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2024-06-22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共9篇)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1

摘要:社会责任是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共媒介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相对于过于自由无度的新媒体,传统媒体更应体现出道德感、专业性与前瞻性,引导大众向积极、理想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商业利益以及新媒体的压力之下,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开始以媚俗化的姿态出现于公众视野,生产出许多虚假性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

关键词:传统媒体,社会责任,信息污染,媚俗化,虚假性

“媒体”一词,在汉语中是个较新的词汇。在早期出版的汉语词典中还很难见到该词条,只以“传播信息的载体”(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版《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这样一个泛义出现在“多媒体”等词中。其对应的英语单词是“medium”的复数形式“media,其意义是"a method of giving informa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朗文英汉双解词典》)。我们这里讨论的“媒体”,是指该词的狭义,与另一词“传媒”的意义相同(“传播媒介: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事物或技术手段,如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简称传媒。”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版《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是“mass media”或“the media”,其意义是“all the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that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news for the public,including television,radio,and newspaper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这里包括的电视、广播、报刊正是传统媒体的范畴。

社会责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3位学者总结出来的经典理论,它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他们的基本观点为以下几点。一是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身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二是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三是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四是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五是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任何传媒,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他们都以某种视角和方式报道社会、解释社会、分析社会,并以它独立的意志和价值标准影响社会、引导社会。于是,它们都不可逃避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所必须承担的义务。而相对于过于自由无度的网络媒体而言,传统媒体必须体现出道德感、专业性与前瞻性,更应该是崇高理想的倡导者,社会目标的提出者,高层次审美风尚的引导者,民主法制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在这个受到新媒体冲击的特定历史阶段,传统媒体只有坚守伦理道德防线,勇敢扛起社会责任的重担,履行其崇高的行业使命,为新兴媒体起表率作用,这样才能获得充足的生存空间和独特的存在价值。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传统媒体的现状绝非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在曾经的主导地位受到动摇的今天,传统媒体欲与日显优势的新媒体力争雌雄,其方式竟然是争取逐渐向新媒体靠近,日趋同化。网络和传统媒体正越来越深地纠缠到一起,网络成为传统媒体重要的消息源,传统媒体或以网络来料进行相似的文字表达,或以网络信息为引子而深入采访、分析,或直接拷贝网络来料等。

随着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传统媒体生产出大量的垃圾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关于信息污染,代表性的描述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污染是指“信息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采集和传递未形成规范和制度、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加工基本处于低级阶段等。由此引致的信息失实、重复、过载、堵塞、误导而造成的信息混乱、失灵、甚至失效现象。二是由于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导致各种意见、判断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事实的现象。三是指信息资源中混人干扰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的现象。四是指无价值与错讹的信息泛滥并造成危害的现象。五是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装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带来了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六是指在人们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虚假、冗余、过剩、老化、淫秽等不良信息,影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和损失的现象。综合以上各代表性观点,联系传统媒体的现状,可将其产生的主要信息污染概括为:媚俗化与虚假性。

1 媚俗化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这样描述“媚俗”:“Kitsch这个字源于上世纪(十九世纪)中之德国。它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既然想要讨好,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模式思潮之中。Kitsch就是把这种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于连自己都会为这种思想和感情洒泪。”在媚俗之风傲然盛行的当今社会,传统媒体主动、自觉地估计、迎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将媒介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发扬光大,无形中排挤了其它三种基本功能。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提出了大众传播如下的基本功能:一是对环境进行监视;二是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三是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后来,赖特又增加了第四条——(4)娱乐,从而完善了大众传播功能学说。在利益驱使下,不少传统媒体已然揭去低俗之风的面纱,由遮遮掩掩转为公然登台,有愈演愈烈之势。与大肆渲染色情与暴力,追逐奇闻轶事,炒作豪宅、盛宴、名车、时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媒体对灾难、痛苦的漠视与调侃,对受众的猎奇心理的刺激。例外的是,这次的汶川地震所有的传统媒体空前一致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和情感力量。然而,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我们竟然需要用这样一场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灾难来震醒人们日益麻痹的心灵,震出媒体逐渐隐没的社会责任感。2个月之后,事实表明,一次意外不可能根本改变而今的大众的、媒体的思维,痛过、思考过之后,都自然地回归原有的状态,继续庸俗、继续娱乐、继续麻木或者煽情。

铺天盖地的广告是其中一个显著表现,它们以让人无从抵抗的方式提醒我们:应该过一种怎样物质化的生活。我们曾把广告看成电视、广播、报纸上短暂的插曲;而现在,情况颠倒过来了:广告变成了中心和重点。连续不断、重复播放的广告,大篇幅的几页广告版面,以及非广告中的广告意识,让人们从拒绝到接受以至重塑自己的生活。其中许多毫无审美价值、低级趣味、简单口述化的广告被口口相传。

2 虚假性

传统媒体在兼具社会与经济双重责任的今天,在商业利益与道德原则之间如何抉择,无疑是重要考验。真实性是传统媒体获得影响力的立身之本,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遵守公认的传播伦理规范是传统媒体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基础所在。纽约大学新闻系在每位新生入学时会给每一位新生一封信,大意是说:从这个系大门里将走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公众将依赖你取得有关这个世界的真实信息,你的责任重大。从进系的第一天起,你就必须像自己已经担当这种责任般严格要求自己;任何剽窃、编造引语的行为都会导致你被开除。显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是大众传播媒介首先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底线,而在今天,传统媒体的这一底线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故事可以变出来,新闻可以做出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媒体为了赢得更快更多的注意力,获得更多的广告和更高的广告价格,一次次跨越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底线,让自己成为骇人听闻的假信息的发送平台。记得北京一家报纸又花不小篇幅报道某家所养的鸽子怀胎几个月后生出“狮子”一文。荒诞无稽的假消息满天飞,无聊新闻到处传,成为传统媒体的常态。这种风潮有愈演愈烈之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应该承担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低层次需求的产生本是自然现象,其强度也本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媚俗化传播的危害在于把人正当的娱乐和消遣需要扩大成欲望,使其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公共诉求;虚假性信息的传播更是以一种更加极端的方式娱乐、误导大众。面对社会普遍的媚俗之风,物质之上论,在新媒体似乎后浪推前浪的今天,传统媒体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该继续献媚于流俗;而应自觉、勇敢地承担起本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正确地引导大众的审美走向。传统媒体应当好“把关人”,赢得受众而不媚于受众,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要,成为一个集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助推器,进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斯蒂文·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周庆山.信息法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廖勇勇.发挥媒体功能构建和谐社会[J].电视研究,2005(8).

[5]徐兆荣.媒体社会责任与做好舆论监督[J].中央人民大学学报,2006(2).

