随魔幻法术, 飞舞雪花, 叙说着主人公矛盾情感。童趣盎然时, 点雪成堆, 雪渣柔软细滑;畅快淋漓时, 它们是大片几何体组成的气势恢弘城堡;焦虑困惑时, 它们变成扭曲的冰柱和漫天飞舞的雪花;喜悦时, 它们清脆柔和, 装点着晶莹剔透的冰雪宫堡每一处景致;伤感时, 它们面目狰狞, 肆掠原野上每一块绿意, 最后在空中静止, 仿佛也为妹妹悲痛欲绝。所以这些情景交融描写与细节上的穿插, 可以看出整个制作团队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知道穿插特效不是为了炫技, 而是为了叙事。3D技术的酣畅淋漓的发挥, 让绮丽多姿的冰雪世界与人物内在的心理变化完美交融, 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冰雪是爱尔莎自我防御的外在表现, 这种防御一层层累积, 开始可能是美丽的艺术品, 后来却变成尖锐可怕的冰箭, 唯有真爱才能解冻大地, 间接地呼应了主题。

《冰雪奇缘》背景音乐和歌曲在剧情中穿插也十分到位。所穿插九首歌曲, 交替出现在九中不同的场景, 歌词如诗, 感人肺腑。这些歌曲在塑造人物、渲染情绪或者推动剧情方面, 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达到了与影片的高度契合。比如, 歌曲《Let It Go》 (随它去吧) 通过相似的排比语句和旋律的重复, 干净利落地实现情绪转折, 实现内心压抑尽情的宣泄。强劲的配乐结合画面肆意挥洒的魔法、坚定的表情与开阔的步伐、冰封的桥梁与崛起的宫殿, 与旋律此起彼伏、相映成趣, 衬托艾尔崭新的形象。她不再受宫廷礼仪的束缚、不必为魔法隐藏绞尽脑汁, 只管尽情释怀。歌声落处是狠狠的关门声, 稳准狠地收尾, 一如现在的她, 冰冷无畏。再如穿插《Fixer-Upper》 (正待修葺的房子) RAP式的说唱曲调, 看似石兽精灵们在讽刺克里斯托夫浑身毛病, 好似急需修葺的老房子, 实则夸奖他内心的朴实无华。可以说, 正是在这首直白的“做媒曲”, 安娜和克里斯托夫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对彼此的喜欢。如没有此处的铺垫, 后面安娜在王子背弃后的醒悟以及克里斯托夫冒雪返回的营救, 就缺乏说服力了。

诚然, 音乐是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 它的穿插使用能将观众的视觉与听觉感受结合起来, 加深观众感官的刺激以及心灵的震撼, 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影片所要传达的内涵6。《In Summer》 (在夏天) 是雪宝出场时唱的, 滑稽搞笑的唱词, 无疑突出了雪宝的调皮可爱。这种“横生枝节”式的悬念性穿插可能使整个歌曲突然和故事主线产生脱节, 使安娜本来惊险紧张的路途出现停顿, 但是却让观众紧张的情绪得以舒展, 雪宝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也让共同历险剧情产生交替推进的效果。

四、结语

迪斯尼动画电影能够赚足观众的眼球, 讲究的是谋篇布局, 追求构思的精妙、情节的曲折生动, 这一切情节构建手法得益于铺垫与转折、伏笔与照应、穿插与渲染的灵活运用。当然, 叙事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些, 深究《冰雪奇缘》的故事, 其实还大有可供挖掘之处。如对动画角色的塑造新颖独特, 主题表现颇具新意。为了体现的“追寻自我”“做回自己”“真情消融冻结的心”等主题元素, 影片中还运用反差对比手法, 特写寒意习习的冰花和暖意融融的亲情, 运用悬念、分合、误会、巧合等手段, 打造全新版的王子与平民、公主与姐妹、王子与公主的形象, 在人物关系、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等方面时不时的让观众迷惘焦虑、揣摩期待, 忽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忽而复杂情绪交错融合, 在意想不到与恍然大悟中, 获得审美的满足, 确实是一部值得男女老少细细品味和赏析的影片。

参考文献

[1]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董立荣, 等.经典动画作品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3]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孙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5]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篇9

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中, 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 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 手法也丰富多彩。

(一)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传统也是普遍采用的表现手法,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上片描绘了秋天典型的特征, 为抒情作好了环境的铺垫。并且, 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芳草无情”, 衬出人的有情, 景语的确是情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描写的景物包含作者悲怆、孤寂的心情, 整个的是寓情于景。古典诗歌是很擅长用景物传达思想感情, 创造出深邃感人的意境的。

