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2024-08-29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精选12篇)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该课程内容广泛,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的限制下, 无法对所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和讲解。因此, 我们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 对其进行改革。确定课程整体改革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行业为依托,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工学结合, 采用项目导向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运用有效的学习评价方式, 并提供优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和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 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行业调查表明, 社会对康复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热爱康复专业、责任心强、职业态度端正、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其中技术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尤其受欢迎。基于这种就业导向, 我们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 通过邀请我校康复专业专家委员会成员来院进行行业及岗位能力分析, 与校外实习医院康复科主任、康复治疗师和带教教师进行座谈, 咨询毕业生等方式对康复专业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进行调查来确定课程内容。通过以上对康复治疗师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调查, 以传统康复工作任务为载体, “必需、够用”为度, 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康复理论、药物康复技术、物理康复技术、针灸康复技术、推拿康复技术、膳食康复技术、运动康复技术。运用中国传统康复必需的各项操作技术共七大模块, 再进一步细化为27个项目, 学生掌握后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康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每一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组织, 又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的, 由若干个分项目组成的, 是围绕实际工作过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在选取课程内容时还遵循了以下两个原则: (1) “必需、够用”为度———通过对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进行调查, 以传统康复工作任务为载体, “必需、够用”为度, 形成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服务为目标的课程内容, 即教学项目。 (2) 尽量强调应用。

2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2.1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设计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做出发点的。我们把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对独立的27个项目, 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每6~8人组成1个小组, 学习时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活动的方式, 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分别运用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CBS教学法 (以病例为中心的学习法) 等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与项目有关的情景气氛, 并及时进行示范与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评议各小组的学习绩效, 使学生不断受到激励, 同时获得必要的反馈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直至完全掌握该操作项目。在整个项目导向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由外部控制, 而是一个由自我控制的过程。行动前, 学生自己能对可能产生的行动后果进行预测, 通过有计划的行动, 学生可以有意识、有目标地影响环境。项目导向的学习的核心目的是扩大和改善个体行动模式,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批评和反馈。

2.2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由“理论讲授—课内实践—课外练功—课外见习—综合考核”组成。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使操作技术训练贯穿于课程的始终, 教学全部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 工学交替, 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内边教边学边练, “教、学、做一体化”;课外要求学生每天练功, 并有可量化的任务, 利用康复门诊、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课外见习, “课内、外一体化”。通过3个“一体化”, 保持仿真的职业环境, 在工作或实训环境中边讲边练, 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可控性, 保证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体现了以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康复职业综合素质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的思想, 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目标。

2.3 工学交替

课程学习期间安排2~3次的校外实习基地和社区见习, 并每周两次安排学生参与校康复门诊服务, 工学交替, 尽早锻炼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门诊服务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将理论教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为在校师生提供了帮助,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成就感和专业自豪感。

3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3.1 问题导向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学习的方法。如针对书中所载, 某经主何所生之病也。采用PBL教学法, 如胃经“主血所生之病”, 向学生提问, 胃经为何能主血所生之病呢?引导学生从其脏腑功能、经脉循行以及主治病候3个方面来理解胃经主血所生之病。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完成整个项目。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

营造高度仿真的医院职业环境, 学生根据教师讲授、演示, 模拟医院工作过程, 严格训练, 按操作规程完成各项技能操作, 这样就调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联合、加工, 实现教学目标。在情境模拟教学中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是一种体验式教学, 体验康复治疗师、患者等角色要求和角色期待, 特别适合于临床中急危重症的紧张救护情境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

3.3 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每6~8人组成1个学习小组, 通过讨论确定学习计划和活动方式后实施。比如, 胃经中足三里穴功效较多, 可布置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提供文献检索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其相关资料。如四总穴歌描述“肚腹三里留”作用机理, 足三里提高免疫技能作用机理等。并可以鼓励其撰写一些综述或其他的学术论文。每个小组先汇报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活动方式, 指导教师做出点评和示范后再由学生练习。总之, 应选多种途径让学生反复接触穴位功效的相关内容, 而不是光对着书本机械地重复背诵, 如此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其后, 各小组互相评议学习绩效, 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把握整个过程的基本要求, 并注重学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最后是现场考核, 直至人人掌握该项目。

3.4 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

根据教学项目及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病例用于教学, 如在学习“颈椎病”康复治疗时, 可就“颈椎病”这个病例开展专题讨论, 如针灸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 治疗本病的针刺手法, 如何掌握针刺的刺激量等。可精心选取一段操作录像, 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指出操作的错误之处, 并现场纠正。再随机抽出一组学生操作, 同时要求另一组学生进行点评,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提高教学效果。

3.5 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SP) 教学法

在针灸治疗常见病推拿手法等章节的教学中运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选取经过训练能逼真复制临床情况的人作为SP, 教学时教师先在SP身上示教, 然后学生在SP身上练习。将SP引入教学增强了学生职业责任感及爱伤观念,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了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也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有利于学生体验康复治疗师的角色。

此外, 开展小组学习的设计,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还通过课程论坛、定期在线答疑、个人邮箱和QQ 4种方式进行课外答疑, 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学生的传统康复操作能力得以强化和提高。

4 有效的学习评价方式的采用

采用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习进行全程评价。包括作业管理:通过留作业、收作业、改作业, 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学习管理: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情景演示等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平时学习情况;考试管理:通过完成单元测试和课程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针刺作业、推拿作业、小组作业、学习态度等,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两大部分, 分别占总分的40%和60%。理论考试包含了实训报告、试卷考试等方面。操作考试分为单元考核和综合考核, 单元考核在课程中进行, 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时进行, 各占50%。

5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的提供

比如授课课件、教学视频、图片、动画、影像等资料,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目标、难点和重点, 并可反复观看、不断模仿和练习直至掌握。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平台, 不但使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而且师生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通过扩充网络资源链接, 满足了许多学生的高要求, 为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阶梯, 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通过以上改革与实践,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深受临床带教教师的好评和患者的喜爱, 对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健尔, 甄德江.中国传统康复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 2008 (11) :4-10.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2

1.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C)C.《论语》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B)B.《左传》.

3、下列哪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 A)A.《燕歌行》

4、古代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清冢向黄昏”,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哪次历史事件(A)A.昭君出塞

5、.请问“十年一觉 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出自我国唐代哪位诗人的笔下?(B)

B.杜牧

6、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B)“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B.老子

7、我国古代“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中的“四库”是指什么?(A)A.经、史、子、集

8、古籍著作《周易》的作者,传说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B)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B.周文王

9、请问“人面桃花”这一成语,出自我国唐代诗人崔护的哪首诗?(A)典故

【出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A.《题都城南庄》

10、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谁的评语?(A)A.杜甫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A)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12、你被要求介绍一位中国古代精通物理学的学者,年代越早越好,你应该介绍谁?(B)墨经 B.墨子

13、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A)A.道、经、师

14、某学院历史探究果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B)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15、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D)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A.人与人的关系

1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C)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18、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C)C.天人感应

19、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A)A.“仁”

20、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C)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C.②③④⑤

21、在我国的什么时期,铜器铭文由原先的铸造工艺发展到了手工凿刻(A)A.战国

22、古琴曲《关雎》取材于以下哪部著作?(B)B.《诗经》

23、我国的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是下面的什么时期?(B)

B.魏晋南北朝

24、请问下列作品中哪一副是描绘汴京城内及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的?(A)A.《清明上河图》

25、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A笔墨纸砚

26、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以下哪一位?(B)吴道子(约680~759年)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B.王曦之

27、.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以下哪部小说?(C)C.《三国演义》

28、请问一下哪位是被人称为“宋画第一”的北宋画家?(B)B.李公麟

29、.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以下哪种专门的音乐机构?(A)A.乐府

30、在我国历史上,”学士”是指什么?(B)B.官名

31、我国古代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提出了”唯才是举,以备录用”方针?(A)A.曹操

32、在我国清朝时期,湖广总督的统辖区域范围是在哪里?(B)B.湖南湖北

33、.在我国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中,会试放榜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该榜也被称为以下哪种?(A)A.杏榜

34、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B)

B.1839年

35、筒车在我国的哪个朝代就开始使用了?(B)B.唐代

36、.著有医学巨著《千金方》,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后世尊称为”药王“等,这是对我国隋唐哪位医药学家的描述?(A)A.孙思邈

37、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下列哪一项?(A)A.多子

38、“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A)A.福星禄星寿星

39、在我国古代交友中,以下哪种称为是指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B)B.莫逆之交

40、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B)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41、敬酥油茶和敬青稞酒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礼节?(C)C.藏族

4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除了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外,还有以下哪部作品?(B)

B.《白蛇传》

43、在东北,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以下哪一项是其俗称?(B)B.棒槌

44、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C)C.握手

45、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B)B.战国时期

4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雅称是什么?(A)A.孔雀之乡

47、最早期的佛教印刷品,是将佛像雕刻在什么地方?(A)A.木板上

48、东汉时,人们称石油为(A)A石漆

49、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B)B 道教

50、盖天说大约出现于

(C)C 殷周法治中国部分

一断题

1、英国《大宪章》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但是约束作用有限

2、《权利法案》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

X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4、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5、农耕文明时代,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不可能超越君权

6、行政执法是行政部门的另外一项工作。X

7、依法行政的概念比依法治国的概念更加广泛。X

8、政府由非法治转向法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化程度,这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9、宪法在本质上是人民建国的协议和约定。√

10、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11、拿破仑执政法国时,制订了四大法典。X 12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13制建设的根基是执法者。√

14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15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X

16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17大决策要经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18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曝光。√ 19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集。X 20、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X 21到2015年法制政府要基本建成(X)

22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B)B.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C. 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3、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独立行使。(A)

A . 人民法院

4、我国首次提出依法行政概念的文件是A)

A.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17部。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A)A. 我国的法制在不断健全

6、()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A)

A. 依法治国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A)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于2005年5月1日、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体现了我国(D)D.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9、中国共产党(B)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B.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0、2011年10月2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表。白皮书指出,截止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C)C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全面贯彻 11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表明(D)。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C)的习惯。C. 依法办事

13、立法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D. 在立法过程中,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14、现行宪法是于(A)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A. 1982年

15、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B)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B.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7、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D)。D. 行政规章 18、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D)。

D.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19、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A),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A. 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 20、关于科学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C. 立法民主化通过多数人表决来实现对社会利益的调整,这种“多数人决定的方式”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非常完善,没有不利影响

21()体现了法治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含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守法” 22(),要求行政机关对其所实施的社会管理行为负责

权责一致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ABCD)

A.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2、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多选题AC)

A. 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 C. 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

3、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今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退出来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多选题BC)B. 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C.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4、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是(?)。(多选题BD)B. 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D. 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5、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多选题AC)A. 国务院下放和取消133项行政审批事项C. 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6、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祛行政要求的是()。(多选题AC)

A. 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C. 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7、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多选题ACD)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自法”。

D.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8、商工文明的特征包括()。(多选题ABCD)

A.思维方式的理性化 B.价值观念的人本化 C交换方式的市场化 D.生产方式的工业化

9、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多选题AD)

A. 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D. 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10、我国法治原则的内涵包括()。(多选题AC)A. 宪法和法律至上C. 依法行政

1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多选题ABC)A. 国家秘密B. 商业秘密C. 个人隐私

12、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CD C. 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 D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的声音与步伐始终伴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路径日渐清晰,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BCD)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C. 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D. 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14、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就是要(?)。(多选题BCD)B. 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C. 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 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5、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问题。(多选题ABCD)A. 多头执法B. 多层执法 C 不执法D. 乱执法