[6]张振华.舆论监督——政治文明的重要维度[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

[7]陈力丹.论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J].电视研究,2005(6).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2

一、活动主题: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从我做起

二、活动时间:2008 年全年

三、活动范围:所有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1、倡议书:节约从我做起

2、各支部成立节约督查小组,由团支部成员担任。

3、主题团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团活,本学期结束上报活动总结(1000 字),附照片。

4、征文比赛:以节约为题材,学生可自行拟定征文题目。要求各分团委、总支、支部收缴征文并评选出优秀文章报送团委。

5、大型签名活动:校团委将组织开展“关爱医大,构建节约型校园”大型签名活动。

6、节约图片展:以节约为主线,同学们自行拍摄具有节约意义的图片,本学期期末将在活动中心举行优秀节约团片展。附: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主题词:开展创建节约活动通知哈医大大庆校区团委 2008 年2 月26 日倡议书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能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义不容辞。对待节约,大学生应当提高个人意识,承担起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任。节电、节水其实就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事,只有同学们增加紧迫感、危机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社会实现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将勤俭节约的美德渗透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全校大学生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用水,适量使用。

2、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3、节约粮食,合理饮食。

4、适量消费,精打细算。

5、珍惜纸张,节约能源。

6、爱护图书,循环使用。

7、减少垃圾,分类存放。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3

一、幼师生责任意识的内涵界定及问题的提出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自身责任的自觉认知,是个性心理的重要品质。这种认知会自然推动个体主动履行责任,并对是否完成应尽责任作出道德判断,如果完成了就会感到满足、快乐,反之就会感到愧疚、自责。本文探讨的幼师生责任意识是指幼师生对幼教职业所承担责任的正确认知和心理认同,它区别于法律责任,更多的是道德层面上的责任,是道德感的体现,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幼儿的爱心、耐心和对幼教事业的忠诚。

笔者随机对合肥幼专学前教育专业700多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幼教工作的为40.66%,打算毕业后从事幼教工作的为56.32%。不少学生择校动机不明确,有55.39%的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感到迷茫,打算走一步看一步。而据实际统计,近五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幼教对口工作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学生是迫于家长压力而从事幼教,或是将幼师职业当作刚刚进入社会的一块“跳板”,等待机会“跳槽”。持有这些心态的幼师生进入幼教岗位后,往往缺乏责任意识,对工作有敷衍情绪,不能坚守职业本分,职业认同度不高。

据本校学生座谈结果显示,所有学生都一致认为责任意识是幼师的重要道德品质,愿意将来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但同时又认为周围同学缺乏责任意识。这说明目前幼师生的认识和行为存在一定悖离,责任意识某种程度上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实际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并不多。在学校组织的用人单位座谈会中,多所幼教机构也特别强调了新进教师职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够努力培养在校生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幼师生责任感。由此可见,不论是幼儿家长、用人单位、还是幼师生自身都有强化幼师生责任意识的诉求。这既是学前教育专业优质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幼师行业获得社会信赖,打开市场新格局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二、儒家传统文化与幼师生责任意识的对接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了很多在今天看来仍然精辟的做人道理。学者钱穆指出:“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1]儒家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胜过实质性学问,《论语·学而篇第一》中提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在儒家观点中,品德的学习、培养是一种更本质的学习。这与许多幼儿教育专家强调“师德比技能更重要”的观点不谋而合。试想一名幼师如果没有爱心、耐心、真心,没有尽职尽责的朴素愿望,即使技能扎实,恐怕也无法确保幼儿在他的教育下健康快乐成长。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爱人”(《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是“仁”重要的外化表现,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心和尊重。仁者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泛爱观点强调了无私的爱。这对于现代社会每天面对许多孩子的幼儿教师来说,也同样适用,与“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当代社会,人格和职业人格无法分割,用正直坦荡代替偏执狭隘,努力做到真心实意待人,尽心竭力做事,既是做人的态度和胸怀,也是职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

儒家教育观中还强调反躬自省,这也是增强责任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孟子说过:“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作为幼儿教师的预备军,幼师生应当具备这种不断反省自己的能力,在处人处事的过程中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责任意识的驱动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由此可见,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观点发散延伸开来是可以和培养幼师生的责任意识对接的,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下去。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并实践儒家文化的核心精髓,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现在不遗余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各个高校也是一种很好的助力。

三、以儒家传统文化干预幼师生责任意识形成的路径

要把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责任意识扎扎实实落实到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必须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实践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幼师生责任意识的有效生成。

(一)在教育理念上,坚持儿童立场

儒家强调充分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儒家认为只有通过“好学”才能明辨是非观念,最终形成优良品德。在幼师职业中,最高的“道”就是坚持儿童立场,只有笃行“一切为儿童”的理念,才能由衷热爱幼教行业,形成责任意识。

首先,要让幼师生理解幼教行业。学生“好学”的基础是理解。学校可以在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安排入职教育课程,向新生系统介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清楚每学期需要学习的科目、课程目标、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就业方向等等。学生基于此,可以对即将接受的教育有整体把握,明确发展目标,对在校生活展开合理规划,增强学习主动性。

其次,要让幼师生热爱幼教行业。学生“好学”的动力是热爱。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的关键在于培养职业认同感。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给学生表达真实意愿的渠道,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通过呈现幼教行业在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让幼师生感受幼儿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引导学生自主发展道德认识;通过学习幼儿成长成才的个人案例和实际接触幼儿,帮助幼师生形成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接下来养成道德行为奠定良好基础。

nlc202309040352

(二)在教育内容上,结合多种途径

帮助幼师生形成责任意识,不必拘泥于形式途径。学校在开设相关教育类课程的同时,还要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比如,树立贴近生活的榜样。翻开《论语》,给人印象最深的即是孔子对“君子”的言说。君子的品格,君子的胸怀,君子的境界,其实就是孔子为学生树立的学习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第十三》),树立榜样首先要从学校老师做起。高校教师不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幼师生的一面镜子,在平时要文明礼貌待人,认真负责工作。学校对品德优秀的学生要及时表扬、树立典范,对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要果断予以纠正。

再如,学校可以把责任意识培养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将用人单位对幼师在能力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时反馈给学生,或者让学生以课外活动形式自己去各种幼教机构调查用人需求,通过活动任务自觉获取对责任意识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案例中多增加一些体现幼师责任意识的真实案例,让幼师生认识到责任意识不再是课堂上老师灌输的“大道理”。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幼儿园实地观摩,拍小视频回来分组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学生关注幼儿教师的言行是否恰当得体,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评判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的这种道德认识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授更容易转化为内心道德体验,从而上升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三)在教育环境上,创设责任校园

师范院校应努力创设责任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可控的成长氛围。在《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中,孔子夸赞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大意是说子贱这人真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子贱从哪里学到这种美德呢?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个体品德塑造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中场所,是最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之一。要将儒家优秀道德文化以校园主流道德规范的形式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就要将个体纳入道德教育中来。首先,学校可以从外部环境入手,征集评选与“责任校园”有关的原创标语、海报、黑板报等等,让学生成为校园环境创造者。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国学大讲堂”,以讲座形式分期介绍传统文化礼仪和美德,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开展读书征文比赛,激发大家阅读积极性;鼓励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如清洁校园、慰问福利院、与幼儿园结对子等,让学生由道德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培养具有道德实践力的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第六》)提升幼师生责任意识,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更加民主,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各种活动使有责任意识的学生获得被肯定的快乐感受,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和集体的温暖关怀,形成集体效应,才会激发学生敞开心扉,愿意为集体付出。