(二) 托物言志, 寄情于物

托物言志, 也是古典诗歌抒情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 可以把诗人和事物相融合, 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这首咏蝉诗, 抓住了蝉的特点, 结合诗人的情思展开联想。诗中的蝉, 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借助咏蝉来抒发感情, 蝉的清高、诗人的清贫, 其实是不分彼此的, 诗人的遭际就能够形象而深切地表现出来。古人常借咏梅、咏柳等来表达自己的志趣。陆游笔下寂寞地开在驿外断桥边的梅, 正是诗人不幸遭遇和报国无门不得志的写照。李商隐的《柳》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 借清秋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柳, 自叹身世, 自伤迟暮, 写出了诗人的隐衷。

(三) 寓情于事, 借事抒怀

抒情诗是古典诗歌的主流, 而借助叙事来抒发感情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手段。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诗歌只用写家书一事, 特别是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刘禹锡的《阿娇怨》也是通过叙事抒情的典型事例。“望见葳蕤举翠华, 诚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信来, 言幸平阳公主家。”诗题中明明点出“怨”, 而全诗却异常平静地叙述被汉武帝疏远冷落的陈皇后阿娇, 盼望等待受宠幸而未受宠幸的一个生活细节, 含蓄地表达了阿娇的怨怅的恚愤。诗中写事, 把要抒发的感情蕴含其中, 跌宕多姿, 耐人寻味, 更可彰显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比和衬托

对比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现象、际遇等放在一起, 形成鲜明的比照。对比有明显的, 也有暗示性的。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日之柳和秋日之柳对比十分明显。而刘禹锡的《乌衣巷》, 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是明显的, 而昔日的繁华却是暗示性的, 要通过对比诗歌的意象的揣摩品味之后才能明白, 这种对比是隐蔽性的。对比又有纵比和横比, 前两例皆是今昔之比, 属纵比;而在同一时间范围内不同对象之间的对比是横比, 如白居易的《观刈麦》, 诗歌从大的角度可划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描绘了两个情景, 一是一家男女老少割麦和送饭送水, 一是抱着孩子的贫妇人在旁边拾麦穗。第二个层次,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艰辛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希望能起到讽喻的作用, 上升了诗歌的思想高度。

衬托也是把两种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 只是两者之间的性质既可以相反, 也可以相似, 并且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相同性质的一事物对另一事物进行烘托, 是正衬。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此”是指天姥山, 是吟咏的对象。高大的天台山在天姥山面前显得矮小, 就突出了天姥山的雄奇崔嵬。正衬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古人说:“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与乐情, 一倍增其哀乐。”这是反衬的效果。反衬就是用事物的对立条件衬托事物, 常用的方式有以喜衬悲、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闲衬忙、以丑衬美等。唐朝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中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 而这些景色都是为了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 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深叹惋。以动衬静, 即所谓“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贾岛著名的两句诗“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这一“敲”字, 用清晰的声音衬托出李凝居所的幽寂。同样, 杜甫《漫成一首》绝句:“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诗的前三句, 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 末句却写动、写声, 似乎破了静谧之境, 然而给读者实际感受恰好相反, 以动破静, 愈见其静。以明衬暗的例子, 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渲染的是秋天夜半月落之后幽暗静谧的环境, “江枫渔火”, 那星星点点几处明亮的渔火, 加重了夜的幽暗, 也加深了夜泊者的惆怅。

三、想象联想与虚实相生

想象和联想, 是表现诗人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 可以拓宽思路, 丰富内容, 弘扬题旨。虚与实从根本上说是选材与安排内容的精与全的问题, 表现思想要全面, 而选取素材却要精粹, 这样就需要留有空白。诗人在艺术上留有的空白, 则要读者通过想象去充实, 反复咀嚼, 可以味之无穷, 诗歌的技巧也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先说想象联想, 它可能是诗人创作灵感的触发点, 诗人往往借助一定的传统意象, 引发情思, 这些意象, 或天地自然 (如月、雨、燕子、柳枝等) , 或歌台楼榭。张若虚望月, 联想到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望月, 想到的是“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而杜甫面对月夜, 则是另一番想象:“今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诗人明明是自己思念亲人, 而偏偏说成是亲人望月思念自己, 还能描绘出妻子久久伫立的身影, 真是别出心裁, 手法奇特。月夜能引发诗人的创作欲望, 雨夜也能拨动诗人灵感的琴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感人至深的, 不就是借助想象手段的最后两句吗?