16、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多选题ABCD)A. 合法性B. 合理性C. 可行性D. 可控性

17、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是(多选题ABCD)A. 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B.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C.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D. 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18、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的(多选题ACD)A. 法治化C. 民主化D. 科学化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3

关键词: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方案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早在约两千多年前已经出现,具有远久的历史意义,随着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到了现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目的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专业的康复治疗技术运用自如,可以进行独立操作,同时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遇到常见问题能独立解决,让学生能尽早适应康复治疗的工作。

一、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不合理

从现在的教学情况分析,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里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康复治疗技术课程里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且内容复杂,但是学习时间非常短,多数高职院校安排的学时较少,部分教师对于抽象化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不注重实践的培养,没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去授教,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进而学习效果差。

2.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主要培养康复治疗性质的人才,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对治疗各种疾病的传统康复技术,具有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胜任医学领域的康复治疗工作。可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实验教师力量不足,实验条件有限,导致了学生初到社会后难以胜任康复治疗的工作。

二、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改革方案

1.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实验教学主要的设施包括实验器具和实验场所,教师在实验场所中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模拟教学,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更能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实验器材的缺乏会影响整个教学的进程,为了保障教学的质量和顺利完成整个实验教学,必需拥有一个完整的实验场地和完善的实验器材,因此,需要加大建设实验教学设施,對各种实验场所进行改造,把资金投入到实验器材中,更新实验器材,同时加大力度对教学设施的维护,对于破损的应及时维修和更新,在实验教学之前应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并对学生培训各项规章制度,从而有利于保护实验场所和实验器材。

2.教学中让学生变成主体

为了提高学生传统康复治疗的应变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进行全程操作,教师可在一旁边作引导工作,如学生在这过程遇到不明之处时,教师可进行指引,并在实验教学结束以后,针对学生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老师要着重分析讲解,让学生能理解透彻,并让学生对这个模拟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个人意见。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变成主体,让学生了解整个治疗的流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掌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通过和医院、敬老院和小区等地方合作,让学生进行实地实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取经验,还可以为学生带来心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教学充满强大的实践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一名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师,要定期走到临床岗位上,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探索改进,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能容易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通过改革,完善了实验教学设施,改进了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巩固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把理论融合到实际操作中,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临床经验,也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康复技术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毅敏.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海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21(3): 87-90.

[1]徐冬晨,何侃.基于行动导向的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实践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2(1):66-67.

[2]程先宽,孙迎春.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4-137.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4

1 开设本课程的作用

1.1 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彰显传统康复优势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在课程设置上十分重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观等理论精髓, 在介绍中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将针灸技术、推拿技术、传统疗法 (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以及方药技术等整合为康复技术。

1.2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更好地服务康复医学事业

2009 年3 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 号) 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 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因而,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促进地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 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该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和不断改进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支持。

1.3 使古今中外康复技术融通,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课程既重视传统康复技术的传承, 也重视现代高新技术在传统康复技术中的应用, 如电针技术、真空拔罐、穴位电子发光模型、经穴仿真操作系统、多功能电子立式温灸艾灸仪器及其他热疗技术等。通过学习经穴识别、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传统康复技术, 让学生深刻领悟传统康复技术的精髓。

2 本课程的建设思路与出发点

2.1 建设思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 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方针, 课程组坚持“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课程建设理念, 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法、强化项目训练”为主线, 扎实推进“双师引导、训用结合”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2.2 出发点

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亲身体验的热情, 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模拟岗位训练场景, 使之在“做”中去发现知识、掌握技能。

二是有利于学生职业品德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和谐社会这两个热点问题, 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和典型事例的引导作用, 不断增强学生职业素质。

三是有利于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把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临床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教学改革思路

3.1 基于传统康复岗位工作过程和地方特殊性病种调整教学内容

首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等方针及专业行业调研, 在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 (群) 任职要求的基础上, 剖析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段九大项目”。以“九大项目”设置学习任务, 根据任务制订教学目标, 并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各教学情景中,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强。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教学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注重案例导入, 教师指导, 师生互动, 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康复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要点, 为实训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校内康复实训中心进行基本技能专项训练和综合实训, 并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顶岗实习。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我们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校内实训室, 安排教师指导,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强化训练, 能较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各项操作技能。

最后, 教学内容突出常见病、多发病。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由于受季风影响, 冷暖气流交汇频繁, 降雨天数较多, 相对湿度较大, 地处低纬度山区, 天气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 立体气候明显。因而, 风湿病、骨科疾病等是贵州的常见病、多发病。所以, 针对这一特点, 教学中多引入贵州常见病、多发病案例, 让学生通过学习训练, 掌握这些病的传统康复技术。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适应医院康复科、针灸科、推拿室等岗位的工作, 增强了学生职业生涯角色转换能力及课程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 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合理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 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项目操作流程

一是创新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设计。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有别于一般中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 是在充分分析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 遵循“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过程为依据, 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以传统康复基础为主的基础模块和以针灸、推拿、传统疗法为一体的治疗模块, 共9 个项目 (技术) 。以治疗重大疾病为导向、以经典方剂为依托, 形成“一周一方、两周一技”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融合。

二是采取“六步教法”,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专任教师在校内采用全程多媒体教学, 课堂上由教师指导, 师生互动, 注重将案例导入课堂, 密切联系实际, 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要点, 为实训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项目教学中, 教师首先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感性认识;接着, 提出一个临床常见的案例, 指明需要完成的任务, 由学生试着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 教师分析该问题, 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最后, 列出治疗方法, 总结归纳该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通过这种“理论学习—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提出方案—仿真操作—解决问题”的“六步教法”,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做相结合的目的, 形成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

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强化课程核心技能训练。为搞好技能训练教学, 首先制订教学标准和技术规范, 并依据教学情景分组教学,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机会, 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由各组带教教师先集中讲解示教, 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过程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学生再独立操作, 接着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最后根据实训项目的评价标准给出实训成绩。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校内实训室, 安排教师指导,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强化训练, 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同时, 为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利用周末分批次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或校外医院中医科见习,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和领悟实际操作方法。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 以患者为学习对象, 让学生了解诊疗全过程,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义务感, 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学生在两年的校内学习后, 进入医院传统康复岗位实习。

3.3 规范教学内容, 多形式多途径呈现教学内容

邀请行业专家及课程组教师, 在充分分析传统康复实际工作岗位任职要求的基础上,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专题研讨, 总结临床一线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科学制订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 制作课程教案、电子课件、习题集等。同时, 在现有精品课程网站及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的基础上, 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网站内容, 完善网络在线互动教学环节, 实现师生多渠道交流。

4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 以附属医院为基地, 以案例式教学为切入点, 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载体, 以教学情景设计与建设为核心, 使教学地点和工作地点相结合,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热情, 引导学生把学习中构建的知识体系用于解决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1) 情境教学法。师生分别扮演患者、医师、患者家属等不同角色, 让学生在模拟门诊、病房通过模拟活动互诊、互问, 按操作规程完成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各项目的操作, 帮助学生牢固建立起传统康复治疗的思维模式。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由学生扮演医师和患者, 并适时互换角色,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步练习, 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传统康复工作任务的同时, 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增强。

(3) 视频导入法。让学生观看简短视频或向学生展示实物或教具, 然后在教师边展示、边讲解、边示范的同时, 学生同步进行操作实训, 达到既理解又记忆、既获得知识又训练技能的目的。

(4) 案例导入法。根据教学目标给出不同的临床案例, 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5) 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演示、操作、训练同步进行, 将抽象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具体生动。我校现有3 台中医、针灸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供学生开放学习, 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5 “三段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5.1 基本含义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我们将教学内容依据知识的相关性和内在逻辑, 把经络腧穴与针灸推拿归为针推疗法, 将方药技术、拔罐、刮痧、足浴、太极拳等归为其他传统疗法, 将各科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归为疾病康复, 共3 个模块。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相结合、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理实交替与临床运用相结合、平面教学与立体教学相结合, 从而实现知识结构上连贯有序, 临床治疗技术难度上循序渐进和学习空间领域上多维互补。

5.2 “四结合”具体内容

(1) 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相结合。在彰显中国传统康复精髓的前提下, 根据岗位能力需求, 结合我市医疗卫生实情, 参照职业资格考试标准, 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本课程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 以治疗常见疾病为导向, 切实创新课程教学情景, 又不忘传统康复技术的内涵。

(2) 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又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 特色就在于“传统”二字, 但坚持传统并不等于排斥现代技术, 而是把现代康复技术 (如电针、脉诊仪、针刺参数系统、推拿参数系统等) 正确引入实训操作, 力争使课程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使学生求知得到充分满足, 使临床技能得到充分训练。

(3) 理实交替与临床运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中医针灸推拿中心的资源优势, 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理实一体。在理论教学中导入临床案例, 在实训过程中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使学生对完成各个项目任务的目的、过程和意义都了如指掌。

(4) 平面教学与立体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录像、CAI课件、习题、试题库、教案等基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加强课程网络化建设, 并不断充实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范、文献资料等课程教学资源, 以利于学生学习参考。

6 下一步建设措施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教学团队。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进行专业进修培训等, 以促进高学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选派部分教师进修学习, 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带领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 不断提高专业竞争力。

(2) 注重教学工作与临床、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教研室要求每年每位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不少于1 篇, 力争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争取院级以上教改课题立项。通过科研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并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3) 积极尝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讲授中多用启发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在见习教学内容和方法上,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合本课程实际情况, 优化多媒体课件, 不断完善电子教案、教学录像、考试标准、网络资源库等, 并开展网络答疑、网络测试, 进一步完善教学运行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

(5) 始终把实训及临床见习等仿真教学和网络教学这“两翼”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仿真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康复治疗活动的各种情景, 分析并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电子教案、CAI课件、实训基地介绍、项目操作流程、操作评分标准、试题库、参考资料等上传校园网,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摘要: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是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它是依据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基于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一线岗位所需职业能力, 按照“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课程建设思路, 由行业专家和一线教师在长期医教合作过程中,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以临床传统康复岗位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 参照康复相关资格考试标准, 形成以项目任务为引领, 以理实一体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逐渐形成“三段四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5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亦糖亦画,可吃可观。民族俗称“倒糖人儿”、“倒灯影儿”和“倒糖饼儿”。这就是四川的特色,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它还是明朝的民间艺人演化出来的。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买糖画。我看见卖糖画的老爷爷身边围着密密麻麻的人,我挤进去一看,“哇”架子上摆着摆着各种各样的糖画。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高飞的老鹰,还有的像一只呱呱直叫的小鸭子。

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只见卖糖画的老伯伯先拿出一个有指针的转盘,上面画了很多小动物的图案。老伯伯让我拨动指针,看看拨到哪个图案。我一拨就拨到了一只金凤凰,好开心啊!老伯伯就开始做金凤凰了,只见他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蘸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直金凤凰就在爷爷的“笔”中跃然“纸”上。老爷爷又在上面放了一根长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后,才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把糖画从“纸”上铲下来,递到我手中。那只金凤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拿着它,走了半天都舍不得吃掉。这糖画真神奇啊!

