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精选9篇)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升温, 与经济相关的专业也在持续发展, 电视媒体经济管理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 纷纷破土而出。CCTV-2 (央视财经频道) 作为一档水准较高的财经频道, 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 不断地开设新的栏目, 融入新内容, 注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以及对市场风向的预测。同时, 其播报的主要内容与所传递的信息对经济相关专业教学有借鉴意义。本文将着重论述电视媒体经济管理类节目对会审计专业的影响, 主要以央视财经的经济管理类节目为主, 进行剖析与解答。
关键词:电视媒体,经济管理,会计审计专业
一、电视媒体的特点
电视作为传统的传媒手段,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由于其受众范围广, 信息传播展现形式生动、形象, 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每档节目有固定的收看时间, 拥有固定的收看人群。可以说网络电视、数字电视都是电视媒体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的革新。覆盖范围广, 受众多, 这是电视媒体在传统传媒与新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蓬勃发展的原因。电视媒体也是平民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电视媒体的专栏节目稳定性强。每一个节目的开设都是经过反复研究的, 同网络媒体相比, 电视媒体在栏目播出前要经过层层审核。同时, 经过审查后的节目, 比较符合国家政策与行为准则, 对公民的日常行为有约束、引导的作用。有关栏目的开设, 起到科普知识的作用。在网络教学未发展之前, 电视媒体中相关栏目的开设, 是人们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等其他媒体传播方式相比, 更规范化, 专业水准更高。电视媒体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举行大型活动时, 都是通过电视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直播。电视媒体同时也是官方媒体的“代言人”, 国家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动, 都是通过电视媒体与群众进行传达。由此, 电视媒体的真实度也有一定保障。电视媒体中的访谈类节目实现了与群众的双向互动, 使其更亲民, 更接近日常生活。
二、我国专科院校审计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专科院校的审计专业是紧跟时代的步伐,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而开设的经济类专业, 主要培养专业性强的审计人才, 近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仍有许多客观和主观条件限制了专科院校审计专业的发展。 (1) 经费紧张。普通的专科院校都是民办院校, 国家在政策上对民办院校的政策也少, 民办高校的大部分经费都是自我筹集, 其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向学生收取的学费, 所以与公办院校相比在收费上比公办高校更高。而学校的正常运行与日常支出, 仅仅依赖学费, 远远是不够。 (2) 师资配置。基于学校经费有限, 民办专科院校在学校教师的配置上有些薄弱, 教师水平有限, 面对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专科院校的教师学历较低, 在教学方式上墨守成规, 不懂变动与创新。也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 不能及时接收经济的信息。 (3) 学生能力水平的局限。由于专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构成为: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他们在学校学习水平较差, 但中国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 为了日后能有一技傍身, 将其子女送入专科学校。但专科院校的教学水平有限, 并不能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同时, 进入专科院校时, 大部分学生的年纪较小, 比较浮躁。学生成绩参差不齐, 容易受周围人的不良影响。况且, 会审计专业学习内容较难, 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 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4) 新兴学科有待完善。会审计专业的发展可谓神速,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审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社会上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 众多院校为了揽才纷纷开设相关专业, 但却面临理论困境, 我国的理论形成基于借鉴外国的基础上, 其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光景, 在学术领域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并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提供高层次的理论指导。 (5) 就业竞争激烈。社会上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竞争压力大, 竞争者不乏本科生与研究生, 增大了专科毕业生就业难度, 当然专科院校毕业生也有一定优势, 其学习不单单是理论的学习, 更注重实践。专科院校学生唯有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有机会谋求更好的出路。电视媒体经济管理类节目的开设, 无疑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补课”, 努力强化自身“短板”, 让学历与能力并重。
三、CCTV-2财经栏目的特点及其收视率高的原因
1. 央视财经栏目特点。
央视财经第四次改版开播, 全新亮相在观众面前, 一改以往的风格, 灵动、创新, 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都让人耳目一新。不仅仅是栏目涵盖范围广, 节目的深度也有所提高, 不仅仅是联系国内, 基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同时还与世界接轨, 实现全球范围内经济信息的共享, 同时, 也向群众传递最新的资讯。频道的国际化体现在它整合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信息, 以专业独到的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市场。为了完成与全球市场的对接, 不间断地使用全球连线, 使中国媒体的身影一直出现在重大经济事件的现场, 传递中国声音, 努力扩大中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话语权。如环球财经连线, 就是致力于国内外的信息对接。
2. 收视率高的原因。
节目制作够权威, 它是我国财经类栏目的代表, 不仅仅有专业人士分析市场, 解读国家政策, 更是官方经济信息发布的平台。参与节目录制人员更专业, 经济信息资讯的发布更真实。受到专业人士、学者、学生、群众的高度热爱。栏目开设项目广, 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收看人群范围广是收视率高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否认央视财经在节目制作上的精致。
四、CCTV-2经济管理类节目给专科院校会审计专业的作用
1. 对会审计专业的引导作用。
央视财经的王牌节目“市场分析室”主要关注四个方面:政策解读, 解读国家政策变动对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所带来的影响, 洞悉政策变化给市场正常的经济运行带来的结构上的变化。宏观判断力, 把握宏观经济在市场中的运行脉络, 在微观上全面追踪、监控实体经济的变化。经济市场的聚合力, 聚焦资本市场的中各种资本之间的对决。关注与经济市场相关市场的变化, 分析其变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媒体责任, 监督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陷与不足, 传播有效的“价值投资”为核心的投资理念, 传播投资文化。该栏目对会审计专业具有引导作用, 让其专业师生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市场走向, 专业人士对经济现象的解读, 也能给专科院校师生起到指引作用。
2. 对审计专业的独立思考。
环球财经连线, 从国际视角出发, 是追求全球经济信息的传递的一档综合财经资讯类节目。节目以北京为起点, 放眼全球, 选取对国际有影响力的中国经济类新闻, 致力于为观众提供知识、独到的见解、提供饭后谈资, 增强节目的服务性与实用性, 并通过挖掘整合使国际新闻更具有亲和力, 实现与群众的贴近性。节目致力于为观众带来一场环球财经旅行。
3. 经济类知识的获取平台。
在专科院校中, 由于经费、师资、学生素质等各方面的问题, 专科院校的会审计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但电视媒体经济管理类节目的开设, 为专科院校提供学习平台, 费用低, 专业性强, 同时央视财经节目具有亲民性, 能够让专科院校的师生更加容易吸收栏目传授的知识。同时, 央视财经频道开设的财经节目比较全面, 足以满足专科院校中会审计专业的需要。同时加强会审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面对开放的电视媒体, 对于任何群体没有门槛的电视媒体, 能够让会审计专业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等方便、快捷。经济类政策信息的发布, 让专科院校能够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提前做好准备, 让专科院校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将会审计专业发展得更好, 促进专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孙铮.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 2014, (11) .