再说虚实。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最能提升艺术境界的手法之一。这种手法用得好, 可以收到文精意全、以少胜多的效果。王建《雨过山村》绝句, 要表现农家生活的繁忙, 诗歌却只写妇姑相唤浴蚕, 那么忙从何来?只要通过思考推断, 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封建社会, 妇女是不常参加劳动的, 而此时连她们都这样忙了起来, 那么家中的男人 (父子) 还会清闲吗?他们或许已经早早地在田间劳作多时了。诗歌实写妇姑, 虚写父子, 全凭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 作品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 思想主旨才会更为深刻。

其实,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是源远流长的, 我们至少可以追溯到《诗经》的时代。《邶风·静女》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诗歌写的是一青年男子与心爱少女约会和由约会不遇引起的回忆。诗歌中的人物有二:一是青年男子, 以叙事人的身份出现, 是实写。一是静女, 在男子的叙述回忆中交代, 是虚写。直接出现于画面上的人物是男子, 他由于没有见到意中人而“搔首踟蹰”, 其焦急之态, 可眼见, 可触摸, 生动传神, 呼之欲出, 这是实写的功效。而男子所钟爱的静女, 却“爱而不见”, 少女的倩影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上。作品使用虚笔, 好处至少有两方面:其一, 从静女隐身不现对男子的影响, 可以更突出少女的魅力, 让人更进一步感受她的美丽, 作品无需对少女的容貌加以细致的刻画, 从而省却了笔墨。其二, 可以留下悬念, 引发想象。静女为什么要“爱而不见”?是出于怕羞, 还是由于等待的焦急而生娇怨, 要善意惩罚一下这粗心的少男?是存心考验意中人的诚意, 还是俏皮的女郎要有意地制造一点波折, 增添一些情趣?总之, 无论是由于何种原因, 作品这样写, 表达得含蓄, 表现得美妙, 恐怕比一开场就让男女见面要精彩得多。诗歌巧设虚实, 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便于读者联想, 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情趣。

墙体及其周边植物造景艺术手法 篇10

墙体是空间分割的主要素材。从其限定功能上来说, 墙是设计意图为强制性限制水平方向上人的实体超越行为的构件;从载体功能上分析, 墙是景观中艺术光影、材质等其它元素的主要载体;从延续性来讲, 墙是基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部分;站在空间地位的角度来看, 在平面上墙是景观功能空间相互挤压后所留下的剩余空间。

2 墙体及其周边植物造景的功能

2.1 生态性

墙体绿化在遮阳降温, 调节湿度方面有显著效果。有攀缘植物枝叶覆盖的墙面, 还可以吸收、反射噪音。壁面空间绿化也具有吸灰防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2.2 景观性

墙体植物造景丰富了植物群落, 扩大了绿量, 提高了透视率,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地理位置, 营造出不同的园林意境, 得到和谐统一的绿化效果。

2.3 生产性

墙体植物造景不仅具有生态性, 丰富城市景观, 同时具有生产效益。

3 墙体的种类

(1) 从墙体高度来划分, 我们可以将墙体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

(2) 从墙体材料来划分, 我们可以将墙体划分为土墙、石墙、砖墙、水泥墙、木墙和玻璃墙等, 不同的墙体材料对植物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

(3) 根据墙体的平面形状, 我们又可以将墙体划分为直、曲、折、凸、凹五种不同类型。

(4) 凸墙和凹墙是墙体中常见的平面形状, 由于不同的设计意图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5) 根据墙的位置我们又可以将墙分为东、西、南、北墙。

4 造景手法

4.1 虚实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最讲虚实的对比变化, 更以突出表现“虚”的无限境界。墙的虚与实关系到空间的围合度、空间的开敞以及空间的阴暗, 也使得空间边界的界定或模糊或精确, 它还影响到空间相互之间、空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差异, “墙”的虚实营造出了不同的空间氛围。

4.1.1 虚中有实

空间的共面以“虚”为主, “实”作为关键点缀其中, 是对空间的一种直白描述。

4.1.2 半虚半实

这个表现为遮挡一部分的围掩式、漏格式等, 墙用“实”的部分限定了空间, 又用之外的“虚”使得空间得以显露, 加深了空间的吸引力。

4.1.3 实中有虚

墙以“实”为主, 面上有空透的部分保持视线或运动的连贯, 能使人在封闭的空间中得到有限的释放, 使空间中总是蕴含着意想不到的内容。

4.2 突出墙景

在园林景观中, 静寓于动中, 动由静出, 其变化之多, 造景之妙, 层出不穷。因此, 景观设计犹如做文章, 最忌和盘托出, 或像流水帐式平平淡淡, 没有起伏, 没有高潮。墙体造景在园林中也一样。通过设计师构思, 艺术地组合成一幅幅“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4.3 丰富层次