在路上时,妈妈和我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心里想:“最好学糖画的人能多起来,能让这个传统艺术世世代代传下去。”

中国传统艺术——糖画

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画糖画

那天中午,我听到楼下传来断断续续的“咔嚓咔嚓”声,就好奇地探头住外一望,哟,原来是一个画糖画的老伯伯!我顾不得午睡,一口气跑出了家门,到了老伯伯的面前,说:“伯伯,我要一个!”老伯伯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说:“好,好,小伙子,你等一等啊。” 说着,老人拿起了一个搪瓷碗,把里面的糖稀倒进了一个闪着金光的大铜锅里,开始熬糖稀。只见他挽起袖子,手拿木匙,在铜锅里不停地搅拌着。糖稀的颜色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浑浊不清的黑,到稻谷般的淡黄,再到与那铜锅融为一体的金黄。时值盛夏,天上似火的骄阳正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老人的脸上不住地淌着豆大的汗珠,汗珠很快蒸腾成水气,与锅底飘出的热烟混一起,向天空升起……

糖稀总算熬好了。老人拿起一根竹杆,用他那满是皱纹的手熟练地挑起一扦糖稀,放在砧板上。果然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人用盛糖稀的小勺不停在砧板上勾画着,不一会儿工夫,他用小铲子从砧板上一铲,一只漂亮的“凤凰”诞生了!这只“凤凰”一双大大的翅膀显得神气十足,仿佛要振翅高飞;眼睛更是神采飞扬,老伯伯这手“画凤点睛”真是出神入化。老人把“凤凰”递给我的一瞬间,我虽然馋得直流口水,可怎么也舍不得把这只好看的“凤凰”咬掉一块儿。

画糖画这项民间传统艺术虽然用料简单,但制作工艺可需要硬功夫呢。此刻,那“咔嚓咔嚓”声又回响在我的耳边,那慈祥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篇二:糖画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我一把搂住妈妈,老人对我说:“小姑娘,运气真不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篇三:糖画

我的家乡是一个伴山伴水的小村庄,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很不起眼!我的家乡上空没有城市村庄所拥有的缕缕乌烟;村庄周围奔跑着的溪水没有城市村庄所围绕的溪水那么乌黑;但更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家乡还有糖画这个“艺术品”。糖画就是用糖做出来的“艺术品”。与其说这是“艺术品”还不如说这是孩子们的爱宠,零食。我在学校旁很容易瞧见买糖画的艺人,每次放学,卖糖画的摊位上总被同学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我看见同学们惬意地舔着各式各样的糖画走开时,我心里痒着呢!可这有什么办法,我现在身无分文呀!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学走开……

终于有一天老天特别照顾了我一下,让我有了十几元,有钱的我最想干的事就是去买我梦寐以求的糖画,一放学同学们一拥而出。当我来到买糖画的摊位前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终于轮到我了。买糖画的艺人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准备雕个什么呀?”我一时做不了决定,他便拿出样品来,我朝扎满样品的塑料泡沫上一瞟,不禁喊出声来:“妈呀,这么多呀!”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瞪着两只大眼睛的猪,还有能上天入地的大龙,还有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在我抉择中,排在后面的同学,有的跺着脚,有的喊起来:“喂快点选!”我受不了同学们的“打击”闭上眼随便一指:“靠,不歪不斜指着那条金色大龙。”只见叔叔在锅里到入一点油,再放入一块糖,开小火慢慢熬。等糖能拉出丝来的时候,把火关小。拿出一把勺子,舀一勺糖,把小勺微微倾斜,向冰凉的大理石上浇去,叔叔的胳膊柔中带刚,事儿快速时而缓慢,这两种气势交织在一起使大龙的轮廓很快就勾勒好了,叔叔再从包里取出一片银光闪闪的铁片在充实的大龙身体上刻着什么,胳膊肘一上一下,仔细品味并不乏舞蹈的美,不一会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龙便做好了,大龙炯炯有神,似乎在说:“瞧,俺多帅!”我接过大龙忍爱割痛地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甜味充满心,大龙似乎驾着我在天空飞翔,带着我飞向成功。

瞧这就是中国之精髓——糖画,他也见证了中华的手工艺术品是多么美观和发达。篇四:糖画

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都是闻名四海的美味。但我最喜爱甜甜的糖“画”。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南京夫子庙。嗬!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不远处围了许多人,啧啧称赞声此起彼伏,我们怀着好奇之心来到近前,透过缝隙,我发现,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只见他把一小快糖放入锅中,用温火熬着;然后,用一把刷子轻轻地刷一块平整的大理石板,没多久,老爷爷就把火关了,随手拿出一把勺子,从锅里舀出已经熬成的糖水,微微倾斜,信手在石板上画来画去,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便出现了,引得众人一片掌声。此刻,老爷爷却不慌不忙,又用一个薄薄的的尖尖铁片,在“龙”身上雕过来,雕过去,随后,顺手按上一根竹签,接着,就用一把小铲刀轻轻一划,就拿起了“龙”。啊!那“龙”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在风里不停作响,那“龙”昂着头,吐着舌头,瞪着眼睛,翘着尾巴,横卧在“云”上,真是威风极了。

看到这,我连忙挤了进去,“老爷爷,我也要一个。”“好,小朋友,别急,这就给你做。”

当我很快地拿到“龙”时,我仔细地端详了许久,真不忍心吃了它。我一直把它带回了家,整天地看,真让我垂涎三尺,实在是忍不住了,我就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啊!顿时满口香甜,酥脆,好吃极了!

我真爱吃糖“画”,更爱那糖“画”技艺!篇五:糖画

公园里举行了一个活动,在那里,有许多大师为我们表演他们各自的绝活,如:有徒手剪纸的剪纸大师,有能折出各种各样东西的折纸大师,也有能捏出人物动物的面塑大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绝活是糖画。如果你问我是不是用糖作的画,我会说是的;如果你又问我是不是可以吃,我会说是可以吃的。整个制作糖画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大师拿出了一块大约840平方厘米的大理石,接着又拿出一个锅,把它放在电磁炉上,将糖放入锅里,待糖融化后,用调羹将融化的糖舀起,倾斜调羹,使糖慢慢滴下,形成细水柱状,然后,随着大师手臂的挥舞,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就出现了,最后,大师一手用一根细又长的小木棒粘在画上,一手用小铲子轻轻一铲,一副糖画就全部粘在了小木棒上了,这是,你就可以吃了。

看了之后,我惊讶于大师的高超技艺,也羡慕他们有如此精湛的技术。我想,要是我有这种本领就好了。我以后也要学各种本领,成为一个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人。篇六:糖画

我国有形式多样的各类传统文化,我特别钟爱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糖画。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的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门口玩着等他们。这时,我发现商场门口有一位叔叔正聚精会神地在一块石板上用糖在画着什么,怀着好奇心的我就跑了过去。只见这位叔叔的手上功夫可好了,用在锅里熬化的糖浆和勺子在石板上做画,一会儿功夫就画出一条飞舞的金龙,几分钟后又画出了一只飞翔的凤凰,可漂亮了!瞧,这位叔叔的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滴、点、戳、压,这些技法在叔叔的手中是如此的熟练,装着糖浆的勺子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图案不一会儿功夫就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时,妈妈采购完东西来到我身边,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糖画。”妈妈说:“可以。”于是,妈妈就和我来到画糖画的叔叔面前,叔叔笑眯眯的问我:“小朋友,喜欢什么图案啊?自己在转盘上转一下,看你能转到你喜欢的图案吗?”我开始转动转盘上的指针,心中想着我要的图案,转盘转动起来了,这时我的心也随着转盘转动起来,紧张的几十秒过去了,指针停在了我想要的图案上——龙图案。我高兴的跳起来了,口中不停的为自己加油——“我好厉害”!这时叔叔也鼓励我再转一次,算是对我得到龙这个图案的奖励,指针动起来了,当指针越来越慢,慢慢靠近龙的时候,我心中一阵惊喜,正当我在欣喜万分的时候,指针却停在了龙图案旁边的凤凰上。“小朋友,你真厉害!很少有人转到这两个图案的。”叔叔用娴熟的技法很快为我制作好了这两个图案的糖画。呵!太棒了,我居然得到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龙和凤凰!

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形式不拘一格。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龙和凤凰的造型,更使我喜欢这个传统文化——糖画!篇七:糖画

学校不远处的小巷,曾是让我因美食而陶醉其中的地方。

走在铺着大块大块石板路的小巷里,一阵微风拂面,树叶沙沙作响,我侧耳聆听,突然传来声声悠长的吆喝:“买麦芽糖画嘞……”紧接着,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是一位老爷爷正在卖着糖画。煤油炉里的火正旺,上面架着一只小油锅,里面发出“滋滋啪啪”的声响,阵阵白烟往上冒。走近一瞧,油锅里正煎煮着橘棕色的麦芽糖糖浆,浓稠的浆汁加上诱人的香味,吊起我的胃口。从锅里散发出来的悠悠香气弥漫整个小巷,窜入我的鼻子里。

顿时,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食欲,拨动桌上的生肖转盘,要了一个“公鸡”糖画。老人立即娴熟地制作起来,他用小扁勺朝油锅里一舀,再麻利地往白石板上一挥洒,冒着热气的糖浆便紧贴于白石板,再舀一勺,抖动勺子“刷刷”几下,公鸡的身子以及俏丽的尾巴跃然显现,最后再用勺子的背面印出一只眼睛后,公鸡便栩栩如生地出现了,如同真的一样。油汪汪的糖画在光的映照下泛起红润的光泽,嫩滑的感觉吸引着我。

糖画不仅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让人敬佩万分。麦芽糖热乎乎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我吹吹,咬下一小口,抿在嘴里。麦芽糖在我的口里慢慢融化,与我的味蕾逐渐交融,润滑清甜的口感如丝绸般幼滑。缠缠绵绵的甜蜜滋养着我的心田。再嚼一嚼,一根根丝线般的麦芽糖挂在牙齿上,韧劲十足,满嘴溢香,味道堪称一绝!

在学习的闲暇之余,如果能尝上这样一个麦芽糖美食,不是最美的享受吗?我深深迷恋着那小巷里吸引我的麦芽糖,至今仍回味无穷。篇八:做糖画

糖画人人都见过,甜美味道难忘哟。今日亲自推勺锅,做出美味一摞摞。以往练就好身手,奇妙手艺好又多。锅碗瓢盆刀叉炉,全是手下好家伙。糖画模样奇又怪,鸟虫龙凤大芒果。吃过一口好甜蜜,生意做得红又火。

吃过糖画,今日就自己做一做,一解甜点问题,二解闲余无事。我是主厨,二姐妹当助手,大舅是后援,开始!