[2]姜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3]洪涛.论贸易经济学特色科学的创新和发展[J].商业时代, 2010, (1) .
[4]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 篇2
开场:街舞协会带来灯光街舞(即舞蹈演员双手持手拿灯,不要打光,然后音乐响起,30s—60s的灯光舞),紧接着打开灯光,男生带来自编的舞蹈,大约2分钟,然后再是女生的爵士,结束后男女舞蹈演员一起上场并领着主持人上场,一起跳一段大概20s左右的简单舞蹈开场。
1.浅草+IT协会+摄影协会:可以是自编的情景剧,也可以是以放幻灯片的形式讲故事,可以是搞笑的,也可以是讲述校园爱情的,当然幻灯片的内容是摄影协会拍的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照片,校园采访、走访,听听大家心目中的社团的样子,以及大家所感兴趣的社团文化。
2.话剧社:迷你剧和话剧
3.动漫社:一些动漫人物或者是现在一些比较流行的人物一些走秀,比如是千颂伊遇上犬夜叉等,可以出现对话,不一定是单单的T台秀,中途也可以出现人为的故意摔倒。
4.轮滑社:轮滑技术展示(建议放在最后一个节目)看完一场精彩的晚会,然后配上《倍爽儿》这首歌,然后所有演员上场一起跳。
5.注会4班:情景剧《我的大学梦》以及恶搞舞蹈。
6.歌曲演唱:形式以追光模式为主,4个演唱者可以同时在台上,如果有需要可以配上伴舞,一个一个轮流唱,追光灯从一个到另一个演唱者之间要关闭再打开。除两首必唱歌曲之外,建议选唱《时间都去哪了》、《泡沫》。
7.社管委男生:舞蹈伦巴。
8.吉他协会+雅韵协会:吉他弹奏
9.游戏环节:听歌猜曲,我们可以当时就按方阵的形式坐,因为是户外,所以比较容易,到时候可以画线,按专业班级分块,大概分成10个方阵,比赛时每个方阵派出1个代表,获胜方方阵所有的同学每人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
10.《追梦赤子心》乐队演奏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 篇3
经济类节目有专门的受众群, 这也是经济类节目“专”的特点表现之一。不炒股的人不会对股市大盘很感兴趣, 不搞投资的人也不会太在意市场的机会与前景, 所以节目做得再好, 也很难吸引这些观众的注意。而只有那些与经济生活密切接触的人才会有收看经济类节目的兴趣, 但是专门的受众群也能为经济类节目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率。经济类节目已经成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重要信息来源。而经济类的主持人则成为的这些有价值信息的直接输出者。许多投资者更相信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 也更愿意接受权威媒的建议, 从而也就形成了经济类节目存在与发展的稳定的群众基础。
二、经济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哪些素质
1. 政治素质
作为我国的经济类节目主持人, 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要正确理解并传达国家实行的各种经济政策及措施, 要引导受众的活动在规范的经济轨道上运行。经济类节目主持人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众对于经济形势甚至是政治形势的理解, 甚至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 所以, 作为经济类节目主持人就一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端正的工作态度来传达每一条信息。所以经济类节目主持人必须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
2. 心理素质
和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一样,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也应该具备从容面对镜头的心理素质, 这是作为节目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起码的素质。而作为经济类节目主持人, 其心理素质的好坏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经济类节目的时效性肯定不如新闻节目那样强, 但是经济毕竟是一种多变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 节目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所以经济类节目也会有很多直播的情况。直播是考验一个主持人心理素质的最直接的方式。如何能在直播过程中从容不迫、保证准确率、又自如地表现出主持个性, 是一个主持人在提高心理素质时所必须考虑的。由于股市是一种几乎每一秒钟都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因素, 所以证券类节目就有做成直播节目的可行性。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证券》白天版就是这样一档一天两次直播的节目, 每次节目二十五分钟, 要求主持人及嘉宾对当天的股市行情分别做出预测和总结, 并分析其中原因, 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以敏捷的思维和专注的状态来应对各种变化, 如果主持人的心理素质不够好的话, 就无法自信地完成主持任务。在直播节目中有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发生,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利完成认为。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 那就是面对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多数经济类节目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只要客观报道新闻事件本身就可以了, 它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分析评论, 甚至是预测判断。这种分析或者判断往往是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 主持人往往要代表自己或编辑来做出一些评论, 既然是评论, 就难免会引起一些争议、一些批评。有些批评是中肯的、正确的, 指出了主持人在评论中的实际错误, 作为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就一定要经得起这些批评, 虚心接受意见, 在打击中重新树立起信心;还有一些批评可能并不恰当, 或者无所谓对错, 只是代表另一种意见, 这时主持人也要平和地对待, 并且能保持自己的主见, 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有成为节目主持人之后, 大多数人都被他人所熟知, 可以说算是头顶明星光环的公众人物了, 那么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处的位子也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例如优秀经济类主持人沈冰曾这样说过“面对成名与成功, 我是冷静的。我需要回到自己的常态。做人是第一位的。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做人成功。那些取得成功的人身上, 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坚忍不拔, 决心和毅力, 创新精神, 自我挑战, 胸怀宽广, 关爱包容”这是这样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使得沈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经济类节目主持人, 以上这些都是作为经济类节目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3. 文化素质