每一个物体都有正面和反面, 景观景色同样也有最佳观赏和不宜观赏面。在景观设计时, 常将不好的景观、不宜观赏的部分进行技术处理, 遮挡或隐藏。但有时为了丰富园林景观, 增加园林层次的深邃, 避免园景平铺直叙, 将部分园景先隐藏起来, 有计划有步骤“分批”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4.4 弱化墙景

墙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分隔和过渡。只有分隔空间往往是生硬的、死板的;只有过渡, 景观空间又将过于开敞、通透, 而显得单调、乏味。因此, 在景观设计中通常墙体需要和园林中的其它要素, 诸如植物、山石、水体等结合的情况下, 才能创造出灵活多变, 充满生机的空间。

4.5 显露墙饰显雅屏俗

在景观设计中, 我们常会利用墙体显雅屏俗, 又因此出现了云墙、景窗墙、文化墙等多种类型, 而它们在造同手法中又体现了借景、障景、框景、透景等设计手法。

4.5.1 借景

陈从周教授讲道:“园外有景妙在借, 景外有景妙在‘时’…”无形之景, 有形之景, 交相辉映, 相映成趣。院内景色再美再丰富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景可在有限的面积内进一步扩展园林空间, 增加园林景色深度, 丰富园林景色层次。

4.5.2 障景

中国造园和做文章一样, 最忌讳平铺直叙。在园林规划中常用屏障、遮挡的布置手法, 欲扬先抑、欲藏先露, 使园内景物逐步展开。

4.5.3 框景和透景

园林中由于墙的”洞口”而形成的空间, 将园中某些景点显现出来起到泄景、引景的作用, 使园中特色更集中、深邃、含蓄,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框景”。游览苏州园林, 走在蜿蜒迂回的回廊上, 无不为那些设计精美、姿态各异的花窗所吸引。透过这些花窗, 墙外的景色若隐若现、亦真亦幻, 别有“花窗遮墙, 峰峦叠窗”的意趣。

在景观设计领域, 我们通常设计一些云墙或长廊, 在墙体上开凿许多造型别致的漏窗, 隐约看到墙的另一侧景色, 是为透景手法。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引申和提高。

摘要:针对墙体及其周边植物造景艺术手法进行探讨, 在充分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力求形成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墙体,植物造景,艺术手法

参考文献

[1]魏向东, 宋言奇.城市景观.第一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80.

用艺术手法点燃文章的真情 篇11

下面结合高考优秀作文来谈如何用艺术手法点燃文章的真情。

一、用构建意象描写意境,含蓄传情

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正如头破血流就不美一样,所以“情”要“隐”,隐到不直说而读者也能感觉到,效果就会更好。如何做到“隐”而不发,就需要我们善于用特殊的意象来描写意境,通过如画的意境来传达欢乐或痛苦、甜美或酸楚的情思。

如《亲情》(片断)

雨蒙蒙地下着,杨柳静静地立在路边。

一对老年夫妇要过马路,尽管汽车不多,还是很小0的样子,他的身体似乎不太好,拄着拐棍。还要老伴挽着:她虽然满头银丝,苍老的身体微微地颤着,却还要小心地扶着自己的老头子。并为他撑着伞。雨雾濛濛。将他们茏住。就像笼住两棵相依相偎的老树。

一辆奥迪从他们身旁减速驶过去,她为他擦一下脸上的雨水,竖竖领子,互相搀扶着蹒跚地踱过马路。老人的亲情就像这春雨一般,并非充满激情,却同样沁人心脾,令人感动。

该片断如同画了一幅水墨画,淡淡的雨,浓浓的情,特殊的意象是“濛濛的雨,静静的杨柳”。烘云托月,美的人,美的景,和谐统一。深情地歌颂老年夫妇相濡以沫的亲情,连那一辆奥迪也“从他们身旁减速驶过去”,人与自然融合而成整体的美,含蓄而隽永。

又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片段)

“妈,苗弱小的。你便给锄了。那……那我这个残疾的儿子,你会舍弃吗”?