我冲进厨房,面对橱柜里五花八门的作料,我不知所措,算了,找糖要紧!我把第一层放满瓶瓶罐罐的橱柜搅了个大闹天宫,就是没有找到白糖的影子,我又准备“打搅”第二层时,姐姐愤怒的“河东狮吼大法”忽然爆发:“你笨呀!白糖在案板旁边,瞎了不成”!小小失误,sory,我又冲进冰箱取红糖,然后依说明书所说,在“大理石板(木桌)”上涂满“清油(菜油)”,将红糖与白糖放成一起加热。“用几分钟,什么火?”外行的妹妹在使用微波炉时犯了难,“5分钟大火”,“后备支援”大舅立刻下出“圣令”,指挥“作战”。“勺!勺!”夺勺战开始了,我们姐弟妹三人比赛似的洗勺子,一副“苦脸榴莲”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老天爷硬是不给面子,硬是把太阳变成了火焰炉,屋里好比火焰山,加过水的糖液一会儿就干了,再加水、加热,又干了,我们不得不在厨房与饮厅之间穿梭,干净的大理石地板上留下了见证我们辛劳的泥泞脚印……

三根筷子,三个人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一个碗,装满着粘绸的糖液的碗,一人一个勺子……“砰!”“我先来!”“不,我!”……“内战”开打了,三人争吵。“一个一个来”,长辈发言,抗拒从严,谁敢不服,就去买盐,顿时三人立马换了样,按顺序端端正正地站好:姐姐画了一个坨,我画了一张“扑克牌”,妹妹画了“甜甜卷”,现在,等糖液干了,就可天道酬勤,大饱口福。

上座,上座,忍着腹中饥饿,忘着电视上课。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天人合一;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性隐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呈茹芝,邵士梅,蒋筱波.白话黄帝内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5]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7

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农、医、天、算”, 实际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技术观。虽然如此, 但也决不会有损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 是由它内在的特色所决定的,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所致, 无必然之由可以追问。因此, 就中国古代而言, STS的问题变为TS问题。而技术在中国古代并未在社会向度得到体制性的强有力的支撑。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技术曾经辉煌却不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技术的价值本性和伦理问题, 中国古代可以提供的只是一些思想资源。

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

STS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其支点在于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体制。默顿的主要贡献正是在于把握了科学技术的这个如此主要维度。“这种观点就是, 近代科学除了是一种带有独特规范框架的‘社会体制’。它同其他某些社会体制有部分共同点, 而与另一些社会体制则有着紧张的冲突”[1]。

本—戴维 (Joseph Ben—David) 对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表现有精辟的论断, “……体制化有如下的意思: (1) 社会把一种特定的活动接受下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是因其本身的价值才受到尊敬的; (2) 存在着一些调整特定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的规范, 其管理方式适于该领域中的活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有别其他活动的自主性; (3) 其他活动领域中的规范要在某种程度上适应特定活动的社会规范。社会体制就是一种已按上述几点体制化了的活动”[3]。科学技术作为体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技术因其社会功能而具备体制化价值;科学技术有着社会互动的机制;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有其独特的规范结构, 它同互动机制有机地支撑着这一体制的自主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或者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就是满足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始终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可是, 到了近代, 西方才从社会向度上把这种需要的满足规定为科学技术的功能。正如齐曼 (John Ziman) 所言:“现代对科学的要求是实用和对社会负责。”[4]贝尔纳 (Bernal, 1901-1971年)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归纳为:“我们已经看清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 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 科学还能提供一些虽然并不那么具体, 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 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5]科学技术不仅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还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乃至主要前进动力, 即科学技术是社会体制的命脉。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是凭借科学家、技术家组成的共同体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社会结构, 由科学技术共同体、社团和交往等三个要素组成,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形成是科学与技术实现体制化的标志。默顿提出:“如同人们时常所注意到的情况那样, 在对有着非常多的智力巨人出现的时期进行思考时, 待解释的现象‘也许并不是超凡的自然才能的倍增, 而且超凡才能在有关的几种职业上的集中’……各种社会学状况的结合……倾向于把该时代的天才的世纪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基础, 在此之上可以研究这样一些社会学因素, 它们在大尺度上说明了科学的令人注目的发展, 说明了兴趣被引向某些特定的探究领域的原因。”[1]社会学研究表明,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形成是促使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

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结成社团来巩固和发展共同体, 从而进一步发挥社会体制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我们只有增加可以促进我国臣民的舒适、利益和健康的有用发明, 才能有效地发展自然实验哲学……这项工作最好由有资格研究此种学问的有发明天才和有学问的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来进行。他们将以此事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并组成拥有一切正当特权和豁免权的正式学会”[5]。

在科学技术共同体中, 尤其通过社团组织、社会互动来实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体系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科学方法’的心脏”[4]。科学交流的方式有通信、发表著述、讨论会、非正式讨论等。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明确地指出,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有别于其他社会体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这维系于它本身所特有的一套规范。他把这种规范结构称之为“科学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论——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1]。

如前所述, 断裂中国古代技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体制化的保证, 主要症结在于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中国古代社会在物质向度的保障基本上仰赖于社会和平安定、风调雨顺以及政治上清明。技术仅作为辅助手段。据《考工记》, 春秋时代, “百工”被列为“国有六职”之中, “审曲面势,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 (《考工记》) “百工”及其代表的技术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江河日下。晚清学者指出, 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社会漠视技术, “古时劝百工之法。日省月试, 既禀称事, 曲台基著于九经, 自《周礼·冬官》经乱而逸, 以《考工》一记补之, 自汉以来渐亡。古制百工居市, 间有专习。高曾规矩, 日蔽日窳;聪明才智之人, 夷诸贱隶, 亦遂无能克自振拔者, 皆国家无疑劝之故也”[10]。

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是不受社会重视的, 相对而言也就没有社会体制化的价值可言了;科学技术没有形成社会体制, 相对而言科学技术不能持续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如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立过的官方天文学机构。“在古代中国社会中, 几千年来, 皇家天文学机构一直是朝廷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这一传统, 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 甚至更早……到了周代, 皇家天文学机构及其职官, 都已颇具规模, 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皇家天文学机构的名称及其首脑的官职名称, 历代屡有变动……但皇家天文学机构的地位和性质, 确实是自《周礼》以下一脉相承, 垂数千年而不变”[11]。技术作为社会体制, 其机体在于共同体和社团组织。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却是由专职官员组成的官僚集团。最为关键的是, 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天象观察和历法制定的技术活动完全出于服务于皇家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为使命。如此, 皇家天文学机构就不是技术性质的机构, 而是政治与社会的机构。同时, 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拒斥普遍性, 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古代天文的机括是维护王权。“所以, 天学在中国古代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必须由王家垄断”[11]。“历代王朝往往在开国之初严申对于民间‘私习天文’的厉禁——连收藏天文图书或有关的仪器, 都可能被判徒刑乃至死罪”[11]。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中, 书院制度可以成为近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重要制度思想资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特点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 采取学者讲学, 师生共同研讨切磋的方式, 其性质是具有相当独立性的私学。书院制度始于唐, 盛于宋。“宋初, 天下渐定, 学习风气日盛, 又因佛教禅林教学制度的影响, 一些学者便选择山林僻静处办起了专以收徒讲学为业的书院”。 “南宋时代, 官学和科举的弊病日益暴露, 一般士人苦于没有一个能比较自由地授受研究学问的场所, 因而对专事讲学, 可以参加科举为目的书院产生了好感;又由于理学影响的不断扩大和以理学家为主的一批著名学者的大力提倡, 书院又发达起来了”[14]。到了晚清, 随着西学尤其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制度传入中国, 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教学研究内容的书院——“格致书院”。 “格致书院是集博物馆与科技学校与一体的特殊机构”[10]。“科学仪器的展览, 科学讲座的举办, 科学人才的荟萃, 使格致书院成为当时中国少见的展示西方科学技术的窗口”[10]。相比较而言, “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胚芽。同时, 也沿用了书院制度, 即书院制度所具有的特征, 可以和西方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进行汇通或对接。

二、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从社会体制的维度展开, 如杜威对培根在西方科学与技术最初实现社会体制化的过程中表明的那样:“新论理的任务是保获心意使它不自相矛盾, 教它忍耐持久地去学习事实中无限的差别性和特殊性, 教它在知识方面顺从自然, 以便在实践中支配自然——这就是学问的新论理——新工具或器官的意义, 这名称显然是为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而起的。这名称还包含其他重要的反对思想。亚里士多德以为理性是可与合理的真理独自结合的。他所说‘人类是政治的动物’那句名言的反面是, 性灵不是动物的、人类的, 也不是政治的。它是神圣地独一无二、无所不包的……培根确实可以算作从实用见地看知识的一个先觉。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他在知识的追求和归宿中怎样地注意社会的因素, 便可以免掉许多误解。”[17]“用培根的话来讲, 我们虽在用科学支配系统地、优越地运用到人类地位的改进上去。这种运用虽亦不少, 但都是偶然的、分散的和表面的。这个限制规定了现今哲学改造的特殊问题。因为它注意在社会的缺陷。”[1]如此, 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根本的在于其社会体制化。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无疑首先要去追求对于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了。

社会功利是科学技术实现体制化的最主要动力和机制, 而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体制, 更凸显以功利为主的价值取向。“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评估尺度已明显上升”[1]。“正是对科学价值的这种肯定性评价——一种逐渐变得日益起促进作用的评价——引导着更多的人们去从事科学。对科学的注意力的这种提高——这在有关职业兴起转移的数据中得到反映——至少是科学在这个世纪后半叶获得加速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果不是一个充分原因的话”[1]。这“社会价值”也就是功利价值。“在十七世纪, 对于科学的功利性时常提出有些过分的要求, 那主要是科学的体制化的前奏”[1]。巴伯在其《科学与社会秩序》中指出, 出于他们本身对科学的忠诚, 业余爱好者协会显示了功利主义的倾向, 这是近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沃恩斯坦说道:“他们自己关心家常兴趣之事物, 例如贸易、商务、工具和机械, 并且试图以科学之光来改善日常的生活。”[22]

与之功利社会价值有着天然联系的科学技术是在依靠社会体制为工具来促进社会进步。巴萨拉 (George Basalla) 认为, “技术进步”的核心是追求社会进步。“文艺复兴以来, 给技术的性质和影响的思索定调的技术进步概念是以六大推论做基础的。第一, 技术革新毫无疑义对变化中的人造物的改进有显著的贡献;第二, 技术的进步直接有助于我们物质、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改善, 从而加速了文明的发展;第三, 技术上的进步及随之而来的文明进步可以毫不含糊地用速度、效率、能量或其他一些量化标准来衡量;第四, 技术变革的源头、方向和影响都完全是在人类控制之中的;第五, 技术征服了自然界并迫使其为人类目的服务;第六, 技术和文化在西方工业化国家达到了巅峰状态”[23]。

但是,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它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对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是否有悖于其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蔡尔德 (Gordon Childe) 引用史前社会发展表明, 其负面效应仅是社会进步中的“非正常现象”。 蔡尔德认为他已发现了技术变革与人口增长之间关联的无懈可击的证据。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事件中即有这类明证。在1750年和1800年之间, 描绘英国人口增长的曲线直线上扬;这一发展被蔡尔德用风行一时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迁;即历史学家称为工业革命的那些东西做参考而解释它。在蔡尔德看来, 历史上关于工业化的益处和坏处的辩论, 最终可以通过谈到它的客观标准来解决。他总结说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因为它对给自己影响最大的物质——智人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便利[23]。这也是科学技术以社会体制为工具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始终追求社会功利, 追求促进社会进步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 其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以价值为核心的, 尤其是“义利之辨”。中国传统哲学取向重义轻利, 这种倾向成为阻碍技术社会体制化的最主要障碍。以儒家为例, 儒家尤其轻利重义甚至于弃利, 视义利如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宪问》)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 “义之所在, 不倾于权, 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不可否认, 重义轻利本身是合理性的, 也是必要的, 表征着人类美好而又崇尚道德情操, 可视为超越经验的伦理。可是, 把义与利完全地对立起来, 并一棒子打死, 视其社会功利为洪水猛兽, 自然地不仅舍弃了“利”自身所有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对“义”有着有益的必要的互补和互助的关系, 而且也阻碍了技术社会体制化。

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以其固有的保守性的特征而断裂技术社会体制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强调社会守成和稳定。“孔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其言因言继, 即言其传统。其言损益, 即当时之现代化。夏商周三代, 何尝非当时之现代化。孔子已早知必有继周而起者, 但又知其仍必因于周, 而亦不能无损益, 秦汉以下是已。所因少, 则传统弱, 而不能常。如秦, 如汉, 如三国魏晋, 以下如隋, 如五代, 皆是也。所因多, 则传统强, 而能常。如两汉, 如唐, 如宋, 如明是也”[25]。社会历史倚重于传统。虽然晚清思想家已初步认知西方科学技术所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 但仅仅停留在认知上而已。