若问电视节目的竞争靠什么取胜, 一言以蔽之:靠深厚的文化内涵———好比一座大厦, 楼层越高, 地基就要越深;若问未来电视节目谁主沉浮, 历史的回答是:文化修养丰厚的主持人———如同一棵大树, 根扎得深, 枝叶才繁茂。历数成功的节目主持人, 都证明了这个道理。经济类节目主持人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深厚的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文化底蕴就无法驾驭经济这样专业性很强, 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学科。原中央电裸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敬一丹, 由播音员转而成为主持人,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显示了她厚实的文化功底。她在节目中从选题、撰稿、编辑到主持都亲自参与, 她的笔力不仅体现于言论性的电视节目, 还发挥于散文诗般的电视片。同时她还有多篇观点新颖的学术论文……敬一丹称得上是主持人中的“佼佼者”, 而这一切与她攻读硕士继而又登上讲台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4. 专业素质
这里讲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指主持人在节目中反映出的采、编、播等专业能力, 另一方面则强调的是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节目主持的专业能力, 这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 作为专题节目的主持人, 还必须熟悉采访、编辑等业务, 尤其在评论类、访谈类以及直播的节目中, 对主持人的采、编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马洪涛, 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从事过编辑、编导等多项工作, 有着很深的文学功底和写作能力, 在《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担任记者期间, 又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 基于这样的能力, 他走上了《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的岗位, 并且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以其敏锐、博学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经济节目非线性制作与包装论文 篇4
资料库是储备资料的地方,在电视节目制作当中资料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到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所储备的资料就能够帮助节目来救场,不会显得手忙脚乱,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够给节目增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人员可以建立起较大的资料库,尤其是在非线性制作当中,所采用的素材可以直接从磁带中输入,也可以从网络上引入。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节目制作质量,资料库当中所存储的资料也要进行严格把关,每一段视频的对比度、亮度和饱和度等都要相应进行增减修补,对于音频信号、声道音量进行调整,让画面和声音都能够和谐,这样所存储的资料才是有价值的资料,所建立起来的资料库才能够更好地为节目制作服务。
2.2对字幕样式进行更新
在经济类节目当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专有名词,这些词语都需要有字幕的支持。字幕在整个节目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能够起到强调作用,还能够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类节目当中应用标题字幕,可以直接向观众表达节目介绍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帮助观众理解节目内容,增强记忆。而内容字幕则是对一些重要人物、名词、观点等进行强调,让观众能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因而是节目制作当中的重要部分。字幕一般是直接叠加在画面上的,为了不影响画面效果,字幕的布局设计非常重要。在制作字幕的时候要保证清晰、醒目、和谐、美观,所使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够有效变换字幕样式,其中包含有众多字体、字形和字号,以及字的颜色和字的边色,边宽也可以进行设置,还可以加上阴影、图形、背景等,在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节目需要来对字幕进行设计修改,赋予字幕灵活的艺术风格,让字幕更加符合节目审美要求,也能够增强节目的生动性。
2.3灵活应用画面特技
电视节目带给人们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受,因而在制作节目过程中,对视频的处理要多于对音频的处理。尤其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电视所呈现出来的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图画更加逼真,因而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摄像和编辑制作人员要重视对视频的处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包括多层视频轨道,一般在同一轨道的前后两个素材之间要加上过渡特效,让两个画面衔接更加顺畅自然,也让观众看起来更加具有冲击力。前后画面转换更加具备科技感,让观众在看过之后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在非线性编辑系统当中,每个视频的轨道都可以为制作者提供几十种不同画像选择,可以对视频模式进行水平或是垂直等处理,让视频显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效,这样给整个视频增加色彩,吸引住观众的.目光。同时,制作者在处理视频的时候还可以加入画面特技,这是属于内部特技,可以在字幕轨和视频轨上应用,随便使用一个素材内部画面就会产生相应的特技效果,这种特效会使制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得到深化,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精彩的画面。
2.4增强立体感
电视节目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站在何种背景前面进行节目主持也会影响观众的观感,好的背景会使节目更加精彩。现在经济类节目当中所应用的背景主要是由两种类型,一种是实景背景,一种是抠像背景,后者完全依赖于美工设计师,对于制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但抠像背景能够带给观众新鲜的感受,比较灵动活泼,让观众的代入感更强,因而随着现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应用抠像背景的节目也越来越多。
3结语
经济类节目是电视节目当中的重要类型,制作方应该重视电视节目制作质量,不断提升经济类节目的制作质量,不断进取和创新,应用非线性制作和包装技术来为观众呈现出可视性更强的电视节目,为观众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张玮.电视广告节目的非线性制作与技术包装[J].西部广播电视,(17):82,85.
[2]刘雪峰.谈电视节目的非线性制作和包装[J].新闻传播,(8):130.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 篇5
面对诸多的竞争压力, 城市电视台经济类节目如何才能在困境中求生存、于夹缝中谋发展呢?