看着儿子失神的眼睛,看看儿子残疾的一条腿,妈妈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出来,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不。妈妈不会舍弃你的,你们哥仨我一个都不舍弃,你们全是妈的心肝。”说着,泪水已经成了断了线的珠子。

河里的水声似乎变大了。太阳的光辉冲开了晨雾,洒满了整个山谷。金色的阳光笼罩在那对母子身上。

最后一段由水声、光辉、晨雾、山谷构成一个特有的山村幽远清丽的意境。水声变大寓指世界为母爱而喝彩,光辉冲开展雾寓指残疾儿子心头的疑惑被爱融解,阳光笼罩母子寓指母子情深。寓情于境,意味深长。既使文章内容充满诗情画意,为情感的表达感染了气氛,又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并推动了情节发展。

我们再来看2002年高考佳作《昭君的选择》(片断)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心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非常精妙地选择“飞蛾”这一意象。描绘飞蛾扑火的意境,在此处,作者不是纯客观地描写昭君的内心世界,而是将“飞蛾扑火”这一意境描写和昭君强烈的“心灵”选择过程融合起来,形象而又隽永含蓄地传达出昭君此时此刻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作者对昭君崇高抉择的讴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美感和感染力。

二、用凄楚的笔调,叙写悲情。撼人心魄

生活并不都是馥郁的鲜花,也不都是浓香的美酒,它充满了酸甜苦辣、千般滋味。谁不向往杂花生树的春光呢?然而生活并不完全等于欢乐与幸运,它毕竟还伴着失落与悲伤。有位文学批评家说,“悲剧的效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悲剧留给人的震撼和思考常常胜过喜剧”。利用人们这一艺术欣赏心理,在考场作文中,学生抒写哀婉凄楚的悲情与不幸,往往能震人心灵。动人心魄,取得高分自然在情理之中。

如2007年高考全国Ⅱ卷满分作文《摆渡手》(片断)

我觉得只要有我爸在,我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然而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女子突然站在船舱外。我爸叫我唤她为“阿姨”。从此以后,这个“阿姨”便在我们狭窄的船舱里住下了。她对每个人都笑嘻嘻的,每次我爸在摆渡,她总套帮我爸檫汗、递水。

可是我却不喜欢她,她占去了我爸太多的关注,这让我感觉到备受冷落。于是我千方百计扔掉她遥给我的东西,不穿她做的衣服。不吃她做的饭菜,可是这样不仅没有得到爸爸关切的问候,而且我爸还狠狠地瞪我,要我听她的话。看着“阿姨”满脸的泪水,我更加不知所措和莫名的愤怒。

最终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将“阿姨”推进了河水的旋涡里,爸爸发疯似的跳进河里抱上了奄奄一息的“阿姨”。

“我到底是不是你女儿?”随着爸爸抡起的巴掌落下,我声嘶力竭地喊。

“你不是我女儿!她才是你妈!”爸爸脸上的青筋暴起,对着我大吼。

我转头望着躺在床上的她。呆呆地望着。许久爸爸说话了:“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在外打工的青年,因为学历不高,所以连肚子都填不饱。于是万念俱灰,喝了几瓶酒便昏沉地往这条河里跳。当时天很黑,我认为没人知道,但是你爸就是这船原来的主人,他用尽力气将我推上岸,自己却被奔腾的河水卷去了!当时她,就是你妈,抱着一个月的你失去了理智,狠狠地将你扔在船舱里,之后不知去向,醒来的我只看见船舱里的你。是我的错。而使你原本美好的一家破裂。你的亲生父亲好心救了我,自己却没了,这让我知道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能帮助人。甚至失去生命也并不可惜!”爸爸泣不成声。

这是一个凄婉悲壮而感人的故事。读来让人感叹,让人欣慰,让人热泪盈眶。

两个父亲,两个摆渡手,两个品德高尚的普通人:一个为救人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为感恩锲而不舍。一心为孤儿寡母重建幸福的家庭。不幸与哀婉的叙述让人心灵得到灿烂人性的洗礼:伟大出自平凡,高尚源于普通。两个普通农民身上闪耀着美丽的人性之光,一切追名逐利者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一切忘恩负义之徒在他们面前彻底暴露出自己卑劣丑陋的灵魂。如此真情催人泪下的文章不得高分是很难的。

三、用传神的细节特写来聚焦深情,扣人心弦

细节,是文章生命的微细胞,是生活感应的微神经。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那些饱含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离开了细节,文章也就失去了灵动的感人元素。

如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满分作文《怀望天空》(片断)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按照惯例,我们要去参加升旗“形式”。“向右转45度”。主持人无力地指挥着。学生队伍也如风划过沙做的塑像——一下子全散了,我们懒散地挪动了几下小碎步,队伍蛇形般扭动了起来。

“下面进行升国旗仪式。”主持人说道。广播喇叭一下子安静下来,可是挖土机的嘈杂声却更加大了。“该死的农民工!,'我不禁抱怨起来,“难道不能让人耳根清净一点吗?连速点道德也没有,难怪受人歧视!”