(四)在教育实践上,重视知行合一

《论语·学而篇第一》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指练习、实践。就像小鸟学飞,反复尝试才能最终自由飞翔。人们学到的知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做中学”的理念,强调了实践重要性。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再次肯定了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责任意识的形成最终需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中去,通过实践去强化道德意识,丰富道德情感。实践是培养幼师生职业责任意识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检验幼师生责任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师范院校应密切与幼教机构的联系,在幼师生整个培养过程中提升实践教学比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德育贯穿在保育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中,实行幼儿园和学校“双导师”制,对见实习中出现的责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引导学生主动总结反思,也可组织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拿出合适的弥补意见,并对此类问题进行反馈汇总,用于下一阶段的见实习指导中。

当然,幼师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联合政府、家庭、社区、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合作。除了以上途径外,解决幼师编制问题、提高幼师福利待遇、重视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逐步提升幼师社会地位等举措也会对在校幼师生产生激励,促进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责任意识。而儒家责任意识具备了传统文化和责任意识双重特性。这样的责任意识,不仅会让幼师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踏实负责,而且可以在思想上引领幼儿,使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良传统通过行为态度得到传播,由此达成互动,形成源源不断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4

1.1传播武术精神

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最初形态表现为习武者所提倡的武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左传 • 宣公十二年》就对武德了规定。它提出“武德有六 :禁暴、戢兵、保土、公定、和众、 丰财”,武术界一直以来把不讲武德的人视为恶者。学习传统武术过程中都有“未曾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少林戒约中提出“习此术者,以强体魄为要诣”,倡导“济危扶贫,匡扶正义”和“不可逞强凌弱之拳”的德行,到了近代中央国术馆也曾把“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在传统武术发展的过程中,武术的所有门派都有自己所崇尚的武术精神,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华民族整个文化氛围中, 它们受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的、被人推誊和各派所共有和认可的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就是蕴藏在武术文化深层的武术精神。将这种精神传入到学校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武术的魅力,影响和感染所有受众者的精神。

1.2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道德情操

传统武术的首要目标是自我防卫,但当今学习者学习武术时,则提倡提高身体素质和强大的内心,然后慢慢地掌握攻击技能。相关数据表明,传统武术在健身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武术需要从业者注重内部培养,身心健康协调。 这也是其流传至今,并在华夏文化的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加强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学生在学习武术时,其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可以更好地适应以后繁重的工作压力。在学习传统武术的时候,学习者必须修身养性,也就是发展自己的道德。有良好的素养和高尚道德的人,无论做有多大困难的事内心都可做到心无波澜,因此学习传统武术对生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益处。学习传统武术时要做到专心致志、内心平和、各种动作在脑海中不停地演练,这样可以增强自己的意志,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传统武术要求习武者必须先完善内在,并以此为出发点培养完美的人格魅力,同时要重视道义的作用,将诚实守信作为做人之本、立世之本。

2、传播者的责任分析

2.1传播者的传承责任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传承对于我们人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传播者作为传承的客体 , 在传播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传播内容的准确性。传播者的这种责任是一种指派责任。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就必须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这就是传统武术文化赋予传播者的责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播的内容上会增加一些个人的思想与见解,但是主题内容是不能变的。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从最早的攻防格斗到现在武术所追求的高、飘、旋, 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地向体操化、舞蹈化去发展 ; 但是落叶还是要归根,武术再怎么发展都离不开它的主题思想那就是武德。传统武术能发展到现在并作为中国的国粹, 我认为是它所含的独特的内涵去感染大家。每一位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都在表达自身的传播经验和分享他人的传播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加深对传播的理解,改进传播的方式, 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成效。

2.2传播者的职业责任

作为老师,他的基本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了更好地传播知识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传统武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首先自己要对所教的内容精通和理解,这样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如果传播者连自己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传播者要经常阅读专业书籍,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总结及时,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需要 ; 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将无法完成对学习者的传播任务, 这是传播者的责任。作为一位传播者,其自己的职业素养决定了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高责任,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我们才能把这种责任和精神体现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

3、行政管理者的责任分析

3.1引进优秀的武术传播者师资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武术进入学校面临着三大问题,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其中的谁来教就是武术的师资问题,怎么教和教什么就是对武术师资水平的要求。高水平的武术师资队伍, 不仅是传统武术能否顺利开展,而且还决定了教学质量。所以, 引进优秀的武术传播师资,是保障传统武术在学校中传播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对引进的武术师资,完善其提高教学能力的知识结构,保留丰富的科学教育和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和观察学生的能力。很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完成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研究表明,许多学校缺乏武术教师,让其他专业的教师作为替补的武术教师去上武术课,那么就很难保证武术教学课程的质量。最后,对武术教师统一规格,无论是武术教师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应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只有专业符合的教师有一定的资历,担任教学课程的权利。

3.2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能对学生智力发展、动机、课堂表现,学习成绩有较大影响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环境, 是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和各种集成的实力,它是按照人的心灵的发展,举办这个特别需要的教育环境。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较为复杂,为了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应重视武术的教育教学环境。创建一个武术教学环境应以教育,科学和实用的原则,以武术教育的目标为现实,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因素充分考虑,建立一个专门的场地,以反映其特征教学环境。首先,武术教学环境应该反映民族的特点,这应该是最大的武术教学环境的特点之一。

4、学生的社会责任分析

4.1受众者弘扬和传承传统武术的责任

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经久不衰有它独特的魅力,曾经武术是中国人的骄傲,而现如今是以竞技体育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国的传统武术以经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这就值得国人们去思考其中的原因。作为传统武术的学习者,弘扬和传承传统武术是最基础的责任。在传统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学习者除了学习好武术套路以外,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的人去学习传统武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学习者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的宣传、不断地创新、不断的改进传承方式。例如,武术明星李小龙,一个人就能影响整个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去关注武术去学习武术。武术发展到现在,体现出了一种“外热内冷”的现象,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不断创新,改变,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的国之瑰宝,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可使中华民族鹤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精髓。但是国内的大多数人甚至都不了解,所以作为一名学武术的受众者来说大力弘扬和传承传统武术是神圣的职责,在弘扬武术的道路上起带头作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将中国的国粹发扬光大。

4.2提高受众“重术”的责任

“重术”就是重视技术对扎实功底的、质量责任意识的培养。好的传统武术技术是建立在一个扎实功底之上的。传播者在传播传统武术的时候,要培养学习者对基本功的重视。要让学生明白要提高传统武术技术水平,就必须练好基本功。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要给学习者贯穿着种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武术技术,就会去重视基本功的练习。这种责任是学习者最基础的责任。作为传统武术的学习者,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这也是以后走向社会,走向与传统武术相关职业的时候,体现传播者教学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如果专业技术水平比较差,以后参加与传统武术相关职业的时候,首先在技术水平上没有人会承认你,没有人会承认你能带出优秀的学生 ; 其次是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一种不尊重。这将导致你很难在这上面有所大的作为。