摘要:从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维度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漠视技术, 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从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向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阻碍了技术社会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其对人文、伦理的关怀以及“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 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乐学,音律,音阶,调式,调性,传统

一、基本内容述略

第一章:声、音、律、调、韵。本章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 厘清了声、音、律、调、韵等传统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如:声是指单个的乐音, 音阶中的各个音级;音与“音阶”或“曲调”概念相近, 是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的声音;律是衡量乐音音高的标准等等。

第二章:传统宫调的律学基础。本章主要梳理了历史不同时期的定律方法, 结合曾侯乙钟的用律系统, 综合各家所言做了详细的解释并客观评价。如京房六十律, 人们曾多次对其否定, “维护律历相通的迷信思想”、“六十律没有什么新的发明, 只是将三分损益法机械地推算到六十律”[2], 作者的观点是:“没有它就不会有三百六十律, 就不会有在律术增加到极端的基础上所出现的驭繁于简—向十二律传统的回归。”[3]

第三章、第四章为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 介绍了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的几种不同形式。

第五章:均、宫、调。厘清了相关概念, 同时揭示了均、宫、调三者的关系:均统帅宫, 宫统帅调的统属关系。对于“同均三宫”的问题, 从理论体系的角度, 也作了通俗的阐述和客观评述。

第六章:旋宫转调。转调的意义在于使不同段落之间的曲调形成更为鲜明的色彩对比。本章结合大量实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转调的几种手法, 如旋宫转调、不旋宫转调、旋宫不转调、借字等多达十几种。

第七章主要对传统宫调理论的四大命名系统, 即律、声命名系统、琴调系统、工尺谱系统、词曲及南北曲声腔系统的功能、实践、理论基础做了阐述;第八章对特色节奏、节拍体系和曲式结构作了大致梳理;第九章是从律学的视角, 运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 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背后的深层理论, 对其内在的构成逻辑进行定量分析。

第十章: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作者利用大量的实例揭示出少数民族在调式音阶、节奏模式、曲体结构、旋法等方面的特色, 其中涉及到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的多声部织体现象, 如壮族的分声部式织体、傈僳族装饰式支声型织体等等。

第十一章:中西音体系的比较。具体而又系统地对比了中西方音乐理论差异性。从中国宫调理论、基本音级、音主和调头、音阶、“之”调式和“为”调式等特征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对比, 较完整性地显现出两者体系的差异, 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将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的音乐现实上。

二、学术精神下的著述特点

(一) 综合各家之言, 做出自己的学术判断。例如, 在对清商三调实际内容的辨析上, 作者认为, “三调代表以正调调弦为基础的三种调弦法, 每种调弦法可有两种弦式。”[4]以往学界认为七声音阶包括三种形式, 分别叫做雅乐音阶、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作者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部分名字会使人产生误解, 比如雅乐音阶是适用于宫廷雅乐中特有的音阶。而实际上, 宫廷雅乐是多种音阶并用的, 俗乐也同样运用雅乐音阶。古音阶的命名也有问题, 贾湖骨笛能吹奏清角和闰, 比古音阶要更古老一些, 所以也是不妥当的。作者认真地辨析了音阶命名的不合理性, 并求证于《国语·周语》和《晋书·乐志》相关记载, 将其正名为“正声音阶”、“下徵音阶”和“清商音阶”。

(二) 揭示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以简驭繁”的思想。作者认为“以简御繁”并非是传统音乐本身所致, 而是人为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太丰富、太复杂, 对其理论总结时不得不简化。其次是研究要继续, 必须抽象出共同性的规定形成系统, 便于交流, 促进学术发展。例如, 在乐律方面的表现:“曾侯乙钟铭实际用律约二十五律, 但都归为……十二律位”。在音阶方面的表现:“在音乐实践中某些曲调也存在少于五声的音阶结构……二声、三声、四声的情况。这不过是五声音阶的省略形式……”

三、小结

《中国传统乐学》一书以理清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异同的角度, 从音律、音阶、调式、调性等音乐体系, 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本体形态的特色。作者以史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 注重对传统音乐史料的梳理和辨析,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一本中国风格的“音乐基本理论”教科书, 帮助学子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 正确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 值得任何一位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为目标的学子读上一读。

参考文献

[1]童忠良, 谷杰, 周耘, 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2]同上, p54.

[3]同上, p55.

中国传统厨房研究 篇9

厨房的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住宅在营造形式上是一致的。厨房的功能设计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烹饪手段息息相关。本文就是从建筑历史的角度,通过罗列当时能够对于构成厨房建筑设计产生影响的各种要素,诸如厨房的雏形——炉灶的产生、厨房的历史、演变、厨房辅助设施和器具(烟囱的结构、烹饪工具、台案的使用)、厨房在各地民居中的位置、以及灶神崇拜、传统厨房构筑、形态等分析,以探讨中国传统厨房文化形成的各种基本因素。传统厨房营造时需要考虑的主要设计元素:加工食品的工作案桌的形式、盥洗、蒸煮食物的贮水容器的形式、油盐酱醋等佐料的容器储存形式,尤其是炉灶的造型形式以及薪柴或煤炭的摆放位置等,这些厨房用具的合理布局以及所有功能性需求对于厨房空间的影响,综合形成了各地传统厨房的常见模式(图2)。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知晓,对中国古代住宅设计时,如何让厨房布局、构筑、使用功能更加合理地满足生活需求有更进一步和深刻地了解。

1 厨房的历史

古代厨房的含义,从广(yǎn),尌(shù)声,本义,《说文》释之:“庖屋也”。《孟子》始有厨字,是周初名庖,周末名厨也。《苍颉篇》释之:厨主食者也。有关厨房其他记载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张籍《新嫁娘》中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厨房亦称:厨下、厨头、厨仓、粮仓、厨帐。主持烹饪的人叫:厨下儿(炊事工)、厨人(厨师)、厨户、厨司、厨子、厨娘(烹调食物的妇女)。操办官食的官和兵叫:长安厨给祠食、厨宰(主持炊事的小吏)、厨兵(炊事兵)、厨役(担任炊事的仆役)。

厨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旧石器时代,人们在洞穴、窝棚或台地上的某个位置籍生火堆,环火而坐,烧烤食物。新石器时代,人们围坐火塘,基本用夹砂泥陶、石块作三角支撑以支定釜罐而煮食,还出现了连釜灶,即为夹砂陶釜和陶炉连成一体,这是灶的雏形。原始社会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灶,这个时期至少就已经在某些居室的一隅安排了有厨房的功能灶区。当时的炊具十分简单,为陶制的鼎(三足两耳的烹饪器)、甑(瓦制煮器)、鬲(空心三足的煮器)、釜(无脚的锅)、罐(汲水器、容器),炉灶有挖的地灶、砌的砖灶和支架的石灶等几种形式。此时厨房的燃料主要是随手可得的薪材。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综合起来讲,这个时期厨房的形式较为粗放简陋,在厨房在设计上没有太多的讲究(图3)。

具体来讲,早期的炊具和灶具是一体的。因此,做饭的地点是可以移动的。这也就是说,厨房还不一定非得和普通房屋分离出来。甗(yǎn)是中国传统的古炊具,以青铜或陶为材料。造型上分为两层,上可蒸、下可煮。这种炊具早在殷商时期就被普遍采用,《周礼·考工记·陶人》记载:“甗,实二鬴(fǔ),厚半寸,唇寸,七穿。”清代孙诒让在《正义·八一》解释得更具体:“甗,上体为甑(zèn),无底;施箪(dān)于中,容十二斗八升。下体如鬲(lì),以承水,陞气于上。古铜甗有存者,大势类此。”就是说,上面像一个没有底的罐子,中间有一个箅子,下面是一个三条空心广腿的容器。由于下面已经架空,因此可以直接用柴来烧火做饭。这就是典型的炊具和灶具一体的器物(图4)。

殷商时期的宫殿建筑中就已经有了专门的厨房。在制作厨房厨具的材料和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革新,厚重和较为轻薄精巧的青铜炊蒸饮食礼器与器皿,同时摆上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礼仪和“家庭”烹饪的舞台。从目前已出土的大量的商周青铜器物中多为炊餐具可以看出当时的贵族对于厨具的重视。青铜食器的最大进步在于,厨具的传热效能大大提高,而且炉灶的热效也能更好地被利用,这种厨房展现出了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当时的烹饪技巧,除了我们熟知的烤食、煮食、煎食外,蒸食也成为普遍使用的烹饪方式。例:甗就是典型的具有蒸食功能的炊具。在食用油匮乏的古代,煎食是奢侈的烹饪方式,因此,煮食、蒸食便是人们常用的烹饪模式。烹饪模式是由炊具的形式与功能决定的,而炊具的样式与炉灶的“火堂”大小又是密不可分的。有一点必须肯定:固定炉灶在民居中的出现,就是厨房功能区划分的开始。

春秋时期,厨房建筑已经广泛出现在住宅之中。《孟子·梁惠王》(上)就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记载。根据考古资料,陕西省侯马县以东、离牛村古城正东约5km处有一座春秋村落遗址,居室附近往往有窑穴或大贮藏室相连,有些居室旁还有水井。窑穴形制大小不一,大致均作贮藏室用。部分窑穴设有瓦顶及上下台阶,若干粮窖中的储谷物已经腐烂1),说明当时的厨房、贮存室、水井等相近设置的布局模式已经常见(图5)。

上世纪50年代发掘出的河南辉县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墓葬遗址,出土了鼎、豆、壶三器一组的标准组合。鼎中常有鸡骨、鱼骨、肉骨。三种炊饮器的功能是:盛肉食的鼎、盛稻梁的豆、盛酒浆的壶。分装象征富有人家的三种主要食物2)。反映出随当时厨房烹饪器功能的不同,炊具的形式也不同。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铁质的炊具,形式为敛口圜底带二耳,名为锅釜。锅釜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和青铜炊具相比,这种轻薄的铁质炊具更为先进,是后来民间铁锅的前身。这为炒菜等烹饪水平的提高,创造出了厨房革命的重要空间,这是厨房趋于科学的划时代跃进。

厨房的历史,不会晚于成熟民居模式出现的历史。从汉代的明器中就可以得知真正意义厨房的模式。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厨房发展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由于人们引进了不少外来的食品原料,故而需要加工炮制的食品种类便多了,再加上农副产品数量的增加和养殖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厨房中烹饪加工的食源进一步扩大。当时贵族的厨房非常重视炉灶的改进。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改进了炉灶和炊具来适应厨房新情况的变化。不仅灶具、炊具在日臻完善,就连餐具也讲究起来,例如轻盈秀美的器餐漆具便产生了。

也是从这一时期起,人们开始在烹饪中使用植物油,在厨房的食品加工中,油煎法开始使用。西域一带的“胡风烹饪”也影响了中原地区人们的厨房文化,出现不少面点小吃新品种,厨房中加工面食的案桌变得更加重要。尽管现有资料仍不能复原这一时期厨房和器具使用的全部面貌,但在不少墓葬、遗址中出土的明器等文物资料能够使我们了解,当时的厨房已经具备了食品的贮藏、熏制、腌制、案桌加工,和炉灶烧烤、煮蒸等各种功能(图6)。