节目定位要准确
电视经济类节目是电视媒体与经济信息相结合的产物, 它在内容上是对经济事件的反映, 在形式上则充分运用了声音、画面和字幕等多种电视的表现元素。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 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定位是否准确是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电视节目要想真正受到观众的喜爱, 主办者就必须深入、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观众的心态和审美需求。这是电视节目得以成功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关键。作为经济类节目的观众, 要么是消费者, 要么是投资者, 因此, 城市电视台经济类节目在定位时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 既要对消费者服务, 又要对投资者服务, 要随时根据受众的需求来调整和优化节目。
然而, 由于地域的限制, 城市电视台经济类节目作为专业化栏目, 如果定位时仅仅局限在“经济”两个字上, 长时间运作后就会出现题材受限、报道面狭窄、力不从心等情况。这就要求主办者要把眼光放远、放大, 要明白经济和生活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每天都在从事着不同的经济活动。经济和生活联系起来、互动起来, 节目的报道面就会宽广许多, 素材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节目内容要大众化
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信息化时代, 电视经济类节目的内容可以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股市、楼盘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在选择素材时要注意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各种经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及时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时间段群众的需求, 抓住热点、难点问题, 帮助人们思考这些问题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面对或解决这些问题……同时, 节目内容既要有经济的分量, 又要有服务的分量。经济节目服务化的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市场, 市场需要什么, 我们就反映什么、报道什么。在市场经济中,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而对消费者而言, 身边的信息是最亲切、最有实效、最感兴趣的。因而, 节目内容要把经济贯穿服务、服务融合于经济之中, 两者有机结合、精心编排, 并突破题材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拓展资源, 想方设法提高经济宣传和服务宣传的含金量。这样不仅能拓宽观念视野, 增大信息容量, 而且能够提高观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能力, 同时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增强商界人士和消费者对市场的把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在城市电视台的经济类节目中, 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要么节目内容刻板、冷漠, 专业术语多, 久看易使人产生疲倦、乏味、枯燥的感觉;要么在宣传当地企业商户的工作经验、职场信息和产品特点时, 有很重的“广告味”。需要注意的是, 经济类节目与广告虽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毕竟不同于广告。广告可以属于经济类节目, 在经济类节目之前、之中、之后播出广告, 与把经济类节目制作成广告,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应该严格区分。如果把经济类节目制作成广告的翻版, 只能引起观众的反感, 直至最终失去观众。
节目形式要多元化
在各种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 媒体类型、传播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而受众的选择也可以更加多元化。因此, 城市经济类节目要想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也必须在节目上多元发展。
从理论上看, 电视声像并茂、视听兼容的特性, 对优化电视经济节目的传播效果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电视媒体形象真实、现场感强, 可与事件同步, 可以远距离传播, 还由于它兼有美术、音乐等各种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长, 并通过电子手段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极具灵活性和综合性。这种特质为经济类节目从理性走向感性、从枯燥乏味走向丰富和鲜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然而事实却是, 大部分城市电视台的经济类节目总是伴随着较低的收视率叫苦不迭。问题的关键是城市电视台如何才能把深奥的经济理论、枯燥的经济数据、日常的经济现象转化成视听兼容的电视语言, 发挥出电视媒介的优点和特长, 在荧屏上展示出经济的同时, 又能够与时代和生活相接近, 为受众的审美和需求所认可。
2000年, 中央电视台二套原经济生活频道进行了大胆尝试, 即将经济的内容与娱乐的形式进行嫁接, 以观众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来办经济类节目, 开办了《幸运52》、《开心辞典》等栏目, 使一向以专题为主体形式、向来被认为枯燥的、数据性的经济节目, 有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载体。结果是中央二套和经济节目收视率的大幅提高, 改变了人们一贯的印象和观念, 即经济类节目也可以是精彩、好看的。
作为地方城市电视台, 虽然没有中央台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策划制作班底, 但是却可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地方城市电视的经济类节目可以自己的方式和特色与益智、娱乐等形式结合起来, 尤其注重加强新闻要素和娱乐要素, 强调新闻形态和娱乐形态这两种电视的主体功能, 让经济类节目兼具知识性、休闲性、娱乐性的特点, 从而增加节目的看点。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 篇6
首先是经济节目信息缺乏说服力, 经济类新闻节目的制作前提是信息的采集, 而信息的新颖与否, 是节目时效性的基础条件, 譬如某经济访谈类新闻节目, 访谈的内容“楼市调控政策对城市房价的影响”, 编辑记者通过网络、报纸以及其他渠道搜集“楼市调控政策”和“房价”的信息, 由于记者搜集的信息大部分属于全国性调控信息, 比较适用于一、二线城市, 而节目播出的城市属于三线城市, 因此信息对于该城市的受众群体来说, 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其次是电视节目同质化, 电视节目制作的最终环节, 其体现的节目功能和外观出现雷同现象, 在同类电视节目较多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如果节目本身的品牌效益不高, 内容雷同的节目, 是很难取得较高收视率的。譬如某经济性新闻栏目, 其风格定位、频道设置、受众市场、新闻报道模式等, 都可以达到互相代替的程度。再次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问题, 目前电视节目沿袭传统“事业化”和“企业化”的成本管理模式, 使得电视节目不能够完全投入到市场竞争当中,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电视节目播放单位只能通过减少成本投入, 增加广告费的经营方式, 弥补区域经济的弱势, 以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经济类新闻节目制作的建议方法
2.1 提高节目信息的说服力
节目信息的新颖性和针对性是节目获得可观收视率的前提条件, 编辑记者应该针对观众的信息摄取需求, 确定新闻节目的主题和信息采集方向。譬如上文提到的“楼市调控政策对城市房价的影响”新闻节目, 鉴于该城市属于三线城市, 而且建设局和房管局正针对“楼花”问题进行市场规范, 对房地产消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 该节目的信息范围可以缩小到“‘楼花’现象对三线城市房价的影响”, 以此贴近该城市购房者的实际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提高节目的被关注程度。
2.2 电视节目的包装
电视节目的包装, 需要建立识别系统, 利用视觉化和规范化的沟通技术, 将节目的内容系统性传达给社会和大众, 使节目受众群体产生认同感和价值感, 而作为经济类的新闻节目, 更加需要体现节目的个性化和精品化, 增强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识别功能: (1) 从节目的采编到后期的制作, 将节目作为频道整体的一部分, 进行统一的包装策划, 通过标识、音乐和色彩等多种元素的融入, 使得这些识别元素成为节目整体设计效果的识别要点, 从而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节目风格, 最终赢得观众的认可。 (2) 建立资料库, 不断更新字幕模式。针对目前经济性电视节目资料库使用情况, 我们要针对视频场景实物和音频资料等, 建立资料库, 并保证节目素材采集、资料存储的质量, 譬如每一段视频的亮度、色度、饱和度等都要根据节目的需求进行增减和修补。另外, 我们还要制作生产字幕和电子背景灯素材, 体现经济类电视节目的介绍、推荐、分析和讲述等主要内容, 以便帮助观众的理解和记忆, 譬如可在字幕上强调一些分析类的观点、经济性的数据和商家企业的名称等。 (3) 合理设置过渡和画面特技方式, 电视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生动具体地传达社会信息, 摄像和编辑制作人员要对节目视频信号进行有效处理。首先是同轨的前后两素材应用过渡的特技手段, 衔接两种特技效果, 提高视觉冲击力度。其次是区域马赛克、油画、单色、划像和亮色调整等轨道特技的应用, 可以直接采用拖放的形式置于时间线上的两端食品元素。再次就是当需要不同特技效果的时候, 可从资料库中拖拽出关键帧, 即可保证各类经济信息快速传递, 全方位发挥经济信息的价值。
2.3 电视节目的经济性管理
作为经济性的电视节目, 其制作水平要求比普通的电视节目要高出许多, 而目前的低成本投入问题, 阻碍着节目的突破性发展。笔者认为, 一方面要放宽节目内容的政策干预环境, 以自由宣传的模式, 融入各种经济评论观点到节目当中, 提高节目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则是电视节目的制作单位要加大成本投入, 邀请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参与节目的制作, 通过访谈和评论等节目模式, 全面提高节目的权威性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经济类新闻节目新闻政策环境、竞争环境、发展环境和公众认知环境的影响, 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同时, 存在经济节目信息缺乏说服力、电视节目同质化和电视节目制作成本低下的问题, 为了提高节目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视性, 我们要通过提高节目信息的说服力、进行节目内容的包装和控制节目的成本支出, 方可在兼顾新闻在信息量、版面和编排的前提下, 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 促进节目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经济类新闻节目讲究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制作的过程中, 除了需要进行包装, 以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外, 还要兼顾新闻在信息量、版面和编排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博取观众的眼球。本文将以经济类新闻节目的制作作为研讨的对象, 说明节目制作的不利影响因素, 并借此进一步提出提高节目制作水平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经济新闻,节目制作,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应吉庆.国内电视新闻评论的问题与对策[D].南昌大学, 2010年12月.[1]应吉庆.国内电视新闻评论的问题与对策[D].南昌大学, 2010年12月.