结论

通过学校传播传统武术对传播者、管理者、学生在学习传统武术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责任有着很大的影响。把武术包涵的责任引深到更广的层面。通过学校传播传统武术对增强受众者的社会责任分析,传统武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就会明白自己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角色,根据自己所处的角色去遵守自己所应有的责任,提高传播质量。学校传播传统武术对管理者而言,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支持,而管理者就是这种教学环境与支持的缔造者。有了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支持这种文化才能发展下去。通过学校传播传统武术对增强受众者的社会责任分析,对增强被传播者的道德,思想有很大的帮助,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社会化的人,让他们在社会中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通过学校传播传统武术对传播者、管理者、学生在学习传统武术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责任有着很大的影响。把武术包涵的责任引深到更广的层面。通过学校传播传统武术对增强受众者的社会责任分析,传统武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就会明白自己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角色,根据自己所处的角色去遵守自己所应有的责任,提高传播质量。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5

一、初探“预侵责任”的内涵

一般现代法律从设计规范上讲主要是建立在救济角度上实现, 当事人往往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后得到相应的补偿以及救济, 但是更多的受害当事人则无法在事后获取的应有的救济, 因此从对当事人实际权益的真正保护角度而言针对侵害行为实施提前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如著名研究者巴尔提出的, “一个国家未能对社会大众给与法律保护体现在未对法院进行‘尚未发生损害期间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法律保护申请’的授权。”在我国的刑法中可以说正当防卫提供给当事人在权益受损时的主动防御权利, 而在民事法律中则往往将当事人权益受损的解决措施归结到事后补偿救济方面, 对于事后救济的过分强调反而将事前预防给与了较大化的忽视[1], 因此在民事法律范畴之内建立“预侵责任”势在必行。

而所谓的“预侵责任”则主要是指当事人在其权利可能出现被侵害的阶段中对潜在侵权人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 避免自身权益继续被损害或者是给与自身权益提前保护的一种法律责任。而“预侵责任”具有一定的适用时间条件, 即必须是在当事人权益尚未被损害或者是已经损害到损害还未停止这个时间段中。“预侵责任”的实际承担方式则主要是包含了消除危险以及停止侵害还相应的排除妨碍。首先从停止侵害上来讲, 该种法律承担方式对已经出现的权益损害但损害还未停止较为适用, 即要求义务人停止损害行为; 其次从排除妨碍上来讲, 该种法律承担方式对尚未出现权益损害较为适用,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权益损害但损害还未停止同样适用, 即将权利人相关财产权利以及人身权利等方面的障碍给与排除, 要求相应的义务人通过一定行为进而实现; 最后从消除危险上来讲, 该种法律承担方式对尚未出现权益损害较为适用, 主要是指权利人的财产安全以及相应的人身安全受到了行为人的严重威胁, 在该种状况下权利人则有权依据法律要求相应的行为人消除对自己的危险[2]。

二、探析“预侵责任”对传统侵权法的挑战

( 一) 挑战之正当性基础与归责依据的全新界定

“预侵责任”向传统的侵权法律发起的挑战首先是体现在其正当性以及归责依据的实际界定上。

其一从归责依据的全新化界定来讲, 一般传统的侵权法律主要是将其理论建立在对损害的实际归责基础上实现, 而“归责”要想同样在“预侵责任”中适用就需要将其概念给与有效更新。因此法律研究学者将刑法方面的归责理论实际的引入其中并将实际归责对象进行了不利结果的具体法律限定, 并分为三大类, 即侵扰后果以及损害后果和相应的危险后果。而该三种归责情形也将单纯性损害给与了实际回避[3]。据此“预侵责任”中的“归责”全新界定是将受害当事人的被损害以及危险和被侵扰归结到他人的一种过程。将归责依据限定为不利结果并给与实际转移的具体理由在于“加害人的相关行为在法律上认定是侵权行为, 该种侵权行为需要加害人实际承担具体民事责任”。此外一种较为流行且较为广泛的认知看法是“预侵责任”的实际归责原则是建立在“无过错”基础上的, 因为其实际构成要件需要将过错给与排除。现今众多法律研究学者将“预侵责任”的实际规则依据认为是建立在“危险”以及“侵扰”基础上。其理由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 在我国司法实践以及相应的立法实践等相关的学说中消除危险以及相应的排除妨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过错并非是其中的构成要件, 因此过错并非是“预侵责任”的归责重要依据; 第二, 将高度危险与“预侵责任”归责依据中的危险给与有效区分。高度危险具备了较高的危险性, 而这种危险在法律上是体现为合法。而“预侵责任”归责依据中的危险则属于普通性质的危险, 因此两者之间是有较大差别的; 第三, “预侵责任”不仅是针对危险或者是风险而言, 而且还针对一些防害行为以及侵害行为等。因此从上述三大理由上可以将“预侵责任”的实际规则依据认定是“危险”以及“侵扰”[4]。

其二从“预侵责任”的正当性基础来讲, 可以说归责依据体现的是直接性的责任划归以及技术性的责任划归, 是表层关系的一种实际展现。正当性基础则体现的是理性责任划归以及间接责任划归, 是深层关系的一种实际展现。可以说“预侵责任”一方面是侵权法具有的预防功能的直接性以及具体性的实际表达, 是侵权法实现预防目标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其深层依据则包含了责任伦理以及实用主义等哲学理论。而正当性基础的全新界定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预侵责任”实用主义具体指在特定场合中该种具有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是有效率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建立在金钱赔偿基础上的救济并非是万能的, 甚至在该种金钱赔偿背景下还会加深加害人的进一步侵害行为。换言之如果潜在性的损害发生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因此采取具有预防性质的侵权责任措施至关重要也较为实用;第二是“预侵责任”伦理哲学指的是预见性的责任伦理是对于法律长远性发展的一种保障, 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具有展望性质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责任的法律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形成的回溯性视角应该给展望性视角让位。据此对于已经存在或者说是发生的相关损害在给与了实际赔偿之后就需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防害给与实际有效预防[5]。而该种哲学观念是则促使现今法律对其责任范围进行实际扩张给与重视。

( 二) 挑战之构成要件的重新划分

“预侵责任”向传统的侵权法律发起的挑战除了体现在其正当性以及归责依据的实际界定之外, 还体现在构成要件的重新划分上。具体来讲, 任何一种侵权责任中其构成要件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而“预侵责任”更不例外。对于“预侵责任”在构成要件方面必须要依据其实际规定进行有效归纳总结, 该规定为; “危及他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的相关侵权行为可由被侵权人进行法律要求提出, 而侵权人则需要承担消除危险以及排除妨碍和相应停止侵害三种法律责任”。据此“预侵责任”的构成要件可划分为妨碍或危险或侵害、行为、因果关系。