关于厨房,史书上有不少记载,唐代三司使在长安永达坊的住宅中宴请丞郎,宴会厅成为“设亭”,其屋顶造型如飞鹏,“左右翼为厨为廊”3)。

除此之外,铁制的锅釜从富人的厨房到普及到普通人的厨房过程中,锅釜开始向着多样化的形式发展:有可供煎炒的小釜,有多种用途的“五熟釜”,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等。所谓“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锅,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因为锅浅,和灶火的接触面大,因而烧饭时间短,饭菜容易熟,这是“行军锅”的前身。厨房中使用更加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大大改进了刀法和刀工,使烹饪技艺日趋美观。富人厨房中工作的厨子还有紧身的“禳衣”,形似牛鼻的“犊鼻”式的围裙,以及名为“青鞲”的长护袖,无形中使厨师的劳动效率提高。炉与案的分工,有利于厨师集中精力专攻一行,提高了“厨房技术”。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传统厨房,主要是沿袭明清时期的设计模式,在厨房的功能上主要是要安排好炉灶、加工台案、食物贮藏、工具器皿摆放和水的储存与排放等几个部分。

2 炉灶的多元化

从大量出土的明器中可以看出,汉魏时期、或更早些,厨房中已经出现了灶台,这种灶台和过去炉灶的主要区别在于,排烟的烟囱已由原来简单的垂直向上改为烟道先横向深曲通火,然后才向上排烟的形式。在充分利用炉火的热功方面,取得了大的进步。在一些地区,人们逐步开始使用利于掌握火候的煤炭窑。河南唐县石灰窑画像石墓中出土的陶灶,河南洛阳烘沟出土的“铁炭炉”,说明在厨房灶具的材料形式上已经多种多样。内蒙古新店子汉墓壁画中表现的厨灶,“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也就是说,一台炉灶有五个火眼和许多排烟孔,可以大大提高烹饪功效(图7)。

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厨房使用的燃料质量得到提高,这时较多使用石炭,部分地区还使用天然气和石油;有了耐烧的“金刚炭”也就是焦煤、类似蜂窝煤容易吸入空气的“黑日头”。在炉灶引火,用“火寸”。这是蘸有硫磺的木片,相当于今天的火柴。在选择燃料时,人们还知道“煮酒及炙肉用石炭”,并懂得“柴火、竹火、草火、麻核火气息各不同”。因而,人们改进了厨房的炉灶,当时流行泥风灶、小缸炉和小红炉,还有一种“镣炉”,以适应不同的燃料,人们还革新了炊具,以适应不同的火口。隋唐宋元的火功菜甚多,与能较好地掌握不同燃料的机能有直接关系。

宋代注重饮食文化,厨房设备在宋代进步很大。如宋代的镣炉,外镶木架,下安轮子,可以自由移动,不用人力吹火,炉门拨火拔风,清洁无烟,火力很旺,还易于控制火候。宋代还使用多层蒸笼蒸制食品,还有六格大蒸笼,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精细铜暖锅,体现了当时工艺的精湛。金代的双耳铁锅,一直在北方民间流传至今(图8)。

在今天各地的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厨房炉灶可以分为锅戗、星灶、炕灶、地灶、坑灶、火塘等许多种。

锅戗是最为古老的炉灶形式,但是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直到上世纪末还是普通民众家家使用的炉灶。锅戗是用粘土混合麦草作为主体材料,用手塑性,并在上下炉膛间加几根铁棍作为炉篦而制成的。锅戗主要适应以柴草作为燃料,灶具主要适应大铁锅和鏊子。能够承担烙、煮、蒸、炒等多种烹饪需求,还和风箱配套,价格便宜,但是十分好用。

星灶主要是南方地区传统厨房中的灶具。星灶需要较大一个区域来设置。星灶分为前后两面,前面是灶台,上面设三个至七个火眼。后面是灶口,主要是烧柴。由于星灶有烟囱拔风,因此往往不需要风箱供氧和加大火力。是一种能同时满足煮、蒸、炒、温几种功能的炉灶形式。由于炉灶前台的后部有墙架围合,上面可以摆放油盐酱醋等瓶瓶罐罐,还有放灶王爷的神龛。即便在今天,在南方地区,星灶仍然随处可见(图9)。

地灶有几种,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许多地区的民居中还保留有做“胡饼”的地灶。现在这种饼被叫做“馕”,有厚薄等许多种。加工馕的地灶,叫做“馕坑”,在维族村落中几乎家家都有。另外在吉林省的东北朝鲜族民居中,地灶是在客厅的一侧凹陷下去的一个区域。朝鲜族民居的厨房位于客厅一侧,因为朝鲜族传统烹饪中没有炒菜,较为清洁,因此厨房不需要封闭,就像当代欧美人洋房中的厨客一体的设计。朝鲜族民居地灶的最大功能是给整个房子提供地暖,使热效合理利用。

在汉族民居中使热效合理利用的厨房形式是炕灶。需要说明的是,与朝鲜族民居不同,大部分使用炕灶的汉族民居都不是全年使用炕灶,而只是在气候寒冷的约半年时间里使用炕灶,而另外的半年则使用单独的厨房。炕灶是在火炕的一侧设置炉灶,炉灶的烟道是设置在火炕里面的。因此,炉灶的热能,不仅烧熟了饭菜,烧热了水,还温暖了炕和房间。

火塘是干栏式传统民居中的炉灶形式。火塘一般都是设置在干栏式民居二楼客厅的中部,也有像傣族民居等,设置在二楼客厅一侧的。火塘是一种古老的设置,无论哪一个民族,只要使用干栏式传统民居,都会使用火塘。火塘是在地板上开挖的一个方口,里面是一个下凹的炉膛。炉膛的侧面和下面是铺的石板,石板是被下面一根立在地面上的木柱给撑住的。人们在火塘里烧柴,火塘的上方是三条腿的铁质塘架支撑一个圆形的铁质锅圈。火塘不仅满足人们所有的烹饪需求,而且还可在冬季或雨季烤干衣物。火塘的上方悬挂腊肉鱼干等食物,每日的烟熏火燎,可以使腊肉鱼干长期保存,并且味道也更好(图10)。

综上所述,古代炉灶有:单火眼土灶、连眼灶、风箱灶、一面灶、连釜灶、炙炉、染炉、炭盆等各种形式。

3 烟囱的科学化

过去炉灶使用的是薪柴或有烟煤,烧火做饭时一定会产生大量的烟。烟熏火燎不仅让人们睁不开眼睛,而且还使厨房空气及粉尘污染严重,十分不卫生。因此厨房设置烟囱就是十分必要的。

烟囱的形式是依照炉灶的形式、炉灶的位置、烟道的余热是否需要第二次利用,以及厨房建筑的造型等因素所综合决定的。

朝鲜族民居是一种烟道余热充分利用的典型建筑形式。其厨房和客厅是在同一个开敞空间内的。炉灶并不是直接将炊烟用烟囱排出,而是将炊烟通过房屋地板下面满铺的烟道,最后从位于房屋另一端山墙中心处的烟囱排出。由于炊烟排出的过程经过了几乎整个房屋的地下,因此,厨房烧饭的余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房屋的造型对于厨房的烟囱也是起到制约作用的。譬如山西晋中民居的厢房及次要房屋都是单坡屋顶,因此烟囱的设置就要在屋脊处,这样烟囱就可以利用单坡屋顶的高屋脊,屋脊上的烟囱伸出的虽然不高,但是烟囱的实际长度已经很高了。值得一提的是,晋中地区房屋的烟囱在造型上都十分精美,最常见的形式是做成小房子的形状。即便是在同一栋房屋上,几个烟囱的造型往往都不一样(图11)。

在福建土楼、赣南围屋等聚族而居的大型防御性民居中,由于每栋建筑中往往都家庭众多,因此厨房都是设在地面层。这样取水、排水、炉灶的防火、食物材料的供给、做饭垃圾的清运都最为方便。但是厨房向院落内部排烟会直接影响二楼以上走廊的安全,同时这么多的厨房一起排烟,也会造成院内的空气混浊,人们会无法呼吸。因此只能将烟向建筑外部排。但是这种大型防御性建筑的外墙很高,要是将烟囱顺着外墙一直伸到楼顶是不现实的,因此,人们就将烟囱做成倾斜的,隐藏在厚厚的墙体之中。从建筑的外部看,只是墙上有一个一个的小孔而已。假如不是小孔上部被熏黑的话,人们往往不会注意到土楼或围屋周圈的许多个烟囱的存在。

4 台案的进步性

传统民居厨房的台案一般都比较简单,普通民众生熟食物不分,都在一个台案上加工食品。但是对于雇佣专职厨师的贵族家庭来说,厨房的台案要依厨师职能不同而有所不同。

秦汉时期出现了两次厨务大分工,首先是红案和白案的分工,也就是从事面食糕团加工和荤素菜肴加工工种的分工。从事面食糕团加工的称为“白案”,从事荤素菜肴加工的称为“红案”。后来红案又衍生出执刀者的“案子”和掌勺者的“炉子”两个工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糕团面食丰富多彩。《急就篇》、《饼赋》对面点都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胡饼”,也就是今天的烧饼,流传至今,仍被人喜爱。也是因为北方加工各种糕团面食很多,而面食必须在案子上加工,而且加工时间较长。因此北方普通人家大都采用矮的案台,这样坐下来加工,既省力,又舒适。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一些北方大户人家聘用专职的厨师,当然也是用专业的大型案台来进行餐点加工。专职白案加工人员需要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要舒适,因此供厨师站立使用的高案台就最好(图12)。

总而言之,南方地区的普通人家厨房中多用高的案台,与南方的高灶台相配合。而北方地区普通人家的厨房中多用矮的案台,与北方低矮的锅戗搭配。总起来说,北方地区较为贫瘠,因此厨房案台和就餐的餐桌是同一个家居。这个案台以时间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做饭时是厨房的案板,吃饭时是餐桌,而平时孩子写作业的书桌也是这件家具。我出生在徐州的城里小知识分子家庭,儿时的生活就是如此。像北方地区相当多地区的农民吃饭是没有用过餐桌的。孩子们饭碗一端,就倚在家门口的门框或墙上吃。而成人吃饭总是随地一蹲,永远是双手端碗无桌用餐。

5 厨具的多样化

据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汉魏六朝的烹调有用酱拦拌和细切的菜肉,用盐与米粉俺鱼,腌熏腊禽畜肉,将肉制成羹,蒸、煮、烧烩、煎炒,泡酸菜,烤,酒醉或用泥封腌,熬糖与做甜菜等许多种加工烹饪食品的方法。《齐民要术·做酱》中有“于大甑中燥蒸之”的记载,这说明人们已经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技法让腌制的食品更加精致好吃。这也就要求厨房的台案、洗盆、供水、排水、和炉灶的功能都要跟上。

在铁刀、铁锅、大炉灶、优质煤、众多植物油这五种厨房先进要素的推动下,炒菜脱颖而出。炒菜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然而,炒菜带来的油烟污染厨房的问题,从古到今仍然困扰着人们,所以清除厨房油烟污染,也是人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其重点就是炉灶烟囱的改进。厨房的工具主要有砧板、菜刀、铲子、勺子、笊篱、筛子、簸萁、菜筐、筷笼、罐子、瓶子等(图13)。

中国厨师的手艺主要展现在烹饪的个人技术上,对于工具的要求是一件物品可以有多种用途。就拿最常用的刀来说吧,剁骨头、剔骨头、切肉、剁肉馅、切菜、切面食等等,总之,不管是荤的素的、生的熟的,往往一把刀就解决所有问题。台案、砧板、洗盆、勺子、笊篱、筛子、簸萁、菜筐等也是生熟不分。一物多用的优点就是节约了厨房的空间。因此,在厨房物品的摆放上由于做到了立体摆放,有吊在空中的、有摆在架子上的、有放在台案边上的,还有放在地上的,因此做到随手可取,方便使用。

英国在16世纪时,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而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估计也不会更长。生熟食物的工具不分,是造成古人没有今人寿命长的原因之一吧!