[2]王一凡.基于在线包装的高时效电视新闻节目制作[D].华南理工大学, 2011年5月.[2]王一凡.基于在线包装的高时效电视新闻节目制作[D].华南理工大学, 2011年5月.
[3]金毅, 于锡勋.如何制作电视经济信息类节目[J].广电传媒, 2005年12期:72.[3]金毅, 于锡勋.如何制作电视经济信息类节目[J].广电传媒, 2005年12期:72.
[4]蒋红.中国当前媒介环境和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 2008年4月.[4]蒋红.中国当前媒介环境和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 2008年4月.
央视经济节目传播语态探析 篇7
一、大众化语言:当下经济频道的首选传播语态
采用哪种语言形态受制于当下的媒介传播语境, 传播语境制约着媒介传播语态的选择;也就是说需要根据媒体的定位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语态。而媒体定位来源于观众的定位, 脱离了观众定位, 很难说用哪种语言。我们知道, CCTV—2经济频道是免费的、无线发射的一个开路频道, 它与有线电视、付费电视频道是不同的, 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在这种情况下收视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可能做得过于专业。一个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电视媒体, 其服务的人群也必须是大众的, 其功能元素的构成也绝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综合的。目前, 中央电视台—2定位于专业财经频道的时机尚不成熟, 理由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出来:
首先表现在其现有的频道规模与现有的收视人群的规模上。电视与其它传媒的显著差异是, 它通过高成本的设备进行传送。无论是它的制作, 传播还是接收, 其费用远远高于其它一般媒体。这就从经济上决定了电视传媒必须要面向尽可能多的观众。专业频道的生存依赖于规模庞大的电视观众群体的形成, 可是, 从我国现有的经济专业人士的规模来看, CCTV-2专业频道的观众规模尚未成型, 这就使得依赖收视率的广告投放必然难以为继, 入不敷出, 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 频道的生存问题将凸现出来。从观众规模的角度来看, 如果单纯依赖于现有的经济观众, CCTV-2也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扭转收视。它必须而且可行的方法是, 利用其它资源来扩展自己的观众规模。或者, CCTV-2必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归宿培育之后, 在我国个人和家庭型投资逐步成熟之后, 再尝试实行这一定位。
其次, 我国现有的经济形势和广播电视体制, 也使得CCTV-2很难能成长为一个专业财经频道。就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而言, 无论是从信息的资源, 还是从信息的开放度和信息的含金量上来看, 都不足以支撑一个经济专业频道。专业财经频道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 也同时会受制于我国收费电视体制的成熟。在如今的条件下, 中央电视台—2经济频道选择“大经济”的传播理念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意义。在这里“大经济”已经不是一个经济专业性的概念, 而是一个社会传播领域的概念, 对其外延的定位, 不是沿用经济领域的标准, 而是借用了社会学范畴的标准。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大经济”不是抛弃而是包含了原有的经济理念。“大经济”是一个动态和倍增的具有高度时代性的范畴。通俗地说, 凡是与钱, 与财富和其转移相关的就是大经济。
最后, “专业”受众的需求绝非是“专业的”, 专业人士也同样会有大众化的普遍或者共同的喜好, 在传播过程中“窄众”与“大众”之间不是对立的。电视是大众传媒, 而囿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纯经济类的观众仍然只能是一个“小众”。高入户率与低收视率之间的偏差, 就是这种现状的真实表现。当然, 我们并不排斥“小众”节目的存在, 但是“小众”节目的入口必须是开放的, 也就是说, 它必须假定观众是没有任何的基础性知识储备。按专业类别分割的小众节目, 充斥了大量的专业化术语, 从大众接受的角度, 为收视提升设置了人为的屏障。专业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 走上“绝对”之路, 做“纯粹”, 正如哲学而言, 世界的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是互相联系的。电视是大众媒体, 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其实, 美国CNBC财经频道在周末的时间里也播出大量的休闲娱乐节目:纪录片、脱口秀、探险、体育、大量的赞助节目等等;非财经类节目也占了50%。世界上的事物并不存在“非黑即白”, 没有绝对的事情, 极端多元化与极端专业化一样不可取, 需要在两极之间求得均衡。既防止专业象牙塔又避免多元拼盘, 平衡专业化和大众化, 抓牢目标观众也兼顾扩大观众面。这样可以比较好地平衡专业化与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可以有利于实现“双赢”。
二、口语体:变权威语言为叙事语言
英国学者诺曼·费尔克劳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书中曾经提出“口语化”、“家常化”的传播语态概念。他强调电视口语体所产生的一个影响就是公共领域与家庭个人空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公共生活 (包括政治活动要素) 正日益被媒体公开报道, 这些内容的来源被媒体传播出去都具有公开性、权威性、距离感。然而, 接受的一方却是个人和家庭, 传授双方的距离感使得传播过程信息损失大, 传播效果不佳。因此, 为了使得公共事务深入到个人家庭中去, 同时使社会个体、市民阶级投入到公共事务中去, 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 架起交流和沟通的桥梁。[1]传播学的研究证明, 口语是比书面语更有感染力的传播方式, 因为它是人类最本质的交流方式, 是最人性化的传播方式。用自然、规范、清晰的口语传播经济资讯节目, 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媒介语态的一种表现。