“下面升国旗奏歌国”。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只见农民工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笔直地站在了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一个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眼帘,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竞站在高低不平之处。一脚悬空。可他丝豪没有摇晃。仅凭一只脚死死地抓住地面,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他的脸上写满了“辛苦”可是嘴角却带着笑容。

如果说,刚才一幕只是对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国歌乐曲响起,校国内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嘹亮的国歌声。

短短四个段落写了四个细节:一个是升旗前学生们的“懒散”细节:一个是“我”对农民工在升旗前让挖土机嘈杂声依旧的抱怨心理的细节特写:一个是开始升旗时,挖土机的嘈杂声戛然而止。全体农民工注视国旗的细节,特别是对高个子农民工注视国旗升起的姿势特写令人震撼:最后一个特写是农民工唱国歌。让人感动。这些细节特写,从艺术效果上讲,既是作者表达真情的“承载物”,也是激起读者动情的浪花。就其内容来讲,很生动鲜明地传达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人人头顶有一方天,农民工并没有因为社会上的某些歧视而丧失自已的天空。他们,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撑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那片天空。明净、辽阔、深远!”(满分作文的最后一段)

这一范例恰好说明了细节描写之具体是以心灵感悟,情志涌流为依据的,即使廖廖数笔也能让境界全出,真情尽显。

我们再来看2008年湖北语文高考优秀作文《举手投足之间》(片断)

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后来的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太高兴,原来是因为大家准备的餐具,少了外公一份。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

一个不高兴的神情细节,一个十足迷信的说辞特写,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出外公外婆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深情,感人肺腑。

例谈初中古诗艺术手法教学 篇12

教学实践札记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重要途径, 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对于这些, 老师首先应明确。下面就《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部分古诗 (7~9年级) , 简单地谈谈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运用修辞

这些艺术手法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中以“梨花”喻“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中以“落红”、“沉舟”、“病树”等自喻 (《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中以“浮云”比喻“保守势力”, 以“最高层”比喻“国家决策者” (《登飞来峰》) 。《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既是实写塞上秋景, 也是以蓬、雁自比。《过零丁洋》颔联用“风飘絮”来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 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坎坷艰难的政治命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的手法, 使“明月”和“风”有了人性。它们能将思念的“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望岳》中“造化钟神秀”, 用拟人的手法, 将大自然人性化, 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 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以“甲光向日金鳞开”隐喻守军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景。

二、引用典故

用典, 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这种手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 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 就会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古诗阅读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正确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行再理解, 理解出用典后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新含义。如《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设黄金台招贤”的典故, 既与战争地名吻合, 也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表现对许多已经去世的旧友的怀念:“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的时间太久,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 不再是旧时光景了。《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了“窦宪北击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其它如李白的《行路难》、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引用了典故。

三、以小衬大

《次北固山下》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清朝王夫之说其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看, 春潮涨平之后, 江面十分开阔, 这是眼中的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 这是眼中的小景。通过小景与大景的互相映衬, 诗人描写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

四、以小见大

《赤壁》是一首咏史诗, 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可谓大内容、大主题, 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由一个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来代表东吴的命运, 真可谓是“以小见大”最佳诠释。

五、曲笔委婉

《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指责歌女, 实则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座中的欣赏者———那些达官贵人。作者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六、虚实相生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 虚, 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实, 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诗画同源也同理。诗歌的“虚”, 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观沧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诗人描写的大海, 既是眼前实景, 又融进了自己的想像和夸张, 展现出一派吞吐日月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 这样壮丽的诗境来自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七、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所有写景诗共有的特点。如《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陕西, 镇守边陲, 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 地点是塞下, 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 在塞外看到雁南飞, 听到悲哀的胡笳羌笛声, 自然想家。但功未成, 不能回去。饮浊酒, 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 特别符合当时守边将士的心境。情景交融, 使读者深切体会到这些在戍守边疆人的情怀。

上一篇:高压灌浆下一篇:网店营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