6 祭祀的民俗化

德国社会学家诺伯特·艾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他的《方法史》4)一书中谈到,烹饪的进步是一种文明化的过程。也是说,社会、政治及信仰逐渐会对烹饪活动有所影响。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Z.C.Chang)在他的《中国文化中的食物》5)一书的综述章节(Introduction)中提到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中就包括生态环境、烹调方式、与食物相关的观念与信仰,以及食物在生活中的实质和象征意义等,就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此,观念与信仰对于厨房文化也有影响。

在诸多的观念与信仰的影响中,灶神崇拜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一种信仰。灶神是旧时传统民居厨房中的重要设置。灶神是供于灶台上的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是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能掌管一家祸福。《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这说明,“祀灶”是有法理依据的(图14)。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旧历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也就是“辞灶”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俗话说得直白“吃甜甜,说好话”。旧时家家户户都贴年画灶君,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送走神明后,可别忘了正月初四(有的地区是除夕夜)把灶神接回来,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像即可(图15)。

灶神在古代民间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的地位是最高的。祀灶神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生活中,学会了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但是,人们不愿意将灶神庸俗化,于是把灶神解释为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这就更加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祭灶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就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了。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魏晋以后,灶神还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由此可见,对于灶神的内涵,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充实。这也反映了民俗文化发展的典型规律。

7 各地厨房在民居中的不同位置

行文至此,中国传统厨房的历史发展和一般特征我们都有了议论。但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中,还因人们的生活习俗、建筑的形式特征以及烹饪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厨房被设在住宅建筑中的不同位置(图16)。

北京四合院、山西晋中民居的厨房都是设在东厢房的背后或东厢房的南侧,这种布置就是源于风水理念。因为绝大多数的北京四合院、山西晋中民居都属于东四宅的形式,在风水理念的影响下,供人们选择能够适合安置厨房的地方并不多。

东四宅是风水学上的一个概念,就是把住宅中堂屋的朝向与后天八卦中的卦位进行对应,这样就产生八种形式,简称“八宅”。八宅中又分为“东四宅”和“西四宅”两类。具体地说就是东四宅为震宅(坐东向西)、巽宅(坐东南向西北)、离宅(坐南向北)、坎宅(坐北朝南);西四宅为艮宅(坐东北向西南)、坤宅(坐西南向东北)、兑宅(坐西向东)、乾宅(坐西北向东南)。

在营造活动中,人们首先考虑的的要素是大门、堂屋和灶这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必须放在“吉位”上。在东四宅中,震(东)、巽(东南)、离(南)、坎(北)四个宅位为吉位,其(他四个方位是凶位,反之,在西四宅中,艮位(东北);坤位(西南);兑位(西);乾位(西北)四个宅位为吉位,其他四个方位是凶位。而坐北朝南的北京四合院、山西晋中民居等,堂屋都是设在坎位(北面),而大门都是设在巽位(东南方向),因此,供人们设置厨房的吉位只有震和离。北京四合院及山西晋中民居的南边均为倒座房,是佣人居住及接待一般客人的场所。因此,人们便将灶(厨房)设置在东面,以祈求平安。

风水的限制主要在于较大的宅子和较为富有的人家,对于宅基地本来就十分局促的地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首先要满足功能需求。譬如在江南水乡民居中,人们都是把厨房设在最靠近河道的建筑的最后面的地面层。因为旧时河道是最主要的交通要道,而船只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买菜运粮要从船运获得、取水淘米都要依赖房屋临水一面的私用小码头,因此在临水一面设置厨房最为方便。

无论是靠山崖还是靠水边的吊脚楼,厨房也是设在建筑的后部,可以俯视山下或水面的位置。这样的设置,倒不是为了做饭时好观赏风景,主要是为了方便倾倒污水和垃圾。

在福建土楼中,厨房都是设在最外围一圈土楼的底层。土楼是聚族而居的一种大型住宅形式,内圈的土楼一般均为辅助性功能的建筑,而外环的建筑楼上为卧室,有的富有人家二层皆为粮仓。但是外圈建筑的底层设厨房。由于土楼内的人家多,因此厨房也多。不少土楼外环建筑的底层全部为厨房,炉灶的烟囱直接穿过土楼厚厚的墙体,将炊烟排到楼外(图17)。

福建中西部土堡的厨房一般都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设在后堂的后部的两侧,这里是客人难以到达的私密区域。还有的是把厨房设在副厝与过水亭交接处。因为过水亭在土堡中兼有家庭餐厅的功能。

福建五凤楼的厨房都是设在横屋的底层。因为后堂的楼房多为卧室,而横屋多为辅助用房。横屋的地面层设厨房,与磨房等加工间为邻,方便加工食物和倾倒垃圾。

侗族、苗族、壮族等民族的干栏式民居的厨房设在二楼的客厅,也就是火塘。这些民族的火塘都是设在二楼的中心空间。但是同样使用干栏式住宅的傣族,尽管其厨房也是火塘,但是却设在二楼的一侧,紧靠晒排的位置。因为傣族民居二楼正中的中心柱是神柱,因此火塘偏到住宅的一侧,靠近竹子做的类似于阳台功能的晒排,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朝鲜族民居的厨房设在客厅的一角,与客厅为一个整体空间。这是因为朝鲜族的饮食加工方法为蒸煮烤炖,没有炒菜,因而也没有油烟的困扰(图18)。

蒙古包中心取暖用的火炉,兼有做饭的功能,因此,蒙古包是厨房、客厅与卧室空间一体的。

维吾尔族民居的厨房一般都是设在房间的入口一侧开敞式的走廊内,因为新疆少雨,厨房在这里,加工食品方便,尤其是维吾尔族的主食为馕,厨房的必备设施就是烤馕的炉子。

塔吉克族生活在名为“普依阁”的综合性居室中。这个居室一般常见的尺寸为7mx9m,十分大。房间的一角设门,三面依墙设大的土炕,另外一面的中间部分设炉灶,宽大的灶台上同时设几个灶口。从平面上分析,灶台及紧靠灶台两侧均开敞,但是在灶台延伸线靠近两侧普依阁墙壁的地方,顺延长线各设一小墙将炉灶外的一侧的小空间从大房间的主要空间分割出来,形成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作为食物的贮藏和加工场所。炉灶的上方为天窗,供采光、通风和排烟用。

藏族民居的厨房一般都是设在二楼,因为在乡间,民居地面层大都为牲畜房,而从二层起,为生活空间。厨房在二楼,泥砌的炉灶就座落在二楼的木地板上,炉膛、炉灶外面的地板上面铺泥或铺砖,用来阻燃地板。与塔吉克族的“普依阁”功能相同,冬天时,炉灶还起到采暖的作用。

厨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厨房,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深入分析、研究厨房的发展历程,我认为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文物管委会.侯马工作站工作的总收获[J].考古,1959(5):225.

[2])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出版,1956:38-39.

[3])《全唐书》卷718.

[4])The History of Manners.纽约:Pantheon出版社,1978.从1938年出版的德文原著翻译.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篇10

1.1 地貌特点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其中较为突出的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做居室, 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的地区, 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数千年来, 帝王的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官署、佛寺、道观、祠庙等都普遍采用, 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由于它的覆盖面广, 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 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 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1.2 木架建筑特点

而木架建筑能如此长期广泛的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 必然有其内在优势, 其优势大致如下:

1.2.1 取材方便———在古代, 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步着大量茂

密的森林, 包括黄河流域, 也曾是气候温润、林木森郁的地区。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锯等工具的使用, 木结构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

1.2.2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

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 墙并不承重, 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

1.2.3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 加上唐宋以后使

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 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 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 制成后再组合拼装。

1.3 中西建筑在用材上的对比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 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而间则有相邻的两榀房架构成, 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在各类建筑物中, 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 够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 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的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 以满足各种不同空间的需要;并容易与环境融为一体, 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这种现象在园林及南方气候温暖地区表现最为淋漓尽致。这种空间处理上的优势完全得益于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

而西方古建筑, 主要是以石材为主, 洋式建筑在近代中国建筑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这种建筑形式以带有外廊为主要特征, 一般为一二层楼, 带二三面外廊或周围外廊的砖木混合房屋。紧随外廊样式之后, 各种欧洲古典式建筑也在上海等地涌现。

2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

2.1“干阑”建筑

干阑式民居这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 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 一般三至五间, 无院落, 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 对于平坎少, 地形复杂的地区, 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应用干阑民居的有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傣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 茅草屋顶, 故又称为竹楼。其下部架空, 竹席铺地, 席地而坐, 有宽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晒台, 外观上以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顶为特色。壮族称干阑建筑为“麻栏”, 以五开间者居多, 采用木构的穿斗屋架。下边架空的支柱层多围以简易的栅栏作为畜圈及杂用。上层中间为堂屋, 是日常起居、迎亲宴客、婚丧节日聚会之处。围绕堂屋分隔出卧室。侗族干阑与壮族麻栏类似, 只是居室部分开敞外露较多, 喜用挑廊及吊楼。同时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檐的高耸的鼓楼, 作为全村人活动的场所。

2.2“四水归堂式”建筑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 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 只是院子较小, 称为天井, 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 (“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 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 。

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 房屋开间多为奇数, 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 进深五檩到九檩, 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 和院墙一起, 围成封闭式院落。不过为了利于通风, 多在院墙上开漏窗, 房屋也前后开窗。这类适应地形地势, 充分利用空间, 布置灵活, 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 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2.3“一颗印式”建筑

云南省 (中国西南部) 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 在湖南 (中国南部) 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 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 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 土坯墙, 多绘有彩画。滇中地区标准的土木结构房屋称为“一颗印”, 为三间四耳一倒座, 实际因经济情况有所增减, 正房和耳房均为二层楼房, 倒座多数为平房, 少数为楼房, 但空间极矮。正房较高, 耳房矮一些, 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中间为天井, 多打有水井, 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为安全起见, 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 都从天井采光。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颗印”无论是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 也可联幢, 可豪华, 也能简朴, 千百年来是滇池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 随着城市的改扩建, 一颗印式的昆明古民居建筑, 已经越来越少……

2.4“土楼式”建筑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三至四层, 最高为六层, 包含庭院, 可住五十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 至今仍在使用。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 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 各具特色, 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 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 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 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 其体积之大, 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 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 三、四层楼的高度, 共有百余间住房, 可住三、四十户人家, 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 高五六层, 内有四五百间住房, 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 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 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 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摘要: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由于它的覆盖面广, 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 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 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关键词:“干阑”建筑,“四水归堂式”建筑,“一颗印式”建筑

参考文献

[1]朱良文.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朱良文.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王其钧.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2]王其钧.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11

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所沉积形成的,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型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范式的特征。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以圣贤君子为教育的目标,以“四书五经”为教育主要内容,以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形成的,特别是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开创科举制,并经唐代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考试制度,把选材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今后的教育传统影响至深。

一、 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范式能够起这么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呢?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一个人以某些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勒庞所说的遗传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遗传还包括遗传本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和意识,形成所谓的气质也就是本族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些气质的外显形式,当然反过来文化也会经过遗传成为有文化特质的气质。令人惊奇是这时候文化完全成为一种潜在形式,对人或者种族、民族起了一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对现象和行为的理解不得不加上对文化这一条件的限制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和复杂的概念,一般对文化有三种分法:一是二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或者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二是三分法,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是四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为各种文化的分法是立足于研究重点的自由,研究重点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否定关系,但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不应在于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在其所凝聚在人类精神活动的痕迹上。因此,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而文化范式其实就是更加狭义的文化,它与文化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范式本身所具有的方向性、指导性和控制性,所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范式也有所不同,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最大圈代表文化;四个小圈代表四种类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心的稍大圈代表文化范式;四个箭头的方向与长短代表文化范式指向性和控制程度。