经济资讯类节目是以最先进的传播媒体电视、向观众传播以经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经济资讯节目无论是形式或内容都可称得上是一类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就传播语态而言, 经济资讯节目大致有三种语态。一是信息性语态, 强化的是信息传播, 难以看出或看不出传播主体的态度、情感或立场。二是专业化语态。所谓专业化语态就是指以专业化的术语和叙事模式来反映经济活动, 这些专业化术语一般不能为大众理解, 尤其是财经报道和产业经济报道等, 受众群相对狭小。三是经济资讯性的文化语态。这种语态是大众化取向, 即大多数受众都能感受或理解, 它强调的是信息叙事引发的文化意义和心理价值。采用文化语态或意识形态的符号操作进行叙事, 这种经济资讯又可称之为文化性经济新闻或经济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化, 有独特的话语策略。其主要体现为采取专业叙事、文化叙事混杂的叙事手段和消费文化语态的形式。[2]经济资讯节目的受众是多元的、差异化的, 人们的收视目的也是多样化的, 自然, 媒体的语言也应当是多种形态的。
电视技术的发展满足了观众参与节目制作的可能, 也为观众提供了即时反馈交流的可能性。屏幕和生活的距离在日渐消失, 经济资讯节目也将因此而走向更为切实的大众化、平民化, 平民意识有了更为切实的体现。今天的观众已经不只是要获取经济资讯的内容, 对资讯传播的形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实, 形式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在当今新闻制作传播的过程中已经经常性地、大量地使用电话联线, 让记者在经济新闻现场做报道, 或连线嘉宾进行对话、采访。短信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出现也让受众有机会参与到经济新闻节目中来, 这种资讯传播形式的变化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语态也必须随之变化调整。但这绝不仅仅是语言物质外壳的变化, 而是要播音员能灵活地根据语言境况的需要, 运用说、念、播不同的语言形态传递经济资讯。直播形式在资讯节目中的广泛采用已经成为媒介的传播手段。直播意味着信息进程的动态化、程序化、集约化, 而不是不加选择地同步记录一个流程, 也不是单纯现场的再现。它必须要有对现场预测、多种方案设计、插播资料、图表、背景材料、人物采访、现场评论等整体的策划, 还包括机位的设置, 主持人的现场发挥和演播室评论等。经济资讯节目应当适应这种传媒变化, 采用先进的电视语言的表达形态。
三、熟练运用电视自身语态提升传播效果
在视听时代, 电视的魅力无法抗拒。视觉图像是构成电视节目语言的基础因素, 一个电视节目的优劣成败,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是否有其独具魅力的画面;视觉是最清晰和最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态, 我们接受的信息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我们的眼睛。因此, 视觉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思维的最重要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讲, 电视记者没有视觉思维, 没有镜头的预见意识, 就没有选择构思, 就不可能发现并捕捉到内涵深刻的画面。视觉思维是电视经济资讯节目记者编辑在制作过程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因为, 电视首先是给人看的, 电视有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或特点。熟悉、掌握电视本身语态, 对于提升经济资讯节目的传播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顺应电视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 努力改变习惯的思维方式, 加强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增强电视经济资讯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 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 注意电视画面的信息量。在制作电视经济资讯节目中应尽可能地发挥电视的可视性要素, 去瓦解和淡化财经新闻中的抽象和枯燥, 尽可能地以形象化的报道去感染观众。电视对形象、动态的事物擅长表达, 对抽象的心理思维、经济原理和统计数字等无力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除了以解说的方式补充画面之不足外, 还应借助形象化的材料去表现。因为它能增强财经新闻的电视化信息, 使原本就抽象、枯燥的经济新闻变得直观亲切和易懂耐看, 从而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相反, 那种忽视画面作用, 仅靠数字和解说式的“政论化”经济新闻是绝不可能赢得观众的, 因为它忽视画面的表意功能, 胡乱拼接所谓空画面, 再加之喋喋不休的数字化解说和统计报表, 根本不具备电视化的特点, 从而远离了观众。
其次, 借助动画、字幕、图表和绘画的手段帮助, 以配合节目的信息表述。还可以将描绘人物肖像的方法搬上了电视新闻画面, 充分调动一切具备形象化的手段, 去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有时候, 说到新科技新方法投入新闻报道时, 不少人都会谈论谁谁配备了什么新设备, 谁谁又有什么新打法。实际上新科技和新技能的投入固然拓宽了我们对经济新闻的报道方式, 但我们更多地还应注重技艺的传授和现有资源的再开发利用。比如将绘画用于表述无法再现的画面就是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
最后, 降低与削减专业术语的晦涩。电视经济资讯节目中数字、术语的运用是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而, 数字和术语过多, 若不进行电视化处理, 就很难让观众看懂、听明白。比如:CPI、PPI这些术语, 除了给予必要的中文翻译外, 还应做到以形象化的比喻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 帮助观众充分消化理解。既然数字的使用在经济报道中不可避免, 那么我们可采取模糊处理办法并配以醒目的字幕, 也可以采用数字换算法让单调、枯燥的经济数字活起来。把平面的文字立体化, 把枯燥的数字形象化,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这是电视经济报道时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总之, 电视经济资讯节目首先是电视, 必须具有电视的特点, 具有电视的表达方式与表达习惯, 了解与掌握电视本身语态应当是电视记者的基本功。
综上所述, 现代传播理念突出强调“人性化”传播, 让所传播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情状。“人性化”传播不仅指内容, 而且指信息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转变, 媒体从业者应当逐渐理解“电视家庭性”的收视特点, 这也是媒体从业者对电视观众的最基本的理解和认知, 一切的传播设计与传播目的, 应当以这个认知为前提、以这样的理解为起点的认识, 积极尝试新的语态和叙事方式, 以求亲近受众。从而, 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提高电视媒介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37-46.