首先从妨碍或危险或侵害结果要件来讲, “妨碍”具体指的是将他人权利给与剥夺或者是占有进而阻碍他们实现自身权利。由此可知妨碍是针对物权干预而言的。而“妨碍”与“侵害”在实际干预方式上不尽相同。“妨碍”是对行为人实现自身权利产生的一种障碍但并没有对其权利给与实际染指, 而“侵害”则是直接对他人权利实施侵犯, 有染指他人权利的行为之实。而“侵害”也具体指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6]。在了解“危险”的时候需要搞清楚两点, 一是该意义上的危险指的是已经实际产生的相应危险。二是现实真实存在、具有较高发生率的危险。

其次从行为要件来讲, 行为要件主要是包含了“不作为”以及相应的“行为”两种。对于管理危险源或者是持有危险源则被认定是“行为”。而对于行为要件产生的争议则集中在其是否必须拥有相应的不法性。而众多法律研究学者通常认为不法性并非是“预侵责任”的要件之一。理由集中在不法性相关要件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反射存在。在绝对权被实际妨碍或者是被实际侵害的环境中无论是构成妨碍结果还是构成侵害结果都是违法的一种表征体现, 无需当事人证明也能够成为侵权的一个实际判断工序。

最后从因果要件来讲, 在传统的侵权法律中其因果关系主要是指法律事实和损害后果两者之间产生的相关因果关系。而两者之间还具有较为分明的时间间隔。而在“预侵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则是指行为人状态行为和损害两者之间的相关因果关系, 相较于前者而言“预侵责任”中法律事实常常和损害结果在同一时间产生。如其中的妨碍可以将其认为是具体的法律事实, 也可以将其认定是具体的损害结果[7]。因此该种要件往往被大众所忽视。但是从潜在受害人以及行为人两者角度则可以将侵害以及行为给与有效区分, 因此可以说因果关系作为“预侵责任”主要构成要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预侵责任”将过错排除在构成要件之外, 而将行为以及因果关系和相应的妨碍或危险或侵害作为三大主要构成要件是对传统的侵权法律的重大挑战。此外“预侵责任”将正当性基础与归责依据给与全新界定更是对传统的侵权法律的又一项挑战。从“预侵责任”本质上讲其是站在展望性视角对传统侵权法律给与的优化以及升级。因此具有预防性的侵权责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且也是我国法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产生必将对我国法律带来深远意义。

摘要:时代的进步以及更新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变革而且也促进了法律的发展。而在该种环境背景下具有预防性质的侵权责任得以应运而生。一般传统侵权法主要是建立在赔偿损害基础上实施的, 也就是说该法律通过事后救济作为实现的关键要点。从其本质上讲是对社会大众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但是随着具有预防性质的侵权责任出现, 传统化的侵权法则显得黯淡起来。预防性侵权责任将其简称为“预侵责任”能够将相关的侵权行为给与提前预防, 进而避免当事人出现权益损害状况, 这对于传统化的侵权法是一种优化也是一种升级, 当然更是一种挑战。本文基于此就“预侵责任”的实际概念内涵进行着手分析, 然后就“预侵责任”对传统化的侵权法给与的挑战进行探讨, 以期为后续关于“预侵责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预防性侵权责任,传统,侵权法,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民安.作为过错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非法性与过错——我国过错侵权责任制度应当采取的规则[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4:1-17.

[2]魏振瀛.制定侵权责任法的学理分析——侵权行为之债立法模式的借鉴与变革[J].法学家, 2009, 01:1-47+158.

[4]孙大伟.我国大规模侵权领域困境之考察——基于制度功能视角的分析[J].当代法学, 2015, 02:46-55.

[5]许明月.普遍性侵权、机会主义与侵权现象的法律控制——对传统侵权法的反思[J].法商研究, 2005, 04:47-51.

[6]李友根.论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责任属性——兼论预防性法律责任的生成[J].法商研究, 2011, 06:33-43.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6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物质、精神生活将产生程度不等的危害, 人们自然会对其高度关注。有研究者归纳, 突发事件中社会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1.主体的公共性和广泛性。在社会转型期, 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社会领域, 其直接涉及主体是或大或小的公众群体。突发事件一经发生迅速传播, 短时间内就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影响。2.渠道的多样性和传播性。突发事件一经发生往往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类媒体不仅时刻关注事件发展, 还就事件本身展开热烈讨论, 形成一个舆论场, 如在互联网上, 一条信息发布后随即就会引来知情人发布的相关信息, 引来网民对于这条信息的反馈与评说, 这些相关信息和评说又会引发网民的延伸信息和延伸评说, 并且可能被移植到论坛、博客、微博, 甚至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QQ群和MSN等聊天工具广为传播。由此可见, 在传统媒体和各类自媒体的共同作用下, 突发事件普遍形成传播的热点话题, 许多突发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一、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担当:舆论引导

当前, 网络全面介入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已然成为趋势, 不仅彻底消解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时效领域的所有优势,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享有的主导话语权。突发事件具有高度敏感性, 受众关注度大、主动参与性强, 因而其网络传播往往呈现出速度奇快、信息海量、积极参与等多个特征。

首先, 网络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采编新闻、发布信息、表达诉求, 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遍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手机无线上网功能的普及使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 大多数是通过互联网快速进入人们视野的。其次,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受众的新闻传播媒体, 难以数计的互联网终端, 既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而网络信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具备文字、语言、照片、影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形式, 具有直观性、通俗性和大众化的特点, 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再次, 网络传播具有独特良好的交互性, 打破了受众对传统媒体被动接收的传播模式, 众多网民可以主动参与意见的表达和阐述自己的主张, 使得原先由传统媒体掌控的媒介话语权被明显分割。

如此情势, 对于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倒逼态势。长期以来,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都是传统媒体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法宝”, 一旦发生地震、车祸、瘟疫等突发事件, 各媒体都会调动所有资源进行报道, 在新闻战场上轰轰烈烈比拼一番, 然而现在的传统媒体却时常面临如此窘境: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了, 媒体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 以最快速度完成报道, 媒体正准备强势推出, 却见网络上早已密布了网民的各类微博、视频、跟帖等, 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几乎都被网民曝光, 甚至形成了观点鲜明、态度坚决的舆论场。传统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进程中果真失去了传播空间吗?非也, 虽然网络的快捷、自媒体的勃兴使得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失去了速度上的优势, 也不再享有垄断性的话语权, 但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有担当、负责任的报道, 在传播进程中形成无可替代的后发优势, 以准确、权威、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报道向公众传递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形, 使受众最大限度地知悉事件的真相, 如此循环往复, 传统媒体不断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重新建构自身的话语权地位, 由此赢得受众的信任。