本文大致把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成五个阶段。

1.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蜂起,学派林立,思想自由,出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术流派,各流各派相互学习,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此时已经萌发了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2.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期

秦汉时代中国大统一,文化继续向前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把儒学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传统文化基本确立下来。

3.繁荣的隋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隆盛期

此时的中国文化进入隆盛时期,继承了魏晋时代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兼容并包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把选材和教育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为中下层庶族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打开了便利通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制度中的一大创新。

4.高度繁荣的宋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极致期

宋明两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所谓的宋明理学,它影响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宋明理学把儒家哲学化,把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等政治伦理道德说成至高无上的天理,从哲学上加强封建政治的统治,可以说宋明理学把儒学文化推到了极致。

5.承古萌新的清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古萌新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在思想领域,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可以简单说是“儒学”,儒学的形成是由孔子开始,创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模式,然后由董仲舒确立,最后由朱熹发扬。古代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基本结构构建的。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清西学东渐的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虽然受到外族的冲击有所损益,但是“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仍然是中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教育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主流文化范式的影响与控制。

二、 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传统的控制

“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标准,它与文化同样具有内隐和外显的特征。内隐就是隐含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只能通过抽象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出某种群体所共有的心理倾向,如倾向与偏好等。显性就是寓于传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之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身临其境的观察和聆听,能够直接总结出来的文化样式,如语言、文字、婚礼仪式、服饰等等。因此,从一般上意义上讲“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主要也是通过显性方式和隐性范式来达到控制教育的目的。

1.以内在特质表现的隐性方式控制

从隐性层次看,几千年形成的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开始可能仅仅是因偶然现象逐渐被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后逐渐变成一种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一旦形成稳定倾向或定势,要想改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还要承受外界对外在情绪的一种压迫与干涉。“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具有内在制约的强大力量和广泛的渗透性的特性,看不见却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文化范式,几乎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2.以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模式的显性方式控制

所谓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或模式是指能用字符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模式,如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服饰、饮食文化、居住习俗、礼仪方式等等,范式正是通过这些显现的外在文化特质与模式来影响教育,通过诸多表现形式影响人来对教育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干涉和控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灌输,通过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比如,各民族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再如,古代以经学为主,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这种重礼法重礼数的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也影响着以后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态度。比如,北齐的颜氏家训、宋朝的放翁家训、元朝的郑氏规范、明朝的庞氏家训、清朝的校友堂家训,其内容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和遵守礼法的规范。

三、 传统文化范式控制下教育传统形成的历史根源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熔炉中铸造出来,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以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

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古人具有一种强烈的固守田园,不愿迁移的心理倾向。在社会基本格局上则表现为无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部落家庭和地区,而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更是一种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宗法原则织造成一张坚韧、疏而不漏的社会巨网。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表现为宗法等级,官员的分类上,则有爵位等级官僚的级别等级;在平民内部又有户籍等级之分;按职业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婚姻衣着,住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宗法等级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在合理性、内在严密性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一定反映。同样反映在教育上也就必须出现教育等级划分,在现实教育中把学校划成三六九等,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学校等级不同享受政策就不同,破坏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权力追求

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传统,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当今社会“追腕热”的观念,把教育当成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与台阶,表面上重视与发展教育,造成教育蓬勃发展的假象,实则却隐藏了教育畸形发展的隐患,不利于社会多元化结构才人培养的需要。

3.伦理道德规范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逆性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从总体上讲,是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做事,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的;在教育内容上,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使学生养成一种脱离实际,向内追求,自我封闭,崇尚虚荣,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心理趋向。

4.科举制度对教育影响的余威尚存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经过唐宋明代的几次大调整逐渐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制作为新事物刚出现时迎合了当时选材用人的需要,比较公正公平,确实挑选了不少人才,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把学校变成培养官吏的地方,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使学生盲目服从,培养奴性,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强加给学生,甚至要剥夺他们独立的感觉与思维,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但由于外部强势力量控制,人反倒成为它操纵、抑制、奴役的对象。

四、 启示

在中国超强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中,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总是保持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状态:一方面,中国社会所持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制约与控制人们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与作为;另一方面,这种稳定的教育方式内容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这种关联的特殊性就在于传统文化范式通过教育这种方式进行向上或向下自我复制与巩固,与其说是教育对传统的保存于传递,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范式一种特殊控制作用,是对自身行为规则一种自我复制的强化。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当然在文化范式控制下的教育上也会有所不同。《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体系是每一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那么国家教育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一国教育不充分考虑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看待教育,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方式方法的话,必然会使本民族与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和改革,不但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且必须考察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作用,考察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中国式现实土壤,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当今教育的过与失。

参考文献

[1] 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齐鲁学刊,2007(4):13.

[2]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傅维利,刘明.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篇12

我国第一代图案学家雷圭元先生早在1979年出版的《中国图案作法初探》这一论著中强调了图案的“民族化”、“群众化”、“装饰化”, 大量列举了我国古代图案, 如彩陶、太极图案等具有点、线、面抽象图形中的母体, 由此来说明图案的原理和法则。在今天的设计院校教学中, 如果缺少了传统图案教学研究环节, 无异于是釜底抽薪, 传统图案作为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知识, 更是一种必需的艺术修养。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掌握并运用传统装饰图案,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及创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审美的和谐原则是中国古人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原则。所谓“和谐”,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主要指对象形态上的协调、相融和恰到好处, 是感性形态上的相辅相成。祥云的图案造型在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形式很早就出现了, 并且大量的使用在不同材质、用途的形式中。

2008奥运火炬最初的设计理念来自蕴含“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的中国传统云纹符号, 通过“天地自然, 人本内在, 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 借祥云之势, 传播祥和文化, 传递东方文明。这一造型在几千年后的成功运用, 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深厚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2 传统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分析

在临摹课程的初期阶段, 有些同学不理解, 经常提出为什么耗时费力进行这项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 同学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临摹, 才能更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的精髓, 更深入理解传统装饰图案造型元素、构图形式以及制作工艺等内涵。临摹装饰图案不是单纯的照搬照抄, 有些图案年代久远, 拓片破损, 临摹的时候通过肌理手法的描绘, 反而表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做到了不仅形似而且更接近神似的效果。同一幅唐代墓室石刻有的同学使用传统的拓印方法, 而另一同学在原有底色肌理的材料上用针尖等材料进行刻画, 不但省时省力效果独特, 过程中也更接近了原作的滋味。不同的同学利用不同的处理手法, 得到的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彩陶开始,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运用各种图案装饰自己的生活, 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美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 这正是装饰图案具有的开拓精神。

3 深入细节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

在了解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过程中, 彩陶生动活泼的动物与几何图案、青铜器恐怖神秘的纹饰造型、秦砖汉瓦的朴实无华浑厚大气、瓷器图案的飘逸清丽等都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马家窑彩陶文化旋涡纹, 更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这一极具魅力的古老纹样, 它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延续, 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马家窑彩陶上的图案, 风格独特、流畅活泼, 连续铺排得旋涡纹使简单的图案有着复杂华丽的视觉效果, 螺旋线形式的旋涡形纹饰, 被认为是生物学特征和宇宙中巨大能量的运动形式。植物向上盘绕的藤蔓, 美丽的鹦鹉螺, 树木的年轮, 银河中的星云, 都是螺旋旋涡形态, 螺旋线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方式。旋涡纹不仅为我国史前人们所采用, 而且遍及古代世界各民族, 如:古埃及壁画中有旋涡纹饰出现, 希腊著名的伊奥尼亚柱头是旋涡纹, 奥地利艺术家克里姆特的作品中, 甚至是当代著名品牌的时装中, 古老的旋涡纹在今天仍将继续发挥它的特殊魅力, 它那原始的生命表现力, 正是我们寻求它的动机。

以上仅仅是深入学习传统装饰图案的一个例子, 在传统图案课程的教学中, 不能只局限在介绍中国传统图案, 还要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吸取和借鉴, 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中拓宽学生的思路, 以多元化的视角去观察世界, 才能创作出形式独特、内容丰满的装饰艺术作品。

4 设置课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图案的教学中引入了课题设置这一全新的教学形式, 学生不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成为课题的探索者与发现者。学生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自由选择, 多样化的课题实现了学习的真正开放性和自主性。通过选题分组、搜集资料、开展座谈、资源共享等一系列过程, 拉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纽带, 对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

以战国时期最具代表特色的漆器图案为例, 这一时期的图案一改之前商周青铜器凝重、神秘的风格, 构图和造型上也由对称转变为形式更为多样化的活泼生动的形式。许多同学选用漆器图案造型课题进行研究与创作, 其中一幅格外引人注意。战国时期的彩绘双凤纹漆盘, 漆盘内两只飞翔的凤鸟以转换对称的形式展现, 曲线形贯穿于整个画面, 这些曲线表现着不同内容, 并且起到了统一风格、弥补空间的作用。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借鉴了凤鸟这一生动造型, 将其安排在四联屏风形式的构图中, 这种安排本身就是对构图创新的一种尝试, 屏风的形式对于画面造型有着更高的挑战, 屏风本身具有实用功能, 是安置在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形式, 要求造型在观者不同的角度呈现或完整或延续的形态, 不同于单纯平面的构图形式。这一构思使得原本的凤鸟造型显得舒展活泼, 线条刻画刚健有力, 背景中根据画面空白位置适形安排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 不仅弥补了空间, 而且烘托了画面气氛。根据此幅创作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形式的表现应该打破传统的局限, 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的阶段, 而应更多的思考如何处理装饰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大背景下,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课程只单纯注重基础图案的学习, 学生缺乏对形式法则的了解和应用, 以及对传统装饰图案的热爱。绝大多数课时用在对搜集来素材的加工整理, 以及多种变形处理手法, 因而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对自然形态的摹仿上, 如何创造具有个性的形象, 这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的学生基本功弱, 掌握不了变化和能力, 采取生搬硬套现成的造型和构图, 作品存在着程式化的倾向, 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装饰基础》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训练装饰设计的技能上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探求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启迪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跃形象的思维能力并增加形态的应变能力, 掌握装饰艺术的视觉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 广泛地吸收来自自然、文化各方面的丰富营养, 认识思考设计教学目标与课题、从中掌握形式与精神的关系, 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 探索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 才是装饰基础教学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1]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2]常沙娜.应该坚持传统图案的教学[J].装饰, 1997, 3.[2]常沙娜.应该坚持传统图案的教学[J].装饰, 1997, 3.

[3]杨永善.关于图案教学[J].装饰, 1997, 3.[3]杨永善.关于图案教学[J].装饰, 1997, 3.

[4]杨建军.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创作[J].装饰, 2005, 142.[4]杨建军.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创作[J].装饰, 2005, 142.

[5]郑铁宏.现代设计发展下的装饰基础[J].装饰, 2008, 5.[5]郑铁宏.现代设计发展下的装饰基础[J].装饰, 2008, 5.

[6]杨天舒, 杨天明.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6]杨天舒, 杨天明.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

[7]沈斌.形式、精神、方法——关于装饰基础教学的思考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3, 3.[7]沈斌.形式、精神、方法——关于装饰基础教学的思考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3, 3.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抗高血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