[2]蔡敏.经济新闻的策划、报道和话语策略[J].新闻界, 2006-04-30.
[3]袁正明.中国经济媒介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75.
浅析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报道 篇8
(一) 民生经济新闻报道前景广阔
经济越发展, 百姓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就越高, 而贴近大众的民生节目中经济新闻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有一则报道说, 一个经营木材的个体老板状告某媒体。因为, 他根据该媒体多次报道的木材紧张的市场信息, 倾其资本进了一批木材, 结果市场却是供大于求, 使他大折其本。问原因, 原来该媒体炒作的竟是半年前的迟到信息。此事说明了在市场经济中各类信息对经营活动的重要影响。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需要, 决定了民生类经济新闻在传媒中的重要地位。而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一地位也将不断提高。
(二) 报道存在混乱的问题
在民生节目竞争处于“白热化”的今天, 各媒体报道的内容不免就存在混乱的问题。例如, 股市的一轮牛市, 把百姓的投资胃口吊得很高, 整个社会对理财都涌动着一种暴富情结。对其报道上, 有的媒体乐于做预言家, 捕风捉影就唱衰唱兴某个投资领域;有的媒体报道真空化, 说得头头是道就是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还有的媒体更是不负责任, 盲目炒作一些投资热点, 宣传的不是理财理念, 而是投机理念。
(三) 报道存在“假大空”的感觉
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报道, 必须要贴进百姓, 让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 这就必须从细节入手。而目前有的节目却给人“假大空”的感觉, 让人感觉不可信。例如,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 某市创业产业园区透露了其2008年的发展规划, 说要争取3年内打造全国著名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创业产业园区, 5年内成为国际知名的创业产业园区。看完报道后,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会提出质疑:一个在国内刚刚出现的新兴产业园区, 怎么可能在短时期内就成为国际知名的产业园区, 可能性在哪里?拥有超级管理大师的海尔走到今天还用了20年。细心的人会发现, 现在媒体上的经济新闻, 类似的报道比比皆是, 虚假的问题相当普遍和严重。
(四) 报道手法有待改进
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报道既不能一言九鼎也不能八面玲珑, 这让目前的相关报道在手段上存在着一定的尴尬, 报道放不开手脚, 观众也看着不过瘾。在平时的报道中, 媒体经常要先人一步对投资方式进行预测, 如每盎司黄金在七百美元左右时, 《新闻夜航》就曾报道让大家关注这个投资方式, 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分析, 现在黄金价格又进一步地上涨, 时间证明我们推荐的投资方式是正确的。但在很多时候, 中国投资市场存在着政策性, 政策和理论有时会不衔接, 使得经济报道“踏空”, 作为媒体并不能100%推荐观众投资什么, 而不能进行推荐, 这又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胃口。
二、民生经济新闻的实践操作——以《新闻夜航》为例
(一) 把握舆论导向, 传播正确经济理念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调整, 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会逐渐地显现出来。民生经济新闻报道的视线不仅要停留在经济效益、财富增长、建设规模等物质层面上, 还要对未来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激化的理性与非理性、人性与非人性的深刻的矛盾与困境进行揭示,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播正确的经济理念。例如, 2007年股市的一轮暴涨, 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 很多投资者失去了理性投资的思考, 忽视了投资风险的存在。当沪指在2007年10月份涨到6124点时, 很多人借钱炒股, 甚至有的把养老钱和买房钱都押了上去。针对这一不冷静现象, 《新闻夜航》除了报道大盘走势外, 还进一步分析了潜在风险, 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节目报道后, 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相关节目还被一些网站转载, 也对股民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二) 了解最新动态, 及时解析经济动向
面对许多复杂的经济政策、经济现象, 百姓需要解惑答疑。但对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的分析如果只是宏观综述, 而缺乏微观视角, 报道就会显得空洞而缺少说服力。把抽象的宏观政策和观众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才能使经济报道更加生动。例如, 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9月27日发布通知, 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房的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得知这一消息后, 《新闻夜航》立即派记者迅速反应, 采访了银行工作人员、金融专家, 对政策进行解读, 了解广大市民对此政策的看法, 分析了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楼市有何深刻的影响。连续数期的报道, 节目播出后, 市民的反响不错。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 美元持续走低, 人民币汇率在去年也不断创出新高。针对这一现象, 《新闻夜航》派出记者深入调查, 剖析汇率不断走高的背景原因、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百姓的生活影响, 包括对旅游、出国留学、进出口贸易影响等等。
(三) 维护百姓利益, 识别并防范投资陷阱
投资初期, 在涌现一个个赚钱渠道的同时, 也暴露出不少投资陷阱。这些陷阱利用普通市民缺少经济知识, 以高收益来欺骗老百姓。截至到目前, 《新闻夜航》已播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报道。如金源葆螺旋藻传销案, 记者根据受骗人的叙述首先进行了暗访, 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 又联系了众多的受骗群众, 大家的受骗经历如出一辙。经过深入调查, 把金源葆螺旋藻怎样涉嫌传销, 发起人又是怎样发展下线, 报道得淋漓尽致, 给观众提醒, 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利用网上银行涉嫌犯罪的报道也很多, 犯罪人利用普通百姓对网络、银行卡知识的欠缺, 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诈骗钱财。《新闻夜航》接到线索后, 多次报道相关事件, 把犯罪嫌疑人利用银行卡诈骗的案例分门别类, 提示观众怎样避免落入陷阱, 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 立足观众视角, 提高节目服务性
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不是用经济原理解读社会现象, 而是从观众需要出发,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帮助观众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解决身边的问题。观众视角就是想观众之所想, 也就是贴进观众的思维过程, 增强民生经济新闻报道的贴进性和服务性。例如, 每到国债发行之前, 《新闻夜航》就会做相关的消息报道, 提醒市民可购买国债的发行额、期限、票面年利率等等,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投资需求的市民, 提示如何区分购买不同的国债, 以起到投资增值的作用。还有像商品质量、商家信誉的报道等等, 提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信息, 使节目成为了老百姓的生活指南, 从而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也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五) 百姓立场关注, 贴进身边生活