众所周知, 网络信息的公信力历来是其软肋。互联网信息发布准入门槛极低, 网民可通过多种形式随意发表自己的信息和言论, 这使得一些捕风捉影、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泛滥, 而突发事件因其情况复杂多变、难以把握, 而且网络的匿名性使传播主体和个人道德风险脱离, 使得网络言论不时呈现非理性和情绪化的倾向, 在这种背景下, 强调真实性、公信力、社会责任感的传统媒体恰好获得了充足的传播空间。传统媒体拥有更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 可以获得更权威的信息来源, 其新闻报道能够让公众获得一种可靠的信息通道, 并与来自网络媒体的各种信息发生互动和碰撞, 并通过这些互动和碰撞不断澄清事实和细节, 提炼观点和态度, 最终形成一种主流舆论。换言之, 传统媒体认真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不只是新闻行为, 更是社会责任, 是他们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在部分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发事件中, 面对网络特别是自媒体众声喧哗的局势, 传统媒体的缺席与失语是不明智的选择, 反而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网上的质疑声和负面反应, 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将更多的公众吸引到事件的评论之中。相反, 传统媒体要是有担当精神,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尽快披露事件的真实信息, 最大限度减少非理性言论, 让公众的情绪趋于理性和客观, 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 就会收到正面舆论引导的效果。

二、突发事件前期的媒体引导:快递实情

突发事件从生成到完全消解, 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潜伏生长期、显现爆发期、持续演进期、消解减缓期和解除消失期, 就媒体报道而言, 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大的阶段, 潜伏生长期和显现爆发期无疑应纳入前期的范畴, 而消解减缓期和解除消失期确切地属于后期, 持续演进期则介于前期和后期之间。出于讨论舆论引导的便利, 本文将持续演进期归入前期的范畴。

从总体上看, 突发事件在前期具有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危害性等特点, 公众的信息需求显得比平时更为急迫, 媒体要充分掌握重大突发事件爆发时期受众特殊的心理状态, 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 抵制各种谣言、传言的传播。网络的出现、普及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渠道, 在信息传播系统高度发达的今天, 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真实信息的传播, 官方、媒体概莫能外, 试图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捂、堵等行政命令和技术手段的思维, 完全限制信息的传播扩散是不可能的, 而通过发布虚假、失真信息等以平息公众不满、愤怒、焦虑等情绪的想法更是不可取的, 这些举措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让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复杂, 也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因此,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信息公开、高度透明, 真诚地向公众公布准确信息, 将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及结果尽早向公众说明, 最大化地满足并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为引导舆论发展方向、化解危机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信息公开原则的具体实施手段, 在突发事件显现爆发后, 媒体要秉持“第一时间”原则、全面公正原则, 及时发布信息, 使公众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形。

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当一些突发事件爆发后, 许多对社会秩序、公众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传言不免在社会上流散, 新闻媒体应抢抓“第一时间”, 尽快报道权威部门的反应、辟谣以及事件的事实等, 让传言在事实面前得到最大限度的厘清, 让谣言失去扩散的土壤。有人认为, “第一时间”指的是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要突出一个“快”字, 在“人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处于空白的时刻”, 就要迅速反应, 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民众真实的情况, 以杜绝谣言的出现和传播。这个策略对于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而言是适用的, 而传统媒体在网络的挤压下无法占据绝对的“第一时间”, 但也不能放弃相对的“第一时间”, 这就要利用突发事件显露后的第一次出版或播出, 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将事件的相关信息披露出来。成都电视台第五频道《成都全接触主档新闻》对于“成都奥克斯广场公交车劫持传言”的报道就比较突出, 第一时间直播, 稳定了社会各界的情绪。8月21日下午, 网上突然出现“成都奥克斯广场发生公交车被劫持事件”的微博, 当天16时45分, 成都警方通过“平安成都”微博平台发布辟谣信息, 并对事件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和侦查, 面对这一重大的突发事件新闻线索, 《成都全接触》栏目工作人员及时跟进, 在该台可以播出该新闻的第一档节目时间———当天18时播出的主档新闻中, 以“SNG卫星直播车”现场直播的醒目方式, 在本档新闻的起始阶段即对“公交车劫持传言”进行了电视报道, 不仅正面报道了成都警方辟谣的情况, 还直击了微博中所传的现场, 让电视画面说话, 以实际情形彻底揭穿了此地刚刚发生过公交车劫持事件的传言。在现场, 记者还采访了巡逻至此的警察, 对方表示也是看到“公交车劫持传言”后才迅速出警调查的, 但在广场上见到的实际情况跟微博所称根本不符, 劫持公交车事件子虚乌有。从成都警方正式在微博在辟谣, 到《成都全接触》公开报道此事, 其间不过短短的一个多小时, 《成都全接触》在时间上抢抓到了第一落点, 报道了社会传言所涉及的真实情况, 也扩散了警方辟谣的传播效果。同样可贵的是, 鉴于当时警方仍在调查, 尚未对网络传言定性, 《成都全接触》客观报道了这一进展, 只说警方澄清事件, 明确指出“尚未定性”。在22日的主档新闻中, 《成都全接触》对成都警方的后续行动及时跟进, 详尽报道了警方对网络造谣者的处置决定。

作为对全面公正原则的落实, 媒体应当随着突发事件的持续发展和演进, 不断更新、修正自身信息, 使公众知悉事件发展的准确过程, 彰显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突发事件爆发之初, 一些信息要素尚未完全清晰, 官方的通报、媒体的报道难免存在瑕疵或偏差, 这些都是紧急情况处置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社会和公众通常也不会苛求, 但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在部分信息要素逐渐显露或者被修正后及时向受众传播, 否则就是失职。

在突发事件的前期, 媒体放弃“第一时间”, 等事件彻底平息后再报道, 是一种懈怠自身引导社会职责的表现, 而在事件进程中有意识地传播虚假信息、虚假新闻则是更加严重的错误, 不仅有违新闻职业道德, 也是一种明显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在该法第六十五条进一步规定了这些行为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 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 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三、突发事件后期的媒体引导:深刻反思

当突发事件进入到消解减缓期、解除消失期后, 公众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度逐步降低, 媒体仍可有效开展舆论引导, 通过各类报道、言论、访谈等对社会舆论纠扁, 对事件的社会成因等进行剖析, 并积极发挥自身环境监测的功能, 努力调和社会关系, 使之回归相对和谐的状态, 消除突发事件的潜在诱因, 舒缓公众的紧张情绪, 消除或部分消除民众的心理压力, 充分发挥媒体减压阀等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类似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

媒体可堪反思的领域很多, 其中之一是对不恰当的社会舆论加以劝解和修正, 如2013年6月8日, 在震惊全国的厦门公交纵火案侦破后, 新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同情犯罪嫌疑人陈水总、抨击当地政府的声音, 这是当下流行的一种社会情绪反向:面对弱势群体,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与应有的情绪明显相悖, 一些本该同情的却表现出欣喜, 本该愤恨的却钦佩, 本该谴责的却赞美。社会情绪反向形成负向舆论, 就是靠着极端情绪化、极强渲染力, 借助人们的从众心理, 造就一个培养反向情绪的环境, 从而快速地形成舆论, 鉴于此, 党报及宣传部门要向新媒体扩展, 以应急机制发现问题, 以不同的声音干扰、瓦解反向情绪心理生成的环境, 同时着力建立正向舆论生成的舆论场。传统媒体在担负引导公众舆论的社会责任时必须坚守一定的底线:首先, 媒介应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 为公众提供一个平等交流、讨论的论坛, 而不能压制公众的意见, 甚至让公众发表和自己意见“假一致”的观点。其次, 媒介应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 而不能为一些利益集团的私人目的服务或者为不正确的思想服务。再次, 对严肃的社会问题, 媒介应以严肃、公正、客观的态度去对待, 而不能将其娱乐化, 败坏公众对严肃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落实到操作层面, 媒体要让事实击破谣言, 用道理荡涤非理性的观点, 最终使公众的态度趋向一致, 形成体现正能量的舆论场。

更重要的是, 媒体应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各种诱因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多群体性突发事件都表现为各种矛盾与纠葛的集中爆发, 媒体如果能为事前防范出力最好, 而认真做好“事后诸葛亮”也胜过毫无作为。2008年6月, 贵州省爆发了“瓮安事件”, 其直接动因是一名女学生死亡, 因为被人传言遭到奸杀, 公众对警方的死因鉴定结果不满, 最终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但是, 正如时任贵州省一位领导所言:此事虽是偶然, 却有很大的必然性。通过直接动因, 人们发现导致这次事件的诱因其实非常复杂, 是当地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干群关系紧张的集中爆发, 后来官方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 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 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 媒体切实反思“瓮安事件”, 就不能忽视这些诱因的存在, 应当对其进行曝光。而从解决问题的层面考察, 媒体远不能满足于对突发事件各类诱因的剖析, 还应当主动发挥自身环境监测职责, 促进这些潜在诱因的消除和化解。媒体介入突发事件的报道, 终极目标不是吸引眼球, 而是推动问题的解决, 回归和谐的社会关系, 因此发现诱因只是第一步, 持续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督促实际工作部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 消除突发事件的潜在发生因素, 这才是媒体社会功能的最终体现, 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媒体才能算得上担当了社会的“减压阀”, 切实起到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摘要:重大突发性事件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前, 网络全面介入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已成为趋势, 对于传统媒体造成了诸多不利, 但传统媒体在劣势面前仍应担负起舆论引导的职责。传统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事件的前期, 媒体主要通过及时传递真实信息, 让公众知晓事件的真相, 消除谣言、传言的流散;到了事件后期, 媒体应当在深刻反思的同时积极发挥环境监测的功能, 促进社会关系的改善与和谐, 消除突发事件的潜在诱因, 预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关键词:传统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话语权,环境监测

参考文献

陈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机制建构》, 《新闻记者》2012年第12期。

刘华欣:《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4期。

吕志雄:《从厦门纵火案看“社会情绪反向”下的舆论引导》, 《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8期。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7

一、当前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 重 学校教育 ,轻社会实践

平心而论,现在的学校教育也都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孝敬父母、爱护环境等,但学生走出了校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学生失去了社会实践的土壤,很多社会场所没有跟上来,如图书馆、科技馆等。

2. 重理论传输 ,轻内化践行

现在在课堂上、在学校里,不少学科老师,如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老师,他们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但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这样很难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 重 教育形式 ,轻落实评价

不管是学校活动,还是班级的主题活动,我们很注重活动的形式,但对活动的过程、效果、评价,缺乏应有的落实。

4. 重 活动设计 ,轻持之以恒

一些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科学、完整,一次次活动,一个个安排,但往往是一种零散的安排,缺乏系统性,缺乏持之以恒。

二、造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原因

1. 浮 躁的社会风气

社会上,人心比较浮躁,一些人难沉下心来去做学问、去做事、去做人。这一股社会浮躁之风严重影响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2. 功 利的教育思想

学校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依然很严重,有些学校简单地用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老师,老师也是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只有考试的内容老师才教,学生才学,急功近利的思想太明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3. 倒 置的家庭观念

家庭,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但一些家庭要么严厉对待孩子,只关心考试成绩,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要么溺爱有加,是非不分,没有善恶是非的标准,有的甚至用错误的言行来误导孩子。

4. 沉 重的课业负担

现在,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他们本有的天性,他们除了应考,还是应考,他们没有时间顾及考试以外的东西,当然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初中思品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1. 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二是以民为本、崇尚和谐、德行仁善的道德伦理观;三是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社会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使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不被同化,抵制市场经济冲击下文化传播的低俗化倾向;能使国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日渐增强,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初 中思品课程的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3. 初中思品教师的特殊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要承担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甚至德育功能大于文化传授的功能。在德育功能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占到了相当一部分。

4.《 纲 要》 的论述与要求

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十条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纲要》第十三条指出:“在中小学德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纲要》第十五条指出:“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纲要》第十六条指出:“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纲要》第十七条指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5. 初中思品课程标准的表述

2011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这样表述的:“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2011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是这样表述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四、初中思品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 钻研课程标准 ,挖掘教材读本

课程标准是老师教学的法律依据,是我们组织教学的目标与准绳。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层次的表述上就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学科,它淡化了知识体系,目标层次设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思品老师要钻研2011版课程标准,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表述要重点关注,不能视为一般性的知识点,要用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知识的教学。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实质和要求,教材上不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老师应该重点把握。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配套的读本,如生命健康读本、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等,里面有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把它们一一挖掘出来,认真加以整合与教学。

我是这样挖掘教材的:如果是显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内容,在教学时我就只是强化教学;如果是隐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内容,在教学时就根据初中思品课程标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进行提炼、归纳教学点。如我在教学湖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时,就强化了“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等教学点的教学。在教学湖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理想与使命》时,我让学生懂得“社会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实现都需要依靠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道理,从而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上的“敬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2. 精心备写导案 ,适当选取案例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思品老师一般都要编写教学案和导学案,教学案是我们老师上课的讲义,导学案是发给学生的学案,不管是教学案还是导学案,老师都要特别注重一个“导”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导学”,更要“导行”,二者不可偏废。

我是这样编写教学案和导学案的:先编写导学案,再编写教学案,以学定教,尤其注重对学生“行”的引导。如我在教学湖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时,我先做一个学情调查,看七年级学生懂得了哪些礼貌和礼仪的知识,然后用手机拍摄一些在公共汽车上我们学生的一些举动,有主动让座、排队上车等合乎礼仪要求的举动,也有争抢座位、上车拥挤等不合礼仪规范的做法,我把这些视频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观看、讨论、辨析,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明白事理,知道今后该怎么做。

3. 注 重课堂内外 ,适时开展活动

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要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效果。想在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一蹴而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开展课内课外的活动不是目的,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有效果,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脑进心。课内的活动一般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课标的要求来设计;课外的活动,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要求,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进行设计和开展。