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报道, 实质上就是要报道让百姓感到有趣、有用的新闻。记者采写新闻的眼光和手法应不时变化, 要以民众立场去看待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新闻, 并挖掘新闻背后对百姓生活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往经济生活中出现新事件、新问题, 记者习惯上总是采取这样的惯性采访思路:部门或单位对此怎么看, 有什么解决办法, 等等。这种从政府部门角度采写的稿件脱离不了部门新闻的痕迹。但是, 如果站在民众角度, 试着告诉民众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和启示, 那么采写出来的稿件就会更贴进社会, 贴进民生。这次哈洽会期间, 有关展会的宗旨和意义、活动议程等内容许多媒体都给予了大篇幅的报道。但是除此之外, 如何从百姓的视角看展会, 市民能参与展会的哪些活动却寥寥无几。尽管专业展会与普通观众的距离很遥远, 但很多市民仍有好奇心, 于是《新闻夜航》就加播了25分钟的展会报道, 起名为《财富龙江》, 重点介绍了展会中一些平常百姓见不到但又想了解的活动和产品, 鼓励市民去逛逛展会, 开开眼界。报道及时抓住了新闻热点, 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摘要:近年来, 民生节目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新热点, 其内容包罗万象, 大家普遍关注的就是民生节目所关注的, 尤其是在实践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金融”、“理财”这样的字眼越来越被广大百姓所关注, 因此, 有关这类的经济新闻也就自然成为民生节目的主打产品之一。要做好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报道, 就必须让百姓唱主角, 把过去“专家”的经济做成“百姓”的经济。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 篇9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电视台娱乐节目编辑的文化诉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 娱乐节目编辑的文化诉求越来越突出。
首先, 从电视台的社会责任角度来分析, 电视台本身就是党与政府的喉舌, 有着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娱乐节目是电视台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 因此在形式上即使是要表达娱乐特征, 还必须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使命。娱乐是休闲文化中让人感到精神愉悦、心情放松的社会性存在, 因此电视台在对娱乐节目进行编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引领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此, 编辑人员需要能够去其糟粕, 选择那些既和大众文化需求相吻合, 又不会失去先进性的内容, 将其制作成为形式新颖的娱乐节目。
其次, 从电视台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来看, 虽然观众有着相当强烈的娱乐诉求, 收视率与排行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观众的喜好, 甚至是会影响到今后节目的编辑与创作方向。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对娱乐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提升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 要发展就需要推动先进文化, 社会范围内人们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媒体的宣传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充满文化内涵的节目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的启迪, 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熏陶。
二、电视台娱乐节目编辑之道
(一) 注重对娱乐节目编辑的文化创新
中华民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文化, 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继承并发扬这些传统文化。因此在娱乐节目的编辑中需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在节目之中融入传统文化, 让娱乐节目能够拥有本国特色、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 让观众能够享受到精神上的美餐。在对娱乐节目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先进文化进行引领。例如, 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 是全新的益智答题类节目, 该节目对传统的节目形式进行了突破, 其中增加了很多更具有文化内涵的编辑创造, 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从历史上去获得灵感, 从唐诗宋词、杂剧戏曲、国学经典以及各个民族所形成的独特文化风貌之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够形成开阔的视野, 才能够在娱乐节目的编辑之中获得创新的源泉, 为观众带来传统文化精髓的盛宴。
(二) 注重对娱乐节目的画面编辑
对娱乐节目画面的编辑是相当重要的内容, 只有将娱乐节目的画面通过最为核算的方式进行组合, 这样才可以将娱乐节目的娱乐性与技术性进行完美的结合。为此, 需要注重对画面的选择。在选择画面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娱乐节目的思维规律, 不同的画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于娱乐节目的观感, 如采用一个“推镜头”就会让观众对所推进的方向进行注意, 而如果是采用“拉镜头”就会让人们感觉上不习惯。另外, 在选择画面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娱乐节目本身的特点。娱乐节目的内容相当丰富, 不能够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 并且通常情况下现场的气氛都相当的活泼生动, 那么在进行编辑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反映出娱乐节目的这种特点。
(三) 注重对娱乐节目音乐的编辑
在娱乐节目的编辑中, 音乐的编辑也非常的重要。首先是对声音的编辑。娱乐节目本身就与声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娱乐节目中主体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一条连贯的声带的运用, 能够让一系列不连贯的镜头变得更加的流畅。对电视音乐的编辑, 则根据娱乐节目本身的重要内容去进行表达, 根据具体的色调、景别等唉选择, 更好地突出娱乐节目的主题内容。音乐可以对主题进行提炼与表现, 在有的时候合理的利用无声或者是将不同的声音进行配合、交叉使用, 可以更好地和画面形成协调的有机整体, 让娱乐节目凸显娱乐性的同时, 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其次是对音响的编辑。音响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 音响有着写实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写意的作用。在娱乐节目中合理的运用音响, 不仅仅是可以更好地烘托氛围, 还可以使其拥有更强的生活感, 让画面在浓度与广度上得到扩展。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 人们对于电视台娱乐节目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要想让娱乐节目获得的更高的收视率, 就不仅仅只是对其创意进行思考, 还需要对其余的各项工作进行重视, 这是因为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良好的编辑工作也可以有效地对娱乐节目进行改善。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中, 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可谓是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涌现, 这使得各个电视台之间的娱乐节目竞争压力非常巨大。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娱乐节目进行改善, 文中主要从节目编辑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视台,娱乐节目,编辑
参考文献
[1]谷英.浅谈电视节目的编辑艺术[J].新闻传播, 2013 (07) .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管理】推荐阅读:
经济类电视节目05-28
电视经济节目09-26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07-26
医院经济效益经济管理08-15
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07-03
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论文05-24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市场经济论文07-10
经济资本管理08-11
经济合同管理08-23
经济管理08-31