我是这样安排课内外活动的:在课内讲清基本的道理,告诉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如我在教学湖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亲子之间》时,我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的道理,更是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我组织学生在自己家里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家庭理事理财活动,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在周末当一天的家长,在这一天里,他要买菜、做饭、添置必要的物件、招待客人等,让学生体验做父母的辛劳,从而从行动上孝敬父母。一个学生在活动后的感想一栏里这样写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父母为了我去辛勤劳动、奔波,真的不容易,我今后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果真从这个活动后懂事了许多,开始帮父母做家务了,学习也上进了。

4. 开 发校本课程 ,提升自我素养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我们思品老师要善于观察、收集、开发当地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的文化资源,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老师在校本课程的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8

一、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资源, 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 而且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对高校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科学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杜绝高等院校同社会发展的脱节, 发挥高等院校自身的特长, 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 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 应该担负起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汇聚各种社会资源发展起来的, 具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 这些资源源于社会, 理应为社会服务。河南高等院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招生人数到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相对而言, 河南省内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对于河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略显不足, 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 河南高等院校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任务

首先, 高等院校是人才的摇篮, 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散地, 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有能力投入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中去, 通过研究, 不仅可以解决挖掘整理的问题, 还可以解决传承发展的问题。

其次, 高等院校具有设备优势,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才, 各个高校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 建立了保存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图书馆, 无论数量还是价值总额都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三) 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河南高等院校中, 可以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河南高等院校中, 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输送新鲜的血液, 通过教学和研究, 使得受教育者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规律, 认同和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与区域文化相结合, 是高等院校凝聚办学特色, 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

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它是高等院校的个性体现和社会名片, 同时也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一) 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打造特色品牌的有效手段

历史上河南曾长期处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遗留下来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 厚重的历史积淀为当代河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这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 有无数的亮点足够高等院校来挖掘和利用。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定位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上, 是河南高等院校培养自身办学特色的捷径, 同时依托于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 也保证了办学特色的质量和文化层次, 以及以后发展的可拓展性, 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路。

(二) 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提高自身实力、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立足于中原传统文化, 合理规划利用河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 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 也理应成为学校增强自身实力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河南高等院校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 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投入其中, 依据自身特色寻找突破点, 借助于中原传统文化广大的社会关注力和巨大的辐射影响力, 来提高自身的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这对于河南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讲, 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高等院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高等院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也是高等院校获得培育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高等院校中, 对于双方的健康发展都大有益处, 能够促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摘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是历史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是全河南乃至全中国人民共同的财富, 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整理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河南高等院校,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卢焱.中原文化精神[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6

传统的技术性责任 篇9

关键词:志愿精神,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一、志愿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利他的目的,出自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国内外有关志愿精神的表述很多。在国外,志愿精神通常被解读为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指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一种社会理念。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志愿精神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秦晖认为:“以 ‘志愿’精神从事公益的行为,无论取怎样的具体方式,它都是一种基于个人的慈善(charity)与博爱(phi- lanthropy)行为”[1];张瑾说:“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2]。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志愿精神的特质为自愿性、 非营利性、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自身发展。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二、志愿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

从1963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1993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开展。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 最亮丽的风景线就是身穿“白菜装”的世博志愿者们。 他们的志愿精神无处不在。也许有人认为,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理念源自西方,我国到当代才发展起志愿精神。其实,志愿精神的理念本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一些经典或教义当中,如儒、释、道、墨等家。中国历史深受这几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志愿服务自然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从儒家文化传统“仁爱为本”到佛教文化“普渡众生”,从道家文化“上善若水”到墨家文化“博爱互助” 传统,都包含着仁爱、奉献、慈善、互助的思想,莫不折射出志愿精神的理念。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论语》中说: “仁者,人也。”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礼乐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但离开仁,就无意义了:“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由此可见,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同样奉行行善之举。

除了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之外,墨家的“兼爱”思想同样折射出互助互爱的志愿精神。 “兼相爱”是墨子的根本思想,他认为天下之大事,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就是兼爱主义,也蕴含着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从中国传统文化处体现出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首先,优秀的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对于父母或者更早的一代人,其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认同感更强烈,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受西方文化渗透、外语学习、世界经济交融等的影响而不足。

其次,随着高校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缺乏历史使命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对其所在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了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院或学校的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20%。以部分学分绩点高的学生为调查对象,4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5%。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身能力方面往往比较优秀, 且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但是在对个人责任,特别是如何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知行分离特征,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两重性。

四、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 “仁、义、礼、智、信”无不蕴含着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使他们融入社会,能丰富他们的阅历,从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启明星”助学计划为例,此计划是该院自2011年暑期发起的一支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由该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项公益支教活动。在完成六个多月的组织筹划之后,“启明星” 助学计划一行于每年暑假期间,分别前往贵州遵义、 甘肃武威、海南儋州等边远山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支教期间,我院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在之前的志愿服务过程中, 陈更同学看到了边远地区孩子的艰苦,特地联系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志愿者的朋友,从大运会处募捐到100套被褥,从深圳邮寄给每两个人睡一张单人硬板床的孩子们,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住宿条件。每年,支教活动都在当地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支教事迹也得到了新浪、凤凰网、腾讯网、贵州《春晖》、同济大学校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并影响了诸如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多位毕业生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奉献,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我院刘海鹏同学是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在平时他就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曾在温州动车事故后,只身赴温州做志愿者的事迹被《新闻晚报》报道:一则微博在网上迅速“蹿红”,半天时间就被转发1600多次,被评论200多条。一名“90后”上海大学生,独自一人赶赴温州做志愿者,住40元一晚的小旅馆,每天为医院里的车祸病人服务,他的义举受到众多网友的交口称赞。有人还说,从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年轻人形象”。[5]

这些学生平时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着强烈的志愿精神,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相对普通学生高,在社会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能想在他人前,做在他人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暑期,笔者对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做了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44份。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一题中,在多达6个选项的答案中,有19%的学生选择了“加强了社会责任感”,而选择“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的学生只占16%,可见,虽然学生们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但是对于志愿服务对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作用却是认同的。

五、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对其认识变化中饱经锤炼。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国人对其热捧,而今,国学热正在兴起,一些大学校园将国学作为选修课程,这些正说明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回归仅仅停留于形式与数量不是真正的回归,精神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在大学生的教育方面,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志愿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社会和高校的各种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保持教育的生命力。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志愿精神实际上促使了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德育过程,调动了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切身体验将课堂教学获得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客观上符合教育的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 因此,弘扬志愿精神,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同样有助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

孔子认为“仁”不是对自己,而是对他人;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天灾人祸而不被打垮,反而越挫越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先贤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理应更深刻地领悟古之先贤留下的文化精髓,将志愿精神传承下去且发扬光大,胸怀社会责任意识, 展示充满自信、乐于奉献的当代大学生风采。

参考文献

[1]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张瑾.奥运会志愿者与人力资源管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3]论语·里仁[M].

[4]论语·八佾[M].

上一篇:道路工程的过程控制下一篇:腹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